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古代史部分时间明细表

世界古代史部分时间明细表

世界古代史部分时间明细表
世界古代史部分时间明细表

世界古代史部分时间明细表

1.人类在距今三四百万年前形成

2.埃及-----公元前3500年出现-----公元前3000年统一

3.古巴比伦-----公元前3500年出现-----公元前18世纪统一

4.古印度-----公元前2500年出现

5.雅典成为奴隶制共和国-----公元前16世纪

6.雅典达到全盛-----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

7.罗马建立共和国-----公元前509年(6世纪初)

8.罗马称霸地中海-----公元前2世纪

9.屋大维建立罗马政权-----公元前27年

10.日本大化改新-----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

11.伊斯兰教创立-----7世纪初期

(622年离开麦加630年攻打麦加胜利622年伊斯兰教教历元年)12.查理。马特改革(法兰克)-----8世纪前期

13东罗马帝国灭亡-----15世纪中期

14.希波之战-----公元前5世纪早期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罗马帝国达到最大规模-----2世纪

15.阿拉伯数字传到欧洲-----12世纪初,阿拉伯数字和现在的写法基本一致

16.17岁的马可波罗来到中国-----1271年

17.象形文字楔形文字-----公元前3000年左右形成

18.佛教诞生-----公元前6世纪

基督教诞生-----1世纪

伊斯兰教诞生-----7世纪

注;(中国夏朝古代文明开始-----公元前2670年)

世界古代史知识点知识讲解

世界古代史知识点 一个祖先——非洲的南方古猿就是人类的直系祖先。 1、进化过程: 1)在距今二三百万年前——“猿人”。 2)在距今约25万年前后——早期智人; 3)在距今5万年前后——与现代人接近的晚期智人。 A.亚洲——中国的山顶洞人。 B.非洲——阿尔及利亚的阿尔法卢人。 C.欧洲——法国的克罗马农人。 4)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 2、原始社会的基本组织:氏族。 3、发展阶段:分为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两个。 4、主要特征: A.母系氏族:由于群婚,人们知其母不知其父,血统以母系计算。氏族 的首领多由年长的妇女担任。 B.父系氏族:一夫一妻家庭出现,血统以父系计算,氏族首领改由男子 担任。 5、氏族的瓦解: 由于私有财产和阶级的产生,氏族开始瓦解,人类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从野蛮走向文明,国家也随之产生。 一个黑暗时代——教会的统治 1. 教会统治的确立——丕平献土:756年,法兰克国王矮子丕平为报答教皇对他的支持,把用武力夺取的意大利中部一片领土献给教皇,形成了罗马教皇国,史称“丕平献土”。 2. 教会的统治的表现: (1)政治上:罗马教皇被视为上帝在人间的最高代表,有权废立国王,地位至高无上。 (2)经济上: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占有西欧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不但剥削领地上的农民,还要向全体居民征收什一税。

(3)思想文化上:教会是西欧最顽固的封建精神堡垒,垄断教育,宣扬《圣经》是一切知识的顶峰,反对学习基督教神学以外的知识,禁绝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3.教会统治的影响 教会的统治,严重影响了西欧社会的进步,历史上把教会统治的时代称为“黑暗时代”。 一兴一衰——西欧城市的兴起和拜占廷帝国的衰落 1、西欧城市的兴起 (1)时间:11世纪 (2)形成过程:随着西欧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逐渐形成了新的工商业城市。 (3) 琅城起义:琅城起义是城市争取自治权,反封建主斗争的典型。 (4)代表城市:意大利——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法国——巴黎、马赛,英国的伦敦等。 (5) 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瓦解西欧封建制度和孕育近现代西方文明起着重要作用。 2、拜占廷帝国的衰落 1.原因: (1)封闭保守,故步自封,不吸收先进文明的成果。 (2)皇帝查士丁尼频频用兵,民穷财尽。 (3)内忧外患,领土被蚕食,国家四分五裂。 2.灭亡: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攻陷君士坦丁堡,灭掉古老帝国。 两个文明发源地: 1、大河文明----人类早期文明的产生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1)亚非文明都与大河有关,埃及---尼罗河、西亚----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印度----恒河和印度河、中国----长江与黄河。 (2)原因:这些大河流域土地肥美、灌溉便利、宜于农耕,使这些地区最早出现农业,进而出现国家,出现奴隶制文明。

历史学考研备考资料-世界古代史名词解释(四)

尼布甲尼撒二世 尼布甲尼撒二世新巴比伦王国国王(约前605~前562)。王国开创者那波帕拉萨之子。即位前任王国的军事统帅,即位次年发兵出征叙利亚和巴勒斯坦,与埃及争夺势力范围。公元前601或前600年被埃及击败。公元前598年、前587年两度亲征犹太王国,前586年攻陷耶路撒冷,将犹太的国王、贵族及一般居民掳至巴比伦尼亚,史称巴比伦之囚。公元前567年远征埃及,掠得大量财富。他在国内大兴土木,在巴比伦城等地修建了很多宏伟的建筑物,其中马尔杜克神庙中的塔庙即是《旧约》中提到的“巴别塔”。巴比伦城门之一的伊什塔尔门以其高大雄伟和表面装饰的彩色琉璃砖浮雕著称。为取悦其米底王妃,又在巴比伦的王宫中建空中花园,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尼布甲尼撒二世时期是新巴比伦的繁盛时代。 巴比伦之囚 巴比伦之囚古犹太人被掳往巴比伦的历史事件。公元前597~前538年,犹太王国两度被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征服,大批民众、工匠、祭司和王室成员被掳往巴比伦。公元前538年波斯国王居鲁士灭巴比伦后,被囚掳的犹太人才获准返回家园。这段历史对犹太教改革产生了巨大影响。 巴比伦之囚Babylonian Captivity 公元前597~前538年,犹大王国两度被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征服,公元前587年,尼布甲尼撒二世第二次进军巴勒斯坦,并且将犹太王国大批民众、工匠、祭司和王室成员掳往巴比伦。 公元前538年波斯国王居鲁士灭巴比伦后,被囚掳的犹太人才获准返回家园。这段历史对犹太教改革产生了巨大影响。 公元前538年,波斯帝国的创立者居鲁士不战而胜,轻而易举地攻占了千古名城巴比伦。他发布文告,释放犹太人回归故国,并让他们在耶路撒冷重建圣殿。这次共有42000多犹太人返回耶路撒冷。居鲁士还把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从耶路撒冷耶和华圣殿里掠夺来放在巴比伦神庙中的金银器皿5400件交给犹太人的首领带回。

