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加坡与智利养老模式的比较

新加坡与智利养老模式的比较

新加坡与智利养老模式的比较
新加坡与智利养老模式的比较

新加坡与智利养老模式的比较

新加坡实行的是中央公积金制度,成立了中央公积金局,负责整个公积金的管理运行。新加坡的公积金制度是通过国家立法,强制所有雇主雇员依法按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向中央公积金局缴纳公积金,有中央公积金局加上每月应付的利息,一并计入每个公积金会员的账户,专户储存;会员享受的待遇,只在其账户存续期间累积的公积金额度内支付。

新加坡的公积金最初只是一种简单的强制养老储蓄制度,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逐步发展成为包括养老住房医疗在内的一项综合性社会保障制度。会员除在达到退休年龄时领取养老金外,退休前还可在特准范围内用于购买住房和支付医疗教育费用等。因此,新加坡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公积金制度为主体的,公积金制度之外虽然还有部分救助和福利事业,但在保障国民生活方面的作用弱于公基金制度。

新加坡的公积金制度强调劳动者自食其力,自力更生,自我保障,采取的是统一的个人储蓄而不是分散的个人储蓄,资金来源于职工工资收入的一部分,并按照法律规定强制征收后记入个人账户。在资金筹集方面,由雇主和雇员按一定比例分担,政府根据经济发展,工资收入及公积金储蓄比例作相应调整。

公积金局每月收缴公积金经过计算记入每个会员的个人账户中。公积金主要投资于政府债券。新加坡的公积金利率一直高于通货膨胀率,从而保证公积金不贬值,并略有增加。新加坡的公积金养老储蓄计划包括三个部分:一是最低存款计划。它是一种基本保障,旨在加强保障会员的养老金存款,以应付退休后的持久生活。二是公积金补充计划。它限于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其目的是协助养老金不足的会员填补退休账户上的存款。三是家庭保障计划。它是为会员及家属在会员终生残疾或死亡时能继续保有住屋或提供赔偿而设立的一项养老保障措施。

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建立在劳资分责的基础之上,但强调个人自我负责精神。二是实行高度集中管理,由中央公积金局负责统一管理。三是兼顾到国民的其他保障性需求,成为一项以养老保障为核心的综合保障制度。四是在降低政府社会福利开支的同时,为公共设施建设和资本市场发展提供了大量资金,并使新加坡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避免了高通胀率。

新加坡公积金制度也存在不足。一是以个人为责任和义务主体,其基金主要来源于会员的工资收入,社会互济性较弱。二是没有再分配功能。每个受保障的公民只享受自己账户上积累起来的养老金,排除了个人账户之间的横向资金流动及年轻人与老年人之间的养老金代际转移问题。三是养老基金操作缺乏透明度。除了一个公共辅助养老金计划外,支撑新加坡全国养老保险体系的只有中央公积金局,基金操作缺乏透明度和公开性。

虽然新加坡的制度存在问题,但这项制度对新加坡的发展有功不可没的作用。通过购买政府债券,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资金。政府利用这笔长期可靠的、源源不断的资金,基本完成了住宅、道路、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从80年代起,又用这笔钱向海外投资,使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有效地抑制了通货膨胀。70年代到80年代初,新加坡经济迅速发展,工资不断提高,通过公积金缴费率,把一部分消费基金转达化为积累基金,从而有效地控制了通货膨胀;而在经济建设不景气时,又通过降低雇主的缴费率,使经济很快得以恢复。又如允许会员分期付款购买住房,既解决了住房,又调整了人们的消费结构。所以,公积金制度是调整社会消费和积累比例的有效手段,也是对国家经济发展和政府一些重大经济政策的补充。

智利社会保障制度的突出特点就是其养老保险制度的智利模式。也就是个人缴费、个人所有、完全积累、私人积累、私人机构运营的养老金私有化模式。职工必须按照工资收入的百分之十按月缴纳保险费,并存入个人退休账户,企业不缴费。在这种制度下,保险费完全由个人缴纳,劳动者将养老保险费交给私人养老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在竞争的基础上由其负责对基金的运营,投养老基金公司投资失败,不能不保证养老金资风险由个人和私人机构共担。政府对基金公司进行严格的监管,并且政府承担保底责任,养老金管理公司投资失败,不能保障养老金最低收益时,由政府财政给与弥补包括以下特征:养老金支付从现收现付制变为完全基金制;养老金支付由确定给付制转为确定缴费型,退休后养老金与缴费、基金投资回报和基金管理费相挂钩;私营管理、自由选择;监管法制化。

智利的养老金私有化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养老金由公共部门管理改为民营机构运作,提高了服务水平、管理水平及投资收益。因此对于具有稳定工作、在工作生涯中能够正常缴费的人员来说,它是相当有效的,基金投资积累可以为

他们提供充足的养老金。但该制度采取完全个人缴费的积累制度,约有三分之一的劳动人口被排除在外,主要是雇工和农业劳动者,因此也会产生一定得问题。

智利和新加坡的养老保险各有千秋,其不同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新加坡是由雇主和雇员都缴费,而智利强制储蓄性制度只是要求劳动者缴费。

