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业生态学 期末复习材料

农业生态学 期末复习材料

农业生态学 期末复习材料
农业生态学 期末复习材料

农业生态学

农业生态学(agroecology)是运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与方法,把农业生物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中的相互关系、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持续发展规律的科学

研究对象是农业生态系统

系统的定义

系统论创始人贝塔朗菲:相互联系的诸要素的联合体

钱学森: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的构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有两个以上的组分

☆组分之间有密切联系

☆共同完成一定的功能

系统的结构特点

☆边界:使系统具有相对独立性

☆水平结构:系统的组分及其量比关系(系统的层次越低,组分间的联系越密切,组分间的量比关系也越严格)

☆垂直结构:系统的层次与空间排列方式(系统有不同的层次,组分、元素、子系统、大子系统)

系统的功能特点

系统的功能是一种整体效应,不但包括各组分的独立功能,还增加了各组分之间相互作用后产生的新效应

1+1>2或1+1≠2

生态系统的定义

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其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

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

a环境组分:辐射、气体、水体、土体

b生物组分(生产者、消费者)

生态系统的特点

☆组分上:无生命和有生命

☆空间结构上: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动态性

☆时间变化上:简单到复杂,低级到高级

☆内部功能上:组分间不断进行能量转换与物质循环,使系统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

☆外部关系上:开放系统,物质能量交换

农业生态系统定义

以农业生物为主要组分,受人类调控、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目标的生态系统,受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共同制约

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

☆系统组分:生物组分以人工驯化和培育的农业生物为主;人类——大型消费者,同时是管理者、调控者;环境组分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系统输入:增加了大量的人工输入,如肥料、农药、薄膜、农业机械、人力、信息等

☆系统输出:农产品的大量输出,水土流失等

☆系统功能:系统开放程度高,自身稳定性减弱

☆系统调控:自然调控、农民直接调控与社会经济间接调控

农业效益的构成

社会效益(social effect):指农业生产为社会提供基本需求和社会稳定所产生的效益,通常包括各种农产品和就业机会等

经济效益(economic effect):指农业生产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效益,通常包括农业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经济收益及国家税收收入

生态效益(ecological effect):指农业生产对资源和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通常包括资源耗费速度、环境保护效果和景观美化程度

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研究系统结构组成规律,组分结构以及它们在不同层次水平的相互关系;

研究系统功能运转规律,即能量、物质、价值、信息的流通途径及效率;

研究系统调控规律,农业生态系统的发展演替规律以及人工调控原则与措施;

应用实践,因地制宜建设中国生态农业的理论与技术

最小因子定律

植物的生长取决于数量最不足的那一种营养元素。这种元素不但直接限制植物生长,同时也会限制其他因子的效应。

Shelford耐性定律(Law of tolerance)

对每一种生物来说, 各种生态因子都存在着一个生物学的上限与下限, 它们之间的幅度就是该种生物对某一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

Odum及其他学者对耐性定律的重要补充

同一种生物对各种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宽窄不同

不同种生物对同一种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宽窄不同

同一种生物在不同发育阶段对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不同——阶段性

生态因子的主导作用、同等重要性、不可替代性

同一种生物的不同品种会产生生态型的分化

影响生物的分布

生活型(life form)定义

不同种的生物长期生活在相同环境条件下会发生趋同适应,经过自然和人工选择形成具有类似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

生态型(ecotype)定义

同种生物长期生活在不同自然生态条件和人工培育环境条件下,发生耐性范围的趋异适应,形成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不同的基因型类群(可以遗传)分类:根据主导因子的不同划分(气候生态型、土壤生态型、生物生态型)研究意义

为选种、育种、引种等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对研究生物的生态适应机制与物种进化有重要意义

生境

生物生长的具体地段的综合环境。

生态位定义

生物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所表现出的对特定生态因子的综合适应位置,在时

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物种之间的功能关系,亦即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地位与角色

高斯竞争排斥原理

具有相同生态位的不同物种,在同一生境中不能长期共存;两个物种的生态位越相似,竞争越激烈

意义

建立农田复合群体时,注意物种的选择与搭配(生态位差异),以减少不利竞争作用,充分发挥物种间的有利互补作用

结合生态位理论,阐述高斯竞争排斥原理

同一生境中的群落不存在两个生态位完全相同的物种

同一生境中能够生存的相似物种相似性有限,会发生生态位分离

为了减缓竞争,同一生境中同时存在两个或多个物种时,尽量选择生态位上有差异的类型。

种群(population) 概念

种群是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占据某一特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体

意义

在生物资源利用、保护、病虫害防治、农业生产调控等方面的作用

生物群落

在一定地段或生境中各种生物种群所构成的集合

群落的演替含义

指生态系统内生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及其环境随时间的推移发生有序变化的现象

群落多样性与群落稳定性的关系

群落多样性是影响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多样性有利于提高稳定性:

较丰富的物种和物种个体的均匀分布;

较复杂的种间关系;

较多且交错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较多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路径;

较强大的反馈系统,可减少群落的波动

种群的内禀增长率和环境容量

内禀增长率又称为生物潜能或生殖潜能。指种群在不受空间、食物的限制,并排除了天敌、疾病、其他种群的生物危害、干扰,处于最佳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下,且具有最适密度和稳定年龄分布时表现出的最大增殖速度。

种群在一定环境中所能稳定达到的最大数量(或最大密度),为该环境条件对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常用K表示。

简述r对策和K对策生物的主要特征,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属于K选择类的生物:个体较大,寿命较长,存活率高,要求稳定的栖息生境,不具较大扩散能力,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其种群密度较稳定,常保持在K 水平。但增长率r 低,自平衡时间长,容易灭绝,如大象、恐龙等。

属于r选择类的生物:个体较小,寿命较短,存活率低,增殖率r高,适应多变的栖息环境,具有较大的扩散能力,其种群密度出现大起大落的波动。虽然竞争能力低,但增长率r高,返回平衡水平的反应时间短,灭绝危险小。如细菌、杂草等。

农业生态系统r—K对策类型者的合理配置

利用r-生物加速系统的物质循环,减少损失,增加次级产品的输出

利用K-生物稳定农业生态环境

农业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种之间的关系有那些,举例说明

相互作用可归为两大类:即负相作用和正相互作用类,负相互作用使受影响的种群增长率降低,但并不意味着有害。

竞争(草履虫)、捕食(天敌治虫害)、寄生(赤眼蜂防治棉铃虫、苏云金芽孢杆菌、白僵菌用于防治玉米螟、大豆食心虫、松毛虫。绿僵菌金龟子幼虫。放线菌病毒)

偏害作用(乔木与灌木;地衣、苔藓与树木)

偏利(乔木与灌木;地衣、苔藓与树木)

原始合作(豆科植物与禾本科植物间套作、玉米与马铃薯的间套作、立体种养,稻萍鱼组合)

互利共生(反驺动物与细菌)/无影响

群落演替

指生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及其环境随时间发生有序变化的现象

特点与趋势: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不可逆过程

生物多样性3个主要层次:

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景观

狭义的景观是指一般在几平方千米到数百平方千米范围内,由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以某种空间组织方式组成的异质性地理空间单元。

广义的景观则没有地域空间范围的原则性限定,包括从微观到宏观不同空间尺度上,由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组成的异质性地理空间单元。

景观元素有三种类型:

斑块(patch) 斑块是一个在外观上与周围环境明显不同的非线性地表区域。

走廊或廊道(corridor) 与本底有所区别的一条带状土地,可以看作是一个线状或带状的斑块。

基质(matrix) 相对面积大于景观中斑块和廊道的景观要素,是景观中最具有连续性的部分,往往形成景观背景。

景观生态学研究内容包括4个方面:

景观结构:不同景观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①从野外到城镇范围内景观的空间格局和结构;

景观功能:各种景观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能量流、物质流和物种流(例如动物活动等)。②空间格局和景观过程的联系;

景观变化:景观的结构和功能上随时间的变化。③人类活动对景观格局、过程和变化的影响;

景观管理:通过分析景观特征,提出景观利用管理最优化方案。④尺度和干扰对景观的作用。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

理论基础是整体论(holism)和系统论(system theory)

一般说来,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

等级理论与尺度效应

自组织理论

边缘效应与生态交错带

边缘效应或边际效应(edge effect)

指斑块边缘部分由于受两侧生态系的共同影响和交互作用而表现出与斑块内部不同的生态学特征和功能的现象。

边缘物种(edge species)

