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伦理学教学大纲及各章重点

公共伦理学教学大纲及各章重点

公共伦理学教学大纲及各章重点
公共伦理学教学大纲及各章重点

《公共伦理学》教学大纲

王丽莉编写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1790 目录

前言 (1793)

一、课程性质 (1793)

二、课程目的 (1793)

三、课程简介 (1793)

四、教学时数 (1793)

五、教学方式 (1793)

六、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 (1793)

七、教材 (1793)

第一章公共伦理与管理伦理 (1795)

第一节 管理与伦理 (1795)

一、管理的含义和实质 (1795)

二、管理的伦理意蕴 (1795)

第二节 公共伦理学与管理伦理学 (1796)

一、公共伦理和管理伦理 (1796)

二、道德、伦理与公共伦理学 (1796)

三、伦理的底蕴 (1797)

第三节 公共伦理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1797)

一、公共伦理的基本原则 (1797)

二、公共伦理规范 (1797)

复习与思考题 (1797)

拓展阅读书目 (1798)

第二章公共伦理主体 (1799)

第一节 公共组织概述 (1799)

一、公共组织的定义 (1799)

二、公共组织的构成要素 (1799)

三、公共组织的类型 (1799)

第二节 政府组织 (1800)

一、政府组织的结构 (1800)

二、政府组织伦理及其构成 (1800)

三、政府组织伦理的功能 (1800)

第三节 非政府组织 (1800)

一、非政府组织的产生和发展 (1800)

二、非政府组织的特征 (1801)

三、非政府组织的职能优势 (1801)

四、非政府组织伦理 (1801)

复习与思考题 (1801)

拓展阅读书目 (1802)

第三章公共伦理客体 (1803)

第一节公共伦理客体的构成 (1803)

一、公共权力的异化与阶段 (1803)

公共伦理学

二、群体、组织与公共伦理 (1803)

三、公共伦理客体特征 (1804)

第二节 公共伦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1804)

一、公共伦理主体与公共伦理客体的基本关系 (1804)

二、公共伦理主体与公共伦理客体关系中的道德要求 (1804)

三、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 (1804)

复习与思考题 (1805)

拓展阅读书目 (1805)

第四章公共权力与公共伦理 (1806)

第一节 公共权力 (1806)

一、公共权力的含义与特点 (1806)

二、权力关系与权力分化 (1806)

第二节 公共权力价值 (1807)

一、公共权力价值观 (1807)

二、公共权力价值关系 (1807)

第三节 德治与法治 (1808)

一、中国古代的德治与法治思想 (1808)

二、中国当代的公共伦理思想及其发展 (1808)

复习与思考题 (1809)

拓展阅读书目 (1809)

第五章公共事务与公共责任 (1810)

第一节 公共事务与公共责任溯源 (1810)

一、公共事务与公共责任的起源与发展 (1810)

二、宪政以来的公共事务与公共责任 (1810)

第二节公共事务与公共项目 (1811)

一、公共事务及其伦理内涵 (1811)

二、公共项目及其伦理效益 (1811)

第三节 公共责任 (1811)

一、公共责任概述 (1811)

二、公共责任的伦理阐释 (1812)

复习与思考题 (1812)

拓展阅读书目 (1812)

第七章公共管理者的素质 (1813)

第一节 公共管理者的角色 (1813)

一、社会角色 (1813)

二、作为一般管理者的角色 (1813)

三、作为公共管理者的特殊角色 (1813)

第二节 公共管理者素质概述 (1814)

一、公共管理者素质的含义与普通素质的关系 (1814)

二、公共管理者素质的特点 (1814)

三、公共管理者素质的重要性 (1815)

四、公共管理者素质的基本内容 (1815)

复习与思考题 (1815)

1791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1792 拓展阅读书目 (1816)

第八章制度安排与公共伦理 (1817)

第一节 制度安排的伦理分析 (1817)

一、社会制度 (1817)

二、制度伦理 (1817)

第二节 制度安排的伦理评价 (1818)

一、制度安排的伦理标准 (1818)

二、制度安排中的基本关系问题 (1818)

复习与思考题 (1819)

拓展阅读书目 (1819)

第九章公共伦理建设 (1820)

第一节 公共伦理建设的时代背景 (1820)

一、公共环境 (1820)

二、公共伦理与政治、法律环境 (1820)

第二节 国外公共伦理建设的架构与措施 (1820)

一、国外公共伦理建设的架构 (1820)

二、国外公共伦理建设的措施 (1821)

第三节 公共伦理机制 (1821)

一、公共伦理建设的内容和过程 (1821)

二、公共伦理建设目标 (1821)

复习与思考题 (1822)

拓展阅读书目 (1822)

公共伦理学

前言

一、课程性质

《公共伦理学》课程是行政学、公共管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选修课,是学生在学习行政管理学、政治学等课程所涉及的基本理论、方法等基础上开设的专业课程,也是帮助学生学会用伦理学的视角思考公共管理基本问题,提高理论水平和分析问题能力的课程。

二、课程目的

通过《公共伦理学》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公共伦理的主体与客体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清楚公共管理主体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其及品德素养,

这样不仅使学生在原有公共管理学知识的基础上对政府及非政府组织等公共管理主体在处理公共事务中的责任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把握,而且对公共伦理学如何调整公共管理主体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有更加深刻地探讨,并试着学会以伦理学视角去思考管理学的基本问题,对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有更为人性的理解。

此外,本课程为训练学生运用理论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了与所讲内容相关的案例分析。因此,本课程的学习将会对学生毕业后从事实际管理工作,或者进一步从事相关研究产生较好的影响。

三、课程简介

本课程的研究内容直接涉及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也间接涉及政府组织与企业之间、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以及处理这些关系应该遵循的伦理准则及活动要求。因此力求道德理论的逻辑与管理实践的逻辑相统一,在课程的安排中,分别探讨公共伦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分析政府组织在社会管理及治理过程中应当遵循的价值准则以及政府组织制度安排中的公共伦理问题;就公共权力实施中的法治和德治关系的历史、现状进行分析和比较,阐述行政权力的价值属性和伦理意义;对公共管理主体承担的公共事务、为公共利益服务的行为,公共责任及其责任评价进行伦理分析,提出公共管理者的素质特别是道德素质以及公共伦理建设的基本构想,初步形成公共伦理学的理论框架。

四、教学时数

36学时

五、教学方式

以教师讲授为主,同时注重采取课堂讨论等形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作用。

六、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

考核采取多种方法:平时成绩30分(包括课堂讨论、出勤、课外作业),期末考试70分,采用闭卷考试形式,重点放在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方面,尽量避免死记硬背的考试内容。

七、教材

1.王伟:《公共伦理概述》,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793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1794 2.万俊人主编:《现代公共管理伦理导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周奋进:《转型期的公共伦理》,北京,审计出版社2000年版。

4.张康之:《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高力:《公共伦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6.(美)特里·L·库珀,《公共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张秀琴译,北京,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张康之:《公共管理伦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冯益谦:《公共伦理学》,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罗德刚:《行政伦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公共伦理学

第一章公共伦理与管理伦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学目的:通过从伦理学视角对不同管理过程中的伦理属性进行分析,重点在于阐明管理伦理与公共伦理之间的关系及其在管理活动中的不同特征,明确公共管理过程中的伦理内涵和基本研究内容。教学难点在于帮助学生区分管理伦理与公共伦理的不同特征,理解公共管理过程中的伦理内涵。

教学要求:学生应在充分了解管理与伦理涵义的基础上掌握管理的伦理意蕴,继尔能够区分管理伦理与公共伦理的不同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公共伦理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初步树立公共伦理学的学科概念,了解其基本内容及研究任务。

教学课时:6学时

教学方式:讲授为主,讨论为辅。

第一节 管理与伦理

一、管理的含义和实质

1.从不同角度对管理含义的审视

学者们对管理含义做出多种界定,每一种定义都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管理作为人类一种最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内涵,有影响力的主要有以下四种:

(1)亨利·法约尔提出管理的结构要素论

(2)弗雷多·帕雷托和乔治·梅奥等人际关系学派提出管理的协调论

(3)是赫伯特·西蒙提出管理的决策论

(4)欧文·巴纳德提出的组织管理论。

2.管理的实质

在根本意义上,管理的实质存在于社会生产方式当中。管理理论形成的内容、思想要求反映着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社会制度,以及这种管理理论为什么样的生产劳动、社会活动服务以有利于社会过程的再生产。

(1)管理产生于社会劳动过程中,是社会分工分化出来的一种专门职能。

(2)管理是生产力中的重要要素,协调各生产力要素,使潜在的生产力变志现实的活动。

(3)管理的具体性质是由一定的生产关系所决定的。理解管理的二重属性是把握管理实质的关键。

(4)管理活动根源于生产方式运行的需要。管理者和管理对象间关系的变化本质上是生产方式内在的社会结合方式及其发展要求引发的变化,是一种实质性的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的变化。