世界古代史名词解释及试题

世界古代史名词解释及试题

世界史之古代史 一、名词解释 (一)古代埃及 1、《莱登草纸》 古埃及的一部纸草文献,原名《伊浦味箴言》(《一个埃及贤人的训诫》),在埃及萨卡拉墓地出土。因该文献原件藏于荷兰莱登博物馆,故名。该文献记载了一次奴隶、贫民大起义。一般认为,这此起义发生在古埃及第一中间期(或第二中间期)。《箴言》内容多重复,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记国中的灾难》的第一篇和第二篇,记述了一次大起义的详情。它所记载的起义是我们所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奴隶、贫民大起义,沉重打击了奴隶主的反对统治。 2、埃及学 埃及学是以古代埃及的相形文字为基础来研究埃及历史和文化的学科。它是由法国学者商博良于1822年9月29日创立的。 3、卡叠什之战(卡跌什之战) 公元前1288年(或公元前1296年),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与赫梯国王牟瓦塔尔为了争夺对叙利亚的统治权及树立在西亚的霸权发生战争。是年,埃及军队在法老率领下进攻叙利亚,在叙利亚的奥仑特河畔卡叠什中赫梯军队埋伏。埃及军队惨败。公元前1283年,赫梯新王哈吐什尔同拉美西斯二世缔结和约(即银板合约),从而结束了两国之间的争霸战争。 4、阿蒙霍特普四世改革 BC1329—1362年,因统治阶级内部发生激烈的法老与阿蒙祭司集团存在的矛盾,新兴军事贵族与旧贵族之间的矛盾,地方实习贵族和以法老为主的中央政权存在的矛盾,法老靠以中小奴隶主为核心的新兴军事贵族的支持,进行了阿蒙霍特普四世宗教改革。改革取消了对阿蒙神的信任,并且法老将其名字改为“阿顿霍特普四世”。改革提出的一神信仰在历史上是第一次。 5、纳尔迈调色板 纳尔迈调色板发现于希拉康波里。纳尔迈是希拉康波里的国王,他在正反两面两次出现,分别戴上下埃及的王冠,反映了那尔迈进行了大规模的征服活动。根据考古学研究,一般把那尔迈称为第一王朝的第一位国王。纳尔迈的活动开创了埃及统一的局面。 6、吐特摩斯三世 古埃及十八王朝的法老,曾17次出兵叙利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 世界古代史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 世界古代史 政治方面 古希腊与古罗马 (一)雅典民主政治:包含:(1)梭伦改革(2)克里斯提尼改革(3)伯利克里改革 基本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至;古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体现:(1)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 (2)五百人议事会: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负责公民大会的提案,主持;监督大会决议落实 (3)民众法庭:日常司法机关,终审高级公职人员任职资格;审判等司法职能 积极评价:雅典民主制度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势,创造出法治基础上的选举制,任期制, 比例代表制等民主运作方式,为后世民主政治发展提供宝贵经验。 局限:雅典的民主制度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只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 (二)罗马法 1.内容:(1)开端:十二铜表法:a.内容:内容庞杂,包括民法、刑法、诉讼法,基本上是过去未成文法 的汇编,明确维护私有财产权和贵族的既得利益。 (2)完备:《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纂》《查士丁尼新敕》 2.评价: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总结的罗马法,在维系罗马帝国的统治中起重要作用。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发展与罗马法的复兴是密不可分的,自19世纪以来,欧洲大多数国家均以罗马法为基础来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 思想方面

人文精神起源——古希腊哲学 1.智者学派:(1)背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政治的高度繁荣 前5世纪(2)代表人物:普罗塔格拉 (3)主张:把关注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上来,提倡怀疑精神,反对封建迷信, 强调人的价值作用。“人是万物的尺度” 2.苏格拉底:(1)主张:哲学:认识人自己 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知识即美德,认为人只有具有知识才能达到善 (2)意义:开创了古希腊哲学的新方向,是希腊哲学真正成为一门认识人的学问 他推崇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世界古代史名词解释及精彩试题

世界史之古代史 一、名词解释 (一)古代埃及 1、《莱登草纸》 古埃及的一部纸草文献,原名《伊浦味箴言》(《一个埃及贤人的训诫》),在埃及萨卡拉墓地出土。因该文献原件藏于荷兰莱登博物馆,故名。该文献记载了一次奴隶、贫民大起义。一般认为,这此起义发生在古埃及第一中间期(或第二中间期)。《箴言》内容多重复,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记国中的灾难》的第一篇和第二篇,记述了一次大起义的详情。它所记载的起义是我们所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奴隶、贫民大起义,沉重打击了奴隶主的反对统治。 2、埃及学 埃及学是以古代埃及的相形文字为基础来研究埃及历史和文化的学科。它是由法国学者商博良于1822年9月29日创立的。 3、卡叠什之战(卡跌什之战) 公元前1288年(或公元前1296年),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与赫梯国王牟瓦塔尔为了争夺对叙利亚的统治权及树立在西亚的霸权发生战争。是年,埃及军队在法老率领下进攻叙利亚,在叙利亚的奥仑特河畔卡叠什中赫梯军队埋伏。埃及军队惨败。公元前1283年,赫梯新王哈吐什尔同拉美西斯二世缔结和约(即银板合约),从而结束了两国之间的争霸战争。 4、阿蒙霍特普四世改革 BC1329—1362年,因统治阶级内部发生激烈的法老与阿蒙祭司集团存在的矛盾,新兴军事贵族与旧贵族之间的矛盾,地方实习贵族和以法老为主的中央政权存在的矛盾,法老靠以中小奴隶主为核心的新兴军事贵族的支持,进行了阿蒙霍特普四世宗教改革。改革取消了对阿蒙神的信任,并且法老将其名字改为“阿顿霍特普四世”。改革提出的一神信仰在历史上是第一次。 5、纳尔迈调色板 纳尔迈调色板发现于希拉康波里。纳尔迈是希拉康波里的国王,他在正反两面两次出现,分别戴上下埃及的王冠,反映了那尔迈进行了大规模的征服活动。根据考古学研究,一般把那尔迈称为第一王朝的第一位国王。纳尔迈的活动开创了埃及统一的局面。 6、吐特摩斯三世 古埃及十八王朝的法老,曾17次出兵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最远到达幼发拉底河西岸,还出兵利比亚和努比亚,大肆掳掠土地、奴隶和财富。两河流域、小亚细亚等地各奴隶制国家纷纷向埃及纳贡。他建立了空前强大的地跨西亚北非的军事帝国,因此而被誉为古代世界的拿破仑。

