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1第三章 热现象及应用 第一节 分子动理论

01第三章 热现象及应用 第一节 分子动理论

01第三章  热现象及应用    第一节  分子动理论
01第三章  热现象及应用    第一节  分子动理论

课题第三章热现象及应用第一节分子动理论2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目

1. 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 了解温度、气体的压强、热力学能的概念;

3. 了解改变物体热力学能的方法。

能力目

1. 通过对温度、气体的压强的学习,知道其在生产、

生活中的测量方法;

2. 通过对热力学能的学习,知道生产、生活中改变物

体热力学能的方法;

3.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能够从微观角度解释生活中的

一些宏观现象,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

1. 通过对温度等概念的学习,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

性,增强对环境保护的紧迫感;

2. 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重点分子动理论、热力学能的概念;改变物体热力学能的方法

难点热力学能的概念

教具多媒体展示系统、(冷、热水中分子运动快慢不同的演示实验装置)

主要教学过程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课题

用多媒体展示系统展示教材图3-1。

提问:将一杯20 ℃的水和一杯30 ℃的水放在

桌子上,如果不许用手摸,你能分辨出哪一杯水的温

度高吗?

(一般情况下,学生回答不出来。因为温度的高

低不能通过用眼观察而分辨出来,如果用红外线测温

仪是可以的)

引入课题:

为了弄清楚这些与温度有关的问题,我们需要继

续学习有关热力学的知识——第三章热现象及应

观看图片

学生思考

并回答

板书

板书

学生观看

用第一节分子动理论。

二、分子动理论

所有物体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一般物质分子的直径,都是以纳米(1 nm=1×10-9 m)为数量级的。如氢分子的直径为0.23 nm,水分子的直径为0.4 nm,蛋白质分子的直径最大,也只有几纳米。近几十年来,人们已经能够用放大200万倍的离子显微镜直接观察分子的大小,甚至能够用放大3亿倍的扫描隧道显微镜实现“操纵原子”的梦想,如下图所示就是用铁原子在铜上组成的汉字“原子”。

在一间封闭的房间里,打开香水瓶盖,不一会儿,香水的气味就会弥漫到房间的每个角落;在一杯静置的清水中,轻轻滴入一滴红墨水,慢慢就会发现杯中板书

观察实验学生回答板书

学生观看

学生观看学生回答板书

结合技术学生观看

学生回答

的水全部变红了;长期堆放在墙脚的煤会渗进墙面中,使墙面变黑……这些都是扩散现象。扩散现象可以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演示实验往一杯热水(约90 ℃)和一杯冷水(约10 ℃)中分别滴入一滴红墨水。

提问:这个演示实验说明什么?

(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因此,我们把大量分子的这种运动叫作分子的热运动。

用多媒体展示系统展示教材图3-2。

从微观的角度看,在固体中,分子只能处于确定的位置上做微小的振动。如果给固体加热,固体会熔化为液体。在液体中,分子与临近分子拥挤在一起,可以发生位置的交换。如果继续给液体加热,液体会汽化为气体。在气体中,分子可以自由地运动。板书

学生回答板书

学生回答板书

板书

板书

学生观看板书

板书

板书

用多媒体展示系统展示有关“气体很容易被压

缩,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减小,高压下的油透过钢壁渗出”视频。

提问:这类事实说明什么?

(不论是气体、液体,还是固体,组成它们的分子之间是存在间隙的)

在生产技术上,为了增强钢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能而进行的渗碳处理,为了改变半导体材料的物理性能而掺入杂质等,都是对分子间隙的一种利用。

用多媒体展示系统展示有关“从水龙头里慢慢渗出的水总是一滴一滴地往下滴,荷叶上的露水也总是呈现出一个近似的球形,洗衣服时也总会形成一个个的肥皂泡”的视频或图片。

提问:这类事实说明什么?

(液体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提问:液压千斤顶利用的则是液体的不易压缩结合技术板书

板书

学生观看板书

学生观看学生观看

性,这说明液体分子间存在着什么力?

(存在着斥力)

提问:固体一般都具有固定的形状,它既不易被拉伸也不易被压缩的性质说明它的分子间存在着什么力?

(既存在着引力,也存在着斥力)

综上所述,宏观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分子间有空隙;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这就是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三、温度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温度数值的表示方法,叫作温标。常用的温标有:摄氏温标、华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也叫绝对温标)。

世界上大多数地区使用摄氏温标,美国通常使用华氏温标。摄氏温标是瑞典天文学家摄尔修斯学生观看板书

板书

学生观看结合生活板书

(1701—1744)创立的,单位是℃(摄氏度);华氏温标是荷兰物理学家华伦海特(1686—1736)创立的,单位是℉(华氏度)。这两种温标都是以水的冰点和沸点作为特征温度的:在摄氏温标中这两个温度被定为0 ℃和100 ℃;在华氏温标中这两个温度被定为32 ℉和212 ℉。

用多媒体展示系统展示一个平常使用的温度计。我们平常使用的温度计上往往都有这两种温标。

在物理学上还有一种热力学温标(或绝对温标),它是由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创立的,单位是K(开)。热力学温标的单位大小与摄氏温标的相同。热力学温标中水的沸点同样比冰点高100 K。只是热力学温标把宇宙中的最低温度定义为0 K,这个温度叫作绝对零度。国际上公认的绝对零度为-273.15 ℃。热力学温度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量之一,用符号T表示。

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在数值上有如下关系:

T = t+273

例如,水的冰点用热力学温度表示为273 K,水的沸点用热力学温度表示为373 K。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温度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科学家们发明了多种形式的新型温度计。如在工业和科学研究中使用的电阻温度计,就是根据金属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原理制成的,它的测温范围为-190~650 ℃。在低温物理、航空技术和宇宙航行研究中采用的半导体温度计,是根据半导体的电阻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特性制成的。在600 ℃以上的高温测量中,要使用热电温度计和光学高温计,测量10 000 ℃以上的温度都是用原子光谱的谱线与温度的关系来计算,测量遥远星球的表面温度要用一种叫作光度计的仪器。

四、气体的压强

气体分子之间有很大的空隙,气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十分微弱,气体分子可以自由地运动,常温下

多数气体分子的速率都可达到数百米每秒——相当于子弹的速率。

单个分子的撞击力很小,而且是不连续的,但大量分子对器壁的撞击却可以产生大而连续的压力。气体的压强是气体垂直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压力。气体在各个方向上产生的压强都是相等的。

