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兔血液凝固实验报告

家兔血液凝固实验报告

家兔血液凝固实验报告

家兔血液凝固实验报告

引言:

血液凝固是人体内重要的生理过程之一,它在维持血管完整性和止血方面起着

关键作用。为了更好地理解血液凝固过程,我们进行了一项家兔血液凝固实验。本报告旨在详细描述实验步骤、结果和讨论,以及对实验结果的解释。

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家兔血液凝固过程,了解血液凝固的机制和影响因素。

实验材料和方法:

1. 实验材料:家兔、注射器、试管、止血带、细胞计数板、显微镜等。

2. 实验步骤:

a. 选择一只健康的家兔,确保它处于安静状态。

b. 用止血带约束家兔的前腿,以便容易抽取血液。

c. 用消毒酒精擦拭家兔的耳朵,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d. 使用注射器从家兔的耳朵上抽取适量的血液,并将其转移到试管中。

e. 在试管中观察血液的凝固过程。记录凝固开始的时间,并定期观察血液的

状态。

f. 使用细胞计数板和显微镜观察血液中的血小板数量和形态变化。

实验结果: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了以下现象:

1. 血液凝固的开始:家兔血液在接触到空气后很快开始凝固,凝固时间约为2-

3分钟。

2. 凝固过程的变化:血液逐渐由液态变为凝固状态,形成了血块。

3. 血小板的变化:在血液凝固过程中,我们观察到血小板数量的显著增加,并且它们聚集在血块周围。

讨论和解释:

1. 凝固开始的时间:家兔血液相对较快地开始凝固,这可能是由于家兔的血液中含有较高浓度的凝血因子。凝血因子是一类蛋白质,它们在血液凝固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 血小板的作用:血小板是血液中的细胞碎片,它们在血液凝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血管受损时,血小板会聚集在损伤部位,形成血小板血栓,从而阻止出血。

3. 血液凝固的调节:血液凝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一系列凝血因子的相互作用。在正常情况下,机体能够通过激活和抑制凝血因子来维持血液凝固的平衡。如果这个平衡被打破,可能会导致出血或血栓形成等疾病。

结论:

通过家兔血液凝固实验,我们对血液凝固的过程和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血小板的聚集和凝血因子的活化在血液凝固中起着重要作用。进一步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血液凝固的调节机制,并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指导。

家兔血液凝固实验报告

家兔血液凝固实验报告 家兔血液凝固实验报告 引言: 血液凝固是人体内重要的生理过程之一,它在维持血管完整性和止血方面起着 关键作用。为了更好地理解血液凝固过程,我们进行了一项家兔血液凝固实验。本报告旨在详细描述实验步骤、结果和讨论,以及对实验结果的解释。 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家兔血液凝固过程,了解血液凝固的机制和影响因素。 实验材料和方法: 1. 实验材料:家兔、注射器、试管、止血带、细胞计数板、显微镜等。 2. 实验步骤: a. 选择一只健康的家兔,确保它处于安静状态。 b. 用止血带约束家兔的前腿,以便容易抽取血液。 c. 用消毒酒精擦拭家兔的耳朵,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d. 使用注射器从家兔的耳朵上抽取适量的血液,并将其转移到试管中。 e. 在试管中观察血液的凝固过程。记录凝固开始的时间,并定期观察血液的 状态。 f. 使用细胞计数板和显微镜观察血液中的血小板数量和形态变化。 实验结果: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了以下现象: 1. 血液凝固的开始:家兔血液在接触到空气后很快开始凝固,凝固时间约为2- 3分钟。

2. 凝固过程的变化:血液逐渐由液态变为凝固状态,形成了血块。 3. 血小板的变化:在血液凝固过程中,我们观察到血小板数量的显著增加,并且它们聚集在血块周围。 讨论和解释: 1. 凝固开始的时间:家兔血液相对较快地开始凝固,这可能是由于家兔的血液中含有较高浓度的凝血因子。凝血因子是一类蛋白质,它们在血液凝固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 血小板的作用:血小板是血液中的细胞碎片,它们在血液凝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血管受损时,血小板会聚集在损伤部位,形成血小板血栓,从而阻止出血。 3. 血液凝固的调节:血液凝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一系列凝血因子的相互作用。在正常情况下,机体能够通过激活和抑制凝血因子来维持血液凝固的平衡。如果这个平衡被打破,可能会导致出血或血栓形成等疾病。 结论: 通过家兔血液凝固实验,我们对血液凝固的过程和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血小板的聚集和凝血因子的活化在血液凝固中起着重要作用。进一步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血液凝固的调节机制,并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指导。

