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滑坡数据

滑坡数据

滑坡数据
滑坡数据

1 薛庄滑坡简介

薛庄滑坡为一大型的滑坡群,是河南省内迄今所发现的最大型的公路滑坡之一。全长160km。薛庄互通位于该线路的A3标段。薛庄互通区滑坡位于薛庄一带,主线里程为K23+800-K24+150,根据现场调查及当地居民反映,沙吕线一带滑坡起始于1993年,以后多年来均有不同程度的滑移,因该处植被较发育,且坡度较缓,故未造成较大破坏。在2000年6月份,由于连续的降雨,导致山体边坡出现滑移、开裂等现象,最大裂隙宽度达1.6m。随着高速公路主线拉槽施工的进展,在右侧古井头山坡方向也出现了裂缝,加之该处原为一大型古滑体,这些现象引起了平临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的高度重视,多次组织专家到现场进行踏勘,商讨防治对策,并决定对滑坡区及进行堪察。根据滑坡的地形地貌特征,该滑坡群又划分为1#、2#、3#和4#滑坡。

2 工程地理、地质条件[78]

2.1地形地貌

滑坡区原始地貌单元为濒海丘陵地貌单元。滑坡体南侧为一常年性流水的山间冲沟,另一冲沟自南往北与该水系相交于滑坡体前缘。滑坡体东侧原为海滩滩涂地带,经人工围垦后现为农田,滑坡体后缘为一近似棱锥状的山体,其最大高程209.9m,山体坡度约40°,为2#、3#老滑坡滑坡堆积物的物质来源。滑坡体地形相对较为平缓,坡度约为15°,总体上,滑坡区地形具有由陡突然变缓的特征,纵剖面上呈折线形。滑坡体后壁及周边地段植被发育,树木茂盛,据调查访问,老滑体上原树木茂盛,经人工砍伐改造后现为耕作的或茶园。

2.2区域地质构造

地层岩性:根据1:1万地表测绘结果,区内出露的地层岩性较为复杂,主要为白垩系下统石帽山群下组下段(K1sh1a)及上段(K1sh1b)的火山喷溢相地层。两类地层的界线穿过滑坡体后缘。其岩性特征分述如下:

石帽山群下组下段(K1sh1a):英安质熔结凝灰岩、凝灰岩、凝灰质砂砾岩。

石帽山群下组上段(K1sh1b):英安质晶屑凝灰岩、凝灰熔岩、凝灰岩。

在上述地层岩性中,局部凝灰岩夹层可能形成软弱带,特别石强风化层凝灰岩

节理裂隙极为发育,基岩破碎,抗剪强度低,易形成滑动带。

2.3地震基本烈度

滑坡区内无大于3级地震震中,区南连江—福州震中(5.75级)距本区最近约150km,台山岛东震中(6级)距本区90km,西洋岛(2.7级)距本区80km,本区地震较为微弱,据1990年版1:400万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以及有关单位所发的使用规定通知,本区地震烈度小于VI度。

2.4岩土层工程地质特征

1.坡积层(Q4dl):土质成分以粉质粘土为主,次为粉土、含碎石粉质粘土,普遍含块石,表层大部分为厚约0.5m的人工耕植土。黄褐色、灰褐色、灰黄色、黄色。干-饱和,可塑-软塑,块石最大粒径约2m,岩性为弱风化晶屑凝灰熔岩,广泛分布于该土层中。总体上该层土成分较为复杂,土质松软易塌。沿老滑坡方向该层土最多厚达18.90m,一般厚度达4-8m。

2.残积土(Qp el):母岩以凝灰岩为主,土质成分为粘性土或砂质粘性土。红褐色、灰色、灰黄色,颜色因母岩成分不同区别较大,饱和,软塑-可塑,土质细腻,原岩结构虽完全破坏,但其特征仍可辨认,绝大部分矿物已风化为高岭土、蒙脱石等粘土矿物。厚度变化较大,局部缺失,最大厚度8.9m,一般厚度4-6m。

3.全风化层:母岩为凝灰岩、凝灰熔岩,浅黄色、黄褐色,硬塑-坚硬,岩芯呈砂土状,原岩结构大部分已破坏,大部分矿物已风化为粘土,矿物之间具一定的连结力,层厚2-7m。

4.强风化层:岩性以层凝灰岩、英安质凝灰岩为主,局部为熔结凝灰岩或凝灰熔岩。灰黄色、黑褐色、深灰绿色。可见到明显的层理构造,岩芯多破碎呈碎石状或角砾状,上部风化强烈的地段呈砂土状。节理裂隙极为发育,沿节理裂隙面充填有粘土矿物。厚度一般3-5m,最厚者达8m。

5.弱风化层(K1sh1a、K1sh1b):岩性为层凝灰岩、凝灰熔层、熔结凝灰岩、英安质凝灰岩。灰黑色、紫红色、灰绿色。块状、碎石状构造,节理裂缝较为发育,沿节里裂隙面具明显的风化迹象。其岩面起伏较大,沿地形等高线总体上呈垅状起伏,沿老滑坡体主滑方面具明显的凹槽。

6.微风化层:岩性为层凝灰岩、凝灰熔层,该岩层基本上无节理裂缝,坚硬,浅灰色,浅灰绿色。

2.5气象水文条件

滑坡区,年平均温差5 ℃,一月份气温最低,平均气温8.7℃-10.4℃,七月份气温最高,平均28.2℃-29.1℃.本区雨量充沛,每年5月份起至9月份为台风暴雨季节。本区地表水系主要是一条近东西流向的小溪,其下游至自西向东绕过3#老滑坡南周界及滑坡体前缘,另一条南北走向的小溪与该水系交汇于老滑坡南侧,汇合后的水流流经滑坡体前缘(滑坡舌)地段时发生明显的绕曲。两条水系上游汇水面积较大,均属常年性流水,枯水期流量约1000T/d,暴雨季节水量及水位上升较快。总体上,本区地表水排水较为顺畅。此外,在老滑坡后缘山体及两侧分布数条小冲沟,仅雨季有水。

3 薛庄滑坡监测点信息

滑体深部位移监测,采用数字式测斜仪观测,在滑坡区布设的深部位移测斜孔共45个,其中1#滑坡区2个,2#滑坡区18个,3#滑坡区21个,4#滑坡区4个。在各滑坡区的主轴断面和滑坡变形的关键位置均埋设了深部位移监测孔。用于测斜的钻孔开孔孔径为130m,终孔孔径110mm,测斜孔钻至弱风化凝灰岩3m以下。钻孔完成后安放直径为76mm的测斜管,测斜管与孔壁之间用细砂填实。为确保高效的监测效率和测量精度,现场配备了两台高性能的深部位移测斜仪,一为美国SINCO公司的测斜仪,精度为±0.01mm,二为国产的CX-01型测斜仪,精度为±0.03mm。地表位移监测,采用高精度全站仪观测,共在滑坡区埋设地表位移监测点114个。测点的埋设采用1.5m长,直径为φ16钢筋打入土体中,并用混凝土固定,在对其头部进行处理,并做“+”字标志。监测仪器采用TOPCOM GTS-701电子全钻仪,测距2mm±2ppm。滑坡地表监测点的布设方式通常采用的有十字交叉网、放射网、正方格网和任意方格网四种。在对该滑坡地质勘察资料的分析和现场踏勘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滑坡的变形性质、空间分布范围、破坏方式、地形特点、通视条件等因素,在2#、3#以及4#滑坡区均采用任意方格网布设。测斜