从微观角度来看,温度升高时,分子的热运动变得剧烈,分子撞击器壁的作用变大,所以气体的压强增大。在炎热的夏天,打足了气的自行车行驶在滚烫的路面上,有时会爆胎,这是轮胎中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造成的。

用多媒体展示系统展示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动画。

汽车、拖拉机的内燃机,就是利用气体的压强与温度有关的道理工作的,当燃油燃烧使得汽缸内气体的温度急剧升高时,压强急剧增大,从而推动活塞做功。

压强用p表示,压强的SI单位是Pa(帕)。

用多媒体展示系统展示教材图3-4。

测量大气压的仪器叫作气压计。气压计的种类很多,实验室常用的是动槽式(福廷式)气压计。它是用一支长90 cm的玻璃管封闭上端,管中装满水银,开口端插入下部汞槽中,管中的汞由于重力作用而下降,因而在封闭的玻璃管上部出现一段真空,汞槽与大气相通。盛汞的玻璃管装在黄铜管中,黄铜管上部刻有主标尺并在相对两边开有长方形小窗,在窗内装一可上下滑动的游标尺,以便较准确地读出水银柱的高度,即大气压值。汞槽底部为一皮囊,可以借助下端的螺旋调节其中汞面的高度,汞面的高度应正好与固定在汞槽顶端的象牙针尖接触,这个汞面就是测定汞柱高度的“零点”,也就是铜管上主标尺的“零点”。金属管中部还附有温度计。

用多媒体展示系统展示教材图3-5。

在工业上用来测量气体压强的仪表通常叫作压

力表。压力表采用弹簧管、膜片、膜盒及波纹管等弹性敏感元件并按此分类。表中的弹性敏感元件随着压力的变化而产生弹性变形,通过齿轮传动机构放大,就会在表盘上显示出气体压强值。

用多媒体展示系统展示教材图3-6。

压力表按其测量范围,分为真空表、微压表、低压表、中压表及高压表等。

五、热力学能

物体由固体转化为液体与由液体转化为气体的过程中,需要吸收能量。因此可知,对同一种物质来说,液体分子的能量比固体分子的能量多,气体分子的能量比液体分子的能量多。我们把由于分子运动和相互作用而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作物体的热力学能。

所有物体均含有热力学能。物体的热力学能与物体的温度和体积都有关系。传统的温度计,应用了水银或者酒精的特性。水银一类的物质在温度升高时,

它的分子的运动就变得越激烈,体积就会膨胀,在管子中水银液面会升高。因此,管子中水银体积的大小可以作为温度的指示。

用多媒体展示系统展示有关钻木取火、摩擦生热、柴油机的工作原理的视频。

古人钻木取火,就是通过对木头不断做功的方法,使木头的温度不断升高,最后达到燃点,这就是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热力学能的最早的例证。现代工厂中,经常看到工人用砂轮磨制工件或切割型材时,火星飞溅。这些现象也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热力学能。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火柴、打火机利用的也是这个道理。拖拉机和大卡车上使用的柴油机,就是利用这个道理工作的,它首先通过活塞做功,压缩柴油和空气的混合气体,使之温度升高,达到燃点而发生燃烧的。

夏天,用喷雾器喷洒时,会感觉到喷洒后罐体的温度比喷洒前下降了许多。这是因为内部的压缩气体

在膨胀时对外做功,温度降低,热力学能减少。蒸汽机、内燃机汽缸内高温高压的气体膨胀时对外做功,温度降低,气体的热力学能减少。

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转移到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中温度高的部分转移到温度低的部分,直到它们的温度相等时才会停止。即通过热传递,原来温度高的物体的热力学能减少了,原来温度低的物体的热力学能增加了。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归纳出,改变物体热力学能的物理过程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当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热力学能增加;当物体对外界做功时,物体的热力学能就减少。当外界向物体传递热量时,物体的热力学能就增加;当物体向外界传递热量时,物体的热力学能就减少。

小结

分子动理论

1.分子动理论

宏观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永不停息地

回顾本节

知识;体

会思考方

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分子间有空隙;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温度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温度数值的表示方法,叫作温标。常用的温标有:摄氏温标、华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也叫绝对温标)。

在摄氏温标中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在华氏温标中温度的单位是℉(华氏度)。

在热力学温标中温度的单位是K(开)。

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在数值上有如下关系:

T = t+273

3.气体的压强

气体的压强是气体垂直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压力。法;感受情感态度

压强用p表示,压强的SI单位是Pa(帕)。

4.热力学能

物体中的分子由于运动和相互作用而拥有的能量叫作物体的热力学能。

所有物体均含有热力学能。物体的热力学能与物体的温度和体积都有关系。

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热力学能。

随堂练习

练习3-1

1.答(1)采用高压的手段将石墨粉(碳粉)

压缩达到碳分子力相互作用的有效距离时,碳分子就

在分子引力作用下结合形成片状结构的墨块。

(2)棉花纤维之间有很大空隙,所以很容易被

压缩。但当棉花被压缩到一定程度时,分子之间由于

相互的排斥力就会抵抗外力的作用,使棉花不能无限

地压缩下去。

思考并回

(3)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速度虽然可以达到几百米每秒,但由于气体分子运动是无规则的,它的运动轨迹不是直线而是杂乱无章的,因此,分子要扩散到一定空间需要一段时间。

(4)因为当温度升高时,分子运动加快,所以它在其他气体、液体或固体中的扩散会加剧。

(5)固体分子之间的既存在着较强的引力,也同时存在着较强的斥力,所以固体很难被压缩和拉伸。

2.答盘式挂钩的吸盘紧贴在墙壁上时,排除了吸盘与墙壁之间的大部分空气,致使外界空气的压强大于吸盘与墙壁之间残留气体的压强,于是挂钩被大气压紧紧地压附在墙壁上。

3.答(1)、(3)、(5)、(7)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热力学能的;(2)、(4)、(6)、(8)通过做功方式改变物体热力学能的。

