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有机化学说课稿

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有机化学说课稿

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有机化学说课稿
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有机化学说课稿

《有机化学》

各位专家、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叫黄云霞,来自黄梅滨江高中,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下面,我将从考纲分析、高考试题分析、高考命题趋势、学情考情分析、以及复习规划五个方面来阐述我对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一轮复习的教学设计。

一、考纲分析

2018年考试大纲对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的要求有九条:

(1)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

(2)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能正确书写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

(3)掌握常见有机反应类型。

(4)了解甲烷、乙烯、苯等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5)了解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6)了解乙醇、乙酸的结构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7)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8)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及重要应用。

(9)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对比2016、2017年的考纲,在2016年考纲基础上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新增了上面(2)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能正确书写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3)掌握常见有机反应类型。2018年对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要求大致相同,预计2019年应该也变化不大,大家仍可以参照这九条复习备考。

【过渡】那知道了高考考什么,那接下来我要说说高考怎么考。

二、高考试题分析

从近几年高考题的具体展现分析,涉及到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的试题较多,如在选择题中:【展示】2015·新课标全国卷 II 11;2016·新课标全国卷 II 10;都不约而同地考查了同分异构的数目,就需要一轮复习中让学生掌握寻找同分异构体的常见方法及其适用对象,强调思维有序。

【展示】2017·新课标全国卷 I 9.2018·新课标全国卷 I 11.这两题A、B均考查了同分异构的概念及数目的判断,并都涉及到了原子共面和共线的问题。以往复习中对原子共面、共线的问题很少考查到,但是2017、2018这两年全国卷年年都有考查到,这就需要在一轮复习中确保让学生记住常见甲烷、乙烯、苯这几种分子的结构模型。

【展示】2017·江苏卷 11 ;2018·江苏卷 11均不仅考查了原子共面问题,还将结构决定性质的典型知识点也一并考查进去了。所以对于常见官能团及性质要在一轮复习中掌握的滚瓜烂熟。

【展示】2016·新课标全国卷 I 8;2017·新课标全国卷 III 8;2018·新课标全国卷III 9

都有对有机反应类型的考查,在一轮复习中要突破五大有机反应类型: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消去反应、聚合反应、氧化反应,掌握不同反应的机理。

【展示】2018·新课标全国卷 I 9;2018·新课标全国卷I 8;在选择题中除了有机物性质、反应类型的考查,往往还涉及到有机实验和常见的营养物质性质的考查。那么在一轮复

习中就要把甲烷的取代反应,苯的溴代和硝化,乙酸乙酯的制备这几个实验原理,操作及注

意事项都要让学生了解清楚。而基本营养物质中葡萄糖、油脂、氨基酸、蛋白质等典型代表

物注意其结构和性质

通过以上高考题可以看出高考题特点:涉及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试题出现频率较高,

2018年所有地区的高考题均涉及该考点.而常见有机物是与我们的生活、生产紧密相关的物

质,属于高考必考内容,主要包括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葡萄糖、蔗糖、淀粉、油

脂、蛋白质等。内容相对独立、零碎,不具备系统性。试题特点:与日常生活、社会热点

联系密切,题材广泛,陌生度不大,题目较简单。复习中重点抓住“结构决定性质”这一思

想,掌握典型物质的重要性质并灵活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才能较好的应对这一类问题。

【过渡】通过对近几年高考题的分析,可以预计到高考命题有如下趋势:

三、高考命题趋势

纵观2015年至2018年的新课标区的化学试题,本专题高考中的命题有三个趋势:

1.稳中有变,如“同分异构体”年年考,16年的C4H8Cl2、17年的化合物(b) (d) (p) 的二氯代物虽然都在考同分异构体但难度加大,越来越体现出学科方法。

2.推陈出新,如结合既陌生又熟悉的生活材料进行命题。例如2017年考查合成材料合成纤

维,尼龙绳,宣纸,羊绒衫,棉衬衣都是生活中非常熟悉的物质,可是所属成分学生就有点

陌生了。

3.渗透实验,以陌生有机物的合成为背景,考查了有机物的制备、实验操作、产率计算。此

类题型信息量和阅读量都较大,也属于学生比较怕的题型。

因此在2019年的本专题的复习备考中应围绕基本考查形式,(1)常见有机物的结构与

性质的互推,(2)常见有机物结构和同分异构体(3)对于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主要限定

在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及加聚反应等典型反应上(4)有机物的共面、共线组织训练,同时

关注三个趋势。

【过渡】那学生的情况又怎么样呢?

四、学情考情分析

在一轮复习测试题中,从选择题正答率来看,情况不太好。比如第二题中考查有机物的

反应类型,学生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不太熟练而错认为苯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最后一个选

择题给了某种陌生有机物的结构,需要找出其分子式,并推测其性质和能发生的反应类型和

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在复习和做题中发现学生以下问题:1.基础知识不扎实,知识点

零乱、存在遗忘,混淆了有机物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未能有效地建立知识络。

2.酯化反应的条件、原理模糊(如浓硫酸的作用、羟基与氢原子的来源),烷烃与苯的取代

反应条件易混,碳氧双键的加成扩大化。3.油脂、糖类、蛋白质等基本营养物质的重要性

质模糊。4.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判断、书写及结构与性质的互推仍是学生的薄弱点。

5.审题能力差,信息获取能力弱,综合运用能力欠缺。

【过渡】针对以上分析,我们设计了如下复习规划:

五、复习规划

专题设计:一常见有机物结构、性质及结构与性质的互推,二常见有机物结构与同分异构体,

三常见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

课时安排:每个小专题用一课时完成。

教学内容:

小专题一:1.常见有机物结构、性质及结构与性质的互推几种重要烃的比较

2.几种重要烃的衍生物的比较

小专题拓展:结构(官能团)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官能团);重要反应的断键机理;共线、共面的母体有机物;

小专题二:常见有机物的结构与同分异构体

1.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与规律;

2.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

小专题三:常见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

1.氧化反应

2.取代反应

3.加成反应

4.加聚反应

小专题拓展:有机物的燃烧规律

教学方法:注重教材,巩固基础;专题讲解,构建网络;精练精讲,提升能力

1.注重教材,巩固基础课本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复习的关键首先要过好课本关。任何复习资料都不能代替课本。因此,在总复习中特别是第一轮复习中,尤其要重视课本,强调回归课本。了解哪些知识属于记忆性内容,哪些属于理解性内容,哪些属于综合运用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2. 专题讲解,构建网络以结构为主线,突出知识的内在联系

(1)划分知识板块。可将知识内容分成如下7个知识块:①有机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②各类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③有机反应基本类型;④重要有机物质的转化关系;⑤有机化工、环保、用途等;⑥有机实验;⑦有机计算。

(2)抓住一条知识线,即物质结构主线。应强调:①从结构上认识各类有机物的性质及反应规律;②从结构上分清重要有机物的异同及理解一些概念;③分子里原子或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④注意多官能团有机物的性质和反应。

(3)联成知识网。要着重研究有机概念理论的内涵和外延,对各类有机物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分析综合,找出各类有机物的内在规律和外在联系,使点、线、面结合,形成知识网络,并可通过表解形式、图解形式、转化关系加以归纳。

3. 精练精讲,提升能力通过精练题,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加强思维能力的训练,拓宽解题思路,增强解题技巧性。还可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法”等来拓展学生思维视野,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提高解题的熟练程度和能力。

学法指导:

1.回归教材,巩固基础

一轮复习要指导学生认真看书,加强记忆,加强理解,归纳零星知识,将分散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落实双基,着力构建知识网络和体系。比如说:有机物的物理性质(供推断题、鉴别题用)、同分异构体、有机物的命名、高聚物单体的确定、有机合成等。

2.强化训练,提高能力

训练是学生熟练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重要知识点的复习以及热点题型的强化训练,使学生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总结在练习中暴露出的问题和缺陷,并对某些难点、易错点的知识进行反复强化训练,最终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3. 树立信心,沉着应战

近年来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考的命题,既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的考查,又注重对学生心理素质进行考查,同学们在训练和考试时,普遍感觉有机题比较难,对有机题产生畏难情绪。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完题后,回顾分析当时的心态,对比平时练习与考场上的心理区别,进行心理素质方面的总结和训练,找到适合自己的心理调整方

法。。

4. 规范书写,力求高分

有机试题答案中符号多、结构复杂,对书写的规范性要求很高。许多同学可以把某些物质推断出来,但由于自己的习惯不好,写得不准确造成不必要的失分。可引导学生在模拟考试后,采用相互交换阅卷等方式来体会一下,锻炼一下,从而更加强化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积极训练,养成准确规范表述的良好习惯。

总之,有机化学复习专题的设计应以“两纲”、“一本”为依据,结合历年高考试题的热点,具有针对性强和选择性好的特点,不求面面俱到,但求在某些考点的深度和广度的挖掘上有所突破,,达到抓住考点,突出重点,强化热点及弱点,突破难点之目的,注意思路、方法、技巧的形成,体现出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以上是我对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的一轮复习的认知、设计,不足之处还请各位专家、评委、老师指正,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优化探究练习(含答案)

课时作业 1.“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基本物理量,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量相等的O 2和O 3,物质的量之比为2∶3 B .2 mol 氧气的摩尔质量为64 g·mol -1 C .1 mol 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 D .2 g H 2含有1 mol 氢分子 答案:D 2.(2017·邢台模拟)下列有关气体体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由气体分子的大小决定 B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由物质的量的多少决定 C .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同,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一定不同 D .气体摩尔体积是指1 mol 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约为22.4 L 答案:B 3.已知a g N 2含有b 个分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为( ) A.b 28 B.a 28 C.28b a D.28a b 解析:由n =m M =N N A 可知,N A =NM m =b ×28 g·mol -1a g =28b a mol -1。 答案:C 4.如图是两瓶体积相等的气体,在同温同压时瓶内气体的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 A .所含原子数相等 B .气体密度相等 C .气体质量相等 D .摩尔质量相等 解析:同温同压下,体积相等的两瓶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因为都是双原子分子,故所含原子数相等,由于N 2和O 2的比例不确定,故两瓶气体的质量不一定相等,密度和摩尔质量也不一定相等。 答案:A

5.在三个容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H2、O2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A.p(Ne)>p(H2)>p(O2) B.p(O2)>p(Ne)>p(H2) C.p(H2)>p(O2)>p(Ne) D.p(H2)>p(Ne)>p(O2) 答案:D 6.下列条件下,两种气体分子数一定不相等的是() A.相同质量、不同密度的N2O和CO2 B.相同体积、相同密度的CO和C2H4 C.相同温度、相同压强、相同体积的O2和O3 D.相同压强、相同质量的NO2和N2O4 解析:A项中N2O和CO2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44,故质量相同时,分子数一定相等;B项中CO和C2H4相对分子质量均为28,体积相同、密度相同,则质量相等,故分子数相等;C项为同温、同压、同体积,则气体所含分子数一定相同。答案:D 7.(2017·济南模拟)同温同压下,质量忽略不计的两气球A和B,分别充入X气体和Y气体,且充气后两气球的体积相同。若相同条件下,A气球放在CO中静止不动,B气球放在O2中上浮。下列叙述或表示正确的是() A.X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比Y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大 B.X可能是N2,Y可能是CH4 C.X气体的密度小于Y气体的密度 D.充气后A气球质量比B气球质量大 解析:A气球放在CO中静止不动,B气球放在O2中上浮,说明X气体的密度和CO的密度接近,Y气体的密度小于O2,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所以X的相对分子质量与CO相近(M=28),Y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氧气,即小于32,但X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不一定比Y大,A错误;N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CH4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所以X可能是N2,Y可能是CH4,B正确;X的密度接近CO,但不一定小于Y的密度,C错误;相同条件下,等体积的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因为其摩尔质量的相对大小未知,所以

