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两套题..复习课程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两套题..复习课程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两套题..

题库一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重力式挡土墙抗倾覆稳定性验算时,倾覆力矩和抗倾覆力矩的圆心位置在什么地方?

( A )(A)在墙趾点 (B)通过试算确定最危险滑动面圆心 (C)基坑面与墙身交点

2、重力式挡土墙的抗倾覆、抗滑动、地基承载力和墙身强度等验算都满足要求时,是否可以认为该挡土墙是安全的?( C )

(A)安全 (B)不安全 (C)不一定

3、重力式挡土墙整体稳定性验算时,构成滑动矩的力是由何种力引起的?( C )

(A)墙后主动土压力 (B)墙后主动土压力和水压力 (C)滑动土体的重力

4、重力式挡土墙整体稳定性验算时,滑动与抗滑动力矩的圆心位置在什么地方?( B )

(A)在墙趾点 (B)通过试算确定最危险滑动面圆心 (C)基坑面与墙身交点

5、在砂性土地基上设计一重力式挡土墙,墙后地下水在地表处除须进行整体稳定、抗倾覆、抗滑动、地基承载力和墙身强度验算外,还应作何项目验算?( C )

(A)地基沉降 (B)不均匀沉降 (C)渗透稳定

6、悬臂板桩墙,最大弯矩位置发生在:(其中,Ka、Kp分别为主动土压力、被动

土压力系数,pa为坑底处主动土压力强度,Ea为主动土压力合力)( C )

(A)基坑地面处(B)土压力零点,即距坑底距离 (c)土压力零点以下

7、成孔注浆型钢筋土钉墙的构造要求成孔直径宜取( A )。(A)70mm-120mm (B) 20mm-70mm (C) 100mm-150mm

8、排水沟的界面应根据设计流量确定,排水沟的设计流量应符合( B )规定。

(A)Q≤V/1.2 (B) Q≤V/1.5 (C) Q≤V/1.8

9、道路沉降监测点的间距不宜大于(),且每条道路的监测点不应少于( C )个。

(A)70m,2 (B) 40m,5 (C) 30m,3

10、内支撑结构的施工与拆除顺序,应与设计工况一致,必须遵循( A)的原则。

(A)先支撑后开挖 (B) 先开挖后支撑 (C) 沿施工现场开挖

11、墙后主动土压力分布形式是墙顶小,随着深度逐渐增大,因此,采用锚拉结构时,顶锚与底锚长度之间关系是(B)

(A)顶锚短,底锚长 (B)顶锚长,底锚短 (C)顶锚、底锚不宜太长

12、所谓刚性支挡结构,其特点是(B)

(A)支挡结构侧向不发生位移(B)支挡结构本身不能承受弯矩和拉应力(C)具有钢筋混凝土支撑结构

二、填空题(每小空1分,共20分)

1、排桩采用(素混凝土)桩与(钢筋混凝土桩)间隔布置的钻孔咬合桩形式时,支护桩的桩径可取 800mm~1500mm,相邻桩咬合长度不宜小于(200mm)。素混凝土桩应采用塑性混凝土或强度等级不低于(C15)的超缓凝混凝土,其初凝时间宜控制在 40h~70h之间,坍落度宜取 12mm~14mm。

2、为保证(支护结构)、(基坑开挖)、(地下结构)的正常施工,(防止地下水)变化对基坑周边环境产生影响所采用的截水、降水、排水、回灌等措施。

3、支撑式支挡结构,可将整个结构分解为(挡土结构)、内支撑结构分别进行分析;(挡土结构)宜采用平面杆系结构弹性支点法进行分析;(内支撑结构)可按平面结构进行分析,挡土结构传至内支撑的荷载应取挡土结构分析时得出的支点力;对挡土结构和内支撑结构分别进行分析时,应考虑其相互之间的(变形协调);

4、锚拉结构宜采用(钢绞线锚杆);承载力要求较低时,也可采用(钢筋锚杆);当环境保护不允许在支护结构使用功能完成后锚杆杆体滞留在地层内时,应采用可拆芯钢绞线锚杆。

