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湖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湖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湖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湖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

发布部门:规划处发布人:发布时间: 2011-11-16 14:21:22 浏览次数:8

目录

一、现状与形势1

(一)矿产资源概况 (1)

(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现状 (2)

(三)矿产资源供需形势与保障能力 (4)

(四)首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实施成效 (5)

(五)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6)

二、指导原则和规划目标7

(一)指导思想 (7)

(二)规划原则 (7)

(三)规划目标 (8)

三、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11

(一)基础地质调查与矿产资源调查评价 (11)

(二)矿产资源勘查 (12)

(三)勘查规划分区和勘查规划区块 (14)

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15

(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 (15)

(二)有序集约开发矿产资源 (16)

(三)开发利用规划分区和开采规划区块 (16)

(四)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18)

(五)矿产资源开采总量调控 (19)

(六)矿产资源保护 (19)

五、矿业经济发展与结构调整20

(一)矿业经济空间布局 (20)

(二)矿业经济结构调整 (21)

六、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22

(一)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 (22)

(二)矿山环境的恢复治理 (22)

(三)积极推进矿山土地复垦 (22)

(四)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分区 (23)

(五)实施重点工程 (23)

七、规划实施保障措施24

(一)推进规划的法制建设 (24)

(二)完善规划的管理体系 (24)

(三)健全规划实施的激励机制 (25)

(四)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管 (25)

(五)推动规划编制的公众参与 (26)

附表4 2007年湖南省主要矿山开发利用现状表

附表5 截止2007年湖南省主要矿产探矿权现状表

附表6 截止2007年湖南省主要矿产采矿权现状表

附表7 湖南省主要矿产品产量、需求量及其预测表

附表8 湖南省矿产资源重点调查评价分区表

附表9 湖南省矿产资源重点调查评价项目表

附表10 湖南省矿产资源勘查分区表

附表11 湖南省主要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区块表

附表12 湖南省矿产资源开采分区表

附表13 湖南省主要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区块表

附表14 湖南省矿业经济区规划表

附表15 湖南省主要矿产矿山最低开采规模和最低服务年限规划表附表16:湖南省主要矿区最低开采规模和最低服务年限规划表

附表17 湖南省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表

附表18 湖南省土地复垦规划表

湖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

的决定》、《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全省矿产资源特点及供需形势,编制《湖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以下称《规划》)。

《规划》以2007年为基期年,规划期为2008~2015年,远景展望至2020年。

《规划》是指导全省规划期内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纲领性文件;是省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内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进行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的重要依据,是制定全省与矿产资源有关的各类专项规划和编制省级以下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依据。

一、现状与形势

湖南省位于长江中游南部,地处东经108°47′~114°15′,北纬

24°38′~30°08′,土地面积21.18万平方公里。截止2007年底,全省人口6805.70万人,城市化水平为40.45%,2007年全省GDP为9200.00亿元。以矿

产资源开发和生产加工为对象,冶金、化工、建材业已成为全省的支柱产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锰业在全国具有优势地位。在全省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中,矿业(含采选、金属和非金属制品、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总产值2793.55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33.00%,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30.36%。矿业的发展,带动和促进了全省社会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娄底、郴州等市级和桂阳、耒阳、常宁、冷水江、资兴等县级以矿产资源为支撑的矿业城镇。

(一)矿产资源概况

湖南素有“有色金属之乡”和“非金属之乡”的美誉。截止2007年底,已发现矿产141种(含亚种),探明储量的有101种。有特大型矿床8处,大型矿床105处,中型矿床277处,小型矿床1250处。钨、铋、普通萤石、海泡石、

隐晶质石墨等矿种的保有资源储量居全国之首,锰、钴、钒、锑、重晶石、玻璃用砂岩居全国第二,锡、铀、金刚石、水泥用灰岩居第三。钨、锑、铋保有储量分别占世界的34.81%、9.34%、37.18%,具全球优势。15种支柱性矿产中,除石油、天然气、钾盐外,其余12种矿产都有探明储量。全省矿产资源潜在价值达1.26万亿元,排名全国第16位。

