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电基础知识

广电基础知识

广电基础知识
广电基础知识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内容包括: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方针原则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含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与发展

(二)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

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原则党性原则的含义与基本要求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在新闻实践中做到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统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工作

(三)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方针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四)舆论导向

舆论导向的含义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基本要求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必须把好关、把好度(五)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的社会功能坚持建设性监督、科学监督、依法监督的原则把握大局,提高舆论监督水平

(六)政治家办报办台

“政治家办报”的提出与发展政治家办报办台的基本要求在新形势下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台(七)新闻真实性原则

以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指导新闻工作新闻报道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全面把握和正确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主流发扬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作风

(八)新闻工作的任务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让党和国家的声音传入千家万户,让中国的声音传向世界各地)

(九)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三贴近”的含义和基本要求“三贴近”是新闻宣传工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化用“三贴近”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

(十)社会效益第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十一)文艺宣传方针政策

“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三统一

二、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一)新闻工作者的责任

新闻工作的地位与作用新闻工作者职业特征新闻工作者社会责任(加:新闻工作者的职业修养)

(二)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

新闻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新闻职业道德一般规范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三)广播电视职业道德《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职业道德准则》

三、广播电视常识

1中国广播电视发展简况: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北平新华广播电台中央广播事业局广播电视部广播电影电视部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国广播网国际在线央视国际齐越夏青(16个)

2广播电视节目概述、

广播电视节目广播的传播符号电视的传播符号电视影像的要素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广播新闻中音响与文字的关系电视新闻中画面、音响与文字的关系

3广播电视技术常识

中波与短波广播调频广播与调幅广播模拟广播和数字广播高清晰度电视图文电视交互式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网络视听业务卫星通信与卫星广播广播电视覆盖方式广播电视传输方式

第二部分

广播电视节目是广播电台电视台所播出的内容的基本组织形式和播出形式。它是一个按时间段划分、按线性传播的方式安排和表现内容,依时间顺序播送内容的多层次系统。

广播的传播符号声音(语言、音响、音乐)

电视传播符号:

1、声音(语言、音响、音乐)

2、图像(文字、示意图、图表、照片、图片、影像)

电视影像特征:

1.再现性

2.时空一体的运动存在方式

3.声象一体的信息形式

4.限定性显示空间

5.感性的符号形式

6.孤立影像含义的不确定性

电视影像要素:1.镜头与蒙太奇 2.画面构图 3.光线 4.拍摄角度 5.运动镜头6.景别广播电视新闻语言表达的原则1.易于接收接收2.可听性3.准确性4.完整性5.通俗性广播优势1.传播迅速信息量大2.听众广泛覆盖面广3.声情并茂参与性强;

广播劣势1.不易保存2.线性传播选择性差

电视优势1.信息符号视听兼并2.重构时空现场感强3.时效性强

电视劣势1不易保存2选择性差3孤立影像含义的不确定性

消息是一种简明扼要迅速及时地报道新闻事实的体裁,用于广泛传播各个领域新近发生

或正在发生的事实,是各种新闻媒介运用最多最经常的新闻报道形式。

事件消息:以报道刚刚发生或仍在发展变化、一般具有叫明确的时间始终点的新闻事件为主的消息体裁。

非事件消息着重反映的客观事物一般没有明确时间始、终点,报道其发展变化阶段性特点或基本面貌,反映蕴涵其中的典型意义。

人物专题:以人物为报道对象,通过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生活经历,进而揭示时代背景、历史潮流、社会全貌的新闻性专题。

事件专题:反映新近发生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件的专题节目。

研究性专题:通过对社会生活和实际工作的综合分析,得出经验教训和规律性认识的新闻专题节目。

谈话节目:一人或多人完全用讲述的方式表现节目内容的节目形式。

现场报道:记者在新闻现场边采录音响(画面)、边采访、边解说报道的形式,包括直播和录播两种拨出方式。

连续报道:跟踪新闻事件发展进程连续多次播出的累积式报道。

系列报道:围绕同一个新闻主题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多次、多篇成组的报道。

深度报道: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多角度报道新闻的形式。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广播电台电视台针对显示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或公众广泛关注的社会话题发表议论、做出分析、讲明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节目样式。

新闻采访:新闻记者为获得新闻事实材料,对客体进行访问、观察、思索和记录等的调查研究活动。

新闻采访的特点1突击性2灵活性3广泛性4持续性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特点1电子传播手段介入2时间同步性3采访方式关系到新闻报道形式4记者的角色定位更丰富5对设备依赖性强6是集体工作的产物。

新闻线索:新闻事实发生的一种信号和征兆,反映新闻事实的简略轮廓或片断。

新闻线索特点:1简单,完整性差2时间短,稳定性低3信号,有待证实4反映现象,

变动性大。

新闻线索来源:1记者本人观察和积累2会议、文件、简报、政策和领导讲话3来自受众的信息4从其他媒介获得。

确立选题的标准:1新闻价值(新鲜、重要、显著、接近、趣味)2新闻政策(政治标准、新闻宣传思想、新闻机构自身的编辑方针)

选题论证方法1衡量新闻价值要素2权衡新闻政策标准3是否符合媒体自身编辑方针

选题论证步骤1对报道内容进行考察2对表现形式进行构思3可行性论证。

现场观察: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新闻人物活动的现场进行的目击采访,是对客观事实进行由表及里的查看与思考活动,借以印证线索、搜集素材、获得第一手材料。

现场观察特点1.直接性2综合性3客观性4经常性5敏感性

现场观察内容1观察捕捉事物变动态势2新闻事件发生现场的环境和氛围3最能表现事物特征的细节

现场观察注意1选择恰当的观察位置2开拓观察视野灵活调动注意力3确定恰当角色定位4把握开机时间,要有预见性采访对象选择1知情2愿讲3善于表达

话筒采访要求1消除现场干扰2语言精练3话筒采录声音自然清晰4记者应有镜头意识5一次最佳原则

闭合型问题:需要采访对象明确回答的特定的具体问题

开放型问题:记者仅提示某一话题或访谈范围,让采访对象自由发挥。

广播采录的要求1音响的素质2真实3自然4清晰5捕捉特点6掌握采访主动权,控制采访节奏

电视摄录的要求1恰当运用景别2选择拍摄角度3运用光线4运用长镜头

电视摄录的原则1真实性原则2时机原则电视摄录方法1挑2等3抢新闻

写作要求1符合媒体特点(快速、线性传播、受众广、具体形象、转瞬即失)

2用事实说话(典型事实、场景说话、背景材料、同期声)

广播电视新闻的结构要求1结构线索单一2层次清楚3强化核心信息

背景:在新闻事实之外,对新闻事实或新闻事实的某一部分进行解释、补充、反衬或烘托的材料。

背景材料的作用1说明解释,使新闻通俗易懂2揭示事物意义,唤起社会关注3通过对比衬托,突出事物特点、显示变化程度4表达不便言明的观点5为新闻注入内涵,使其更可读。

导语:整篇消息的第一个单元,以简练的语言告知最重要的新闻事实。

导语的特点1选材精粹2具体形象3简短精练4照应主体

导语类型1直接式2延缓式导语

广播电视消息的结构1倒金字塔式结构2时间顺序结构3逻辑关系结构4金字塔式结构

广播电视新闻专题:运用广播或电视手段,深入、具体、详尽地报道某一重大新闻事件或某些具有新闻价值又为广大受众关心的典型人物、经验和新出现的社会现象等题材的新闻报道形式

