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数学复习课教案 课时3 整式及其运算

中考数学复习课教案 课时3 整式及其运算

中考数学复习课教案 课时3 整式及其运算
中考数学复习课教案 课时3 整式及其运算

第二章 代数式

课时3.整式及其运算

【课前热身】 1. 3

1-

x 2

y 的系数是_________,次数是_________. 2.计算:2

(2)a a -÷=_________.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5510x x x +=

B .5510·x x x =

C .55

10

()x x = D .20210x x x ÷= 4.计算2

3

()x x -所得的结果是( ) A .5x

B .5x -

C .6x

D .6x -

5. a ,b 两数的平方和用代数式表示为( )

A.22a b +

B.2

()a b + C.2a b + D.2a b +

6.某工厂一月份产值为a 万元,二月份比一月份增长5%,则二月份产值为( ) A.)1(+a ·5%万元 B.5%a 万元 C.(1+5%)a 万元 D.(1+5%)2a

【知识整理】

1. 代数式:用运算符号(加、减、乘、除、乘方、开方)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2. 整式 (1)单项式:由数与字母的_______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一个数或字母也是单项式).

单项式中的________________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所有字母因数的 _________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2)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________叫做多项式.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 做多项式的_______,其中次数最高的项的_______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不含字母的项叫做__________.

(3)整式: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统称整式.

3. 同类项:在一个多项式中,所含_________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_________也分别相等的项叫做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幂的运算性质: a m ·a n =_______; (a m )n =_______; a m ÷a n =_______; (ab )n =_______.

5. 乘法公式:

(1) (a +b )(c +d )= ____________________; (2)(a +b )(a -b )= _____________________; (3) (a +b )2=_____________________; (4) (a -b )2=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整式的除法

⑴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相除后,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一起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⑵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除以______________,再把所得的商_________.

【例题讲解】

例1 若0a >且2x a =,3y a =,则x y a -的值为( ) A .1-

B .1

C .

23

D .

32

例2 按下列程序计算,把答案写在表格内:

⑴ 填写表格:

输入n 3 2

1 -

2 -

3 … 输出答案

1

1

⑵ 请将题中计算程序用代数式表达出来,并给予化简.

例3 化简

(1)2x 2+(-x 2+3xy +2y 2)-(x 2-xy +2y 2); (2)(

25x 3y 2-7xy 2+23y 3)÷(23

y 2)

例4 先化简,再求值: (1) x (x +2)-(x +1)(x -1),其中x =-2

1;

(2)2

2

(3)(2)(2)2x x x x +++--,其中13

x =-.

n 平方 +n n -n 答案

例5 观察下面的点阵图和相应的等式,探究其中的规律: (1)在④和⑤后面的横线上分别写出相应的等式;

① 1=12 ② 1+3=22 ③ 1+3+5=32 ④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猜想写出与第n 个点阵相对应的等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6 已知:a =

120x +20,b =120x +19,c =120

x +21,求代数式a 2+b 2+c 2-ab -bc -ac 的值.

【中考演练】

1. 计算(-3a 3)2÷a 2的结果是( )

A. -9a 4

B. 6a 4

C. 9a 2

D. 9a 4

2. 下列运算中,结果正确的是( )

A.633·x x x =

B.422523x x x =+

C.23

5

()x x = D .2

2

2

()x y x y +=+ 3. 下列各对式子是同类项的是( ) A.4x 2y 与4y 2x B.2abc 与2ab C.3a -

与-3a D.-x 3y 2与1

2

y 2x 3 4. 小马虎在下面的计算中只做对了一道题,他答对的题目是( ) A.(a -b )2=a 2-b 2 B.(-2a 3)2=4a 6 C.a 3+a 2=2a 5 D.-(a -1)=-a -1

5. 如图所示,在边长为a 的正方形中挖去一个边长为b 的小正方形(a >b ),再把剩余的部分剪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计算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验证了一个等式是( )

A.a 2-b 2=(a +b )(a -b )

B.(a +b )2=a 2+2ab +b 2

C.(a -b )2=a 2-2ab +b 2

D.(a +2b )(a -b )=a 2+ab -2b 2

6. 已知代数式2346x x -+的值为9,则24

63

x x -

+的值为( ) A .18 B .12 C .9 D .7 7. -102x 2y 的系数是________,次数是______. 8.若a +b =2,ab =-1,则a 2+b 2=________.

9. 若3

2

23m

n

x y x y -与 是同类项,则m +n =____________.

10.观察下面的单项式:x ,-2x 2,4x 3,-8x 4,…根据你发现的规律,写出第7个式子____. 11.化简:[(-y )2·(-2x )]2-(-2xy )3÷xy 2·(-12

y 3)

12. 先化简,再求值:

⑴ 3

(2)(2)()a b a b ab ab -++÷-

,其中a =1b =-;

⑵ ,其中1x =

,y =

13.大家一定熟知杨辉三角(Ⅰ),观察下列等式(Ⅱ)

根据前面各式规律,则5

()a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y x y y x -+- 1

1 1 1

2 1 1

3 3 1 1

4 6 4 1 .......................................

