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观第七章习题及答案

微观第七章习题及答案

微观第七章习题及答案
微观第七章习题及答案

微观第七章习题

一、名词解释

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价格歧视博弈纳什均衡

占优策略均衡

二、选择题

1、对于垄断厂商来说,()。

A、提高价格一定能够增加收益;

B、降低价格一定会减少收益;

C、提高价格未必会增加收益,降低价格未必会减少收益;

D、以上都不对。

2、完全垄断的厂商实现长期均衡的条件是()。

A、MR=MC;

B、MR=SMC=LMC;

C、MR=SMC=LMC=SAC;

D、MR=SMC=LMC=SAC=LAC。

3、完全垄断厂商的总收益与价格同时下降的前提条件是()。

A、Ed>1;

B、Ed<1;

C、Ed=1;

D、Ed=0。

4、完全垄断厂商的产品需求弹性Ed=1时()。

A、总收益最小;

B、总收益最大;

C、总收益递增;

D、总收益递减。

5、完全垄断市场中如果A市场的价格高于B市场的价格,则()

A、A市场的需求弹性大于B市场的需求弹性;

B、A市场的需求弹性小于B市场的需求弹性;

C、A市场的需求弹性等于B市场的需求弹性;

D、以上都对。

6、以下关于价格歧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价格歧视要求垄断者能根据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对其进行划分;

B、一级价格歧视引起无谓损失;

C、价格歧视增加了垄断者的利润;

D、垄断者进行价格歧视,消费者就必定不能进行套利活动。

7、垄断竞争的厂商短期均衡时,()。

A、一定能获得差额利润;

B、一定不能获得经济利润;

C、只能得到正常利润;

D、取得经济利润、发生亏损和获得正常利润都有可能。

8、垄断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点上,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处于( B )

A、上升阶段

B、下降阶段

C、水平阶段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9、垄断竞争厂商实现最大利润的途径有:( D )

A、调整价格从而确定相应产量

B、品质竞争

C、广告竞争

D、以上途径都可能用

10、按照古诺模型下列哪一说法不正确,()。

A、双头垄断者没有认识到他们的相互依耐性;

B、每一个寡头都认定对方的产量保持不变;

C、每一个寡头垄断者都假定对方价格保持不变;

D、均衡的结果是稳定的。

11、斯威齐模型是()

A、假定一个厂商提高价格,其他厂商就一定跟着提高价格;

B、说明为什么每个厂商要保持现有的价格,而不管别的厂商如何行动;

C、说明为什么均衡价格是刚性的(即厂商不肯轻易的变动价格)而不是说明价格如何决定;

D、假定每个厂商认为其需求曲线在价格下降时比上升时更具有弹性。

12、在斯威齐模型中,弯折需求曲线拐点左右两边的弹性是()。

A、左边弹性大,右边弹性小;

B、左边弹性小,右边弹性大;

C、两边弹性一样大;

D、以上都不对。

13、与垄断相关的无效率是由于()。

A、垄断利润

B、垄断亏损

C、产品的过度生产

D、产品的生产不足。

三、判断题

1、垄断厂商后可以任意定价。

2、完全垄断企业的边际成本曲线就是它的供给曲线。

3、一级价格歧视是有市场效率的,尽管全部的消费者剩余被垄断厂商剥夺了。

4、寡头之间的串谋是不稳定的,因为串谋的结果不是纳什均衡。

5、垄断厂商生产了有效产量,但它仍然是无效率的,因为它收取的是高于边际成本的价格,获取的利润是一种社会代价。

6、完全垄断厂商处于长期均衡时,一定处于短期均衡。

7、垄断竞争厂商的边际收益曲线是根据其相应的实际需求曲线得到的。

8、由于垄断厂商的垄断地位保证了它不管是短期还是长期都可以获得垄断利润。

四、计算题

1、已知某垄断者的成本函数为TC=0.5Q2+10Q,产品的需求函数为P=90-0.5Q,

(1)计算利润最大化时候的产量、价格和利润;

(2)假设国内市场的售价超过P=55时,国外同质的产品将输入本国,计算售价p=55

时垄断者可以销售的数量和赚得的利润;

(3)假设政府根据P=MC的原则制定的国内最高售价P=50,垄断者会提供的产量和利润各为多少?国内市场是否会出现经济需求引起的短缺?

2、垄断竞争市场中一厂商的长期总成本函数为:LTC=0.001Q3-0.425Q2+85Q;LTC长期总成本,Q表示月产量,不存在进入障碍,产量由整个产品集团调整。若产量集团中所有的厂商按照同比例的调整价格,出售产品的实际需求曲线为:Q=300-2.5P,这里Q是月产量,P商品的售价;

(1)计算厂商长期均衡产量和价格;

(2)计算厂商主观需求曲线上长期均衡点的弹性;

(3)若厂商的主观需求曲线是线性的导出厂商的长期均衡时的主观需求曲线。

3、垄断竞争市场中代表性厂商的长期成本函数为LTC=0.0025Q3-0.5Q2+384Q,需求曲线为P=A-0.1Q(其中A可认为是生产集团中厂商人数的函数),实现长期均衡时需求曲线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切,求长期均衡条件下代表性厂商的均衡价格和产量,以及相应的A 值。

4、假设有两个寡头厂商的行为遵循古诺模型,它们的成本函数分别为:TC1=0.1Q12+20Q1+100000,TC2=0.4Q22+32Q2+20000,其市场需求曲线为Q=4000-10P,根据古诺模型,试求:(1)厂商1和厂商2的反应函数;(2)厂商1和厂商2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3)厂商1和厂商2的利润。

5、某垄断厂商在甲乙两地进行销售,在甲地的边际收益曲线是MR1=37-3Q1,在乙地的边际收益曲线是MR2=40-2Q2,该厂商的边际成本为16,固定成本为150,求利润最大化时的两地销售量以及最大的利润为多少?

五、简答题

1、垄断厂商一定能获得经济利润吗?如果短期内垄断厂商在最优产量处生产出现亏损,他仍然会继续生产吗?在长期内又如何呢?

2、比较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与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的特点,并分析这两种市场组织的经济效率。

3、垄断厂商实施的三级价格歧视时的价格和产量是如何确定的?

4、试述古诺模型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5、为什么需求的价格弹性较高,导致垄断竞争厂商进行非价格竞争?

6、为什么垄断者生产的产量总会少于社会有效的产量呢?

7、在博弈论中,占优策略均衡总是纳什均衡吗?纳什均衡一定是占优策略均衡吗?

六、作图分析题

1、作图分析垄断厂商短期亏损时的情况,并简要说明经济含义。

2、作图分析垄断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的状态。

3、作图说明弯折的需求曲线模型是如何解释寡头市场上的价格刚性现象的。

微观第七章习题答案

一、略

二、选择题

CBBBB DDBDC CAD

1、C.

2、B.

3、B.由于总收益下降,则边际收益为负。且

1

1

d MR P

E

??

=-

?

??

4、B.由

1

1

d

MR P

E

??

=-

?

??

,可知,当1

d

E=时,MR=0,所以此时总收益最大。

5、B.完全垄断厂商实行价格歧视是在需求价格弹性小的市场上提高价格,而在需求价

格弹性大的市场上降低价格。

6、D.

7、D.

8、B.垄断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点是其主观需求曲线与LAC曲线的切点。由于其具有一定

的垄断力对价格有一定的控制能力,所以其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与LAC曲线的切点当然也就位于LAC曲线最低点的左边,即LAC曲线的下降

阶段。

9、D.

10、C.

11、C.

12、A.

13、D. 垄断势力的存在使厂商可以维持低产高价,从而使资源配置无效率。

三、判断题

××√√√√××

1、×。

2、×。垄断厂商没有确定的供给曲线。

3、√。一级价格歧视下,虽然所有的消费者剩余都被厂商剥夺了,但是其均衡的价格和产量与完全竞争下的均衡价格和产量一样,所以其资源配置是有效率的。

4、√

5、√

6、√

7、×。垄断竞争厂商的边际收益曲线是根据其相应的主观需求曲线得到的。

8、×。短期内垄断厂商既可能获得经济利润也可能经济利润为0,还可能出现亏损。

四、计算题

1、已知某垄断者的成本函数为TC=0.5Q2+10Q,产品的需求函数为P=90-0.5Q,

(1)计算利润最大化时候的产量、价格和利润;

(2)假设国内市场的售价超过P=55时,国外同质的产品将输入本国,计算售价p=55

时垄断者可以销售的数量和赚得的利润;

(3)假设政府根据P=MC 的原则制定的国内最高售价P=50,垄断者会提供的产量和利润各为多少?国内市场是否会出现经济需求引起的短缺?