第二,两国养老保险基金的组织者和投资目的不同。新加坡的公积金养老计划建立在国家节约基金原则基础上,基金的投资也依据政府的指

示用于购买政府债券和支持基本建设,旨在帮助国家从宏观上调控

经济;智利的养老保险制度则完全由授权的一些养老金私营公司即

养老基金管理公司经营,整个体制进行的是私有化改革,经营养老

基金公司强调多样化的投资和获利能力,从而带动了地区经济的繁

荣。

第三,智利的个人账户上强制性储蓄只能用于养老,而新加坡的公积金制度不仅用于养老,还用于医疗保健和住房开支等。

第四,养老基金操作的透明度和公开程度不同。新加坡除了一个公共辅助养老金计划外,支撑全国养老保险体系的只有中央节约基金会,除

自谋职业者外的所有职工都必须参加,基金操作缺乏透明度和公开

性,更无竞争压力可言;智利则有13家私人基金参予‘竟争,基金

的管理和经营效率很高,法律也严格限制“一人一帐”和“一公司

一种基金”,保证了基金的简便易行和透明度。

第五,与投资方向和基金操作相联系的是,两国养老金的回报率不同。新加坡公积金的缴纳率高达雇员工资的40%,而基金存款利率自1955

年以来一直只有2%左右。到80年代,政府开始允许将公积金的一部

分投资于国外资本市场。据世界银行估计,整个80年代的投资回报

率约为3%。智利的新制度要求所有雇员交纳收入的10%作为养老基

金,资产的实际回报率在1980至1990年期间平均达13%。此外,两

国养老基金的管理效率和运作成本也不同。新加坡公积金养老计划

的优势之一是其高管理效率和较低的操作成本,1990年总操作成本

(包括货币贬值准备金)只占年交纳基金额的。,53%;智利赋予基金

会成员在养老基金管理公司之间转移帐户的个人选择权,也就相应

提高了广告和销售成本,由基金会成员支付的运作成本,在减去养

老和伤残险的最低金额后,平均达年养老基金额的15.4%。根据两国

养老基金的收益率和成本率来看,新加坡模式的运作成本低收益也

低,智利模式的收益高而成本也高,但总的来说智利的私营养老保

险制度显得更为合理有效。

智利和新加坡的养老保险制度有各自不同的创新与突破。但也有很多相同之处:首先,两国的养老保险制度都是一种强制性个人退休储蓄计划,均以个人资本帐户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养老金的多少取决于职工就业期间交纳的养老基金额和基金投资收入。其次,两国的养老保险模式都基本上不具备重新再分配的功能。由于个人帐户的原因,智利和新加坡的养老保险制度排除了被保险人之间的横向资金流动及年轻人与老年人之间的养老金代际转移间题,每个受保障的公民只享受自己帐户上积累起来的养老金;另一方面,政府的负担很小甚至没有,仅仅起到组织者或守夜人的作用,这种转移支付手段也阻碍了养老基金的纵向再分配。再次,两国的养老保险制度都在提高养老保障水平的基础上,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这一经验我国尤其定,更使新加坡发展了经济。智利1980年改革的目标也不局限于为老年人提供收入保障,在它的设计之初不仅考虑了养老问题,而且充分考虑到养老制度对地区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影响。

总之,不管是那种制度,只要是适合国情的,具有生命力的,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就是最好的!

国外养老模式研究

探索争鸣 2013年7期(上) 61 国外养老模式研究 符敏 (湖南同德职业学院 湖南 同德 415000) 摘 要:在西方社会中,与中国社区养老最相近的做法是“社区照顾”。主要是指通过动员社区资源并运用社会人际关系资源对老年人开展服务,使老年人不脱离所生活的社区,在社区内接受养老服务。本文针对西方典型国家的养老模式进行分析,并总结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以对中国的社区养老提供借鉴。 关键词:社区;养老模式;西方发达国家 养老服务的社区照顾模式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随后被众多的欧美发达国家所借鉴,成为了解决养老问题的首选模式。养老方式正逐渐从机构养老向社区居家养老转变,一些国家选择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比例非常高,其中英国为95?5%,美国为96?3%,日本为98?6%,菲律宾为83%,越南为94%。 一、国外研究现状及动态 在国外居家养老的社区服务一般称为“老年人社区照顾”。英国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践行社区照顾的养老模式,即“社区老年照护服务”。到70年代,社区照顾在英国已经成为养老的普及模式。90年代初期,英国政府颁布了照顾白皮书和国家健康服务与社区照顾法令,这些法令都强调社区照顾的目标是在“自己的家或像家似的环境中供养人们”。西方所推行的居家养老是以社区照顾作为居家养老的补充,西方学界主张大力发展社区助老服务,从而为居家养老的老年群体提供全方位的服务。1982年维也纳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强调,应该设法让年长者能够尽量在自己的家里和社区独立生活,并且建议社会福利服务应该以社区为基础,向老年人提供全面的服务,1992年联合国通过的老龄问题宣言强调,以社区为单位,让老人尽可能长期在家里居住。在国外,社区养老不仅强调理论创新,而且强调实践应用;不仅把老年人作为群体关注,也把老年人作为个体关注;不仅有宏观层面的指导理论,也有微观层面的操作方法;不仅重视被照顾者,也同样关注着照顾提供者。 二、国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模式 (一)英国的社区照顾养老模式 英国人的平均寿命在上世纪时,男性为49岁,女性为52岁。而全英老年人仅为180万,老龄人口比重只有4.7%。目前,英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超过1000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8%,75岁以上的老年人有370万。面对逐日庞大的老年人群,英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将养老问题纳入社区,启动了社区照顾的养老模式。 英国关于社区照顾有明确的法令指出,为使老年人尽可能的独立要在社区内为养老群体提供必要的服务和照顾。主要是指老年人在家就能接受由家人或者邻居或养老志愿者提供的养老帮助。具体包括:第一,物 质支持,如提供所需食物、安装保健设施、税收减免等。第二,生活帮助,如打扫卫生、帮助老人购物、照顾不方便老人的起居等。第三,专业培训,如教老人了解及学习简单的治病、护理知识及传授养生之道等。第四,整体关怀,指以改善养老群体的整体生活环境为目标、发动周围资源予以支持等。从运行模式看,英国社区照顾的主要特点是依托社区、官办民助或民办官助。不管哪种方式,政府都发挥着主导作用。表现为制定社区照顾的相应法规政策,并组织予以实施;兴建社区照顾设施及维护,聘请养老服务人员,开展社区照顾工作;为民间社区照顾事业提供财政支持、监督检查民间组织和私人机构开展社区照顾的工作情况等。除此,非政府非赢利组织发挥着骨干作用,它们接受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资助,承担社区照顾任务,并组织广大志愿者无偿低偿地开展社区照顾活动。此外,英国是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存在大量的以赢利为目的的商业性老人服务机构,以弥补社区照顾模式的不足。社区照顾与传统的家庭养老对比,具有较大的优越性,它不仅融合了传统的家庭养老和集中院舍养老的优点,更强调对老年人心理和情感上的关怀和照顾,在提高了老年人生活的质量的同时,真正体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 (二)美国的居家养老援助模式 在20世纪,美国老年人口迅速增长,1999年,美国65岁及以上年龄的人口数迅速升至3460万。同期,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也从1/25跃升至1/8。在1990至2020年期间,年龄在65一74岁之间的人口数预计还会增长74%,美国百岁老人的人数显著增长。1990年,美国有37306名百岁老人,2010年将增至131000人。 美国于1981年正式实行以医疗服务为重点的社区服务计划,为符合医疗补助资格在家养老的弱势老年人提供家庭护理。该计划主要包括病历管理、成人日间照顾、家庭健康扶助、个人照料、杂务服务等。主要有以下方面:第一:家庭保健中心,美国的老人在自己家中养老,家庭保健中心为在自己家中居住的老年人提供简单的日常生活及护理服务,收费标准视服务项目而定。第二:托老所,这种机构都是非盈利的社会福利事业,由市政府委托社区管理,其日常活动通常是以恢复性训练为主。美国的托老所与其他行业一样竞争激烈,办得越好,社会的声望越高,以此吸引人们的捐款。该机构为那些与子女或其他亲属住在一起,但白天要照看的老人或残疾人士设置。提供日常生活照顾及关怀,供应早午两餐,开放时间一般为周一到周五,上午8点至下午5点,收费每日5一65美元不等,或根据低收入者的收入酌收一定比例的费用。第三:老人活动中心,除为老年人提供养老午餐外,还组织文化、娱乐、教育、旅游等活动。第四:免费教育,各社区大学都有义务接收65岁以上老人的免费进修,但没有学分,不发毕业证。第五:志愿者服务,大多数社区都向老年人提供充当志愿者的机会,老年人可以用自己的专业技术和知识去帮助他人。美国政府还帮助社区建立志愿者工作方案,老人的社会福利服务的实施主要由志愿者来完成。此外,一些大中城市的私营公司开始建造居家援助式老年公寓,供家境比较富裕的75岁以上的能够自理老人选择,入住老人不需要24小时的医疗照顾,有专门的服务人员上门打扫室内清洁,或提供穿衣洗澡和膳食服务。 (三)德国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德国的老年护理方式首选家庭护理。护理经费由长期护理保险筹资和支付,除少数人外,所有参加医疗保险的公民都要投保长期护理保险。此保险分为社会保险和私人保险两类,分别覆盖人口的90%和10%。保险资金由政府、企业、个人和医疗保险机构四方负担,政府负担1/3以上,企业与个人负担较小。护理服务由独立的盈利或非营利性机构提供,两者约各占50%。凡申请家庭护理或入住老年护理院的老人,须由本人或家属提出申请,保险公司根据老人身体系统功能状态、生活自理能力及社会交往能力等进行评估,并定出护理级别。护理机构根据不同级别提供相应服务。服务内容主要有基础护理服务、家政服务、陪伴服务、暂息服务、医疗器械提供、房屋改建等。其中,凡从事家庭护理的人员必须是老年护理培训学校毕业并具有“老年护士证书”的护士,或为护士学校毕业并具有护士执照的护士,具有专业知识水平。 (四)日本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日本的社区老年服务工作由市政府设 061