(5)管理是社会组织运行的基本保障,没有管理就没有组织的运行效率。

(6)从管理主体运用的管理手段来看,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以道德手段处理公共事务,实施社会管理就是公共伦理管理活动。

二、管理的伦理意蕴

任何对人的管理都必然涉及人性、人的本质、人的价值等基本伦理问题,故管理理论中的“人性假设”在伦理学思考的层面上意义深远。

1.中西方管理理论中的“人性假设”

1795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1796 (1)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管理思想从人性善恶争辩推论德治或法治。孔孟的性善论形成了道德

化的管理思想;荀子的性恶论使其推崇制度管理。

(2)西方管理史上提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社会人”、“理性人”、“决策人”等,甚至麦格雷戈提出了“X理论”和“Y理论”等人性假设模型,都有一个共性特征就是其理论思路形成都归结到管理的伦理思考上面来,立足于管理的客观需要来寻求不同的人性假设的支持。

2.科学的人性论是管理理论的基础

(1)对人性问题的理解和把握不能离开人在社会交往实践中所构成的所有社会关系。

(2)管理本身就是以政治、法律和伦理道德规范各种利益关系的过程,因此管理的人性假设是利益人的假设,管理的伦理内涵也在于利益人的假设。

第二节 公共伦理学与管理伦理学

一、公共伦理和管理伦理

1.企业管理中的伦理学

(1)重点探讨企业法人组织行为中的道德含义、行为选择及其对员工和社会的影响。

(2)研究管理者本身的道德素质。

(3)研究现代企业制度中的道德调控机制

(4)研究管理过程中的人际关系状况。

2.公共管理中的伦理学

用以规范公共管理主体行为,以保证公益事业的公正性,合理有效地实现公益事业目标的准则体系,就是公共伦理。

(1)公共伦理是规范公共组织行为的准则体系。

(2)公共管理涉及范围相当广泛。凡是公共组织服务的对象、内容和具体领域都会涉及伦理道德问题。

(3)公共伦理不是社会公德。

(4)公共伦理是社会管理组织的职业道德。

(5)公共伦理的基本法则不是以营利为目的,而是为人民服务。

二、道德、伦理与公共伦理学

1.对伦理学研究对象、目的及意义的概述

(1)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是道德现象,伦理学是研究道德现象的科学。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的规范伦理学着重研究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对人的行为所具有的意义和指导作用。20世纪以来开始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形成新的分支学科。管理伦理学即是其中一支。

2.道德与伦理

(1)道德是由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用善恶标准进行评价的,依靠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系和调节个人与社会之间利益关系的社会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2)日常生活中,道德和伦理互为同义词。黑格尔把二者明确区分开来,道德属于个人主观意志的法,而伦理作为社会规定,通过公共事务、公共权力、国家制度、普遍利益体现出来。在个人和社会之间利益关系的活动领域中体现出来的道德即公共伦理问题。

3.公共伦理学

(1)公共伦理的研究任务是要确立公共管理主体及其成员在处理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中应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

公共伦理学

三、伦理的底蕴

公共管理的实践需要伦理的理论基础,如何将个人义务和为公众服务的社会功利统一起来,必须涉及义务论和功利论的道德理论。

1.义务论

(1)义务是个人对社会、对他人应尽的责任,是社会对个人行为的一般要求。具有较强的社会他律性。但它只有转化成个人内心自觉的责任,对道德主体才具有规范意义。

(2)道德义务的履行具有自觉性和非强制特征

2.功利论

(1)中国古代主张“利人为义”的功利道德观。

(2)西方功利主义学说的核心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第三节 公共伦理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一、公共伦理的基本原则

公共伦理的基本原则是公共伦理准则体系中最高层次的道德准则,指明公共伦理行为的总方向,具有广泛指导性的制约力。

1.为人民服务原则

(1)服务对象具有确切含义,为人民服务就是为人民群众这一整体及其利益服务。

(2)为人民服务,不谋个人私利和小集团利益。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3)真正有服务精神必须以平等的意识为灵魂

(4)必须尊重人民的民主权利。

2.公正原则

社会关系主体中的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各自履行的义务及享有的权利达到一种均衡状态,即为公正。公正原则是公共管理活动成败的根本,决定了能否坚持合理、正当、公平的利益分配尺度,确保公共利益不受损害。

二、公共伦理规范

1.公共伦理主体的道德规范

道德规范是在人类生存与发展过程中调节利益关系的需要而产生的行为准则,是对社会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普遍规律的反映和概括。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忠于职守,二是遵纪守法,三是廉洁奉公,四是实事求是,五是团结协作,六是尊重人才。

2.公共管理人格

人格是人的社会资格和品格的总和,包含人的尊严、价值和道德品质等内容。公共管理人格表现为公共管理者的道德心理、道德意志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公共管理者的一种精神状态,并表现为在面临利益冲突和道德冲突时做出选择的高水平的自主能力。包括强烈的责任意识、真诚的服务意识、勤政为公的追求、追求真理、主持公正、维护正义、诚实守信。

复习与思考题

1.公共伦理与管理伦理有何关系?

2.管理理论为什么要设置“人性假设”?

3.公共伦理学和管理伦理学、政治伦理学有什么关系?

1797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1798 4.义务论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5.功利论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6.试说明公共管理活动应该坚持的基本道德原则?

7.试说明公共管理者应遵守的伦理规范?

拓展阅读书目

1.厉以宁:《超越市场与超越政府——论道德力量在经济中的作用》,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年版。

2.(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3.王伟、高玉兰:《我们面临道德选择》,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罗国杰主编:《伦理学》,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5.罗国杰、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7.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8.(美)R·J·斯蒂尔曼,《公共行政学》上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9.马国泉,《美国公务员制和道德规范》,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公共伦理学

第二章公共伦理主体

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学目的:重点在于界定公共伦理的主体,其中需要阐述政府组织伦理的构成及功能,说明中西方非政府组织的产生与发展,描述非政府组织的特征及职能优势,界定非政府组织伦理及其观念。教学难点在于把握政府组织的伦理构成与功能和把握非政府组织的伦理精神。

教学要求:学生通过对公共组织主体即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的了解,进一步掌握公共管理主体与公共伦理之间的关系,即公共管理的主体就是公共伦理的主体。

教学课时:4学时

教学方式:讲授为主,辅以案例进行讨论来深化对概念的理解。

第一节 公共组织概述

一、公共组织的定义

1.对“公共”的理解

2.何谓“公共组织”

公共组织是一个历史概念,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以协调社会公共利益关系为目的的非营利组织。政府是最重要的公共组织之一,非政府组织是最为活跃的一种组织形式。二者一起构成公共管理主体。

二、公共组织的构成要素

1.权力要素:公共组织进行的公共管理要依靠公共权力来实现,不具有公共权力的社会组织和个人不成为公共管理主体。

2.人的要素:人是组织中的主要要素,公共组织成员的每个个体连同组织一起成为公共管理的主体。

3.物质要素:物质要素是公共组织开展正常活动的基础。由公共组织的规模、活动方式、组织目标和任务职责所决定。

4.管理得以实施的要素:包括预期结果要素,职能要素,构成方式要素,运行规则要素,技术和信息要素。

三、公共组织的类型

公共组织是一个构成复杂的系统,按照不同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其中以公共组织所拥有公共权力强制性大小来划分更能反映公共组织的本质特征。

1.政府组织:政府在公共管理中最主要特点之一是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授权,依靠公共权力实行强制性管理。公众是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受益者。

2.准政府组织:处于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之间的一种过渡型公共组织,是公共组织运用授权得到的行政权力或依靠当事人对公共权威和契约的遵从,以一定的强制性来管理社会事务。

3.非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的最大特点是服务性,实施管理更多依靠市场手段,依靠当事人对契约的遵从,对公共组织权威的服从和对社会舆论的屈从。

1799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1800

第二节 政府组织

一、政府组织的结构

1.纵向结构:由层次构成,反映行政组织内各层次中的隶属关系,包括中央和地方两级层次,

二者之间还有特别行政区一级。

2.横向结构:反映的是同级行政组织之间和不同级别但没有隶属关系的各行政组织和部门之间分工协作的平行关系。一般按职能来划分组织,也可以按地区、服务对象和行业及产品来划分。

二、政府组织伦理及其构成

政府组织伦理是政府组织及其成员在管理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在主体、影响、约束方式、依靠力量、评价标准等方面都与个人伦理有所区别,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有机系统。

1.公共伦理意识:是公共组织及其成员在公共活动中必须遵循的价值观念。主要包含伦理准则意识、伦理责任意识和伦理目标意识。它是完全由内化的伦理境界,形成主体的行为准则、价值观、人生观,不需要他人、舆论、外力监督情况下自主自觉做出的一种抉择。

2.实践伦理:是通过政策或制度表现出来的对社会公众的行为规范或要求。它包括由政府或其他社会权威机构设计、制定和推广的维护公共活动正常运行所需的伦理规范,也包括为其设定政策优化的硬约束手段。

