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两个案例

关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两个案例

关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两个案例
关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两个案例

关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两个案例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文化衫”流行现象透

案例文本:

几年前,一股“文化衫”之风从大洋彼岸刮来,于是乎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身着“文化衫”的人比比皆是,“文化衫”匆匆而来。而时至今日,身着“文化衫”的人已寥寥无几,这股“文化衫”之风似乎已是匆匆地离去。这种“文化衫”来去匆匆的现象,使许多人感到困惑,也引起了一些人的关注和思考。

那么,这种“文化衫”来去匆匆现象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现象?如何从哲学的角度来对它进行分析呢?

“文化衫”何以匆匆而来呢?服装的流行是有规律可循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任何流行的东西都可以从现实中找到其所以流行的根据。一种服装的流行,反映的是某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或社会意识,而一定的社会心理和意识又是对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某种反映。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所谓“文化衫”,就是涂有颜色、绘有图案或写有文字的一种带有文化气息的汗衫。它既是一种休闲衫,也像一件艺术作品。它以各种典型的艺术形象、文字通过服装将社会生活呈现于人们眼前。人们身着“文化衫”借以表现自己什么样的心理和意识呢?这就必须让我们回到当时的社会现实中去。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确立,引起新旧体制的转换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的价值取向、价值追求趋于多元化,人的个性发展和价值的实现有了更为广阔自由的空间。人们在服装穿着

上,开始追求一种放松、自由和个性化。美国人的“文化衫”,以其形式不拘一格,色彩、图案、文字的多种多样、丰富多彩,为一些人所认同。“文化衫”就在这一时期流行起来。“文化衫”的风靡一时,正是人们通过服装穿着来表现自主、平等、竞争、公开、公正、创新等新的思想、新的观念,而这些新思想、新意识恰恰是市场经济刚刚确立的现实反映。

那么,“文化衫”为什么又匆匆离去呢?服装流行除了有其社会根据外,也有其自身特有的规律,比如流行心理。一般说来,一个社会中,总有少数人,热衷于追求新奇,标新立异,他们引领时尚,率先穿起“文化衫”。而在一个社会中,大多数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竞相效仿,“文化衫”便流行开来。然而此时,那些时尚前卫又觉得“文化衫”已不能满足他们领先一步的心理需求,开始去追赶更新的潮流。这样,在他们的引领下,“文化衫”流行渐渐消退,逐渐被新的流行所代替。

“文化衫”的流行如此,“唐装”的流行又何尝不是这样呢?2002年春节期间,“唐装”着实火了一把。无论是电视上露面的影视明星,还是穿行于大街小巷的黎民百姓,都以身着这种中国传统服装为荣。所谓“唐装”,实指旧式中国服装,或者说是中国人传统的服装。之所以以“唐”字相称,似乎意指唐朝人穿的服装。经专家考证,这并不准确。但老百姓接受了,毕竟唐朝是中国古代的鼎盛时期,从心理上人们更愿意接受这个名称。唐装的流行同样有其社会根据的。2001年中国喜事多多,申奥成功,国足出线,加人世贸,呈现出一派国家昌盛、民族兴旺的气象。这一切令国人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而在上海召开的EPEC会议上,亚太国家的领导人身着唐装集体亮相,则对这次流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不难看出,今天的人们穿上古式的唐装,表达了一种对国家所取得成就的一种民族自豪感以及对未来生活的一

种美好憧憬,这正是唐装得以流行的主要根据。当然唐装也有它自身的流行规律,它既会流行起来,也会过时。

思考讨论题:

1、什么叫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表现形式都有哪些?结合案例具体列举一下。

3、此案例说明了一个什么哲学道理?

案例解析:

1、社会存在作为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主要是指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以及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社会意识作为与社会存在相对应的哲学范畴,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和精神过程的总和,是一切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在人们观念中的反映。

2、社会存在的内容与形式表现有:社会现实中存在的一些现实和生产关系等。

比如:案例中的提到的:2001年中国申奥成功、国足出线、加人世贸、上海召开的EPEC会议、2002年春节“唐装”的流行、“文化衫”的流行等。

社会意识在内容上包括社会心理、道德、宗教、政治思想、法律、艺术、科学和哲学等各种基本要素。在形式上则包括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式等不同的层次。所谓社会心理是社会意识的感性阶段,是一种不系统的、不定型的、处于自发状态的社会意识。(情感、习俗、传统、自发的倾向、意愿和兴趣等等)。社会意识形式是社会意识的理性阶段,是一种系统化的、具有确定

形式处于自觉状态的社会意识。具有理论性、自觉性、系统性、稳定性等特点。

比如:“文化衫”流行以及2002年春节“唐装”流行背后人们的心理表现

3、反映了一个哲学道理: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服务员的困惑

——“小姐”含义变迁的思考

案例文本:

报纸曾登载过这样一件事:一外省女子到广州某一酒家吃饭,恭候在门口的女服务员,客气地向她打招呼说:“小姐请进。”没想到的是,该女子怒不可遏:“谁是小姐!”紧接着一巴掌随之而来。女服务员感到万分委屈,但又不能还手,顾客是上帝!本来服务员尊称女客人为小姐是出于礼貌,结果得到的是客人毫不留情的巴掌,真是冤枉。“小姐”本来是对年轻女士的通常称谓,而这位女性客人对“小姐”这个称谓却特别反感,认为自己受到了侮辱,竟然一怒之下给了对方一巴掌。

为什么对于同样一个词,两个人的理解何以如此不同呢?它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现象呢?