世界史重大事件时间表(完整版)

大学世界史重大事件时间表(完整版)适用于大学、高中、初中生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 大约三百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人类 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3000年左右 两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城市国家 公元前3000年代中期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化 公元前2100年左右 埃及奴隶河贫民大起义 公元前1894年古巴比伦王国建立 公元前1000年左右努比亚建立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594年雅典的梭伦改革 公元前六世纪居鲁士统一波斯,佛教在印度产生 公元前539年 波斯占领巴比伦 公元前525年波斯灭埃及 公元前509年罗马成立贵族专政的奴隶制共和国 公元前330年波斯被马其顿灭亡 公元前三世纪摩揭陀国统一印度大部分地区 公元前73-71年 斯巴达克起义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的元首制,共和国转为帝国公元前后朝鲜半岛出现高句丽奴隶制国家 公元初东非阿克苏姆奴隶制国家兴起 公元一世纪基督教产生 公元三世纪日本大和奴隶制国家兴起 313年基督教在罗马取得合法地位 四世纪北非发生“阿哥尼斯特”运动 378年 西哥特人在阿德里亚堡击败罗马军队 395年罗马分裂为东西两部 410年西哥特人一度占领罗马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奴隶制度崩溃 六世纪初法兰克王国建立 622年 穆罕默德从麦加出走麦地拉,伊斯兰教纪元 八世纪中叶阿拉伯帝国形成 646年日本大化改新 676年 新罗统一朝鲜

九世纪早期英吉利王国形成 843年查里曼帝国分裂,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雏形产生九世纪封建制度在西欧确立 962年神圣罗马帝国建立 1054年基督教会分裂 1066年 法国诺曼底公爵征服英国 十一世纪中叶加纳王国全盛时期 1192年日本幕府政治建立 十三世纪 埃塞俄比亚封建国家兴起 十四世纪马里王国全盛时期,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十四至十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1337年英法百年战争开始 1358年法国农民起义 1381年英国瓦特。泰勒起义 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英法百年战争结束 十五世纪桑海兴起 十五世纪晚期 英法中央集权国家形成,圈地运动开始 1480年俄罗斯摆脱蒙古控制 1487年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1492年哥伦布初次航行到美洲 1497-1498年达加马开辟西欧到印度的新航路 1517年 马丁。路德发动宗教改革 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航地球 十六世纪 葡萄牙和西班牙殖民者在亚、美强占殖民地 1524-1525 德意志农民起义 1588年 英国海军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1592-1598年朝鲜军民抗击日本侵略的卫国战争 1600年 英国东印度公司建立 十七世纪初法国殖民者开始在北美拓殖 1607年英国殖民者开始在北美拓殖 1632年沙俄在西伯利亚修建侵略扩张的基地—雅库次克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649年 英国王查理一世被处死 1660年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688年英国政变,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确立 1689年中俄签定“尼布楚条约”

