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路 第五版 复习材料

电路 第五版 复习材料

电路 第五版 复习材料
电路 第五版 复习材料

浅谈电路(下)(代总复习)

第8章 相量法

1 复数的4种表示形式

2 复数的加减运算和乘除运算

3 正弦量的三要素:振幅(或有效值)、角频率(或频率或周期)、初相位。

4 正弦量的幅值表示了正弦量在整个振荡过程中的最大值,正弦量的相

位表示了正弦量随时间变化时所在的角度,正弦量的角频率表示了正弦量的相位随时间变化的角速度,正

弦量的初相角表示了正弦量在t=0时刻的相位。

5 角频率、频率和周期的关系。角频率、频率和周期的单位。最大

值和有效值的关系

6 正弦量乘以常数,正弦量的微分、积分,同频正弦量的代数和等

运算,其结果仍然是一个同频率正弦量。

7 工程中使用的交流电气设备铭牌上标出的额定电流、额定电压的

数值,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显示的数字都是有效值。

8 相位差表示了两个同频正弦量之间的相位关系。同频正弦量的相

位差等于它们的初相之差,相位差是一个与时间无关的常数。

9 根据相位差的大小,两个同频正弦量之间有超前、滞后、同相、

反相、正交关系。

设有两个正弦量

当>0时称为i超前于u

当<0时称为i滞后于u

当=0时称为i和u同相

当=时称为i和u正交

当=时称为i和u彼此反相

10 正弦量有四种表示方式:数学式两种 三角函数式、相量式

图形式两种 波形图、相量图

其中 用相量表示,对于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与运算最为简便

11 只有同频率、同符号、同函数形式的两个正弦量才能求得相位

差。

12 相量法是分析研究正弦交流电路稳定状态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方

法。

13 在稳定的正弦交流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电压都是同一频率的正弦

交流量,同频率的正弦量之间只存在振幅(或有效值)、初相位的差异和联系。

14 设有正弦量的瞬时表达式

其相量表示为(有效值相量)

或 (最大值相量)

15 稳定的正弦交流电路中,各正弦量都是同一频率的正弦量。正弦

量可以用复数表示,复数的模表示正弦量的有效值或最大值,复数的幅角表示正弦量的初相角。但是,正弦量不是复数,因为正弦量还有一个频率要素,在复数表示正弦量时没有表示正弦量的频率,所以用复数表示的正弦量称为正弦量的相量。

16 正弦量的相量有两种表示形式:用正弦量的振幅表示相量的模

时,称为正弦量的振幅相量;用正弦量的有效值表示相量的模时,称为正弦量的有效值相量。

17 在线性时不变正弦交流稳态电路中,可得到电路定律的相量形

式:

KCL的相量形式为 Σ=0

KVL的相量形式为 Σ=0

电阻的VCR相量形式 =R 表示u、i 同相

电感的VCR相量形式 =jωL 表示u超前于i

电容的VCR相量形式 =表示u滞后于i

18 正弦交流电路相量法应用实例(P216例)

19 计算:

(1) 正弦量时域形式与相量形式互换

(2) 由正弦量的时域形式求正弦量的三要素,由正弦量的相量形式求正弦量的最大值(有效值)和初相角

(3) 求两个同频正弦量的相位差

(4) 画简单电路的相量图

(5) 求串联、并联或串并联电路电压表的有效值,正弦量的相量和瞬时表达式(P218题10、14、15为例)

第9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1阻抗Z是电压相量和电流相量之比 Z==R+Jx= 称为正弦交

流电路的阻抗。

阻抗是一个复数(不是相量),称为复阻抗,简称阻抗,Z的单位为Ω。

阻抗的模称为阻抗模,阻抗的幅角称为阻抗角

R为阻抗的电阻分量,X为阻抗的电抗分量

阻抗的模、阻抗角、电阻分量R、电抗分量X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直角三

角形描 述,称为阻抗三角形

当 X>0时,Z 称为感性阻抗; 当 X<0时,Z 称为容性阻抗;

当 X=0时,Z 为纯电阻

对于电阻元件 Z=R; 对于电感元件 Z=;对于电容元件 Z=

2 导纳是电流相量和电压相量之比 称为正弦交流电路的导纳。

导纳是一个复数(不是相量),称为复导纳,简称导纳,Y的单位为S(西门子)。

导纳的模称为导纳模,导纳的幅角称为导纳角

G为导纳的电导分量,B为导纳的电纳分量

导纳的模、导纳角、电导分量G、电纳分量B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直角三角形 描述,称为导纳三角形

当 B>0时,y 称为容性导纳; 当 B<0时,y 称为感性导纳;

当 B=0时,y 为纯电导

3 阻抗Z和导纳Y具有同等效用,彼此可以等效互换,即 ZY=1

4 用阻抗Z或导纳Y和电流相量、电压相量表示的欧姆定律 或,是其

他形式欧姆定律的普遍形式

R、L、C串联电路的阻抗:

R、L、C并联电路的导纳:

6 正弦交流电路中,用相量表示了正弦交流电流和正弦交流电压,

用阻抗Z或导纳Y表示了电阻、电感、电容等电路元件的电参数以

后,对电量和电参数的表述与线性电阻电路在形式上十分相似,

线性电阻电路的电路定律和各种分析方法(如:叠加原理、戴维

南定理、网孔法等)都可以直接推广应用于线性正弦交流电路的

分析计算中来。

7 将相量和阻抗用于正弦交流电路的实例:P231 例9-8中用网孔

法和叠加原理的求解

8 工程上计量的功率、家用电器上标注的功率都是正弦周期量的平

均功率。

电阻是耗能元件,电阻吸收的平均功率就是有功功率

电感和电容都不是耗能元件,而是储能元件,它们吸收的平均功率都等于0。

9 正弦交流电路中的功率与线性电阻电路中的功率不同,它有三种

功率状态

有功功率 P=UIcos,衡量由电路耗能元件实际所吸收的功率,单位为W(瓦)

,衡量由电路储能元件引起的与外部电路所交换的功率, 单位为Var(乏),“无功”指这部分能量在往复交换的过程中,没有

被“消耗”掉。

表示为满足电路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需要时,要求外部提供的功率容量,位为VA(伏安),电气设备上标注的视在功率表示电气设备在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条件下的最大承载能力(带负荷能力)

关系 P=Scos Q=Ssin S=

10 为功率因数,是衡量传输电能效果的指标

功率因数是电力工程中很重要的参数,功率因数低有两个问题:(1)电源设备容量不能充分利用,(2)增加了输电线路的电压降和功率损失。 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通常采用并联电容补偿法(不能串联电容,串联电容虽然也可以补偿无功功率,但却改变了原负载电路的电流工作状态)。

补偿电容计算方法:将功率因数从cos提高到 cos时,并入的电容为

C=(tg-tg)

其中,P为并联电容前RL电路消耗的有功功率,,U为加在RL电路上的正弦交流电压的角频率和有效值,cos为原有功率因数,cos为要提高到的功率因数。

11 最大功率传输

如果正弦交流电源的内阻抗为,当外电路接上的负载时,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是: =

即 Z=

是的共轭复数,所以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是阻抗共轭匹配。共轭匹配时负载获得的最大功率是

满足共轭匹配条件时,负载所得功率虽为最大,但电源功率传输的效率只有50%,另一半为内电阻所消耗。共轭匹配主要是在电子电路中寻找负载获得最大功率时应用。

12 复功率

==U∠×I∠-=UI∠()=UI∠=UI +jUI

=P+JQ=S∠

复功率是一个辅助计算功率的复数,复功率的单位是VA,复功率的作用是:(1)将正弦稳态电路的三种功率和功率因素统一为一个公式表示,是一个“四归一”的公式,复功率的实部为有功功率 P,复功率的虚部为无功功率 Q,复功率的模为视在功率 S,复功率的角为功率因素角

