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我状态量表

自我状态量表

自我状态量表
自我状态量表

自我状态量表

1会打断别人的谈话,述说自己的想法

总是完全不是不一定2对别人要求、批判、严格

总是完全不是不一定3严守约会时间

总是完全不是不一定4抱着理想,努力地使它实现

总是完全不是不一定5重视社会规则、伦理道德

总是完全不是不一定6强烈的要求别人的责任感

总是完全不是不一定7小小的差错、也很在意

总是完全不是不一定8对小孩子或部下的教育严格

总是完全不是不一定9要求权利前先尽义务

总是完全不是不一定10经常说【应该…】、【不可不…】

总是完全不是不一定11对别人有强烈的关怀

总是完全不是不一定12重视义理与人情

总是完全不是不一定13常常发现别人的长处与优点

总是完全不是不一定14别人拜托你时,很难说【不】

总是完全不是不一定15喜欢孩子或喜欢照顾别人

总是完全不是不一定16很容易通融、商量

总是完全不是不一定17对孩子或部下的错误宽容

总是完全不是不一定18能倾听别人的谈话,产生共鸣

总是完全不是不一定19喜欢做菜、清洁工作、洗衣

总是完全不是不一定20喜欢参加奉献性的社会公益活动

总是完全不是不一定21评估自己的损益采取行动

总是完全不是不一定

22很少感性的谈话

总是完全不是不一定23下决定时经过分析、深思熟虑

总是完全不是不一定24询问正反面的意见,作为参考

总是完全不是不一定25任何事情都喜欢根据事实做判断

总是完全不是不一定26谈话多为理性,少为情绪

总是完全不是不一定27能很快的决断,而不需烦恼

总是完全不是不一定28处理或收拾事情,快速而有效率

总是完全不是不一定29对未来的事,冷静的预测后才行动

总是完全不是不一定30健康不佳时爱惜自己而不勉强的工作

总是完全不是不一定31自己是个任性的人

总是完全不是不一定32好奇心很强

总是完全不是不一定33对娱乐与口欲重视,并追求满足

总是完全不是不一定34想说的事会没有顾虑的说出来

总是完全不是不一定35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会很难受

总是完全不是不一定36常使用【哇!】、【嘿!】【不得了!】等赞叹词

总是完全不是不一定37以直觉判断事物

总是完全不是不一定38兴奋的时候,会忘形

总是完全不是不一定39容易生气

总是完全不是不一定40容易掉泪

总是完全不是不一定41心里想的事,经常无法说出

总是完全不是不一定42希望别人喜欢你

总是完全不是不一定43客气、消极

总是完全不是不一定

44较不坚持己见,经常妥协

总是完全不是不一定45注意和在乎别人的脸色、言谈

总是完全不是不一定46难受的时候,都强忍下来

总是完全不是不一定47照着别人的期待而努力

总是完全不是不一定48压抑自己的感情

总是完全不是不一定49觉得不如别人

总是完全不是不一定50觉得现在不像【真正的自己】、【应该有的自己】

总是完全不是不一定

总是2分不清楚1分完全不是0分总分20分,平均分10,处于7-14属于积极的自我状态

团队角色自我知觉问卷及分析-最全版

团队角色自我知觉问卷 答题说明: ?本问卷共有七个部分,每部分有十项陈述。每部分的总分是10分。请将10分分配给你认为最准确地描述你的行为或感觉的项目上。 ?你可以自由分配这10分,你认为哪一项越能反映你的行为或感受,就给这一项一个较高的分数; 这10分既可以分别打给几项,也可以只打到一项上。 ?注意:每一部分的总分必须是10分。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表”中。 一、我认为自己能为团队做出的贡献是: A.我能很快地发现并把握新的机会 B.无论在一般或特别的问题上,我的建议都易于被他人接受 C.我能与不同类型的人融洽地合作做事 D.我总有许多点子 E.我善于发掘对实现团体目标有价值的人 F.我可使别人放心所交托给我完成的任务 G.技术知识和经验通常是我的主要财富 H.为创造有益的结果,我愿意面对寂寞和冷淡的对待 I.通常我能判断某些计划或主意是否适用在某种特定情况 J.我能理由充分而且不带偏见地提出可供选择的方案 二、如果我在团队中存在某些缺点,这可能是: A.如果会议安排不合理、缺乏控制并不能顺利进行,我就感到不自在 B.我一向迁就那些观点颇有价值但却得不到足够关注的人 C.除我所熟悉的题目外,我不愿发表自己的见解 D.每当转入新的话题时,我都喜欢大发议论 E.我倾向低估自己意见的重要性 F.我十分客观,难以主动、热情地与同事配合 G.当处理重要问题时,人们有时认为我武断、专横 H.我发现难以领导他人,这也许因为我太在乎团队气氛了 I.我太注重捕捉头脑中的一闪念,而忽视了眼前的事情 J.对不完整的建议,我不愿意发表自己的观点 三、当跟他人共同完成一个项目或计划时: A.我不需要施加压力就能影响别人 B.我善于防止因大意而引起的错误或遗漏,保证计划的成功 C.我会尽力使会议不浪费时间或者偏离主题 D.我善于提出崭新的见解 E.我乐于支持为了大家利益的好建议 F.大家可以相信我的真心实意 G.我能很快洞察新主张中的可能发生的变化 H.我努力维持自己专业的形象 I.我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能带来正确的决定 J.别人会信任我用有条理的方法来满足工作的需要 四、我处理团队工作的特点或方式是: A.我会耐心地进一步了解同事们 B.我会先肯定才提出建议 C.我会向不同观点提出质疑,即使处于少数地位也能保留自己的意见 D.我通常能发现争论的线索,以反驳不好的建议

