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蚯蚓在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研究(一)

蚯蚓在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研究(一)

蚯蚓在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研究(一)
蚯蚓在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研究(一)

蚯蚓在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研究(一)

摘要蚯蚓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陆生生物与土壤生态传递的桥梁,不仅能促进废弃物分解,有机物质矿化,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改良土壤理化性质,还可以促进微生物发育,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促进生态修复。该文探讨了蚯蚓在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地位,以期为改良贫瘠土壤、发展新兴饲养业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蚯蚓;土壤生态系统;重要地位;生态修复AbstractAsanimportantpartofthesoilecosystem,earthwormsareabridgebetweentheterrestriallives andsoilecosystem.Notonlycanearthwormspromotethedecompositionofgarbageandthemineralizat ionoforganicmatter,increasesoilnutrientcontent,improvesoilphysicalandchemicalproperties,butals opromotemicroorganism’sgrowthandimprovetheyieldorqualityofcrop.Theecologicalresorationwas advancedtoo.Therefore,Theimportantpositionofearthworminthesoilecosystemwassummarizedint hearticletoprovidesomenewideasaboutimprovingpoorsoil,developinganewhusbandry. Keywordsearthworm;soilecosystem;importantroles;ecolgicalrestoration

蚯蚓属大型土壤动物,其生物量占土壤动物总量的60%,属腐食性动物,特别喜食发酵后的畜禽粪便、腐烂的瓜果、富含钙质的枯枝落叶等。蚯蚓是土壤中的主要动物类群,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功能,可以促进植物残枝落叶的降解,促进有机物质的分解和矿化,提高植物营养,改善土壤结构,修复被污染的土壤等1]。

另外,蚯蚓粪含有益菌数量可高达20万~20000万个/g,能将有机物、微生物和作物生长相结合,进而改善土壤环境。其次,蚯蚓粪颗粒均匀、保水透气性能强,也可以加速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并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壤板结的问题,提高土壤通透性、保水性和保肥能力,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且能增强土壤养分的储存能力。可以说,在土壤中蚯蚓数量的多少是土壤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蚯蚓及其粪便在土壤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笔者从5个方面阐述了蚯蚓在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1分解土壤废弃物

蚯蚓作为重要的腐生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生态系统中。蚯蚓食性广、食量大,其体内可分泌出分解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纤维素等各种酶类,消化道中有大量微生物,可以绝大多数植物性有机垃圾为食。根据对排出的颗粒状蚯蚓粪研究,发现其中不仅含有多种酶和微生物,还含有丰富的腐殖质和N、P、K等营养元素2]。根据这一特点,蚯蚓具有处理生活及商业垃圾、净化土壤、消除公害的作用。人们可利用蚯蚓处理造纸厂的污泥、酒厂和畜禽水产品加工厂的废物废水及城市垃圾,可以真正地实现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1hm2土壤中的蚯蚓每年可以处理1500t有机垃圾,生产30~60t蚯蚓,产出555t高级蚯蚓粪3]。

2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蚯蚓不断地纵横钻洞和吞土排粪,能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使板结贫瘠的土壤变得疏松多孔、通气透水、保墒肥沃且能促进作物根系生长,既可免耕或少耕,又可提高土壤肥力,节省劳力,节约能源和增加产量4]。

2.1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蚯蚓通过在土壤中的一系列活动对土壤结构、团聚体形成及植物生长和养分吸收所需的物理条件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邱江平等5]认为,蚯蚓不仅参与和促进有机物质的分解,增加土壤养分,其活动还能在土壤中构成大量纵横交错的孔道,这些孔道往往被蚯蚓排出的粪粒填充,粪粒互相堆叠形成许多非毛管孔隙,这些网状孔道和孔隙大大增强了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能力。另外,施用蚓粪可以明显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总孔隙度。这是因为蚓粪本身就是极好的团粒结构,富含腐殖质,腐殖质为亲水胶体,保水能力强,腐殖质和粘粒结合形成团粒,在团粒内部有许多毛管孔隙,也能保存较多水分被植物利用。由于腐殖质是棕黑色的物质,在土壤中的含量越多,土壤颜色就越深,即可增加吸收日光热能,有利于提高土温。同时,腐殖质保水能力强,

导热性小,利于土壤恒温和作物根系的生长。因此,蚓粪多的土壤富有合理的团粒结构和保持水肥的能力,有机物被蚯蚓吞食后,经消化形成酸碱中性、水气调和、孔隙大的团粒结构,耐水冲刷,且有保水、保肥的性能,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6]。

2.2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蚯蚓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除了形成大量品质优良的土壤团聚体外,还加强了土壤有机物质的分解与转化,促进土壤腐殖质的形成和富集,从而为提高土壤肥力创造了良好的物质基础。蚯蚓可将有机质与矿物质土混合,形成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微粒,为有机质提供物理保护,进而减慢有机质的周转,提高土壤潜在的碳吸存能力。另外,据陈宝书等7]测定,蚯蚓粪中有机质含量为19.47%~42.20%,腐殖酸含量11.7%~25.8%,氮磷钾总养分>3%。可见,蚓粪不但含有植物所需的常量元素,且通过微生物作用,使矿物质元素变成水溶性的易被植物吸收的有效成分以及未知的植物生长素6]。李辉信等8]研究表明,接种蚯蚓处理土壤的矿质氮、硝态氮和微生物量碳、氮含量提高,蚯蚓具有扩大土壤微生物量氮库和促进有机氮矿化的双重作用,另外对土壤结构和氮素供应条件的改善以及植物外源激素的增加也具有促进作用。

3与土壤微生物的相互作用

蚯蚓摄取的有机质在胃囊内经机械研磨,在肠道内经生物化学的联合作用被分解为理想的颗粒,这些颗粒比表面积大,物理化学性质稳定,非常适合微生物的增殖,从而使蚯蚓的排泄物或其产生的脱落物十分细碎,且比原有机质具有更高的微生物活性。在这个过程中,有机物中重要的植物营养,特别是N、P、K和Ca被释放而且通过微生物行为转化为更易溶和更易被植物利用的成分9]。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学第13章第1节第2课时——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

