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世纪60年代美国青年对抗文化初探

20世纪60年代美国青年对抗文化初探

20世纪60年代美国青年对抗文化初探
20世纪60年代美国青年对抗文化初探

第19卷 第6期Vol.19 No.6

重庆工学院学报

Journal of Chongqing I nstitute of Technol ogy

2005年6月

Jun.2005

【文化视野】

20世纪60年代美国青年对抗文化初探3

苏红莲1,刘雪玲2

(11陕西理工学院大学外语部,陕西汉中 723003;21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上海 200083)

摘要:青年对抗文化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的一大特色。繁荣的经济,如火如荼的黑人民权

运动,“越战”和“新左”思想是对抗文化产生的重要因素。消极的嬉皮士文化和积极的青年学生

运动是60年代对抗文化的主要形式。相同的目标,使这两股力量在必要的时候联合起来。他们

的努力取得一定成果,成为牵制美国对越战争的主要力量,但是随着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经

济的衰退和右倾势力的强大,学生运动和嬉皮士文化都走向衰落。

关键词:青年;对抗文化;嬉皮士;学生运动

中图分类号:C9121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924(2005)0620114204

Pr i m ary Explora tion on the Confron ti n g Culture of Am er ican Y outh i n1960s

S U Hong2lian1,L I U Xue2ling2,

(11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Depart m ent,Shaanxi I nstitute of Technol ogy,Hanzhong723003,China;

21English School,Shanghai I nternati onal Study University,Shanghai200083,China)

Abstract:Youth confr onting culture is a character of American s ociety in1960s.The p ri m ary fact ors f or the appearing of confr onting culture involves p r os per ous economy,the intense black civil right movement,the V ietnam W ar and the Ne w Left thought.The main f or m s of the confr onting culture of1960s are the negative hi ppy culture and the positive young student movement.W ith the same target,the t w o powers united when necessary,made achieve ment with their ef2 forts and became the main restraining f orce in America launching war against V ietna m.However,with the econom ic re2 cessi on and the m ightiness of R ight opportunist tendencies in the late of1960s and early1970s,the student move ment and hi ppy culture faded.

Key words:youth;confr onting culture;hi ppy;student move ment

20世纪60年代是西方青年文化特别繁荣的时期。美、英、法、德等国的青年遥相呼应,在艺术表现方式、政治思想、道德、宗教等方面对抗本国的主流传统价值观。美国则是60年代青年对抗文化的“精神家园”。在西海岸的旧金山和东部的纽约,前卫艺术家推动着艺术往流行、通俗方面迈进;嬉皮士追求自我的行为风格成为这个时代典型的时尚;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为中心的青年学生运动也在60年代如火如荼。激进的学生组织组建自己的民主组织S DS,借鉴黑人民权运动的静坐、绝食等方式反对学校的冷漠管理、社会不公、技术化社会对大自然和人际关系的破坏等。“越战”则成为诸多矛盾的焦点。

随着60年代末美国经济的衰退,黑人民权法的通过以及通俗艺术被吸纳进主流艺术范畴,对抗文化逐渐衰弱。60年代末,70年代初学生运动首先退出这一波澜壮阔的青年对抗潮流,接着嬉皮士文化也在过度的毒品和性的放纵中走向衰落。

3收稿日期:2004212222,修回日期:2005206222

作者简介:苏红莲(19782),女,河南周口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1

1 对抗文化的背景分析

111 中产阶级的“花朵孩子”———繁荣经济时代的宠儿。“二战”后,美国成了最大的战争受益者。纽约取代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美元也成为最流行的货币。美国经济在战后世界经济的百废待兴中遥遥领先。“二战”后出生的一代成了名副其实的“花朵孩子”,他们不用劳动就有足够的零花钱,甚至可以到欧洲或者世界各地旅游。60年代对抗主流意识的青年不是来自工人阶级,而是整个社会的正在崛起的一个阶层———中产阶级。

60年代的青年也是美国人口大爆炸的一代。高等教育机构为容纳有史以来最多的学生进行了扩充。绝大多数学生住在与工人区隔离开的校园里。他们不用赚钱,没有世俗的责任要承担。因此,他们有足够的休闲时间,没有平常人的担忧和烦恼,他们自由地培养着自己的个性,抒发个人的牢骚。整个年代参加学生运动的只是少数,但却是最聪明,最具有活力的一群。不像黑人青年,白人没有具体的个人利益需要斗争。他们关注的“重点在于道德而不是解决实际问题;目标不是改革而是拯救大众”[1]。

对抗青年的另一个阵营是来自全国各地寻求艺术、自由、意义、刺激的诗人、画家、音乐家,或者各种自成一派的自由精神者。其中有50年代“垮掉的一代”的遗老,如爱伦?金斯伯格(Allen Ginsberg),有逃学的大学生,也有从东方回来的朝圣者。和青年学生一样,他们一般也不用为生计发愁。他们放荡不羁的波西米亚风格,强调自我感受的艺术表达和消极对抗主流的生活方式与青年学生的激进运动形成鲜明对比。

112 “新左派”和存在主义———青年对抗传统的思想武器。“新左派”成为60年代青年对抗文化的政治思想。这一称谓在不同的西方国家有特定的范围。它源于法国,指的是“二战”后在咖啡馆里聚集的一批持不同政见的知识分子和前卫艺术家、作家、哲学家等。在英国,“新左派”指的是一批对英国入侵埃及和苏联斯大林式共产主义感到不满的共产党。萨特的存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成为青年文化的向导。萨特认为青年知识分子应该代替“无产阶级”,成为社会革命的先锋队。但是他并没有提出具体的行动纲领,而是把重点放在体验自我的主观努力上[2]。诺曼?米勒(Nor manMailer)把萨特介绍给美国青年,成为青年文化追求民主、自由、人性、自我的理论基石。与存在主义哲学相对立的功用主义成为激进青年批判的对象。60年代末任教于伯克利大学的马尔库塞被誉为“新左之父”(the father2figure)。学生推举他为反抗传统的武断的主流社会的发言人。他号召“左派”团体武装起“政治游击力量”来推进自由的社会主义[3]。

被称为青年对抗文化之“神父”的诗人爱伦?金斯伯格鼓励人们唤醒自己的情感。他用诗歌激励人们解放被禁锢的精神,推崇自己的价值观,即:放弃物质追求,强调内心平和,追求完美真理[4]。Beatnik成为50年代青年消极地对抗主流社会的典型代表,中文被翻译成“垮掉的一代”。长发、破旧衣服、非暴力、与众不同的放荡不羁的生活方式是60年代嬉皮士的前身。

113 黑人民权运动———学生运动的榜样。如果说嬉皮士直接师承50年代的Beatnik,学生则从英勇不屈的黑人民权运动中汲取精神力量和反抗主流社会、反抗学校非人性化管理、反对越战的具体策略。

自从踏上美洲这块陌生的土地,黑人就没有放弃过争取人权、生命权的斗争。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一批优秀黑人先锋的带领下,美国黑人争取平等待遇的斗争风起云涌。在蒙哥马利,因为黑人妇女罗莎帕克拒绝给白人让座,引发大范围的民权运动。该运动在马丁?路德?金的领导下取得全面胜利。

白人青年学生深深地被黑人的精神所感动。有人参加了“自由骑士”运动,冒着生命危险和黑人一道挑战种族歧视,回到校园后成为学生运动的发起人和领导者。其中有参加1964年学生非暴力运动协调委员会的密西西比夏天项目(M ississippi Summer Project)的马里奥?萨维奥(Mario Savio),他领导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学生运动。

学生运动从社会政治角度对抗主流社会,嬉皮士则从文化艺术、生活方式、道德信仰层面对传统价值发起挑战。Beatnik和嬉皮士的波西米亚风格在“新左派”的激进主义者看来或许过于消极,是一种逃避态度。但是这种逃避是面向内心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感受自我,因此得到青年学生的理解。