新加坡与智利养老模式的比较

新加坡与智利养老模式的比较 新加坡实行的是中央公积金制度,成立了中央公积金局,负责整个公积金的管理运行。新加坡的公积金制度是通过国家立法,强制所有雇主雇员依法按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向中央公积金局缴纳公积金,有中央公积金局加上每月应付的利息,一并计入每个公积金会员的账户,专户储存;会员享受的待遇,只在其账户存续期间累积的公积金额度内支付。 新加坡的公积金最初只是一种简单的强制养老储蓄制度,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逐步发展成为包括养老住房医疗在内的一项综合性社会保障制度。会员除在达到退休年龄时领取养老金外,退休前还可在特准范围内用于购买住房和支付医疗教育费用等。因此,新加坡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公积金制度为主体的,公积金制度之外虽然还有部分救助和福利事业,但在保障国民生活方面的作用弱于公基金制度。 新加坡的公积金制度强调劳动者自食其力,自力更生,自我保障,采取的是统一的个人储蓄而不是分散的个人储蓄,资金来源于职工工资收入的一部分,并按照法律规定强制征收后记入个人账户。在资金筹集方面,由雇主和雇员按一定比例分担,政府根据经济发展,工资收入及公积金储蓄比例作相应调整。 公积金局每月收缴公积金经过计算记入每个会员的个人账户中。公积金主要投资于政府债券。新加坡的公积金利率一直高于通货膨胀率,从而保证公积金不贬值,并略有增加。新加坡的公积金养老储蓄计划包括三个部分:一是最低存款计划。它是一种基本保障,旨在加强保障会员的养老金存款,以应付退休后的持久生活。二是公积金补充计划。它限于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其目的是协助养老金不足的会员填补退休账户上的存款。三是家庭保障计划。它是为会员及家属在会员终生残疾或死亡时能继续保有住屋或提供赔偿而设立的一项养老保障措施。 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建立在劳资分责的基础之上,但强调个人自我负责精神。二是实行高度集中管理,由中央公积金局负责统一管理。三是兼顾到国民的其他保障性需求,成为一项以养老保障为核心的综合保障制度。四是在降低政府社会福利开支的同时,为公共设施建设和资本市场发展提供了大量资金,并使新加坡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避免了高通胀率。

国外都有哪些养老模式

国外都有哪些养老模式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国外都有哪些养老模式 基本养老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点之一,北京作为一个上世纪90年代初就已进入老龄社会的城市,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建立完善的养老模式体系国际上又有哪些成功经验可资借鉴呢—— 为什么要研究当前的养老模式 (一)当前的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据联合国《2008世界人口展望》报告,1950年全球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8%,2010年将达到11%,2050年将进一步达到22%。按照国际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总人口的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达到总人口的7%,就被称为老龄化社会。按此衡量,全球早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我国在1999年就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就北京市而言,据市统计局统计,1990年全市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995年达到了%,北京市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进入了老龄社会。到2008年底,全市万户籍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我国在1999年就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就北京市而言,据市统计局统计,1990年全市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995年达到了%,北京市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进入了老龄社会。到2008年底,全市万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的为万,占总人口的%。根据人口年龄分布图推算,北京市现有人口将在15年后进入老龄化峰值阶段,而且该峰值阶段将持续大约三四十年。市老龄委预测,2050年全市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将超过30%,即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老人。

(二)传统养老模式难以适应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 人口老龄化加剧,给传统养老模式带来很大的压力。千百年来,我国一直采用家庭养老的传统模式。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加剧,特别是“四二一”,甚至“四二二”式家庭(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夫妇允许生两个孩子)日益增多,子女赡养老人的负担越来越重。工作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也使一些子女对老人无暇顾及。同时,生活观念的转变,一些老年人也不再和子女住在一起,许多老年人家庭变成了空巢家庭或独居家庭。据全国老龄委调查,2008年全国城市老年人空巢或独居比例高达%。在这样的背景下,继续沿用传统的家庭养老的模式已很难适应当前社会养老的需求,探索新的养老模式刻不容缓。(三)养老需求多样化要求养老模式多样化 当今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由于老年人的年龄、收入、文化水平等具有较大差异,个人爱好也有较大差别,老人希望的养老模式也会有所不同。如健康状况良好且有工作意愿的老年人希望能找到工作机会,经济状况良好且注重生活质量的老年人希望享受舒适、高品质的生活,有爱好和特长的老年人则希望展示自己的才华,高龄残疾、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希望得到长期护理等等。因此,应构建多样化的养老模式体系,从而满足每位老年人的需求。 国外都有哪些养老模式 从十九世纪中后期开始,发达国家就陆续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目前,发达国家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达22%。在长期应对老龄化的实践中,西方国家形成了许多养老模式。