需要稳定而相对单一环境资源条件的内部物种,往往集中匀在斑块内部,而另一些需要多种环境资源条件或适应多变环境的物种,主要集中在边际带

生态系统的结构

指生态系统组分在时间、空间上的配置及组分间的能物流顺序关系。包括:生物组分的物种结构、空间结构(水平结构与垂直结构)、时间结构、营养结构食物链含义

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员间通过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而联系起来的链状结构

营养级

食物链上的每一个食性环节。基本形式:植物草食动物小型肉食动物大型肉食动物微生物

链加环类型

1)生产环,增加的新环节可将非经济产品转化为经济产品。如在种植业的基础上,发展畜牧渔养殖业

2)增益环,新环节转化的新产品本身并不能直接作为产品,但加大了生产环的效益。如用粪、沼气养殖蚯蚓、蝇蛆,用于喂猪、鸡、鱼

3)减耗环,新环节可减少生产环的耗损,提高系统的效益。如引入天敌,减少生产损耗

4)复合环,同时具有两种以上功能的环节。如建立沼气池;稻田养鱼,增产、灭草灭虫减耗,同时增加动物产品

5)加工环(加环特例):农副产品加工增值。如编织篮、筐、草帽、凉席、密度板、燃料等

生态系统的垂直结构、水平结构、时间结构

农业生态系统的垂直结构:包括两个方面:不同类型群落在海拔高度不同的

生境上的垂直分布;同一群落中不同类型物种在垂直空间方向上的分层配置,即成层性,最基本的外貌特征

农业生态系统的水平结构:含义:群落中各物种在水平空间方向上的配置状况。主要特征:斑块状镶嵌,即不均匀分布。交错区、边缘效应、利用价值农业生态系统的时间结构:指在生态系统内合理安排各种生物使他们的生长发育及生物量积累的时间相错有序,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的一种时序结构。在农业生产中,调节时间结构的方式为间作、轮作、套作、轮养、套养等,同时农业生产模式的演进、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也遵循一定的时间顺序。

光能利用率

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形成的干物质中所积累的能量与同期投射到该面积上的太阳辐射能之比。反映初级生产能量转换效率的重要指标能量转化效率(生态效率)

食物链各营养级上能量的转化效率,即某一营养级所固定的能量与前一营养级所持有的能量之比。

能量传递的1/10定律:大致1/10能量转移到下一营养级,采食时的选择浪费和呼吸及排泄,

生态金字塔

营养级由低到高,各级生物个体数目、生物量或所含能量就呈现出下多上少的塔形分布,称为生态金字塔。根据计量单位不同可分为三种(认识进化过程)数量金字塔:捕食食物链,大食小,可比性差。如小食大、寄生食物链不好用。

生物量金字塔:营养级之间生物的生活周期差异不大,陆地捕食食物链,小食大,较易观测,大多适合。寄生、水生不太好用。繁殖速度慢捕食速度快时不适用(海藻-浮游动物-鱼)

能量金字塔:表达了生态系统能量转移的本质,通用。

生态金字塔意义:十分之一定律的直观和通俗表达。

同一营养级内

同化效率=同化量/摄食量

组织增大率=生产量/同化量

生态增长率=生产量/摄食量

不同营养级之间

同化效率=上一级同化量/本级同化量

摄食效率=上一级摄食量/本级摄食量

生产效率=上一级生产量/本级生产量

利用效率=上一级同化量/本级生产量

决定农业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因素

生物因素:群落结构、类型与品种

非生物因素:光照、水分、热量、养分、病虫害

初级生产力的改善方向

提高农业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就是提高E%

选育高光效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

合理密植,建立和调控作物群落结构

改进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立可持续生产体系

提高栽培管理技术,消除或减缓限制因子的制约

次级生产

指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分解者利用初级生产量进行的生长发育、繁育后代的过程

次级生产的能量转化效率

畜禽对饲料转化效率的决定因素

畜禽的种类与品种:不同动物取食同种饲料的能量转化效率与生产效率存在很大差异

饲料的质量:同种动物取食不同饲料的能量转化效率与生产效率也存在较大差异

饲养管理方法与水平

次级生产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转化农副产品,提高利用价值,减少农业生态系统养分的流失;

生产动物蛋白质,改善膳食结构;

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增强生态系统机能;

提高农产品经济价值,促进农业增值和农民增收

次级生产力的改善方向

饲料:发展专用饲料作物生产、利用秸秆饲料、推广全价配合饲料等

品种与类型:培育和推广优良畜禽渔品种、调整种群结构与增加高转化效率种类的比例

饲养环境条件:适度集约养殖、加强养殖环境控制及设施工程建设,减少能量消耗

生态综合养殖模式:增加(腐生)食物链环节、发展沼气、混合养殖、多级利用等

人工辅助能的作用

绝大部分不能直接转化为食物链中的生物化学潜能

改善农业生态系统中某些限制因子,减少能量损耗,促进初级生产生物质能的形成及其在食物链中的转化朝着人们希望的方向发展,从而提高系统生产力

太阳能(直接辐射)生理辐射50% 太阳常数8.12J/cm2/min 4.268MJ/M2/Year 辅助能:除太阳辐射能以外,对生态系统所补加的一切形式的能量统称为辅助能辅助能的类型

自然辅助能

人工辅助能:生物辅助能、工业辅助能(直接工业能、间接工业能)

辅助能转化效率——产投比

指系统产出生物能与投入辅助能之间的比值

辅助能投入水平

指系统单位时间内辅助能总投入量。随辅助能投入水平的增加,能量产出水平相应增加,但产投比不一定增加

辅助能投入结构

指某类型辅助能投入量占系统辅助能总投入量的比例。工业辅助能所占比例的增加是传统农业向工业化农业过度的明显标志,反映农业集约化程度

人工辅助能的合理投入原则

充分认识滥用辅助能会对农业生态系统带来负效应;

注意保护和利用农业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维持机制,发展良性循环生态农业;

依靠现代科技技术,优化人工辅助能投入,减少不必要的辅助能投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投入效率和经济效益,保障农业及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能值分析(20世纪80年代由H.T.Odum创立)

在能流分析基础上,将生态系统中的资源、商品、燃料、产品、服务等各种直接或间接的能量统一使用同一单位(太阳能焦耳)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太阳能值

某种类别能量转换形成过程所需要的太阳能的量,称为该能的太阳能值,单位为太阳能焦耳(Sej)

能值转换率

每焦耳某种能量所含的太阳能值之量(单位:sej/J),是衡量不同类别能量的能质和能级的尺度。如风的能值转换率为625 sej/J,煤炭为40000sej/J ,电力为159000 sej/J

生态系统的能流,是从量多而能质低的等级向量少而能质高的等级流动和转化,能量数量的递减伴随着能质和能级的增加

太阳能值=土地面积×年太阳光能平均辐射量×太阳能值转换率;

风能值=高度×空气密度×涡流扩散系数×风速梯度×土地面积×太阳能值转换率;

雨水势能能值=土地面积×平均海拔高度×降雨量×雨水密度×重力加速度×太阳能值转换率;

雨水化学能值=土地面积×降雨量×吉布斯自由能×雨水密度×太阳能值转换率;

表土损失能值=(土地面积×表土侵蚀率-植被演替面积×表土形成速率)×太阳

能值转换率

能值投入结构指标

系统各类型投入能值占总投入能值的比例

能值投入水平指标

能值密度:EmU / A (单位: sej/m2)

人均能值用量:EmU / P (单位: sej/人)

能值投入效率指标

净能值产出率(EYR):即系统产出能值与系统购买能值之比

能值/货币比率(Energy /$Ratio):单位货币相当的能值量,由一个国家年能值利用总量除以当年GDP而得 (单位:SEJ/$)

可持续发展性指标

环境负载率(ELR):系统购买能值与不可更新资源能值的和与可更新资源能值之比,即(EmF+EmT+EmN) / EmR

能值可持续指标(ESI):系统能值产出率与环境负载率之比,即EYR/ ELR能值理论的意义:

1) 把能量的数与质区别开来;

2) 以能值为量纲,通过能值分析可以将生态系统的各种功能包括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资金流(价值流)建立起联系,进行综合分析,为生态系统的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定量方法

能值分析将能量分析方法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丰富发展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方法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在不同生态系统内,各种物质沿着特定的途径从环境到生物体,从生物体再到环境,通过吸收、固定、释放、迁移、转化而不断流动和循环,构成物质循环质量与能量作为一个统一体,遵循“物质不灭、能量守恒”,其总量在任何过程中都是保持不变的守恒量

