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TSM备份虚拟机

TSM备份虚拟机

TSM备份虚拟机
TSM备份虚拟机

TSM备份虚拟机

在代理服务器上安装TSM Client

可选操作——安装TSM Client语言包

在代理服务器安装Data Protection for Virtual Environments

配置TSM Client

编辑TSM Client备份虚拟机选项

TSM Client GUI界面,点击编辑——首选项,在弹出的窗口左侧选择VM备份

将VM备份选项填写完整

通过TSM Client Command Line启动备份

备份完成后,有如下显示

通过GUI启动VM备份

在GUI界面选择操作——备份VM,在弹出界面选择备份的虚拟机,点击备份。

恢复虚拟机文件

1.用控制台登录安装TDP for VE Agent主机,点击桌面右下角任务栏TDPVMware

Mount图标。见下图

2.图形界面出来后需要添加TSM Server,图中标注中填入相应的信息。

3.TSM Server添加完成并选取后,Virtual machine 选取备份过的VMware节点

4.选取节点后,在Snapshot中选取快照时间点

5.选取Disk,点击Mount

6.在弹出的界面中选取要Mount的分区,点击OK

7.在Mounted Volumes中能看到已经Mount上的分区。

8.已经可以看到mount的分区及分区中的文件。

VMware vCenter server的备份与还原

在Vmware Infrastruacture 3中,vCenter Server起到非常重要的角色。在VMware给出的一些解决方案中,常见的是针对Esx主机高用性的VMware HA等的解决方案,但好像并没有提到如何备份和恢复vCenter Server配置的解决方案。 那当我们在vCenter Server出现故障时怎么办呢?接下来老方就和各位探讨一种方法 来说明如何使用数据库工具事实现vCenter Server配置的备份及在异机的恢复(更可以在本机上恢复啦)。 一、需要用到的软件或工具 1、VMware:vCenter Server(可以两套) 详细环境请参考本人的文章“VMware HA实战攻略之二准备实验环境” 2、Windows 2003 操作系统 3、以下三个软件是创建vCenter Server备份环境所必需的: A、msxml6.msi 下载地址: https://www.doczj.com/doc/124953305.html,/downloads/details.aspx?displaylang=zh-cn&FamilyID=993c0bcf-3bcf-4009-be21-27e85e1857b1 B、SQLServer2005_SSMSEE.msi 下载地址: https://www.doczj.com/doc/124953305.html,/downloads/details.aspx?displaylang=zh-cn&FamilyID=c243a5ae-4bd1 -4e3d-94b8-5a0f62bf7796 C、dotnetfx.exe 下载地址: https://www.doczj.com/doc/124953305.html,/downloads/details.aspx?familyid=0856EACB-4362-4B0D-8EDD-AAB1 5C5E04F5&displaylang=zh-cn 说明:Microsoft 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Express (SSMSE) 是一种免费、易用的图形管理工具,用于管理SQL Server 2005 Express Edition 和具有高级服务的SQL Server 2005 Express Edition。SSMSE 还可以管理任何版本的SQL Server 2005 创建的SQL Server 数据库引擎实例。 注意:SSMSE 无法管理SQL Server Analysis Services、Integration Services、Notification Services、Reporting Services、SQL Server 代理或SQL Server 2005 Mobile Edition。 二、在vCenter Server上创建用于备份用的环境 你可以在安装有vCenter Server的操作系统中安装以上三个组件,也可以在另外一台没有安装vCenter Server的机器上安装三个软件。并连接上vCenter Server的数据库进行管理。vCenter Server安装时,默认使用的是MS SQL Server 2005 Express Edition,而且SQL Server 2005 Express Edition默认的数据库备份文件是存放于:C:\Program Files\Microsoft SQL Server\MSSQL.1\MSSQL\Backup\VIM_VCBD.bak。 在这篇文章中就是使用SSMSE来浏览vCenter Server在SQL SERVER的数据库,并通过自带的备份工具备份的。 1、在安装完后,会在开始---程序中显示两个选项,一是vmware,一是MS SQL Server 2005,如下图所示,请看清楚当前的安装组件:

虚拟化技术在容灾系统中的应用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Journa l o f Ch i nese C om puter Sy ste m s 2010年10月第10期 V o l 31N o .102010 收稿日期:2009 07 16 收修改稿日期:2009 12 30 基金项目:国家 九七三 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7C B310903,2007CB 311107)资助. 作者简介:刘其成,男,1970年生,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并行和分布式计算,计算系统虚拟化;郑纬民,男,1946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高性能计算,网格;陈 康,男,1976年生,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分布与并行计算,操作系统,虚拟化. 虚拟化技术在容灾系统中的应用 刘其成 1,2 ,郑纬民1,陈 康 1 1(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北京100084)2 (烟台大学计算机学院,山东烟台264005) E m ai:l y tliuqc @https://www.doczj.com/doc/124953305.html, 摘 要:对容灾系统进行分级与评价,讨论虚拟化技术实现方式与体系结构,研究基于虚拟化技术的实时迁移在容灾系统中应用,并运用VM w are 实现石油勘探数据处理系统容灾的方法. 关键词:容灾;虚拟化;迁移;VM w are VM o ti on 中图分类号:T 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1220(2010)10 1954 05 Research on D isaster Recovery Syste m Based onM igration of V irtualM achine L I U Q i cheng 1,2,ZHENG W ei m i n 1,CHEN K ang 1 1(D epart m ent of Sci ence and Techno l ogy,Tsi nghua Un i versity,Beijing 100084,Ch i na )2 (Schoo l of Scie n ce and Tec hno l o gy,Yan tai Un i versity,Yan t a i 264005,C h i na ) Abstrac t :T he g rad i ng and ev alua ti on o f d isast e r reco very s y ste m is desc ri bed ,t he i m ple m enta tion and arch itecture o f v irtua li za tion techno l og y is d iscussed ,the app licati on o f rea l ti m e m i g rati o n based on v irtua li za tion techno l o gy i n disa ster reco very sy ste m,and the m e t hod t o ach i ev e real ti m e v irtua lm ach i ne m i g ra ti on usi ng VM w are VM o tion techno l o gy is st udied .K ey word s :dis a ster recov ery;v i r t ua lm achi ne ;m ig ra tion ;VM w are VM o tion 1 引 言 容灾系统是在各种灾难损害发生后,仍然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提供正常应用服务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在发生灾难时,为了能够保证业务的连续性,必须能够实现系统透明的迁移.传统方案有磁盘镜像、数据库复制、操作系统级同步等,这些方案会影响主系统的生产性能.本文研究基于虚拟化技术的容灾系统,能够实现几乎零停机实时迁移,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任何由系统故障等灾难性事件带来的威胁. 2 容灾系统的分级与评价 容灾系统一般是以数据丢失量和数据恢复时间作为标准进行评价的,所公认的评价标准是RPO (R ecov ery Po i nt O b jecti v e)和R TO (R ecov ery T i m e O b jecti v e)[1].RPO 是指数据恢复点目标,代表了当灾难发生时允许丢失的数据量.RTO 是指恢复时间目标,主要指的是所能容忍的业务停止服务的最长时间,也就是从灾难发生到业务系统恢复服务功能所需要的最短时间周期.R PO 与RTO 越小,系统的可用性就越高,当然用户需要的投资也越大.对于不同企业的同一种业务,RPO 和RTO 的需求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应当根据项目资金的投入,业务特点与业务性质,确定恰当的R PO 和RTO 目标. 为了便于描述和量化分析各种不同的灾难恢复方法和技 术,工程上通常将不同的容灾恢复方法和技术进行分层.分层提供了一种方法,用来定义当前的服务级别、当前的风险,以及期望的目标服务级别和目标环境.最有影响的分层标准是由Share U ser G ro up 和I BM 公司联合制定的标准[1].它将灾难恢复分为7层,定义了每层的恢复时间目标和恢复点目标,以及采用的相关技术,投资情况.第0层不提供远离节点的数据备份,也就是没有备份措施,事实上并不具有灾难恢复的能力.第1层在平时备份所需要的信息并将它运送到异地保存,典型的恢复时间超过一周.第2层在第1层的基础上增加了备份节点基础设施,备份节点拥有足够的硬件、备份数据和网络连接设备,当主数据中心破坏时可切换用于支持关键应用,典型的恢复时间超过一天.第3层在第2层的基础上,要求备份节点保持运行状态,并定时电子传送一部分关键数据,典型的恢复时间为一天.第4层要求对恢复节点的数据提供管理,要求地理上分开的两个站点同时处于工作状态并相互管理彼此的备份数据,典型的恢复时间在一天内.第5层在第4层的基础上,要求对一部分数据采用两阶段提交协议,这样保证了任何一项事务在被接受以前,两个站点间的数据都必须同时被更新.还要求系统具有负载平衡和转移的能力,典型的恢复时间低于12小时.第6层要求所有的数据都将在本地和远程数据库之间同步更新,当发生灾难事件时,备援站点能通过网络侦测故障并立即自动切换,负担起关键应用.从成本的角度来说,随着灾难恢复层次的递增,相应的投资也递增.

