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笔记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笔记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笔记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笔记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笔记

第一编(1-2章)传播、传播学及其发展历史

一传播学的概念

1. 定义

1) 库利(社会学角度)

2) 皮尔士(符号学或语义学角度)

3) 施拉姆

4) 郭庆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共享说)信息的共享。

(劝服说)突出强调传播是有目的的。

(反映说)传播是一个有机体对于某种刺激的不同反应。

(交流说)用语言进行思想交流。

2. 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

二.传播与信息

1.信息的定义

2.信息的特点和分类(见大纲)

信息分类:

社会信息及其传播的特点:

3.信息的获取与传递

编码:

译码:

讯息与信息:形成与内容的关系,决定作用是内容而非形式译码使信息从一份讯息中“提炼”出来。

4.信息源与信息量

信息的元素——信码的集合称叫信息源

信息量:测量信息大小的量。和概率成反比。

三.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研究对象正是社会信息系统本身

1.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1)开放性系统

(2)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

(3)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

双重偶然性:传播双方都存在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所做出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人类活动不仅受到生物运动规律的制约,而且受到精神和心理运动规律的制约)这样影响社会信息系统运动极其结果的变量就更多、更复杂。双重偶然性的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这些变量如果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传播障碍:

传播隔阂:

(4)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

3.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

4.传播学的任务

四.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

第二编(第3章)传播中符号、意义及象征性社会互动

社会信息包括符号和意义

一.符号

二.符号的分类

信号和象征符

语言符号和非语言

三.符号的基本功能:

四.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

1.意义:

2.符号本身的意义及分类:

3.传播过程中-符号的意义(2所讨论的是符号本身的意义)

五.象征性社会互动(象征行为、象征性社会互动、象征性文化)

1. 象征行为:

2. 象征性社会互动理论的核心问题---考察以象征符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

3. 象征性社会互动理论的三个基本前提:

4.象征性社会互动:

5.象征性文化与现代社会:

第三编(第4章)人类传播的过程的模式

一.从传播过程考察传播模式(内部)

引: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1.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

(1)拉斯韦尔5W模式

(2)香农--韦弗模式

2.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

(1)德弗勒互动过程模式:

(2)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3)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4)丹斯模式

(5)纽科姆ABX模式及其平衡模式和互向模式。

ABX局限性,把趋向一致视做传播的主要原因和效果。

风筝互相模式:不在认为信息纯粹由信源提供,而是多方面的综合。

(6)韦斯特利和麦克莱恩模式:传播与反馈可以是有目的,也可以是无目的。

结:传播过程的特点:

二.从社会系统角度考察传播结构

1.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从社会学角度)

2.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从社会心理学角度)

3.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宏观过程研究)

第四编(第5章)人内传播

一.人内传播

1. 定义:

2.人内传播的环节及特点(唯物主义认为:人内传播是人的能动的意识和思维活动)

3.人内传播的互动性:(从社会心理过程方面来讲,人内传播具有社会互动性和互动机制)(1)人内传播有双向互动性:

(2)米德的“主我客我”理论

(3) 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

4. 人内传播的一种形式——内省式思考

(1)分类

(2)a内.省式思考只有当人遇到困难、障碍等新的问题状况,无法判断既有的行为方式是否适用,才会活跃起来。

b.内省式思考的过程并不是封闭的,而是与周围的社会环境、与周围的他人有着密切的联系。

c.内省式思考过程不仅是一个横向的社会过程,而且是一个将过去和未来联系起来的、纵向发展和创造的过程。

(3)内省式思考的特点也是人内传播的特点。

第五编(第5章)人际传播

一.人际传播

1.定义:

2.人际传播的动机:

(1)获取信息

(2)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

(3)满足基于人的社会性的精神和心理需求,也是个人从事人际传播活动的一个基本动机。

(4)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

a.客观的自我认知是使个人能力得到恰当发挥的前提。

b.库利“镜中我”1909《社会组织》

<1>镜中我:

<2> 与他人的联系包括三方面:

<3>库利认为:

3.人际传播的特点

4.人际传播的社会功能:

关于人际传播社会功能的研究领域:

(1)人际传播在个人社会化中的作用(如镜中我、主我、客我、塔尔德的社会模仿理论)

(2)对大众传播效果的影响。(意见领袖、两级传播、创新-普及)

5.人际传播与自我表达

第五编(第6章)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一、群体传播

1.群体:

2.群体的特征:

3.群体的分类:

4.群体的社会功能和意义

正面功能

负面功能

5.群体传播与内部机制:

(1)群体传播:

(2)群体传播对群体意识形成的影响:(群体意识是群体信息在群体传播和互动中形成的)

(3)群体规范(群体意识的核心内容)对群体传播的影响:

(4)群体压力与趋同心理(在传播过程中,群体对个体的影响)

6.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机制:(非常态的群体行为)

(1)集合行为:

(2)集合现象发生的条件:

信息传播贯穿集合行为的始终,只不过受到一些特殊传播机制的制约。

(3) 集合行为的几种类型(特殊的传播机制)

二.组织传播

1.组织:

2. 组织的结构特点:

3.组织传播及其重要功能:

4.组织传播的过程与机制

(1)组织内传播的正式渠道:——体现了“组织人”的特点

(2)组织内传播的非正式渠道:---体现了“社会人”的特点

(3)组织内传播的媒体形式:

5.组织外传播及其形态:

(1)组织的信息输入

(2)组织的信息输出:

第六编(第7章)大众传播概论

一.大众传播:(定义、特点、社会功能)

1.定义:

2.大众传播的特点:

3.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1)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

(2)赖特的四功能说:

(3)施拉姆对大众传播功能的概括:

(4)拉扎斯菲尔德和莫顿的功能观:

二、大众传播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三、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

1.大众媒介与现代人的生活:接触大众传媒,是现代人的重要生活内容。

受众的媒介接触动机:

2.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两种观点:

3.大众传播对人及环境的影响

(1)人与环境互动过程发生了变化

(2)大众传播与现代信息环境

a. 信息环境

b.信息环境具有社会控制的功能:

c.大众传播是信息环境的主要营造者。

d.现代社会中--信息环境的环境化:

1> 拟态环境:

2>“信息环境的环境化”,

大众传播具有形成信息环境的力量,并通过人们的环境认知活动来制约人的行为,这是大众传播发挥其社会影响力的主要机制。

大众传播是具有社会控制功能的信息系统,但控制的性质和方向不完全去决于它自身,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更为复杂的社会机制和条件。

第七编(第8章)大众传播的控制研究---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一.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

1.传播制度:

2.对媒介的控制

(1)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

(2)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的控制:

(3)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机制

(4)深层的控制:潜网。(别处补充)

二、关于传播制度的几种规范理论:

1.极权制度下的媒介规范

2.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资本主义制度下)

3.社会责任理论:(资本主义制度下)

4..民主参与理论:(资本主义制度下)

5.苏联的社会主义传播制度的理论:

6.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规范理论:

7.发展中国家的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理论:

第八编(第9章)传播媒介

第一部分作为工具和技术手段的传播媒介

(1、2、3)

一、作为工具和技术手段的传播媒介:

1.麦克卢汉媒介理论

(1)媒介即讯息:

(2)媒介--人的延伸(媒介的功能)一种思辨推论

(3)“热媒介”与冷媒介

(4)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意义与局限性:

2.媒介工具和技术的现实社会影响:

(包括1.媒介内容的影响:拟态环境等。2.媒介形式或工具的特性:本部分介绍)

(1)“电视人”和“容器人”

媒介依存症:

(2)电视与人的充欲主义

3.新媒介发展趋势及其冲击:

(1)新媒介:

(2)新媒介的特点

(3)新媒介的意义:

(4)防止幼稚的电子乌托邦思想

总结:

媒介技术或工具是中性的他们本身并不必然导致某种“社会善”或“社会恶”。媒介技术是由人创造的重要的是人如何使用,利用它来传播什么,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因此,传播媒介的社会影响并不取决于媒介的技术或形式特性,而且取决于掌握和运作它的人和社会组织,取决于它们生产和传播的信息内容。

第二部分作为社会组织的大众传媒

(4)

二、作为社会组织的大众传媒:

1.传播者和大众传媒:

(1)传播者:

(2)大众传媒:

(3)大众传媒的特点:

2.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和制约因素

(1)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

(2)大众传媒的经营目标:

(3)大众传媒的宣传目标:

(4)公共性与公益性(制约因素)

3.传媒组织在信息生产中的作用

(1)把关理论:库尔特.卢因第一次提出《人际关系》

(2)大众传媒的“把关”标准

(3)把关的实质

“把关”过程及其结果,在总体上是传媒组织的立场和方针的体现。

第九编(第十章)大众传播的受众

一.大众与大众社会理论(作为大众的受众)

受众

1.大众社会理论:

2.大众的主要特点:

3.大众传播受众的主要特征:

4.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和变化(了解即可)

(1)早期的贵族主义观点:西班牙,奥特伽《大众的造反》

(2)对法西斯极权主义的批判:匈牙利,曼海姆

(3)战后美国的大众社会理论:

(4)大众社会理论的评价:

(5)大众社会成立的六个条件:

(6)大众社会理论对传播学研究的影响<主要提示了:(作为大众的)受众的被动性> 拷贝支配”的社会

二、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

三、作为市场的受众:

四、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

(1)传播权:

(2)知晓权:

(3)传媒接近权:

五、“使用与满足”----一一种受众行为理论(微观的)

1.使用与满足(定义)

2.受众的传媒接触动机

3.制约受众接触传媒的社会条件:

4. 对使用与满足研究的评价:

六、关于受众的一些基本理论:

(1)枪弹论(中弹即倒的受众):

(2)个人差异论(有限效果论之一)

(3)社会类别论(有限效果论之二)