地质大循环

指化合物或元素经生物体的吸收作用,从环境进入生物有机体内,然后生物有机体以死体、残体或排队泄物形式将物质或元素返回环境,经过五大自然圈循环后,再被生物利用的过程。特点:时间长,范围广,是闭合式的循环

生物小循环

生态系统环境中的元素或化合物被生物利用后返回环境,不经五大自然圈层的循环,又相继被生物利用的过程。特点:时间短、范围小,是开放式的循环物质循环的基本类型

气相型循环沉积型循环水循环碳循环

氮的固定

生物固氮:由共生固N菌、自生固N菌和蓝藻等低等原核生物把大气中N2转化成NH3和离子态氮的过程

高能固氮(或物理固氮):指雷电、太阳高能辐射、火山爆发等使大气中N2转化成NH3或NO3-的过程

工业固氮(或化学固氮):用高温、高压和化学催化的方法将N2转化成NH3的过程

N循环的几个主要过程

生物有机氮合成:无机态氮NH4+和NO3-合成植物体内蛋白质的过程

氨化作用:微生物分解有机氮化物产生NH3的过程

硝化作用:硝化细菌在有氧条件下将土壤中的NH3 或NH4+氧化成亚硝酸盐、硝酸盐的过程

反硝化作用:反硝化细菌在缺氧条件下,还原硝酸盐释放出N2O和N2的过程水体富营养化

指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水体富营养化发生原因

工业污染

生活污染:农村生活污染逐渐成为主要污染源

农业污染

农田生产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通过径流和淋溶及农田排水进入河道;

畜禽养殖业废水与畜禽粪便未经处理排入河道体,特别是规模化养殖场的发展;

水产养殖业,规模型网围养殖迅速发展,养殖结构单一,饵料投入大,密集度高

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

源头防治——控制外源性营养物质输入

制定营养物质排放标准,实施排放总量控制

工业污水的达标排放

生活污水与垃圾的收集与处理

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发展生态农业

农田生产化肥总量控制与施肥技术改善

畜禽养殖业污水处理与粪便综合利用

水产养殖业控制养殖规模和合理养殖结构,发展生态混合养殖模式末端治理——降低内源性营养物质

物理方法:机械除藻、注水稀释、底泥疏浚等

化学方法: 使用凝聚沉降剂和化学除藻剂等

生物-生态方法:投放微生物制剂、种植水生植物、增加滤食性鱼类和软体类、恢复和重建滨岸带湿地系统等

综合防治更有效

控释肥

通过各种机制,根据作物养分需求,控释养分释放速度和释放量,使养分释放曲线与作物需求相一致

酸雨

指PH值小于5.6的雨水,为酸性湿沉降酸沉降,包括酸性的湿沉降(含硫酸盐和硝酸盐的酸雨、酸雪、酸雹、酸雾等)和干沉降(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氯化物等气态酸性物)

酸雨的危害

引起土壤酸化,导致土壤营养元素和盐离子大量流失,有机质矿化加剧,土壤肥力下降;促使土壤有毒有害金属元素的活化和积累,抑制植物生长;抑制土壤微生物和酶类的活性,影响物质再循环

直接影响农作物生长、降低产量和品质,植物动物微生物都有适宜生长环境要求

降低森林、草地、水生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生物多样性下降,生态系统退化

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及通过食物链间接危害人类;还有危害公共设施等

温室效应

大气中的CO2、CH4等温室气体通过对长波辐射的吸收而阻止地表热能耗散,从而导致地表温度增高的现象

全球气候变暖

由于人类活动排放温室气体,引起温室效应加强而导致的全球温度升高、降水量增加、海平面上升等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生态和环境变化

农业生产中温室气体排放源

稻田CH4排放

农田N2O的直接与间接排放,直接包括施用的氮肥、有机肥与秸秆还田的N2O 排放;间接指农田氮的淋溶或径流损失,另外还有田间直接焚烧作物秸秆的排放畜禽(反刍)动物消化道CH4排放

畜禽粪便CH4与N2O排放

农田施用石灰(酸性土壤地区)和尿素过程的CO2排放

土壤重金属元素的污染

化学性质不活泼、难以被微生物降解与迁,易被土壤吸附与络合残留于土壤耕层,并可能通过食物链不断地在生物体内富集而致害

危害:如日本发生的水俣病(汞污染)和骨痛病(镉污染)

生物放大作用(又称生物浓缩作用)

有毒元素或不易分解的化合物进入生态系统后,沿着食物链各营养级传递并逐渐累积,致使营养级愈高,生物体内的残留浓度愈高最终造成毒害的现象

土壤重金属的来源

外源污染

工业污染:工业三废排放

生活污染:城镇与农村居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排放

内源污染

化肥、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污水灌溉、畜禽粪便等,如磷肥以磷矿石为原料,除P2O5外,同时也含有多种有毒元素

控制、减少各种污染源向土壤的排放

建立工业园区: 远离河道、水源、农田等生态敏感区及生活、商业区

产业结构调整: 发展无污染、轻污染的产业

改造生产技术: 实行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

达标排放及控制排污总量,加强监督监测管理

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

化学方法:施用改良剂,如石灰、碳酸钙、磷酸盐等,通过生物还原反应和吸附固定反应等提高土壤对重金属的固定能力

物理方法:客土法、换土法、淋洗法、焚烧法等

农艺措施:灌水、施肥及改种作物类型等,效果不显著,需配合其他措施生物方法:生物修复(Bioremediation)

生物修复(Bioremediation)

利用特定的生物吸收、转化、清除环境污染物,实现环境净化、生态效应恢复的生物措施

特点:投资低、效益高、治理较彻底(无二次污染)、适用面积大、应用方便、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类型: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及动物修复

关键技术:搜集对污染金属具有特定吸收富集功能的超富集体生物材料或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培育超富集转基因生物

氮沉降

N淋溶

生态平衡、生态失调、生态重建、生态系统的稳定机制

生态平衡: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适应所维持着的一种协调状态。

生态失调:生态系统受到外界压力或冲击,系统的平衡受到影响,如果这种压力或冲击超过了生态系统的生态阈值时,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降低或消灭,造成生态平衡破坏,生态系统衰退或崩溃。

生态重建:生态平衡失调时,为了防止系统逆行演替,人们工具生态失调的调整,通过相应的调节和控制,使破坏的生态平衡得到恢复,并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建立新的生态平衡。

农业生态系统的稳态调控机制:包括内源稳定性机制和外源调控机制。内源稳定性机制:农业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自我维持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外源调控机制:人们利用等衡调控原理,在一定技术条件或投入限量下,力求使农业生态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功能均衡地发展到一定水平使系统功能最佳。

资源(Resource )

广义: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现实或可预见的将来能作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一切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要素。

狭义:仅指自然资源,在一定的时间、地点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的综合。

分类: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或人力资源

农业资源(Agricultural resource )

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联系到农业利用的那一部分

生态足迹法

含义:在一定技术条件下,要维持某一物质消费水平的某一区域人口生存消耗所需的土地面积。

计算公式:区域生态足迹 = 总人口×人均生态足迹,即EF=N ×ef

基本思路:从区域需求方计算生态足迹需求的大小,从供给方计算生态承载力的大小,然后将二者加以比较,得出生态赤字或盈余大小

将土地划分为六大类:耕地、草地、林地、建筑用地、化石燃料用地、水域(假设条件:假设六大类生物生产性土地在空间利用上是互斥的,即“空间互斥性”)

人均生态足迹的计算公式:

I ——为消费项目的类别

Ai ——第i 种消费项目的土地标准占用面积,即折算后的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

Mi ——区域内某种物质的消耗总量

Si ——世界平均单位面积该物质的产出水平

i

i i i i S M A N

A ef //==∑γ

γi ——均衡因子,将不同类型的生态生产性面积转化为具有相同生态生产力的面积,也叫等价因子

生态承载力的计算

含义:一定区域所能提供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

计算公式:生态承载力=总人口×人均生态承载力,即EC=N ×ec

EC ——区域总生态承载力

ec ——人均生态承载力

bj ——人均j 类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

yj ——产量因子

生态赤字或盈余的计算

生态赤字或盈余 = 生态承载力(供应)-生态足迹(需求) = EC - EF 当EC 大于EF 时,则产生生态盈余;