解:(1)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MR=MC ,已知TC 可得MC=Q+10;

又TR=(90-0.5Q )Q 可得MR=90-Q ;

于是:MR=MC 即Q+10=90-Q ,解之Q=40;

将Q=40带入需求函数,解之P=70;

利润π=TR -TC=1600

(2)当P=55时,即90-0.5Q=55 得,Q=70;

当Q=70时,TC=3150;TR=P*Q=3850

π=TR -TC=700;

(3)假设国家最高限价P=50,这实际上是对垄断厂商采取了边际成本定价的原则即

P=MC ;此时厂商提供的产量为Q=40;厂商的利润为π=TR -TC=800;然而此时市场的需求根据需求函数计算得Q=80,故会出现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

2、垄断竞争市场中一厂商的长期总成本函数为:LTC=0.001Q 3-0.425Q 2+85Q ;LTC 长期总成本,Q 表示月产量,不存在进入障碍,产量由整个产品集团调整。若产量集团中所有的厂商按照同比例的调整价格,出售产品的实际需求曲线为:Q=300-2.5P ,这里Q 是月产量,P 商品的售价;

(1)计算厂商长期均衡产量和价格;

(2)计算厂商主观需求曲线上长期均衡点的弹性;

(3)若厂商的主观需求曲线是线性的导出厂商的长期均衡时的主观需求曲线。

解:(1)由LTC 可推知::LAC=0.001Q 2-0.425Q+85

由Q=300-2.5P 可知,P=120-0.4Q

长期均衡时,实际需求曲线必然和LAC 曲线在均衡点上相交,令LAC=P 则有

0.001Q 2-0.425Q+85=120-0.4Q ,解之得

Q=200,P=40

(2)长期均衡时,主观需求曲线必然和LAC 曲线相切,且MR=MC

由LTC 得LMC=0.003Q 2-0.85Q+85

当Q=200时,LMC=35,因此,MR=35;运用公式可求的弹性1(1)d

MR P e =- 可求得d e 为8。

(3)由于主观需求曲线被假定为直线,假定其函数形式为:P A BQ =-

由上面计算有:当从价格从40增加到A 时,厂商的产量从200下降为0. 则根据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有:0200

4020084540

d e A A P A P

-=-==?=--, 而再将40,200,45P Q A ===代入主观需求函数P=A-BQ 中可得主观需求曲

线的斜率为:45400.025200

A P

B Q --===, 于是可得到主观反需求函数为:P=45-0.025Q 。

变换形式有主观需求函数为:180040Q P =-

3、垄断竞争市场中代表性厂商的长期成本函数为LTC=0.0025Q 3-0.5Q 2+384Q ,需求曲线为P=A-0.1Q (其中A 可认为是生产集团中厂商人数的函数),实现长期均衡时需求曲线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切,求长期均衡条件下代表性厂商的均衡价格和产量,以及相应的A 值。

解:由3845.00025.03845.00025.0223+-=?+-=Q Q LAC Q Q Q LTC

又由于厂商上期均衡时,其需求曲线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切

368

1.036080360384805.0800025.0805.0005.01.01.02=?-====+?-?===?-=-?=-∴A Q A P P Q LAC P Q Q dQ

dLAC 代入,再将所以,

4、假设有两个寡头厂商的行为遵循古诺模型,它们的成本函数分别为:TC 1=0.1Q 12+20Q 1+100000,TC2=0.4Q 22+32Q 2+20000,其市场需求曲线为Q=4000-10P ,根据古诺模型,试求:(1)厂商1和厂商2的反应函数;(2)厂商1和厂商2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3)厂商1和厂商2的利润。

()()122111121111

11121122400010,4000.14000.1()

14000.1()0.120100000

0-0.14000.10.2200

9500.25123Q P P Q Q Q P Q TC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ππ=-=-=-+=?-=+?-+?=?+-+--=?=-=解:(1)由可得反需求函数为:

则厂商的利润函数为:

令,有: 即为厂商的反应函数

同理可得厂商的反应函数为:1

680.1Q -

(2)

5、某垄断厂商在甲乙两地进行销售,在甲地的边际收益曲线是MR 1=37-3Q 1,在乙地的边际收益曲线是MR 2=40-2Q 2,该厂商的边际成本为16,固定成本为150,求利润最大化时的两地销售量以及最大的利润为多少?

12111222

3731674021612MR MR MC

MR Q Q MR Q Q ===-==?=-==??????解:厂商最大化的条件为: 即

11111

222222161615016150

3371373732240240336371

3363041567.5

2MC TC Q TC Q TR Q Q MR Q MR Q TR

Q Q TR TC θπ=?=+=+=-==-?=-=-==-=+--=????????又由,而固定成本为,所以由所以

五、简答

1、垄断厂商一定能获得经济利润吗?如果短期内垄断厂商在最优产量处生产出现亏损,他仍然会继续生产吗?在长期内又如何呢?

答:垄断厂商并不一定能够保证获得经济利润,能否获取经济利润取决于该商品的社会需求。如果该商品的社会需求比较大,消费者能够接受垄断厂商制定的超过商品平均成本(AC )的定价,那么垄断厂商就可以获得经济利润。如果需求者只能接受PSA VC ,则会继续生产,此时企业将亏损部分固定成本;若P

2、比较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与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答:第一,长期均衡的条件不同。完全竞争的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为:P=MR=SMC=LMC=SAC=LAC ,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为:MR=LMC=SMC ;第二,长期均衡点的位置不同,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产生于LAC 的最低点,二完全垄断厂商长期均衡不可能产生在LAC 的最低点;第三,获得利润不同,完全竞争的厂商在长期均衡时职能获得正常利润,而垄断厂商长期均衡时可以获得经济利润。

3、垄断厂商实施的三级价格歧视时的价格和产量是如何确定的?

答:(1)三级价格歧视,指垄断者对同一商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收取不同的价格,或者对不同的人收取不同的价格,但使得每一市场上

出售产品的边际收益相等。

(2)垄断者若想通过实行三级价格歧视

获得最大化利润,必须使在各个市场所出售产

品的边际收益相等。假定垄断者要在市场1与市场2两个市场上出售产品,对于垄断者而言,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使得21MR MR =。

右图是垄断者在两个市场实

行三级价格歧视的情况。在右图中,市场1的需求曲线是1D ,垄断者在市场1出售产品的边际收益是1MR ;市场2需求曲线是2D ,D 1 D 2 MC MR 1 MR 2 Q 1 Q 2 P 2

P 1

P Q

O

垄断者在市场2出售产品的边际收益是2MR 。MC 是垄断者的边际成本曲线。垄断者要想获得最大化利润,必须使得两个市场的边际收益相等并等于边际成本,即MC MR MR ==21。MC 依赖于垄断者的总产量t Q ,而这一总产量被分为两个部分分别在市场1与市场2出售,产出的边际收益分别是1MR 、2MR 。垄断者在达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时,在两个市场上出售的产品数量加总一定等于其产出总量。因此通过对1MR 与2MR 的加总得到t MR 。按照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垄断者在市场1出售1Q 的数量,收取1P 的价格;在市场2出售2Q 的数量,收取2P 的价格可以达到利润最大化,因为此种情况下MC MR MR ==21。

(3)实际上,可以通过构造成本函数与收益函数导出垄断者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假定垄断者从市场1获得的总收益为)(11Q R ,从市场2获得的总收益为)(22Q R ;垄断者所花费的总成本为)(21Q Q C +或)(t Q C 。由此得到垄断者的利润函数

)()()(2211t Q C Q R Q R -+=π (1)

就(1)分别对两个市场的销售量1Q 、2Q 求一阶偏导数,并令一阶偏导数值等于0,便得到垄断者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即

)()(11t Q MC Q MR = (2)

)()(22t Q MC Q MR = (3)

MC MR MR ==21

垄断者按照这一条件确定各个市场销售的数量与收取的价格。不同的市场上垄断者收取的价格是不同的。每个市场收取价格的高低依赖于该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价格弹性大的市场收取的价格低,需求价格弹性小的市场收取的价格高。利用边际收益与需求价格弹性间的关系式)/11(d e P MR -=可以证明这一点。右图直观地显示了这一特征。市场1需求价格弹性小于市场2需求价格弹性,因此均衡时,垄断者在市场1收取的价格1P 高于在市场2收取的价格2P 。

4、试述古诺模型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答:(1)在分析寡头市场的厂商行为的模型时,必须首先要掌握每一个模型的假设

条件.古诺模型假设是:第一,两个寡头厂商都是对方行为的消极的追随者,也就是说,每一个厂商都是在对方确定了利润最大化的产量的前提下,再根据留给自己的的市场需求份额来决定自己的利润最大化的产量;第二,市场的需求曲线是线性的,而且两个厂商都准确地知道市场的需求状况;第三,两个厂商生产和销售相同的产品,且生产成本为零,于是,它们所追求的利润最大化目标也就成了追求收益最大化的目标.