(2)只要知道了电路中的电压相量和电流相量,各种功率就可以很方便地计算出来。

复功率的计算方法:(1)=,(2)=,(3)=(为导纳的共轭复数)。

13 例题:P243 1,8,再加一些补充题。

第十章 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1 磁耦合线圈上的磁通链关系

2 磁耦合线圈上的电压电流关系

瞬时关系:相量关系;

3 磁耦合类型:

号表示同向耦合,互感磁通链与自感磁通链的方向一致,互感加强自感;

-号表示反向耦合,互感磁通链与自感磁通链的方向相反,互感削弱自感

耦合线圈的同名端 通过区分两个耦合线圈的同名端决定同向耦合和反向耦合,将两个耦合线圈的引出端做上标记,做上相同标记的

引出端,就是两个耦合线圈的同名端。

标记同名端的规则:若两个耦合线圈的引出端都是电流的流入端(或都是流出端),当两个电流分别从两个线圈的对应引出端子同时

流入(或同时流出)时,所产生的自感磁通链和互感磁通链是互

相加强的,则这两个对应端子就称为两个耦合线圈的同名端。

耦合系数 表示了两个线圈之间磁耦合的强弱程度。一般,0≤k≤1。

6 理想变压器的三个理想化条件;(1)无损耗(原副边绕组电阻为零,

磁芯中没有涡流和磁滞效应,能量损耗为零),(2)全耦合(耦合系数k=1),(3)磁芯材料的磁导率,因而原副边绕组的自感、及它们间的互感M均趋于无穷大,、同比趋于无穷大(即保持为定

值,、为原副边绕组的匝数)

7 理想变压器的主要性能

设理想变压器的原边绕组匝数为,副边绕组匝数为,变比,则有:

(1)变压关系(原副边绕组电压比)

表明:电压比等于匝数比;电压比与电流无关;,中只有一个是独

立的,当(负载短路)时,必得,所以,当为独立电压源时,二次侧

负载千万不能短路。

(2)变流关系(原副边绕组电流比)

负号表示实际方向与模型正方向相反

表明:电流比为匝数比的倒数;电流比与电压无关;、中也只有一个是独立的,当(负载开路)时,必得,所以,当为独立电流源时,二

次侧负载千万不能开路。

(3)瞬时功率关系(变压器的功率性质)

表明:理想变压器将一侧吸收的能量全部传输到另一侧输出,传输过程中,变压器既不耗能,又不储能,变压器仅仅将电压和电流按变比

(n)作数据的变换。

(4)变阻关系(阻抗变换关系)

在正弦稳态下,当二次侧接上负载阻抗时,理想变压器一次侧的输入阻抗为

表明,变压器负载阻抗为,相当于一次侧电源的负载阻抗为;理想变压器的阻抗变换只改变阻抗的大小,不改变阻抗的性质(即:变压

器只进行阻抗大小变换,不进行阻抗性质变换)

第十一章 电路的频率响应

1 RLC串联电路的谐振

RLC串联电路的输入阻抗:

RLC串联电路的谐振现象:R、L、C串联电路在正弦交流电压源作用下,端口电压和电路电流同相,该电路就发生了串联谐振

串联谐振条件:串联电路复阻抗的虚部为零,即=-==0

只有电感和电容同时存在时才能发生谐振。

串联谐振频率:或

RLC串联电路的谐振频率只有一个,而且,仅与电路中L、C有关,与电阻R 无关

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Q: Q=

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Q,是表示电路发生谐振程度的参数,Q不仅综合反映了电路中三个参数对谐振状态的影响,而且,也是分析和比较谐振

电路谐谐特征的一个重要辅助参数。

串联谐振特征:

(1)复阻抗的模最小,阻抗成电阻性 (j)=R

(2)电路电流最大=(椐此可以判断串联电路是否发生了谐振)

(3)电阻电压等于电源电压

(4)电抗电压等于零 =0

(电感电压和电容电压分别都不等于零,两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相互完全抵消。所以串联谐振又称为电压谐振。)

(5) 谐振时,电感电压和电容电压表示为

=

用Q表示为

显然,当Q>1时,电感和电容两端将出现比高Q倍的过电压。在高

电压电力系统中,这种非常高的过电压,会危及系统安全,要采

取防范措施;在低电压电路系统中,则可利用谐振时出现的过电

压获得较大的输入信号。

(6)电路吸收的无功功率等于零

表明:电感吸收的无功功率等于电容发出的无功功率,但各自都不等于零,两者相互完全补偿,与外源无能量交换。

谐振电路品质因数Q的求法:

Q=

谐振时的电感电压和电容电压法

谐振时的无功功率有功功率比值法

、为谐振时电容或电感上的无功功率,为电阻消耗的有功功率)

RLC串联电路的通频带

2 RLC并联电路的谐振

RLC并联电路的输入导纳:

谐振现象:在R、L、C并联电路在正弦交流电压源作用下,端口电压和电路电流同相,该电路就发生了并联谐振(与RLC串联谐振定义相

同)

并联谐振条件:并联电路复导纳虚部为零,即电纳Y===0

只有电感和电容同时存在时才能发生谐振。

并联谐振频率: 或(与RLC串联谐振相同)

RLC并联电路的谐振频率只有一个,而且,仅与电路中L、C有关,与电

阻R无关

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Q: Q=

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Q,是表示电路发生谐振程度的参数,Q不仅综合反映了电路中三个参数对谐振状态的影响,而且,也是分析和比较谐振

电路谐谐特征的一个重要辅助参数。

并联谐振特征:

(1)输入阻抗最大,阻抗成电阻性 (j)=R

(2)端电压达最大值 (椐此可以判断并联电路是否发生了谐振)

(3)电路总电流等于电阻支路电流电压一定时,电路总电流达最小值

(4)电感电容总电流等于零

(电感电流和电容电流分别都不等于零,两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相互完全抵消。所以串联谐振又称为电流谐振。)

(5) 谐振时,电感电流和电容电流为用Q表示为

显然,当Q>1时,电感和电容上将流过比大Q倍的电流。

(6)电路吸收的无功功率等于零

表明:电感吸收的无功功率等于电容发出的无功功率,但各自都不

等于零,两者相互完全补偿,与外源无能量交换。

RLC并联电路的通频带

3 RL与C并联电路的谐振

谐振条件:

谐振频率:或

可见,只有当时,才是实数,所以,R<时,电路才会发生谐振。

当R.<< 时,或

品质因数Q:

谐振特征:

(1)电路两端电压与总电流同相,电路呈电阻性

(2)电路的并联阻抗呈高阻抗,=

(3) ,因此RL与C的并联也称电流谐振

4 实例 P297 3,4,7,9

第十二章 三相电路

1 三相电路 由三相电源、三相负载、三相输电线路三部分组成的

正弦交流电路。

世界各国的电力系统中电能的生产传输和供电方式绝大多数都采用

三相制。

2 对称三相电源是由三个同频率、等幅值、相位互差的正弦电压源

连接成星形(Y)或三角形(△)组成的电源。

3 对称三相电源的特点:对称三相电源满足

4 对称三相电源的相序:对称三相电源各相电压从同一方向经过同

一值的先后顺序。一般用正相序。

5 对称三相电源的连接方式:两种 星形(Y) 三角形(△)

星形(Y)连接 特点:线电压不等于相电压

连接方式:三相三线制(引出3根火线)

三相四线制(引出3根火线,1根中

线)