司法机构工作人员心理和谐与心理健康现状

收稿日期:2012-06-10作者简介:李亮亮(1987 ),男,黑龙江明水人,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关系与组织形象设计。 董杨叶(1988 ),男,四川人,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管理心理学。 2012年10月第31卷第10期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M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Oct.2012Vol.31No.10 司法机构工作人员心理和谐与心理健康现状 李亮亮,董杨叶 (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重庆北碚400715) 摘要:在随机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心理和谐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对唐山市某区300名司法机构工作人员进 行测查,运用SPSS 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多元回归方法确定影响司法机构工作人员心理健康和心理和谐的因素。司法机构工作人员心理和谐与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全国均值,心理和谐与心理健康状况呈显著负相关;影响因素包括抑郁、敌对、工资待遇、偏执、精神病性、工作任务、工作压力。司法机构工作人员心理和谐和心理健康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司法机构工作人员;心理和谐;心理健康中图分类号:G44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12x (2012)10-0118-05 司法机构工作人员的心理和谐和心理健康是目 前心理健康研究中一个新的领域[1]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改革的日益深入,现代社会已向司法机构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司法机构工作人员的心理和谐和心理健康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2] 。心理和谐是个体在处理自我、家庭、人际和社会问题过程中的主观体验和总体感受。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个体对生活、工作、个性特征、情绪情感等的感受或体验,即自我状态;(2)个体对家庭生活中的氛围和成员之间关系的感受和评价,即家庭氛围;(3)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对他人的认知和评价,即人际关系;(4)个体对社会现象的评价,即社会态度。心理和谐是基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和实际国情所提出的全新概念,它除了强调个体对自己的主观体验和评价之外,还强调个体对人际关系及社会态度等外部环境的感受和评价。因而心理和谐的内涵更加丰富,能够更加全面、综合地反映个体的心 态和感受[3] 。 司法机构工作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能 否有效惩治犯罪、调处纠纷、实现正义、维护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职能的实现,但目前司法机构工作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却一直未能引起人们的足够关注。尽管之前的研究对司法机构工作人员的心理健康有所涉及,但并未从心理和谐角度加以研究。本文研究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司法机构工作人员的心理和谐与心理健康加以测量,以期为改善司法机构工作人员的心理健康提供新的思路。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选取了唐山市司法机构工作人员300名,基本涵盖了公安、法院、司法行政机关,其中包括暂不在编、办事员、科员、副科、正科、副处等类别,经过调查,年龄基本平均分布在各个阶段,满足作为司法机构工作人员的样本条件。其中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问卷274份,剔除无效问卷16份,共回收有效问卷258份,有效率94.2%。司法机构工作人员的构成情况见表1。 表1 司法机构工作人员的构成情况(含前不含后) 5年以下 5-10年10-15年 15-20年 20-25年 25-30年 30年以上 男4436205438202女 14 6 4 12 8 (二)方法自编若干与司法机构工作人员日常工作相关的 · 811·

自我评价量表

自我评价量表The Self-Esteem Scale (Thurstone Scale) 测验编制背景: 在社会心理学中,「自我观念」(Self-concept)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自我观念」指的是个人对自己多方面知觉的总和,其中包括个人对自己性格、能力、兴趣、慾望的了解,个人与别人和环境的关系,个人对处理事件的经验,以及对生活目标的认识与评价等。是个人根据以往的生活经验对自己的看法,但未必客观真实,只是他自己主观的认为如此。正因为个人自我观念所表达者未必与事实符合,所以自我观念一直是心理学研究中重要的问题之一。为了要探讨每个人的「自我观念」,Thurstone制作了此量表。 测验编制理念: Thurstone在制作此量表时,首先是收集大量有关自我评价的评语,至少有五百多句。例如请大学生用一句话来表示当他完成一件事而心情兴奋时,对自己的看法、感想。有的同学说:「在我的内心,我时时觉得能力比别人高。」有的说:「我感觉我的能力绝不比一般人差。」也有人说:「一旦我全力以赴,一定可以达成预定目标。」「我觉得许多事物我都可以胜任。」 自我态度也可以贬抑的方式表示,例如「我认为我是一无所能,一无所取的人。」「我时时感到不自在。」「我对自己个方面都不满意。」「我觉得我不是一个好人。」很显然的,在这许多自我评价的方式中,评价非常不一,有的词语表现自视甚高,有的则自视甚低,在两者之间又可分为若干不同等级。 测验编制方法:

#(1)将自视划分成十一等级,把各种表现自视的词语,依其程度由最高到最低按照顺序列入每一等级。 #(2)以逻辑理性为依据,分析每一词语是否符合简单明了、语无二意的原则,用字是否简洁。如有意义相似的词语,则应删除重复者。 #(3)然而监於一个人的衡量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偏误,所以运用人数甚多的专家群体,来裁决每一项目的等级。 #(4)分析每依项目等级的一致性,原则上是舍弃一致性低的项目,保留一致性高的项目。不过为了要维持一定的标准,Thurstone决定以一数学方程式来裁定每一项目的一致性。Q=Q1-Q4 Q表一致性 Q1表最高分的25%之平均 Q4表最低分的25%之平均 此外,还必须兼顾自我评价的正负两面。因为用正面的项目测量一个人的自我评价,与负面的项目所测得的自我评价可能不一样,为了兼顾两面,所以必须并用正、负项目。 问卷内容: 1.我对自己感到满足且骄傲。 2.我认为自己是愚蠢丑恶的,我恨我自己。 3.我有时感到紧张不安,不愉快及愤怒。

