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力与平衡 重点内容复习

2021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力与平衡 重点内容复习

2021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力与平衡 重点内容复习
2021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力与平衡 重点内容复习

第二讲力与平衡

学习目标

1、理解弹力产生的条件,会确定弹力的方向,能熟练应用胡克定律求弹簧弹力的大小。

2、理解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会判断摩擦力的有无,能确定摩擦力的种类。

3、知道平行四边形定则是解决矢量问题的方法,学会作图,并能把握几种特殊情形

4、理解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的条件,并能用来解决平衡问题;

5、能结合受力分析,运用力的合成与分解、正交分解、物体的平衡条件等解决与实际相结合的力学平衡问题。

知识点一

一、重力

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重力的大小:可用公式G=mg计算得出,式中g是比例系数,g=9.8N/kg.

3、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二、弹力

1、定义: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由于物体要恢复原状,物体会对与它接触的另一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2、方向:弹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以使物体恢复原状.

三、胡克定律

1、内容: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与弹簧伸长(或压缩)的长度成正比.

2、公式:F=kx.

3、适用条件:在弹性体的弹性限度内.

4、劲度系数:是一个有单位的物理量,单位为N/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 N/m的物理意义:弹簧伸长或缩短1 m时产生的弹力大小为1 N.

四、滑动摩擦力

1.定义:当两个物体彼此接触和挤压,并发生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

对滑动的力.

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及效果: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接触面相切,并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因此,滑动摩擦力的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成正比,还与接触面的性质有关.

2、公式:f=μN.

其中N表示压力,μ叫动摩擦因数,与接触面的材料及接触面的情况有关.

五、静摩擦力

1.定义:当两个彼此接触、挤压的物体之间没有发生相对运动,但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称为静摩擦力.2.产生条件:物体直接接触,接触面粗糙,接触面间有压力,有相对滑动趋势.

3.方向:总是与接触面相切并且与相对滑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4.效果:阻碍物体间的相对滑动的趋势.

5.大小:由外部因素决定,随外力的变化而变化.

6.最大静摩擦力

(1)定义:物体与接触面之间的静摩擦力的最大值,也即在外力作用下物体将开始沿接触面滑动时的静摩擦力,用fmax表示.

(2)相关因素

①与两物体间的压力成正比.

①与接触面的性质有关.

知识点二

一、力的合成

1.共点力合成的常用方法

(1)作图法:从力的作用点起,按同一标度作出两个分力F1和F2的图示,再以F1和F2的图示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画出过作用点的对角线,量出对角线的长度,计算出合力的大小,量出对角线与某一力的夹角确定合力的方向(如图所示).

(2)计算法:几种特殊情况的共点力的合成.

(3)力的三角形定则:将表示两个力的图示(或示意图)保持原来的方向依次首尾相接,从第一个力的作用点,到第二个力的箭头的有向线段为合力.平行四边形定则与三角形定则的关系如图甲、乙所示.

2.合力的大小范围

(1)两个共点力的合成

|F1-F2|≤F合≤F1+F2

即两个力大小不变时,其合力随夹角的增大而减小,当两力反向时,合力最小,为|F1-F2|,当两力同向时,合力最大,为F1+F2.

(2)三个共点力的合成

①三个力共线且同向时,其合力最大,为F1+F2+F3.

②任取两个力,求出其合力的范围,如果第三个力在这个范围之内,则三个力的合力最小值为零;如果第三个力不在这个范围内,则合力最小值等于最大的力减去另外两个力.

二、力的分解

1.矢量、标量

(1)矢量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相加时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

(2)标量

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求和时按代数法则相加。有的标量也有方向。

2.力的分解

(1)定义

求一个力的分力的过程。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2)遵循的原则

①平行四边形定则。

②三角形定则。

3.分解方法

(1)按作用效果分解力的一般思路

(2)正交分解法

①定义:将已知力按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进行分解的方法.

②建立坐标轴的原则:一般选共点力的作用点为原点,在静力学中,以少分解力和容易分解力为原则(即尽量多的力在坐标轴上);在动力学中,通常以加速度方向和垂直加速度方向为坐标轴建立坐标系.