名词解释

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一部法律,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比较系统的法典。法典全文用楔形文字铭刻,除序言和结语外,共有条文282条。包括诉讼手续、损害赔偿、租佃关系、债权债务、财产继承、对奴隶的处罚等。 巴比伦之囚 古犹太人被掳往巴比伦的历史事件。公元前597~前538年,犹太王国两度被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征服,大批民众、工匠、祭司和王室成员被掳往巴比伦。公元前538年波斯国王居鲁士灭巴比伦后,被囚掳的犹太人才获准返回家园。这段历史对犹太教改革产生了巨大影响。 腓尼基字母 腓尼基字母在公元前1000年出现,由原始迦南字母演化出来。腓尼基字母是腓尼基人用以书写他们的腓尼基语。腓尼基语是一种北闪族语言。现在的希伯来字母、阿拉伯字母、希腊字母、拉丁字母等,都可追溯至腓尼基字母。腓尼基字母像希伯来字母和阿拉伯字母一样,都是辅音字母(abjad),没有代表元音的字母或符号,字的读音须由上下文推断。腓尼基铭文曾在考古遗址中发现,包括一些腓尼基城市及地中海周边的殖民地,例如比布鲁斯(在现今的黎巴嫩) 和迦太亚(在现今的突尼斯). .荷马史诗 古希腊史诗。相传为古希腊盲诗人荷马所作。包括《伊利昂记》(一译《伊利亚特》)和《奥德修记》(一译《奥德赛》)两部史诗。一般认为荷马生于公元前9至前8世纪之间,出生地是希腊东部的某地。《伊利昂记》和《奥德修记》都是洋洋万言的史诗,前者长达15693行,后者亦有12110行。两部史诗最初只是一些零散篇章,其依据是古代的传说;由于乐师们在民间说唱得以流传,荷马应该是初步将这两部史诗定型的人。艺术上,荷马史诗内容丰富,风格古朴自然,节奏感很强。2000多年来,西方人始终认为它是古代最伟大的史诗。提洛同盟 希波战争期间,公元前478年以雅典为首的一些希腊城邦结成的军事同盟。因盟址及金库曾设在提洛岛,故名,也称第一次雅典海上同盟。同盟初期的宗旨是以集体力量解放遭受波斯奴役的希腊城邦和防御波斯再次入侵。最初入盟的主要是小亚细亚和爱琴海诸岛的希腊城邦,后来增至约200个。入盟各邦可以保持原有的政体,同盟事务由在提洛岛召开的同盟会议决定,按入盟城邦实力大小各出一定数量的舰船、兵员和盟捐。从公元前5世纪60年代起,雅典逐渐将提洛同盟变为它控制和剥削盟国的工具,变成事实上的盟主。公元前404年,战败的雅典根据与斯巴达签订的和约,被迫解散提洛同盟。 伯罗奔尼撒同盟 古代希腊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半岛大部分城邦组成的军事同盟。公元前6世纪中叶起,斯巴达陆续与埃利斯、西居昂、科林斯、迈加拉等城邦订立双边军事同盟条约,约公元前530年伯罗奔尼撒的大多数城邦参加了同盟。在同盟内部,斯巴达享有召集全体成员国会议的特权,并在战时任盟军统帅。结盟各邦内政独立。全同盟的和战大计在盟国代表会议上由多数票决定,每国一票。只有得到盟国代表会议的同意,斯巴达才有权要求盟国出兵。在公元前5世纪上半叶的希波战争中,同盟各邦曾与雅典联合抗击波斯入侵(前480、前479)。公元前5世纪70年代以后,伯罗奔尼撒同盟和提洛同盟对抗,对整个希腊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公元前431~前404年,伯罗奔尼撒同盟与雅典及其同盟者之间爆发伯罗奔尼撒战争。失败的雅典一度被迫入盟。公元前 4 世纪上半叶,随着斯巴达国力的增强,它与盟邦的关系变得错综复杂,同盟内部纠纷迭起,退盟甚至战争屡有发生。公元前394年,忒拜联合雅典、科林斯等城邦共同反对斯巴达。公元前371 年,斯巴达在留克特拉战役中大败于忒拜,同盟于公元前366年解散。斯巴达霸权亦告终止。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提纲

世界历史年代大事表 世界历史上册(特别要注意世纪与年代的换算与记忆,) 世界古代史--上古时代(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 约三四百万年前,人类形成。最早的一支是来自非洲的“南方古猿”,正在形成的人前3500年,非洲尼罗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国家 前3500年,亚洲两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国家 前3000年,古埃及国家统一 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国家 前2070年,中国夏朝建立 前2000年~前12世纪,希腊爱琴文明出现及发展(西方文明之源) 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前8世纪,雅典和斯巴达文明出现 前8世纪,罗马国家建立 前509年~前27年,罗马共和国时代 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在印度创立佛教 前6世纪,波斯帝国建立 前5世纪早期三次希波战争 前5世纪后期,伯利克里改革(中国战国时期) 前4世纪后期,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建立亚历山大帝国 前3世纪~前2世纪,罗马与迦太基之间的三次布匿战争,罗马胜利 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中国两汉时期,中国把当时的罗马叫做大秦) 1世纪,基督教诞生(耶稣上帝)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西罗马帝国与东罗马帝国(也称拜占庭帝国) 476年,罗马帝国灭亡。西欧进入封建社会(比中国迟了近千年) 世界古代史--中古时代(封建社会) 5世纪,大和民族统一日本 5世纪后期,法兰克王国建立 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期兰教诞生 630年,穆罕默德攻战麦加城, 632年,阿拉伯国家统一(中国唐朝) 646年(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实行大化改新 8世纪,查理·马特改革,西欧实行封建采邑制,实行森严的等级制度 9世纪,西欧封建制度确立 10世纪,西欧城市逐渐发展起来 12世纪末,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 13世纪,意大利马可·波罗到达中国元朝大都(北京) 13世纪末,奥斯曼土耳其国家建立 1453年,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被土耳其灭亡 世界近代史(1640年-1917年) 14世纪,欧洲新兴的资产阶级产生,人文主义精神广为流传 14世纪~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1487年,迪亚士到达好望角(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 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 1497~1498年,达·伽马到达印度 1519~1522年,麦哲伦环球航行 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建立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清朝开始)

健康成年人的作息时间表 (2)

健康成年人的作息时间表 人们只需要每天做一些小小的改变,生活就会发生很大的不同。专家根据人体在不同时段的特点,制定了简单拥有健康完美生活的作息时间表: 一、5:00-7:00起床早上在5:00之前起床对身体健康更加有益。一醒来,就将灯打开,这样将会重新调整体内的生物钟,调整睡眠和醒来模式。然后喝一杯水。水是身体新陈代谢必需的,可以补充晚上的缺水状态。 二、7:00―7:30吃早饭必须吃早饭,它可以帮助你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早饭可以吃燕麦粥等,这类食物具有较低的血糖指数。疗病者最好早吃,在6:30前,养生者在7:30前,不吃早餐者应改变习惯,即使拖到9:00、10:00点吃都比不吃好。 三、8:30―9:00避免运动在早晨进行锻炼的运动员更容易感染疾病,因为免疫系统在这个时间的功能最弱。建议步行上班,因为研究发现每天走路的人,比那些久坐不运动的人患感冒病的几率低25%。 四、11:00吃点水果吃一个橙子或一些红色水果,是解决身体血糖下降的好方法。这样做能同时补充体内的铁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 五、11:30可口的午餐需要一顿可口并且能够缓慢地释放能量的午餐。烘烤的豆类食品富含纤维素,番茄酱可以当作是蔬菜的一部分。 研究发现,那些每天中午午休30分钟或更长时间,每周至少午休3次。 七、14:00身体的静电荷最小,适宜梳理头发。 八、16:00―17:00锻炼身体根据体内的生物钟,这个时间是运动的最佳时间。身体需要运动:跑,跳,游泳等。如果不得不坐着工作,也要站起来走一走,做做下蹲,这不但有利于保持工作精力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17:00放松的时间,可以玩玩乐器这是双手最灵活。此时段是语言表达能力最好的时候,您能说善辩,利用此时是说服别人的最佳时段!