(2)在(1)中的假设条件下,古诺模型的分析所得的结论为:令市场容量或机会产量为OQ ,则每个寡头厂商的均衡产量为

13Q O ,行业的均衡产量为32Q O ,.如果将以上的结论推广到m 个寡头厂商的场合,则每个寡头厂商的均衡产量为1

1+m Q O ,行业的均衡总产量为1+m m Q O . (3)关于古诺模型的计算题中,关键要求很好西理解并运用每一个寡头厂商的反应函数:首先,从每个寡头厂商的各自追求自己利润最大化的行为模型中求出每个厂商的反映函数.所谓反应函数就是每一个厂商的的最优产量都是其他厂商的产量函数,即()

i j Q f Q =,i 、j=1,2,,,,i.然后,将所有厂商的反应函数联立成立一个方程组,并求解多个厂商的产量.最后所求出的多个厂商的产量就是古诺模型的均衡解,它一定满足(2)中关于古诺模型一般解的要求.在整个古诺模型的求解过程中,始终体现了该模型对于单个厂商的行为假设:每一个厂商都是以积极地以自己的产量去适应对方已确定的利润最大化的产量.

5、为什么需求的价格弹性较高,导致垄断竞争厂商进行非价格竞争?

答:垄断竞争厂商的产品之间有较大的替代性,因而其需求价格弹性比较高,需求曲线接近水平线。当垄断竞争厂商提高价格时候,如果其他的厂商不跟着提高价格那么该厂商的市场销售将会迅速减少;反之如果垄断竞争的厂商减低价格,其他的厂商也跟着降低价格,那么他的收益也不会增加很多。因此,一般垄断竞争的厂商不愿意采用价格竞争,而宁可采用非价格竞争,如改进品质、包装、商标、以及做广告等等。

6、为什么垄断者生产的产量总会少于社会有效的产量呢?

答: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厂商的垄断程度越高,需求曲线越陡峭,垄断程度越低,需求曲线越平坦。在垄断竞争市场上,厂商的长期利润为0,所以,在垄断竞争厂商长期均衡时,向右下方倾斜的、相对比较平坦的需求曲线相切与LAC 曲线的最低点的左边;产品的均衡价格比较低,它等于生产的平均成本;产品的均衡产量较高,企业存在多余的生产能力。在垄断市场上,厂商在长期内获得利润,所以在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时,向右下方倾斜的、相对比较陡峭的需求曲线与LAC 曲线相交;产品的均衡价格最高,且大于生产的平均成本;产品的均衡数量最低。在寡头市场上,厂商的需求曲线不太确定,一般认为,寡头市场是与垄断市场比较接近的市场组织,在长期均衡时,寡头厂商的产品的均衡价格比较高,产品的均衡数量比较低。总之,垄断势力的存在使厂商可以维持低产高价,从而使资源配置不足。

7、在博弈论中,占优策略均衡总是纳什均衡吗?纳什均衡一定是占优策略均衡吗?

答:占优策略均衡总是纳什均衡,而纳什均衡不一定是占优策略均衡。占有策略均衡是指博弈中所有参与者都不改变自己策略的一种状态。由博弈中所以参与者的占优策略(无论其他参与者采取什么策略,参与者的唯一最优策略就是他的占优策略)所组成的均衡

就是占优策略均衡,而给其他参与者策略条件下每个参与者所选择的最优策略所构成的策略组合则是纳什均衡。显然占优策略均衡是纳什均衡的一种特殊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不管其他参与者采取何种策略,本参与者所采取的策略总是要优于别的策略。而在纳什均衡中,只要对手策略给定的情况下,本策略者的策略最优即可。

六、作图分析

1、作图分析垄断厂商短期亏损时的情况,并简要说明经济含义。

答:垄断厂商亏损时的短期均衡:

垄断厂商虽然可以通过控制产量进而调整价格,但并不意味着短期内总能获得利润,也可能发生亏损。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既定生产规模的生产成本过高,也可能是由于面临的市场需求过小。右图反映垄断厂商亏损时的短期均衡。垄断厂商按照MR=SMC 的原则,将产量确定在Q 3的水平上,结合需求曲线得到与该产量水平相对应的价格为P 3,又由S AC 曲线可得

到相应的平均成本为C 3。从图中可知显然P 3<

C 3,即平均收益小于平均成本,厂商承受损失,

这时的损失额是最小的,等于矩形P 3BA C 3的面

积。与完全竞争厂商相同,对于完全垄断厂商而言,由于P 3>AVC ,故厂商将继续进行生产,因为所获得的总收益在补偿了全部可变成本的

基础上,还可以补偿部分固定成本;若P 3=AVC ,完全垄断厂商则认为生产和不生产都一样。若P 3

从以上分析可知,垄断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为:MR=SMC .且垄断厂商实现短期均衡时,既有可能是获得利润最大,也可能是出现亏损最小。

2、作图分析垄断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状态。

答:在长期内,垄断竞争厂商可以通过扩大或缩小其生产规模来与其它企业进行竞争,也可以根据自己能否获得经济利润来选择是进入还是退出一个行业。

假设垄断竞争厂商在短期内能够获得经济利润,在长期内这个利润会诱使所有的厂商都会

扩大生产规模,更会诱使新的厂商进入该行业进行竞争,在市场总的需求没有大的改变的情况下,代表性厂商的市场份额将减少,虽然主观需

求曲线不变,但客观需求曲线将向左下方移动,从而厂商的产品的实际需求量低于利润最大化

的产量。厂商为了实现长期均衡必须降低其价格以稳定市场份额来适应这种变化,从而主观需求曲线和客观需求曲线都会向左下方移动。这一过程会逐步减少厂商的经济利润,直到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为止,此时行业内没有动力吸引新厂商的进入,也没有动力使旧厂商扩大生产规模。

厂商实现长期均衡时的所处状态如右图所示。在长期均衡时,厂商的主观需求曲线d 与客观需求曲线D 相交于H 点,实现了厂商的供求相等状态,产量为Q E ,MR 、LMC 与 Q

P

Q 3 A VC 3 SAC 3

SMC 3 C 3 A MR

d=P=(AR) B P 3 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 Q Q E MR

O H P E E

D P

LAC LMC d 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SMC 曲线的交点对应的产量也为Q E ,实现了厂商的利润最大化状态,并且主观需求曲线d 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 也相切于H 点,此时的P=AR=LAC ,所以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

如果考虑行业内厂商亏损,厂商退出行业或者减少产量的过程,与上述的分析过程类似,只不过两条需求曲线的移动方向相反而已,最终均衡的结果都是主观需求曲线与LAC 曲线相切,经济利润为零。

总而言之,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为:MR LMC SMC AR LAC SAC ====???