2019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化学试题(精校版有答案)

2019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Cl -35.5 Fe -56 Cu -64 Zn -65 I -127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要求,本部分23题,每题3分,共69分)。 1.近日,我国渤海探明超千亿立方的天然气田。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 A .H 2 B .CH 4 C .CO 2 D .NH 3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干冰升华 B .氮气液化 C .酒精燃烧 D .汽油挥发 3.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A .Al (OH )3胶体 B .CuSO 4溶液 C .稀盐酸 D .稀硝酸 4.13153 I 可用于治疗甲状腺疾病。该原子的质子数是 A .53 B .78 C .131 D .184 5.加热NaHCO 3时,发生反应:2NaHCO 3 ====△ Na 2CO 3 + CO 2↑+ H 2O 。该反应属于 A .置换反应 B .化合反应 C .分解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6.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乙醛的结构简式:C 2H 4O B .N 2的电子式:N:::N C .S 2- 的结构示意图: D .KCl 的电离方程式:KCl = K ++ Cl - 7.用NaCl 固体配制100 mL 1.00 mol·L -1 NaCl 溶液。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不需要... 进行的操作是 A .溶解 B .蒸发 C .转移 D .定容 8.ClO 2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它属于 A .酸 B .碱 C .盐 D .氧化物 9.下列物质能与水反应的是 A .N 2 B .NO C .NO 2 D .O 2 10.下列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相对应的是 A .水银-Al B .胆矾-CuO C .烧碱-NaOH D .苏打-NaCl 11.在含有大量的OH - 、Na + 、Cl - 的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A .H + B .CO 32- C .Ag + D .Mg 2+ 12.下列物质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A .H 2O B .MgO C .CaCl 2 D .KBr 13.下列关于SO 2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无色无味 B .难溶于水 C .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D .密度比空气的小 14.CO 2 + 4H 2 CH 4 + 2H 2O 是CO 2综合利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适当升温能加快反应速率 B .催化剂对反应速率无影响 C .达到平衡时,正反应速率为0 D .达到平衡时,CO 2能100%转化为CH 4 15.反应SiCl 4 + 2H 2 Si + 4HCl 可制纯硅。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H 2是氧化剂 B .SiCl 4是还原剂 C .H 2被氧化 D .SiCl 4发生氧化反应 16.下列物质可通过皂化反应来制造肥皂的是 A .乙酸 B .葡萄糖 C .聚乙烯 D .油脂

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题系列8含解析6

2019高考化学一轮基础题系列(8) 李仕才 1、(2018届济宁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是 A. 电解熔融氧化铝,当阳极生成 67.2L气体时,阴极产生4N A个Al B. 将1mol Cl2通入到水中,则有N(HClO)+N(Cl-)+ N(ClO-)=2 N A C. 4.2 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极性键数目为0.6 N A D. 25℃,pH=7的NH4Cl和NH3·H2O的混合溶液中,含OH-的数目为10-7 N A 【答案】C 【解析】A.没指明在标准状况下,无法计算67.2L气体的物质的量,故A错;B. 1mol Cl2含有2molCl原子,而氯气与水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不能进行到底,故溶液中含有HClO、Cl-、ClO-、Cl2,根据氯原子守恒可有:N(HClO)+N(Cl-)+ N(ClO-)+2 N(Cl2)=2 N A,故B错误; C. 乙烯和丙烯最简式均为CH2, 4.2 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含有0.3mol CH2,每个CH2中含有两个极性键,故0.3mol CH2中含有0.6 N A个极性键,C正确; D. 溶液体积未知,不能计算OH-的物质的量,因此,D错误;综合以上分析,本题答案为:C。 2、(2018届山西省太原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用 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mol 羟基中含有 10 N A个电子 B. 1 L 0.1 mol/L的葡萄糖溶液中含有的分子数为 N A C. 标准状况下, 2.24 L Cl2 溶于水中达到饱和,可得到 HClO 分子的数目是 0.1N A D. 由0.1 mol CH3COONa和少量醋酸形成的中性溶液中,CH3COO-数目等于 0.1N A 【答案】D 【解析】A、羟基(—OH)中含有9个电子,则1 mol 羟基中含有9 N A个电子,即A错误; B、葡萄糖是非电解质,所以1 L 0.1 mol/L的葡萄糖溶液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1N A,故A 错误;C、溶于水的Cl2只有一小部分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所以标况下0.1molCl2溶于水中达到饱和,得到HClO的分子数目小于0.1N A,即C错误;D、在中性溶液中n(H+)= n(OH-),根据电荷守恒得n(Na+)=n(CH3COO-)=0.1mol,则CH3COO-数目为0.1N A,所以D正确。本题正确答案为D。 3、(2018届陕西省榆林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测定硫铁矿( 主要成分为FeS2)中硫和铁含量的实验步骤如下: 【硫含量的测定】 ①准确称取0.5g硫铁矿粉于坩埚中,加入4.5gNa2O2,用玻璃棒充分搅拌,上面再盖一层Na2CO3,在700℃下焙烧15min。 ②将坩埚及其盖放入100 mL沸水中,浸泡10 min并洗净坩埚。将所得溶液转移至烧杯中。