2 青年对抗文化的社会历史

211 青年学生运动。大学校园里的中产阶级“花朵孩子”并不感到自己很幸运。学生人数的膨胀和大学管理的僵硬死板是距离他们最近的需要对抗的东西。他们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被隔离在学校管理之外,像“切肉机下的一块肉”,对将来无能为力。所谓将来无非就是工作,赚钱,养家,竭尽全力追求事业成功。然而,这些被经历过战争苦难的父辈视为动力的因素,在60年代的青年人看来却失去意义。他们不断思索生命的真谛,希望在日益复杂的宇宙中找到几乎被忽略的自我[3]。

21111 第一阶段:伯克利学生运动。“伯克利”既指一个城市,也指加州高等教育系统的主要校园,还泛指一种学术风格。按照传统的学术标准来衡量,60年代的伯克利当之无愧地是全国公立大学的领头羊,与最优秀的私立学校相比也毫不逊色。“伯克利”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就如同旧金山和纽约对于嬉皮士。青年学生在60年代早期就参加了华盛顿反战游行和不成功的反对芝加哥大学种族歧视的静坐示威,大量的白人学生参加了黑人民权运动工作。

真正使学生运动成为60年代青年对抗文化一极的是伯克利大学学生进行的各种抗议活动。这所学院的学生受到黑人争取民权的鼓舞,作为旧金山的紧邻,他们还最充分地感受到嬉皮士的自由思想和五光十色的生活。60年代早期,对抗文化的长发,牛仔裤和珠子就在伯克利的各大街道安家落户。

511

苏红莲,等:20世纪60年代美国青年对抗文化初探

与外面色彩斑斓的生活相比,激进的学生发现校园内的日子“没有意义”。学生心中充满不安全感,感到被忽视。1963年肯尼迪总统的遇刺身亡,更加深了这种不安全感。学生对可以预见的未来失去信心,他们开始采取行动直接对抗社会,声援民权运动的校园抗议升温。

在1963~1965年间,学生运动风起云涌。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自由言论运动(Free Speech Movement)。它组织领导了很多学生抗议学校的行动,并取得胜利。1965年随着学生运动的初步胜利、考试的临近和右派政治势力的增强,FS M解散,学生运动走向低潮。

“伯克利”学生的对抗精神令美国各地的青年学生感到振奋。耶鲁大学、卡罗拉多大学、佩恩大学等许多学校都爆发了各种形式的学生抗议活动。

21112 第二阶段:积极参加反“越战”运动并成为主力。学生运动在第一阶段取得了基本胜利。学校的课程设置更趋人性化。学生的各种要求得到满足。1965年美国入侵越南北部,“反战”逐渐成为学生运动的凝聚力。各种学生组织在运动中成熟起来,领导着各自的成员把自发的,短暂的抗议发展成为改革美国社会、追求和平的革命力量。S DS(Students for a Democratic Society)是学生力量的最主要组织机构,于1962年在密歇根成立。“反战”和支持黑人民权运动使得S DS人数迅速增多。杰里?鲁宾和伯克利的激进派学生组成“越南日协会”(Vietnam Day Committee),多次组织学生到伯克利市铁路局进行抗议,阻止把军队往越南派送。S DS在全国各个大学的分部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反战游行,校园抗议成了国家政治的一部分,成了学校生活的一道独特风景。1967年春天,纽约和旧金山举行了规模巨大的游行示威。然而,政府并没有因此而改变政策,调往越南的军队继续增加。人们对杰克逊总统感到失望,开始把希望寄托在1968年民主党的全国大会上,希望通过选举一位反战的自由主义者民主党人总统来结束战争。

共和党强硬人物尼克松在杰克逊退出后成为总统候选人,结束战争的希望破灭了。1969年,激进的左派认为革命在即。在吉姆?梅林(Ji m Mellen)的组织下,左派中的极端分子组成“气象员”(Weather man)把革命从校园带到社会上去。他们武装起来在“暴怒日”(Days of Rage)冲向芝加哥,与一年前镇压集会的警察展开激战。在领导人遇害后,“气象员”转入地下。S DS在暴力与非暴力的选择中四分五裂,大部分学生对政治失去兴趣。21113 第三阶段:右翼势力的增强和学生运动的结束。60年代末,美国人对社会上的各种不公开始失去纠正的兴趣,对对抗文化失去耐心。尼克松打出“法律和秩序”的旗帜进驻白宫,“沉默中的大多数”才是他要关注的群体。政府开始逐渐从越南调回军队,反战运动失去了动力。1969年11月,宾西法尼亚举行了最后一次反战游行。学生也在招兵计划取消后陆续退出游行示威。

1970年4月底,美国入侵柬埔寨。当天晚上,全国各地的校园出现自发的抗议活动。1972年,哥伦比亚反战运动是60年代发展起来的学生运动的最后一次阵痛。之后,波澜壮阔的校园抗议划上了句号。

212 嬉皮士的消极对抗。20世纪60年代末,嬉皮士文化引人注目,作为青年对抗主流文化的一种方式,他们强调自我,张扬个性,提倡非暴力和无政府主义;关心自然环境,反对西方物质主义,反对战争,反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他们在自己的乌托邦里探讨和平、自由和博爱。他们的大师是爱伦?金斯伯格和蒂莫西?利里(Ti m othy Leary):前者是唯美主义诗人,后者是传播毒品实验的心理学家。

美国旧金山东部的Haight Ashbury和纽约东部被称为“东村”(East Village)的地方是他们的精神家园。在这里,萨特的存在主义被付诸实践。嬉皮士们创造了一个完整的、与主流社会格格不入的王国。毒品,性和摇滚是60年代年轻人的表达方式。被主流社会视为洪水猛兽的摇滚音乐理所当然地成为对抗文化的声音。披头士(Beatles),滚石乐队(Rolling Stones),门乐队(the Doors)等一大批摇滚乐队受到青少年的热烈欢迎。

自从Beatnik出现后,青年文化的一大特点就是对神秘、玄妙的极大兴趣。嬉皮士们发现,“非理智的更为成熟的概念存在于东方宗教温和、宁静的沉思中”[5]。许多人购买关于东方宗教的书籍,有的到印度、巴基斯坦、日本等国去朝拜。

但是毒品和开放的性行为吸引了社会上的黑暗势力。毒品贩卖、职业妓女和犯罪团伙的渗入使天真、温和的“花朵孩子”失去了往日的魅力。因吸毒过量而导致死亡的嬉皮士增多,一些公共的性行为带来社会混乱。主流社会对嬉皮士的态度由容忍到厌恶、憎恨。随着60年代末美国经济的衰退,嬉皮士们也不得不考虑基本的生存问题,许多人重新返回自己鄙视的资本主义社会,消失在传统的主流社会中。

3 60年代对抗文化的结局及评价

几十年来,西方学者对60年代青年创造的文化兴趣不减。有人为之感到“震惊”,有人赞扬其可贵的“激情”,还有人称之为美国的“文化革命”。无论如何,60年代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年代。本文中把60年代的青年对抗文化分成嬉皮士和学生运动两大阵营,从经济,社会和政治思想3个方面分析了对抗文化形成的原因并比较详细地剖析了嬉皮士和学生运动的社会历史,对我们正确认识60年代的美国及美国的成长大有裨益。

学生支持黑人民权运动,反对战争,勇于挑起社会良知的重担;青年人责问自己生命的意义,在哲学和东方宗教中体验价值观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尽管他们最终无法解决连哲学家也无法回答的生命意义问题,尽管许多青年借助毒品走向极端唯心的幻觉世界,尽管时代末绝大多数人还是在主流社会中寻找自己的位置,但是他们探求生命意义,以宽容的心态对待与西方文化极其不同的东方文化,强烈谴责社会不公,要求和平,以及他们试图在商业化、技术化的人际关系中构筑新的以爱为核心的乌托邦的努力,这一切都是值得尊敬的。

611重庆工学院学报

参考文献:

[1] Ruth Benedict1Patterns of Culture[M]1Bost on:Hought on M iff2

lin Company,19591

[2] JonesW T1The T wentieth Century t o W ittgenstein and Sartre

[M]1New York:Harcourt B race Jovanovich,I nc,19751

[3] McGillW illia m J1The Year ofMonkey:Revolt on Ca mpus

1969~1969[M]1California:R1R Donnelley&S ons,I nc,

19821

[4] Ti p t on M S1Getting Saved Fr om the Sixties[M]1Calif ornia:U2

niversity of Calif ornia Press,19841

[5] Theodre Roszak1The Making of a Counter Culture[M]1Ne w

York:Doubleday&company,I nc,19691

[6] Louis Harris1The Anguish of Chance[M]1Ne w York:W1W1

Northon&Company,I nc,19731

[7] Gerald Howard1The Sixties[M]1Ne w York:W ashingt on Squ2

are Press,19821

[8] Car ole Fink,Phili pp Gassert,Detlef Junker11968World Trans2

f or med[M]1Ca mbridge:Ca 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1

[9] V i orstM ilt on1Fire in the Streets:America in the1960s[M]1

New York:Si m on&Schuster,19791

[10] Morris,Charles R1A Ti m e of Passi on:America1960~1980

[M]1Ne w York:Har pers&Row,19841

[11] O’Connor D J1A Critical H ist ory of W estern Phil os ophy[M]1

New York:The Free Press,19641

[12] Oakley Ray,Charles Ksir1D rugs,Society&Human Behavi or

[M]1New York:WCB McGra w-H ill,19961

[13] M ichael B rake1Comparative Youth Culture:The s oci ol ogy of

Youth Cultures and Youth Subcultures in America,B ritain and

Canada[M]1London:Routledge,19951

[14] Szat m ary David1Rockin’I n Ti m e:A Social H ist ory of Rock

and Roll[M]1Ne w Jersey:Prentic-Hall,I nc,19871

[15] Daniel Bell1The End of I dol ogy[M]1London:Collier2Mac m i2

llan Press L td,19621

[16] Shacht m an Tom1Decode of Shocks:Dallas t o W atergate:1963

~1974[M]1Ne w York:Poseidon Press,19831

[17] David W allechinsky1Class Reui on’65:Tales of An American

Generati on[M]1Ne w York:Penguin Books,19871

[18] AndyW arhal,Pat Hackett1Pop is m:The Warhol’s60s[M]1Ne w

Y ork:A Harvest/HBJ Book,19801

[19] David Burner1Making Peace with the60s[M]1Ne w Jersey:

Princet on University Press,19961

[20] Ray mondW illia m1The Long Revoluti on[M]1Ne w Y ork:Har pers

&Ro w,19661

(责任编辑 张佑法)

(上接第109页)

[13] 司马迁1史记?商君列传[M]1北京:中华书局,19591

[14] 《韩非子》校注组1韩非子?有度[M]1南京:江苏人民出

版社,19821

[15] 商君书?弱民[M]1北京:中华书局,19741

[16] 周瀚光1管子?治国[M]1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1

[17] 商君书?外内[M]1北京:中华书局,19741[18] 《韩非子》校注组1韩非子?和氏[M]1南京:江苏人民出

版社,19821

[19] 商君书?垦令[M]1北京:中华书局,19741

(责任编辑 张佑法)

711

苏红莲,等:20世纪60年代美国青年对抗文化初探

20世纪60年代美国妇女解放运动

08历21 08022039 曹忆鸣 浅析20世纪60年代美国妇女解放运动 摘要:第二次美国妇女运动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是美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社会运动,其内容涉及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许多方面,对个人和公共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影响,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60年代;美国;女权;解放运动 Abstract: the second American women's movement began in the 1960 s, the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has the biggest impact on social movement, which includes history, politics, economy, culture, and many aspects to the individual, and all aspects of public lif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Keywords: 60s; the United States; feminist; liberation movement 目录 一、工业化对美国妇女运动的促进 (3) 二.20世纪60年代美国妇女解放运动的产生 (4) 三、美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实践 (5) 四、20世纪60年代妇女解放运动的影响 (6) 五、总结 (7)

一、工业化对美国妇女运动的促进 美国的工业化开始于19 世纪初,起飞于内战之后,蓬勃于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工业化的进行加快了美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带来了社会结构和社会观念的变化。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美国妇女的经济地位,教育地位和婚姻家庭地位都得到了重大改变。这些变化都促使她们开始重新确立自己的社会角色。工业化为美国妇女解放提供了机遇,使得妇女经济地位、教育地位和婚姻家庭地位得以提高,这又大大提高了妇女的自我意识,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和妇女地位的进一步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工业化带来的家庭模式和家庭功能的变化使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和角色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一,妇女对婚姻和生育的态度发生很大改变。工业化带来的个人独立性的增强以及核心家庭的出现,使妇女的择偶成为一种个体性的行为,爱情和个人喜好代替家庭背景和经济能力成为择偶的主要因素。工业革命带来的经济独立,使女性改变了婚姻是生存需要的观点,纷纷推迟结婚年龄。随着核心家庭的出现,美国家庭拥有的孩子已经由殖民地时代的7-8 人降至1900 年的平均3.56 人。这期间的人口增长还包括1200 万移民的涌入,这就更加说明了人口出生率的下降。第二,妇女经济独立性的增强使妇女的家庭权利增强。妇女经济独立性的提高使妇女摆脱了对男性经济的依赖,有的甚至要养家糊口,这样妇女家庭生活就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家庭权利得到了提升。第三,工业化形成了新的家庭生活观。这一家庭生活观最早在城市中产阶级家庭中形成,随后被全社会所认同。由于这一时期城市中产阶级对儿童童年的重视,使母亲在养育孩子上花费更多的精力。由于家庭和工作严重分离,家庭被作为远离外部竞争压力的避风港湾。而妇女被期望集中精力料理家务和照顾孩子,不再分担家庭的经济负担。丈夫和妻子各司其职,妻子主要负责料理家务和抚养孩子,而丈夫则外出工作挣钱养家。这一家庭生活观念到现在还在制约着人们对妇女角色的理解,阻碍了女性在家庭之外对事业的追求,并影响至今。工业化为美国妇女解放提供了机遇,使得妇女经济地位、教育地位和婚姻家庭地位得以提高,这又大大提高了妇女的自我意识,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和妇女地位的进一步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20世纪60年代美国妇女解放运动的产生 1、民权运动的催化 20世纪60年代的妇女解放运动是由影响巨大的民权运动发展而来的。民权运动是美国黑人斗争史上一页辉煌的篇章。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南部黑人就开始全面反抗白人的种族歧视,要求废除种族隔离,保障黑人的公民权利。经过持续的斗争,1964、1965年美国颁布民权法案,宣布消除劳动场所的种族隔离,保护黑人的投票权。此后,种族平等的观念深刻地影响了美国的社会生活。在民权运动中,黑人妇女堪称是"运动的脊梁",在"追求尊严的斗争中处在风口浪尖上"。①20世纪美国黑人争取公民权利的则成为当代妇女运动的催化剂②。一个受到社会歧视的种族奋起反抗,发出"平等、自由、民主、正义"的呼喊,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年轻女性。 2、妇女解放运动产生的社会背景 首先,理想、期待与现实之间的不一致是推动美国年轻女性走上社会运动道路的一个重