5、基坑降水可采用(管井)、(真空井点)、(喷射井点)等方法进行。

6、当基坑开挖面上方的(锚杆)、(土钉)、(支撑)未达到设计要求时,严谨向下超挖土方。

7、本规程适用于一般地质条件下(临时性建筑基坑支护)的勘察、设计、施工、检测、(基坑开挖与临测)。对湿陷性土、多年冻土、膨胀土、盐渍土等(特殊土或岩石基坑),应结合当地工程经验应用本规程。

8、锚拉式支挡结构和(支撑式)支挡结构,当坑底以下为软土时,其嵌固深度应符合下列以最下层支点为轴心的(圆弧滑动稳定性)要求。

9、排桩采用(素混凝土)桩与(钢筋混凝土桩)间隔布置的钻孔咬合桩形式时,支护桩的桩径可取 800mm~1500mm,相邻桩咬合长度不宜小于(200mm)。素混凝土桩应采用塑性混凝土或强度等级不低于(C15)的超缓凝混凝土,其初凝时间宜控制在 40h~70h之间,坍落度宜取 12mm~14mm。

10、地下连续墙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的有关规定进行计算,但其(弯矩、剪力)设计值应按本规程第 3.1.7 条确定。

11、内支撑结构的(施工与拆除)顺序,应与(设计工况)一致,必

须遵循先支撑后开挖的原则。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支撑预加压力值不宜大于支撑力设计值的0.4~0.6倍。(×)

支撑预加力值宜取支撑轴向压力标准值的0.5~0.8倍(4.1.8条 4.9.9)

2、锚杆预加力值(锁定值)应根据地层条件及支护结构变形要求确定,宜取为锚杆轴向受拉承载力设计值的0.50~0.65倍。(×)

锚杆锁定值宜取锚杆轴向拉力标准值的0.75~0.9倍(4.1.8条,4.7.7条)

3、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

为保护地下主体结构施工和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采用的临时性支挡、加固、保护与地下水控制的措施。(未找到)

4、支护结构构件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作用基本组合的综合分项系数不应大于1.25。(×)

支护结构构件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作用基本组合的综合分项系数不应小于1.25。(3.1.6条)

5、基坑外宜布置勘探点,其范围不宜小于基坑深度的2倍。(×)

基坑外宜布置勘探点,其范围不宜小于基坑深度的1倍。(3.2.1条)

6、悬臂式结构适用于较深的基坑。(×)

悬臂式结构适用于较浅的基坑。(表3.3.2)

7、地下连续墙的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宜取C30~C40。(√)(4.5.5条)

8、钢筋笼制作时,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受力较大处。(√)(4.4.3条)

9、基坑采用截水帷幕时,地下水位以下的锚杆注浆应取孔口封堵措施。(√)(4.8.4条)

10、高压喷射注浆的施工作业顺序应釆用隔孔分序方式,相邻孔喷射注浆的间隔时间不宜小于21h。(×)

高压喷射注浆的施工作业顺序应釆用隔孔分序方式,相邻孔喷射注浆的间隔时间不宜小于24h。(7.2.12条)

11、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应综合考虑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基础类型、基坑开挖深度、降排水条件、周边环境对基坑侧壁位移的要求、基坑周边荷载、施工季节、支护结构使用期限等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合理设计、精心施工、严格监控。

正确答案:

基坑支护设计、施工与基坑开挖,应综合考虑地质条件、基坑周边环境要求、主体地下结构要求、施工季节变化及支护结构使用期等因素,因地制宜、合理选型、优化设计、精心施工、严格监控。

12、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

正确答案:为保护地下主体结构施工和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采用的临时性支挡、加固、保护与地下水控制的措施。