3、作图说明弯折的需求曲线模型是如何解释寡头市场上的价格刚性现象的。

答:斯威齐模型又被称为弯折需求曲线模型,它所依据的假设是:寡头垄断厂商竞争时会同时降价,但不会同时提价。即当一个厂商降低价格时,竞争对手同样会降低价格,使得这个厂商想从降价中获得收益是不可能的;而当一个厂商提价时,竞争对手会增加销售量而不提高价格,使得这个厂商因为提价而受

损。 右图中d 是一家厂商的弯折需求曲线,曲线上的弯折点c 将曲线分为左右两个线段,MR 是这个厂商的边际收益曲线,边际收益曲线是根据需求曲线即平均收益曲线地出来的。

由于曲线d 分为c 点左右的两条线段,相应的

MR 也分为两段,需求曲线d 在c 点弯折,与

折点c 相对应,边际收益曲线MR 出现间断点。

右图中边际成本曲线MC 1或MC 2和边际收益曲线MR 的交点决定的产量为Q 1,这一产量通过需求曲线d 上的对应点c 确定的价格为P 1。图中MR 曲线间断点上那段垂直虚线表

明,寡头厂商的产量和价格具有稳定性。厂商的边际成本在MC 1和MC 2区间内上下变动时,都不会改变价格和产量。除非边际成本出现很大幅度的上升或下降,才会引起价格和产量的变动。例如,当边际成本曲线上升为MC 3时,MR 和MC 3的交点决定的产量为Q 2,通过这一产量在需求曲线上的对应点确定的价格为P 2,产量下降,价格上升。

一般地,人们认为弯折需求曲线是存在于寡头厂商决策者心目中的主观需求曲线,它为寡头厂商维持刚性价格(刚性价格指当成本有着一定的改变时而价格却保持不变)提供了一种解释。这就是说,即使厂商的成本发生一点的变动,厂商的价格也较少发生改变。

MR

MC 3 MC 1 d c MC 2 O 弯折的需求曲线

Q 2 Q 1 Q P P 2 P 1

《微观经济学》综合习题第7章

微观经济学综合习题一 第7章不完全竞争市场练习题 1.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 A. 垄断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与需求曲线相重合 B. 垄断厂商的边际收益曲线的斜率大于平均收益曲线的斜率 C. 垄断厂商的边际收益大于平均收益 D. 垄断厂商的边际收益小于平均收益 2.在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时,垄断厂商可以() A. 亏损 B. 利润为零 C. 盈利 D. 上述情况都可能存在 3.弯折的需求曲线模型的假设条件是() A. 行业内寡头厂商们之间是有勾结的 B. 行业内某寡头厂商提价时,其他寡头厂商都会仿效 C. 行业内某寡头厂商降价时,其他寡头厂商都会仿效 D. 厂商可以任意进出市场 4.垄断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与边际收益曲线均为直线时,平均收益曲线在Q轴上的截距是边际收益曲线在Q轴上的 截距的() A. 一倍 B. 两倍 C. 一半 D. 四倍 5.当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产量上,可以有() A. P大于LAC B. P小于LAC C. P等于最小的LAC D. 以上情况都可能存在

6.古诺模型达到均衡时,两厂商所占的市场份额为() A. 1/2,1/2 B. 1/3,1/3 C. 1/3,2/3 D. 3/5,2/5 7.如果在需求曲线某一点上的需求价格弹性e d=5,商品的价格P=6,则相应的边际收益MR为() A. 7.5 B. 24 C. 1 D. 4.8 8.古诺模型中,厂商以()为目的 A. 减少成本 B. 利润最大化 C. 价格稳定 D. 扩大市场占有9.垄断竞争市场上厂商的短期均衡发生于() A. 边际成本等于D需求曲线中产生的边际收益时 B. 平均成本下降时 C. d需求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相切时 D. D需求曲线与d需求曲线相交,并有边际成本等于d需求曲线中产生的边际收益时 10.当垄断市场的需求缺乏弹性时,MR为() A. 负值 B. 0 C. 1 D. 正值 答案:C、D、C、B、A、B、D、B、D、A 微观经济学综合习题二 第七章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一、名词解释 不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生产集团理想的产量多余的生产能力寡头市场 二、填空题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第七版,课后答案,西方经济学18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第一部分教材配套习题本习题详解 一、简答题 说明生产要素理论在微观经济学中的地位。 1 . 解答:第一,从商品的角度分析,微观经济学可以分为“产品”的理论和“要素”的理论两个部分,前者讨论产品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后者讨论要素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 第二,产品的理论和要素的理论是相互联系的。特别是,产品理论离不开要素理论,否则就不完全。这是因为,首先,在推导产品需求曲线时,假定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为既定,但并未说明收入水平是如何决定的;其次,在推导产品供给曲线时,假定生产要素的价格为既定,但并未说明要素价格是如何决定的。上述两点不完全性可以概括为缺乏对要素价格和使用量决定的解释。为了弥补这个不足,需要研究生产要素市场。因此,要素理论可以看成是产品理论的自然延伸和发展。 第三,在西方经济学中,产品的理论通常被看成是“价值”理论,要素理论通常被看成是“分配”理论。产品理论加上要素理论,或者,价值理论加上分配理论,这样才构成了整个微观经济学的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 2.试述完全竞争厂商及市场在存在和不存在行业调整情况下的要素需求曲线。 解答:第一,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即随着要素价格的下降,厂商对要素的需求量将增加。 第二,在完全竞争市场,如果不考虑某厂商所在行业中其他厂商的调整,则该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就恰好与其边际产品价值曲线重合。这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随着要素价格的下降,各厂商对要素的需求量将增加。 由于不存在行业调整,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与边际产品价值曲线重合,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就是市场上所有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的简单加总。 第三,完全竞争市场厂商要素需求若存在行业调整,那么,要素价格的变化引起所有其他厂商的要素需求量和要素使用量及产量的变动。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单个厂商产量变化不会影响产品价格,但全体厂商的产量变动将改变产品的市场价格。产品价格使厂商n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发生改变,从而厂商n的要素需求曲线也不再等于其边际产品价值曲线。这是因为随着要素价格的变化,如果整个行业所有厂商都调整自己的要素使用量从而都改变自己的产量,则产品的市场价格即会发生变化。产品价格的变化会反过来使每一个厂商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发生变化。于是,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将不再等于其边际产品价值曲

微观第六章习题及答案汇编

第六章习题 一、名词解释 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行业短期均衡收支相抵点停止营业点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成本不变行业 二、选择题 1、最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的是以下哪个市场( ) A、农产品市场 B、轻工业品市场 C、重工业品市场 D、旅遊产品市场 2、假定完全竞争行业内某厂商在目前产量水平上的边际成本、平均成本和平均收益均等于1,则这家厂商(A ) A.肯定只得到正常利润 B.肯定没得到最大利润 C.是否得到了最大利润还不确定 D.肯定得到了最少利润 3、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单个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 )。 A、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B、与横轴平行的线 C、与横轴垂直的线 D、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4、完全竞争市场上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之间的关系是( )。 A、平均收益大于边际收益 B、平均收益等于边际收益 C、平均收益小于边际收益 D、以上都不对 5、假如某厂商的收益只能弥补厂商所花掉的平均可变成本,这表明该厂商( ) 。 A、如果继续生产亏损一定更大 B、如果停止生产则不会发生亏损 C、无论生产与否亏损是一样的 D、如果继续生产,企业可以获得一定的利润 6、假如某厂商的收益不足以弥补厂商所花掉的平均可变成本,为了损失最小化,他应该( )。 A、减少产量 B、增加产量 C、停止生产 D、扩大生产 7、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如果厂商把产量调整到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所对应的水平()。 A、他获得了最大经济利润; B、他没有获得最大经利润; C、他是否获得了最大经济利润还无法确定; D、他的经济利润为零。

8、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是( ) 。 A、MR=MC B、AR=AC C、MR=MC=AR=AC D、MR=MC=P 9、在完全竞争市场中,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的形状取决于()。 A、SAC曲线最低点的轨迹; B、SMC曲线最低点的轨迹; C、LAC曲线最低点的轨迹; D、LMC曲线最低点的轨迹。 10、完全竞争企业在长期均衡状态下,成本不变的行业中,产量的增加量()。 A、完全来自新企业; B、完全来自原有企业; C、部分来自新企业,部分来自原有企业; D、无法确定。 11、长期行业供给曲线()。 A、总是比短期行业供给曲线富有弹性; B、总是比短期行业供给曲线缺乏弹性; C、与短期行业供给曲线有相同的弹性 D、总是完全有弹性的。 12、如果一种物品的长期行业供给曲线是完全有弹性的,在长期中,该物品需求增加将引起()。 A、该物品价格上升和行业内企业数量增加; B、该物品价格上升,但行业内企业数量不增加; C、行业内企业数量增加,但该物品价格不上升; D、对物品价格和行业内企业数量都没有影响。 13、下列关于生产者剩余和利润之间的关系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D ) A.生产者剩余一定不小于利润 B.在长期中生产者剩余等于利润 C.生产者剩余的变化量等于利润的变化量 D.利润一定小于生产者剩余 三、判断题 1、对于一个完全竞争厂商,边际收益等于物品的销售价格。 2、若完全竞争企业现实短期利润最大化时,出现短期边际成本小于短期平均成本的现象,则其他厂商会进入该行业。 3、某完全竞争厂商实现短期均衡时,SAC曲线可能处于下降的阶段。 4、在短期中,完全竞争行业的供给曲线是每个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的水平加总。 5、行业中每个厂商都处于长期均衡状态,则整个行业也处于长期均衡状态。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七章