浅谈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主要品牌理论

浅谈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主要品牌理论 摘要: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机器大生产造成的产品同类化程度日趋严重。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心理上面的满足。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卫·奥格威所写的《一个广告人的自白》的问世,他的品牌形象理论在60年代的美国广告界盛行。 关键词:品牌理论 20世纪60年代美国品牌形象理论 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产品空前丰富,买方市场逐渐形成。可是,机器大生产造成的产品同类化程度日趋严重,主张寻求独特销售卖点的USP理论越来越难以运用,而由李奥·贝纳提出的"寻找产品与生俱来的戏剧性”也被大量的模仿与复制。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心理上面的满足。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卫·奥格威认识到,广告必须从原来的寻求产品的独特功能转移到树立产品长远品牌形象上来。于是随着大卫·奥格威所写的《一个广告人的自白》的问世,他的品牌形象理论在60年代的美国广告界盛行,并成为当时美国的主要品牌理论之一。 大卫·奥格威的品牌形象理论认为品牌形象并不是产品本身所固有的,而是消费者在产品的品质、价钱、历史等内在因素的引诱、匡助下产生的。产品可以同质化,创意可以被模仿,但是品牌却有着别人难以模仿的个性。通过阅读《一个广告人的自白》,我们可以发现他的品牌形象理论主要包括三点。 第一、每一则广告都应是对品牌形象做贡献。大卫·奥格威在书中提到他自己在早期推广“品牌形象”这一概念的时候就曾说:“我们坚信每一则广告都必须被看成是对品牌形象这种复杂的象征符号做贡献,被看成是对品牌声誉所做的长期投资的一部分。”他的意思

20世纪60年代服装风格要点

读书笔记 ─关于20世纪60 年代西方时尚时装潮流 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姓名:李芬 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 学号:14121030130

关键词:年轻风潮、迷你裙、连裤袜和平底靴、沙宣、比基尼、波普艺术、嬉皮士、摇滚风、安德烈库雷热、未来主义、中性服装、伊夫圣洛朗、 20世纪60年代作为服装史上的重大变革时期,其基本改变了20世纪上半叶高级时装一统天下的格局,在这样一个时期里,多种不同的艺术文化和不同的服饰风格都得以共存,成衣业兴起并大力迅速发展,几乎主导20世纪后期的服装产业。现在的人们都称这个时期为“成衣时期”。设计理念的转变,特别是Mary Quant推出的迷你裙的出现,是整个时装界的重大革新。 ◆“年轻风潮”─西方社会在经历了二战之后,经济迅速发展战 争后的人口急剧发展,于是一个巨大的年轻消费群体出现。再 不用担心物质的缺乏,整个社会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 化。至此,由高级时装一统天下的格局被打破,时尚的引领者 也有高级时装设计师和贵妇名媛转变为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嬉 皮士与摇滚风也在这个时期诞生。 ◆“迷你裙(mini skirt)”─50年代末,Marry Quant 开始进行短裙的实验,这导致了1965年迷你裙的出现。这种 长度在膝盖20厘米上的裙子被称为男女平等、女权运动的标 志。这种裙子在当时的代表人物有名模Twiggy、美国第一夫 人杰奎琳。现在的人们,即使是年纪较大的人们,对于日常生 活中的超短裙都已经习以为常了。但是我们可以想象这种裙子 对整个时装界、整个社会的女性产生了多大的冲击。

Marry Quant Marry Quant和迷你裙 名模Twiggy 名模Twiggy 杰奎琳杰奎琳

20世纪美国诗人

《春天及其他》是美国诗人威廉·卡洛斯·威廉斯所创作的一首现代诗。这首诗描写早春景象,和我们熟悉的传统诗文里柔美、明媚的春天形象不同。诗人笔下的春天,肮脏,杂乱,“没有生气”,“目光昏眩”,并不能给读者带来感官的愉悦。可以说,诗人写的不是已经大肆铺展开的春天,而是包孕着无限生机、无限可能的春天,它不那么甜美、可爱,还残留着冬天的痕迹,而这正是乡野早春的本来面目。 蓝天之下汹涌云彩 斑驳着从东北吹来 通往传染病院的路上 一阵冷风改变了视线方向 远处,大片开阔洪荒之地 褐色的草木一岁一枯荣 间或有一块一块死水 到处是高大的树木

路上低矮树丛枝条斜横 红的紫的叉开的直立的 许多小树下面 是枯萎的昏黄的树叶 和脱尽叶子的藤蔓 景色呆滞了无生气 然后春天却慢悠悠地来了 春天赤裸裸地进入新世界 寒冷之中义无反顾 四周的早已不大在乎 依然刮着熟悉的寒风 眼下,草地返青了,明天 野萝卜将吐出坚实的芽胞 万物将逐个展露芳容 迅速抽芽,模样清晰,叶子呈现轮廓 然而现在,是一派庄严的 初春景象–深刻的变化已经

降临人间:扎下根去 使劲向下伸展,大地开始苏醒 《火与冰》——罗伯特·弗罗斯特余光中先生译: 有人说世界将毁灭于火, 有人说毁灭于冰。 根据我对于欲望的体验, 我同意毁灭于火的观点。 但如果它必须毁灭两次。 则我想我对恨有足够的认识。 可以说在破坏一方面, 冰,

也同样伟大, 且能够胜任。 绝大多数读过弗罗斯特《火与冰》的人都同意劳伦斯?汤姆森的观点,这首诗简洁得不可思议,呈现了弗罗斯特的“一种新的风格,语调,习惯,与形式”。汤姆森认为《火与冰》暗示了“爱或激情的热与恨的冷”有毁灭性力量,令人感觉到“这两个极端包括了生活的一切,而生活就是居于这两者之间的,以及被这两者冲走的一切的集合”。但是再仔细看一看,会发现这诗在结构,风格与主题上,都可以说是但丁《地狱篇》精华式的出色浓缩。如此,它表现了一种比爱与恨这两个极端还要深刻的反差。和但丁一样,弗罗斯特依循了亚里斯多德的看法,把恨谴责为远比欲望更坏的东西。 在最明显的,形式的层面,《火与冰》有九行,与但丁的九层地狱相对应。虽然弗罗斯特的诗并不完全是但丁地狱的漏斗形,结尾的部分确实变窄了,弗罗斯特将前面四

20世纪中国诗歌的三个发展阶段

20世纪中国诗歌的三个发展阶 段 王光明 一 20世纪中国诗歌是一个重新创造它的作者与读者的历史过程、一 串迂回探寻的脚印、一个在实践中寻求认同和修改的梦想。 寻找现代诗歌之梦的第一个阶段,是起自晚清的“诗界革命”, 至“五四”前后的“新诗”运动,可以称之为古典诗歌体制的破坏阶 段,或者说是诗歌语言与体式的解放阶段。它最大的特点是把诗歌纳 入了世界现代化的视野,把诗歌变革当做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有机组 成部分。先是经由黄遵宪、梁启超等先行者把诗引入“人境”,呈现 了“新意境”、“新词语”与古典诗歌符号、形式的矛盾紧张关系, 后是胡适在与朋友的讨论和美国的意象派宣言中得到了启示,找到了 从语言形式下手的革新方案。从“白话诗”到“新诗”的运动彻底动 摇了古典诗歌赖以延续的两个根基,改变了中国诗歌近千年在封闭的 语言形式里自我循环的格局,使长期淡忘的口语资源和陌生的西方语 言形式资源融入诗歌写作。但第一,“白话”作为一种现代的语言体 系还不成熟,它本身如何发展和如何用它去写诗是一个需要漫长的实 践才能明了的问题。第二,胡适的革新方案是一个直取要塞的破坏方 案,但破坏者往往很难同时成为一个很有成就的建设者,他那种深受 宋诗影响的“作诗如作文”的方案,虽然推进了白话文运动,但由于 混淆了诗歌与散文在语言运用上的文类界限,绝对谈不上是一个完善 的诗歌建设方案。第三,“时代精神”的强力牵引,急切的“求解放” 和社会现代转型的要求,不仅让许多人忽略了中国诗歌传统中诸多可 以转化与再生的资源,普遍把目光投向了西方,而且对西方文化精神、 形式的理解也非常情绪化和简单化,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把它们浪漫化 了,其中“自我表现”的精神和“自由诗”的形式,在不断把“五四”