智利养老金私营化改革

智利养老金私营化改革 杨长汉 智利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20世纪20年代早期建立起来的。在改革之前,智利的基本养老保险计划名义上都是采取“部分积累”模式。到1979年,智利全国总共建立了32个养老保险运营机构,社会上有超过100个不同的养老保险计划,不同的社会团体成员参与不同的养老保险计划,而各种养老保险计划规定了不同的养老金领取资格、不同的缴费率、不同的收益率,相同的缴费额可能到养老保险计划参与人员退休后获得的养老金待遇差别很大。 到20世纪70年代末智利“部分积累”模式的养老保险制度实际上已经沦为“现收现付”模式的养老保险制度。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智利开始在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方面进行大胆探索。1980年底,政府颁布第3500号法令,正式设计出一种新的养老金制度,决定自1981年5月起正式实施,这种养老金制度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3.5.1 建立了个人基金账户 改革之后智利的养老保险制度以建立个人账户为基础。每个参保人都建立一个养老保险基金账户,每月按工薪收入的一定比例(通常为10%)存入养老基金个人账户,雇主将相当于雇员税前工资的4.11%的资金存入雇员的个人账户中的补偿账户,当雇员失业这部分资金用于每月向养老保险基金个人账户缴费。基金账户中的资金交由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公司(Pension Fund Administrators, AFPs)进行投资运作,投资收益存入基金账户,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公司从中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由于养老保险账户是采用完全积累方式,参保人员将资金存入个人养老保险基金账户,这样提高了国民储蓄率,增加了国民经济建设资金的来源。 3.5.2 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公司为私营公司 智利自1981年实施养老金私营化改革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不仅摆脱了亏空,而且养老保险私营化、资本化管理也给养老保险基金带来了丰厚的投资回报,从而提高了养老金的替代率,减轻了政府财政压力,降低了个人的缴费率。智利养老保险改革的核心内容是由养老保险基金公司来管理养老保险基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公司是从事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管理和发放的私营公司。养老保险参保人可以选择、更换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公司来管理个人账户中的资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公司投资养老基金资产获得的投资收益率越高、服务越好,就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将自己的养老保险账户交给该公司管理,养老保险基金 文章出处:《中国企业年金投资运营研究》杨长汉著 杨长汉,笔名杨老金。师从著名金融证券学者贺强教授,中央财经大学MBA教育中心教师、金融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研究员。1981-2001年这20年中,养老基金投资收益率平均为10.7%,较高的投资收益率吸引来越来越多的人把资金存入个人养老基金账户,养老保险计划参保率呈逐年上升之势,个人账户上累积的养老基金资产总额也大幅上升。 智利养老基金资产情况柱状图 3.5.3 政府职能的转变 为了防止参保人员个人账户上的资金受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公司违规操作的损害,智利政府设立了专门对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公司进行监管的机构——养老保险基金监管局

中国与新加坡养老保险制度的分析

中国与新加坡养老保险制度的分析 [摘要] 组织管理效率的高低与组织治理结构有着密切的关联,制度不同,组织管理的治理结构也就不同,管理效率也就产生差异。本文从组织管理治理结构的角度分别对新加坡公积金养老保险制度和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组织管理效率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新加坡公积金养老保险制度的组织管理的借鉴意义以及完善中国养老保障制度的组织管理的治理结构提出了建议。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回顾 新加坡公积金制度是政府立法强制个人储蓄、采取完全积累模式和集中管理模式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就是说,新加坡建立的是以个人账户为标志,强制储蓄的保障模式。该制度不仅解决了新加坡的养老难题,而且对新加坡的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证,现在通常被认为是东亚乃至世界范围内养老保险制度成功运行的典范。对新加坡公积金制度的研究,从现有的文献来看,主要集中在公积金制度的基本内容、基本功能、筹资模式、管理方式等方面,稍为深入的研究涉及到对这种制度安排、政府干预以及效率的分析。但对新加坡公积金这种养老保险制度的组织管理的治理结构及其管理绩效的分析的文献却相对稀少,不能不说是理论研究的一大缺憾。分析新加坡公积金制度的组织治理结构

及其绩效,透视这种管理组织结构安排的制度背景,这是值得认真关注的问题。对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组织治理结构蕴藏着重要的意义。 1997年我国正式确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这一新型养老保险制度不论在理论上和政策上如何界定或者争论,但在实践过程中,政策的执行者实际上是默许了现收现付统筹账户基金应负担“转制成本”的职责,由此导致了统筹账户对个人账户的透支。因此,这种模式被一些学者称为“统账结合、混账管理、空账运行”的模式。个人账户空账运行带来许多问题,对中国的养老社会保险制度构成了极大的潜在威胁。对于个人账户“空账”问题,理论界提出了通过把“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分账管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管理思路。从目前把握的材料来看,研究中国养老社会保险制度的管理问题,早期文献主要集中在对养老社会保险制度存在的保障覆盖面窄、基金来源相对不足、企业负担比较重、保障功能相对低下等方面问题展开讨论。现在,由于养老保险分账管理已经提到日程上来,因此对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账化管理问题的研究逐渐成为理论界和实践部门研究的热点问题。从已有的研究文献来看,研究的侧重点也主要集中于如何去做实个人账户、个人账户基金如同管理和运营、个人账户基金的投资策略以及保值增值等问题。对于组织管理模式和监管模式,在目前已有的少量研究文献中也充满着不同的看法。有学者提出可以设计基

国外养老模式简介

国外养老模式简介 ■ 美国让就业者退休后“老有所养” “老有所养”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目标之一,在美国也不例外。与中国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不同,美国的养老责任由政府、社会和个人等多方面共同承担。 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始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的一种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主要目的是使就业者退休后能够“老有所养”。其资金来源主要是在职人员把工资所得的一部分作为“社会保障税”(社保税)上交给政府,用于发放给已退休者、残疾人以及他们的家属,在职者退休之后便可以从社会保障制度中享有相应的福利。 据美国社会保障署提供的资料,美国目前约有1.63亿在职人员参加了社会保障体系,占全国所有在职人员的96%。 在职人员退休后获得社会保障福利(社保福利)的多少视其工作时间长短、缴纳社保税数额以及退休年龄而定。按照规定,任何人只要累计工作满10年、缴纳了总共40个“季点”(每工作3个月算一个“季点”)的社保税,退休时就有资格享受社保福利,但提前退休者的福利额将适当扣减。大多数残疾人只需在10年内缴纳20个“季点”的社保税,即有资格享受社保福利,但年轻时就为残疾人士者需缴纳社保税的“季点”可少于20个。 除了社会保障制度,美国政府和一些公司还建立有自己的退休金制度。美国政府目前制定了“联邦雇员退休制度”。政府工作人员除参加社会保障制度、缴纳社保税之外,还必须每月上缴工资收入的1.3%,政府工作人员退休后可根据其退休时的薪水、工龄长短等领取相应的退休金。此外,联邦政府雇员还可参加一项“节俭储蓄计划”,每月将工资的5%存入这一账户,作为退休投资基金。 经过70多年的发展,美国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完善,覆盖了美国社会的各个阶层,为他们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同时也为促进美国社会的稳定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这一制度也面临着美国人口老龄化和社会保障资金不足等问题。

