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婴幼儿腹泻原因以及治疗方案

婴幼儿腹泻原因以及治疗方案

婴幼儿腹泻原因以及治疗方案
婴幼儿腹泻原因以及治疗方案

婴儿腹泻

婴儿腹泻(也称消化不良),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主要发生在2岁以下的婴儿,急性可分二型。轻型腹泻:每天数次至十余次,粪便呈蛋花汤样,偶有溢乳及呕吐,轻微腹胀等;重型腹泻:每天十次以上,多达数十次,水样便,呕吐,发热、面色发灰,烦躁不安,甚则昏迷、惊厥,并有失水、电解质紊乱等症状。

目录

1病因

2症状

3治疗方法

4诊断要点

婴幼儿急疹

胃肠型感冒

细菌性肠炎

(

母乳性腹泻

胃肠炎

细菌感染

寄生虫

抗生素

^

1病因

婴儿腹泻

是多由饮食不当或肠道内、外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消化道功能紊乱综合症,多发生在2岁以下婴儿。婴儿喂食母乳时,正常每天大便次数会比喂食牛奶多一至二次,为黄绿色糊便;而喂食牛奶者,则为黄色成形便。腹泻则是指粪便中水分增加,且大便成分变质而言。一般而言,腹泻时大便的次数会增加、水分增加、大便颜色变成绿色、气酸臭。主要症状有:

1、轻症:每天大便五至八次,可能伴随着轻微发烧或呕吐。粪便呈黄绿色,带粘液且呈蛋花汤样,并伴有轻微腹胀,肠鸣音亢进。

2、中度腹泻:每天大便十次,稀水便、气味酸且臭,可能中度发烧。

3、重症:腹泻频繁,每天大便八至十五次,呈水样、量多,有酸臭味,烦躁、嗜睡、萎靡,甚至昏迷、惊厥,血丝黏液便,前囟门凹陷,皮肤及嘴唇干燥等。

4、部分患者可出现明显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如低钾或低镁等。

2症状

⒈轻度(单纯性消化不良):每天大便5-6次,多至10余次,蛋花样或水样,黄或黄绿色,有白色小块,可有低热,溢奶,精神饮食尚好或略减,体重不增或略降,无脱水。

⒉重度(中毒性消化不良):每天大便10次以上,水样便,黄色,呕吐,发热,尿少,

食欲差,体重下降,迅速出现脱水和酸中毒,低钾、钙、镁血症等。

-

家庭救治方法:

的治疗,原则是减轻肠道的负担、调节饮食、加强护理、解除病因、控制感染和纠正水与电解质平衡紊乱以及对症治疗。

⒈调节饮食:

⑴轻型或非感染性腹泻(一般无发热等感染中毒症状,大便无粘液、脓血,化验无明显异常,或仅有少量脂肪球),应减少喂奶量和延长喂奶间隔时间,暂停或减少辅食.人工喂养者可暂给稀释乳、米汤等易消化食物,然后逐渐增加乳量.

⑵重型腹泻需输液时,应禁食6-12小时或更长时间.吐、泻好后,可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地逐渐恢复饮食,轻症要3-4日,严重吐、泻者经5-10日方可恢复正常饮食。

⒉加强护理:注意观察呕吐及腹泻物的性质并记录次数和量以及排尿时间和尿量.勤换尿布、勤洗臀部,预防尿路感染和尿布性皮炎.。

⒊控制感染:根据肠道感染的情况应用抗生素,主要是控制大肠杆菌。目前用药有复方新诺明(儿童片),2-6岁早晚各服1-2片(首次服加倍),6-12岁早晚各服2-4片或黄连素5-10mg/kg,分2次口服,也可用新霉素、痢特灵、吡哌酸等。中毒症状严重,可用氨苄青霉素与庆大霉素肌肉注射。用药2-3日无效,可更换或加用另一种药物,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用新型青霉素Ⅱ或红霉素.病毒感染,可用马啉呱,中药大青叶及板蓝根、真菌感染,可用制霉菌素、克霉唑、肠道外感染性腹泻、相应治疗肠道外感染.。

4、对症治疗:

⑴呕吐在禁食后不能停止者,可用苯巴比妥钠,每次每公斤体重5-7mg,肌注,也可用氯丙嗪、维生素B@6、爱茂尔。

⑵腹泻早期不宜用止泻剂,如症状已好转,腹泻仍迁延不愈,可用鞣酸蛋白、次碳酸铋或氢氧化铝等药物,还可以服用卵黄油1-3ml,每日3次。

^

⑶腹胀时可行腹部热敷及肛门排气,口服乳酶生或肌注新斯的明。腹泻晚期发生严重腹胀,多是低血钾症所致,应立即补钾。

⑷食欲不振,可用胃蛋白酶、胰酶、多酶片等药。

5。液体疗法:液体疗法包括纠正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纠正失水需要补液,补液方法有口服法、胃管法、皮下注射法、静脉输液法,在此仅介绍口服法纠正轻度脱水无呕吐者。中重度脱水,往往有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病情较重,伴呕吐、精神不振、腹胀等,应送医院救治。轻度脱水无呕吐者,应口服补液,其配方为氯化钠、碳酸氢钠、葡萄糖粉20g,氯化钾,加水1000ml。用法为50-60mg/kg,在4-6小时内少量多次服完。如脱水已基本纠正,可按在治疗过程中吐泻的损失量另加补液。

3治疗方法

1、饮食疗法:轻症减少奶量,代以米汤、糖盐水等;重症应禁食8~24小时,并静脉补液。

2、液体疗法:

⑴口服法:适用于轻度脱水或呕吐不重者。补液量按每公斤体重100毫升/日计算,分数次服用。

⑵静脉补液法:用于中度、重度脱水。

3、控制感染:针对病因,选用抗菌药物。

4、对症治疗:腹泻可口服1次碳酸铋或轻酸蛋白0.3克,一日3次;助消化可口服胃蛋白酶合剂每岁l毫升欣,一日3次,或多酶片一次l片,一日3次。依病情对症处理。

4诊断要点

一、大便每日四次以上,呈黄色蛋花汤样,绿色水样或白色米汤样,可带少许粘液,肉眼所见无浓血。

二、粪便镜检未发现阿米巴或其他原虫。

三、粪便培养末发现痢疾、沙门氏等致病菌生长。

四、有条件的可作特殊致病菌培养(大肠杆菌、空肠弯曲杆菌、耶氏菌等)。

五、病史应注意饮食因素或感染因素所引起的腹泻。近年最多见的轮状病毒腹泻,起病前或同时可伴有发热、恶心、呕吐及呼吸道症状。

婴幼儿急疹

多见于1岁以下的小儿,6个月以下的小儿更多见,皮疹出现前常有发热,有些伴有腹泻,但这种腹泻经过治疗易缓解,皮疹出现后,腹泻症状和发热一样,也消失了。

胃肠型感冒

多见于挑食的小儿,这样的小儿看上去就是有点消瘦,舌苔也常有地图舌和花剥苔,如果仔细问病史,家长会告诉你,以前发热感冒都会呕吐和腹泻,胃肠型感冒,以呕吐症状较常见,腹泻较轻,常不被重视。

@

细菌性肠炎

尤其是侵袭性肠炎早期,在脓血便出现之前,可以仅有呕吐或稀便,有些有轻度发热,此时就诊,极易误诊,常是治疗后不久家长又来找你了:小孩又发热了,拉脓血便了,有腹痛了。总的来说:鉴别诊断也有取巧的办法:对于鉴别细菌性和病毒性腹泻,年龄是个关键,一般1岁以下的小儿,以母乳和奶粉喂养为主,接触污染食物的机会不大,所以以病毒性腹泻多见。而年长儿童,进食种类复杂,较易食入细菌污染的食物,尤其是夏秋季,以细菌性腹泻为主。婴儿腹泻[1]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母乳性腹泻

母乳性腹泻,顾名思义就是由于母乳喂养引起的腹泻。母乳性腹泻是有明显的特点的,

这种腹泻一般每天大便3~7次,呈泡沫稀水样,气味有特殊的酸臭味,便稀微绿,有泡沫和奶瓣,有时甚至还带有条状的透明粘液。

有些婴儿体内缺乏乳糖酶,会对母乳中的乳糖不耐受,这也是引起宝宝吃母乳拉肚子的原因之一。乳糖酶位于小肠黏膜上皮刷状缘的顶端,可将乳糖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等单糖,这样乳糖才能在小肠内被吸收。若乳糖酶缺乏,乳糖的消化吸收发生障碍,可导致腹痛、肠鸣、腹胀、腹泻等症状。

婴儿母乳性腹泻还与妈妈的健康和饮食有关。部分产后妈妈可能存在胃肠道疾病,或者是产后妈妈在母乳喂养过程中食用过多的寒凉性食物,这些均会导致产后妈妈肠胃不能完全分解、消化所食用的食物,而这些未完全分解、消化的食物中的蛋白质随之进入乳汁,宝宝喝奶后就容易产生腹泻拉肚子的状况。

胃肠炎

胃肠炎(也称为肠胃感冒)是胃和肠道的一种炎症,可以引起婴儿、儿童和成人的腹泻。胃肠炎[2]很常见,可以由很多不同的病毒引起。最常见的病原是轮状病毒,由于腹泻住院的小朋友中有一半是感染了这种病毒,好发于秋末冬初。如果你的宝宝拉肚子,并伴有胃痉挛、呕吐、低烧,那很可能是胃肠炎。请注意,如果宝宝吃的或喝的不多,可能会失去很多水分。

细菌感染

严重腹泻(有时伴有呕吐),同时有腹痛、血便、发烧,往往是病毒或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引起的。这种感染有些是可以自愈的,但有些也可能非常严重(比如由半生不熟的肉类里含有的大肠杆菌引发的感染)。因此,如果你的宝宝有上述症状,就应该带他去看医生。医生会给他做检查,还可能会做大便培养来看看是否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

.

