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北省咸宁市重点高中高三地理11月联考试卷(含解析)

湖北省咸宁市重点高中高三地理11月联考试卷(含解析)

湖北省咸宁市重点高中高三地理11月联考试卷(含解析)
湖北省咸宁市重点高中高三地理11月联考试卷(含解析)

地理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中共十九大)于2017年10月18日上午9:00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至10月24日上午闭幕。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 中共十九大会议开幕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图中的

A. 甲处

B. 乙处

C. 丙处

D. 丁处

2. 会议期间,北京

A. 正午太阳高度渐增

B. 白昼时间变长

C. 自转速度渐快

D. 日落时间提前

【答案】1. B 2. D

【解析】

...............

2. 据题干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日举行,太阳直射南半球且向南移动,因此北京正午太阳高度渐减,A错误;白昼时间变短,日出推迟日落时间提前,B错误,D正确;地球公转速度渐快,C错误。故选D。

2017年9月27日,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附近的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剧烈喷发。火山喷发产生了大量的火山灰与岩浆。读“墨西哥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喷发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3. 火山喷发的岩浆来白地球内部的

A. 地壳

B. 岩石圈

C. 地幔

D. 地核

4. 大量火山灰漂浮在大气中,可能导致

A. 周边大部分地区温度升高

B.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强

C.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

D.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减弱

【答案】3. C 4. C

【解析】

3. 一般认为软流层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软流层位于地幔。故选C。

4. 大量火山灰漂浮在大气中,削弱太阳辐射,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周边大部分地区温带降低,ABD错误;大气逆辐射会增强,即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C正确。故选C。2017年2月20-22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下图是我国四个城市此次寒潮过程中降温、降水的统计数据。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5. 此次寒潮

A. 发源于西北太平洋

B. 南方地区降水量大于西北

C. 由东南向西北移动

D. 可缓解北方地区土壤墒情

6. 寒潮过境后

A. 新疆地区季节性积雪融水增加

B. 呼和浩特气温下降,气压升高

C. 重庆受山地阻挡,农业受灾面积小

D. 广州市路面冰封,清理积雪

【答案】5. D 6.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要求学生熟悉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和自然灾害的危害。

5. 此次寒潮发源于亚欧大陆内部,A错;图中显示南方地区降水量小于西北,B错;由西北向东南移动,C错;降水可缓解北方地区土壤墒情,D对。

6. 寒潮过境后,气温降低,新疆地区季节性积雪融水减少,A错;呼和浩特气温下降,气压上升,B对;重庆降温幅度比较大,农业受灾大,C错;广州市气温高,路面没有冰封,,D错。

全球气候变化给世界各国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它要求人类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应对这种变化。读“丹麦位置示意图(图甲)”和“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乙)”,完成下列各题。

7. 近百年来,丹麦气候变化的主要趋势是

①气温升高②气温降低③降水变少④降水变多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8. 对照图乙,丹麦气温的变化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A. ①增强

B. ②增强

C. ③减弱

D. ④减弱

【答案】7. B 8. B

【解析】

7. 随着全球变暖,气温升高,全球降水量发生显著变化,其中热带、寒带增加,亚热带减少,因此丹麦降水增多,①④正确。故选B。

8. 据图乙箭头特点可知,①为太阳辐射②为大气逆辐射③为大气削弱作用④为地面辐射。全

球变暖大气逆辐射增强。故选B。

下图中的桃花河位于我国鄱阳湖平原地区桌村,村民为了灌溉之便,开挖了两条水渠,并在河中修筑两条低矮的水坝(低于河水水面)。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 上图中水渠利用率较高的时间可能是

A. 1-2月

B. 4-5月

C. 7-8月

D. 10-11月

10. 水坝建成后可以

①增加水渠流量②提高水渠入口处水位③增加水坝上游流速④增加水坝下游河道淤积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9. C 10. A

【解析】

9. 鄱阳湖平原夏秋季节有伏旱现象,气温高,蒸发量大,且此时农作物播种面积大,需水量大,因此图中水渠利用率较高的时间在78月份的夏季。故选C。

10. 据图可知,水坝建成后,减少水坝下游方向的流量,降低水坝上游方向的流速,提高水渠入口处水位,增加水渠流量,①②正确,③④错误。故选A。

下图中L为海岸线,P、Q为洋流。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1. 若经过甲地的经线约为70°,则下列有关洋流P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使大陆沿岸热带荒漠向北延伸

B. 导致近海岸洋面雾日增多

C. 离岸风导致底层海水上升,形成著名渔场

D. 几乎每年都可能出现厄尔尼诺现象

12. 若经过乙地的经线约为120°,则下列有关洋流Q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活跃了海陆间的水循环

B. 减小了海洋污染的范围

C. 可能为西澳大利亚寒流

D. 沿岸受其影响终年高温多雨

【答案】11. D 12. A

【解析】试题分析:

11. 联系洋流的实际分布,在经度70°和纬度30°附近,且位于西岸的洋流,只能是秘鲁寒流,甲的位置为西经70°、南纬30°。秘鲁寒流经过的南美洲西海岸,降温减湿,使大陆沿岸热带荒漠向北延伸;因近地面水汽含量大,温度低,导致近海岸洋面雾日增多;受离岸流的影响,冷海水上泛,形成著名渔场;而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几率较低。故选D。

12. 乙地的经线约为120°,纬度为30°,且位于大陆东岸,所以判断该洋流为暖流。暖流对沿岸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降水增多,活跃了海陆间的水循环;而洋流会把污染物带到其它海域,扩大污染范围;可能为东澳大利亚暖流;沿岸受其影响,增温增湿,不一定会出现终年高温多雨。故选A。

考点:洋流分布及影响

蛇形丘是一种冰水堆积地貌。隆起如堤,弯曲如蛇,脊部平缓,两坡陡峭。其延伸的方向大致与冰川的流向一致,主要分布在大陆冰川区(大陆冰川是在两极地区发育的冰川)。读“蛇形丘形成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3. 图中冰川地貌最可能发育在

A. 中国

B. 巴西

C. 加拿大

D. 澳大利亚

14. 形成蛇形丘的堆积物主要来自

A. 湖泊

B. 冰面河

C. 塌陷沉积

D. 冰下河道

15. 蛇形丘接受堆积的季节主要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答案】13. C 14. D 15. B

【解析】

13. 由材料可知,蛇形丘主要分布在大陆冰川区,因此该地主要为纬度较高、温度较低的陆地区域,加拿大,纬度较高,存在有大陆冰川,C正确;中国和巴西、澳大利亚纬度相对较低,不存在大陆冰川,ABD错误。故答案选C项。

14. 在冰川消融期间,冰融水很多,沿着冰裂隙渗入冰下,在冰川底部流动,形成冰下隧道。在隧道中的冰融水流受到上游强大的静水压力,挟带着许多冰碛物不断搬运、堆积,并可逆坡运行,直至冰水堆积物堵塞隧道。当冰体全部融化后,这种隧道堆积出露地表,成为蛇形丘。蛇形丘的堆积物主要来自冰下河道,故答案选D项。

