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学设计方案集锦五篇

教学设计方案集锦五篇

教学设计方案集锦五篇
教学设计方案集锦五篇

教学设计方案集锦五篇

教学设计方案集锦五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效开展,往往需要预先制定好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教学设计方案篇1

1.教学内容解析教学内容主要指“课标”的“内容标准”中所规定的数学知识及其由内容所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载体。教学内容解析的目的是准确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做到教学的准、精、简。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有效开展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教学内容解析要做到:(1)正确阐述教学内容的内涵及由内容所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并阐明其核心,明确教学重点;(2)正确区分教学内容的知识类型(如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等);(3)正确阐述当前教学内容的上位知识、下位知识,明确知识的来龙去脉;(4)从知识发生发展过程角度分析内容所蕴含的思维教学资源和价值观教育资源。 2.教学目标设置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教学目标是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和安排师生活动方式的依据,是教学结果的测量与评价的依据。清晰而具体化的目标能有效地指导学生的数学学习。教学目标的设置与陈述要做到:(1)正确体现“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堂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在“课标”的“总体目标”和“内容与要求”的指导下,设置并陈述课堂教学目标;(2)目标指向学生的学习结果;(3)目标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避免抽象、空洞;(4)要用清晰的语言表述学生在学习后会进行哪些判断,会做哪些事,掌握哪些技能,或会分析、解决什么问题等等。(5)明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具体内容,避免泛化。3.学生学情分析学生学情分析的核心是学习条件分析。学习条件主要指学习当前内容所需要具备的内部条件(学生自身的条件)和外部条件。学习条件的分析是确定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材料的前提。鉴于学习条件(例如,内部条件包括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的复杂性,本标准着重强调如下要求:(1)分析学生已

经具备的认知基础(包括日常生活经验、已掌握的相关知识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等);(2)分析达成教学目标所需要具备的认知基础;(3)确定“已有的基础”和“需要的基础”之间的差异,分析哪些差距可以由学生通过努力自己消除,哪些差距需要在教师帮助下消除;(4)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教学难点,并分析突破难点的策略。 4.教学策略分析教学策略是指在设定教学目标后,依据已定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为解决教学问题而选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策略分析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益。从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教学策略分析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并做到具体且针对性强:(1)对如何从学与教的现实出发选择和组织教学材料的分析;(2)对如何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情况选择教学方法的分析;(3)对如何围绕教学重点,依据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学生的思维规律,设计“问题串”以引导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的分析;(4)对如何为不同认知基础的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机会和适当帮助的分析;(5)对如何提供学生学习反馈的分析。 5.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数学学习活动,包括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和实践两个方面。从操作层面看,教学过程就是由教师安排和指导的学生数学学习的活动步骤和方式。教学过程的设计要注意说清设计意图。对教学过程的要求是:(1)根据不同知识类型学习过程安排教学步骤,包括:引入课题、明确学习目标,调动学生已有相关知识和学习兴趣,呈现有组织的学习材料,引导学生开展主动理解、探索知识的数学思维活动,通过练习促进知识向技能的转化,提供应用性情境促进知识技能的迁移等;(2)正确组织课堂教学内容:正确反映教学目标的要求,重点突出,把主要精力放在核心内容及其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注重建立新知识与已有相关知识的实质性联系,保持知识的连贯性、思想方法的一致性,易错、易混淆的问题有计划地再现和纠正,使知识(特别是数学思想方法)得到螺旋式的巩固和提高;(3)学生活动合理有效,教师指导恰时恰点:在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内提出问题,使学生面对适度的学习困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全体学生开展独立思考,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参与度,帮助学生逐步学会思考;(4)恰当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机智运用反馈调节机制,根据课堂实际适时调整教学进程,通过观察、提问和练习等及时发现学习困难并准确判断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补救教学,为学生提供反思学习过程的机会,引导学生对照学习

目标检查学习效果;(5)设计的练习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既起到巩固知识、训练技能、查漏补缺的作用,又在帮助学生领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学习习惯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6)恰当运用学习评价手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7)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及学生学习的需要,恰当选择和运用包括教育技术在内的教学媒体,有效整合教学资源,以更好地揭示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本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教学设计方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二、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 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文中细节的作用。三、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诵读,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语感。 2、理读法引导学生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包括古今异义词、多义词、通假字及常用虚词。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五、课时安排:一课时六、教学步骤:(一)导语:同学们从小就知道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故事——愚公移山。那就让我们在上课文之前,先回忆一下这个故事。请看Flash《愚公移山》。(二)重点文常: 1、作者: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已经散失,今本《列子》是东晋人搜集的有关古代资料编写的,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2、文体:寓言这种体裁的特点是寄托一定的道理在一种比喻性的虚构的短小故事中,往往带有讽喻或劝戒的意味。(三)读课文,理解文意。 1、学生默读课文,根据课下注释解释全文,有问题的一会儿质疑。 2、学生质疑,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一些重点词语的解释。(四)理解全文: 1、愚公家周围环境如何?他为何要移山?移山有什么好处?(尽量用原句回答。)答: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移山则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2、移山有何困难?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困难有山高大、面积广、年老力衰、移山人少、运土石工具简陋,往返路途遥远。这样写的作用可以衬托出愚公移山的决心之大。

3、智叟与愚公在移山问题上的分歧在哪里?你认为谁的观点正确?智叟:“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眼前的,停滞

的观点。愚公:“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长远的,发展的观点。 4、思考:但也有人说愚公“有愚”,智叟“有智”,你的看法呢?明确: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寓言只是用假托的故事,就某一点来晓喻一个道理,决不能以今天的科学技术进步来看待愚公的“愚”和智叟的“智”,也不能以今天提倡的“巧干”来要求愚公。 5、思考:这里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来表现人物?通过愚公和智叟的对比,再次表现出愚公坚定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智叟不智,愚公不愚,“愚公”实“智”,“智叟”实“愚”,这正是寓言给两人取名的用意。 6、不是智叟一个人对移山产生了质疑,还有愚公的妻子,那么,愚公妻子的态度和智叟的态度是一样的吗?请你找找文章中的描写,比较分析。学生讨论,明确:愚公妻智叟称呼:妻称愚公“君”(尊敬愚公)智叟称“汝”(轻视愚公)语气:“以君之力……何?”(担心)“甚矣,汝之不惠”(倒装,轻蔑)“且焉置土石?”(献疑)“以残年余力……土石何?”(嘲讽) 7、这则寓言有何寓意?明确:告诉人们,只要下定决心,坚持不懈,任何困难都可战胜。 8、问:为什么用这个神话结尾?讨论并明确:意在说明愚公移山的精神和行动惊天地、动鬼神,也反映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9、全班朗读课文。(五)总结全文:运用对比衬托手法,通过愚公的成功,反映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明要克服困难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奋斗的道理。(六)布置作业: 1、积累相关的文言知识。 2、练习册上的相关作业。七、板书设计:愚公移山愚公妻智叟称呼:妻称愚公“君”(尊敬愚公)智叟称“汝”(轻视愚公)语气:“以君之力……何?”(担心)“甚矣,汝之不惠”(倒装,轻蔑)“且焉置土石?”(献疑)“以残年余力……土石何?”(嘲讽)教学设计方案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28个词语的意思。 2.能找出重点词句;正确理解第T、2、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3.照样子,用不仅还造句,能抓住重点词语,缩写句子,能按照课文给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4.能背诵课文第4、1自然段。 5.知道敦煌莫高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更加热爱我国民族文化。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学会14个生字,理解28个词语的意思;能找出重点词句,正确理解第1、2、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教学难点:能抓住

重点词语,缩写句子。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第1、2、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解题。莫高窟在我国甘肃省敦煌县东南。它与河南省龙门石窟、山西省云岗石窟,并誉为我国石窟艺术的三大宝库。在3华里长的鸣沙山壁上密密层层地凿建了近500个洞窟,每个洞窟内部都有彩塑的佛像和艳丽多姿的壁画。课文作了形象、生动的介绍。 2.自学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

①这篇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敦煌莫高窟?②你对敦煌莫高窟留下了什么印象?