13、锚杆预加力值(锁定值)应根据地层条件及支护结构变形要求确定,宜取为锚杆轴向受拉承载力设计值的0.50~0.65倍。

正确答案:锚杆锁定值宜取锚杆轴向拉力标准值的0.75~0.9倍,且应与本规程第4.1.8条中的锚杆预加轴向拉力一致。

14、支撑预加压力值不宜大于支撑力设计值的0.4~0.6倍。

正确答案:预加轴向压力的支撑,预加力值宜取支撑轴向压力标准值的0.5~0.8倍,且应与本规程第4.1.8条中的支撑预加轴向压力一致。

15、土钉墙:采用土钉加固的基坑侧壁土体与护面等组成的支护结构。

正确答案:由随基坑开挖分层设置的、纵横向密布的土钉群、喷射混凝土面层及原位土体所组成的支护结构。

四、简答题(共50分)

1、在对内支撑系统进行布置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在对内支撑系统进行布置时,应注意以下要求:

(1)能够因地制宜合理选定支撑材料和支撑体系布置形式,使其综合技术指标得以优化;

(2)支撑体系受力明确,充分协调发挥各杆件的力学性能,安全可靠,经济合理,能够在稳定性和控制变形方面满足对周围环境保护的设计标准要求;

(3)支撑布置能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方便土方开挖和主体结构的快速施工要求。

2、试简述井点降水的类型及各自适用条件。

井点类型主要有一(多)级轻型井点、喷射井点、深井井点及电渗井点等。井点类型主要有一(多)级轻型井点适用于渗透系数为10-2~10-5 cm/s的粉砂、砂质或粘质粉土、含薄层粉砂的粉质粘土,降水深度为3~6(6~10)m;喷射井点多用于渗透系数为10-3~10-6 cm/s的粉砂、砂质或粘质粉土、粉质粘土、含薄层粉砂夹层的粘土和淤泥质粘土,降水深度为8~20m;深井井点一般用于降水深度大于10m、渗透系数大于10-5 cm/S的粉砂、砂质粉土、含薄层粉砂的粉质粘土、含薄层粉砂的粘土和淤泥质粘土;电渗井点可用于渗透系数小于10 -6 cm/s的粉质粘土、粘土。

3、基坑监测的项目主要有哪些?

P105页 8.2.1条

4、何谓土钉墙?适用范围如何?如何设计?

土钉墙是指采用土钉加固的基坑侧壁土体与护面等组成的支护结构。土钉墙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或经人工降水后的人工填土、粘性土和弱胶结砂土的基坑支护或边坡加固;不宜用于含水丰富的粉土、细砂层、砂砾石层和淤泥质土,并不得用于没有自稳能力的淤泥和软弱土层。

土钉墙的设计内容包括:

(1)确定土钉墙的结构尺寸。

(2)土钉参数的设计。

(3)土钉抗拉承载力计算。

(4)土钉墙整体稳定性验算。

土钉墙支护设计的过程如下:

a.确定土钉墙的结构尺寸

土钉墙的高度由开挖深度确定,开挖面坡度可取600~ 90°,并尽可能减小其坡度。土钉墙分层分段施工,每层开挖的最大高度取决于土体自稳的能力。在砂性土中,每层开挖高度一般为0.5~ 2m,在粘性土中可以增大一些。开挖高度一般与土钉的竖向间距相同,常用1~1. 5m,每层开挖的纵向长度一般取10m。

b.土钉参数的设计

c.土钉抗拉承载力计算

d.土钉墙整体稳定性验算

5、支护结构选型时,应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P14页 3.3.1条

6、土层锚杆与土钉墙主要区别在哪些方面?(3分)

土层锚杆是一种一端固定在开挖基坑外的稳定地层内,另一端与围护墙相连接的受拉杆件;而土钉墙是以土钉作为主要受力构件的边坡支护技术,它有密集的土钉群、被加固的原位土体、喷射混凝土面层和必要的防水系统组成。

7、试简述支护结构的类型及其各自主要特点。(5分)

重力式挡土墙。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施工噪音低、振动小、速度快、止水效果好、造价经济等优点;缺点是宽度大,需要占用基地红线内一定面积,而且墙身位移较大。主要适用于软土地区、环境要求不高、开挖深度不大于7m的情况。