《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说课稿 宁夏长庆初级中学黑东燕 一、使用教材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学第13章第1节第2课时——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 二、实验器材 蚯蚓、放大镜、光滑抽杆夹、粗糙抽杆夹、长玻璃棒、解剖盘、刻度纸、牙签、纸盒、滤纸、棉签、培养皿、可计时手表。 三、实验设计依据 本实验取自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13章第一节《土壤里的小动物》这部分,蚯蚓是土壤里最常见的小动物之一。课标是想通过蚯蚓外部形态的观察和其在不同平面上的运动的观察,让学生体会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但是,实验探究内容比较单一,还有拓展的空间;实验方法也比较简单,仅通过肉眼判断,并未进行详细的计算和对比,缺乏科学性,有的学校由于实验器材的限制,选用纸板代替毛糙玻璃板,实验结果很不理想。对于生活环境的探究,只探究了湿度,对于光照等因素未进行探究。 四、实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辨认蚯蚓的体形、体色、环带、前后端、体节、体表、刚毛等;解释蚯蚓的运动、对刺激的反应等现象;概述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 学会用观察、比较等方法进行生物学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生物体的结构是与其功能、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在实验和讨论中,养成协作精神;建立保护蚯蚓的意识,消除畏惧心理。 五、实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蚯蚓的外形特征、蚯蚓的运动、对刺激的反应;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主要特征。 解决策略:通过观察和探究,让学生逐步了解蚯蚓。

2. 教学难点 蚯蚓的运动 解决策略:通过用手触摸和放大镜观察,感知刚毛的存在,然后通过具体的实验观察和数据测量来验证刚毛对蚯蚓的运动起协助作用。 六、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各章中已进行多次的探究实验,在实验设计中初步具有设置对照实验和重复实验的思想。但仍缺乏细致思考,实验实施能力较薄弱。此外,对于城市学生,大部分与蚯蚓接触较少,普遍对蚯蚓有畏惧心理,不愿意用手触碰,会给实验的实施带来阻碍,影响实验进度,所以在课前让学生在适当场所亲自挖掘蚯蚓,建立与蚯蚓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实验的顺利进行。 七、实验改进要点 1、让学生亲自挖掘蚯蚓。 2、用纸盒来做负趋光实验,同时鼓励学生,不拘于此实验材料,自行设计避光的方式。 3、用光滑(粗糙)抽杆夹代替玻璃板。通过长玻璃棒限定蚯蚓的运动轨迹,然后根据刻度纸,测量并记录蚯蚓在一定时间内运动的距离。进行详细的计算和对比,增加实验的科学性。 4、用浸湿滤纸作为探究蚯蚓趋湿的实验。 八、实验教学内容 1、导入 2、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 3、蚯蚓对生物圈的作用 生活环境探究1 观察蚯蚓的外部 形态和结构 探究2 探究刚毛对运动 的作用 探究3 探究蚯蚓对外界刺激 的反应 讨论、交流 九、实验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的组织与引导学生活动 1、情景导入首先用一个谜语“两头尖尖很相似,脚手 耳目都没有,整天工作在地下,一到雨天 才露头。”来引出课题,然后提问,课前 让同学们自己采集蚯蚓,那么请同学们说 学生发言,看课本中的图片,可归纳出蚯蚓的生活环境:营穴居生活,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

(完整word版)土地生态学题库

绪论 一、土地生态学:土地生态学是一门研究土地生态系统的特性、结构、功能和优化利用的学科。 二、土地生态学基本任务: 1、应用生态学原理指导土地开发、利用、整治、保护和管理 2、揭示土地开发利用与保护管理过程中的生态规律。 三、土地生态学基本目的:为土地利用规划、利用工程和土地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四、土地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土地生态系统 五、土地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 1、土地生态类型 (1) 土地生态分类, 即土地生态系统类型的划分。其目的是使复杂多样的土地生态系统 类型得以条理化、系统化(2) 土地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3)土地生态系统的形成与演替。 2、土地生态评价 主要属于土地生态系统功能的研究, 重点是土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研究。一般包括: (1) 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2) 土地生产潜力评价。 3、土地生态规划设计 是在土地生态评价基础上开展的土地生态学重要研究内容。土地生态规划属于“总体规划”的性质,有两种情况: ①以土地生态评价结果为依据进行布局,少考虑社会经济因素; ②充分考虑土地生态评价结果的同时, 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因素而编制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规划方案。 4、土地生态整治 对影响和制约土地生态系统潜在生产力发挥的各种限制性因素的改造。内容广泛,包括:水土流失地的治理;盐碱地的治理;风沙地的治理;沼泽地的治理;受污染土地的治理; 中低产田改造;荒山荒地的开发与治理。 5、土地生态管理 土地生态管理主要是通过审查和监督各级土地生态规划与设计方案,使人类按照规定的土地用途, 合理地利用、改造和保护土地, 不断提高土地肥力和生产力, 保持土地生态平衡, 获取最优的土地利用综合效益。 其重点是:(1) 土地利用结构的监督;(2) 土地肥力及其变化趋势的监督;(3) 土地开发活动的监督;(4) 土地污染与环境保护的监督。 第一章生态学基础 一、生态系统是生态学的研究对象 一、生态系统:指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一个自然系统。它有一定的结构、一定 的边界。但是边界常常又是人们根据一定的条件和需要来划定的。 三、生态系统的组成 Ⅰ生物环境: 1、生产者又称初级生产者,指自养生物,主要指绿色植物,也包括一些化能合成细菌。 这些生物能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并把环境中的太阳能以生物化学能的形式第一 次固定到生物有机体中。 2、消费者不能利用无机物质制造有机物质,而是直接或间接依赖于生产者所制造的 有机物质。它们属于异养生物。 3、分解者,指利用动植物残体及其它有机物为食的小型异养生物。主要有真菌、细菌、

土壤生态学

土壤生态学 二、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 主要包括构成系统的生物组成(种类)及其数量,生物组成在系统中的时空分布和相互之间的营养关系,以及非生物组成分的数量及其时空分布。 生物组份:初级生产者:根系、藻类光能和化能自养细菌; 消费者:植食、菌食和肉食性土壤动物; 分解者:土壤微生物、土壤动物;土壤酶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 非生物组份是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土壤生物的栖居环境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土壤生态系统的生物组分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但赋予了土壤生态系统的机构特质,而且决定着系统的功能。因此,土壤生态系统结构分析是功能研究的基础。 结构方面的具体研究内容详见下表(人类活动干扰对土壤生态系统机构的影响非常重要,未单独列出)。