“小姐”这一称谓,其实古已有之,解放后逐渐消失。改革开放以来,又在神州大地悄然复苏,并作为对女性的尊称而流行开来。然而不幸的是,由于那些从事“三陪”活动的女性也被称为“小姐”,一些女性开始不喜欢这个称呼,类似的由此而产生的误会也就在所难免了。在这场不大不小的冲突中,服务员没有注意到小姐含义的变化,而女客人恰恰很在意,显然是“小姐”一词含义的变迁,直接导致了两位女性的冲突发生。

那么,“小姐”一词的含义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迁呢?从哲学的角度来分析,语言包括称谓词的含义是在不断发生变迁的,当然其变迁决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个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

人类社会的全部活动可以划分为两大方面: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诸方面的总和;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对社会生活

过程和条件的反映。对于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首先,特定称谓词的产生是与特定的社会条件相一致的。人是社会存在物,是以社会的方式而存在的。每个人在社会中都处在一定的位臵,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具有不同的身份。人类的生产生活,一切活动都是在社会交往中进行的。人与人交往必然离不开一定的、符合其特定身份的相互称谓。在语言当中也就有了各种各样的关于人的称谓词。英语中的ladies&gentlemen,中文中的小姐、同志、老板等称谓词,皆由此而来。关于小姐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旧时有钱人家里仆人称主人的女儿”;“对年轻女子的尊称”。至于为什么将女子尊称为小姐,有人理解为这个“小”字是年少的意思,因为女子大都喜欢别人说自己年轻,希望青春永驻。总之,人生活在社会之中,需要交住,就需要语言,就离不开称谓。

其次,称谓词的内涵与当时的社会现实相符合。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本文开头故事中的那位女客人,之所以对小姐这个称呼那么反感,是因为“小姐”这一词的含义发生了某些改变,小姐这个称谓在一些地方已另有所指,指的是从事“三陪”的女性。尽管小姐一词还在使用,但意思有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是有其现实根据的。正是因为一些地区“三陪”现象的大量存在,久而久之,人们习惯地把“三陪小姐”简称为“小姐”了。原来受欢迎的尊称,变得越来越刺耳,被洁身自好的女性所唾弃。而这位服务员则没有敏感地意识到这一问题。实际上,称谓词的变化远不止“小姐”这一个。比如,改革开放前,对人最普遍的称呼是“同志”。因为那时候人们热衷于搞政治斗争,比较讲究身份地位、政治立场,讲究志同道合。改革开放以后称“先生”、“老

板”的越来越多了。因为搞市场经济,承认利益差别,鼓励发财致富,被别人称为先生或老板,当然不会反感。这些都是语言这种社会意识对社会物质生活变化的鲜活反映。

第三,语言的含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迁。社会存在总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的,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推动着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小姐”一词由原来一种尊称变成为人所不齿的称谓,反映了近些年来社会所发生的种种变化,反映社会上严重存在的社会阴暗面。对于这种变化,服务员有些迟钝,而女客人却异常敏感,由此发生冲突就难以避免了。当然在社会变化中,积极的和消极的都有,都会反映到社会意识中来,反映到语言中来。如果说“小姐”一词含义在今天所发生的变化,反映社会变动中的消极的一面,那么“老板”一词在大学校园里流行,则反映了当前社会所发生的一种积极的变化。现在大学里的博导、硕导通常不再被称为“老师”或“导师”,而是冠之以“老板”,个中缘由乃是这些导师不再是象牙塔里的“穷教授”、“傻博士”、“书呆子”,而是逐步融入到激烈变动的社会中去,追逐市场经济的大潮,做课题,弄项目,搞开发,忙得不亦乐乎!既是学者,又是老板,这就是新时代研究生导师的新形象,这是知识经济社会所带来的可喜变化。

一些年轻女士不再愿意接受“小姐”的称谓,而一些大学教授不知不觉被称做“老板”,这些称谓的变化以及对称谓含义的不同理解,都是社会变动的反映。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动,不断会有新的语词产生,原有的语词将会发生变化,语言总是在不断发展的。看来,语言学家应该不断地修改他们所编纂的词典,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而我们普通老百姓,也应该关注这些变化,以防止一些误会的发生。

思考讨论题:

1、人类社会的全部活动可以划分为两大方面?

2、此案例说明了一个什么哲学道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3、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如何理解?