当EC 小于EF 时,则产生生态赤字

生态足迹法的主要缺陷

贸易调整不足

缺乏动态性

明显的生态偏向性

土地功能互斥与现实有一定矛盾

模型参数选择的弹性不足

生态足迹账户涵盖不全面

收益递减规律

单位土地的收入随某一资源投入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的经济现象

生态足迹:在一定技术条件下,要维持某一物质消费水平下的某一区域人口生存消耗所需要的土地(水域)面积。

成本外摊

指农业生态系统在进行农业生产过程中消耗了自然资源成本和利用了生态环境成本,但没有在系统的成本核算中得到反映的现象。造成系统成本核算小于全部实际成本,生产规模过大

j

j j Y b ec γ∑=

收益外泄

指系统在生产过程中使自然资源增殖,改善了资源环境,但不能在系统核算中体现的现象。造成系统收益核算小于全部实际收益,生产规模过小

在农业发展中如何正确处理三效益之间的关系

三效益的表现特点:社会效益是最直接最迅速的表现;经济效益表现较缓慢;生态效益表现相当长远和间接

关系的实质:农业近期、中期和长期效益的关系、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有矛盾与统一的两面

矛盾:过分强调一方,就会损害另一方或两方

统一:统筹兼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获得最佳的综合效益

可持续农业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1991由联合国粮农组织: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有活力、能够被社会广泛接受、确保获得并持续地满足当代和今后世世代代人们需要的农业

中国生态农业的概念

因地制宜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并与传统农业技术相结合,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依据“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生态学原则,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全面规划、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实现高产高效优质持续发展,达到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生态农业模式

定义:生态农业模式是指在实践中形成的比较成功的、相对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形式

分类:(一)农业生态环境制约问题的缓解模式;(二)农田物质循环利用模式

生态农业建设规划的概念

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依据当地资源、环境条件及社会经济状况,遵循农业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对特定区域农业生态系统的产业结构、产业布局和农村经济发展进行部署。

包括各行政区的生态农业规划、生态园区发展规划、农业生态旅游规划、农场生态规划等

生态农业建设规划的原则:

整体性原则协调共生原则递进性原则区域分异原则可行性原则农业现状的优势与制约因素诊断

又称SWOT 分析,指规划对象自身的优势(strength) 、劣势(weakness)、及面临的机会( opportunity ) 和威胁( threats ) 的分析

优势分析:区位优势、社会经济基础、污染负荷较轻的工业体系、地方政府重视程度、人文优势等方面

制约因素分析:资源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薄弱、环保意识、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实力不足、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负面影响

三清工程

清洁田园工程:林网覆盖率、标准农田建设、农药污染控制、化肥污染控制、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无公害产品生产基地等工程

清洁水源工程:河道疏浚工程、工业“三废”治理、水土保持工程、规模畜禽养殖场废弃物达标排放工程、外来入侵生物灭除工程等

清洁家园工程:生活能源工程、改厕工程、生活垃圾处理工程、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环境绿化工程等

常规的农业现代化实质:

是用资金和能源(尤其是化石燃料能)的集约使用,代替传统的对土地和劳力的集约使用;向农业投入大量的商品辅助能,以提供农机、燃油、化肥、农药、灌水等。

论述国内生态农业与国外生态农业的不同

目的和目标不同:中国生态农业的目的是将传统农业生产体系转变成具有多目标,多功能,并以耗散结构方式构成的农业生态经济运行体系;其总体目标是以市场为导向,依托全部农业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三大效益”高效持续发展

运行机制不同:中国生态农业的运行机制是按农业生态经济原理和相关原则,以及国家农业政策组织农业生产经营,既通过农林牧渔全面发展促进农业自然再

农业生态学复习资料

农学专业《农业生态学》末考备考复习参考资料各位同学:揣摩考点、识破亮点、巧抓重点、攻克难点,是末考备考复习过程中的四大秘诀,也是我们巩固知识、加深理解、强化记忆的得力技巧。希望广大同学能够勤奋备考,诚信应考,亮出真才实学,考出优异成绩。建议大家在复习的过程中结合课本及课堂笔记,并根据自身实际就本资料中出现的相关失误与漏洞请自行补充完整,由此带来的不便还望你见谅。在此祝大家新年快乐! ---军军 第一部分:生态农业与持续农业 一、生态农业及其产生的原因 1、生态农业:运用生态系统中生物共生和物质循环再生原理,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吸收现代科学成就,合理地组织农、林、牧、渔、加等产业,以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协同发展的农业生产系统。 2、产生的原因:现代农业有许多负效应,推动了生态农业的产生,主要表现在能源过度消耗、水资源需求量大,供需矛盾突出、成本增加、污染加剧、人口压力不断增大、其他问题如种植结构的单一化,水土流失等。 二、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 1、整体效应原理; 2、生态位原理; 3、食物链原理; 4、物质循环与再生原理; 5、生物的相生相克原理; 6、生物与环境的协同进化原理。 三、生态农业技术体系 1、多维集约用地技术(多熟种植、立体种养)。 2、物质的多层次利用技术A.动物粪便的多层次利用(作为腐生生物的食物源、肥料化、基质化、能源化);B.秸秆的多层次利用(直接还田为肥、堆肥还田、作为动物的饲料、基质化、能源化); 3、物质的良性循环技术(种养结合、立体种植、水土保持技术); 4、生物防除病虫草害技术(利用轮作、间混套作技术来控制病虫草害;通过收获和播种时间的调整来减少病虫草害;利用生物天敌来控制病虫草害); 5、生物能源及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技术(沼气的开发利用技术、地热能的开发利用技术)。 第二部分:农业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一、农业资源分类 1、按可更新的能力可以分为可更新的自然资源和不可更新的自然资源。 2、按贮藏性可分为可贮藏性资源和流逝性资源。

农业生态学-复习资料-山西农业大学

它包括岩圈的上层、全部水圈和大气圈的下层。 (两点补充:①这一定律只有在相对稳定状态下才) 林德曼):生态系统营养级之间能量的转换,大致十分之一转移到下一营养级,以组成生物量;十分之 生态密 。 ,因此,生态密度常大于粗密度。 (生殖潜能)在没有任何环境因素(食物、领地和其他生物)限制的条件下,由种群内在 rm。 (或最大密度),常用K表示。 包括

某一时刻,单位面积或体积内积存的有机物质总量。 FO)或流入量(FI)占库存总量 初级生产和次级生产 根据受人类干扰和控制程度不同,生态系统可分为:原生自然生态系统、经过人类训化的生态系统、全人工设计控制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在结构上包括两大组分:生物组分和环境组分。环境组分(能量环境、有机环境、无机环境)由辐射、气体、水体和土体组成。生物组分按功能分为生产者、大型消费者和小型消费者(分解者)3种类群。 植物生态型的划分:气候生态型、土壤生态型、生物生态型。 根据年龄锥体可将种群分为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种群的分布有3种基本类型:随机的、均匀的、成丛的(聚集的)。 种群增长类型:指数型增长,逻辑斯蒂增长。 任何物种对其他物种的影响有三种形式:有利、有害、无利无害。 种群调节分为密度制约和非密度制约。 种群的基本特征包括种群的空间分布、种群数量和种群的遗传三个方面。 能流遵循的热力学基本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 生态系统的能流和物流是通过食物链或食物网进行的。 农业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主要包括农田、草原、林地生产。 测定初级生产力的方法一般分为:直接测定、间接测定。常规的测定方法包括:直接收收获法、黑白瓶法、二氧化碳测定法、叶绿素测定法、同位素标记法、原料消耗测定法。 碳的储存库:大气圈、陆地生物圈、岩石圈、海洋。 固氮的途径通常有:生物固氮、高能固氮、工业固氮。 生物群落按物种分为植物群落、动物群落、微生物群落。 群落生态主要研究群落的结构、动态变化、内部关系及其分类分布规律等。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物组成的物种结构(多物种配置)、空间结构(多层次配置)、时间结构(时序排列)、食物链结构(物质多级循环),以及这些生物组分与环境组分构成的格局。 农业生态系统的立体结构大体可以分为农田立体模式、水体立体模式、坡地立体模式、养殖业立体模式等。

农业生态学试卷A及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考试题签 农业生态学(A)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生物群落: 2、农业生态系统: 3、食物网: 4、现存量: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自然界中食物链的长度一般有多少级( ) A、4-5级 B、6-7级 C、7-8级 D、9级 2、以下哪些就是初级生产的生产者( ) A、猪 B、牛 C、羊 D、水稻 3、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就是( ) A、南方多于北方 B、内陆多于沿海 C、平原多于山地 D、都就是 4、属于可更新资源的就是( ) A、磷矿资源 B、钾 C、钙 D、水资源 5、物质循环中,属于沉积型循环的就是( ) A、氮 B、氢 C、水 D、钾 6、草食动物牛、羊属于( ) A、初级消费者 B、次级消费者C,生产者D、分解者