3.角色伦理:是管理者个人所担任的管理角色应有的行为准则和伦理规范。实质上是管理者责任和义务的表现。实现角色伦理必须具备两方面的基础:一是指导角色行为的公共伦理良心,二是实现角色功能的能力。

三、政府组织伦理的功能

1.导向功能:是政府组织的伦理规范以及这些规范对政府组织及其成员的行为产生的结果对公众活动起到的鼓励或抑制作用。政府组织伦理具有社会的公共性和示范性使其能充分发挥导向功能。

2.规范功能:是通过公共伦理规范限定政府组织活动的范围、行为模式、使政府组织管理的全过程程序化、规范化。政府组织伦理是作用于政府组织的从行为过程到结果的一系列伦理准则和价值判断,通过外在舆论评价和内心信念体验及一定的制度约束,对政府组织行为起着事前规范、事后纠偏的作用。

3.凝聚功能:是政府组织及其成员通过遵守公共伦理规范使公民对政府组织产生认同和拥护,是获取民心和民意的重要手段。

4.选择功能:是政府组织按照公共伦理的要求对其行为动机、意图、目的和行为方式、过程、结果的取舍及抉择。从根本上讲,利益和利益关系是影响政府组织主体进行政府组织选择的决定性因素,并成为一切政府组织伦理现象的基础。

第三节 非政府组织

一、非政府组织的产生和发展

非政府组织是20世纪后半期兴起的,以增进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以社会公共事务为管理对象,以非权力手段为组织运作基础的公共组织,又称为非营利组织、第三部门、民间组织等。是参

公共伦理学

与公共管理的主体之一。

1.国外非政府组织的产生与发展:国外发展较快,目前英美法德等国家都存在着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非政府组织。

2.我国非政府组织的产生与发展:在我国产生时间短、社会发展不成熟,非政府组织力量还很弱小,但上世纪90年代后发展迅速,其作用和影响也在日益增大,表现为:一是数量大增,二是种类更加齐全,三是能力不断提高,四是与国外非政府组织的联系不断增强。

二、非政府组织的特征

1.公益性:与其非营利性相一致,非政府组织本着人道主义和利他主义精神,谋求政治平等、经济公平、社会正义。

2.服务对象非主流化:服务对象主要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们与其他社会群体间差距大、被剥夺感强,弱势群体的关照能填补政府组织的不足,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实施社会。

3.自愿性:非政府组织是个人自愿结成的群体组织,成员有着共同的信念、目标和兴趣。

4.非权力性:非政府组织并不掌握公共权力,而是在共同价值观基础上通过协商与承诺的方式获取资源。

5.非行政性:非政府组织不是自上而下的权力管理体制,而是民主、平等、自治依法开展活动。

三、非政府组织的职能优势

1.沟通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联系:非政府组织成员来自群众,深入社区,了解民情,拥有民众资源,其调查研究为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现实依据。

2.具有承受风险的优势:非政府组织的项目灵活,规模可大可小,可根据条件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

3.提供多样化服务:

4.帮助政府摆脱对社会事务的具体服务

四、非政府组织伦理

1.非政府组织伦理的界定:

非政府组织伦理是非政府组织及其成员在公共管理活动中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它不是与权力运作有关的伦理,而是在其处理内外关系中的善恶价值取向和行为规则。是非政府组织的一种自我约束机制。

2.非政府组织的伦理观念:主要有公平、义务、非营利、廉明、忠诚等特定的价值观。

3.非政府组织的伦理精神:是非政府组织在长期的服务活动中所形成的具有较大共识性的价值观和伦理意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非政府组织伦理的实质在于其服务的手段和目的的价值问题,即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非政府组织伦理精神被成员接受后会形成其成员的心理定势,在这个意义上,它是非政府组织群体意识的凝聚点,也是其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复习与思考题

1.公共组织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2.公共组织主要有哪些类型?

3.我国政府组织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4.怎样理解政府组织的伦理及其功能?

5.非政府组织产生和存在的必然性是什么?

1801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1802 6.非政府组织的特点是什么?

7.怎样理解非政府组织的实质?

拓展阅读书目

1.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美)托克维尔著:《论美国的民主》,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3.任进:《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法律实证和比较分析的视角》,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年版。

4.高王凌:《政府作用和角色的历史考察》,北京海洋出版社2002年版。

5.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6.王名等:《中国社团改革:从政府选择到社会选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7.邓正来:《国家与市民社会》,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8.丁元竹:《志愿者精神在中国》,北京,UNV-UNDP REPORT ,1999年版。

9.萧新煌:《非营利部门:组织与运作》,(台湾)巨流图书公司2000年版。

10.(美)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公共伦理学

第三章公共伦理客体

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学目的:通过对公共权力产生与运作的分析来阐述公共权力、社会分层与公共伦理之间的相互关系,重点在于说明公共伦理的客体不是公共事务,而是由公民个人构成的阶级阶层、组织和群体;并描述公共伦理客体的特征,阐明公共伦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教学难点在于理解对公共权力阶层、群体等概念和公共伦理主体与客体关系的理解。

教学要求:学生要了解阶级阶层、群体与组织的含义、特征等,并掌握公共伦理客体的特征;在理解公共伦理主体与客体基本关系的基础上,正确认识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

教学课时:4学时

教学方式:本章概念较多,以讲授为基础,采取课堂讨论形式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第一节公共伦理客体的构成

一、公共权力的异化与阶段

1.公共权力与阶层

(1)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带来阶层的变化,公共权力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尽管要体现各阶层的利益分配,但不可能在所有阶层之间均等分配。因此正确处理好与各阶层间的利益关系是公共伦理要解决的问题。

(2)阶层是在一定社会结构中,经济地位、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相同的集团。一般利用可以量化和测度的客观标准来进行层次划分。这些标准包括收入、职业、教育程度和权力等。

2.阶层与公共伦理的关系

从公共伦理角度看,阶层关系的变化实质上是公共服务对象的变化,而不同阶层之间的关系在收入、消费水平上的差异显露出深层次的公共价值和伦理理念问题,因此,作为公共伦理客体的不同阶层之间如何确保其经济、政治和社会地位的平等,如何维护和建构和谐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公共服务机制,成为公共伦理深层次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而政府组织如果在经济政策、制度保障等方面把自己作为局外人,等同于一般公民组织,就是最大的失职和腐败。

二、群体、组织与公共伦理

1.群体的概念、特征与类型

(1)群体的概念:群体又叫社会群体,是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和社会关系结合起来的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个人的集合体。

(2)群体的特征:第一,明确的成员关系,第二,持续的相互交往,第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第四,一定的分工协作,第五,行动的一致性。

(3)群体的类型:划分标准不同,群体类型也不同。如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内群体与外群体,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业缘群体与趣缘群体,还有各种利益群体等等。

2.社会组织的含义、特征、构成要素与分类

(1)广义的社会组织皀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包括家庭、家族、村社等初级群体;狭义上则指具有共同目标和规范,行为协调的社会团体,是政府组织以外的其他一切组织,也是次级群体的表现形式,也称之为正式社会组织。

(2)社会组织的特征表现为一是非人格化特征,二是功能合理性,三是合法性。

1803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1804 (3)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一般包括五个方面,即组织目标、规章制度、社会位置、行为模式

和运行手段。

(4)社会组织的分类:按功能和目标分为生产组织、政治目标组织、整合组织、模式维持组织;按组织的受惠者分为互惠组织、服务组织、经营性组织和大众福利组织;按组织谋求人们顺从的方式分为疏远型组织、功利型组织、道德型组织;等等。我国组织的划分一般以产业为标准或以企业、事业、国家机关、党派及人民团体的编制性质为标准。

三、公共伦理客体特征

1.服务对象性

2.社会性

3.从属性

4.独立性

5.系统性

6.补充性

第二节 公共伦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一、公共伦理主体与公共伦理客体的基本关系

公共管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公共管理过程中最基本的管理关系,公共管理终极目的和价值从根本上要回答一切管理活动“到底为了谁”的问题。

1.这两种角色是一个确定的共生体

2.二者是一个利益共同体

3.二者是矛盾与协作的关系

二、公共伦理主体与公共伦理客体关系中的道德要求

1.公共管理者肩负着更大的公民信任和委托,作为一种职业,公共管理者有更高的职业伦理要求,即在管理中一些有约束性的价值观和伦理理念,一些在公共管理领域不可取消的行为准则和人格态度。这些作为一种职责良心和道德理性对公共管理主体发挥着威慑和“法庭”裁决的作用。

2.公共伦理客体基本的伦理道德要求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共性即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公民道德是其基本义务;就个性而言,各行各业应遵守各自职业道德和职业义务,处理好内部人际关系,以各种形式注重效率和维护社会公平,形成和谐的群体生态系统和人际关系。

3.公共伦理主体与客体之间要重视保持和发展友好协作及合作伙伴关系,自觉履行各自的义务,化解利益矛盾,减少摩擦和冲突,形成和谐的社会关系。

三、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

1.公共利益的含义及属性

(1)公共利益是公众的、共同体的、以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表现出来的利益,是社会公众所必需的、个人可以享有的社会价值。

(2)公共利益的属性:第一是公共性,即不同的个人和共同体对公共利益的消费并不相互排斥;第二是社会共享性;第三是多形态性,即公共利益有物质、制度和精神文化等多种形态。

2.个人利益的含义及属性

(1)个人利益是个人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精神诸方面需求的总和。

公共伦理学

(2)个人利益的基本属性:即主体性、个体独享性、层次性、多样性。

3.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关系

(1)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统一的。社会稳定的最高理想就是达到这两种利益的和谐共生、同步实现。

(2)公共利益作为个人利益总和的载体应当成为个人利益最集中、最权威、最现实

最直接的代表,但又决非代表各种简单相加的个人利益。

(3)个人利益是构成公共利益的因素,对公共利益有着过滤和导向作用。

(4)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统一的基础上公共利益,公共利益的实现是个人利益实现的前提。

复习与思考题

1.为什么要对阶层进行分析?