2019-2020年公务员考试备考行测《定义判断》习题精练含答案解析(五)[天津]

2019-2020年公务员考试备考行测《定义判断》习题精练含 答案解析(五)[天津] 一、第1题: 概念技能是指对事物的洞察、分析、判断、抽象和概括的能力。 根据以上的定义,请判断以下哪项是管理者概念技能的表现(____)。 A.许耀宗教授是一家省级医院的院长,几十年来在这家医院工作,从一名医 生成长为院长,管理着几百人的一家大医院,凡事事必躬亲,任劳任怨 B.作为一名大学的校长,吴老对于管理学校很有一套自己的办法,他可以 充分调动每一位教师的积极性,激励他们向着建设一流大学的目标前进 C.祝律师是一家著名律师事务所的所长,长期从事有关经济纠纷方面的案 件,现在还经常出庭 D.郝锐是国内一家知名家电企业的老总,正是依靠着他对市场敏锐的嗅觉, 及时正确地把握住潮流的变化,才使企业迅速壮大起来 【答案】:D 【来源】:暂无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该定义中的关键词为“洞察、分析、判断、抽象和概括的能力”。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说的是许教授刻苦敬业的精神,B项说的是吴校长善于激励和领导,C项说的是祝所长的业务能力强,A、B、C三项均没有体现题干所述的能力;D项,郝锐对市场有敏锐的嗅觉、及时把握潮流的变化,体现的是他的洞察力和分析、判断能力,符合定义。故正确答案为D。 二、第2题: 顺从型互动是指行动者之间发生性质相同或方向一致的行动过程,常有三种形式:有意无意向他人发出信号或暗示,并引起他人反应;不经过考量,直接按照他人的方式去行动;行动者在他人压力下接受他人行动方式,并且照做。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顺从型互动的是(____) A.小文对新来的家教老师不满意,但无奈于父母的苦心和已缴的学费,还是 开始了家教课程 B.护士阿姨一边说“不哭啊,一点都不疼”,一边在毛毛的手臂上注射,毛 毛果然没哭 C.大家对小刘的业务能力有目共睹,连素来挑剔的老主任也赞成选小刘为 业务主管 D.很多投资者寻找项目时什么热就投资什么,股票热时炒股票,翡翠热时 炒翡翠

新人教版2019高考化学一轮选练习题11(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化学2019高考一轮选练习题(11) 一、选择题 1、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的是 ( )。 A.将58.5 g NaCl溶解于1 L水中配成的溶液 B.将80 g SO3溶于水并配成1 L溶液 C.将0.5 mol·L-1的NaNO3溶液100 mL加热蒸发掉50 g水的溶液 D.含K+为2 mol的K2SO4溶液 【答案】B 2、《本草纲目》中记载“(火药)乃焰消(KNO3)、硫磺、杉木炭所合,以为烽燧铳机诸药 者”,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黑火药属于纯净物 B.黑火药爆炸时,KNO3作还原剂 C.利用焰色反应区分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 D.硫磺只能作氧化剂 【答案】C 【解析】A、黑火药是硝酸钾、碳和硫组成的混合物,故A错误;B、KNO3在反应中生成氮气,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硝酸钾为氧化剂,故B错误;C.钾元素的焰色反应为紫色,灼烧硝酸钾,火焰为紫色,灼烧硫酸钠,火焰为黄色,所以区分二者利用了“焰色反应”,故C正确;D.硫磺在化学反应中化合价可以降低为-2价,可以升高到+4价,既能作氧化剂,也能作还原剂,故D错误;故选C。 3、化学点亮生活,下列对生活中的化学理解正确的是 A.节日燃放的烟花,是碱金属、锶、钡、铂、铁等金属元素焰色反应呈现的 B.古代合成颜料中国蓝的化学式为BaCuSi4O10,可改写成BaO·CuO·4SiO2 C.MnO2有较强的氧化性,可作H2O2分解的氧化剂 D.赏心悦目的雕花玻璃是使用烧碱对玻璃刻蚀而成的 【答案】B

4、2017年5月9 日中国科学院正式向社会发布113号、115号、117号和118号元素的中 文名称。已知117号元素有多种原子,如293117Ts、294117Ts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93117Ts和294117Ts的化学性质不同 B.Ts位于周期表的第六周期ⅦA族 C.元素Ts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3.5 D.293117Ts和294117Ts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 【答案】D 5、25℃、101kPa时,有以下能量转化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转化Ⅱ的热化学方程式2CO(g)+O2(g)=2CO2 (g) △H=-282.9 kJ·mol-1 B.相同条件下,1mol C(s )和0.5 mol O2(g)总能量高于1mol CO(g)的能量 C.由C→CO的热化学方程式2C(s)+O2(g)=2CO(g) △H=-221.2 kJ·mol-1 D.CO2(g)分解为C(s)和O2(g)是吸热反应 【答案】A 【解析】A、根据能量转化图,转化II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O(g)+1/2O2(g)=CO2(g) △H=-282.9kJ·mol-1或者2CO(g)+O2(g)=2CO2(g) △H=-282.9×2kJ·mol-1=-565.8kJ·mol-1,故A说法错误;B、C和氧气反应生成CO,此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因此相同条件下,1molC(s)和0.5molO2(g)总能量高于1molCO(g)的能