湖南矿产资源具有矿种多、大宗矿产少;共伴生矿产多,单一矿产少;难选冶贫矿多,富矿少的特点。全省探明资源储量分布相对集中。大型—特大型矿床占矿床总数的6.89%,其保有和累计探明资源储量占全省的比例分别为:钨

69.41%和73.53%、锡73.80%和68.44%、铋91.04%和89.53%、锌42.13%和41.75%、锑75.53%和84.60%、普通萤石98.04%和96.52%、重晶石97.96%和94.98%、石膏95.20%和95.04%、隐晶质石墨82.03%和77.25%。

湖南地跨南岭、鄂西—湘西、钦—杭等三大重点成矿区带,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锰、金、有色金属找矿潜力巨大。

(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现状

1.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

(1)基础地质调查

已完成全省1∶50万遥感地质调查和重力测量;1∶20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区域水文地质普查、区域化探测量;第二代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已完成1∶25万区域地质调查(修编)7个图幅;1:25万洞庭湖区生态地球化学调查;1∶20万重力测量22个图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198个图幅,占全省土地面积的42.00%;1∶5万区域矿产调查70个图幅,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4.89%;1∶5万矿产资源远景调查33个图幅,占全省面积的8.29%;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5570平方公里;1∶5万遥感地质解译2001 平方公里。

(2)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

1999年以来,在南岭成矿带湖南段、湘西鄂西成矿带湖南段、钦杭成矿带湖南段等开展了国土资源大调查矿产评价。

全省探明矿床1640处,其中达到详查(含煤炭普终)及以上工作程度的有1100处。从2000年至2007年底,实施国家财政投资矿产资源评价,勘查项目419项,完成投资额5.87亿元;期间,全省吸纳社会投资4.84亿元,开展商业性勘查项目820个,商业性矿产勘查项目逐年递增,投资额快速增长。

截至2007年底,全省共有探矿权632个。

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全省已开发利用矿产94种(含亚种)。有矿山企业6019个,其中大型矿山82个,中型164个。大中型矿山占4.09%。矿山从业人数33.71万人。年产固体矿石2.57亿吨,矿山企业工业总产值230.58亿元,利润33.60亿元。

能源矿产:建立了以涟邵、资兴、白沙3个矿务局和煤炭坝、辰溪等煤矿为主体的煤炭工业基地。2007年全省共产煤4904.39万吨,占全国的2.53%。

黑色金属矿产:建立了以华菱集团公司、桃江锰矿、湖南冶金企业集团公司为主体的铁、锰矿产资源开发与生产加工基地。2007年全省产铁矿石425.91万吨,锰矿石114.38万吨。占全国产量的26.5%。

有色金属矿产:建立了以黄沙坪、水口山等铅锌矿和株洲冶炼厂、三立集团为主体的铅锌采选冶工业基地,以锡矿山矿务局、桃江板溪锑矿等为主体的锑生产与加工基地,以柿竹园、瑶岗仙等钨矿和株洲硬质合金厂为主体的钨生产与加工基地。2007年钨、锑、锡、铅、锌、铜等矿种产量分别为2.16万吨、3.33

万吨、3.45万吨、175.24万吨、78.94万吨、32.31万吨。

贵金属矿产:建立了以辰州矿业公司、黄金洞金矿等为主体的黄金生产和加工基地。2007年产金矿石4962.15万吨,占全国的3.19%;产银矿石1.0万吨、占全国的1.03%。

非金属矿产:建立了以湘衡盐矿、湘澧盐矿为主体的盐生产和加工基地,以韶峰集团、雪峰集团等为骨干的水泥生产基地,以及以岳阳磷肥厂、湖南磷化工总厂等为主体的化工生产基地。主要利用的矿种有岩盐、钙芒硝、磷、水泥灰岩、石墨、石膏等,其它非金属矿产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低。

稀有、稀土和分散元素矿产:形成了江华稀土矿等生产和加工基地。

3.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截止2007年底,已发现3000处因矿业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矿山建设占用土地面积约13万公顷,其中污染与破坏的达5万公顷以上;全省因矿坑抽排水导