优点:三相四线制可提供两种电压(线电压、相电压)

供用户选用,在低压配电线路中为380V和220V 三角形(△)连接 特点:线电压等于相电压

连接方式:没有中性点,引不出中线,只能构成三相三线制

特别注意:电源三个绕组始末端要依序相连,否则三个

相电压之和不为零,闭合回路中将产生极大

的短路电流,造成严重后果。

6 三相负载的对称性

三相负载的三个阻抗相等,称为对称三相负载 即

三相负载中的三个阻抗有一个不相等,就称为不对称三相负载

6 三相负载的连接方式及线电压与相电压、线电流与相电流的关系

三相负载也分星形(Y)连接和三角形(△)连接两种连接方式,星形(Y)连接又分三相三线制(无中线)和三相四线制(有中

线)

对称星形(Y)负载连接中,线电流等于相电流 ,线电压有效值等于相电压

有效值的倍,线电压相位领先对应相电压,

相电压对称线电压也一定对称。

对称三角形(△)负载连接中,线电压等于相电压 ,线电流有效值等于相电流

有效值的倍,线电流相位滞后对应相电流,相

电流对称线电流也一定对称。

7 对称Y-Y三相电路的重要特点

(1)中性线电流等于零

由于中线电流为零,理论上取消中线对电路不会发生影响。对

称三相三线制(无中线)和三相四线制(有中线)的分析方法

相同。

,只表明中性线上任何时刻的总电流为零,不表明任一相的回

路没有电流回线。在任一时刻,对称三相负载中的电流至少有

一个为负值,对应此负值电流的输电线则作为对称电流系统在

该时刻的电流回线。

(2)中性点电压等于零

由于电源中性点和负载中性点等电位,可将其短路,这样,每

相电路都是一个独立的单相电路,对称的Y-Y三相电路就可以

分为三个独立的单相电路求解

8 对称Y-Y三相电路一相计算法的计算步骤:(重点)

(1)画出单相电路图,求出一相(常用A相)的相电压、

相电流;

(2)由电路的对称关系求出其他两相的电压、电流。

9 对称Y-△三相电路的计算步骤:

(1)将对称Y-△三相电路变换成对称Y-Y三相电路:;

(2) 连接电源中性点和负载中性点,形成三个独立的单相

电路;

(3)画出单相电路图,求出一相(常用A相)的相电压、

相电流;

(4)根据对称Y-Y三相电路的对称关系求出其他两相的电

压、电流。

(5)根据△形负载连接、Y形负载连接的关系求出原△负

载电路的电流、电压

10 (不要求)(1)直接由Y-△三相电路的特点进行求解;

(2)对称△-Y,△-△三相电路的计算(最终化为Y-Y三相电路计算)

11 电源对称、负载不对称的Y-Y三相电路

(1)无中性线的不对称的Y-Y三相电路

特点:中性点位移即电源中性点和负载中性点电位不重合常用中性点位移的情况(的大小)判断负载不对称的程度

负载不对称(中性点位移)产生的问题

第一使得负载各相相电压严重不对称,从而使负载工作不正常;第二使得不可能用一相电路法推知其余两相的电压电流,必须先计算,再计算各相电压,继而求各相电流。(繁,不要求)(2)接中性线的负载不对称的Y-Y三相电路

特点:接上中性线以后,中性线阻抗Z近似为零 , ,即强迫

中性线接中性线(强迫)的重要性:

第一使不对称电路各相负载的相电压在对称电源电压下工作,保证了不对称电路工作的安全性。对于不对称负载电路,必须加中性线,用三相四线制工作。而且,为保证绝对安全,中性线必须加

粗,保证强度,且不能在中性线上装保险。

第二当强迫时,可强迫不对称负载电路像对称负载电路那样,各相保持独立性,各相工作互不影响,各相独立计算。但由于各相负载Z不对称,各相要单独计算,不能用一相电路法推知其他两相电流电压。

12 三相电路功率计算的一般规则

(1)三相负载从三相电源吸收的总的复功率等于各相复功率之和(2)三相负载总的有功功率等于各相有功功率之和

(3)三相负载总的无功功率等于各相无功功率之和

(4)唯三相负载总的视在功率不一定等于各相视在功率之和,仅为

(5) 三相负载总的瞬时功率等于各相瞬时功率之和

(6)三相电路的功率既可用相电压相电流计算,又可用线电压线电流计算

13 对称三相电路功率的计算

(1)复功率

(2) 有功功率

为相电压与相电流的相位差(负载阻抗角),不是线电压线电流的相位差;

为每相功率因数,对称三相电路中每相相同;

功率因数也可定义为 , 负载不对称时,无意义

从测量角度讲,用线电压线电流计算三相电路的功率比较方便;

不论Y形、形负载,均成立

(3)无功功率

(4)视在功率

(5)瞬时功率

14 实例 P312 1,2及补充题

电路分析期末考试试卷

电路分析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考试科目:电路分析 试卷类别:A 卷 考试时间: 120分钟 ________________系 级 班 姓名 学号 毛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图1所示电路中,已知电流A I 3=,则a 、b 两端的电压U =___________。 A ) -10V B ) 10V C ) 50V D ) -20V 2、图2所示电路中,已知元件A 放出功率10W ,则电流I =___________。 A ) 1A B ) 2A C ) -1A D ) 5A 3、电路如图3所示,10Ω电阻吸收的功率为___________。 A ) 1W B ) 0. 9W C ) 10W D ) 3W 4、图4所示电路原来处于稳态,A t i s 2cos 2=。0=t 时开关闭合,则换路瞬间的电感电流)0(+L i 为__________。 A ) 1A B ) 0.5A C ) t 2cos A D )t 2cos 2A 装 订 线 内 请 勿 答 题

5、一个2A 的电流源对初始储能为0的0.1F 电容充电5秒钟后,则该电容获得的能量为__________。 A ) 50J B ) 500J C ) 100J D ) 0J 6、某电路的阻抗为Ω+=510j Z ,则该电路的导纳Y 的实部为__________。 A ) 0.2S B ) 0.08S C ) 0.04S D )0.1S 7、若RLC 串联电路的谐振频率为Hz f 10000=,则当频率为900Hz 的正弦电压源激励时,该电路呈__________。 A ) 阻性 B )感性 C )容性 D )不能确定 8、图8所示二端网络的功率因数为__________。 A ) 0 B ) 1 C ) -0.707 D ) 0.707 9、图9所示电路已处于稳态,0=t 时开关打开,则电感电压的初始值)0(+L u 为_________。 A ) -25V B )25V C ) 0V D ) V 7 10 10、图10所示二端网络的戴维南等效支路的参数为__________。 A ) 8V 、2Ω B )8V 、4Ω C )16V 、4Ω D )16V 、1Ω 图4 i L 图9 装

电子电路复习资料.doc

(以下是个人总结,只供参考,错误和不解大家一起讨论) 一.选择题: 1、集成运放虚短和虚断的概念。 2、三种组态电路的特点比较。 3、反馈类型的判别。 电压反馈:反馈信号与输出信号直接联在一起。 电流反馈:反馈信号与输出信号没有直接联在一起。 串联反馈: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没有直接联在一起。 并联反馈: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直接联在一起。 u 例1: u i +U CC 此电路引入的是电流并联负反馈。 例2:若要求放大电路取用信号源的电流小(ri大),且带负载能力强(ro小),在放大电路中应引入的负反馈类型是() A.电流串联B. 电压串联C. 电流并联D. 电压并联