血液凝固的影响因素实验报告

血液凝固的影响因素实验报告 篇一: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实验报告书写 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来了解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及了解影响血液凝固的一些因素。 (二)实验对象:家兔 (三)实验步骤:(略) (四)实验结果: 1、观察纤维蛋白原在凝血过程中的作用:实验中可见到静置杯内血液发生凝固。搅拌杯内血液不凝固,但在毛刷上见到红色的血凝块,经水冲洗后毛刷上缠绕有白色丝状物。 2、观察影响血凝的一些理化因素:如下表9-1所示。 表9-3影响血凝的一些理化因素实验条件 1.加少许棉花 2. 用石蜡油均匀涂试管内壁 3.放置37℃水浴 4.放置冰水水浴

5.加肝素10个单位 6.加草酸钾2mg (表9-3文字说明:略) 3、观察内源性及外源性凝血过程:如下表9-2所示 表9-2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过程的观察 试剂 1、富血小板血浆 2、少血小板血浆 3、生理盐水 4、羊肺悬液 5、0.025mol/L CaCl2 血液凝固时间 (表9-2文字说明:略) (五)讨论: 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为不流动的冻胶状态血液凝固过程大致分为三个主要阶段:①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②凝血酶原激活成凝血酶,③纤维蛋白原转变为

纤维蛋白。在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过程中分有两种不同的途径: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外源性凝血途径。内源性凝血途径是由凝血因子Ⅻ启动的,参与血凝的全部凝血因子都在血浆内。凝血因子Ⅻ可被各种带负电荷的物质等所激活,如血管内膜暴露的胶原纤维、玻璃、陶器等。外源性凝血途径是由存在于血管外组织中的凝血因子Ⅲ所启动的,其余参与的凝血因子也在血管内。凝血因子Ⅲ在脑、肺、胎盘组织含量很丰富。 不管是内源性凝血途径或外源性凝血途径,他们最后的是使血纤维蛋白的形成而使血液发生凝固。在观察纤维蛋白原在凝血过程中作用的实验中,由于参与凝血的全部凝血因子都在血浆中,因此其凝血过程是属于内源性凝血。由于玻璃和毛刷表面都带有负电荷,后者可激活凝血因子Ⅻ,启动内源性凝血过程。凝血到最后阶段时,在凝血酶的作用下,把纤维蛋白原水解成血纤维蛋白;形成的纤维蛋白不断地交叉成网状结构,把血液中的所有血细胞网凝血时间 50’’ 8’15’’ 2’15’’ 6’45’’不凝不凝试管1 0.2 ml 0.2 ml 0.2 ml 2’15’’试管2 0.2 ml 0.2 ml 0.2 ml 3’45’’试管3 0.2 ml 0.2 ml 0.2 ml 45’’ 罗于其中,从而使血液发生凝固。静置杯中的血液,由于发生了上述的血液凝固过程,所形成的纤维蛋白没有被破

血液凝固的影响因素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血液凝固的影响因素实验报告 篇一: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实验报告书写 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来了解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及了解影响血液凝固的一些因素。 (二)实验对象:家兔 (三)实验步骤:(略) (四)实验结果: 1、观察纤维蛋白原在凝血过程中的作用:实验中可见 到静置杯内血液发生凝固。搅拌杯内血液不凝固,但在毛刷上见到红色的血凝块,经水冲洗后毛刷上缠绕有白色丝状物。 2、观察影响血凝的一些理化因素:如下表9-1所示。 表9-3影响血凝的一些理化因素实验条件 1.加少许棉花 2.用石蜡油均匀涂试管内壁 3.放置37℃水浴 4.放置冰水水浴

5.加肝素10个单位 6.加草酸钾2mg (表9-3文字说明:略) 3、观察内源性及外源性凝血过程:如下表9-2所示 表9-2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过程的观察 试剂 1、富血小板血浆 2、少血小板血浆 3、生理盐水 4、羊肺悬液 5、0.025mol/Lcacl2 血液凝固时间 (表9-2文字说明:略) (五)讨论: 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为不流动的冻胶状态血液凝固过程大致分为三个主要阶段:①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②凝血酶原激活成凝血酶,③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在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过程中分有两种不同的途径: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外源性凝血途径。内源性凝血途径是由凝血因子Ⅻ启动的,参与血凝的全部凝血因子都在血浆内。凝血因子Ⅻ可被各种带负电荷的物质等所激活,如血管内膜暴露的胶原纤维、玻璃、陶器等。外源性凝血途径是由

