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1)

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1)

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1)
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1)

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教案

15 李丽霞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各器官的主要功能,理解肺通气的过程。

2.使学生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肺的结构和功能。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教学过程

引言: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不仅需要进食、饮水,还需要进行呼吸,提供能量。那么人体不停地吸气与呼气是怎样进行的呢?

一、呼吸系统的组成

教师板书:

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但外界气体对肺来说不适宜,其原因是:寒冷、干燥并带有灰尘和细菌等杂质,肺所需要的是温暖、湿润和洁净的气体。外界气体不是直接入肺,而是经过呼吸道。鼻腔是呼吸道的门户,前部有鼻毛,如同一道防护林,能阻挡吸入空气的灰尘和细菌,也可以说是肺的第一道防线。若有灰尘和细菌闯过这道防线,又会遇到第二道防线。鼻腔表面衬有一层粘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冷空气。粘膜分泌粘液,这就是“鼻涕”,能使鼻腔保持湿润并粘住吸入气体里的灰尘和细菌,对吸入气体有清洁的作用。气管和支气管都是由“C”形软骨作支架,使管腔敞开,气流通畅。管壁里面覆盖有纤毛的粘膜能分泌粘液,又可以粘住吸入空气里的灰尘和细菌。粘膜上的纤毛不停地向喉部方向摆动,把粘液及其粘着的灰尘和细菌送向喉,继而咳嗽出的是痰。这可以说是第三道防线。外界带有灰尘、

细菌的干燥冷空气经过这三道防线进入肺就已变成温暖、湿润的洁净气流。

出示肺的结构模式图。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肺的结构怎样适于气体交换呢?出示肺泡结构模型,肺在胸腔内,柔软而有弹性。新生儿的肺淡红色,成年人的肺由于不断吸入尘埃沉积在肺内,所以是暗灰色。肺呈圆锥形,左、右各一。肺是由各级支气管与肺泡组成。左、右支气管进入左右肺,形成树枝状分支构成细支气管,再分为肺泡管,末端为盲管。盲端膨大形成许多葡萄似的泡状物,每个泡状物为一个肺泡。

板书1.肺泡的特点。

(1)数量多:肺泡总数约为7.5亿个。

(2)面积大:将全部肺泡壁展平铺开总面积超过人体体表面的50倍,可达100m2。这为气体交换创造了有利条件。

(3)壁极薄:仅由一层薄的上皮细胞构成。

(4)有弹性:肺泡壁外的弹性纤维使肺泡能回缩。当吸气时,肺泡被动扩张。呼气时,由于弹性纤维的回缩力量,使肺泡缩小,气体排出,由于肺泡具有弹性,有利于气体交换。

(5)外有毛细血管网:肺泡外包绕着由毛细血管构成的毛细血管网。毛细血管与肺泡壁的上皮细胞紧贴在一起。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共有1‰mm厚。这么薄的膜适于气体在肺泡和血液之间进行交换,使O2从肺泡到毛细血管内,CO2由毛细血管到肺泡。

2.肺泡的结构与气体交换的功能相适应。可以保证肺泡内的气体与毛细血管内的气体顺利地进行交换,也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关系。

二、呼吸运动与肺通气

1.概念:肺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叫肺的通气。

2.呼吸运动:请学生手按在自己的胸部,体验吸气与呼气时胸廓的变化。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叫做呼吸运动。

演示实验:呼吸运动与肋骨和膈运动的关系。

负氧离子对人体保健的作用

负氧离子对人体保健的 作用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负氧离子与人体健康 负氧离子对人体乃至所有生物都具有良好的效应,它的存在会帮助人体回复到自然的平衡状态。负氧离子可通过对人体皮肤的刺激或呼吸道呼吸引起其神经反射,所以起到增强新陈代谢、预防流感、提高机体抗病能力、达到恢复人体量子平衡的功效。如果空气中含过量的正离子或少量的负氧离子(少于800个/cm3),则这样的空气进入人体,会刺激血液中血小板产生5-羟色胺,并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机体各组织,5-羟色胺阻止氧的吸收(易患以下症状:疲倦、头晕、偏头痛、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和呼吸困难),而含有1500个/cm3的负氧离子进入人体能抵消这种症状。负氧离子通过呼吸道或直接通过皮肤进入机体,能引起5-羟色胺分解成一个无毒的副产物5-羟吲哚基乙酸,副产物经过代谢排出体外避免对人体危害。 负氧离子进入人体后,可达到以下功效。最明显的有:①激活细胞活力,提高各器官生理机能,修复受损脏器等。人体机体细胞生长所需的去氧核酸与核糖核酸结合,就需要大量的负氧离子;②负氧离子具有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活动、改善冠状动脉血流的功能,它还具有增强和促进支气管纤毛运动功效;③改善和预防呼吸系统的疾病;呼吸对健康影响很大,负氧离子在体内存活时间很短,但可以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直接参与人体能量物质的交换,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④调节细胞电位及荷尔蒙分泌,增强内分泌及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力与抵抗疾病能力。负氧离子具有消除紧张,镇静、缓解疲劳的作用。长时间生活在负氧离子高的环境中,对稳定情绪,恢复体力,预防和治疗有些疾病,如神经衰弱、精神抑郁、高血压、哮喘、失眠等,都具有显着效果。根据近十多年的研究表明,空气负氧离子通过肺部的呼吸及神经和血液作用于人体,对人体机能会产生很好的效应。 (1)增强人体免疫力可改变机体的应变里,活化网状内皮系统的机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负氧离子有显着提高机体的解毒和排毒能力,起到人体激素正常化,并能够消除人体内因阻碍过多引起的不良反应。 (2)改善肺功能,提高呼吸系统绒毛的清洁工作效率吸人负氧离子30min后,肺能多吸收20%的氧气,多排出14.5%的二氧化碳,因而可以减轻呼吸道病人的痛苦。 (3)空气负氧离子具有显着的降压作用可以改善心肌功能,增加心肌营养,使周围毛细血管扩张,皮温升高;还能使血液中的白血球、红血球和血小板增加,血流减慢,球蛋白增加,pH值升高,血凝时间缩短,血液黏稠度增加。空气负离子对白血球降低患者有明显疗效,对于I、II 期高血压、支气管炎、哮喘、肺炎、肺气肿、冠心病、脑血管病、心绞痛、眩晕、偏头痛、神经衰弱、溃疡病、糖尿病、烧伤、萎缩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症等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4)空气负氧离子具有刺激人体皮肤细胞再生,促进创面愈合,提高免疫能力由于它和空气中的灰尘、病毒、细菌等有非凡的结合能力,所以它能除尘、灭菌,具有防病、消毒和净化空气的作用。 (5)可降低血压,增强心肌功能、改善睡眠,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有较高的活性,有很强的氧化还原作用,能破坏细菌的细胞膜或细胞原生质活性酶的活性,从而达到抗菌杀菌的目的。并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干细胞治疗工作流程图