VMware服务器虚拟化解决方案(详细)

虚拟化解决方案

目录 一、VMware解决方案概述 (3) 1.1 VMware服务器整合解决方案 (3) 1.2 VMware商业连续性解决方案 (5) 1.3 VMware测试和开发解决方案 (8) 二、VMware虚拟化实施方案设计 (10) 2.1 需求分析 (10) 2.2 方案拓扑图 (10) 2.3 方案构成部分详细说明 (11) 2.3.1 软件需求 (11) 2.3.2 硬件需求 (11) 2.4 方案结构描述 (11) 2.4.1 基础架构服务层 (11) 2.4.2 应用程序服务层 (13) 2.4.3 虚拟应用程序层 (18) 2.4.4 VMware异地容灾技术 (19) 2.5 方案带来的好处 (22) 2.5.1 大大降低TCO (22) 2.5.2 提高运营效率 (24) 2.5.3 提高服务水平 (24) 2.5.4 旧硬件和操作系统的投资保护 (24) 2.6 与同类产品的比较 (24) 2.6.1 效率 (24) 2.6.2 控制 (25) 2.6.3 选择 (25) 三、VMware 虚拟化桌面应用实列 (27) 3.1 拓扑图 (27) 3.2 方案描述 (27) 3.3 方案效果 (27) 四、项目预算 (28)

一、VMware解决方案概述 1.1 VMware服务器整合解决方案 随着企业的成长,IT部门必须快速地提升运算能力-以不同操作环境的新服务器形式而存在。因此而产生的服务器数量激增则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去运作,管理和升级。 IT部门需要: ?提升系统维护的效率 ?快速部署新的系统来满足商业运行的需要 ?找到减少相关资产,人力和运作成本的方法 VMWARE服务器整合为这些挑战提供了解决方案。 虚拟构架提供前所未有的负载隔离,为所有系统运算和I/O设计的微型资源控制。虚拟构架完美地结合现有的管理软件并在共享存储(SAN)上改进投资回报率。通过把物理系统整合到有VMWARE虚拟构架的数据中心上去,企业体验到: ?更少的硬件和维护费用 ?空闲系统资源的整合 ?提升系统的运作效率 ?性价比高,持续的产品环境 整合IT基础服务器 运行IT基础应用的服务器大多数是Intel构架的服务器 这一类的应用通常表现为文件和打印服务器,活动目录,网页服务器,防火墙,NAT/DHCP服务器等。 虽然大多数服务器系统资源的利用率在10%-15%,但是构架,安全和兼容性方

TSM日常维护手册

xx TSM数据备份项目日常维护手册 xxxxxx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1前言 (3) 2TSM巡检操作手册 (4) 2.1查看TSM服务器 (4) 2.2查看TSM MANAGE CONSOLE (4) 2.3在TSM服务器上登录到管理界面 (5) 2.4在TSM CLIENT端检查 (6) 3TSM常见问题的处理 (6) 3.1TSM S ERVER的故障处理 (6) 3.1.1所有的备份和恢复操作都无法进行 (6) 3.1.2如何获得TSM错误描述 (7) 3.1.3系统出现无法读写磁带或磁盘的故障 (7) 3.1.4处理带库故障后TSM工作不正常。 (8) 3.1.5 a tape in library does not display in q libv (8) 3.1.6reclaim process not run (8) 3.1.7how to delete archive log files after backup (8) 3.1.8windows device manager, found a drive mark as yellow (9) 3.2TSM C LIENT的故障处理 (9) 3.2.1TSM Client无法连接TSM Server (9) 3.2.2TSM Client备份大文件时经常不成功 (9) 3.2.3ANS1312E error in dsmerror.log (10) 3.2.4when backup data, error: media can not mount (10) 3.2.5ANR8779E Unable to open drive mt0.3.0.3, error number=170 (10) 4日常维护 (10) 4.1启动和停止TSM服务器 (10) 4.2进入管理员界面 (11) 4.3进入TSM CLIENT文件备份/恢复界面 (11) 4.4管理数据库和日志 (11) 4.5管理磁带库 (12) 4.5.1查看带库中磁带驱动器状态: (12) 4.5.2磁带的分配: (12) 4.5.3检查活动日志,有可能要求作出回应, (12) 4.5.4查看磁带上的备份内容: (13) 4.5.5从磁带库中取出已使用的磁带放到异地保存: (13) 4.5.6将取出的磁带重新放入磁带库中: (13) 4.5.7向磁带库中增加新的供TSM使用的磁带: (13) 4.5.8将新磁带添加到storage pool 中(可选) (13) 4.5.9重复利用磁带库中的磁带 (13) 4.6管理磁带库存储池 (14) 4.7管理客户端节点 (14) 4.7.1删除一个客户端节点 (14) 4.7.2修改节点密码 (14) 4.8定时备份维护 (14) 4.8.1TSM Clien/TDP节点定时备份守候进程 (14) 4.8.2客户端停止定时备份 (14) 4.8.3查看定时备份日志 (15) 4.9建立策略域(P OLICY D OMAIN) (15) 4.10监控TSM S ERVER运行情况 (15) 5IBM客户支持服务流程 (16)