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doc

发布人:管理员浏览量:182 发布日期:2009-8-9 23:56:07 个人对自我的看法不但影响其行为,也与其人格特质和心理健康有密切关系,因此,自我概念一直是人格测验的重要内容。 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ennessee Self-Concept Scale,TSCS)由美国心理学家费茨(W.H.Fitts)于1965年编制,1988年进行了修订。该量表基于自我概念的多维观点而编制,主要依据是临床经验。有两种格式,一种供咨询及辅导用,一种供临床治疗及研究用,题目完全相同,都是在5点量表上作答,只是记分方式不大一样。适用于12岁及12岁以上被试。 量表共有100个自我描述的句子,其中90题描述自我概念,另外10题选自(ME)、个人自我(PER)、家庭自我(FA)、社会自我(SO)以及总体自我。每部分的内容又从三个方面测查:自我认同(ID)、自我满意(SA)和行为(B)。现详述如下。 身体自我:即受试者对其身体健康状态、外貌、技能和性方面的感觉。 道德伦理自我:即受试者对其道德价值、宗教信仰、好坏人等的看法。 个人自我:对自己个人价值及能力的评价。 家庭自我:对自己作为家庭成员一分子的价值及胜任感的看法。 社会自我:自己在与他人关系中的价值及胜任感。 自我认同:反应受试者对自我现状的描述。 自我满意:对自我现状的满意程度。 行为:受试者在接纳自我或拒绝自我后,实际所采取的应对行动,或表现在外的行为。 量表有较好的信、效度指标,是应用广泛的人格量表之一。中国台湾心理学家林邦杰20世纪70年代末曾出版了该量表的中文修订本。 田纳西自我概念问卷 这份问卷的目的是帮助你了解自己。问卷上的每一个题目是在描述你的实际情况。请仔阅读每个题目,判断该题目所叙述的内容与你的真实情况是否相

亚健康状态自评表

亚健康状态自评表(SRSHS) (压力程度) 没轻中偏严 有度度重重1.近来时常觉得打不起精神,对什么都没有兴趣……………… 1 2 3 4 5 2.近来常有恐慌之感,似乎有灾难要发生……………………… 1 2 3 4 5 3.后背痛,肌肉酸痛……………………………………………… 1 2 3 4 5 4.日子过得挺灰暗,常感到压抑………………………………… 1 2 3 4 5 5.心跳得厉害,呼吸也不顺畅…………………………………… 1 2 3 4 5 6.工作1小时后,就感到身体倦怠,头脑也变得迟钝………… 1 2 3 4 5 7.不想面对同事和上司,有逃避的愿望………………………… 1 2 3 4 5 8,工作感受不到乐趣和成就,完全成了一种负担……………… 1 2 3 4 5 9.睡眠质量差,且早上起床后仍感到头脑昏沉………………… 1 2 3 4 5 10.工作效率下降,上司已表示了对你的不满………………… 1 2 3 4 5 11.食欲减退,即使符合自己胃口的饭菜,也感到索然无味… 1 2 3 4 5 12.常感到疲惫,渴望休息,通过休息也难以恢复……………… 1 2 3 4 5 13.体重明显减轻,早上起床后常是眼眶深陷,下巴突出……… 1 2 3 4 5 14.熟悉的工作感到困难重重,自己也感到什么地方出了毛病… 1 2 3 4 5 15.不再热衷于朋友的聚会,以至于许多好朋友长时间不来往… 1 2 3 4 5 16.早上起床后,有持续的头发掉落,近期经常如此…………… 1 2 3 4 5 17.感到火气很大,一脸愤愤不平的样子………………………… 1 2 3 4 5 18.手脚总是冰凉的……………………………………………… 1 2 3 4 5 19.昨天想好的事,今天怎么也想不起来了,这样的事近来总发生 1 2 3 4 5 20.常怀疑自己的能力,不敢尝试新事物,对他人的成功则是既羡慕 又嫉妒…………………………………………………………… 1 2 3 4 5 21.社会发展得太快,感到无所适从,认为时代已将自己抛弃… 1 2 3 4 5 22.性欲减退,对配偶的亲昵动作无动于衷,暗自怀疑自己的性能力1 2 3 4 5 23.感到孤独,满腹的心事,却找不到倾诉的对象……………… 1 2 3 4 5 24.感到自己挺可怜,希望有人能保护自己……………………… 1 2 3 4 5 25.事情一多就感到心情烦乱,有应付不了的感觉……………… 1 2 3 4 5 26.配偶和孩子对自己不满意……………………………………… 1 2 3 4 5 27.生活没有了激情,很少碰到使自己开心的事,整日茫然地过日子1 2 3 4 5 28.容易感冒,流感一来,自己必感冒…………………………… 1 2 3 4 5 29.对城市的污染、噪声、拥挤非常敏感,实在难以忍受,渴望清静1 2 3 4 5 30.感到事情变得很糟糕,且看不到改善的征兆………………… 1 2 3 4 5

自我和谐量表

自我和谐量表 填答时,请您看清楚每句话的意思,然后圈选一个数字(1代表该句话完全不符合您的情况;2代表比较不符合您的情况;3代表不确定;4代表比较符合您的情况;5代表完全符合您的情况),以代表该句话与您现在对自己的看法相符合的程度。每个人对自己的看法都有其独特性。因此答案是没有对错的,您只要如实回答就可以了。 1、我周围的人往往觉得我对自己的看法有些矛盾. 2、有时我会对自己在某方面的表现不满意。 3、每当遇到困难,我总是首先分析造成困难的原因。 4、我很难恰当地表达我对别人的情感反应。 5、我对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观点,但我并不要求别人也与我一样. 6、我一旦形成对事情的看法,就不会再改变。 7、我经常对自己的行为不满意。 8、尽管有时得做一些不愿做的事,但我基本上是按自己的愿望办 事的。 9、一件事情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没有什么可以含糊的。 10、如果我在某件事上不顺利,我就往往会怀疑自己的能力. 11、我至少有几个知心的朋友. 12、我觉得我所做的很多事情都是不该做的。