存在于血管外组织中的凝血因子Ⅲ所启动的,其余参与的凝血因子也在血管内。凝血因子Ⅲ在脑、肺、胎盘组织含量很丰富。 不管是内源性凝血途径或外源性凝血途径,他们最后的是使血纤维蛋白的形成而使血液发生凝固。在观察纤维蛋白原在凝血过程中作用的实验中,由于参与凝血的全部凝血因子都在血浆中,因此其凝血过程是属于内源性凝血。由于玻璃和毛刷表面都带有负电荷,后者可激活凝血因子Ⅻ,启动内源性凝血过程。凝血到最后阶段时,在凝血酶的作用下,把纤维蛋白原水解成血纤维蛋白;形成的纤维蛋白不断地交叉成网状结构,把血液中的所有血细胞网凝血时间50’’8’15’’2’15’’6’45’’不凝不凝试管10.2ml0.2ml0.2ml2’15’’试管20.2ml0.2ml0.2ml3’45’’试管 30.2ml0.2ml0.2ml45’’ 罗于其中,从而使血液发生凝固。静置杯中的血液,由于发生了上述的血液凝固过程,所形成的纤维蛋白没有被破坏,所以杯中血液凝固。而搅拌过的杯内血液,虽也发生血液凝固过程,但所形成的纤维蛋白却不断缠绕到毛刷上,当杯内血液的纤维蛋白原全部水解掉后,形成的纤维蛋白也全部缠绕在毛刷上,这时血纤维只能网罗毛刷附近的一些血细胞,在毛刷上见有血凝块。经水漂洗后,血细胞被冲走,毛刷上剩下的是白色细丝状的纤维蛋白。搅拌后的杯内血液因

家兔血液凝固

不同因素对家兔血液凝固的影响 摘要 目的 通过测定某些条件下的血液凝固时间,探究不同因素对血液凝固的影响。方法 采用颈动脉放血取血,用不同因素处理各试管血液,记录凝血时间。结果 试管中放有肺组织浸液的先发生凝血反应,其次是放有少许棉花的试管中的血液发生凝固,再是放有生理盐水的血液发生凝固,其他因素作用下的家兔血液在试验结束仍然没有发生凝血反应。结论 少量生理盐水、少许棉花、肺组织浸液能够促进血液凝固,缩短凝血时间。液体石蜡、草酸钾、冰块、肝素能够减慢凝血过程,延长凝血时间。 关键词 家兔;血液凝固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对象:家兔。 1.2. 实验仪器:兔手术台,常规手术器械,注射器,小烧杯,试管架,试管,动脉夹,动 脉插管,秒表。 1.3. 实验药品和试剂:石蜡油,冰块,肝素,草酸钾溶液,肺组织浸液,氨基甲酸乙酯, 生理盐水。 1.4. 实验方法 1.4.1麻醉固定 家兔称重后,按1g/kg 体重剂量耳缘静脉注射200g/L 氨基甲酸乙酯。待兔麻醉后,将其仰卧,先后固定四肢及兔头。 1.4.2颈部手术 剪去颈前被毛,颈前正中切开皮肤6~7cm,直至下颌角上1.5cm,用止血钳钝性分离软组织及颈部肌肉,暴露左、右颈总动脉鞘。用玻璃分针分离出两侧动脉鞘内颈总动脉,在一侧颈总动脉远心端结扎,近心端用动脉夹夹住,并在动脉下面预先穿一细线备用。用眼科剪在靠近结扎处动脉壁上剪一“V ”字形切口,将动脉插管向心方向插入颈总动脉内,结扎导管以备取血。 1.4.3取8支试管,按下表准备不同的实验条件 表1-1 血液凝固和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1.4.4取血 试管 编号 实验条件 凝血时间(秒) 每管加血2ml 1 NaCl 0.1 ml (室温24) 2 放棉花少许 3 石蜡油涂管内壁 4 冰浴 5 肝素1ml 6 2﹪草酸钾0.1ml 7 肺组织浸液0.1ml

家兔dic实验报告

家兔dic实验报告 篇一:功能学实验家兔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功能学实验家兔实验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应用静脉注射兔脑浸液方法,复制家兔实验性DIC。通过实验和几项血液学指标的测定及结果分析,了解实验室诊断DIC 的常用方法。并且联系理论知识加深理解DIC 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二.实验动物 未知性别家兔(实验室提供)一只。 三.实验过程 1.家兔于仰卧位固定,颈部剪毛,在颈部皮下注射局麻药1%普鲁卡因约5ml,行局部麻醉。 2. 用剪刀颈部切开皮肤,钝性分离皮下组织,暴露气管后往外侧拉开切口边缘的皮肤及下方的肌肉组织,找到颈