土壤生态系统的功能 1、生态系统的功能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保持生态系统运行的过程。有时生态系统的功能 又称为生态系统过程; 2、和其它生态系统一样,土壤生态系统系统的功能也主要包括能流、物质循环和信息 流等过程,它们是生态系统得以保持和发展的动力; 3、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密不可分:一定的生态系统结构决定了其具有特定的功能或过程 格局,而功能又反作用于结构。因而生态系统机构和功能的演进或退化总是相伴进行的; 能量流 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能量的传递和转化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能量流,简称能流。 土壤生态系统的能流以植物和土壤藻类等初级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为开端,然后这些生物或其残体中的能量进一步沿食物链向下传递,同时伴随着向环境的消散:

土壤生态系统能流的研究内容 1、初级生产者的能量(光能)同化量、呼吸量、总初级生产力和净初级生产力及其分配; 2、次级生产者的能量摄取量、同化量、排泄分泌量、呼吸量和次级生产力; 3、能量的输入和输出,在各隔室中的流通量和现存量,最终建立能流模型,揭示能量沿土壤碎屑食物网的流动规律; 4、土壤生物群落或系统演替中的能流特征以及干扰对能流过程的影响。 物质循环 物质通过一定的途径进入到生物体,再从生物体返回到环境的过程称为物质循环。物质循环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复杂过程,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 养分循环的概念 生物生命必需的营养元素的循环叫做养分循环。水分是养分循环的重要载体,往往是相互伴随的过程。

七年级生物上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单元练习题(人教版)

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双基训练: 1.“烟台苹果”享誉全国,但出产它的烟台和威海却不出产柑橘。造成此现象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A.温度B.阳光C.土壤D.水 2.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关系的是()。 A.竞争B.穴居C.捕食D.寄生 3.做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时,实验中的变量是()。 A.温度B.光照C.空气D.湿度 4.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 ①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制定计划④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⑥表达和交流 A.③①②④⑥⑤B.③②④①⑥⑤C.①③④②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5.水稻田里常有一种杂草“稗”,它与水稻争夺营养物质、生存空间。水稻与稗之间的这种关系属于()。 A.竞争关系B.穴居关系C.捕食关系D.合作关系 6.连线题:说明下列生命现象主要是由哪一种因素引起的。 生命现象非生物因素 ①海洋深处水生植物少A.温度 ②蛾在夜晚出来活动B.光照 ③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C.空气 ④鲸在水下一段时间后要浮出水面D.水 ⑤仙人掌的叶变成刺状,茎膨大 能力拓展: 7.小明同学想设计一个探究土壤潮湿程度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他准备了A、B两个相同的纸盒,在A盒内放上一层湿土,在B盒内放上一层干燥的土,再在A、B盒内分别放上10只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活鼠妇,置于不同的环境中观察。实验后,他把鼠妇踩死扔进了垃圾桶。请你评价他的实验方案,并提出你的建议。 中考链接: 1.(2006年山东省)湖北神农架地区生长着一种“神农野菊”,它的花能散发出阵阵芳香。但如果将其移植到其他地方,则会失去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A.生物能影响环境B.环境能影响生物 C.生物能适应环境D.环境能适应生物 2.(2006年岳阳市)导致生长在荒漠地区的大多数植物地下根发达,地上部分十分矮小的根本原因是()。 A.阳光不足B.缺少水分C.温度过高D.空气污染3.(2006年宜昌市)为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有同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取3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分别贴上甲、乙、丙标签。在甲、丙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入经烘干的肥沃土壤。然后在3个瓶中同时各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如

蚯蚓与环境

科学公开课教案(五年级上册) 蚯蚓与环境 一、教师演示实验: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 1、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2、教师演示,学生依次进行观察。 (1)把长方形盒子盖剪去,用玻璃片作盒盖,玻璃片一半黑布包住。 (2)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保护蚯蚓,方便它爬行。(3)把5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上做好的玻璃盖子。(4)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并做好记录。 (5)可连续多做几次。 5、组织交流汇报(蚯蚓爬向了光亮的一边,还是爬向了黑暗的一边)。 6、概括知识点: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 二、学生分组实验: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 1、实验引导: 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蚯蚓喜欢在黑暗的环境下生活,现在我们再来探讨一下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呢?接下来我们也来设计一个对比实验。 2、学生设计实验,自由发表意见。 3、教师随机出示材料,在交流中引导概括出比较合理的实验步骤:

《蚯蚓与环境》一课教学反思 本课是在寻找身边的动物和植物的基础上,选择一种小动物——蚯蚓作为观察对象。通过用感官和借助工具观察蚯蚓,使学生体验到使用工具比单纯使用感官更有效。从观察蚯蚓的外部特征和运动方式到观察蚯蚓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从定性观察到定量观察,观察水平和难度逐渐增加。通过学生提问、猜想、观察、整理观察到的信息、根据实验结果修正自己的猜想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体验探究学习的基本过程。 本课主要教学内容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观察蚯蚓的外部特征。第二部分:观察蚯蚓的运动,测量蚯蚓的身长。第三部分:填写观察报告。第四部分:探究蚯蚓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蚯蚓是一个范例,可以选择其他动物。通过观察蚯蚓,培养学生用感官和工具认识蚯蚓。教师事先要带领或指导学生收集蚯蚓,平均每组要有一个蚯蚓,供课堂应用。在观察蚯蚓的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保护蚯蚓的训练,不要伤着蚯蚓,活动1完成后还要把蚯蚓养起来,以备下一课使用。在观察和测量中,要引导学生体验用工具比用感官更科学。用感官和工具观察小动物,也是自然教学的发展,而我们科学课的特色在于把使用感官和工具的训练融于科学知识的学习之中,而非独立的为训练而训练,这正是教材的综合性表现之

“影响蚯蚓分布的环境因素”探究实验的反思和改进

“影响蚯蚓分布的环境因素”探究实验的反思和改进教师: 单位:

目录 教学设计 (2) 课题选择 (5) 结合教材选择实验课题 (5) 结合学情选择实验课题 (5) 结合研究对象选择实验课题 (6) 教学反思 (6) 蚯蚓对光的适合性影响实验和改进方法 (7) 土壤对实验的影响和改进方法 (8) 实验材料使用对实验的影响和改进方法 (8) 变量控制不严格对实验的影响和改进方法 (8) 蚯蚓的放置位置对实验的影响和改进方法 (9) 不足 (10)

建构主义认为,教师的作用不是简单地将书本上的知识传递给学生,而应创设相关学习情境,同时为学生提供相对应的仪器、工具等资源,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协助,使学生能够展开探究活动,自主建构知识,并将新知识与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融合,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之中。 根据这种教学理念“探究影响蚯蚓分布的环境因素”的教学设计如下: 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影响蚯蚓分布的环境因素,从而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2)了解探究学习的一般方法,并用其方法指导实验方案的实施; 2.水平目标: (1)让学生初步养成发现问题的水平,养成收集、整理信息资料的水平。 (2)初步学会作出假设、制定、实施探究方案的水平; (3)初步学会观察记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的水平; (4)学会表达、交流水平; (5)初步养成合作学习、动手实验的水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让学生养成科学探究精神和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 (2)让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以及团结协作精神;

(3)让学生养成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高尚品格。 4.教学重点: 设计对照实验。 5.教学难点: 在设计对照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二)活动方法:探究实验法、观察法、提问法、讨论法等 (三)课前准备:教师带领学生到学校空地,花台去寻找蚯蚓,在这个过程中,指导学生理解蚯蚓及其生活环境,注意学生的安全,以及不破坏环境。 (四)材料准备:八个平铺湿土的解剖盘、5条蚯蚓、玻璃板、纸板、棉签等、八份实验报告单、八张白纸。 (五)探究过程: 引入:谜语引入 1.提出探究问题:各小组同学从寻找蚯蚓的过程中已经了解到在土壤湿润、肥沃、枯枝落叶等阴暗环境中容易找到蚯蚓,在土壤干燥的环境中没有蚯蚓。学生就会思考为什么有些地方有蚯蚓,有些地方没有?进而引出课题并提出探究问题:哪些环境因素对蚯蚓分布有影响? 2.作出假设:根据生活经验推测影响蚯蚓分布的一些环境因素,时间关系,本节课就验证光对蚯蚓分布有影响这个假设。 3.设计实验:学生分组讨论,团结合作,共同设计实验方案。小组介绍方案,在全班讨论修改,其他小组又介绍方案,再讨论修改。老师提供实验材料,小组根据实验材料制定实验计划填在报告单上。全班

江西省抚州市2021年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C卷

江西省抚州市2021年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 1. (2分) (2017七下·抚州期中) 人类学家把下列哪一项作为人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准?() A . 直立行走 B . 骨盆变短增粗 C . 下肢增长 D . 脊柱由弓状变成“S”形 2. (2分)(2011·苏州) 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健康成年人合理膳食中各种食物配置比例的是() A . B . C . D . 3. (2分)人体生命活动和维持体温恒定的能源物质是() A . 蛋白质 B . 糖类 C . 脂肪 D . 维生素 4. (2分)依据平衡膳食宝塔,你认为人们每天的食物摄入量最多的应该是 A . 淀粉

C . 脂肪 D . 无机盐 5. (2分) (2016七下·宁县期中) 营养学家建议我国青少年要多吃奶、蛋、鱼、肉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品,因为蛋白质是() A . 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 B . 容易消化的物质 C . 人体生长发育必需的物质 D . 人体的备用能源物质 6. (2分) (2017七下·河南期末) 下面有关人体消化和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胃是人体消化的主要部位 B . 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C . 胆汁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 D . 大肠只能吸收少量水和无机盐 7. (2分)(2019·粤西模拟) 下列有关人的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 胃液能消化维生素 B . 糖类是人体的主要储能物质 C . 肠液和胰液有消化脂肪的酶 D . 小肠能直接吸收脂肪 8. (2分) (2016九上·海淀期中) 下列做法与合理膳食和食品安全的要求不符合是() A . 过保质期未霉变的食物可以食用 B . 每天摄入的食物种类应多样化 C . 青少年时期应补充足够的蛋白质 D . 购买带有食品安全标志的食品 9. (2分) (2018七下·盘龙期末) 呼吸道除了保证气流通畅外,对空气的处理作用还包括() A . 温暖 B . 清洁 C . 湿润 D . 以上三项 10. (2分)呼吸道能在一定程度上清洁吸入的空气,与此无直接关系的是() A . 鼻毛 B . 鼻黏膜

浙江省嘉兴市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浙江省嘉兴市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 1. (2分) (2018七上·德惠月考) 在同一个生态系统中,下列生物之间属于竞争关系的一组是() A . 青草和山羊 B . 害虫与青蛙 C . 水稻和稗草 D . 松鼠与松树 2. (2分) (2016八上·宁津期中) 如表为某同学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时的部分操作,他探究的环境条件是() 罐头瓶实验材料处理环境 ①浸水的棉花+干燥的玉米种子拧紧瓶盖室温 ②干燥的棉花+干燥的玉米种子抒紧瓶盖室温 A . 温度 B . 空气 C . 水分 D . 阳光 3. (2分) (2016七上·泰兴期中) 如图: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先用低倍镜观察,若想换用高倍镜观察,需转动() A . ① B . ④ C . ⑦ D . ⑤ 4. (2分) (2017七上·阜宁期末) 很多成语都与生物学有密切关系,下列成语中,说明了生物能够影响环境的是() A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 .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 .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D .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5. (2分) (2016七上·孟津期中) 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正确的是() A . 对光时,用高倍镜正对通光孔 B . 要使视野明亮,可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C . 镜筒下降,当物镜靠近载玻片时两眼注视目镜 D . 要使刚观察的物像更清晰,可调节细准焦螺旋 6. (2分)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 . 京杭运河 B . 两城鲁山林场 C . 湿地公园 D . 微山湖的所有鱼类 7. (2分)严冬时节青蛙要进入冬眠,影响青蛙这种行为的环境因素是() A . 阳光 B . 水分 C . 温度 D . 空气 8. (2分)(2011·来宾) 人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食物中除糖类和脂肪能提供能量外,下列既能提供能量,还能促进人的生长发育以及修复和更新受损的细胞的营养物质是() A . 水 B . 维生素 C . 无机盐 D . 蛋白质 9. (2分) (2017七下·福建期中) 吸烟和吸食毒品,首先损害的是人体的() A . 血液 B . 呼吸道黏膜 C . 肺 D . 大脑 10. (2分)食物由口腔进入后,经过的器官依次是 A . 食道→胃→小肠→大肠 B . 食道→小肠→胃→大肠