(4)社会关系论(有限效果论之三)

(5)文化规范论:如:议程设置

第十编(第11、12章)传播效果研究

第一部分:概论

1.传播效果的含义:

2.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

3.传播效果的类型及研究课题:

4.传播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5.关于大众传播的效果和影响的三种理论:

第二部分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1.子弹论或“皮下注射论”

2.传播流研究与有限效果论(40年代-60年代)

主要研究领域是:传播流研究<有限效果论> 说服与效果研究使用与满足研究<适度效果论>

传播流研究三部曲

有限效果论的五项一般定理:(根据传播流研究总结,提出)

3.“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40-60年代的又一研究领域)

4.使用与满足研究,从受众的角度考虑效果,<适度效果论>

5.70年代以来的宏观效果研究

第三部分传播效果的产生过程及制约因素(从传播过程本身研究,微观)

.传播主体与传播效果

(1)信源的可信性效果霍夫兰

(2)休眠效果

(3)传播主体的动机与效果

2.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

(1)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霍夫兰)“美国对日本的战争还要持续多久”

(2)两面提示的免疫效果(拉姆斯丁、贾尼斯)

(3)明示结论与不下结论(霍夫兰、曼得尔)

(4)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哈特曼)

(5)警钟效果(恐惧诉求)

(6)先说后说

3.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

(1)意见领袖的作用

(2)群体归属和群体规范对传播效果的影响

考察群体对个人行为的影响的视角:

(3)受传者的个性和传播效果

第四部分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

大众传播与环境认知--议程设置

一.议程设置麦库姆斯D.L肖1972 《舆论季刊》《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

1.内容:

2.议程设置理论的特点:

3.议程设置的作用机制:

4.议程设置的不同类型:

5.不同媒体的议程设置特点:

6.议程设置与受众属性的关系:

7.议程设置理论的意义

8.议程设置理论的不足

9.与议程设置相关的研究:

“拟态环境”\ “环境监测功能”

报刊在告诉人们应该“怎样想”时并不成功,但在告诉人们“想什么”方面,却是惊人成功的。

不过将大会传播的环境认知影响明确概括为“议程设置功能”并进行实证考察的是麦库姆斯和D.L肖

传播媒介的议程设置与受众的议程认知之间有高度的相关性。

大众传播、社会心理与舆论---沉默的螺旋

一.沉默的螺旋诺依曼1974 《传播学刊》1980《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1.沉默的螺旋假说:

(1)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

(2)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

(3)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2.传播媒介对人们的环境认知活动产生影响的因素:

3.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几个要点:重新提示了一种“强有力”的大众传播观

4.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特点:

(1)舆论观

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的是舆论的社会控制功能。

(2)效果观

5.对沉默的螺旋的理论的研究和评价:(不同观点)

6.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意义:

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效果---培养理论

传媒对人们的现实具有什么影响?如何发生?传媒在提示“现实”之际有什么倾向性?一.现代社会人们与三种现实发生密切联系:

二、培养理论:(培养分析、教化分析、涵化分析)

1.背景:

2.着眼点:

3.培养分析:

4.“培养分析”理论关于社会与传播的基本观点:

三、培养理论的外围:文化指标研究

1.制度分析:

2.讯息系统分析

3.培养分析:是讯息系统分析的延伸,目的:考察大众传媒的特定倾向所造成的社会结果。核心观点:传播内容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这些倾向不是以说教而是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传达给受众的,它于潜移默化中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知沟理论

一、知沟理论:

1.背景:

2.内容:

3.知沟假说:

造成知沟扩大的原因:

4.上限效果假说:

5.信息沟理论:

知沟理论以及它的反命题“上限效果”假说,反映了人们对信息社会中阶层分化问题的重视。

6.信息沟、知沟的应用研究领域:新媒介的普及过程研究地区开发和社会发展研究

(1)普及研究:

(2)地区开发与社会发展的研究重点:

7.缩小“知沟”的具体对策:

第十一编(第13章)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

第一部分:

1.国际传播

(1)国际传播的基本主体:

(2)国际传播与国家和民族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具有很强的政治性。

2.全球传播:

关于全球传播的几个研究领域:

3.全球信息化的影响和冲击(全球传播的前提条件是全球性信息传播系统的形成)

全球信息传播系统的形成,对人类世界的影响:

4.现代性和全球化的相互关系

第二部分世界信息传播秩序

1.世界信息传播秩序的现状:---信息的生产和流通失衡状况

2.新世界信息秩序论争:

背景:

第一阶段:《阿尔及尔宣言》——1978年教科文组织发表《大众传媒宣言》

第二阶段1978《大众传媒宣言》--1980“麦克布莱德委员会”《多种声音一个世界》

第三阶段从美英推出到现在教科文组织财政发生困难作出让步

第三部分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的重要课题

新世界信息秩序之争的核心是如何看待信息的自由流通问题。

1.国际报道中的新闻价值问题

2.信息与国家主权问题

(1)信息主权:

(2)信息主权产生的背景:

3.文化帝国主义

(1)背景:

(2)文化帝国主义研究:

文化帝国主义:

文化帝国主义特点:

媒介帝国主义研究关注的两个现实问题

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

(一)作为技术手段和工具的传播媒介

(载体,其属性决定着信息的物理形式、时空范围、速度快慢和量的规模)

A、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媒介自身的作用和影响)

1、媒介的双重含义是什么?

信息传递的载体。传媒机构

2、为什么要研究传媒的载体含义?

媒介的发展与社会的演化变革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同时它在社会发展中的意义是多方面的。

3、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包括什么观点?

媒介即讯息。媒介:人的延伸。热媒介与冷媒介。

(1)、媒介即讯息的含义是什么?

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媒介是传播的基础,真正有意义的不是媒介所传播的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相应带来的社会变革。

此观点表现出麦克卢汉把媒介作为社会发展和社会形态变化的决定因素来来看待。

(2)、媒介:人的延伸,如何理解其含义?

任何媒介都是人类感觉和感官的延伸。。人类感官能力的发展是“统合—分化—再统合”。麦乐卢汉通过此观点说明传播媒介对人类感觉中枢的影响。

(3)、热媒介与冷媒介的含义是什么?(麦提出的两个著名概念)

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活动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冷媒介:传达的信息含量少,且模糊,在理解时需要动员多种感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此观点的提示在于:不同的媒介作用于人的方式不同,引起的心理和反应也有所不同,研究媒体应该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

4、麦克卢汉的理论意义和局限性是什么?

(1)、理论意义

开拓了从媒介技术手段发现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强调了媒介技术的社会历史作用。(唯物论观点---信息技术也是生产力的一部分)

媒介即人的延伸的观点对于我们理解不同的媒介作用机制富有启迪意义。

地球村的语言符合了世界发展的趋势

(2)、局限性(强调了人的生物延伸性,而不是人的社会延伸性)

强调技术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决定性因素----忽略了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等社会因素的作用其理论强调人被媒介技术和工具主宰-----忽略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

其理论依据集中在媒介对人的中枢感觉系统的影响----忽略了人的理性活动。

5、如何正确认识媒介工具和技术在社会发展和社会形态变革中的作用呢?

马哲观点:决定社会形态发展和变革的基本因素是:生产方式和内在的矛盾运动

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生产关系有制约作用

媒介技术和工具属于生产力的方面,具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但是媒介被人创造,利用和控制。社会的各个因素都对其有制约着其活动。

B、媒介技术和工具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媒介内容及媒介形式的影响)

1、电视人和容器人的概念是什么?

媒介不仅利用其内容影响人的认识、价值观、行为、一种媒介的出现、使用和普及都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的个性和性格。

电视人:注重感官刺激,行为方式感性化,与印刷人的理性,逻辑思维能力形成对比,缺乏社会互动,容易自我封闭,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

容器人:在电视媒体包围中成长,人的内心世界呈“罐”的容器状。感觉孤立,封闭,希望与人接触,但是接触仅仅是一种容器的碰撞,无法深入人心内部,因为彼此之间都不希望对方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于是保持一定的距离,成了人际关系的最佳选择。

2、媒介依存症的特点是什么?

(1)、过度沉溺于媒介接触而无法自拔。

(2)、价值和行为选择一切必须从媒介中寻找依据。

(3)、满足于媒介的虚拟活动而逃避现实的社会互动。

3、电视与人的充欲主义的概念是什么?

电视不仅本身作为一种人们欲望追求的对象,同时它也在把充满诱惑力,丰富的意境展现于人们面前,直接刺激人们的占有欲和享乐欲。

C、新媒介的发展趋势及其冲击

1、什么是新媒介?

伴随卫星通信,数字化,多媒体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新型的传播媒介。

2、新媒介的特点是什么?

(1)、传播过程的双向性的增强。(传统媒介的单向性)

意义:改善了受众被动性,增强双方的互动性。

(2)、多媒体化和媒介功能的融合(传统媒介的单一性)

意义:为人们信息的收集、处理、传输提供了空前的便利条件,有助于提高传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

(3)、媒介资源的丰富化(传统媒介资源的稀缺性)

意义:改变少数大众传播机构垄断资源的状况,为更多的社会成员、群体和组织成为能动的传播者提供了条件

(4)信息传播的全球化(传统媒介的地域性)

意义:把人的传播范围扩展到整个世界,使人们的认识、判断和行为受到更多变量的影响。

3、什么是电子乌托邦?

对美俄借技术的发展给予了无条件的乐观主义期待,认为新的技术必将会把人类带入一个高度自由、民主和平等的理想国。

4、如何看待电子乌托邦和媒介技术的思想?