学生复习巩固所学内容

高中物理分子动理论、能量守恒定律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分子动理论、能量守恒定律公式总结 1、阿伏加德罗常数A N =6.02×1023/mol ;分子直径数量级10-10 米 2、油膜法测分子直径S V d = {V :单分子油膜的体积(m 3),S :油膜表面积(m 2)} 3、分子动理论内容: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大量分子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4、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1)0r r <,斥引f f <,分子力F 表现为斥力;(2) 0r r >,斥引f f >, 分子力F 表现为引力;(3) 0r r =,斥引f f =; (4) 010r r >,0≈=斥引f f ,0≈分子力F ,0≈分子势能E 5、热力学第一定律U Q W ?=+{(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在效果上是等效的),W:外界对物体做的正功(J),Q :物体吸收的热量(J),U ?:增加的内能(J),涉及到第一类永动机不可造出 6、热力学第二定 律 克氏表述: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热传导的方向性); 开氏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机械能与内能转化的方向性){涉及到第二类永动机不可造出} 7、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零度不可达到{宇宙温度下限:-273.15摄氏度(热力学零度)} 注: (1)、布朗粒子不是分子,布朗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越剧烈; (2)、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3)、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比引力快; (4)、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在0r 处斥引f f =且分子势能最小; (5)、气体膨胀,外界对气体做负功W<0;温度升高,内能增大0>?U ;吸收热量,0>Q (6)、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所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对于理想气体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分子势能为零; (7)、0r 为分子处于平衡状态时,分子间的距离; (8)、其它相关内容:能的转化和定恒定律/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环保/物体的内能、分子的动能、分子势能。

2020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讲分子动理论内能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_3

第1讲分子动理论内能 考点1 微观量的估算 1.分子的两种模型 (1)球体模型直径d=36V π .(常用于固体和液体) (2)立方体模型边长d=3 V0.(常用于气体) 对于气体分子,d=3 V0的值并非气体分子的大小,而是两个相邻的气体分子之间的平 均距离. 2.与阿伏加德罗常数有关的宏观量和微观量的计算方法 (1)宏观物理量:物体的质量m,体积V,密度ρ,摩尔质量M mol,摩尔体积V mol. (2)微观物理量:分子的质量m0,分子的体积V0,分子直径d. (3)宏观量、微观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多选)钻石是首饰和高强度钻头、刻刀等工具中的主要材料,设钻石的密度为ρ(单位为kg/m 3 ),摩尔质量为M (单位为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已知1克拉=0.2克,则( ACE ) A .a 克拉钻石所含有的分子数为0.2aN A M B .a 克拉钻石所含有的分子数为 aN A M C .每个钻石分子直径的表达式为36M ×10-3 N A ρπ(单位为m) D .每个钻石分子直径的表达式为6M N A ρπ (单位为m) E .每个钻石分子的质量为M N A 解析:a 克拉钻石的摩尔数为 0.2a M ,则所含分子数为0.2a M N A ,A 正确,B 错误;每个钻石 分子的体积为M ×10-3ρN A =16πd 3 ,则其直径为36M ×10-3 N A ρπ(m),C 正确,D 错误;每个钻石分子 质量为M N A ,E 正确. 2.很多轿车为了改善夜间行驶时的照明问题,在车灯的设计上选择了氙气灯,因为氙气灯灯光的亮度是普通灯灯光亮度的3倍,但是耗电量仅是普通灯的一半,氙气灯使用寿命则是普通灯的5倍,很多车主会选择含有氙气灯的汽车.若氙气充入灯头后的容积V =1.6 L ,氙气密度ρ=6.0 kg/m 3 ,氙气摩尔质量M =0.131 kg/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6×1023 mol -1 .试估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1)灯头中氙气分子的总个数N ; (2)灯头中氙气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解析:(1)设氙气的物质的量为n , 则n = ρV M ,氙气分子的总个数N =ρV M N A ≈4×1022 个. (2)每个分子所占的空间为V 0=V N 设分子间平均距离为a ,则有V 0=a 3 ,

九年级物理上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教案

一. 教学内容: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2. 内能和热量(2) 3. 比热容 二. 重点、难点: 1. 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2. 知道燃料热值及相关计算 3. 理解比热容概念、物理意义及有关的因素 4. 能用比热容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热量的计算 三. 具体内容: (一)物体内能的改变 1. 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互相接触,低温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物体温度降低。这个过程,叫做热传递。 在热传递过程中,低温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高温物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单位是焦耳,符号J。 物体吸热,内能增加;物体放热,内能减少。 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越多,它的内能改变越大。 特别说明:热量是过程量,只能说“吸收”或“放出”,不能说“具有”、“含有”或“××的”。就是说热量的大小与物体内能的多少,物体温度的高低没有关系。 2. 除了热传递外,做功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 冬天搓手可使双手变得暖和,是因为做功,使手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对物体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 物体对外做功,本身的内能会减少。 例如:暖瓶塞被顶起后,瓶口出现白雾是因为:水蒸气顶起瓶塞做功,内能减少,发生液化现象,形成白雾。 总结一下: (二)燃烧的热值 1. 燃料燃烧时能的转化 燃料的燃烧是一种化学变化,在燃烧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也就是常说的释放能量。 2. 定义 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热值是为了表示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在燃烧时放出热量不同而引入的物理量。它反映了燃料通过燃烧放出热量本领大小不同的燃烧特性。燃料的热值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燃烧特性,不同燃料的热值一般是不同的,同种燃料的热值是一定的,它与燃料的质量、体积、放出热量多少无关。 3. 在学习热值的概念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完全燃烧”是指燃料全部燃烧变成另一种物质。 (2)强调所取燃料的质量为“1kg”,要比较不同燃料燃烧本领的不同,就必须在燃烧质量和燃烧程度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比较。 (3)“某种燃料”强调了热值是针对燃料的特性与燃料的种类有关。 热值的单位J/kg,读作焦每千克。还要注意,气体燃料有时使用J/m3 4. 热值的物理意义 表示一定质量的燃料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热量的多少。同种燃料热值相同,不同燃料的热值不同。