探究影响蚯蚓分布的环境因素

探究影响蚯蚓分布的环境因素 【教材分析】 新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本节生物课中设计的探究性实验,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生物学这门学科,所以教师要把教学的重心和主要任务放在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上。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处在一个感性认识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课外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在课堂教学中多注重师生互动的环节和启发式教学,掌控好课堂纪律,提高课堂学习效果。在这节探究性实验中,教师需要一步步的引导学生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而且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时间相对较多,学生可以从中体会到学习生物学的乐趣,进而培养他们对生物学的兴趣。 【设计思路】 1.采集蚯蚓的感受,引入新课。 2.分析影响蚯蚓分布的环境因素,制定探究变量。 3.分析制定探究课题,小组选择探究课题。 4.小组合作学习,共同研究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向全体同学汇报。 5.小组实施实验计划,汇报分析实验结果。 6.根据各小组汇报的实验结果,全班同学进行表达交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了解探究学习的一般方法,并用其方法指导实验方案的实施;

(2)通过探究实验,让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围绕其他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分析各种非生物因素,设定变量,在探究中获得新知; (2)使学生在探究合作学习中,掌握分析问题的视角,从多角度探究问题; (3)培养学生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学习,使学生懂得爱护生物,关爱生命; (2)通过探究学习,使学生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及解决策略】 1、重点: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2、解决策略: (1)教师通过引导,各小组制定实验方案,并利用在相互讨论中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懂得设计实验时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 验的重要性。 (2)充分放权,让学生自学,但注意把握学生对变量和对照实验的理解。 【教学难点及突破方法】 1、难点: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 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2、突破方法:教师提前布置实验任务,给学生讲解实验过程中应 该怎么去做,该如何分工,观察什么,怎么去观察等问题。上课时教师应该正确引导,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展示实验成果。然后全班一起讨论,归纳、总结他们的收获和感受。教师要注意及时鼓励学生,给学生动力。 【实验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分小组各采集10条蚯蚓,准备干、湿泥土、纸盒。

地理科学土壤复习资料(有参考答案的)

土壤复习资料 第一章 1:土壤: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它具有生物活性和孔 隙结构的介质。 2:土壤地理学:土壤地理学是以土壤及其地理环境系统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是研究土壤的发生发育,土壤分类及时空分类规律,进而为调控,改造和利用土壤资源提供科学依据的学科,是自然地理学与土壤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也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3:土壤地理学研究内容(P11) (1)关于发生发育,诊断特征与系统分类的研究 (2)关于土被结构和土壤—地形数字换数据库的研究 (3)关于土壤调查,制图和土壤资源评价的研究 (4)关于地理环境,人类活动与土壤圈相互作用的研究 (5)关于土壤资源保护及被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 土壤地理学的研究方法:(1)土壤野外调查与定位观测研究法(2)实验室化验分析与实验模拟研究法(3)遥感技术在土壤调查中应用(4)数理统计与SGIS在土壤研究中的应用(5)土壤历史发生研究法 第二章 1:土壤矿物组成:按照发生类型可将土壤矿物划分为:原生矿物,次生矿物,可溶性矿物(盐类)三大类。 2:土壤矿物的风化过程:土壤矿物的风化过程包括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 物理风化是指矿物发生机械破碎,而没有化学成分及结晶结构变化的作用。 化学风化是指矿物在水分,氧气,二氧化碳等作用下发生的化学分解作用。 3:土壤次生矿物的地带性分布的规律:(P35) (1)以水云母为主的地带 (2)以水云母—蒙脱石为主的地带 (3)以水云母—蛭石为主的地带 (4)以水云母—蛭石—高岭石为主的地带 (5)高岭石—水云母为主的地带 (6)以高岭石为主的地带 4:土壤质地(P36) 自然土壤的矿物都是由大小不同的土粒组成的,各个粒级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对比例或质量分数,称为土壤质地。也称为土壤的机械组织。 土壤结构:土壤固相颗粒很少呈单粒存在,他们经常是相互作用而聚积成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团聚体,土壤中这些团聚体的组合排列方式称为土壤结构。 5不同之地土壤的物理特性(P40) 6土壤有机质的组成和来源 土壤有机质由土壤非特异性有机质和土壤腐殖质组成。 土壤非特异性有机质的原始来源是植物组织,土壤动物如蚂蚁,蚯蚓,蜈蚣等和土壤微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第二来源。 7:土壤生态系统:土壤生态系统是指自然界特定地域的土壤与生活在其中的生物群落之

土壤里的小动物

土壤里的小动物 第1节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概述土壤里动物种类 说出蚯蚓适应土壤生活的主要特征以及他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和观察等探究活动,提高实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加强保护蚯蚓等动物的情感,强化“生物与其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课前准备: 调查表、笔、放大镜、白瓷盆、小铲子、透明有盖的小瓶子。 课时安排:2课时 课时:调查土壤中的生物种类 我们的脚下的土壤中有些什么生物呢?先请大家观察一下,书本94页图12-1中的动物,你见过这些动物吗?你能辨认一下吗? 今天我们打算带同学们走出教室到室外现场调查一下,我们校园里的土壤生物种类。 方法指导:

全班同学4~5人组成一个调查小组,在我们学校的某处选择一个地方, 用小铲子掘取少量土壤,放在白瓷盘内,用手弄散土壤,捕捉,放入小瓶里,并加以辨认。每种动物收集3~4只,带回实验室。要注意安全和减少对土壤生态环境的破坏。 参考下表的检索表,在老师的指导下查找资料,设法认识从土壤离捕捉的小动物。通过观察,要找出这些动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将它们初步归类。认真记录你观察到的每一种动物,并将有关内容填在下表中。 班级组员记录员 调查时间调查地点环境特征 动物名称数量形态特征4.观察完毕后,别忘了把这些小动物送回土壤中去。 第二课时: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 导言:小小的蚯蚓,泥水里有,花鸟市场有,渔具商店有,甚至饭桌上也会有,人们用它来喂鸡、喂鱼、做药,直至人类食品。可见它趋势与人类关系密切,是人类的朋友;此外,蚯蚓在生物演化史上还占有一席之地,它的许多形态结构在更高等的动物身上,都得到了很好的反映,因此,研究蚯蚓和生活习性,学习有关蚯蚓的知识,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一章我们学习土壤中生活的动物,就是以蚯蚓为代表的。

《探究影响蚯蚓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教学设计2

《探究影响蚯蚓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理念倡导的探究性学习,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体验科学过程,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生活中学生在田野里、花坛内、经常会见到蚯蚓,也了解了“蚯蚓是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但蚯蚓的分布与环境有什么关系呢?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学生都非常感兴趣,也乐于去探究. 因此我设计了“探究影响蚯蚓分布的环境因素”。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切身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设计中我首先让学生在课前做调查、捕捉蚯蚓的活动,调查中学生会发现有的地方没有蚯蚓,这就创设了探究的问题情境,此时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影响蚯蚓分布的环境因素”,然后每个小组提出要探究的问题,作出假设。考虑到这是第一个探究实验,学生对实验变量的控制和对照实验的设置可能会有一些问题,所以我给出了一个“小明的探究计划”,让学生通过分析小明的探究计划,发现小明计划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小明解决计划中的问题,得出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的重要性,此时完善并实施各小组的科学探究计划,这样各小组制定、实施的计划就比较科学、合理了,在表达交流的活动中,形成统一正确的科学结论,共同分享学习的快乐,最后,出示“农药”是为了拓展学生的视野。也是为了课后的进一步探究。通过这样设计不仅培养了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感悟到生物与生存环境密不可分的关系,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实验内容分析:《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是苏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生物与环境》的内容。所有的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环境,环境对生物的生存产生很大的影响。从学生的认知特点看,学生最先接触、感知的也是宏观生态环境。因此学习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的知识也成为学生学习首要内容。而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研究必须讲究科学性和方法论,为此,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尤其重要,《生物课程标准》把科学探究列为10个一级主题主题中的第一个主题,可见其重要性。学会科学探究,也就具备了今后不断学习与探索生命科学的基本能力。由于“探究环

《探究蚯蚓与土壤生活相适应的特征》教学设计

《探究蚯蚓与土壤生活相适应的特征》 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1、本实验教学的指导思想:初中生物学课程是根据学生身心 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重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科学素养的教育,体现国家对学生在生物科学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2、本实验的理论依据: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初步具有生 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实验特色:本课就是在此基本理念的引领下,围绕蚯蚓的 基本特征进行观察、认识和探究的,并亲自带领同学们到环境中去采集蚯蚓,实验结束后将蚯蚓放回大自然。通过实验使学生提高动手能力、探究问题的能力,并深刻认识到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二、实验教学分析: 1、实验内容分析:本课是苏科版生物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十三 章第一节“土壤里的小动物”的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根 据课程目标,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让学 生亲身体会、感悟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关系,并培养他们 保护小动物、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情感。探究蚯蚓适应 土壤生活的特征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内容,它的主 要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探究的一般过程,尝试控制实验变 量和设置对照实验。 2、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初学生物,他们好奇心强,学习兴

趣浓厚,形象思维活跃,活动参与积极性高。教师应抓住学 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恰当引导并合理组织实验,将学生的 精力集中到要探究的主题上,避免学生探究活动中的随意 性和无序性。故课前教师先对全班学生合理分组,4人为 一个小组,并培训小组长。实验实施过程中,让小组长协 助教师对小组发挥监管作用,协调小组成员分工,并有序 地组织好小组内的科学探究活动。从而顺利完成教学目 标。 3、教学条件分析:我校属于县级中学,来自于农村的同学比较 多,大多具有挖蚯蚓的经验,学生对于蚯蚓也有一定的认 识和了解,这为蚯蚓的采集提供一定的帮助。另外,实验 室也能找到相应的实验材料,能对实验的顺利进行提供相 应的条件。 三、实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说出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主要特征以及蚯蚓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模仿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和观察等探究活动,提高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2)通过讨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设计对照实验能力及相互协助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酸雨对土壤生态环境系统的影响综述