新闻专题特点1主题深刻,揭示事物本质,反映事物内在规律2用形象说话3表达方式多样4表现功能多样

新闻专题结构1纵式结构2横式结构3递进式结构

广播电视现场报道:广播电视记者在采访现场通过话筒或镜头,采访现场有关人员,解说现场实况,直接交代、播报新闻事实的报道方式

现场报道对记者的要求1出色的口头表达能力2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3过硬的新闻业务能力4优秀的团队合作能力

现场直播:与新闻事件或活动的发生发展过程同步,利用广播电视专用设备直接从现场播出的广播或电视节目形式

现场直播作用1通过快捷的现场直播,树立自己媒体的权威2有利于媒体扬长避短3使观众感受过程,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4有利于争夺到广泛的观众群

连续报道:对正在发生并持续发展的新闻事件在一段时间内进行多次、连续的报道

系列报道围绕同一新闻主体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作多次、成组的报道。

新闻编辑:对新闻传播活动的总设计与总指挥,是新闻传播活动的集大成和总把关。

新闻编辑的职责1新闻信息的统合2把关3发言

栏目设置要求1找准受众定位2认识受众需求3明确栏目整体层次定位4根据目标群体日常作息时间作出传播时段与时长的选择5确定栏目特色和风格6推敲和形成节目形式

新闻报道的策划:根据栏目编辑思想,对栏目报道领域的现实状况及其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作出的未来一定时期的具体规划和组织实施。

新闻报道策划的内容1确定报道中心2制定报道时机、规模、方式、策略3制定选题,对重点选题具体规划,组织实施。

音像编辑:合成运用电子编辑设备对前期摄录的音响、影像素材进行选择、剪裁、组合等处理,配以解说词、字幕、音响、音乐等制作成一个完整的节目的过程

新闻节目音像编辑原则1真实性原则2目的性原则3客观性原则4逻辑性原则5控制蒙太奇效应原则6兴趣原则

广播新闻常用的编辑手法与技巧1音响早出2关于主题和事实的,尽量用音响说明,形成强烈的现场感4保持音响在全篇中的平衡,不要简单集中5不滥用音响

电视新闻常用的编辑方法1合乎接受逻辑2镜头长度恰当3注意轴线规律4镜头衔接流畅5转场自然

栏目编排注意1良好的大局观,站在时代高度和人民群众的立场给新闻以准确的传播价值定位,以此编排新闻节目2遵循节目编排内在规律,有重点,有目的性3利用受众信息接收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习惯,提高传播效果

新闻编排技巧1突出重点2优化组合巧妙安排结构4节目起承转合流畅自然5保持统一风格

新闻评论:针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或公众广泛关注的社会话题发表议论、作出分析、讲明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体或节目样式。

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的区别1传播内容不同(a已经或正在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b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在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意见)2传播目的不同(a满足受众对事实性信息的知晓权b满足受众对意见性信息的知晓权及话语权)3传播方式不同(a强调用事实说话b直抒胸臆)

新闻评论特点1新闻性2时效性3政治性4广泛的群众性5论理性6前瞻性

新闻评论功能1解决功能2表态功能3深化功能4引导功能5协调功能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1“浅”,语言通俗化、口语化,把政论和深刻道理用受众易接受的方式表述2平易亲切(a传者与受者处于平等位置b吸引受众直接参与评论)3更生

动4论述性语言与画面语言结合,道理上说服人,画面上感染人,情感上打动人

论点:评论的看法、见解、观点、主张的高度概括或提炼。

论点的要求1正确2立论鲜明,论点明了3新鲜独到4集中

论据:用来说明或证明论点的材料论据的要求1真实2精当3新鲜

论证:运用论据说明或印证论点的过程和方式、方法

论证的方法1据事说理,依托一定事实材料引发议论、说明或证明论点2对比说理,通过同一事物今昔前后变化对照或不同事物的对比,显示事物是非曲直,表明媒介的意见,提供给受众思维空间和思考余地。3辩论说理,通过不同意见的论辩,达到辩证然否的目的4算帐说理,引用数据和推演数据,使评论具有逻辑力量。

编后话的作用1提示说明2评价表态3提醒建议4强调补充

新闻述评:新闻领域中的边缘体裁,以融新闻和评论于一体,既报道事实,又对新闻事实作出必要的分析和评价,有述有评,评述结合。

新闻评述的特点1评述结合,以评为本2述中有评,评中有述3由述而评,以评驭述

新闻评述的写作要求1选材精当,立意新颖2即事明理,重在分析3夹叙夹议,事理交融

谈话类评论:说、听双方处于平等交流的位置,以谈话的方式展开的新闻评论

谈话类评论注意1选择受众普遍关心的新闻事件或社会话题2选择适合的节目主持人3选择“意见领袖”式的嘉宾和现场观众4善于播放有关录像带和现场音乐,掌握谈话节奏

舆论监督节目:广播电视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为维护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而对包括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各类团体和公民个人在内的社会成员、社会机构及其社会行为所进行的报道和评论

舆论监督节目要把握的原则1坚持建设性监督2科学监督3依法监督

轻松通过编辑记者考试的三点小建议

王德生

2007年编辑记者考试已经出台,许多人的考分在去年国家线160分之下,有不通过的危险。问之理由,他们几乎是同一答案,那就是工作忙没时间看书.笔者认为这只是借口。

,既然参加了考试,就应该有计划地安排时间。况且考试的要求是大专以上学历,考试的试题难度并不高,以大专生的学历水平是足以应付的。

笔者今年也参加了考试,成绩是234分,对付此考试,提出如下三点小建议:

一、提前作好准备。特别是对工作很忙的那些同志,提前买书。只要有时间就拿过来看点,不一定要看很多,积少成多。

二、不要把看考试的三本书当成负担,而是要把那些书当成自己必须掌握的一些常识。可以这样说,凡是编辑记者都应该必须备有那些知识。实践证明,我是从中获得了许多知识,受益匪浅。

三,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前提下,最后当然要应付考试了.那就到记者考试网把练习题打出来认真做做,看看记者考试网上的新闻评论等信息,再买本时势政治看看,就能顺利通过了。

编辑记者、主持人播音员资格考试复习要领

作者:记者考试网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6943 更新时间:2007年09月28日【字体:大中小】

笔者是去年参加并通过了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考试的。从考试的出题方向来看,记者、主持人考试偏生僻、难度较难。像去年,基础知识的简答、论述题基本上没有出考试大纲上要求重点掌握的,而一些大点下的二级知识点甚至三级知识点却比比皆是。这样细的出题,作为参考者就必须复习细,把每个知识点吃透。

强烈建议早点看书,多看几遍,尽量不要让知识点漏掉。

《综合知识》这门科目主是看,不用太多去背,因为它全是单项和多项选择题。《综合知识》涵盖面广,知识点多,基本上靠自己几十年的知识积累。时事题也有一些,但不是很多,去年考试单项和多项加起来不超15分,这方面关注一下重要的时事就行了。

《广电基础知识》《广电业务》《播音主持业务》都是比较专业的书了,内容不是很广,因为都有选择、简答、论述等题,所以要重点攻克。特别是《播音主持业务》,是必须要达到合格分数,而且三科总分也达到合格分数,才能得到主持人播音员资格证。

《广电基础知识》中最重要的写作题,是比较难的。去年写的是电视新闻评论,关于青藏铁路的(考前笔者也想过题目,以为多半是“八荣八耻”)。可见平时多看重大时事新闻,尤其是重大时事新闻评论,是相当有用的。因为新闻评论是当记者的最难做好的,结合前两年的考题,笔者预测今年的40分大题,多半也是新闻评论。