(2)自学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薪词。 3.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说说对两个思考题是怎样理解的。 (2)指名朗读课文,正音。 (3)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4.指导阅读第1自然段。 (1)齐读。 (2)讨论:①这个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找出这段的重点词句)②为什么说它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划出表示数量的词语)③想一想这几个句子与重点词句有什么关系? (3)指名读课文,让学生根据重点词句说说本段的主要意思。 5.指导阅读第2自然段。 (1)默读课文,找出重点词语:精美的艺术晶。 (2)思考:为什么说千佛洞的塑像,每一尊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读读第2个句子。 (3)讨论这两个句子的关系。 (第1句概括地说,第2句具体地说。从最大的佛像和最小的菩萨的对比中,说明工艺的精美。) 6.指导阅读第3自然段。 (1)指名朗读这段课文,找出这段的重点词句:敦煌的壁画,像朵朵鲜花,艳丽多姿。 (2)说说这段课文两句话的主要意思。(第1句用比喻像朵朵盛开的鲜花,总说敦煌壁画的艳丽多姿;第2句就壁画的内容的丰富来具体说明第1句所说的艳丽多姿。) (3)让学生朗读课文,指导学生分别用像的比喻句式和有的有的的句式各说一句话o 7.阅读课文第1、2、3自然段。·讨论:这三段课文主要写什么? 8.作业:课后作业本第5题,(作业本)第1题。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抓住重点词语缩写句子,用不仅还造句。 2.背诵课文第4、5自然段,能按照课文内容给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3.加深对敦煌莫高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的理解,更加热爱我国民族文化。 (二)教学过程 1.阅读课文第1、2、3自然段,说说这三段的主要意思。 2.指导阅读第4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①这一段课文写了什么?②划出表示人物动作的词语(轻提、舒展、高高地举到、拨动)。 (2)指导学生说说这段课文4句话的意思。(前一句描述这幅巨大壁画的背景:清清的池

水,池水中朵朵鲜花,被池水环绕的金碧辉煌的亭台楼阁,渲染了环境的艳丽多姿。后3句是壁画的主体,着重勾画了画中人物的艳丽多姿,即:第2句,完整地介绍了在金碧辉煌的亭台楼阁演奏的乐师和起舞的少女;第3句,概括地描写了起舞的少女;第4句,具体细腻地描述了其中一个梳着发髻的女子的动人舞姿。)

(3)理解艳丽多姿金碧辉煌亭台楼阁翩翩起舞优雅华丽端庄舒展等词语的意思。

(4)指导学生边阅读课文第4自然段,边观察第2幅图。①注意抓观察点的转移由四周的自然景观,到中央的亭台楼阁;由中央的亭台楼阁到在亭台楼阁表演的全场人物;由演出的全场人物到翩翩起舞的少女;由翩翩起舞的少女群体,最后集中在其中一个。使学生知道作者是由四周到中央,由整体到局部,由面到点,有条不紊地把这幅巨画呈现在读者面前的;②要注意抓住人物的动作描写。不但要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语,而且要注意这些动作词语的排列次序是不能更动的。3.教学课文第5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说说这一段课文的主要意思(是写作者站在这幅壁画前的内心感受)。 (3)作者的感受是分几步来表达的?(先总说眼前的一切就好像都是活的,再用不仅还把对壁画栩栩如生的感受充分地表达出来。) (4)指导用不仅还造句。 4.指导背诵课文第4、5自然段。 (1) 齐读。 (2) 说说这两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3) 找出重点词语,试着背诵:巨大的壁画池水鲜花亭台楼阁乐队少女翩翩起舞优雅端庄女子轻提舒展举到拨动好像都是活的不仅还 (4)指名背诵。5.作业:《作业本》第2、3、5、6、7、8题。教学设计方案篇4

本文记叙了春秋时期晏子出使楚国,凭借自己的机智和辩才维护个人和国家的尊严,不辱使命的故事。课文通过三个小故事:进城门、见楚王、赴酒席,展示了晏子的一身正气和过人智慧,体现了晏子这位出色的政治家、外交家的机智灵活的论辩、反击技巧,和他处处以国家尊严为重的凛然气节。全文以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为序,先交待了时代背景和事件的起因,中间叙述了晏子与楚王三个回合的斗智过程,最后以一句话交待出斗智的结果。结构精巧,紧凑完整,故事情节有起有落,矛盾冲突合情合理,且高潮迭起,扣人心弦。既干净利落又风趣幽默,具有极强的故事性。课文叙述语言简洁生动,通过对话展开情节,刻画人物。人物语言符合人物身份,描写楚王与晏子的对话,双方辩词的锋芒,都

表现得准确而生动,恰当地体现了人物的身份特征。文中楚王的话不多,多为设问口气,但从楚王见到了晏子,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这句话中的冷笑一声和设问句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就能体会出楚王的目空一切、傲慢无礼的神情。还有从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这句话中的打发一词,可以看出楚王对晏子的不尊重,又一次让人体会到楚王的傲慢无礼。在安排酒席招待晏子时,当楚王得知堂下的囚犯是齐国人时,他又借故侮辱齐国: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情?再一次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目空一切、傲慢无礼的楚王形象。而全文重点抓住晏子对待楚王时动作、神态的描写,如:严肃、拱了拱手、故意笑了笑、面不改色这些词语和语言的描写,如: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钻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等语句,也让我们体会到了晏子的冷静、机智、灵活和能言善辩。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应该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要达到上面的要求,教师就必须让学生充分地自己读书,读出声,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读出神,读的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本课我准备通过小声自由朗读全文,使学生初步感知课文;默读全文,画出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怎样侮辱晏子?和晏子怎样反驳的相关语句,让学生深入探究课文;分角色朗读楚王与晏子的三次对话,帮助学生准确体会楚王侮辱晏子时蛮横霸气、盛气凌人的神情,领略到晏子反驳时表现出的沉着、睿智的论辩、反击技巧。从而降低学习难度,突破重难点。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并且正确书写本课的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表演课本剧。

3、了解故事内容,理解晏子反驳的话,体会他出使楚国时表现出的沉着睿智、机智灵活,以及维护齐国尊严的凛然气节。

4、初步了解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认识简单的推理。

5、激发学生为维护国家尊严而挺身而出,据理力争的爱国情感和懂得尊重他人的道理。教学重点:了解故事内容,理解晏子反驳的话,体会他的沉着睿智、机智灵活,以及维护齐国尊严的凛然气节。教学难点:初步了解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认识简单的推理。教学设计:一、简介背景,揭题。距今二千多年前,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群雄纷争的春秋战国时代,其中齐国和楚国是大国,而齐国的强大离不开一个人,此人虽然身材矮小,但能言善辩,口才极好,被派到