4、整流电路的简单分析算,二极管单向导电性。 5、同4. 6、静态工作点的概念。 7、三极管的工作条件及特点。 (1)放大区: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IC=βIB , 且?IC = β? IB (2) 饱和区: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 即:VCEIC,VCE≈0.3V (3) 截止区:VBE< 死区电压,IB=0 ,IC=ICEO ≈0 例:当NPN型BJT的Vce>Vbe且Vbe>0.5V时,则BJT工作在() A.截止区 B.放大区 C.饱和区 D.击穿区 8、同2. 9、多级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 10、三种组态电路的熟悉。 二.填空题: 1、二极管的极性判别。 #万用表一定要用R*100或R*1K挡, ?万用表欧姆档,黑表笔对应于表内电池的正极,而红表笔对应于表内电池的负极。 ?二极管正偏时导通,呈现的电阻阻值较小。 ?二极管反偏时截止,呈现的电阻阻值较大。

2.串联型稳压电源的输出范围估算。P111 3.比例运算放大器同相、反相输入比较。 4.判别三极管的各管脚及材料、类型。 NPN:Vc>Vb>Ve; PNP:Vc

《电路2》复习资料

《电路2》复习资料1 一、选择题 1. 若、两电容并联,则其等效电容为()。 A. B. C. D. 2. 关于叠加定理的应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只适用于线性电路,不适用于非线性电路; B. 仅适用于线性电路的电压、电流的计算; C. 对于不作用的电流源可用短路替代,不作用的 电压源可用开路替代; D. 对于不作用的电流源可用开路替代,不作用的 电压源可用短路替代。 3. 已知在非关联参考方向下,某个元件的端电压为5V,流过该元件的电流为2mA,则该元件功率状态为()。 A. 吸收10W B. 发出10W C. 吸收10mW D. 发出10mW 4. 、电路的时间常数分别为()。 A. 、 B. 、 C. 、 D. 、 5. 关于齐次定理的应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齐次定理中所讲的激励是指独立源与受控源;

B. 齐次定理描述了线性电路的比例特性; C. 当线性电路中只有一个激励时,电路中的任一 响应都与激励成正比; D. 在应用齐次定理分析梯形电路时,采用“倒推 法”,即由远到近地推算到电源支路,最后用齐 次定理予以修正。 6. 已知RL并联电路的电阻电流,电感电流,则该电路的端电流为()。 A. 1A B. 5A C. A D. 7A 7. 如图1.1所示的电路,A点的电位应为()。 A. 6 V B. 4V C. 1 V D. 7V 8. 已知一个的理想电流源与一个的电阻相并联,则这个并联电路的等效电路可用()表示。 A. 的理想电流源 B. 的理想电压源 C. 的理想电压源与的电阻 相串联的电路 D. 的理想电压源与的电阻 相串联的电路 9. 若4F电容元件两端的电压,则在时储能为() A. 3J B. 6J C. 18J

电路分析基础_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命题人: 审批人: 试卷分类(A 卷或B 卷) A 大学 试 卷 学期: 2006 至 2007 学年度 第 1 学期 课程: 电路分析基础I 专业: 信息学院05级 班级: 姓名: 学号: (本小题5分) 求图示电路中a 、b 端的等效电阻R ab 。 1 R R ab =R 2 (本小题6分) 图示电路原已处于稳态,在t =0时开关打开, 求则()i 0+。 Ω

i(0+)=20/13=1.54A ( 本 大 题6分 ) 求图示二端网络的戴维南等效电路。 1A a b u ab =10v, R 0=3Ω (本小题5分) 图示电路中, 电流I =0,求U S 。 Us=6v

(本小题5分) 已知某二阶电路的微分方程为 d d d d 22 81210u t u t u ++= 则该电路的固有频率(特征根)为____-2________和___-6______。该电路处于___过_____阻 尼工作状态。 (本小题5分) 电路如图示, 求a 、b 点对地的电压U a 、U b 及电流I 。 U a =U b =2v, I=0A. ( 本 大 题10分 ) 试用网孔分析法求解图示电路的电流I 1、I 2、I 3。 I 1=4A, I 2=6A, I 3=I 1-I 2=-2A (本小题10分) 用节点分析法求电压U 。

U U=4.8V ( 本 大 题12分 ) 试用叠加定理求解图示电路中电流源的电压。 3V 4A 单独作用时,u ’=8/3V; 3V 单独作用时,u ’’=-2V; 共同作用时,u=u ’+u ’’=2/3V 。 十、 ( 本 大 题12分 ) 试求图示电路中L R 为何值时能获得最大功率,并计算此时该电路效率

电路 第五版 复习材料

浅谈电路(下)(代总复习) 第8章 相量法 1 复数的4种表示形式 2 复数的加减运算和乘除运算 3 正弦量的三要素:振幅(或有效值)、角频率(或频率或周期)、初相位。 4 正弦量的幅值表示了正弦量在整个振荡过程中的最大值,正弦量的相 位表示了正弦量随时间变化时所在的角度,正弦量的角频率表示了正弦量的相位随时间变化的角速度,正 弦量的初相角表示了正弦量在t=0时刻的相位。 5 角频率、频率和周期的关系。角频率、频率和周期的单位。最大 值和有效值的关系 6 正弦量乘以常数,正弦量的微分、积分,同频正弦量的代数和等 运算,其结果仍然是一个同频率正弦量。 7 工程中使用的交流电气设备铭牌上标出的额定电流、额定电压的 数值,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显示的数字都是有效值。 8 相位差表示了两个同频正弦量之间的相位关系。同频正弦量的相 位差等于它们的初相之差,相位差是一个与时间无关的常数。 9 根据相位差的大小,两个同频正弦量之间有超前、滞后、同相、 反相、正交关系。 设有两个正弦量 当>0时称为i超前于u 当<0时称为i滞后于u 当=0时称为i和u同相 当=时称为i和u正交 当=时称为i和u彼此反相 10 正弦量有四种表示方式:数学式两种 三角函数式、相量式 图形式两种 波形图、相量图 其中 用相量表示,对于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与运算最为简便 11 只有同频率、同符号、同函数形式的两个正弦量才能求得相位 差。 12 相量法是分析研究正弦交流电路稳定状态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方 法。

13 在稳定的正弦交流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电压都是同一频率的正弦 交流量,同频率的正弦量之间只存在振幅(或有效值)、初相位的差异和联系。 14 设有正弦量的瞬时表达式 其相量表示为(有效值相量) 或 (最大值相量) 15 稳定的正弦交流电路中,各正弦量都是同一频率的正弦量。正弦 量可以用复数表示,复数的模表示正弦量的有效值或最大值,复数的幅角表示正弦量的初相角。但是,正弦量不是复数,因为正弦量还有一个频率要素,在复数表示正弦量时没有表示正弦量的频率,所以用复数表示的正弦量称为正弦量的相量。 16 正弦量的相量有两种表示形式:用正弦量的振幅表示相量的模 时,称为正弦量的振幅相量;用正弦量的有效值表示相量的模时,称为正弦量的有效值相量。 17 在线性时不变正弦交流稳态电路中,可得到电路定律的相量形 式: KCL的相量形式为 Σ=0 KVL的相量形式为 Σ=0 电阻的VCR相量形式 =R 表示u、i 同相 电感的VCR相量形式 =jωL 表示u超前于i 电容的VCR相量形式 =表示u滞后于i 18 正弦交流电路相量法应用实例(P216例) 19 计算: (1) 正弦量时域形式与相量形式互换 (2) 由正弦量的时域形式求正弦量的三要素,由正弦量的相量形式求正弦量的最大值(有效值)和初相角 (3) 求两个同频正弦量的相位差 (4) 画简单电路的相量图 (5) 求串联、并联或串并联电路电压表的有效值,正弦量的相量和瞬时表达式(P218题10、14、15为例)