案例解析:

1、人类社会的全部活动可以划分为两大方面: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诸方面的总和;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对社会生活过程和条件的反映。对于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2、此案例同样反映了这么一个道理:

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启示我们:生活中要时刻注意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辨证关系的互动性反映。

3、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表现在:

第一、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是相对应的哲学范畴。社会存在包括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指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社会意识则总括了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以及人类社会的全部精神现象以及过程。

第二、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具体表现为:

①、意识形态根源于社会存在,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具体的,抽象的意识形态不存在。

②、意识形态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意识形态是历史的,永恒不变的意识形态不存在。

③、在阶级社会,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超阶级的意识形态不存在。

④、在一个社会里,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是占统治地位的意

识形态,因为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在思想、精神上必然占统治地位。

第三、意识形态一经产生,就有相对的独立性与特殊的功能,主要表现为:

①、意识形态的变化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变化不一定同步,或超前或滞后;

②、意识形态的发展有历史继承性;

③、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体现为:意识形态维护或批判现实社会、调控社会和人的活动这两项功能。

意识形态的现实意义:由于意识形态有相对独立性,这种意识形态里的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用先进的意识形态战胜腐朽的意识形态,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教学建议:

建议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正确认识人类社会”的章节中,讲到社会历史观即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时结合以上案例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讲解,让学生对比较抽象的理论有一个直观、具体的把握,让学生意识到抽象理论的背后体现着具体的社会现实,而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的认识又是离不开具体的理论做指导的,从而,使学生明白学习理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案例出处:

崔秋锁,《直面生活》,人民出版社,2003年3也第1版

法国飞行员抓住了飞行的子弹——静止的相对性

第一次大战期间,一个法国飞行员碰到了一件极不寻常事件。这个飞行员在2000米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个什么小玩意儿在游动着。飞员以为这是一只什么小昆虫,敏捷地把它一把抓了过来。发现他抓到的是……一颗子弹!

然而在法国飞行员的这个奇遇里,却没有什么不可能实现的事情。这是因为,一颗子弹并不是始终用800~900米每秒的初速度飞行的。由于空气的阻力,这个速度逐渐减低下来,而在它的路程终点(跌落前)的速度却只有40米每秒。这个度是普通飞机也可以达到的。因此,很可能碰到这种情形:飞机跟子弹的方向和速度相同。么,这颗子弹对于飞行员来说,它就相当于静止不动的,或者只是略略有些移动。那么,把抓住自然没有丝毫困难了——特别是当飞行员戴着手套的时候,因为穿过空气的子弹跟空气擦会产生近100摄氏度的高温。-

解析:

静止不是绝对不动,而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所谓相对静止,是指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的稳定和平衡状态,静止不是绝对不运动。它表现为两种基本情形:第一,事物相对于其他事物没有发生位置的移动。如果以地球为观察点,则地球上的山脉、房屋都是静止不动的。第二,指相对于质变而言,事物处在量变阶段。如生命有机体在死亡之前,就是相对静止状态的保存。

法国飞行员之所以抓住了飞行的子弹,原因在于运动的飞行员和运动的子弹之间实际上是相对静止的状态。

智慧结晶运动应当在它的对立面即静止中找到自己的尺度。——马克思

科学历史观

科学历史观即唯物史观,是人们运用唯物辩证的方法观察和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现象的根本观点和方法,是唯一正确的、科学的历史观。其主要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即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同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等等。自1949 年新中国成立起,我国高校就逐步建立了科学历史观教育的制度。我国高校科学历史观教育的基本途径有两种,即关于唯物史观原理的教育和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历史知识体系教育。从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颁布、明确我国高校关于科学历史观教育的基本方针,到十八大的胜利召开这64 个年头里,我国高校关于科学历史观教育的工作大致上经历了建国初年(1949——1966),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改革开放以来(1978——)这三个阶段。 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我国科学历史观教育虽然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但积累了经验,而且形成了迄今为止世界各国所没有的较健全的科学历史观教育制度。实践环节,积极拓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强调了课堂是高校对学生进行科学历史观教育的主阵地,并提出了高校应加强社会实践环节,以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拓展爱国主义教育。徐国利在“论高校历史教育中的唯物史观教育”一文中认为唯物史观教育改革的途径是:一、要坚持唯物史观在高校历史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和主导作用。二、要着力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从事唯物史观教育的教师队伍。三、利用网络进行唯物史观及其史学的教育。突出强调了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历史教学中要坚持唯物史观,并提出了高校应注重师资队伍的培养工作和利用网平台开展教育工作等建设性的意见。5问题和不足也日益暴露,其地位和影响实际上受到严重的削弱。大学生的某些负面行为举动日益彰显,在社会上反应强烈,实用主义、虚无主义的倾向越发严重。在此种情况下,高校该如何对学生进行科学历史观教育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顾晓静、黄方红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教学与唯物史观培养”一文中认为:以唯物史观作为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在教学中不断提高青年学生运用唯物史观的能力是增强高校教育教学实效性的根本途径。向守俊的文章提到“一些大学生认为理想信念抽象、虚无,谈理想信念太遥远,太不切合个人的实际利益,因而对理想信念教育缺乏积极性、主动性。这实际是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对理想信念的最大误解,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 ①”。 2.高校唯物史观教育的价值。王柏文、李红在“唯物史观:高校哲学通识教育中的重要理论”一文中提到唯物史观教育在高校哲学通识教育中的价值:“第一,引导大学生理解人的本质,形成合理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第二,引导大学生理解世界的本质,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三,培养大学生的实践意识,促进大学生和谐全面发展。” 3.高校学生科学历史观的培养途径。高校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观来感知社会和评辨是非,是大学生未来成才和发展的关键。苏久青在“浅谈高等艺术院校大学生科学历史观的培养”一文中提到:培养大学生历史观的途径有两个,一是发挥好课堂主渠道的积极作用,二是加强社会①向守俊,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石油教育,2009 年第二期.当前关于我国高校科学历史观教育研究的文献数量不多,其中大部分文章是对高校历史观教育的内容体系(主要是针对当前高校开设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内容体系)进行研究或者是对高校科学历史观教育的理论认识即思想观念体系进行研究,直接针对高校科学历史观教育的现状研究及对策的研究应该说很少。从已有的研究成果看,学者们主要围绕下面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1.高校唯物史观教育的必要性。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一直在我国的思想文化教育中处于主导作用,我国的高校也建立起了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教育体系,这对广泛和深入传播