干细胞治疗工作流程 脐带血临床采集流程 干细胞是一种未分化的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分化、发育再生各种组织器官和人体的潜在功能。 脐带血广泛的应用前景备受关注,脐带血本属于废弃物,但是医学技术的进步使得它的价值得到了空前的提升。1989年,法国的鲁克罗曼教授用HLA 相合的同胞脐带血干细胞进行移植,成功地治疗了一例遗传性疾病—可尼贫血症,之后短短的15年的时间,医学界利用脐带血干细胞已成功治愈和改善了多种疾病,包括: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神经和血管系统疾病、脑部疾病、肿瘤、糖尿病等。现在在儿童的干细胞移植方面,由于可以存在1-2个HLA位点的不配型,免疫排斥反应小等原因,脐带血干细胞已成为治疗一些重大疾病的有效手段。同时,干细胞的进一步开发,还可用于抗衰老、器官修复、美容等保健领域。干细胞技术和临床应用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新的希望和保障。但是作为采集脐带血最主要的工作人员,我们所需要的操作是非常简单的,但是对于术中操作之外,我们还是会遇到以下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才能放心的采集,存储,备用。但是真正合法,安全,便捷的让脐带血的干细胞移植到有需要的患者体,需要按以下流程操作: 脐带血采集条件: 以初产妇、年龄在45岁以或35岁以经产妇,身体健康者为宜。 脐带血安全流程

1、传染病检查:孕妇在产前要做好身体检查。这些检查包括:肝功能是否正常,有无梅毒螺旋体,艾滋病病毒(HIV )、乙型肝炎病毒(HBV )、丙型肝炎病毒(HCV)等病原体检测。如果其中有一样是阳性的话,就不要再进行采集了。 2、采集和储存的无菌观念:在自然分娩的情况下,一定要注意消毒。被厌氧菌和需氧菌污染,检测为阳性时都不能储存和使用。在脐血被采集后,应该尽快保存在2-8℃的恒温箱中,并远离辐射源,不要让X射线照到。这样的脐带血经科学实验证实,放置24小时或在-23℃以下48小时,其中的干细胞的活性是没有明显影响的,但最长不应该超过72小时。 采集流程 何种方法采集脐带血更好些呢?Solves[5]等证实了剖宫产情况下,以下两种采集方法体采集法对得到的脐带血除血细胞比容及血小板外,其他各项没有明显不同。 体采集法:产妇施行常规的子宫横切术,将胎儿取出后,立即用两把止血钳夹住脐带,将其与胎儿分离,然后用碘酒和70%酒精消毒脐带,做脐静脉穿刺后,脐带血通过重力的作用流人含抗凝剂的无菌采集袋,采集完将其放入4℃冰箱中保存。 体外采集法:同样对产妇行子宫横切术,待胎盘自然或人工剥离后,立即将其置于采集区,胎盘取出与进行采集之间时间尽可能缩短,将胎盘放在一个中间有孔的可供脐带自然垂下的采集台上,对脐带进行严格消毒后行脐静脉穿刺,血液在重力的作用下流人采集袋中,将其放人4℃冰箱保存。 脐带血贮存 因为脐血的采集、运输、储存和应用事实上有别于一般血液,国际上通行的管理法规都将血液和组织细胞分别管理,而我国目前的法规对脐血干细胞库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资料

1.一般来讲,生理学主要在五个不同水平展开研究。 (1)化学水平 (2)细胞水平 (3)组织水平和器官水平 (4)系统水平 (5)整体水平 2.解剖生理学的实验方法主要分为: 急性实验和慢性实验两类。 3.人体机能的稳态调节 机体的这种调节作用主要是通过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几种方式进行的。 4.稳态调节的方式 (1)神经调节 神经调节主要是通过反射活动来实现的。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发生的反应。反射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 (2)体液调节 机体的某些细胞能产生某些特异性化学物质,如内分泌腺细胞所分泌的激素,可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机能活动,这种调节称为体液调节。 (3)自身调节 许多组织、细胞自身也能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发生适应性反应,这种反应是组织、细胞本身的生理特性,不依赖于外来神经和体液因素的作用,因此称为自身调节。 5.人体有四种基本组织,即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6.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 7.细胞膜的物质转运作用包括膜的被动转运、主动转运、胞饮和胞吐等。 8.肌肉组织由肌细胞组成。肌细胞细长似纤维状,又称肌纤维。 9.据肌肉组织的形态和功能,可分为骨骼肌、心肌、平滑肌3种类型。 10.骨骼肌的收缩受意识支配,故又称随意肌。 心肌的收缩具有节律性,为不随意肌。 平滑肌的收缩有节律性,具较大伸展性,为不随意肌。 11.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是神经系统中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12.树突的功能是接受刺激,将神经冲动传至胞体。 13.轴突的功能是将神经冲动从胞体传向外周。 14.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运动系统。 15.成人骨共有206块,约占体重的20%。 16.骨的构造:1)骨组织2)骨膜3)骨髓 骨髓充填于骨髓腔和骨松质的间隙内,分红骨髓和黄骨髓。 红骨髓分布于全身骨的骨松质内,具有造血功能。 黄骨髓无造血功能,但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可转变为红骨髓恢复造血(限小孩)。 17.人类的脊柱,从侧面看有4个明显的生理性弯曲,即颈曲、胸曲、腰曲、骶曲。 颈曲、腰曲面向前,胸曲、骶曲凸向后。 18.骨骼肌收缩时,ATP(三磷酸腺苷)分解所释放大能量直接供骨骼肌收缩,是骨骼肌收缩的 直接能量来源。