2.社会分层的标准有哪些?

3.社会群体和其他群体有何区别?

4.群体存在的基础是什么?

5.社会组织有哪些特征和构成要素?

6.公共伦理客体有哪些属性?

7.公共伦理客体的道德要求是什么?

8.如何从公共伦理角度看待阶层、群体和社会组织?

9.怎样正确理解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拓展阅读书目

1.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2.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3.杨继绳:《中国当代社会各阶层分析》,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苏振华:《公共利益:是否可能与如何可能》,董事会网。

5.王利民:《公共利益是否就等于“大家的利益”》,解放日报,2006年9月5日。

6.万俊人主编:《现代公共管理伦理导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7.周奋进:《转型期的公共伦理》,北京,审计出版社2000年版。

8.俞可平:《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9.张康之:《公共管理伦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805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1806

第四章公共权力与公共伦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学目的:公共权力及其运作关乎公民权益和公共利益,从伦理角度对权力和公共权力进行分

析是公共伦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重点阐明公共权力的实质与特点,分析公共权力价值关系。教学难点在于掌握公共权力的实质与特点,理解公共权力价值。

教学要求:学生应理解和掌握公共权力的实质与特点,认识公共权力具有的特定价值属性;在了解我国传统管理伦理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分析公共权力价值关系。

教学课时:6学时

教学方式:讲授为主,讨论为辅。

第一节 公共权力

一、公共权力的含义与特点

虽然公共权力不是伦理概念,但其运作的正当、健全与否,关系到公民权益和公共利益,这就是重大的伦理问题。

1.公共权力的含义

(1)权力是法定主体利用掌握的资源使客体服从主体,实现主体意志、目标或利益的强制性能力及影响力,也是组织管理、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的工具性手段。公共权力是公共组织(政府组织)处理社会公共事务的基础。

2.公共权力的实质和特点

(1)公共权力的实质:公共权力是国家意志和公共意志的体现,是社会和组织正常运转的资源配置、社会关系调整的决定力量,也是公共组织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基础。

(2)公共权力的特点:一是公共性,它来源于公众的同意和授权。二是强制性,它来源于利益关系的分化、利益矛盾的激化和冲突及其有效调解的客观需要。一方面由外在的强制性力量使人们屈从,另一方面由这种强制力所产生的导向、规范等作用使人们服从。三是服务性,目的是满足公众需求,增进公共利益。四是功用性,通过公共权力的使用来调控各种社会关系,处理公共事务,维护公共秩序,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五是综合性,一方面是政治权力、经济权力和文化权力的综合,其中政治权力牌中心地位,另一方面也是个人权力的综合,通过社会化和政治参与来实现。

二、权力关系与权力分化

1.权力关系的复杂性

(1)权力是一个复杂的关系结构系统,这种多元性的关系结构既是特殊的强制性社会关系,也是社会关系的表现,是由社会经济发展和治理需求所决定的,并且是制度设计和安排的结果。权力的多元性结构与社会形成一种作用力格局,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各领域产生影响力,也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进行调整和不可避免的分化。

2.公共权力分化的原因与表现

(1)公共权力分化是政府权力退出某些社会领域,收缩政府干预范围,减少干预程度,将一些管理职能交由非政府组织或社会承担的过程。

(2)公共权力分化主要表现在手段的分化和职能的分化。政府由行政手段来处理所有公共事务转化为运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让社会中介组织参与管理来共同处理公共事务。在

公共伦理学

职能上政府由单纯的控制型管理职能向协调服务型管理职能转变。

(3)公共权力分化的原因:一是政府体制和内在运行机制不能满足社会需要。二是政府职能改革的需要,政府把一些不该管,也管不好的工作交给非政府组织来完成,实现政府、市场与社会职能的分开,并削弱控制性管理职能、加大协调服务性管理职能。三是保证公共目标的实现。政府的自利性使政府有可能利用公共权力来谋取集团或个人私利,危及政府信任,为避免此情况有必要分化公共权力。

第二节 公共权力价值

一、公共权力价值观

公共权力的运作除了外在的法律等方面的约束外,还必须有内在的约束,这就是公共伦理,怎样行政就涉及公共权力的价值观,它来自于权力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形成于“官”与“民”之间、权力与利益的关系之中。

1.公共权力价值的定义

(1)公共权力价值观是公共管理主体对权力的意义和指向的伦理把握,是对公共权力价值进行评价、判断、选择的内在尺度,也反映着公共权力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

(2)社会利益、公共利益是公共伦理的基础,公共伦理的准则、权力运作的评价尺度只能是公共利益,而不能是个人利益、某个小团体利益,这是公共权力的价值尺度。

2.公共权力价值的双重属性

由于公共权力本身具有的价值和意义是在权力主体和对象之间的关系形成的,公共权力价值就具有客体尺度和主体尺度双重属性。

(1)就公共权力的客体尺度而言,是以满足公共权力对象的需要为特征的,这就是公共权力应有的价值和意义,不为公众谋利,就失去了权力的公正性。

(2)就公共权力的主体尺度而言,公共管理者是否正确认识公共权力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并以这种权力为自己服务还是为社会服务,是能否正确行使公共权力的标志,也必然引发权力的责任问题。

二、公共权力价值关系

公共权力价值观反映公共权力主体和对象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具有复杂的多重结构,正确的权力观和价值观应建立在对以下关系的分析和把握基础之上。

1.公共权力价值主体关系中的政府本位与公民本位的关系

权力的设置及分配形成一种政治文化,从而影响着公众对政府和权力的观念。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政府本位、权力本位的观念根深蒂固,权力成为心理崇拜的对象,权力所具有的能量及其给个人带来的利益不可能最终解决政府本位的现实,因此权力价值观的彻底改变依赖于现实关系的改变,民主政治的建设及政府功能的转换才是最重要的途径。

2.公共权力运作过程中经济价值与伦理价值的关系

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领域以其巨大的物质能量和经济价值通过货币、财富等具体价值形态,显示出其优越于伦理价值的意义,因此,经济活动领域和公共权力领域必须相对分离,为了维护公共权力价值,必须进行制度设防。

3.公共伦理中的“人情”与“法理”的关系

公共伦理中的人情与法理源于伦理型政治和法理型政治的关系模式,伦理型政治在行政过程中,人际关系大于政治关系,将人伦情感融入到制度设置之中,使制度失去了刚性。法理型政治中

1807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理性大于情感,人际关系处于次要位置,从而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力的尊严。一旦这种制度和秩序成为一种较为长久的传统,法理型政治就具有了稳固的文化根基。公共权力不是从属于伦理人情,必须服从体现国家意志和人民利益的法制安排。

第三节 德治与法治

一、中国古代的德治与法治思想

正确的公共权力价值观的树立,应当借鉴古今中外有益的经验。

1.传统文化中的德治思想

(1)将德治与国家安危相联系,高度重视德治的作用与意义。

(2)公私分明,公忠是德治的核心原则。

(3)德治即爱民和施行仁政。敬德慎罚,民为邦本,官员的最高道德标准是救民爱人、爱民敬民,揭示了公共权力的价值指向和本质属性。

(4)君臣政治关系等级化、伦理化,以政治秩序制导家庭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使社会关系有序化、道德化。

(5)将德治与官德相联系,以榜样的力量来感化人心、突出德治。唐代官吏廉政考课制度勤政道德规范已发展到相当成熟的阶段,其实出标志是广泛推行“四善二十七最”的规范体系和考课制度。

2.中国古代的法治思想

(1)立法和守法。古代的法家思想提出“治民无常,惟法为治”,主张以法统治国家,任用贤才,富国强兵政策。

(2)以法治吏。我国历代统治者都主张从严治吏,尤其是以法治吏,从战国初期李俚的《法经》开始,就非常重视惩治官吏犯罪。

(3)加强和完善法制。我国古代对官吏职守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其中《唐律》更是对惩治贪赃枉法作了十分周详的规定。