电路基础总复习题(全面)

11级电路总复习题 一、判断 1.电路中没有电压的地方就没有电流,没有电流的地方也就没有电压。(Х) 2.当欧姆定律写成U=-RI时,电压参考方向与电流参考方向为非关联参考方向。(√) 3.叠加定理既可以用于计算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也可以用于计算功率。(Х) 4.电阻的串联实现分压,电阻的并联实现分流。(√)5.两种电源模型等效时,Is的参考方向与Us从负极指向正极的方向一致。(√) 6.两种电源模型等效时对电源内部及内部功率是不等效的(√)。7.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之间可以等效变换。(Х) 8.等效变换过程中,待求量的所在支路不能参与等效。(√)9.一个电路的等效电路有且仅有一个。(Х) 10.电压源供电时的功率为P=-IU。( X ) 11.选择不同的参考点,电路中各点的电位将变化(√) 12.电路中两点间的电压与参考点有关。(Х)13.在直流电路中,电容元件相当于短路。(Х)14.在换路的一瞬间,电容上的电压和电流等都不能跃变。(Х)15.在换路瞬时,电感两端电压不能突变。(Х)16.几个电容并联,总电容是越并越大。(√)17.几个电容串联,总电容是越串越大。(Х)

18.一阶电路的三要素为:初始值、瞬态值、时间常数。( Х) 19.正弦交流电流是交流电流中的一种。 (√ ) 20. 电感元件两端的电压大小与电流的变化率成正比。 (√ ) 21.无功功率的单位是V.A 。 ( Х ) 22.有一正弦电流 i= -14.12sin(314t+45 )A, 其初相为450 (Х ) 23.V 314sin 2220 1t u =的相位超前V )45628sin(3112?-=t u 45°。 (Х ) 24、两个正弦量的初相之差就为两者的相位差。 ( Х ) 25、正弦量可以用相量来表示,因此相量等于正弦量。 (Х ) 26、交流电的有效值是它的幅值的0.707倍。 ( Х ) 27、万用表的电压档测出的电压值是交流电压的最大值。 (Х ) 28、电容元件电压相位超前于电流π/2 rad 。 ( Х ) 29.在RLC 串联电路中,公式 C L R U U U U ++= 是正确的。(Х ) 30、有功功率加无功功率不等于视在功率。 (√ ) 31、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相位超前电流时,电路一定呈感性。 ( √ ) 32、电阻电感相并联,I R =3A ,I L =4A ,则总电流等于5A 。 (√ ) 33、正弦电流通过串联的两个元件时,若U 1=10V, U 2=15V, 则总电压U= U 1+ U 2=25V 。(Х ) 34、电容元件上的电流、电压方向为关联参考方向时其伏安特性为i=Cdu/dt 。( √ ) 35、交流电路中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是负载阻抗等于电源内阻抗。( Х ) 36、任何一个线性二端网络对外电路来说都可以用一个等效的电压源与电阻串联模型代替。(√)

电路理论_2013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3 一、求解下列各题(共60分,没有过程不得分) 1. 求电流I 。(7分) 解: 列回路电流方程: ()()1123123I 3A 3I 323 I 3I 06I 3I 634I 0 =-+++-=--+++= 补充方程: 2I I =- 解方程得: 2I I 1.8A =-=- 2. 图示正弦电路中两盏白炽灯都不亮,电源电压有效值为220V ,角频率为103rad/s ,试通过电路分析说明灯不亮的原因。(7分) 解: 310L X wL ==Ω 31 10c X wc ==Ω 电容电感串联:1 0jwL j wc -=Ω 所以,并联的白炽灯被短路 串联的白炽灯上的电压为220v ,超过其额定电压,被烧坏 综上:两灯均不亮 I 4Ω b 4 1H μF

3. 图示电路中,Ω== =101 C L R ωω ,10S u tV ω=+,试求电流i 的有效值I 及电压源u s 发出的功率。(8分) 当110s U V =单独作用时,电路图如下: 112 //3 13s a U I A R R R I A = =+= 当0 2100s U V =∠单独作用时: 101 10L c X jwL j X j j wc ==Ω =-=-Ω 即当电容与电感发生并联谐振,电路图如下: 此时, 0211 02 s b U I I A R R == =∠+ ∴电流i 的有效值: 0.62321 101011.67320.611.67I A i wtA P w I A P w ===+∴=?+?=∴== u i

4.图示正弦交流电路中,tV t u 5cos 1020)(=,求 (1)该电路的(复)阻抗Z ,将该电路简化为两个元件串联并求元件参数。 (2)该单口网络的平均功率和功率因数。(8分) 解:Z j Ω=10+10 最简模型为10Ω电阻与2H 电感串联。 平均功率:W Y U P 100101010 2000]Re[2 22 =+? == 功率因数:707.02 2 45cos 0 ≈= =λ ,电感性 5. 正弦电流电路中,)10cos(216)(t t u s =V ,用网孔分析法求电流)(1t i 和)(2t i 。 (7分) 解 S U Ω2 网孔电流方程0 2)22(0162)233(1 2 2 1=-+++-?∠=-++I j I j j j I j I j j A A j I 4522)22(1 -∠=-= A t t i )4510cos(4) (1 -= A A I 0222 ∠== A t t i )10cos(22)(2= 6.对称三相电路,三相负载作星形连接,各相负载阻抗Z =3+j4Ω,设对称三相 电源的线电压AB u =)60314cos(2380 ?+t V ,试求各相负载电流的瞬时表达 式。(8分) 解:Ω∠=+=?53543j Z 38060AB U V =∠?线电压 S U Ω 22H

电路第五版期末复习题选择题

1、图3中所示的电流I 为(C )。 A. —2A B. —1A C. 1A D.2A 图3 图4 2、图3中10V 电压表的功率是(A )。 A. W 30- B.10W C. W 30 D.W 40 3、图4所示,已知I=2A ,u ab =6V, R=(A )。 A. 3Ω B. 6Ω C.2Ω D. 4Ω 4、如图5所示,理想变压器匝数比为10:1,2U =(D ) A. 100V B. —100V C.-10V D. 10V 图5 图6 5、如图6所示,已知R=XL=XC ,A1=10A , A2 ,A3电流表的读数分别为( B ) A. 10A ,10A B. 14.1A ,10A C. 10A ,14.1A D.10A ,14A 6、图7所示电压波形可用阶跃函数表示为(C )。 A. 2()(1)t t εε-+- B. 2()3(1)(3)t t t εεε-++-+ C. 2()3(1)(3)t t t εεε-+--- D.2()3(1)t t εε-+- 图7 图8 7、图8所示电路中,开关S 断开时,电路呈电阻性,则当开关S 闭合时,电路呈(C )。 A .电阻性 B .电感性 C .电容性 D .谐振状态 8、图9示电路的时间常数为( B )。 A . 2s B . 0.5s C .4s D .0.25s S u + - +-

图9 9、对于电感元件,下列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D )。 A .d d L L u i L t = B .j L L I LU ω= C .j L L I LU ω= D .j L L U LI ω= 10、正弦量的三要素下面说法不对的是( A )。 A .振幅、频率、周期; B 。最大值、频率、相位; C .有效值、角频率、初相位; D 。振幅、角频率、初相位。 1.图1所示电路中,若102u i =-,则ab 端外接2Ω电阻后的电流和电压分别为( B )。 A. 2.5A ,10V B. 2.5A ,5V C . 5A ,5V D. 10A ,10V u +- 图1 图2 2.图2所示电路中电压u 为( A )。 A. 12V B.-12V C.15V D. 5V 3.图2所示电路中,15V 电压源( B )。 A. 发出功率45W B. 发出功率15W C. 吸收功率15W D. 吸收功率105W 4.图3所示电路a 、c 间的等效电阻为( A )。 A. 4.8Ω B. 8/3Ω C. 8Ω D. 2Ω 5.图4所示电路中,b 点电位为8V ,则a 点电位为( C )。 A. 10V B. 3V C.6V D. 8V a b c 9V +-3Ωa b 图3 图4 6 .叠加定理适用于( B )。 A. 任何电路 B. 线性电路 C. 非线性电路 D.功率的叠加运算 7.图5所示电路的时间常数为( C )。 A. 2.4s B. 0.2s C. 0.5s D.2s