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1)

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教案 15 李丽霞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各器官的主要功能,理解肺通气的过程。 2.使学生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肺的结构和功能。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教学过程 引言: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不仅需要进食、饮水,还需要进行呼吸,提供能量。那么人体不停地吸气与呼气是怎样进行的呢? 一、呼吸系统的组成 教师板书: 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但外界气体对肺来说不适宜,其原因是:寒冷、干燥并带有灰尘和细菌等杂质,肺所需要的是温暖、湿润和洁净的气体。外界气体不是直接入肺,而是经过呼吸道。鼻腔是呼吸道的门户,前部有鼻毛,如同一道防护林,能阻挡吸入空气的灰尘和细菌,也可以说是肺的第一道防线。若有灰尘和细菌闯过这道防线,又会遇到第二道防线。鼻腔表面衬有一层粘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冷空气。粘膜分泌粘液,这就是“鼻涕”,能使鼻腔保持湿润并粘住吸入气体里的灰尘和细菌,对吸入气体有清洁的作用。气管和支气管都是由“C”形软骨作支架,使管腔敞开,气流通畅。管壁里面覆盖有纤毛的粘膜能分泌粘液,又可以粘住吸入空气里的灰尘和细菌。粘膜上的纤毛不停地向喉部方向摆动,把粘液及其粘着的灰尘和细菌送向喉,继而咳嗽出的是痰。这可以说是第三道防线。外界带有灰尘、

细菌的干燥冷空气经过这三道防线进入肺就已变成温暖、湿润的洁净气流。 出示肺的结构模式图。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肺的结构怎样适于气体交换呢?出示肺泡结构模型,肺在胸腔内,柔软而有弹性。新生儿的肺淡红色,成年人的肺由于不断吸入尘埃沉积在肺内,所以是暗灰色。肺呈圆锥形,左、右各一。肺是由各级支气管与肺泡组成。左、右支气管进入左右肺,形成树枝状分支构成细支气管,再分为肺泡管,末端为盲管。盲端膨大形成许多葡萄似的泡状物,每个泡状物为一个肺泡。 板书1.肺泡的特点。 (1)数量多:肺泡总数约为7.5亿个。 (2)面积大:将全部肺泡壁展平铺开总面积超过人体体表面的50倍,可达100m2。这为气体交换创造了有利条件。 (3)壁极薄:仅由一层薄的上皮细胞构成。 (4)有弹性:肺泡壁外的弹性纤维使肺泡能回缩。当吸气时,肺泡被动扩张。呼气时,由于弹性纤维的回缩力量,使肺泡缩小,气体排出,由于肺泡具有弹性,有利于气体交换。 (5)外有毛细血管网:肺泡外包绕着由毛细血管构成的毛细血管网。毛细血管与肺泡壁的上皮细胞紧贴在一起。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共有1‰mm厚。这么薄的膜适于气体在肺泡和血液之间进行交换,使O2从肺泡到毛细血管内,CO2由毛细血管到肺泡。 2.肺泡的结构与气体交换的功能相适应。可以保证肺泡内的气体与毛细血管内的气体顺利地进行交换,也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关系。 二、呼吸运动与肺通气 1.概念:肺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叫肺的通气。 2.呼吸运动:请学生手按在自己的胸部,体验吸气与呼气时胸廓的变化。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叫做呼吸运动。 演示实验:呼吸运动与肋骨和膈运动的关系。

氧离子对人体保健的作用

氧离子对人体保健的作用 负氧离子对人体保健的作用 空气负氧离子是一种带负电荷的空气微粒,它像食物中的维生素一样,对人的生命活动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当负氧负离子进入人体后,还能引起一系列良性反应。最明显的有:①激活细胞生命力、最大限度发挥各器官生理机能,修复受损机体等。人体内细胞生长所需的去氧核酸与核糖核酸结合,就需要大量的负氧离子;②负氧离子对人体有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活动、改善冠状动脉血流的功能,它还可促进支气管纤毛运动;③防治、改善呼吸系统的疾病;呼吸对健康影响很大,因为负氧离子不能在体内长时间贮存,但可以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直接参与人体能量物质的交换,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达到吐故纳新的目的;④调节荷尔蒙分泌及细胞电位,促进内分泌及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功能与抵抗疾病能力。负氧离子还具有消除紧张,镇静、清醒作用,可提高办公效率。长时间的处于较好的负氧离子环境中,对稳定人的情绪,恢复体力,预防和治疗某些疾病,如精神抑郁、高血压、哮喘、冠心病等,都极为有益。根据近20多年的研究表明,空气负氧离子通过肺部的呼吸及神经和血液作用于人体,对人体会产生一系列有益的效应。 (1)改善肺功能,提高呼吸系统绒毛的清洁工作效率吸人负氧离子30min后,肺能多吸收20%的氧气,多排出14.5%的二氧化碳,因而可以减轻气喘病人的痛苦。 (2)增强人体免疫力可改变机体的反应性,活化网状内皮系统的机能,增加肌体的抗病能力,负离子能提高机体的解毒能力,使激素的不平衡正常化,并能够消除人体内因组胺过多引起的不良反应,避免过敏性反应及“花粉症”的发生。 (3)空气负氧离子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可以改善心肌功能,增加心肌营养,使周围毛细血管扩张,皮温升高;还能使血液中的白血球、红血球和血小板增加,血流减慢,球蛋白增加,pH值升高,血凝时间缩短,血液黏稠度增加。空气负离子对白血球降低患者有明显疗效,对于I、II期高血压、支气管炎、哮喘、肺炎、肺气肿、冠心病、脑血管病、心绞痛、眩晕、偏头痛、神经衰弱、溃疡病、糖尿病、贫血、烧伤、萎缩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症等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4)可降低血压,增强心肌功能、改善睡眠,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有较高的活性,有很强的氧化还原作用,能破坏细菌的细胞膜或细胞原生质活性酶的活性,从而达到抗菌杀菌的目的。并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5)负氧离子能刺激人体上皮再生,促进创面愈合,提高免疫能力由于它和空气中的灰尘、病毒、细菌等有非凡的结合能力,所以它能除尘、灭菌,具有防病、消毒和净化空气的作用。 (6)使人精神振奋,想像力增强,并增强警觉性对于劳动强度高、体力消耗大的人们,如运动员等,使用负氧离子可以迅速消除疲劳,提高工作效率;对于从事易出差错工作的人们,如打字员、话务员、财务员、会计等,使用空气负氧离子,可使人头脑清醒、精神愉快,从而减少工作差错。在运动医学中,负氧离子已经成为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的一种手段,用来帮助那些体力消耗大的运动员更快地消除疲劳。 (7)负氧离子对老年人的睡眠、精神情绪等均有好处,可以防治某些老年病,因而可延缓衰老,延