第七章 复习思考题 参考答案 1、为什么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并解释相应的TR 曲线、AR 曲线和MR 曲线的特征以及相互关系。 解答: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其理由主要有两点: 第一,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就是市场的需求曲线,而市场需求曲线一般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所以垄断厂商的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化。 第二,假定厂商的销售量等于市场的需求量,那么,垄断厂商所面临的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表示垄断厂商可以通过调整销售量来控制市场的价格,即垄断厂商可以通过减少商品的销售量来提高市场价格,也可以通过增加商品的销售量来降低市场价格。 关于垄断厂商的TR 曲线、AR 曲线和MR 曲线的特征以及相互关系,以图7-1加以说明: 第一,平均收益AR 曲线与垄断厂商的向右下方倾斜的d 需求曲线重叠。因为,在任何的销售量上,都是P=AR 。 第二,边际收益MR 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且位置低于AR 曲线。其原因在于AR 曲线是一条下降的曲线。此外,在线性需求曲线的条件下,AR 曲线和MR 曲线的纵截距相同,而且MR 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AR 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的两倍。 第三,由于MR 值是TR 曲线的斜率,即dQ dTR MR ,所以,当MR>0时,TR 曲线是上升的;当MR <0时,TR 曲线是下降的;当MR=0时,TR 曲线达极大值。 图 7-1 垄断竞争厂商的AR 与TR 之间的关系

2、根据图7-22中线性需求曲线d 和相应的边际收益曲线MR ,试求:(1)A 点所对应的MR 值;(2)B 点所对应的MR 值。 解答:(1)根据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意义,可得A 点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 25 )515(=-=d e , 或者,2)23(2=-=d e ,根据)11(d e P MR -=,则A 点的MR 值为:MR=2×(2×1/2)=1。 (2)方法同(1)。B 点所对应的MR =-1。 3、图7-23是某垄断厂商的长期成本曲线、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试在图中标出: (1)长期均衡点及相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2)长期均衡时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 曲线和SMC 曲线;(3)长期均衡时的利润量。 解答:本题的作图结果如图7-23所示: (1)长期均衡点为E 点,因为,在E 点有MR=LMC 。由E 点出发,均衡价格为P 0,均衡数量为Q 0 。(2)长期均衡时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 曲线和SMC 曲线如图所示。在Q 0 的产量上,SAC 曲线和SMC 曲线相切;SMC 曲线和LMC 曲线相交,且同时与MR 曲线相交。(3)长期均衡时的利润量有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即л=(AR(Q 0)-SAC(Q 0)Q 0 图 7-23 4、已知某垄断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为STC =0.1Q 3-6Q 2+14Q+3000,反需求函数为P=150-3.25Q 。求:该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与均衡价格。 解答:由垄断厂商 的短期成本函数STC =0.1Q 3-6Q 2+140Q+3000 得边际成本140123.02+-=Q Q MC , 厂商的总收益23.25Q -150Q 3.25Q)Q -(150Q P TR ==?=, 其边际收益Q MR 5.6150-=; 垄断厂商要实现短期均衡的条件是MC MR =,即Q Q Q 5.6150140123.02-=+-,解之得均衡产量:)(20舍去负值=Q

微观经济学第七章练习题

微观经济学第七章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垄断竞争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是一条()(注:此题双选) A.平行于横轴的直线 B.向右下方倾斜的线 C.垂直于横轴的线 D.与需求曲线重合的线 2、垄断竞争厂商所面对的需求曲线() A.是平行于横轴的直线 B.是垂直于横轴的直线 C.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D.以上结论都正确 3、完全垄断厂商长期均衡产量上可以有()(注:此题多选) A.P>LAC B.P=LAC C.AR>LAC D.AR=LAC 4、垄断竞争市场形成的关键条件是() A.产品有差别 B.厂商数目相当多 C.厂商生产规模比较小 D.企业利用国家的特权 5、垄断竞争厂商达到长期均衡时()(注:此题多选) A.超额利润=0 B.P>LMC C.d与D曲线相交 D.P>LAC 6、垄断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是() A.MR=MC B.MR=LMC=SMC=LAC=SAC C.MR=LMC=SMC及AR=LAC=SAC D.MR=LMC=AMC 7、若在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Ed=3,P=6,则相应的MR为() A.MR=2 B.MR=4 C.MR=18 D.MR=1 8、根据古诺模型,在三个相同寡头垄断的条件下,每个厂商的产量是市场容量的() A.1/3 B.1/4 C.1/5 D.不能确定 9、对垄断厂商来说,下述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面临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B.在利润最大化产量上,价格等于边际收益 C.边际收益与平均收益不相等 D.利润最大化产量上,价格高于边际成本 10、垄断竞争厂商短期均衡时() A.厂商获得超额利润 B.厂商处于亏损状态 C.厂商获得正常利润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11、在折弯需求曲线模型中,折点两边的需求弹性() A.左边弹性大,右边弹性小 B.两边弹性一样大 C.右边弹性大,左边弹性小 D.无法判断 二、判断题,对错误的部分进行纠正 1、斯威齐模型的基本假设条件是“跟涨不跟落” 2、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就是市场的需求曲线 3、古诺模型假定,行业中只有两个厂商,他们的边际成本既定,且每个厂商都假定另一个厂商的产出数量不变 4、垄断厂商在短期内实现均衡时,可以获得最大利润,可以利润为零,也可以蒙受最小亏损 5、从长期看,垄断竞争市场条件下的超额利润将会消失 6、垄断厂商实现长期均衡时,必定获得超额利润 7、垄断行业由于有规模经济存在,可以比竞争行业产量更高,价格更低 8、垄断竞争与完全竞争的关键差别是垄断竞争存在产品差别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习题答案第8章

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 1.说明生产要素理论在微观经济学中的地位. 解答:要点如下: 第一,从商品的角度来看,微观经济学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关于“产品”的理论和关于“要素”的理论.前者讨论产品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后者讨论要素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 第二,产品的理论和要素的理论是相互联系的.特别是,产品理论离不开要素理论,否则就不完全.这是因为,首先,产品理论在讨论产品的需求曲线时,假定了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为既定,但并未说明收入是如何决定的,其次,在推导产品的供给曲线时,假定了生产要素的价格为既定,但并未说明要素的价格是如何决定的.这两点都与要素理论有关.因此,要素理论可以看成是产品理论的自然的延伸和发展. 在西方经济学中,产品理论通常被看成是“价值”理论,要素理论通常被看成是“分配”理论.产品理论加上要素理论,或者,价值理论加上分配理论,构成了整个微观经济学的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 2.试述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 解答:要点如下: 第一,厂商在使用要素时同样遵循利润最大化原则,即要求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等. 第二,在一般情况下,场上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是“边际收益产品”(要素的边际产品和产品的边际收益的乘积),边际成本是“边际要素成本”.因此,一般场上使用要素的原则是: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边

际要素成本. 第三,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边际产品价值”(要素的边际产品和产品价格的乘积),而边际要素成本等于“要素价格”.于是,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是:边际产品价值等于要素价格. 3、要素使用原则与利润最大化产量原则有何关系? 解答:要点如下: 第一,在西方经济学中,利润最大化被假定为是任何厂商的任何活动都必须遵守的原则.因此,无论是产量的决定还是要素使用量的决定,遵守的都是同一个利润最大化原则.该原则意味着,任何厂商的任何活动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必须相等. 第二,在不同的场合,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的具体内容并不相同.例如,在产量的决定问题上,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是指增加一单位产量增加的收益和成本,而在要素使用量的决定问题上,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则是指增加使用一单位要素增加的收益和成本. 第三,增加使用一单位要素所增加的收益叫“边际收益产品”,它等于要素的边际产品和产品的边际收益的乘积.因此,增加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包括了产品的边际收益.另一方面,要素的边际成本与产品的边际成本的关系则比较复杂.这是因为,要素的边际成本通常仅指增加使用某种特定要素如劳动所引起的成本变化,而产品的边际成本则与多种要素(如劳动和资本)的共同变化有关——产品是由多种要素共同生产出来的. 4、在什么情况下,要素的需求曲线不存在?