虚拟机的容灾备份解决之道

在虚拟化技术日益迅猛发展的今天,各虚拟软件厂家如VMware、Citrix、Hyper-V、KVM、V-box等提供了付费或者免费的解决方案及产品。随着虚拟化技术被越来越多的CIO们认可,虚拟化已不再是昔日王侯堂前燕,而是作为被普遍接受的方案站上了各行各业信息化建设的舞台。 我们知道信息化的建设离不开容灾备份,但虚拟化技术的出现也打破了容灾备份的常规部署方式。目前在虚拟化平台下实施容灾备份,主要可以总结为两种类型:母机备份和子机备份。 母机备份是采用虚拟机所提供的API直接对物理机上的虚拟机文件进行备份,比如通过Vmware Vstorage API对VMDK进行备份。有以下优势: 1、资源消耗少——不再单台虚拟机上部署备份软件,大大降低资源消耗。 2、提供裸机恢复——可以恢复到源虚拟机或新的虚拟机 3、快速部署——通过专有的工具比如Vcenter可以快速导入和部署。 也有以下劣势: 1、数据库备份一致性问题——由于第1 层应用程序被虚拟化,确保交易型数据库备份一致性成为进行可靠恢复的关键。通过VStorage API备份VMDK的方式虽然节省了资源,但不能确保交易型数据库备份时处于一致性状态,可能备份出来的数据不能完全恢复甚至不能恢复。对于此类型的应用,必须采用客户机(子机)模式备份,即使用支持数据库应用程序的代理,通过在虚拟机上安装数

据库热备份代理软件,确保交易型数据库备份的数据一致性。 2、冗余数据问题——虚拟机的创建和部署非常方便,且虚拟机创建多数来自于相同的模板,相同的数据非常多,过快导致冗余数据太多,备份数据量太大,网络传输压力太大,备份时间过长,同时后端备份存储空间压力大,也难以通过电子复制实现异地备份。如何解决?业界最成熟的做法是采用源端重复数据消重技术进行解决。通过源端重复数据消重技术,可以大大减轻网络压力,存储压力,减少备份时间。 子机备份即在母机之上的虚拟机内部安装备份软件进行备份操作。这种备份模式的优点是: 1、因为是在虚拟机之上安装部署的备份软件,所以和在物理机上的工作模式是一样的,所以采用一种合适的备份软件可以保证数据的可用性以及一致性。这一点尤其表现在对数据库的备份上,必须保证可用,可任意时间点回退解决逻辑错误才可。 2、在虚拟机之上对数据库或者文件进行备份,可以实现实时增量,每次备份纯增量文件,有效的避免了重复数据的产生。 缺点是: 1、在虚拟机之上安装备份软件,会占用一定的虚拟资源。 2、在虚拟机之上安装备份软件,需要多套授权。 由此可见在虚拟化平台上部署备份要根据具体的数据和业务类型来具体选择相应的软件。 如果数据的可用性要求不高,实时性不强,逻辑错误可以容忍,那就可以使用“母机备份”模式。但是由于虚拟机的API只对部分软件厂商开放,所以如果要做母机备份,最好选用原厂工具或者原厂指定合作软件商。 如果数据必须保持100%可用,且不能丢失,不能出现逻辑性错误,那就需要采用“子机备份”模式。北京和力记易科技有限公司的备特佳容灾备份系统提供优秀的“子机备份”方案,能够做到RPO=0的CDP实时容灾,且其独有的任意时间点回退功能可以通过任意时间点的回退修复所有的逻辑错误。其推出的软硬一体产品“留备”进行了批量授权,很好的解决了虚拟机需要多套授权的问题。

服务器虚拟化方案

XX服务器 虚 拟 化 方 案

第一章概述 1.1项目背景 XX征信有限公司成立于北京,管理中心坐落于六朝古都南京,是国内早期从事非银行类信贷信息管理的公司之一。专门提供个人征信、企业评级、商家诚信认证等服务,被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授予副理事长单位,同时,聘请XX征信有限公司总经理XX先生为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副理事长。 XX征信在征信系统设计开发、区域信用体系建设、征信管理咨询等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借鉴了国内外成熟的征信系统和完善的管理机制后,通过自主研发,建立了适应我国经济体制的非金融机构借贷信息共享平台,简称CMS平台。 CMS平台尽最大可能确保了信息主体记录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和跨领域的一致性。此外,公司会实时更新录入者的具体信用情况,会员用户可以及时通过CMS平台查询主体信用信息,降低风险、寻找合作项目。。 1.2 项目目标 本着先进、实用的原则,XX利用虚拟化,将现有IT 基础架构转变成基于VMware vSphere,从而让IT 系统能够通过服务级别自动化提高控制力。降低资金成本和运营成本并最大限度提高IT 效益,同时保留选择任何应用程序、操作系统或硬件的自由。 ●通过将现有应用系统移植到虚拟化环境,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业务系 统的处理性能,提高IT业务效率。 ●通过服务器整合、自动化和高可用性来优化现有IT 基础架构。 ●利用业务连续性和灾难恢复来减少停机并提高可靠性。 ●利用我们的绿色IT 解决方案,通过减少运行的服务器数量和动态关闭未使用的服 务器来提高能效。