致地下水系统受到破坏的矿山在200个以上;矿山固体废弃物累计积存量约2.20亿吨、废水约16亿立方米、废气537461.00万标立方米,“三废”对原有的生态系统、地貌景观造成较大破坏。

建立和逐步完善了全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政策法规体系,先后出台并实施了《湖南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湖南省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技术要求》、《湖南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备用金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制度,有力保障和促进了全省矿山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工作。

全省已开展9000余座生产和闭坑矿山的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提供了基础资料,实施了矿山的治理恢复工程,初步建立全省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网络。

(三)矿产资源供需形势与保障能力

国家地质勘查投入虽逐年增加,但用于地质勘查的资金仍然不多。省级公益性地质队伍尚未建实建强,地质勘查投融资体系不够健全。

2.开发利用水平相对较低

加工深加工比例总体较低,产业链较短,产品附加值较低。全省主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三率”水平总体较低。如锰、铁、铜、锌等矿种的“三率”水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历史遗留问题较多

历史遗留的矿山环境问题点多面广,治理工程量大,治理资金严重不足。

4.规划调控力度不够

规划实施管理手段较少,地位不高,强制性不够。实施现行规划的法律法规政策不完善、严肃性不够,规划难以跟上形势和政策的变化。钨、锡、锑、稀土等矿种的国家调控指标与全省资源特点及产业水平不相匹配,导致全省这些矿种实际产量高于国家调控开采总量。煤炭单矿井最低生产规模与全省煤炭资源禀赋特点不相适应。

二、指导原则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大地质找矿力度,增加资源储备和供应。

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绿色矿业和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开采和利用效率,

切实提高全省矿产资源保障能力。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为目标,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以矿产资源合

理利用与保护为主线,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以宏观调

控为手段,统筹全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

理,努力实现资源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二)规划原则

1.注重保护,开源节流

以“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为方针,切实保护优势矿产资源和暂难利用矿产资源。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努力实现资源储量新增与消耗动态平衡;集约节约利用矿产资源,提高开发利用技术水平,提高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

2.发挥优势,保障发展

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全省矿业的基础性产业和支柱性产业的作用与优势,服务于全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新农村建设,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富民强省,跨越发展,推动“小康湖南、和谐湖南”的建设。

3.全面规划,突出重点

适应全省矿产资源管理工作的需要,科学规划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利用,突出重点区域、重要成矿区带、重点矿山、主要矿种、重点矿业基地或园区规划。

4 合理开发,保护环境

强化矿业权准入退出机制,调整矿业结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矿产资源,全面推进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推动全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向绿色矿业的方向转变。

5.因地制宜,互利共赢

统筹考虑全省地质条件和资源基础,加强省内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充分挖掘省内增储增产能力。鼓励外部资金参与省内的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引导省内地勘单位和矿山企业参与国内外重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6.完善管理,构建机制

完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的统一管理。遵循经济规律和地质规律,实行政府和企业联动,公益性与商业性地质勘查合理分工,开发与保护相互协调,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紧密衔接的工作机制。

(三)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

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全面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矿产资源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全面提升矿产资源行政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大基础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勘查力度,力争重要矿产资源及大中型矿山接替资源的找矿取得突破,提高矿产资源可供性;矿产

矿产资源远景调查,每年安排12~20个图幅;开展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和1∶5万高精度磁法测量。

开展湘西地区基础地质多目标遥感调查评价,开展衡阳、涟邵、沅麻等盆地农业地质调查,开展郴州、永州、邵阳等岩溶石山地区水资源调查,开展洞庭湖区、长株潭城市群及京珠和武广沿线地质环境调查,开展人品密集区城市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完成全省新一轮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及全省地下水污染现状调查。