第八章--西方经济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word版本

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1.说明生产要素理论在微观经济学中的地位。 解答:第一,从商品的角度来看,微观经济学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关于“产品”的理论和关于“要素”的理论。前者讨论产品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后者讨论要素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 第二,产品的理论和要素的理论是相互联系的。特别是,产品理论离不开要素理论,否则就不完全。这是因为,首先,产品理论在讨论产品的需求曲线时,假定了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既定,但并未说明收入水平是如何决定的;其次,在推导产品的供给曲线时,假定了生产要素的价格既定,但并未说明要素的价格是如何决定的。这两点都与要素理论有关。因此,要素理论可以看成是产品理论的自然延伸和发展。 第三,在西方经济学中,产品的理论通常被看成是“价值”理论,要素理论通常被看成是“分配”理论。产品理论加上要素理论,或者,价值理论加上分配理论,构成了整个微观经济学的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 2.试述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 解答:第一,厂商在使用要素时同样遵循利润最大化原则,即要求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等。 第二,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产品价值”(要素的边际产品和产品价格的乘积),而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等于“要素价格”。于是,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是:边际产品价值等于要素价格。 3.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与利润最大化产量原则有何关系? 解答:从表面上看,完全竞争企业(实际上也包括其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似乎有两个不同的决策要做:第一,购买多少要素?这是所谓的“要素需求”问题——使用多少要素才能够使利润达到最大?第二,生产多少产量?这是所谓的“产品供给”问题——生产多少产量才能够使利润达到最大? 实际上,这两个问题是一回事。这是因为在企业的要素需求和产品供给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如要减少对要素的需求,则产品供给常常就不得不减少;反之,如要增加对产品的供给,则要素的需求常常又不得不增加。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是所谓的生产函数:Q=Q(L)。这里,L为企业使用的要素数量(如劳动),Q为使用要素L所生产的产品数量。它们通过生产函数而“一一对应”。正是通过生产函数,企业关于使用要素的决策和关于生产产量的决策成为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旦企业决定了购买多少要素,它也就同时决定了应当生产多少产量;同样,一旦企业决定了生产多少产量,它也就同时决定了应当购买多少要素。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方式来讨论企业的生产决策:或者,先求出利润最大化的要素需求量,然后再根据生产函数,由要素的需求量求出相应的产品供给量;或者,先求出利润最大化的产品供给量,然后再根据生产函数,由产品的供给量求出相应的要素需求量。 4.试述完全竞争厂商及市场在存在和不存在行业调整情况下的要素需求曲线。 解答:第一,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即随着要素价格的下降,厂商对要素的需求量将增加。 第二,如果不考虑某厂商所在行业中其他厂商的调整,则该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就恰好与其边际产品价值曲线重合。 第三,如果考虑该厂商所在行业中其他厂商的调整,则该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将不再与边际产品价值曲线重合。这是因为随着要素价格的变化,如果整个行业所有厂商都调整自己的要素使用量从而都改变自己的产量的话,则产品的市场价格即会发生变化。产品价格的变化会反过来使每一个厂商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发生变化。于是,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将不再等于其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在这种情况下,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叫做“行业调整曲线”。行业调整曲线仍然向右下方倾斜,但比边际产品价值曲线要陡峭一些。 第四,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等于所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行业调整曲线)的水平相加。

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课后练习答案第七章

微观第七章习题 一、名词解释 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价格歧视博弈纳什均衡 占优策略均衡 二、选择题 1、对于垄断厂商来说,()。 A、提高价格一定能够增加收益; B、降低价格一定会减少收益; C、提高价格未必会增加收益,降低价格未必会减少收益; D、以上都不对。 2、完全垄断的厂商实现长期均衡的条件是()。 A、MR=MC; B、MR=SMC=LMC; C、MR=SMC=LMC=SAC; D、MR=SMC=LMC=SAC=LAC。 3、完全垄断厂商的总收益与价格同时下降的前提条件是()。 A、Ed>1; B、Ed<1; C、Ed=1; D、Ed=0。 4、完全垄断厂商的产品需求弹性Ed=1时()。 A、总收益最小; B、总收益最大; C、总收益递增; D、总收益递减。 5、完全垄断市场中如果A市场的价格高于B市场的价格,则() A、A市场的需求弹性大于B市场的需求弹性; B、A市场的需求弹性小于B市场的需求弹性; C、A市场的需求弹性等于B市场的需求弹性; D、以上都对。 6、以下关于价格歧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价格歧视要求垄断者能根据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对其进行划分; B、一级价格歧视引起无谓损失; C、价格歧视增加了垄断者的利润; D、垄断者进行价格歧视,消费者就必定不能进行套利活动。 7、垄断竞争的厂商短期均衡时,()。 A、一定能获得差额利润; B、一定不能获得经济利润; C、只能得到正常利润; D、取得经济利润、发生亏损和获得正常利润都有可能。 8、垄断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点上,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处于(B)

A、上升阶段 B、下降阶段 C、水平阶段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9、垄断竞争厂商实现最大利润的途径有:(D) A、调整价格从而确定相应产量 B、品质竞争 C、广告竞争 D、以上途径都可能用 10、按照古诺模型下列哪一说法不正确,()。 A、双头垄断者没有认识到他们的相互依耐性; B、每一个寡头都认定对方的产量保 持不变;C、每一个寡头垄断者都假定对方价格保持不变;D、均衡的结果是稳定的。 11、斯威齐模型是() A、假定一个厂商提高价格,其他厂商就一定跟着提高价格; B、说明为什么每个厂商要保持现有的价格,而不管别的厂商如何行动; C、说明为什么均衡价格是刚性的(即厂商不肯轻易的变动价格)而不是说明价格如何决定; D、假定每个厂商认为其需求曲线在价格下降时比上升时更具有弹性。 12、在拐折的需求曲线模型中,拐点左右两边的弹性是()。 A、左边弹性大,右边弹性小; B、左边弹性小,右边弹性大; C、两边弹性一样大; D、以上都不对。 13、与垄断相关的无效率是由于()。 A、垄断利润 B、垄断亏损 C、产品的过度生产 D、产品的生产不足。 三、判断题 1、垄断厂商后可以任意定价。 2、完全垄断企业的边际成本曲线就是它的供给曲线。 3、一级价格歧视是有市场效率的,尽管全部的消费者剩余被垄断厂商剥夺了。 4、许多学院和大学对贫困学生提供奖学金。可以认为这种政策是一种价格歧视。 5、垄断厂商生产了有效产量,但它仍然是无效率的,因为它收取的是高于边际成本的价格,获取的利润是一种社会代价。 6、完全垄断厂商处于长期均衡时,一定处于短期均衡。 7、垄断竞争厂商的边际收益曲线是根据其相应的实际需求曲线得到的。 8、由于垄断厂商的垄断地位保证了它不管是短期还是长期都可以获得垄断利润。 四、计算题 1、已知某垄断者的成本函数为TC=0.5Q 2+10Q,产品的需求函数为P=90-0.5Q, (1)计算利润最大化时候的产量、价格和利润; (2)假设国内市场的售价超过P=55时,国外同质的产品将输入本国,计算售价p=55

第六章课后习题与答案

第六章课后习题与答案: 1.何谓国际直接投资?国际直接投资有哪些类型?其各自的特征是什么? 国际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为了在国外获得长期的投资效益并得到对企业的控制权,通过直接建立新的企业、公司或并购原有企业等方式进行的国际投资活动。从一国角度出发,国际直接投资也被称为对外直接投资或外国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FDI)。 按照不同的标准来划分,可以把国际直接投资分为不同的类型或形式: (1)按照投资者控制被投资企业产权的程度可以分为独资经营、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和合作开发等形式。独资经营是指完全由外商出资并独立经营的一种国际直接投资方式;合资经营是指两国或两国以上的投资者在平等互利原则基础上,共同商定各自在被投资企业的股权比例,并根据东道国的法律,通过签订合同举办合营企业,共同经营、共负盈亏、共担风险的一种投资方式,这也是在国际直接投资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方式;合作经营与合作开发都是以签订合同或协议为基础的国际经济合作形式。合作经营企业一般不以股份确定产权,不按股权比例分配收益,而是根据合同规定投资方式和投资比例分配收益并承担风险。当然,合作经营企业本身是一个统一的经营实体,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合作开发则通常是由拥有特定资源的国家,通过招标方式与外国投资者签订合作开发协定或合同,并联合组成开发公司对东道国资源进行开发。 (2)按照投资者控制被投资企业的方式,也可以把国际直接投资分为股权参与式的国际直接投资和非股权参与式的国际直接投资。按照这一标准,独资经营属于全部股权参与式投资;合资经营属于部分股权参与式投资;而投资者没有在东道国企业中参与股份,以其他一些形式如许可证合同、管理合约、销售协议等进行的直接投资,均属于非股权参与式的直接投资。 (3)按照投资者是否建立新企业,国际直接投资可分为创建新企业与控制现有国外企业两类。一国投资者到国外单独或合作创办新的企业,或者组建新的子公司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均属于前一种形式;而通过收购国外公司或与国外公司合并以获得对东道国企业的控制权,则属于后一种形式。 (4)按照投资主体与其投资企业之间国际分工的方式,可以把国际直接投资分为水平型投资、垂直型投资和混合型投资。水平型直接投资也称为横向型直接投资,是指一国的企业到国外进行投资,建立与国内生产和经营方向基本一致的子公司或其他企业。这类子公司和其他企业能够独立完成生产和销售,与母公司或国内企业保持水平分工关系。垂直型直接投资也称为纵向型直接投资,一般指一国企业或跨国公司到国外建立子公司或附属机构,这些国外子公司或附属机构与母公司之间实行纵向专业化分工协作。混合型投资则是一种水平型和垂直型相结合的直接投资方式。一般来说,目前企业进行国际直接投资,并不单纯是水平型投资或垂直型投资,而是两者兼有,进行混合型投资。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划分国际直接投资类型的方法,即按照投资主体的性质把国际直接投资分为私人直接投资和国家直接投资,二者有时也被分别称为民间直接投资和官方直接投资。 2.战后以来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的原因有哪些? 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其最根本的原因可以从国际资本流动本身的规律来考察。一般情况下,国际资本流动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世界市场的成熟而从流通领域逐步深入到国际生产领域的。这一发展规律从根本上决定了国际直接投资不断扩大的趋势。但战后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势头如此迅猛,还有其他许多因素的作用。从宏观层面来看,主要包括以下