其它国家执行外交任务,帮助齐国解决了许多外交上的争端,他就是晏子。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向大家介绍一下晏子。揭示课题,理解使、楚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教师提出初读要求: 1)根据拼音,读准生字词的读音。 2)根据课文内容,想想课文讲了几件事,都是什么事? 3)将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交流以上问题。 1)学生提出自己拿不准的字音,全班交流。 2)课文讲了三件事,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晏子每次都反驳了楚王,维护了齐国的尊严。(学生交流,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3)提出不懂的词和句,师生一起讨论交流。三、深入探究课文,突破重难点。 1、默读课文,思考并勾画理解: 1)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默读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可启发学生联系课文有关句子与背景,作深入地探讨。楚国国势强盛,有吞并各国的野心。侮辱晏子,就是侮辱齐国,显示国威,就是要吓倒齐国,使齐国臣服。 2)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从第三、四、五自然段中画出晏子言行的句子,可引导学生把楚王三次对晏子的侮辱连起来,做比较、分析,梳理出楚王策略和情绪的变化。第一次,就晏子身材矮小发难,这是抓住晏子体形弱点进行侮辱,楚王心中很得意。第二次,楚王以貌取人,加大侮辱的程度,辱骂晏子无能,侮辱点由外而内,由晏子个人延伸到齐国,楚王心中已经恼怒。第三次,在前两次失败后为挽回面子所作的更重的辱骂,采取迂回战术,不再直接对晏子,而是虚拟捉盗贼事件侮辱齐国人的.人品,楚王心中既得意又狂傲。 3)晏子是怎样反驳的?晏子第一次对楚王侮辱的反驳:不是直白地表示不钻洞,而是用无漏可击的推理判断让对方服输。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先肯定两点:一是这是狗洞,二是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进而依两个肯定的判断让楚王去推理,使楚王不得不大开城门迎接晏子。第二、三次反驳可由学生独立地领悟。要鼓励学生有创意地理解,以发展思维的独创性。比如阅读晏子第二次反驳,可能有的学生会领悟到,晏子反驳不仅有力,而且很艺术。楚王说齐国没有人,是指没有人才。晏子以故意没听懂以及夸张和取笑的方法反驳楚王。当楚王更明确侮辱晏子和齐国时,晏子装作为难,提出撒谎和说实话的请求,然后用贬低自己为最不中用的人,鞭挞楚国为最下等国家。这中间有装傻、自贬、取笑、卖弄,在嘻笑之间一步一步地把楚王引到尴尬的地步。第

三次反驳更为艺术,采取将计就计的办法,不揭露楚王的栽赃,而是以橘生淮南淮北结不同果实为例,说出一个结论:水土不同,结果不同。再用这个事实去评价盗贼这件事,这是守中有攻:楚国是生养盗贼的国家。 2、小组讨论交流,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来,待全班交流时共同解决。 3、全班交流。(指定一个小组回答,其他小组作补充。) 4、楚王听了晏子的话是怎样做的?为什么只好这样做?楚王在才智过人的晏子面前弄巧成拙处于被动尴尬的境地,对晏子毫无办法,不敢不尊敬晏子了。 5、为什么楚王不敢不尊敬晏子了?楚王领教了晏子的聪明才智,不敢再生侮辱、取笑宴子的念头了。 6、小结:楚王仗势欺人,想显示一下自己国家的威风,侮辱晏子,实质是侮辱与楚国平等的齐国,晏子每次都能因势利导,逼楚王于被动地位,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5、进一步理解晏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这种精神在今天有什么重要意义,给予我们每个人怎样的启迪。 6、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可以边讲课文,边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也可以学完三个小故事后,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有感情朗读课文。四、表演《晏子使楚》的故事。学生分组表演,教师引导学生评价,可从语言、神态、动作等几方面评价。作业设计:必做题: 1、生字组词 2、把晏子使楚的故事讲给别人听。选做题:小组合作表演课本剧。实践创新作业:收集晏子的故事。板书设计:晏子使楚楚王钻狗洞下等人押强盗晏子(失败)(胜利)狗国下等国生盗之国教学设计方案篇5

教学目标:根据刚入学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段训练的重点,在教学本课时,要教学生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汉字,了解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和联系朗读。及理解诗意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头饰、图画、胶水(或磁石)。教学过程:总()电()一、诵读儿歌,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从开学到现在,我们学过不少儿歌,让我们一起来背诵其中的一首: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这首儿歌是个谜语,谁知道谜底?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谜语诗,学完课文,你们一定能猜出谜底。由学生已知的谜语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课文,同时又为本课猜出谜底作了铺

垫。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认读生字多媒体课件映出山水画,引导学生引导整体观察图画,再由远到近地观察,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然后教师播放优雅的古典音乐,范读课文,让学生很快进入古诗描绘的优美的情境中。方法多样,学习生字。首先,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遇上不认识的字就请拼音朋友帮忙拼一拼,多读几遍。画教学设计教学实录在此基础上,用同位互读,抽卡片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法巩固读音。最后来一个拼字游戏,四人小组合作,用生字卡片在桌上拼出这首诗,比一比,哪个小组又快又好。既巩固了生字的认读,又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三、诵读古诗,展开想象,体会感情这一步是教学的重点,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及动作演示等手法去感悟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描绘的美好画面,感受画的美,语言文字的美。学生自由读诗,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行多读几遍,并读给同位听,这里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兴趣盎然地读诗。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调整教法,学生喜欢读哪一句,就指导学生读好哪一句。导读方法如下:远看山有色,多媒体课件演示山的分解图片,师描绘远山:远远看去,一座座青色的山峰连绵起伏,多美呀!谁能把这行诗读得很美呢?近听水无声,演示水的分解图片,师述,哗哗的流水从山间流出,请一位同学上台来听流水的声音,其他同学把耳朵贴在书上听一听,能听到流水的声音吗?为什么?(画上的水)。那么,这一行该怎么读呢?春去花还在,演示花分解图片,师述,春天到了,百花盛开,现在春天过去了,花怎么还在开放呢?(画上的花)。谁能把这一句读好呢?人来鸟不惊,演示鸟的分解图片,师述,枝头上站着一只可爱的小鸟,咱们来跟它打个招呼吧。请一个同学上来,和下面的同学一起说:嗨,小鸟,你好呀!哎呀,小鸟不理我们,这是怎么回事呀?(画上的鸟)。谁会读这行诗?指导学生把整首诗连起来读好。指名读,齐读,看图读,引读。此时,让学生猜出谜底:画。引导学生再来欣赏一下这幅美丽的画,多媒体课件展示整幅画,配乐,学生边看图边吟诵,还可请学生上台来当小诗人表演这首诗。最后熟读成诵。背诵时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山、水、花、鸟来背。四、趣味练习,书写生字,课外延伸画教学设计教学实录 1、找朋友游戏,把我会说中的六对反义词做成头饰给学生戴上,在找朋友的音乐伴奏下,做找朋友的游戏,找到了朋友就用头饰上的词说一两句话。 2、指导书写人、火、文、六回家请爸爸妈妈猜今天学的谜语,如果

猜对了,就画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送给他们作为奖励,并和爸爸妈妈一起找谜语,课间玩谜语竞猜游戏。

校本课程篆刻教学设计

第一课中国篆刻史 一、教材分析 篆刻简单的说就是书法和雕刻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我觉的篆刻模块在高中开设是最有特色的一个模块,作为一种美术形式来说,书法、篆刻本身就是中国最独有的美术形式,是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 二、教学目标 篆刻的鉴赏,激发学生学习篆刻的兴趣,我国篆刻的起源和历史,使受到篆刻美的陶冶,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与难点 中国篆刻的历史 四、讲授新课 (一)组织学生按照指定位置入坐,课堂秩序安定后,教师提出印章篆刻课程的要求和规定,诠释学习评价表。 1.进入教室后未经老师同意,操作台上的物品不能擅自动用。 2.上课时未经老师同意,不得擅自离开自己的座位。 3.教室内不得大声喧哗,追逐打闹,保持操作场地清洁整齐。 4.爱护工具以及材料,工具使用要规范,课中所用的刀具一定要注意安全,不得玩耍刀具,更不得把刀尖指向他人。 5.下课后要把自己的操作台收拾干净,把工具和材料放回原来位置,不得随意乱动。 6.离开教室前要清理个人所用的工具及材料,工具放回原来位置,并把自己的操作台几周边场地打扫干净,关好门窗。 (二)导入新课 篆刻是一种特有的传统艺术,从古至今已有二、三千年的悠久历史。篆刻,顾名思义,即是用篆书刻成的印章,是一种实用艺术品。