(4)严格执法。吏治问题始终受到统治者的重视,明朝本着“重典治吏”精神,并打破了汉唐以来“刑不上大夫”的等级特权,对贪吏实行“重罪加重”的刑罚原则,处罚比一般百姓还重。

二、中国当代的公共伦理思想及其发展

1.改革开放前的公共伦理思想发展

(1)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和人民政府及其成员的公共伦理的根本原则,提出了“两个务必”,即“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用,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并通过1950年整风运动、1951-1952年“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和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以及1954年的整党运动,力度和范围较大,严重打击了干部的违法违纪现象,但也存在方法简单,缺乏长效机制和理论建设等问题。

(2)“文化大革命”中由于坚持了以阶级斗争的错误路线,公共伦理建设不但没有前进,反而倒退。

2.改革开放初期的公共伦理建设

邓小平同志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在公共伦理建设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思想:(1)以党、群众、民主党派和无学派人士广泛而全面的监督来保障权力运用的正当性。

(2)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的观念才能把自己当作人民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808

土地资源学 教学大纲

一、课程教学目的 土地资源学是研究土地资源的组成要素、类型特征、时空变异规律、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资源整治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等的应用型基础学科。通过课程讲授,使学生掌握土地资源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了解我国及世界土地资源分布的规律和特点,提高分析解决土地资源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三、实践性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室内试验 要求:掌握学时:8学时 包括认读土地资源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评价图、土地利用规划图、遥感图片相关系列图件;土地自然条件与利用现状调查;模拟开展土地适宜性评价训练。 野外综合练习 要求:掌握学时:8学时 认识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及其组合关系,掌握土壤要素观察和样品采集方法。引导学生实地感知土地资源类型,以及不同地形地貌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加深学生对土地资源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培养基本技能及学习兴趣。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及分工 该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学科,是其他专业课如土地政策与法规、地籍管理、土地资源遥感、不动产估价、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市场与房地产开发等课程的前导课。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地质地貌学、土壤学等基础知识。 五、教学方式 录像讲授、章节自学、实验模拟、野外实习(录像演示)相结合。 六、成绩评定办法 章节自测、实验或实习报告、在线综合练习(或测试)考试加权评定。 七、教材及教参,期刊名称 教材: 王秋兵.土地资源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推荐使用教参: 刘黎明.土地资源学(第四版).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 期刊: 1.《中国土地科学》 2.《资源科学》 3. 《自然资源学报》 4. 《 Land Use Policy》

教学指导书教学大纲第二版

《C++程序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C++程序设计 英文名称:F undamental course of C++ Programming 面向专业:对计算机要求较高的理工科专业 授课学时____48__;习题课____8 __;实验学时___56(含课外24); 课程学分:___4___;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程序设计课程是大学生的通识教育课程,包括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及最基本的数据结构和软件工程的知识。其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面向对象的编程能力,也锻炼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大学生将来结合其专业应用计算机编程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本课程选用面向对象的C++语言作为教学语言。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大学计算机基础。C++课程设计是本课程的组成部分,在短学期进行,因单独成课大纲另立,软件工程的知识安排在课程设计中。本大纲仅为基础教学部分的大纲。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本课程教学分为两阶段进行,分别在两个学期实施,学时分配为授课24+24,习题课4+4,上机实验28+28学时。总上机时间含课外上机24学时。 第一阶段: 1.C++基础知识 (1)初识C++程序; (2)了解类型潜在的面向对象的特性——值集与操作集的封装 (3)掌握基本数据类型和运算:关键字与标识符,基本数据类型,数组,枚举类型,运算符、表达式和优先级; (4)理解类型的相容性与不相容性; (5)掌握简单标准输入输出的程序实现。 2.基本控制结构程序设计 (1)理解算法的概念,掌握算法的描述方法,了解程序设计三种基本结构; (2)掌握双路和多路选择结构的程序设计:if 语句,switch语句; (3)掌握循环结构的程序设计: while语句,for语句,do…while语句; (4)掌握常用算法的应用:直接法,枚举法,递推法,迭代法; (5)应用结构化技术分解程序,设计、实现、测试和查错简单程序; (6)掌握文本文件的输入输出。 3.函数 (1)理解函数抽象机制,掌握函数定义与函数的调用; (2)理解参数化机制(值调用),了解参数的传递过程; (3)理解函数的返回值及函数原型说明; (4)理解全局变量,局部变量,变量的存贮类型与作用域,生命期与可见性; (5)掌握函数的递归调用,编写、测试、调试简单的递归函数; (6)理解函数重载,缺省变元,内联函数。 4.类与对象 (1)理解传统的结构化程序设计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

课程名称课程教学大纲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 版本可编辑,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课程名称》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1、课程简介 简要描述 课程内容、适用专业、课程在专业学习中的地位、作用及发展状况等。 2、教学目的要求 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概括性的提出学生学习该课程后,在思想、知识和能力等方面应达到的目标及学习要求。 3、教学重点难点 阐述本课程的教学重点部分和难点部分。 4、预修课程与后续课程(文科专业也可以用“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替换该项) 指出本课程的先修课及后续课,提出本课程在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等方面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5、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建议 提出适合本课程进行课堂讲授运用的主要教学手段、方法和原则性教学建议。 6、考核方式 明确本课程是考试课还是考查课,考试的形式是开卷还是闭卷,成绩的合成及评分标准,平时、期中、期末或实践等各教学环节的考核各占总分数的百分比等。 7、指定教材 按作者、教材名称、版次、出版社、出版时间顺序填写,小4号宋体,[体例]如下: 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课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8、教学参考书 格式同教材,[体例]如下: [1] 霍元极主编,高等代数(第一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2] 9、教学环节及学时安排(根据本课程实际情况填写) 先说明本课程的教学包括如下哪些环节: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辅导或习题课、课程设计、课外作业(次数)、实验课及其他教学环节(实习、考察等)等。通过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课程编码: 同培养方案的课程编码 课程性质: 说明见后注 教学对象: ****专业本(或专)科学生 学时学分: XX 学时 XX 学分 编写单位: XXXXXX 系 编 写 人: ****** 审 定 人: ****** 编写时间: 200X 年X 月 3号黑体加粗,居中,下空一行 小4号黑体 小4号宋体 小4号 黑体,缩进2个字符,以 下同层 次的标 题同 小4号宋体,首行缩进2个字符,以下同层次的正文同

《土地利用与规划》教学大纲

课程内容简介 土地利用规划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教育课程,也是土壤学、资源环境管理等专业的重要骨干课 程。本课程系统地阐述了土地利用以及土地规划发展历史、现状、研究实践的进展和发展趋势。重点讲授土地规划的基础理论;从土地规划思想发展的角度,介绍了土地规划的哲学观以及自然-空间—人类社会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规划思想。分别选取代表性规划内容,介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的规划模式、规划内容和编制方法。本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结合非常紧密的课程,配合课程讲授,安排了 大量的实验、实习内容。 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讲授部分

(二)实验、实习部分 本地典型土地利用类型调查 目的:在学习相关内容后,通过该实践,学生能更好地关注土地利用的现实状况。 内容:通过直接观察,区分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选择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典型样本;总结、描述其用地特征,并拍照。 要求:同学们在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过程中,找到符合下列要求的土地利用类型,描述其特征,拍摄照片,并填写下表。至少要完成8种类型。 本地典型土地利用系统描述 目的:在学习相关内容后,通过本次实践,使同学们能更好地关注土地利用系统。 内容:通过直接观察,找出当地典型的土地利用类型;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上的资本情况;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上的劳动情况;总结、描述其特征,分析其构成要素; 要求:同学们在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过程中,找出本地典型的土地利用类型,并根据土地利用系统的构成,描述其特征,分析其构成要素。 本省土地利用系统分析 目的:在学习相关内容后,通过本次实践,使同学们能更好地关注土地利用的现实状况。实践原理。目前,各省市的土地利用规划均已编制完成并公布实施。通过阅读本省土地利用规划报告,可以了解本省的土地利用系统及分析结果,并根据给定材料进行分析训练。 内容:找到本省的土地利用规划;阅读本省土地利用规划报告,找出土地利用现状、人口与土地利用需求的情况;根据教学内容,进一步了解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人口预测与土地利用需求预测的方法;根据给定材料,进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人口预测与土地利用需求预测;填写相关表格,完成相关报告。

《专业考察》课程教学大纲.doc

《专业考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专业考察 学时/学分:64/2 授课学期:5 先修课程:商业广告设计 后读课程: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专科)、广告设计与制作(专科) 开课系或教研室:艺术与设计系(广告视传教研室)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视觉传达专科、广告设计与策划专科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2.课程任务:专业考察的开展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拓宽专业知识视野,有效提高学生综合搜集信息的能力,丰富学生知识,开阔眼界。通过专业考察,为学生开展毕业设计积累丰富的创作素材,是有效提高学习效果的有力手段。 二、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考察,使学生深入了解艺术设计专业的社会实际情况,使学生将所掌握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在实践考察中,进一步深化。培养学生本专业的鉴赏力,提高专业综合修养。 课程的基本要求: 1.按照学院相关文件制订专业考察计划,要求具备详实的行动计划,并交系务会讨论再由系部主任签字后报学院有关部门备案方可实施。 2.外出考察前,学生应与领队教师签订安全责任书,加强纪律观念教育,确保安全。 3.学生在带队老师的统一安排下,分成各专业小组,作专题考察,既要有丰富的图片资料,也要有详实的记录和体验,最后形成一篇考察报告。 三、课程教学主要内容