首都师大《世界上古史》习题及其解答

重要思考题(摘自首都师大历史系教学大纲2005。11,10、) 1、私有制、阶级和国家是如何产生的? 2、埃赫那吞宗教改革的原因、内容、性质及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3、试述汉谟拉比的统治和古巴比伦的社会经济制度。 4、试述犹太教的产生及其教义。 5、试述波斯帝国的建立和大流士改革的内容。 6、种姓制度如何产生和发展的?对印度社会的影响如何? 7、古代印度的列国时代政治、经济和阶级关系有何特点? 8、早期佛教产生的社会背景、阶级基础和基本教义是什么? 9、斯巴达和雅典在国家形成的途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方面有何异同?10、试述梭伦改革和克利斯提尼改革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11、试述伯利克里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繁荣的原因、内容及其阶级实质。12、叙述古希腊在文化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13、试述罗马对地中海区域的征服及其后果。 14、试述格拉古兄弟改革的目的、内容及失败的原因。 15、试述屋大维元首政治的内容及其实质。 16、试述罗马帝国公元三世纪危机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17、试分析戴克里先和君士坦丁改革的性质、内容和结果。 18、试分析古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重要参考书 1、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朱龙华著:《世界历史?上古部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3、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4、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5、摩尔根:《古代社会》,三联书店1978年版。 6、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上古部分),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7、《世界上古史纲》编写组:《世界上古史纲》(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8、《世界上古史纲》编写组:《世界上古史纲》(下册),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9、阿甫基耶夫:《古代东方史》,三联书店1965年版。 10、周一良:《中外文化交流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1、朱龙华:《千古名城巴比伦》,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12、塔帕尔:《印度古代文明》,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世界史大事年表编年史

世界史大事年表 一、古代史(1500年左右之前的世界史)西方文明的源头 前8C中叶,古希腊城邦兴起 前594年,梭伦改革开始,雅典民主政治开始 前509-前27年,罗马共和国时代 前509年,克利斯提尼改革开始 前457年,伯利克里推行民主改革 前449年,古罗马十二铜表法,成文法诞生 前5C-前4C,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先后出现。 前338年,古希腊城邦为马其顿灭 前286,古罗马确立阿奎利亚法,是民事侵权法开端。 前27罗马帝国建立,屋大维创立元首制,称奥古斯都。395年分裂;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1453年东罗马帝国亡 公元529年,《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编撰,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二、近代史(1500年左右——20世纪初的世界史)工业文明时代 1492,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 1497,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 1517,马丁·路德贴出《九十五条论纲》,揭开宗教改革序幕。 1519-1522,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1543,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出版,提出“日心说”,标志自然科学的开端。 1581年,荷兰摆脱西班牙国王的统治,赢得了国家的独立,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588,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走上殖民扩张道路。 17世纪,荷兰取代西、葡成为头号贸易强国,被誉为“海上马车夫”。 1687年,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 164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1688,光荣革命,玛丽和威廉共同继承王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 1689,英国颁布《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政体逐渐形成。【中俄《尼布楚条约》】1721,英国下院多数党领袖沃尔波尔主持内阁,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 18世纪中期,英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逐步建立起“日不落帝国”。 1776,英属北美发表《独立宣言》;亚当·斯密出版《国富论》。 1787,制宪会议在费城召开,制定1787年宪法。 1789,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美国正式颁布宪法;7·14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7 ~ 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 1765,英国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工业革命开始。 1785,瓦特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 18-19世纪之交,欧洲古典主义音乐向浪漫主义音乐过渡。 18世纪末19世纪初,新古典主义美术。 1807,富尔顿发明蒸汽轮船。 1804~1814,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1815,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文学。 1840左右,机器制造业诞生,英国工业革命完成。

高中历史人教版高考世界古代史知识点总结【实用】

▲古代世界政治与经济 1、上古人类文明中,埃及的法老是最大的奴隶主;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较全面地 反映了对奴隶主阶级统治的维护及古代社会的面貌。 2、古印度的种姓制度是森严的等级制度。 3、雅典的伯里克利改革,使奴隶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4、罗马共和国的盛与衰,正是罗马奴隶制发展状况的真实表现。 5、中古亚欧文明中,日本大化改新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6、基督教会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正成为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世界古代政治特点 国别特征 埃及(1)实行奴隶主专制统治;(2)国王(法老)驱使人民修筑金字塔。 巴比伦(1)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2)汉谟拉比法典是现存世界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印度(1)实行等级制度,加强奴隶主统治; (2)公元前6世纪,产生佛教,后被阿育王定位国教 希腊 斯 巴达 奴隶主贵族专政的奴隶制国家 雅 典 奴隶制共和国,伯里克利改革期间,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罗马 前 期 奴隶主贵族专政的奴隶制共和国 后 期 奴隶制的军事帝国 阿拉伯穆罕默德和哈里发利用伊斯兰教统一阿拉伯;8世纪中期至10世纪,阿拉伯帝国形成、发展,地跨欧亚非三洲,传播伊斯兰教 朝鲜公园前后,建立奴隶制国家;14世纪末,发展为封建朝鲜王朝 日本公元前后,建立奴隶制国家;7世纪,孝德天皇的“大化改新” 使日本向封建社会过渡;12世纪末,进入幕府统治时期 土耳其13世纪末,建立封建军事国家,以伊斯兰教为国教,首领素丹进行政教合一的统治;16世纪,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法兰克王国5世纪末建立,是第一个接受基督教的日耳曼人国家;9世纪初查理大帝时,王国全盛,帝国形成;843年,帝国被瓜分为法兰西、德 意志、意大利三国;15世纪,法兰西王国成为中央集权国家。 英吉利王国9世纪早期,不列颠小王国形成统一的英吉利王国,采用国王→ 大、中贵族→骑士→农奴、自由农民和城镇平民的封建等级制度统治 世界古代经济发展特征 国别特征