寄生虫

寄生虫感染也可能引起腹泻。比如贾第虫病(也叫梨形鞭毛虫病)就是由一种寄生在肠道内的、要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寄生虫引起。集体生活时寄生虫很容易传播,而且需要特殊药物治疗。寄生虫主要是通过饮水(包括冲调配方奶用水)进入婴儿体内,自来水经过楼顶水箱和输水管道等的存储和运输,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含有红虫、贾第鞭毛虫等各类寄生

虫。可以使用“宝宝爱水”婴幼儿专用滤水器对水质进行过滤,然后烧开供宝宝饮用或冲调奶粉,可从根源上消除宝宝感染寄生虫的可能性。平时也要注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比如更换尿布后勤洗手,也是终止寄生虫感染传播的好方法。

抗生素

如果你的宝宝在抗生素治疗期间或治疗后发生腹泻,可能与药物有关。告诉医生,看看是否可以换用其他药物或疗法。

食物因素喝太多果汁(尤其是含有山梨醇和高浓度果糖的果汁)或太多含糖饮料也可能会使宝宝肚子不舒服,大便变稀。给宝宝少吃点这些食物,应该1周左右就能好转。建议不要给6个月以下的宝宝喝果汁,6个月以后,每天果汁的摄入量也不要超过大概113~170毫升。配方奶冲调不当也可能引起宝宝拉肚子,所以当你冲奶时要按比例加水。

牛奶过敏

牛奶过敏的现象并不少见,也能引起腹泻,有时候还能引起呕吐。如果你的宝宝对牛奶过敏,他可能在喝了以牛奶为原料的配方奶或吃了奶制品(如果他已经开始吃辅食)后几分钟到几小时的时间内就会表现出过敏症状。如果你怀疑宝宝拉肚子与牛奶有关,请找医生详细咨询。如果确定是奶制品的问题减,应立即停止现在宝宝喝得奶粉改用纽贝滋腹泻奶粉,轻宝宝的痛苦和胃部负担。

最常报告的病因包括一些细菌(如大肠杆菌,沙门菌,空肠弯曲菌)和病毒,特别是轮状病毒(尽管轮状病毒常在无症状的新生儿中被发现)。较少见的病因有一些细菌(如志贺菌,肠炎耶尔森菌,亲水性产气单胞菌)和病毒(如小肠病毒,腺病毒,肠道病毒和冠状病毒),其他病原体如诺瓦克样病毒,星状病毒,杯状病毒在新生儿中的作用尚不明确。尽管生后1周新生儿体内常可分离出梭状芽胞杆菌及其毒素,这种细菌与抗生素应用后的腹泻(假膜性肠炎)仅有极少的关系(梭状芽胞杆菌诱导的腹泻)。寄生虫是罕见的病因(如兰氏贾弟鞭毛虫,溶组织阿米巴)。

5腹泻预防

因宝宝的脾胃娇嫩,容易出现胃肠积食和积热,“上火”后易引起腹泻。

[

预防上火性腹泻的方法有:

1.注意饮食卫生:食品应新鲜、清洁,凡变质的食物均不可喂养小儿,食具也必须注意消毒。

2.提倡母乳喂养:尤以出生后最初数月内应以母乳喂养。因母乳最适合婴儿的营养需要和消化能力。

3.预防宝宝上火:因宝宝的脾胃娇嫩,容易出现胃肠积食和积热,“上火”后易引起腹泻。预防上火的治疗方法,有多喝水,多喝果汁,摄入配方奶或热量高食品较多的宝宝,可以选用天然植物制成的清火产品,如每伴清清宝,可调节宝宝易上火的体质,将其调入牛奶或直接用温水冲调,可达到平衡食物摄入热量的效果,温和降火,安全、无副作用,无依赖性。要注意挑选可值得信赖且口碑良好的清火产品。

4.注意饮食质量:母乳不足或缺母乳采取混合喂养及人工喂养时,应注意饮食调配,不宜过多或过早要给米糊或粥食等食品,以免发生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及影响小儿生长发育,初出生至3个月内婴儿母乳不足,可吃牛奶或豆浆补充,无论用牛乳或代乳品均需要适当稀释,以利于消化和吸收;食欲不振时,不宜强制进食。

5.增强体质:平时应加强户外活动,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注意小儿体格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避免感染各种疾病。

6.避免不良刺激:小儿日常生活中应防止过度疲劳、惊吓或精神过度紧张。

7.小儿的用具一定要保持清洁:奶具每日应煮沸消毒一次,每次用完后要洗净,再用时要开水烫一下。不要用不洁净的手去摸,在奶嘴不通时,大人切勿用嘴去吸通后给孩子吃,以防病从口入。

8.避免交叉感染:感染性腹泻易引起流行,对新生儿,托幼机构及医院应注意消毒隔离。发现腹泻患儿和带菌者要隔离治疗,烘便应做消毒处理。

9.防止交叉感染。因为感染性腹泻容易流行,宝宝或家长一旦出现腹泻必须隔离治疗,粪便要消毒处理。[3]

6检测

一、观察体温

婴幼儿腹泻的体温反应主要是发烧,大多是中度发烧。这常见于由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痢疾杆菌、沙门氏菌、轮状病毒、肠道病毒等引起的腹泻。发烧可能早于腹泻或在腹泻初起。同时,患儿还有不爱玩、不愿吃东西、哭闹等表现。

二、观察精神状态

主要是观察患儿是否出现精神萎靡、嗜睡、抽搐、惊厥、抽风、昏迷等症状。一般轻症腹泻患儿不致出现这些症状。一旦出现这其中的某些症状,尤其是早于腹泻或腹泻初起的症状,应及时就医。

三、观察大便形状与次数

患儿腹泻一般常见的是稀便、水样便、蛋花样便、黄绿色便或便中有少量黏液。每天患儿腹泻5次左右,大便量不多,无明显的脱水现象。若患儿腹泻次数多,排便量大,失水多,就可能出现脱水症状,此时应及时输液,防止患儿酸中毒。

7并发症

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腹泻时机体不仅不能有效地从食物中吸收水份和电解质,而且还会以肠液的形式将它们进一步丢失。所以腹泻时,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补充水份和电解质的话,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其中,电解质紊乱包括低钠、低钾、低钙和低镁,它们不仅不利于疾病的恢复,而且还会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痛苦,例如低钾可引起顽固性的腹胀,低钙可引起手足抽搦或惊厥。

-

病毒性心肌炎

它发生在肠道病毒感染所致的腹泻之后,腹泻使患儿的抵抗力进一步下降,病毒就可侵犯心脏而引起病毒性心肌炎。并发此病的患儿会有胸闷、胸痛、心悸、头晕、乏力等症状。重症患儿会因为严重的心律失常导致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肠套叠

婴儿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多见于4~10个月的婴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降低。绝大多数婴儿肠套叠是原发性的,只有2%~8%的病例为继发性。由于肠蠕动失去正常节律性,肠环肌发生持续性局部痉挛,肠近端剧烈蠕动,遂将痉挛的肠段推入远端肠腔内。腹泻和伴随它的病毒感染是引起肠套叠的主要原因,应当引起警惕。

营养不良

多发生在迁延性腹泻或慢性腹泻之后。营养不良会使患儿的抵抗力进一步下降,易继发各种感染,如鹅口疮、支气管肺炎、结核病、中耳炎、尿路感染等,而且腹泻迁延不愈还会加重营养不良,造成恶性循环。

8饮食

1、不要吃甜食,很多妈妈喜欢往往粥或者米汤里面放一些糖,宝宝可以吃的香。但是这样只会加重腹泻,因为腹泻时使肠黏膜受损,已经无法将糖分解为肠道可以吸收的单糖,因而使水分从肠壁被动地进入肠道,排便次数增加。

2、不要给孩子吃水果和蔬菜,因为这些东西都有促进肠道蠕动的作用,在孩子腹泻期间,只会使得腹泻症状加重。

3、在孩子腹泻期间,不要吃一些蛋白质食物,因为这些东西会导致胀气,所以不宜食用。

^

4、腹泻期间不能吃脂类食物,如肥肉、猪油、牛油、羊油、奶油、动物内脏等,含有

大量的脂肪,会加剧腹泻,导致滑肠、长时间腹泻等。另外,使用植物油做菜量也不宜太大,量大也会导致腹泻加重。

5、在孩子腹泻期间千万不要给孩子吃一些难消化的食物,如蜜饯、松子、杏仁瓜子等。

[4]

9食疗法

婴儿腹泻以夏、秋季节多发,其发病原因除

肠胃道受细菌感染外,主要是由于喂养不当、天气太热或突然凉等。如果未按时添加辅食或喂养不定时,一旦食物变化较多,小儿肠道不能适应,也会引起消化不良而腹泻,对婴儿腹泻除要注意衣着、用药物治疗外,

饮食调理也是很重要的。婴儿腹泻时的一般饮食原则是,减少膳食量以减轻肠道负担,限制脂防以防止低级脂肪酸刺激肠壁。

限制碳水化合物以防止肠内食物发酵促使肠道蠕动增加。腹泻时可给婴儿以清淡饮食,以利于其肠道修复。

用母乳喂养的婴儿,腹泻时不必停止喂奶,只需适当减少喂奶量,缩短喂奶时间,并延长喂奶间隔。此时。母亲还应少食脂肪类食物,以避免乳汁中脂肪量增加;同时每次喂奶前,母亲可喝一大碗开水,稀释母乳,有利于减轻婴儿腹泻症状。

以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的婴儿,在腹泻时,无论病情轻重,都不应添加新的辅助食

品。病情较重时,还应暂时停止喂牛奶等主食。禁食时间一般为6-8小时为宜。

⒈稀释牛奶牛奶用米汤稀释后,与胃酸相遇可形成柔软而疏松的酪蛋白凝块,易于消化。稀释后脂肪含量亦减少。加入米汤后使奶汁中含有三种糖,即牛奶中的乳糖,外加蔗糖和米汤中的淀粉,减轻了每一种糖的发酵性。