13、不论别人怎么说,我的观点决不改变。 14、别人常常会误解我对他们的好恶。 15、很多情况下我不得不对自己的能力表示怀疑。 16、我朋友中有些是与我截然不同的人,这并不影响我们的关系. 17、与别人交往过多容易暴露自己的隐私。 18、我很了解自己对周围人的情感。 19、我觉得自己目前的处境与我的要求相距太远。 20、我很少去想自己所做的事是否应该。 21、我所遇到的很多问题都无法自己解决. 22、我很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23、我能很自如地表达我想表达的意思. 24、如果有了足够的证据,我也可以改变自己的观点。 25、我很少考虑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6、把心里话告诉别人不仅得不到帮助,还可能招致麻烦. 27、在遇到问题时,我总觉得别人都离我很远。 28、我觉得很难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 29、我很担心自己的所做所为会引起别人的误解。 30、如果我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表现不佳,总希望尽快弥补。 31、每个人都在忙自己的事情,很难与他们沟通。 32、我认为能力再强的人也可能会遇上难题。 33、我经常感到自己是孤立无援的。 34、一旦遇到麻烦,无论怎样做都无济于事。

学生自我评价量表

学生的自我评价 新课程要求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评价的主人,这就要求学生学会自我评价, 通过反思“自己和自己比”,让学生更全面的认识自我,使学生更明智更理性的学习。 测试评价 测试时要重视个性的发展和差异性,突出测试评价的诊断功能、调节功能、激励功能。 在测试后让学生做好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能够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有助于培 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发展、自我成长能力,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了 一定的影响,对转变学生不良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1 教师评价 家长评价 (说明:表中涂星部分由同桌操作,“自我整体评价”由学生自己填写,家长观察部分由 家长操作并签名。) 学生互评 3颗,良好2颗,一般1颗;老师评价时可分优秀,良好,还需努力;家长评价书写是 否认真工整,是否经过认真思考,是否满意等等。 对学生活动中表现的评价 实验的成效 篇二:课堂学习学生自我评价表 篇三:学生课堂学习自我评价表 学生课堂学习自我评价表 课题:《_________》授课教师:_____ 班级:_____ 学生姓名:_____ 项目评价要点 权重得分 1、课前准备充分,物品放置齐整。 2、精神饱满、坐立端正、表情自然、脸带微笑。精 神 3、发言响亮、清晰。状态 4、富有浓厚的学习兴趣,高涨的学习热情。 25 1、主动参与的时间长(>70%),投身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之中。 2、通过认真观察,能够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有条理的表达 思考过程。参与3、善于倾听,在倾听中思考,在倾听后评价他人发言、及时25 程度补 充自己的想法。 4 5并且能够确实解决问题或产生新的认识。 1、普遍具备良好的学习意志品质和道德品质。 参与2、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有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 效果 3、普遍具有问题意识,敢于质疑问难,发表不同的见解。 4、不同程度的学生均得到发展,从整体上达到教学目标。 合作听到老师开始的口令后再动手、动口,小组交流时要小声、有交流序、完成后用坐 姿告诉老师。 25 25 5 自主能自主学习,勇于挑战难题。积极创新探索。创新 (附加分)篇四:学生课堂自我评价表 篇五:课堂学习学生自我评价表 课堂学习学生自我评价表 南充市南部县大桥小学勾余波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学习学生自我评价量表的设计与说明

自我认同感量表备课讲稿

自我认同感量表

自我认同感量表 编号:班级:性别: 指导语:下面一些问题是关于你对自己的一些看法,回答没有对错之分。请根据你的实际情况作答。 完全不适用偶尔适用常常适用非常适用 1.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样的人 4 3 2 1 2.别人总是改变他们对我的看法 4 3 2 1 3.我知道自己应该怎样生活 1 2 3 4 4.我不能肯定某些东西在道义上是否正确 4 3 2 1 5.大多数人对我是哪类人的看法一致 1 2 3 4 6.我感到自己的生活方式很适合我 1 2 3 4 7.我的价值为他人所承认 1 2 3 4 8.当周围没有熟人时,我感到能更自由地成为真正的我自己 4 3 2 1 9.我感到自己生活中所做的事并不真正值得 4 3 2 1 10.我感到我对我生活的集体适应良好 1 2 3 4 11.我为自己成为这样的人感到骄傲 1 2 3 4 12.人们对我的看法与我对自己的看法差别很大 4 3 2 1 13.我感到被忽略 4 3 2 1 14.人们好像不接纳我 4 3 2 1 15.我改变了自己想要从生活得到什么的想法4 3 2 1 16.我不太清楚别人怎么看我 4 3 2 1 17.我对自己的感觉改变了 4 3 2 1

18.我感到自己是为了功利的考虑而行动或做事 4 3 2 1 19.我为自己是我生活于其中的社会一分子感到骄傲 1 2 3 4 计分:计算每一竖排的得分,最后相加得总分: 分析: 分析员: 计分及解释 记分:先把1,2,4,8,9,12,13,14,15,16,17,18题的回答结果转换一下,如选择是1,就打4分;选择2,打3分;选择3,打2分;选择4,打1分。其他问题则保持不变。然后把19个问题回答的得分相加。 平均得分在56--58之间:这表明大多数人的得分在平均得分正负7或8分(64-66分)的范围内,得分明显高于该数字的人,表明他的自我认同感发展 良好;得分明显低于该数字(49-50分)者,表明他的自我认同还处于发展和形 成阶段。 补充资料:埃里克森提出的8个人格发展阶段: 埃里克森把人格的发展看作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一定要通过几个顺序 不变的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普遍的发展任务,这些任务都是由成熟与社 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间不断产生的冲突或矛盾所规定的。如果儿童解决了冲 突,完成了每一个阶段上的任务就能形成积极的个性品质,完成得不好就会形 成消极的品质。他把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 第一阶段,婴儿期(0-1.5岁),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和克服不 信任感。儿童体验着希望的实现。