1222332234432234

()()2()33()464a b a b

a b a ab b a b a a b ab b a b a a b a b ab b +=++=+++=++++=++++

14.先阅读下列材料,再解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般地,n个相同的因数a相乘:记为a n.如23=8,此时,3叫做以2为底,8的对数,记为log28(即l og28=3).一般地,若a n=b(a>0且a≠1,b>0),则n叫做以a为底,b的对数,记为log a b(即log a b=n).如34=81,则4叫做以3为底81的对数,记为log381(即log381=4).

问题:

(1)计算以下各对数的值:log24=______;log216=______;log264=______.

(2)观察(1)中三数4、16、64之间满足怎样的关系式?log24,log216,log264之间又满足怎样的关系式?

(3)由(2)的结果,你能归纳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吗?

log a M+log a N=___________.(a>0且a≠1,M>0,N>0)

根据幂的运算法则:a m·a n= a m+n以及对数的含义证明上述结论.

第3课时 有关0的运算

第三课时有关0的运算 教材第6页例3及练习二6~10题。 1.掌握有关0的运算特性。 2.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概括能力。 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0在生活中的意义以及在运算中的作用。 理解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 一、复习导入 口算下面各题。 40+14024-00+37 58-58 0×27 0÷59 这个算式都是有关什么数的运算?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有关0的运算。(板书课题:有关0的运算) 二、新知探究 1.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 师:你知道哪些有关0的运算。运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集体交流,教师听取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并板书: 加法:一个数加上0,还是原数。 减法:一个数减去0,还是原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乘法:一个数与0相乘,还得0。 除法:0除以任何非零的数,还是0。 根据结论,学生小组讨论并举例说明。 2.疑问。 师:有关0的运算,为什么“0除以任何非零的数,还是0”这句话里的“非零”两个字是什么意思? 学生讨论:0能不能用来作除数? (1)学生先小组交流讨论。 (2)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并作解释。 0不能做除数。例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从除法的定义上来讲,找不到一个数与0相乘得到5。再比如:0÷0,从除法意义上来讲,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0÷0得不到一个确定的商。 板书: 5÷0想0×?=5无商 0÷0 想0×?=0 商不确定 总结:0不能作除数。 三、课堂练习

1.自设题。 40×00×3652+0 0÷59 60+0 99-0 0×0 55×0 0+47 2.练习二第9题。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算式的特点,说说哪些算式是正确的。3.练习二第10题。 让学生认真观察,写出综合算式。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有关0的知识? 五、布置作业 练习二第7题。 六、板书设计 有关0的运算 ①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②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③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④一个数和0相乘得0。 ⑤0除以一个非0的数得0。 ⑥0不能做除数。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6.1.2数的运算 第3课时 数的运算(1)

第3课时 数的运算(1)(教材P 76~77) 一、填一填。 1.两个数的差是2.4,被减数不变,减数增加0.4后,差是( )。 2.在一道整数除法算式里,商是29,余数是13,被除数最小是( )。 3.小明把3(x -6)错写成3x -6,结果比原来多( )。 4.两个数的商是30,当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到原来的15 时,商是( );如果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5倍,商是( )。 5.一根钢管长45m ,重15t ,平均每米重(0.25或14 )t ,平均每吨长( )m 。 6.两个数相除商是3.25,如果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除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商是( )。 二、直接写出得数。 1.口算。 2.6+5.32= 10-3.8= 14-15= 40%+35 = 1.25×6= 40×35 = 6÷14 = 8÷1000= 2.估算。 496+301≈ 7.02×8.9≈ 79.2÷3.95≈ 10.08-7.99≈ 三、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算式中,结果最大的是( )。

A .6.524×0.028 B .6.524÷0.028 C .0.028÷6.524 2.已知54a =b ÷65=67c =d ÷23 ,那么,在a 、b 、c 、d 中,最小的数是( )。 A .a B .b C .d 3.算式3KK×4K表示三位数乘两位数,它的积是( )位数。 A .四 B .五 C .六 4.一个真分数除以一个假分数,商一定是( ) 。 A .真分数 B .假分数 C .带分数 四、用竖式计算。 1875-696= 61.2+37.86= 428×63= 4860÷45= 6.05×7.9≈47.80 18.6÷5.2≈3.6 (精确到百分位) (保留一位小数)

初一数学知识点:整式及其运算

初一数学知识点:整式及其运算整式及其运算: 【考点归纳】 1. 代数式:用运算符号(加、减、乘、除、乘方、开方)把( ) 或表示( )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2. 代数式的值:用( )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按照代数式里的运算关系,计算后所得的( )叫做代数式的值. 3. 整式 (1)单项式:由数与字母的( )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一个数或( )也是单项式).单项式中的( )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所有字母的( )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2) 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 )叫做多项式.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 )做多项式的( ),其中次数最高的项的( )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不含字母的项叫做. (3) 整式:( )与( )统称整式. 4. 同类项:在一个多项式中,所含( )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 )也分别相等的项叫做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 )。 7. 整式的除法 ⑴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把( ) 、( )分别相除后,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武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一起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

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⑵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除以( ),再把所得的商( ).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