五、教材及参考书 根据毕业考察与调研的具体情况由教师指定。 六、考核办法: 根据毕业考察与调研的具体情况由教师指定。 1、理论考察成绩占40%;实地考察成绩占60%,两次成绩合计为一个成绩。 2、成绩评定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分标准见附表一)。凡获得及格以上成绩者可获得规定学分。 3、评定成绩的步骤为:学生填写个人鉴定,指导教师写出评语及成绩。 4、考察结束后将下列材料及时上报:(1)实习日记(2)指导教师鉴定。 附一:专业考察成绩评定标准 优:学习态度认真,考察日记充实、规范,对专业实践知识领悟深刻。 良:学习态度认真,考察日记规范,对专业实践知识领悟深刻。 中:学习态度比较认真,考察日记规范,对专业实践知识领悟深刻。 及格:考察日记规范,对专业实践知识基本掌握 不及格:学习态度不认真,考察日记不完整,对专业实践知识不能完全掌握 执笔:闵晓杰 审定:艺术与设计系

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教学大纲

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类别:必修课制定时间:xx年7月9日英德华粤艺术学校制《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类型:必修课 二、先修课程:幼儿卫生学、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 三、学时:180学时 四、课程概述: 1、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综合设计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能力,让学生学习到最基本的、最实用的知识和技能。 2、教学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幼儿园教育制度、教育课程和幼儿园活动最基本的要素,从而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幼儿教育观;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我国学前教育思想中的精华分析学前教育活动案例并指导学生的学前教育活动设计实践。 五、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讨论法、操作练习法、问题探究法、案例分析法、发现法、课堂模拟教学等以及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六、重难点:七、选用教材和主要教学参考书:[1]杨文尧主编,《幼儿园活动设计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许卓娅主编,《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冯晓霞主编,《幼儿园课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石筠韬主

编,《学前教育课程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袁爱玲主编,《学前创造教育活动设计》,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周兢、陈娟娟主编,《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指导》,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汪荃主编,《在游戏中成长活动区游戏指导》,北京:海洋出版社,1996;[8]王俊美主编,《幼儿园数学活动指导》,北京:地质出版社,1998; [9]顾荣芳、薛菁华主编,《幼儿园健康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0]许卓娅主编,《幼儿园音乐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1]应彩云主编,《孩子是天,我是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12]《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教师指导用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3]白爱宝主编,《幼儿发展评价手册》,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4]刘炎主编,《幼儿园游戏》,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15]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16]教育部基础教育司,《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xx;八、考核形式:笔试根据我校客观实际情况,采取过程性评价和形成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改变单一的评估形式,并且加大过程性评估在学生学业成绩的权重系数,过程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各占学期成绩的50%和50%。其构成如下:学期成绩=平时成绩(课堂笔记/课堂发言/课堂出勤)(50%)+ 期末考试成绩50%)九、学时分配本课程在第三学期、第四学期,第五学期开设,课堂教学共180学时。第三

英语专业各课程教学大纲

英语教学法与测试 课程编码: 209009 课程英文名称: English Teaching Methodology and Evaluation 课程类别:英语专业学科基础选修课开课对象: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 开课学期:第六学期学分:2 总学时:32 教材: 王蔷,2000.《英语教学法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 1. Jeremy Harmer. 1983. 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London: Longman. 2. Tang Lixing. 198 3. TEFL in China: Methods and Teaching.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3. Richards, J. C. & David Nuan. 2000. 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4. Fang Yi & Rui Yuping. 1998. Way Out. Chongqing: Chongqing Publish House.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英语教学法与测试是英语专业语言学方向课程之一,主要内容为英语教学与测试理论、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法、课堂教学技巧等。本课程还介绍与英语教学法与测试相关的假设、热点论题和现有的教学模式。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了解英语教学与测试的主要理论,掌握课堂设计和课堂教学的设计和操作技巧,使学生能够针对特定的学生、根据特定的学生备课和教学。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基本了解英语教学和测试的基本方法,了解有关的重要理论和其主要内容,熟悉一些主要术语;了解英语教学和测试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前沿动态。掌握英语教学的主要方法,应用到将来的教学实践中去。 三、课程基本内容和学时分配 1.The Development, system and present status of English teaching methodology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it and other disciplines (2h); 2.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theories (2h); 3.Contrast analysis and error analysis (2h); 4.Major schools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in the world (2h); 5.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2h); 6.ELT and mental development (2h); 7.English teaching syllabus and textbook in middle schools (2h); 8.Principles of ELT in middle schools (2h); 9.Classroom teaching of English (2h); 10.Teaching of English knowledge (2h); 11.Practice methods of English linguistic competence (2h); 12.Electrical teaching of English (2h); 13.Second classroom activities of English (2h); 14.Artistic teaching of English (2h); 15.English test and evaluation (2h); 16. Research of ELT (2h).

土地法学教学大纲

《土地法学》课程简介 安顺学院 课程名称:土地法学课程编号: 070021 英文名称: Land Law Theory授课对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土地经济学 学时:36学分:2 课程简介: 土地法是国家制定的关于调整人们因占有、使用、利用土地而发生的各种土地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土地法学是以我国现行的土地政策,法律为依据,研究土地法律规范的制定,遵守和执行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法律理论和法律实践相结合的实用课程,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主干课。 其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土地法学基础理论。包括土地法学研究对象和内容体系,土地法律关系,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土地相邻关系等;第二部分:土地利用法律制度。包括耕地保护法律制度、建设用地法律制度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法律制度;第三部分:土地行政法。包括土地行政执法和土地监察、法律责任、土地行政复议、土地行政诉讼等。 建议选用教材: 《土地法学》王守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6月1日) 主要参考书目: 1.《土地法学》王文革,复旦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6月1日) 2.《土地法学》沈守愚,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 考核方式:考试 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30%,考试成绩占70% 执笔人:殷清慧 编写时间:2014年2月

《土地法学》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土地法学是研究土地法治的科学,其任务是以我国土地基本国情为基础,研究我国的土地法基础理论、土地使用权规则、土地管理规则、土地法实施规则等相关土地法律制度和土地政策,为土地立法、执法、司法提供理论基础、分析方法、规则体系和操作规程。它是法学体系中的一门独立学科,是我国法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要求学生掌握土地法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熟悉国家有关土地利用与管理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明确土地立法的原理、原则,理解其适用范围,并能在实际工作中正确运用;通过学习,能进行独立的思考并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 土地法学是经济法学的子学科,同时本课程涉及土地产权制度和土地行政执法,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具备民法学、经济法学、行政法学和行政诉讼法学的基本素养,它们对于学好本门课程有重要的支撑和辅助作用。 三、课程的内容与学时分配

《机器学习》课程教学大纲

《机器学习》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机器学习 课程英文名称:Machine Learning 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 总学时:36 (讲课:28 ,实验:8 )学分:2 大纲撰写人:大纲审核人: 编写日期: 一、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面向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掌握常见机器学习算法,包括算法的主要思想和基本步骤,并通过编程练习和典型应用实例加深了解;同时对机器学习的一般理论,如假设空间、采样理论、计算学习理论,以及无监督学习和强化学习有所了解。 二、对选课学生的要求: 要求选课学生事先受过基本编程训练,熟悉C/C++或Matlab编程语言,具有多元微积分、高等代数和概率统计方面基本知识。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200字左右的概述,然后给出各“章”“节”目录及内容简介) 1.决策论与信息论基础: a)损失函数、错分率的最小化、期望损失的最小化等 b)相对熵、互信息 2.概率分布: a)高斯分布、混合高斯分布、Dirichlet分布、beta分布等 b)指数分布族:最大似然估计、充分统计量、共轭先验、无信息先验等 c)非参数方法:核密度估计、近邻法 3.回归的线性模型: a)线性基函数模型 b)贝叶斯线性回归 c)贝叶斯模型比较 4.分类的线性模型: a)判别函数:二分类和多分类的Fisher线性判别 b)概率生成模型:连续输入、离散特征 5.核方法: a)对偶表示