高中物理-分子动理论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分子动理论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 1.根据分子动理论,物质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所受到的引力与斥力相等,以下关于分子势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当分子间距离是r0时,分子具有最大势能,距离增大或减小时势能都变小 B.当分子间距离是r0时,分子具有最小势能,距离增大或减小时势能都变大 C.分子间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大,分子距离越小,分子势能越小 D.分子间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小,分子距离越小,分子势能越大 2.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分子平均动能越大 B.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 C.一切达到热平衡的系统一定具有相同的温度 D.分子间的距离r存在某一值r0,当rr0时,引力大于斥力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热量多 B.温度高的物体不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的内能多 C.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大 D.相互间达到热平衡的两物体的内能一定相等 4.从下列哪一组数据可以算出阿伏伽德罗常数()A.水的密度和水的摩尔质量B.水的摩尔质量和水分子的体积 C.水分子的体积和水分子的质量D.水分子的质量和水的摩尔质量 5.关于分子间距与分子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和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原来的体积之和,说明分子间有空隙;正是由于分子间有空隙,才可以将物体压缩 B.实际上水的体积很难被压缩,这是由于水分子间距稍微变小时,分子间的作用就表现为斥力 C.一般情况下,当分子间距rr0时分子力为引力 D.弹簧被拉伸或被压缩时表现的弹力,正是分子引力和斥力的对应表现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1节分子动理论教案新版教科版2

第1节分子动理论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知道物体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 2.知道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3.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回顾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历程,了解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2.通过对扩散现象的探索、讨论,并借助生活经验,知道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3.通过演示和观察分子力模型及对物质三态分子模型的类比,了解分子间既存在引力又存在斥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演示实验、视频资源及类比手段,激发探究物质组成奥秘的兴趣。 2.使学生了解通过能够直接感知的现象可以认识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并知道这是一种重要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3.体验物理知识的应用性,了解物理学具有认识世界、改变世界的功能。 【教学重点】 经历观察实验的过程,应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某些生产、生活以及自然界中的现象。 【教学难点】 从某些宏观热现象中推断出其微观本质。 【教学突破】 教学重点放在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使学生在观察这些现象的过程中提炼出能够印证分 子动理论的现象,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科学观察的能力。而对于当分子间距离很小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才表现为引力的理论,比较抽象,可以采用类比磁铁吸引铁钉的演示实验对比认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材料(人类从古到今探索物质组成奥秘的历程、硫酸铜溶液与清水之间的扩散图片、铅与金的扩散图片、机械制造中在金属表面层掺碳、掺硅)、酒精、毛笔、NO2气体、广口瓶、玻璃片、铅柱(分子引力演示器)、刀子、磁铁、铁钉等。 ◆学生准备 注射器、烧杯、水等。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批注 一、结合分糖块实例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教师出示一块糖,然后提出问题:把这块糖分成两半,两个人 来分享,是否都有甜的感觉?4个人呢?8个人呢……如此分 割下去,有没有一个限度呢? 学生讨论并回答。 点拔:假设在分糖的过程中,每分一次,取一粒加以检测,如 果这粒仍具有糖的性质——甜味,就再往下分,假设分到某种 程度而取一粒再分时就失去了糖的本质,那么这个最小的颗粒就是糖分子。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采用多媒体多展示一些有关材料。

分子运动论内能

分子运动论内能复习学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会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掌握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能够区分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3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属性,会运用公式进行热量的相关计算。 过程与方法:基础知识的讲解与深入,知识重难点区分和概括总结,典型例题分析,巩固训练强化解题技巧,课后习题锻炼独立解题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学生内心感受,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发物理学习兴趣。培养同学认真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区分内能、热量、温度三者的区别与联系,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并学会做相关的计算题。 难点:区分内能、热量、温度三者的区别与联系,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并学会做相关的计算题。 教学过程 知识清单 一、分子热运动(分子动理论) 1、物质由构成 2、扩散现象: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扩散现象说明: (1)分子间有;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做运动; (3)扩散与有关 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和。 二、内能 1、定义: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和的总和叫做内能。 2、特点:一切物体任何时候都有内能。 3、内能的主要影响因素: (1)温度: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 (2)质量:温度相同、物态相同的情况下,质量越大的物体内能。 (3)状态:冰融化成水,温度不变,但要吸收热量,内能。 4、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和。 三、比热容(C) 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 ,只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特例:冰和煤油比热容一样)

2、热量的计算:。 3、水的比热容大,吸热能力;水的比热容大,温度变化(温差)。 考点梳理 考点一、分子热运动 例1.下列哪种现象不能用分子动理论来解释() A.走进花园闻到玫瑰花香 B.放入水中的糖块会使水变甜 C.天空中飞舞的雪花 D.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例2.在苹果园中,会闻到苹果的清香味儿,说明分子在不停地;把两个铅 块紧压在一起,结合成一个整体,需要用足够大的力才能把它们拉开,说明分子之间存在。 考点二、内能 例3.冬天,路上的行人一边搓手,一边对着手哈气,从而使手感到暖和。“搓手”是通过改 变内能,“哈气”是通过改变内能。 例4、下列关于物体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内能越大 B.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但有内能 C.内能和温度有关,所以0℃的水没有内能 D.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考点三、比热容 例5、旅游景区“金沙滩”烈日下湖边的沙子热得烫脚,而湖水却是冰凉的,这是因为() A.水的温度变化较大 B.水的比热容较大 C.水吸收的热量较多 D.沙子的比热容较大 例6、一瓶水喝掉一半后,质量减小,体积减小,比热容。质量为2Kg的水温 度从20 ℃升高到70 ℃,所吸收的热量是 J 考点四、实验探究 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能力 【实验装置】如右图 【测量器材】测温度:______,测时间: 。 【实验关键】 (1)实验设计:加热质量_____的水和食用油,升高_____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 小组液体名称质量m/g 初温t1/℃末温t2/℃通电时间 t/min 1组水60 20 45 6 2组食用油60 20 45 4 (2)分析现象得出:质量相同的水和油,升高相同的温度, 要吸收更多的热量。 (3)通过实验可以得到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是不同的,物质的这种特性用这个物 理量来描述。 课堂练习 1.茉莉花开的季节,走近花园就能闻到扑鼻的花香,这是因为()