辽宁省辽阳市第九中学七年级数学《整式的乘法》教案(3) 新人教版

辽宁省辽阳市第九中学七年级数学《整式的乘法》教案(3) 新人教 版 一、 学生起点分析: 依据新课标制定教学难点:学生在这一章前面几节课中学习了幂的运算,通过前两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单项式乘单项式、单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并能正确的进行相关的计算,为本课时单项式乘多项式的学习奠定了充足的知识基础. 依据新课标制定教学重点:在前面的运算学习中,学生经历了一些探索活动,初步积累了一些经验,在上一课时探索单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时,学生一方面体会了对同一面积的不同表达和乘法分配律的运用,另一方面也体会了转化思想在解决新问题中的重要作用,这都为本课时的学习积累了活动经验. 二、教学任务分析: 1.教学目标: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多项式乘法的意义,会利用法则进行简单的多项式乘法运算. 2.知识目标:经历探索多项式与多项式乘法法则的过程,理解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算理,体会乘法分配律的作用及转化思想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应用,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 3.能力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发展“用数学”的信心. 三、 教学设计分析: 本节课共设计了七个环节:前置诊断,开辟道路——创设情境,自然引入——设问质疑,探究尝试——目标导向,应用新知——变式训练,巩固提高——总结串联,纳入系统——达标检测,评价矫正. 第一环节:前置诊断,开辟道路 活动内容: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单项式乘多项式 1、如何进行单项式乘多项式的运算?你能举例说明吗? 2、计算: (1))()3222n mn m mn -+?( (2))2()52(22 b a b b a a a ---- 活动目的:单项式乘以多项式运算是多项式乘以多项式运算的基础,所以帮助学生回忆单项式乘多项式的运算非常重要.课前通过单项式乘多项式的热身活动,帮助学生唤起昨

2020年中考数学必考压轴题及答案

教育部2020年中考数学必考压轴题及答案 一、函数与几何综合的压轴题 1.如图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 、CD 都垂直于x 轴,垂足分别为B 、D 且AD 与B 相交于E 点.已知: A (-2,-6),C (1,-3) (1) 求证:E 点在y 轴上; (2) 如果有一抛物线经过A ,E ,C 三点,求此抛物线方程. (3) 如果AB 位置不变,再将DC 水平向右移动k (k >0)个单位,此时AD 与BC 相交于E ′点,如图②,求△AE ′C 的面积S 关于k 的函数解析式. C (1,-3) A 2,-6) B D O x E y 图② C (1+k ,-3 A 2,-6) B D O x E ′ y

[解] (1)(本小题介绍二种方法,供参考) 方法一:过E 作EO ′⊥x 轴,垂足O ′∴AB ∥EO ′∥DC ∴ ,EO DO EO BO AB DB CD DB '''' == 又∵DO ′+BO ′=DB ∴ 1EO EO AB DC '' += ∵AB =6,DC =3,∴EO ′=2 又∵ DO EO DB AB ''=,∴2 316 EO DO DB AB ''=?=?= ∴DO ′=DO ,即O ′与O 重合,E 在y 轴上 方法二:由D (1,0),A (-2,-6),得DA 直线方程:y =2x -2① 再由B (-2,0),C (1,-3),得BC 直线方程:y =-x -2 ② 联立①②得0 2 x y =?? =-? ∴E 点坐标(0,-2),即E 点在y 轴上 (2)设抛物线的方程y =ax 2 +bx +c (a ≠0)过A (-2,-6),C 图①

中考数学重点知识点及重要题型

中考数学重点知识点及重要题型 知识点1: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 1.一元二次方程3x 2+5x-2=0的常数项是-2. 2.一元二次方程3x 2+4x-2=0的一次项系数为4,常数项是-2. 3.一元二次方程3x 2-5x-7=0的二次项系数为3,常数项是-7. 4.把方程3x(x-1)-2=-4x 化为一般式为3x 2-x-2=0. 知识点2:直角坐标系与点的位置 1.直角坐标系中,点A (3,0)在y 轴上。 2.直角坐标系中,x 轴上的任意点的横坐标为0. 3.直角坐标系中,点A (1,1)在第一象限. 4.直角坐标系中,点A (-2,3)在第四象限. 5.直角坐标系中,点A (-2,1)在第二象限. 知识点3:已知自变量的值求函数值 1.当x=2时,函数y=32-x 的值为1. 2.当x=3时,函数y=2 1-x 的值为1. 3.当x=-1时,函数y=3 21-x 的值为1. 知识点4:基本函数的概念及性质 1.函数y=-8x 是一次函数. 2.函数y=4x+1是正比例函数. 3.函数x y 2 1-=是反比例函数. 4.抛物线y=-3(x-2)2-5的开口向下. 5.抛物线y=4(x-3)2-10的对称轴是x=3. 6.抛物线2)1(2 12+-=x y 的顶点坐标是(1,2). 7.反比例函数x y 2 = 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 知识点5: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 1.数据13,10,12,8,7的平均数是10. 2.数据3,4,2,4,4的众数是4. 3.数据1,2,3,4,5的中位数是3. 知识点6:特殊三角函数值 1.cos30°= 2 3. 2.sin 260°+ cos 260°= 1. 3.2sin30°+ tan45°= 2.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3课时 数的运算(1) 教案