③方法:物体受到F1、F2、F3…多个力作用求合力F时,可把各力沿相互垂直的x轴、y 轴分解.

x轴上的合力:

F x=F x1+F x2+F x3+…

y轴上的合力:

F y=F y1+F y2+F y3+…

合力大小:F =F

2x +F 2

y

合力方向:与x 轴夹角设为θ,则tan θ=F y

F x .

1.(多选)关于两个共点力F 1,F 2的夹角为θ,它们的合力为F ,如图1所示,下面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若F 1和F 2大小不变,θ角变大,合力就越小

B .若F 1,F 2大小分别为4N ,7N ,它们合力可以为12N

C .若把F 进行分解可以有多组分力,但每组只能有两个分力

D .质点除了受F 1,F 2作用,还受到F 的作用

答案BCD

2.图2是两个共点力的合力F 跟两个分力的夹角 的关系图像, 下面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

A .F 的取值范围是2N ≤F ≤10N

B .F 的取值范围是4N ≤F ≤14N

C .两个分力分别是6N 和8N

D .两个分力分别是2N 和10N 答案C

典型例题

3.物体同时受到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力的作用,下列几组力的合力不可能为零的是()A.1N,5N,10N B.5N,2N,3N

C.5N,7N,8N D.10N,10N,10N

答案A

4.三个共点力大小分别是F1、F2、F3,关于它们的合力F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大小的取值范围一定是0≤F≤F1+F2+F3

B.F至少比F1、F2、F3中的某一个大

C.若F1∶F2∶F3=3∶6∶8,只要适当调整它们之间的夹角,一定能使合力为零

D.若F1∶F2∶F3=3∶6∶2,只要适当调整它们之间的夹角,一定能使合力为零

答案C

5.如图3所示,有5个力作用于同一点O,表示这5个力的有向线段恰构成一个正六边形的两邻边和三条对角线,已知F1=10N,求这5个力的合力大小()

A.50N B.30N C.20N D.10N

答案B

6.两个大小相等同时作用于同一物体的共点力,当它们间的夹角为90°时,其合力大小为F;当它们之间的夹角为120°时,合力的大小为()

A .2F

B .F 2

C .

F 22 D .F 23

C 【解析】设两个大小相等的力均为1F ,夹角为90°时有F F =12,当它们之间的夹角为120°时,合力?=60cos 21F F 合,解得F F 2

2

=

合,选项C 正确。

7.有三个力矢量F 1、F 2、F 3,恰好可围成一个封闭的直角三角形,在下列四个选项表示的情形中(如图),三个力的合力最大的是( )

C 【解析】根据矢量合成法则可知,A 图中三力合力为2F 1,B 图中合力为零,C 图中合力为2F 2,

D 图中合力为2F 3,因此C 图中三力的合力最大,选项C 正确。

8.如图所示,一个“Y”形弹弓顶部跨度为L ,两根相同的橡皮条自由长度均为L ,在两橡皮条的末端用一块软羊皮(长度不计)做成裹片。若橡皮条的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满足胡克定律,且劲度系数为k ,发射弹丸时每根橡皮条的最大长度为2L (弹性限度内),则发射过程中裹片对弹丸的最大作用力为( )

A .kL

B .2kL

C .

D . D 【解析】发射弹丸瞬间两橡皮条间的夹角为2θ,则4

1

22sin ==L L

θ

kL 23kL 2

15

4

15

sin

1

cos2=

-

θ。发射过程中裹片对弹丸的最大作用力为θ

cos

2F

F=

。F=kx=kL,故kL

F

2

15

=

,选项D正确。

一、实验原理和方法

一个力F′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力F1、F2的作用效果都可以使相同的一端固定的橡皮条伸长到同一点O,则F′必与F1、F2的合力等效,以F1、F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求出合力F,比较F′与F的大小和方向,以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合成时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二、实验器材

方木板、白纸、弹簧测力计(两只)、三角板、刻度尺、图钉(几个)、细芯铅笔、橡皮条、细绳(两根)等.

三、实验步骤及数据处理

1.仪器的安装: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水平桌面上的方木板上,并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A点,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个细绳套,如图所示.

2.操作与记录

(1)用两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录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用铅笔描下O点的位置及此时两细绳套的方向.

(2)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O,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细绳套的方向.