单纯技术上的可能性并不能必然保证理想的社会形态的出现。一种理想社会的到来,不仅需要技术上的支持,而且需要更为复杂的社会条件,其中包括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的合理化以及自身素质的提高等等。简单的断言传播技术或工具必然导致某种社会形态的观点是幼稚的。媒介是中性的,自身并不必然导致社会善或者社会恶。重要的是如何利用它,利用它传播什么。

(二)作为社会组织的大众传媒

(传媒机构,其属性决定着信息内容的生产和传播)

A、传播者与大众传播

1、什么是大众传媒?

传播者是传播行为的发起人,借助某种手段或工具、通过发出信息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报社、电台、电视台是从事信息的采集、选择、加工、复制、传播的专业组织,从其生产规模的巨大性和受传者的广泛性而言,我们称之为大众传媒。

2、大众传媒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说大众传媒的力量是所有传播者中最强大的?)(1)、地位稳固(始终保持其信息发出者的位置)

(2)、大众传媒是一种社会组织,具有自身的组织结构和组织目标。(个人活动的组织性、信息产品的组织性)

(3)、大众传媒是大众传播生产资料的直接控制者和使用者

4、如何看待互连网媒体以及出现的电子媒介?

网络仅仅是一个硬件平台,而不是传播的主体,真正的主体是使用这个设施进行信息生产、处理、传播的人或组织。其也成为大众媒介的发展新空间。传统媒介进入互联网传播,逐渐在互联网传播中确立了新的领导地位。

原因归结为:

(1)、传媒是专业的媒介组织,其效率远远高于一般个人或非正式组织。

(2)、大众媒介的信息更加可*,真实。

(3)、大众传媒在其长期发展中形成了一整套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套吸引和联系受众的有效机制。

B、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与制约因素

1、传媒的经营目标是什么?

积极收益目标(经营目标)、非经济收益目标(宣传目标)

2、什么是传媒的经营目标?(传媒活动的约束条件之一)

企业的经营活动是维持传媒组织的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盈利是目标之一。

收益来源于:广告和产品的销售。压力来源:广告主和消费者。

3、什么是传媒的宣传目标?(传媒活动的约束条件之二)

传媒在从事经营活动的同时,也对某种思想进行宣传,灌输某种意识形态,提倡某种信念。信息生产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直接相关的精神生产,每种社会信息产品中都不可避免的包含着特定的观念、价值和意识形态,对社会意识和社会行为有着重要的引导和控制作用。因此各种利益集团和政党都把传媒当成自己的发挥影响力,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

4、宣传目标的实现途径是什么?

言论活动----具有直接的宣传功能,传媒组织可以通过社论,评论等形式直接宣扬某种思想。报道活动-----具有间接的宣传功能,,主要是在信息的选择,加工和刊载上贯彻传媒的方针和意图,达到潜移默化。

5、什么是传媒的公共性和公益性。(传媒活动的约束条件之三)(权力的基础,制约的标准)

(1)传媒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信息生产者和提供者,在满足社会的普遍信息需求方面起着一种公共服务的作用。

(2)大众传媒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具有广泛而强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涉及到普遍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共生活。

(3)传媒是某些稀有资源的使用者,作为公共菜站的使用人,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

B、传媒组织在信息生产过程中的作用

1、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是什么?

新闻的基本功能是帮助社会成员消除关于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并在此基础上协调自己的社会行为。在群体传播中,只有符合群体规范和把关人(媒介)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把关的行为是一个组织性的行为。

2、传媒进行信息取舍的标准是如何确定的?

真实、及时、新意、新闻的业务标准和市场标准(课本P163)、社会目标、宣传目标

3、把关过程的实质是什么?

把关的过程,不仅仅是对信息价值和信息要素的分析。也应该把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等因素考虑在内。原因如下:

(1)、大众传媒的新闻或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并不具有纯粹的客观中立性,而是根据传媒一定的立场,方针和价值标准进行的有取舍的活动。

(2)、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受到媒体的经营目标,受众需求以及社会文化等多因素的制约,但是与媒介方针利益一致的内容更容易优先传播。

(3)传媒的把关是一个多环节,有组织的过程,虽有个人参与,但是个人作用是有限的,把关过程总体上是传媒组织立场和方针的体现。

十、大众传播的受众

A、大众与大众理论

1、什么是受众?

受众指的是一对多的传播活动的对象,或者受传者。

2、什么是大众?大众的特点是什么?(大众论、精英论)

大众是一种新的未组织化的社会群体,社会成员呈孤立的、分散的、原子式的分布。

(1)、规模巨大——数量上超过其他各类群体

(2)、分散性和异质性——成员具有不同的社会属性,分布于不同的阶级

(3)、匿名性——成员之间互相不认识

(4)、流动性——大众的范围依对象问题而不同

(5)、无组织性——大众缺乏自我意识和我约束,不作为一个主体行动,其行为*外部刺激形成。

(6)、同质性——成员虽不具有相同的社会属性,但是有同一的行为倾向。

3、大众理论是如何形成的?

大众理论的形成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出于贵族立场对人民大众的攻击、对法西斯体制的批判、揭示现代资本主义的弊病)

(1)、早期的贵族主义观点。(法国托克威尔、西班牙奥特伽)

此观点充满了正在失去权力和影响力的贵族阶级对崛起的大众的仇视心理。认为大众是一群受到暗示和感染机制支配,无视理性和法律的暴徒,如果这种非合理的人群成为政治支配力量,必将损害有少数贵族精英创立的文明。大众的崛起会对“有理性”的社会精英产生压迫,从而引起道德的沦丧和国家的没落。

(2)、对法西斯集权主义的批判。(匈牙利卡尔.曼海姆)

此理论主要着眼于产业化和资本主义大众民主制的内在矛盾,分析大众的“异化”及其社会结果,并试图分析法西斯体制出现的社会原因。

认为法西斯实力破坏了包括家庭在内的中间群体,使人们变成孤立的,分散的“大众人”,并通过暴力强制和宣传加以操纵,使他们变成法西斯的狂热支持者。

(3)、战后美国的大众社会理论(密尔斯、李斯曼、孙豪瑟)

这些理论的目的是在于考察美国当代的各种社会兵力现象。

密尔斯:白领阶级和蓝领阶级成为战后美国社会的主流,构成美国社会的大众。但是由于排斥在统治势力之外,于是他们在生活中则逃避到大众谄媚提供的消遣或娱乐领域。大众的这种状态以及大众与少数居于支配地位的权力精英的矛盾,是美国各种社会病例现象产生的原因。

李斯曼:从人的社会性格或社会适应方式的变化来说明大众社会的成因。人们的社会适应方式从传统型—内向型—外向型。现代人的典型社会性格是外向型,既总是顾及周围状况和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这种社会性格意味着现代人的行为具有趋同的倾向,其结果就是社会成员自主性的降低和均质性的增加,成为无个性的一般社会大众。

孙豪森:强调现代社会大众具有双重性质:非精英的大众,容易受到精英阶层的影响。同时精英阶层,又容易受到非精英阶层的压力和影响。

4、如何评价大众社会理论?

大众社会理论,尽管不同阶段的理论由所不同,但是都把现代社会作为原子化的大众社会把握,其中主要问题就是精英史观,把人们看成被动的,散沙式的,被精英群体操纵的对象。这与唯物史观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是格格不入的。

但是其独特的视角,对于我们理解现代社会有很大的益处,大众社会理论认为大众社会的成立有6个基本条件:

(1)、产业化的大量生产和大量消费的存在

(2)、社会的民主化发展

(3)、大众传媒的发达和大量信息、娱乐产品的提供。

(4)、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

(5)、传统中产阶级的衰退和白领阶级为主的新中产阶级的崛起

(6)、社会组织中官僚化的发展。

5、大众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的关系是什么?

大众传播的对象,就是大众本身,受众具有大众的一切的特点。因此受众的本质是一种被动的存在。这个是社会论的受众观的核心观点。在说明这种被动性时,更多的是从社会传播结构的变化以及大众传播的性质上来寻找原因。

6、分析“拷贝的支配”理论

(1)拷贝的支配(定义)——由于环境的扩大化和社会生活的间接化,人们不可能与大多数重要的“实物”保持接触,要了解他们只能依*媒体提供的第二手信息即“拷贝”,拷贝不是事物本身,而是因为人们缺乏实物,只有把拷贝当成实物的替代物,由于大众传媒的大量生产和提供,现代人每日每时都处于拷贝洪水的包围中。要逃避他们的影响是不可能的。(2)拷贝的支配会转化为心理的暴力。

利润原理——拷贝的收集、制作、提供是作为营利活动来进行的。为了获取利润,传媒必须争取最大的受众。1、为特定的受众提供特定的拷贝2、提供最广泛受众的普遍兴趣的拷贝(即超阶级,超群体,超学历等社会因素的兴趣,性、暴力、犯罪、猎奇)人们更容易接受后者具有刺激性的拷贝。

政治或宣传原理——除了利润原理的作用,使用语言或其他象征手段,将众多的人们引向某种态度和行为的活动。这种作用的过程是潜移默化的麻醉的效果。一般大众只能单向的接受这些拷贝的冲击。

理论总结:在拷贝带有心理暴力性质的强大支配力面前,现代人已经屈服于大众传媒的庞大规模和他们的垄断地位。无可奈何的接受成了唯一的选择。

局限性:尽管该理论在分析揭示大众传播的单向性及其社会影响力方面是有说服力的,但是它把受众看成是绝对的被动存在,是过于偏激的。接触传媒只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更重要的一部分依然是社会的实践活动,其形成的社会关系对人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受众不仅仅是被动的,也具有很强的能动性。(大众变小众、大众的成熟)

第I部分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

一传播学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传播学研究发端于30—40年代的美国,至50 年代形成自己的体系,我国的研究始于80年代。

二传播学的主要学派

1.经验学派

2.批判学派

传播学界的五大先驱

(1)拉斯韦尔:五W模式

(2)拉扎斯菲尔德:意见领袖、二级传播、固定样本法、有限效果论

(3)卢因:守门人

(4)霍夫兰:个人差异论、军队

(5)施拉姆:开山鼻祖、传播模式

第II部分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

一调查研究

1.类型

2.基本过程

二抽样调查法

1.随机抽样技术

(1)简单随机抽样

(2)系统抽样

(3)分层抽样

(4)多级抽样

2.问卷设计

(1)构成

(2)问卷制作的一般原则

(3)问题的回答方式

三内容分析法

1.定义和特点

2.课题和用途

3.程序和技术

(1)分析对象的选定

(2)内容的解析操作

(3)量化表示的方法

四控制实验法

1.用途

2.基本程序和技术

(1)内容分析法:材料易获取、费用较低

(2)社会调查法:民意调查、民意测验

(3)实验分析法(控制实验法):多用于传播对象对传播内容的反应。不一定可*刺激因素的设计与现实不一致

B、几种主要的受众观

1、受众是如何分类的?