动脉并用玻璃分针分离,行颈动脉插管。 3. 第一次采集血标本:预先向10ml 离心管中注入%枸橼酸钠溶液。再打开血管夹,从颈动脉插管放血,立即反复颠倒混匀(切忌振荡混匀),待离心。向动脉插管中回推生理盐水,夹好血管夹。 4. 复制DIC 模型:抽取2%兔脑浸出液10ml于注射器中,经耳缘静脉缓慢推注,注入速度为每分钟2ml以下。同时密切观察家兔反应,如出现呼吸急促,烦动不安,当即停止注射,迅速进行第二次采血。若注射完后家兔未挣扎,则在注射后计时2min,2min后进行第二次采血。采血方式与第一次采血相同。 5. 将前后两次所得的抗凝血,经3000rpm离心5min,将上层血浆清液分别吸至两支清洁试管中,切忌吸入细胞成分,并作好标记备用。其中一支试管吸入血浆,另一只试管尽量吸取剩下的血浆。 6. 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3P实验):向吸取血浆的两支试管中加入1%

鱼精蛋白溶液50μl,轻轻摇匀后,在37℃水浴15min。取出试管,在灯光下对黑色背景一边晃动试管一边观察,溶液清澈者为阴性,出现絮状沉淀或胶冻状物为阳性。 7. KPTT, PT, TT, FIB实验:剩余两支试管使用凝血仪测定KPTT, PT, TT和FIB,并记录数据。 四.实验药物及器材 实验药物:2%兔脑浸出液(临用前配,并在37℃保存),1%普鲁卡因溶液,%枸橼酸钠溶液。生理盐水,1%鱼精蛋白溶液。 实验器材:兔手术台,手术器械,37℃电热恒温水浴箱,离心机,刻度离心管(2 支),试管(5支),移液器(100μl,1000μl),纱布。 五.实验结果 1、实验现象记录 家兔皮下注射局麻药后,在皮下形成鼓包,经按摩揉动数分钟后,鼓包仍存在,局麻药未完全吸收。经家兔耳缘

生理学影响血液凝固因素的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人员: 实验日期:2011年9月21日室温:27 C 大气压:1个标准大气压 实验名称: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来了解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及了解影响血液凝固的一些因素。 (二)实验对象:家兔 (三)实验步骤:(略) (四)实验结果: 1、观察纤维蛋白原在凝血过程中的作用:实验中可见静置烧杯内的血液发生凝固。搅拌杯内的血液不发 生凝固,但毛刷上可见红色的血凝块,将毛刷冲洗干净后可见毛刷上缠有白色丝状物。 2、观察影响血凝的一些理化因素:如下表9-1所示。 中加有棉花时血液凝固速度比石蜡油明显快很多; 水浴是观察温度对血液凝固的影响,结果 表9-1 影响血凝的一些理化因素 实验条件凝血时间 1.棉花少许2' 00 '' 2.石蜡油润滑整个试管表面30 ' 16 '' 3. 37摄氏度水浴中3' 30 '' 4.浸在盛有碎冰块的烧杯中>20 ' 5.加肝素10个单位(加血后摇匀)>20 ' 6.加草酸钾2mg >20 ' 从表9-1可以看出:棉花和石蜡油是观察血液接触粗糙程度对血液凝固的影响,结果血液 放于冰水低温环境中的血液凝固速度比置于37摄氏度温水环境中的明显要慢;当血液中加

了肝素、草酸钾等抗凝剂,在20分钟内均不发生凝血,往该两管各加0.025mol/L CaCI 2 溶液2〜3滴后,肝素管仍旧没有发生血液凝固,草酸钾管整体没有发生血液凝固,但出现血凝块悬浮于试管中。 3. 观察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过程:如下表9-2所示 表9-2 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过程的观察 试剂第一管第二管第三管 1、富血小板血浆0.2ml 2、少血小板血浆0.2ml 0.2ml 3、生理盐水0.2ml 0.2ml 4、羊肺悬液0.2ml 5、0.025moI/L CaCI 2 0.2ml 0.2ml 0.2ml 血浆凝固时间 2 ' 9 '' 4' 42 '' 15 '' 从表9-2可以看出:第三号试管凝血速度最快,第一号试管凝血速度次之,第二号试管凝 血速度最慢。 (五)讨论: 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为不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其过程分为三个主 要阶段:①凝血酶原激活复合物的形成;②凝血酶的的激活;③纤维蛋白的生成。在凝血酶 原激活复合物的形成过程中分有两种不同的途径: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外源性凝血途径。内源性凝血途径是由凝血因子四启动的,参与血凝的全部凝血因子都在血浆内。凝血因子四可被 各种带负电荷的物质所激活,如血管内膜破损后暴露的胶原纤维、玻璃、陶器等。外源性凝 血途径是由存在于血管外组织中的凝血因子川(组织因子)所启动的,其余参与血凝的凝血因子也在血管内。凝血因子川在脑、肺等组织含量很丰富。