2019年江苏高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化学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学@科网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 5 Ca 40 Fe 56 Cu 64 Ag 108 I 127 Ba 137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计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1.CO2是自然界碳循环中的重要物质。下列过程会引起大气中CO2含量上升的是A.光合作用B.自然降雨 C.化石燃料的燃烧D.碳酸盐的沉积 2.用化学用语表示NH 3+ HCl NH4Cl中的相关微粒,其中正确的是 O B.HCl 的电子式: A.中子数为8 的氮原子:8 7 C.NH3的结构式:D.Cl?的结构示意图: 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Na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 B.SiO2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光导纤维 C.Al2O3是两性氧化物,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D.CaO能与水反应,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单元检测(十一)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doc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单元检测(十一)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Al —27 P —31 Ca —40 Fe —56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18届上海浦东六校调研)下列化学用语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18O 2-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B .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 C .二氧化碳分子的电子式:∶O ····∶C∶O ····∶ D .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轨道表示式: 2.(2018届湖北松滋一中月考)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 .C 3H 8中碳原子都采用的sp 3 杂化 B .O 2、CO 2、N 2都是非极性分子 C .酸性:H 2CO 3碳化硅>晶体硅 B .晶格能由大到小: NaF> NaCl> NaBr>NaI C .晶体熔点由低到高:CF 4Mg>Al 4.(2018届安徽安庆六校联考)下列各组晶体物质中,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 )。 ①二氧化硅和三氧化硫 ②氯化钠和氯化氢 ③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④晶体硅和金刚石 ⑤晶体氖和晶体氮 ⑥硫黄和碘 A .①②③ B.④⑤⑥ C .③④⑥ D.①③⑤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SO 2、CO 2、SiO 2中的S 、C 、Si 均为sp 3杂化 B .H 3O +、NH +4、[Cu(NH 3)4]2+均含有配位键 C .SO 2-3、CO 2-3、SiO 2-3均为平面三角形 D .石墨、新型高分子导电材料聚乙炔、金属晶体均含有金属键 6.A 元素的阳离子与B 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有关两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原子半径:AB ③原子序数:A>B ④第一电离能:A>B ⑤A 的正价与B 的负价的绝对值相等 ⑥电负性:A

2019国考行测备考试题-言语理解(3)

2019国考行测备考试题:言语理解(3) 下面是本栏目精心收集了2019国考行测备考试题:言语理解(3)。供考生们学习。信息请及时查看本网更新。 2019国考行测备考试题:言语理解(3) 题目训练 1.举办大型特色活动,可以锤炼、塑造城市独具特色的品格、色彩、气质与风范,既顺应潮流,又不随波逐流, 对城市同质化侵袭的抗衡和粗鄙化污染的抵御。一座城市通过举办大型活动,将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振奋城市精神,从而强化与优化城市气质。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保障提高 B.维持加强 C.维护增强 D.保持提升 2.尽管电脑、手机等的使用是造成“提笔忘字”的重要原因,但论坛上一些专家认为,“汉字失写症”的出现,不能完全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还有人们对汉字文化认知的。他们觉得诗歌是文化,而汉字只是文化的载体,本身并非文化。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归咎缺失 B.归因缺憾 C.归罪减少 D.归附缺乏 3.从青年学子到作家学者,他们挺身而出,以笔为刀, 了当代青年和知识分子的责任追求。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有人在名利场中 ,也有人放逐了理想变得颓废,而这些知识分子保留着炽烈情怀和

勇毅精神,令人敬佩。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彰显乐不思蜀 B.体现怡然自得 C.超越呼风唤雨 D.传承如鱼得水 4.当前不少人渴求正能量,却又害怕和正能量:老人摔倒在地,想扶又不敢扶,别人扶了却被当做傻子;危难时刻也想舍身相救却不敢去做,别人做了却认为“不值得”。正是这种对己对人的“双重标准”,让一些“保护窗户”的人受到伤害,让想去“保护窗户”的人。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敬畏踟蹰不前 B.排斥望而却步 C.抵触得不偿失 D.疏离望而生畏 5.从投资艺术品的角度而言,当代艺术也是最具挑战性和回报最大的艺术门类。但是,当代艺术界也同样、良莠不齐,所以和机会共存。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形形色色利益 B.鱼龙混杂机遇 C.三六九等时机 D.鱼目混珠风险

2019年江苏卷化学高考试题及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化学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 5 39 Ca 40 Cr 52 Fe 56 Cu 64 Ag 108 I 127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计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糖类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淀粉分子中不含的元素是 A.氢B.碳C.氮D.氧 2.反应NH4Cl+NaNO2NaCl+N2↑+2H2O放热且产生气体,可用于冬天石油开采。下列表示反应中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Cl A.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18 17 B.N2的结构式:N=N C.Na+的结构示意图: D.H2O的电子式: 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NH4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化肥

推荐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习题1含解析新人教版

人教化学2019高考一轮练习题(1) 一、选择题 1、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aA(g)cC(g)+dD(g),反应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5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的转化率变大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D的体积分数变大 D.a

A.测量锌与稀硫酸反应的速率 B.证明非金属性: C.进行酸碱中和滴定实验 D.测定中和热 解析:利用测单位时间内生成H2的量来测量锌和稀硫酸反应的速率,A项正确;一是盐酸酸性比,二是因为盐酸易挥发,挥发的 磁光存储的研究是 Bi形成的某种晶体的结构示意图 A.Mn2Bi B.MnBi 6:61:1