简析20世纪60年代美国反主流文化运动_张希民

20世纪60年代美国爆发了青年大规模的反主流文化运动,青年们以各种方式攻击美国社会的主流文化以及社会规范,企图实践他们创造新的社会、新的生活方式的理想。这场运动虽然持续时间不长,但对美国社会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反主流文化运动因何而发?采取哪些方式?对美国社会产生哪些影响?本文简单予以剖析。 一 20世纪60年代的反主流文化运动是“一场紧缺时代的传统文化与丰裕时代新文化的文化内战”。二战后,美国经历了经济繁荣的黄金时期,50年代经济高涨的强劲势头一直持续到60年代,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60%的美国人跨入了中产阶级的行列。美国的经济实力和繁荣程度举世无匹。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消费水平的提高。二战结束时,美国国民年人均消费为1350美元,1960年达到1824美元,增长了35%。到1956年,81%的美国家庭有了电视,96%的家庭有电冰箱, 67%的家庭有真空吸尘器,89%的家庭有洗衣机。生活水平的节节上升和社会强有力的消费导向,迅速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无限度地追求物质享受和超前消费蔚然成风,二战后的美国已是一个完全成熟的消费社会。 “婴儿潮”一代是“丰裕社会”的宠儿。战后美国出现了历史上生育高峰——“婴儿潮”,二战结束到50年代末,美国大约有4000万人降生,占全国人口的20%。“婴儿潮”一代基本上是在电视机前、在成堆的玩具中享受着电烤箱和微波炉食品长大的一代,被置于前所未有的充满纵容与溺爱的家庭环境中。历经大萧条时代的父辈,竭尽所能给予自己的子女物质上的满足。60年代,“婴儿潮”一代大多进入青年。年轻人追逐新潮的特点,使他们不仅仅被动地适应市场,接受商品,而且还创造时尚,甚至领导商品消费的新潮流,一种新的青年文化悄然形成。汽车、电视、唱片、摩托车、时髦服饰、流行音乐,都成为青年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以对消费和享乐的追求不断冲击着强调节俭、自律的传统价值体系,“资本主义新教伦理”趋于瓦解:人们不再认为勤俭持家是美德,劳动与积累不是目的,只是消费的手段,享乐才是根本。以清教为本源的传统工业社会主流价值体系与消费社会现实的矛盾和冲突日益加剧,这一文化矛盾成为隐伏在繁荣背后导致社会动荡与变迁的深层次的原因。 反主流文化运动爆发于美国社会的转型期。20世纪50、60年代美国社会处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过渡期。随着工业技术日益成为社会生活中的决定因素,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在庞大的机器世界和自动化程序面前感到无能为力和惶惑不安。在这个社会里,机器主宰着一切,生活的节奏也是由机器来调节的。能源和机器的大规模使用改变了工作的性质,技艺被分解为简单的操作步骤。人、材料、市场都是为了生产和分配商品而紧密结合在一起,在这个世界里,人的待遇跟物件没有什么不同。人成了工业生产中的“奴隶”,从事着机器和自动化程序“命令”下的重复 性操作,无法在工作中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精神需求被忽视。物质的高度繁荣无法使机械式工作后满怀压抑感的人们愉悦起来,他们更渴望身心愉快、新奇探险的感觉。60年代的美国人普遍信奉“感觉好,就干”、“做你自己想做的事”等享乐观点,积极追求新的精神和文化。 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动荡不安,成了反主流文化运动爆发的温床。60年代,美国社会在经历了战后50年代的经济繁荣后,潜在的不安因素几乎全部爆发了出来。黑人要求改变不平等现状,反对种族歧视,民权斗争轰轰烈烈;新“左派”青年走出校园、走向社会,青年造反风起云涌;妇女要求打破传统社会男尊女卑社会理念,女权运动如火如荼……60年代美国群众运动此起彼伏,波澜壮阔。与此同时,暴力暗杀不断发生,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等著名人物都在60年代被暗杀者的子弹夺去生命。 在富裕社会中出生和成长的这一代人,面对眼前的社会,突然发现繁荣民主的美国并非尽善尽美,它充满了偏见、不平等、甚至腐化和堕落,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了冲击,真假、善恶和美丑的观念突然颠倒了过来,他们追寻完全不同于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意义。 残酷的越南战争推动了反主流文化运动的大规模爆发。1964年,美国国会批准了东京湾决议案,美国开始直接投入对越战争。在此后的10年,越南战争问题在美国越来越成为一个引起广泛争论的问题。新闻媒体对越战的大量报道不断把战场上的情景生动地展示在美国人民面前,越南战争给参战的美军和美国人民带来了无法愈合的心灵创伤。越南战争更是把“婴儿潮”一代人直接拖入战争。60年代,“婴儿潮”一代已开始步入青年,成为美国的巨大兵源。1967年美国进行征兵制改革,规定不再缓征研究生和大学生。这就意味着大学生毕业后将被直接送往越南前线。越南战争引发了学生大规模的反战活动,60年代末,这场学生反战运动把当时的整个美国社会引向了“反主流文化”方向。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美国政府、美国社会出了问题,他们要进行反抗,拯救美国。“婴儿潮”一代公开彻底地宣告了他们同美国主流文化模式的决裂。他们不再遵循传统价值观念,沉湎于毒品,提倡“性自由”。他们一面设法逃避兵役,一面高呼“做爱,不要战争”。 残酷的越南战争推动了反文化运动的大规模爆发。 二 摇滚乐、吸毒、性革命、群居村、奇装异服、东方宗教等都成了60年代美国青年反抗和拒绝主流文化的斗争方式。 摇滚乐起源于40年代的美国,开始叫“节奏与布鲁斯”,当时还完全是黑人自己的音乐。1952年,克利夫兰电台音乐节目主持人艾伦·弗雷德为白人观众播出了第一支“节奏与布鲁斯”音乐,称这种音乐为“摇滚”,这种音乐在那些厌倦了缺乏性感,多愁善感的民谣的青少年中很快流行开来。50年代和60年代初期 简析20世纪60年代美国反主流文化运动

世界名诗欣赏

The Appreciation of Emerson’ poems ——从超验主义到拉夫·瓦尔多·爱默生的诗歌1 ——翻译and 赏析 沐浴诗风,犹知诗意,晓诗理,揣诗情。”T he Appreciate of World Famous Poems”的学习已有些时日。还记得学习开始前,接触得更多的是已经翻译好的中文文字,学习开始后,跟着吴笛老师徜徉在英文诗歌的海洋里,分析诗歌的格调,鉴赏其韵律,剖析诗人的作诗情感及文化的启迪。渐渐的,对诗歌在不同国别,不同文化下的形态,知晓了更多,也理解了更多。 课余无聊的时间里,从图书馆借了本诗集,以充实无趣的时光。从最初的苦涩不懂,到寻着老师的方法慢慢赏析,也渐渐喜欢上在诗中徜徉的感觉,体味诗人在诗中蕴藏的喜怒哀乐和情思智理,也如曾经在阳光下品读中国古诗词曲一样。 许是十几年来中国式鉴赏思维的作怪,每每读完一首诗,我总会想象诗人作诗的情景,在意诗里传递的深意,也会刻意地寻找作诗者的一些生平,会将诗和诗人一起喜爱。 众多诗歌诗人中,说上喜欢的那是多不可计,最后,我选择了美国诗人拉夫·瓦尔多·爱默生,超验派运动领袖作为我的论文题材,其中又选择了他的两首短诗,尝试着翻译,和分析:诗一:”Faith”;诗二:”The Rhodora On Being Asked, Whence Is the Flower”。并且,欲中西法结合,以之西,从结构、诗体、韵律上鉴赏,以之中,结合我过古诗词的赏析方法以做欣赏。 首先,先谈谈超验派,引用吴老师书中的话:超验主义推崇直觉,认为人能超越感觉和理性而直接认识真理。这为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反对清教徒的思想束缚、抒发个人情感的浪漫主义文学提供了思想基础。也就是说,超验主义,作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成长在美国的一种新兴主义形式,其实也是浪漫主义的一种延伸发展,注重人自身的发展,强调人生而有之的情感,推崇思想上的自由,以精神为至上,但它也更理性现实,可能也正是生长在美国那片自由和律理并存的土地,才造就了如此一个自由浪漫的诗学流派。 当然,论文的主人翁是拉夫·瓦尔多·爱默生,这个超验派的领袖,可想,他却是成长在一个教士的家庭,也曾身作牧师。可能正是有了深刻的经历,让他更清楚的明白教会思想给人的深重束缚,他才如此迫切、激烈的想冲出这拉扯着人自由思想的枷锁。而他的诗作,也是独树一帜,没有一味的模仿欧洲诗歌的模式,也不求完美的形式和华丽的辞藻,着眼于现实,连接自己的国家,更关注思想和内容上的升华,简洁、精炼的语言总能给人富有哲理的启迪。不仅如此,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他支持林肯政府,主张废除奴隶制度。 读爱默生的诗,就已经欣喜于诗中传递的正能量,再而看了他的生平,更是对此人敬佩不已。就是喜欢这样阳光鼓舞的诗,就是喜欢这样大气热情的诗人。多少篇爱默生的诗里挑出的两首小短诗,逆境中依旧坚忍不拔的faith,黯淡角落依旧美丽的杜鹃,也 1《美国诗集选》