功能学实验家兔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功能学实验家兔实验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应用静脉注射兔脑浸液方法,复制家兔实验性DIC。通过实验和几项血液学指标的测定及结果分析,了解实验室诊断DIC 的常用方法。并且联系理论知识加深理解DIC 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二.实验动物 未知性别家兔(实验室提供)一只。 三.实验过程 1. 家兔于仰卧位固定,颈部剪毛,在颈部皮下注射局麻药1%普鲁卡因约5ml,行局部麻醉。 2. 用剪刀颈部切开皮肤,钝性分离皮下组织,暴露气管后往外侧拉开切口边缘的皮肤及下方的肌肉组织,找到颈动脉并用玻璃分针分离,行颈动脉插管。 3. 第一次采集血标本:预先向10ml离心管中注入0.5ml3.8%枸橼酸钠溶液。再打开血管夹,从颈动脉插管放血 4.5ml,立即反复颠倒混匀(切忌振荡混匀),待离心。向动脉插管中回推生理盐水,夹好血管夹。 4. 复制DIC 模型:抽取2%兔脑浸出液10ml于注射器中,经耳缘静脉缓慢推注,注入速度为每分钟2ml以下。同时密切观察家兔反应,如出现呼吸急促,烦动不安,当即停止注射,迅速进行第二次采血。若注射完后家兔未挣扎,则在注射后计时2min,2min后进行第二次采血。采血方式与第一次采血相同。 5. 将前后两次所得的抗凝血,经3000rpm离心5min,将上层血浆清液分别吸至两支清洁试管中,切忌吸入细胞成分,并作好标记备用。其中一支试管吸入0.5ml血浆,另一只试管尽量吸取剩下的血浆。 6. 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3P实验):向吸取0.5ml血浆的两支试管中加入1%鱼精蛋白溶液50μl,轻轻摇匀后,在37℃水浴15min。取出试管,在灯光下对黑色背景一边晃动试管一边观察,溶液清澈者为阴性,出现絮状沉淀或胶冻状物为阳性。 7. KPTT, PT, TT, FIB实验:剩余两支试管使用凝血仪测定KPTT, PT, TT和FIB,并记录数据。 四.实验药物及器材 实验药物:2%兔脑浸出液(临用前配,并在37℃保存),1%普鲁卡因溶液,3.8%枸橼酸钠溶液。生理盐水,1%鱼精蛋白溶液。 实验器材:兔手术台,手术器械,37℃电热恒温水浴箱,离心机,刻度离心管(2 支),试管(5支),移液器(100μl,1000μl),纱布。 五.实验结果 1、实验现象记录 家兔皮下注射局麻药后,在皮下形成鼓包,经按摩揉动数分钟后,鼓包仍存在,局麻药未完全吸收。经家兔耳缘静脉缓慢推注兔脑浸出液后,家兔表现较平静。推注完成后计时2min27s时家兔出现呼吸急促,燥动不安,欲挣脱动作,此时进行第二次采血,并离心,进行各项指标测定。家兔在第二次采血后,又重新恢复平静,呼吸正常。一小时后家兔仍未死亡。

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实验报告书写

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来了解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及了解影响血液凝固的一些因素。(二)实验对象:家兔 (三)实验步骤:(略) (四)实验结果: 1、观察纤维蛋白原在凝血过程中的作用:实验中可见到静置杯内血液发生凝固。搅拌杯内血液不凝固,但在毛刷上见到红色的血凝块,经水冲洗后毛刷上缠绕有白色丝状物。 2、观察影响血凝的一些理化因素:如下表9-1所示。 表9-3 影响血凝的一些理化因素 实验条件凝血时间 1.加少许棉花50’’ 2。用石蜡油均匀涂试管内壁8’15’’ 3.放置37℃水浴2’15’’ 4.放置冰水水浴6’45’' 5。加肝素10个单位不凝 6.加草酸钾2mg 不凝 (表9-3文字说明:略) 3、观察内源性及外源性凝血过程:如下表9-2所示 表9-2 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过程的观察 试剂试管1 试管2 试管3 1、富血小板血浆0。2 ml 2、少血小板血浆0。2 ml 0。2 ml 3、生理盐水0。2 ml 0。2 ml 4、羊肺悬液0。2 ml 5、0。025mol/L CaCl20.2 ml 0.2 ml 0。2 ml 血液凝固时间2'15’’3’45’’45’’ (五)讨论: 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为不流动的冻胶状态血液凝固过程大致分为三个主要阶段:①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②凝血酶原激活成凝血酶,③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在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过程中分有两种不同的途径: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外源性凝血途径。内源性凝血途径是由凝血因子Ⅻ启动的,参与血凝的全部凝血因子都在血浆内。凝血因子Ⅻ可被各种带负电荷的物质等所激活,如血管内膜暴露的胶原纤维、玻璃、陶器等。外源性凝血途径是由存在于血管外组织中的凝血因子Ⅲ所启动的,其余参与的凝血因子也在血管内。凝血因子Ⅲ在脑、肺、胎盘组织含量很丰富。 不管是内源性凝血途径或外源性凝血途径,他们最后的是使血纤维蛋白的形成而使血液发生凝固.在观察纤维蛋白原在凝血过程中作用的实验中,由于参与凝血的全部凝血因子都在血浆中,因此其凝血过程是属于内源性凝血.由于玻璃和毛刷表面都带有负电荷,后者可激活凝血因子Ⅻ,启动内源性凝血过程.凝血到最后阶段时,在凝血酶的作用下,把纤维蛋白原水解成血纤维蛋白;形成的纤维蛋白不断地交叉成网状结构,把血液中的所有血细胞网罗于