分子动理论 热和功

空气 水 图 16 分子动理论 热和功 班级 姓名 座号 1.[2006年全国卷I .1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气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的热运动变得剧烈,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撞击器壁时对器壁的作用力增大,从而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B .气体体积变小时,单位体积的分子数增多,单位时间内打到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增多,从而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C .压缩一定量的气体,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D .分子a 从远外趋近固定不动的分子b ,当a 到达受b 的作用力为零处时,a 的动能一定最大 2.[ 2006年全国卷II .21] 对一定质量的气体,若用N 表示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分子数,则 A .当体积减小时,N 必定增加 B .当温度升高时,N 必定增加 C .当压强不变而体积和温度变化时,N 必定变化 D .当压强不变而体积和温度变化时,N 可能不变 3.[ 2006年北京卷.15] 如图所示,两个相通的容器P 、Q 间装有阀门K 、P 中充满气体,Q 为真空,整个系统与外界没有热交换.打开阀门K 后,P 中的气体进入Q 中,最终达到平衡,则 A .气体体积膨胀,内能增加 B .气体分子势能减少,内能增加 C .气体分子势能增加,压强可能不变 D .Q 中气体不可能自发地全部退回到P 中 4.[ 2006年天津卷.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任何物体的内能就是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的总和 B .只要对内燃机不断改进,就可以把内燃机得到的全部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 .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内能的方式上是不同的 D .满足能量守恒定律的物理过程都能自发进行 5.[ 2006年四川卷.19] 19.对一定质量的气体,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A .温度升高,压强一定增大 B .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 C . 压强增大,体积一定减小 D .吸收热量,可能使分子热运动加剧、气体体积增大 6.[ 2006年重庆卷.16] 16.如题16图,某同学将空的薄金属筒开口向下压入水中。设水温均匀且恒定,筒内空气无泄漏,不计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则被淹没的金属筒在缓慢下降过程中,筒内空气体积减小。 A .从外界吸热 B .内能增大 C .向外界放热 D .内能减小 7.[ 2006年上海物理卷.9] 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弯曲管A 端开口,B 端封闭,密度为ρ的液体将两段空气封闭在管内,管内液面高度差分别为h 1、h 2和h 3,则B 端气体的压强为(已知大气压强为P 0) A .p 0-ρg (h 1+h 2-h 3) B .p 0-ρg (h 1+h 3) C .p 0-ρg (h 1+h 3- h 2) D .p 0-ρg (h 1+h 2) 8.[ 2006年江苏物理卷.1] 从下列哪一组物理量可以算出氧气的摩尔质量 A .氧气的密度和阿、加德罗常数 B .氧气分子的体积和阿伏加德罗常数 C .氧气分子的质量和阿伏加德罗常数 D .氧气分子的体积和氧气分子的质量 9.[ 2006年江苏物理卷.5] 用隔板将一绝热容器隔成A 和B 两部分,A 中盛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B 为真空(如图①)。现把隔板抽去,A 中的气体自动充满整个容器(如图),这个过程称为气体的自由膨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自由膨胀过程中,气体分子只作定向运动 B .自由膨胀前后,气体的压强不变 C .自由膨胀前后,气体的温度不变 D .容器中的气体在足够长的时间内,能全部自动回到A 部分 10.[ 2006年江苏物理卷.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气体的温度升高时,并非所有分子的速率都增大 B .盛有气体的容器作减速运动时,容器中气体的内能随之减小 C .理想气体在等容变化过程中,气体对外不做功,气体的内能不变 D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等温压缩后, 其压强一定增大 11.[ 2006年上海物理卷.19](10分〕一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水平固定放置的气 缸内,开始时气体体积为V 0,温度为270 C .在活塞上施加压力,将气体体积压缩到32 V 0,温度升高 到570C .设大气压强p 0=l.0×105 pa ,活塞与气缸壁摩擦不计. (1)此时气体的压强为;( ) A .P 1=1.65×105pa B 。P 1=3.30×105pa C.。P 1=1.65×104pa D 。P 1=1.65×107pa (2)保持温度不变,缓慢减小施加在活塞上的压力使气体体积恢复到V O ,则此时气体的压强为.( ) A .P 2=1.1×105pa B 。P 1=1.1×104pa C.。P 1=1.1×106pa D 。P 1=2.2×105pa 12.[ 2006年上海物理卷.19] (10分)一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气缸内,初始时气 体体积为 3.O ×10-3m 3.用 DIS 实验系统测得此时气体的温度和压强分别为 300K 和1.0×105 Pa .推 动活塞压缩气体,测得气体的温度和压强分别为 320K 和1.0×105 Pa . (1)此时气体的体积; 图① 图②

高中物理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 第1节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爱因斯坦的布朗运动理论素材 鲁科版

爱因斯坦的布朗运动理论 1905年,爱因斯坦依据分子运动论的原理提出了布朗运动的理论。就在差不多同时,斯莫卢霍夫斯基也作出了同样的成果。他们的理论圆满地回答了布朗运动的本质问题。 应该指出,爱因斯坦从事这一工作的历史背景是那时科学界关于分子真实性的争论。这种争论由来已久,从原子分子理论产生以来就一直存在。本世纪初,以物理学家和哲学家马赫和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为代表的一些人再次提出对原子分子理论的非难,他们从实证论或唯能论的观点出发,怀疑原子和分子的真实性,使得这一争论成为科学前沿中的一个中心问题。要回答这一问题,除开哲学上的分歧之外,就科学本身来说,就需要提出更有力的证据,证明原子、分子的真实存在。比如以往测定的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只是质量的相对比较值,如果它们是真实存在的,就能够而且也必须测得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绝对值,这类问题需要人们回答。 由于上述情况,象爱因斯坦在论文中指出的那样,他的目的是“要找到能证实确实存在有一定大小的原子的最有说服力的事实。”他说:“按照热的分子运动论,由于热的分子运动,大小可以用显微镜看见的物体悬浮在液体中,必定会发生其大小可以用显微镜容易观测到的运动。可能这里所讨论的运动就是所谓‘布朗分子运动’”。他认为只要能实际观测到这种运动和预期的规律性,“精确测定原子的实际大小就成为可能了”。“反之,要是关于这种运动的预言证明是不正确的,那么就提供了一个有份量的证据来反对热的分子运动观”。 爱因斯坦的成果大体上可分两方面。一是根据分子热运动原理推导:在t时间里,微粒在某一方向上位移的统计平均值,即方均根值,D是微粒的扩散系数。这一公式是看来毫无规则的布朗运动服从分子热运动规律的必然结果。 爱因斯坦成果的第二个方面是对于球形微粒,推导出了可以求算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公式。爱因斯坦曾用前人测定的糖在水中的扩散系数,估算的NA值为3.3×10^23,一年后(1906)又修改为6.56×10^23。 爱因斯坦的理论成果为证实分子的真实性找到了一种方法,同时也圆满地阐明了布朗运动的根源及其规律性。下面的工作就是要用充足的实验来检验这一理论的可靠性。爱因斯坦说:“我不想在这里把可供我使用的那些稀少的实验资料去同这理论的结果进行比较,而把它让给实验方面掌握这一问题的那些人去做”。“但愿有一位研究者能够立即成功地解决这里所提出的、对热理论关系重大的这个问题!”爱因斯坦提出的这一任务不久之后就由贝兰(1870——1942)和斯维德伯格分别出色的完成了。这里还应该提到本世纪初在研究布朗运动