⒉焦米或米汤均含有少量热量,米炒焦后部分变成炭质,具有吸附作用,减少大便中的水分。

⒊酸牛奶酸牛奶中的酪蛋白凝块较小。吃酸牛奶后胃内容物的增加,具有一定的抑制细菌生长作用;还能促进钙的吸收。

⒋脱脂牛奶脱脂牛乳中脂肪含量约(全脂牛乳中含%),可以减轻胃肠道对脂肪的消化能力。仅适宜短期治疗。

⒌鱼蛋白粉含有优质蛋白质,可以纠正身体长期缺乏蛋白质而引起的营养不良,并能纠正消化酶的紊乱,改善消化功能。鱼蛋白粉中脂肪含量少于%,且不含乳糖,尤其适宜因饮食不当而造成的腹泻。

⒍胡萝卜汤把胡萝卜切碎加水、煮烂。含有果胶,具有吸附水分、细菌及毒素的作用,使大便成型。

⒎熟苹果泥苹果一切为二,隔水蒸烂,将苹果泥喂给小儿。苹果的纤维较细,对肠道刺激少,并含有果胶,有吸附作用,其中鞣酸有收敛作用。

⒏益生菌每天在婴儿饮用的奶粉(牛奶)中添加一些益生菌,这样不仅能够扼制肠内有害菌群的产生,还能为肠内有益菌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造就健康肠道。还有就是“mamiai”中含有的Bacillus subtilis(枯草杆菌),对乳糖分解有很好的效果,能够帮助孩子对牛奶或奶粉的消化,吸收。并且“mamiai”中的有益菌能够促进奶粉,牛奶中含有的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的吸收。它含有必需营养素代谢以及生长发育所必要的维他命B1,B2,B6,能够帮助孩子良好的成长发育。

家长们应注意的是,如果婴儿腹泻一严重,只需饮食调整即可得到矫正,但如果婴儿腹泻次数较多,出现婴儿两眼凹陷的脱水现象时,应立即送医院诊治。

10针灸治疗

体针

(一)取穴

主穴:足三里、四缝、长强。

配穴:天枢、关元、神阙、曲池、三阴交。

(二)治法:

一般仅取一主穴,如效不显可加用或改用配穴。以30号1寸长毫针,针足三里,直刺5~6分,施以捻转提插或震颤(雀啄)之法,约运针30秒~1分钟后起针。四缝以毫针(26号)或三棱针点刺,挤去黄白色粘液。长强,取俯卧位,于尾骨端下缘进针,沿尾与直肠之间剌入5~8分,小幅度快速捻转2分钟后出针。神阙穴在肚脐下缘进针6~8分,捻转5~7次出针。天枢、关元、三阴交针法同足三里。热度较高时,曲池穴宜点刺出血。

(三)疗效分析

共治疗1216例,平均治愈率约95%~%[3~8,19]

艾灸

(一)取穴

主穴:中脘、天枢、神阙、止泻。

配穴:足三里、上巨虚;呕吐加内关、公孙;发烧加大椎、曲池。

止泻穴位置:前正中线,脐下寸。

(二)治法

主穴为主,如效果不显著或某些症状明显时,加取配穴1~2穴。主穴用灸法:以神阙穴为中心,向上下左右之穴位,用艾卷盘旋施灸15~30分钟,每日2~3次。配穴用刺法,得气后略作提插捻转即去针,每日1次。

(三)疗效评价

共治35例,有效率%[9]。

穴位注射

(一)取穴

主穴:足三里(或上巨虚)、天枢。

,

配穴:止泻。

(二)治法

药液:氯霉毒注射液、维生素B1注射液(含量50毫克/毫升)、654-2注射液中任选一种。

主穴为主,每次选1~2穴。双侧注射,每穴~毫升。每日1次,连续治疗3~5天。

(三)疗效评价:共治245例,治愈率在~%之间[1,10]。

穴位敷贴(之一)

(一)取穴

主穴:足三里、天枢、中脘、关元。

配穴:呕吐加内关,发热加大椎。

(二)治法

-

代针丸组成:吴茱萸、五倍子、公丁香、灵磁石、白芥子各等分,冰片或麝香少许。各

药研未过筛取粉,混匀加入冰片或麝香,再调以油膏,制成黄豆大小之丸粒配。

主穴均选,据症情加配配穴。选定穴位后,用酒精擦净穴区皮肤,将代针丸一粒置于1/4张伤湿膏上,贴敷穴位,松紧适中,每日换药1次,5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治疗250例,总有效率%。其中治愈182例(%)[11]。

穴位敷贴(之二)

(一)取穴

主穴:足三里、合谷、大肠俞、神阙、长强。

(二)治法

将舒康贴膏(主要成份为山楂核精)剪成×厘米大小,贴于上述穴位,每日1次,每次贴12~24小时,3次为一疗程。

另外配合用庆大霉素3000~5000单位/Kg/日,分1~2次静滴,并根据症情给予输液、降温等措施。

)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共75例,结果痊愈51例,有效1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18]。

穴位激光照射

(一)取穴

主穴:天枢、足三里、上巨虚、神阙、止泻。

(二)治法

每次选2~3穴。用氦氖激光器,波长6328埃,功率毫瓦,光斑直径1~2毫米,出光口

离皮肤30厘米,每穴照射3~5分钟。每日照射1~2次。

(三)疗效评价

本法治疗婴儿腹泻,总有效率在92%~95%[12,13]。

耳穴压丸

:

(一)取穴

主穴:大肠、直肠下段、胃、交感。

配穴:盆腔、小肠、脾、神门。

(二)治法

一般仅取主穴,效不显酌加配穴。用王不留子贴敷上穴,由家长协助行压丸刺激。每日3~4次,每次3分钟。

(三)疗效评价:共观察114例,结果痊愈62 例,显效25例,有效18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14]。

体针加捏脊

(一)取穴

主穴:天枢、止泻、足三里。

配穴:发热加曲池,呕吐加内关,腹泻重加长强。

(二)治法

主穴必取,配穴据症而加。以30号1寸针直刺,捻转提插半分钟后即出针。针毕,令患儿俯卧,用常规捏脊法沿长强至大椎的督脉段提捏3~6遍,着重提捏关元俞和大肠俞。再由膀胱俞至风门的膀胱经线边捏边提放3~6遍,双拇指同时揉双脾俞、胃俞各1分钟。上法每

日1次。

(三)疗效评价

共治575例,全部获愈,平均治愈时间为天,较采用药物治疗为优[15]。

头针

(一)取穴

主穴:额旁二线。

(二)治法

额旁二线取穴方法为在临泣穴以下至前发际向下1厘米处,分上、中、下三点。针刺时,令患儿取半坐位,由家长双手捧住患儿两颞部,常规消毒皮肤后,术者左手拇指压穴旁,右手持1寸毫针,刺上、中、下三点。采用半刺法,浅刺而疾出针,针刺深度为患儿同身寸之一分,破皮即为得气。每日1次,3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

疗效判别标准:治愈:经治疗后,大便次数一天内不超过2次,性状正常;好转:经治疗后,大便次数较治疗前减少一半以上,大便性状渐趋正常;无效:经治疗一个疗程,大便次数和性状无变化者。

以上法共治354例,按上述标准治愈320例,好转12例,无效22例,有效率为%。较之西药治疗,效果更为明显[16]。

拔罐

(一)取穴

主穴:大肠俞、神阙、脾俞、胃俞。

配穴:曲池、四缝、足三里、膈俞。

(二)治法

每次选1~2个主穴,以闪火法拔罐(1~4个罐);配穴取1~2穴,四缝点刺挤出粘液,余穴用平补平泻法不留针。留罐5~10分钟。每日一次,不计疗程。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198例,结果,痊愈189例,显效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17]。

11护理

非母乳性食品应选择容易消化、符合孩子口味的

不要选择需很长时间才能消化的食物,选择以米粥或菜粥等淀粉类为主的食品,并做得软一些。但如果婴儿不愿意吃的时候也不要勉强,在一段时间内孩子不进食非母乳性食品也没有大问题。

若母乳喂养的孩子发生腹泻时,不要轻易断奶。这时可缩短每次喂奶的时间,让孩子吃前一半的乳汁。因为母乳的前半部分蛋白质含量较多,容易消化,富于营养,而后半部分脂肪含量较多,不易消化。必要时母亲可在喂奶前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先饮一大杯淡盐开水,稀释乳汁,然后再给孩子哺乳。

用孩子喜欢吃的饮品来补充水分

因腹泻而失水时,补充更多的水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多找一些孩子喜欢喝的饮品,如开水、果汁、蔬菜汁等。当腹泻严重,并伴有呕吐情况时,更应频繁地补充水分,同时吃专门的腹泻奶粉,如雀巢的腹泻奶粉蔼儿舒也可以迅速帮助宝宝止泻,同时也可以补充完整的营养。

当腹泻恢复正常后,也需慢慢地增加非母乳食品的量

当持续严重腹泻后,虽然腹泻已经停止了,但消化机能在一段时间后才能恢复正常,不

能马上恢复吃原来的非母乳食品,应该先喂添加辅食初期的粘稠状食物,过几天再慢慢的恢复。或者,使用低敏水解配方奶粉有专门的腹泻奶粉,转为一般的低敏水解奶粉,如由蔼儿舒转为雀巢超级能恩,同一品牌不会刺激宝宝胃肠,直到宝宝肠道完全恢复健康。

12分类

一、细菌性腹泻:细菌性腹泻以夏季发病数量高。在人工喂养时,喂养时所用的器皿和食物很容易被污染,如果消毒不好,就有感染的可能。幼儿进食不洁食物及饮料可以导致发病。此外,长期应用大量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也可以引起细菌性腹泻。由于引起腹泻的细菌不同,所以临床表现也不相同。