电路复习资料

《电路》复习资料 一、考试说明 1、考试范围:第8章~第14章; 2、考试方式:期末统一考试,闭卷; 3、考试题型 ? 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 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 计算题(每题12分,共60分); 二、综合练习及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 1. 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压有效值不变,增大电源频率时,电路中电流将不变的电路是( ) 。 A. 纯电阻电路 B. 纯电容电路 C. 纯电感电路 D. RLC 串联电路 2. 周期为T 的电流信号()i t 的有效值为( )。 A. 0 1()T I i t dt T =? B. 201()T I i t dt T =? C. 01|()|T I i t dt T = ? D. I =3. 关于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都满足守恒定律 B. 电阻只消耗平均功率,电容不消耗有功功率 C. 电感和电阻都只吸收有功功率,电容能够产生无功功率 D. 复功率等于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之和 4.已知电路如下图所示,2cos(5)S i t A =,电容C 可调。若电容C 增大,则交流电压表的读数(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5. 如题5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其中的in R 应为( )。 A. 8Ω B.4Ω C.1Ω D.0.5Ω 6. RLC 串联电路发生谐振时( )。 A. 电路中阻抗最大,电流最小 B. 电路中电流最大,阻抗最小 C. 电阻电压一定等于电源电压,大于电感电压 D. 电感电压等于电容电压且均为零 7. 如题7图所示的星形联结对称三相电路,已知线电压为380V 。若A 相负载发生短路(如图中开关闭合所示),则此时B 相负载的电压=( )。 A. 330V B. 220V C. 380V D. 190V 8. 在进行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计算时,对于直流分量单独作用下的电容、电感 元件,可按( )进行等效。 A. 电容与电感都相当于开路状态 B. 电容短路,电感开路 C. 电容开路,电感短路 D. 电容与电感都相当于短路状态 9. 已知某网络的极点3p =-,则对应的时域冲激响应波形为( )。 A. 等幅振荡 B. 衰减振荡 C. 增长振荡 D. 指数衰减 10. 已知某电感L 的电流初始值(0)4L I A -=,在运算电路图中由此初始电流引起的附加电压源大小为( )。 A. 4L B. 4s C. 4/s D. 4/L 2Ω A B C S

电路理论 2020 成人教育试题含答案

电路理论试卷 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电阻与电感元件并联,它们的电流有效值分别为3A 和4A ,则它们总的电流有效值为( C )。 A .7A B .6A C .5A D .4A 2.关于理想电感元件的伏安关系,下列各式正确的有( D )。 A .u=ωLi B .u=Li C .u=j ωLi D .u=Ldi/dt 3.应用叠加定理时,理想电流源不作用时视为( B )。 A .短路 B .开路 C .电阻 D .理想电流源 4.在正弦交流电路中提高感性负载功率因数的方法是( D )。 A .负载串联电感 B .负载串联电容 C .负载并联电感 D .负载并 联电容 5.任意一个相量乘以j 相当于该相量( A )。 A .逆时针旋转90度 B .顺时针旋转90度 C .逆时针旋转60度 D .顺时针 旋转60度 6.如图1-2所示,i=2A ,u=30V ,则元件的功率大小和对此二端电路的描述正确的是( B ) 图1-2 A .P=15W,吸收功率 B .P=60W,吸收功率 C .P=15W,放出功率 D .P=60W,放出功率 7.三相对称电源星型联结,相、线电压的关系为( A )。 A .线电压是相电压的3倍,且线电压滞后对应相电压30° B .相电压是线电压的31 倍,且相电压滞后对应线电压30° C .线电压是相电压的2倍,且线电压滞后对应相电压30° D .相电压是线电压的 21 倍,且相电压滞后对应线电压30°

8.图1-8电路中电阻R 吸收的功率P 等于( C ) A .3W B .4W C .9W D .12W 图1-8 9.应用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将图1-9中的电路化为等效电压源,则为 ( B )。 图1-9 A B C D 10.和电压源并联的电阻对外电路( B ),和电流源串联的电阻对外电路 ( B )。 A .起作用;不起作用 B .不起作用;不起作用 C . 不起作用;起作用 C .起作用;起作用 得分 评卷人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并联的负载电阻愈多,则总电阻愈小,电路中总电流和总功率愈小。( N ) 2.独立电源可作为能量源输出功率,但不能作为负载吸收功率。( N ) 3.当电动势和结点电压的参考方向相反时取正号,相同时取负号,与各支路电 流的参考方向无关。( Y ) 4.功率的计算也符合叠加原理。( N ) 3V Ω 2+ _R Ω 1A 3

电路(第五版). 邱关源原著 电路教案,第1章

课程名称:电路理论 使用教材:电路(第五版). 邱关源原著.罗先觉修订.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4 专业班级:自动化08101-08103班 授课时数:64课时 授课教师:蔡明山 授课时间: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主要参考文献: 1、李瀚荪编.电路分析基础(第三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江泽佳主编.电路原理(第三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3、沈元隆主编.电路分析.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 4、张永瑞主编.电路分析基础.西安: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作用 电路理论课程是高等学校电子与电气信息类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理论课,是所有强电专业和弱电专业的必修课。电路理论是一门研究电路分析和网络综合与设计基本规律的基础工程学科。电路分析是在电路给定、参数已知的条件下,通过求解电路中的电压、电流而了解电网络具有的特性;网络综合是在给定电路技术指标的情况下,设计出电路并确定元件参数。 主要内容: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电路的分析方法,分析电路中的电磁现象,研究电路中的基本规律。 课程特点:理论严密,逻辑性强,有广阔的工程背景。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元件的特性、电路的基本定律和定理、一般电路的分析计算,掌握初步的实验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及从事实际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学生树立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观点;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分析计算能力、实验研究能力和科学归纳能力。 前期知识基础:一定的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和大学物理(尤其是电磁学)等方面的知识;基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本课程的任务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任务是给定电路的结构及元件的参数,在掌握电路基本概念、性质和规律的基础上,对电路进行分析和计算。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掌握基尔霍夫定律,掌握电阻、电感、电容、电压源、电流源、受控源的伏安特性,掌握电路变量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 2、掌握等效电路的概念与等效电阻计算,掌握实际电源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熟悉电阻的星形连接与三角形连接的等效变换。 3、掌握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支路电流法、网孔分析法、节点分析法,了解含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电路分析。 4、掌握电路定理: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置换定理、叠加定理、互易定理、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5、掌握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法,理解强制分量、固有分量,暂态和稳态,时间常数等概念,学会一阶电路的完全响应、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的求解方法。 6、掌握正弦电路的基本概念:周期、频率、角频率、有效值、相位及相位差;掌握正弦电路的分析方法,即相量法,理解阻抗、导纳、平均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复功率及功率因数等概念。 7、掌握串联谐振的条件和特点,谐振频率及品质因数概念。 8、掌握含有耦合电感电路的分析方法。 9、掌握对称三相电路的电压、电流、功率的计算。 10、掌握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有效值、平均值、平均功率的概念,了解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 11、掌握拉普拉斯变换法分析线性电路的方法。 12、掌握网络函数的概念,了解极点、零点与响应的关系,会用卷积定理分析电路。 13、掌握电路的图、树的概念,会写关联矩阵、回路矩阵、割集矩阵,理解状态方程的含义。 14、理解两端口的含义,会计算两端口的参数。