排桩或地下连续墙式挡土结构。根据有无支撑以及支撑设置的位置,又可分为:悬臂桩墙式挡土结构、单层或多层内支撑桩墙式挡土结构、单层或多层土层锚杆桩墙式挡土结构。悬臂桩墙式挡土结构的特点是:基坑内施工方便,内力和变形均较大,当环境要求较高时,不宜用于开挖较深的基坑;单层或多层内支撑桩墙式挡土结构的特点是:有效减少围护墙体的内力和变形,通过设置多道支撑可用于开挖很深的基坑,但对土方的开挖以及地下结构的施工带来较大不便;单层或多层土层锚杆桩墙式挡土结构的特点是:基坑开敞,坑内挖土及地下主体结构施工方便,造价经济,适用于基坑周围有较好土层,锚杆施工范围内无障碍物,周围环境允许打设锚杆等条件,缺点是稳定性及变形依赖于锚固效果。

8、进行重力式水泥土挡土墙设计时,需进行哪些基本验算?(3分)

进行重力式水泥土挡土墙设计,需进行抗倾覆验算、抗滑验算、抗渗验算、整体圆弧滑动稳定验算、墙体结构强度验算。

7、排桩或地下连续墙式支护结构进行坑底抗隆起稳定验算时,应采用什么土层的c,Φ值?(3分)

采用围护墙底以下滑移线场影响范围内地基土的c,Φ峰值。

9、基坑开挖与支护设计应包括哪些内容?应具备哪些资料?(10分)

(1)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应从稳定性、强度和变形3个方面满足设计要求。

1)稳定性。主要是指基坑周围土体的稳定性,即不发生土体的滑动破坏,因渗流造成流砂、流土、管涌以及支护结构、支撑体系的失稳。

2)强度。支护结构(包括支撑体系或锚杆结构)的强度应满足构件强度设计的要求。

3)变形。因基坑开挖造成的地层移动及地下水位变化引起的地面变形,不得超过基坑周围建筑物、地下设施的允许变形,不得影响基坑工程基桩的安全或地下结构的施工。

(2)由以上分析可知,基坑开挖与支护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支护体系的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和选型。

2)支护结构的强度、稳定和变形计算。

3)基坑内外土体的稳定性验算。

4)基坑降水或止水帷幕设计以及围护墙的抗渗设计。

5)基坑开挖与地下水变化引起的基坑内外土体的变形及其对基础桩、邻近建筑物和周边环境的影响。

6)基坑开挖施工方法的可行性及基坑施工过程中的监测要求。

(3)基坑开挖与支护设计应具备下列资料:

1)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用以了解工程地质及水文情况。

2)建筑总平面图、地下管线图、地下结构的平面图和断面图,为基坑工程设计而提供的建筑总平面图应标明用地的红线范围。

3)临近建筑物和地下设施的类型、分布情况和结构质量的检测评价。

10、何谓土层锚杆?什么情况下使用土层锚杆?(5分)

锚杆是一种受拉杆件,其一端与支挡结构物(如地下连续墙、灌注桩体与边坡的腰梁、H形钢桩等)连结,另一端则锚固在稳定的岩(土)层中,以承受作用在结构物上的侧土压力、水压力等,并利用地层的锚固力以维持结构物的稳定。锚固在岩(土)层中的锚杆称为土层锚杆。

土层锚杆适用于砂土与粘性土地基,土层锚杆长度可达50m,粘性土中最大锚固力可达l000kN。对于软粘土土层,锚杆使用较少,它可提供的锚固力要小得多且多为深基坑围护工程中采用的临时性土层锚杆。

题库二

一、单选题(每题4个选择项,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基坑的设计使用期限是指设计规定的从基坑开挖到预定深度至()时段。(B) 2.1.5条

A、完成建筑物设计使用年限的;

B、完成基坑支护使用功能的;

C、完成基坑开挖的;

D、完成建筑物结构封顶的。

2、土钉是设置在基坑侧壁土体内的承受拉力与()的杆件。()(A) 2.1.18条

A、剪力;

B、土体垂直压力;C,土体侧向压力;