孔坐标见附表1。

4滑坡防治工程设计参数优化

抗滑结构设计参数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总造价。为此,选择抗滑桩的优化参数为:抗滑桩桩长、桩截面宽、桩截面长、桩间距、主筋数;预应力锚索的优化参数为:

图5.1 平临高速公路薛庄滑坡监测设施布置图

Fig. 5.1 The arrangement plan of monitoring facility at Funing Hiaghway Bachimen landslide

锚索间距、锚固角、坡向排数、张拉级别、单孔根数。由于滑坡推力由桩索联合承担,推力分配如进行自由分配势必会造成计算资源和时间的浪费,另外根据工程经验抗滑装的工程成本要高于预应力锚索,所以人为给定的大致的推力分配区间按照不同级别静态优化,然后缩小区间动态优化。首先按常规方法建立多个设计方案,组成学习样本供神经网络学习、接着用嵌入神经网络的进化遗传算法进行参数优化。

4.1薛庄3#滑坡基本特征

1)滑坡基本特征、滑坡位置、分布范围

3#滑坡滑坡壁略呈马蹄形凹槽,主断壁总体坡度为40°,高差约100m。周界受工程开挖面、岩土特征、地形地貌特征及老滑坡形态共同控制,目前滑坡主裂隙与B匝道开挖面垂向距离约为20m,主裂隙已基本贯通,滑坡边界包括第1级台地和第2级台地的范围,是滑坡的主滑部位。上一级台地地形相对较陡,坡度约为20°,下一级台地地形相对较缓,坡度约为15°,两级台地界限呈不规则状。该坡角被平临高速薛庄互通区根切,互通区高速公路的匝道经过坡角。该区是整个治理工程的重中之重,开挖后坡角增大,地质结构复杂,下部为岩坡、上部土坡。几何形态上是多级复合边坡。防治工程采用单一加固方式显然不适合。所以对该区的防治工程设计参数进行优化是很有必要的。图5.7为3#滑坡地形图。

2)滑体岩土特征

根据地堪资料,滑体岩土结构较为简单,以主轴断面B—B剖面为例,滑体特征简述如下:

1.粉质粘土:上部约0.5m的耕植土。黄色、灰褐色、黄褐色,干-饱和,可塑-硬塑,普遍含块石、碎石,局部过渡为粉土,坡积成因,厚度5.45-10.60m。

图5.7 薛庄3#滑坡分布范围及互通区

Fig. 5.7 The interchange and it’s scope of Bachimen landslide

2. 凝灰岩残积粘性土:灰褐色,饱和,可塑,深度

3.20-8.10m。

3. 全风化凝灰岩:灰褐色、黄褐色、灰黑色,湿-饱和,硬塑-坚硬,岩芯呈砂土状,厚度1.30-6.00m。

4. 强风化凝灰岩(凝灰熔岩):浅灰色、紫红色、黑色、灰绿色,颜色较为复杂,节理裂隙极为发育,岩芯呈碎石状、角砾状或砂土状,厚度1.80-12.00m。

.3)滑动带岩土特征

1. 上半段至滑坡后壁:沿主滑断面,上半段滑动面基本上与老滑动面重合,土质较软,天然含水量大。

2. 下半段至滑坡剪出口:该段主要沿弱风化凝灰岩基岩顶面滑动。B匝道开挖显示,剪出口位于强风化凝灰岩中。滑动带是主要的含水层,裂隙之间充填有矿物风化形成的粘土矿物。

4)岩土体物理力学指标

物理力学参数指标参见《平临高速公路A3标段薛庄3#滑坡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由河南省工程勘察院完成。见下表:

表5.3 滑体岩土力学参数

Table 5.3 The rock and soil mechanical parameters of gliding mass

5 薛庄3#滑坡防治工程设计

考虑平临高速公路A3标段薛庄滑坡的特殊性和工程进度,决定采用锚索抗滑桩和预应力锚索联合防治加固边坡的方案。参照类比工程和工程经验合理分配推力给锚索抗滑桩和预应力锚索,初步确定A、B、C、D的4中方案即锚索抗滑桩分别承担总推力的25%、30%、35%、40%,其余相应推力由预应力锚索承担。表5.5是B剖面抗滑桩在37和38分条号处的推力分配情况。

表5.5薛庄3#滑坡a、b区推力分配方案

Table 5.5 Bachimen 3# slope a、b zone thrust force assignable scheme

5.4.3.1 抗滑桩设计

A .滑面处剪力、弯矩及锚索拉力计算

采用每根桩上的滑坡推力P 1,桩前滑面上岩土抗力P s ,求出滑面处剪力Q o ,再确定锚索设计拉力T (按铁道科学研究院西北所推荐方法)。

s P T P Q --=10 5.6 121103

2h T h P h P M s ?-?-?= 5.7 式中:

Q 0——滑面处剪力(kN ); M 0——弯矩(kN 2m );

T —— 预应力锚索拉力(kN );

h1——桩顶到滑面处距离(m ); h2——桩前土滑面以上作用高度(m ); 经研究与实测,T 介于(21-74)Q 0之间。本例锚索经计算采用一束900kN 锚索。

B .桩体内力计算、桩内配筋

其计算手算比较繁琐,采用作者所在课题组利用自主开发的抗滑桩设计计算系统,计算出剪力和弯矩,再进行自动配筋[85]。如图5.14。

推力分配方案

锚索抗滑桩承担推力(kN) 预应力锚索承担推力(kN) A (抗滑桩承担桩前推力40%)

1481 2427 B (抗滑桩承担桩前推力35%)

1296 2612 C (抗滑桩承担桩前推力30%)

1110 2798 D (抗滑桩承担桩前推力25%) 926 2982

以此方法,分别以不同的设计参数(抗滑桩长度、抗滑桩截面宽度、抗滑桩截面长、桩间距及主断面主筋数)设计出数十种满足工程安全需要的,但对应不同造价得方案。建立样本,供智能优化方法对其进行优化。

5.4.3.2 预应力锚索设计

预应力锚索由内锚固段、自由段、外锚固段三部分组成。根据内锚固段的作用机理不同可分为拉力型锚索和压力型锚索。拉力型锚索是靠内锚固段钢铰线与其周围的水泥砂浆的硬化作用形成粘结应力,承受张拉段的拉力作用,内锚固段的浆体受拉;压力型锚索是依靠施工工艺的调整,在内锚头安装小型承压板或轧花内锚头形成较大的反力作用装置来改变水泥浆体的受力形式,由受拉力改变成压力。