人体胃细胞7天更新一次

人体胃细胞7天更新一次; 皮肤细胞28天左右更新一次; 肝脏细胞180天更换一次; 红血球细胞120天更新一次; 在一年左右的时间,身体98%的细胞都会被重新更新一次。而骨细胞更新需要7年。所以,不管你要美容、减肥、改善亚健康的问题,都需要耐心,要坚持!!给身体一点时间,改变自己!用科学的方法,针对性的配方。让自己越来越健康,越来越美丽! 什么是调整反应?

调整反应,中医称之为“瞑眩反应”,在保健及调理过程中,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调整反应。《书经》称“药不瞑眩,厥疾勿瘳”,其意为服药后,若人体没有明显的反应,则疾病难以被治愈。我们体会,虽服药愈病并非均有明显反应,但若药后有较明显反应者常收效较好。 一、皮肤痒 糖尿病,血糖不稳定,肾病,肝胆类疾病,寄生虫病,肿瘤,内分泌紊乱的必然反映,是大量废物,病毒从皮肤排泄的表现。 1、白细胞吞噬能力增强,皮部组织出现奇痒,病变部位气血流通了。 2、肾功能不好,气滞血淤的人,会反映皮肤奇痒无比,是皮肤无法应对大量毒素的排出。 3、皮肤出现小红肿,小红块,风疹块,呕吐,是胆囊炎,胆汁返流性疾病的一种表现,人体血液、体液内的废物在皮肤弱酸环境中的反映。皮肤承受不了调节,产生各种新的瘀堵,这是暂时的。 4、皮肤溃烂,流水,脱皮,局部肿大,是皮肤微循环瘀堵,流通不畅的一种表现,是原来瘀堵和病变的局部被打通了。

5、淋巴痛,咽喉红肿,口腔内痒,咳嗽,这是淋巴结,咽喉,等有疾病或瘀堵,病毒结合物,废物体,淤血点,粘膜内废物开始松动或分解,疏通。 6、头皮痒、头屑多,这是典型的肾阳虚反映,原来瘀堵在头皮的毛囊内脂肪和废物被大量排出后产生的适应感觉 二、各种疼痛 各种疼痛,是由于血流量增强,硬化萎缩,瘀堵的微血管开始恢复弹性,后面推,前面堵,会牵拉周围的组织,就会反映疼痛,有的人反应强烈,有的人反应弱; 1、局部肌肉酸痛,胀痛,刺痛,这是肌肉微循环严重堵塞。 2、关于胯骨,颈椎,腰椎,酸痛,刺痛,痛无定处,这是关节炎,风湿性,类风湿性、股骨头炎的一种表现,越痛说明越严重。 3、意想不到的局部出现疼痛,说明这个部位有淤积。 4、全身无力,全身酸痛,或者发烧,这是月风病,风湿类疾病,心脏病,痛风病的反映,巨噬细胞吞噬病毒的能力增强了,机体应变能力差,暂时不能适合新的平衡。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绪论~第二章 绪论 生理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部分著名科学家: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322)古希腊著名生物学家,动物学的远祖。最早对动物进行分类研究的生物学家,对鱼、两栖、爬行、鸟、兽等动物的结构和功能作了大量工作。 盖伦(Galen,129-199)古希腊解剖学家、医生。写出了大量医学和人体解剖学方面的文章。 维萨力欧(Vesalius,1514-1564)比利时解剖学家。开始用人尸作解剖材料,被誉为现代解剖学奠基人,1543年发表《人体的结构一书》,首次引入了寰椎、大脑骈胝体,砧骨等解剖学名词。 哈维(Havey,1578-1657)英国动物生理学家,血液循环理论的创始人。1682年发表《动物心脏和血液运动的解剖论》一书,其研究标志近代生理学的开始。 洛维(Lower R,1631-1691)英国解剖学家。首次进行动物输血实验,后经丹尼斯(Denis)第一次在人类进行输血并获得成功。 列文虎克(Avan Leewenhock,1632-1723)荷兰生物学家。改进了显微镜,观察了动物组织的微结构,是首次观察到细菌和原生物的微生物学家。 林奈(Linnaeus,1707-1778)瑞典博物学家。1735年出版《自然系统》,奠定了动物学分类的基础。 伽尔夫尼(Galvani L,1737-1798)意大利生理学家。首次发现机体中的带电现象,进行了大量“动物电”方面的实验,开创了生物电研究的先河。 巴甫洛夫(Sechenov IM,1829-1905)德国著名生理学家。在心血管神经支配、消化液分泌机制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首次提出高级神经活动的条件反射学说。 施塔林(Starling EH,1866-1927)英国生理学家。1915年首次宣布“心的定律”的发现,对循环生理作出独创性成就。1902年与裴理斯(Beiliss WM)合作,发现刺激胰液分泌的促胰液素,1905年首次提出“激素”一词。 朗德虚太纳(Landsteiner K,1868-1943)德国生理学家。首先发现ABO血型,为临床人工输血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1930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坎农(Cannon WB,1871-1945)美国生理学家。1926年首次提出“稳态”一词,他认为:生活的机体是稳定的,这种稳定有赖于许多调节机制的作用才得以保持,