1、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多在夏季发病,起病比较缓慢,开始轻,逐渐加重。出现呕吐、低热及脱水症状,大便有腥臭味,可有较多粘粹,亦可有便血情况。

2、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腹泻多由于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导致的菌群失调所致。主要特点为不同程度的发烧、腹泻和呕吐,大便开始呈黄绿色,3-4天后变成有腥臭味的暗绿色水样便。次数极多,每天可达10-20次,小儿脱水情况严重。

3、霉菌引起的腹泻多并发于其他感染或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的病儿。大便每天3-4次,为黄色稀水便,有的像豆腐渣状,有的呈绿色,泡沫多,带有粘液。

预防细菌性腹泻主要是注意严格消毒喂养婴儿用的奶瓶、奶锅等物。一般奶瓶和奶嘴用水煮30分钟即可杀死所有的细菌。牛奶要煮沸饮用。禁止给幼儿吃在冰箱内放置时间较长的食品及饮料和不干净的食物。避免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

关于细菌性腹泻的治疗,首先要避免滥用抗生素,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有针对性的药物。不要将两种或三种抗生素一起使用,更不要频繁地更换用药。大肠杆菌感染可选用复方新诺明、痢特灵、氨基苄青霉素等;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以选用青霉素或红霉素;霉菌感染应选用制霉菌素或克霉唑。

二、病毒性腹泻:病毒性腹泻多发生于秋季,又称为“秋季腹泻”,可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起病较急,开始多在咳嗽、流涕、流泪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小儿发烧,体温可达39-40℃。发病的当日可排出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常有粘液,无腥臭味。小儿脱水比较严

重。这种腹泻为病毒感染,使用抗菌药物是无效的,应给以对症治疗或服用中药。

三、饮食不当导致的腹泻无季节性,由于婴儿的消化系统功能不健全,消化能力低,喂养不当很容易发生腹泻。如食物中缺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多,食物易在肠道内发酵而造成腹泻。进食过多、过少、不定时的喂养,过早进食大量淀粉类和脂肪类的食品,以及突然更换食物种类,都可引起消化功能紊乱。饮食因素导致的腹泻不要使用抗生素,只要适当地调整食物的比例和量,停止吃那些不适宜的食品,多饮水,防止发生脱水,大部分病儿即可自愈。

四、气候因素导致的腹泻。气候突然变化,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强;天气过热使消化液分泌减少,而由于口渴又易吃奶过多,增加消化道负担,这些均易诱发腹泻。这种腹泻有明显的气候因素,所以在冬季要注意小儿的保暖和衣服增减,尤其到户外活动要更加注意。夏季小儿的水分蒸发较多,要及时补充足够的水,不要以奶水,同时要有必要的降温措施。如果出现这种腹泻,只要在饮食和饮水上稍加调理即可痊愈。[5]

13注意事项

⑴千万不要禁食。不论何种病因的腹泻,婴儿的消化道功能虽然降低了,但仍可消化吸收部分营养素,所以吃母乳的婴儿要继续哺喂,只要婴儿想吃,就可以喂。吃牛奶的婴儿每次奶量可以减少1/3左右,奶中稍加些水。如果减量后婴儿不够吃,可以添加含盐分的米汤,或哺喂胡萝卜水,新鲜蔬菜水,以补充无机盐和维生素。已经加粥等辅助食品的婴儿,可将这些食物数量稍微减少。

⑵保证喂水。早期发现脱水。当婴儿腹泻严重,伴有呕吐、发烧、口渴、口唇发干,尿少或无尿,眼窝下陷、前囟下陷,婴儿在短期内“消瘦”,皮肤“发蔫”,哭而无泪,这说明已经引起脱水了,应及时将病儿送到医院去治疗。

⑶预防脱水。用口服补液盐不断补充由于腹泻和呕吐所丢失的水分和盐分,脱水便不会发生。口服补液盐(ORS)1000毫升,内含氯化钠克,碳酸氢钠克,氯化钾克,葡萄糖20克,用量遵医嘱,但预防脱水和治疗脱水用的量和喝的速度是不同的。口服补液盐含糖浓度为2%,研究证明这种糖浓度最利于介导盐和水进入体

(完整版)小儿腹泻基本常识

小儿腹泻基本常识 腹泻是婴儿常见的病症。婴儿消化功能不成熟发育又快,所需的热量和营养物质多,一旦喂养不当,就容易发生腹泻。常见的原因有: 1、进食量过多或次数过多,加重了胃肠道的负担; 2、添加辅食过急或食物品种过多,使食物不能完全被消化; 3、喂养不定时,胃肠道不能形成定时分泌消化液的条件反射,致使婴儿消化功能降低等; 4、食物或用具被污染,引起胃肠道感染; 5、婴儿患消化道以外的疾病(如:感冒、肺炎等),也可因消化功能紊乱而导致腹泻; 6、环境温度过低、过高时,小儿也可能出现腹泻。 生理性腹泻 生理性腹泻多见于8个月内婴儿,外观虚胖,常有湿疹,生后不久即腹泻,大便次数增多且稀,但食欲好,无呕吐及其它症状,生长发育不受影响,到添加辅食后,大便逐渐恢复正常。生理性腹泻是某些婴儿的正常现象,不属病态,无须用药。 婴幼儿腹泻是婴幼儿最常见的消化道综合症之一,也是影响婴儿健康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种。主要发生在2岁以下的孩子身上,尤以1岁以内的婴儿更为多见,这种病症表现腹泻、呕吐,可伴有食欲不振、腹痛、发热等,主要原因是婴幼儿的消化器官尚末发育成熟,不适应食物的质和量的变化,所以一旦喂养不当、冷热失调或遇到感染时,就容易引起肠道消化吸收功能紊乱而发病。 主要症状有: 1、轻症:每日大便次数在10次以下,粪便呈黄绿色,带粘液,有时有少量水,但量不多,并伴有轻微腹胀,肠鸣音亢进。偶有少量呕吐或溢奶,食欲减退,体温正常或偶有低热,面色稍苍白,精神尚好,无其它周身症状。临床脱水症状不明显,病程约3-7天,预后较好。 2、重症:腹泻频繁,每日排便数十次,呈水样或蛋花汤样,量多,有酸臭味,伴有溢乳或呕吐。重者吐咖啡色物,伴有发热、烦躁、嗜睡、萎靡,甚至昏迷、惊厥等。部分患者可出现明显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如低钾或低钙等。 婴幼儿腹泻的治疗方法 婴幼儿腹泻是致病性大肠杆菌和肠道病毒而引起肠道消化功能紊乱的一个综合征。以大便稀薄,便次增多,或如水样为特征。属中医学“腹泻”、“泄泻”范畴。 一、未病先防

婴幼儿腹泻

婴幼儿腹泻 定义: 不是一种病,是疾病的一种症状,一般定义是24小时内3次或3次以上的水样泻。 病因: 1肠道内感染:病毒(轮状病毒最多见,也就是常说的秋季腹泻),细菌感染(大肠杆菌最为多见)2肠道外感染(主要是病毒)3非感染因素(饮食和气候) 临床表现: 食欲不振,偶有溢乳或呕吐。大便次数增多,大便稀薄或带水,成黄色或黄绿色,多见未消化的食物和泡沫,或有发热,加重时出现烦躁不安或脱水等症状。 脱水:口渴、嘴干、皮肤干燥、疲累、尿量减少、感觉虚弱或晕眩、低血压、眼窝深陷、小便颜色加深 小儿常见的疾病之一,因为儿童的脾胃功能薄弱,感受风寒或伤食都可致病 伤食引起的腹泻: 症状:腹胀,腹痛,泻后痛减,大便酸臭,或想吐,不思饮食,舌苔厚腻,或微黄。 治法:消食化积

方药:保和颗粒、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健儿清解液(江西远东)、小儿至宝丸、王氏保赤丸;如腹胀加用儿泻康贴膜,丁桂儿脐贴等外用剂 受凉引起的腹泻 症状:大便清稀,且多泡沫,臭气不大,肠鸣音强,腹痛,或怕冷发热,苔白腻 治法:温中散寒消胀 方药:藿香正气、小儿至宝丸、王氏保赤丸配合敷脐膏药“儿泻康贴膜、丁桂儿脐贴”等外用剂 秋季腹泻――轮状病毒感染,多发秋冬季 症状:呕吐,腹泻,大便次数增多,水样或蛋花样大便,无腥臭味,易出现脱水。 治疗:涩肠止泻 方药:涩肠止泻散、蒙托石散等加用儿泻康贴膜,丁桂儿脐贴等外用剂;如有脱水症状建议补液;高热加用退热药 吃坏东西(腐败食品)引起的腹泻 有明显的病因,用硫酸庆大霉素颗粒、颠茄磺苄啶片(小儿泻痢停片) 头孢、青霉素类等抗生素治疗,吐泻加小儿至宝丸、王氏保赤丸;水泻加涩肠止泻散、蒙托石散;腹胀明显加“儿泻康贴膜、丁桂儿脐贴”等外用剂 常用儿科腹泻药品(带△符号是主推) 颠茄磺苄啶片(小儿泻痢停片)

婴幼儿腹泻原因以及治疗方案

婴儿腹泻 婴儿腹泻(也称消化不良),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主要发生在2岁以下的婴儿,急性可分二型。轻型腹泻:每天数次至十余次,粪便呈蛋花汤样,偶有溢乳及呕吐,轻微腹胀等;重型腹泻:每天十次以上,多达数十次,水样便,呕吐,发热、面色发灰,烦躁不安,甚则昏迷、惊厥,并有失水、电解质紊乱等症状。 目录 1病因 2症状 3治疗方法 4诊断要点 婴幼儿急疹 胃肠型感冒 细菌性肠炎 ( 母乳性腹泻 胃肠炎 细菌感染 寄生虫 抗生素