C、摩擦力。

3、支护结构失效、土体过大变形对基坑周边环境或主体结构施工安全的影响分为()、严重、不严重;?()(B)表3.1.3 A、非常严重;B、很严重;

C、特别严重;

D、一般严重。

4、对采用水平内支撑的支撑式结构,当不同基坑侧壁的支护结构水平荷载、()等不对称时,应分别按相应的荷载及开挖状态进行支护结构计算分析。(C) 4.1,2条第二段

A、基坑开挖顺序;

B、基坑支护结构类型;

C、基坑开挖深度;

D、支护结构垂直结构荷载。

5、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时,其质量检测应采用低应变动测法检测桩身完整性,检测桩数不宜少于总桩数的(),且不得少于5根;(B)4.4.10条

A、10%;

B、20%;

C、30%;

D、35%。

地下连续墙的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宜取()。(B) 4.5.5条

A、C20~C30;

B、C30~C40;

C、C30~C45;

D、C20~C45。

7、检测数量不应少于锚杆总数的(),且同一土层中的锚杆检测数量不应少于3根;(A) 4.8.8条第1条 A、5%;B、10%;C、15%;D、20%。

8、支撑标高的允许偏差应为()(D) 4.10.10条第1条

A、50mm;

B、45mm;

C、40mm;

D、30mm。

当有地下水时,对易产生流砂或塌孔的砂土、粉土、碎石土等土层,应通过()确定土钉施工工艺和措施。(D) 5.4.2条

A、施工经验;

B、设计要求;

C、场地施工条件;

D、试验。

10、水泥土搅拌桩的施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的规定。(C) 6.3.1条

A、《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B、《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

C、《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

D、《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

11、当支护结构构件强度达到开挖阶段的设计强度时,方可向下开挖;对采用预应力锚杆的支护结构,应在施加预加力后,方可开挖下层土方;对土钉墙,应在土钉、喷射混凝土面层的养护时间大于()后,方可开挖下层土方。(C)

8.1.1条第1条

A、0.5d;

B、1d;

C、2d;

D、3d。

12、当基坑开挖面上方的锚杆、土钉、支撑未达到设计要求时,()向下超挖土方。(D) 8.1.3条

A、不宜;

B、不可;

C、不应;

D、严禁。

13、采用锚杆或支撑的支护结构,在未达到设计规定的拆除条件时,严禁拆除锚杆或支撑。(A) 8.1.4条

A、严禁;

B、不应;

C、不可;

D、不宜。

14、基坑周边施工材料、设施或车辆荷载()超过设计要求的地面荷载限值。(A) 8.1.5条

A、严禁;

B、不应;

C、不可;

D、不宜。

15、安全等级为一级、二级的支护结构,在基坑开挖过程与支护结构使用期内,()进行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监测和基坑开挖影响范围内建(构)筑物、地面的沉降监测。(D) 8.2.2条

A、可;

B、宜;

C、应;

D、必须。

二、多选题(每题4-5个选择项,少选和多选均不得分)

1、基坑支护应满足的功能要求是什么?()(ABCD) 3.1.2条

A、保证基坑周边建(构)筑物安全和正常使用;

B、周边地下管线安全和正常使用;

C、周边道路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D、保证主体地下结构的施工空间;

E、满足整体结构的施工要求。

2、支护结构选型时,应综合考虑下列因素:()(ABCDE) 3.3.1条

A、基坑深度;

B、土的性状及地下水条件;

C、基坑周边环境对基坑变形的承受能力及支护结构一旦失效可能产生的后果;

D、主体地下结构及其基础形式、基坑平面尺寸及形状;

E、经济指标、环保性能和施工工期等。

3、计算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水平荷载时,应考虑下列因素:()(BCDE)

3.4.1条

A、基坑内土的自重(包括地下水);

B、基坑周边既有和在建的建(构)筑物荷载;

C、基坑周边施工材料和设备荷载;

D、基坑周边道路车辆荷载;

E、冻胀、温度变化等产生的作用。

4、排桩的桩型与成桩工艺应根据桩所穿过土层的性质、地下水条件及基坑周边环境要求等选择()等桩型。(ABCDE) 4.3.1条第1段

A、混凝土灌注桩;