国外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上) 张恺悌中国老龄产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 一、背景 (一)导言 今天跟大家在一起交流一下国外的社区养老模式,以及国际上经验对于我们中国大陆这几年的养老模式的启示。第一部分是导言。 我觉得大家现在对这个问题非常关注,而且也很好奇,通常是请了很多外国的专家。从我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讲,我认为有几个问题是需要先好好梳理的。我们常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我们请外边的专家也好,国际上的专家也好,等等,讲了很多,这个非常容易。 同时,外来的和尚要念好经是比较难的。这些年通过我们的工作和对外的交流,已经有大量的事实被证明能针对我们实际的需求与情况,但扎准关键命脉还是比较难的。另一方面,我觉得我们在养老服务业的近十年来,尤其是在“十二五”期间有飞跃式的发展,这个的确是一个好的现象,但是要能从这个现象看清本质,难度也是比较大的。并且我也关注到了最近这些年来,由于我们国家在养老产业、养老服务业这方面的发展迅猛,大家纷纷组织各种各样的考察团、学习班等等到海外去,去的人数也不少,范围也比较宽,接触的广度也比较深,可是我个人感觉到,走马观花与下马赏花之间还有一个大的差距,也就是说,除了要能做到走马观花以外,更要真正在一个地方认真地解剖麻雀式地去分析清楚,这还是比较难。(二)国外养老的原则与理念 既然要讲国外的,在这里就先要把“国外”这个概念解释得更清晰一些,也就是说我们重点关注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在养老国家当中,大家都在问为什么西方发达国家的养老状况要比我们好。我觉得可能有一个基本理念需要跟大家做一个沟通。西方非常强调“天助自助者”,即帮助穷人,只帮一时不能帮一世,要帮助的话必须自己先能自立、自强,这是他们的一个基本原则。 第二个原则与西方发达国家所有的人生理念有关。当初我在年代末第一次到美国做访问学者的时候,听到最多的话就是“”,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你要靠你自己。原来我们中国人到外边去要找个朋友,找个亲戚要投靠一下,其实在西方发达国家,没有一个人是可以靠的,你首先要靠自己。 同时,现在国际整体上有一个非常清晰的理念。年《联合国的老年原则》里面强调了老年人的基本原则。首先要自立、自强,有这样一个基本理念我们才能在后面更好地把握西方发达国家养老的基本脉络。 (三)社区养老与机构养老 社区养老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机构养老为辅,在为居家老人照料服务方面,又以上门服务为主,托老所服务为辅的整合社会各方力量的养老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在于:让老人住在自己家里,在继续得到家人照顾的同时,由社区的有关服务机构和人士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或托老服务。 这个我们在“十二五”规划里面也反复强调了,包括在《老年权益保障法》也讲到了,

智利的社会保障制度

智利社会保障制度 20世纪80年代初,智利进行了举世瞩目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在养老保险领域,建立起全新的以个人帐户积累为基础,以私营化管理为基本特征,强调自我积累、自我保障、经营性原则的养老保险运行机制。智利的改革被称为智利模式,并在拉美国家得以推广。一、智利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内容 智利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内容可概括为:政府实施立法和监控,民营机构具体操作,个人帐户强制储蓄,政府承担最终风险。 1.建立个人帐户。智利为加入新制度的每个成员建立了专门的养老金帐户,由成员自己按月缴纳养老金(目前规定为月工资的10%),雇主不缴费。个人帐户由缴费者自主选择一家养老金管理公司负责管理。随着缴费的不断增加及投资增值,形成养老金积累。职工退休时按个人帐户积累额的多少决定养老金领取额的多少。这一方式的突出特点是,个人的缴费与退休的待遇水平直接相关,能够激励个人工作和缴费的积极性。此外,个人还需按工资的3%购买伤残和遗属保险,支付个人帐户的管理费和佣金等费用。 个人帐户的基本用途是在缴费者达到规定条件后为其支付养老金,缴费者也可以个人帐户资金做担保申请住房贷款,也可以取出部分现款,但前提条件必须保证个人帐户结存余额可以满足按本人退休前10年平均工资的70%支付养老金的需要。 各养老金管理公司经营的个人帐户养老金按月记息,月利息不得低于过去12个月所有养老金投资回报率的2个百分点。如高于2个百分点以上,可留作保证金,暂不记入个人帐户,待养老金投资回报率过低时补足。如果个人帐户养老金由于不能足额缴费或投资失败等原因,而影响养老金支付时,则由政府财政部门负责给受保人支付最低养老金水平或支付最低养老金(目前的标准为每人每月100美元左右)。 2.民营机构运作。养老金的收入、支出、投资等工作均由养老金管理公司负责。养老金管理公司是专门为运作养老金而成立的股份公司,性质为民营机构。养老金管理公司只能从事养老金及相关业务,其它公司不得从事养老金业务。参加养老保险体系的成员可以自由选择养老金管理公司,并可以更换。 智利目前有18家养老金管理公司,股东大多数为商业银行。同时,养老金管理公司的资产与所经营的个人帐户养老金资产要分开经营。养老金的经营收益全部归养老金。养老金管理公司可以按缴费者工资的3%向缴费者收取佣金,除一部分作为伤残保留费外,其余为公司的经营收入,也可视为管理费。养老金管理公司经营不善,可以申请破产,但只限于公司自身资产,不损失养老金资产。 3.养老金的收支方式。参加养老保险体系的成员每月按本人纳税工资的10%缴纳养老金。由养老金管理公司同银行订立合同,由银行具体组织收费。 男满65岁,女满60岁,缴费年限满20年,可以领取养老金,并确定了三种给付方式供个人选择: (1)计划提款。缴费者可以将个人帐户储存的养老金继续存在养老金管理公司,并由该公司为其制定一个养老金领取计划,可以按月领取。帐户余额继续按实际的投资回报率计算利息,并相应调整待遇。如退休者死亡后其个人帐户中仍有余额,可以继承;如个人帐户存款领取完后退休者仍然健在,则由政府财政负责支付法定最低养老金。 (2)终身年金。由养老金管理公司负责将个人帐户储存的养老金转入一家人寿保险公司购买终身年金。如果个人帐户存款余额超过规模最低终身年金所需金额,退休者可将超过部分一次提取。购买终身年金后,由人寿保险公司每月定额支付养老金,可一直支付到退休者死亡。但是,此方式的养老金不能继承。 (3)临时提款加终身年金。退休者可以将个人帐户中养老金储存额由养老金管理公司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基本制度 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就是通常所说的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该制度在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上采用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的形式,社会统筹部分由国家和企业共同筹集,个人帐户部分则由企业和个人按一定比例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是由国家强制实施的,其目的是保障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需要。 界各国实行养老保险制度有三种模式,可概括为传统型、国家统筹型和强制储蓄型。 传统型养老保险制度 传统型的养老保险制度又称为与雇佣相关性模式(employment-related programs)或自保公助模式,最早为德俾斯麦政府于1889年颁布养老保险法所创设,后被美国、日本等国家所采纳。然后再以支出来确定总缴费率。个人领取养老金的工资替代率,然后再以支出来确定总缴费率。个人领取养老金的权利与缴费义务联系在一起,即个人缴费是领取养老金的前提,养老金水平与个人收入挂钩,基本养老金按退休前雇员历年指数化月平均工资和不同档次的替代率来计算,并定期自动调整。除基本养老金外,国家还通过税收、利息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实行补充养老保险,基本上也实行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