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 1.数与代数 第3课时数的运算(1) 【教学目标】 1.归纳整理整数、小数、分数计算法则的异同点,进一步总结计算时应遵循的一般规律及四则运算中的一些特殊情况。 2.培养学生运用法则熟练计算的能力和对学过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比较异同、形成知识结构的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本质。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1.整理四则运算的意义及计算法则。 2.对四则运算法则本质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教师:“六一”快到了。同学们为欢庆“六一”在精心准备,瞧,有的折幸运星,有的做蝴蝶结,有的用彩带做中国结,还有的买来了矿泉水,真热闹,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多媒体课件出示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 如下所示:(有条件的教师可通过这些问题创设情境图) ①同学们折了37颗红星,23颗蓝星,一共折了多少颗星? ②同学们买了40瓶矿泉水,每瓶0.9元,一共要付多少钱? 1做蝴蝶结,做蝴蝶结用去了多少米? ③有24m的彩带,用 3

④有24米的彩带,用2 1做中国结。做中国结用去了多少米?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这些问题。 (3)教师:在解决问题中,你们使用了哪些运算? 学生可能说出: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二、复习讲授 1.复习整理四则运算的意义。 (1)学生自己编题并列式回答。(写在练习本上) (2)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求小组同学互相补充纠正编题和列式出现的错误。说出运用了哪种运算,这种运算的意义是什么? (3)小组汇报,其他同学注意补充纠正。说说用到的每种运算的意义是什么? 教师板书 28+36= 36-28= 36÷28= 28÷36= 0.9×40= 40÷0.9= 24×12= 12÷24= =?+?21243124 =??3124-2124 (4)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指名说说整数、小数、分数的哪些运算的意义相同?哪些意义有扩展? (5)你能用图示的形式表示出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吗? 师生总结:

《整式乘法》(第3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章整式的乘除 1.4整式的乘法 第3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多项式乘法的意义,会利用法则进行简单的多项式乘法运算. 2.掌握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的法则的推导及综合运用. 3.经历探索多项式与多项式乘法法则的过程,理解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算理,体会乘法分配律的作用及转化思想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应用,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对单项式乘以多项式运算的算理的理解. 难点:理解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算理.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相关资源 相关图片 五、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 1.单项式乘以单项式法则: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乘,其余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不变,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2.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根据分配律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让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作铺垫.

【探究新知】 图1-1是一个长和宽分别为m ,n 的长方形纸片,如果它的长和宽分别增加a ,b ,所得长方形(图1-2)的面积可以怎样表示? 1:长方形的长为(m +a ),宽为(n +b ),所以面积可以表示为)()m a n b ++(. 2:长方形可以看做是由四个小长方形拼成的,四个小长方形的面积分别为mn ,mb ,an ,ab ,所以长方形的面积可以表示为mn mb an ab +++. 3:长方形可以看做是由上下两个长方形组成的,上面的长方形面积为b (m +a ),下面的长方形面积为n (m +a ),这样长方形的面积就可以表示为n (m +a )+ b (m +a ).根据上节课单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结果等于nm na bm ba +++. 4:长方形可以看做是由左右两个长方形组成的,左边的长方形面积为m (b +n ),右边的长方形面积为a (b +n ),这样长方形的面积就可以表示为m (b +n )+ a (b +n ),根据上节课单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结果等于mb mn ab an +++. 总结并板书,由于求的是同一个长方形的面积,于是我们得到: )()m a n b ++(=()()n m a b m a +++=()()m b n a b n +++=mn mb an ab +++. 引导学生观察理解这个等式,式子的最左边是两个多项式相乘,最右边是相乘的结果. m m n a n 图1-1 图1-2

2014中考数学模拟试题(新考点必考题型)

最新中考数学全真模拟试题 (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共3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6)0的相反数等于( ) A .1 B .—1 C .6 D .—6 2.已知点M (a ,3)和点N (4,b )关于y 轴对称,则(b a +)2012的值为( ). A .1 B .一l C .72012 D .一72012 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a a a =-23 B .6 32a a a =? C .326 ()a a = D .()3 3 93a a = 4. 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 C . D . 5. 下列数中:6、 2 π 、23.1、722、36-,0.333…、1.212112 、1.232232223… (两个3之间依次多一个2);无理数的个数是(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6.如图是由一些完全相同的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的三种视图,那么搭成这个几何体所用的小立方块的个数是 ( ) A .5个 B .6个 C .7个 D .8个 7.不等式211 841x x x x -≥+?? +≤-? 的解集是( ). A .3x ≥ B .2x ≥ C .23x ≤≤ D .空集 8.某次有奖竞答比赛中,10名学生的成绩统计如下:

则下列说明正确的是( ). A .学生成绩的极差是2 B .学生成绩的中位数是2 C .学生成绩的众数是80分 D .学生成绩的平均分是70分 9.如图,AB CD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123180++= ∠∠∠ B .123360++= ∠∠∠ C .1322+=∠∠∠ D .132+=∠∠∠ 10.已知反比例函数5 m y x -=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则m 取值范围是( ) A . m >5 B .m<5 C .m ≥5 D .m >6 _ 11. 下列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 A .(x+1)(x-1)=x 2-1 B .(a-b )(m-n )=(b-a )(n-m ) C .ab-a-b+1=(a-1)(b-1) D .m 2-2m-3=m (m-2- m 3 ) 12.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P 为正方形边上一动点,运动路线是A →D →C →B →A ,设P 点经过的路程为x ,以点A 、P 、D 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是y .则下列图象能大致反映y 与x 的函数关系的是( ).