10月25日,期盼已久的2008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考试终于拉开战幕。北京地区的考点设在北京现代职业学校南校区。本人现在结合复习和考试两个环节,谈一些心得经验,仅供参考。

1.有必要提前踩点,熟悉考点乘车或驾车路线,安排好起床时间、乘车时间、吃饭时间和临场复习时间。

2.认真阅读考试教材,熟记知识点。一般应复习三遍左右才能做到基本熟悉课本内容。这个过程其实不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因为《广播电视业务》和《广播电视新闻基础知识》两本书的知识点都很少。而《广播电视综合知识》一书都是我们在基础教育阶段学习的基本知识,一般看上两遍就能回忆和记忆。

3.平时应多关注和阅读报纸和网络上的热点新闻,特别是国内国际重大政治新闻。比如在今年的《广播电视综合知识》的前15道单项选择题和前5道多项选择题都是在考察社会时事政治。

4.要学会运用辅导教材里的知识分析和理解最近发生的国内和国际重大新闻。比如今年的《广播电视业务》的最后一道题便是“分析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报道抗震救灾当中的成功意义”。

5.要控制好答题速度。《广播电视业务》是150分钟,时间稍显充裕,但因为主观题较多,需要花时间去思考和书写,其实留下的时间并不多。《广播电视综合知识》是90分钟,由于都是选择题(共100道,单项选择题60道,多项40道),所以答题时间不长,但涂卡会花掉很长时间。《广播电视新闻基础知识》是90分钟,题量较大,试题有难度,这门科目的时间非常紧张。现场就有不少考生没有答完试卷。

6.沉着冷静,认真答题。别想着通过作弊手段通过考试,一是对自己不负责任,自欺欺人,二是对别人很不公平,三是对考试不严肃,既然你有勇气选择这个职业,报考这项考试,你就应该尊重它的考试制度。你也应该有理由相信自己。

7.临场复习非常重要。这一方法应该适合多数文科科目,因此在考点,不要只顾着和同学、朋友、同事聊天,应珍惜每一分钟去记忆知识。大家要明白,我今天来这儿主要是为了考试,而且是为了顺利地一次性通过考试。

8.有条件的同学,可以配合模拟试题或往年考题加强巩固。但这类习题在市面上很难见到,这与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考试的普及度有关。即使没有练习试卷也不用担心,回归课本才是最重要的。

9.《广播电视业务》试卷分设有选择题(单项)、分析题、消息写作题、新闻评论题等。《广播电视综合知识》试卷分设有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广播电视新闻基础知识》分设有选择题(单项)、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等。

10.在考点临场复习时,听到一些考生说:最近太忙了,我就只看了4天书……其实大家工作都忙,但要学会挤出时间来复习。这不是空话。考试成绩在考完后的两月后公布,然后电话通知取证。

以上都是本人在考试后结合考题与复习经历总结出的几点心得体会,仅供来年或将来参加这项考试的考生阅读和学习。因为本人今年也在网络上寻找过,想吸取些经验,但苦于没有这方面的资料,心底不免有些伤感。祝愿大家考试顺利!工作顺利!

国家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资格考试《广播电视新闻基础知识》最后一大题论述题参考答案:

“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相关原理论述我国新闻媒体在抗震救灾报道中取得的伟大胜

利”

答: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1、要坚持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

2、坚持把正确的舆论导向放在首位,

3、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

4、要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

5、要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台。

二、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国新闻媒体第一时间做出积极反应,在新闻报道工作中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全面贯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体要求。

1、政治上,紧密配合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积极宣传中央关于抗震救灾的方针政策、路线措施。

2、思想上,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针,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准确、及时地报道地震灾情、抢险工作进展及灾后重建工作。