2019-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资料

2019-2020 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资料 1. 化学基本概念的分析与判断 化学基本概念较多,许多相近相似的概念容易混淆,且考查时试题的灵活性较大。如何把握其实质,认识 其规律及应用?主要在于要抓住问题的实质,掌握其分类方法及金属、非金属、酸、碱、盐、氧化物的相 互关系和转化规律,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基础。 例题 1 :下列过程中,不.涉.及. 化学变化的是 ( ) A .甘油加水作护肤剂 B .用明矾净化水 C .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减少腥味,增加香味 D .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常出现红棕色斑迹 例题2 :下列电子式书写错误的是 ( ). 例题3 :下列物质有固定元素组成的是 ( ) A .空气 B .石蜡 C .氨水 D .二氧化氮气体例题4 :下列各组分子中, 都属于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 ) A .CO 2 H 2S B . C 2H 4 CH 4 C .Cl 2 C 2H 4 D .NH 3 HCl 例题 5 :化学实验中,如使某步中的有害产物作为另一步的反应物,形成一个循环,就可不再向环境排放该种有害物质。例如: (l )在上述有编号的步骤中,需用还原剂的是 ,需用氧化剂的是 (填编号)。 (2) 在上述循环中,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的两性物质是 (填化学式) (3) 完成并配平步骤①的化学方程式,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Na 2Cr 2O 7+□KI +□HCl →□CrCl 3+□NaCl +□KCl +□I 2+□ 例题 6 :将 40mL 1.5mo1· L -1 的 CuSO 4 溶液与 30mL 3 mo1·L -1 的 NaOH 溶液混合,生成浅蓝色沉淀,假 如 溶 液 中 c(Cu 2+ ) 或 c (OH — ) 都 已 变 得 很 小 , 可 忽 略 , 则 生 成 沉 淀 的 组 成 可 表 示 为 ( ) A .Cu(OH)2 B .CuSO 4·Cu(OH)2 C .CuSO 4·2Cu(OH)2 D .CuSO 4·3Cu(OH)2 例题 7 :碘跟氧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一种称为碘.酸.碘.,在该化合物中,碘元素呈+3 和+5 两种价态,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 A .I 2O 3 B .I 2O 4 C .I 4O 7 D .I 4O 9 例题8 :某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o(NH 3)x Cly (x,y 均为正整数)。为确定x 和y 的值, 取两份质量均为0.2140克的该化合物进行如下两个实验。 试样溶于水,在硝酸存在的条件下用AgNO 3 溶液进行滴定(生成AgCl 沉淀), 共消耗24.0mL0.100 mol/L 的AgNO 3溶液。 在另一份试样中加入过量NaOH 溶液并加热, 用足量盐酸吸收逸出的NH 3,吸收NH 3共消耗24.0mL0.200 mol/LHCl 溶液。

2019年国考笔试备考:行测每日一练言语理解练习题(5)

2019年国考笔试备考:行测每日一练言语理解 练习题 公务员,是指在各级政府机关中,行使国家行政职权,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已经拉起帷幕,国考笔试科目为行政能力测试和申论,行测分为五大类。各位准考生开始复习了吗?以下是今年国考行测方面的一些备考技巧。 不知不觉间,一年一度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已不久远,做为国考”半壁江山“的行测而言,知识在于日积月累,非一日而成,所以要想在2019国考行测上拿到理想分数,记得每天做做模拟题! 【行测模拟题】 1.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教化之邦。如果有人在大庭广众之下喧哗不止,则不免让 人。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侧目而视 B.恨之入骨 C.置若罔闻 D.不以为然 2.每位领导干部自己应做到“流水不腐”,在党和人民群众面前“臣心如水”;与人相处坚守“君子之交淡如水”,与腐败保持“”。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水乳交融 B.水火不容 C.水到渠成 D.清尘浊水 3.随着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打字软件的普遍应用,企业白领们出现提笔忘字、甚至写错字的现象,这在情理之中,不必。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惊慌失措 B.杞人忧天 C.瞠目结舌 D.大惊小怪

【参考答案与解析】 1、正确答案【A】 解析:“恨之入骨”形容痛恨到极点,用于描述对喧哗不止行为的态度程度过重,排除B。“置若罔闻”指放在一边不管,好像没有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关心。与题干表达的对大庭广众喧哗这一不文明行为的否定态度不符,排除C。“不以为然”表示不同意或否定,通常用于“对……不以为然”的句式,与“让人”搭配不当,排除D。“侧目而视”形容畏惧而又愤恨,填入句中恰当。故本题选A。 2、正确答案【B】 解析:由“每位领导干部自己应做到‘流水不腐’”可知,领导干部应与腐败保持对立。“水乳交融”与句意相悖,排除A。“水到渠成”强调功到自然成;“清尘浊水”比喻相隔很远,会面没有希望。据词义排除C、D。“水火不容”比喻二者对立,绝不相容,填入恰当。故本题选B。 3、正确答案【D】 解析:“惊慌失措”指吓得慌了手脚,不知如何是好;“杞人忧天”指为不必要忧虑的事情而忧虑;“瞠目结舌”形容受窘或惊呆的样子;“大惊小怪”形容对于不足为奇的事情过分惊讶。对应“情理之中”,此处句意为没有必要认为反常而过分惊讶。首先排除强调惊慌和忧虑的A、B项。“瞠目结舌”侧重惊讶的表情,“大惊小怪”强调惊讶的对象其实很平常,“大惊小怪”更能与“情理之中”构成呼应。故本题选D。 青海中公教育特别推荐最新国考备考资讯,分享近期青海省各类招聘考试信息汇总,预祝广大考生在考试中金榜题名,荣获佳绩。

最新2019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元素周期律(含答案)