国家统筹型养老保险制度 国家统筹型(universal programs)分为两种类型: 1)福利国家所在地普遍采取的,又称为福利型养老保险,最早为英国创设,目前适用该类型的国家还包括瑞典、挪威、澳大利亚、加拿大等。 该制度的特点是实行完全的“现收现付”制度,并按“支付确定”的方式来确定养老金水平。养老保险费全部来源于政府税收,个人不需缴费。享受养老金的对象不仅仅为劳动者,还包括社会全体成员。养老金保障水平相对较低,通常只能保障最低生活水平而不是基本生活水平,如澳大利亚养老金待遇水平只相当于平均工资的25%。为了解决基本养老金水平较低的问题,一般在力提倡企业实行职业年金制度,以弥补基本养老金的不足。 该制度的优点在于运作简单易行,通过收入再分配的方式,对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以抵销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但该制度也有明显的缺陷,其直接的后果就是政府的负担过重。由于政府财政收入的相当于部分都用于了社会保障支出,而且经维持如此庞大的社会保障支出,政府必须采取高税收政策,这样加重了企业和纳税人的负担。同时,社会成员普遍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缺乏对个人的激励机制,只强调公平而忽视效率。 2)国家统筹型的另一种类型是苏联所在地创设的,其理

国外的养老模式和案例

国外的养老模式和经典案例 经典案例:英国老年社区特点:配套设施齐全的全龄化大型老年社区 英国的老年社区建筑规模大,有各种各样的俱乐部,开设的课程和组织的活动超过80种以上。具有完善的配套设施与功能区划分,是集合了居住,商业服务,度假疗养为一体的大型综合社区。 经典案例——丹麦老年住宅特点:环境优美,设计精当 乡村城市——田园风光般的美丽和宁静,众多的庄园点缀广阔绿野上,开阔的乡间公路,如画图一般的古老的乡村教堂,独具丹麦风味的小餐馆,构成和谐的生活画卷。 经典案例:德国的养老社区特点:老年住宅与养老院相结合 德国老年产业分为两种体系:社会住宅体系,养老院体系。 社会住宅体系里的老年住宅,内部多为无障碍设计,政府对老人住房采取补贴措施。在生活援助方面,老年住宅房产主与民间福利团体签订提供服务的合同。该合同可成为房产主获得建设资金贷款的融资条件。 养老院体系里的老年住宅是一种接近住宅形式的养老院。在规划上,设计者把社会体系的老年住宅和养老院毗邻建设,以便在设置服务网点和急救站时,两者能共用。 先进的国外养老模式: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必然。早在1965年,法国成为第一个老年型国家,之后是瑞典。20世纪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相继步入此行列。 由于有经济实力的支撑和西方居家形态诸多方面的因素,这些国家养老对策的共同之处是依赖“社会养老”功能:在社会保障体制中,老年人被赋予了独立生活的经济能力;在福利设施、服务体系以及居住环境等方面,针对老年人的生理情况,采用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设计。以美国为例,老年人的居住设施大致分为五类:独立式住宅、老年公寓、养老院、护理院、老年养生社区,每一类辅以相应的服务管理体制。 国外的养老模式和经典案例(2) 亚洲国家中,日本、新加坡等也逐步进入了老年型国家之列。因为有较雄厚的经济实力,这

借鉴国外模式__探讨我国社区居家养老建设

2012年05月 第18卷第3期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JournalofInne/"MongoliaUniversity forNationalities May.2012 VO1.18No.3 借鉴国外模式探讨我国社区居家养老建设 许泽宁,毕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北京100872) [摘要]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需要照料的老年人口迅速增长。由于传统的家庭养老支撑能力大幅下降,而机构养老又面临资金及床位不足等诸多问题,由此,社区居家养老成为未来普及养老方式的首选。本 文借鉴了国外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先进经验,并依据我国社区居家养老的不足,探究了社区居家养老建设的 改善方法。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社区居家养老 [中图分类号]C9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5149(2012}03—0073—02 在全球老龄化的背景下,我国已于2000年进入老龄化二、国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经验借鉴 社会。据预测,2050年以后,我国老年人占全国总人口(一)德国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30%,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位是老年人。面对老龄人口的快速德国的老年护理方式首选家庭护理。护理经费由长期 增长,民政部提出要建立起“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护理保险筹资和支付,除少数人外,所有参加医疗保险的公 构为支撑,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民都要投保长期护理保险。此保险分为社会保险和私人保 相协调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社区居家养老作为解决我国险两类,分别覆盖人口的90%和10%。保险资金由政府、企 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方式,既可以减少养老院建设过程中业、个人和医疗保险机构四方负担,政府负担1/3以上,企业 所需的高昂费用、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率,又可以节省老年与个人负担较小。护理服务由独立的盈利或非营利性机构 人的养老开支、解决老年人独自生活或儿女赡养的种种困提供,两者约各占50%。凡申请家庭护理或人住老年护理院 难、减轻家庭的负担。的老人,须由本人或家属提出申请,保险公司根据老人身体 系统功能状态、生活自理能力及社会交往能力等进行评估,1.资金来源渠道单一。随着养老形势日趋严峻,仅靠并定出护理级别。护理机构根据不同级别提供相应服务。 政府投入已经不能满足养老需求,而社会福利募捐等方式又服务内容主要有基础护理服务、家政服务、陪伴服务、暂息服 缺少统一组织,使得资金投入的随意性和波动性较大。另一务、医疗器械提供、房屋改建等。其中,凡从事家庭护理的人 方面,资金分配也存在着地区分配不均等问题。员必须是老年护理培训学校毕业并具有“老年护士证书”的2.服务内容匮乏。目前我国已开展的社区居家养老服护士,或为护士学校毕业并具有护士执照的护士,具有慎独 务主要集中在娱乐休闲、医疗保健等普通生活帮助方面,而精神。 对于精神护理、法律援助、情感支持等层面的服务则较少。(二)荷兰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3.服务队伍水平偏低,规模不足。现阶段我国居家养荷兰的养老体系在政府主导下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 老服务队伍主要为社区管理人员及医护人员。而在实际工础。其养老保险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三个支柱”的制度框 作中,管理人员往往缺乏为老服务的工作经验和管理模式,架,第一支柱为普遍保障的国家养老金,每一个年满65岁的 而且待遇偏低,因此难以吸引高层次人才,也存在着人员不荷兰居民都有权享受,实行现收现付制;第二支柱为行业或 足的问题。另外,服务队伍的志愿者队伍建设仍处在起步阶企业举办的职业年金(补充养老保险),约91%的荷兰劳动者 段,发展相对滞后。已参加补充养老金计划,其年金大多是完全积累制的DB计4.服务对象覆盖面偏小。由于社区居家养老仍属于一划;第三支柱为私人年金(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完全建立 种新兴的养老方式,并且受限于诸多外部因素,因此目前的在个人自愿的基础上,为税收优惠驱动型,由政府设计详细 服务对象主要集中在独居、残障、患疾、高龄等老年人群体,精确的财税政策。荷兰推行“首先是家庭、其次是社区、最后 覆盖面有待提高。才是保险机构”的老年人养老护理原则,逐渐形成家庭、社 ?73? 一