3、组织作风上,坚持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新闻宣传工作纪律,坚持发扬不怕艰苦、不怕牺牲、连续作战的精神,第一时间将抗震救灾各项信息传达给全国人民,为抢险救援赢得了宝贵时间,取得了抗震救灾报道工作的伟大胜利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答: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马克思主义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 2、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必须把握那些方面的内容? 答:①要坚持新闻宣传工作的党性原则,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原则; ②要坚持把正确舆论导向放在首位,这是新闻宣传最重要的责任; ③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方针,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 ④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这是新闻改造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新闻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⑤要坚持政治家办报,这是实现党对新闻工作领导的重要保证。 3、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和根本点是什么? 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代表,以党性原则为核心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其根本点是必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内涵博大精深,十分丰富。 4、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我们的党在 ①思想上,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新闻工作的指针,宣传党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体系; ②政治上,要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使之成为亿万群众的自觉行动; ③组织上,要接受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新闻宣传工作的纪律; ④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地宣传党中央的思想和主张,对那些一时难以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的群众,要通过耐心细致的解释、说理进行疏导和教育。 5、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宣传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基本要求】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必须准确,紧密联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际,紧密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解决思想和理论问题,同时防止形式主义和实用主义两种倾向。 6、什么是党性原则?它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1)【定义】党性原则是一定政党的政治主张、思想意识和组织原则在新闻活动中的体现; (2)【基本要求】 ①必须全面、准确、生动地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联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际,紧密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解决思想和理论问题;②必须全面、准确、生动地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使之变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新闻工作者必须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不允许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的公开报道中发表同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相反的言论; ③必须坚持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宣传纪律; ④必须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 性与人民利益的一致性; ⑤必须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新闻自由与资 本主义新闻自由的本质区别,防止滥用新闻传播自由权利的现象。 7、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答:(1)为人民服务;(2)为社会主义 服务;(3)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 8、什么是正面宣传? 答:“正面宣传”就是要着力宣传能鼓舞 和推动人们分法向前的各种光辉业绩。 9、什么是舆论导向? 答:指新闻宣传中占主导地位的舆论导 向。 10、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基本要求是什 么? 答:(1)根本是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 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为为指导, 自觉地、坚定不移地同党的方针、政策、路线 保持一致,积极贯彻党的基本理论、路线和纲 领。推动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 (2)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增强政治意 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 (3)必须唱主旋律、打好主动仗; (4)必须贯彻团结稳定,正面宣传,善 于并敢于回答群众面临的焦点、热点和敏感问 题。 11、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需要:把好关、 把好度 12、舆论监督的实质是什么?意义是什 么? 答:舆论监督的实质是人民的监督。 【意义】(1)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建设 的推动力 (2)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重 要方式 (3)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 要内容 (4)舆论监督是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 有效途径 (5)舆论监督是揭露腐败、反对官僚注 意的有力武器; 13、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传媒运用新闻舆 论手段对社会所实行的监督。 14、新闻事业舆论监督的主要功能? 答:(1)监视社会环境、推动社会发展; (2)社会调节功能; (3)社会控制功能 (4)社会制衡功能 (5)动态平衡的社会监督; 15、监督的三大原则:建设性、科学性、 依法监督。 16、搞好新闻监督工作的要求? 答:(1)划清资产阶级新闻理论界限; (2)必须坚持党性原则; (3)要有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4)坚持共振客观、实事求是、抓住本 质、打中要害; (5)要坚持党的领导。 17、为什么要坚持政治家办报? 答:(1)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党性原则 的要求,是由其性质决定的,是对实现党领导 新闻事业的保证; (2)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贯主张。 18、毛泽东在1957年6月,提出政治家 办报的思想。并提出(抢)“新闻”、(压) “旧闻”,(不发)“不闻”的观点。 19、政治家办报的要求? 答:(1)讲政治、讲党性、提高政治素 养; (2)保持清醒头脑,冷静处理问题; (3)突出重点宣传,把握政治方向; (4)增强全局观念,加强宏观意识 (5)讲究宣传艺术,提高引导水平。 20、新形势下政治家办报的要求? 答:(1)打好理论路线根底; (2)打好政策法律根底; (3)打好群众根底; (4)打好知识根底; (5)打好新闻业务根底。 21、新闻真实性的内涵是什么? 答:以事实为基础和依据来报道新闻,其 本质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唯物论的反映 论,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如 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 22、怎样坚持新闻的真实性? 答:(1)事实真实(要素、材料、背景); (2)概括性真实。 23、什么是本质真实? 答:指新闻报道要反映出事物的内在品质 和规律。 24、“三贴近”原则:贴近实际、生活、 群众。 25、新闻工作的任务是什么? 答: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 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 鼓舞人,让党和国家的声音传入千家万户,让 中国的声音传向世界各地。 26、怎样坚持“三贴近”原则? 答:(1)提高引导水平,要注意在内容 上创新,改进宣传报道; (2)提高引导水平要注意在方法上创新; (3)提高引导水平要主要在体制上创新。 27、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答:坚持报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当社会效益与经 济效益发生冲突的时候,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 一位。 28、文艺上的“二为”方针? 答: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29、双百方针是指什么? 答:“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由毛泽东 在《论十大关系》中最早提出。 30当前社会主义的主旋律:爱国主义集 体主义、社会主义。 31、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三统一:三 者是相统一的,密不可分,只有思想性、艺术 性、观赏性相统一,文艺作品才有生命力、吸 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32、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特征是什么? 答:(1)能够及时、敏锐地反映社会和 时局的变化; (2)以全社会为服务对象,加强同人民 群众的联系; (3)要具有较强的政治信念; (4)具有权威性; (5)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6)具有浮光掠影的弱点。 33、新闻工作者的职业修养包括哪些? 答:(1)政治修养; (2)思想修养; (3)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修养; (4)业务能力修养。 34、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是什 么? 答:(1)是一种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 建筑; (2)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政治色彩; (3)是对新闻传播活动的一种特殊的调 节规范体系。 35、新闻工作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什 么? 答:(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第一节新闻概述 一、新闻定义 什么是新闻?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意识形态,就有不同的回答。 在美国,麦尔文·曼切尔著的《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引述了过去和现在新闻学家对新闻的一些解释。例如: 达纳在年至年主管过《纽约太阳报》,他说,新闻是“社会上大多数人感兴趣,而且在此以前从未对它注意过的那些事情。” 达纳的一个编辑提出了一个经典性的新闻概念:“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注:这是达纳年办《纽约太阳报》时,他属下的采访主任约翰·b·博加特对一个青年记者说的。) 另外一个新闻的典型概念是斯坦利·瓦利克尔提出来的。他是本世纪三十年代初期《纽约先驱论坛报》的采编主任。他说,新闻是建立在三个“w”的基础上:“妇女(women)、金钱(wampun)和坏事(wrongdoing)”。 其实,以上表述并非科学意义的下定义,但他们的观点却集中地代表了西方新闻学的基本立场,即一切反常的、有刺激性的、人们好奇的事才是新闻。这种观点当然有其深厚的人文背景及经济基础,虽然他们对新闻定义的认识已侧重在“读者兴趣”上,但其实质仍不能脱离“利润”的操纵。 在中国,“新闻”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新唐书》。《新唐书》记载:初唐神龙年间(公无年前后),有一个叫孙处玄的文人曾说过:“恨天下无书以广新闻”。孙处玄曾投书当时执政的大臣恒彦范,评论时政得失,未被采纳,他就挂冠而去,可见他是个很关心时事政治的人。这样的人对没有书刊传播新闻(当时印刷术尚未应用于书籍)表示不满,是理所当然的事。孙处玄这句议论竟被载入《新唐书》,说明尽管唐代还未完全具备传播新闻的条件,但人们已意识到需要报道这类新闻的传播工具。“新闻”一词在这里是指“最近消息”。 《现代汉语词典》释“新闻”为:①报纸或广播电台等报道的国内外消息:新闻广播/采访新闻。②指社会上最近发生的新事情。 《辞海》对新闻的解释是:①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机构对当前政治事件或社会事件所作的报道。要求迅速、及时,真实,言简意明,以事实说话。形式有消息、通讯、特写、记者通信、调查报告、新闻图片、电视新闻等。②指被人当作谈助的新奇事情。如《红楼梦》第一回:“众人当作一件新闻传说。” 1943年9月陆定一提出:“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1981年8月中宣部在京召开全国18大城某地的报纸工作座谈会,其会议纪要对新闻定义作了新的诠释: “新闻反映新发生的、重要的、有意义的、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具有迅速、明了、简短的特点,是一种最有效的宣传形式。” 定语修饰的限制显然是考虑了“读者兴趣”,同时也顾及到了“社会效果”,这些是对陆定一定义的有效补充,然而其偏颇也是显而易见的。综合上述种种看法,我们不妨把新闻定义小结为: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社会意义的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的传播。” 明确了新闻定义,我们再来区别广义的新闻与狭义的新闻。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等,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中常见的报道体裁。狭义的新闻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讲解学习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新闻基础知识 一、广播电视节目时广播电视台所播出的内容的基本组织形式和播出形式。 它是一个按时间段划分、按线性传播的方式安排和表现内容,依时间顺序播送内容的多层次系统。 二、广播的传播符号声音—语言、音响、音乐 三、电视传播符号— 1、声音(语言、音响、音乐) 2、图像(文字、示意图、图表、照片、图片、影像) 四、电视影像特征: 1、再现性 2、时空一体的运动存在方式 3、声像一体的信息形式 4、限定性显示空间 5、感性的符号形式 6、孤立影像含义的不确定性 五、电视影像要素: 1、镜头与蒙太奇 2、画面构图 3、光线 4、拍摄角度 5、运动镜头 6、景别

六、广播电视新闻语言表达的原则: 1、易于接收 2、可听性 3、准确性 4、完整性 5、通俗性 七、广播优势: 1、传播迅速信息量大 2、听众覆盖面广 3、声情并茂参与性强 八、广播劣势: 1、不易保存 2、线性传播,选择性差 九、电视优势: 1、信息符号视听兼并 2、重构时空,现场感强 3、时效性强 十、电视劣势: 1、不易保存 2、选择性差 3、孤立影像含义的不确定性

十一、消息是一种简明扼要迅速及时地报道新闻事实的体裁,用于广泛传播各个领域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是各种新闻媒介运用最多最经常的新闻报道形式。 事件消息:以报道刚刚发生或仍在发展变化、一般具有较明确的事件始终点的新闻事件为主的消息体裁。 非事件消息:着重反映的客观事物一般没有明确的事件始终点,报道其发展变化阶段性特点或基本面貌,反映蕴含其中的典型意义。 十二、人物专题:以人物为报道对象,通过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生活经历,进而揭示时代背景、历史潮流、社会全貌的新闻专题。 事件专题:反映新近发生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件的专题节目。 十三、研究性专题:通过对社会生活和实际工作的综合分析,得出经验教训和规律性认识的新闻专题节目。 十四、谈话节目:一人或多人完全用讲述的方式表现节目内容的节目形式。十五、现场报道:记者在新闻现场边采录音响(画面)、边采访、边解说报道的形式,包括直播和录播两种播出方式。 十六、连续报道:跟踪新闻事件发展进程连续多次播出的累积式报道。 十七、系列报道:围绕同一个新闻主题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多次多篇成组的报道。 十八、深度报道:运用揭示、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多角度报道新闻的形式。