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教学设计

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 (1)描述呼吸系统的组成; (2)了解呼吸道各部分及其对吸入空气的处理作用; (3)理解肺部适于气体交换的形态结构特点。 (4)了解呼吸运动是如何完成外界与肺泡的气体交换的。 2.能力: 通过尝试和观察,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讨论和交流,培养合作学习及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呼吸道对吸入气体的处理作用,倡导学生讲究个人呼吸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先问你们两个问题。俗语有云:"鱼儿离不开水,花儿离不开阳光。"那么人类要生存,离不开什么呢? (食物、水、空气等。) 据测定,一个人不进食不饮水最多能活7天,不进食但饮水能活10天。那么不呼吸呢? (活动一)现在我们来尝试一下。大家先深吸一口气再屏住呼吸,试试能坚持多久。 通过刚刚的测试,大家能得出什么结论? (人离不开呼吸,人无时无刻不在呼吸。) 师:那你们认为呼吸是通过人体的哪一个系统来完成的呢?(呼吸系统),对了,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揭秘人类离不开的呼吸是怎样来实现的。 二、首先是展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两个大内容:一、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系统;二、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先来看第一个内容,呼吸系统。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P52页,了解呼吸系统的构成,并划出你认为的重要知识点。(图片也要看) 三、分析课文 我们通过预习知道,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 (一)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下呼吸道。 问题:1.呼吸道是由什么构成的?作用是什么? 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组成,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2.为什么空气经过鼻腔后会变得温暖、湿润?(展示不同人的鼻子)原因是因为鼻腔内表面的鼻黏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里面流动着温暖的血液。当外界寒冷的空气经过鼻腔时,血管中的血液可以将其加热,以减少对气管和肺的刺激。这就好像在鼻腔这个小房间内安装了暖气管道一样。北欧人的鼻子大一些,鼻腔也就相应长一些,有利于预热寒冷的空气。同时,从这点来说,我们认为“用鼻呼吸比用嘴呼吸好”。 3.呼吸道的哪个部位是事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咽) 4.喉的组成部分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生理学研究内容大致可分整体水平、器官和系统水平、细胞和分子水平三个不同水平。根据实验进程可将生理学实验分为慢性实验和急性实验,后者又分为在体实验和离体实验两种。 第二章细胞、基本组织及运动系统 第一节细胞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蛋白质和糖类等物质组成。 液态镶嵌模型:生物膜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具有不同分子结构,从而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 单纯扩散:某些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扩散过程。 细胞的物质转运有几种方式,简述主动运转的特点:单纯扩散(自由扩散)、易化扩散(通道:化学电压机械门控;载体:结构特异性饱和现象竞争性抑制)、主动转运(原发性:利用代谢产生的能量将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进行跨膜转运的过程;继发性:能量不直接来自ATP的分解,而是依靠Na+在膜两侧浓度差,即依靠存储在离子浓度梯度中的能量完成转运,间接利用ATP)【借助于载体、逆浓度差或电位差转运并需要能量】、入胞(吞噬、吞饮、受体介导入胞)和出胞等。 跨膜信号传导1由通道蛋白完成的,电压、化学、机械门控通道2由膜受体、G蛋白和G蛋白效应分子组成的3酶耦联受体信号传导。 细胞凋亡:由一系列细胞代谢变化而引起的细胞自我毁灭,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PCD,是在基因控制下,通过合成特殊蛋白而完成的细胞主动死亡过程。 细胞周期:细胞增殖必须经过生长到分裂的过程成为~,分为G1、S、G2、M四期。 细胞衰老:细胞在正常环境条件下发生的细胞生理功能和增殖能力减弱以及细胞形态发生改变,并趋向死亡的现象。 第二节基本组织 人体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后者其支持、联系、营养、保护和隔离等作用。 神经纤维分为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 第三节运动系统 骨骼肌纤维由肌原纤维和肌管系统组成,前者由上千条粗肌丝和细肌丝有规律的平行排列组合而成。 第三章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 第一节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包括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和生殖等。 阈强度/阈值:能引起细胞或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兴奋性:可兴奋组织或细胞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的能力。 适应性:机体根据环境变化而调整体内各部分活动使之相协调的功能。 生殖:人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时,男性和女性两种个体中发育成熟的生殖细胞相结合,便可形成与自己相似的子代个体。 第二节神经与骨骼肌细胞的一般生理特性 静息电位:细胞未受刺激相对安静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静息电位产生机制:【前提-膜内外离子浓度差;决定作用-膜对离子的通透性;根本原因-K+外流(膜对A-不通透)】K+外流是静息电位产生的根本原因。RP的产生与C膜内外离子的分布和静息时C膜对它们的通透性有关。细胞内K浓度和A-浓度比外高,而胞外Na和Cl比内高。但C膜在静息时对K通透性较大,Na和

10.2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 教案(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第2节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各器官的主要功能,理解肺通气的过程。 2.使学生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肺的结构和功能。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教学过程 引言: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不仅需要进食、饮水,还需要进行呼吸,提供能量。那么人体不停地吸气与呼气是怎样进行的呢? 一、呼吸系统的组成 出示呼吸系统图,请学生自上而下按顺序说出呼吸系统的组成,教师板书: 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但外界气体对肺来说不适宜,其原因是:寒冷、干燥并带有灰尘和细菌等杂质,肺所需要的是温暖、湿润和洁净的气体。外界气体不是直接入肺,而是经过呼吸道。鼻腔是呼吸道的门户,前部有鼻毛,如同一道防护林,能阻挡吸入空气的灰尘和细菌,也可以说是肺的第一道防线。若有灰尘和细菌闯过这道防线,又会遇到第二道防线。鼻腔表面衬有一层粘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冷空气。粘膜分泌粘液,这就是“鼻涕”,能使鼻腔保持湿润并粘住吸入气体里的灰尘和细菌,对吸入气体有清洁的作用。气管和支气管都是由“C”形软骨作支架,使管腔敞开,气流通畅。管壁里面覆盖有纤毛的粘膜能分泌粘液,又可以粘住吸入空气里的灰尘和细菌。粘膜上的纤毛不停地向喉部方向摆动,把粘液及其粘着的灰尘和细菌送向喉,继而咳嗽出的是痰。这可以说是第三道防线。外界带有灰尘、细菌的干燥冷空气经过这三道防线进入肺就已变成温暖、湿润的洁净气流。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肺的结构怎样适于气体交换呢?出示肺泡结构模型,肺在胸腔内,柔软而有弹性。新生儿的肺淡红色,成年