自我概念研究四

自我概念研究四 1引言 1.1选题背景 近年来研究者们一直对自我概念的研究投入大量的时间和心血他们的研究结果使我们认识到自我概念在个体内部有着影响和谐统一的作用而且影响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和看法以及对未来的理想和信念。因此正确认识准确把握青少年自我概念特点帮助青少年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对个体家庭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内关于青少年自我概念的中存在横向矛盾:在同一时期发表的结果截然相反2005年左右时结果有好有坏到2010年左右青少年在自我概念量表上的得分总体水平不高因此对青少年自我概念的研究得到比较准确的结论一方面帮助我们认识青少年自我概念的水平另一方面也提示教育者帮助青少年建立积极正确的自我概念。 本研究从中国知等期刊上搜集的关于研究自我概念的中研究结果存在纵向矛盾从2005年甚至是更早到现在这一段时间中过程的体现杂乱无章没有一个总体一致的分析。因此本研究认为采用分析的方法能使存在差异的结果得到总体一致的分析旨

在揭示青少年自我概念的特点为我国教育工作者提理论依据。1.2概念界定 1.2.1 自我概念 本研究把自我概念定义为: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关于自我及其与周围环境关系的各方面多层次的认知和评价是个体对自我和对他人关系的思想、情感和态度的总和[1]。 1.2.2 分析 分析在1976年由G.V. Glass正式提出思想的话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它总结了各种有“合并统计量”的。具体地说就是整合现有的、针对某个问题所进行的研究的结果。如果这些研究结果差异不大可对其进行平均;如果各研究结果间的差异比较显著分析就要进一步解释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郭伯良、张雷)[2]。 但是虽然分析的技术具有许多优势但是它在心理与教育领域的运用还比较少比较局限。就以我国的两本心理学核心期刊为例在《心理科学》和《心理学报》上自2000年共发表分析有关文章15篇其中10篇是分析具体应用类文章5篇是技术介绍类文章。这主要是由以下因素造成:发表的具体研究类文章依旧不多达不到分析的要求没有进行分析的必要;其二是分析本身的局限性其本身是非实验研究并未能掌握所有的中所包含的被试情况具体施测方法;其三对于其他的过于依赖会受其他研究好坏的

应付方式自我评价量表

应付方式自我评价量表 填表方法:下列每个条目请您选择“是”或“否”。如果自己的情况与陈述相符合,请在该题号前打“√”,如不符合请在题号前打“×”。1.能理智地应付困境 2.善于从失败中吸取经验 3.制定一些克服困难的计划并按计划去做 4.常希望自己已经解决了面临的困难 5.对自己取得成功的能力充满信心 6.认为“人生经历就是磨难” 7.常感叹生活的艰难 8.专心于工作或学习以忘却不快 9.常认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10.常常喜欢找人聊天以减轻烦恼 11.请求别人帮助自己克服困难 12.常只按自己想的做,且不考虑后果 13.不愿过多思考影响自己的情绪的问题 14.投身其他社会活动,寻找新寄托 15.常自暴自弃 16.常以无所谓的态度来掩饰内心的感受 17.常想“这不是真的就好了” 18.认为自己的失败多系外因所致 19.对因难采取等待观望任其发展的态度

20.与人冲突,常是对方性格怪异引起21.常向引起问题的人和事发脾气 22.常幻想自己有克服因难的超人本领23.常自我责备 24.常用睡觉的方式逃避痛苦 25.常借娱乐活动来消除烦恼 26.常爱想些高兴的事自我安慰 27.避开困难以求心中宁静 28.为不能回避困难而懊恼 29.常用两种以上的办法解决困难 30.常认为没有必要那么费力去争成败31.努力去改变现状,使情况向好的一面转化32.借烟或酒消愁 33.常责怪他人 34.对困难常采用回避的态度 35.认为“退后一步自然宽” 36.把不愉快的事埋在心里 37.常自卑自怜 38.常认为这是生活对自己不公平的表现39.常压抑内心的愤怒与不满 40.吸取自己或他人的经验去应付困难41.常不相信那些对自己不利的事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17版)期末考试答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期末考试(20) 一、单选题 1 压力是紧张或唤醒的一种()心理状态。 ?A、 外部 ?B、 内部 ?C、 中间 我的答案:B 2 下列哪一项不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需求层次。() ?A、 生理需求 ?B、 安全需求 ?C、 爱与被爱需求 ?D、 物质需求 我的答案:D 3 “表面服从,暗地敷衍、拖延、不予合作。在强烈的依从与敌意的双向冲突中,难以平衡。”可能是()人格。

?A、 依赖 ?B、 攻击型 ?C、 偏执型 ?D、 分裂型 我的答案:B 4 九十年代出生的人,最需要哪种情感?()?A、 关注 ?B、 爱 ?C、 尊重 ?D、 溺爱 我的答案:C 5 被称为西方医学之父的古希腊医生是()。?A、 德谟克利特 ?B、

希波克拉底 ?C、 苏格拉底 ?D、 柏拉图 我的答案:B 6 “客体永恒性”是哪位心理学家的实验。() ?A、 韦德海姆 ?B、 皮亚杰 ?C、 赫尔 ?D、 斯金纳 我的答案:B 7 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变态行为和变态人格是否成为心理问题的标准。()?A、 社会功能退行 ?B、 持续1~2个月不能自动缓解 ?C、 行为异常无法解释