2020九年级物理分子动理论与内能测试题及答案(B)

一、选择题: 1.将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一段时间后整杯水 都变红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水的温度为0℃,就不会发生这种现象 B.这是扩散的现象,它只发生在液体和气体中 C.这是扩散的现象,它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 运动 D.如果水的温度越低,扩散将进行得越快 2.下列事例中,用做功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酒精涂在手上觉得凉B.冬天晒太阳,人感到暖和 C.锯木头时,锯条会发烫D.烧红的铁块温度逐渐降低 3.炎热的盛夏,人站在水中时感觉凉爽,而当人赤脚走在沙土上时却感到烫脚,这主要是因为水和沙具有不同 的() A.热量 B.内能 C.比热容 D.密度 4.在下列过程中,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钻木取火 B .用锯锯木板,锯条发热 C .用热水袋取暖 D .两手互相搓搓,觉得暖和 5.温度是反映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冷热程度能反映的是() A.物体运动时速度的大小B.燃料热值的大小 C.物体内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D.分子势能的大小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萝卜放在泡菜坛里会变咸,这个现象说明分子在 永不信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两块表面干净的铅块压紧后会结合在一起,说明 分子间存在斥力 C、锯木头时锯条会发热,这是通过热传递使锯条的 内能发生了改变 D、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引力变大和斥力变小 7.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比热容大的物体吸收的热量多 B.一桶水的比热容比一杯水的比热容大 C.温度高的铁块比温度低的铁块比热容大 D.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 8.下列哪个现象可以说明分子是在不停地做热运动的() A.水从高处向低处流B.风吹树叶动 C.尘土飞扬D.公园里花香四溢 9.一箱汽油用掉一半后,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它的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 C、它的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 D、它的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 10.铜的比热容是铅的比热容的3倍。质量相同的铜块和铅块,若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为1∶2,则它们吸热之比为() A.2∶3 B.3∶2 C.6∶1 D.1∶6

高二物理分子动理论练习题(含答案)

罗定中学城东学校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限时训练9 出题:沈业权审题:陈柏成 一、单项选择题 1.某物质的密度为ρ,摩尔质量为μ,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则单位体积中所含分子个数为 [ ] A.N/ρ B.N/μ C.μN/ρ D.ρN/μ 2.在油膜实验中,体积为V(m3)的某种油,形成直径为d(m)圆形单分子的油膜,则油分子的直径近似为 [ ] A.2V/πd2(m)B.(V/d)2·4/π(m) C.πd2/4V(m)D.4V/πd2(m) 3.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变小的现象表明 [ ] A.分子间有作用力B.分子间有空隙 C.分子做无规则的热运动 D.分子的质量极其微小 4.关于布朗运动,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 A.布朗运动就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是由于液体分子对它无规则的撞击所引起的 C.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是由于微粒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而引起的 D.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是由于外界的影响(如液体、气体的流动)引起的5.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这是因为 [ ] A.分子之间没有空隙 B.分子之间只有很小的空隙,稍经压缩就不存在了 C.分子之间距离较小,稍经压缩,斥力增长比引力增长大得多 D.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6.甲、乙两个分子相距较远,它们之间的分子力弱到可忽略不计的程度。若使 甲分子固定不动,乙分子逐渐靠近甲分子,直到不能再靠近的整个过程中,分子力对乙分子做功的情况是 [ ] A.始终做正功 B.始终做负功 C.先做正功,后做负功D.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二、多项选择题 7.关于分子动理论,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B.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C.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或斥力8.把表面光滑的铅块放在铁块上,经过几年后将它们分开,发现铅块中含有铁,而铁块中也含有铅,这种现象不能说明() A.物质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B.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C.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D.分子的引力大于斥力 9. 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快 B.扩散现象是不同物质间的一种化学反应 C.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 D.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

第1章-第1节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第1节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学 习目标知识脉络 1.认识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知道 其实验依据.(重点) 2.通过探究与实验,估测油酸分子 的直径,知道阿伏伽德罗常数并进行 有关的计算.(难点) 3.认识布朗运动,理解布朗运动产 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了解分子的热 运动. 4.掌握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及 变化规律.(难点) 物体由大量分子组成 [先填空] 1.分子的大小 (1)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 m. (2)通常分子质量的数量级在10-27~10-25kg范围之内. 2.分子大小的估测 (1)油膜法:此方法是一种粗略测定分子大小的方法,其方法是把油酸滴到水

面上,油酸在水面上散开,可近似认为形成单分子油膜,如果把分子看成球形,单分子油膜的厚度就等于分子的直径. (2)原理:如果油滴的体积为V,单分子油膜的面积为S,则分子的大小(即直 径)为d=V S.在此忽略了分子间的空隙. (3)物理学中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测定分子的大小,测出的分子大小不同,但数量级相同. 3.阿伏伽德罗常数 (1)定义:1 mol任何物质含有分子的数目都相同,为常数.这个常数叫做阿伏伽德罗常数,用N A表示. (2)数值:N A=6.02×1023mol-1. (3)意义:阿伏伽德罗常数是一个重要的基本常量,它是联系宏观量与微观量的桥梁. [再判断] 1.测定分子大小的方法有多种,油膜法只是其中的一种方法.(√) 2.所有分子的直径都相同.(×) 3.1 mol的固态物质(如铁)和1 mol的气态物质(如氧气)所含分子数不同.(×) [后思考] 我们在初中已经学过,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一个1 μm大小的水珠,尺寸与细菌差不多,其中分子的个数竟比地球上人口的总数还多上好多倍! 图1-1-1 我们可以通过什么途径观察分子的大小呢?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知识点归纳与对应练习题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第一节分子动理论 知识点一:分子动理论 分子动理论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打开香水瓶盖后,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运动 B.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C. 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D. 铅笔笔芯用了一段时间后会变短,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2.下面四个实验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 3.下列现象中不能 ..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解释的是( ) A.酒香不怕巷子深 B. 金块和铅块紧压在一起,过几年后发现铅中有金,金中有铅 C. 沙尘暴起,尘土满天 D. 衣橱里的樟脑球会逐渐变小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减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B、裂开的橡胶鞋可以用101胶水将其粘起来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C、进入化学实验室时闻到浓浓的氯气味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首先提出分子概念的科学家是汤姆生。 5.“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将破镜合起来时,镜子断裂处的绝大多数分子间距离较,分子之间几乎没有的作用. 6.刘方学习了分子动理论的知识后,知道了分子动理论的内容为: A、物体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 B、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于是他准备了一个实验如图所示:把一块表面很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测力计下 面,使玻璃板刚好和水面接触,再慢慢地提起弹簧测力计,那么你看到这里时, 请提出你的猜想.刘方可能是要验证上述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填序号). 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结论是:.