七年级数学整式的运算习题大全

整式的运算习题大全 一、选择题 1.若单项式3x m y 2m 与-2x 2n -2y 8的和仍是一个单项式,则m ,n 的值分别是( ) A .1,5 B .5,1 C .3,4 D .4,3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x 3+x 5=x 8 B .(x 3)2=x 5 C .x 4·x 3=x 7 D .(x+3)2=x 2 +9 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a 2·a 3=a 6 B .a 3÷a=a 3 C .(a 2)3=a 6 D .(3a 2)4=12a 8 5.多项式x 3-2x 2+5x+3与多项式2x 2-x 3+4+9x 的和一定是( ) A .奇数 B .偶数 C .2与7的倍数 D .以上都不对 6.如果(x - 12 )0有意义,那么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12 B .x<12 C .x=12 D .x≠12 7.若x m ÷x 3n =x ,则m 与n 的关系是( ) A .m=3n B .m=-3n C .m -3n=1 D .m -3n=-1 8.下列算式中,计算结果为x 2-3x -28的是( ) A .(x -2)(x+14) B .(x+2)(x -14) C .(x -4)(x+7) D .(x+4)(x -7) 9.下列各式中,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A .(x+y )(-x -y )=x 2-y 2 B .(x 2-y 3)(x 2+y 3)=x 4-y 6 C .(-x -3y )(-x+3y )=-x 2-9y 2 D .(2x 2-y )(2x 2+y )=2x 4-y 2 10.若a -1a =2,则a 2+21a 的值为( ) A .0 B .2 C .4 D .6 1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632a a a =? B .623)(a a = C.3 3)(b a b a ?=? D.a a a =÷33 13.若6)3)(2(2-+=-+mx x x x .则=m ( ) A .-1 B .1 C .5 D .-5 14.下列可以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

《整式的乘法》第三课时参考教案-参考模板

整式的乘法(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多项式乘法的法则,并会进行多项式乘法的运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探索多项式乘法的法则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索多项式乘法法则,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感受整体思想、转化思想,并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法则及应用. 教学难点: ● 多项式乘法法则的推导. ● 多项式乘法法则的灵活运用. (二)教学程序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为了扩大街心花园的绿地面积,把一块原长为m 米,宽为a 米的长方形绿地,增长了n 米,加宽了b 米.你能用几种方法求出扩大后的绿地面积? 问题情境导入新课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 二、 新知讲解 扩大后绿地的面积可以表示为(m+n)(a+b)或(ma+mb+na+nb),它们表示同一块地的面积,故有:(m+n)(a+b)= ma+mb+na+nb 通过图示方法向学生 a m b n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乘以另一个多项式 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 也可以这样考虑: 当X=m+n时, (a+b)X=? 由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知(a+b)X=aX+bX 于是,当X=m+n时,(a+b)X=(a+b)(m+n) =a(m+n)+b(m+n) 即(a+b)(m+n)=am+an+bm+bn =am+an+bm+bn 为学生提供不同的思维方式,以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此内容. 例题讲解: 例题1:计算: (1)(x+2y)(5a+3b);(2)(2x-3)(x+4); (3)(x+y)2;(4)(x+y)(x2-xy+y2)解:(1)(x+2y)(5a+3b) =x·5a+x·3b+2y·5a+2y·3b =5ax+3bx+10ay+6by; (2)(2x-3)(x+4) =2x2+8x-3x-12 =2x2+5x-12 (3)(x+y)2 =(x+y)(x+y) =x2+xy+xy+y2 =x2+2xy+y2; (4)(x+y)(x2-xy+y2) =x3-x2y+xy2+x2y-xy2+y3 =x3+y3 例题2:计算以下各题: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具体应用,通过教师演示向学生提供严格的书写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训练.

中考数学重点难点分值题型分布

精心整理 中考数学重点难点分值题型分布 第一章数与式 1.1实数 考点 1. 2. 3. 4. 5. 考点 1. 2. 考点 考试内容: 1.科学记数法 2.近似数

1.2代数式 考点1:代数式(理解)——必考点 题型:选择题;分值:4分 考试内容: 1.列代数式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2.能解释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际意义或几何意义 考点 1. 2. 1.3 考点 1. 2. 3. 4. 考点 题型:填空题;分值:3分、4分 考试内容: 1.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了解) 2.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 3.用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考点3:因式分解(灵活运用) 题型:填空题;分值:3分、4分 考试内容: 1.因式分解的意义及其与整式乘法之间的关系(了解) 2.用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会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1.4分式与二次根式 考点 1. 2. 3. 4. 5. 考点 1. 2.简单的分式加减乘除乘方运算,用恰当方法解决与分式有关的问题考点3:二次根式(掌握)——必考点 题型:选择题;分值:3分 考试内容: 1.二次根式的概念