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1.生产力是一切社会进步的尺度,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决定人类社会的进程; 2.与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构成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结构和现实基础,它规定着社会形态的主要特征; 3.一定的社会形态是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变更。上层建筑又积极服务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4.一切社会制度,社会形态都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无穷发展进程中的一些暂阶段。没有永恒的社会制度或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发迹是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社会生产关系的产生要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从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后,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社会形态是不会灭亡的。 5.现实存在的具体社会形态都是复杂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既有占支配地位的社会形态,又存在着其它社会形态的残余和萌芽。" 人类社会史上的各个时代,正如地球史上的各个时代一样,是不能划出抽象的、严格的界限的"(马恩全集,卷23,P408) 6.人类社会的一般进程和总规律是从原始社会到奴隶、封建、资本主义再进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这一发展过程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 7.人类社会历史,是不以研究者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人们研究历史,探索规律,必须从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出发,详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态,揭示其内在联系,得出相应的结果。 8.人类社会及其构成部分均以总体的体系的方式存在。要从研究对象的整体出发,从对象及其组成部分的相互作用,从对象整体内部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作用,以及对象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进行研究。 9.在客观历史过程中,一切社会历史因素都是相互作用的。 10.人类社会是有规律运动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它显现为历史过程,构成历史过程的各种社会现象也是运动的、发展的。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上的一切,用辩证的观点去把握对象的基本联系,又要求人们把研究对象提到一定范围之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准确地把握对象。

关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两个案例

关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两个案例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文化衫”流行现象透 案例文本: 几年前,一股“文化衫”之风从大洋彼岸刮来,于是乎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身着“文化衫”的人比比皆是,“文化衫”匆匆而来。而时至今日,身着“文化衫”的人已寥寥无几,这股“文化衫”之风似乎已是匆匆地离去。这种“文化衫”来去匆匆的现象,使许多人感到困惑,也引起了一些人的关注和思考。 那么,这种“文化衫”来去匆匆现象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现象?如何从哲学的角度来对它进行分析呢? “文化衫”何以匆匆而来呢?服装的流行是有规律可循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任何流行的东西都可以从现实中找到其所以流行的根据。一种服装的流行,反映的是某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或社会意识,而一定的社会心理和意识又是对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某种反映。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所谓“文化衫”,就是涂有颜色、绘有图案或写有文字的一种带有文化气息的汗衫。它既是一种休闲衫,也像一件艺术作品。它以各种典型的艺术形象、文字通过服装将社会生活呈现于人们眼前。人们身着“文化衫”借以表现自己什么样的心理和意识呢?这就必须让我们回到当时的社会现实中去。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确立,引起新旧体制的转换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的价值取向、价值追求趋于多元化,人的个性发展和价值的实现有了更为广阔自由的空间。人们在服装穿着

上,开始追求一种放松、自由和个性化。美国人的“文化衫”,以其形式不拘一格,色彩、图案、文字的多种多样、丰富多彩,为一些人所认同。“文化衫”就在这一时期流行起来。“文化衫”的风靡一时,正是人们通过服装穿着来表现自主、平等、竞争、公开、公正、创新等新的思想、新的观念,而这些新思想、新意识恰恰是市场经济刚刚确立的现实反映。 那么,“文化衫”为什么又匆匆离去呢?服装流行除了有其社会根据外,也有其自身特有的规律,比如流行心理。一般说来,一个社会中,总有少数人,热衷于追求新奇,标新立异,他们引领时尚,率先穿起“文化衫”。而在一个社会中,大多数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竞相效仿,“文化衫”便流行开来。然而此时,那些时尚前卫又觉得“文化衫”已不能满足他们领先一步的心理需求,开始去追赶更新的潮流。这样,在他们的引领下,“文化衫”流行渐渐消退,逐渐被新的流行所代替。 “文化衫”的流行如此,“唐装”的流行又何尝不是这样呢?2002年春节期间,“唐装”着实火了一把。无论是电视上露面的影视明星,还是穿行于大街小巷的黎民百姓,都以身着这种中国传统服装为荣。所谓“唐装”,实指旧式中国服装,或者说是中国人传统的服装。之所以以“唐”字相称,似乎意指唐朝人穿的服装。经专家考证,这并不准确。但老百姓接受了,毕竟唐朝是中国古代的鼎盛时期,从心理上人们更愿意接受这个名称。唐装的流行同样有其社会根据的。2001年中国喜事多多,申奥成功,国足出线,加人世贸,呈现出一派国家昌盛、民族兴旺的气象。这一切令国人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而在上海召开的EPEC会议上,亚太国家的领导人身着唐装集体亮相,则对这次流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不难看出,今天的人们穿上古式的唐装,表达了一种对国家所取得成就的一种民族自豪感以及对未来生活的一