第九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习题+答案

第八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一、单项选择题 1、市场失灵是指() A、市场在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之间配置资源的不均; B、市场不能产生任何有用的成果; C、市场不能有效的配置稀缺的资源; D、收入分配所出现的不平等现象。 2、在以下哪种情况,“搭便车”问题就会出现?() A、所有消费公共物品的个人都支付相应的费用; B、个人愿意支付他们的消费费用; C、所有消费和生产的商品都是个人用物品; D、某些人享用了公共物品,并不需要支付其全部费用 3、某一经济活动存在外部不经济是指该活动的() A、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 B、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 C、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 D、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 4、某一经济活动存在外部经济是指该活动的() A、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 B、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 C、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 D、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 5、某人的吸烟行为属于() A、生产的外部经济 B、消费的外部经济 C、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D、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6、如果上游工厂污染了下游居民的饮水,按科斯定理,(),问题就可得到妥善解决。 A、不管产权是否明确,只要交易成本为零 B、只要产权明确,且交易成本为零 C、只要产权明确,不管交易成本为多大 D、不论产权是否明确,交易成本是否为零 7、某项生产活动存在外部不经济时,其产量()帕累托最优产量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8、市场不提供纯粹公共物品,是因为()。 A、公共物品不具有排他性 B、公共物品不具有竞争性 C、消费者都想“免费乘车” D、以上三种情况都是 9、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消费者个人需求曲线的()。 A、水平相加 B、垂直相加 C、算术平均数 D、加权平均数 10、一项公共物品是否值得生产,主要看()。 A、效益 B、政府的意志 C、公众的意志 D、成本和效益的对比 11、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比方说买方不清楚卖方一些情况,是由于()。 A、卖方故意要隐瞒自己一些情况 B、买方认识能力有限 C、完全掌握情况所费成本太高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微观经济学第七章 习题答案

MR,试求: 图7—1 (1)A点所对应的MR值; (2)B点所对应的MR值。 解答:(1)根据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意义,可得A点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 e d =eq \f(15-5,5)=2 或者e d =eq \f(2,3-2)=2 再根据公式MR=P eq \b\lc\(\rc\)(\a\vs4\al\co1(1-\f(1,e d ))),则A点的MR值为MR=2×eq \b\lc\(\rc\)(\a\vs4\al\co1(1-\f(1,2)))=1 (2)与(1)类似,根据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意义,可得B点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 e d =eq \f(15-10,10)=eq \f(1,2) 或者e d =eq \f(1,3-1)=eq \f(1,2) 再根据公式MR=P eq \b\lc\(\rc\)(\a\vs4\al\co1(1-\f(1,e d ))),则B点的MR值为MR=1×eq \b\lc\(\rc\)(\a\vs4\al\co1(1-\f(1,1/2)))=-1 2. 图7—2(即教材第205页的图7—19)是某垄断厂商的长期成本曲线、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试在图中标出: (1)长期均衡点及相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2)长期均衡时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曲线和SMC曲线; (3)长期均衡时的利润量。 图7—2

图7—3 (1)长期均衡点为E点,因为在E点有MR=LMC。由E点出发,均衡价格为P0,均衡数量为Q0。 (2)长期均衡时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曲线和SMC曲线如图7—3所示。在Q0的产量上,SAC曲线和LAC曲线相切;SMC曲线和LMC曲线相交,且同时与MR曲线相交。 (3)长期均衡时的利润量由图7—3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即π=[AR(Q0)-SAC(Q0)]·Q 0。 3. 已知某垄断厂商的短期总成本函数为STC=0.1Q3-6Q2+140Q+3 000,反需求函数为P=150-3.25Q。 求:该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与均衡价格。 解答:因为SMC =eq \f(d STC,d Q )=0.3Q2-12Q+140,且由TR=P(Q)·Q=(150-3.25Q)Q=150Q-3.25Q2,得MR =eq \f(d TR,d Q )=150-6.5Q。 于是,根据垄断厂商短期利润最大化的原则MR=SMC,有 0.3Q2-12Q+140=150-6.5Q 整理得3Q2-55Q-100=0 解得Q=20(已舍去负值) 将Q=20代入反需求函数,得 P=150-3.25Q=150-3.25×20=85 所以,该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为Q=20,均衡价格为P=85。 4. 已知某垄断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为TC=0.6Q2+3Q+2,反需求函数为P=8-0.4Q。求: (1)该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价格、收益和利润。 (2)该厂商实现收益最大化时的产量、价格、收益和利润。 (3)比较(1)和(2)的结果。

微观经济学习题与答案08

第八章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 一、选择题 1.当最初的变化影响广泛分散到很多市场,每个市场只受到轻微的影响时,() A. 要求用一般均衡分析 B. 一般均衡分析很可能推出错误的结论 C. 局部均衡分析很可能推出错误的结论 D. 局部均衡分析将提供合理可靠的预测 2.被西方经济学界推崇为“福利经济学之父”的是() A.霍布森 B.庇古 C.帕雷托 D.埃奇沃斯 3.假定只存在两个人(A和B)、两种商品(X和Y)的经济中,要想达到交换全面均衡的条件是() A. 对于A和B, B. 对于A和B, C. 对于A和B, D. 上面三个条件都是 4.假定一个经济,在其中只有两种商品(X和Y),两种生产要素(L和K),那么要想达到生产的全面均衡的条件是() 5.假定存在一个经济,其中有两个个人(A和B)、两种商品(X和Y),生产和交换的全面均衡条件是()

6.小李有5个鸡蛋和5只苹果,小陈又5个鸡蛋和5只苹果,小李更喜欢鸡蛋,小陈更喜欢苹果。在帕雷托状态下,可能() A. 小李消费更多的鸡蛋 B. 小陈消费更多的苹果 C. 两人的苹果和鸡蛋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D. 上面说得都对 7.两种产品在两个人之间进行分配,被称为帕累托最适度的条件为() A. 不使其他人受损失就不能使另一个人受益 B. 每个人都处在其消费契约曲线上 C. 每个人都处在他们的效用可能性曲线上 D. 包括以上所有条件 8.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从下列哪条曲线推导而来的() A.无差异曲线 B.生产契约曲线 C.消费约束曲线 D.社会福利曲线 9. 下面哪些计划不属于贫困救济范畴() A. 向低收入者提供廉价住房计划 B. 食品补助票计划 C. 医疗救济计划 D. 社区公共设施建设计划 10.下面哪些家庭最容易沦入贫困阶层() A. 单身汉家庭 B. 三代同堂的家庭 C. 由夫妻组成的小家庭 D. 单身母亲和孩子的家庭 二、名词解释 1.局部均衡分析2.一般均衡分析3.帕累托改进 4.帕累托最优状态5.交换的一般均衡6.产品转换率 7.不可能性定理 三.简答题 1.一般均衡论的缺点是什么?