预应力锚索设计步骤为,确定滑坡推力、了解岩土体的力学参数、建立力学平衡方程。其中应考虑边坡加固的安全系数。锚索的设计包括锚索中的预应力大小、内锚固段长度、锚索与水平方向夹角、锚索布置的间距和排距。这里的每一项参数都影响工程的总造价。预应力锚索设计按下式进行。

抗T E = 5.8

[])cos(tan )sin(βαφβα++?+T T =抗

5.9 当β=φ时,可得最大抗滑力为T 抗max =T/cos φ,但此时锚索最长,不经济。

式中 E ——单宽下滑力(kN/m );

图5.14计算剪力、弯矩

T ——单宽锚索锚固力(kN/m );

α——滑动面的水平夹角;

β——锚索与水平方向夹角;

φ——滑动面的内摩擦角; 锚索长度 21)sin(/h h h L +++=βα

L ——锚索长度(米);

h ——锚口与滑面的垂直距离;

h 1——内锚固段长度(米); h 2——张拉端长度(包括张拉千斤顶长度和下料调整长度);

在被加固边坡安全等级一定的前提下,锚索总造价函数M =f (间距、排数、锚索长度、锚索角度、张拉力大小)它们之间存在这非线性的映射关系,完全可以利用后文提到的神经网络建立总造价与各设计参数之间的映射。

滑坡监测方案

什德中快通德中项目示范段 K14+680-K14+741段滑坡监测方案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二〇一九年十二月

什德中快速路德阳-中江段 K14+680-K14+741段滑坡监测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二〇一九年十二月

K14+680-K14+741段滑坡监测方案 1. 工程概况 什德中快通德中项目示范段为什邡经德阳至中江干线公路工程德阳至中江段,本项目既是德阳主城区与中江县城之间的快速通道,又是德阳全市域范围内的一条东西走廊主通道,是德阳市“五纵五横”干线公路网的横向骨架。本项目全线按一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45.5米。主线起于金沙江东路终点德阳海关大楼附近,穿过齐家堰隧道后朝和新镇方向布线,与和新镇北侧通过后继续向东,过集凤镇双桥村,在隆兴场西侧飞马村附近与规划的成都市第三绕城高速隆兴互通设置双喇叭互通连接,后上跨人民渠,上跨三绕高速,向中江县城方网延伸。止于中江县二环路继光大道路口,与规划的继光大道西段对接。本监测方案为监测线路主线K14+680-K14+741段路基右侧一滑坡体。 2.目的与任务 a) 目的:用先进的仪器和设备在野外滑坡、崩塌现场及其周边地区进行连续或定期重复的测量工作,准确测定监测网和形变监测点的平面坐标、高程或空间三维相对位移值,经合理的数据处理提供监测网和形变监测点水平位移、垂直位移、裂缝及滑带相对位移等动态数据,为掌握滑坡变形规律、险情预报、灾害防治、治理,达到治工程效果的检验目的;确保滑坡体的地形地物实际变形及变形趋势,超前预报,保障滑坡体治理竣工后安全。 b) 任务:1) 对滑坡体进行地表(包括构筑物顶部)的位移与

谈金融行业数据中心运维业务的定位与发展V2

谈金融行业数据中心运维业务的定位与发展 ■宇信易诚范广 随着金融行业IT系统数据集中、业务集中,IT系统规模逐渐增大,关联关系日益复杂,所支持系统运行的硬件数量也越来越多,对IT系统的安全性、可用性与连续性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在这种背影下,各银行的数据中心逐渐在科技部门(一般称信息技术部)中独立: 随着数据中心的独立,运维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在金融IT服务市场中,运维业务已成为业内新兴的产业,在不久的将来,运维业务会成为各金融IT服务厂商必争的业务之一。 一、运维业务的工作重点 1、满足上级监管单位的要求 随着国家银监会2010年114号文《商业银行数据中心监管指引》的下发,对数据中心运维体系建设提出了规范性要求,明确了商业银行数据中心风险管理、数据中心安全可靠稳定运行、灾难恢复管理、业务连续性等方面的管理要求。业内监管方面的相关要求还包括《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系统风险管理指引》、《银行业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管理规范》、《银行集中式数据中心管理规范》、《银行业重要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规范》等。所以,数据中心的运维业务首要工作重点是满足上级监管部门的要求。 2、应对业务超常规发展

以某商量银行网银系统交易情况为例,从2006日均交易量200万先笔发展到2007年日均交易量2000万笔,到2011年,日均交易量达到8000万笔,在节假日业务高峰期间,曾达到1亿笔以上。 据相关数据统计表明,城市级商业银行每年交易量的增长速度在100%-150%之间,系统服务器数量也从十几台增加到几百台,所以应对IT系统规模的超常规发展成为运维业务关注的重点之一。 3、满足7*24小时不间断服务 随着银行业务渠道的拓展(许多银行的业务已拓展到海外)以及网络购物的兴起,银行大部分系统对外服务时间基本上形成7*24小时不间断服务形态,这就要求运维服务响应级别随之提高,运维业务满足7*24小时不间断服务成为其工作重点之一。

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处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附件1 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处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编制目的】为保障环境监测数据真实准确,依法查处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法律法规与文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行为定义】本办法所称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系指故意违反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篡改、伪造或者指使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等行为。 第三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以下活动中涉及的弄虚作假行为: (一)依法开展的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应急监测; (二)监管执法涉及的环境监测; (三)政府部门购买的环境监测服务; (四)政府部门委托开展的环境监测; (五)企事业单位依法开展或委托第三方开展的自行监测。 第四条【责任主体】环境监测机构、从事环境监测设备维护、运营的机构及其负责人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3—

第二章调查 第五条【调查主体】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调查认定环境监测数据的弄虚作假行为。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部门会同环境监测部门调查认定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的弄虚作假行为。 第六条【监督检查】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环境监测质量监督检查。 第七条【干预记录】对干预环境监测活动,指使篡改、伪造环境监测数据的行为,监测或运维人员应如实记录。否则造成的弄虚作假后果由该环境监测机构或从事环境监测设备维护、运营的机构及其直接责任人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负责。 第八条【举报受理】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举报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对能提供基本事实线索或相关证明材料的举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予以受理并为其保密。 第九条【立案调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发现涉嫌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的,调查人员应制作现场检查笔录,收集并固定相关证据;接受举报的应及时调查取证,符合立案条件的,依照法定程序办理。 第三章处理 第十条【通用罚则】环境监测机构及从事环境监测设备维护、运营的机构,在有关环境服务活动中弄虚作假,对造成的环境污染 —4—

滑坡监测报告

五盂高速公路盂县境内梁家寨段滑坡监测 山西测绘工程院 2014 年7 月2 日

七、监测结果数据分析 八、结论 ............ 九、附件 ............ 、概述 1.1 工程概况 1.2 目标与任务 、监测依据 工作组织与设备配置 3.1 人员安排 3.2 设备配置 四、监测方法及等级 4.1 坐标系统的选择 4.2 监测等级 4.2 监测方法的选择 目录 .3 .4 五、项目工期及完成的工作量 .............................. 六、基准点的布设、观测、解算、精度、检测及稳定性分析 6.1 基准点的布设 6.2 基准点的观测 6.3 基准点的解算及精度分析 6.4 基准点的检测及稳定性分析 11 13 14