博弈论经典案例分析

博弈论经典案例分析 囚徒困境 案例:警察把甲乙分开关押,并在提审时分别告之,如果你坦白而他不坦白,那么你将只判0年,他将被判8年;如果你不坦白而他坦白,那么你判8年,他判0年;如果你们两人都坦白了,各判5年;如果你们两人都不坦白了,各判1年。 分析:每个博弈方选择自己的策略时,虽然无法知道另一方的实际选择,但他却不能忽视另一方的选择对他自己的得益的影响,因此他应该考虑到另一方有两种可能的选择,并分别考虑自己相应的最佳策略。对囚徒A 来说,囚徒B 有坦白和不坦白两种可能的选择,假设囚徒B 的选择是不坦白,则对囚徒A 来说,不坦白得益为-1,坦白得益为0,他应该选择坦白; 假设囚徒B 选择的是坦白,则囚徒A 不坦白得益为-8,坦白得益为-5,他还是该选择坦白。因此,在此博弈中,无论囚徒B 采取何种策略囚徒A 的选择只有一种,即坦白,因为在另一方两种可能的情况下,坦白给自己带来的得益都是较大的。同样的道理,囚徒B 的唯一的选择也是坦白。 所以最可能的结局:该博弈的最终结果是两博弈方同选择坦白策略。 其支付矩阵如下: 性格大战 案例:一对恋人准备在周末晚上一起出去,男的喜欢看足球,但女的喜欢看时装表演。当然两个人都不愿意分开活动。不同的选择给他们带给他们不同的满足。 分析:可以看出,分开将使他们两人得不到任何满足,只要在一起,不管是看时装表演还是看足球,两人都会得到一定的满足。但看足球将使男的得到更大的满足,看时装表演则使女的得到更大的满足。 在这样的一个对局中,男的和女的都没有占优战略。他们的最优侧率依赖于对方的选择,一旦对方选定了某一项活动,另一个人选择同样的活动就是最好的策略。因此,如果男的已经买好了足球的门票,女的当然就不再反对;反之,如果女的已经买好了时装表演票,男的也就会与她一起看时装表演。 1,1 8, 0 不坦白 0,8 5,5 坦白 嫌疑犯乙 不坦白 坦白 嫌疑犯甲 1,2 -1, -1 时装 0,0 2,1 足球 男 时装 足球 女

联系当代中国的实际谈谈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认识

联系当代中国的实际谈谈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认识 (注意:标题为踩分点,务必回答,说明尽量用专业术语,尽量回答满试卷) (考试为开卷,但考前务必打印相关资料) 马克思唯物史观是是马克思恩格斯以欧洲"三大工人运动"为实践,以德国古典哲学、空想社会主义和法国阶级斗争历史学派为理论前提,进行科学研究中形成的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全面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一)唯物史观的根本任务是发现历史中的客观规律。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研究人类的生产实践出发,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解开历史之谜的钥匙。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两大伟大发现之一。唯物史观的创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为我们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趋势,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原则。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中国共产党在实践的基础上,加深对建设社会主义规律性的认识,所形成的系统理论。 (二)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不同于唯心史观把社会发展看做是观念的产物,马克思既唯物又辩证地考察社会,认为社会发展的的规律是客观的,他从目的和结果的关系、偶然和必然的关系上说明社会历史进程受一般规律支配。社会的发展不是单个意志的产物,而是在总的经济运动支配下各种力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服从于社会内部的客观规律。在大跃进运动时期,忽视客观经济规律,硬要完成那些不切实际的高指标,导致瞎指挥盛行,浮夸风泛滥,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的大失调,并造成严重的经济困难,正是蔑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苦果。 (三)物质动因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旧唯物主义坚持的精神动力室最终原因的观点,是在历史观里背叛了自己。指出黑格尔的错误是:不是在历史本身中去寻找,而是把哲学的意识形态作为动力引入历史观,只是考察人们参加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揭示这些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正是在物质动因是社会发展动力的理论指导下的实践。 (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马克思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社会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水深火热的近代中国最终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是历史的选择。 (五)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中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矛盾,基于物质利益根本对立的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压迫阶级和压迫阶级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它们之间的斗争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只有通过阶级斗争才能得到解决。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就革命阶级而言,由于它们所处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历史条件不同,它们的斗争所产生的结局亦各异。只有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才能导致革命阶级自身的真正解放。