2.最简二次根式 3.二次根式的运算 第二章方程(组)与不等式(组) 2.1整式方程 考点1:一元一次方程(掌握,灵活运用) 1. 2. 3. 4. 5. 6. 考点 1. 2. 3.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判断根的情况 4.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2分式方程 考点1:分式方程及其解法——必考点 题型:选择题、填空题;分值:3分、4分考试内容: 1.分式方程的概念 2. 3. 4. 考点 1. 2. 2.3 考点 1.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有关概念(了解) 2.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的意义 3.选择适当的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考点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必考点题型:解答题;分值:9分

《整式的乘法》第三课时参考教案

整式的乘法(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多项式乘法的法则,并会进行多项式乘法的运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探索多项式乘法的法则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索多项式乘法法则,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感受整体思想、 转化思想,并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法则及应用. 教学难点: ●多项式乘法法则的推导. ●多项式乘法法则的灵活运用. (二)教学程序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为了扩大街心花园的绿地面积,把一块原长为m米,宽为a米的长方形绿地,增长了n米,加宽了b米.你能用几种方法求出扩大后的绿地面积?问题情境导入新课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新知讲解 扩大后绿地的面积可以表示为(m+n)(a+b)或(ma+mb+na+nb),它们表示同一块地的面积,故有:(m+n)(a+b)= ma+mb+na+nb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通过图示方法向学生展示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过程. 也可以这样考虑: 当X =m +n 时, (a +b )X =? 由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知 (a +b )X =aX +bX 于是,当X =m +n 时,(a +b )X =(a +b )(m +n ) =a (m +n )+b (m +n ) 即 (a +b )(m +n )=am +an +bm +bn =am +an +bm +bn 为学生提供不同的思维方式,以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此内容. 例题讲解: 例题1:计算: (1)(x+2y)(5a+3b); (2)(2x-3)(x+4); (3)(x+y)2; (4)(x+y)(x 2-xy+y 2) 多项式乘以 a m b n

七年级数学下册_第一章《整式的运算》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

第一章《整式的运算》知识点总结 一、单项式: 数字与字母的乘积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一个单项式中,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注意:π是数字,而不是字母,它的系数是π,次数是0. 二、多项式 几个单项式的代数和叫做多项式。其中每个单项式叫做这个多项式的项。多项式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三、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四、整式的加减法: 整式加减法的一般步骤:(1)去括号;(2)合并同类项。 五、幂的运算性质: 1、同底数幂的乘法:),(都是正整数n m a a a n m n m +=? 2、幂的乘方: ),(都是正整数)(n m a a mn n m = 3、积的乘方:)()(都是正整数n b a ab n n n = 4、同底数幂的除法:)0,,(≠=÷-a n m a a a n m n m 都是正整数 六、零指数幂和负整数指数幂: 1、零指数幂:);0(10 ≠=a a 2、负整数指数幂:),0(1 是正整数p a a a p p ≠= - 七、整式的乘除法: 1、单项式乘以单项式: 法则: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其余的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 2、单项式乘以多项式: 法则: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根据分配律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3、多项式乘以多项式: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4、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14.1《整式的乘法》第三课时教案

14.1整式的乘法(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多项式乘法的法则,并会进行多项式乘法的运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探索多项式乘法的法则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索多项式乘法法则,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感受整体思想、转化思想,并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法则及应用. 教学难点: ●多项式乘法法则的推导. ●多项式乘法法则的灵活运用. (二)教学程序 教学过程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展示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过程. 也可以这样考虑: 当X=m+n时, (a+b)X=? 由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知(a+b)X=aX+bX 于是,当X=m+n时,(a+b)X=(a+b)(m+n) =a(m+n)+b(m+n) 即(a+b)(m+n)=am+an+bm+bn =am+an+bm+bn 为学生提供不同的思维方式,以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此内容. 例题讲解: 例题1:计算: (1)(x+2y)(5a+3b);(2)(2x-3)(x+4); (3)(x+y)2;(4)(x+y)(x2-xy+y2)解:(1)(x+2y)(5a+3b) =x·5a+x·3b+2y·5a+2y·3b =5ax+3bx+10ay+6by; (2)(2x-3)(x+4) =2x2+8x-3x-12 =2x2+5x-12 (3)(x+y)2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具体应用,通过教师演示向学生提供严格的书写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训练.