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实验报告书写

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来了解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及了解影响血液凝固的一些因素。(二)实验对象:家兔 (三)实验步骤:(略) (四)实验结果: 1、观察纤维蛋白原在凝血过程中的作用:实验中可见到静置杯内血液发生凝固。搅拌杯内血液不凝固,但在毛刷上见到红色的血凝块,经水冲洗后毛刷上缠绕有白色丝状物。 2、观察影响血凝的一些理化因素:如下表9-1所示。 表9-3 影响血凝的一些理化因素 实验条件凝血时间 1.加少许棉花50’’ 2. 用石蜡油均匀涂试管内壁8’15’’ 3.放置37℃水浴2’15’’ 4.放置冰水水浴6’45’’ 5.加肝素10个单位不凝 6.加草酸钾2mg 不凝 (表9-3文字说明:略) 3、观察内源性及外源性凝血过程:如下表9-2所示 表9-2 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过程的观察 试剂试管1 试管2 试管3 1、富血小板血浆0.2 ml 2、少血小板血浆0.2 ml 0.2 ml 3、生理盐水0.2 ml 0.2 ml 4、羊肺悬液0.2 ml 5、0.025mol/L CaCl20.2 ml 0.2 ml 0.2 ml 血液凝固时间2’15’’3’45’’45’’ (五)讨论: 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为不流动的冻胶状态血液凝固过程大致分为三个主要阶段:①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②凝血酶原激活成凝血酶,③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在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过程中分有两种不同的途径: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外源性凝血途径。内源性凝血途径是由凝血因子Ⅻ启动的,参与血凝的全部凝血因子都在血浆内。凝血因子Ⅻ可被各种带负电荷的物质等所激活,如血管内膜暴露的胶原纤维、玻璃、陶器等。外源性凝血途径是由存在于血管外组织中的凝血因子Ⅲ所启动的,其余参与的凝血因子也在血管内。凝血因子Ⅲ在脑、肺、胎盘组织含量很丰富。 不管是内源性凝血途径或外源性凝血途径,他们最后的是使血纤维蛋白的形成而使血液发生凝固。在观察纤维蛋白原在凝血过程中作用的实验中,由于参与凝血的全部凝血因子都在血浆中,因此其凝血过程是属于内源性凝血。由于玻璃和毛刷表面都带有负电荷,后者可激活凝血因子Ⅻ,启动内源性凝血过程。凝血到最后阶段时,在凝血酶的作用下,把纤维蛋白原水解成血纤维蛋白;形成的纤维蛋白不断地交叉成网状结构,把血液中的所有血细胞网

血液凝固实验

姓名:吴海林(0106)杨秀芳(0107) 小组号:第一大组第二小组 小组人员:吴海林、杨秀芳、陈坤、陈炳光、龚意珍日期:2012年9月20日 室内温度:25℃湿度:58 大气压强:标准大气压 一、实验名称:血液凝固 二、实验目的:了解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三、实验对象:家兔 四、实验步骤和方法(略) 五、实验结果: 1、观察纤维蛋白在凝血过程中的作用: 实验结果发现静置杯内的血液发生凝固;搅拌杯内血液经搅拌过后,毛刷上见到凝固的血块,用水冲洗后发现毛刷上有白色的丝状物。 2、观察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表1 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实验条件凝血时间 粗糙面棉花少许5分4秒 石蜡油润滑整个试管表面>20分 温度37℃3分4秒 浸在盛有碎冰块的烧杯中>20分 肝素8U(加血后摇匀)>20分