(三)发展历史 殷商 中国篆刻史即是一部印章的历史。有一种观点认为,印章起源于夏、商、周时期,其证据为出土于河南安阳(商朝晚期都城殷墟所在地)的三枚殷铜玺。不过也有很多质疑的声音,认为这三枚铜玺并非殷商之物。 战国时期 现存最古老的印章,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先秦时期的印章叫做鉥,故这一时期的印章统称为古鉥。 (四)、结束语 清初至中叶,丁敬、黄易等人摆脱徽派影响,从汉印再出发,开创浙派,这两大流派主掌了整个印坛。稍后,邓石如精于书法,特别是篆文隶书,结合书与印,所谓《印从书入,书从印出》,不再囿于古印,有了新的面貌,这一风格延续到目前影响极为深远。清末民初,黄士陵、吴昌硕、齐白石诸大家,各有风貌。 五、联系实际 课下继续搜集有关中国篆刻史的资料 六、拓展与提高 第二课篆刻分类 教学目标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认识图形 教学目标: 1、在愉快的教学气氛中通过有趣的活动和游戏中使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几何形体的名称并能识别。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想象和表达的能力。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探讨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物体,培养学生观察、探索的能力是。 教学难点: 区别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学方法: 实物演示法。 课前准备: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体。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激情导入,初步掌握认识物体的方法。 (一)谈话引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小朋友,一只小猫和一只小狗,你们欢迎他们吗?1.出示图片:小猫和小狗 2.小狗说:“谢谢大家.”小猫说:“在学习前我想提一个问题,你们能记住我们吗? 请快想想,怎样才能记住我们.” (二)学生讨论 1.如何记住一只小猫?又如何记住一只小狗? 2.学生反馈:小猫矮矮的、胖胖的、黄色的猫。 小狗高高的、瘦瘦的.3.小结:要记住它们的特点. 二、活动二:练习分类 小狗说: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物体想请你们帮个忙,给它们分类. (一)出示图片:物体分类 (二)分组讨论 1.四人分小组讨论,边发表意见边演示课桌上的物品. 2.学生演示自己不同的分类方法. 出示图片:分类方法一、分类方法二 三、活动三: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小狗说: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些物品好吗? 教师板书:认识物体 (一)认识长方体 1.出示图片:长方体 2.小狗问:它是什么样子? 3.每一名同学从自己口袋里拿出一件一样的物体,看一看,数一数有几个面,摸一摸每个面一样大吗?每一个面是什么形的?起个什么名字? 4.学生反馈长方体的形状特点(1)有六个面;(2)有的六个面都是长方形;有的四个面是长方形,还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四个面是一样大的,还有两个面一样大.

教案评比活动方案 模板

教案评比活动方案 模板

教案评比活动方案 为进一步规范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强化教学质量,树立教学典范,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促进全院教师教学交流及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根据学院教学总体计划,我院将于本学期4月中下旬开展优秀教案评比活动。 一、参评范围及教案要求 1.参评范围:全院所有专兼职教师。 2.参评教案要求:参评的教案须按本学期学院新发的教案模板及编写说明编写,并附有新版教学进度计划表;参评教案包含纸介教案和电子教案;参评教案应涵盖本学期所讲授过的授课内容。 3.评分标准见评分表(附表)。 二、评比程序及时间安排 教案评比按教学团队及教研组初选、专家评选两个阶段进行。 1.教学团队及教研组初选:各教学团队及教研组长组织完成本部门的教师教案的初选,各部门按照教研组人数的50%推选,可以在此基础上多推选教案。各教研组至少推荐如下数量:国际贸易团队共14本(报关组2本;报检单证组3本;货代组4本;应用英语组5本;);动漫软件外包团队共8本(日语组2本;计算机专业组4本;基础组2本);船舶机电团队3本;素质养成中心4本;邮轮乘务3本;宝玉石组2本;基础教研室3本;体育组1本,总计33本。由教研组长完成初评后的收集工作。 参评教师需要提供的材料有: (1) 纸介教案1份; (2) 教学进度计划表1份; (3) 电子教案1份。 收交截止时间为2012年04月13日。 上交地点:考试中心—张淑萍 2.专家评选:2012年04月17-18日,教务处组织评审组对参评教案进行评比。评审地点:会议室

三、奖励办法 1.评比设个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5名,获奖者由学院颁发证书和奖品。 2.教务处通报表扬,向全院教师推荐、观摩。 四、组织 教务处负责制订教案评分标准,评审组根据评价标准对授课教师的教案进行评比。 五、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附:优秀教案评分表 教务处 2012.04.05

小学校本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小学古诗文诵读校本课程方案 课程名称:古诗文诵读 课程意义:学校开展古诗文诵读,在于宏杨和继承中华传统民族文化,强化民族精神教育,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夯实师生的文化底蕴,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课程背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温家宝总理在重要演讲中谈到:“中华文明以其顽强的凝聚力和隽永的魅力,历经沧桑而完整地延续下来,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家庭、社会和教育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2009年,全国两会众多代表和委员纷纷指出:国学进入课堂势在必行,抛弃传统文化是逆潮流的,应该在全社会大力弘杨“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这是时代和社会的需要。 中华民族悠远的传统文化中,传承着崇高的精神和优良美德。其中“天下为公”的理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无为而无不为”的智慧;“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意志;“见贤思齐”的人生哲理等,对于少儿道德信念、精神价值、人格熏陶、习惯养成、文化基础的培养都可以起到不可估量作用。这是人才培养的需要。 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进程中,道德教育、素质教育、校园文化建设长期缺乏有效途径和方法。以古诗文诵读,走进中华经典文化为载体,以丰富活泼的主题教育活动和课堂教学的渗透为阵地,让少年儿童快乐地学习、科学地传承、健康地成长,将在潜移默化中、身体力行中,

认识图形公开课教案

认识图形 一、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初步认识三角形、圆、长方形和正方形,体会“面在体上。” 2、体会三角形、圆、长方形和正方形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3、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初步感知其特点,正确辨别这几种图形。 难点:通过各种操作活动,体会“面由体来”。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圆柱、正方体、长方体、三棱柱等立体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白纸、彩笔、小棒等。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这里有大家熟悉的老朋友吗?(多生答。)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都是我们的老朋友。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个新朋友(出示三棱柱),知道他是什么形状的吗?(它叫三棱柱)。 (二)学习新课: 师:你可以帮我分一分类吗?