^ 1病因 婴儿腹泻 是多由饮食不当或肠道内、外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消化道功能紊乱综合症,多发生在2岁以下婴儿。婴儿喂食母乳时,正常每天大便次数会比喂食牛奶多一至二次,为黄绿色糊便;而喂食牛奶者,则为黄色成形便。腹泻则是指粪便中水分增加,且大便成分变质而言。一般而言,腹泻时大便的次数会增加、水分增加、大便颜色变成绿色、气酸臭。主要症状有: 1、轻症:每天大便五至八次,可能伴随着轻微发烧或呕吐。粪便呈黄绿色,带粘液且呈蛋花汤样,并伴有轻微腹胀,肠鸣音亢进。 2、中度腹泻:每天大便十次,稀水便、气味酸且臭,可能中度发烧。 3、重症:腹泻频繁,每天大便八至十五次,呈水样、量多,有酸臭味,烦躁、嗜睡、萎靡,甚至昏迷、惊厥,血丝黏液便,前囟门凹陷,皮肤及嘴唇干燥等。 4、部分患者可出现明显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如低钾或低镁等。 2症状 ⒈轻度(单纯性消化不良):每天大便5-6次,多至10余次,蛋花样或水样,黄或黄绿色,有白色小块,可有低热,溢奶,精神饮食尚好或略减,体重不增或略降,无脱水。 ⒉重度(中毒性消化不良):每天大便10次以上,水样便,黄色,呕吐,发热,尿少,

小儿腹泻的护理常规

小儿腹泻护理常规 腹泻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严重者可引起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主要是肠道内致病性大肠杆菌或喂养不当而致病。6月-2岁患儿多见,夏秋季节发病较高。 一、护理评估 1.健康史:详细了解喂养史;注意有无不洁饮食史和食物过敏史,询问腹泻开始时间、大便性状及量 2.身体状况:评估脱水程度和性质,检查肛周皮肤有无发红、发炎和破损。 3.心理社会情况:家长心理状态,评估患儿家庭居住条件,经济状况。 二、主要护理问题 1.腹泻与感染、喂养不当有关、胃肠功能紊乱等有关 2.体液不足与腹泻、呕吐致体液丢失过多和摄入不足有关 3.体温过高与肠道感染有关 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大便刺激臀部皮肤有关 5.营养失调:低于集体需要量与腹泻、呕吐丢失过多和摄入不足有关 6.知识缺乏:家长缺乏喂养知识及相关护理知识 三、护理措施

1.隔离:执行床边隔离,防止交叉感染,督促患儿家属加强患儿手卫生 2.饮食:指导家长合理喂养,注意饮食卫生。按医嘱禁食者,给予口服或静脉补液,禁食。恢复期给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少量多餐,由淡到浓,由稀到稠,逐渐增加。 3.观察病情:密切监测体温、脉搏、呼吸变化,观察并记录粪便的次数,性质和水分的多少,发现粪便性状改变,如腥臭、有粘液、脓血时,立即送粪便常规检查并做培养;观察患儿有无腹痛、呕吐情况,观察有无脱水、酸中毒情况,注意有无低钾低钙表现,及时与医师联系。 6.皮肤护理:嘱家属勤换尿布,每次便后用温水洗臀部,预防红臀。局部可涂紫草药保护皮肤。 8.用药护理:根据病情遵医嘱给予“口服补液”。静脉补液时,掌握“先快后慢,先盐后糖,见尿补钾”的原则,按医嘱及需要量调整速度。详细记录出入量,入量包括补液量及饮食量,准确记录尿量、呕吐物的颜色、性质、量及次数。 四、健康指导 1.宣传母乳喂养优点,指导合理喂养,避免在夏季断奶。 2.注意食物新鲜,清洁和食具消毒,教育儿童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 3.气候变化时防止受凉或过热,夏天多喝水,加强体格锻炼。

(完整版)婴幼儿腹泻的护理

浅谈婴幼儿腹泻的护理 郑州市妇幼保健院黄莉 婴幼儿腹泻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以6个月~2岁的的婴幼儿发病率较高,为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婴幼儿死亡的原因之一。发病季节以夏秋季为主,秋季腹泻以病毒感染为主。轻型腹泻:每天数次至十余次,粪便呈蛋花汤样,偶有溢乳及呕吐,轻微腹胀等;重症腹泻:每天十次以上,多达数十次,水样便,呕吐、发热、面色发灰、烦躁不安、甚至昏迷、惊厥,伴有失水、电解质紊乱。严重脱水时,常伴有酸中毒,表现为精神萎靡、口唇樱红、呼吸深快,甚至出现皮肤花纹、脉搏细弱、四肢厥冷、少尿等休克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可由腹泻所致的身体脱水和体内电解质紊乱而导致死亡。治疗腹泻主要是:控制感染、调整饮食、消除病因、纠正脱水及水电解质紊乱。因此除合并细菌感染外,一般不用抗生素。对腹泻患儿进行积极治疗的同时,护士应严密观察病情,提供全方位整体护理服务,可收到满意效果。现将护理措施阐述如下: 1.饮食护理 要想取得满意的疗效,合理的饮食是重要环节之一。对呕吐、腹泻严重患儿可禁食6~8小时,以利肠道休息,腹泻次数减少后,给予流质或半流质如粥、面条,少量多餐,从稀薄到浓稠,随着病情稳定和好转,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少食脂类和蛋白质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会加剧腹泻,导致胀气。对于母乳喂养者延长喂哺的间隔时间。重症应禁食8~24小时,并静脉补液。 2. 严格消毒隔离 护理患儿前后及更换尿不湿后要认真洗手,防止交叉感染。奶具每日应煮沸消毒一次,每次用完要洗净,在用时开水烫一下。不要用不洁净的手去摸奶具,注意消毒隔离和患儿卫生,病房每天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防止感染。 3.根据病情,补充液体 3.1 口服补液:适用于轻度脱水或呕吐不重者,补液量按每公斤体重100毫升/日计算,分数次服用口服补液盐。 3.2静脉补液:用于中重度脱水,必须尽快补充血容量及早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建立静脉通路,保证液体按计划输入,尽快补充血容量,按照先盐后糖、先浓后淡、先快后慢、见尿补钾,补钾浓度应小于

儿科腹泻病诊疗指南

儿科腹泻病诊疗指南 腹泻病是大便次数或大便性状的改变的统称。感染腹泻病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急性肠道感染。常见病原体包括轮状病毒、诺沃克病毒、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耶尔森菌、志贺痢疾杆菌、沙门菌等。按病程分:急性腹泻,病程<2周;迁延性腹泻:病程2周至2个月;慢性腹泻:病程>2个月。 一、病史采集 (一)入院24小时内完成病历,首次病程记录于入院8小时内完成。 (二)大便性状、次数及病程。 (三)有无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表现。 (四)有无中毒症状。 (五)有无明显病因及诱因。 二、临床表现(包括症状、体征) (一)可有不洁饮食史。 (二)共同表现呕吐、腹痛、腹泻。重症呕吐、腹泻频繁,可吐出黄绿色或咖啡色液体,大便每日可达十余次至数十次。 (三)伴有精神委靡、嗜睡、面色苍白、高热或体温不升等感染中毒症状。 (四)腹部平软或腹胀,肠鸣音活跃。 (五)重者合并脱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1、脱水程度 (1)轻度脱水:失水量约为体重5%。患儿精神稍委靡,略有烦躁,尿量减少,口唇稍干燥,眼窝和前囟稍凹陷。 (2)中度脱水:失水量约为体重5%~10%。患儿精神委靡或烦躁不安,尿量明显减少,口唇干燥,哭时泪少,皮肤苍白,弹性较差,眼窝和前囟明显凹陷,四肢稍凉。 (3)重度脱水:失水量约在体重10%以上。患儿精神极度委靡,表情淡漠,昏睡甚至昏迷。尿量极少或无尿,口唇极度干燥,哭时无泪,皮肤干燥、有花纹、弹性极差,眼窝前囟极度凹陷,甚至出现休克症状。 2、脱水性质 (1)等渗性脱水:最常见,血清钠为130-150mmol/L。

(2)低渗性脱水:血清钠<130mmol/L,可出现头痛、嗜睡、抽搐、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 (3)高渗性脱水:血清钠>150mmol/L。出现皮肤黏膜干燥、烦渴、高热、昏睡、惊厥等。 三、实验室检查 (一)大便常规病毒或非侵袭性细菌感染者,大便外观常为水样或蛋花汤样便,显微镜检查无或仅有少数白细胞;侵袭性细菌所致者外观多为脓性便或黏液脓血便,镜检有较多白细胞,或同时有红细胞。常规尿液分析。 (二)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提示细菌感染。 (三)大便病毒抗原检测和细菌培养有助明确病原体。 (四)肝肾功能、心肌酶谱、电解质。 (五)病情严重需行血气分析检查。 四、诊断要点 (一)大便性状有改变,呈水样稀便、黏液便或脓血便。 (二)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 (三)便常规、便培养等检查有助于诊断。 五、几种常见类型肠炎的鉴别 (一)轮状病毒肠炎:秋冬季节多发,常见于6个月至2岁婴幼儿,起病急,常先有发热和呼吸道感染症状,并有呕吐,之后出现腹泻,为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常合并脱水和酸中毒。病程约3~8天。大便轮状病毒检测有助鉴别。 (二)大肠杆菌肠炎:5~8月份多发。1、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多见于婴幼儿和新生儿。感染后12~24小时发病,多为水样便。病程1~2周。2、产毒性大肠杆菌肠炎:2岁以下婴幼儿多见,大便呈蛋花汤样或水样。病程3~7天。 3、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主要感染学龄儿童,表现为黏液脓血便。 4、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常先有腹痛,后出现腹泻,初为稀便或水样便,随后转为血水便。 (三)空肠弯曲菌肠炎:夏季多发,6个月至2岁小儿发病率最高。起病急,大便初为水样,迅速转为黏液样或脓血便。大便镜检可见大量白细胞和数量不等的红细胞。 (四)细菌性痢疾:由志贺菌属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3岁以上儿童多见,