电路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电流与电压为关联参考方向是指( ) A.电流参考方向与电压降参考方向一致 B.电流参考方向与电压升参考方向一致 C.电流实际方向与电压升实际方向一致 D.电流实际方向与电压降实际方向一致 2、 应用叠加定理时,理想电压源不作用时视为 ( ). A. 开路 B.短路 C. 电阻 D. 理想电压源 3、直流电路中,( ) 。 A 感抗为0,容抗为无穷大 B 感抗为无穷大,容抗为0 C 感抗和容抗均为0 D 感抗和容抗均为无穷大 4、在正弦交流电路中提高感性负载功率因数的方法是( )。 A 负载串联电感 B 负载串联电容 C 负载并联电感 D 负载并联电容 5、正弦电压 u (t ) =2U cos (ωt + θu )对应的相量表示为( )。 A.u U U θ=∠ B.u U U θ?= ∠ C.u U θ ∠ D.u U θ? =∠ 6、任意一个相量乘以j 相当于该相量( )。 A 逆时针旋转90o B 顺时针旋转90o C 逆时针旋转60o D 逆时针旋转60o 7、三相对称电源星型联结,相、线电压的关系为( )。 A .线电压是相电压的3倍,且线电压滞后对应相电压30° B 30° C 30° D 30° 8、电路如图1-1所示,电压源( ) A. 吸收120W 功率 B. 吸收0功率 C.产生120W 功率 D. 无法计算 图1-1 60Ω

9、电路如图2所示,R ab =( )。 A . 100Ω B .50Ω C .150Ω D .200Ω 10、一阶电路全响应的三要素法中所指的三要素是( )。 A.初始值、稳态值、时间常数 B.初始值、零状态响应、时间常数 C.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全响应 D.零输入响应、稳态值、时间常数 1、图1-1示电路,开关闭合后电路与断开时比较,( ) A.电路中各支路电压与电流都不变B.I 0改变,其余支路变量不变 C.I 0不变,其余支路变量有改变D.各支路电压与电流都会改变 图1-1 2、电路中某元件两端的电压u = 2202cos(314t-90°)伏,通过的电流 i= 10cos314t 安,则该元件是( )。 A.电阻; B.电感; C.电容 3.图1-2所示电路中的电压U 为( )。 A. 5V B. -5V C. 10V D. 7V 4.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 c j R U I ω+= ? ? B. rm Lm m U U U += C. L j R L U U L ωω+=? ? D. L j R R U U R ω+=??

电路原理期末考试题27720

电路原理—2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从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 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图示电路中电流 s i等于() 1) 1.5 A 2) -1.5A 3) 3A 4) -3A 2.图示电路中电流I等于() 1)2A 2)-2A 3)3A 4)-3A 3.图示直流稳态电路中电压U等于() 1)12V 2)-12V 3)10V S i Ω 2 A i1 = 16 Ω 6Ω 2 Ω 2 V 12 Ω 3 Ω 2

4) -10V 4. 图示电路中电压U 等于( ) 1) 2V 2) -2V 3) 6V 4) -6V 5. 图示电路中5V 电压源发出的功率P 等于( ) 1) 15W 2) -15W 3) 30W 4) -30W 6. 图示电路中负载电阻L R 获得的最大功率为( ) 1) 2W 2) 4W 3) 8W 4) 16W V 6A 3+- V 55.0 2L

7. 图示单口网络的输入电阻等于( ) 1) 3Ω 2) 4Ω 3) 6Ω 4) 12Ω 8. 图示单口网络的等效电阻ab R 等于( ) 1) 2Ω 2) 3Ω 3) 4Ω 4) 6Ω 9. 图示电路中开关闭合后电容的稳态电压()∞c u 等于( ) 1) -2V 2) 2V 3) -5V 4) 8V S 2.0 S a b Ω 3Ω :a b

10. 图示电路的开关闭合后的时间常数等于( ) 1) 0.5s 2) 1s 3) 2s 4) 4s 11. 图示电路在开关闭合后电流()t i 等于( ) 1) 3t e 5.0- A 2) 3(t e 31--) A 3) 3(t e 21--) A 4) 3(t e 5.01--) A 12. 图示正弦电流电路中电流()t i 等于( ) 1) 2)1.532cos( +t A 2) 2)1.532cos( -t A 3) 2)9.362cos( +t A 4) 2)9.362cos( -t A 13. 图示正弦电流电路中电流()t i R 的有效值等于( U V t t u S )2cos(10)( =L i ?H 2H 26

电路理论期末试卷

电路理论 1. ( 单选题 ) 火线与火线之间的电压称为()电压。(本题 2.0分) A、相 B、线 C、直流 学生答案:B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0 2. ( 单选题 ) 大小和方向随时间按一定规律作周期性变化,一个周期内的平均数值为零的电流、电压或电动势叫()。(本题2.0分) A、正弦交流电 B、交流电 C、直流电 学生答案:A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0 3. ( 单选题 ) 电阻元件上电压、电流的相位相()。(本题2.0分)

A、同 B、反 C、交 学生答案:A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2 4. ( 单选题 ) 振幅、角频率和()称为正弦量的三要素。(本题2.0分) A、初相位 B、电压 C、周期 学生答案:A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2 5. ( 单选题 ) 只提供电能,不消耗能量的设备叫()。(本题 2.0分) A、电源 B、负载 C、电阻 学生答案:A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2 6. ( 单选题 ) 三相电源绕组首尾相连组成一个闭环,在三个连接点处向外引出三根火线,即构成()接。(本题2.0分) A、星形 B、角形 C、串形 学生答案:B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2 7. ( 单选题 ) 电气设备在()状态下工作,最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本题2.0分) A、满载 B、轻载 C、超载 学生答案:A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2

8. ( 单选题 ) 在电路等效的过程中,与理想电流源()联的电压源不起作用。(本题2.0分) A、串 B、并 C、混 学生答案:A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2 9. ( 单选题 ) 关联参考方向是电流、电压参考方向()。(本题2.0分) A、一致 B、相反 C、正交 学生答案:A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2 10. ( 单选题 ) 电路的参考点选得不同,电路中各点的电位随之()。(本题2.0分)

电路第五版期末复习题动态电路讲课讲稿

1、图示电路中,已知0t <时原电路已稳定,t =0时开关S 由1合向2。求0t ≥时的C () u t 。 (10分) +- 解:V 6)0()0(c c ==-+u u (3分) V 12)(c =∞u (3分) s 12504=?==.RC τ(3分) τ t e u u u u -+∞-+∞=)]()0([)(c c c c )0(V 612≥-=-t e t (1分) 2、图示电路中,已知0t <时原电路已稳定,t =0时开关S 由1合向2。求0t ≥时的() L i t 。 (10分) +- 解:A 51)0(L .i =+(2分),A 3)(L =∞i (2分),s 50.R L τ== (2分) τ t L L L L )]()0([)()(-+∞-+∞=e i i i t i A 5132t --=e . )0(≥t (4分) 3.图12所示电路,已知()t ε为单位阶跃函数,求零状态响应()i t 和 () L i t 。(10分)