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新朋友吧!介绍三角形、圆、长方形和正方形。 1、拼一拼 要求: (1)、用小棒拼一个你最喜欢的图形。 (2)、小组长确定顺序,在小组内轮流说一说:“我用几根小棒拼成了哪个图形” 2、师生共同小结图形的特点: 长方形:上下两条边相等,左右两条边相等,长长方方的。 正方形:四条边相等,正正方方的。 三角形:三条边,三个角。 圆:圆圆的,没有角。 3、找一找,摸一摸。 (1)、请从立体图形中找到这些新朋友,并用手摸一摸,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2)、小组长确定顺序,在小组内轮流说一说: “我在……找到了……,摸起来………………” 4、快速抢答:课件出示图案,学生判断是什么图形。 5、小结:三角形、圆、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平面图形。 6、小组合作:把新朋友从立体图形请下来,描一描。(把三角形、圆、长方形和正方形从立体图形描下来。) (1)、四人小组,由小组长分配任务,每人描一个图形,四个人的图形要不同哦!(2)、小组长确定顺序轮流说一说:“我从什么物品描出了一个什么平面图形” 7、你能从我们的身边找到这些图形吗?用“我发现……是什么图形”来说一说。(三)、巩固应用: 1、生活中的应用:这些交通标志的表面是什么形状的?(渗透交通安全教育) 9、智力大冲关: 第一关:(1)连一连。学生独立完成,并反馈,教师引导并总结。

舞蹈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校本课舞蹈课教学设计 宁安市三陵学校吴雪花 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舞动奇迹》 开发教师:吴雪花 课程类型:艺术类 授课对象:初中生 开发的背景和依据: 随着素质教育浪潮的高涨,学生的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就显的尤为重要。现在的家长,已经不再象过去那样,只要求孩子学习好,其他方面不用管。他们已经完全转变了观念,更注重的是孩子的能力培养,修养培养,以及兴趣培养。所以,家长们都给孩子选择了各种各样的培训班,比如:舞蹈班,美术班,写字班,英语班等等。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学校专门为学生们提供了发挥才能,培养兴趣的机会,开设了舞蹈班。对于女孩子来说,气质是尤为重要的,不管以后是否能在舞蹈方面有成就,增加一下修养,参加这个班也是不错的选择。 一、课程目标 1.倡导体验、实践、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2.训练学生的肢体,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能够掌握舞蹈的基本技能,基本舞步。 3.在培训期间,能够学会至少三种舞蹈:健美操、民族舞、

现代舞。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舞蹈的快乐。 二、课程形式安排 每周三下午第三节课,针对爱好舞蹈的中学生,开设了“舞动奇迹”舞蹈班。 其理论依据与方法手段如下: 1.理论依据:全体学生强调自主合作交流,一切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切实重视所编学校课程的基础性、兴趣性、合作性、交流性。 2.方法手段: 第一:以自编教材为载体,开设一周一节的舞蹈班 第二:发挥学生的优势,也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根据学生 特点灵活处理。 三、课程内容安排: 1.基本功练习2。基本功练习3。基本功练习4。健美操基本舞步练习5。健美操基本舞步练习6。健美操基本舞步练习7 。健美操8 。健美操9。健美操10。健美操11。民族舞基本步练习12。民族舞基本舞步练习13。民族舞基本舞步练习14。民族舞15。民族舞16 。民族舞17 。现代舞18。现代舞19 。现代舞20。汇报演出 四、课程实施建议: 1.让学生在自由、民主、宽松和谐的环境中,感受舞蹈的魅

《认识图形(一)》教学设计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教学设计 三台山九年制学校潘继萍 教学目标: 1、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并能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在对图形进行分类的活动中渗透分类的思想。 3、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目标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的开始,学生虽然没有经历系统学习图形知识,但是学生从小就玩积木,在玩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经验。因此本课就从玩积木开始切入,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了解、感知这几种图形的特征。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能够正确识别这几种图形。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请来了4位老朋友。看!你还记得它们吗?它们都是谁呀?(正方形、三角形、圆形、长方形)今天老师要带领同学们认识几位新朋友,它们已经在大屏幕上等待同学们啦!现在,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些新朋友吧。这些图形很有趣,就像小朋友一样,有的很乖,有的很淘气。

【设计意图】通过采用富有童趣的提问方式,给学生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观察物体,意识到物体是有区别的,为了解图形的特征做准备。 (二)初步认识图形的本质特征 1.认识球 (1)找一找:哪种图形最淘气? 为什么认为它最淘气? (2)摸一摸:找出学具中的球摸一摸,发现球的特征:圆乎乎的,可以任意滚动。 (3)贴图:把球画在纸上,就是这样的。 2.认识圆柱 (1)找一找:哪种图形比较淘气,会顺着一个方向来回滚动。(2)摸一摸:在做操作中感受发现圆柱的特征:两个平平的面是圆形,侧面是弯的,上下一样粗,可以来回滚动。 (3)贴图:把叫圆柱画在纸上,是这样的。 (4)出示短粗形圆柱:这个图形是圆柱吗?说一说理由。 在学生回答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抽象出圆柱的外部特征:两个平平面是圆形,侧面是弯的,上下一样粗,可以来回滚动。 3.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1)找长方体、正方体的相同点。 让学生摸一摸,感受并发现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都有 6个平平

集体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教学活动设计方案模板

集体教学活动设计方案教学活动设计方案模板【--个人简历范文】 如何在知识经济时代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与发展,无疑是当今教学设计研究的基本问题。下面是有教学设计评比活动方案,欢迎参阅。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展示我县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阶段性成果,促进本县中小学教师在教学思想、观念、方式、方法以及主题单元教学设计和研究性学习教学活动的教学设计等方面的转变和提升。特举办xxxx 县中小学教师优秀教学设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专项)评优活动。 二、活动目标: 以《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教程(中级)》的内容,以单元设计为主题,采用中观教学设计思维,加强信息技术在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实施教学方案、开展教学评价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促进教师的新课程理念向教学行为的转化,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设计要求:

1、结合现行的课程内容,以信息化背景下的新课程教育理念为指导,强化以单元主题为主的中观教学设计。 2、设计课型可以是常规课程,也可以是研究性学习课程。 3、一个主题中包含若干个专题。 4、设计模板参照《教育技术中级培训教材》 四、活动对象: 所有参加“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中小学教师。 五、时间安排: 1、3月在全县教育信息化推进会议上作具体的宣传、发动和布置工作。 2、4月-5月,教师认真设计教学方案,或对原有的作业进行修改后交学校“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负责人。

3、5月下旬,由各校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负责人组织,由各校主讲教师从中好的教学设计作品上传。各校的作品数量在10件以内,原则上涵盖各学科。 4、5月20前各校汇总打包后上传,材料内需要有汇总表以及教师的作品,具体邮箱是xxxx 学校姓名学科教学设计主题课型 5、6月xxxx县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小组组织评选,评出等第奖。 一、主题 课堂教学特色教案(教学设计)要求:充分体现学科教学特点,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充分体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有效结合,具有可操作性和说服力。 二、具体要求 课堂教学特色教案(教学设计),必须是本人认真设计的真实成果。在设计中要求做到《标准》、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符合学

校本课程:茶文化教案(2017-2018学年)

第一课不可一日无此君 课时:5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日常生活、诗词故事等讲解茶的文化 教学重点:了解和茶相关的知识 教学难点: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 神农发现茶的故事 茶字字形的演变 二、教学过程 1、教师课件展示故事一首《七字宝塔诗,茶》 教师:阐述诗中蕴含的茶的文化,让学生了解茶文化已经浸透文人骚客的血液,成为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茶的起源与传播 解毒的药——祭祀的祭品——僧侣的饮品——贵族的饮品——全民喝茶 3、茶的历史 (1)陆羽《茶经》记载: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 (2)茶的发源地是中国 (3)青城茶的历史:唐代《茶经》的记载;五代《茶谱》的记载;宋代设茶场。 (4)陆羽和《茶经》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回忆上节课的内容 二、欣赏记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第一集 第三课时 教学设计 一、回顾茶的起源与历史 二、探索新知 (一)导入 故事导入:苏东坡轶事一则 引出关于茶的礼仪和风俗 (二)教学过程 1、迎客第一礼:敬茶 老师提问:同学们有没有从苏东坡的小故事中发现关于茶的礼仪?请知道的同学举手回答。 学生举手回答。 老师揭示答案:苏东坡刚到寺庙,主持虽然看不起他,但还是让小和尚给他上茶。由此可