草酸钾1~2mg(加血后摇匀)>20分 从表1可以看出:在粗糙面对比实验中,加有棉花的试管血液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已凝固,而用石蜡油润滑过的试管中的血液在实验时间到20分钟时还未凝固;在温度对比的实验中,水浴37℃试管中的血液凝固较快,而在0℃中水浴的血液在实验时间到20分钟时还未凝固;血液中加入肝素和草酸钾的实验均是实验时间到了20分钟了还未见凝固。 3、观察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的过程: 表2 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的观察 试剂第一管第二管第三管 富血小板血浆0.2ml 少血小板血浆0.2ml 0.2ml 生理盐水0.2ml 0.2ml 兔脑粉悬液0.2ml 0.025mol/LCaCl20.2ml 0.2ml 0.2ml 血浆凝固时间3分15秒5分15秒1分 从表2可以看出:三支试管中第三支凝固时间最短然后到第一支,最后才是第二支。 七、实验讨论: 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流动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血浆与组织中有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凝血因子,血液凝固是由凝血因子按一定顺序相继激活而生成的凝血酶,最终使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的过程。因此,凝血过程可分为三个过程。

血液凝固的影响因素实验报告

血液凝固的影响因素实验报告 血液凝固的影响因素实验报告 篇一: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实验报告书写 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来了解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及了解影响血液凝固的一些因素。 (二)实验对象:家兔 (三)实验步骤:(略) (四)实验结果: 1、观察纤维蛋白原在凝血过程中的作用:实验中可见到静置杯内血液发生凝固。搅拌杯内血液不凝固,但在毛刷上见到红色的血凝块,经水冲洗后毛刷上缠绕有白色丝状物。 2、观察影响血凝的一些理化因素:如下表9-1所示。 表9-3影响血凝的一些理化因素实验条件 1.加少许棉花 2. 用石蜡油均匀涂试管内壁 3.放置37℃水浴 4.放置冰水水浴 5.加肝素10个单位 6.加草酸钾2mg (表9-3文字说明:略) 3、观察内源性及外源性凝血过程:如下表9-2所示 表9-2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过程的观察 试剂 1、富血小板血浆 2、少血小板血浆 3、生理盐水 4、羊肺悬液 5、0.025mol/L CaCl2

血液凝固时间 (表9-2文字说明:略) (五)讨论: 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为不流动的冻胶状态血液凝固过程大致分为三个主要阶段:①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②凝血酶原激活成凝血酶,③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在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过程中分有两种不同的途径: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外源性凝血途径。内源性凝血途径是由凝血因子Ⅻ启动的,参与血凝的全部凝血因子都在血浆内。凝血因子Ⅻ可被各种带负电荷的物质等所激活,如血管内膜暴露的胶原纤维、玻璃、陶器等。外源性凝血途径是由存在于血管外组织中的凝血因子Ⅲ所启动的,其余参与的凝血因子也在血管内。凝血因子Ⅲ在脑、肺、胎盘组织含量很丰富。 不管是内源性凝血途径或外源性凝血途径,他们最后的是使血纤维蛋白的形成而使血液发生凝固。在观察纤维蛋白

实验7 血液凝固和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实验7 血液凝固和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第二临床医学院临床专业 【摘要】 目的 通过测定某些条件下的血液凝固时间,加深理解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方法 往加了生理盐水、肺组织浸液、棉花、石蜡、肝素、草酸钾和放在室温、冰块里的8支试管里加等量的家兔血液,分别记录凝血时间。 结果 血液凝固的顺序分别为加了棉花的试管,肺组织浸液的试管,生理盐水的试管,室温的试管,涂了了石蜡的试管,放在冰块里,加了肝素和草酸钾的血液在一个小时内未见凝血现象. 结论 棉花、肺组织浸液、生理盐水有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石蜡有微弱的抗凝作用,肝素、草酸钾、低温有很强的抗凝作用.并且外源性凝血时间比内源性凝血时间短. 【实验对象】 家兔体重适宜,雌雄不限, 【材料】 石蜡油,冰块,肝素,草酸钾,氨基甲酸乙脂;试管,动脉夹,动脉插管,秒表。 【方法】 1。用200g/L 氨基甲酸乙脂按5ml/kg 体重剂量给家兔耳缘静脉注射麻醉,将兔固定于兔手术台上. 2。切开颈部皮肤后,分离颈外动脉,采血10ml,制备血浆和血清。 3.分离一侧颈总动脉,头端用线结扎,向心端夹上动脉夹。用眼科剪在近结扎线处的血管壁剪一“V"行小口,向心方向插入动脉插管,用线结扎固定。以备取血之用。 4。取8支试管,编号. 5。取8支试管,编号, 分别按下表1.中的要求准备试管、准备手表记血液凝固的时间。血液刚进入各试管时同时计时间,每管2ml ,每隔15s,将试管倾斜一次,观察血液是否凝固,至血液成为凝胶状时,记下所历时间.5~8管加入血液后,试管 编号 实验条件 每管加血2ml 1 对照管(无添加) 2 棉花少许 3 石蜡油涂管内壁 4 冰块 5 草酸钾0.1ml 6 生理盐水3ml 7 肺组织0。1ml 8 肝素1ml 小烧杯放血20ml 放血时用竹签不断搅动,3~5分钟后用水冲洗竹签后观察之 小烧杯放血20ml 对照