15. 受冰水补给的湖泊沉积,因夏季冰水流量大,带入湖泊的物质以沙为主,堆积量较大;冬季冰川停止消融,冰水断流,湖泊沉积主要为粘土和有机物,堆积量较小,故答案选B项。下图为某山地自然带及积雪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6. 该山地最有可能位于

A. 欧洲西部

B. 东非高原

C. 拉丁美洲

D. 澳大利亚

17. 图中自然森林是

A. 常绿硬叶林

B. 常绿阔叶林

C. 落叶阔叶林

D. 针叶林

18. ①-④四地中积雪厚度最大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16. A 17. D 18. B

【解析】

16. 雪线是终年积雪的最低海拔高度。读图,图中雪线的海拔高度约2200-2300米,即山麓地带平原地区气温约13°C,该山地应位于温带地区,最有可能是欧洲,A对。东非高原、拉丁美洲、澳大利亚主要位于热带地区,雪线海拔高度约5000米,BCD均错。故选A。

17. 结合前面分析,图示为欧洲地区,山麓地带是落叶阔叶林或常绿硬叶林,图中自然森林分布在高山区,是针叶林,D对,AC错。欧洲没有常绿阔叶林分布,B错。故选D。

18. 积雪厚度与降雪量、地形坡度有密切关系。图示地区降雪量没有明显差异,根据等高线疏密分析①一④四地中,②地等高线最稀疏,说明坡度最小,应是积雪厚度最大,B对。其它三地等高线较密集,说明坡度陡,积雪较薄,ACD错。故选B。

社会总抚养比=(O~14岁人口数+ 65岁以上人口数)/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数。201 6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右图为我国青少年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变化预测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9. 上图示时期,我国社会总抚养比最大的时期是

A. 2015年

B. 2025年

C. 2045年

D. 2055年

20.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在此后的20年内我国

A. 青少年抚养比上升,教育资源不足

B. 老年抚养比持续上升,养老负担加重

C. 总抚养比先降后升,利于经济发展

D. 总抚养比持续上升,社会负担减轻

【答案】19. D 20. 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我国人口增长。通过图中信息可以读出我国总人口的总抚养比,青少年抚养比,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熟悉人口增长带来的社会问题。

19. 图示时期,我国社会总抚养比最大的时期是青少年抚养比加上老年抚养比最大值,从图中可以看出2055年青少年抚养比加上老年抚养比值最大,选择D。

20.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在此后的20年内我国青少年抚养比上升,教育资源不足,A对;老年抚养比波动上升,养老负担加重,B错;总抚养比总趋势上升,不利于经济发展,C错;总抚养比持续上升,社会负担加重,D错。

众多曾经从农村到城市打拼的“外来族”选择向农村回归——人们称之为“城归”。经济学家称,“城归”的出现,意味着新的人口红利正在形成。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1. “城归”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改善

B. 农村迫切发展的需要

C. 难以适应城市激烈竞争

D. 城市雾霾促使人们逃离

22. “城归”对中国农村产生的影响是

A. 加剧农村生态环境恶化

B. 提升农村经济的创新活力

C. 减轻农村地区的养老负担

D. 提高农村自然环境承载力

【答案】21. B 22.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口流动及其带来的影响。人口流动会对流入区带来经济的发展,会增加环境压力,但不是改变自然环境承载能力。

21. “城归”也就是农村外出打工的人在外面工作了几年,认识了一些朋友,学会了技术,积累了一些钱,更懂得了市场怎么运作,然后回去干,因为家乡有用武之地。主要原因是农村迫切发展的需要,选择B。

22. “城归”导致资金和人才向农村转移,提升农村经济的创新活力,B对;注意环境保护就不会加剧农村生态环境恶化,A错;农村地区的养老负担和农村自然环境承载能力与人口流动关系不大,CD错。

第Ⅱ卷(综合题共5 6分)

二、综合题(共4小题,56分)

2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湖泊众多,冻土广布。下图为青藏高原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近年来该区域湖泊面积呈增大趋势。

(1)指出该区域湖泊面积增大的原因。

(2)说出图示湖泊所属的水循环类型,并说明原因。

(3)分析图示地区人口、聚落稀疏的原因。

【答案】(1)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水补给和降水增加,汇人湖泊的水量增大,因此湖泊面积持续增加(2)类型:陆地内循环。原凶:位于青藏高原,无河流注入(3)海拔高,气候高寒缺氧;冻土广布,农业生产条件恶劣;交通线稀疏,出行不便

【解析】(1)青藏高原湖泊面积大的原因应从水量大角度考虑。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水补给和降水增加,汇人湖泊的水量增大,因此湖泊面积持续增加。

(2)水循环类型按发生的领域可分为陆地内循环、海陆间水循环和海水内循环三种。图示湖泊位于青藏高原,无河流注入,主要是靠蒸发输出,因此参与的是陆地内循环。

(3)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高寒缺氧;且冻土广布,农业生产条件恶劣;交通线稀疏,出行不便,因此人口、聚落稀疏。

2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岛位于北大西洋中部,气候终年温和,地形起伏较大,水力和地热资源丰富。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首都,且有“雾城”美誉,西面临海,北面、东面和南面被高山环绕,气温年较差小。下图为冰岛地理位置示意图。

(1)分析雷克雅未克气温年较差较小的原因。

(2)推测雷克雅未克多大雾天气且持续时间长的原因。

(3)简述冰岛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答案】(1)雷克雅未克纬度高,夏季气温较低;冬季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气温较同纬度地区高;受西风带影响,全年多阴雨天气,大气逆辐射强,凶此年温差较小(2)受西风带影响,来白海洋的暖湿空气较丰富,遇到岛屿上的较冷空气,形成多雾的现象;受地形阻挡,水汽不易扩散,大雾天气持续时间长(3)冰岛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且受暖流影响,年降水量大;冰岛地势起伏大,落差大,水能丰富

【解析】(1)据图经纬度和海陆位置可知,克雅未克纬度高,夏季气温较低;冬季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气温较同纬度地区高;受西风带影响,全年多阴雨天气,大气逆辐射强,因此年温差较小。

(2)据上题分析可知,雷克雅未克受西风带影响,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较丰富,遇到岛屿上的较冷空气,形成多雾的现象;受地形阻挡,水汽不易扩散,因此大雾天气持续时间长。(3)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可知,冰岛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且受沿岸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影响,年降水量大;据图中等高线可知,冰岛地势起伏大,落差大,因此水能丰富。

【点睛】本题考查世界区域自然环境特征以及读图分析能力。做题需明确:(1)影响气温的因素有纬度位置、地形、洋流、天气特征等。(2)雾形成的条件一是冷却,二是充足的水汽,三是有凝结核。(3)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应从落差大、水量大两方面分析。

2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夏季常有暴雨,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好盐层。目前,该流域正准备大量种植耐旱植物。

(1)推测图中洪积扇的形成原因。

(2)判断流域内实际蒸发量最小的部位,并说明判断理由。

(3)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若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的影响。