20世纪60年代美国青年对抗文化初探

第19卷 第6期Vol.19 No.6 重庆工学院学报 Journal of Chongqing I nstitute of Technol ogy 2005年6月 Jun.2005 【文化视野】 20世纪60年代美国青年对抗文化初探3 苏红莲1,刘雪玲2 (11陕西理工学院大学外语部,陕西汉中 723003;21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上海 200083) 摘要:青年对抗文化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的一大特色。繁荣的经济,如火如荼的黑人民权 运动,“越战”和“新左”思想是对抗文化产生的重要因素。消极的嬉皮士文化和积极的青年学生 运动是60年代对抗文化的主要形式。相同的目标,使这两股力量在必要的时候联合起来。他们 的努力取得一定成果,成为牵制美国对越战争的主要力量,但是随着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经 济的衰退和右倾势力的强大,学生运动和嬉皮士文化都走向衰落。 关键词:青年;对抗文化;嬉皮士;学生运动 中图分类号:C9121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924(2005)0620114204 Pr i m ary Explora tion on the Confron ti n g Culture of Am er ican Y outh i n1960s S U Hong2lian1,L I U Xue2ling2, (11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Depart m ent,Shaanxi I nstitute of Technol ogy,Hanzhong723003,China; 21English School,Shanghai I nternati onal Study University,Shanghai200083,China) Abstract:Youth confr onting culture is a character of American s ociety in1960s.The p ri m ary fact ors f or the appearing of confr onting culture involves p r os per ous economy,the intense black civil right movement,the V ietnam W ar and the Ne w Left thought.The main f or m s of the confr onting culture of1960s are the negative hi ppy culture and the positive young student movement.W ith the same target,the t w o powers united when necessary,made achieve ment with their ef2 forts and became the main restraining f orce in America launching war against V ietna m.However,with the econom ic re2 cessi on and the m ightiness of R ight opportunist tendencies in the late of1960s and early1970s,the student move ment and hi ppy culture faded. Key words:youth;confr onting culture;hi ppy;student move ment 20世纪60年代是西方青年文化特别繁荣的时期。美、英、法、德等国的青年遥相呼应,在艺术表现方式、政治思想、道德、宗教等方面对抗本国的主流传统价值观。美国则是60年代青年对抗文化的“精神家园”。在西海岸的旧金山和东部的纽约,前卫艺术家推动着艺术往流行、通俗方面迈进;嬉皮士追求自我的行为风格成为这个时代典型的时尚;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为中心的青年学生运动也在60年代如火如荼。激进的学生组织组建自己的民主组织S DS,借鉴黑人民权运动的静坐、绝食等方式反对学校的冷漠管理、社会不公、技术化社会对大自然和人际关系的破坏等。“越战”则成为诸多矛盾的焦点。 随着60年代末美国经济的衰退,黑人民权法的通过以及通俗艺术被吸纳进主流艺术范畴,对抗文化逐渐衰弱。60年代末,70年代初学生运动首先退出这一波澜壮阔的青年对抗潮流,接着嬉皮士文化也在过度的毒品和性的放纵中走向衰落。 3收稿日期:2004212222,修回日期:2005206222 作者简介:苏红莲(19782),女,河南周口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1

20世纪80年代诗歌精品

【关键字】历史、政治、方法、模式、传统、矛盾、难点、现代、发展、发现、了解、特点、关键、情绪、意识、信念、理想、思想、精神、基础、倾向、重点、方式、特色、结构、主体、力度、营造、形成、崛起、不妥协、忧患意识、新境界、内心、核心 第九章 20世纪80年代诗歌【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新时期以来诗歌发展的概况、各流派的代表诗人、审美特征、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难点】: 各流派的特征;朦胧诗的命名、特征及代表诗人的风格特征。 【课时】:3学时 【教学内容】 20世纪80年代是诗歌的繁荣期。诗歌从大悲大喜的歌颂和控诉,转向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感受和思考,并最终走向对个体生命的感悟和体察。 一.归来者的诗 (一)指称与成员 指由于政治原因,50年代中期以来被迫终止创作到70年代末期又陆续回到诗坛的诗人。1980年,艾青出版诗集《归来的歌》,流沙河、梁南也分别写了题为《归来》和《归来的时刻》的诗。“归来”,在这个期间,是一种诗人现象,也是一个普遍性的诗歌主题。 “归来”的诗人包括50年代反右派运动中的被划为右派的诗人(艾青、公木、公刘、白桦、邵燕祥、流沙河、昌耀、梁南等),因“胡风集团”事件遭难的七月派诗人(牛汉、绿原、曾卓、冀汸、鲁藜、彭燕郊等),60年代因政治原因从诗坛消失的诗人(蔡其矫、辛笛、陈敬容等)。 (二)归来的诗歌的特征: 1.个人心理情绪的“自白”性质。艾青《鱼化石》。 2.以历史反思为核心的理性思辨倾向。公刘《沉思》。 (三)归来诗人的代表诗歌: 艾青《鱼化石》《在浪尖上》《光的赞歌》 曾卓《悬崖边的树》 公刘《沉思》 雷抒雁《小草在歌唱》 白桦《阳光,谁也不能垄断》 张学梦《现代化和我们自己》 熊召政《请举起森林般的手,制止!》 二.朦胧诗 朦胧诗是以舒婷、北岛、顾城、梁小斌、杨炼、江河、食指、芒克、多多等为代表的一批“文革”中成长起来的青年诗人的具有探索性的新诗潮。朦胧诗孕育于文革中的地下文学,1980年前后,朦胧诗迅速成为一股诗歌潮流。命名——章明《令人气闷的“朦胧”》(1980·8《诗刊》)(以“看不懂”为由,宣判其为“非诗”从而取消其“合法性”)。 朦胧诗讨论中有关“崛起”的三篇文论:谢冕《在新的崛起面前》、徐敬亚《崛起的诗群》、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 (一)朦胧诗的主题: 1.思想内容上:从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的价值角度对动乱年代的苦难历史、人性毁灭、理性沦丧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批判,重新确定人的自我价值,追求自由人格,呼唤人道主义和人性的复归。北岛《回答》、舒婷《致橡树》、顾城《一代人》。 2.对自由人格的追求和对奴性人格的否定,对个体价值的肯定和对主体情感的宣泄。舒婷《致

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生运动原因简析讲解

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生运动原因简析 学院名称: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 专业:世界历史 学生姓名:苏芳芳 学号: 201100350123 指导教师:孙琇 2015 年5 月11 日