写作基础知识之基本句式

写作基础知识之基本句式 导读:写作基础知识之基本句式 句子依据用途或语气可分为四大类即: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陈述句:说明一件事情,表示陈述语气的句子。 疑问句:提出一个问题,表示疑问语气的句子。 祈使句:要求或者希望中国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表示祈使语气的句子。 感叹句:表示感叹语气的句子。 一、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互换: 陈述句指说明意见、叙述事实的句子。反问句是指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的句子。 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有两种情况: 1 肯定语气改成反问句如: 天才来自勤奋。改为:难道天才不是来自勤奋吗? 2 否定语气改成反问句 小孩掉进河里,我们不能见死不救。 小孩掉进河里,我们能见死不救吗? 注意点:陈述句改成反问句,要把句中表示肯定的词改成表示否定的词,句末的句号改成问号,并加上“吗”、“呢”等句末的句号要改成问号。

反问句改成陈述句也有两种情况: 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就要把“难道”和“不”等词删去,把句末的问号改成句号,并去掉“难道……吗”和“怎么……呢”语气助词。 练习: 1、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2、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3、难道我们播下的种子不会在自己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吗? 4、老师对我的教导,难道我会忘记吗? 二、肯定句和否定句的互换: 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也可以采用否定句式,例如,“人人都都遵守课堂纪律。”可以改写成“没有一个人不遵守课堂纪律。”改写后句子的肯定语气要比原来的句子更强。改写时要注意:双重否定是表示进一步的肯定,所以必须用上两个表示否定的词,也就是“否定+否定=肯定”。如果只用一个否定的词,句子意思就完全相反了例: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 天下的人没有一个不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 注意: 练习: 1)全班同学都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2)学好语文和输血,对青年人的成才才会起促进作用。 3)同学们都觉得书籍是我们的好老师。

网络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网络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导读:新闻定义 什么是新闻?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意识形态,就有不同的回答。 在美国,麦尔文曼切尔著的《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引述了过去和现在新闻学家对新闻的一些解释。例如: 达纳在1869年至1897年主管过《纽约太阳报》,他说,新闻是“社会上大多数人感兴趣,而且在此以前从未对它注意过的那些事情。” 达纳的一个编辑提出了一个经典性的新闻概念:“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注:这是达纳1882年办《纽约太阳报》时,他属下的采访主任约翰b博加特对一个青年记者说的。) 另外一个新闻的典型概念是斯坦利瓦利克尔提出来的。他是本世纪三十年代初期《纽约先驱论坛报》的采编主任。他说,新闻是建立在三个“w”的基础上:“妇女(women)、金钱(wampun)和坏事(wrongdoing)”。 其实,以上表述并非科学意义的下定义,但他们的观点却集中地代表了西方新闻学的基本立场,即一切反常的、有刺激性的、人们好奇的事才是新闻。这种观点当然有其深厚的人文背景及经济基础,虽然他们对新闻定义的认识已侧重在“读者兴趣”上,但其实质仍不能脱离“利润”的操纵。

在中国,“新闻”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新唐书》。《新唐书》记载:初唐神龙年间(公无705年前后),有一个叫孙处玄的文人曾说过:“恨天下无书以广新闻”。孙处玄曾投书当时执政的大臣恒彦范,评论时政得失,未被采纳,他就挂冠而去,可见他是个很关心时事政治的人。这样的人对没有书刊传播新闻(当时印刷术尚未应用于书籍) 表示不满,是理所当然的事。孙处玄这句议论竟被载入《新唐书》,说明尽管唐代还未完全具备传播新闻的条件,但人们已意识到需要报道这类新闻的传播工具。“新闻”一词在这里是指“最近消息”。 《现代汉语词典》释“新闻”为:①报纸或广播电台等报道的国内外消息:新闻广播/采访新闻。②指社会上最近发生的新事情。 《辞海》对新闻的解释是:①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机构对当前政治事件或社会事件所作的报道。要求迅速、及时,真实,言简意明,以事实说话。形式有消息、通讯、特写、记者通信、调查报告、新闻图片、电视新闻等。②指被人当作谈助的.新奇事情。如《红楼梦》第一回:“众人当作一件新闻传说。” 1943年9月陆定一提出:“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1981年8月中宣部在京召开全国18大城某地的报纸工作座谈会,其会议纪要对新闻定义作了新的诠释: “新闻反映新发生的、重要的、有意义的、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具有迅速、明了、简短的特点,是一种最有效的宣传形式。” 定语修饰的限制显然是考虑了“读者兴趣”,同时也顾及到了“社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全国编辑记者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之《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答: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马克思主义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 2、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必须把握那些方面的内容? 答:①要坚持新闻宣传工作的党性原则,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原则;②要坚持把 正确舆论导向放在首位,这是新闻宣传最重要的责任;③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方针,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④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这是新闻改造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新闻工作中的具体体现;⑤要坚持政治家办报,这是实现党对新闻工作领导的重要保证。 3、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和根本点是什么? 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代表,以党性原则为核心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其根本点是必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内涵博大精深,十分丰富。 4、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①思想上,我们的党在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新闻工作的指针,宣传党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体系;②政治上,要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使之成为亿万群众的自觉行动;③组织上,要接受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新闻宣传工作的纪律;④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地宣传党中央的思想和主张,对那些一时难以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的群众,要通过耐心细致的解释、说理进行疏导和教育。 5、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宣传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基本要求】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必须准确,紧密联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际,紧密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解决思想和理论问题,同时防止形式主义和实用主义

基础写作教程复习整理

基础写作复习资料 第一节:写作的定义: 文章的分类:文学类、杂交类、实用类、 写作的含义:写作是作者运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感受的一种心智活动 首先,对写作的性质有一个明确的定位, 其次,应该确立作者的主体地位。 最后,还必须看到写作是以书面语为中介符号表情达意的。 第二节,写作的系统: 一、写作的主体; 写作是一个完整的动态过程;包括认识世界和表现世界两个阶段。 写作主体十分丰富,包括作者的思想、品质、修养、等基本的人格精神。也包括写作个体的心理特征、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先天与后天素质、同时还包括写作主体的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主观意识和实际能力。 二、写作客体; 写作客体即写作的对象和写作的题材,回答写什么的问题。 “只有人化了的自然,才能与人发生审美的关系,人的本质力量才能在它上面显现出来,成为人的审美对象。应从主体对象来说,美不美在于人的本质力量;但从客体方面来说,美不美在于对象是不是人化,是不是与人发生了关系。”作为写作对象的客体,生活是以三种形态存在的: (一)、生活的客观形态,(人事物景) (二)、生活的主观形态,(这是对象化了的作者自身,它是以人的心灵世界为主要的在写作对象,写人的思想和感情。) (三)、生活的文化形态,(精神产品) 三、写作载体;(超越了文章的范畴,但仍以文章为主要的存在方式。) 四、写作的受体;(为谁写) 五、写作系统的组合(写作主体、写作客体、写作载体、写作受体) 第三节:写作的特性; 社会性:(写作对象、写作目的、写作效益的社会性) 个体性:写作是一种个体性的心智劳动,文章是作者的经验和智慧的结晶。