见,有客人来了,要给客人上茶是主人最基本的礼貌,也是古代的风俗。 过渡语:那么现在这种风俗还存在吗? 2、茶的风俗 欣赏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第三集中的部分片段 第四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 老师展示自己带来的茶叶,先让学生观察茶叶的外形和茶汤的颜色,然后请学生猜这种茶叶是什么茶叶? (二)教学过程 学生回答后,教师揭示答案,带来的茶叫毛峰,是青城本地产的绿茶的一种。 教师:毛峰是绿茶的一种,绿茶就是毛峰这种的种类。有绿茶,是不是还有红茶、黑茶,赤橙黄绿青蓝紫茶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茶叶都有哪些分类。 出示课件 1、茶的分类 (1)按照季节分:春茶、夏茶、秋茶 (2)按照地域划分:西湖龙井、信阳毛尖、武夷岩茶、青城雪芽、黄山毛峰等 (4)按照销路、制作手法等划分 (5)现代的科学划分:以制作工艺为基础,结合成品的品质,分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红茶六类。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茶叶的六大基本种类。 2、茶的包容性 教师:同学们家里肯定也有人喝茶,有没有观察过家人喝的茶是哪种呢?有没有除了六种基本茶叶之外的品种呢? (1)非茶之茶 花茶、药茶、奶茶、酥油茶等的介绍。 课件展示每种茶的代表 老师介绍这些代茶的产地和益处,及主要流行地区。 (2)以茶入菜 教师:茶,除了可以用作饮品之外,还可以用来做菜,完全没有想到吧?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了解几种茶叶做配料的菜。 第五课时 教学设计 一、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二、欣赏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第二集 第二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课时:4课时 教学重点:各类茶具的名称、使用方法及茶艺中介绍茶具的表演方式 教学难点:茶具的使用方法和介绍的表演方式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目标: 1、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行和圆这些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七巧板拼组图形,能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4、初步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第一课时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内容: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多种解决问题方法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小组合作开放型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敢于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从物体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建立平面图形的观念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1. 复习立体图形。 2. 启发学生动手操作,用学具摞出“体”。 二、以旧引新、导入新课 1. 放手让学生独立学习、观察书上第三、四幅例图,并仿照图用正方体、三棱柱体学具在纸上描出正方形、三角形。 问:(1)你刚才从书上第三、四幅图中学到了什么?你是怎么做的? (2)摸一摸描在纸上的正方形、三角形,感觉怎样? 小组讨论:体与面的区别。 2.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哪几个新朋友?(根据学生回答,在图形下板书名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图形(板书课题),这四个图形都是平面图形。 三、多层练习、巩固提高 1. 想象印证 电脑演示:由体引出四个图形,让学生说出图形的名称。 2. 说一说生活中在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这几种图形?请你们去找一找,摸一摸。(让学生分小组离开位置进行活动,再选代表汇报) 3. 小组学习、引导探索 四人小组共同合作、讨论,用小棒摆出几个图形。讲一讲自己的发现、疑惑,再进行全班交流。 4. 分类:新老朋友欢聚一堂,你们能根据它们的特点,为它们分一分小组吗?(小组交流讨论,找出多种多样的分类方法) 指明回答分类方法及理由。 5. 发明设计 (1)请小小设计师们利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组合,设计出一幅美丽的作

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可续页) 教学环节教师的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媒体的作用和 运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学习新知巩固练习评价修正促进迁移 课 堂 教 学 流 程 图

注释:关于学习活动组织 学习活动的组织包括自主学习的设计、协作学习的设计等内容。 1.自主学习的设计:支架式学习、抛锚式学习和随机进入式学习。 支架式学习:是指围绕事先确定的学习主题,建立一个概念框架,框架的建立应遵循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且要因人而异,通过概念框架把学生的智力发展从一个水平引到一个更高水平,就像沿着脚手架那样一步步向上攀升。 抛锚式学习:指根据学习主题在相关的实际情境中选定某个典型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对给定问题进行假设,通过查询各种信息资料和逻辑推理对假设进行论证,根据论证的结果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实施该计划并根据实施过程中的反馈,补充和完善原有认识。 随机进入式学习:指首先确定学习主题,创设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学习主题的各种情境,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随意进入其中任意一种情境去学习。 2.协作学习的设计:竞争、辩论、伙伴、问题解决和角色扮演 竞争:教师先根据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对学习任务进行分解,由不同的学习者“单独”完成,看谁完成得最快最好,然后教师对学习者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论,其他学习者也可以对其发表意见,各自任务完成后,就意味着总任务完成。 辩论:协作者之间围绕给定的学习主题,先确定自己的观点,接着在一定的时间内借助虚拟图书馆或上网查资料,以形成自己的观点,教师对他们的观点进行甄别,选出正反两方,然后双方围绕主题展开辩论,观点论证充分的一方获胜。通过辩论学习者可对问题进一步理解。 伙伴:指协作者之间为了完成某项学习任务而结成的伙伴关系。 问题解决:根据确定的问题,多个学习者组成协作学习小组,根据学习任务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某个学习任务,解决问题。问题解决的最终成果可以是报告、展示或论文等。 角色扮演:指由不同的学习者分别扮演指导者和学习者的角色,由学习者解答问题,指导者对学习者的解答进行判别和分析。角色可以互换。有助于对问题的理解有新的体会,还会增加成就感和责任感。