酸雨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综述 酸雨是人类当前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酸性强、持续时间长的酸雨不仅会使鲜花凋谢,树叶脱落,农作物枯萎,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受到腐蚀,人体健康受到威胁,而且还会导致江、河、湖泊逐渐酸化,浮游生物死亡。酸雨还会导致土壤中营养物质不断溶出,造成Al及其他金属对生物的危害。在生产林区,酸雨降落,使土壤的酸性增强,养分下降,森林的生长缓慢,树木的树叶枯黄,甚至死亡。这些问题的出现,引起了世界上许多科学家的关注。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酸雨的最终接受处,因而酸雨对土壤影响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整个生态环境的质量。因此,这方面的研究早为人们所重视。1978年在加拿大的多伦多市首次召开的酸雨对农作物和土壤影响的国际会议之后,这方面的研究工作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起来。酸雨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是因为酸性物质的输入改变了土壤的物理、化学及生物性质,从而对土壤生态系统产生危害。 1、酸雨对土壤盐基离子的淋洗 阳离子的淋洗与土壤的组成和性质有很大的关系。矿物和腐殖质含量高的土壤,因其阳离子交换量高,土壤对酸的缓冲能力亦高,但是其淋洗的进程相对较缓慢。而对于阳离子交换量低、缓冲能力弱的土壤,不仅其交换点低,交换点上的碱性阳离子也很容易进入到土壤溶液中,并被淋洗掉。 在酸雨的作用下土壤元素的迁移具有阶段性,土壤酸化的阶段性决定着元素迁移的阶段性。盐基离子的淋失量随模拟酸雨PH值的降低而增加。尤其当PH≤3.5时,增加最明显。在PH为3.0的酸雨淋溶下,红壤、赤砂土盐基淋出量占交换性盐基总量的61.4%。土壤交换性K+、Na+, Ca2+, Mg2+的总量有随PH降低而降低的趋势。 土壤阳离子的淋溶强度主要取决于与酸雨有关的阴离子迁移率,淋失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受阴离子〔主要是SO42-)被土壤吸附强度的影响,而SO42-吸附量与土壤Fe、Al氧化物含量呈正相关。在增加阳离子活动性方面,硫酸盐的作用要比硝酸盐大得多。这是因为大部分土壤都N素含量不足,所以硝酸盐能很快被植物吸收。仅在降雨量很大的情况下,N03-来不及被植物和土壤吸收时才对阳离子的活动性有明显的作用。而土壤中的SO42-则极易随酸雨所增加,因而其对阳离子的淋洗作用就很大。如在灰化土上,酸雨输入的硫酸可使土壤阳离子淋洗速率达到自然淋洗速率的3倍。 2、酸雨对土壤重金属及微量元素的影响 不同上壤中都含有一定量的微量元素,在这些元素中有些是作物生长所必需的,如B、 Cu、 Fe、 Mo、Mn。而另一些则可能是环境毒害元素,如Cd、 A1等。正常情况下这些元素仅有极少部分进入生物循环,而在酸雨的影响下,特别是有硫酸雨的影响下,会有越来越多的金属元素包括有毒元素被淋溶出土壤。 Al是地壳中除Si和O以外最丰富的元素。在中性或偏碱性的土壤溶液中,Al几乎是不溶解的,Al也极易与腐殖质物质作用而沉淀。土壤中的腐殖质往往不可能使所有溶解的A1完全沉淀,这些过剩的Al会渗入湖泊和下水道,如果此时它流过的土壤、水道或湖泊的PH值≥5, Al就会在那里水解,并引起更强的酸化,其结果使更多的Al和其他重金属迁移。 土壤溶液中的Al绝大部分来源于土壤固相Al的活化,土壤中固相Al(有机结合态Al以及铝硅酸盐等)在强酸性酸雨活化过程中,不同结合形态的固相Al

华东师大版2019-2020年度初一第三次月考科学试题C卷

华东师大版2019-2020年度初一第三次月考科学试题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下列地理事物因板块相互碰撞.挤压而形成的是() A.东非大裂谷B.红海C.海沟D.大西洋 2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B.取用液体 C.测液体pH D.加热液体 3 . “欲穷千里目”为什么要“更上一层楼”() A.要看的风景在上层楼B.站的高前面遮挡的东西少 C.因为地球是个球体D.高处视野好 4 . 两支内径粗细不同,下端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示数分别是() A.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等 B.内径细的升得高,它的示数亦大 C.内径粗的升得低,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 D.内径粗的升得高示数也大 5 . 为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央行发行了面值1元普通纪念币(如下图)。小科要测量面值为一元的硬币的直径,下列测量方法中最好的是() A.用直尺和两块三角板配合进行测量 B.将硬币放在直尺上直接读出硬币的直径 C.用细线绕硬币一周,测出硬币的周长再算出直径 D.用刻度尺直接多测几次硬币的直径,算出平均值 6 . 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水中微小生物,图甲表示显微镜视野中微生物游走方向,为了不使该微生物从视野中消失,则载玻片移动的方向是图乙中的()

A.A方向B.B方向C.C方向D.D方向 7 . 当天的气温是34。用一支示数为39的体温计,未经甩下,便去测量一个正常人的体温,则体温计的示数为() A.37B.36.5C.39D.34 8 . 2012年洞头县中小学体育节于2012年10月26日圆满结束。王超同学想了解在体育节中获得的铜牌是否由纯铜制成,下列检测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A.观察铜牌的颜色B.测铜牌的质量 C.测铜牌的体积D.测铜牌的密度 9 . 红色的火龙果吃完总是让人满手满嘴沾满红颜色。实际上这是一种叫做花青素的色素导致的。花青素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益处,但花青素并不容易被人体吸收。花青素存在于火龙果细胞的哪一结构 A.细胞壁B.细胞核C.叶绿体D.液泡 10 . 如图所示,3个容器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内装质量相同的煤油、水、硫酸。由图可知,是硫酸的是 A.A B.B C.C 11 . 对于下图所示的几种动物,叙述错误的是() ① ②

荆州市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A卷

荆州市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5题;共25分) 1. (1分) (2016八上·莒南期中) 下列动物中,分别属于腔肠动物和扁型动物的是() A . 绦虫、水母 B . 海蜇、血吸虫 C . 珊瑚虫、海葵 D . 华枝睾吸虫、涡虫 2. (1分)珍珠贝常被人们用来人工培育珍珠,光亮的珍珠的形成与下列结构有关的是() A . 贝壳 B . 外套膜 C . 珍珠层 D . 斧足 3. (1分) (2016八上·罗田期中) 蛔虫、蝗虫、水蛭分别属于() A . 线形动物、节肢动物、环节动物 B . 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腔肠动物 C . 线形动物、环节动物、扁形动物 D . 线形动物、哺乳动物、软体动物 4. (1分) (2016八上·肇源期中) 下列有关昆虫的描述,你判断认为不正确的是() A . 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 B . 运动能力不强 C . 有三对足 D . 是惟一会飞的无脊椎动物 5. (1分) (2016八上·大石桥期中) 蝗虫是同学们熟悉的昆虫, 下列有关蝗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B . 在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 C . 具有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外骨骼 D . 蝗虫可以通过体表进行呼吸 6. (1分) (2015七上·迁安期末) 如图是几种食肉目部分动物分类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虎和豹的共同点比虎和猫的共同点多 B . 猫与豹的亲缘关系比猫与狗的近 C . 猫属所包含的生物种类比猫科少 D . 目是分类的基本单位 7. (1分) (2018七上·仙桃期中) 小麦和水稻是粮食作物;菊花和牡丹是观赏植物;甘草和田七是药用植物。这是根据生物的什么特征来进行分类的() A . 用途 B . 形态结构 C . 生活环境 D . 生物数量 8. (1分)(2016·来宾) 下列动物与其对应类群不匹配的是() A . 水螅—腔肠动物 B . 蚯蚓—爬行动物 C . 蝗虫—节肢动物 D . 青蛙—两栖动物 9. (1分) (2015八上·莘县期末) 图中圆圈表示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征,说法错 误的是() A . P可以表示完全变态发育 B . Q可以表示生态系统的消费者 C . E可以表示体内有脊柱 D . F可以表示受精方式为体内受精 10. (1分)(2017·平和模拟) 如图中各重合部分表示相应动物的共同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 教学设计与收获