专题_分子动理论分子热运动Word版

第二模块热学篇(高中物理) 九、分子热运动能量守恒气体 内容要求说明年份试题涉及内容 2010 2009 2008全国理综I·19 全国理综II·14 北京理综·15 天津理综·14 四川理综·14 江苏物理·12 重庆理综·16 宁夏理综·31 上海物理·1B 上海物理·13 气体压强 气体的状态参量 阿伏加德罗常数 热学综合 热力学定律 气体、热力学定律 气体、热力学定律 单分子油膜法 气体压强 第九章分子热运动·能量守恒·气体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 组成的、分子的热 运动、布朗运动、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力、分子热运动的 动能、温度是物体 的热运动平均动能 的标志、物体分子 间的相互作用势 能、物体的内能 Ⅰ1、去掉说明。 2、由原来的八、九 两个板块合为一 个。 3、“热力学第一定 律”、“热力学第二 定律”、“永动机不 可能”、“气体分子 运动的特点”、“气 体压强的微观意 义”是增加的。 4、原“理想气体、 状态方程、三种变 化、气态图象”等 删掉。 5、原“能量的开发 和利用”改为“能 源的开发和利用、 能源的利用与环境 保护”。 2007 全国理综I·16 全国理综Ⅱ·14 北京理综·16 四川理综·14 上海物理·11 上海物理·20 天津理综·20 广东物理·9 广东物理·10 江苏物理·1 江苏物理·10 重庆理综·21 海南理综·六 气体密度、冲量、内能 做功、气体的内能 控制变量法 做功、气体的内能 气体压强 气体状态变化 内能、能量守恒 气体状态方程 内能、功能区别 分子动理论 内能、热传递 内能 热学综合 做功和热传递是改 变物体内能的两种 方式、热量、能量 守恒定律 2006全国卷I·18 全国卷II·21 江苏物理·1 广东物理·4、8 重庆理综·16 北京理综·15 四川理综·19 天津理综·14 压强的微观解释、分子力 做功 气体状态变化的微观意 义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 热力学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定律 分子热运动及压强的微 观意义 内能、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 永动机不可能、绝 对零度不可达到 Ⅰ2005全国理综I·21 北京理综·14 天津理综·14 江苏物理·4 江苏物理·17 气体状态变化与内能的 微观解释 热力学定律 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 阿伏加德罗常数 分子与分子势能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分子动理论解析(7)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分子动理论解析(7) 一、选择题 1.两分子间的分子力F 与分子间距离r 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曲线与r 轴交点的横坐标为0r ,相距很远的两分子只在分子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相互接近.若两分子相距无穷远时分子势能为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0r r >阶段,F 表现为斥力 B .在0r r <阶段,F 做负功,分子动能减小,分子势能也减小 C .在0r r =时,分子势能等于零 D .运动过程中,两个分子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不变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内能增大时,温度不一定升高 B .物体温度升高,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加 C .物体对外界做功,其内能一定减少 D .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 3.在观察布朗运动时,从微粒在A 点开始计时,每隔30s 记下微粒的一个位置,得到B 、 C 、 D 、 E 、 F 、 G 等点,然后用直线依次连接,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记录的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情况 B .图中记录的是微粒做布朗运动的轨迹 C .微粒在前30s 内的位移大小一定等于AB 的长度 D .微粒在75s 末时的位置一定在CD 的连线上,但不可能在CD 中点 4.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对一定质量的气体加热,其内能一定增加 B .一定质量100℃的水转变成100℃的水蒸汽,其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 C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如果压强不变而体积增大,其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 D .如果气体温度升高,物体中所有分子的速率都一定增大 5.(3-3)对于液体在器壁附近的液面发生弯曲的现象,如图所示,对此有下列几种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分子动理论、内能及其应用