心里痛苦的严重度到不能忍受 我的答案:B 8 心理学是:研究个体感觉、()、情绪、意识与精神活动之间关系的科学?A、 思想 ?B、 行为 ?C、 外形 我的答案:B 9 美国行为学派大量的理论基于()实验。 ?A、 动物 ?B、 植物 ?C、 人体 ?D、 思想 我的答案:A 10 阿德勒以()为中心,创立个体心理学。

英雄情结 ?B、 自卑情结 ?C、 金钱情结 我的答案:B 11 “我没怎么想过未来的工作,也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属于:()?A、 认同感扩散 ?B、 认同感早闭 ?C、 认同感延缓 ?D、 认同感获得 我的答案:A 12 ()年,国际心理大会为心理健康做出定义。 ?A、 1946

体育锻炼与身体自尊文献综述

一概念 1、体育锻炼的定义 席玉宝(2004):体育锻炼是以身体练习和运动负荷为手段,以健身健美、娱乐休闲、保健康复、心理智能锻炼为活动内容,为增强体质、增进身心健康,提高和保持机体能力而进行的一类体育运动。 体育心理学》(季浏主编,2006):通常指那些有计划、有规律、重复性的,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 《体育运动心理学简编》(毛志雄主编,2011):体育锻炼也称身体锻炼,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规律且重复安排的体育活动。能为目的的身体活动。 2、自尊的定义 William James在1890年在其所著的《心理学原理》一书中将自我意识作为心理学的研究课题之一,并首次提出了自尊的概念:自尊=成功/报负水平,即个人对于自我价值的感受取决于其实际成就与潜在能力的比值。 《辞海》(1979年版)中,对自尊的描述为“尊重自己,不向别人卑躬屈节,也不容许别人歧视欺辱”。 《辞源》(l981年版)中对自尊的中文解释,自是“自己”的含义,尊为“尊重、尊奉”。 Morrsi Roesbnerg(1965)是第一个从社会学的视角对自尊进行研究的开拓者,他对自尊研究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贡献。他认为“自尊是针对于某一特定客体—即自我本身的一种积极或消极的态度。高

自尊如同自尊量表项目所反映的,表明的是一个人是`足够好的’一种心理感受。也就是个体感到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他因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而尊重自己。这种尊重不是敬畏或害怕自己,也不是期望别人对自己感到敬畏,也就是说个体并不认为自己一定会超过其他人。” 国内学者张林在2000年综合了国内外研究者对自尊研究的基础础上提出:自尊的内涵是个体对其自身价值的一种积极的认知评价,是个体在不断追求自身价值实现过程中的一种内在的与自我信息相关的认知加工活动过程。 3、身体自尊的定义 Secord,P.F、 Jourard,S.M (1953)身体自尊(或称身体自我概念)是与社会评价密切相关的“个体对自我身体的不同方面的满意或不满意感”。它作为整体自尊的一个具体领域包括两个等级主领域一般的身体自我价值感和次领域运动能力、身体状况、身体吸引力以及身体素质各方面的满意感。 李德显(2001)认为,所谓身体自尊就是指“主我”对“客我”各方面属性或特点的综合反应。其中包括自我的机体及其活动状态,以及自我的地位力量、价值需求、权利义务、责任、动机、行为效果等。 二相关知识 1.自尊结构模型 自尊的单维结构模型: 这一模型是由詹姆斯(James,1890)提出来的。他认为自尊就是指

社会心理学(北师大)08-自我概念

第三节自尊二、自我差距与自我提高(一)自我差距希金斯 Higgins, 1987 提出了一种自我导向理论,这种自我导向代表个体要达到的标准。他认为,个体有两种内在的标准――理想自我the ideal self 与应该自我 the ought self 。实际自我 actual-self 与理想自我出现差距,会使个体产生抑郁的负性情绪,实际自我与应该自我出现差距,会使个体产生焦虑的负性情绪,两种情况都会导致自尊降低。第三节自尊(二)自我提高自我提高(self-promotion)指个体用一种有利于对自己做出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它通常与自我确认 self-verification 共同产生提高自尊的作用。自我提高可以使人对自己产生一个较高的评价,有助于自尊的提高。使用自我提高的人希望被尊敬而不仅仅是被喜欢。与承认缺陷来强化能力可信性的类似做法是美化策略Schlenker, 1980 。第三节自尊三、自尊的测量由于自尊对人的行为导向和适应的重要价值,激发了研究者对其进行测量的愿望。心理学界编制出许多测量自尊的量表,其中使用较为广泛的有两种。一为罗森伯格自尊量表 The Self-Esteem Scale, SES, M. Rosenberg, 1965 ,一为得克萨斯社会行为调查量表 Texas Social Behavior Inventory, TSBI, Helmreich,Stapp, & Ervin, 1974 。这两个量表简便易用,前者测量总体自尊,后者测量社交自尊。第三节自尊四、自我效能(一)控制点理论控制点 locus of control 概念是心理学家罗特 Rotter, 1971,

自我和谐量表(Self 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 Scale)