腹泻诊疗方案——儿科杂志

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 腹泻病(diarrheal diseases)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疾病,为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把腹泻病的控制列为全球性战略。我国对腹泻病的控制也非常重视,制定了国家腹泻病控制规划。由于儿童营养状况及医疗条件的改善,在我国本病的死亡率已明显下降,但发病率仍然较高,且存在滥用抗菌药物、滥用静脉补液等问题,为规范腹泻病的诊治,特制定此方案。本方案适用于儿童与成人。 一、诊断 1诊断依据: ①大便性状有改变,呈稀便、水样便、粘脓便或脓血便。 ②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 2病程分类: ①急性腹泻病(diarrheal diseases):病程在2周以内。 ②迁延性腹泻病(persistent diarrheal diseases):病程在2周至2个月。 ③慢性腹泻病(chronic diarrheal diseases):病程在2个月以上。 3病情分类: ①轻型:无脱水、无中毒症状。 ②中型:有些脱水或有轻度中毒症状。 ③重型:重度脱水或明显中毒症状(烦躁、精神萎靡、嗜睡、面色苍白、高热或体温不升、外周 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等)。 4 5 根据腹泻病程、大便性状、大便的肉眼和镜检所见、发病季节、发病年龄及流行情况,估计最可能的诊断。 急性水样便腹泻,多为轮状病毒或产毒素性细菌感染。小儿尤其是2岁以内婴幼儿,发生在秋冬季节,以轮状病毒肠炎可能性大;成人发生在5~6月份要考虑成人型轮状病毒肠炎;发生在夏季以产肠毒性大肠杆菌(ETEC)肠炎可能性大。 水样便或米汤样便,腹泻不止伴有呕吐,迅速出现严重脱水,要考虑霍乱。 病人粪便为粘脓或脓血便,要考虑为细菌性痢疾;如血多脓少、呈果酱样,多为阿米巴痢疾。

小儿腹泻护理措施

小儿腹泻护理措施 腹泻是宝宝最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本病四季均可发生,尤其是季节变化时为多。腹泻会影响宝宝的身体发育,使宝宝营养不良,影响宝宝的健康成长。 小儿腹泻常见的类别一般有以下五种: 1.生理性腹泻:有的婴儿出生不久就出现黄绿色的稀便,大便次数也多,但精神很好,没有呕吐,食欲始终很好,随着年龄增长,在添加辅食后腹泻自然消失。 2.饮食不当:由饮食不当导致的腹泻无季节性,是由于婴幼儿的消化系统功能不健全,消化能力低,喂养不当造成的。 3.气候因素:气候突然变化,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强;天气过热使消化液分泌减少,婴儿吃奶多,又增加了消化道负担,这些均易诱发腹泻。 4.细菌性肠炎或痢疾:是由细菌侵入肠胃道引起的腹泻。轻的常无发热或仅有低热,大便次数增加,混有脓血;重的可突发高热,面色苍白,抽搐,四肢发冷,脉搏摸不到,甚至昏迷不醒。 5.病毒性腹泻:多为轮状病毒所致,大多发生在每年的8~11月,9月为发病高峰,又称“秋季腹泻”。 总而言之宝宝的腹泻多因感受外邪、内伤乳食与脾胃虚弱有关,最多见的当然是伤食。喂养不当,饥饱无度,突然改变食物的性质,进食油腻、生冷、不洁食物均可引起宝宝的腹泻。 那么,小儿腹泻护理措施有哪些呢?推拿穴位及治疗方法如下(推拿时可以用麻油、葱姜水、滑石粉作为介质,宝宝会感觉舒服一些): 〖适宜范围〗 出生后3月(含)至6周岁(含)的婴幼儿、病程≤7天、体温<38.5℃、轻度以下脱水的急性腹泻者。七路彩虹中医辨证属于伤食泻、风寒泻、湿热泻者。 1、补脾经 推拿方法:旋推宝宝的大拇指末节罗纹面就叫“补脾经”,100-300次。 2、清大肠 推拿方法:食指桡侧缘(靠近大拇指的一侧)自食指尖到虎口成一直线即是大肠穴。从虎口向食指尖方向直推100-300次。 3、推板门 用拇指指腹从患儿腕横纹经大鱼际直推至拇指跟100次。 4、运内八卦

婴幼儿秋季腹泻的护理

婴幼儿秋季腹泻的护理 “腹泻”是婴幼儿时期发病较高的常见病之一,多发于秋季,以病毒感染为主。重症腹泻并呕吐可致大量体液丢失,出现脱水,酸中毒及低血钾等症,若不及时治疗,会严重影响患儿健康,甚至威胁生命。通常10次/d,黏薄水分多,伴有呕吐﹑纳差﹑精神萎靡﹑嗜睡,常可引起脱水,表现为口干唇燥,眼眶和前卤凹陷﹑哭时无泪﹑尿少。严重脱水时,常伴有酸中毒,表现为精神萎靡﹑口唇樱红﹑呼吸既深且快,甚至可出现皮肤花纹﹑脉搏细弱﹑四肢厥冷﹑少尿等休克症状。更甚至还可合并脑炎,肠出血﹑肠套叠或病毒性心肌炎而危及生命。治疗腹泻一般以调整饮食﹑控制感染﹑消除病因﹑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为原则。针对婴幼儿腹泻的临床症状,护理要点如下。 1严格消毒隔离 按肠道传染病隔离,做好床边隔离,护理婴幼儿前后及更换尿布后要认真洗手,防止交叉感染,病室紫外线照射30 min/d,用具﹑便盆分类集中消毒,污物放入污物桶内统一处理。 2饮食护理 ①调整饮食。腹泻患儿存在着消化功能紊乱,根据患儿病情,合理安排饮食,达到减轻胃肠道负担,恢复消化功能目的。②禁食不易消化的食物,母乳喂养者缩短每次母乳时间,并在喂奶前喂适量的开水;人工喂养者可先给米汤或稀释牛奶,由少到多,由稀渐浓。吐泻严重者暂时禁食8~12 h,以利肠道休息。腹泻次数减少后,给予流质或半流质如粥﹑面条,少量多餐,随着病情稳定和好转,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 3根据病情,补充液体 3.1根据脱水情况补液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对轻、中度脱水及无呕吐或呕吐不剧烈且能口服的患儿,鼓励患儿少量多次口服ORS补液盐。吐泻频繁者多有口渴、唇干、明显烦躁,在不宜口服时可用棉签蘸温开水润湿润口唇。 3.2静脉补液吐泻严重者必须按量、按时、正确输入,及早纠正电解质紊乱。应该做到以下几点:①建立静脉通路,保证液体按计划输入,特别是重度脱水者,必须尽快(30 min)补充血容量。②按照先盐后糖、先浓后淡、先快后慢、见尿补钾原则,补钾浓度应<0.3%,补钾总量静脉滴注时间不应短于6~8 h/d,严禁直接静脉推注。③加强巡回:密切观察临床症状,鉴别脱水程度及类型,输液量可根据患儿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每小时巡回记录输液量,必须根据病情调整输液速度,了解补液后第1次排尿时间,以估计疗效。 3.3正确记录24 h出入量。