=(x+y)(x+y) =x2+xy+xy+y2 =x2+2xy+y2; (4)(x+y)(x2-xy+y2) =x3-x2y+xy2+x2y-xy2+y3 =x3+y3 例题2:计算以下各题: (1)(a+3)·(b+5); (2)(3x-y) (2x+3y); (3)(a-b)(a+b); (4)(a-b)(a2+ab+b2) 解:(1) (a+3)·(b+5) =ab+5a+3b+15; (2) (3x-y) (2x+3y) =6x2+9xy-2xy-3y2(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 =6x2+7xy-3y2(合并同类项) (3)(a-b)(a+b) =a2+ab-ab-b2 = a2-b2 (4)(a-b)(a2+ab+b2) =a3+a2b+ab2-a2b-ab2-b3 = a3 -b3 例题3: 先化简,再求值: (2a-3)(3a+1)-6a(a-4)其中a=2/17 解:(2a-3)(3a+1)-6a(a-4) =6a2+2a-9a-3-6a2+24a

(完整版)中考数学必考经典题型(最新整理)

中考数学必考经典题型 题型一先化简再求值 命题趋势 由河南近几年的中考题型可知,分式的化简求值是每年的考查重点,几乎都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其中以除法和减法形式为主,要求对分式化简的运算法则及分式有意义的条件熟练掌握。 例:先化简,再求值:( 1 + x +1 1 ) ÷ x -1 x2-x x2- 2x +1 , 其中x = -1. 分析:原式括号中两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加法法则计算,同时利用除法法则变形,约分得到最简结果,将x 的值带入计算即可求值。 题型二阴影部分面积的相关计算 命题趋势 近年来的中考有关阴影面积的题目几乎每年都会考查到,而且不断翻新,精彩纷呈.这类问题往往与变换、函数、相似等知识结合,涉及到转化、整体等数学思想方法,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例如图 17,记抛物线y=-x2+1 的图象与x正半轴的交点为A,将线段 OA 分成n 等份.设分点分别为 P 1 ,P 2 ,…,P n-1 ,过每个分点作x 轴的垂线,分别与抛物 线交于点 Q 1 ,Q 2 ,…,Q n-1 ,再记直角三角形 OP 1 Q 1 ,P 1 P 2 Q 2 ,…的面积分别为 S 1 , S 2 ,…,这样就有 S 1 = n2 -1 2n3 ,S 2 = n2 - 4 2n3 …;记W=S 1 +S 2 +…+S n-1 ,当 n 越来越大时,你猜想W 最接近的常数是( ) (A) 2 3 (B) 1 2 (C) 1 3 (D) 1 4 分析如图17,抛物线y=-x2+1 的图象与x 正半轴的交点为 A(1,0),与y 轴的交点为 8(0,1). 设抛物线与y 轴及x 正半轴所围成的面积为 S,M(x,y)在图示 抛物线上,则 OM 2 =x2 +y2 2

初一数学整式及其运算知识点

初一数学整式及其运算知识点 初一数学整式及其运算知识点 1.代数式:用运算符号(加、减、乘、除、乘方、开方)把()或表示()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2.代数式的值:用()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按照代数式里的运算关系,计算后所得的()叫做代数式的值. 3.整式 (1)单项式:由数与字母的()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一个数或()也是单项式).单项式中的()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所有字母的()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2)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叫做多项式.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其中次数最高的项的()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不含字母的项叫做 (3)整式:()与()统称整式. 4.同类项:在一个多项式中,所含()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也分别相等的项叫做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 5.整式的除法 ⑴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把()、()分别相除后,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武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一起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⑵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除以(),再把所得的商(). 1、代数式:

用运算符号(加、减、乘、除、乘方、开方)把()或表示()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2、代数式的值: 用()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按照代数式里的运算关系,计算后所得的()叫做代数式的值、 3、整式 (1)单项式: 由数与字母的()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一个数或()也是单项式)、单项式中的()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所有字母的()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2)多项式: 几个单项式的()叫做多项式、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其中次数最高的项的()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不含字母的项叫做 (3)整式: ()与()统称整式 4、同类项: 在一个多项式中,所含()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也分别相等的项叫做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 5、整式的除法 ⑴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把()、()分别相除后,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武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一起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⑵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除以(),再把所得的商()

第3课时 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导学案

第3课时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

3.各组派代表汇报,教师板书。 加法: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减法: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乘法: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除法: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 4.组织学生讨论,0能否作除数,为什么。 5.指名汇报讨论结果。 4.小组讨论,并举例说明。 0不能作除数。例如,5÷0不 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 0相乘得5,0÷0不可能得到一个 确定的商。 5.汇报结果 4.列式计算。 (1)360加上0除以65的商, 和是多少? 答案:360+0÷65=360+0=360 (2)45与0的积,再除以9, 商是多少? 答案:45×0÷9=0÷9=0 三、巩固练习,应用提高。(10分钟) 1.填空。 一个数加上0得();被减数等 于减数,差是();0乘任何数都得 ();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都得 ();()不能作除数。 2.计算。 45×26×0 0÷(25+75) 625+250÷(5+20) 1.小组内独立完成,全班汇报 交流,集体订正。 2.认真计算,每组选代表板演。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总结。(4分钟) 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说一说自 己的收获。 五、教学板书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 加法:一个数加上0,还得这个数。 减法: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一个数减去0,还得这个数。乘法:一个数和0相乘,得0。 除法: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0不能作除数。 六、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通过安排练习发现规律,巧妙地把本节课的重、难点贯穿于具体的运算中,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整个教授过程都采取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对于0不能作除数,如果我直接告诉学生让学生记忆,就不利于学生理解。通过举例之后,学生对于“0不能作除数”就理解得更好了! 教师点评和总结:

整式的乘法(一)