(1)、定地域范围内接触到传媒的人口,即最大规模的受众

(2)、特定媒体或特定信息内容保持定期接触的人

(3)、不但解除了媒介内容,并且在态度和行动上也实际接受了媒介影响的人(有效受众)2、如何看待受众观?

任何的受众观提供的都只是受众的一个侧面像,受众本身具有多种社会属性的客观存在,全面的看待受众,对于认识受众在大众传播中的地位,性质和作用是很有必要的。

3、什么是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

作为群体成员的受众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属于不同的社会团体。受众对大众传媒的接触虽然是个人的活动,但是这种活动会受到它群体归属关系、群体利益、以及群体规范的制约。群体属性不同,会造成千差万别的不同反应。受众的群体背景或社会背景决定了他们的态度和行动的重要因素,这种影响有时候甚至超过大众传播的影响.

4、是作为市场的受众?

在大众传媒向企业形态转变的过程中,逐渐把受众看成是信息产品的消费者和大众传媒的市场。其基本的认识基础是:

(1)众传媒是一种经营组织,必须把自己的信息产品或服务以商品交换的形式在市场上销售。(经营性)

(2)品必须具备一定的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商品性)(3)、媒活动之间存在着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竞争。(竞争性)

当前对于受众市场的划分,已经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新的定位,满足大众中的小众成为保证媒体最佳经济利益的选择。

市场受众理论的局限性

(1)、传媒与受众的角色固定化,传播关系简单化(买卖关系)

(2)、过于强调受众人口统计学术性,缺乏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考虑。

(3)、传媒成功标准易位,形成了经济效益地为高于公益性标准的错误态度。

(4)、没有从受众的角度考虑问题,仅从传媒的角度观点出发。

归根到底,由于精神产品生产和消费的特殊性不能简单的将受众简单的与物质产品消费者划等号。

5、什么是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

受众不仅仅是传媒信息的使用者和消费者,他们还是构成社会的基本成员,同时参与社会管理和社会公共事务。

受众的权利包括:

(1)、传播权即言论自由权

(2)、知晓权即(广义)社会成员获得有关自身所处环境及其变化信息、保障生活所需要的有用信息的权利(狭义)公民对国家立法、司法和行政等公共权力机关的活动拥有的知情权。(3)、传媒接近权即一般社会成员利用传媒阐述主张、发表言论、展开活动的权利。

C、使用与满足理论

1、什么是使用与满足?

使用与满足理论是把受众成员看成是有特定“需求”的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成是基于特定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

2、受众的媒体接触动机和心态是怎样的?

根据对于广播、印刷媒体、电视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反映出(详见P182),人们接触媒介都是基于一定基本需求进行的,社会中的各类媒体都包括以下几个满足效用:

信息需求、娱乐需求、社会关系需求、精神需求和心理需求

不同的媒体仅仅是是在满足的程度和满足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3、社会条件因素对个人媒介接触行为有怎样的影响?

作为社会人,虽然媒介接触行为具有的独立性,但是无法摆脱本人所处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影响。如家庭因素、工作环境、政治因素、文化背景。

卡兹的: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满足需求使用与满足的基本模式

竹内郁郎:

社会条件

个人特征

4、如何评价使用与满足理论?

以往理论:从传播者的角度出发,考察活动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对受众产生了什么影响。(研究传媒对人做了什么)

创新观点:从受众角度出发,分析受众接触媒介的动机以及这些接触满足了他们什么需求,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研究人们通过传媒做了什么?)

意义:

(1)认为受众具有选择能动性,纠正了大众社会论中的“受众绝对被动论”

(2)揭示了受众媒介使用形态的多样性,强调了受众需求对传播效果的制约,对子弹论和皮下注射论有否定作用

(3)指出大众传播对受众具有一些基本作用(适度效果论),纠正了40-60年代的传播无力性的“有限效果论”

局限性:

(1)、过于强调个人和心理因素,行为主义和功能主义色彩比较浓。

(2)、脱离传媒内容的生产和提供过程,单纯的考察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因而不能全面的揭示受众与传媒的关系。(ENDODING与DECODING的矛盾)

(3)、阐述的受众能动性有限,仅限于媒介的选择能动范围内,没有反应受众作为社会实践主体,有传播需求和传播权利的主体具有的能动性。

八、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A、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

1、什么是传播制度?

传播制度即社会制度中对大众传播活动直接或间接的起着制约作用的部分。

2、为什么说传播制度体现了全部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复

3、杂性?

传播活动作为社会制度的反映,其内容是十分复杂的,体现了社会制度或制度性因素在各个方面对传播媒介活动的制约和影响。它包括:媒介与政府的关系、媒介与社会群体及广大受众的关系。言论自由与权利、言论出版者所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传播制度体现了全部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传播制度也有不同的性质。

4、分析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

控制目的:保障媒介为国家制度、意识形态以及各种国家目标的实现

控制性质:直接控制(主要方面,而非唯一)

控制手段:法律、法规、政策

控制范围:(1)规定传媒组织的所有制形势。(取决于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2)对传媒的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管理。

(3)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内容的传播。

(4)对传媒事业的发展做出总体规划或国家援助。

5、分析经济势力和利益群体的控制

控制目的:通过媒介维护自身的利益,传播自己的主张,参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控制手段(资本主义):(1)以强大资本后盾成立超大型传媒企业,实行垄断。

(2)通过其控制的议会党政团体对公营媒介活动进行干预。

(3)通过赞助、广告来间接的控制中小媒体。

6、分析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控制

控制目的:行使受众的正当社会监督权利,保证传播活动的真实、健康、使受众的利益不受到伤害。

控制手段:(1)个人的信息反馈。

(2)结成受众团体

(3)诉诸于法律手段

(4)通过影响媒介的销售市场来制约媒介活动。

B、几种传播制度规范理论

1、众传播规范包含什么内容?

(1)对大众传播影响力的认识

(2)对大众传播所承担的社会功能的期待

(3)基于这种期待对传播制度的构想。

2、分析极权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极权主义定义:从外部权力的关系上考虑问题,主张社会事物必须一切以权力为转移,强调社会等级秩序和上下之间的绝对支配与服从。

理论主张:媒介必须一切以权力为转移。

产生背景:(1)15世纪中期印刷术的产生

(2)封建王朝的统制,反专制统治思想的产生。

(3)英国1529年产生第一个禁书法案

主要内容(1)报刊必须对当权者负责,维护国王和专制国家的利益

(2)报刊必须绝对服从于权力或权威

(3)政府有权对出版物进行事先检查,且合法。

(4)对当权者和当局者的批判是违法的,将受到严厉法律制裁。

3、分析资本主义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a、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

理论主张:报刊应当是观点的自由市场,是实行自律的自由企业。

产生背景:(1)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对封建制度的批判。

(2)1789年把有关内容写入美国宪法。

主要内容:(1)任何人都有出版自由而不需经过政府或当局的特别许可。。

(2)新闻出版不需经第三者的实现检查,出版内容不能受到强制。

(3)在涉及观点、意见、信念的问题长,真理与谬误的传播必须同样保证。

(4)除人身攻击外,报刊有权批评官吏合政府,正当合法

理论与现实矛盾:资本与媒介的结合,传播活动实际上依然是资产阶级的特权

b、社会责任理论

理论主张:大众媒介对社会和公众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不是绝对的自由!

产生背景:(1)传媒的高度垄断与所谓的观点的公开市场产生矛盾。(大众丧失传播权力)(2)自由主义强调传播者,忽视受传者权力

(3)自由主义强调的意见、观点、思想的自由,忽视了作为私有传媒的营利活动。

主要内容:(1)大众传播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因此传媒机构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2)媒介传递的信息必须真实、客观、公正

(3)媒介必须在法律和制度内自我约束不能煽动社会犯罪,传播宗教、歧视

(4)受众有权力要求媒介从事高品位的传播活动。

c、民主参与理论(牵制作用、非统治地位)

理论主张:要求大众传媒像一般民众开放,允许民众个人和群体的自主参与。

产生背景:(1)信息化发展加快,信息及其传播直接作用于人们的生活,作用加深

(2)垄断性加强,民众自主使用媒介意识提高,但现实缺乏可利用传播资源。

主要内容:(1)任何民众个人和弱小社会群体都有知晓权、传播权、对媒介的接近使用权、接受服务的权力。

(2)媒介应主要为受众存在,而不是为媒介组织、职业宣传家或广告赞助人。

(3)社会各群体、组织、社区都应当有自己的媒介

(4)与大规模的,单向的、垄断性的巨大的媒介相比,小规模的,双向的,互动的媒介更加合乎社会理想。

4、资本主义媒介理论变化的过程揭示了什么?