武汉开发区一中高一历史校本课程历史艺术欣赏教学设计

高一历史校本课程《历史艺术欣赏》教学设计 作者:张书林 (1)课题。《历史艺术欣赏》 (2)课标依据。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规定,在选修内容上“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相关学习内容”。选修五《探索历史的奥秘》有三星堆遗址、玛雅文明、二里头文化、米诺斯宫殿遗址与克里特文明、大津巴布韦遗址等涉及历史艺术;选修六《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有古代埃及文明的历史遗产,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遗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代表,等等。在“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中建议,“充分利用历史音像资料,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历史理解能力”。这些都是制定《历史艺术欣赏》校本课程标准的依据。 (3)学情分析。 刚从初中毕业,武汉市刚宣布中考不考历史,学生对历史的重视程度降到了冰点。进入高中,很多学生大量时间都耗在数理化上,同学生的交谈得知,学生认定历史是开卷考试,可以翻书抄答案,于是,很少有有兴趣学习历史的学生。这种状况对高中历史教学非常不利,对将来学习文科的学生更加有害。 (4)设计思路。 历史艺术欣赏课程是普通高中历史选修课结合本校历史教师实际的校本课程,主要以研究性学习的形式实施的实践性加资料探索性的课程。 这一课程通过具体的学生感兴趣的历史艺术的照片或视频、音频的探索,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究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将中外历史艺术按照时间顺序合编,教师提供每一次课可能欣赏的内容,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题目,然后指导学生如何探究这些历史艺术,下一次课进行欣赏,如此循环往复。 (5)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与高中历史课程联系紧密的历史艺术作品;积累一定历史艺术知识;学会从历史艺术作品中探索历史奥秘。具体知识如下: 古代希腊罗马和中世纪欧洲:《荷马史诗》和19世纪开始的希腊考古发现;罗马的巨型建筑;后世关于希腊罗马的绘画、雕塑、电影等。罗马教廷;文艺复兴中的绘画;凡尔赛。 古代中国:三星堆古蜀文明;商周青铜器;中山国和曾侯乙;秦长城和兵马俑;甲骨文、金文、帛书和简书;秦砖汉瓦和画像石画像砖;王羲之和兰亭;从云岗石窟到龙门石窟;敦煌和莫高窟;唐朝的画家和书法家;王昭君、文成公主和关于她们的艺术;宋徽宗和他的画院;故宫和北京城的建筑;布达拉宫和承德避暑山庄。 近代世界:伦敦;火车和轮船;《马拉之死》和《自由引导人民》;贝多芬和《英雄》;维也纳;巴黎铁塔和美国自由女神像;美国历史画;汽车和飞机;《国际歌》;《列宁在1918》;《大独裁者》;美国和苏联的水利枢纽;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航空母舰和潜艇。 近代中国:圆明园沧桑;上海;武汉;藏经洞发现之后;《井冈山会师》;九一八纪念碑;《黄河大合唱》;延安;《重庆谈判》;毛泽东诗词。 现代世界:《格尔尼卡》与现代艺术;原子弹和氢弹;导弹、飞船和空间站;电视机和计算机;立交桥和 城市雕塑;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摄影;好莱坞。 现代中国:《开国大典》;《我的祖国》;大跃进宣传画;关于林彪集团和江青集团的讽刺画;人民币图案背后的故事;设计师。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分组,按组选择课题,上网络和图书馆搜罗教学资源。 学生事先与教师交流,选择教学资源,设计问题,制定交流程序。 小组展示,全班交流,质疑点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历史艺术美。 加强历史主义、爱国主义。 (6)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教学重点:历史艺术作品的记忆。通过展示、讲解突破。 教学难点:历史艺术作品的理解。通过合作学习、展示交流、质疑点评突破。 (7)教法、学法。 教法:个别指导;点评。学法:合作学习。 (8)教具准备。 历史艺术作品挑选。一体机运用。 (9)课时安排。 1.古代中国2课时,每课时准备5-6项历史艺术,课堂展示、质疑点评2项,3项课余自由交流。 2.古代世界1课时,课堂展示、质疑点评2项,3-4项课余自由交流。 3.近代世界2课时,每课时准备5-6项历史艺术,课堂展示、质疑点评2项,3-4项课余自由交流。 4.近代中国2课时,每课时准备5项历史艺术,课堂展示、质疑点评2项,3项课余自由交流。 5.现代世界2课时,每课时准备5项历史艺术,课堂展示、质疑点评2项,3项课余自由交流。 6.现代中国2课时,每课时准备5项历史艺术,课堂展示、质疑点评2项,3项课余自由交流。 7.总结1课时,评选5项最佳历史艺术欣赏制作,各组选出5件并说明理由,然后按照提名多少排序,最后表决,给予前5名奖励。 (10)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印发欣赏内容和课时分配计划。划分小组,4人为宜,推选小组长,分配组员任务。上网和图书馆搜集教学资源。拷贝、复印相关资源。制作幻灯片、解说词。与教师交流,教师选择课堂展示内容,教师指导展示说明方案。 2.课堂流程。前20分钟,第一小组展示,解说; 其它小组讨论;质疑点评;教师点评。后20分钟,第二小组展示,解说;其它小组讨论;质疑点评;教师点评。 3.课后交流。课堂展示小组择要复印贴墙;其他小组自由交流;保存相关资料。 (11)板书设计。解说要点给每组印发一份。 教师点评使用粉笔临机书写。 (12)预设效果。 人人参与。了解一些历史艺术作品;欣赏能力提高。 可能有部分人抱着来看电影的态度,进行到一定时段后失望情绪加重。 1

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教学设计方案)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方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一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试用)第一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形状和名称。 2.通过数一数、比一比、量一量、折一折等实际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上述图形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几种图形。 3.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主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区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各种图形的纸片若干。

学具:小棒、各种图形的纸片若干、练习纸一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请来了四位小客人。(多媒体出示,毛巾、手帕、三角板、光盘伴着轻快的音乐手拉手走出来。)小朋友,你们认识它们吗?你们知道它们的形状吗?学生回答后,多媒体从上述实物中抽象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然后导入新课。 (意图:新颖有趣的新课导入,旨在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课堂,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二、操作探究,主动参与发现。 (一)找图形。 小朋友,你知道老师在你的信封里都装了些什么?找出来一一告诉你的同桌。 (二)给图形分类。 小朋友,你能给这些图形(如图1)分一分类吗?想一想可以怎样分?为什么这样分?(同桌同学讨论后再分。) (意图:让学生对图形进行分类,这实际上是以图形为载体,对儿童进行一次逻辑训练,达到启迪思维的目的。同时,教师也可以从中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领域。)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二)》教案五篇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二)》教案五篇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WTT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 预习要求: 看课本第2、3页,与同学说一说自己看懂了什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某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2、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数学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对数学的兴趣。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物体中分离出面,再从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 丰富直观体验,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用具: 积木(长方体、正方体、平行四边形、圆柱)、水彩笔、方格纸、白纸、各种彩色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 教学过程: 一、游戏中梳理回顾 (1)小朋友,你们喜欢搭积木吗?今天我们就来搭积木。先请每组的小朋友商量一下,你们准备搭什么。 学生小组内商量后,教师提出要求:请小朋友边搭边注意观察这些积木的形状,有哪些是自己认识的? (2)在学生活动后,指定几名学生拿出已经认识的积木,并介绍它们的形状,相机也让其他学生找一找相同形状的积木。

二、探索中合作感知 (1)引导认识长方形。 ①看一看、摸一摸。 讲述介绍:(教师依次指长方体的几个面)这是长方体的一个面,这是长方体的另一个面,这也是长方体的一个面,长方体有6个面。 布置操作:请你任意选择一个面,正对着自己,仔细看一看它的形状,再用手摸一摸。 ②画一画。动一动脑筋,把自己选择的面的形状在纸上画下来。想一想,该怎么画呢?让我们来动手试一试吧。 ③比一比。请小朋友把自己画下来的图形在小组里交流,互相看一看得到了什么样的图形。 教师借助实物投影仪进一步展示学生画出的各种各样的长方形。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大家画的长方体的一个面,有的是这样的,有的是这样的……, ④揭示名称。想象:让我们闭上眼睛把刚才看见的图形再想一想。 指出:像这样的图形虽然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横着,有的竖着,但我们都把它们叫作长方形。 ⑤找一找。你们手中的长方体还有哪些面的形状也是长方形的?找到后看一看、摸一摸。 (2)自主认识正方形。 ①谈话启发方法。刚才我们用了“先看一看长方体一个面的形状,再摸一摸,然后把它画下来”的方法认识了长方形,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正方体的面是什么形状的呢? 请小朋友每人拿起一个正方体,用刚才认识长方形的方法去认识正方体每个面的形状。 ②学生活动,教师注意观察指导。 ③交流后概括。 让学生将画下来的图形在小组里交流,教师再选择一部分学生画出的正方形在投影仪上展示。 提问:咱们画下来的这种图形叫作什么呢? 概括:这些图形都是正方形。 ④再看一看,正方体的其他面是什么形状的? (3)放手认识圆。 ①引导回顾方法。刚才我们从长方体上认识了长方形,从正方体上认识了正方形,

中班数学教学活动设计方案模板

中班数学教学活动设计方案模板 中班数学教学活动1 活动意图: 电话是现代沟通工具,又是幼儿熟悉的物品,并且电话号码 蕴含了丰富的数知识和经验。中班的孩子刚刚从小班升上来,由 于电话号码都是9以内的数,数点对应也是中班幼儿需要逐步掌 握的,将电话号码和数活动有机整合。因此设计了此次数学活动《家中的电话号码》。让孩子们了解家里的电话对其产生一定的 兴趣,知道电话号码是由数字组成的。在游戏中尝试数与点对应,了解并积累有关数经验。 活动目标: 1、知道电话给人们带来的方便与好处。 2、运用数、物、点对应经验,知道朋友电话号码。 活动准备: 1、各种打电话的场景画面。 2、记录家中的电话号码、0----9数字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察画面,谈论并出示电话记录纸 1、电话有什么用? 小结:电话可以让我们和好朋友互相联系,分享彼此的快乐。 2、记住家中电话号码有什么好处? 小结:如果迷路,在幼儿园里身体不适,都可以打电话到家里。 3、介绍幼儿园电话,数数有几个数字,记住幼儿园电话有 什么用。 小结:如果生病了,可以打电话给老师。如果爸爸妈妈有事 要晚点来接我们,也可以打电话给老师。 二、解读电话记录纸