论文(设 计) 题 目 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生运动原因简析 选题时间 完 成时间 论文 (设计) 字数 关键词 美国学生运动、消费观念、婴儿潮、麦卡锡主义、激进主义传统、垮掉的一代、越南战争 论文(设计)题目的来源、理论和实践意义: 20世纪60年代是世界学生运动风起云涌的年代,而美国的大学生运动作为典型,更能体现那时的社会状况以及时代特色。本文通过综合国内外学者的既有研究试图全面介绍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生运动爆发的原因,使读者能够更全面的了解那个时代的美国社会状况,更直观容易地理解和认识美国的学生运动,有利于增强的历史思维以及理解、分析史实的能力。 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主要内容: 二战后,美国空前的经济繁荣和消费主义的迅猛扩张使美国社会逐渐从传统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这激烈地冲击了美国社会的价值观;政治方面“麦卡锡主义”将整个社会置于红色恐怖阴霾之下;原子时代美苏之间剑拔弩张的冷战对抗以及越南战争,使美国民众处在紧张压抑的环境之下;美利坚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反叛传统为60年代美国学生运动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根基;大学生对自由、正义的渴求使得美国的学生运动变得更加义无反顾;而国外,米德的“代沟理论”认为60、70年代反战争、反歧视的学生运动证明“代沟”因素是美国学运爆发的重要因素。 创新:本文力图结合前家,从多个角度阐述了美国学生运动爆发的原因;而且突出经济和文化两个方面因素;作为一名大学生,更能切身地体会美国学生的那种激情和正义感,这也是文章的一大特色。 附:论文(设 计) 本人签名:年月日

美国后现代主义诗歌特征

保持骨骼轻盈:美国后现代诗歌概观 马永波 试着译一些英诗已有些年头,起初是由于对语言的兴趣,也是为了给自己的写作提供点儿新鲜的材料和视野,而我之对后现代主义诗歌感兴趣,大抵始于三年之前,那时“后现代”这一术语已渐渐流行、时髦起来,为广大诗人、批评家、社会学家所频繁使用,加之有些国内诗人纷纷自封为中国的“后现代”诗歌创始人,这一切都促使我产生了弄明白真正“原装”后现代主义诗歌的本来面目的想法。 依专家所言,后现代主义思潮起源于北美洲的文学批评,在六十年代,它几乎成了一个单单发生在美国的事件。其后,后现代主义的概念扩大到整个欧美大陆。所以,集中考察一下美国的后现代主义诗歌,则可以较为便捷地得到一个关于后现代思潮的典型景观。 当代的美国诗歌,较五十年代以前,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变得更重现实细节,更有地域色彩,更具体。这些转变与二战后美国对越南的侵略战争加诸人们意识上的影响有关,而现代科技,尤其宇航技术的发展,也给予了人们新的刺激,迫使人们以新的时空观念重新认识、估念人类在宇宙秩序中及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美国当代诗歌在经历了第一次大战前夕,由庞德倡导的“意像派”所代表的童年期,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以艾略特为代表的鼎盛时期,已经进入它开阔的中年。二十世纪早期生活中所特有的种种剧烈的脱节,经济、政治、社会制度的土崩瓦解,现代人的自我与其种族历史的加速分离和异化,都已记录在艾略特的《荒原》、史蒂文斯的《风琴》等诗集里面。更年青的诗人已不满于艾略特式学院气的沉思和玄想,而是要更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解剖真实,逃避个性的“非个人化”原则已被更深的沉入诗人的自我所代替。哲学也不再作为完整的认识世界的框架,而是分散在具体的现实感受之后,与生活结合得更紧密了。 这种转变的开始,则是始于一位艾略特的同时代者威廉.卡洛斯.威廉斯,一位儿科医生,同时也是一位抱负远大的诗人。和许多去英国取经的诗人,如庞德、艾略特不同,威廉斯一辈子生活在新泽西州的路特福德,也许,作为一个英国人的儿子,他比大多数美国诗人都更强烈地意识到去除英国诗歌的所有特征的必要性。艾略特对传统英诗格律的继承,对荷马以来整个欧洲文学传统的珍视,以及他阴郁的学院气质,都使得威廉斯认为《荒原》是对自由诗运动的背叛,是美国诗歌的一个灾难,一个误会。他决心抓住工业化美国的实质,从形式上、内容上发展一种美国自己的新诗。1946年,威廉斯苦心经营的五卷本巨著《佩特森》第一卷问世,这部富于地域乡土色彩的史诗性作品,将自我与广袤美国融为一体,显

美国诗歌百年回顾与反思——20世纪美国诗歌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苏晖溪云:美国诗歌百年回顾与反思——伽世纪美国诗歌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171 学效用十分明显。如对当代诗人PhilipLarkin的五行诗典范作品“HomeisSoSad”的押韵格式分析以及有关释义,就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上是《英语诗歌形式导论》一书最具创新价值和特色的几个方面,当然,该书的创新之处远远不止这些。这里仅举譬一斑,借此说明这一艰难的学术工程所具有的学术水准和理论价值,以期引发学术同道新的发现。最后要说明的是,尽管如作者在前言中所言,由于本书的主要任务所限,作者对本书未涉及英语诗歌的技巧和批评理论的研究而留有遗憾,但它已为作者自己或者后来者的继续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而言之,《英语诗歌形式导论》作为一部研究英语诗歌基础理论的力作,对我国英语诗歌研究界的贡献是巨大的,它是我国英语诗歌基础理论研究不断深化的重要标志,必将产生深广的影响,深受广大诗歌爱好者、研究者的欢迎。 引用作品【WordsCited】 聂珍钊:《英语诗歌形式导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NieZhenzhao.AnIntroductiontOEnglishVerseRhythm.Beijing:ChinaSocialSciencesPress,2007.].(襄樊学院中文系李定清)(责任编辑I西流)  美国诗歌百年回顾与反思 _20世纪美国诗歌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2007年7月21—23日,20世纪美国诗歌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华中师范大学隆重召开。这次会议由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与外国语学院: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现代写作中心、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语言大学外语学院、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西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外语学院、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兰州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西安外国语大学、美国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等联合举办,由华中师范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杂志社承办。 本次大会是一次高水平的国际学术盛会。华中师范大学校长马敏教授和斯坦福大学玛乔瑞?帕洛夫教授担任大会顾问委员会主席;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外国文学研究》主编聂珍钊教授,宾夕法尼亚大学查尔斯?伯恩斯坦教授,中国诗歌学会常务副会长、青海省副省长吉狄马加先生担任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外国文学研究》主编助理罗良功教授担任秘书长。来自美洲、欧洲、日本、中国大陆和香港的200余位学者和诗人出席了会议。大会开幕式由聂珍钊教授主持。华中师范大学校长马敏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现代语言协会主席玛乔瑞?帕洛夫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查尔斯?伯恩斯坦教授,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华中师范大学王先霈教授,兰斯顿?休斯协会现任主席、美国阿拉巴马大学德丽塔?马丁一奥根索拉教授,中国教育部社科司期刊处田敬诚处长,华中