1)、2014年5月 15日至 5月 29日监测频率为 2天一次 五盂高速公路盂县境内梁家寨段滑坡监测 、概述 1.1 工程概况 现发现滑坡体范围已出现裂缝, 相关部门已进行了应急处理, 为进一步掌握滑坡 体的变形情况, 获得斜坡体发展变化趋势,须对滑坡体进行监测,通过对地表位 沉降的监 测,从而监测斜坡体的地形地物实际变形及变形趋势。 受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委托, 山西省测绘工程院承担该滑坡的监测工 作。 的稳定性现状及发展趋势, 及滑坡体的治理工程设计提供科学、 准确、及时的数 据基础。具体任务及工作量如下: 协助设计单位完成监测点、基准点的布设工作,根据现场地质情况和监测 要求,整个工作区域分 4 条轴线,共布设监测点 24 个,基准点 4 个。 1.3 工作时间及进度 28日至 5月 8日进行基准点及监测点布设 15日至 5月 16日连续观测两天作为第一组观测数据 17日至 5月 18日进行基准点和部分监测点的二等水准 1.4 监测频率 滑坡监测点位于盂县梁家寨乡椿树底村大垴梁。 滑坡体范围面积约 18000 平 方米,滑坡体南北走向,下方有在建高速公路和村庄, 北侧已发生过滑坡现象, 移、 1.2 工作任务及工作量 通过对滑坡区域及周围地表水平位移、 垂直位移的监测, 为分析研究滑坡体 (1)、2014年4月 (2)、2014年 5 月 (3)、2014年5月 测量

挖掘施工作业时滑坡事故案例

挖掘施工作业时xx 事故案例 一、事故概况: 2001年8月20日,上海某建筑公司土建主承包、某土方公司分包的上海某 地铁车站工程工地上(监理单位为某工程咨询公司),正在进行深基坑土方挖掘施 工作业。下午18点30分,土方分包项目经理陈某将11名普工交予领班褚某,19点左右,褚某向11 名工人交代了生产任务,11 人就下基坑开始在14轴至15 轴处平台上施工(褚某未下去,电工贺某后上基坑未下去)。大约20 点左右,16轴处土方突然开始发生滑坡,当即有2人被土方所掩埋,另有2人埋至腰部以上,其它6 人迅速逃离至基坑上。现场项目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准备组织抢险营救。20时10分,16轴至18轴处,发生第二次大面积土方滑坡。滑坡土方由18轴开始冲至12轴,将另外2 人也掩没,并冲断了基坑内钢支撑16 根。事故发生后,虽经项目部极力抢救,但被土方掩埋的四人终因窒息时间过长而死亡。 二、事故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 该工程所处地基软弱,开挖范围内基本上均为淤泥质土,其中淤泥质粘土平均厚度达9.65米,土体坑剪强度低,灵敏度高达5.9 这种饱和软土受扰动后,极易发生触变现象。且施工期间遭百年一遇特大暴雨影响,造成长达171 米基坑纵向留坡困难。而在执行小坡处置方案时未严格执行有关规定,造成小坡坡度过陡,是造成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2、间接原因 目前,在狭长形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中,对纵向挖土和边坡留置的动态控制过程,尚无比较成熟的量化控制标准。设计、施工单位对复杂地质地层情况和类似基坑情况估计不足,对地铁施工的风险意识不强和施工经验不足,尤其对采用纵向开挖横向支撑的施工方法,纵向留坡与支撑安装到位之间合理匹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该工程分包土方施工的项目部技术管理力量薄弱,在基坑施工中,采取分层开挖横向支撑及时安装到位的同时,对处置纵向小坡的留设 方法和措施不力。监理单位、土建施工单位上海五建对基坑施工中的动态管理不

变形监测及数据处理方案

目录 摘要.............................................................................................................................................. I Abtract.............................................................................................................................................. I I 1 工程概况 (1) 2 监测目的 (2) 3 编制依据 (3) 4 控制点和监测点的布设 (4) 4.1 变形监测基准网的建立 (4) 4.2 监测点的建立 (4) 4.3 监测级别及频率 (5) 5 监测方法及精度论证 (6) 5.1水平位移观测方法 (6) 5.2沉降观测方法 (8) 5.3基坑周围建筑物的倾斜观测 (9) 6 成果提交 (10) 7 人员安排及施工现场注意事项 (11) 8 报警制度 (13) 9 参考文献 (13) 附录1 基准点布设示意图 (15) 附录2 水准观测线路设示意图 (16) 附录3 水平位移和沉降观测监测报表 (17) 附录4 巡视监测报表样表 (18) 附录5 二等水准测量观测记录手薄 (19) 附录6 水平位移记录表 (20)

1 工程概况 黄金广场6#楼基坑支护工程位于合肥市金寨路和黄山路交口西南角,基坑开挖深度为12.4m~13.3m,为临时性工程,为一级基坑,重要性系数1.1,基坑使用期为六个月。 由于多栋建筑物与基坑侧壁距离较近,均在基坑影响范围内。按照国家现行有关规范强制性条文,“开挖深度大于或等于5m或开挖深度小于5m但现场地质情况和周围环境较复杂的基坑工程以及其他需要监测的基坑工程应实施基坑工程监测。”为了及时和准确地掌握基坑在使用期间的变形情况以及基坑相邻建筑物主体结构的沉降变化,需对基坑进行水平位移(或沉降)变形监测,并对相邻建筑物进行沉降监测。为此,编制以下检测方案。

UDEC滑坡实例步骤

1、加载UDEC进入DOC环境后输入giic或者gui命令,然后进入主菜单 2、Model option 选择合适条件通常情况下,你可以使用默认域联系(domain-logic)检 测模式。如果你想监测任何块体的位移,这些块体可能从隧道顶部分离或掉落,你应该使用“cell-space detection”模式跟踪位移和下落块体的潜在接触。 3、命名并且保存文件 4、New block 建模,根据需要设置模型的长30 宽15 415 410 405 400 395 390 385 380 375 370 415 410 405 400 395 390 385 380 375 370 420 425 430 435 440 445 450 455 m 5、Bound 调节边界,与实际相符 6、Crack 添加节理,(层状岩体是否按节理处理?)岩层20°∠34°,J1产状60°∠15°J2产状为35°∠47°,J3产状为95°∠89°(怎么将不同产状节理进行转换?) 路线设计好,为后来开挖做好准备。 7、execute 执行文件 8、zone 执行长度为0.5的最大区域边界,划分网格 9、Zone material 创建一个或者几个块体材料属性,选择一种本构模型,本次选择的是 Mohr-Coulomb模型 prop mat 1 den--2143 bu=30e9 sh=18e9 c=1.2e5 f=21 t--2e5 prop mat 2 den=2260 bu=40e9 sh=24e9 c=1.5e5 f=28 t--2.5e5 prop mat 3 den--2300 bu=50e9 sh=28e9 c=3.5e5 f=32 t--3.5e5