3.作图与分析

(1)用铅笔和刻度尺从结点O沿两条细绳套方向画直线,按选定的标度作出这两只弹簧

知识点三

测力计的读数F1和F2的图示,并以F1和F2为邻边,用刻度尺作平行四边形,过O点画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此对角线即为合力F的图示.

(2)用刻度尺从O点按同样的标度沿记录的方向作出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时的拉力F′的图示,如图所示.

(3)比较一下力F′与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F,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大小和方向是否相同.

(4)改变两个力F1与F2的大小和夹角,再重复上述实验两次.

四、误差分析

1.弹簧测力计的选取方法:将两只弹簧测力计调零后互钩水平对拉,若两只弹簧在对拉过程中,读数相同,则可选;若读数不同,应另选,直至相同为止.

2.保证分力与合力作用效果相同的方法:在同一次实验中,使橡皮条拉长时结点O的位置一定要相同.

3.橡皮条老化的检查方法: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要反复做几次,使橡皮条拉到相同的长度看弹簧测力计读数有无变化.

4.弹簧测力计夹角范围:用两个弹簧测力计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时,其夹角不宜太小,也不宜太大,以60°到120°之间为宜.

5.拉力的选取原则:在不超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橡皮条形变限度的条件下,使拉力适当大些.

6.画力的图示的注意事项:在同一次实验中,画力的图示选定的标度要相同,并且要恰当选定标度,使力的图示稍大一些.

典型例题

1、在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时:

(1)除已有的器材(方木板、白纸、弹簧测力计、细绳、刻度尺、图钉和铅笔)外,还必须有________和________.

(2)要使每次合力与分力产生相同的效果,必须()

A.每次将橡皮条拉到同样的位置

B.每次把橡皮条拉直

C.每次准确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每次记准细绳的方向

(3)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减小误差,实验中应注意些什么?

(4)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结点的位置.图中________是力F1与F2的合力的理论值;________是力F1与F2的合力的实验值.通过把________和________进行比较,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解析](1)根据实验器材要求可知,还必须有橡皮条和三角板(用来作平行四边形).

(2)根据实验原理知正确选项为A.

(3)实验中应注意:①选用弹性小的细绳;②橡皮条、细绳和弹簧测力计的轴线应在同一平面上,且与板面平行贴近等.

(4)在本实验中,按照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的合力F为F1与F2的合力的理论值,而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时测出的力F′为F1与F2的合力的实验值.比较F与F′的大小和方向,即可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答案](1)橡皮条三角板(2)A(3)见解析

(4)F F′F F′

2、有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在竖直木板上铺有白纸,固定两个光滑的滑轮A和B,将绳子打一个结点O,每个钩码的重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码个数读出三根绳子的拉力FOA、FOB和FOC,回答下列问题:

(1)改变钩码个数,实验能完成的是()

A.钩码的个数N1=N2=2,N3=4

B.钩码的个数N1=N3=3,N2=4

C.钩码的个数N1=N2=N3=4

D.钩码的个数N1=3,N2=4,N3=5

(2)在拆下钩码和绳子前,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是()

A.标记结点O的位置,并记录OA、OB、OC三段绳子的方向

B.量出OA、OB、OC三段绳子的长度

C.用量角器量出三段绳子之间的夹角

D.用天平测出钩码的质量

(3)在作图时,你认为下图中________(选填“甲”或“乙”)是正确的.

甲乙

[解析](1)对O点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OA、OB、OC分别表示FOA、FOB、FOC的大小,由于三个共点力处于平衡.所以FOA、FOB的合力大小等于FOC,且FOC

(2)为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必须作受力图,所以先明确受力点,即标记结点O的位置,其次要作出力的方向并读出力的大小,最后作出力的图示,因此要做好记录,应从力的三要素角度出发,要记录钩码的个数和记录OA、OB、OC三段绳子的方向,故A正确,B、C、D 错误.

(3)以O点为研究对象,F3的实际作用效果在OC这条线上,由于误差的存在,F1、F2的合力的理论值与实际值有一定偏差,故甲图符合实际,乙图不符合实际.