图12 解:(1)求初始值。 (0)0L i += 60602 (0)2A 603060303i += -?=-++ (2)求稳态值。 60 ()24A 30L i ∞= += ()2A i ∞= (3)求时间常数。 0.20.01s 3060L R τ===P (4)零状态响应为 100()4(1e )A 0t L i t t -=-≥ 1008 ()2e (A) 0 3t i t t -=-> 4.图12所示电路,已知0t <时原电路已稳定,0t =时开关S 由1合向2。求0t ≥时的 () C u t 。 (10分) + - 图12 解:(1)求初始值。 4 (0)(0)54V 5C C u u +-==?= (2)求稳态值。 4 ()6417V 44C u ∞= ?+?=+ (3)求时间常数。 0440.51s R C τ==?=P (4)0t ≥时的 () C u t 为

《电路》复习资料

单选 一、单选 1、通常所说负载增加,是指负载()增加。 A.电流 B.电压 C.功率 D.电阻 标准答案是:A。 2、 图示电路中I=0时,电位=()v 标准答案是:B。 3、 电路如图所示,A、B端的等效电阻R=()欧姆 标准答案是:B。 4、 如图所示电路,若在独立电流源支路串联接入10电阻,则独立电压源所发出的功率() A.改变 B.不变 C.不确定 标准答案是:B。 5、如图所示电路的端口开路电压为()v 标准答案是:C。 6、 如图所示电路中,24V电压源单独作用时所产生的电流的分量为()A 标准答案是:D。 7、若流过L=2H电感元件中的电流为i=,则在T=2s时的储能(D)

标准答案是:D。 8、如图所示电路,t<0时,开关S闭合。今于t=0时刻打开S,则t>0时电路的时间常数() C.(R1+R2)C 标准答案是:A。 9、如图所示电路,其导纳Y等于() A.(1/10-j/10)s B.(1/10+j/10)s C.(1/10+j/5)s D.(1/10-j/5)s 标准答案是:B。 10、如图所示电路,若端口上的外电路不变,仅电阻R变化,将会引起() A.端口电压U变化 B.端口电流I变化 C.电流源Is两端的电压Us变化 D.上述三者同时变化 标准答案是:C。 11、 如图所示电路,a点对电源公共接点的电压为()V 标准答案是:A。 12、 如图所示电路,4A电流源发出的功率为()W。 标准答案是:D。 13、 .如图所示电路,t<0时,S打开,电路已工作于稳定状态。今于t=0时刻闭合S,则时刻电感与电容的储能相应为()J。 ,4 ,16 ,8 ,16 标准答案是:B。

电路第五版期末复习题判断题word精品

1. 电流I与电荷Q成正比,所以I不变时Q也不变。(X) 2 .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可以任意指定,指定的方向不同也不影响问题的最后结论。(V) 3 ?当电压、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时,由卩二山算出的是产生功率的值。(X) 4 ?元件短路时电压为零,其中电流不一定为零;元件开路时电流为零,其端电压不一定为零。(“) 5、根据电阻的定义,R=U/I,所以当线性电阻中的电流I增大时,R减小。(X) 6 .串联的电容越多,等效电容越大;并联的电容越多,等效电容越小。(X) 7 .电容的初始电压越高,则放电越慢。(X) &正弦稳态电路中,电阻元件上电压、电流的初相一定都是零。(X) 9. RLC串联电路谐振时,电流最大,电路呈现纯电阻性。(V) 10. 三相负载对称是指负载阻抗的模相等,阻抗角互差120 °。(X) 1?根据电阻的定义式R=u i,所以当线性电阻中电流增大时电阻将减小。(X) 2 .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可以任意指定,指定的方向不同也不影响问题的最后结论。(V) 3?当电压、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时,由P=Ui算出的是吸收功率的值。(X) 4 .电流相等的两个元件必属串联,电压相等的两个元件必属并联。(X) 5 .在节点处各支路电流的方向不能均设为流向节点,否则将只有流入节点的电流而无流出节点的电流。(X) 6 .串联的电感越多,等效电感越大;并联的电感越多,等效电感越小。(V) 7.电容元件的电荷q越大,电流i也越大。(X) &正弦稳态电路中,两个串联元件上电压分别为U^10V, U2"5V,则总电压一定为 U =5 +U2 =25V。(X) 9. RLC并联电路谐振时,电路的阻抗最大,电感支路和电容支路电流均为零。(X) 10. 对称星形三相电路中,线电压Uab与线电流Ia间的相位差等于线电压Ubc与线电流Ib间的相位差。(V) 1. 无论电阻元件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如何,电阻的伏安关系都可写成U=Ri。(X) 2 .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可以任意指定,指定的方向不同也不影响问题的最后结论。(V) 3 .电路中独立源总是产生功率的。(X) 4 .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之间不能进行等效变换。(V) 5 .在计算含源二端电路的等效电阻时,应将独立源和受控源置零后计算。(X) 6 .若两二端电路等效,那么它们对任意外电路也是等效的。(V) 7 .若电容元件的联接导线中的电流为零,则电容两端的电压也一定为零。(X) &两同频率的正弦量的相位差与计时起点、频率无关,仅取决于两正弦量的初相位之差。 (V) 9 .具有电阻的两个耦合电感线圈,其中一个线圈接在直流电压源两端已长久,则另一个线圈两端仍存在互感电压。(X)

电路复习资料上课讲义

判断题 1.我国市电的频率是50HZ。(对) 2.对电路进行分析时,参考方向的选择不同,电路运算的结果就不同。(错) 3.理想电源只提供电能,不消耗能量。(对) 4.叠加定理不仅适用于线性电路中电压(电流)的计算,还适用于功率的计算。(错) 5.为了某种需要,可将电路中的某一段与电阻或变阻器并联,以起分流或调节电流的作用。 (对) 6.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不可以进行等效变换。(对) 7.理想电阻元件只消耗电能,不存储电能。(对) 8.电路中的独立电源一定是耗能元件。(错) 9.开路是电路中的两点由于某种原因短接在一起。(错) 10.网孔电流分析法仅适用于平面电路的分析。(对) 11.当一端口用戴维南等效电路置换后,端口以外的电路中的电压保持不变,但电流会发生 改变。(错) 12.在电路中,吸收电能的是负载,提供电能的是电源;(错) 13.受控电源又称非独立电源。(对) 14.电感和电容都是储能元件,不耗能;(对) 15.替代定理不仅适用于线性电路,也适用于非线性电路。(对) 16.只有正弦(余弦)交流电的有效值是它的幅值的0.707倍;(错) 17.电路中某点点位的高低与参考点的选择有关。(对) 18.交流电的有效值是根据它的热效应确定的,具体办法是与直流电在相同时间提供的热量 相同,则直流电的值即为交流电的有效值;(错) 19.在具有n个节点的电路中可以写出n个独立节点的KCL方程。(错) 20.电流的参考方向可任意规定(不论正负);(错) 选择题 1.当电路中电流的参考方向与电流的真实方向相反时,该电流(B ) A,一定为正值;B,一定为负值;C,不能肯定为正值或负值; 2.电阻和电感串联的正弦交流电路中,复阻抗为(C) A.Z=R+jL;B.Z=R+ωL;C.Z=R+jωL;D.Z=R+j 1 L ω 3.当电阻R上的u,i参考方向为非关联时,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应为( B ) A,u=Ri;B,u=-Ri;C,u=R|i|; 4.已知电路复阻抗为Z=3-j4,则电路一定呈(B ) A.电感性;B.电容性;C.电阻性;D.不能确定 5.两个电阻串联,R1:R2=1:2,总电压为60v,则u1的大小为( B ) A,10v;B,20v;C,30v 6.在RLC串联的电路中,消耗有功功率的元件是(A ) A.R B.L C.C D.L和C 7.已知接成Y形的三个电阻都是30欧姆,则等效三角形的三个电阻阻值为(C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