【答案】(1)该流域气候干旱,植被覆盖率低,土质疏松;山区夏季常有暴雨,易出现携带大量泥沙的山洪;当山洪冲出山口,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山洪流速减慢,泥沙堆积形成洪积扇(2)坡面。该流域气候干旱少雨,蒸发旺盛,湖面蒸发量大;洪积扇和河谷储水量较大,蒸发量较大;坡面地势起伏大,不易储水,导玫地下水水位较深,实际蒸发量较小(3)该流域气候较干,若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则加剧水资源短缺;大量种植耐旱植物需引水灌溉,导致入湖水量减少,盐湖面积缩小;盐湖面积缩小,生物多样性减少

【解析】(1)洪积扇为流水沉积作用形成。据题干知,该地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植被覆盖率低,土质疏松;山区夏季常有暴雨,易出现携带大量泥沙的山洪;当山洪冲出山口,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山洪流速减慢,泥沙堆积形成洪积扇。

(2)理论蒸发量大小与气温关系密切,实际蒸发量与下垫面关系密切。从图中可以看出,坡面地势最高,坡度最大,下渗少,也最不利于截留地表水,地下水少,地表水向低处流走,故坡面地表水也最少,因此实际蒸发量最小;且由于该流域气候干旱,坡面没有植被生长,缺乏植物蒸腾。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坡面坡度大,岩性硬,地表与地下水储存条件差,下渗少,地下水埋藏深,此处的实际蒸发量最小。

(3)耐旱植物只能在坡面、洪积扇和河谷三地种植,不论在哪种植均会拦截到达盐湖的水量,破坏原有平衡,使湖水减少,但由于此湖水盐度已成饱和状态,所在湖水盐度并不会增高,只能使湖面缩小,湖水总量减少,不能影响湖水的富营养化。

2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后,由于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的人口规模持续快速增大。下图是第六次人口统计中3个城市外来人口分省统计情况。

(1)分析人口迁入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的主要原因。

(2)分析河南在北京、上海外来人口中均占较大比例的原因。

(3)随着人口大量迁入,对北京、上海、广州的影响有哪些?

【答案】(1)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收入高(2)河南距京沪的距离差别不大;河南为人口大省,剩余劳动力多(3)人口迁入促进了城市化发展;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了商品流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经济发展;增加了城市负担(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就业等);加重了大城市病(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

【解析】(1)目前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经济越发达的地区,人口迁入越多。北京、上海、广州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收入高,因此人口大量迁入。

(2)河南距京沪的距离差别不大,且河南为人口大省,剩余劳动力多,因此河南在北京、上海外来人口中均占较大比例。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以及答案解析(全国3卷)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3卷) 地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如图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据此完成1~2题。 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 A.废料B.原料C.能源D.产品 2.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如图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据此完成1~2题。

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 A.废渣→生产沼气→沼气发电 B.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 C.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 D.生产沼气→有机渣→提取生物油脂 3.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如图反映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据此完成3~5题。 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的是() A.黄河下游区B.长江中游区C.珠江下游区D.淮河下游区4.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如图反映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据此完成3~5题。

八年级地理上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总体分析 本份试卷重基础,覆盖面广,能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试题题量、难易程度、各种题型都符合中考要求,并结合了实际,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同时又注重对地图的分析理解,注重对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考查。具体分析本试卷具有两大特点: 1、重基础,题简单 本份试卷光单选题16分,这些题目都是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中的基础,例如:单选题中的“链接我国三大直辖市的铁路干线”,“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及位置,行政中心”,“从海口到天津依次经过的海域”等等,只要学生稍加用心即可得分。当然,关键是要细心,马虎是得不了高分的。 2、重读图,题灵活 地理离开了地图,那就不叫地理,地图才是地理的重头戏,本份试卷中读图分析占了37分,多方面地考查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从“三级阶梯”到“冬季风路径图”、从“黄河水系图”到“地区划分图”、从一般读图到实际应用,可谓面面俱到、无所不考,从而全方位地考查学生地理学习情况,由此可见命题人的良苦用心。 3、主观开放,试题综合性强。 读图分析第32(4)题具有开放性,让学生表述自己的观点,观点正确,答案不唯一,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读图分析33(4)题,将日常生活与地理知识内容综合在一起,让学生形成一种完整的地理思维,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4、图文并茂,形式活泼多样。 试卷共计图形14幅,素描图、轮廓图、剖面图等形式多样。选择题提供的文字材料,用词严谨,趣味性、文学性、科学性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有很大帮助。 二、错误典例 1、选择题:错误较多,主要原因:阅读材料不认真。学生的知识掌握不牢固。题目的综合性强,涉及知识点多,学生答题较为困难,正确率很低。马虎而没把题看完甚至不看题即作答,也有部分学生因概念不清导致把答案选错。 2、综合题 共4个小题,总分是37分,得分率5%,错题原因知识面窄,图文转换和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低,不能灵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学习态度不端、畏难情绪严重,很多人选择了放弃。 2、相关组合题:第2题对我国主要地形区域内的经济作物认识混乱。 3、读图分析题:第三题1(1)题,“渤海”“澳门”错别字很多。第2(2)题,看不到图中的信息“四川盆地”,所以,“巫山”被写成“秦岭”“祁连山”等;季风气候的特征“雨热同期”也表达不清。第3(2)题,学生想不到塔里

地理试卷分析

地理期末测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的基本特点 1、本次考试试卷共分为两个大题型,选择题和综合题,各占50分,试卷紧扣大纲和教材命题,并注意了地理知识、认知地理能力和地理思想教育三者的统一。做到了不出偏题怪题,考查内容覆盖面较广,题型结构比较合理,体现了地理新课标接轨的方向。试卷设计体现了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不拘泥于中学地理教材。试题能反映地理知识的内部联系和基本规律,理论联系实际,兼顾知识、能力、情感的考查。 2、突出了知识系统性,在本次考试中比较明显地表现出对知识系统性的要求,考查了学生应用地理原理,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另注重日常生活中地理知识的考查,如选择题21题,考查邯郸市的气候类型,让学生更多地把所学的地理知识结合生活实践来掌握。 3、试题的综合性较强,综合题50分都有较强的综合特性,取消了填空题的这种较为死板、机械的题型。 4、主观性、开放性试题比重增加,注重学生对地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应用,如33题,要求学生根据所给的气温和降水数据画出降水量分配图和气温年变化曲线图。32题中要求学生举出所了解的目前闻名全球的美洲黑人,这些试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5、突出对考生读图、识图、用图能力的考查,地图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地理试题可谓无图不成题,如26,27,28,29,30题,读图题占了36分,一个图涉及多个知识点,要求学生能从图中迅速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尤其是28,29题。 当然,在试卷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从整套试题来看,难度偏大,有的题目很灵活,对知识整合要求比较高,对刚入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尤其是农村中学的学生难度更大,如综合题26题,第28题。(2)地图题是考查地理知识的重要题型,但这次考试中有5个读图题,再加上一个绘图题,对于刚刚学习地理这门学科的七年级学生来说,可能一时难以很好地掌握这项地理基本技能 二、答卷评析 本次考试是由教育局统一试卷,统一时间举行,由任课教自行阅卷,由于学生学习程度参差不齐,两极分化较严重,在选择题中,由于答题所涉及的知识相对固定,相对失分少些,有相当多的同学能拿完50分,而综合题失分很多,如26题,学生对地球仪上的经纬线、经纬度的知识掌握的非常不好,题目稍灵活些,没有标出重要的180°经线跟0°纬线,很多学生就根本分不出图中的经度跟纬度,在地图、地球仪上辨认方向比较混淆,失分比较严重。