综合性: 实践性:(写作学作为一门社会学科,本身就具有实践性) 第四节:写作的功能: 一、传播功能:(与写作目的相联系的直接功能) 二、记载功能:(实际上超越时间的传播功能) 三、实用功能:(在传播、记载的功能里,都包含着写作的实用性目的和管理性功能,“解决好实际问题”是实用写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四、宣泄功能:(宣泄感情) 五、审美功能:(写作活动其实是一种审美活动,也是一种审美过程。) 第五节:学习写作的要求和方法: 一、学习写作的要求: 1、要有明确目的性 2、要培养学习写作的兴趣 3、要有刻苦训练思想准备 4、要掌握现代写作技术 二、学习写作的方法 1、外功修炼与内功修炼相结合 2、阅读与写作相结合 3、系统学习与系统训练相结合 第二章:写作的主体: 第一节:作者的智力: 一、观察力;观察力是从事研究和写作活动最基本的智力。 1、外部分析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 2、内部分析器:(内脏器官的感觉,) 3、立体分析器:(第六感觉:肌肉感觉、键觉、骨节感觉、平衡感觉等) 怎样观察? 1、定向观察与随机观察 2、宏观观察(整体感知)与微观观察(细部进行)

《广电新闻基础知识》练习题(三)1

《广电新闻基础知识》练习题(三)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1、【B】“正确的舆论”的含义通常应当包括。 A、政治方向正确、思想方法正确、话题内容正确 B、政治方向正确、舆论话题适时、舆论强度适中 C、政治方向正确、思想方法科学、传播时间适宜 D、政治方向正确、传播内容健康、传播速度快捷 2、【A】与文学相比,新闻的本质特征在于。 A、讲究真实 B、强调为人民服务 C、注重反映普通群众 D、坚持宣传改革开放 3、【A】在新闻舆论监督中最重要的监督对象是。 A、权力组织 B、一般干部 C、公民团体 D、各种社会成员 4、【A】“不怕上告,就怕上报”的批评属于。 A、害怕公开暴光 B、不怕领导批评 C、不怕法律制裁 D、不怕纪律处分 5、【D】对青少年中出现“追星现象”的批评属于。 A、对决策出台过程的监督 B、对决策执行过程的监督 C、对决策者和管理者行为的监督 D、对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的监督 6、【A】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是。 A、坚持党性原则 B、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C、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D、坚持政治家办报 7、【C】提出“新闻、旧闻、不闻”的是。 A、列宁 B、陆定一 C、毛泽东 D、邓小平 8、【D】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最初的台名是。 A、北京广播电台 B、中国人民广播电台 C、中央广播电台 D、北平新华广播电台 9、【B】在新闻工作中,“自律”与“他律”的关系,具体指的是。 A、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的关系 B、新闻道德与新闻法制的 C、指导性与服务性的关系 D、党性与群众性的关系 10、【C】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是。 A、中央广播电台 B、中央广播电台 C、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 D、北平广播电台 11、【A】在进行舆论监督时应坚持“三个围绕”,这不包括。 A、围绕当前国际整体局势来进行 B、围绕党和政府的工作中心来进行 C、围绕改革、开放、稳定这个大局来进行 D、围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个目标来进行 12、【C】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新闻事业是。 A、阶级斗争的产物 B、生产斗争的产物 C、社会需要的产物 D、科技进步的产物 13、【A】我国第一本新闻理论专著《新闻学》的作者是。 A、邵飘萍 B、邵力子 C、徐宝璜 D、林白水 14、【B】没有光进入摄像机镜头时,红、绿、蓝三路的输出电平称。 A、红色电平 B、黑色电平 C、绿色电平 D、蓝色电平 15、【C】电视三基色是电视系统中实际应用的三种颜色的基色光,这三种颜色不包括。 A、蓝 B、红 C、黑 D、绿 16、【A调频广播的广播方式意味着广播发射机高频正弦载波的振荡频率受以下因素控制而变化】。 A、低频调制信号 B、中频调制信号 C、高频调制信号 D、无频调制信号 17、【C】关于卫星传输方式的错误认识是。 A、它是有线电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份 B、它是卫星广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份 C、它是广播电视的传统的、成熟的方式 D、它是未来广播电视的发展热点 18、【A】高清晰度电视是全新的电视广播标准,其简称是。 A、HDTV B、NTSC C、PAL D、SECAM

新闻专业基础知识

新闻专业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新闻和新闻事业 一、新闻的起源与本源 新闻起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事实是新闻的本源 事实第一性和新闻第二性 (辨析题:事实与新闻的关系——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先,新闻在后。要正确处理新闻报道中事实和思想观点之间的关系,防止主观主义、歪曲事实、制造假新闻。) 二、新闻的定义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1943年陆定一在《我们对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中提出。目前我国公认的、具有权威地位的定义。) 新闻定义的内涵(必须依据事实;内容上具有新意;公开报道和传播;时间上讲求时效) 三、新闻的真实性 新闻真实的具体要求与本质要求 具体:1、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准确无误;引用的材料准确可靠;背景材料完全真实、全面、客观、实事求是。 本质:1、全面、完整、深刻,力求从事实的整体和联系上反映事物内在规律;2、注意代表和反映事物的基本特征和内在本质,对新闻事实的解释和评论要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新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就必须客观、公正、有立场 当前新闻真实性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如何坚持新闻的真实性 (论述题:结合实际谈谈如何让防止新闻失实? 1、新闻真实性的要求——基本要求、本质要求; 2、新闻失实的表现:一)子虚乌有二)合理想象三)以偏概全四)猎奇传讹五)导演摆布六)添枝加叶七)商业炒作 3、怎样防止新闻失实:A、接近“起点源”法,尽量接近“起点消息源”,坚持不做实地采访、不到事发现场不写新闻,是保证新闻真实的最可靠的方法。 B、全面采访法,采访一定要深入、全面,这是实践检验了的、新闻采访必须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

广电基础知识解析

目录 载噪比 (2) 光功率为什么有正有负呢!与同轴功率计算 (3) 数字电视信号的声噪比和载噪比 (4) 模数10dB差值 (4) 光网络中的dB、dBm、mW (5) 光发的输入电平“平坦”是什么意思 (6) 光工作站的调试方法和误码率劣化原因 (7) 通常说的72DB输入放大器正好。指的是低频72DB还是高频72DB (9) 放大器内通常设置固定均衡器+可调均衡器 (10) 放大器电原理简图 (11)