●让信息科人员将精力转移到打造具有变革意义的业务解决方案上,而不是放在对硬 件和软件的例行维护上。 ●更充分地利用现有IT资产,使数据中心的资金开销最多降低,大幅降低电力、散热 和占地空间需求,并使资源成本降低。 ●为下一步实现云数据中心提供基础和先决条件。 第二章虚拟化方案设计 2.1系统部署方案 XX征信虚拟化环境预期包含应用和数据库等多套应用,本次项目的主要实施目标是虚拟化环境建设,并将部分现在正在使用中的应用在虚拟化环境中进行部署和使用。 在3台服务器上安装虚拟化系统,组建HA,之后将使用中的核心数据库系统迁移到虚拟化平台上.之后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酌情将其他应用系统迁移到虚拟化服务器上。 2.2 网络拓扑图

通过TSM Web界面来配置磁带备份

通过TSM Web 界面来配置磁带备份 一. 安装环境 AIX5.2.2(32bit),Maintenance Level 3, TSM 5.2.2 ESS FAStT LTO 客户端 服务器 存储 p615主机两台: 它们的IP 地址为: 9.181.54.210(TSM server),9.181.54.209(TSM client) 它们的主机名为: p615_2 (TSM server), p615 (TSM client) client 安装了两块HBA 卡,分别在Switch 上作了如下Zoning 来分隔磁带I/O 和磁盘I/O 。如下图所示:

在AIX中磁带设备为: TSM Server: p615_2:/TSM/Atape>lsdev -Cc tape rmt0 Available 1n-08-01 IBM 3580 Ultrium Tape Drive (FCP) rmt1 Available 1n-08-01 IBM 3580 Ultrium Tape Drive (FCP) smc0 Available 1n-08-01 IBM 3582 Library Medium Changer (FCP) smc1 Available 1n-08-01 IBM 3583 Library Medium Changer (FCP) TSM Client: p615:/TSM/Atape>lsdev -Cc tape rmt0 Available 1n-08-01 IBM 3580 Ultrium Tape Drive (FCP) rmt1 Available 1n-08-01 IBM 3580 Ultrium Tape Drive (FCP) smc0 Available 1n-08-01 IBM 3582 Library Medium Changer (FCP) smc1 Available 1n-08-01 IBM 3583 Library Medium Changer (FCP) 在本次测试中我们只用smc1和 rmt1所代表的磁带库 LTO 3583。 二. TSM Server的配置过程 1.定义库 Object View->Server Storage->Libraries and Drives->Automatic Libraries->Options: Define Automated Library:

VMware 的备份和恢复最佳做法规划

使用 EMC Data Domain 重复数据消除 存储系统进行 VMware 的备份和恢复 最佳做法规划 摘要 VMware 可带来巨大的优势,但也需要付出额外存储、备份资源和管理难题等代价。EMC?Data Domain?重复数据消除存储系统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它能够在不同的VMware 数据备份之间减少冗余数据,以磁盘速度进行操作,并提供经济高效的复制以实现快速灾难恢复(DR)。此白皮书介绍如何以最佳方式使用 Data Domain 系统为 VMware 的备份、恢复和灾难恢复设计解决方案,而无需考虑所涉及的备份软件和脚本。 2010 年 6 月

版权所有 ? 2010 EMC Corporation。保留所有权利。 EMC 确信本出版物在发布之日内容准确无误。本出版物中的信息可随时更改而不另行通知。 本出版物的内容按“原样”提供。EMC CORPORATION 对本出版物的内容不提供任何形式的陈述或担保,明确拒绝对有特定目的的适销性或适用性进行默示担保。 使用、复制或分发本出版物所描述的任何 EMC 软件都要有相应的软件许可证。 有关 EMC 产品名称的最新列表,请参见 https://www.doczj.com/doc/124953305.html, 上的 EMC Corporation 商标。 此处使用的所有其他商标均为其各自所有者的资产。 部件号 h7300.1