2018年高考地理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8 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Ⅲ)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4 小题,每小题8 分,共4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油纸伞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传统方法、全手工制作,油纸伞以竹为骨,以纸或丝绸为面,刷桐油以增强韧性并防水,但长期置于干燥环境中易变脆、开裂。 近年来,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据此完成1~2 题。 1.与现代钢骨布面伞相比,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依赖的主要优势是() A.携带方便B.适用地广C.文化蕴涵D.经久耐用 【考点】63:影响工业区位因素. 【专题】111:特征类简答题;21:热点问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4:利用地理事实;52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分析】根据材料:油纸伞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历史文化价值高。【解答】解:油纸伞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历史文化价值高,故畅销主要依赖它的文化蕴涵,故C 正确; 根据油纸伞与现代钢骨布面伞的比较可知,现代钢骨布面伞携带方便,适用地广,经久耐用,故ABD 错;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影响产品畅销的因素。 2.下列地区中,宜作为油纸伞重点推销市场的是() A.欧洲西部B.中亚 C.中东D.撒哈拉以南非洲 【考点】75:城市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 【专题】114:评价区位、影响、条件类简答题;21:热点问题;37:整体性与

差异性思想;45:利用地理规律;51C:自然地理要素. 【分析】根据材料可知,油纸伞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传统方法、全手工制作,油纸伞以竹为骨,以纸或丝绸为面,刷桐油以增强韧性并防水,可见油纸伞的价格比较高。 【解答】解:读材料,油纸伞采用全手工制作,以丝绸为伞面,故其价格应该比较昂贵;同时伞作为一种避雨工具,适宜在更湿润的气候环境下销售;而且油纸伞若长期置于干燥的环境下容易变脆、开裂;故推销油纸伞的重点区域应该是经济比较发达,气候比较湿润的欧洲西部,故A 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气候分布的相关知识。 大别山区某国家级贫困县农民可分为跨村种田大户农民、种植自家承包地农民、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和常年外出务工农民等类型。该县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在县城活力较弱,但在中心集镇活力较强,图示意该县居民点的等级结构。据此完成3~5 题。 3.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活力较强的主要原 因是() A.基础设施较完善B.更接近消费市场 C.资金供应较充裕D.更易招募劳动力 【考点】64: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专题】112:原因类简答题;21:热点问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3:利用

高一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高一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特点分析 本试卷分二部分:第一部分是选择题(70'),第二部分是综合题(30')。 1.注重基础 试题的考点覆盖了本学期所学的重要知识点,对重点章节有所倾斜,重要图表都有所涉猎。重点强调基础,考查基本能力,会运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必须的地理知识,重视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2.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教育教学实践探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在整套试卷中,不少题目体现了课改的意识,考查了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简单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反映学科特色,突出地图的重要性 地图、地理图表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工具,是知识量最丰富的载体。地理图表的阅读、分析、归纳、概括是培养和发展地理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试卷中有19道题是直接利用图来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4.转换提问的角度,考查学生的反应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中强调尽量避免机械地记忆知识,这就要求试题应引导学生灵活地理解、领悟和掌握运用知识。这些试题的呈现方式新颖、灵活,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产生活实际。这些均不能直接在书上找到答案,而需要学生多思考。 二、学生考试失分情况分析 学生答题情况: 对部分学生(普通班)试卷进行抽样分析,选择题60分以上占15.25%, 40--50分以上占43.7%,30分以下占23.56%,综合题得分较低,反映出学生对区域地理的知识都掌握的比较薄弱。总平均分为57.435,高分学生比较少,这也是由于试题主面题考部分是区域地理知识,学生仍未学到。低分学生较多,反映出学生的理解能力有一定差别。 三、学生考试存在的主要问题 1、从学生考试结果分析,与预期值有一定差距,从全年级来看,重点班80分以

2018级高三一模地理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生态脚印”是指各国消耗资源时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冲击程度,它是根据每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和 各国自给自足能力的平衡关系得出的。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因国民的生活形态、消费水准和国内原油出口,已成为在地球留下最大“生态脚印”的国家,排名紧随其后的国家是新加坡、美国、科威特、丹麦等。据此回答1-2题。 1. 生态脚印”说明() 2. 阿联酋等国“生态脚印”大,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 C .资源消费量大 D .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不协调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于11月23日至25日在北京举行。 6?我国机器人密度的特点说明我国 7?推广使用机器人的直接影响是() A .提高劳动效率,提高工业产值 B .减少能源消耗, 地理 C .提高劳动效率,缓解劳动力不足 D .减少能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 西班牙耕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40%,以旱作农业为主。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班牙大力推广 农业机械化,提高灌溉技术,扩大耕地灌溉面积,使大麦、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产量大增,占农业 产值比重曾高达80%以上。欧盟正式成立后,西班牙政府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蔬菜、花卉、 果树等园艺业,于法国形成农业一体化,农产品主要面向欧盟市场,成为“欧洲菜园”,园艺业产值达到农业产值的40%以上。据此完成8-9题。 8. 西班牙种植小麦的季节是() A. 春末夏初 B.春末秋初 C.秋末冬初 D.冬末春初 9. 促使西班牙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的主要原因是() A. 市场需求的变化 B.农业技术的发展 C.小麦产量降低 D .气候条件的变化 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正由“百里钢城”向“养老之城”和“阳光花城”转型,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2015年近10万人来此过冬养老。下图为四川有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 读图,完成10-12题。 10. 图示区域交通干线布局需要克服的主要困难是() A .经济欠发达 B. 气候条件差 C .地形地质复杂 D.科技水平低 11. 攀枝花由“百里钢城”向“养老之城”转型,说明了 该城市() A.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B. 城市化阶段完成 C. 钢铁产业全部转移 D. 工业化阶段完成 12. 攀枝花正由“百里钢城”向“阳光花城”转型的积极 意义是() A .城市规模扩大,以绿地为主 B. 彻底解决了城市环境污染 C. 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D. 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A ?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B ?人们对环境规律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C ?对自然资源利用的范围不能继续扩大和加深 D ?环境容量是无限的 A .发展速度快B.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太小 F图为“我国东北某区域等高线图” 图,完成3?4题。 3?在图示范围最高点能够目测到的点是 A . a B. b C. c D. d 4 ?图中①②③④四条虚线处可能有河流发育的是 的四大技术之一。下图为2014年世界前五大机器人供应国的机器人密度(每万名员工使用机器人的台数) 读图,回答第5?7题。 5.影响机器人产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 .廉价劳动力 B .交通运输 C .科学技术 D .市场 A .机器人产业发展水平高B. 机器人发展潜力较大C .工业的机械化水平高机器人产业起步晚当前,机器人被认为是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 中国 30 缓解劳动力不足 (单位: 米)。 读 姜匡 亭 日 12 2K2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2013---2014年度高一第一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地理组:薛桂梅 一、试题特点分析 本试卷满分100分,时间为60分钟。分二部分:第一部分是选择题(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第二部分是综合题(两大题10小问,共40分)。1.注重基础,强调能力。 本试题的考点覆盖了半学期所学的重要知识点,尤其对重点章节有所倾斜,特别是重要图表都有所涉猎。出题是本着我校学生轻视文科,地理又是中考非考科目,地理知识几乎为零的现状。试题85%以上为基础题,重点考查基础概念和基本规律,并要求会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生产、生活中与所学地理知识关系密切的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注重基础,重视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反映学科特色,突出地图的重要性 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工具,是知识量最丰富的载体。对地图的阅读、分析、归纳、是培养和发展地理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因而本试卷中选用 14幅图来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3.难易适中。其中难度、区分度适中的题占64分,难度偏易、区分度适中的题占20分;而偏难、区分度适中的题只占10分。不足之处是有6分属偏易、且区分度不适的题。较圆满地完成了学校要求的出题标准。 二. 试卷情况分析: 1.总体情况: 考试结果与预期值相差甚远。优劣相差悬殊;两级分化严重。无论从答题细节、态度、还是总分、极值分都相差很大。具体表现为1)班级之间差距较大:普通班级均分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有16分之多。同一老师所代班级相差也在8 分以上。2)学生间两级分化:最高分为95分,而最低分只有14 分。且低分段50---60分人数较多。低分率占50%。而优生较少(除实验班78人外)、普通班总共57人。优秀率只占14.61%。3)及格率也不太高,全校为59.92%,而有的班级只有7%。 2.各题得失情况:

高考地理模拟试题(含答案)

20XX云南高考地理模拟试题(含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1、下图为某地区港口分布示意图 b.c.d三港口封冻期时间由长到短排序正确的是()A.d>c>bB.c>d>b C.c>b>d D.b>c>d 下图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读图,完成2-3题。 2、图示岛屿西南部降水丰沛,主要是因为() ①暖流增湿②地形抬升③盛行西风④反气旋活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下列农业生产类型中,最适宜在图示岛屿发展的是()

A.畜牧业 B.水田农业 C.种植园农业 D.迁移农业 下图示意某区域气候要素的逐月变化。读图完成4-5题。 4、造成4-6月蒸发量逐月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①气温上升②降水量增多③云量减少④风力增大 A.①② B. C.②③ D.③④ 5、该区域当年水分累积亏损最为严重的月份是() A.3月B5月C.9月D.12月 6、龙江特大桥位于云南省西部、横断山脉南段,大桥全长2470多米、一头连着高黎贡山,一头连着边城騰冲,橫跨龙江。该大桥犹如“云中之桥”,在5-10月所在区域多云雾,主要是受() A.昆明准静止锋控制 B.南海暖湿气流影响 C.孟加拉湾暖湿气流影响 D.高山阻挡东北季风所致 读长江口分流沙洲洲头年平均5m等深线变化图,完成7-8题。7.20XX—20XX年等深线位置不断变化,原 因最可能是: A.上游过度砍伐 B.中游围湖造田

C.上中游兴建水利工程 D.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 8.20XX年2月,长江口遭受史上最长时间咸潮影响。下列应对咸潮措施,最合理的是: A.加大地下水开采力度 B.上游水库开闸放水增加下泄流量 C.在入海口修建拦海大坝 D.投放化学药剂降低海水盐度 右图是纳米比亚局部区域图。图示地区可观 赏“倒沙入海”的奇景:红色沙漠依偎着蔚 蓝的海洋,滚滚沙流飞泻入海,上万只火烈鸟聚集在附近的浅滩上(见图)。回答9-10题。 9、附近浅滩火烈鸟聚集是由于该地 A地势低平,利于筑巢 B气候较同纬度地区温暖,利于繁殖 C附近雨林茂密,利于栖息 D沿岸有上升流,鱼类丰富,利于觅食 10、关于“倒沙入海”奇景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人类填海造陆的结果 B源于入海河流的含沙量大 C导致当地海洋生态环境恶化 D当地气候干旱沙源丰富,盛行离岸风

地理期末检测试卷分析

地理期末检测试卷分析 一、总体情况: 本套地理试卷文字清晰、图表清楚。重点考查了地形、气侯、农业、交通、旅游、环境问题等主干知识,知识覆盖了高二所学各单元内容。着重考查了学生识图能力、分析能力和运用知识能力,能力立意非常明确。试题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如鸟巢功能的变化、华北平原50多年一遇的春旱。 二、试题得分统计分析: (一)选择题 1.得分统计 2.失误较多试题及原因分析 第1题,部分考生不知道我国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位于我国、吉尔吉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交界附近,错误认为在中俄交界附近。 第2题,部分考生错选D,在于对④②两地地方时差异和昼夜长短变化情况不能作出准确判断。根据④②两地经度差异可以得出两地地方时相差约4个小时,冬至两地昼长约为6个小时,夏至日昼长约为18小时,冬至日日出地方时约为9点,日落地方时15点,夏至日日出地方时约为3点,日落地方时为21点,则夏至日④地处于黎明时(地方时3点),②地(地7点)处于上午。夏至日日出地方时约为3点,则冬至日④地处于黎明时(地方时9点),②地(地方时13点)处于下午,其他时候④地处于黎明时,②地可能处于正午,但绝不可能处于晚上。

第3题,部分考生错选A,其原因是对我国三个阶梯的划分记忆不清。 第5题,错选B、D较多,其原因在于考生对太阳辐射影响因素理解不透。受地形、纬位置和盛行风向的影响,台湾岛屿太阳辐射空间分布规律是西部大于东部,在西部中是南部大于北部。 第7题,错得最多,大部分考生错选成D,其原因主要是对“变化幅度”的含义理解不清,变化幅度应该是变化量和原基数之比。 第8题,错选B或C较多,其原因主要是对我国主要农作物的空间分布记忆不清。能大量种植水稻小麦薯类玉米高粱豆类等农作物的省区是黑龙江。 第11题,错选A或C较多,主要原因在于未能读懂题目要求。 (二)综合题 36.(20分) 考查意图:考查学生从图表中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有关问题的能力。并引导学生重视地理研究的重要方法——比较法的应用。考查知识点主要有影响气温各地的因素及其影响,影响降水量各地差异的因素及其影响。 参考答案: (1)6分 ②地年均温较①地低(1分),因为②地地势比①地高(2分)。③地年降水量小于①地(1分),因为③地深居大陆内部,海洋水汽难以到达(2分)。 (2) 6分 ④地地处我国西南,既受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水