载噪比 在电视信号的采集、调制、放大、传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噪声”(代号N, 英文Noise 的第一个字母),随着放大级数的增加,噪声会逐步增大。噪声就像鱼缸水中的泥沙,会使清晰度降低,轻微时在电视画面背景上均匀地密布不规则的细微噪动点,严重时则变成粗大的雪花点。 电视中噪声的轻重程度用“载噪比”(代号C/N)来表征,单位是dB,它就是“载波功率与噪声功率之比的分贝值”: C/N=10lg(载波功率/噪声功率)(单位:dB) C/N数值愈大,说明载噪比愈高,电视画面清晰度愈好。国家广电行业标准GY/T106-1999中规定有线电视系统(出口)的C/N指标要求≥43dB(显然,此时载波功率是噪声功率的20000倍),通常在作系统设计时取C/N=44dB为设计值,留1dB设计裕量。 我们在计算单个放大器的载噪比时,可以先不考虑由前级输入的“噪声功率”,认为输入放大器的仅仅是信号的“输入载波功率”,此时这个放大器自身的“噪声功率”只有两项:由于器件中电子不规则热运动而产生的“基础热噪声”和因放大器放大而“增加的噪声”。这样,单个放大器C/N指标的计算式就是: C/N单=10lg[输入载波功率/放大器的噪声功率] =10lg[输入载波功率/(增加的噪声×基础热噪声)] =10lg输入载波功率-10lg增加的噪声-10lg基础热噪声 由于“10lg输入载波功率”就是放大器的“输入电平”(代号Si,单位dB),“10lg增加的噪声”就是放大器的“噪声系数”(代号NF,单位dB),“10lg基础热噪声”按我国的电视制式换算 出来的数值是2.4dB(20℃)。因此,前面的算式就成为: (C/N)单=输入电平Si-噪声系数NF-2.4 即:C/N)单=Si-NF-2.4(dB)………1-1) (1-1)式就是单个放大器C/N指标基本计算公式。从这个算式中可以看出,放大器的输入电平Si提高(降低)1dB,其C/N指标随之提高(降低)1dB,是1比1的正相关。 实际上,当放大器级(串)联使用时,前级放大器将信号输给下级放大器的同时,必然会将噪声一起输进去,不可能“仅仅是信号的输入载波功率”,因此后级放大器输出的噪声中必然还包含其前面所有器件所产生的噪声,所以此时的载噪比就要进行“级联累加”计算。 当n台放大器级联使用,而它们的输入电平Si、噪声系数NF都相同时,其总载噪比(即最后一级放大器输出信号的载噪比)(C/N)总可由下式算出: (C/N)总=Si-NF-2.4-10lgn(dB)……(1-2)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最全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一、公文的定义和分类 (一)定义 公文,是公务活动中所形成和使用的文字材料,是方针、政策、法规、政令和信息、情况的表现者、运载者,是机关实施管理的基本手段和重要工具,发挥着上令下达、下情上报和信息沟通的重要作用。公文贯穿机关管理工作的始终。我们要向上级报告情况,需要写成文件;我们要向基层单位安排什么工作,提工作要求,需要写成公文印发下去,备查、备用,便于基层照章执行;我们要告知社会公众一个什么决定,也要印制成公文。因此,公文写作与我们每一个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息息相关,可以说,具备较强的公文写作能力,是每一个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当前,各级各部门都十分缺乏优秀的文秘工作人员,重视公文写作、加强公文写作,对于年轻人来说,具有更加积极的作用。 (二)分类 1、按照制文机关的种类划分:党务机关公文、行政机关公文、司法机关公文、军事机关公文、企事业单位公文、社会团体公文。

2、按照行文方向划分:上行公文(向上级单位行文)、平行公文(向平级单位行文)、下行公文(向下级单位行文)。草拟公文前,必须弄清楚行文方向,才能确定文种、内容、措辞等。 3、按照保密程度划分:绝密公文、机密公文、秘密公文、内部材料、普通公文5种。我们在起草或者管理公文时,必须要按照该公文的秘密等级来处理,涉及秘密问题的,不能泄密。 4、按照紧急程度划分:特提公文、特急公文、加急公文、平急公文、普通公文5种。 5、按照使用范围划分:通用公文和专用公文。决定、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等全是通用公文;司法类的公文、经济类的公文、任免类公文、议案、提案、建议等等,属专用公文。 6、按照规范性和颁发程序的规范程度、行政约束力的强弱划分:规范性公文和非规范性公文。 规范性公文有13种: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非规范性公文:除规范性公文以外的公文。常用的非规范性通用公文有调查报告、工作计划类、工作总结类、提案、

新闻基础知识大全

基础知识 (1)新闻的定义:1: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对于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其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新闻事业的工作性质,工作原则和工作规律的一系列基本观点。 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A要坚持新闻宣传工作的党性原则,B要坚持把正确舆论导向放在首位,C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方针。D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是新闻改造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E要坚持政治家办报。 (2)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党性原则是是一定政党的政治主张,思想意识和组织原则在新闻活动中的体现,在思想上,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新闻工作的指针,在政治上要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在组织上,要接受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新闻宣传工作的纪律。2坚持党性原则基本要求,一是必须全面,准确,生动地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二是必须全面准确,生动地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使之变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三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宣传纪律。四是必须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与人民利益的一致性。五是必须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新闻自由与资本主义新闻自由的本质区别。3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是无产阶级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必须坚持民主与集中的统一,内部自由发表意见和公开报道遵守宣传纪律的统一。党对新闻带来的领导,主要是思想上,政治上的领导,是对宣传党的思想观点,方针政策的领导。 (3)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方针,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正面宣传为主,就是要着力宣传能鼓舞和推动人们奋发向前的各种光辉业绩,用伟大的成就和业绩去鼓舞和启迪人们,还要注意处理好与批语报道的联系。 (4)舆论导向:1含义舆论导向指的是新闻宣传中占主导地位的舆论导向。2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首要的是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必须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必须贯彻团结稳定鼓劲,正确宣传为主的方针,还要善于和敢于回答广大群众面临的焦点热点敏感问题。3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必须把好关,把好度,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访法论的重要内容,把好关,就是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正确判断哪些应该报道,哪些不应该报道,把好度,就是要把握分寸,力度,把握报道的时机,了解大局,服从大局,服务大局 (5)舆论监督的实质:1舆论监督的实质就是人民的监督,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推动力,是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有效途径,是揭露腐败,反对官僚主义的有力武器,社会五种功能:一是舆论监督的最大功能在于监视社会环境,推动社会发展,二是舆论监督具有社会调节功能,三是舆论监督具有社会控制功能,四是舆论监督具有社会制衡功能。五是舆论监督是一种动态平衡的社会监督。如何把握大局,提高舆论监督水平,一是要划清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会计监督同新闻媒体是第四权力等资产阶级新闻理论的界限。二是会计监督必须坚持党性原则。三是要有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从有利于安定团结和社会稳定出发,促进问题的解决。四是舆论监督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抓住本质,打中要害。五是会计监督既然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要在党委领导下有序地进行。 (6)政治家办报办台:1957年6月,毛泽东首次明确提出要政治家办报。政治家办报办台的基本要求,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台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性质的要求,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台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要求,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台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基本素质的要求。一是讲政治,讲党性,提高政治素养,二是保持清醒头脑,冷静处理问题,三是突出宣传重点,把握政治方向,四是增强全局观念,加强宏观意识,五是讲究宣传艺术,提高引导水平。3新形势下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台:新闻工作者要打好理论路