2.开展矿产资源调查评价

开展全省矿产资源潜力调查、矿产资源储量核查和矿业权核查,摸清全省资源潜力,掌握矿产资源储量利用情况。

将成矿条件有利,有资源潜力,但勘查工作程度相对较低的成矿划定为重点调查评价区。全省划定矿产资源重点调查评价区15个,其中龙山—桑植、凤凰—张家界、辰溪—益阳、祁东县谭子山—留书塘、九嶷山—都庞岭、常宁—临武、资兴—宜章、桂东—汝城、茶陵县邓阜仙—锡田等9个为国家级重点调查评价区。

主要管理措施:争取中央财政投入,加大省财政投入,按照“总体部署,分步实施、突出重点”的原则,开展公益性地质矿产调查评价工作,提供找矿靶区和发现新的矿产地,引导后续矿产勘查布局。

(二)矿产资源勘查

争取中央地勘基金,危机矿山找矿基金,加大省级财政投入,并积极引导社会投资,尤其是战略性投资者进入我省开展重要矿产、重点矿区的矿产资源勘查工作。

1.勘查矿种的安排

(1)重点勘查矿种

重点支持对钨、锡、锑、稀土、富铁矿、优质锰矿、金、银、铜、铅、锌、铌、钽、优质高岭土、优质石膏等矿种的勘查。

(2)限制商业性勘查矿种

限制对全省钨、锡、锑、稀土、煤、钒、石墨、重晶石、萤石等矿种的商业性勘查。

2.勘查区域布局

(1)煤炭

重点开展涟邵、郴耒、茶醴煤田煤炭勘查,加大红盆下部和推覆构造下部找煤力度,工作程度以普查为主,实现资源储量升级。

(2)黑色金属

重点开展民乐—古丈、凤凰—芷江、桃江响涛源—宁乡甘棠山、城步兰蓉、桂阳银河—洋市、永州株山、宜章长村—六合镇、蓝山太平—毛俊等地区铁锰矿勘查,重点开展桑植—石门、洞口—通道、宁乡、攸县—茶陵、汝城涧布、江华芙蓉等地区铁矿勘查。

(3)有色金属、贵金属

重点开展湘西北成矿区的龙山—保靖—花垣、凤凰茶坪、桑植箢箕垭等地铅锌矿;雪峰弧形成矿区的沅陵杏仁坪—桃源剪市、沅陵官庄—桃源黄石溪、安化白沙溪—双家坳等地金矿,溆浦剥牛湾—安化毛溪、安化芙蓉等地金锑矿,沅陵寺田坪、通道陇城等地铅锌铜矿;湘东北成矿区的平江指泉岭—浏阳牛家洞、醴陵洪源—东陵等地金矿,平江金盆—栗山洞、浏阳金塘—连云山等地金铜铅锌矿;湘中成矿区的双峰王家湾—南冲、隆回白竹坪—新邵高家坳、新化古台山—青京寨等地金矿,城步苗儿山、祁东米塘—留书塘等地铜铅锌矿,东安牛头寨—大松岭等地锑钨矿;湘南成矿区的茶陵锡田—婆婆仙、桂阳欧家冲—万金窝—耒阳上堡、郴州龙形寨—荷花坪等地锡钨铜铅锌铌钽多金属矿,宜章长城岭、桂阳东华山—郴州欧家冲、汝城新田辽等地铅锌铜金银多金属矿勘查。

(4)稀土、稀有及放射性矿产

适当开展湘南地区花岗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和湘东地区铌钽矿勘查。重点开展湘南成矿区铀矿找矿靶区预查和普查。

(5)重要非金属矿产和水汽矿产

重点开展澧县一带优质石膏和岩盐矿、醴陵一带优质高岭土矿、岳阳一带高岭土和陶瓷土、重要水泥生产基地水泥用灰岩勘查。

开展湘西—湘中—湘南地区岩溶石山缺水地区地下水、重要构造带矿泉水、地热异常带地下热水勘查。

3.推进大中型矿山接替资源勘查

以矿山深、边部为重点,兼顾外围,对规模大、资源利用效率高、产品市场较好、资源危机程度高、资源潜力大的矿山安排资源接替勘查,重点规划部署宜章县瑶岗仙钨矿、常宁市水口山康家湾铅锌金银矿、桂阳县宝山铅锌银矿等16个大中型矿山接替资源勘查。