7、生物防治利用某一生物种群压制另一类生物种群,使其不能为害农作物,就是利用生物种间的(A) A、负相互作用B、正相互作用C、中性作用D、偏利作用 8、消费者处于食物链的种间环节,属于异养生物,如下面的(D) A、草 B、小麦 C、水稻 D、牛 9、森林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导致(B) A、厄尔尼塔现象 B、温室效应 C、拉尼拉现象 D、赤潮 10、利用天敌来消灭害虫就是生物种间的(C) A、原始合作 B、互利共生 C、捕食 D、共栖 11、生物学放大作用就是指有毒物质在食物链上的(A) A、浓缩 B、降低 C、平衡 D、毒害 12、农业生态系统具有生命特征就是因为其中包括(A) A、生物组分 B、环境组分 C、太阳辐射 D、水 13我国现有耕地约为(A) A、15亿亩 B、30亿亩 C、144亿亩 D、5亿亩 14目前农业上最突出的生态危机就是(A) A、污染危机 B、粮食 C、石油 D、化肥 15、农田生态系统的生产水平较高就是因为增加了(B) A、腐食食物链 B、捕食食物链 C、寄生食物链 D、其她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

农业生态学第三章第四章重点考题

邻接效应:当种群的密度增加时,在邻接的个体之间所出现的相互影响。 最后产量衡值法则:不管初始播种密度如何,在一定范围内,在相同条件下,作物的最后产量差不多是一样的。 生态入侵:由于生态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为生态入侵。 化感作用:指由植物体分泌的化学物质对自身或其他种群发生影响的现象。 边缘效应:由于群落交错区圣经条件的特殊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是的毗邻群落的生物可能聚集在这一生境重叠的交错区域中,不但增大了交错区中物种的多样性和种群密度而且增大了某些生物种的活动强度和生产力。 填空题: 3逻辑斯蒂曲线分为开始期、加速期、转折期、减速期、饱和期5个时期。 4种群利用空间的方式可分为分散利用和共同利用两大类。 7物种多样性可分为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类。 11.群落呈斑块状镶嵌是由亲代散布习性、环境的异质性和种间相互关系所决定的。简答题: 1.简述逻辑斯蒂曲线的意义。(4分) 答:1.他是许多相互作用种群增长模型的基础。 2.它也是渔业、林业、农业等实践领域中确定最大持续产量的主要模型。 3.模型中的两个参数r和k,已成为生物进化对策论中的重要概念,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r表示物种的潜在增殖能力,而k表示环境容纳量即物种在特定环境中的平衡浓度8.成层的生态学意义。 答:1.生物群落的成层性使单位面积内能容纳更多的生物生物种类和数量。 2.可以产生更多的生物物质,同时以复杂的营养结构维持着系统的相对稳定。 3.为人类合理栽培作物群落提供了可贵的依据。 4.缓解不同生物对环境的利用压力扩大利用环境的范围。 四:问答题 1.试论述种群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答:种群间相互作用可分为正相互作用和负相互作用两种。正相互作用按其作用程度分为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和原始协作三种类型,种间结合也是一种正相互作用。负相互作用包括竞争、捕食和寄生三种关系。 在农业中的应用:1.建立人工混交林,林粮间作,农作物间套种 2.稻田养鱼、养萍,稻鱼、稻萍混作 3.蜜蜂与虫媒授粉作物的互利作用 4.生物防治病虫害及杂草 2.顶级群落的定义及特征以及顶级群落理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答:演替中群落结构变化开始较快,随着演替的进行,变化速度减慢而趋于稳定。群落演替系列最后达到稳定阶段,称为顶级,演替最终形成的稳定群落,叫做顶级群落特征:1.它是一个在系统内部和外部、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已达到平衡的稳定系统 2.其结构和物种组成已相对恒定 3.有机物质的年生产量与群落的消耗量和输出量之和达到平衡,没有生产的净积累,其现存量上下波动不大。 4.顶级群落如无外来干扰,可以自我延续地存在下去。 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对撂荒地植被演替的控制 2.农田土壤肥力变化与作物演替利用

农业生态学期末复习题全资料

1、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 2、生态系统: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其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体(在一定空间的全部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体)。 最小因子定律:德国化学家比希提出,“植物的生长取决于数量最不足的那一种营养物质” ,即最小因子定律。 种群调节:指种群数量的控制。是物种的一种适应性反应。种群的数量是由出生与死亡、迁入与迁出两方面决定的,所有影响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的环境因子、生物因子都对种群的数量起调节作用。 4 、种群:在一定时间占据特定空间的同一物种个体的总和,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形式(空间分布:随机的、均匀的、和成从的或聚集的。其增长型:在无环境限制下成指数式增长;在环境制约下成逻辑斯蒂增长。)。 5 、优势种:在群落中地位和作用比较突出,具有主要控制权或统治权的种类或类群,其中优势层中的优势种,称为建群种。 6、群落:同一时间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群落。群落的水平结构特点:常形成相当高密度集团的 片状或斑块状镶嵌。垂直结构的特点:成层性(乔木层、灌木层、草木层、地被层)。 7、边缘效应:由于生态环境的过渡性,不同斑块间能量、物质和

信息交换频繁,生物种类繁多,生产力较高(是指斑块边缘部分由于受相邻斑块或周围环境的影响而表现出与斑块中心部分不同的生态学特征。或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过渡区域称为边缘效应)。8、群落演替: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物种消失,另一些物种侵入,群落组成及其环境想一定方向产生有顺序的发展变化。 9、顶级群落: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通过复杂的发展演替,达到最后成熟阶段的群落与周围物理环境取得相对平衡的稳定群落。顶级群落: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演替发展到最后出现的稳定的成熟群落称为顶级群落。 10 、生态位:生物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所表现的对特定生态因子的综合适应位置。 11 、十分之一定律: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不同利用者之间存在的这种必然的定量关系。在自然条件下,每年从任何一个营养级上能收获到的生产量,按能量计只不过是它前一个营养级生产量的十分之一左右。林德曼把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不同利用者之间存在的这种必然的定量关系,叫做“十分之一定律”。 12、生态金字塔:由于能量每经过一个营养级时被净同化的部分都要大大少于前一营养级,当营养级由低到高,其个体数目、生物量、所含能量一般呈现出下大上小类似埃及金字塔的塔形分布,称为生态金字。其类型有数量金字塔、能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 13、生物放大作用:生物体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某些元素或不易分解

生态学研究方法知识点总结

生态学研究方法知识点概括 第一章绪论 1.生态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①原地观测 ②受控实验 ③生态学研究方法分析 2.原地观测的容: ①野外考察 ②定位观测 ③原地实验 3.生态学综合研究的研究方法: ①资料的归纳和分析 ②生态学的数值和排序 ③生态学的数学模型和仿真 4.生态学研究的基本指导思想: ①层次观 ②整体论 ③系统学说 ④协同进化 5.生态学研究的组织层次 基因—细胞—器官—个体—种群—群落 6.名解: 受控实验:是在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受控生态实验系统中,研究单项或多项因子与相互作用及其对种群或群落影响的方法技术 协同进化:两个或多个物种在种群动态上的相互影响彼此在进化过程和方向上的相互作用,包括生物与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协同进化 7.原地观测:指在实地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考察 第二章野外环境生态因子的观测 1.名解: 环境因子:组成环境的所有要素的总和 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地形因子: 气候因子: 溶解氧:在水中溶解分子态的氧 电导率:电导反应了水中含盐量的多少,水越纯净,含盐量越少电阻越大,电导越小。 色度:颜色,浊度,悬浮物等都是反应水体外观的指标 2.生态因子的分类 按生命特征:(1)生物因子(2)非生物因子 按性质分:(1)气候因子(2)土壤因子(3)生物因子(4)地形因子(5)人为因子 按种群数量变动的影响:(1)密度制约因子(2)非密度制约因子