B、型钢桩;

C、钢管桩;

D、钢板桩;

E、型钢水泥土搅拌桩。

5、当锚杆穿过的地层附近存在既有地下管线、地下构筑物时,应在调查或探明其()等情况后再进行锚杆施工。(ABCD) 4.8.1条

A、位置;

B、走向;

C、类型;

D、使用状况;E附近居民情况。

6、内支撑结构选型应符合下列哪些原则:()(ABCDE) 4.9.2条

A、宜采用受力明确、连接可靠、施工方便的结构形式;

B、宜采用对称平衡性、整体性强的结构形式;

C、应与主体地下结构的结构形式、施工顺序协调,应便于主体结构施工;

D、应利于基坑土方开挖和运输;

E、需要时,应考虑内支撑结构作为施工平台。

7、对预加轴向压力的钢支撑,施加预压力时应符合下列哪些要求:()(ABCDE) 4.10.6条

A、对支撑施加压力的千斤顶应有可靠、准确的计量装置;

B、千斤顶压力的合力点应与支撑轴线重合,千斤顶应在支撑轴线两侧对称、等距放置,且应同步施加压力;

C、千斤顶的压力应分级施加,施加每级压力后应保持压力稳定10分钟后方可施加下一级压力;预压力加至设计规定值后,应在压力稳定10分钟后,方可按设计预压力值进行锁定;

D、支撑施加压力过程中,当出现焊点开裂、局部压曲等异常情况时应卸除压力,在对支撑的薄弱处进行加固后,方可继续施加压力;

E、当监测的支撑压力出现损失时,应再次施加预压力。

8、地下水控制应根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基坑周边环境要求及支护结构形式选用()或其组合方法。

A、截水;

B、降水;

C、水泵抽水;

D、集水明排;

E、有关防渗处理。(ABD)

7.1.1条

9、软土基坑开挖尚应符合下列哪几条规定:()(ACDE) 8.1.2条

A、应按分层、分段、对称、均衡、适时的原则开挖;

B、桩基施工完成,不做处理,经监理、业主同意即可组织;

C、当主体结构采用桩基础且基础桩已施工完成时,应根据开挖面下软土的性状,限制每层开挖厚度;

D、对采用内支撑的支护结构,宜采用开槽方法浇筑混凝土支撑或安装钢支撑;开挖到支撑作业面后,应及时进行支撑的施工;

E、对重力式水泥土墙,沿水泥土墙方向应分区段开挖,每一开挖区段的长度不宜大于40m。

10、试验锚杆的()应与工程锚杆相同。(ABCE)附录A 1.1

A、参数;

B、材料;

C、施工工艺;

D、操作工人;

E、及其所处的地质条件。

三、判断题

1、支护结构可采用上、中、下部以不同结构类型组合的形式。()(错,没有中部)。表3.3.2下注:2

2、对松散或稍密的砂土、稍密的粉土、软土等易坍塌或流动的软弱土层,对钻孔灌注桩宜采取改善泥浆性能等措施,对人工挖孔桩宜采取减小每节挖孔和护壁的长度、加固孔壁等措施。()(对)。,4.4.2的第2条。

3、混凝土灌注桩采用沿横向分段配置不同钢筋数量时,钢筋笼制作和安放时应采取控制非通长钢筋竖向定位的措施。()(错,沿纵向)。 4.4.4条

4、当锚杆固结体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且不小于15MPa后,方可进行锚杆的张拉锁定。()(对)。4.8.7的第1条

5、基坑周边建筑物沉降监测点应设置在建筑物的结构墙、柱上,并应分别沿平行、垂直于坑边的方向上布设。在建筑物邻基坑一侧,平行于坑边方向上的测点间距不宜大于15m。垂直于坑边方向上的测点,宜设置在柱、隔墙与结构缝部位。垂直于坑边方向上的布点范围应能反映建筑物基础的沉降差。必要时,可在建筑物内部布设测点。

(对)。8.2.4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