世界古代史大一期末考题

世界古代史大一期末考试题目 1.《古代社会》 美国学者路易斯·亨利·摩尔根于1877年出版,将人类文化发展分为蒙昧时代(低级中级高级)野蛮时代(三级)和文明时代、 2.拉美西斯二世 古埃及第十九王朝法老,其执政时期是埃及新王国最后的强盛年代。Tavern进行了一系列的远征,以恢复埃及对巴勒斯坦的统治。他在叙利亚与同时代的另一强大帝国赫梯发生利益冲突。双方在前1299年发生一次著名的卡代什战役。并于前1283年与赫梯王国签订人类历史上第一份和平条约《银板和约》。3.“巴比伦之囚” 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尼布甲尼撒二世摧毁了耶路撒冷,犹太人全族四万多人被掳掠到巴比伦,在巴比伦渡过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囚徒生活,史称“巴比伦之囚”。这一时期促使犹太教一神论观念和救世主观念的形成。 4.索罗亚斯德教 索罗亚斯德教是伊斯兰教诞生之前西亚最有影响的宗教,古代波斯帝国的国教,曾被伊斯兰教徒称为“拜火教”,是摩尼教之源,在中国称为“祆教”。索罗亚斯德教的教义一般认为是神学上的一神论和哲学上的二元论。 5.布匿战争 公元前264~前146年古代罗马与迦太基之间的3次战争。罗马人称迦太基人为“布匿”,故也叫布匿战争第一、二次布匿战争是作战双方为争夺西部地中海霸权而进行的扩张战争,第三次布匿战争则是罗马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 6.汤恩颅骨 1924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担任威特沃思兰德大学医学院解破学教授的达特从一箱采石场送来的化石中找到并修复出一具比较完整的颅骨。 7.哈拉巴文化 印度河流域文明的早期时代。是早期城邦国家,创造了自己的文字,经济上农业是主要的生产活动和经济部门。捕鱼业和狩猎业也占有一定地位。手工业很发达,金属加工、制陶业和纺织业有较高的水平。商业贸易相当活跃 8.“四帝共治制” 戴克里先改革后,结束三世纪危机,为稳固帝国所提出提出并实施的举措,将帝国分为东西两部分,每部分由一位皇帝管辖,称为“奥古斯都”,每位奥古斯都再指定一位助手和继承人,称为“恺撒”。 9.简析原始社会农业革命的影响。 第一、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增强了人类对自然界的支配和适应能力,提高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人类有了较为稳定和丰富的食物供应,利于度过漫长的冬季和改善交通条件。 第二、带动和促进了原始的科学技术和知识领域等的发展。利于历算天文知识、动植物学、纺织、机械、数学、医学和药学等发展。 第三、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迁徙生活逐渐转为定居生活。 第四、农业革命为一系列的社会变革打下了物质基础。诸如剩余产品、社会分工、阶级分化、国家出现、社会组织的演变、婚姻形态的更迭和城市诞生等等 第五、农业革命导致了人口爆炸,促使了人种向有利于从事农业的蒙古人种、高加索人种和黑人的壮大。10.埃及新王国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强化的表现。 王权神化加剧 国王以五种王衔神化统治 国王成为活着的神 以法老尊称神化统治王权

人教部编版高中历史世界史常考历史事件时间表

人教部编版高中历史世界史常考历史事件时间表 世界古代史 一、古希腊: 1、梭伦改革开始(前594年): 2、克里斯提尼改革开始(前506年): 3、伯利克里时代(前443年---前429年): 4、智者运动(前5世纪中叶): 二、古罗马: 1、罗马共和国建立(前509年): 2、《十二铜表法》颁布(前449年): 3、公民法(前509年---前3世纪): 世界近代史 一、早期资本主义时期(工场手工业阶段)(14世纪---18世纪中叶); (1)经济:1、资本主义萌芽产生(14、15世纪); 2、文艺复兴(14世纪---17世纪); 3、宗教改革(16、17世纪):马丁路德改革开始(1517年); 4、新航路开辟(15世纪---16世纪):迪亚士发现好望角(1488年)、达伽马达印度(1498年)、哥伦布第一次到达美洲(1492年)、麦哲伦环球航行开始(1519年); 5、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1588年); 6、英国在北美获得第一块殖民地---弗吉尼亚(1607年);

7、荷兰成为世界上的“海上马车夫”(17世纪); 8、英国颁布《航海条例》(1651年); 9、三次英荷战争(1652年---1674年); (2)政治:10、英国“光荣革命”(1688年); 11、英国颁布《权利法案》(1689年); 12、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完善(18世纪中叶); 13、英法七年战争(1756年---1763年); 14、启蒙运动(17、18世纪); 15、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确立(17世纪末); 16、美国发表《独立宣言》(1776年); 17、美国颁布《1787年宪法》(1787年); 18、法国大革命爆发(1789年); 二、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工业革命阶段)(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叶); (1)经济: 1、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1765年); 2、阿克莱特发明水力纺纱机(1771年); 3、克隆普顿发明“骡机”(1779年); 4、卡特莱特发明水力织布机(1785年); 5、瓦特改良蒸汽机(1782年); 6、富尔顿发明汽船(1803年);(1807年) 7、史蒂芬孙发明火车(1814年); 8、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中期);