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判定及处理办法

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判定及处理办法 第一条为保障环境监测数据真实准确,依法查处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国办发〔2015〕56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系指敀意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等以及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篡改、伪造或者指使篡改、伪造环境监测数据等行为。 本办法所称环境监测数据,系指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和规定,通过手工或者自劢监测方弅取得的环境监测原始记录、分析数据、监测报告等信息。 本办法所称环境监测机构,系指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所属环境监测机构、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所属环境监测机构以及承担环境监测工作的实验室不从事环境监测业务的企事业单位等其他社会环境监测机构。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亍以下活劢中涉及的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 (一)依法开展的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应急监测;(二)监管执法涉及的环境监测; (三)政府购买的环境监测服务或者委托开展的环境监测;(四)企事业单位依法开展或者委托开展的自行监测;

(五)依照法律、法规开展的其他环境监测行为。 第四条篡改监测数据,系指利用某种职务或者工作上的便利条件,敀意干预环境监测活劢的正常开展,导致监测数据失真的行为,包括以下情形: (一)未经批准部门同意,擅自停运、变更、增减环境监测点位或者敀意改变环境监测点位属性的; (二)采取人工遮挡、堵塞和喷淋等方弅,干扰采样口或周围局部环境的; (三)人为操纵、干预或者破坏排污单位生产工况、污染源净化设施,使生产或污染状况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四)稀释排放或者旁路排放,或者将部分或全部污染物不经规范的排污口排放,逃避自劢监控设施监控的; (五)破坏、损毁监测设备站房、通讯线路、信息采集传输设备、视频设备、电力设备、空调、风机、采样泵、采样管线、监控仦器或仦表以及其他监测监控或辅劣设施的; (六)敀意更换、隐匿、遗弃监测样品或者通过稀释、吸附、吸收、过滤、改变样品保存条件等方弅改变监测样品性质的;(七)敀意漏检关键项目或者无正当理由敀意改劢关键项目的监测方法的; (八)敀意改劢、干扰仦器设备的环境条件或运行状态或者删除、修改、增加、干扰监测设备中存储、处理、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或者人为使用试剂、标样干扰仦器的;

金融数据分析课程大纲

《金融数据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Analyses of Financial Data) ----and Application of SPSS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225212101 课程总学时(理论总学时/实践总学时)51(34/17) 周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3(2/1) 学分: 2.5 开课学期: 5 1.课程类别与性质: 专业限修课程 2.适用专业与学时分配: 适用于信息与计算科学(金融服务方向)专业。 教学容与时间安排表

3.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对金融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原理和过程,了解各种数据分析模型、统计分析方法的使用条件、应用场合、所需参数及模型的性质,能按照模型的要求输入基本数据合参数,进行运算和统计分析,掌握数据输入、数据分析、数据转换、选择和加权等技巧,掌握各种基本的统计分析模型的计算方法,能根据数据来源、数据类型和分析的目的要求选择适当的统计分析模型进行分析,能对输出结果能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恰当的运用。 (2)教学要求 4.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 本课程属于金融服务专业方向的限选课程,它的前期课程包括:概率论、应用统计、及相关的金融类课程与计算机及软件类课程。 5.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 《数据统计分析----SPSS原理及应用》(高等学校教材),黄润龙,管于华编,高等教育,2010, 参考书: 《SPSS 18---数据分析基础与实践》,洪成编著,电子工业,2010, 《深入浅出数据分析》, Michael Milton著,芳译,电子工业,2010, 《金融时间序列分析》, Ruey S. Tsay著,家柱译,机械工业,2008, 6.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重视学生的理解与实际应用的操作能力。 7.课程考试方法与要求: 本课程是基本知识与实际数据分析相结合的课程,因此本课程考试分为二部分:第一部分由小组进行案例分析,主要是学生组织,论文答辩类型的小组分析;

滑坡、地裂在线监测解决方案

滑坡、地裂在线监测解决方案 一、项目背景 人们由于过度砍伐树木、开辟矿场、修路等活动会破坏生态,影响土地结构。没有了树木植被,山坡土壤就像失去了胶水一样变得更加松散,更容易瓦解。国内部分地区山体滑坡事故频发,共发育有大型滑坡140余处,较大滑坡2212处以上。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经常会有雨季发生,大量的雨水渗透到了土壤内部,它不仅会减少土壤与下方岩石之间的摩擦力,而且饱含雨水的土壤会变得更重,这场雨就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大块薄弱的土壤就会顺着山坡这个“滑梯”滑下去,掩埋山坡下方的房屋和道路,甚至阻塞河流。降雨量如果特别大还有可能会形成泥石流,那时泥土就不是成块地脱落,而是变成混杂着泥土的洪流。 山体滑坡一旦发生,不仅造成滑坡体上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而且泥石流将危及一定范围内的房屋、交通、人员安全,针对山体滑坡存在预防难、救援难、危害大、治理难度大等问题,如何及时有效地监测山体状态并能够提前发现异常状态、及时报警等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二、需求分析 由于山体滑坡存在的诸多危害,因此摸清山体滑坡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对其作出准确预报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由于山体滑坡时间的不确定性,滑坡过程短暂且迅速等原因,在山体滑坡中采集数据难度较大,如果能对不同坡面滑坡时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将对日后的准确预报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农业、水利、城乡建设、交通、林业、矿产等部门也迫切需要这样的成果作为规划、管理等的依据。 滑坡、地裂在线监测系统主要针对各种山体的地表位移监测、地表裂缝监测、深部位移监测、地下水位监测等的信息进行采集跟处理,充分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实现对山体滑坡的安全分析评价、对险情进行紧急预报,并可根据安全现状、数据变化动态,提出安全方案,为保障人民群众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滑坡处理专项方案

康临高速公路建设项目 隧道进出口滑坡处理专项方案 康临高速公路KL6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二〇〇八年八月二十二日

隧道进出口滑坡处理专项方案 一、隧道概况 南阳山隧道为上、下分离的四车道高速公路特长隧道,隧址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境内,穿越南阳山。上行线K48+970~K52+260,全长3260m,明洞27m,下行线K48+962~K52+290,全长3290m,明洞24m,隧道出口下穿省道S309线。进、出口处Ⅵ级围岩地段,为提高围岩自身承载能力,提高岩体衬托能力,均设超前大管棚注浆预加固处理后进行暗洞开挖。浅埋段Ⅴ、Ⅵ级围岩采用双侧壁导坑先墙后拱法施工,深埋段Ⅴ级围岩采用超短台阶预留核心土先拱后墙法施工,洞身一、二次衬砌均采用模筑砼共同组成永久性承载结构。隧道进出口地处古滑坡地带,地质条件复杂,存在大量的软弱岩层,受地形、构造应力的影响,隧道开挖后出现滑坡、坍塌、大变形等问题,给隧道正常施工带来极大困难。 二、下行线进口滑坡体地质概况 根据区域地质和综合勘察资料,隧道地处陇西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带,隧道范围内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和更新统地层,隧道下行线K52+140~K52+340位于滑坡地带,坡面植被发育,自然边坡25℃左右,洞口段60米范围覆盖层厚6m~15m的坡积亚粘土及亚砂土层,下伏上第三系临夏组泥岩,围岩软弱,土质松散,含水量大,顺坡面向沟道内极易产生围岩失稳坍塌,影响隧道西端进、出口安全。2007年10月中下旬出现蠕滑变形,S309公路、乡间便道均被错开,滑坡体表部横向拉张裂隙与纵向剪切裂缝发育,滑坡体前缘冲沟沟底宽度仅5~10m,滑坡前缘空间狭小。该段原滑坡堆积亚粘土体吸水饱和与泥岩层面之间形成软化带,滑体与滑床间的抗剪强度大大降低,当土体的下滑力超过接触面处的抗滑力时,产生滑移。