按生态因子稳定性:(1)稳定因子(2)变动因子 3.地形因子包括哪些? 地理位置海拔高度海陆位置经纬度坡度 4.气候因子包括那些数据? 太阳辐射强度光照强度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土壤温度大气降水风速风向降水量 5.地温(土壤温度)用曲管地温表测量;大气降水用雨量器和雨量计测量;空气湿度用温度计或干湿球温度表测量。 6.水样的采集:现场测定的有PH值、电导率和溶解氧。 7.色度的测量方法: ①铂钴标准比色法 ②稀释倍数法 ③分光光度法 8.了解GPS 统,称为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GPS。GPS是由美国国防部研制建立的一种具有全方位、全天候、全时段、高精度的卫星导航系统,能为全球用户提供低成本、高精度的三维位置、速度和精确定时等导航信息,是卫星通信技术在导航领域的应用典,它极提高了地球社会的信息化水平,有力地推动了数字经济的发展。 第三章生态学观测的取样设计 1.取样的定义与类型:抽取其中一部分作为样本来获取数据并进行分析,进而推断总体的特征,这个过程成为取样。 ①主观取样 ②客观取样(概率取样法) 2.客观取样包括哪些取样方法并了解各取样方法: ①随机取样:样方的设置是随机的,即每一样品单位被抽取的机会是相等的;一般随机取样的方法是将研究地区放入一个垂直坐标中用成对的随机数作为坐标值来确定样方的位置。(缺点:在实际研究中往往难以确切设置,尤其是地形复杂等地;优点:可用于统计分析)②系统取样:根据某一规则系统的设置样方,也叫规则取样;在大多数情况下,先用地形等因素确定第一个样方设置(优点:取样简单,样品分布普遍,代表性强,在植被变差较小的情况下效果好;缺点:好坏不能客观评价,数据也不能进行统计分析) ③限定随机取样(系统随机取样):是系统取样和随机取样的结合,兼有二者的优点,先用系统法将研究地段分成大小相等的区组,然后在每一小区再随机地设置样方(优点:每个区组每个样品被抽取的机会更大,且数据可进行统计分析;缺点:在野外可能更费时间) ④分层取样:将研究地段按自然的界限或生态学标准分成一些小的地段,小地段的划分不是统计学方法,而是自然的界限或生态学的标准(优点:简便易做,也是应用最多的方法;缺点:小地段的大小一般是很难知道的,不等的所以难以进行统计分析) ⑤集群取样:是一种二维水平取样,即首先随机选取样点,在每一个样点取一些样方(而不是一个样方),在这特殊调查中更有效,可有多种设计方案,根据所研究的对象不同而有差异 ⑥环境因子取样:对环境因素,某些因子的值只与样方位置有关 3.群落的最小面积的定义及几种需要了解的群落最小面积

最新农业生态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复习题(作业)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 生态学(ecology):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2. 农业生态学(agricultural ecology, agroecology):是运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把农业生物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中的相互联系、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持续发展规律的学科。它是生态学在农业领域的分支。 3. 系统: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定义) 4. 生态系统(ecosystem):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简言之,是在一定空间内的全部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体。 5. 生产者(producers):是指自养生物,主要指绿色植物,也包括一些化能合成细菌。 6. 大型消费者(macroconsumers):是指以初级生产的产品为最初十五来源的大型异养生物,主要是指动物。 7. 小型消费者(microconsumers):又称分解者,是指利用动植物残体及其他有机物为食的小型异养生物,主要是指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 8. 农业生态系统(agroecosystem):是指以农业生物为主要组分、受人类调控、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目标的生态系统。 二、问答题 1 生态学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事件有哪些? 答:生态学100多年的发展经历了5个阶段: (1)生态学知识累积阶段(1866年前); 主要事件有:在中国长期的农业社会中就累积了像二十四节气这种实质反映气候与生物关系的知识,而且广为流传,成为指导农业生产的重要依据。 (2)个体生态学与群落生态学阶段(1866--1935); 主要事件有:1866年,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定义了生态学,这就标志着生态学的产生。生态学产生以后便分化出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等学科分支。 (3)生态系统生态学阶段(1935—1962); 主要事件有:1935年,植物生态学的英美学派代表人物,英国植物生态学家坦斯列第一次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他把生物与其环境看成是一个动态整体。1941年,美国科学家林德曼,发表了《一个老年湖泊内的食物链动态》的论文。她用确切的研究数据揭示了在食物链顺序转移中生物的数量关系。美国生态学家奥德姆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了遗弃农田的次生演替及生态系统的能流与物流。1952年,他出版了《生态学基础》一书,确立了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地位。 (4)生态学向调控与工程方向发展阶段(1962--); 主要事件有: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卡逊写的《寂静的春天》,她的书是人类生态环境意识觉醒的标志。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于1964年开展以生态系统定量研究为重点的“国际生物学研究计划”之后,又于1971年组织了“人与生物圈”长期研究计划。中国于1972年加入这个研究。1992年的环境与发展大会制定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气候变化公约》、《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21世纪行动议程》、《里约热内卢宣言》。 (5)农业生态学发展的生态学基础;

农业生态学试题库

农业生态学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 ·生态学 2. 环境 3. 环境因子 4. 生态因子 5. 生存条件(生活条件) 6. 种群 7. 种群生态学 8. 密度 9. 生态密度 10. 出生率 11 .死亡率 12 .最大出生率 13 .最低死亡率 14 .实际死亡率 15.实际出生率 16. 捕食 17. 草食 18. 寄生 19. 宿生

20. 寄主 21. 偏利共生 22. 互利共生 23. 群落 24. 群落生态学 25. 优势种 26. 伴生种 27. 生物多样性 28. 群落演替 29. 原生演替 30. 次生演替 31. 生态系统 32. 系统 32. 绿带(光合层) 33. 营养结构 34. 食物链 35. 食物网 36. 营养级 37. 草木食物链 38. 腐生食物链 39. 生态金字塔 40. 生产量

41. 总生产量 42. 初级生产力 43. 次级生产力 44. 生物放大作用 45. 农业生态系统 46. 生态型 47. 人工辅助能 48. 群落的抗变能力 二、选择题 1.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 A、虎 B、真菌 C、细菌 D、森林 2.物质循环中的还原者是()。 A、作物 B、家畜 C、细菌 D、昆虫 3.能量传递的1/10定律是由()提出的。 A、奥得姆 B、林德曼 C、达尔文 D、海克尔 4.在表达不同营养级上生物最合理的科学方法为()。 A、生物量金字塔 B、生物数量金字塔 C、能量金字塔 D、经济产量金字塔 5.种群的正相互作用为()。 A、偏利作用 B、寄生 C、竞争 D、捕食 6.陆生植物一般可分为湿生植物、中生植物和()。

(完整word版)《农业生态学》试卷及答案

《农业生态学》试题 一、是非题(15分) 1、人是农业生态系统组成的中心成 分。() 2、鸟类啄食有蹄类动物身上寄生虫并为该动物提供报警属于原始合作的关系。() 3、学生和椅子就组成一个小小的生态系 统。() 4、农业生态系统受自然与经济双重规律的支 配。() 5、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环境污染基本上是由工业造成的。() 6、科技发展是农业生态学近30年大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7、农业生态系统调控的第二层次是经营者的直接调控。() 8、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主要途径。() 9、植物的生长取决于数量最充足的营养物 质。() 10、森林砍伐后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 替。() 11、自然资源的种类、范围和用途通常是一成不变的。() 12、同一生境中没有任何两个物种会占据同一个生态位。() 13、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充分满足子孙后代的其需求能力。() 14、自然资源受人的影响较大,社会资源受人的影响较小。() 15、稻草→牛→蚯蚓→鸡→猪→鱼属于混合食物链类型。() 二、单项选择(15分) 1、晚稻、中稻、早稻为()生态型 A、温度 B、光照 C、土壤 D、水分 2、全球绿色植物光能利用率平均为() A、0.01% B、0.4% C、0.2% D、0.1% 3、N、P、B、Mg等元素对油菜的生长具有() A、同等重要性 B、有主次之分 C、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之分 D、可替代性 4、马—蛔虫—原生动物属于()类型食物链 A、捕食 B、腐食 C、混合 D、寄生 5、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不符合下列哪条定律() A、热力学第一定律 B、热力学第二定律 C、十分之一定律 D、限制因子定律 6、农业生态系统是() A、自然生态系统 B、人工生态系统 C、驯化的自然生态系统 D、人工的生态经济系统 7、构成生态系统的核心是() A、人 B、生物群落 C、大气 D、太阳辐射 8、固氮根瘤菌和豆科植物间的共生关系属于:() A、原始协作 B、偏利共生 C、互利共生 D、寄生 9、农业生态系统的开放性是指() A、高生物产量 B、高经济产量 C、高生物多样 D、输入输出特点 10、能够决定地球上动物和人口生存数量的是()