智利养老保险制度分析_

智利养老保险制度分析 组员:王敏陶玺磊史静远 073501228 073501238 073501209 养老制度改革的背景: 智利是拉美最早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到了70年代,在军政府统治时期,这种制度出现了危机:一是人口的平均寿命延长,从20年代的平均预期寿命50岁达到了70年代末的近70岁,人口出生率下降,老年化倾向十分严重;二是资金出现赤字,各项社会保险缴费超过了工人工资的25%以上,企业和政府负担过重;三是管理混乱,70年代末有三四十家公立社会保险公司,各有一套制度,各种方案近百种,全国没有统一方案,公立管理机构效率低下,濒于破产,工人对社会保障制度失去了信心。基于上述原因,智利政府在1981年立法实行新的养老金制度(即3500号法令),规定1982年12月31日后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工薪劳动者必须加入新的社会养老制度。 智利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1.完全个人缴费供款。“新制”规定,养老保险费完全由个人缴纳,缴费比例为本人工资总额的10%,另外再按 2.5%左右缴纳伤残保险费和私营管理公司的管理费(实际支出管理费约1%),月收入在116万比索(合2000美元)以上的部分不缴费,雇主不缴费但有责任替雇员代扣代缴养老保险费,若不履行这一职责,要受法律处罚。 2.建立个人账户。“新制”以建立个人账户,实现个人养老金积累为基础,每一个参保者都必须建立自己的养老金账户,按月将所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存入该户。个人账户由缴费者选择一家养老基金管理公司负责管理,随着缴费的不断增加及投资增值,形成养老金积累,缴费者退休时按个人账户积累额多少决定养老金领取额的高低。个人账户的基本用途是在缴费者达到规定退休条件后为其支付养老金,但缴费者也可以以个人账户资金做担保申请住房贷款,甚至可以取出部分现款,前提条件是保证个人账户的储蓄余额能够满足按退休前10年平均工资的70%支付养老金的需要。 3.养老金的管理体制。智利改革后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支出、投资等均由私营性质的养老金管理股份制公司(AFP)操作。该公司的经营按有关法规并在养老金管理总监署(SOAFP)的严格监控下进行,缴费者可以志愿选择在任何一家AFP公司,也可以更换公司,但必须在一家公司缴费6个月以上。 对智利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分析评价: 智利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社会保障模式,在其特有的政治、经济背景下,采取政府强制“突变式”的方法实行完全个人缴费储蓄基金制度。从总体上看,这一改革是成功的,其积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传统的公平为主的养老保险体系建设领域加入更多的效率机制,在传统的国家、企业责任领域增加更多的个人责任,在传统的政府垄断性管理的领域加入竞争机制,从而进一步减轻了政府责任,政府由主要筹集者变为监督管理者,减轻了企业负担,增强企业发展的活力。

中国与新加坡养老保险制度的

中国与新加坡养老保险制度的

中国与新加坡养老保险制度的分析 [摘要] 组织管理效率的高低与组织治理结构有着密切的关联,制度不同,组织管理的治理结构也就不同,管理效率也就产生差异。本文从组织管理治理结构的角度分别对新加坡公积金养老保险制度和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组织管理效率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新加坡公积金养老保险制度的组织管理的借鉴意义以及完善中国养老保障制度的组织管理的治理结构提出了建议。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回顾 新加坡公积金制度是政府立法强制个人储蓄、采取完全积累模式和集中管理模式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就是说,新加坡建立的是以个人账户为标志,强制储蓄的保障模式。该制度不仅解决了新加坡的养老难题,而且对新加坡的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证,现在通常被认为是东亚乃至世界范围内养老保险制度成功运行的典范。对新加坡公积金制度的研究,从现有的文献来看,主要集中在公积金制度的基本内容、基本功能、筹资模式、管理方式等方面,稍为深入的研究涉及到对这种制度安排、政府干预以及效率的分析。但对新加坡公积金这种养老保险制度的组织管理的治理结构及其管理绩效的分析的文献却相对稀少,不能不说是理论研究的一大缺憾。分析新加坡公积金制度的组织治理结构及其绩效,透视这种管理组织结构安排的制度背景,这是值得认真关注的问题。对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组织治理结构蕴藏着重要的意义。 1997年我国正式确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这一新型养老保险制度不论在理论上和政策上如何界定或者争论,但在实践过程中,政策的执行者实际上是默许了现收现付统筹账户基金应负担“转制成本”的职责,由此导致了统筹账户对个人账户的透支。因此,这种模式被一些学者称为“统账结合、混账管理、空账运行”的模式。个人账户空账运行带来许多问题,对中国的养老社会保险制度构成了极大的潜在威胁。对于个人账户“空账”问题,理论界提出了通过把“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分账管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管理思路。从目前把握的材料来看,研究中国养老社会保险制度的管理问题,早期文献主要集中在对养老社会保险制度存在的保障覆盖面窄、基金来源相对不足、企业负担比较重、保障功能相对低下等方面问题展开讨论。现在,由于养老保险分账管理已经提到日程上来,因此对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账化管理问题的研究逐渐成为理论界和实践部门研究的热点问题。从已有的研究文献来看,研究的侧重点也主要集中于如何去做实个人账户、个人账户基金如同管理和运营、个人账户基金的投资策略以及保值增值等问题。对于组织管理模式和监管模式,在目前已有的少量研究文献中也充满着不同的看法。有学者提出可以设计基于市场化调节的组织管理模式和监管模式圆;也有的学者从非营利组织的角度提出了要建立一套与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相对应的“非营利法人治理”结构的设想。上述这些研究成果大多从组织体系的外部找出了养老保险管理面临的新情况、个人账户基金运行的主要问题和原因,据此提出了一些合理的政策建议。但是,对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的组织管理方式和管理绩效的分