(考查范围:分子动理论、内能及其应用) 姓名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本题包含21小题) 1.(05沈阳市(非课改区))用修正液覆盖错字时,常闻到 刺鼻的气味,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的原因. 2.(05安徽省)如图所示,在分别盛有冷水和热水的杯 中,各滴入一滴墨水,从看到的现象可以推断:分子 的运动随着而加剧。 3.(05苏州市)将50mL的水和50mL酒精充分混合,混合后水与酒精的总体积将_ 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0mL,上述现象说明分子之间有_____. 4.(04北京东城区)俗话说:"破镜不能重圆".这是因为镜破处分子间的距离都 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等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分子间相互吸 引的作用微乎其微. 5.(05广西河池)如图所示,甲给少量碘微微加热,看到 的现象属于_________现象;乙分别往热水和冷水中滴 入几滴红墨水,所看到的现象说明,温度越高, ______________就越快。 6.(05桂林课改区)吸烟有害健康。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 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问就会充满烟味,这表明分子在___________ _______。在公共场所,为了他人的健康,请你给吸烟者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05芜湖市)有一种气体打火机,内装燃料是液态丁烷。通常情况下,丁烷是 气体,人们是用的方法将其变为液态的.从微观角度看, 丁烷能从气态变为液体说明丁烷分子. 8.(05南京市)诗句"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掬"意为"捧")所包含的物理知 识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9.(05上海市)白天,太阳能热水器中水的温度升高,水的内能_________(选 填"减少"、"不变"或"增加"),这是通过___________的方法改变了它的内能。 10.(04重庆北碚)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给自行车轮胎打气的气 筒连续使用一段时间就会发热,这是由于_________ 使气筒的内能________ (第二空选填"减少"或"增加") 11.(05哈尔滨市)电冰箱里的压缩机在压缩某种液体的蒸气时,蒸气温度升高, 这是用________的方法增加了蒸气的内能.饮料放进冰箱后温度降低是用 _______的方法减少了饮料的内能. 12.(04湖北宜昌)冬天,双手反复摩擦,手会感到暖和;用嘴对着双手"呵气", 手也会感到暖和。前者是利用__________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后者是利用 _________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 13.(05湖北黄冈)制冰厂工人,用冰钩夹着巨大的冰砖 轻松在地上拖行,是因为冰砖在滑行过程中,底面的冰 由于克服_________而使它的_________,冰_________ (选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从而减小了与地面间的___ ____________. 14.(05德阳课改区)质量为2kg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温度 升高5℃,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J。这是通过_________的方法改变了 水的内能。(C水=4.2×103J/kg·℃) 15.(05宿迁市)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用同种物质制成两个质量不等的物 体,其比热容(填"相同"或"不同")。质量均为1kg的铜块[ c 铜= 3.9×10 2 J / (kg·℃ ) ] 和铅块 [ c 铅= 1.3×10 2 J / ( kg·℃ ) ] , 如吸收了相等的热量,则铜块与铅块升高的温度之比为;若铜块温度 升高了100℃,则它吸收了 J的热。 16.(04长沙)汽油的热值是4.6×107J/kg,现有汽油500g,若燃烧一半,剩余汽 油的热值是_____________J/kg. 17.(05天津市)单缸内燃机飞轮转速为3000r/min,那么,每秒钟燃气推动活塞 做功的次数为__________次。 18.(04吉林)汽油机的工作过程由吸气、_________、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组成, 其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_________ 冲程. 19.(05辽宁十一市(非课改区))图中甲、乙两图所示的是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的 两个冲程,其中图_______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图_________是将机 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讲义

哈哈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1.分子动理论 分子动理论是一种科学理论,其主要内容是什么呢? (一)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这个结论是人类几千年探索的结果。学生看图1—1—3 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 和历程。 2.分子的特点:多、小 见第3页第一段 (二)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演示实验:墨水滴入水中,由此得出上面(二),并由此引出“扩散” 1.扩散: 由于分子运动,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液体之间会发生扩散现象,气体、固体之间呢? 气体:春暖花开,花香四溢。 固体: 第四页图1—1—8后两幅 2.气体、液体、固体之间都会发生扩散现象 3.扩散现象说明: (1)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 (2)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三)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演示实验: 用力拉一只笔,用力挤压一只笔的两端 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可用“分子力模型”来说明,课本第5页 1—1—11分子力模型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对分子有很大的意义,物质三态其区别就在于三态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和分子的运动状态不同,如图1—1—12,叙述之 总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板书: 1.分子动理论 (一)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2.分子的特点:多、小 (二)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1.扩散的定义: 2.气体、液体、固体之间都会发生扩散现象 3.扩散现象说明: (1)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 (2)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三)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2.内能和热量 由今天的天气引入新课 一.温度与热运动 演示实验: 温度对扩散的影响 物体热温度高扩散快分子运动剧烈 1.热运动的定义: 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2.温度与热运动的关系 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二、物体的内能 1.定义:(学生找) 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1)分子动能 (2)分子势能 2.说明两点: (1)内能是指物体的内能 (2)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100摄氏度的水具有内能,零下100的冰有内能吗?为什么? 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1)温度 (2)物体内部分子的多少、种类、结构、状态等 以上有学生自己找 三、改变内能的方式 演示实验:第9页让笔杆热起来,学生做 由此引出:热传递和做功 1.热传递: (1)定义:以内能的形式从一个物体向另一个物体直接传递,叫做热传递 (2)能量形式不变(转移) 2.做功: (1)定义:从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内能或内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2)能量形式改变(转化) 内能增大对物体做功 (3)其他形式的能量内能 内能减少物体对外做功 (4)用功来量度内能的改变 四、燃烧 1.能量转化: 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2.热值: (1)定义: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燃料Q与燃料质量m的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注意:“完全” Q q = m

初中物理分子动理论习题

第一节分子动理论 1.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 B.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 C.粉笔蹭到衣服上,在衣服上留下粉笔痕迹 D.冬天,雪花漫天飞舞 2.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 ) A.分子间没有空隙 B.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C.分子间存在斥力 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我们在实验室用酒精进行实验时,整个实验室很快就闻到了刺鼻的酒精气味,这是一种扩散现象.以下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液体之间 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息地运动 C.温度越高时扩散现象越剧烈 D.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着间隙 4.把100毫升酒精和100毫升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毫升.这个现象说明( ) A.分子间有间隙 B.分子是有质量的 C.分子间有力的作用 D.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5.下列事例中,不能用来说明分子间有引力的是( ) A.要用很大的力才能把铅丝折断 B.用胶水能把两张纸粘合在一起 C.磁铁能把铁钉吸住 D.金属固体很难被分开 6.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运动论的观点解释的是( ) A.富裕老窖的瓶盖一开,酒香四溢 B.金块和铅块紧压在一起,过几年后会发现铅中有金,金中有铅 C.沙尘暴起,尘土满天 D.衣橱里的樟脑球会越变越小 7.液体很难被压缩的原因是( ) A.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B.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C.分子间有间隙 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8.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春暖花开时,能闻到花的香味 B.打开酒瓶盖能闻到酒的气味 C.空气中飘动的浮尘 D.在盛有热水的杯子中放几片茶叶,过一会整杯水都变成茶水 9.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物质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把煤堆在墙角,过一段时间墙角变黑 B.空气能被压缩 C.打开香水瓶的盖子,整个房间很快充满香气 D.用盐水腌蛋 10.诗句“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所包含的物理知识有和. 11.吸烟有害健康,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一会房间就会充满烟味,这是分子在.所以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请你对吸烟者提出一个合理的建议:. 12.目前甲型H1N1流感的蔓延正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虽然该病毒的传播机制还未确定,但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感染病毒的有效措施.专家称感染病人咳嗽所产生的有大量病毒的飞沫,会使1m范围内的其他人吸入而被感染,所以与感染病人近距离接触须带口罩.一粒飞沫的直径约为1×10-6~5×10-6m(分子直径约为1×10-9m),由此可判断飞沫分子.(选填“是”或“不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