b)构造核函数 c)径向基函数网络:Nadaraya-Watson模型 d)高斯过程:高斯过程模型用于回归和分类、Laplace逼近、与神经网络的联系 6.支持向量机: a)最大边缘分类器:历史回顾 b)用于多分类和回归的支持向量机:几何背景、各种变种 c)统计学习理论简介:Vapnik等人的工作 7.图模型: a)贝叶斯网络 b)Markov随机场:条件独立、因子分解 c)图模型中的推断 8.混合模型和期望最大化(Expectation Maximization,EM)算法(3学时): a)高斯混合模型的参数估计:最大似然估计、EM算法 b)EM一般算法及其应用:贝叶斯线性回归 9.隐Markov模型和条件随机场模型(3学时): a)隐Markov模型:向前-向后算法、Viterbi算法、Baum-Welch算法等 b)条件随机场及其应用 四、课程教学环节的学时安排和基本要求 1.决策论与信息论基础(2学时):了解并掌握统计决策理论和信息论的基础知识。 2.概率分布(3学时):熟悉常见的分布,熟练掌握最大似然估计方法,学会利用无信息先 验和共轭先验简化计算,了解一些常用的非参数方法。 3.回归的线性模型(3学时):掌握线性回归的一般方法,学会使用R中有关回归的程序 包,并能将之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4.分类的线性模型(3学时):对分类问题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掌握一些常用的分类方法。 5.核方法(3学时):了解核方法的最新进展,熟练掌握核函数参数估计的常用方法。 6.支持向量机(4学时):掌握支持向量机的基本原理,面对各自研究领域中的具体问题学 会使用支持向量机,粗略了解统计学习理论。 7.图模型(4学时):从建模到算法实现。 8.混合模型和期望最大化(Expectation Maximization,EM)算法(3学时):掌握EM算 法的基本理论,学会使用EM算法。 9.隐Markov模型和条件随机场模型(3学时):掌握隐Markov模型的几个经典算法,学 会利用隐Markov模型和条件随机场模型解决具体问题,如自然语言处理中的词性标注等。 五、教材及参考文献: 1.Bishop, C. M. (2006)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Machine Learning, Spring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LLC 2.Mitchell, T. M. (1997) Machine Learning,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六、必要的说明

《土地科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土地科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Specialty Introduction 课程编号:08075101 适用专业: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学时数:16 学分数:1 执笔者:审核人: 修订日期:2008年6月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入学的专业导论课,为必修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管理的主干课程以及相关课程的学习方法。并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并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产生浓的兴趣。 二、课程教学内容 1.土地和土地科学(2学时) 主要内容:土地简介、土地科学简介、土地科学和其他科学的关系以及我国土地科学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 了解土地的概念,土地的属性,掌握土地的科学的学科体系以及与土地科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 (教学方式:讲授2学时) 2.土地资源学(2学时) 主要内容:土地资源学简介、土地资源的研究简史及发展前景、我国土地资源介绍。 掌握土地资源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教学方式:讲授2学时) 3.土地经济学(2学时) 主要内容:土地的供给与需求,地租与地价理论,土地金融与土地税收,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及规模经济原理。 掌握土地的供给与需求,地租与地价理论;了解土地金融与土地税收,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及规模经济原理。 (教学方式:讲授2学时) 4.土地利用规划学(2学时) 主要内容: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原理,土地利用规划总述及土地利用专项和详细规划。 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原理;了解土地利用规划总述及土地利用专项和详细规划。 (教学方式:讲授2学时) 5.土地法学与土地行政学(2学时)

主要内容:土地法学理论与体系、土地法的渊源及其与其他部门的关系、土地产权制度;土地行政的概念与职能,土地行政组织与土地行政方法。 掌握土地法学理论与体系、土地行政的概念与职能;了解土地行政组织与土地行政方法。 (教学方式:讲授2学时) 6.地籍学(2学时) 主要内容:地籍制度、土地调查与土地分等定级、不动产登记。 掌握土地调查与土地分等定级;了解地籍制度;理解不动产登记。 (教学方式:讲授2学时) 7.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2学时) 主要内容:可持续发展理论、土地资源与可持续利用、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 理解土地资源与可持续利用;掌握可持续发展理论 (教学方式:讲授2学时) 8.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土地信息系统(2学时) 主要内容: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土地信息系统构建。 了解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土地信息系统构建。 (教学方式:讲授2学时) 附:学时安排表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一课堂讲授为主,应根据学生平时听课的情况以及作业情况适当安排课堂讨论与习题课,采用精讲多练、加强课后答疑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熟练掌握课程内容。 (一)课堂讲授 本课程以土地资源的学科为基础,由于学时比较少,授课时应精讲,重点讲土地资源管理的主干学科。通过有限的学时,使学生尽快掌握土地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堂讨论

《小学数学竞赛辅导》教学大纲

《小学数学竞赛辅导》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2307057 总学时: 14 课程学分:1 开课对象: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学生 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 课程英文译名:Tutorship of Mathematics Competition in Primary School 一、课程任务和目的 任务:使学生了解小学数学竞赛选手的选拔与培养的方式、途径和策略,了解小学数学竞赛题型,掌握小学数学竞赛题的解题规律,培养学生研究小学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目的:小学数学竞赛辅导是为将来从事小学数学教学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绪论(2学时) 教学要求:明确开设小学数学竞赛辅导课程的意义,教学的方式和要求,了解小学数学竞赛的内容,发展趋势,以及小学数学竞赛选手的选拔与培养的方式、途径和策略。 教学重点:小学数学竞赛选手的选拔与培养的方式、途径和策略。 教学难点:数学竞赛的题型 教学内容: 1.课程的意义 2.小学数学竞赛的教学内容,发展趋势 3.小学数学竞赛选手的选拔与培养的方式、途径和策略 4.小学数学竞赛的题型介绍 (二) 假设法问题(2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假设法解题的方法、步骤,了解应用假设法解决的典型题型及基本解法。 教学重点:假设法解题的方法、步骤。 教学难点:假设法解题。 教学内容: 1.假设法解题的方法、步骤 2.鸡免同笼问题的解决方法及推广 3.分数应用题应用假设法解题举例 (三) 盈亏、还原问题(2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盈亏、还原问题的类型,解法,介绍应用方程思想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及典型题的介绍。 教学重点:掌握盈亏、还原问题的类型,解法。 教学难点:确定类型 教学内容: 1.盈亏、还原问题的类型 2.盈亏、还原问题的解题思想、方法 3.典型题的介绍,应用方程思想解决的方法 (四)相遇和追及问题(2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相遇和追及问题的类型,解法,以及变异问题。 教学难点:较难相遇与追及问题的解法。 教学重点:变异问题—追及问题在钟面上数学问题中的应用。 1.相遇和追及问题的类型,求解的方法 2.典型题的介绍 3.钟面上的数学问题 (五) 整除问题(2学时) 教学要求:深刻理解整除的概念、性质、数的整除特征,以及整除问题的具体应用实例。 教学重点:数的整除特征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数的整除特征。 教学内容: 1.整除的概念、性质 2.数的整除特征 3.整除问题的应用实例 4.典型题的介绍 (六) 工程问题(2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工程问题的类型、计算公式,解法。 教学重点:工程问题的分数应用题。 教学难点:工程问题的分数应用题。 教学内容: 1.工程问题的类型 2.工程问题的计算公式、解法 3.工程问题的分数应用题 4.典型题的介绍 (七) 抽屉原理(2学时)

环境规划学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规划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课程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Planing 授课对象:环境科学专业本科学生 开课学期:第七学期 学时数:26 学分数:1.5 课程性质:限选专业课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经济学》 开课教研室:环境科学教研室 执笔人:彭举威 二、课程教学目标 1.任务和地位 本课程属环境科学管理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环境科学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环境规划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 2.知识要求 本课程系在《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经济学》的基础上,来对环境规划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技术方法进行讲解,尤其对水环境、大气环境污染、土地资源保护、固体废物管理、城镇环境等方面的规划。因此学生应具有现代数学、几何学、环境监测的基本方法、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保护法的基本知识。 3.能力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环境规划的基本概念、环境规划的基本理论;

掌握环境规划方法与技术,尤其是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地资源保护、固体废物管理、城镇环境方面的规划。对各类社会形为具有独立制订规划方案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 1.教学内容及要求 了解环境规划基本概念、基本特征与原则; 了解环境规划的理论基础和内容; 掌握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 掌握水环境、大气环境污染、土地资源保护、固体废物管理、城镇环境的规划的基础、技术措施; 了解环境规划决策支持系统。 2.时间分配和进度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教学重点是: ①水环境规划; ②大气环境规划。 本课程教学难点是: ①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 ②规划方案的综合制订与评价。 4.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是在《环境监测》和《环境影响评价》等课程的学习基础上,对环境规划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进行介绍,重点在于讲解环境规划的技术措施,尤其对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地资源保护和固体废物管理规划,所涉及到的预测方法在《环境监测》和《环境影响评价》中有所讲解的,本课程将不作祥细讲解。 5.建议使用教材和参考书目 建议使用教材:《环境规划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建议参考书目:《21世纪城市规划管理》东南大学 《城市环境规划》武汉大学 四、大纲说明 1. 本课程的重点应放在第1-6章环境规划的概念、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水环境规划和、大气环境影规划的学习,而对土地资源保护规划、固体废物管理规划和城镇环境规划的学习以自学为主的方法来完成,对学生不理解的问题统一讲解。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应在课堂上多举些实例来加强学生对环境规划的认识,增强学生对环境规划的个人能力。 2.对重点的章节留作业(习题在20道左右),认真批改,并在课堂讲解作业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3.习题课、讨论课安排3学时,讨论课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程名称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教学大纲 (“课程思政”版) 课程编号: 英文课程名称: 学时数:学分: 课程类别:适用专业: (注:含实验、上机学时的课程“学时数”填写格式为“总学时数/实验(或上机)学时”,学分仍填写课程的总学分。) 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与任务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要求:课程教学应达到的要求,以及对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的说明。即:结合课程内容,阐明主要教学方式、方法、手段的运用,与不同种类课外学习活动(习题、作业等)的配合,以明确教师组织教学的主体教学思路。在此基础上,明确通过教师教学使学生应达到的知识与能力方面的较具体的课程教学目标。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该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的先修、后续关系、在知识点上有交叉的课程之间的分工等) 教学大纲 一、理论教学部分 要求:按章写出各章主要内容、知识点,明确该章讲授的重点、难点及教学目标(可以用“了解”、“理解”、“掌握”等层次表述该章节的教学目标)。 二、实验教学部分 各实验名称及主要内容