小儿腹泻临床护理措施

小儿腹泻临床护理措施 发表时间:2015-10-08T13:14:36.990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3期供稿作者:国红霞 [导读]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人民医院小儿腹泻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病症之一,该病症具有多病原和多因素引发的特点,是一种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 国红霞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人民医院 256400 【摘要】小儿腹泻是临床医学中的常见病症之一,多发于2 岁以下的婴幼儿。由于婴幼儿自身的免疫系统脆弱、自身的抵抗力差,常会出现腹泻,其严重的威胁着婴幼儿的身体健康。本文中,笔者以小儿腹泻的护理措施为中心进行研究,旨在提出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对日后小儿腹泻护理给与一定的指导。 【关键词】小儿腹泻;护理措施 小儿腹泻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病症之一,该病症具有多病原和多因素引发的特点,是一种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出现腹泻的小儿会出现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的现象,同时还伴有发热、呕吐、腹痛及不同程度的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的症状。小儿腹泻主要是2 岁以下的婴幼儿的常见病症,病原是由于病毒、细菌、真菌或是寄生虫引起的,此外,肠道外感染或是由于滥用抗生素进而导致的肠道真菌紊乱、过敏或是家长喂养不当、气候等都会引起小儿腹泻。 1.小儿腹泻的起因小儿腹泻的起因可以分为感染因素和非感染因素两种。 1.1 感染因素(1)肠道内感染肠道内感染是引发小儿腹泻的原因之一,其可能是由于病毒、细菌、真菌或是寄生虫导致的,从临床医学来看,其中由于病毒和细菌而引发的小儿腹泻的比率最高。 ①细菌感染导致小儿出现腹泻的细菌主要是致腹泻的大肠杆菌、弯曲菌以及其他细菌。致腹泻的大肠杆菌涉及到产毒性大肠杆菌、侵袭性大肠杆菌、出血性大肠杆菌以及粘附-聚集性的大肠杆菌;与肠炎相关的弯曲菌则包括空肠型、结肠型及胎儿型三种;其他的常见细菌有耶尔森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糖菌及变形杆菌等等。受到这些细菌的感染都会是小儿出现腹泻的症状。 ②真菌致使小儿腹泻的真菌只要有念珠菌、曲菌以及毛霉菌,而引发小儿腹泻的主要是白色念球菌。 ③寄生虫寄生虫也是引发小儿腹泻的罪魁祸首之一,常见的寄生虫为阿米巴原虫、隐孢子虫以及蓝氏贾第鞭毛虫等。 ④病毒感染病毒感染主要是多发于寒冷季节,此时小儿受到病毒的侵袭而出现腹泻的症状。致使小儿腹泻的病毒主要是诺如病毒、星状病毒及冠状病毒等。 (2)肠道外感染消化功能紊乱也会导致小儿出现腹泻的现象,而且年龄越小情况越常见,该种腹泻的情况不严重,其大便耳钉性状轻微改变,为稀糊状,未出现大量的水分及脓血。 此外,滥用抗生素也会死导致小儿出现腹泻的病因之一。 其往往表现为慢性及迁延性的腹泻。 1.2 肠道外感染因素饮食护理不当、过敏、气候等因素都会导致小儿出现腹泻。 (1)饮食护理不当而出现腹泻主要发生于人工喂养的小儿。由于喂养不定时、不适当或是食物以淀粉类为主、突然断奶都会引发不同程度的腹泻。 (2)一些婴幼儿对牛奶或是大豆等事物存在过敏的现象,进而会引发过敏性腹泻;(3)小儿自身的免疫力差,时候的突然变化常常会导致小儿腹部的不适,进而诱发消化功能紊乱,导致腹泻的出现。 2.小儿腹泻的护理措施2.1 护理注意事项对于出现腹泻的小儿首先评估相关的因素,进而除去病源。小儿腹泻究其根源主要是由于饮食不当或是场内出现感染导致的,因而应该立即停止可能被污染的所有食物以及会导致消化不良、过敏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对于由于感染引发的腹泻需要严格的按照医嘱使用抗感染的药物;第二就是做好观察和记录工作,及时的记录小儿排便的次数、性状以及腹泻量等数据;第三,做好消毒隔离工作,主要注意的是因为小儿的抵抗力差,需要对其进行消毒隔离,饮食器具、衣物及尿布等物品专用,护理患儿前后注意洗手,腹泻患儿的大便、被污染的衣服、床被依次进行消毒,以免出现交叉感染。 2.2 营养不足的护理患有轻型腹泻的幼儿需要进行日常的饮食护理,但是需要暂时停用辅食;而对于重型的患儿则主要遵照医嘱禁食,等症状好装后及早的喂食,患儿恢复饮食后需要少食多餐,进食量逐渐增多;由于病毒侵袭导致腹泻的幼儿因为双糖酶缺失,需要使用豆制乳品或是发酵乳。当患儿腹泻停止后需要加大营养,每天增加一餐,需要2 周的时间就可以恢复到正常水平。 2.3 皮肤受损的护理措施患儿由于出现腹泻的症状,其局部的皮肤会出现受损的情况,因而在护理过程中需要选用清洁和柔软的尿布进行护理,避免使用塑料布等包裹,同时及时的更换;患儿每次便后使用温水清洗臀部,擦干、涂油,以保持患儿会阴部及肛周的皮肤干燥,预防出现红臀现象。当患儿出现局部发红或是有渗出及潜在溃疡时,需要采用烤灯、理疗床面干燥愈合的方法。 2.4 电解质紊乱的护理对于电解质紊乱的患儿,在进行补液后需要对其进行严密的观察,观察其精神、肌张力及腱反射的变化情况,注意是否伴有低钾血症及低钙血症的症状;与此同时护理人员需要按照的医生嘱托及时的进行采血进行电解质分析。 对于钾、镁、钙等电解质的补充需要遵照医嘱进行。输液后患儿有尿时就可以开始静脉补钾,组要引起注意的时氯化钠的浓度不能超多0.3%,其速度不宜过快,禁止使用静脉推注的方式,以免患儿出现心脏骤停的现象;当患儿在补液的过程中出现抽搐是需要静脉缓注钙剂,时间不能少于10 分钟;而对于镁剂的注射需采取深部肌肉注射的方式。 2.5 对症护理处理(1)眼部护理出现严重脱水的患儿泪液较少,其结膜干燥,昏迷时眼见不能闭合,其角膜暴露在外容易导致感染,因而护理人员需要使用生理盐水浸润角膜,点眼药膏,使用眼罩覆盖;(2)发热护理对于伴有发热现象的患儿时时检测体温变化,体温过高需要使用物理或是药物降温的方式,及时的擦干汗液,更换潮湿的衣物及被子,同时做好口腔及皮肤的护理工作。 3.小结腹泻是小儿常见的病症之一,由于小儿的自身免疫能力和抵抗力差,给患儿带来生理上和精神上的痛苦。因而需要对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保证治疗效果,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1] 戚新玲,张丽.蒙脱石散灌肠治疗小儿腹泻临床观察及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0):1314.[2] 李华英.蒙脱石散灌肠治疗小儿腹泻临床观察与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2010,3(15):25.[3] 杜粉霞.社区医院小儿腹泻的针灸治疗及护理体会[J].中医儿

婴幼儿腹泻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药敏分析

儿童感染性腹泻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 主要是由于婴幼儿时期消化系统发育还不完善, 并且机体的防御功能较差, 该病对儿童的健康危害严重, 治疗不及时或不恰当可导致死亡, 故加强对其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为明确青岛市儿童感染性腹泻的病原学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情况, 本研究对2013年青岛儿童医院肠道门诊就诊的急性感染性腹泻患儿粪便标 作者单位:266012 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检验科(薛爱国 丁伟), 呼吸科( 李海燕), 中心注射室(宋冬) 通讯作者:丁伟 婴幼儿腹泻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药敏分析 薛爱国 李海燕 宋冬 丁伟 【摘要】 目的 研究青岛市2013年儿童感染性腹泻的病原菌的分布、流行病学特征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情况, 为临床预防以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3年1月~2013年12月临床初步诊断为感染性腹泻患儿的新鲜粪便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血清分型鉴定, 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 并以免疫层析双抗体夹心法定性检测A 群轮状病毒抗原。结果 526份粪便培养共检出病原菌6种80株, 检出率为15.2%(80/526)。检出沙门菌38株(47.5%), 志贺菌8株(10.0%), 致泻性大肠杆菌8株(10.0%), 金黄色葡萄球菌4株(5.0%), 铜绿假单胞菌19株(23.7%), 白假丝酵母菌3株(3.75%)。8株志贺菌7株为福氏志贺菌, 1株鲍氏志贺菌。沙门菌和志贺菌的耐药率分别为氨苄西林(68.7%、76.9%)、复方新诺明(21.1%、38.5%)、环丙沙星(15.8%、15.4%)、头孢曲松(6.25%、15.3%)。526份标本中A 群轮状病毒阳性107份。结论 2013年青岛市儿童细菌性腹泻的病原菌以沙门菌为主, 易感人群以2岁以下婴幼儿为主;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以1岁以下婴儿为主;铜绿假单胞菌和白假丝酵母菌引起的腹泻主要是由于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使肠道菌群失调所导致;A 群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主要病原。应规范临床用药, 加强细菌耐药监测。 【关键词】 儿童;感染性腹泻;病原学;耐药性;轮状病毒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athogens associated with infectious diarrhea in children from Qingdao district in 2012 and its sensitivity analysis XUE Ai-guo, LI Hai-yan, SONG Dong, et al. 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Qingdao Women and Children Hospital, Qingdao 266012, 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stribution of pathogens causing infectious diarrhea in children from Qingdao district in 2013 and analyz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rresponding drug-sensitivity, in order to guide clinical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ethods Pathogens were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from fresh faeces of children preliminarily diagnosed with infectious diarrhea from January 2013 to December 2013. Drug-sensitivity testing was performed using paper disc diffusion method, and rotaviruses of A group were identified qualitatively with double antibody sandwich method to detect viral antigen. Results 80 strains of pathogens belonging to six species were isolated from 526 samples of faeces with the detection rate of 15.2% (80/526), including 38 strains of Salmonella (47.5%), 8 strains of Shigella (10.0%), 8 strains of diarrheogenic Escherichia coli (10.0%), 4 strains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5.0%), 19 strains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23.7%) and 3 strains of Candidid albicans (3.75%). 7 strains of Shigella belonged to S. flexneri, 1 strain of Shigella belonged to S. boydii. Drug-sensitivity testing showed that for Salmonella and Shigella, the rates of drug resistance are as follows, to ampicillin, 60.5% and 87.5%, to SMZ-TMP, 21.1% and 37.5%, to Ciprofloxacin, 15.8% and 25%, to Ceftriaxone, 21.1% and 25%, respectively. A total of 107 samples were positive for rotavirus of group A. Conclusion The main pathogens causing bacterial diarrhea in children from Qingdao distrinct in 2012 are Shigella, mainly infecting infants below two years old, while Staphylococcus aureus prefer to infect infants below one year old. And bacterial diarrhea caused by Pseudomonas aeruginosa and Candidid albicans are induced mostly by enteric dysbacteriosis owing to long-term use of broad-spectrum antibiotics. Rotavirus of group A is the most common pathogen causing diarrhea of infants in autumn and winter. Therefore, clinical usage of antibotics should be regulated towards standardization and drug resistance should be monitored regularly. 【Key words 】 Children; Infectious diarrhea; Pathogens; Drug-resistance; Rotavirus 本的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进行分析, 以期为临床的预防治疗 提供依据。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采集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肠道门诊中粪便常规镜检显示WBC ≥10/HPF、RBC ≥0/HPF, 临床初步诊断为急性腹泻病患儿的新鲜粪便标本526份, 置Carry-Blair 运送培养基, 立即做细菌培养, 检测沙门菌、志贺菌、致泻性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同时做快速A 群轮状病毒(RV)抗原检测。