由极权主义到早期产生的自由主义媒介规范是一个进步的过程,它的出现,打破了极权主义专制制度和等级支配观念,确立自由,平等和权力思想起了巨大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创办工人报刊,从事工人工人运动,也是充分利用了这种言论和出版自由的环境。但是资本主义的一切,终究是和资产阶级的利益以及资本密不可分的,一切和金钱挂钩,人民群众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尽管随后产生的社会责任理论、民主参与理论在某些方面有所改良和进步,但是这些也只能够缓解矛盾进一步激化。人们群众利用媒介的需求越来越高,但是媒体的垄断却又进一步加强。两者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自身性质所决定的,这个矛盾的运动促成了资本主义媒介理论的发展。

C、社会主义的媒介规范理论

1、我国社会主义媒介规范理论包括那些方面?

(1)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

(2)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事业,(3)必须坚持党性原则。(4)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执行报道新闻、传递信息、引导舆论、提供娱乐等多方面的社会职能。

(5)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

A、新闻传播事业通过沟通生产、流通和消费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服

B、务作用

C、新闻传播事业本身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社会主义传播制度还在不断的改革与完善,我们要在不断的摸索中总结经验,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传播制度和规范体系。(注意: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也面临着媒体企业化经营的经济利益与商业主义、营利主义的出现)

2、发展中国家媒介规范理论包括哪些方面?(生存与发展是最大课题)

(1)大众传播活动必须与国家政策保持一致,(2)推动国家发展。(政治的生存发展)(3)媒介的自由活动伴随相应责任,(4)自由必须在经济优先和满足社会需求的原则下进行。(经济的生存发展)

(5)传播内容上,(6)优先本国文化,(7)本族预言。(文化的生存发展)(8)新闻和信息的交流合作领域,(9)优先发展与本国地理,(10)政治文化接近的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关系。(文化的生存发展)

(11)在有关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利害关系上,(12)国家有权对媒体进行检查,(13)干预或管制。(政治的生存发展)

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

1、具体来看大众传播对社会的影响效果分为几种?

(1)大众传播对人们环境认知的影响(议程设置功能)

(2)大众传播对舆论形成的影响(沉默的螺旋)

2、简要分析“议程设置功能”理论。(舆论导向的第一个阶段)

(1)理论解释: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对于一系列公共事务重要性的判断,以及对其解决得优先顺序的认识。即有一个无形的议事日程表。

(2)、理论主旨:媒介给于某一项事情的强调越多,公众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也越强。(3)、议程设置功能产生的原因:人类活动及视野的有限性,不得不依*大众媒介,大众媒介是重要的信息源、影响源。

(4)理论特点(与以往的效果研究相比较而言):

a、传播效果分为:

认知层——确定思考对象

态度层——确定思考方式

行动层——采取实际行动

b、考察的是作为整体的大众媒介的、长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非短期、非独家)

c、该理论实际上暗示了“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的机构(反映的非客观、拟态环境)

3、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后续研究包括哪些?

(1)、简单分析议程设置功能的作用机制。

知觉模式(0/1效果)——媒体的报道与否,直接影响公众对其的感知

显著性模式(0/1/2效果)——媒体对少数问题的突出强调,会引起公众对这些问题的重视。优先顺序模式(0/1/2/3…../N效果)——媒介对一系列议题不同顺序的报道,会影响公众对这些议题重要性的判断。

(2)、简单分析不同议题的不同重视效果

公众的议题在本质上也是受传媒议题的影响的,但公众的话题也可分为不同的类型。

个人议题——个人认为重要的问题。

谈话议题——在与别人交谈时受到重要重视的问题。

公共议题——在自己感觉中认为社会上都重视的问题。

(3)简单分析不同媒体“议程设置的不同特点。

报纸——适合长期议题的重要性顺序排列、形成议程的基本框架、主要影响个人话题。

电视——热点化效果突出、主要影响谈话话题。

4、程设置功能的意义是什么?

意义:从考察大众传播再人们的环境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入手,重新揭示了大众传媒的有利影响,为效果研究摆脱“有限论”的束缚起了重要作用。同时该理论的产生,揭露了大众传播过程背后的控制问题(因为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媒介的背后存在着复杂的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的力学关系)

理论在我国的实际应用:我国的大众传媒是社会主义媒介,旗帜鲜明的把引导舆论作为自己的一项基本任务。且舆论导向的范围更广泛,包含对社会的认知、价值、态度和行动的全面引导。

缺陷:仅仅强调了传播媒介设置或形成议题,无反映社会议题。

它的效果不能绝对化。

5、简要分析沉默的螺旋理论

理论解释:人们在受到“周围意见环境的认知”或“意见气候”“多数意见”所带来的压力时,可能会改变已经持有的看法或观点。

理论主旨:传播媒介具有“创造社会现实”的巨大力量

理论命题:(1)、个人的意见表明是一个心理过程。(人们在思考决策时,会考虑社会的影响)(2)、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强者更强,弱着越弱)(3)、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非理性讨论结果)

注:意见环境由社会群体和大众传播构成。

大众传播对人们的环境认知活动产生影响的因素:

1)、多数媒体报道的内容具有高度的类似性(共鸣效果)——内容角度

2)、同类信息的传达活动在实践上具有持续性和重复性(积累效果)——时间角度

3)、媒介信息的抵达范围具有空前的广泛性(遍在效果)——空间角度

沉默的螺旋所具有的传播观(大众传媒是强有力的):

(1)舆论的行程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里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2)经过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一件具有公开行和广泛性,容易被看成是多数或优势意见。(3)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引起劣势沉默意见和优势意见的螺旋运动,并导致舆论产生。

6、沉默的螺旋的理论特点是什么?(具有两方面特点)

(1)舆论观

舆论政治学观点——舆论是公共体的最高意志,民主政治的基础。(卢梭)

社会学观点——非个人意见集合,而是整体社会互动的结果(库利)

行为科学观点——个人意见简单相加,其中的多数为舆论。

社会心理学观点——是一种社会控制机制,未必事实上的多数,仅表面

(2)效果观

强调了大众传播具有强大的社会效果和影响,且影响渗透入了“认知——判断.意见——行动”的全过程。

传播学教程名词解释(完整版)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名词解释(完整版)郭庆光 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播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l 传播学: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l 信息:看作是消除事物的不确定性,从而获得确知的讯息或关于事物的确定状态、l 双重偶然性:是德国社会学家鲁曼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所做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l 传播障碍:包括结构与功能障碍,如传播制度是否合理,传播渠道是否畅通,信息系统的各部分的功能是否正常等等。l 传播隔阂:包括个人之间的隔阂,个人与群体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的隔阂,以及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世代与世代、文化与文化间的隔阂等等。由于社会信息系统的参与者,无论是个人、群体还是组织,都是具有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的主体,这里的传播隔阂,既包括无意的误解,也包括有意的曲解。l 信息社会:是指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l 社会关系论:着重分析受众成负日常的社会关系对其媒介信息接收行为的影响(受众成员的种种社会关系,左右着他们对媒介信息的选择),从而制约着大众传播的效果。l 社会责任理论:传播媒介在享有充分自由的前提下,在社会为它提供自由保障的环境中,还应主动地积极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换句话说,在没有“他律”的情况下自觉地进行

“自律”,在没有外来约束、外来控制的条件下自觉地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控制。l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l 意义:是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l 象征行为:是用具体事物来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行为。这种行为一般是通过使用象征符来传达象征意义实现的。l 象征性社会互动: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它是一种通过象征符来交流或交换意义的活动。象征性社会互动具有价值性、动机性和行为取向性,对实际社会生活产生多方面的影响。l “5W”模式:传播学奠基人拉斯韦尔在1948 年提出。该模式首次将传播活动解释为由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意义: 1、传播史上第一个关于传播过程的模式,开传播学模式研究的先河。 2、确定了传播学研究的五大领域。局限性:角色和关系固定化,认为传播过程是传播者有意图的劝服受传者的过程。单向直线传播模式缺乏互动性。l 香农>意见领袖 Step flowhyPothesis)。它使人们认识到大众媒介渠道和人际传播渠道在人们信息获取和决策(态度形成和转变以及具体的行

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笔记

《传播学理论》考试大纲 《传播学教程》《传播学引论》部分 总体上以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为基本理论框架,结合李彬《传播学引论》相关理论问题和知识点,同时注意结合传播实践和传播热点问题进行复习。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1、识记传播的定义、特点 2、识记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3、领会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理解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4、运用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分析人类社会传播现象和问题 第二章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1、识记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及其特点 2、识记信息社会内涵 3、分析传播媒介的进化于社会发展的关系 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1、识记符号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功能 2、识记意义的内涵 3、理解人类传播过程中的意义的产生 3、理解分析象征性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1、识记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2、识记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 3、分析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 第五章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1、识记人内传播的定义、特点 2、分析人内传播的互动性 3、理解人内传播的一种形式——内省式思考 4、识记人际传播的定义、特点和社会功能 5、分析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相互作用 第六章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1、识记群体的特征和社会功能 2、识记群体传播的内部机制特征 3、识记组织传播的特征及其机制 第七章大众传播