2021届高三地理模拟测试卷01【附答案】

21届高三地理模拟测试卷01【答案】自20世纪90年代,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一些国家之间签订自由贸易协定,降低甚至取消彼此间部分商品的贸易关税,促进商品的自由贸易。下图示意汽车企业在已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甲、乙两国的产业布局调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汽车企业将组装厂由甲国转移至乙国的主要目的是() A.创新技术B.拓展市场C.扩大规模D.降低成本2.该产业布局模式宜发生在邻国之间,主要原因是邻国之间() A.消费习惯相近B.经济发展水平相近 C.运输费用较低D.研发成本差异较小 3.该产业布局调整导致甲国汽车的() A.进口量增多B.出口量增多C.销售量增多D.生产量增多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差值可以表示当地人口常年(半年以上)外出的数量。下图显示2010年我国西部某市50岁以下各年龄组女性人数。调查表明,该市妇女生育峰值在21—29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A.2001~2005年B.1991~1995年C.1981~1985年D.1971~1975年5.造成该市20~24岁年龄组人数明显偏多的原因可能是,该组人口出生期间()A.生育政策放宽B.经济发展提速C.育龄妇女较多D.生育观念转变6.推测2010~2030年该市人口发展的变化是() A.人口出生率逐渐提高B.人口增长较为缓慢 C.2025年迎来生育高峰D.人口总量逐渐减少 对我国甘肃某绿洲观测发现,在天气稳定的 状态下,会季节性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 边沙漠的现象。下图呈现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 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 7.图示观测时段内() A.正午绿洲和沙漠长波辐射差值最大 B.傍晚绿洲降温速率大于沙漠 C.凌晨绿洲和沙漠降温速率接近 D.上午绿洲长波辐射强于沙漠 8.导致绿洲夜间地表温度仍低于沙漠的主要原因是绿洲() ①白天温度低②蒸发(腾)多③空气湿度大④大气逆辐射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9.这种现象最可能发生在() A.1-2月B.4-5月C.7-8月D.10-11月10月19日3时31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这是天宫二号自9月15日22时发射入轨以来,与神舟飞船开展的首次交会对接。6时32分,景海鹏和陈冬以飘浮姿态先后进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顺利实

(完整)八年级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期末考试成绩分析总结 初二地理组林化友为期两天的期末考试已经落下帷幕,考试成绩也已经揭晓,获得了全县第二名的好成绩。下面我对这次考试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 一、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试卷是由县教研室统一命题。试卷分值为100分,考试时间为50分钟,试卷由选择题和综合题两种题型组成。考查内容是八年级上、下册全部内容,内容容量虽大,但主要是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重点突出,符合初中地理教学的实际,试题覆盖面广,难易恰当。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选择题共25题,其中错误率较高的是第10题、第12题、第23题。第10题考察的是我国地势、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趋势,要求熟练掌握其变化趋势,学生之所以错是因为第一次接触该类型题;第12题是考察地形地势和分界线的结合,学生错的原因是思维定势,不会综合利用所掌握的内容;第23 题错误的原因是思维定势,并且没有记住地热资源产生的原因,地热是由于地壳运动而产生的能量。 综合题中出错较多的是26(3)、27(2)、28(5)、30(2)。26(3)主要考察的是我国的陆上邻国与隔海相望的国家,并且强调地理专业术语的书写,不能出现错别字;27(2)主要考察土地利用类型,大部分学生错的主要原因是审题不认真,没看清题意,题目问的是土地利用类型,学生都回答成土地的类型了;28(5)主要考察的省级行政单位的分布以及相互之间的位置;30(2)学生的基础掌握不牢,尤其是地理专业术语的书写,错别字严重。 三、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1、从本次考试来看,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审题不清,思路不明,解题能力差。 2、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较差,不会图文结合,不会从图中找出想要的、有用的信息。 3、学生的粗心马虎、眼高手低、错别字也是非常严重的失分原因。 通过本次考试学生答题情况来看,我的教学还有一定程度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对知识点的讲解一定要详细,不能高估了学生的实际能力,该强调的一定要强调。同时要进一步加强读图训练,努力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能从地图和图表中分析、解释一些地理问题和现象,以提

2018年天津市高考地理试卷及解析

2018年天津市高考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卷共有11小题,每题4分,共4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8.00分)结合图1和图2中的信息,回答1﹣2题。 1.结合图1和图2中的信息,回答1﹣2题。 最有可能观察到图1中景观的地点,是图2中的()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2.结合图1和图2中的信息,回答1﹣2题。 1

在图1所示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应位于() A.终年积雪区B.高山草甸带C.云杉林带D.山麓草原 (8.00分)读图文材料,回答3﹣4题。 3.读图文材料,回答3﹣4题。 依据图中信息判断,造成甲、乙、丙三地地貌类型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A.年降水量的差异 B.地质构造部位不同 C.植被覆盖率不同 D.地表岩石种类不同 2

4.读图文材料,回答3﹣4题。 古河床沉积物是某地质历史时期河流位置的标志。在乙地不同高度上分布着两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河床沉积物。 这反映了自古河床形成以来,该地区地壳经历过() A.间歇性抬升B.持续性抬升C.间歇性沉降D.持续性沉降 (12.00分)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为减缓全球变暖,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读图文材料,回答5﹣7题。 科学家们考察了美国西北部某山岳冰川消融的状况(如图)及产生的影响。 5.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为减缓全球变暖,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读图文材料,回答5﹣7题。 科学家们考察了美国西北部某山岳冰川消融的状况(如图)及产生的影响。 3

对如图所示地区1936﹣2015年期间地表环境变化的表述,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年蒸发量始终不变B.河湖水量持续稳定增加 C.生物种类保持不变D.地表淡水资源总量减少 6.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为减缓全球变暖,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读图文材料,回答5﹣7题。 科学家们考察了美国西北部某山岳冰川消融的状况(如图)及产生的影响。 科学家们在推断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陆地范围时,不作为主要依据的是() A.沿海地区的海拔高度B.海水受热膨胀的幅度 C.全球冰川融化的总量D.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 7.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为减缓全球变暖,发展低碳经济是人 4

2020届高三模拟试卷地理

2020届高三模拟试卷 地理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北京时间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并传回了世 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图1),开启人类探月新篇章。读图完成1~2题。 1.“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背着陆时,有关下列各地景象的描述,可能出现的是 A.悉尼(151.2°E,33.6°S)烈日当空 B.科伦坡(79.9°E,6.9°N)繁星满天 C.布兰卡港(62.3°W,38.8°S)旭日东升 D.洛杉矶(118.3°W,34.1°N)斜阳西下 2.“嫦娥四号”探测器着陆一个月时间内 图1 A.地球绕日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B.江苏省日落的时间越来越早 C.京沪白昼时长差值逐渐缩小 D.港津正午太阳高度差值增大 溯溪,是由峡谷溪流的下游向上游,涉水登山的一项探险活动。图2为“我国东南某地 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完成3~4题。 图2