我们如果想和班级里的好朋友打电话就要知道他们的电话号码。 了解电话记录纸:我们可以用花纹、点点、小棒变成数字,来记录每个小朋友的电话号码,数一数一共有几个,然后找到相应的数字贴在它的下面,就能把电话号码变成数字,知道好朋友家里的电话. 三、幼儿操作 每人一份电话号码纸,把电话号码中的点子变成数字。 四、分享交流 模拟按记录纸上的电话号码拨号,如正确,对方即用铃声表示打通;如错误,则共同检查错在哪个数字上,该怎么变。 中班数学教学活动2 活动目标: 1、认识6以内的序数,并感知序数的方向性。 2、能够正确运用“第几”来表示物体的顺序。 活动准备: 1、能调头的火车图片一幅(画有6节车厢,分别为红色、蓝色、黄色、绿色、紫色、粉色)、数字卡1-6(1套)。 2、小动物图片6张(小熊、小猪、小狗、小鸡、小猫、小兔)。 3、电脑、投影仪、投影幕、 4、记录表若干、电影票若干、水彩笔若干。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小动物坐火车旅行”,帮助幼儿认识“6”以内的序数。 (1)教师出示火车图片(火车头朝左),引导幼儿观察。 导语:“今天天气真好,小动物们准备乘火车去旅行。现在火车开来了。” 提问:

小学二年级校本课程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二年级校本课程《写字》教学设计 第一课左右结构(一) 教学要求: 1、掌握左右结构中左窄右宽型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左窄右宽的字。 教学重点:根据笔画的多少处理好左右的宽窄关系。 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写左右结构的字。 二、指导 1、出示小黑板。涯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左窄右宽的字,左部要写得窄些,而右部要写得宽一些。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6、分析常见病因。 ⑴左窄右宽:①宽窄比例错误。②缺少“避就”而碰撞。 三、练习 1、描红、临写“洁、强、借、扬、破、眼、赔、极、幅”等字 2、完成“想一想”。 在左窄右宽字中,两边笔画的多少与宽窄有没有关系?为什么? 四、课后练习。 第二课左右结构(二)

教学要求: 1、掌握左右结构中左宽右窄型的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左宽右窄的字。 教学重点:根据笔画的多少处理好左右的宽窄关系。 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写左右结构的字。 二、指导 1、出示小黑板。 判 涯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左宽右窄的字,左部要写得宽些,而右部要写得窄一些。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6、分析常见病因。 左宽右窄:①宽窄比例错误。②撇画太斜。 三、练习 1、描红、临写“知、那、到、劲、如、斯、形、刚、都、影、邻、彩”等 2、完成“想一想”。 在左窄右宽和左宽右窄的字中,两边笔画的多少与宽窄有没有关系?为什么? 四、课后练习。 第三课左右结构(三) 教学要求: 1、掌握左右结构中左短右长型的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左短右长型的字。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及反思

《认识图形1》 教学设计及反思 执教者:傅培根 2010年春

认识图形1 执教者:傅培根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第一课时。 2、教材简析 《认识图形》这部分内容,是本册教材《有趣的图形》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是在第一册认识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形,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教材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注重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体会面与体之间的关系。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4、教学重点 会辨认这四种图形。 5、教学难点 体会“面”在“体”上。 6、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实物若干、平面图形若干、白纸、印泥等。 二.教法学法 本次教学活动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注重让学生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探究、建模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融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 三.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出示:漂亮的城堡) 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带我们来到了一座漂亮的城堡,在这座城堡里,住着各种形状的图形,请小朋友们认一认,说一说这些图形的名字。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是立体图形。其实在这些立体图形里,还住着一个庞大的家族,同学们想知道吗?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这些平面图形。(板书:认识图形)

小学校本课程教学设计计划1.doc

小学校本课程教学设计方案1 小学校本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小学古诗文诵读校本课程方案 课程名称:古诗文诵读 课程意义:学校开展古诗文诵读,在于宏杨和继承中华传统民族文化,强化民族精神教育,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夯实师生的文化底蕴,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课程背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温家宝总理在重要演讲中谈到:“中华文明以其顽强的凝聚力和隽永的魅力,历经沧桑而完整地延续下来,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家庭、社会和教育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2009年,全国两会众多代表和委员纷纷指出:国学进入课堂势在必行,抛弃传统文化是逆潮流的,应该在全社会大力弘杨“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这是时代和社会的需要。 中华民族悠远的传统文化中,传承着崇高的精神和优良美德。其中“天下为公”的理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无为而无不为”的智慧;“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意志;“见贤思齐”的人生哲理

等,对于少儿道德信念、精神价值、人格熏陶、习惯养成、文化基础的培养都可以起到不可估量作用。这是人才培养的需要。 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进程中,道德教育、素质教育、校园文化建设长期缺乏有效途径和方法。以古诗文诵读,走进中华经典文化为载体,以丰富活泼的主题教育活动和课堂教学的渗透为阵地,让少年儿童快乐地学习、科学地传承、健康地成长,将在潜移默化中、身体力行中, 实现道德素养、全面素质的提升,从而为教育改革找到突破口。这是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课程方案的建设和实施,对于学校的发展将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课程基础:学校自2011年开始,开展“读千古美文,做华夏赤子”的古诗文诵读活动,得到了领导的肯定、教师的支持、学生的欢迎、家长的认可,社会声誉逐年提高。以诗激情、益智、明理、育人渐成特色。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综合性课程。 课程特点:其课程本身的特点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知识性、教育性的特点。在活动开展中具有整合性、渗透性和广泛性的特点。 民族性—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 知识性—传统的古诗文知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工作单位:北京市大兴区 姓名:教育 ID: 品味经典,弘扬传统文化 教学内容品味经典,弘扬传统文化 《弟子规》、《论语名句》及古诗《春夜喜雨》《赋得古原草送别》 学情分析小学阶段学生已经对传统文化中的唐诗、宋词元曲和历史人 物等有了一定的了解。而小学阶段也是孩子们记忆力最好的时 候,正是学习传统文化经典的大好时光,在这段时间里学习优秀 传统文化经典,实际上是在和先哲交流思想感情。持之以恒,坚 持数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定会滋养他们,成为他们的文化积淀, 使他们终身受益。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经典诗词。 2、课堂指导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3、让学生更加感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4、感受到历史、地理、天文、常识、艺术知识的丰富,激发学习、读 书的兴趣。 教学重点传统文化的重点之一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 传统名句、诗歌,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传 统文化的重点之二是,在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 尊 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 ) ,注重教育学生学以致用,要用实际 行动体现传统文化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 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教学难点传统文化的难点是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这些国学经典都 是古文或是诗词,古文与白话文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 字,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学生初步理解学习内容就成为教学难点,如 果这些难点得到突破,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1)引入情景,激发探究心理。 (2)利用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3)总结回顾,强化记忆。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情景导入,提问学生 曾经背过的古诗词以及传 统文化的经典名句。 黑板板书课堂的主题:品请同学们自己起来背诵自己味经典,弘扬传统文化已经背过或是学过的古诗词 和经典名句。 教学意图 培养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