1、识记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和社会功能 2、应用分析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理解现代社会中信息环境的环境化问题 第八章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1、分析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的控制和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机制 2、理解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社会责任理论和民主参与理论 3、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和发展中国家的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理论 第九章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 1、分析哈罗德·伊尼斯、麦克卢汉等人的媒介理论及其意义与局限性 2、分析尼尔·波斯曼的媒介环境学观点 3、识记作为社会组织的大众传媒的特点、组织目标和制约因素 4、分析大众传媒的公共性与公益性 第十章大众传播的受众 1、识记大众与大众社会的主要特点 2、识记几种主要受众观的基本观点 3、分析“使用与满足”理论及其研究 第十一章传播效果研究 1、识记传播效果的含义和类型 2、识记子弹论、“传播流”研究与“有限效果”理论的主要内涵 3、识记霍夫兰与耶鲁研究的主要内容 4、分析传播主体、传播技巧、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的关系 第十二章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 1、识记“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内容、特点,分析议程设置理论的意义 2、识记“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基本内容、特点,分析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意义 3、识记“培养”理论的基本观点,分析“培养”理论关于社会与传播的基本观点 4、识记“知沟”理论及其反命题的基本内涵、分析信息社会中阶层分化问题 第十三章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 1、识记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的概念 2、分析全球信息化的影响和冲击 3、识记文化帝国主义的内涵 第十四章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 1、识记传播学的奠基者和学科开创者及其重要贡献 2、识记批评学派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3、识记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 4、识记文化研究的基本观点 附论: 1、理解批判视野中的全球化和大众传播 《传播的观念》部分 总体要求:通读全书,把握传播学领域各种理论学说的概况和代表性理论家的主要观念,并能结合传播实际现象加以运用,在此基础

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复习笔记

《传播学教程》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一)关于传播的定义与传统 1、社会学传统:美—库利——社会互动理论倡始人。强调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做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 2、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美—皮尔士——符号学的创始人,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3、他们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传统,一是社会学的传统,一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后来,这两传统逐渐发生融合。信息概念引入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二)传播的实质与其他定义 1、传播的实质: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 2、施拉姆:当我们从事传播的时候,也就是在试图与其他人共享信息——某个观点或某个态度。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 3、阿耶尔:传播在广义上指的是信息的传递,它不仅包括接触新闻,而且包括表达感情、期待、命令、愿望或其他任何什么。 二、传播与信息:传播学考察的主要对象—始终都是人类的社会信息及其传播活动 (一)社会信息科学与传播学 1、社会信息与自然界的其他信息的联系和区别 A.联系(共同点):以质、能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精神内容的载体都表现为一定的物质讯号,作用于人的感觉系统并引起反馈。因此,社会信息也具有物质属性(至少就精神内容与载体的不可分离性而言)。 B.区别: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特殊性质)第一,它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伴随着人的态度、感情、价值和意识形态;(两个伴随) 第二,作为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与物质劳动密切相关的人的精神劳动的创造物。(一个创造物)在此意义上,我们把社会信息看做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2、(传播学与信息科学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 (1)把信息概念引进了传播学领域,提高了传播学理论表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提高两性) (2)拓宽了传播学的视野,使它能够把人类传播活动放在更大的系统和环境中加以考察,这有助于探索人类社会传播的一般和特殊规律。(一宽一大) (二)信息 1、信息: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最广义的信息概念。一切表述事物的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信息是由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2、社会信息:除人的生物和生理信息以外的、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3、社会学视点和信息科学视点结合的传播概念: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三、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1、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传播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第一、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独有—多人共有。共享意味着社会信息的传播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第二、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①“传播和社区有共同词根,彼此不可分。”(施拉姆) ②传播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是纵向,也可是横向的。 ③它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受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用的姿态、措辞等无不反映其社会角色和地位。 ④社会关系是人类传播的一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既有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第三、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任何传播都是通过信息的授受和反馈展开的社会互动。 第四、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否则传而不通,导致误解。在广义上,共通的意义空间还包括人们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第五、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行为、过程、系统是人们解释传播时的三个常用概念,它们从不同角度概括了传播的另一些重要属性。 3、传播学现状:20世纪出现的一门新兴的社会科学和边缘学科,与诸科学联系渗透因而对象和研究领域不甚明确。分科领域(大众传播学、文化传播学、广告传播学等)繁荣,基础理论研究却显薄弱。 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一、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一)传播学及其类型 1、传播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信息系统,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2、系统: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3、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一切事物都处于一定的系统之中。社会传播同样具有系统性。 4、社会传播五种基本类型: A.人内传播——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处理的活动。具有典型的系统性,主要表现在人体本身就是一个由相互联系、制约的各部分构成,能对个人信息进行处理的有机整体(完整的信息系统 B.人际传播——(个人与个人间的信息传递)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结所形成的新的信息系统。在这个系统里,人们通过信息的授受,保持着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关系 C.群体传播——(主指自然发生的社会群体,如家庭、亲友、社交圈等)是更大的系统,它不仅存在许多个体系统的活动,这些个体系统的有机结合还产生了新的输出物——群体规范和群体价值。群体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帮助个人实现社会化,在社会化完成之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版)考试重点

第一章传播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库利的传播定义P2;皮尔士的传播定义P2-3;施拉姆关于传播的定义P3 二、传播与信息 信息定义P4、社会信息的特殊性质P4-5 三、播的定义和特点 传播定义:社会信息系统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人类社会传播的五个特点P5-6 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规律的科学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P8 一、播的系统性:社会传播的五种类型(人内、人际、群体、组织、大众)P8 二、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社会信息系统的四个特点P10 三、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传播障碍与传播隔阂P11;传播学的任务P11-12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 一、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马恩交往理论与美国传播学的本质区别P14-15 二、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精神生产精神交往与物质生产物质交往的辩证关系P16-17;精神生产精神交往的独立性和能动性P17-18 三、研究传播学,为中国的社会发展服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传播学的三个原则P18 第二章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第一节: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 一、动物社会的传播现象 二、动物传播的局限:动物传播的局限P24 三、劳动创造了人类语言: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了语言的论述P26-27 四、人类语言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人类语言的四个基本特征P27 第二节: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一、口语传播时代:口语(命名)出现的意义P29;口语的局限P29-30 二、文字传播时代:文字的出现P30;文字发明的意义P31 三、印刷传播时代:印刷术的发明(中国造纸印刷术、古腾堡印刷机)P31-32;印刷媒介的意义(施拉姆的论述及郭的补充)P32 四、电子传播时代:电子媒介的意义(时空和速度的突破、声音与影像信息系统的体外化)P33;电脑,电子媒介发展趋势(电脑、无线、通讯卫星和数字化技术)P33-34 第三节: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 信息社会的概念P35 一、媒介传播的进化与社会发展:哈特的媒介三分法P35-36 二、信息爆炸与信息社会:贝尔的社会发展三大阶段P37;托夫勒的三次浪潮P38;信息社会在经济结构上的四个特点P38 三、迎接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战后社会信息化的两个阶段(初级、高级)P39;社会“高度信息化”阶段的三个特点P39;世界各国建设信息社会(NII,GII)P39;我国信息化建设P39-40;对人类发展史的概要认识P40 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第一节: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 一、符号的定义:永井田男的符号定义P42-43 二、信号与象征符:信号(signal)的特点P44;象征符(symbol)与信号不同的特征P44 三、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三类非语言符号P45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人大版笔记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传播”概念的发展: 1、日常用语的定义:人类传递或交流信息、观点、感情或与此有关的交往活动 2、传播界定的两个传统: (1)社会学传统: 库力:突出强调了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成人与人的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 铁路交通:人和物的交流会伴随着人与人的交往或以物为中介的精神交流和社会互动关系 社会互动理论: (2)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 皮尔士: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像”或者符号: (3)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意义: 提出了信息的概念,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为什么说“信息是物质载体和意义的统一体”? 意义离不开符号的表达,而符号离开意义只不过是一些莫名其妙的物质 信源、讯息、信宿: 二、传播与信息(传播学与信息科学的区别和联系) 1、信息的概念:具体P4 信息的分类:两类:非人类信息和人类信息 三类:物理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 社会信息:指的是除人的生物和生理信息以外的、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 2、传播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所关注的是人类的社会信息及其传播活动。 社会信息与其他信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具体P4—5 联系:以质、能波动的形式表现,具有物质属性 区别:伴随着人的精神活动,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课题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3、传播学与信息科学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 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的贡献:具体见P5 一是将信息概念引入,二是拓宽了传播学的视野 三、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1、定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具体P5—6 (1)共享——传播的交流、交换和扩散性质; (2)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社区:由地缘关系和社会关系构成的共同体 (3)双向的通过信息的授受和反馈而展开的社会互动行为:在传播者和传播对象之间进行,传播者主动,传播对象通过反馈来影响; (4)前提:传受双方拥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符号化:人们在进行传播之际,将自己要表达的意义转换成语言、音声、文字或其他形式的符号 符号解读:信息接受这对传来的符号加以阐释、理解其意义的活动 共通的意义空间:传授双方必须对符号意义拥有共通的理解。广义上还包括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是一种系统: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笔记

《传播学教程》第二版郭庆光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美—库利社会学传统 社会互动理论倡始人。强调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做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 美—皮尔士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 符号学的创始人,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他们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传统,一是社会学的传统,一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后来,这两传统逐渐发生融合 传播的实质: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 两个传统的融合:传播是通过符号或象征手段而进行的社会互动。/通过社会互动而共享意义。 信息概念引入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施拉姆:当我们从事传播的时候,也就是在试图与其他人共享信息——某个观点或某个态度。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 阿耶尔:传播在广义上指的是信息的传递,它不仅包括接触新闻,而且包括表达感情、期待、命令、愿望或其他任何什么。 二、传播与信息 传播学考察的主要对象—始终都是人类的社会信息及其传播活动 社会信息与自然界的其他信息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共同点)以质、能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精神内容的载体都表现为一定的物质讯号,作用于人的感觉系统 并引起反馈。因此,社会信息也具有物质属性(至少就精神内容与载体的不可分离性而言)。 区别: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特殊性质)第一,它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伴随着人的态度、感情、价值和意识形态;(两个伴随) 第二,作为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与物质劳动密切相关的人的精神劳动的创造物。(一个创造物)在此意义上,我们把社会信息看做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传播学与信息科学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 一.把信息概念引进了传播学领域,提高了传播学理论表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提高两性) 二.拓宽了传播学的视野,使它能够把人类传播活动放在更大的系统和环境中加以考察,这有助于探索人类社会传播的一般和特殊规律。(一宽一大) 信息: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最广义的信息概念。一切表述事物的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 社会信息:除人的生物和生理信息以外的、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 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信息是由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社会学视点和信息科学视点结合的传播概念: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社区:由地缘关系和社会关系构成的共同体。 三.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定义)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递行—地形) 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独有—多人共有。共享意味着社会信息的传播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 (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章节题库(7-8章)【圣才出品】