[答案](1)BCD(2)A(3)甲

知识点四

一、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1. 平衡状态:如果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合力为0,即F合=0。物体所受合力为零,则在任意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物体所受的合力都为零,即F x=0、F y=0。

3.物体平衡时,作用在物体上的诸力间的关系

二、共点力平衡处理共点力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

(1)力的合成法——用于受三个力而平衡的物体。

①确定要合成的两个力;

②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这两个力的合力;

③根据平衡条件确定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力的关系(等大反向);

④根据三角函数或勾股定理解三角形。

(2)正交分解法——用于受三个及以上的力而平衡的物体。

①建立直角坐标系;

②正交分解各力;

③沿坐标轴方向根据平衡条件列式求解。

(2)正交分解法——用于受三个及以上的力而平衡的物体。

1.如图所示,A 物体沿竖直墙自由下滑,B ,C ,D 物体均静止。各接触面均粗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

B .B 物体受到三个力作用

C .C 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

D .D 物体受到三个力作用

2.(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木块在推力F 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运动。已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那么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

A .mg μ

B .)sin (θμF mg +

C .)sin (θμF mg -

D .θcos F

BD 【解析】木块匀速运动时受到四个力的作用:重力mg 、推力F 、支持力F N 、摩擦力

F f 。沿水平方向建立x 轴,将F 进行正交分解,如图所示(这样建立坐标系只需分解F ),由

于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平衡条件有 F cos θ=F f ,F N =mg +F sin θ,又F f =μF N ,解得,F f =μ(mg +F sin θ),选项B 、D 均正确。

典型例题

3.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块在水平推力作用下,静止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则物块对斜面的压力为( )

A .mgcos θ

B .mgsin θ

C .

mg cos θ D .mg

sin θ

C [分析物块受力,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物块静止,则y 轴方向上有Ny =Ncos θ=mg ,则N =

mg

cos θ

.故C 正确.] 4.如图所示,一只质量为m 的蚂蚁在半径为R 的半球形碗内爬行,在距碗底高R

2的P

点停下来,若重力加速度为g ,则它在P 点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

A .12mg

B .22mg

C .3

2

mg D .mg

C [过P 点作半球形面的切面,该切面相当于倾角为θ的斜面,由几何知识知cos θ

=12.用一方形物体表示蚂蚁,故蚂蚁在P 点受到的摩擦力大小Ff =F1=mgsin θ=32mg ,C 正确.]

5.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直角三棱柱A 放在水平地面上,三棱柱的斜面是光滑的,且斜面倾角为θ.质量为m 的光滑球放在三棱柱和光滑竖直墙壁之间,A 和B 都处于静止状态,求:

(1)地面对三棱柱支持力的大小; (2)地面对三棱柱摩擦力的大小.

[解析] (1)选取A 和B 整体为研究对象,它受到重力(M +m)g 、地面的支持力N 、墙壁的弹力F 和地面的摩擦力f 的作用(如图甲所示)而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平衡条件有N -(M +m)g =0,F =f 可得:N =(M +m)g.

甲 乙

(2)再以B 为研究对象,它受到重力mg ,三棱柱对它的支持力NB ,墙壁对它的弹力F 的作用(如图乙所示)而处于平衡状态.

根据平衡条件:NBcos θ=mg ,NBsin θ=F 解得F =mgtan θ,所以f =F =mgtan θ.

“活结”“死结”问题

1. “死结”可理解为把绳子分成两段,且不可以沿绳子移动的结点。“死结”两侧的绳因结而变成了两根独立的绳,因此由“死结”分开的两段绳子上的弹力不一定相等。如图1所示。

2.“活结”可理解为把绳子分成两段,且可以沿绳子移动的结点。“活结”一般是由绳跨过滑轮或者绳上挂一光滑挂钩而形成的。绳子虽然因“活结”而弯曲,但实际上是同一根绳,所以由“活结”分开的两段绳子上弹力的大小一定相等,两段绳子合力的方向一定沿这两段绳子夹角的平分线。如图2所示。

1.如图所示,轻质且不可伸长的细绳两端分别固定在竖直杆M 、N 上的A 、B 两点,一重30N 的物块C 悬挂于轻质滑轮上且处于静止状态,

053α=,不计一切摩擦,则细绳的拉力为( )