发达国家养老模式

1)国外养老模式回顾 1.1 主要类型:西方福利(独居型)养老和东方儒文化养老(我认为这个分类不太好,因为我们在考察东方比较成功的养老模式时,通常选用的是日本和新加坡,这两个国家既是东方儒文化养老的代表,同时也享受着高福利的养老待遇)西方福利养老: 国外老年人的养老资金来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国家养老金、自身的积蓄和财产性收入、 社会捐赠和救助。国家养老金是发达国家普通百姓的主要养老资金来源。 目前,绝大多数DECD国家的养老金制度实行的是待遇确定型和现收现付的筹资模式,养老金主要来自于国家的税收收入,再加上每年资金的市场运营收益。现收现付的筹资模式,是指正在工作的下一代人缴费,直接用于支付当前退休者的养老金。在支付规模小、人口负担较轻的情况下,这一制度运行是有效的。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这种模式会逐步面临财务不平衡问题。为应对这一问题,西方国家纷纷建立了公共养老储备基金。在现收现付的养老金制度难以为继时,这些公共养老储备基金进入给付期,从收益或本金中拿出一定金额用于弥补养老金的不足。 以房养老也是西方国家养老资金的一项重要来源。即通过一定的金融机构或非金融机构,将自己的产权房出售、抵押或者出租出去,以获取一定数额养老金或养老服务的养老模式。

表4各国养老模式特点比较 东方儒文化养老: 日本: 亚洲国家受儒家文化特别是孝道文化的影响赡养老人被看作是个人的美德是为人子女 应尽的义务,因此家庭养老模式被普遍提倡并以政策性加以鼓励。随着社会的发展养老方式 也逐渐由家庭走向社会其中把居家养老与社会养老结合起来是目前日本流行的养老方式。其养老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父母与长子同住的家庭养老型模式在三代同堂的家庭里,父母将养老的希望完全寄托 于长子,而对较小的孩子则完全不抱以希望?同时,长子可继承父母家产,分家出去的孩子 则无继承的权利.近年来亦有学者呼吁应该差额分配父母财产,实现差额分财、共同养老. 政府支持并鼓励家庭养老日本政府推出了一项家庭养老保障措施,如:若子女照顾低收 入的70岁以上的老人,可享受免税;若老年人的照顾需要特殊设备,政府予以提供?此外,政 府也利用舆论呼吁提倡三代同堂,子女应赡养老人的观念 日本建立了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即机构服务(在养老机构接受全方位的服务)和居家服务(以家庭养老为主)?日本政府为居家服务提供全面的帮助,如对上门服务的护理人员进行专业

各国养老保障

各国养老保障 1889年,德国颁布《老年和残疾保险法》,标志着现代养老保险制度的正式建立。二战后《贝弗里奇报告》的出台,则宣告了普遍保障的福利国家理论诞生。从历史进程看,相对于非农产业劳动者的养老保障,农村养老保障发展也比较滞后,即使发达国家也不例外。现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框架是从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在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建立。广大发展中国家由于农民收入低、农业人口多、经济条件落后等因素,发展更为缓慢。 在全球170多个实行养老保险的国家与地区中,只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覆盖到农村人口。总的看,由于各国经济社会条件、历史文化等各不相同,农村养老保障没有统一的模式,大致可以把世界上主要国家的农村养老保障划分为福利型养老保障、保险型养老保障和救助型养老保障三类类型。在制度设计、财务机制、缴费与待遇水平上,也呈现多样化特征。 发达国家具有共同的制度背景,如农村土地私有制、农业人口比例低、国家财政对农业给予大量补贴等。对于农民养老保障问题,有的国家设立单独制度,有的国家将城镇制度延伸到农村,农民都有着很好的保障程度。从内部结构看,根据政府的介入程度和责任不同,可以明显区分出不同的三个支柱:公共年金、专业年金和个人储蓄养老。农村养老保障“三支柱”模型以保险型的日本和福利型的加拿大为代表。第一支柱:国民年金(公共年金)、第二支柱:专业性农民养老保险(专业年金)、第三支柱:个人储蓄性计划。 农保万花筒 发展中国家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主要由缴费型养老保险与非缴费型养老金计划组成。缴费型养老保险主要在突尼斯、朝鲜、马来西亚、菲律宾、阿尔巴尼亚、越南等国家实行,多数是自愿参保,财政给予补助。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和缺乏财政收入、低收入群体缺乏缴费能力、缺乏管理能力、地理因素和人口分散等因素,导致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很低,缴费型养老保险在发展中国家运行良好的并不多见。由于多数人口排除在强制性养老保险以外,很多发展中国家实行了非缴费型养老金计划。这些国家包括尼泊尔、印度、纳米比亚、阿根廷、巴西、南非、毛里求斯、乌拉圭等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有的国家采取收入测试办法,如巴西、阿根廷,有的国家则采用普遍保障办法,如毛里求斯、纳米比亚。 美国、韩国、新加坡模式:全民社会养老保险统一制度。美国、韩国、新加坡农村养老社会保障制度的共同特征是强制性和全民性。三国均把全体农民纳入全体国民的一般社会保障制度之中。美国于1935年通过了《社会保障法》,其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对在职职工实行联邦统一的老年保险。1954年美国国会通过的“社会保障法修正案”把老年保险扩大到农场主、农场雇员、家庭服务员、自由职业者以及州和地方政府的雇员。韩国政府于1960年开始实行政府行政公务人员养老金制度,直到1999年,韩国国民养老金制度覆盖到了全部劳动者。新加坡的养老保险制度具有强制性和全民性特征,其核心是中央公积金制度(简称CPF)。它利用一种独具特色的“储蓄金制”,即准保险方式构成新加坡的养老保险模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