高三化学专题——元素周期律1 一、单选题 2 1.下列各组中化合物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 ( ) 3 A.酸性:HClO 4>HBrO 4 B.碱性:NaOH>Mg(OH) 2 4 C.稳定性:H 2S> HCl D.非金属性:O>S 5 2.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的原子半6 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X2-与Y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7 层结构,Z与X同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8 A.简单离子的半径:X

A. M与X形成的化合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是强酸22 B. Y 2X和Y 2 X 2 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相同,化学键类型也完全相同 23 C. X、Y的简单离子半径:X>Y D. M的气态氢化物比24 X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25 5.前20号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原子最26 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X、Y、Z分属不同的周期,它们的27 原子序数之和是W原子序数的5倍。含有元素Z的盐的焰色反应为紫色。 2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9 A.原子半径的大小W B.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X 30 C. X、Y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31 D.工业上通过电解W、Y组成的化合物制备单质Y 32 33 6.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的原子半34 径是周期表中最小的;X2—与Y+的电子层结构相同;Z的最高正价与最低35 负价的代数和为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36 A.原子半径:ZY B.最高价含氧酸酸性: W>R 45 C.简单离子半径: Y>Z D.气态氢化 46 物稳定性: Y>R 47 8.X、Y、Z、W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48 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49 () 50 A.可以形成化合物ZY 3 B.非金属性:Z > Y 51 C.最高化合价:Z > X D. Y和W形成的单质都有较 52 强的氧化性 53 试卷第2页,总6页

2019年高考江苏卷化学试题解析

2019年高考江苏卷化学试题解析 1.糖类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淀粉分子中不含的元素是 A. 氢 B. 碳 C. 氮 D. 氧【答案】C 此题属于一道简单题目,考点在于营养物质中糖类的组成元素。 【解析】淀粉属于多糖,组成元素为C x H2n O n;蛋白质和氨基酸中含有N元素,故选C。 2.反应NH 4Cl+NaNO2NaCl+N2↑+2H2O放热且产生气体,可用于冬天石油开采。下列表示反应中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18 Cl 17 B. N2的结构式:N=N C. Na+的结构示意图: D. H2O的电子式: 【答案】D 此题考查化学用语,化学用语包括:化学式,结构式,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以及不同核 素的表达,也属于简单题 【解析】A.考察核素的表达:a b X,其中a表示X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b表示X原子的质子数,那中子数=a-b,所以A选项表示的是中子数为1的氯原子与题意不符;B考察的结构式,因为氮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5,还需要3个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所以俩个氮原子共用3对电子因此氮气的结构式为氮氮三键的形式,故B错误;C.考察的原子结构示意图,钠原子的核外有11个电子,而钠离子是由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的,那么钠离子的一共有10

个电子,C 选项有11个,表示的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故错误。D.氧原子最外层六个电子,两个氢分别和氧公用一对电子。D 正确。 故选D 。 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NH 4HCO 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化肥 B. 稀硫酸具有酸性,可用于除去铁锈 C. SO 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纸浆漂白 D. Al 2O 3具有两性,可用于电解冶炼铝 【答案】B 【解析】A.NH 4HCO 3受热易分解和用作化肥无关,可以用作化肥是因为含有氮元素; B.硫酸酸性可以和金属氧化物反应,具有对应关系; C. 二氧化硫的漂白属于结合漂白不涉及氧化还原,故和氧化性无关,而且二氧化硫氧化性较弱,只和强还原剂反应例如硫化氢,和其他物质反应主要体现还原性; D. 电解冶炼铝,只能说明氧化铝导电,是离子晶体,无法说明是否具有两性,和酸碱都反应可以体现 Al 2O 3具有两性。 故选B. 4.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0.1 mol ·L ?1NaOH 溶液:Na +、K +、23CO -、2AlO - B. 0.1 mol ·L ?1FeCl 2溶液:K +、Mg 2+、24SO -、4MnO - C. 0.1 mol ·L ?1K 2CO 3溶液:Na +、Ba 2+、Cl ?、OH ? D. 0.1 mol ·L ?1H 2SO 4溶液:K +、4NH + 、3NO -、3HSO - 【答案】A

2019最新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全套资料(精品)

2019最新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全套资料 第一部分:知识篇 策略1化学基本概念的分析与判断 金点子: 化学基本概念较多,许多相近相似的概念容易混淆,且考查时试题的灵活性较大。如何把握其实质,认识其规律及应用?主要在于要抓住问题的实质,掌握其分类方法及金属、非金属、酸、碱、盐、氧化物的相互关系和转化规律,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基础。 经典题: 例题1 :(2001年全国高考)下列过程中,不涉及 ...化学变化的是() A.甘油加水作护肤剂B.用明矾净化水 C.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减少腥味,增加香味 D.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常出现红棕色斑迹 方法:从有无新物质生成,对题中选项分别进行分析。 捷径:充分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对四种物质的应用及现象进行剖析知:甘油用作护肤剂是利用了甘油的吸水性,不涉及化学变化。明矾净化水,是利用了Al3+水解产生的Al(OH)3胶体的吸附作用;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减少腥味,增加香味,是两者部分发生了酯化反应之故;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出现红棕色斑迹,属铁的吸氧腐蚀。此三者均为化学变化。故选A。 总结:对物质性质进行分析,从而找出有无新物质生成,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例题2 :(1996年上海高考)下列电子式书写错误的是( ). 方法:从化合物(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原子的电子式—→得失电子—→化合物或原子团电子式,对题中选项逐一分析的。 捷径:根据上述方法,分析CO2分子中电子总数少于原子中的电子总数,故A选项错。B项中N与N 之间为三键,且等于原子的电子总数,故B正确。C有一个负电荷,为从外界得到一个电子,正确。D为离子化合物,存在一个非极性共价键,正确。以此得正确选项为A。 总结:电子式的书写是中学化学用语中的重点内容。此类试题要求考生从原子的电子式及形成化合物时电子的得失与偏移进行分析而获解。 例题3 :(1996年上海高考)下列物质有固定元素组成的是( ) A.空气B.石蜡C.氨水D.二氧化氮气体 方法:从纯净物与混合物进行分析。 捷径:因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而混合物大部分没有固定的组成。分析选项可得D。 总结:值得注意的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乙烯、聚丙烯等)及有机同分异构体(如二甲苯)混在一起,它们虽是混合物,但却有固定的元素组成。此类试题与纯净物和混合物的设问,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例题4 :(1996年上海高考)下列各组分子中, 都属于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 ) A.CO2H2S B.C2H4 CH4 C.Cl2 C2H4 D.NH3HCl 方法:从极性键、非极性键与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两方面对选项进行排除分析。 捷径:解题时,可从极性键、非极性键或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任选其一,先对选项进行分析,再采用排除法获得B答案。