自我和谐量表 (Self 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 Scale) 一、编制的背.与目的 自我和谐(Self 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是C. Rogers人格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它与心理病理学和心理治疗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Rogers的观点,自我是个体的现象领域中(包括个体对外界及自己的知觉)与自身有关的知觉与意义m同时,个体有着维持各种自我知觉之间的一致性,以及协调自我与经验之间关系的机能,而且“个体所采取的行为大多数都与其自我观念相一致”。如果个体体验到自我与经验之间存在差距,就会出现内心的紧张和纷扰,即一种“不和谐”的状态。个体为了维持其自我概念就会采取各种各样的防御反应Ell,并因而为心理障碍的出现提供了基础。 Ropers把自我与经验之间的不协调作为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图,在后来的临床观察和研究中,他认识到自我与经验之间的关系在心理治疗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并曾编制过一个评定量表以测量心理治疗过程中个体自我与经验之间协调程度的改善程度。 Rogers的量表由七个维度组成,分别是“情感及其个人意义”、“体验”、“不和谐”、“自我交流”、“经验的构成”、“与间题的关系”以及“关系的方式”。每一个维度都由七个等级组成,由低到高分别代表刻板、僵化、停滞直到灵活、变通与和谐。这一量表主要由治疗者或其他的独立评分者对病人在治疗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定。然而,该量表建立以后并未引起什么反应,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它的评定上的局限,不适合作为一般性的研究工具。 本量表根据Rogers提出的7个维度设计,由治疗者的主观评定变为病人的自我报告。经因素分析得到三个分量表:“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及“自我的刻板性”它的建立不仅有利于有关研究工作的开展,还将为心理治疗评估提供一种新的量表。 二、信效度检验结果 对502名大学生测试,采用项目间一致性的方法计算,各分量表的同质性信度较高,分别为0.85,0.81和0.64。

学生学习自我评价表

学生学习自我评价表 篇一:学生自我评价表 学生自我评价表 学校:班级:小组:姓名:时间: 篇二:学生自我评价量表 学生的自我评价 新课程要求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评价的主人,这就要求学生学会自我评价, 通过反思“自己和自己比”,让学生更全面的认识自我,使学生更明智更理性的学习。测试评价 测试时要重视个性的发展和差异性,突出测试评价的诊断功能、调节功能、激励功能。 在测试后让学生做好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能够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有助于培

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发展、自我成长能力,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了 一定的影响,对转变学生不良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1教师评价家长评价 (说明:表中涂星部分由同桌操作,“自我整体评价”由学生自己填写,家长观察部分由 家长操作并签名。)学生互评3颗,良好2颗,一般1颗;老师评价时可分优秀,良好,还需努力;家长评价书写是 否认真工整,是否经过认真思考,是否满意等等。对学生活动中表现的评价实验的成效篇二:课堂学习学生自我评价表篇三:学生课堂学习自我评价表学生课堂学习自我评价表 课题:《_________》授课教师:_____班级:_____学生姓名:_____项目评价要点 权重得分 1、课前准备充分,物品放置齐整。 2、精神饱满、坐立端正、表

情自然、脸带微笑。精 神3、发言响亮、清晰。状态4、富有浓厚的学习兴趣,高涨的学习热情。25 1、主动参与的时间长(>70%),投身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之中。 2、通过认真观察,能够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有条理的表达思考过程。参与 3、善于倾听,在倾听中思考,在倾听后评价他人发言、及时25程度补 充自己的想法。 4 5并且能够确实解决问题或产生新的认识。 1、普遍具备良好的学习意志品质和道德品质。参与 2、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有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效果 3、普遍具有问题意识,敢于质疑问难,发表不同的见解。 4、不同程度的学生均得到发展,从整体上达到教学目标。合作

支持性心理护理在改善骨科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中的应用

支持性心理护理在改善骨科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8-12-03T14:04:27.293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31期作者:丁娟 [导读] 探讨支持性心理护理对骨科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 丁娟 (江苏省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淮安 223300) 【摘要】目的:探讨支持性心理护理对骨科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方法:对2016年1月—2018年6月我院骨科存在自我感受负担的32例患者实施支持性心理护理,比较护理干预前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32例患者中,轻度、中度、重度SPB分别为6例、17例、9例;支持心理护理干预后,无SPB7例,轻度、中度、重度SPB分别为16例、8例、1例,前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支持性心理护理可以改善骨科患者自我感受负担。 【关键词】支持性心理护理;骨科;自我感受负担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1-0231-02 自我感受负担(self perceived burden,SPB)指患者在疾病诊治过程中因增加家庭经济负担、需家人身体照护与情感照护而产生内疚、拖累家人、自我感受与价值降低的负面心理反应。临床调查显示,骨科患者医疗花费多,行动受限,长期需家人照护,SPB发生率较高,尤以老年患者、脊椎骨折患者为著[1]。SPB导致患者对治疗、护理措施产生抵触心理,影响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我院2016年起骨科SPB患者采取支持性心理护理,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在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骨科住院治疗的3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存在手术治疗适应症,经自我感受负担量表评估存在SPB。32例患者中,男26例,女6例,年龄47~74岁,平均年龄(64.3±12.6)岁,股骨颈骨折17例,椎体骨折6例,四肢骨折7例,其他骨科疾病2例。排除无家人照护、精神异常、合并恶性肿瘤、其他严重慢性疾病等不宜纳入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1)建立相互信赖的护患关系:患者对护理人员信赖是进行支持性心理护理的基础,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热情接待患者,主动与患者沟通,在沟通过程中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对患者表达的想法适时通过点头等行为表示理解与认同,通过交流与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2)认知支持:患者对手术过程、手术效果不了解而对未来产生不确定性,担心手术效果差拖累家人。护理人员应详细介绍手术原理、手术效果、手术治疗的必要性,让患者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手术,对手术效果充满信心。对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患者详细介绍医保政策、医疗救助政策,避免在患者面前谈及医疗费用,降低患者经济负担感受。(3)个性化心理支持:依据患者年龄、职业、教育背景、家庭背景、经济状况等对患者采取针对性心理支持护理,减轻患者SPB。如椎体骨折的年轻患者,患病前为家庭支柱,患病后因暂时无法对家庭做出贡献并增加家庭支出而感觉自我价值降低,产生SPB。护理人员应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给予患者鼓励与支持,使其以平和的心态接受患病事实,安心接受治疗,积极康复,早日回归原工作。(4)家庭支持:指导患者家属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使患者感受到关怀;对患者既往工作、对家庭所做的贡献进行回忆、总结,使其坦然接受家人的照护;通过家人照料,让患者感受的患病后亲情与健康的重要性,重新认知疾病对患者的影响。(5)社会支持:定期组织患者召开联谊会,让术后恢复较好的患者现身说法,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对未来充分希望;通过患者间的交流,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产生共情体验,缓解焦虑、内疚等负面情绪,降低SPB。 1.3 观察指标 比较患者护理干预前后SPB的变化。SPB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评估,该量表含10个条目,每个条目1~5级评分,总分最高50分,<20分、20~29、30~39、≥40分分别提示无SPB、轻度SPB、中度SPB、重度SPB。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计量资料用x-±s表示,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统计软件为SPSS16.0,取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前32例SPB患者中,轻度、中度、重度SPB分别为6例、17例、9例;支持心理护理干预后,无SPB7例,轻度、中度、重度SPB 分别为16例、8例、1例,前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 3.讨论 SPB是患者最重要的应激源之一,不但导致患者产生焦虑、内疚等负面心理反应,影响患者与照护者的关系,降低患者生活质量;SPB还致使患者采取消极应对行为面对疾病,对手术及术后康复均产生不良影响。陈晓依[2]对86例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86.04%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SPB,仅13.95%患者无明显SPB;郭士娟[3]对50例脊柱骨折调查显示,重度SPB者达78.0%,轻度、中度SPB者分别为18.0与20.0%,仅14.0%患者无SPB。目前骨科患者SPB已引起临床广泛关注,如何缓解骨科患者SPB也成为近年来临床研究的热点课题,如毛小丹[4]研究显示髋关节置换患者SPB与家庭关怀度密切相关,建议从家庭适应度、亲密度、情感度方面加强护理缓解其SPB;薛慧[5]对老年骨折患者实施正念认知行为干预,通过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效能缓解SPB,取得了一定效果。 支持性心理护理指心理护理过程中,利用精神动力学、认知行为干预以及心理治疗等手段提高患者对应激刺激的适应能力,纠正其负面心理反应与混乱思想,重建心理平衡的护理措施。支持性心理护理不仅可以帮助患者处理好某一事件,还可以帮助患者知道如何正确认