人的肺由于不断吸入尘埃沉积在肺内,所以是暗灰色。肺呈圆锥形,左、右各一。肺是由各级支气管与肺泡组成。左、右支气管进入左右肺,形成树枝状分支构成细支气管,再分为肺泡管,末端为盲管。盲端膨大形成许多葡萄似的泡状物,每个泡状物为一个肺泡。 1.肺泡的特点。 (1)数量多:肺泡总数约为7.5亿个。 (2)面积大:将全部肺泡壁展平铺开总面积超过人体体表面的50倍,可达100m2。这为气体交换创造了有利条件。 (3)壁极薄:仅由一层薄的上皮细胞构成。 (4)有弹性:肺泡壁外的弹性纤维使肺泡能回缩。当吸气时,肺泡被动扩张。呼气时,由于弹性纤维的回缩力量,使肺泡缩小,气体排出,由于肺泡具有弹性,有利于气体交换。 (5)外有毛细血管网:肺泡外包绕着由毛细血管构成的毛细血管网。毛细血管与肺泡壁的上皮细胞紧贴在一起。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共有1?mm厚。这么薄的 膜适于气体在肺泡和血液之间进行交换,使O 2从肺泡到毛细血管内,CO 2 由毛细 血管到肺泡。 2.肺泡的结构与气体交换的功能相适应。可以保证肺泡内的气体与毛细血管内的气体顺利地进行交换,也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关系。 二、呼吸运动与肺通气 1.概念:肺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叫肺的通气。 2.呼吸运动:请学生手按在自己的胸部,体验吸气与呼气时胸廓的变化。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叫做呼吸运动。 演示实验:呼吸运动与肋骨和膈运动的关系。 (1)肋骨的运动:请学生自己做这个演示实验,并回答问题:肋间外肌收缩时,肋骨和胸骨是向上还是向下移动?答:向上移动。胸腔的内径有何变化?答:前后径变大,左右径同时变大。胸腔内的体积有何变化?答:明显变大。那么胸腔内的气压有何变化?答:胸腔内的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气体运动方向?答:由气压较高处(外界气体)进入气压较低处(肺泡内),这就是吸气。反之,肋间肌舒张时人体呼气。

铁在人体中的作用

铁在人体中的作用 班级:09级16 姓名:吕志伟

铁在人体中的作用 铁是一种基本的金属,或者说是一种矿物。但对于人类的身体构成来说,它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元素。最重要的是,负责给身体器官和组织输送氧气的红血球里,铁元素是必不可少的组成。 成人体内铁的总量约为4-5g,其中72%以血红蛋白、3%以肌红蛋白、0.2%以其他化合物形式存在;其余则为储备铁,以铁蛋白的形式储存于肝脏、脾脏和骨髓的网状内皮系统中,约占总铁量的25%。食物中的铁主要以Fe(OH)3络合物的形式存在,在胃酸作用下,还原成亚铁离子,再与肠内容物中的维生素C、某些糖及氨基酸形成络合物,在十二指肠及空肠吸收。 铁在体内代谢中可反复被身体利用。一般情况下,除肠道分泌和皮肤、消化道及尿道上皮脱落可损失一定数量外,几乎不存在其它途径损失。

足、青少年偏食、妇女月经量过多/多次妊娠/哺乳及某些病理因素(如胃大部切除、慢性失血、慢性腹泻、萎缩性胃炎和钩虫感染等)等。 发病原因 1.需铁量增加而铁摄入不足:多见于婴幼儿、青少年、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婴幼儿需铁量较加,若不补充蛋类、肉类等含铁量较高的辅食,易造成缺铁。青少年偏食易缺铁。女性月经增多、妊娠或哺乳,需铁量增加,若不补充高铁食物,易造成IDA。 2.铁吸收障碍:常见于胃大部切除术后,胃酸分泌不足且食物快速进入空肠,绕过铁的主要吸收部位(十二指肠),使铁吸收减少。此外,多种原因造成的胃肠道功能紊乱,如长期不明原因腹泻、慢性肠炎、克隆氏病等均可因铁吸收障碍而发生IDA。 3.铁丢失过多:慢性长期铁丢失而得不到纠正则造成IDA。如:慢性胃肠道失血(包括痔疮、胃十二指肠溃疡、食管裂孔疝、消化道息肉、胃肠道肿瘤、寄生虫感染、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月经量过多(宫内放置节育环、子宫肌瘤及月经失调等妇科疾病)、咯血和肺泡出血(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肺出血-肾炎综合征、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等)、血红蛋白尿(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冷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心脏人工瓣膜、行军性血红蛋白尿等)及其它(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多次献血等)。 发病机制 1.缺铁对铁代谢的影响:当体内贮铁减少到不足于补偿功能状态的铁时,铁代谢指标发生异常:贮铁指标(铁蛋白、含铁血黄素)减低、血清铁和转铁蛋白饱和度减低、总铁结合力和未结合铁的转铁蛋白升高、组织缺铁、红细胞内缺铁。转铁蛋白受体表达于红系造血细胞膜表面,其表达量与红细胞内Hb合成所需的铁代谢密切相关,当红细胞内铁缺乏时,转铁蛋白受体脱落进入血液成为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 2.缺铁对造血系统的影响:红细胞内缺铁,血红素合成障碍,大量原卟啉不能与铁结合成为血红素,以游离原卟啉(FEP)形式积累在红细胞内或与锌原子结合成为锌原卟啉(ZPP),血红蛋白生成减少,红细胞胞浆少、体积小,发生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严重时,粒细胞、血小板的生成也受影响。 3.缺铁对组织细胞代谢的影响:组织缺铁,细胞中含铁酶和铁依赖酶活性降低,进而影响患者精神、行为、体力、免疫功能及患儿生长发育和智力;缺铁可引起粘膜组织病变和外胚叶组织营养障碍。 发病机制发病机制 缺铁原发病表现 如妇女月经量多、消化道溃疡/肿瘤/痔疮导致的黑便/血便/腹部不适、肠道寄生虫感染导致的腹痛/大便性状改变、肿瘤性疾病的消瘦、血管内溶血的血红蛋白尿等。 贫血表现