目录 执行摘要 (4) 简介 (4) 目标读者 (5) VMware Infrastructure 3 (5) VMware Infrastructure 备份替代方法:成功标准 (6) 入门 (9) 方法 1:备份虚拟机来宾操作系统文件 (9) 方法 2:备份 ESX 和 VMDK (10) 方法 3:使用 VMware Consolidated Backup (11) 方法 4:使用 Data Domain 系统进行整合备份 (12) 高级最佳做法 (12) vSphere VADP 与商业备份软件配合使用 (14) 部署示例 (14) 总结 (15)

虚拟化容灾备份方案

“云计算”最经济容灾备份解决方案基于数腾CDAP产品

目录 第1章................................................................................................................................................ 背景 (3) 1.1什么是“云计算”和“虚拟化”? (3) 1.2虚拟化价值与应用 (3) 1.3虚拟化的担忧 (3) 第2章........................................................................................................ 虚拟化风险与相关容灾技术 (4) 2.1“云计算”虚拟化的风险 (4) 2.2虚拟化平台容灾备份误区 (5) 2.3虚拟化平台容灾相关技术描述 (6) VMware HA (6) VMware Fault Tolerance (6) VMotion (6) VMware DRS (6) 2.4现有虚拟化容灾备份方案分析 (7) 基于vStorage API 技术备份和VMware Consolidated Backup (7) VMware vCenter Site Recovery Manager (8) 第3章...................................................................................................... CDAP 精简的云计算容灾方案 (9) 3.1CDAP是什么? (9) 3.2方案架构图 (9) 3.3虚拟机实时备份的实现 (10) 3.4虚拟机快速接管的实现 (11) 3.5虚拟机快速恢复的实现 (11) 3.6CDAP在系统迁移中应用 (12) 第4章............................................................................................................................ 方案的价值总结. (13) 第5章........................................................................................................................................ 配置预算. (14) 第6章.................................................................................................................... 数腾虚拟化容灾案例. (14)

云祺虚拟机备份与和恢复系统技术白皮书V3.5

云祺虚拟机备份与恢复系统技术白皮书 V3.5 成都云祺科技有限公司 Chengdu Vinchin T echnology Co. Ltd.

目录 1.文档适用范围 (3) 2.虚拟机备份基础知识 (4) 2.1.服务器虚拟化 (4) 2.2.快照技术 (5) 2.3.虚拟机备份与恢复 (5) 2.4.完全备份 (6) 2.5.增量备份 (6) 2.6.差异备份 (6) 2.7.原路径恢复 (7) 2.8.新建恢复 (7) 3.云祺虚拟机备份与恢复系统 (8) 3.1.简介 (8) 3.2.产品理念 (8) 3.3.典型架构 (9) 4.关键技术 (11) 4.1.无代理备份 (11) 4.2.虚拟完备 (11) 4.3.永久增量 (12) 4.4.增量点合并 (12) 4.5.星标备份 (12) 4.6.备份数据重删压缩 (13)

4.7.一次备份多次恢复 (13) 4.8.高级恢复 (14) 4.9.异机恢复 (14) 4.10.瞬时恢复 (15) 4.11.在线迁移 (16) 4.12.细粒度恢复 (17) 4.13.应急演练 (17) https://www.doczj.com/doc/124953305.html,N-Free (18) 4.15.分布式部署,集中式管控 (18) 4.16.存储扩容 (19) 4.17.备份系统安全性 (19) 4.18.多语言界面 (20) 4.19.简单易用 (20) 5.关于云祺 (21)

云祺虚拟机备份与恢复系统 技术白皮书 1.文档适用范围 本文档适用于云祺虚拟机备份与恢复系统3.5及以上版本。

2.虚拟机备份基础知识 2.1. 服务器虚拟化 将服务器物理资源抽象、虚拟成逻辑资源,让一台物理服务器变成几台甚至上百台相互隔离的虚拟服务器,在虚拟服务器上安装操作系统,提供业务服务。服务器虚拟化技术让CPU、内存、磁盘、I/O等硬件变成可以动态管理的“资源池”,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在操作系统和物理服务器之间加入了一个抽象层,称为虚拟化层,它将物理硬件与操作系统分开,虚拟化层为操作系统提供统一的虚拟硬件设备。虚拟化允许具有不同操作系统的多个虚拟机在同一物理机上独立并行运行。无论实际采用了什么物理硬件组件,操作系统都将它们视为一组一致、标准化的硬件,从而简化系统管理,实现服务器整合,让IT对业务的变化更具适应力。 虚拟化对备份技术的挑战 服务器虚拟机提高了服务器的物理资源利用率包括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网络资源。从备份与恢复的角度看,在不影响生产系统效率的基础上,可用于备份的资源正在急剧的减少,而备份窗口也变得更加不确定;同时,备份还可能造成存储资源的大量占用,导致生产系统性能严重下降,甚至不可用。例如,在虚拟机进行文件备份,扫描整个文件系统,从而占用几乎所有的存储 I/O,导致生产系统的效率急剧下降。 因此,在虚拟化环境下,必须对传统备份技术及产品进行升级,适应已经