历史唯物主义知识观点整理

第四单元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把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贯穿到人类社会历史领域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以往在社会历史领域中唯心主义一统天下。马克思把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统一起来,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这是马克思除剩余价值理论之外的又一大发现,是哲学历史上最伟大的变革。)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辨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以下可作为扣题分析:在分析社会现象时,要尊重社会实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以下可作为扣题分析:要确立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以下可作为扣题分析:要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表明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表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2)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4、社会历史的主体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以下可作为扣题分析:把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 注意:如果考查运用社会历史的主体相关知识或者人民群众的相关知识,答题要点主要体现为: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列举唯物史观的主要观点的答案

[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列举唯物史观的主要观点的答案[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列举唯物史观的主要 观点的答案 篇一 : 列举唯物史观的主要观点的答案 列举唯物史观的主要观点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2、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受其客观规律支配的。人类社会发展的两大基本规律分别是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的规律。这些规律决定了社会形态的更替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内容是,生产力是一切社会进步的尺度,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决定人类社会的进程; 且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构成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结构和现实基础,它规定着社会形态的主要特征;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的内容是,一定的社会形态是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一定的上层建筑的统一,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变更。上层建筑又积极服务和反作用与经济基础;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3、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物质生产方式是社 会发展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动力;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社会改革等,在社会发展中各具不同的主要作用。其中,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阶级

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是社会进步的两种基本形式;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5、历史上的每个个人,都对社会历史起过一定的作用,只是作用有大有小、作用的性质有促进和阻碍。但是,必须明确,不管是什么样的历史人物,在历史上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都要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而不能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总方向。 谈谈对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之间关系的理解 1、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它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价值规律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和商品经济社会的运行。价值规律的客观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形 成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为: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2、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剩余劳动创造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动机和决定目的,就是无休止地采取各种方法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这样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

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之唯物史观浅谈

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之唯物史观浅谈 发表时间:2019-06-24T15:57:07.033Z 来源:《教育学》2019年6月总第179期作者:于海涛 [导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通过历史学习逐渐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黑龙江省兰西县第一中学151500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通过历史学习逐渐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核心素养提出的背景 1.国际背景。 (1)政治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随着政治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全球各地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表现在史学领域内,则是不同国家的史学观点相互借鉴、相互吸收、相互影响,彼此受到的影响越来越大,对于中国史学来说,吸收国际史学的优秀成果和先进理念势在必然。 (2)社会信息化趋势加强。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信息传播正在以空前的速度在传递,这就使史学研究能在第一时间吸收和借鉴到比较前沿的学术思想。 (3)对外开放的扩大。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加强,思想文化的碰撞也在所难免。沟通与交流,与他人合作也成为必不可少的思维和能力。另外如何看待外来文化,特别是起到历史导向的史学,需要我们有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所以,传统的史学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要。 2.国内背景。 (1)终身学习成为时代要求。这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不仅需要知识,更不需要不断更新的知识和不断更新的理念,社会日新月异,思维也要不断进步。 (2)责任担当。新时代的中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社会的栋梁。爱国是必备的品质,必须具有家国情怀和担当意识。所谓的立德树人,就是说,只有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爱国的思想和能够解决时代难题的能力。 (3)社会参与。学以致用,脱离社会的学习是无用的,每时每刻,我们都要有解决社会难题的思想准备并为此努力。哪些不关心现实,不懂得国情的人,是对社会无用的人。 二、确定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依据 1.什么是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或学习领域)的具体化和专业化,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2.什么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学生在接受历史教育过程中(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与历史见识、能力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素养的综合体现,在积淀历史智慧、凝练历史品格、锤炼历史思维能力、升华历史情操等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切社会科学基础的历史学,在整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中发挥着最为基础的作用。 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价值——唯物史观 1.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唯物史观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它科学地揭示了社会结构由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三个层次的因素组成。它阐明了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既重视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也承认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能动反作用。 唯物史观还论述了物质与精神、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理论基石。 (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4)社会形态从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发展。 (5)正确运用阶级分析法。 (6)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唯物史观的科学性和进步意义。 (1)要求史家研究整体的历史,即对人类社会历史进行系统的和整体的研究。整体意识、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是唯物史观具备的优势,这也正是唯物史观的理论魅力所在。 (2)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一个自然发展过程,带有一定的客观规律性,这些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 (3)要求人们用辩证的观点、方法看待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 (4)最鲜明地提出人民群众对于推动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 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对提升高中历史课程的教育水平和完善的自身素质,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们就通过高考典型试题来分析唯物史观的运用。 例.2017年全国3卷29题 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反映了当时上海()。 A.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B.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 C.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D.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 此题选B社会的变迁,使生活方式发生改变,进而使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改变,在上海这座国际性大都市里,西方的思想观念、生活