【免费下载】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题

《人体解剖生理学》 复习题 2013.4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人体解剖生理学 2、神经调节 3、反射 4、体液调节 5、激素 6、自身调节 7、反馈(负反馈、正反馈) 8、内环境 9、稳态10、三个轴和三个面 二、问答题 1、人体生理机能的调节方式。 第一章、人体的基本结构 一、名词解释 1、液态镶嵌模型 2、易化扩散 3、主动转运 4、组织、器官、系统 5、肌小节 6、神经纤维 二、问答题 1、上皮组织有哪些特点? 2、结缔组织的特点。 第四章、神经和肌肉的一般生理 一、名词解释 1、兴奋性和兴奋 2、刺激和阈刺激 3、绝对不应期和相对不应期 4、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5、去极化和超极化 6、“全或无”现象 7、阈电位 8、局部电位 9、阈下总和10、终板电位11、兴奋收缩耦联12、滑行学说 二、问答题 1、试述组织兴奋一次后兴奋性的变化及其机制。

2、钠离子在神经细胞膜两侧是如何分布的?试述钠离子跨膜转运方式及其特点。 3、试述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 4、试述动作电位和局部电位的产生机制,比较二者的异同。 5、神经冲动传导机制。 6、试述神经肌肉接点的结构、传递过程及其特点。 7、试比较化学性突触传递与神经纤维动作电位传导。 8、兴奋收缩耦联。 9、什么是滑行学说,试从分子水平说明骨骼肌纤维的结构和其收缩和舒张的原理。 10、试分析刺激坐骨神经引起腓肠肌收缩的生理过程。 11、简述神经动作电位传导的原理和坐骨神经干双向动作电位记录方法和原理 第五章、神经系统 一、名词解释 1、灰质和白质 2、神经核和神经节 3、纤维束 4、脑干网状结构 5、基底神经核 6、内囊 7、胼胝体 8、投射纤维 9、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10、突触延搁11、突触后抑制12、传人侧枝性抑制13、神经递质14、特异性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15、运动单位16、脊休克17、屈反射和对侧伸反射18、肌紧张19、去大脑僵直20、锥体系和锥体外系21、学习和记忆22、强化23、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 二、问答题 1、何谓锥体系和锥体外系?各有何生理功能? 2、下丘脑有哪些功能?

一氧化氮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一氧化氮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1.调节血管紧张度,降低血压 早期高血压没有明显症状,可能表现不出来。由于受损的内皮细胞不能产生足量的一氧化氮,一氧化氮缺乏导致了一系列心脑血管病,使血压更高、动脉硬化更严重,进入了恶性循环。与体内其他任何因素相比,一氧化氮能更好地舒张血管平滑肌(降低血管的阻力),随着平滑肌的舒张,血管扩张血流更容易通过,从而降低血压的目的。 2.改善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一氧化氮能够降低胰岛素抵抗力,提升胰岛素对血糖的敏感度,从而加快体内血糖的代谢;另一方面,一氧化氮能够修复血管内皮细胞,降低因糖质代谢而引发的血管、神经病变,从根本上抑制及改善糖尿病并发症。最后一氧化氮还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提升胰岛素受体敏感度,更好的起到代谢血糖的作用。 3.清除血管炎症,防止动脉硬化内皮的损伤能减少一氧化氮的生成。为了保持心血管的健康,机体需要产生有益于健康的足量的一氧化氮。事实上,当机体正在生成足量甚至过量的一氧化氮时,不可能形成斑块和动脉粥样硬化,甚至可逆转这些情况。 4.改善睡眠质量;科学家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如果一氧化氮配方科学有效的话,还可以改善睡眠质量。帕米诺一氧化氮采用科学的原料配比,在增加血管、神经供血量及营养供应的同时,又能够舒暖血管平滑肌,促进体内松果体素的自然分泌,从根本上改善睡眠质量。 5.防止凝血,清除血栓,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在一氧化氮的诸多作用中,以舒张血管作用最为重要,这有助于调整血流至全身的每一个部位。一氧化氮可舒张和扩张血管以确保心脏的足够供血。一氧化氮也可以阻止血栓形成,血栓可诱发卒中和心脏病发作,同时一氧化氮可调节血压。一氧化氮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减慢动脉硬化斑块在血管壁的沉积。在冠状动脉内,胆固醇和脂肪逐渐增多并形成动脉硬化斑块,结果是动脉变窄、甚至阻塞动脉,从而使心脏血液供应减少,一氧化氮可以消除这种斑块,从根本上改善甚至逆转心脑血管病。一氧化氮是维持冠状动脉舒张反应的重要物质。冠状动脉内一定量的一氧化氮的释放,能够维持较低的冠状动脉阻力,保证心脏充足的供血,特别是慢性心脑血管的人,能大大减少冠状动脉缺血的危害,防止冠心病的发作。 6.清除自由基,抗发炎,消肿胀,防止病毒入侵,抑制癌细胞一氧化氮能使引发心血管病发生的氧化应激降到最低。当大量存在的自由基未被清除之前,它们会抑制机体生成一氧化氮。当机体处于氧化应激时机体比正常产生较少的一氧化氮。抗氧化剂对改善这种状况有很好的帮助,机体的抗氧化剂类似清道夫,在自由基产生损伤前寻早并中和它们。白细胞利用一氧化氮不仅可以杀死一系列细菌、真菌和支原体到呢个病原体,而且对肿瘤也有对抗作用,由于一氧化氮能够诱导细胞的死亡和凋亡过程,故一氧化氮能很好的抑制肿瘤的生长,达到了防癌抗癌的目的。 结果0.05≥p>0.01被认为是具有统计学意义,而0.01≥p≥0.001被认为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精神源学说认为,在外因刺激下,病人出现较长期或反复较明显的精神紧张、焦虑、烦躁等情绪变化时,大脑皮层兴奋抑制平衡失调,导致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儿茶酚胺增加(主要是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从而使小动脉收缩,周围血管阻力上升,血压增高。