VMware虚拟化实施方案

1.1、VMware虚拟化实施内容 在本期项目中,将遵照规划和架构设计进行项目实施。本实施方案不涉及具体操作步骤和细节配置,而主要针对项目实施的过程进行控制。预计的实施步骤如下: 1.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是为项目的实施搜集各方面资料和必要的工具,同时也包括双方参与实施人员的确定。准备阶段主要内容如下; 软件介质准备,包含项目涉及的所有软件产品介质,如果是项目内采购则由卖方准备,如采用用户现有的软件则由用户方提供,主要的介质包含: (1)VMware产品介质 (2)各虚拟机的操作系统介质 (3)在应用服务器上运行的所有应用软件介质 (4)服务器硬件驱动程序介质 如涉及到License则需要提供方确保在提供软件介质时同时提供有效的License授权。如Windows操作系统需要S/N号码等。 在准备阶段还需要确定实施需要的人员名单,每个步骤的参与人员要事先确定下来。为了确保应用迁移时的现场技术支持,要求在应用迁移或服务器迁移时确保应用软件的管理员或厂家技术人员能够现场支持。 2.VMware vSphere虚拟架构实施 在实施过程中,主要的工作包括虚拟环境搭建和系统迁移两部分,本节主要针对VMware vSphere4虚拟化架构搭建的过程进行描述。 针对本期项目的情况,需要按照下列步骤进行VMware vSphere架构建设。在此,只对实施的过程列表并进行简要说明,详细地安装和配置技术实现步骤将在安装过程中为用户进行现场培训,并在项目实施后的安装报告中将具体参数设置等进行汇总和记录,安装报告将在总结与交付阶段与项目的其他文档共同转移给用户的管理团队。

1.2、VMware虚拟化实施流程

TSM备份服务器日常维护手册

TSM备份服务器日常维护手册

1TSM 的日常检查 1.1备份服务器检查 1.1.1查看服务器信息 TSMSERVER>q status Storage Management Server for AIX - Version 6, Release 2, Level 3.0 Server Name: TSMSERVER Server host name or IP address: 192.168.1.91 Server TCP/IP port number: 1500 Crossdefine: Off Server Password Set: Yes Server Installation Date/Time: 10/10/2011 23:26:18 Server Restart Date/Time: 12/05/2011 15:51:50 Authentication: On Password Expiration Period: 9,999 Day(s) Invalid Sign-on Attempt Limit: 0 Minimum Password Length: 0 Registration: Closed Sub: No Availability: Enabled Accounting: Off Activity Log Retention: 1 Day(s) Activity Log Number of Records: 4697 Activity Log Size: <1 M

Activity Summary Retention Period: 30 Day(s) License Audit Period: 30 Day(s) Last License Audit: 12/16/2011 03:52:49 Server License Compliance: Valid Central Scheduler: Active Maximum Sessions: 200 Maximum Scheduled Sessions: 100 Event Record Retention Period: 10 Day(s) Client Action Duration: 5 Day(s) Schedule Randomization Percentage: 25 Query Schedule Period: Client Maximum Command Retries: Client Retry Period: Client Client-side Deduplication Verification Level: 0 % Scheduling Modes: Any Active Receivers: CONSOLE ACTLOG Configuration manager?: Off Refresh interval: 60 Last refresh date/time: Context Messaging: Off Table of Contents (TOC) Load Retention: 120 Minute(s) Machine Globally Unique ID: 00.00.00.00.f2.b3.11.e0.b9.d8.08.63.c0.a8.01.5b Archive Retention Protection: Off Database Reporting Mode: Partial Database Directories: /tsmdata/tsmdb Total Size of (MB): 51,200.00

华为FusionSphere服务器虚拟化容灾与备份指南

FusionSphere V100R005C10U1 容灾与备份用户指南(服务器虚拟化) 文档版本01 发布日期2016-02-29

版权所有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2016。保留一切权利。 非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本文档内容的部分或全部,并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 商标声明 和其他华为商标均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商标。 本文档提及的其他所有商标或注册商标,由各自的所有人拥有。 注意 您购买的产品、服务或特性等应受华为公司商业合同和条款的约束,本文档中描述的全部或部分产品、服务或特性可能不在您的购买或使用范围之内。除非合同另有约定,华为公司对本文档内容不做任何明示或默示的声明或保证。 由于产品版本升级或其他原因,本文档内容会不定期进行更新。除非另有约定,本文档仅作为使用指导,本文档中的所有陈述、信息和建议不构成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担保。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总部办公楼邮编:518129 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124953305.html, 客户服务邮箱:support@https://www.doczj.com/doc/124953305.html, 客户服务电话:4008302118