20世纪60至80年代的美国电影流变

在影片的时代变迁中,我们将看到半个世纪前的美国,发现今天的美国已大相径庭。美国的影剧院如小说《最后一场电影》所隐射的那样,曾一度消退,小说表现的是美国50年代初的小镇生活状态,反映了年轻人的成长与开拓的时代精神,于20世纪70年代初改编成同名电影。当时,电视的出现曾影响电影业的发展,而传统价值理念亦一度成为美国电影业发展的桎梏。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电影业在经历了低迷踯躅之后,开始步入新的历史时期。 一、创新前行的60年代 跨入60年代的美国高等教育开始迅猛发展,新思想、新政策冲击文化行业,美国影视随之跨入创新前行的轨道。影视艺术的蓬勃兴起归功于当时的欧洲导演,其执导的片子吸引了大量影迷。欧洲导演没有美国国内导演的顾虑,他们可以自由发挥创作美国电影艺术家可能有意回避的敏感问题,而这类国外的影片也给美国本土的影视创作带来了生机。当时,其他国家的影片吸引着日益增长的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美国文化人,新鲜信息开始大量涌入,人们不再一味囿于渐趋古板老套的好莱坞题材,逐渐开始走出日渐低劣的电视节目。 60年代的美国政治也经历着很大变化,一批电影新人开始对一些基本问题着手深入研究。当时的美国电影日渐成为一股巨大的力量,并影响到美国的文化生活。以1963年的影片为例,这一年搬上荧屏的有《奇爱博士》。该片明显反映出美国新一代导演们正努力迎合观众的口味,由于欧洲导演的影片影响,观众亦变得愈加挑剔。库布里克逐渐成为影视业的重要人物,他在20世纪后半叶执导的影片不仅在拍摄技术上有所创新,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也提出了诸多有趣的问题。 《奇爱博士》拍摄于冷战期间。面对世界的“疯狂”局面,库布里克编排出这样一部纯粹的闹剧。影片并不回避当时的社会问题:美国和前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抗争、军队在美国社会中的角色,以及核战争威胁。影片的放映触动了观众,人们开始质疑这个社会是否在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研制出的最具破坏力的毁灭性武器就掌握在两个有这种毁灭意识的超级大国手中。片中人物极其怪 诞,却又无一不是真实的反映。影片中的美军官员因个人婚恋屡屡受挫而疯狂筹划着美国与前苏联间的一场核战争,而当时美国许多民众正几近歇斯底里地担心着饮用水的安全,整个美国都笼罩在冷战的气氛中,到处宣扬“宁死勿红”的标语口号。 美国的政治、军事弥漫于整部影片,构成其中大部分滑稽表演的焦点。影片一开始出场的两架战机呈现于观众面前的影像是一台战机对另一台战机进行的燃料补给,可谓影片试图展示的第一类奇异之爱。为增强这一怪诞场景,战争道具侵入了人类机体,影片配乐则响起浪漫温柔的“试着温柔点”, 这里所呈现的其实是一幅色情画面,而这一色情场景中的主角正是库布里克所厌恶的先进武器。库布里克通过一轮又一轮的滑稽、荒诞的画面,向我们揭示着他的作品主题——热衷于使用核武器的狂人和淫秽之间的必然联系。观众都清楚地知道,两个超级大国争夺霸权的博弈对抗结局将会是因核武器而引发的世界末日的来临,而两方的政治领导均无意商榷以停止这一具杀伤性的核武器对抗。1962年爆发的古巴导弹危机期间,美国和前苏联已开始怀疑自己国家将会很快进入核武器交换时期。影片便产生于这段历史背景。 影片主角是一位优秀的英国喜剧演员彼得·塞勒斯。塞勒斯在剧中扮演美国总统,又扮演一名英国军官,该军官被派往向前苏联发起核战争的那个疯狂的美国军官处。他还充当剧名角色“奇爱博士”,一名前纳粹研究人员,为美国的高级指挥部献策。塞勒斯扮演的总统形象影射约翰·肯尼迪的国务卿迪安·腊斯克,一个极其严肃刻板的人物,处理任何灾难都毫无表情。而塞勒斯则将这么一个无任何生气、枯燥冷漠的人物形象塑造得令人捧腹。作为一名英国军官,他得应对美国的那个战争狂,这一狂人总感觉“共党”已经在颠覆美国。而作为奇爱博士,他亦给我们塑造出一个令人难忘的角色。 引导美国在早期空间战中取得战绩的奇才乃是一名德国科学家韦尔纳·冯·布朗,而塞勒斯扮演的奇爱博士会使很多观众联想起这一人物。与影片中的奇爱博士相同,冯·布朗是名纳粹。事实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之时,他曾研制出火箭轰炸伦敦。在20世纪60年代,人们 20世纪60至80年代的美国电影流变 ※ ■ 钟 坚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大学英语部,广东 广州 510665) ※ 基金项目: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科研启动基金资助(2009-2010)。 [摘 要] 本文通过回顾美国二十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初期的影片,从政治经济及意识形态等方面分析了美国影片在不同历 史时期的特点以及美国电影业的发展变化。期间电影反映了美国文化价值观的不同时代特征,并折射出我们今天的社会。对过去一段时光的追溯使我们得以对今天做一比较并加以反思。[关键词] 美国电影;20世纪60年代;20世纪70年代;20世纪80年代 学术论坛

读《反叛的一代:20世纪60年代西方学生运动》

学生运动是思想文化转型的探针 ——读《反叛的一代:20世纪60年代西方学生运动》1968年5 月的巴黎,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在没有任何政治和经济危机征兆的情况下,突然爆发了其现代史上最波澜壮阔的一次社会运动。上百万的学生走上街头,要求在国际事务和社会生活中更多的自由和民主。当时法国思想界的巨擘萨特和福柯,不仅以自己对社会的深刻批判思想引导学生,还身体力行地走在运动的前列。这场为期约10 年的学生运动来势汹涌,几乎席卷所有西方国家,但又倏然消逝,整个世界归于平静,好像什么也没发生。(无独有偶,远在东方的中国此时也经历了将近十年的运动,学生在其中也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两者有很多不同。美国“迷惘一代”的文艺思潮对中国八九十年代思想具有重要影响,崔健的《一无所有》可以与美国作家克鲁亚克在《在路上》中的一句名言相呼应:“因为我很贫穷,所以我拥有一切。”——这也是那个“以梦为马”、“白衣飘飘”80年代的精神实质) 究竟是什么使得60年代的西方中产阶级学生集体反叛社会,为何又群体回归社会主流?持续多年的学生运动本质是什么?这场学生运动为什么样的思想所指引?它给后来的历史发展留下了怎样的思考和印记?研读历史,照耀未来;研究西方,反思东方。 清教伦理与世俗精神的冲突。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早期,社会的常态是资金与物质的普遍匮乏,资本的原始积累虽充满着血腥与掠夺,但是精打细算、谨慎持家、能吃苦、敢于背井离乡基本上是整个商业社会初期崇尚的精神。一战和二战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同时,也催生了科技革命和管理革命,从而使社会获得了

前所未有的新的物质技术基础和发展动力。战后突如其来的经济繁荣与物质诱惑,生产大于消费,投资多于购买,使得强调花销、赞美富足、讲究实惠、注重感官和心理满足的享乐主义,“笑贫不笑娼”被“去道德化”,堂而皇之地获得伦理上的合理性,甚至是必要性。这种新旧思想文化的冲突,使得年轻人,一方面贪图享受着经济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感受着无处不在的压抑和束缚,乃至思想的混乱。而学生运动正是两者冲突的发泄口。 本质上是对现代资本主义的文化批判。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把人性从神性中解脱出来,塑造了伟大的人文精神。但是,随着日益丰裕的物质把感情和欲望、独立思考和判断挤压到小小的角落,“理性”君临天下,成为新的“上帝”。所以,学生们怀着革命嘉年华的喜庆和从未有过的解放感,抱着彻底颠覆现存社会秩序的决心,举着象征革命的红旗和代表无政府主义的黑旗,穿着奇装异服,占领校园,走上街头,向前来阻止的警察的枪口插花。巴黎的学生们甚至模仿巴黎公社的作战方式,高唱国际歌,用石头、广告板搭起不堪一击的街垒,制造着“革命的”浪漫主义氛围。其实质并不是要推翻政府,而是对文化的否定之否定,它要实现的是人性的第二次解放。所以,当五月风暴骤起时,当时的法国总理蓬皮杜就意识到,“受到冲击的不是政府,不是制度,甚至也不是法国,受到冲击的是我们自己的文明”。当年的学生领袖,现在欧洲议会的绿党议员科恩〃邦迪也认为,“这场运动想改变的是生活方式而不是政府”。 点燃学生运动的思想火焰是当时流行的社会批判思潮。包括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蒲鲁东的无政府主义,古巴格瓦拉的游击战思想,中国的毛泽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