(三)勘查规划分区和勘查规划区块

1.勘查规划分区

全省划分重点勘查区13个、限制商业性勘查区7个、禁止勘查区103个。

(1)禁止勘查区

具有生态环境保护功能和基础设施保护功能的一定区域、重要城镇以及军事禁区内划定为禁止勘查区,主要包括: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省级以上地质公园等园区和重要历史文化遗产的核心区;重大基础工程设施区、城区及城镇规划区;交通主干线两侧一定范围内(露天开采矿可视距离500.0米、地下开采矿200.0米);军事禁区;重要水源地的一级保护区;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进行矿产勘查的其它区域。

主要管理措施:除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外,禁止勘查区内禁止从事矿产资源勘查活动,不允许设置新的探矿权,已设置的探矿权要依法有序退出。

(2)限制商业性勘查区

国家实施总量调控的优势矿种集中区和具有一定生态环境保护功能区划定为限制商业性勘查区,主要包括:国家限制开采总量的优势矿种集中分布的区域;重要饮水区水源保护区的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省级以上地质公园;重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的核心区之外的区域。

主要管理措施:适度提高准入门槛,限制商业性勘查投入,允许国家财政投资和战略投资者进行适度的风险勘查。编制和实施单矿种的勘查专项规划,严格控制限制商业性勘查区内探矿权数量,新设探矿权必须经过规划审查。优势矿产集中分布区的资源实行整装勘查。

(3)重点勘查区

成矿条件好、找矿潜力大、有望形成大中型勘查或开发基地的地区划定为重点勘查区,主要包括:以往矿产勘查成果已显示成矿地质条件有利、资源相对集中、资源潜力较大、勘查和开采矿产资源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区域;资源潜力较好、工作程度较低的重点勘查矿种集中分布区。全省划分重点勘查区13个,其中龙山—凤凰、溆浦—桃江、靖县—辰溪、祁东—大义山、炎陵—汝城大坪、江永—郴州、临湘桃林—岳阳新开、平江南江—醴陵官庄、衡山—茶陵等9个为国家级重点勘查区。

主要管理措施:国家财政优先部署基础性地质工作,集中进行前期勘查,降低商业性勘查风险;优先投放探矿权,引导多方资金和力量有序投入,鼓励战略投资者跟进开展商业性矿产勘查;对有望形成大中型规模的勘查或开发基地的矿产地,禁止人为分割,鼓励开展区域整装勘查。

2.勘查规划区块

依据成矿地质条件、找矿信息、资源特点、矿业权设置现状,按照科学布局、优化结构的要求,划定勘查规划区块,为合理设置探矿权提供依据,促进矿区的整体勘查。全省划定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区块共225个。

主要管理措施:利用国家财政重点投入,降低商业性勘查风险,吸引社会资金,进行商业性勘查;将勘查规划区块列入省级财政地质勘查项目计划,优先开展地质勘查工作;对找矿信息比较明显(矿种为限制勘查矿种除外)的勘查规划区块,优先出让探矿权。

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

1.能源矿产

煤炭,以娄底、郴州和衡阳三市为重点,形成煤炭集中生产基地,并建立相应的洗选煤基地,形成高附加值的产品。加大煤层气的开采力度,发展环保能源,逐步淘汰煤质较差的矿山企业。

放射性矿产,以铀矿为重点,加大原有铀矿山的开发力度,适当增加铀产能。

以湘东北、湘西北严重缺煤地区为重点,适度开发石煤,用于石煤发电。加强对石煤废渣有用元素的综合利用,防止废渣环境污染。

合理利用浅层地热和中低温地热水资源,改善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探索高温地热水发电途径。

2.黑色金属矿产

围绕铁、锰矿资源开发和深加工,构建永州、湘西、桃江锰矿开采—深加工基地,娄底、湘潭钢铁冶炼加工基地和湘东、江口、祁东、大坪等铁矿开采基地。加强贫铁、难选冶铁矿石的开发利用研究。

3.有色金属和贵金属矿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