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

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关系:(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2)社会意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①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但它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会先于社会存在。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 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物质方面,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它既包括各种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社会心理,也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科学、艺术、宗教、哲学等各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式。】 2、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4、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5、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阶级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但矛盾的性质不同。 在阶级社会里,阶级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一种对抗性的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在阶级社会,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即非对抗性的矛盾),决定了它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即改革加以解决。在社会主义社会,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6、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原理: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 【党的群众观点】 根本出发点: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基本内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党的群众路线】 地位:它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基本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7、人的价值的内涵及其评价 哲学上所说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人的价值的特点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和他人需要。 人的价值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人的社会价值(贡献) 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即人的自我价值(索取)。 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贡献了什么,而非索取了多少,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

浅谈唯物史观

浅谈唯物史观 列宁曾指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一切历史理论有两个主要缺陷:第一,最多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考察产生这些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即社会的经济根源,没有揭示社会现象背后的客观规律;第二,最多是考察了杰出人物、领袖人物或其他个别重要人物在历史变迁中的作用,恰恰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及其意义。但自从唯物史观出现后,很好地弥补了这两个缺陷。 说起唯物史观,肯定离不开历史观这个概念。历史观又称“社会历史观”。它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世界观与历史观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这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延伸。 那什么是唯物史观呢?在我看来,唯物史观依据的是科学,是在科学基础上的概括总结。虽然受人类科学水平的局限,它只能随着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但是,用科学认识世界、用科学了解现象本质的方式是正确的,所以,在此基础上概括总结起来的哲学是科学的。我赞成“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这一观点。以下是我的一些看法: 首先,唯物史观的科学性体现在它研究社会发展问题的唯物主义的立场。它是一种“唯物”的史观而不是“唯心”的史观。它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它肯定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揭示了经济对人类社会的基础作用:“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所以,一切社会发展所需的东西都无一例外地建立在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上。生产力是人类社会一切经济形式、生产关系、社会制度变化演进的根源,是全部历史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下面我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吧。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之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我们之所以经得起国际国内各种风浪的考验,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之所以不断提高,归根到底是由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仍然是集中力量解放和发展生产

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

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基本观点 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三个基本原理:第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第二,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第三,人民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 第一,社会存在指社会的物质生活过程,其基础及决定力量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广义指社会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包括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狭义则专指关于社会关系的意识,即意识形态。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它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并对社会存在起促进或阻碍的作用。 第二,所谓社会基本矛盾是指在社会这个有机体的无数矛盾中,起着本源的总制动作用的那个矛盾,也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在一切社会中都存在的制约社会其他矛盾及其运动的矛盾,即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第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因此,人民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

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1.生产力是一切社会进步的尺度,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决定人 类社会的进程; 2 .与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构成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结构和现实基础,它规定着社会形态的主要特征; 3.一定的社会形态是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变更。上层建筑又积极服务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4 .一切社会制度,社会形态都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无穷发展进程中的一些暂阶段。没有永恒的社会制度或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发迹是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社会生产关系的产生要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从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后,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社会形态是不会灭亡的。 5 .现实存在的具体社会形态都是复杂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既有占支配地位的社会形态,又存在着其它社会形态的残余和萌芽。" 人类社会史上的各个时代,正如地球史上的各个时代一样,是不能划出抽象的、严格的界限的"(马恩全集,卷23,P408)

博弈论经典案例与分析

博弈论的经典案例与分析 囚徒困境 案例:警察把甲乙分开关押,并在提审时分别告之,如果你坦白而他不坦白,那么你将只判0年,他将被判8年;如果你不坦白而他坦白,那么你判8年,他判0年;如果你们两人都坦白了,各判5年;如果你们两人都不坦白了,各判1年。 分析:每个博弈方选择自己的策略时,虽然无法知道另一方的实际选择,但他却不能忽视另一方的选择对他自己的得益的影响,因此他应该考虑到另一方有两种可能的选择,并分别考虑自己相应的最佳策略。对囚徒A来说,囚徒B有坦白和不坦白两种可能的选择,假设囚徒B的选择是不坦白,则对囚徒A来说,不坦白得益为-1,坦白得益为0,他应该选择坦白; 假设囚徒B选择的是坦白,则囚徒A不坦白得益为-8,坦白得益为-5,他还是该选择坦白。因此,在此博弈中,无论囚徒B采取何种策略囚徒A的选择只有一种,即坦白,因为在另一方两种可能的情况下,坦白给自己带来的得益都是较大的。同样的道理,囚徒B 的唯一的选择也是坦白。 所以最可能的结局:该博弈的最终结果是两博弈方同选择坦白策略。 其支付矩阵如下: 性格大战 嫌疑犯乙