健康作息时间表

健康作息时间表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认为,在饮食方面要摄入全面均衡的营养,保证一定的体育锻炼,拥有健康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人才能够更加健康。那么,世界 上公认的健康作息时间表,是怎样的呢? 1.7点起床。早起之后,喝上一杯温水,可以补充水分,对身体健康也是很有 好处的。 2.7点20至8点吃早餐。俗话说,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一 日三餐都是非常重要的。人们都需要营养全面而丰富的早餐,早餐吃好了,人的一整天都是充满活力的。 3.8点半至9点要避免剧烈运动。在这个时间段,人体的免疫系统还比较弱, 不适合做剧烈的运动。可以选择走路上班,不仅能让人得到一定的锻炼,还可以让人感到更加惬意。 4.9点至10点,做一些困难性的工作。很多公司都是九点开始上班,在上午, 人的头脑最清醒犀利,在这个时间段,可以做最有难度的工作,要充分利用上午清醒的大脑。 5.10点半,让眼睛休息一下。很多人工作起来,往往会忘记时间。但在工作一 段时间后,应该起来走动走动,让身体得到休息。可以选择眺望一下远方,做做眼保健操,缓解眼部的疲劳。 6.11点,吃点水果。很多人到这个时候,上午工作的差不多了,也开始饿了, 但是还没有到下班的时间。可以选择吃点水果,在上午吃水果,人体对于水果里的营养吸收也是比较好的。 7.12点至12点半,吃午餐。午餐应该要吃饱,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下午才 更有精力工作。值得注意的是,久坐办公室的人,午餐不要吃得太油腻,否则容易发胖。

8.13点至14点,午睡。在这个时间段,可以小睡一会,不过午睡时间最好控制在20分钟之内,否则容易陷入深度睡眠。在中午的时候,少玩激烈的游戏,这会让大脑处于过度紧张的状态,会造成下午身体的疲惫。 9.14点至16点,做创意性的工作。午后,人的思维比较活跃,可以选择做创意性工作。 10.16点至19点,做细致性的工作。下午四点到七点,身体和大脑都处于一天中的巅峰状态,做细致而密集的工作是最好的。 11.19点,进行运动。忙了一天的工作了,在晚饭之后,休息一段时间,进行适量的体育运动,这样比较健康。 12.20点,看电视或看书。要讲究劳逸结合,一天都比较忙碌,晚上就应该放松一下。 13.22点,洗澡睡觉。时间差不多,就去洗个澡,缓解身体的疲劳。在这之后,就可以睡了,身体23点开始排毒,不要违背身体的自然规律。

世界古代史的简答题

补充的简答题 一、马略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内容:(1)以募兵制代替公民兵制。为了迅速征集军队,马略取消了财产资格限制,允许任何公民志愿参军,其中大部分是无产者。 (2)延长士兵服役的年限。一般认为把士兵服役期限延长至16年,期满后老兵可分得一块份地作为补偿。 (3)实行固定的军饷报酬。 (4)改革军团组织。推行联队制。 (5)统一军队的武器装备。 意义:马略的军事改革结束了罗马公民兵制度,解决了因小农衰微导致的兵源枯竭问题,使大量的无产贫民加入军队,既巩固了罗马政权,又稳定了罗马社会。但是马略的改革使原有的公民兵变成了长期服役的职业军队,遂造成了军人的跋扈,亦使以往的内争变成内战,为军事独裁政治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二、简述印度种姓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主要内容:“种姓”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叫“瓦尔那”,就是颜色或品质的意思。因此种姓制度又叫瓦尔那制度。在种姓制度下,古代印度人被分为四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婆罗门是祭司贵族。它主要掌握神权,占卜祸福,垄断文化和报道农时季节,在社会中地位是最高的。刹帝利是雅利安人的军事贵族,包括国王以下的各级官吏,掌握国家的除神权之外的一切权力。吠舍就是平民,没有特权。首陀罗是指那些失去土地的自由民和被征服的达罗毗荼人,实际上处于奴隶的地位。 特征:1、职业固定化,身份世袭化。2、严格实行种族内婚制。3、种姓间法权地位不平等。4、宗教生活上实行种姓限制。 三、简述佛教的基本教义和阶级实质 基本教义:缘起、法印、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因果业报、三界六道、三十七道品、涅盘,以及自成一体的密宗法义等。 1、所谓缘起论,即阐释宇宙万法皆由因缘所生起之相状及其原由等教理之论说。 2、即作为印证是否合乎佛法的标准。 3、“谛”意思为真理或实在。四谛,又作四圣谛。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4、即合乎正法的八种悟道成佛的途径,又称八圣道。八正道中最根本的一道是正见,即坚定不移地信奉佛教的教义。 5、所谓十二因缘就是这十二个环节一环套一环,顺逆都互相缘生缘灭,故称十二因缘。 6、因果业报佛教认为,众生的行为能引生异时之因果,善之业因必有善之果报,恶之业因必有恶之果报,此称善因善果、恶因恶果,或称善因乐果、恶因苦果。 7、三界六道是佛教业报轮回说的主要内容。 8、三十七道品又作三十七菩提分,指为追求智慧、获得觉悟而进入涅盘境界的三十七种修行方法和途径。 9、涅盘,意译作灭、寂灭、灭度等,是佛教修行的最终目的和最高境界,一般指破除烦恼、无明后所证得的精神境界,这是一种不生不灭、超越生死、永恒安乐的境界。 10、密宗法义在佛教教义中,密宗的教义系统具有其显着的独特性。 阶级实质:佛教能让苦难的被统治者通过精神的放松来解脱苦难。一直作为一种精神鸦片、麻醉和奴役人民的思想,在阶级社会里,菩萨也是统治阶级的菩萨。统治阶级更需要用佛教从物质和精神上维系他们享乐的生活,缓和被统治者的反抗和斗争。 四、简述伊斯兰教兴起的背景和基本教义: 背景::伊斯兰教产生前,阿拉伯半岛动荡不安,伊斯兰教的产生恰是当时半岛上多种矛盾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反映。首先,阿拉伯人面临着生存危机。波斯和拜占庭帝国长期的战争使希贾兹商路乃至阿拉伯半岛经济都走向衰落,同时沙漠中贫乏的物质生活也使半岛上的居民经常面临死亡的威胁。其次,生存环境的恶化加剧了阿拉伯半岛的社会危机。麦加贵族在商路被阻断的情况下加紧盘剥贫苦民众。社会内部冲突和对抗加剧,同时不同部落之间的战争也日趋频繁。最后,生存的艰难也加剧了阿拉伯半岛的信仰危机,对多神崇拜的信仰开始松动瓦解,而哈尼夫运动和其他一神教信仰给