《农业生态学》复习资料

绪论 生态学——海克尔H.Haeckel :研究生物与其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与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1866) 农业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基本原理和系统分析方法,研究农业生物与农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和机理,以获得最高生物产量和最佳经济效益,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持农业再生资源持续利用的一门生态与经济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 系统:由相互依赖的若干组分结合在一起,完成特定功能,并朝特定目标发展的有机整体。 生态系统: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 农业生态系统:指在人类的积极参与下,利用农业生物种群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农业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合理的生态结构和高效的生态机能,进行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并按人类的理想要求进行物质生产的综合体 系统的基本特征:1、系统结构的有序性2、系统的整体性3、系统功能的整合性 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1)生物组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2)环境组分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1、受人类的控制2、农业生产系统的净生产力高 3、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简化,自我稳定性能较差 4、农业生态系统是开放性系统 5、农业生态系统同时受自然与社会经济双重规律的制约 6、农业生态系统有明显的区域性表一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区别 类别自然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 生物构成生物农业生物、人类 环境组分自然环境人工调控 系统稳定性高低 开放性封闭开放 净生产力低高 服从规律自然规律自然和经济规律 第二章 §2.1 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与环境 生态因子:自然环境中一切影响生物生命活动的因子。包括太阳辐射、大气圈、水圈、土壤圈。 人工环境:包括人工影响的环境和人工建造的环境 最小因子定律:李比西:植物的生长取决于数量最不足的那一种营养物质。 谢尔福德耐性定律:在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所需要的众多生态因子中,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的过多、过少或质量不足,都会成为限制因子,谢尔福德把最大量和最小量限制作用概念合并为耐性定律。 对耐性定律的补充: 1、同一种生物对各种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不同。 2、不同种生物对同一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不同。 3、同一生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不同。 4、由于生态因子的相互作用,当某个生态因子不是处在适宜状态时,则生物对其他一些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将会缩小。 5、同一生物种内的不同品种,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对多个生态因子会形成有差异的耐性范围,即产生生态型的分化。 趋同适应:指亲缘关系相当疏远的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同的环境之中,通过变异、选择和适应,在器官形态等方面出现很相似的现象,其结果使不同种的生物在形成、生理和发育上表现很强的一致性或相似性。 趋异适应:指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由于分布地区的差异,长期接受不同环境条件的综合影响,不同个体群之间在形态、生理等方面产生的相应的生态变异。 生态型:指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长期生存在不同的生态环境和人工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异适应,并经自然和人工选择而分化形成的生态、形态和生理特性不同的基因型类群。 生态型的形式:气候生态型、土壤生态型、生物生态型 生活型:指不同种生物由于长期生存在相同的自然生态和人为培育环境条件下,发生趋同适应,并经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后形成,具有类似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 生境:指某一生物种群或生物群落,由于生态环境的约束,只能在某一特定区域中生存,则把该区域称为该生物种群或生物群落的生境。生态位:是生物种在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时所表现出的对环境综合适应的特性。即一个物种在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与地位。 §2.2 种群 种群:指在某一特定时间中占据某一特定空间的一群同种的有机体的总称 种群的空间分布特征: 1、空间分布形式:随机型均匀型成丛型(聚集型)

农业生态学题库

农业生态学题库 一、填空题 1、农业的效益可分为农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2、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农业生物常以种群或群落的状态存在。 3、农业生物即是指农业生产过程必不可少的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总称。 4、种群年龄结构是指不同年龄组的个体在种群内的比例和配置情况,根据年龄锥体,可将 种群分为: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 5、依据取得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目和各年龄组的死亡个体数方法的不同,生命表可以分 为动态生命表和静态生命表。 6、种群的发布有3种基本类型:、、。 7、生物种间的正相互作用包括:偏利作用、原始合作和互利共生。 8、生物种间的负相互作用包括竞争、捕食、寄生和偏害作用四种。 9、就农业生产能量转化效率而言,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效率是由生物及其环境两方面 因素决定的。 10、农业生态系统的次级生产力,直接受次级生产者的生物种性、生产方式、养殖技术、养 殖环境所制约。 11、碳主要储藏在大气、生物体、土壤、水圈和岩石圈几个库中。 12、温室气体主要包括:CO2、CH4、N2O、臭氧、氟里昂以及水汽等。 13、全球氮素储量最多的是岩石、大气,其次是煤等化石燃料。 14、循环通常包括:氮的固定、生物体内有机氮的合成、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 等几个重要过程。 15、固氮的途径通常有生物固氮、高能固氮和工业固氮三种。 16、自然界中磷循环属于典型的沉积型循环。 17、钾循环是以地质大循环为主,生物小循环为辅的物质循环管。 18、酸雨是指pH低于的雨水。 19、根据杜能的农业圈层结构理论,他推断出围绕中心城市的6个同心圈层,每个圈层分别 有不同的最适农业生产结构,第一圈层为自由农作圈、第二圈层为林业圈、第三圈层为轮作农业圈、第四圈层为谷物农作圈、第五圈层为三圃农作圈、第六圈层为畜牧圈,第六圈层以外则是以休闲、狩猎为主的灌木林带。 20、根据农业圈层结构,杜能得到两个结论,分别为:生产集约度理论和生产结构理论。 21、农田水分消耗的途径主要有三个方面:植株蒸腾、株间蒸发和深层渗漏(或田间渗漏)。 22、农艺节水主要包括地面覆盖、耕作改良、水肥耦合、抗旱品种选育等。 二、选择题 1、美国科学家小米勒总结出的生态学三定律包括:多效应原理、相互联系原理、勿干扰原 理。 2、A型:凸型的存活线,表示种群在接近生理寿命前,死亡率一直很低,直到生命末期死亡率才升高。人类属于或接近这种类型。 B型:对角型的存活曲线。即种群下降的速率从开始到生命后期都是相等的,表明在各个时期的死亡率都是相等的。 C型:凹型的存活曲线。表示幼体的死亡率很高,以后的死亡率低而稳定。属于这类型的有

农业生态学

农业生态学考试大纲(50分) 第一章绪论(分值0-10%) 1、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生态学、农业生态学产生与发展的必然性与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明确农业生态学在解决农业综合发展所面临问题中的地位与作用。 2、考核知识点 (1)识记:生态学、农业生态学的概念。 (2)领会:农业生态学发展的背景。 第二章农业生态系统(分值0-10%) 1、学习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系统的定义和基本性质;生态系统的概念、基本组分、基本结构、基本功能;了解生态系统与农业生态系统的区别和联系。 2、考核知识点 (1)识记:农业生态系统的概念。 (2)领会: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特点 第三章种群(分值0-10%) 1、学习目的与要求 要求了解生物种群的基本概念,种群的分布与动态变化,种群数量变动规律及其调节,并能将这些原理运用到农业生态系统的管理中去。 2、考核知识点 (1)识记:种群与群落的概念;种间关系 (2)领会:种群的增长:指数式增长和“S”型增长。 (3)综合应用:根据生物种间的相生相克关系,设计立体种植或立体种养的生物组成及其配置模式。 第四章群落(分值10-20%) 1、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群落的基本概念,掌握农业生态系统的各种结构特征,包括层次结构、时空结构与营养结构,并能将这些原理运用到农业生态系统的管理中去。 2、考核知识点 (1)识记:群落结构、生态优势种、食物链、顶极群落的概念; (2)领会:成层性与镶嵌性、群落的交错带与边缘效应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的关系;种群的生态对策(K-对策与R-对策)等。 (3)应用:利用群落的结构原理建立合理的农业生态系统生物结构。 第五章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与环境关系(分值6-10%) 1、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环境和生态因子的概念与类型,掌握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规律和生物对环境的生态适应以及生物的生态效应。 2、考核知识点 (1)识记:生态因子;最小因子定律与耐性定律;生活型与生态型的概念与类型。 (2)领会:光、温度、水分、土壤和生物的生态作用;生态因子间相互作用的特点。 (3)综合应用:从作物的生态适应性出发,对一个特定地区的作物组成及布局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与评价,并提出调整建议。 第六章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分值30-40%) 1、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农业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物质流关系及对系统整体功能的影响,了解碳、氮、磷和水四种重要物质的循环过程。初步掌握提高农业生态系统能量转化效率和农田养分循环效率的途径和方法。 2、考核知识点 (1)识记:气相型与沉积型循环;能量金字塔;地质大循环与生物小循环。 (2)领会:初、次级生产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关系;提高能量转化效率的途径;

农业生态学考研知识点总结

农业生态学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生态学及其发展 1、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在其著作《有机体的普通形态学》中第一次正式提出生态 学的概念,并将生态学定义为: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互相关系的科学。 2、1971年,奥德姆在其所著作的《生态学基础》中,认为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 功能的科学。 3、1866年,德国学者海克尔提出生态学定义,标志着生态学的诞生。 4、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列首次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把生物有机体与其环境看成是一 个整体,提出生态系统是在特定的区域互相作用的全部生物与无机环境的综合体。 5、1942年,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提出食物链