自我和谐与父母教养方式问卷.

1.您的性别( B):A男B女 2.您的专业类别( A):A理科B文科C工科 3.您是大几的学生( D):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4.您成长的地方( B):A农村B城镇 5.您是不是独生女子女( B):A是 B不是

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 在回答问卷之前,请您认真阅读下面的指导语: 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子女的发展和成长是至关重要的。让您确切回忆小时侯父母对您说教的每一个细节是很困难的。但我们每个人都对我们成长过程中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有深刻印象。回答这一问卷,就是请您努力回想小时侯留下的这些印象。 本量表有很多题目组,每题只准选一个答案。您父亲或母亲对您的教养方式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请您实事求是地分开来回答。如果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相关的题目可以不答。问卷不记名,请您如实回答。

题目选择 1.我觉得父母干涉我所做的每一件事 父亲( ):A从不 B偶尔 C经常 D总是 母亲( ):A从不 B偶尔 C经常 D总是 2.能通过父母的言谈、表情感受他(她)很喜欢我 父亲( ):A从不 B偶尔 C经常 D总是 母亲( ):A从不 B偶尔 C经常 D总是 3.与我的兄弟姐妹相比,父母更宠爱我 父亲( ):A从不 B偶尔 C经常 D总是 母亲( ):A从不 B偶尔 C经常 D总是 4.我能感到父母对我的喜爱 父亲( ):A从不 B偶尔 C经常 D总是 母亲( ):A从不 B偶尔 C经常 D总是 5.即使是很小的过失,父母也惩罚我 父亲( ):A从不 B偶尔 C经常 D总是 母亲( ):A从不 B偶尔 C经常 D总是 6.父母总试图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使我成为出类拔萃的人 父亲( ):A从不 B偶尔 C经常 D总是 母亲( ):A从不 B偶尔 C经常 D总是 7.我觉得父母允许我在某些方面有独到之处 父亲( ):A从不 B偶尔 C经常 D总是 母亲( ):A从不 B偶尔 C经常 D总是 8.父母能让我得到其他兄弟姐妹得不到的东西 父亲( ):A从不 B偶尔 C经常 D总是 母亲( ):A从不 B偶尔 C经常 D总是 9.父母对我的惩罚是公平的、恰当的 父亲( ):A从不 B偶尔 C经常 D总是 母亲( ):A从不 B偶尔 C经常 D总是 10.我觉得父母对我很严厉 父亲( ):A从不 B偶尔 C经常 D总是 母亲( ):A从不 B偶尔 C经常 D总是 11.父母总是左右我该穿什么衣服或该打扮成什么样子 父亲( ):A从不 B偶尔 C经常 D总是 母亲( ):A从不 B偶尔 C经常 D总是 12.父母不允许我做一些其他孩子可以做的事,因为他们害怕我会出事 父亲( ):A从不 B偶尔 C经常 D总是 母亲( ):A从不 B偶尔 C经常 D总是 13.在我小时候,父母曾当着别人的面打我或训斥我 父亲( ):A从不 B偶尔 C经常 D总是 母亲( ):A从不 B偶尔 C经常 D总是 14.父母总是很关注我晚上干什么 父亲( ):A从不 B偶尔 C经常 D总是 母亲( ):A从不 B偶尔 C经常 D总是 15.当我遇到不顺心的事时,我能感到父母在尽量鼓励我,使我得到一些安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