A .15N

B .18N

C .24N

D .25N

1. D 【解析】滑轮两边绳子的拉力相等,可知两边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相等均为α,对滑轮,由平衡条件可知:2Tcos 530=mg ,解得T =25N ,故选项D 正确。

2.如图所示,轻绳AO 和BO 共同吊起质量为m 的重物。AO 与BO 垂直,BO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 )

A . 绳AO 所受的拉力大小为mgsinθ

知识点五

典型例题

B . 绳AO 所受的拉力大小为

mg sinθ

C . 绳BO 所受的拉力大小为mgtanθ

D . 绳BO 所受的拉力大小为mg

cosθ

A 【解析】绳AO 所受的拉力与 绳BO 所受的拉力的合力与重力等值反向,作出平行四边形可知F AO =mgsinθ,F BO =mgcosθ,所以A 选项正确。

.B 【解析】依据力的作用效果将重力分解如图所示,据图可知:F B >F A 。又因为两绳承受能力相同,故当在球内不断注入铁砂时,BO

绳先断,选项B 正确。

3. (多选)如图5所示,电灯的重力G =10N ,AO 绳与顶板间的夹角为45°,BO 绳水平,AO 绳的拉力为F A ,BO 绳的拉力为F B ,则 ( )

A. F A =102N

B. F A =10N

C. F B =102N

D. F B =10N

4.如图所示,在绳下端挂一物体,用力F 拉物体使悬线偏离竖直方向α的夹角,且保持其平衡。保持α角不变,当拉力F 有极小值时,F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β应是( )

A .0

B .

2

C .α

D .2α

C 【解析】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合力为零,重力和拉力的合力与细绳的张力F T 等大反向,如图所示,可以知道当拉力F 有极小值时,F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β应等于α,选项C 正

确。

知识点六

动态平衡问题

在有关物体平衡的问题中,存在着大量的动态平衡问题,所谓动态平衡问题,就是通过控制某一物理量,使物体的状态发生缓慢变化。分析动态平衡问题通常有两种方法。

(1)解析法:对研究对象的任一状态进行受力分析,建立平衡方程,求出应变参量与自变参量的一般函数式,然后根据自变参量的变化确定应变参量的变化。

(2)图解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再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画出不同状态下的力的矢量图(画在同一个图中),然后根据有向线段(表示力)的长度,变化判断各个力的变化情况。

(3)相似三角形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正确作出力的三角形后,如能判定力的三角形与图形中已知长度的三角形(几何三角形)相似,则可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求出三角形中力的比例关系,从而达到求未知量的目的。

典型例题

11.如图所示,质量不计的细绳一端绕过无摩擦的小滑轮C与物块相连,另一端与套在一根固定竖直杆上的圆环A相连。初始状态,杆BC丄AC。现将杆BC绕B点沿逆时针方向缓慢转动一小角度,该过程中圆环A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则()

A.细绳对圆环A的拉力变大B.圆环A受到竖直杆的弹力变大

C.圆环A受到的静摩擦力变小D.滑轮C受到细绳的压力变小

D 【解析】设AC与竖直杆的夹角为θ,将杆BC绕B点沿逆时针方向缓慢转动一小角度,因为AB与BC长度不变,由几何关系可知AC与竖直杆的夹角θ变小;细绳对圆环A的拉力始终等于悬挂物体的重力,所以绳子拉力不变,细绳对圆环A的拉力F不变,选项A 错误。圆环A受到竖直杆的弹力N=F sinθ,θ变小、则圆环A受到竖直杆的弹力变小,选项B错误。根据平衡条件可得,圆环A受到的静摩擦力f=F cosθ+m环g,θ变小,则圆环A受到的静摩擦力变大,选项C错误。杆BC绕B点沿逆时针方向缓慢转动一小角度,两段绳子夹角变大,根据拉力一定,夹角变大合力减小可知两段绳子拉力的合力变小,则滑轮C受到细绳的压力变小,选项D正确。

2、如图所示,把球夹在竖直墙AC和木板BC之间,不计摩擦,球对墙的压力为N1,球对木板的压力为N2.在将木板BC逐渐放至水平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1和N2都增大

B.N1和N2都减小

C.N1增大,N2减小

D.N1减小,N2增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