6、20世纪30年代,贝塔朗菲提出系统论;40年代美国科学家香农创立信息论。 7、生态工程是20世纪60年代有奥德姆和马世俊分别提出的。 8、生态学按其性质一般分为理论生态学和应用生态学两大类。 第二节 1、1983年正式确定在农业院校开设农业生态学课,并在1986年有国家教委将农业生态学 列为农学专业的主要课程,同时在部分农业院校开始试办农业生态专业。 第三节 1、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农业生态学系统。 2、农业生态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及其调控的原理和技术途 径。 3、农业生态学的特点:理论实用性、学科交叉性、研究统一性、宏观层次性 第二章

第一节 1、系统:有互相依赖的若干组分结合在一起,能完成特定功能,并朝特定目标发展的有机 整体。 2、一个系统的组成,必须满足3个条件:第一,系统必须具备两个以上的构成要素:第二, 各要素之间必须具有某种联系;第三,各要素必须以整体的形式完成特定的功能。 3、系统的特征:系统结构的有序性、系统的层次、系统的整体性、系统功能的整合性 4、生态系统: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密切 联系、相互作用并具有一定结构及完成一定功能的综合体,或者说是由生物群落与非生 物环境互相依存所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5、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A.G.Tansley首次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 6、生态系统分为生物组分和非生物组分

农业生态学的试题

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农业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是应用生态学原理,系统分析的方法,把农业生产作为一个整体,即农业生态系统,研究其结构、机能、生产力及其调控和管理的学科生态因子;对生物的生长发育起影响作用的环境因子。 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是在人类积极参与下,利用农业生物和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合理的生态结构和高效的系统机能,进行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并按照人类理想要求进行物质生产的有机综合体。 食物连;在生态系统中,源于绿色植物的食物能,通过一系列取食与被取食的转化关系,使各个生物有机体紧密联系起来的营养序列称为食物链。 农业生态工程;农业生态工程就是有效地运用生态系统中生物物种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的生物种群共生原理,多种成份相互协调和促进的功能原理,以及物质的能量多层次、多途径利用和转化的原理,而建立的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稳定和持续高效功能的农业生态系统。

逆行演替;逆行演替就是指原来的群落在外界因素,如采伐、火烧、开垦、放牧、病虫害及其它自然灾害等的作用下,群落由比较复杂、相对稳定的阶段向着简单和稳定性差的阶段退化。逆行演替是群落次生演替的一种特殊形式,其发展的程度取决于外界作用力的强弱及持续时间,当作用力强或持续时间长时,原有群落可能一直要退化到次生裸地。 生活型;生活型是指不同种的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同的自然生态条件和人为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同适应,并经自然和人工选择而形成具有类似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农业资源; 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农业生态系统结构,指农业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栽培的植物、饲养的动物、微生物等)以及这些要素在时间上、空间上配置和能量、物质在各要素间的转移、循环途径。 生态位:是指物种在生物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简答题(每小题5,共50分) 1 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区别? 答:1. 农业生态系统除了主要依靠太阳辐射能以外,还需要人类提供辅助能源(如机械、化肥、农药、排灌、收获、运输、贮藏、加工等)。 2. 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是获得更多的农产品以满足人类的需要。

农业生态学复习资料全

农业生态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4分*10个=40分) 1、农业生态学是研究农业生物与其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农业生态系 统的结构、功能及其调控途径和策略的科学。 2、系统即是指:在一定的时空围(边界),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组分 构成的,具有某种特定的结构与功能,朝着特定目标运动发展的有机整 3、系统功能的整合性即是指系统整体功能大于各组分功能之总和的特性。它靠系统有序为 基础。系统功能的整合性又称整合效应 4、生态系统的准确定义,经历了坦斯利(1935)、林德曼(40年代)、奥德姆(1983)、骆 世明(1987)。骆世明(1987)认为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与其生存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群落生物种群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简而言之:在一定的时空围,生物群落与其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称生态系统。 5、生态系统的结构是指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组分在时空中的分布(生态系统的形态结构)以 及组分间相互联系的有序状态(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6、分解者---指异养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真菌等。由于它们的功能是把有机物还原成 无机物,因此,又称还原者。由于消费者和分解者的生产过程都依赖初级生产,所以它们的生产过程又称次级生产;同理它们又次级生产者。 7、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组分间建立起来的营养(包括物质和能量)供求关系。根据建立方式不同,可分为食物链结构和食物网结构。 8、食物链结构---以食物链方式建立起来的营养结构。食物链是指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员间通过吃与被吃方式而彼此联系起来的食物营养供求序列。如捕食食物链,腐食食物链,混合食物链和寄生食物链。 9、食物网结构—以食物网方式建立起来的营养结构。食物网是指生态系统是由多条食物链相互联结而成的食物供求网络关系。 10、农业生物,即是指农业生产过程必不可少的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总称。 11、农田生物是由多种农作物、稻田人工放养的鱼、蛙、红萍以及农田杂草、自然界昆虫、病原菌、土壤微生物等组成,其中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及肥料作物)是农田生物的主体。 12、种群(population)是指在一定时间占据特定空间的同一物种(或有机体)的集合体。 13、年龄结构(age structure)是指某一种群中,具有不同年龄级的个体生物数目与种群个体总数的比例,常用年龄金字塔来表示。(分为增长型、稳定型、衰退 14、种群的禀增长率(intrinsic growth rate)指在没有任何环境因素(食物、领地和其他生物)限制的条件下,由种群在因素决定的稳定的最大增殖速度,记作rm。也叫作生物潜能(biotic potential)或生殖潜能(reproductive potential)。 15、环境容纳量(carrying capacity)指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有限的环境条件下种群所能达到的稳定的最大数量(或最大密度),常用K表示。 16、【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生态入侵 17、原始协作是指两种群相互作用,双方获利,但协作是松散的,分离后,双方仍能独立生存。例如:1)寄居蟹和某些腔肠动物的共生关系2)某些鸟类啄食有蹄类动物身上体外寄生虫,而当食肉动物来临之际,又能为其报警;鸵鸟与马的协作也很默契,前者视觉敏

农业生态学复习笔记

农业生态学复习笔记 第一章绪论 (1)生态学概念: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2)经典生态学[重点]:个体,种群,生态系统,群落,景观,生物圈 (3)农业生态学概念:农业生态学是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将农业生物与其自然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中的相互联系、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持续发展规律的科学 (4)农业生态学研究对象: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农业生态系统,即研究农业生物之间以及农业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调控途径。 第二章农业生态系统 (1)系统的概念: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农业生态系统,即研究农业生 物之间以及农业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调控途径。构成条件:①由一些要 素组成;②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③要素之间通过相互作用,产生跟各个组成成分不同的新功能,即整体功能。基本特征:系统组分的整体性, 系统结构的有序性,系统功能的整合性 (2)生态系统的概念:是指在一定的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生物、生物 与非生物环境之间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 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基本特征」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主要由四部分构成: 初级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物质【重丿_________ ;生态系统是一个有生命的 开放式的功能系统;一个生态系统占据一定的空间并随时间发生演变;生态系统

内部保持有一定的平衡关系。 (3)生态系统的功能:四个信息——营养信息,化学信息,物理信息,行为信 (4)生态系统的结构的概念_[重点]:指生态系统中组成成分及其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和各组分间的能量、物质、信息流的方式和特点。三种结构:物种结构、时空结构和营养结构。 (5)农业生态系统的概念:指在人类的积极参与下,利用农业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农业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合理的生态结构和高效生态机 能,进行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并按人类社会需要进行物质生产的综合体。组成: 1. 生物组分(经人工驯化的农业生物,最重要的调节者与主体消费者一一人类) , 2.环境组分(自然环境组分,人工环境组分)。基本结构:组分结构,时空结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营养结构。基本功能[重点]:1?能量流——农业生态系 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包括太阳能、自然辅助能、人工辅助能。 2.物质流。3.信息流。 4.价值流。 (6)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区别[重点]:1.生物构成方面:(1)农业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是经人工驯化培育的农业生物以及与之相关的生物,而自然生 态系统中的生物是特定环境下经生物种群间、生物与环境间长期相互适应形成的 自然生物群落(2)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结构单一,物种多样性低于自然生 态系统。2?环境条件方面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条件受到人类的调控与改造,以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