2019国考行测常识备考之微观经济市场类型

2019国考行测常识备考之微观经济市场类 型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即将来临,为了帮助大家提前备考,这里教育特为大家准备了,包含行测技巧、行测热点、行测模拟试题等行测备考知识点。另外,特整理了,大家可以Ctrl+D收藏,该页将及时为大家发布2019年国考招考信息。预祝大家备考顺利! || 国考备考难度相对来说比省考要大一些,行测每个版块对我们来说都很重要,常识属于一致被我们忽视了的版块,很多同学觉得常识复习与不复习是没有区别的,但是这是一个认识误区,常识版块也是需要我们认真去对待的版块,中公教育为各位同学整理了各个容易出现的版块,方便各位同学记忆。经济学是常识中较为常考的版块,特别是市场类型,很多同学容易记混,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微观经济的市场类型: 微观经济市场类型: 按产品或服务供给方的状况(即市场上的竞争状况)划分,市场可以划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其中不完全竞争市场包括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市场。其中,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市场是竞争光谱的两个极端。 (一)完全竞争市场 1.完全竞争市场的含义

完全竞争市场是指竞争充分而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一种市场结构。 2.完全竞争市场的存在条件 (1)市场上有无数的买者和卖者,每一个消费者或每一个厂商对市场价格没有任何的控制力量,每一个人都只能被动地接受既定的市场价格,他们被称为价格接受者。 (2)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同质的。这里的商品同质指厂商之间提供的商品是完全无差别的,它不仅指商品的质量、规格、商标等完全相同,还包括购物环境、售后服务等方面也完全相同。对于消费者而言,购买任何一个厂商的产品都是一样的,因此厂商也没有必要单独定价,只能按照既定的市场价格实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相对来说很小的销售份额,进一步强化了买者和卖者价格接受者的身份。(3)所有的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这意味着厂商退出一个行业是完全自由和毫无困难的。 (4)信息是完全的。这样每一个消费者和每一个厂商都可以作出最优的经济决策,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也排除了由于信息不通畅而可能导致的一个市场同时按照不同价格进行交易的情况。 完全竞争市场中不存在交易者的个性,不存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真正意义上的竞争。因而,在现实生活中,完全竞争市场是不存在的。通常只是将一些农产品市场看成比较接近完全竞争市场。 3完全竞争厂商的竞争手段 完全竞争厂商没有控制自己产品价格的能力,只能被动接受市场整体供求所决定的均衡价格。(既没有涨价的能力,也没有降价的动机。)

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教案(1)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目录 一、高考要求和命题趋向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三、复习思路 一、考纲要求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第二节离子反应 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3、能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2、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3、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相关计算。 高考纵览

高考命题探究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内容探究:物质的分类主要判断各选项的正误,考查角度是对概念的辨析;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会结合与社会热点相关的物质、材料、工业流程等进行考查;分散系的相关知识主要侧重胶体性 质与应用的考查。形式探究:(1)物质的分类、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常与其他知识综合考查,一般以选择题形式出现。(2)分 散系的知识考查频率不高,难度不大,一般出现在选择题的个别选项中。 第二节离子反应内容探究:离子反应是高中化学的重点内容,是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种重要形式,主要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正误的判断、离子是否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判断两种题型考查。综合分析每年的高考题,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断主要涉及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拆分问题、是否遵循守恒问题、是否注意用量等三个方面知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主要出现在第Ⅱ卷中,根据题目要求填空;离子在溶液中是否能大量共存的判断主要涉及是否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是否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是否能发生水解反应、是否能发生络合反应等四个方面的知识;离子检验与推断与离子共存有密切联系,往往结合元素化合物知识,综合性较强。形式探究:(1)离子共存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是高考的热点。(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一般根据信息写出相应离子方程式,是必考点。(3)离子的推断与检验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也可能以实验题形式出现,甚 至有实验设计。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内容探究:本节考查点有四个方面:一是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辨析,二是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及应用,三是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四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定量计算。形式探究:通过分析近几年各省的高考题,在理综的考试中一般很少以完整的题目单独出现,往往与其他知识点融合,分散到不同题目中进行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的考查多在选择题的某一选项中出现。以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和得失电子守恒思想为基础的“新情境下方程式”的书写是高考的热点,在填空题中多有出现,考查了考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高考命题的方向和重点。高考常将离子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融合在一起考查,即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往往用到氧化还原反应理论,这 类题能很好的考查学生全面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