第一章整式的乘除 4 整式的乘法(第1课时) 总体说明: 在七年级上册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数的运算、字母表示数、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内容,具备了由数的运算转化为式的运算的知识基础,类比有理数运算学习整式的运算是本章的重点,是代数知识学习的重点内容,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代数与现实世界、学生生活、相关学科联系十分密切,为数学本身和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了语言、方法和手段.本单元提前安排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等知识,然后通过实例引入了整式的乘法,使学生通过对乘法分配律等法则的运用探索整式乘法的运算法则以及一些重要的公式,所以,本节知识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也为下面学习乘法公式、整式除法以及八年级学习因式分解打好基础. 本单元共分3课时,由浅入深地学习单项式乘单项式、单项式乘多项式、多项式乘多项式,三节课的知识环环相扣,每节课新知识的学习既是对前一节所学知识的应用,也为后一节学习奠定基础.所以在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善于应用转化的思想,化未知为已知,形成较完整的知识结构. 一、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在七年级上册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数的运算、字母表示数、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内容,了解有关运算律和法则,同时在前面几节课又学习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法则,具备了类比有理数运算进行整式运算的知识基础.对于整式乘法法则的理解,不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在运用法则进行计算时易混淆对于幂的运算性质法则的应用,出现计算错误,所以应加强训练,帮助学生提高认识. 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学生在小学及七年级上的学习中,受到了较好的运算能力训练,能够独立完成计算活动,并具有一定的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通过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学生在进行计算时往往仅关注对于法则的掌握及应用,对于算理认识不足,所以教学中要通过设计问题,让学生经历获得法则的过程,真正理解算理.

(完整word版)中考数学必考经典题型

中考数学必考经典题型 题型一 先化简再求值 命题趋势 由河南近几年的中考题型可知,分式的化简求值是每年的考查重点,几乎都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其中以除法和减法形式为主,要求对分式化简的运算法则及分式有意义的条件熟练掌握。 例:先化简,再求值:,1 2)1111(22+--÷-++x x x x x x 其中.12-=x 分析:原式括号中两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加法法则计算,同时利用除法法则变形,约分得到最简结果,将x 的值带入计算即可求值。 题型二 阴影部分面积的相关计算 命题趋势 近年来的中考有关阴影面积的题目几乎每年都会考查到,而且不断翻新,精彩纷呈.这类问题往往与变换、函数、相似等知识结合,涉及到转化、整体等数学思想方法,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例 如图17,记抛物线y =-x 2+1的图象与x 正半轴的交点为A ,将线段OA 分成n 等份.设分点分别为P 1,P 2,…,P n -1,过每个分点作x 轴的垂线,分别与抛物线交于点Q 1,Q 2,…,Q n -1,再记直角 三角形OP 1Q 1,P 1P 2Q 2,…的面积分别为S 1,S 2,…,这样就有S 1=2312n n -,S 2=23 42n n -…;记W=S 1+S 2+…+S n -1,当n 越来越大时,你猜想W 最接近的常数是( ) (A)23 (B)12 (C)13 (D)14 分析 如图17,抛物线y =-x 2+1的图象与x 正半轴的交点为 A(1,0),与y 轴的交点为8(0,1). 设抛物线与y 轴及x 正半轴所围成的面积为S ,M(x ,y )在图示 抛物线上,则 222OM x y =+ ()21y y =-+ =2 1324y ??-+ ???. 由0≤y ≤1,得3 4 ≤OM 2≤1.

最新七年级数学下册整式运算练习北师大版

初一数学(整式的运算)单元测试题(二)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把下列代数式的字母代号填人相应集合的括号内: A. xy+1 B. –2x 2 +y C.3 xy 2- D.2 14 - E.x 1- F.x 4 G. x ax 2x 8 123 -- H.x+y+z I. 3ab 2005 - J.)y x (3 1 + K.c 3ab 2+ (1)单项式集合 { …} (2)多项式集合 { …} (3)三次多项式 { …} (4)整式集合 { …} 2.单项式bc a 7 92 - 的系数是 . 3.若单项式-2x 3y n-3是一个关于x 、y 的五次单项式,则n = . 4.(2x+y)2=4x 2+ +y 2. 5.计算:-2a 2( 2 1 ab+b 2)-5a(a 2b-ab 2) = . 6.3 22 43b a 21c b a 43?? ? ??-÷??? ??-= . 7.-x 2与2y 2的和为A ,2x 2与1-y 2的差为B , 则A -3B= . 8.()()()()() =++++-884422y x y x y x y x y x . 9.有一名同学把一个整式减去多项式xy+5yz+3xz 误认为加上这个多项式,结果答案为 5yz-3xz+2xy ,则原题正确答案为 . 10.当a = ,b = 时,多项式a 2+b 2-4a+6b+18有最小值.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532x 2x x =+ (B )632x x x =? (C )336x x x =÷ (D )623x x -=-)( 2.有一个长方形的水稻田,长是宽的2.8倍,宽为6.52 10?,则这块水稻田的面积是( ) (A )1.183710? (B )510183.1? (C )71083.11? (D )610183.1? 3.如果x 2-kx -ab = (x -a )(x +b ), 则k 应为(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