世界历史时间轴

世界史和中国史的时间及事件对照表 说明:有下划线:中国史及著名人物无下划线:世界史 大约三百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人类 约5000-7000年前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约4000-5000年前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 公元前3113年玛雅在中美定居 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2700-2500年埃及兴建金字塔 公元前3000年左右两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城市国家 公元前3000年代中期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化 约4000多年前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尧、舜、禹时期 公元前2070年禹传予启,夏朝建立,(夏: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2600年埃及古王国第四王朝时期门考拉夫妇立像 公元前2500年埃及狮身人面像石雕,也称为《斯芬克司像》。 公元前2100年左右埃及奴隶河贫民大起义 公元前1894年古巴比伦王国建立 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商朝建立(商代:公元前1600 年到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殷 约公元前1792年-1750年古巴比伦制汉谟拉比法典石雕“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所发现的最早的成文的法律。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西周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公元前1000年左右努比亚建立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结束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春秋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公元前11世纪末以色列民族进入王国时期 老子(约公元前580~约前500年) 孔子(公元前552年-公元前479年) 大约公元前600年,恒河平原上已建立起许多城镇。北印度16个小国,统一为“摩揭陀”天国 公元前594年雅典的梭伦改革 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攻陷犹大国首都耶路撒冷 公元前六世纪,居鲁士统一波斯佛教在印度产生 公元前539年波斯占领巴比伦 公元前538年犹大遗民重回耶路撒冷 公元前525年波斯灭埃及 公元前509年罗马成立贵族专政的奴隶制共和国 公元前490年,马拉松战役 公元前480年,波斯攻希腊,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率300斯巴达勇士死守直至全部阵亡。 战国(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小学生作息时间表

王吴小学四二班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作息时间表

寒暑假期作息时间表 2、每天练字3页,每天检查一次。 3、暑假期间写日记至少50篇。 4、养成自觉、勤奋、独立好习惯,主动帮做家务等。 5、每周户外活动1—2次。 6、该作息表从2013-4-12起开始执行。 7、该作息充分保证假期娱乐和适量学习,并对进一步巩固和加强独立能力有所帮助。 8、如遇外出旅游、走亲访友或生病(视病情),该作息临时失效。 9、凡一切与教学大纲无关的行为统称自由活动,鼓励外出并保证正常的运动量。 10、抄送其他常访小朋友,告知配合执行,意外来访小朋友临时告知。 11、学会一到两项本领。(学游泳、学骑车、学打球……)家长可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作适当安排,注意安全第一。 12、每天在家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13、一个星期整理一次房间。 14、每天看电视、玩电脑不超过两小时。 15、如果报名参加其他培训班,要对作息时间重新灵活安排。 16、做的好的画★,没做画X,一般画△。如果有特别原因也可写明。 17、这张表最好由家长填写,也可以培养孩子自主管理的能力,交给孩子填写,但要落实他登记的情况是否属实。 18、阅读课外书籍一栏可以写他看的书名。背诵一栏也可填背诵的题目。 19、自由安排的时间较长,家长可和孩子一起商量,征求孩子的意见,作出适当的具体安排。 20、请家长在培养孩子作息有规律的良好习惯的同时,自己也能做遵守时间的榜样。 21、暑假时间比较长,能否坚持是最大的困难,相信只要把每一天都安排到位并督促孩子做到了,孩子的暑假生活一 定会是充实而又快乐的。

奖励和惩罚 一、暑假期间一天表现良好奖励8个五角星,一周如集齐40个五角星,周日可以多玩40分钟电脑;集齐20个五角星,周日可以多玩20分钟电脑.以此类推. 二、一周表现良好奖励5面红旗,如购买小玩具各扣2到3个红旗,红旗集到10个以上可以换购玩具. 三、暑假期间如不遵守作息时间/作业拖拉不认真\不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话各扣1个五角星,表现特别不好,当天不许玩电脑. 评分表 行为规范约定 第一类生活类 1.每日按时起床(节假日和生病期间除外),并在15分钟内完成穿衣、洗漱、叠被子等,可加1颗“★”,否则扣1颗“★”。2.每日起床后坚持体育锻炼15分钟以上,增加1颗“★”。体育锻炼内容可自行选择,如跑步、广播体操、器械等。3.主动整理好上学的书包、文具、书本等,按时出门上学,加1颗“★”。 4.每餐后主动收拾自己的碗、筷等餐具,并清洗干净,增加1颗“★”。每日若有一餐未做到则不加(生病期间或家长不要求时除外)。 5.主动清洗自己的小衣物(如袜子、手套、红领巾、内衣裤等),每一次加1颗“★”。 6.主动帮助大人整理卫生(如扫地、拖地、倒垃圾、整理物品等),每周日由大人综合一周表现评定是否加1颗“★”。7.积极回应大人的呼叫和提问,每周日由大人综合一周表现评定是否加1颗“★”。 8.每日主动给妈妈打一次电话(妈妈回新疆上班期间),可每日加1颗“★”。 9.主动关心家人身体健康,每周日由大人综合评定一周表现是否加1颗“★”。 10.保持书桌整洁干净,每周日由大人综合一周表现评定是否加1颗“★”或扣1颗“★”。 11.经常保持个人清洁卫生,每周日由大人综合一周表现评定是否加1颗“★”或扣1颗“★”。 12.个人玩具、图书是否爱惜、摆放有序。每周日综合一周表现是否加1颗“★”或扣1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