家兔凝血实验报告

家兔凝血实验报告 家兔凝血实验报告 血液凝固和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摘要【目的】通过测定某些条件下血液凝固的时间~探究不同因素物质对于血液凝固的影响。【方法】采用颈动脉放血取血~用不同的因数处理各试管中的血液~记录凝血时间。【结果】肝素~2%的草酸钾~石蜡会导致血液凝固变慢甚至不凝固。棉花~肺组织浸液会大大加快血液凝固。【结论】棉花、肺组织浸液、生理盐水有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石蜡油、肝素、草酸钾使血液凝固变慢甚至不凝固。并且外源性凝血时间比内源性凝血时间短。关键词:抗凝,内源性,外源性引言血液凝固的过程是由许多凝血因子参加的酶促反应。根据血液凝固过程中凝血酶原激活途径不同~可将血液凝固分为内源性激活途径和外源性激活途径。内源性凝血是指参与血液凝固的凝血因子全部存在于血浆中,外源性凝血是指组织因子参与下的血凝固过程。本实验采用动物颈动脉放血取血~血液几乎未与组织因子接触。因此~凝血过程主要是内源性凝血系统的作用~肺组织浸液中含丰富的组织因子~加入试管观察外源性凝血系统的作用。[1] 1(材料和方法 实验材料: 1 / 19 实验动物:家兔 实验仪器:注射器~试管~动脉夹~动脉插管~恒温水浴~秒表。 实验药品:氨基甲酸乙酯~石蜡油~冰块~草酸钾~肝素~生理盐水~棉花~肺组织浸液。 实验方法 用200g/L 氨基甲酸乙酯按5ml/kg体重剂量给家兔耳缘静脉注射麻醉~将兔子仰卧固定在兔手术台上。 切开颈部皮肤后~分离颈外静脉~采血10ml~制备血浆和血清。 分离一侧的经总动脉~头部用线结扎~向心端夹上动脉夹。用眼科剪在近结扎线处的血管壁剪一个“V”字的小口~向心方向插入动脉插管~用线结扎固定。以备取血之用。 取10支试管~编号1-10.按照下图预先加入各个准备物。

血凝实验实验报告

血凝实验实验报告

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来了解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及了解影响血液凝固的一些因素。 (二)实验对象:家兔 (三)实验步骤:(略) (四)实验结果: 1、观察纤维蛋白原在凝血过程中的作用:实验中可见到静置杯内血液发生凝固。搅拌杯内血液不凝固,但在毛刷上见到红色的血凝块,经水冲洗后毛刷上缠绕有白色丝状物。 2、观察影响血凝的一些理化因素:如下表9-1所示。 表9-3 影响血凝的一些理化因素实验条件 1.加少许棉花 2.用石蜡油均匀涂试管内壁 3.放置37℃水浴 4.放置冰水水浴

5.加肝素10个单位 6.加草酸钾2mg (表9-3文字说明:略) 3、观察内源性及外源性凝血过程:如下表9-2所示 表9-2 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过程的观察 试剂 1、富血小板血浆 2、少血小板血浆 3、生理盐水 4、羊肺悬液 5、0.025mol/l cacl2 血液凝固时间 (表9-2文字说明:略) (五)讨论: 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为不流动的冻胶状态血液凝固过程大致分为三个主要阶

段:①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②凝血酶原激活成凝血酶,③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在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过程中分有两种不同的途径: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外源性凝血途径。内源性凝血途径是由凝血因子?启动的,参与血凝的全部凝血因子都在血浆内。凝血因子?可被各种带负电荷的物质等所激活,如血管内膜暴露的胶原纤维、玻璃、陶器等。外源性凝血途径是由存在于血管外组织中的凝血因子ⅲ所启动的,其余参与的凝血因子也在血管内。凝血因子ⅲ在脑、肺、胎盘组织含量很丰富。 不管是内源性凝血途径或外源性凝血途径,他们最后的是使血纤维蛋白的形成而使血液发生凝固。在观察纤维蛋白原在凝血过程中作用的实验中,由于参与凝血的全部凝血因子都在血浆中,因此其凝血过程是属于内源性凝血。由于玻璃和毛刷表面都带有负电荷,后者可激活凝血因子?,启动内源性凝血过程。凝血到最后阶段时,在凝血酶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