四、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 五、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XXXX》,XXX编著,XXXX出版社,XXXX年XX月。 2.《资料名称》, XXXX出版社,XXXX年XX月。 《课程名称》参考教案设计 (“课程思政”版) 授课要点: 教学周次/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专业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思政育人目标 要求:根据课程专业教育要求,有机融入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十九大精神等内容。 二、教学分析 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 2.本节主要内容 3.思政内容融入点 要求:简述课程教学中能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专业知识技能教育内容有机融合的领域。 4.教学重点 5.教学难点 三、教学策略与条件要求 要求:简述课程教学中为达到教学目标所采用例如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合作探究等策略手段,以及授课过程所需要的教学条件需求,如多媒体、现场参观等。

英语专业各课程教学大纲

---------------------------------------------------------------最新资料推荐------------------------------------------------------ 英语专业各课程教学大纲 英语教学法与测试课程编码: 209009 课程英文名称: English Teaching Methodology and Evaluation 课程类别:英语专业学科基础选修课开课对象: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开课学期:第六学期学分:2 总学时:32 教材: 王蔷,2000.《英语教学法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书: 1. Jeremy Harmer. 1983. 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London: Longman. 2. Tang Lixing. 1983. TEFL in China: Methods and Teaching.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3. Richards, J. C. & David Nuan. 2000. 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4. Fang Yi & Rui Yuping. 1998. Way Out. Chongqing: Chongqing Publish House.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英语教学法与测试是英语专业语言学方向课程之一,主要内容为英语教学与测试理论、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法、课堂教学技巧等。 本课程还介绍与英语教学法与测试相关的假设、热点论题和现有的教学模式。 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了解英语教学与测试的主要理论,掌握课堂设计和课堂教学的设计和操作技巧,使学生能够针对特定的学生、根据特定的学生备课和教学。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基本了解英 1/ 22

《土地管理学》教学大纲

《土地管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土地管理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土地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增强应用土地以及相关的原理和方法来分析并解决土地相关问题的能力,并为以后学习有关的后继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 使学生掌握土地管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独立阐明这些基本概念和原理并运用这些基本原理来研究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的土地关系和土地利用规律。培养学生从土地现象和实际生活中提出(发现)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包括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能力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 土地管理学是管理科学的一个分支科学,其内容是后续的土地以及房地产相关专业课程的良好基础。 四、主要教学方法 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配合相应的习题和课堂讨论。 五、考核方式 本课为考试课,其中考试(笔试闭卷)占60%、平时成绩占40%。 六、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土地经济学》毕宝德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七、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4学时) §1-1 土地的基本概念 §1-2 土地、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1-3 土地管理的基本概念 §1-4 土地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要求: 1.掌握:土地和土地管理的基本概念,土地的双重属性、功能和基本特性以及土地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土地管理原理(4学时) §2-1 人本管理原理 §2-2 系统管理原理 §2-3 动态管理原理 §2-4 管理效益原理

要求: 1.理解:土地管理四大原理的基本知识。 第三章土地管理的一般过程(1学时) §3-1 土地管理目标的设置 §3-2 土地管理的组织设计 §3-3 土地管理职能运作 要求: 1.了解:土地管理学的内容和研究方法、土地管理的一般过程。 第四章地籍管理(6学时) §4-1 地籍管理概述 §4-2 土地调查 §4-3 土地分等定级 §4-4 土地登记 §4-5 土地统计 §4-6 地籍档案管理 要求: 1.掌握:地籍和地籍管理的概念、分类、土地调查的内容、地籍调查的单元和内容;土地分等定级的原则和方法体系、城镇土地分等定级的原则、方法和体系、城镇土地定级程序、定级因素选择及权重的确定、土地定级单元的划分、土地定级因素分值的计算和土地级别初步划分。 2.理解:土地登记的概念、类型和原则、内容、程序,土地变更登记的内容、程序以及国外及地区土地登记制度和土地统计的概念。 3.了解:地籍的作用、内容、原则、地籍调查的工作程序;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成果、农用地分等定级以及地籍档案管理的一般流程。 第五章土地权属管理(6学时) §5-1 土地制度与土地产权 §5-2 土地权属管理的任务和内容 §5-3 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确认 §5-4 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流转管理 §5-5 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管理 §5-6 土地征用 §5-7 土地权属纠纷的调处 要求: 1.掌握: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和出租的概念、特征、原则、出让年限、方式和程序;土地使用权抵押的概念及作用、法律规定、抵押合同的相关事项;土地征用的概念、特征、特点、程序、征地补偿与安置标准、征用土地与农用地转用的审批权限。 2.理解: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形式及其管理和土地权属纠纷的概念及其产生的原因、调处的原则和依据以及程序。 3.了解:我国现行的土地所有制度、土地使用制度、土地产权的涵义和基本特性;我国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的涵义、主体、客体和内容以及土地权属管理的任务和内容。

《音乐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音乐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二、课程简介 《音乐学专业导论》是音乐学专业一年级新生的专业方向必修课,本课程主要介绍音乐学专业大学四年的主要内容,包括本专业的知识结构及课程组合、专业基础知识和核心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与课堂教学环节的关系、专业必需的公共基础知识和通用能力以及考研课程、专业前沿和重大科研成果;本专业的学习方法,主要技术刊物,技术权威,参考书目、课程设置及未来就业前景和领域的介绍,并了解本院音乐学专业的基本情况,校内教师的职业成就和承担的课程。 三、课程目标 通过学习专业导论,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提出本要达到的目标。这些目标包括: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明确在一定阶段内专业学习的主要任务,提高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掌握音乐学专业的专业性质和基本的知识结构及课程组合,包括专业基础知识和核心课程以及专业必需的公共基础知识和通用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明确在本专业的学习过程中,本专业的学习方法,主要的刊物,权威、参考书目;实践教学环节与课堂教学环节的关系以及与相关学科和本院系的其他专业的联系;了解四年应获得的总学分以及学分绩点的含义:必修学分、选修学分、实践环节学分、课外学分是多少。并以此来帮助完成本科专业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 了解考研课程、本专业前沿和重大科研成果、以及该专业在本地的发展、就业前景和人才需求的基本特征和技能要求,从而使学生在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志向和兴趣进行有目的性的学习,在顺利地完成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形成自己的创新实践能力及知识结构,使个人发展有一定的空间性和延展性。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没有先行课程,后续课程为音乐专业课程。 五、教材选用与参考书 1、参考:《2013级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教育学》课程教学大纲

《教育学》课程教学大 纲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教育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教育学》 课程英文名称:Education 课程编号:适用专业: 学时数:学分数: 执笔者:审核人: 编写日期: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教育学》是为社会体育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理论课。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对教育学的基本内容有初步的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对体育教育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学生自觉掌握体育教育规律,改善自己的学习质量提供基础,也为有效地学习其他课程提供理论指导。 二、课程教学内容 了解中外教育发展的历史和教育学理论;掌握历史上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掌握教育的组成要素和教育的基本过程;掌握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思想;了解教育发展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系;熟悉教育各个环节的基本规律,逐步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加以实践。 绪论(4学时) 主要内容: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历史形态、发展阶段和研究方法; 重点、难点:历史形态和发展阶段; 目的与要求:重点掌握教育学的概念和规律。了解教育学与教育政策、教学经验总结的区别和联系。了解教育学发展的四个阶段。了解教育学的传统研究方法和现代研究方法。 第一章教育的概念(4学时) 主要内容: 教育质的规定性和基本要素、教育发展的历史; 重点、难点:质的规定性和基本要素; 目的与要求:重点掌握教育质的规定性和定义。掌握教育学基本组成要素的定义和相互关系。了解教育发展的历史。 第二章教育与人的发展(2学时) 主要内容: 影响人的发展要素及其作用; 重点、难点:影响人的发展要素和作用、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目的与要求:重点掌握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教育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