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教学设计与收获 1、教材内容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12章第1节《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探究活动。 2、教材分析 从内容上看,本章节试图以学生经常接触和了解的生物为线索,引导他们探究生物是如何适应其生存环境的。前三节已经全面介绍了地面上、水域、空中三个环境中的生物类群,这些生物类群都是学生熟悉且较易观察的,对生物圈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对于土壤中的生物,学生平时不易见到,较易忽视,但对生物圈的作用却非常大,所以教材选用学生相对较熟悉的蚯蚓为研究对象,学习土壤中的小动物是如何适应土壤环境的,这是对前三节内容的补充,完善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 从技能上看,学生在完成各种常见动、植物的观察和探究后,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观察、探究技能。所以本节对蚯蚓的探究活动的设置,其意图是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探究能力。 3、教学目标 3.1知识目标 3.1.1说出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主要特征。 3.1.2强化“生物的形态结构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3.2能力目标 3.2.1巩固观察、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3.2.2提高对探究实验的质疑反思和改进能力。 3.2.3提高对资料的检索、整合、分析的能力。 3.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3.3.1转变学生对蚯蚓的恶心情绪,激发他们对蚯蚓的喜爱和保护之情。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 难点:对“刚毛在蚯蚓运动中的作用”探究实验的质疑反思和改进实验方案。 5、教学设计 5.1课前准备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设计有针对性的实验报告。(见附件) 学生:4人一小组,分工合作,根据实验报告完成观察、探究实验,注意安全。 器材:活蚯蚓(课前可让学生自己抓蚯蚓,然后筛选出带环带的环毛蚓)、解剖盘、镊子、解剖针、玻璃棒、聚光电筒、硬纸板、玻璃板。 5.2教学流程 5.2.1导入 回忆上节课调查的土壤中的小动物,提出本课的研究对象——蚯蚓。提问蚯蚓的生活环境如何。由于“生物的形态结构与环境相适应”,故提出本课的目标——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 5.2.2观察和探究活动 各组仔细阅读下发的探究实验报告,按照要求完成报告中的前三个观察实验(即外形篇、呼吸篇、反应篇),持续时间大概为15分钟左右。教师巡视各个小组,给予适当指导。前三个观察实验完成后,由各组代表分别从蚯蚓的外形、呼吸、反应三个方面总结蚯蚓适应土 1

环境生态工程复习

1.生态工程: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和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结合系统工程的最优化 方法,设计的促进分层多级利用物质的生产工艺系统。 2.生态工程的原理是生态系统的“整体、协调、再生、循环”。 3.环境工程与生态工程:环境工程的目的就是通过开发技术及工艺解决经济系统的污染 问题,并保障环境的健康安全。基本的做法是把污染物集中到系统外进行处理。生态工程则寻求一条系统内解决的思路,通过生态工程的自设计和其他工艺的结合,实现系统污染的零排放或最小排放。生态工程的边界要大于环境工程。环境工程研究对象是自然系统,而生态工程的对象是生态系统。环境工程的理论基础是环境科学,而生态工程的理论基础是生态学。生态工程与环境工程相比,均以解决环境问题为目的,但着重点不同。一般认为,生态工程是利用生物多样性和活的生态系统及技术来解决环境问题,而环境工程则依赖新的化学、机械或物质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 4.生态工程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生态工程与我国的农业持续发展②生态 工程与我国的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③生态工程与我国的工业与城市发展 5.生态工程的主要类型:①物质能量的多层分级利用系统②水陆交换的物质循环系统③ “废物”再生利用和环境调节工程系统④多功能污水自净工程系统⑤多功能农工联合生产系统。 6.生态工程的特点:①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以活的生物为主体,强调利用生物与生物 的共生功能、生物物质的循环再生功能、食物链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原理,来进行多层次、多方向的生产工艺设计。②利用生态系统的反馈控制和稳态机制等稳定性特点,生态工程重视培育和利用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自我调节功能。③生态工程强调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④生态工程尤其是农业生态工程是在石化农业逐渐走入死胡同的形势下提出来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石化农业的种种弊端。⑤生态工程包括生态工程系统和生态工程技术两个方面。 7.我国现代生态工程研究 ㈠我国的农业生态工程研究的内容:①生态农业②无公害农业和绿色食品③有机农业我国的农业生态工程研究的特点:①研究对象以农业生态系统为主,内容广泛,综合性更强。②我国的农业生态工程的研究目标注重生产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结合。③注重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技术的结合④政府重视、政策导向、广泛开展。⑤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的结合还不紧密。 ㈡我国环境保护生态工程研究的特点:①以整体观为指导,其研究和处理对象是生态系统或复合生态系统,全面规划一个区域,而并非某些局部环境,其目的是多目标,即同步取得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②以调控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为主,来提高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与环境容量③将生产与净化结合起来④其技术措施主要为层次优化组合。 环保生态工程的按物质迁移、转化途径分为:①无废工艺系统②分层多级利用废物生态工程 ③复合生态系统内的废物循环、再生系统④污水自净与利用生态工程⑤城乡结合生态工 程。 8.我国生态工程研究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①必须紧密为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建设服务② 应加强理论性的研究③应吸取国外经验教训的同时,突出我国的特色和先进性。 我国发展生态工程研究的基本对策:①制定发展规划,加强组织管理②设立重大项目,组织协作攻关③培养人才④开展国际交流。 9.生态工程是在生态学原理的指导下,对生态系统进行设计和建设的生产工艺体系和技术, 目的是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高度的统一,使农业、工业、城市及区域经济得到稳定、持续的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