案例:一对恋人准备在周末晚上一起出去,男的喜欢看足球,但女的喜欢看时装表演。当然两个人都不愿意分开活动。不同的选择给他们带给他们不同的满足。 分析:可以看出,分开将使他们两人得不到任何满足,只要在一起,不管是看时装表演还是看足球,两人都会得到一定的满足。但看足球将使男的得到更大的满足,看时装表演则使女的得到更大的满足。 在这样的一个对局中,男的和女的都没有占优战略。他们的最优侧率依赖于对方的选择,一旦对方选定了某一项活动,另一个人选择同样的活动就是最好的策略。因此,如果男的已经买好了足球的门票,女的当然就不再反对;反之,如果女的已经买好了时装表演票,男的也就会与她一起看时装表演。 价格战 案例:假设市场中仅有A 、B 两家企业,每家企业可采取的定价策略都是10元或15元,我们可以得出得益矩阵如下: 分析:无论对企业A 还是企业B 来说,低价都是他们的占优战略。从表可见,企业A 的占优战略是10元,因为无论B 采取什么战略,企业A 都能获取比定价15元更多的利润。 如果企业B 定价10元,企业A 定价10元能够获利80万元,而定价15元只能获得30万元;如果企业B 定价15元,企业A 定价10元可获利170万元,而定价15元却只能获利120万元。同样地,企业B 的占优战略也是定价10元的策略。 企业B 男

浅议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

浅议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 ——在经济危机的时候感念马克思的伟大 2008年末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使得很多经济学家、政治家仿佛一夜之间又想到了马克思和他的“主义”,但这一次的怀念,更多的是对各国经济运营机制的反思,是一种理性的思考,试图借用伟人的理论为全球经济的复苏找一条捷径。这些恰好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在屹立着,战斗着,发展着。 一百多年前,伟大的马克思用他的理论唤醒了广大群众,深刻地改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了历史进程,时间上,他离开我们远了,但他的形象愈加高大,用他的名字命名的主义愈加放射出真理的光辉。历史的车轮正是沿着马克思主义的两大发现在前进。 马克思一生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最伟大的发现有二,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前者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后者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社会形态的运动规律。正是由于这两大发现,才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关于唯物史观: 正像达尔文发现了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这就是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用以观察社会历史的方法与以前一切历史理论不同。它承认历史的主体是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现实的人无非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人格化,他们所有的性质和活动始终取决于自己所

处的物质生活条件。只有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物质生活条件去考察人及其活动,才能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描绘出人类发展的真实过程。历史唯物主义考察问题的方法明确规定,它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发展历史的一般规律。 社会历史领域纷繁复杂,扑朔迷离,很难看到重复性和常规性,而这种重复性和常规性是探寻客观规律所必需的。马克思的伟大创造在于,他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这是决定整个社会生活的基础;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这是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最基本的关系。社会形态,包括由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关系,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作用和反作用,显示出了人类历史重复性和常规性,这正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当然,人的实践活动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但是这丝毫不能改变这样一个事实:历史进程是受内在客观规律支配的。例如,资本主义要被社会主义所代替,并最终走向共产主义,这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个必然性总是要通过种种偶然性来实现的。人的实践活动,人的主观努力,只有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推动历史的进程,否则,即使得逞于一时,甚至煊赫于一代,迟早难免要遭受灭顶之灾,扮演的最终只是螳臂挡车的角色。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解放了人的思想,找到了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根本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关于剩余价值学说: 马克思不仅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运用这个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考研必备)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哲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eg:物质决定意识辩证法 学历史唯物主义eg: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 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为第一性 历史唯心主义——社会意识为第一性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的含义 一、社会存在——人类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物质生活资料生产及生产方式、地理环境、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的含义 ——人类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式)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具有独立性。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2、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落后的社会意识违背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 3,社会意识的独立性 它表现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又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理论意义 它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力: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劳动资料(劳动手段) 劳动对象, 劳动者 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狭义的生产关系——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 广义的生产关系——人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依据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性质将生产关系分为两种基本类型: ①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根本特征:生产资料为劳动者共同占有,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处于平等地位, ②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根本特征:人与人的关系包含剥削关系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

列举唯物史观的主要观点的答案

列举唯物史观的主要观点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 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2、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受其客观规律支配的。人类社会发展的两大基本 规律分别是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的规律。 这些规律决定了社会形态的更替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内容是,生产力是一切社会进步的尺度,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决定人类社会的进程; 且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构成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结构和现实基础,它规定着社会形态的主要特征;(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的内容是,一定的社会形态是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一定的上层建筑的统一,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变更。上层建筑又积极服务和反作用与经济基础;(3)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3、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形 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动力;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社会改革等,在社会发展中各具不同的主要作用。其中,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是社会进步的两种基本形式;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2)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3)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4)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5)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6)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5、历史上的每个个人,都对社会历史起过一定的作用,只是作用有大有小、作用的性质 有促进和阻碍。但是,必须明确,不管是什么样的历史人物,在历史上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都要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而不能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总方向。 谈谈对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之间关系的理解 1、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它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价值规律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和商品经济社会的运行。(1)价值规律的客观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形成价值规律。(2)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3)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为: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2、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剩余劳动创造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动机和决定目的,就是无休止地采取各种方法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这样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就是剩余价值规律。剩余价值规律表明,从雇佣劳动者身上榨取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追逐尽可能多的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