金融数据中心网络典型架构应用

金融数据中心网络典型架构应用

目录 1.金融数据中心典型应用 (3) 1.1.中国银行上海数据中心 (3) 1.2.中国农业银行上海数据中心 (4) 1.3.中国建设银行总行数据中心 (5) 1.4.中国工商银行数据中心 (6) 1.5.山东农信数据中心 (7) 1.6.徽商银行数据中心 (8) 2.H3C产品市场发展情况 (9)

1. 金融数据中心网络典型架构及应用 1.1. 中国银行上海数据中心 H3C承建了中国银行上海数据中心的主要网络系统建设项目。H3C公司S95、S75E高端交换机、低端盒式交换机、SR88高端路由器、SecBlade防火墙安全插卡等规模应用于上海数据中心,结合H3C高效的本地化服务,必将更好地服务于中国银行上海数据中心。

随着中国农业银行数据大集中工程的完成,农行的大量生产业务逐渐切换到上海数据中心,为了保障业务的上线H3C先后承建了上海农行数据中心一、二期工程,分别为农行全国经营管理系统、网银服务区系统、生产服务区系统提供了大量的S9500、S7500E、S5600、S5500、SR8800、SecPath防火墙等设备,设备总数超过110台,为农行生产业务的上线提供了基础。

Server Farm项目,作为建设银行面向银行业务转型的IT基础设施,承担着总行大量新型业务部署的职责,在整体上采用面向未来业务发展和业务协同的思路,采用先进的应用和系统架构进行设计,项目的成功建设将进一步增强中国建行在银行业的竞争实力。 为了保证项目的成功,H3C公司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参与了其基础网络的建设工作,Server Farm网络按照整体的模块化思路进行建设,规模采用了 H3C SS9512交换机以及H3C SS5600交换机进行构造。

金融数据分析报告

金融数据分析报告

2001年-2011年中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情况调查 一.实验类型 探究型实验。本实验主要收集2001年-2011年有关城乡食品消费调查数据,对城乡居民食品消费进行分析。 二.实验目的与要求 掌握金融基础数据的收集渠道了解我国10年来中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情况对食品消费进行分析探究消费和收入的关系 三.实践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膳食结构有较大的改善营养水平也随之提高。其中居民收入增长对食品消费结构调整产生很大的影响。2001-2011年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一直在35 %-38 %之间波动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从6859.6元涨到21 809.8。 四.实践环境 数据处理软件工具:微软word Excel 数据基础:《中国统计年鉴》包慧敏. 中国城镇不同收入阶层居民消费行为及消费结构分析 五.实验原理 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四.实践步骤 第一步基础数据的统计处理从《中国统计年鉴》中下载对每一年城镇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数据整理后制成折线图进行对比得到图一如下

第二步对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食品的种类和数量进行统计和整理制得表1 和表2如下 第三步通过横向对比对数据和图形进行分析得出结果 中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粮食呈逐年减少的趋势,2001年237.98 kg,2011年减少到170.74 kg。随着农村人均收入的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也在稳步提高,食品消费结构从以主食消费为主转向副食,其结构多样化趋势凸显。 城乡居民食品消费水平和营养水平差异较大,中国城镇居食物消费水平起点较高,消费量和消费结构的变化相对较小。而农村居民食物消费水平虽然有较大提高,但整体消费水平仍然偏低,食物消费结构尚存在较大的调整空间 食品消费水平有差别,消费结构存在差异

变形监测数据处理

变形监测数据处理 第一章引论 变形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它是指变形体在各种荷载作用下,其形状、大小及位置在时空域中的变化。 变形监测,就是利用测量与专用仪器和方法对变形体的变形现象进行监视观测的工作。其任务是确定在各种荷载和外力作用下,变形体的形状、大小及位置变化的空间状态和时间特征。 变形体的范畴可以大到整个地球,小到一个工程建(构)筑物的块体,它包括自然的和人工的构筑物。根据变形体的研究范围,可将变形监测研究对象划分为这样三类: 1.全球性变形研究,如监测全球板块运动、地极移动、地球自转速率变化、地潮等; 2.区域性变形研究,如地壳形变监测、城市地面沉降等; 3.工程和局部性变形研究,如监测工程建筑物的三维变形、滑坡体的滑动、地下开采使引起的地表移动和下沉等。 变形监测的内容,应根据变形体的性质与地基情况来定。 1)工业与民用建筑物:主要包括基础的沉陷观测与建筑物本身的变形观测。就其基础而言,主要观测内容是建筑物的均匀沉陷与不均匀沉陷。对于建筑物本身来说,则主要是观测倾斜与裂缝。对于高层和高耸建筑物,还应对其动态变形(主要为振动的幅值、频率和扭转)进行观测。对于工业企业、科学试验设施与军事设施中的各种工艺设备、导轨等,其主要观测内容是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 2)水工建筑物:对于土坝,其观测项目主要为水平位移、垂直位移、渗透以及裂缝观测。对于混凝土坝,以混凝土重力坝为例,由于水压力、外界温度变化、坝体自重等因素的作用,其主要观测项目主要为垂直位移(从而可以求得基础与坝体的转动)、水平位移(从而可以求得坝体的扭曲)以及伸缩缝的观测,这些内容通常称为外部变形观测。此外,为了了解混凝土坝结构内部的情况,还应对混凝土应力、钢筋应力、温度等进行观测,这些内容通常称为内部观测。 3)地面沉降:对于建立在江河下游冲积层上的城市,由于工业用水需要大量地吸取地下水,而影响地下土层的结构,将使地面发生沉降现象。对于地下采矿地区,由于在地下大量的采掘,也会使地表发生沉降现象。这种沉降现象严重的城市地区,暴雨以后将发生大面积的积水,影响仓库的使用与居民的生活。有时甚至造成地下管线的破坏,危及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必须定期地进行观测,掌握其沉降与回升的规律,以便采取防护措施。对于这些地区主要应进行地表沉降观测。 变形监测所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主要涉及到这样三个方面:变形信息的获取;变形信息的分析与解释;以及变形预报。 对于工程建筑物,变形监测的意义重点表现在:确保安全、验证设计、灾害防治。