小儿腹泻临床护理措施

小儿腹泻临床护理措施 摘要】小儿腹泻是临床医学中的常见病症之一,多发于2 岁以下的婴幼儿。由于婴幼儿自身的免疫系统脆弱、自身的抵抗力差,常会出现腹泻,其严重的威胁着婴幼儿的身体健康。本文中,笔者以小儿腹泻的护理措施为中心进行研究,旨在提出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对日后小儿腹泻护理给与一定的指导。 【关键词】小儿腹泻;护理措施 小儿腹泻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病症之一,该病症具有多病原和多因素引发的特点,是一种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出现腹泻的小儿会出现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的现象,同时还伴有发热、呕吐、腹痛及不同程度的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的症状。小儿腹泻主要是2 岁以下的婴幼儿的常见病症,病原是由于病毒、细菌、真菌或是寄生虫引起的,此外,肠道外感染或是由于滥用抗生素进而导致的肠道真菌紊乱、过敏或是家长喂养不当、气候等都会引起小儿腹泻。 1.小儿腹泻的起因小儿腹泻的起因可以分为感染因素和非感染因素两种。 1.1 感染因素(1)肠道内感染肠道内感染是引发小儿腹泻的原因之一,其可能是由于病毒、细菌、真菌或是寄生虫导致的,从临床医学来看,其中由于病毒和细菌而引发的小儿腹泻的比率最高。 ①细菌感染导致小儿出现腹泻的细菌主要是致腹泻的大肠杆菌、弯曲菌以及其他细菌。致腹泻的大肠杆菌涉及到产毒性大肠杆菌、侵袭性大肠杆菌、出血性大肠杆菌以及粘附-聚集性的大肠杆菌;与肠炎相关的弯曲菌则包括空肠型、结肠型及胎儿型三种;其他的常见细菌有耶尔森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糖菌及变形杆菌等等。受到这些细菌的感染都会是小儿出现腹泻的症状。 ②真菌致使小儿腹泻的真菌只要有念珠菌、曲菌以及毛霉菌,而引发小儿腹泻的主要是白色念球菌。 ③寄生虫寄生虫也是引发小儿腹泻的罪魁祸首之一,常见的寄生虫为阿米巴原虫、隐孢子虫以及蓝氏贾第鞭毛虫等。 ④病毒感染病毒感染主要是多发于寒冷季节,此时小儿受到病毒的侵袭而出现腹泻的症状。致使小儿腹泻的病毒主要是诺如病毒、星状病毒及冠状病毒等。 (2)肠道外感染消化功能紊乱也会导致小儿出现腹泻的现象,而且年龄越小情况越常见,该种腹泻的情况不严重,其大便耳钉性状轻微改变,为稀糊状,未出现大量的水分及脓血。 此外,滥用抗生素也会死导致小儿出现腹泻的病因之一。 其往往表现为慢性及迁延性的腹泻。 1.2 肠道外感染因素饮食护理不当、过敏、气候等因素都会导致小儿出现腹泻。 (1)饮食护理不当而出现腹泻主要发生于人工喂养的小儿。由于喂养不定时、不适当或是食物以淀粉类为主、突然断奶都会引发不同程度的腹泻。 (2)一些婴幼儿对牛奶或是大豆等事物存在过敏的现象,进而会引发过敏性腹泻;(3)小儿自身的免疫力差,时候的突然变化常常会导致小儿腹部的不适,进而诱发消化功能紊乱,导致腹泻的出现。 2.小儿腹泻的护理措施2.1 护理注意事项对于出现腹泻的小儿首先评估相关的因素,进而除去病源。小儿腹泻究其根源主要是由于饮食不当或是场内出现感染导致的,因而应该立即停止可能被污染的所有食物以及会导致消化不良、过敏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对于由于感染引发的腹泻需要严格的按照医嘱使用抗感

婴幼儿腹泻试题

婴幼儿腹泻考试题 .单项选择题 (每题 3分,共 20题) 1.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特点下列哪项不正确( ) A 新生儿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 B 婴儿胃呈水平位 C 婴儿幽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 D 婴儿肠道相对较长 E 婴儿肠道固定性较差 2. 婴儿体内含水量较成人相对多,其主 要增多部分是( ) A 细胞外液 B 血浆 C 间质液 D 细胞内液 E 脑脊液 3. 引起小儿腹泻的最常见的病原是( ) A 产毒性大肠杆菌 B 侵袭性大肠杆菌 C 空肠弯曲菌 D 金葡菌 E 白色念珠菌 4. 不造成肠粘膜损伤的腹泻致病菌是( ) A 空肠弯曲菌 B 耶尔森菌 C 金葡菌 D 产毒性大肠杆菌 E 侵袭性大肠杆菌 5. 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最常见病原是( ) A 腺病毒 B 诺沃克病毒 C 轮状病毒 D 埃可病毒 E 柯萨奇病毒 6. 中度脱水的临床表现哪项是不正确的( ) A 失水量为体重的 5%?10% B 皮肤弹性较差 C 眼窝、前囟明显凹陷 D 四肢厥冷 E 尿量明显减少 失水量为 50? 100ml/kg D 尿量极少或无尿 E 眼 ) B 多见于营养不良伴腹泻的病儿 C 易高热,烦 ) 肌张力高、 惊厥 C 细胞内, 外液均减少 D 无 ) 有水、电解质紊乱 D 大便含粘液、 腥臭 E 镜 11. 婴儿腹泻重度脱水的主要诊断依据是( ) A 眼眶前囟深凹 B 皮肤弹性极差 C 哭无泪,尿量极 少 D 精神极度萎靡 E 外周循环 衰竭 12. 中度脱水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 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 B 眼窝及前囟明显凹陷 冷,血 压下降 E 皮肤干燥,弹性极差 13. 小儿腹泻轻度酸中毒时,早期诊断的可靠依据是( A 呕吐、腹泻次数 B 脱水程度 C 酸中毒症状 14. 哪一项提示低血钾( ) A 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加 B 肠鸣音消失, 深大 E 肠鸣音亢进 15. 婴儿腹泻治疗原则包括以下内容,哪项除外( ) A 调整和适当限制饮食 B 纠正水、 电解质紊乱 C 加强护理, 防止并发症 D 控制肠道 内外感染 E 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 1 6.婴儿腹泻的饮食治疗,下述哪项不正确( ) A 腹泻严重者应禁食 B 母乳喂养者可继续哺乳,暂停辅食 C 双糖酶显着缺乏者慎用 糖类食品 D 病毒性肠炎应暂停乳类,改为豆制代乳品 E 人工喂养者,可给等量米汤 或水稀释的牛奶,或脱脂奶 17. 高渗性脱水补液应选择( ) A 等张含钠溶液 B 5%葡萄糖 C 1/2 张含钠液 D 1/3 张含钠液 E 2/3 张含钠液 18. 不能测血钠时补液种类应选择 ( ) 7. 重度脱水临床表现哪项是错误的( ) A 口腔粘膜极干燥 B 四肢厥冷 C 窝和前囟深 陷 8. 除哪一项外,均为低渗性脱水的特点( A 主要是细胞外液减少重点为低钠血症 渴 D 易脱水,休克 E 易嗜睡,昏迷 9. 除哪一项外,均为高渗性脱水的特点( A 高热、出汗多而饮水不足 B 烦燥不安、 明显口渴 E 可出现脑出血或脑血栓形成 10. 婴儿腹泻重型与轻型的主要区别点是( A 发热、呕吐 B 每日大便超过 10 次 C 检有大量脂肪滴 C 哭时泪少, 尿量明显减少 D 四肢厥 ) D 呼吸症状 E 血气分析 四肢肌力低下 C 心音亢进, 心率减慢 D 呼吸

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 作者: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感染学组,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The Subspecialty Groups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 The Society of Pediatrics,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Editorial Board of Chinese Journal of Pediatrics 作者单位: 刊名: 中华儿科杂志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PEDIATRICS 年,卷(期):2009,47(8) 被引用次数:38次 参考文献(7条) 1.方鹤松;段恕诚;董宗祈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 2.胡亚美;江载芳诸福堂实用儿科学 2008 3.Keating JP Chronic diarrhea[外文期刊] 2005 4.EAS Nelson;WK Ko;E Kwan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Diarrhoea in Young Children 2003 5.WHO The treatment of diarrhoea:A manual for physicians and other Senior health workers 2005 6.WHO Diarrhoea treatment guidelines including new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use of ORS and zinc supplementation for clinic-based healthcare workers 2008 7.WHO Technical updates of the guidelines on the IMCI.Evidence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further adaptations 2008 本文读者也读过(8条) 1.叶礼燕.聂晓晶.YE Li-yan.NIE Xiao-jing"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解读[期刊论文]-中华儿科杂志2010,48(4) 2.叶礼燕.金英姬.张亚明.YE Li-yan.JIN Ying-ji.ZHANG Ya-ming对"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的一点疑问及答复[期刊论文]-中华儿科杂志2010,48(4) 3.《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The Editorial Board of Chinese Journal of Pediatrics.The Subspecialty Groups of Neonatology and Child Health Care, The Society of Pediatrics.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喂养建议[期刊论文]-中华儿科杂志2009,47(7) 4.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The Subspecialty Group of Respiratory Diseases,The Society of Pediatrics,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The Editorial Board,Chinese Journal of Pediatrics儿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诊治指南(2009版)[期刊论文]-中华儿科杂志2009,47(2) 5.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The Subspecialty Group of Cardiology,The Society of Pediatrics,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The Editorial Board,Chinese Journal of Pediatrics儿童晕厥诊断指南[期刊论文]-中华儿科杂志2009,47(2) 6.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儿科支气管镜协作组.The Pediatric Bronchoscopy Collaborative Group,The Subspecialty Group of Respiratory Diseases,The Society of Pediatrics,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儿科支气管镜术指南(2009年版)[期刊论文]-中华儿科杂志2009,47(10) 7.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免疫学组.《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The Subspecialty Group of Immunology, Society of Pediatrics,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The Editorial Board of Chinese Journal of Pediatrics婴儿过敏性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期刊论文]-中华儿科杂志2009,47(11) 8.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Society of Pediatrics,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Chines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