3.该地适宜开展溯溪活动的线路是 A.L1 B.L2 C.L3 D.L4 4.下列叙述中,与该地实际相符的是 A.山地最高峰超过350米 B.地面至少有三个洼坑 C.在M峰可一览其余群峰 D.N地是观日出最佳点 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于2018年6月28日至2019年1月18日执行第七次“和谐使命”任务。图3为“和平方舟”医院船行驶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图3 5. “和平方舟”医院船从舟山港出发到汤加航行途中大多 A. 顺风顺水 B. 顺风逆水 C. 逆风逆水 D. 逆风顺水 6. 从厄瓜多尔到智利航段 A. 表层海水等温线向北凸 B. 降水较多,多海雾 C. 寒暖流交汇形成大渔场 D. 沿岸雨林植被广布 “丁”罕坝是一段伸入河水(或海水)中的堤,与堤岸呈“丁”字形(如图),可减缓近岸水的流速。读图4完成7~8题。 图4

初一地理考试试卷分析

七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基本情况 本次考试范围为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章《陆地和海洋》。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综合题。综合题内容丰富,突出地理教学的特色,所有的题目都结合地图展开。本试卷考察的知识以课本为主,试题的考察面很广,包括经纬度、地球公转、五带、七大洲四大洋、六大板块等,难易适中有梯度,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察,突出了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 试卷较好地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特点,命题时突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地理学习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知识的考查并不是直接考查学生的死记硬背,而是重点考查学生应用课本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学以致用”的观点。试题在突出“双基”考查的同时,注重评价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过程;注重评价学生科学方法的掌握状况和探索性活动的水平。总体来看,试卷有如下优点: 1、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难易度适中,重点突出,整卷能紧扣新课标和泰州市地理会考说明的考试要求,重视基本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没有出现怪题、偏题。基础题比较到位,学生容易得分,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有利于今后地理学科的教学。 2、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大多数知识取材于课本或稍有改编。试卷的整体结构和形式给学生赏心悦目的感觉,图文并茂,文字准确凝练,语言简明而易懂,题量适中,有利于学生正常发挥水平。 3、试题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用学生接触的活生生的现实问题和当前社会热点问题来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能力以及对地理问题的态度和观念,从而激发学生关心社会、关注热点问题,以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4、试题重视运用图像,突出了地理学科的特点。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地图既是地理知识的载体,又能为考生提供丰富的地理知识信息。 二、答题分析

高一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高一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地理试卷的命题范围主要考查了人教版必修1的相关知识,试卷从面向学生的测试角度命题,覆盖的知识面较为合理,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总体难度不大,但是比较灵活多变,区分度较好。充满新课程的气息。减少对死记硬背知识的考查比例、突出能力学习要求;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应为一份令人较为满意的试题。一、试卷特点分析 本次地理试题总分为100分,其中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非选择题为25、26、27、28四大题共50分。1.注重基础试题的考点覆盖了半期所学的重要知识点,对重点章节有所倾斜,重要图表都有所涉猎。重点强调基础,考查基本能力,会运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必须的地理知识,重视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2.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教育教学实践探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在整套试卷中,不少题目体现了课改的意识,考查了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简单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反映学科特色,突出地图的重要性地图、地理图表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工具,是知识量最丰富的载体。地理图表的阅读、分析、归纳、概括是培养和发展地理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试卷中有19道题是直接利用图来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4.转换提问的角度,考查学生的反应能力和理解能力教学中强调尽量避免机

械地记忆知识,这就要求试题应引导学生灵活地理解、领悟和掌握运用知识。这些试题的呈现方式新颖、灵活,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产生活实际。这些均不能直接在书上找到答案,而需要学生多思考。二、学生考试失分情况分析 综合来看,不及格人数较少,但90分以上的优秀学生也不多,多说学生处于70-80分数段,这一分数段的学生是很有潜力培养成优秀生的,所以今后的工作要在稳定及格率的同时,提高优秀率。表一: 题型 选择题(1--25题)50分 非选择题(26--29题)50分 平均得分 得分率 平均得分 得分率 41.5 83% 28.64 71.59% 根据表一情况分析说明:由于本试卷的选择题比较容易,以书中的重点知识和基础知识为主,所以得分率高于非选择题,由此看出,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较薄弱,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还需培养。通过学生的试卷我们可以看出,得分率高的试题绝大多数是设问较简单,牵涉知识点少的问题,属于常规性的试题。而得分率很低的试题大都属于理解、运用性的知识,或是选项具有一定的迷惑性,或是属于阅读分析的试题,要求学生必

高三地理第一次模拟试题

庄浪县紫荆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试题(卷) 地理试卷 注意事项: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座位号等信息.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本题共40道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二、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等高线图(单位:米),完成1~2题。 1.关于图中所反映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A.图中河流的流向为从东北流向西南后再向南 B.甲丙两地一年四季都能看到海上日出 C.①地位于山地的迎风坡,降水比②地多 D.陡崖的最大相对高度可接近200米 2.当地为发展旅游业,打算修建一条直达山顶(492 m处)的观光索道,最合适的选线是()A.从乙处到山顶 B.从甲处到山顶 C.从丙处到山顶 D.从丁处到山顶 每年随着东非高原上干、湿季节的变化,数以百万计的野生食 草动物浩浩荡荡地在坦桑尼亚的赛伦盖蒂国家公园和肯尼亚的马赛 马拉国家自然保护区间来回迁徙。下图是食草野生动迁徙路线,回 答3-4题。 3.当①地有充足的水源和青草时,当地受() A.西风带控制 B.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C.信风带控制 D.赤道低气压带控制4.野生食草动物从②地迁徙到③地的时间可能是() A.12月~次年5月 B.7月底~8月中下旬 C.10月底~11月底 D.1月中上旬~3月底 5.下图为世界各大洲(南极洲除外)未开垦土地所 占比例。北美洲土地开垦比例低的主要原因是() A.历史悠久,经济水平高 B.地广人稀,多山 地丘陵 C.气候寒冷,冰雪冻土广 D.技术落后,开垦能力差 下图表示1960-2013年年均太阳黑子相对数与辽宁西北地区年降水距平关系。完成6、7题。 6.图示信息表明() A.1988年以前,黑子变化极值年比降水量变化极值年大幅提前 B.1988年以后,黑子变化极值年比降水量变化极值年大幅滞后 C.总体上黑子高值期降水量偏少,黑子低值期降水偏多 D.总体上黑子相对数与年降水距平值呈现出正相关关系 7.太阳黑子增多时,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是() A.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B.地表温度明显升高 C.大气逆辐射作用增强 D.水循环的动力增强 植被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 物叶片总面积占土地面积的倍数,即: 叶面积指数=叶片总面积/土地面积。 在我国,大致以100°E为界,东部大部 分地区的植被叶面积指数大于西部。读 “我国30°N植被叶面积指数变化示意 图”,完成8-10题。

地理考试试卷分析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学科 试卷分析 一、考点分布 作为一份文科班的期中考试试卷,该考卷命题立足2019高考大纲、关注热点、贴近生活,考查内容覆盖度广,图表形式多样,以基础训练立意为主,紧密结合课堂重点内容,突出对地理主干知识的考查。就考点分布来看,命题者对考点研究深入,选题细致、布局规范、详略得当,对城市、农业、工业内容考察较大。对于人口与城市部分,“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这三个考点未设置考题。而对于生产活动部分考点均有涉及。对照2019高考大纲考点,题目与之对应如下表: 1.人口与城市 二、难易度分析 试卷总体难度不大,立足对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设问简洁明了,读图能力要求