世界卫生组织人体细胞、组织和器官移植指导原则

世界卫生组织人体细胞、、组织和器官移植指导原则1 世界卫生组织人体细胞 序言 1. 正如总干事在执委会第七十九届会议的报告中指出的那样2,人体器官移植始于20 世纪初一系列实验性研究。该报告提请注意自1912 年因为Alexis Carrel 做出的 开拓性工作而获得诺贝尔奖以来,这个领域取得的一些主要临床和科学进展。从死者以及活体捐献人身上获取器官,通过外科移植给病人或者生命垂危患者,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开始发展起来的。在过去50 年里,人体器官、组织和细胞的移植已成为全球的做法,它延长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并极大提高了其生活质量。医疗技术的不断改进,尤其是有关器官和组织排异方面,导致了器官和组织需求的增加。尽管近年来尸体器官捐献大幅度增加,同时也更多依赖活体捐献,但是需求总是超过供给。 2. 可用器官的短缺,不仅促使很多国家建立程序和体系来提高供给,同时也刺激了 人体器官的商业买卖,尤其是与器官接受人无亲属关系的活体捐献器官。此类商业行为,加上相关人口贩运方面的证据,在最近几十年已越发明显。而且,国际通讯和旅行的便捷,使很多患者到国外的医疗中心接受移植,这些中心利用广告宣传他们在器官移植上具备的能力,并一次性收取包含一切在内的费用,提供捐献器官。 3. WHA40.13 号决议和WHA42.5 号决议最先表达了卫生大会对器官商业交易的关切,以及制定全球移植标准的必要性。秘书处组织了一次协商程序,在此基础上,卫生大会随后以WHA4 4.25 号决议批准了世卫组织人体器官移植指导原则。在过去的17年里,该指导原则对世界各地的专业规范和做法以及立法,带来了很大影响。鉴于有关器官和组织移植的做法和态度发生的变化,第五十七届卫生大会以其WHA57.18 号决议特别要求总干事“继续审查和收集全球关于同种异基因性移植的做法、安全性、质量、有效性和流行性的数据,以及伦理问题的数据,包括活体捐献,以便更新人体器官移植指导原则。” 4. 下列指导原则意在为以治疗为目的的人体细胞、组织和器官的获得和移植,提供 一个有序、符合伦理标准并且可接受的框架。每个司法管辖部门可决定其执行指导原则的方法。这些原则保留了1991 年版本的要点,同时加入新的条款,以应对当 1 2010年5月召开的第63届世界卫生大会第63.22号决议批准了这一指导原则。

人体解剖生理学

人体解剖生理学授课教案 动植物教研组陈文教授

人体解剖生理学授课教案目录第一章人体基本结构 第二章运动系统 第三章神经系统 第四章感觉器官 第五章血液系统 第六章循环系统 第七章呼吸系统 第八章消化系统 第九章营养代谢和体温调节 第十章泌尿系统 第十一章生殖系统 第十二章内分泌系统

绪论 【目的要求】 1.掌握:机体的内环境以及生理功能的调节,正、负反馈的概念。 2.熟悉:生理学研究对象、任务。生理功能的控制系统。 【课程重点】 1. 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2. 机体的内环境。 3. 生理功能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4. 体内的控制系统:非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 【课程难点】 1. 试述内环境、稳态及其意义。机体的内环境以及生理功能的调节,正、负 反馈的概念。 2. 生理功能的调节和自动控制 【基本概念】(中英文对照): 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稳态(homeostasis),神经调节(nervous regulation),体液调节(humoral regulation),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反馈(feedback),反射弧(reflex arc) 【思考题】 1. 试述内环境、稳态及其意义。 2. 在给患者进行肌肉注射时,为什么要求进针、出针快,推药慢? 3. 试述机体稳态的维持机制。

【教材及参考资料】 1. 左明学主编. 人体解剖生理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姚泰主编. 生理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P47~74 3.范少光,人体生理学(第二版,双语教材)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 4. Guyton AC. Textbook of Medical Physiology. 10th ed, WB Saunders Co, Philadelphia, 2000 P382~429 5. Ganong WF. Review of medical physiology. 20th ed, McGraw-Hill publishing Co, New York, 1999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各部正常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由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生理学两部分组成。前者是研究人体各部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后者是研究人体生命现象或生理功能的科学。 一、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人体解剖学可分为 大体解剖学:借助解剖手术器械切割尸体的方法,用肉眼观察形态和构造的科学; 组织学:借助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来研究细胞内的超微结构,各器官、组织以及细胞的微细结构的科学。 胚胎学:研究由受精卵发展到成熟个体过程的科学。 人体生理学 研究人体生命现象或生理功能 (一)解剖学姿势和常用的方位术语 1.解剖学姿势 2.常用的方位术语 上和下:按解剖学姿势,头居上,足在下。 前和后:腹面为前,背面为后。 内侧和外侧:以身体的中线为准,距中线近者为内侧,离中线相对远者为外侧。

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教(学)案)

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 (1)学习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解释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2)理解肺部适于气体交换的形态结构特点。 (3)描述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能力:[来源 通过尝试和观察,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讨论和交流,培养合作学习及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呼吸道对吸入气体的处理作用,倡导学生讲究个人呼吸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健康,关注环境质量的情感。 〖学情分析〗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室、实物展示等。学生中有大多数是借读生,因此个人能力参差不齐,但学生思想活跃,学习热情高,参与意识强,也是本节课顺利进行的条件保证。由于多为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在讲究呼吸卫生、关注他人健康方面做得并不是太好,因此还需用心帮他们纠正一些不良的呼吸卫生习惯,培养他们关注环境、关注他人健康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学习呼吸系统的组成,解释呼吸系统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2)描述呼吸运动和肺通气的原理。 (3)概述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全过程。 教学难点: (1)举例说明呼吸系统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2)认识气体交换的过程和原理。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新课 1:(PPT展示:提问1):屏住呼吸能坚持多久? (学生):不能超过两分钟。 (PPT展示:提问2):同学们认为呼吸是通过人体的哪一个系统来完成的呢? (学生):呼吸系统。 二:新课教学 师:阅读课文P52—P57。回答什么是呼吸系统包括什么? PPT展示:人体呼吸系统组成的彩图。 生: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系统 通过PPT,介绍呼吸系统各个器官的特点: 一、呼吸系统 (二)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系统 呼吸道:气体进出的通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