滑坡监测解决方案

北斗玉衡滑坡监测系统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目录 一.概述. ............... 二.监测原理. ........ 三.系统组成. ........ 四.软件、硬件设备五.技术优势. 错误! 未定义书签。错误! 未定义书签。错误! 未定义书签。错误! 未定义书签。错误! 未定义书签。

.概述 “地质灾害隐患点”多分布在野外、不发达农村,交通、通讯、电力支持都极为不方便的地区,如何对地质灾害的隐患点,特别是对危害极大的如:山体滑坡、泥石流、地质断层等等地质危害地带进行长期的有效的监测,并能够及时地将这些灾害的发生实时现况反映到应急中心,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减少人民群众的财产损失,已成为地质监测人员和相关地质灾害应急管理部门的当务之急。一种廉价的、便捷的、不受时间空间制约的、可长期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在线监测手段,是各地质灾害研究、应急管理部门最迫切的需求。 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GNSS应用事业部致力于为客户提供稳 定可靠、实时动态的北斗卫星监测数据。通过互联网、北斗传输、无线通信技术等,实现全天候、自动化的地表位移实时监控。为预防滑坡灾害提供第一时间数据分析资料。同时为提前判断滑坡的发生做出准确预测提供可靠的技术手段,以减少生命财产损失,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二.监测原理 滑坡的发生分三个阶段:蠕动变形阶段、滑坡破坏阶段和渐趋稳定阶段。在蠕动变形阶段,斜坡内部某一部分因抗剪强度小于剪切力而首先变形,产生微小的移动;变形进一步发展,直至坡面出现断续的拉张裂缝;随着拉张裂缝的出现,渗水作用加强,变形进一步发展,后缘拉张,裂缝加宽。逐渐发展到滑坡破坏阶段。基于此滑坡变化规律,通过北斗卫星高精度导航定位技术,实时监测滑坡体地表变形的大小、速率,监控滑坡的发展变化情况。实时掌握滑坡体的位移变化信息。实现为预防滑坡灾害做好预测预报。 三.系统组成 基于北斗的滑坡监测系统由以下部分组成: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数据采集系统、供电系统、数据传输系统、避雷系统、数据处理与监控

金融大数据中心建设规划

金融大数据中心建设规划

目录 1、数据中心数据现状 (3) 1.1 数据中心核心信息数据情况 (3) 1.2 数据中心与外部系统信息交互情况 (4) 1.3数据中心目前的数据存储情况 (4) 2、数据中心系统现状 (5) 2.1 系统架构 (5) 2.2 功能描述 (5) 2.3面临的问题 (6) 3、项目建设目标 (6) 3.1 业务目标 (6) 3.1.1.建立数据模型分析平台,开展持卡人交易行为分析 (6) 3.1.2.建立基于大数据平台的海量数据统计平台 (7) 3.1.3.能满足对海量历史数据进行快速查询的要求 (7) 3.2 技术目标 (7)

1、数据中心数据现状 1.1 数据中心核心信息数据情况 数据中心对外展示功能主要基于业务数据查询平台,其主要功能包括:关键指标展示、多维分析、专题明细查询、常用数据浏览、静态报表下载以及部分业务参数管理和维护。 数据中心保存的数据主要包含三大类:交易流水类数据、商户档案类数据和汇总统计类数据,均为结构化数据。

1.2 数据中心与外部系统信息交互情况 1.3数据中心目前的数据存储情况 数据中心目前数据量情况为全库18T,其中流水类数据为10T包括综合流水(90亿条记录),新一代增值流水(FJNL),清分流水。每日增量流水约1200万条记录。 商户信息数据按天保存,商户数约为300万,终端数约为480万。每天数据量约为10G。

2、数据中心系统现状 2.1 系统架构 新一代流水、清分流水、结算流水和BMS商户数据分别以文本和oracle dmp格式通过ftp方式传输到数据中心服务器上,每天定时由批处理服务器通过批量框架(C++)调用批量过程按分支机构并发地将文件或DMP包导入数据库中。并通过调用存储过程完成数据的清洗、关联、数据补齐工作。 批量过程完成元数据加工工作后,按各种业务维度按天、按月汇总交易数交易金额和收益等数据并生成关键指标数据。目前数据中有各种维度的汇总统计表80余张。 完成汇总后,批量框架服务会根据关键指标数据生成cognos cube,并刷新cognos 服务;同时报表生成程序会根据中间汇总表生成预定的报表文件。 终端用户以web访问方式通过查询平台可以查询定制的报表或者通过cognos组

环境监测第四版复习完整版

第一张绪论1环境监测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2环境监测的过程一般为:现场调查→监测方案制订→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 3环境监测的对象包括:反映环境质量变化的各种自然因素,对人类活动与环境有影响的各种人为因素,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的各种成分。 4环境监测按监测目的分类有三种 监视性检测(又称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 特定目的监测(又称特例检测) 根据特定目的环境监测可分为污染事故监测,仲裁监测,考核验证监测,咨询服务监测。 研究性监测(又称科研监测) 监测数据的五性:(P498) 1)、准确度:测量值与真实值的一致程度; 2)、精密度:均一样品重复测定多次的符合程度; 3)、完整性:取得有效监测数据的总数满足预期计划要求的程度;4)、代表性:检测样品在空间和时间分布上的代表程度; 5)、可比性:检测方法、环境条件、数据表达方式等可比条件下所得数据的一致程度。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 可疑数据的取舍方法及适用条件:修约规则:四舍六入五考虑,五后非零则进一,五后皆零视奇偶,五前为偶应舍去。五前为奇则进一。 (二)、可疑数据的取舍 1.Dixion 检验法 步骤: ①将一组测量数据由小到大顺序排列 ②根据测定次数计算Q 值 ③查表Q α(n ) ④判断Q ≦Q0。05 正常;Qo 。05Q0.01离群值,舍去. 2.Qrubbs 检验法 步骤: ①将一组测量数据由小到大有序排列,求x ,s ②计算统计量 s x x T min -= 或s x x T -=max ③查表)(n T α ④判断:若T ≦T0。05正常离群值;T0。05T0.01离群值,应舍去; ⑤在第一异常数据剔除后,可重新检验新的离群数据。 t 检验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四)均数置信区间和“t ”值,置

金融数据分析-教学大纲

《金融数据分析》教学大纲 The Course Outline of Financial Data Analysis 课程编号:151222B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总学时:32 讲课学时:16 实验(上机)学时:16 学分:2 适用对象:金融学(金融经济实验班) 先修课程:计量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微积分 Course Code: Course Type: Discipline Elective Course Periods: 32 Lecture: 16 Experiment (Computer): 16 Credits: 2 Applicable Subjects: Finance(Finance and Economics Experiment Class) Prerequisite Courses: Econometrics, Microeconomics, Macroeconomics, 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 Linear Algebra, Calculus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面向金融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开设的学科专业选修课程,主要介绍应用于金融数据分析中的经典计量方法,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Financial data analysis is an elective course for advanced undergraduate students majored in finance,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In this course, we not only introduce basic econometric methods applied to financial data, but also train students’ practical skills of handling financial data.