前言 读者对象 本文档介绍FusionSphere解决方案的容灾与备份解决方案,帮助用户根据容灾与备份的 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案,并实现方案部署。 本文档(本指南)主要适用于以下工程师: l售前工程师 l技术支持工程师 l维护工程师 l用户 符号约定 在本文中可能出现下列标志,它们所代表的含义如下。

修订记录 修改记录累积了每次文档更新的说明。最新版本的文档包含以前所有文档版本的更新 内容。 文档版本 01 (2016-02-29) 第一次正式发布。

虚拟化环境备份解决方案

XXXX虚拟化平台数据保护解决方案

目录 第1 章前言 (4) 第2 章虚拟化保护面临的挑战 (6) 2.1数据的迅猛增长 (6) 2.2大量的冗余数据 (6) 2.3资源争用问题 (6) 2.4数据备份一致性问题 (7) 2.5数据保护和容灾备份 (7) 2.6出现问题后的恢复 (8) 第 3 章虚拟化数据保护设计原则 (9) 3.1备份恢复服务级别定义 (9) 3.2虚拟化备份架构参考 (12) 第4 章XXXX虚拟化环境数据保护架构建议 (13) 4.1总体备份方案和说明 (14) 4.2利用DPS for VM对虚机实现全面的保护 (18) 4.2.1RecoverPoint for VMs实现VM的容灾和连续数据保护 (18) 4.2.2Avamar for VMs 集成DataDomain实现VM时间点的数据备份 (20) 4.2.3Data Protection Advisor (DPA)管理数据保护环境 (23) 4.2.4DP Search对备份数据进行常规索引和搜索功能 (24) 4.3利用DD保证数据可恢复 (25) 4.4备份策略规划建议 (26) 4.5虚机的恢复 (28) 4.6方案特点说明 (28) 4.6.1RP4VM的特点 (28) 4.6.2Avamar for VM的特点 (29) 4.6.3DD3300的特点 (30) 4.7产品配置清单(初步建议) (30) 第5 章方案产品介绍 (32)

XXXX虚化拟平台数据保护方案 5.1RecoverPoint for VMs介绍 (32) 5.2A V AMAR和DATA DOMAIN集成 (32) 5.3DELLEMC Avamar介绍 (37) 5.4DELLEMC DataDomain介绍 (40) 5.4.1DD Boost (40) 5.4.2无缝接入、部署和运行 (43) 5.4.3重复数据删除率高 (43) 5.4.4多协议支持、NAS 以及易用性 (44) 5.4.5可靠性和数据一致性 (44) 5.4.6Data Domain 的容灾功能 (45) 5.4.7绿色节能 (48) 5.4.8优异的集中管理和主动维护服务 (48)

VMware虚拟机数据迁移方案(doc 41页)

VMware虚拟机数据迁移方案(doc 41页) 部门: xxx 时间: 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资料编码产品名称 使用对象华为工程师、合作工程师产品版本

编写部门存储数据迁移小组资料版本V200R001C00 数据迁移服务V200R100C00交付材料VMware虚拟机数据迁移方案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修订记录

目录 第1章数据迁移前必读 (1) 1.1概述 (1) 1.2读者对象 (1) 1.3适用场景 (1) 1.4注意事项 (2) 第2章数据迁移流程 (3) 第3章数据迁移前准备 (4) 3.1迁移环境准备 (4) 3.1.1 准备参考文档 (4) 3.1.2 查询系统信息 (4) 3.1.3 获取所需的软件和工具 (4) 3.1.4 检查系统及设备运行状态 (5) 3.2 配置目标存储 (5) 3.2.1 配置热备盘 (5) 3.2.2 创建RAID组及划分LUN (5) 3.3 数据备份 (6) 第4章数据迁移方案 (7) 4.1添加目标存储映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1 更改设备物理连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2 映射目标存储LUN给主机 (9) 4.1.3 在服务器上配置虚拟磁盘................................................................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迁移数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迁移完成后移除源存储 (15) 4.4同步备机...................................................................................................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添加目标存储多路径 (21) 4.6 调测业务系统 (31) 第5章回退方案 (32) 5.1 回退场景 (32) 5.1.1 数据备份与恢复; (32) 5.1.2 割接失败导回方案 (32) 5.2 回退步骤 (32) 第6章 FAQ (34) 第7章如何获取帮助.......................................................................................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8章缩略语.. (3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