第七章大众传播 一、概念题 1.大众传播(宁波大学2019年研;河南大学2018年研;江西师大2018年研;复旦大学2017年研;同济大学2014年研;西南大学2014年研;南京大学2012年研;南京理工2010年研;武汉理工2009年研) 答:大众传播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大众传播的特点包括:①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②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③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用传播学术语来说即“受众”;④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⑤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⑥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2.授予地位功能(南林2019年研;暨南大学2018年研;河北大学2013年研)答:社会地位赋予功能是由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提出的大众传播的三种功能之一,是指任何一种问题、意见、商品乃至人物、组织或社会活动,只要得到大众传媒的广泛报道,都会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获得很高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拉扎斯菲尔德与默顿认为,大众媒介的这种社会地位赋予功能会给大众传媒传播的事物带来一种正统化的效果。大众传媒的信息共享性、权威性等特点使其具有社会地位赋予功能。 二、简答题

1.什么是大众传播的“麻醉功能”?(河北大学2018年研) 答:(1)大众传播“麻醉功能”的提出 “麻醉功能”,又称“麻醉精神”,是大众传播的一大消极功能,1948年由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在《大众传播、大众鉴赏力和有组织的社会行动》一文中提出。 (2)“麻醉功能”的主要观点 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认为,大众传播的产品把人们吸引到对事物的关注和讨论上,而不是对这些事物采取相应的行动。大众媒介虽然可以将人的感受延伸到一个更为深广的空间,人们可以不断地通过媒介增进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但人们由于花了很多时间在媒介接触上,而且满足于这种间接的接触,便不再积极地参与公共事务,而是消极旁观。 绝大多数广播节目、电影、杂志和相当一部分书籍和报纸以消遣为目的,对大众的鉴赏力造成了不良影响。大众传播所提供的文化娱乐节目的水准不及正规教育和高级文化,而只是一种作为工业社会产物的大众文化。这种产物,相对于有创造力的文化产品而言是一种堕落。 (3)对“麻醉功能”的评价 人们过多依赖于媒介带来的间接交流,人际间的社会交往和互动也逐渐减少,甚至与社会、社群逐渐疏远和陌生。日本也有一种说法“容器人”,指人们将闲暇时间完全用于大众媒介,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喜怒哀乐等完全与媒介内容相连接。他们的思想、观念乃至行为方式都源于电视,极端自我内化、心理封闭,无法应付现实世界的种种变化,成为了“电视人”和“沙发土豆”。 2.简述拉斯韦尔与默顿关于传播的功能的观点。(北大2018年研) 相关试题:简述拉扎斯菲尔德的大众传播社会功能观。(湖南师大2017年研)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核心知识点汇总

传播学教程核心知识点 传播学的相关学科社会传播的特点精神交往理论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信息 社会符号/意义象征性互动理论现代社会的象征性文化(消费文化)人内传播 5W模式传播总过程研究人际传播群体规范、群体压力与趋同心理、集合行 为霍桑实验企业识别系统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李普曼/拟态环境极权 主义/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社会责任/民主参与理论大众传媒的特点“把关人” 麦克卢汉“电视人”与“容器人”理论受众大众社会理论“拷贝支配”理论 传播权/知晓权/媒介接近权子弹论传播流研究伊里调查:《人民的选择》/“ 意见领袖”/两级传播《个人影响》/《创新与普及》:多级传播“有限效果”理论“说服性传播”研究(耶鲁研究)“休眠效果”/“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免疫效果”/“警钟 效果” 自信心假说“使用与满足”研究“议程设置”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培养 分析” “知沟”假说/“上限效果”假说/“信息沟”假说传播学的形成与诞生杜威/库利/帕 克/米德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卢因/霍夫兰施拉姆香农/维纳经验学派和 批判学派 ● 第一章 ★与传播学的相关学科: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文化人类学、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等。重点要搞清楚传播学和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这三个学科的关系。 1、新闻学:新闻媒体的实践原则和标准、新闻学的主流理论(如第八章的那几个媒介规范 理论)都给了传播学很大启示,特别是早期传播学就诞生在新闻学院之中,还可以注意一 下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卡方人”(经验学派的传播学者)和“绿眼罩”(带有偏见的新闻从业人 员与研究人员)之争。这些都推动了传播学的发展。 2、社会学:社会学的大量社会理论极大了催生和促进了传播学的发展。早期的传播学研究 者和传播学奠基人大多来自社会学界,如欧洲社会学家塔尔德与西美尔、深受西美尔理论 影响的芝加哥学派(帕克和米德)、库利、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等人在理论、方法(调查研究、文本分析等)、实践等诸多方面推动了传播的诞生和发展。就是传播学中的批判学派 也是大量借鉴各种社会学的理论来进行大众传播研究,很多批判学者本身就是社会学家。3、心理学: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中有两位是心理学家——卢因和霍夫兰。卢因在其群体动力 学的研究中提出了“把关人”理论,被怀特引入新闻传播领域后极大地促进了传播学的媒介 控制研究;霍夫兰著名的“耶鲁研究”将心理实验方法引入传播学,并且大量研究了微观层 次的说服性传播效果,直接推动了传播学中效果研究领域的发展。另外各种社会心理学理 论也对传播学的效果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 *传播(communication)与信息(information):①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 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分为:物理信息、生物信息、社会信息。信息概念的引入使传播的定 义更为科学化,也极大地了扩展了传播学的视野和理论框架。②传播就是指社会信息的 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此定义主要着眼于人类社会的 传播活动;也可以参考第二页和第三页库利和皮尔士的观点,了解一下对答题还是很有帮 助的。】 *人类社会传播的特点:(1)信息共享活动;(2)在社会关系中进行并体现一定的社会关系;(3)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4)前提是传受双方要有共同的意义空间;(5)行为性、过程性、系统性。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 *五种传播系统:人内/人际/群体/组织/大众传播。 *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1)开放性系统;(2)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 整体;(3)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双重偶然性:播双方都存在不确定性,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复习笔记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复习笔记 第一章传播学研究对象的基本问题 一、名解 1、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播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传播学: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3、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 能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 面相互作用(或联系)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 4、双重偶然性:是德国社会学家鲁曼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 因此,通过传播所做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 5、传播障碍:指的是在传播活动进行过程中,由于传播系统本身存在的结构性和功能性障碍,如不合理的传播制度,不畅通的传播渠道而导致的传播行为受到障碍。包括结构与功能障碍,如传播制度是否合理,传播渠道是否畅通,信息系统的各部分的功能是否正常等等。 6、传播隔阂:指的是在传播过程之中,个体,群体,世代之间因为特定利益、价值、意识 形态和文化的差异,导致传播双方的正常传播行为受到影响,甚至严重阻碍传播行为的进展。 包括个人之间的隔阂,个人与群体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的隔阂,以及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 织、世代与世代、文化与文化间的隔阂等等。由于社会信息系统的参与者,无论是个人、群体还是组织,都是具有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的主体,这里的传播隔阂,既包括无意的误解,也包括有意的曲解。 二、简答 1、传播的基本特点 答:(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2 )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 定社会关系的体现;(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4) 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全部名词解释

传播学专业·考研·110个名词解释 1.传播:传播是带有社会性、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和活动。 2.自我传播:体内传播或人的内向交流,是每一个人本身的自我信息沟通。 3.人际传播:狭义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广义包括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在内。 4.群体传播:即团体传播,指人们在“群体”范围内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 5.组织传播:一种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交流活动。 6.大众传播:是指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杂志、图书等,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大众”,是指分布广泛、互不相识的广大受众。 7.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 8.传播过程:即传播现象的结构、要素和各个要互之间的关系。美国学者戴维?伯洛透彻分析了传播过程,主要论点是: ①传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无始无终,没有界限;②传播过程是一组复杂的结构,应将其中的多元关系作为研究的基本单位;③传播过程的本质是变动,即各种关系的相互相互影响和变化。他提出“S-M-C-R”(讯息来源-讯息-渠道-受者)的传播过程模式,强调了“过程研究”的重要性和科学性。 9.“过程研究”的主要成果是模式: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社会系统模式。拉斯韦尔把传播过程分解为传者、受者、信息、媒介、效果,即5W模式。R、布雷多克添加了情境和动机两个环节,把它变成7W模式。传播学上的三大类基本模式:①线性模式,②控制论模式,③社会系统模式。 10.拉斯韦尔模式(传播过程中的5W):拉斯韦尔把传播过程分解为传者、受者、信息、媒介、效果,即5W模式。 11.申农-韦弗模式:线性模式之一,把媒介分为三种,把讯息分为发出的和收到的,增加了噪音的因素。 12.传统线性模式:以拉斯韦尔和申农-韦弗模式为代表,传播被表述为一种直线型、单向型的过程。忽视了反馈和社会过程对传播过程的制约。 13.控制论模式:以控制论为指导思想的传播过程模式。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引入了“反馈”机制。 14.反馈:传播过程中的受者对收到的信息所作出的反应。 15.“传播单位”:每一个传播的参加者,无论个人还是团体,都可看做是“传播单位”,都兼有传者、受者这两种身份。 16.编码和译码(或解码):编码:认知-表述过程,就是把看到、听到、想到的意思,化作符号。译码:表述-理解过程,就是把符号还原成意思。 17.基本群体:也叫初级群众、首属群体,指家庭、邻里、亲密伙伴等。 18.参照群体:个人未必置身于其中,但以其为参照系而建立或改变自己的信念、态度和行为的群体。 19.马莱茨克的传播模式:传播结构的四大要素并没有变,但各个要素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被勾画出来了,社会与传播之间的关系展开了。传者方面,记者编辑都有主动性,反过来又承受着“讯息的压力”,媒介的压力。有三个层面的制约和影响:个人层面、组织层面、社会层面。受者方面,与传者对应,也不能不对大量信息进行“内容选择”,受者同样受到“媒介压力”。“感觉和效果”是双向互动的过程。讯息作用于受者,受者也反作用于讯息。与传者一样,