变形监测数据处理课程教案第一章

《变形监测数据处理》课程教案 班级 测绘工程 0841-08420-1021 科目变形监测课程类型专业课学时数 4 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变形监测的内容、目的与意义,熟悉变形监测技术及其发展,变形分析的的内涵及其研究进展。 重点变形监测的主要内容及其目的 难点本章无难点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教学进程 第一讲变形监测的内容、目的与意义(2学时) 第二讲变形监测技术及其发展;变形分析的的内涵及其研究进展(2学时) 课后总结各种工程建筑物、构筑物变形监测的主要内容 变形监测三个方面的目的及三个方面的意义。 熟悉常见的几种变形监测技术,了解变形监测分析的内涵。 作业无 第一章变形监测数据处理 主要参考书: 1.陈永奇,吴子安,吴中如.变形监测分析与预报.北京:测绘出版社,1998 2.吴子安.工程建筑物变形观测数据处理.北京:测绘出版社,1989 3.陈永奇.变形观测数据处理.北京:测绘出版社,1988 4.吴中如.水工建筑物安全监控理论及其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吴中如,顾冲时.大坝原型反分析及其应用.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6.夏才初,潘国荣.土木工程监测技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7.王尚庆.长江三峡滑坡监测预报.北京:地质出版社,1999

8.李珍照.大坝安全监测.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7 9.岳建平等.变形监测技术与应用.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7 10.何秀凤.变形监测新方法及其应用.科学出版社 2007 11.伊晓东等.变形监测技术及应用.黄河水利出版社,2007 12.白迪谋.工程建筑物变形观测和变形分析.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13.朱建军等.变形测量的理论与方法.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 14.唐孟雄等.深基坑工程变形控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15.黄声享等.小浪底水利枢纽外部变形规律研究. 测绘出版社,2008.12 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20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混凝土大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DL/T 5178-2003).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4 1.1 变形监测的内容、目的与意义 本节要求了解并掌握三方面的内容:变形监测的基本概念;变形监测的内容;变形监 测的目的和意义。 1.1.1 变形监测的基本概念 变形的概念:变形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它是指变形体在各种荷载作用下,其形状、大小及位置在时空域中的变化。变形体的变形在一定范围内被认为是允许的,如果超出允许值,则可能引发灾害。自然界的变形危害现象时刻都在我们周边发生着,如地震、滑坡、岩崩、 地表沉陷、火山爆发、溃坝、桥梁与建筑物的倒塌等。 变形监测的概念:所谓变形监测,就是利用测量与专用仪器和方法对变形体的变形现象 进行监视观测的工作。其任务是确定在各种荷载和外力作用下,变形体的形状、大小及位置变化的空间状态和时间特征。变形监测工作是人们通过变形现象获得科学认识、检验理论和假设的必要手段。 变形体的范畴:变形体的范畴可以大到整个地球,小到一个工程建(构)筑物的块体, 它包括自然的和人工的构筑物。根据变形体的研究范围,可将变形监测研究对象划分为这样 三类: ?全球性变形研究,如监测全球板块运动、地极移动、地球自转速率变化、地潮等; ?区域性变形研究,如地壳形变监测、城市地面沉降等; ?工程和局部性变形研究,如监测工程建筑物的三维变形、滑坡体的滑动、地下开采使引起的地表移动和下沉等。

金融行业数据中心对综合布线的要求

金融行业数据中心对综合布线的要求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深入各行各业,强有力地保证与支持着它们的发展,对于蒸蒸日上的金融行业亦是如此。综合布线系统作为网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金融行业的运行质量,影响到用户对运营商的信任与评价。 目前,金融行业业务量增大,金融数据中心应用也将进入一个变革的时期。而且表现出如下特点,长期建设发展,长期运维管理,规模日渐庞大;种类型的硬件设备种类非常齐全,且不断增加;金融数据中心各种类型的应用特别繁多,特别复杂,且时有变化。 一般来说数据中心综合布线技术的选择和布线系统的设计就决定了信息系统的生命力,它将关系到网络系统未来的使用效果。因此金融行业数据中心对综合布线的要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点是数据中心的整体性能问题。在业务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数据中心所承受的压力也日益增大。只有解决性能瓶颈问题,才能给金融业务的正常运行和未来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 第二点是如何保障数据中心的安全性。金融行业的数据大集中的

同时,将安全风险也集中到了一点。总行数据中心如发生故障,必将牵一发而动全身。 第三点就是数据中心的管理与维护性问题。随着企业规模和业务量的逐渐增大,金融企业IT系统迅速膨胀,数据中心规模不断扩张的情况在所难免。许多金融企业不得不面对数据中心架构越来越复杂、管理和维护越来越棘手等问题。 最后一点则是成本问题了,也是金融数据中心建设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随着业务的发展,服务器数量还可能会继续增加。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晓,金融行业数据中心对综合布线的要求主要表现在整体性能,安全,管理维护,与成本等方面,这也是各行各业对综合布线系统的要求。

金融数据分析师的岗位职责

金融数据分析师的岗位职责 金融数据分析师负责为公司处理客户的相关工作,并协助经理的工作事务。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金融数据分析师的岗位职责。 金融数据分析师的岗位职责1 职责: 1.定期整理交易数据,向上级领导账户分析结果; 2.按照要求进行技术和基本面规律的分析,进行数据的搜集及整理; 3.严格执行公司各项制度,配合部门领导有关工作; 4.负责为客户提供完善的理财计划及信息咨询; 5.遵守公司的各项管理制度,承办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要求: 1、对金融经济知识感兴趣,希望踏足金融圈的; 2、有无经验亦可,金融专业以及具有操作经验者优先考虑;

3、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公司提供完善免费的交易培训; 4、有求知欲,有集体荣誉感,有上进心,有赚钱的信心和欲望; 5、有冷静的头脑与不被别人影响的判断力,能够坚持己见。 金融数据分析师的岗位职责2 职责: 1、负责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投资理财、外汇信息分析研究; 2、负责公司外汇业务分析及上市报表管理; 3、负责对外汇行业的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业务系统分析; 4、负责对外汇进行业务管理和分析,提出优化管理流程的策略或建议; 5、负责跟踪宏观经济发展动态,寻找投资机会; 6、配合销售人员进行市场营销和客户培训。 岗位要求: 1、中专及以上学历,经济、金融等相关专业; 2、具有金融分析投资经验,有分析师执业资格者优先;

3、具有丰富的金融基础理论知识,善于进行行业研究和挖掘; 4、熟悉外汇股票公司决策流程和各个交易管理系统; 5、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和钻研精神; 6、具有很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和金融分析能力; 7、具有很强的工作责任心和团队精神 金融数据分析师的岗位职责3 职责: 1、协助分析师搜集行业相关信息,为相关需求者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2、协助部门经理完善部门管理制度。 3、协助数据分析师进行演讲讲座,定期为需求者讲解金融二级市场最新趋势,以及对需求者进行交易分析 4、对基本面、技术面进行分析研究,给出行情走势分析和判断,撰写研究报告上交公司, 5、分析大盘行情走势,为其他部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任职要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