不高,加上综合题的材料紧扣书本,图和书本母图极为相似,所以综合题得分率总体较高。就我校学生基础与实际答题情况来看,试卷难易度为8:1:1,相对而言,较难题为:3、4、7、8、20、22、27、33(5)。全校均分79.73,两个普通班均分68.86,三个重点班均分为83.87,创新实验班均分为90.47。 三、学生答题易错分析 1、错误表现 (1)概念模糊 忽视对材料中新名词的理解,主观想象胡乱猜测。 (2)答案的逻辑、因果关系混乱 现象解释现象,过程当成结论,不该答的答了,该答的没答全。 (3)答案不能切中要害 答非所问,以偏概全,分析不到位,无结论,答案空泛没有针对性。 (4)审题不细致 无视材料信息或不能有效和全面地提取信息,信息提取不全,教条主义,不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导致表达意思不到位。 (5)语言表达不规范 语言不通顺,用词不规范,条理性查,书写潦草难以辨识。 2、深层原因 (1)知识碎片化,体系构建不完整 (2)基础知识不过关 (3)迁移能力不强 (4)读图能力欠缺 (5)答题规范掌握不够 四、教学对策与建议 1、作为文科班地理学科教师要有积极的心理调整和思想转变。教学安排上备课 组要有预案,步法要灵活。 2、考试大纲要分析到位,考点有什么变化,掌握到什么程度,具体内容是什么, 都要在集体备课时认真研讨,仔细分析。教师只有熟悉考试大纲,课堂、选题、补弱才有针对性,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3、精简教学案,教学案一定要体现核心知识点,练习围绕核心知识点开展,学 生拿到教学案能很快看懂重点掌握的地方在哪里。通过字体、行距、符号等

高考地理测试题及解析

高考地理测试题及解析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9年8月,苹果公司供应链数据显示,在巴西和印度建立代工厂并未减轻苹果公司对中国的依赖。在中国,富士康、和硕等代工厂雇用了上百万工人为苹果组装设备,其中富士康目前在中国有29个生产点,和硕有12个。除代工厂外,中国占苹果公司的全球供应商比例由2015年的44.9%上升到2019年的47.6%。据此完成1~3题。1.苹果公司在印度建厂的直接目的是 A.利用当地原料B.降低生产成本C.提升产品性能D.规避关税风险 2.富士康、和硕等代工厂的生产特点是 A.劳动力需求量大B.研发能力强 C.空间布局集中D.原料来源广泛 3.苹果公司难以撤离中国的主要原因是 ①对中国供应商依赖性强②中国有巨大的消费市场③对中国矿产资源依赖性强④对中国代工厂依赖性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本题组考查产业转移相关知识。 第1题:苹果公司在印度建代工厂,主要进行组装,主导因素是劳动力。印度具有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生产成本低。故答案选B。 第2题:富士康、和硕等代工厂主要进行组装环节,故劳动力需求量大。答案选A。 第3题:苹果公司难以撤离中国,说明中国的优势和吸引力很大。结合苹果产业特点和中国情况,很显然“③对中国矿产资源依赖性强”错误。苹果产业不属于资源型产业。故答案选B。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简称“六普”),广东省流动人口分布在珠江三角洲、东翼、西翼和山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简称“五普”)相比,“六普”广东省内流动人数从598.92万增至989.27万,省外流入人数由1506.49万增至2149.78万。下图示意广东省流动人口迁移原因(单位:%)。据此完成4~5题。

高二地理期末试卷分析

2016-2017学年上学期高二地理 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地理组王利娟 一、试题命题思想及分析 1.考查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维。 地理思维能力应建立在一定地理基础知识、地理基本技能和地理思维品质的基础上,所以对于高二学生,强调基本知识的学习,强调教材知识的落实尤为重要,本卷命题强调了这一理念。 2.考查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本次试题针对高考能力的要求,提供了比较丰富的信息,强调了信息的获取。如3、4题的指向标和海拔高度以及相对高度的计算;5~6题利用图表分析其数据等;7、8题的太阳高度变化及该地经度、海域等信息,并且根据题意计算该地日出时间;综合题中都为回答问题提供了充足的信息,如26题中的材料就蕴含了卤虫的生长的地理环境特征等信息。 3.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如7、8题,结合题意判断日出时间的计算;9、10题,要求学生把我国各区域的农业人口、耕地面积还有粮食商品率掌握了,才能判读出表中的各个区域;27题,考查俄罗斯沼泽及其河流含沙量等特征,需要学生把获取到的图中信息与已经掌握的知识结合起来,正确分析原因。 4.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此项能力也可以通俗地概括为“看图说话”。 如1题,就是要求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说出甲地“常年受西风带影响”这些气候成因。28题(4)“根据图2,分析该地区降水量存在差异的原因”,就是要求学生对图中的降水曲线进行定性描述。二、学生成绩和答题分析 (一)学生成绩情况统计 1.选择题答题情况(每小题2分)

根据阅卷情况反馈、分析研究,学生答题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基础知识不是太扎实,地理的基本原理不清。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浮于表面,没有深入透彻地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观点。 2.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较欠缺。表现在学生不能灵活地运用知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亟待提高。 3.语言表达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4.答题条理不清。往往表述时文字很多但真正涉及要点的较少,整个综合题的解答都存在类似问题; 5.读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特别是对如何读图,如何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含显形和隐性),然后运用这些信息,结合地理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存在一定的问题。 四、今后努力方向 1. 注重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的训练。 今后教学中,仍要注重立足课本,夯实基础,该记的内容必须扎实过关,强调基础知识细节的掌握;可用专题训练形式来纠错,降低学生错别字率。 2.继续加强区域地理学习,强化地理空间定位训练。 要加强中国各国土整治区域、我国周边毗邻的国家和地区及世界热点地区地理特征的认识和学习。对这些地区:一要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其它相关信息(区域轮廓、地势剖面、特征事物)等,建立起地理事像空间定位的参照体系;二要把重点区域的分层设色地形图转变为等值线(地形、温度、降水)图进行判读训练;三要加强重点区域地理基础知识的整合,综合推断和概括区域特征,如水文、气候、地形、经济、人文状况等。四要注意区域对比训练。运用比较法首先要确定比较的内容,其次是归类所要比较的地理事象,第三要抽象重点比较的内容。不能面面俱到。 3.熟练掌握地图语言,加强地理图表判读的训练。 区域地图的训练主要包括审读地图、填绘地图、分析地图。在复习每一个区域地理知识后,可以发给学生相关的空白地图,指导学生将教材中的文字尽量转换在地图上,力求地理事物分布的清晰性。另外,教师还可设计不同区域交界处的空白地图,建立区域之间的联系。如:国家交界处、地区交界处、中国和邻国交界处、不同地形区交界处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