微观经济学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

微观经济学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 第一部分 教材配套习题本习题详解 1.假定某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分别为 D=22-4P 和 S=4+2P 。求: (1)该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2)单个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3)利用本题,区分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市场的需求曲线、单 个消费者的 需求曲线以及单 个厂商的需求曲线。 2. 请分析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会面临哪几种短期均衡的情况。 3.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与短期生产的要素合理投入区间之 间有什么联系 ? 答:参考图 6-2,完全竞争厂商短期生产函数和短期成本函数之 解为:在厂商短期生产合理区间中呈下降趋势的 MP 曲线, 对应着厂 商短期成本的 MC 曲线的上升段; 厂商短期生产合理区间的起点, 即 MP L 曲线交于 AP L 曲线的最高点,对应着短期 MC 曲线相交于 AVC 曲线的最低点。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等于和大于 AVC 的 SMC 曲 线。SMC 无限大时,即 MP 接近零,厂商也不会生产。所以完全竞 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与短期生产中生产合理区间相对应。 起点对应 于由 AP 曲线和 MP 曲线相交于 AP 的最高点作为起点,且 MP L 曲线 间的相互关系是 MC =W 1 g MP L AVC= g A 1P 。这两个公式可以分別理

呈下降状的短明生产合理区间,终点对应于MP=0。换言之,如果完全竞争厂商处于短期生产的合理区间,那么,这同时也意味着该厂商的生产定位于短期供给曲线上,当然,也可以反过来说,如果完全竞争厂商的生产位于短期供给曲线上那么,这同时也表示该厂商的生产一定处于短期生产的合理区间。 图6-2 成本与产量曲线关系图

曼昆 微观经济学 第六版 第八章答案

第八章应用:赋税的代价 复习题 1.当对一种物品征税时,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会发生什么变动? 与税收收入相比较,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如何变动?解释原因。 答:当对一种物品征税时,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都会减少。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减少大于税收收入的增加。税收扭曲了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激励,引起市场配置资源时的无效率。 2.画出有物品销售税的供求图。在图上标注无谓损失,标明税收收入。 答:如P163图8-3所示,对一种物品征税减少了消费者剩余(面积B+C表示减少量)和生产者剩余(面积D+E表示减少量)。生产者和消费者剩余的减少大于税收收入(用面积B+D表示),税收引起了无谓损失(用面积C+E表示)。 3.供给与需求弹性如何影响税收的无谓损失?为什么有这种影响? 答:供给与需求曲线的弹性越大,税收的无谓损失越大;供给与需求曲线的弹性越小,税收的无谓损失越小。因为供给和需求弹性衡量买者和卖者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决定了税收扭曲会使市场结果有多大变动。 4.当税收增加时,无谓损失和税收收入有什么变动? 答:当税收增加时,无谓损失增加,并且无谓损失的增加要快于税收规模的增加。税收增加时,税收收入先增加,然后随着税收规模越来越大,市场收缩非常之大,以至于税收收入开始减少。 问题与应用 1.比萨饼市场的特征是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A.画出竞争市场均衡图。标出价格、数量、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存在无谓损失吗?解释原因。 答:没有无谓损失。自由竞争市场使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点,在均衡状态下,总剩余达到最大,如图8-2。 图8-2 比萨饼市场均衡图 B.假设政府令每个比萨饼店每卖出一个比萨饼交纳1美元税。说明这种比萨饼税的影响,确定并标出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政府收入以及无谓损失。每块面积与税前相比有何变动? 答:这种比萨饼税使卖者得到的价格降低,买者支付的价格增加,销售量从Q1减少到Q2 。消费者剩余由税收前的面积A+B+E 减少为税收后的面积A;生产者剩余由税收前的面积C+D+F 减少为税收后的面积D。税收收入为面积B+C。无谓损失为面积E+F。税收前没有税收收人和无谓损失(见图8-3)。

微观习题答案5

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 一、名词解释 1.竞争市场:指存在着产品竞争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核垄断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又称为纯粹竞争,是指不存在任何阻碍和干扰因素的市场情况,亦即没有任何垄断因素的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市场需要具备以下四个条件:(1)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2)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同质的;(3)所有的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4)信息是完全的。 垄断竞争市场是既存在垄断又存在竞争的市场结构,在这种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产品,具体地说,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主要有以下三点:(1)生产集团中有大量的企业生产有着差别的同种产品,这些产品彼此之间都有非常接近的替代品;(2)一个生产集团中的企业数量非常多;(3)厂商的生产规模比较小,因而进入和退出一个生产集团比较容易。 2.成本递增行业:是这样的一个行业,其产量增加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增加,会导致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其原因在于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平均成本是递增的。向右上方倾斜的供给曲线表示:随着成本递增行业长期供给量的增加,长期供给价格是不断上升的,市场需求的变化不仅引起行业长期均衡产量的同方向变化,还引起市场长期均衡价格的同方向的变化。成本递增行业是人们常见的行业,因而,一般而言行业的长期成本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3.消费者统治:指在一个经济社会中消费者在商品生产这一最基本的经济问题上所起的决定性的作用。这种作用表现为:消费者用货币购买商品是向商品投“货币选票”。“货币选票”的投向和数量,取决于消费者对不同商品的偏好程度,体现了消费者的经济利益和意愿。而生产者为了获得最大的利润,必须依据“货币选票”的情况来安排生产,决策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等等。这说明,生产者是根据消费者的意志来组织生产、提供产品的。西方学者认为,这种消费者统治的经济关系,可以促使社会的经济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从而使全社会的消费者都得到最大的满足。微观经济学中对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状态的分析通常被用来作为对消费者统治说法的一种证明。 4.完全竞争市场:指一种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完全竞争的条件是:①对单个厂商而言,价格既定。市场上有大量互相独立的买者和卖者,他们是既定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决定者。②产品同质。所有卖者向市场提供的产品都是同质的、无差异的产品,对买者来说没有任何差别。③要素自由流动。所有要素都可以自由流动,进入或退出市场。 ④信息充分。卖者和买者都可以获得完备的信息,双方不存在相互的欺骗。除此之外,还有完全竞争者都具有理性的假设。事实上,这种理想的完全竞争市场很难在现实中存在。但是,完全竞争市场的资源利用最优、经济效率最高,可以作为经济政策的理想目标,所以,西方经济学家总是把完全竞争市场的分析当做市场理论的主要内容,并把它作为一个理想情况,以便和现实比较。 6.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long-run equilibrim in a perfectly competitive market):指在长期中,厂商通过改变所有要素的投入数量,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而达到的一种均衡。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厂商的短期均衡分析中,厂商在短期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只能调整可变要素的数量,因此,厂商只能在既定的生产规模下,通过变动产量所引起的短期可变成本的变动来实现MR=MC的利润最大化的条件。而在长期中厂商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具体地说,可以进行两方面的调整:一方面,厂商对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七章课后答案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1、根据图1-31(即教材第257页图7-22)中线性需求曲线d 和相应的边际收益曲线MR ,试求: (1)A 点所对应的MR 值; (2)B 点所对应的MR 值. 解答:(1)根据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意义,可得A 点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 25 )515(=-=d e 或者 2)23(2=-=d e 再根据公式MR=P ( d e 1 1-),则A 点的MR 值为: MR=2×(2×1/2)=1 (2)与(1)类似,根据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意义,可得B 点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 21101015=-=d e 或者 21131=-=d e 再根据公式MR=( d e 11-),则B 点的MR 值为: )2/111(1-?=MR =-1

2、图1-39(即教材第257页图7-23)是某垄断厂商的长期成本曲线、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试在图中标出: (1)长期均衡点及相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2)长期均衡时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曲线和SMC曲线; (3)长期均衡时的利润量. 解答:本题的作图结果如图1-40所示: (1)长期均衡点为E点,因为,在E点有MR=LMC.由E点出发,均衡价格为P0,均衡数量为Q0 . (2)长期均衡时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曲线和SMC曲线如图所示.在Q0 的产量上,SAC曲线和SMC曲线相切;SMC曲线和LMC曲线相交,且同时与MR曲线相交.

(3)长期均衡时的利润量有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即л=(AR(Q0)-SAC(Q0)Q0

3、已知某垄断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为STC=0.1Q3-6Q2+14Q+3000,反需求函数为P=150-3.25Q 求:该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与均衡价格. 解答:因为SMC=dSTC/dQ=0.3Q2-12Q+140 且由TR=P(Q)Q=(150-3.25Q)Q=150Q-3.25Q2 得出MR=150-6.5Q 根据利润最大化的原则MR=SMC 0.3Q2-12Q+140=150-6.5Q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