《基础写作》参考答案

第一章写作、写作学、写作课 一、问答题: 1.什么是写作? 一般来讲,写作就是运用语言文字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表达感情、阐明事理的活动。说通俗一点,写作就是写文章。写作时,作者借助语言文字把自己的见闻、感受、思想——思维的过程与结果固定化、外物化、形式化,形成一种有物有序的东西——文章。 2.谈谈写作的社会性的表现。 (1)、写作因社会生活的需要而产生,也可以说写作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在殷周以前,没有文字的洪荒时代,人们?口耳相传?、?声气相求?、?结绳明。 (2)、社会生活激发了作者的写作欲望。?人禀七情,应物斯感。?(刘勰《文心雕龙〃明诗》)是说人有七情六欲,都是因外物的变化而感发。人在社会生活中因外物的感触,因遭逢际遇的困扰,心中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怀,才有强烈的写作欲望。如果没有社会生活,作者无感无会生活与写作活动,一个催生,一个反映,互为因果,两不分离。 (3)、社会生活为写作提供丰富的材料。写作材料取自于社会生活,又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没有社会生活,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毛泽东早在1942年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指出:文艺作品是社会生活在作者头脑中的反映。列宁也说:?我们的感觉、我们的不可能写出文章。 (4)、社会生活影响作者的写作思想。写作的主体都生活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社会生活、时代精神直接影响作者的写作思想。此时代此环境的作家在选材、立意、写作形式,运用的写作方法等方面与彼时代、彼环境的作家都不同。有人曾给老舍说,让他与山西的赵树理换一下,老舍说,那我就完了。 (5)、社会生活影响读者的品评意向,从而间接影响作者的写作。读者是写作的受体。他们的世界观、文章观、审美情趣、阅读倾向都受其所处的社会生活在这里,读者的意见是基于现阶段人们对文章与文学的不同观念并反馈给作者的,尽管作者作了解释,也说明他对读者的意见有所关注。 (6)、社会生活能帮助作者克服主观偏见。列夫〃托尔斯泰在开始写作《安娜〃卡列尼娜》时,曾把安娜构思成一个坏女人,但是在写作过程中,由于受到现实生活的启迪,他断然改变了最初的构想,把安娜描绘成一个正面的带有复杂性格的上层俄罗斯妇女形象,充分体现了生活(7)、社会生活可以启发作者获得写作技巧。柳青在《生活是创作的基础》一文中说:?技巧从哪里来的呢?一般地认为技巧从别人书里学来的,前人的书或者现代人的书。其实呢?其实,技巧主要地也是从研究生活来的。?(《创作例话》第200页,中国青年出版社,1986年版)写作是在反映社会生活的写作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写作的规律与技巧也孕育在丰厚的社会生活之中。技巧的形成和创新主要来自对生活的研究。所谓?用笔不灵看燕舞,行文无序赏花开?即为一例。 二、名词解释 1、写作:写作就是运用语言文字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表达感情、阐明事理的活动。说通俗一点,写作就是写文章。 2、写作学:写作学是研究文章制作的基本规律及方法的科学。说简单一点,写作学就是研究如何制作文章的学问 三、判断题 1、从本质上讲,写作是一种社会性很强的实践活动。√ 2、社会生活可以启发作者获得写作技巧。√ 3、写作学是研究文章制作的基本规律及方法的科学。√ 4、写作课是高等院校汉语言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5、文章是一个流变的概念。√ 6、?用笔不灵看燕舞,行文无序赏花开?是说研究社会生活,可以获得写作技巧。√ 7、写作可分为采集、构思、表达三个阶段。√ 第二章写作的基本特点与规律 一、问答题 1、如何理解?物——意——文?转化律? 这个规律也称双重转化律。是说写作过程必须实行两重转化,即由物至意,再由意至文。 由物到意,这是第一重转化。这重转化就是客观外物经过作者的观察、了解,映入作者的大脑,又经过大脑的思考、分析、综合,注入作者的理解、 由意到文是第二重转化。这重转化是把第一重转化的结果经过再认识、再深化、再整理,使之更加深刻、完整、严密、精细,更有逻辑性、条理性,并 规律,任何作者写任何文章,都必须遵循这一规律。

《广电新闻基础知识》练习题(三)

《广电新闻基础知识》练习题(三) 2007年09月16日星期日21:26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1、“正确的舆论”的含义通常应当包括() A、政治方向正确、思想方法正确、话题内容正确 B、政治方向正确、舆论话题适时、舆论强度适中 C、政治方向正确、思想方法科学、传播时间适宜 D、政治方向正确、传播内容健康、传播速度快捷 2、与文学相比,新闻的本质特征在于() A、讲究真实 B、强调为人民服务 C、注重反映普通群众 D、坚持宣传改革开放 3、在新闻舆论监督中最重要的监督对象是() A、权力组织 B、一般干部 C、公民团体 D、各种社会成员 4、“不怕上告,就怕上报”的批评属于() A、害怕公开暴光 B、不怕领导批评 C、不怕法律制裁 D、不怕纪律处分 5、对青少年中出现“追星现象”的批评属于() A、对决策出台过程的监督 B、对决策执行过程的监督 C、对决策者和管理者行为的监督 D、对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的监督 6、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是() A、坚持党性原则 B、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C、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D、坚持政治家办报 7、提出“新闻、旧闻、不闻”的是() A、列宁 B、陆定一 C、毛泽东 D、邓小平 8、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最初的台名是() A、北京广播电台 B、中国人民广播电台 C、中央广播电台 D、北平新华广播电台 9、在新闻工作中,“自律”与“他律”的关系,具体指的是() A、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的关系 B、新闻道德与新闻法制的 C、指导性与服务性的关系 D、党性与群众性的关系 10、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是() A、中央广播电台 B、中央广播电台 C、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 D、北平广播电台 11、在进行舆论监督时应坚持“三个围绕”,这不包括() A、围绕当前国际整体局势来进行 B、围绕党和政府的工作中心来进行 C、围绕改革、开放、稳定这个大局来进行 D、围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个目标来进行 12、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新闻事业是() A、阶级斗争的产物 B、生产斗争的产物 C、社会需要的产物 D、科技进步的产物 13、我国第一本新闻理论专著《新闻学》的作者是() A、邵飘萍 B、邵力子 C、徐宝璜 D、林白水 14、没有光进入摄像机镜头时,红、绿、蓝三路的输出电平称() A、红色电平 B、黑色电平 C、绿色电平 D、蓝色电平

新闻基本知识讲解

新闻基本知识讲解

新闻基本知识 一、新闻的定义 在我国新闻学术界,最权威的新闻定义,是1943年陆定一提出的“新闻就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新近发生:时效性,要及时报道 事实:新闻的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第一生命(有的学校将没有参加活动的人物照片也放上来,将没有参加的领导也写进来,擅自修改活动时间等,都是在扼杀新闻的生命,弄巧成拙。) 二、新闻五要素 新闻五要素即新闻的5个W,指一则新闻报道必须具备的五个基本因素,分别为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何因(why)、何人(who)。这是新闻中不可缺少的五个方面,是对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西方有些学者提出了“六要素”说,认为除五个“w”之外,还有一个新闻要素“H”,即如何(how)。 当然,大家在报纸上也会看到一句话新闻、图片新闻,或者只包含几个要素的新闻,和这个理论并不冲突。我们网站上一般要求内容稍微全面一些。 三、新闻的结构 即新闻文体的组合形式。新闻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组成。但不是每篇新闻都具有这5个部分,有的新

供娱乐,丰富生活;刊播广告,服务经济等。 多样性功能中,报道新闻和引导舆论是它的基本功能;其中又以报道新闻为主要功能。 我们网站的新闻功能主要体现在两项基本功能中,服务于武昌教育发展。 七、新闻敏感 是新闻工作者发现新闻的一种能力,也是衡量新闻工作者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志。又称“新闻嗅觉”、“新闻鼻”。它是新闻工作者对社会现象的观察能力,对事物发展变化的反应能力,对新闻线索的识别能力,以及对新闻事实的分析能力的综合表现,其核心就是政治敏感。这种敏感是在长期的新闻工作实践中锻炼培养出来的。 在教育领域,比如,寒假期间,学校设计的特色作业和活动;中高考期间的特殊考生;教师节前夕对优秀教师的报道,对新近出台的教育政策采取的措施等。 武昌区教育局统宣科 2011.3.1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