中传新传考研 《传播学教程》复习笔记

中传新传考研|《传播学教程》复习笔记针对准备考取新闻传播学研究生的同学们,凯程考研的小编准备了一份郭庆光《传播学教程》查缺补漏复习笔记,希望可以帮助到同学们。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泛化:①传播学学科影响力的扩大,在社会高度信息化的进程中,传播学为人文社会科学众多学科的理论创新和知识创新提供新的动力;②寻求传播学学科的相对独立性和核心理论体系, 应回归其学术原点 一、如何把握传播的概念 20世纪初,“传播”成为学术考察的对象 库利(美国社会学家社会互动理论创始人)——社会学的传统 1909年《社会组织》中定义传播:“传播指的是人与人的关系赖以成立和发展的机制——包括一切精神象征及其在空间中得到传递,在时间上得到保存的手段。它包括表情、态度和动作、声调、语言、文章、印刷品、铁路、电报、电话以及人类征服空间和时间的其他任何最新成果。” 强调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做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皮尔士(美国学者符号学的创始人)——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 1911年《思想的法则》中论述传播:“直接传播某种观念的唯一手段是像( icon)。即使传播最简单的观念也必须使用像。因此,一切观点都必须包含像或像的集合,或者说是由表明意义的符号构成的。” 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库利和皮尔士对传播的描述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个传统,一个是社会学的传统,一个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后来,这两个传统逐渐发生了融合,学者定义传播“通过符号或象征手段而进行的社会互动”或“通过社会互动而共享意义”。 传播实质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信息科学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施拉姆:当我们从事传播的时候,也就是在试图与其他人共享信息——某个观点或某个态度……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名词整理!

P1_45 1、泛化现象:无限扩大目标人群,虽针对某一种疾病,却试图将搭点边的人群都一网打尽。泛化则要求分散、要求“广”和“多”。 2、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信息是传播的内容。传播的根本目的是传递信息,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通过有意义的符号进行信息传递、信息接受或信息反馈活动的总称。 3、信息是客观事物状态和运动特征的一种普遍形式,客观世界中大量地存在、产生和传递着以这些方式表示出来的各种各样的信息。信息的目的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因素”。 4、社会信息是指人类社会在生产和交往活动中所交流或交换的信息。即除人的生物信息和生理信息以外的,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 5、人内传播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是个人接受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6、人际传播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人际传播的形式可以是两个人面对面的直接传播,也可以是以媒体为中介的间接传播。 7、群体传播主要是指群体内部或外部的信息传播活动。群体传播在形成群体意识和群体结构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这种意识和结构一旦形成,又反过来成为群体活动的框架,对个人的态度和行为产生制约,以保障群体的共同性。因此,群体传播是群生存和发展的一条基本的生命线。 8、组织传播指的是组织所从事的信息活动。它包括两方面,一是组织内传播,二是组织外传播,这两方面都是组织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保障。 9、大众传播(Mass Communication)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一种传播形式,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通过一定的传播媒介,在接受国家管理下,对受众进行大规模的信息传播活动。 10、社会系统:人类社会是最大的社会系统,这个巨系统中又有国家、地区、城市、公司、家庭等各个层次的子系统,这些子系统也是社会系统,它们虽然属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结构,但是都有相似的功能,每一个社会系统都在不断演化。 11、信息社会也称信息化社会,是脱离工业化社会以后,信息将起主要作用的社会。 12、符号是指具有某种代表意义的标识。来源于规定或者约定成俗,其形式简单,种类繁多,用途广泛,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另有歌手和电影的名字也是“符号”。 13、意义:个人行为所带来的正向价值回馈。 14、符号意义:任何一种符号都有其特定的意义,我们将之称为符号的意义。 15、象征行为:指的是用具体事务来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行为。 P46_90 1.传播的基本过程:指的是具备传播活动得以成立的基本要素的过程。 2.传播者:又称信源,指的是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即以发出讯息的方式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 3.受传者:又称信宿,即讯息的接受者和反应者,传播者的作用对象。 4.讯息:讯息指的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 5.媒介:又称传播渠道、信道、手段或工具。 6.反馈:指受传者对接受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也是受传者的反作用获得反馈讯息是传播者的意图和目的,发出反馈讯息是受传者能动性的体现。 7.模式:所谓模式,是指研究中以图形或程式的方式阐释对象事物的一种方法。 8.人内传播: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指的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9.感觉:分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 10.知觉:即感觉的集合,或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的分散的个别信息属性进行的综合。

《传播学教程》-彩色版笔记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库利的传播定义P2;皮尔士的传播定义P2-3;施拉姆关于传播的定义P3 二、传播与信息 信息定义P4、社会信息的特殊性质P4-5 三、播的定义和特点 传播定义:社会信息系统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人类社会传播的五个特 点P5-6 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规律的科学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P8 一、播的系统性:社会传播的五种类型(人内、人际、群体、组织、大众)P8 二、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社会信息系统的四个特点P10 三、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传播障碍与传播隔阂P11;传播学的任务 P11-12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 一、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马恩交往理论与美国传播学的本质区 别P14-15 二、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精神生产精神交往与物质生 产物质交往的辩证关系P16-17;精神生产精神交往的独立性和能动性P17-18 三、研究传播学,为中国的社会发展服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传播学的 三个原则P18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美—库利社会学传统 社会互动理论倡始人。强调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做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 美—皮尔士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 符号学的创始人,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他们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传统,一是社会学的传统,一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后来,这两传统逐渐发生融合 传播的实质: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 两个传统的融合:传播是通过符号或象征手段而进行的社会互动。/通过社会互 动而共享意义。 信息概念引入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 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施拉姆:当我们从事传播的时候,也就是在试图与其他人共享信息——某个观点 或某个态度。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 阿耶尔:传播在广义上指的是信息的传递,它不仅包括接触新闻,而且包括表达 感情、期待、命令、愿望或其他任何什么。 二、传播与信息 传播学考察的主要对象—始终都是人类的社会信息及其传播活动 社会信息与自然界的其他信息的联系和区别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笔记(详细版)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传播学现状:20世纪出现的一门新兴的社会科学和边缘学科,与诸科学联系渗透因而对象和研究领域不甚明确。分科领域(大众传播学、文化传播学、广告传播学等)繁荣,基础理论研究却显薄弱。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美—库利 社会互动理论倡始人。强调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做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 美—皮尔士 符号学的创始人,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他们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传统,一是社会学的传统,一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后来,这两传统逐渐发生融合 传播的实质: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 作用和影响的关系。 二、传播与信息 传播学考察的主要对象—始终都是人类的社会信息及其 传播活动

社会信息与自然界的其他信息的联系和区别联系(共同点)以质、能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精神内容的载体都表现为一定的物质讯号,作用于人的感觉系统 并引起反馈。因此,社会信息也具有物质属性(至少就精神内容与载体的不可分离性而言)。 区别 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特殊性质)第一,它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 用和反作用,而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伴随着人的 态度、感情、价值和意识形态;(两个伴随) 第二,作为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与物质劳动密切相关的人的精神劳动的创造物。(一 个创造物)在此意义上,我们把社会信息看做是物质载体和精 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传播学与信息科学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 一.把信息概念引进了传播学领域,提高了传播学理论表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提高两性) 二.拓宽了传播学的视野,使它能够把人类传播活动放在更大的系统和环境中加以考察,这有助于探索人类社会传播的一般和特殊规律。(一宽一大) 三.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郭庆光版传播学教程)考研笔记(七)、考研参考书及复试线、考研复习规划

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郭庆光版传播学教程)考研笔记(七)、考研参考书及复试线、考研复习规划(7.23) 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人类传播具有过程性和系统性。 第二节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 社会传播的系统模式:运用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来考察社会传播。 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大众传播与社会系统》 任何一种传播过程都表现为一定的系统的活动,多重结构是社会传播系统的本质特点: 1、从事传播的双方即传播者和受传者都可以被看作是一个个体系统,人内传播。 2、个体系统与其他各体系统相互连接,形成人际传播。 3、个体系统分属于不同的群体系统,形成群体传播。 4、群体系统的运行又是在更大的社会结构和总体社会系统中进行的,与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的大环境保持着相互作用的关系。 每个系统既具有相对独立性,又与其他系统处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 马莱兹克的系统传播模式:《大众传播心理学》67页 把大众传播看作是包括社会心理因素在内的各种社会影响力交互作用的“场”,这个系统的每个主要环节都是这些因素或影响力的集结点。包括: 1、影响和制约传播者的因素 2、影响和制约受传者的因素 3、影响和制约媒介和讯息的因素:传播者对讯息内容的选择和加工;受传者对媒介内容的接触选择;制约媒介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受传者对媒介的印象,这种印象是基于平时的媒体接触经验形成的。 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把传播看做是一个与社会交往形态密切相关的重要范畴,在对人类社会传播的总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分析的同时,也把现代社会中的传播特别是大众传播过程与宏观的社会结构结合起来进行考察。田中义久的大众传播过程图式: 把人类交往分为三种类型: 1、与人的体能有关的“能量交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