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华为

华为

华为
华为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广东深圳市的生产销售电信设备的员工持股的民营科技公司,于1988年成立于中国深圳,是电信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的主要营业范围是交换,传输,无线和数据通信类电信产品,在电信领域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网络设备,服务和解决方案.

Huawei Technology Co. Ltd is a company which produces and sales telecommunication equipment. Its headquarter is located in Shenzhen city , Guangdong province and it’s a employee-owned private technology company which was established in 1988 ,Shenzhen ,China .The company is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solutions provider .The main business scope of Huawei is exchange ,transmission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 and data communication products and providing customers around the world network equipment ,services and solutions in the field of telecommunications.

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

The products and solutions of Huawei have been used in more than 100 countries, these serve 45 of the world’s top 50 operators and one-third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业务涵盖了移动、宽带、IP、光网络、电信增值业务和终端等领域,致力于提供全IP融合解决方案,使最终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任何终端享受一致的通信体验,丰富人们的沟通与生活。Huawei is a world-leading telecom solutions provider. Huawei’s business covers mobile, broadband ,IP ,optical network ,telecommunication value-added services and terminals ,etc. It’s committed to providing all-IP integration solution which makes the end-user enjoy consistent experience of communicating through any terminal at anytime anywhere and rich people’s communication and life.

华为2009年的销售额达218.21亿美元(1491亿元人民币),净利润达26.72亿美元(183亿元人民币),成为继联想集团之后,成功闯入世界500强的第二家中国民营科技企业,也是500强中唯一一家没有上市的公司,排名第397位。2011年财富世界500强发布,华为排名上升至351位,营业收入27355.7百万美元。

The sales of Huawei in 2009 is 21.821 billion dollars (149.1 billion yuan), the net profit reaches 2.672 billion dollars (18.3 billion yuan). Huawei became the second private technology enterprises in China which was managed to get into the Fortune Global 500 and is also the only unlisted company in the Fortune Global 500, ranked 397th. The Fortune Global 500 published that Huawei’s ranking rose to 351, the operating revenue of 27.3557 billon dollars.

2009年华为全球销售收入1491亿元人民币(约合218亿美元),同比增长19%。营业利润率14.1%,净利润183亿元人民币,净利润率12.2%。

In 2009, compared with last year, the income of Huawei increased 19%, reaching 149.1 billion RMB. The sale profit rate was 14.1%, the profit was 18.3billion RMB, and the profit rate was 12.2%

根据收入规模计算,华为已经成功跻身全球第二大设备商。2010年,华为销售收入达18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2%,这使其进一步稳固了全球第二大综合通信设备提供商的位置。而一旦在2011年继续保持20%的增长,华为将在规模上超越爱立信,成为全球最大的综合通信设备商。

According to the scale of income, Huawei has become the second largest equipment company .In 2010, compared with last year ,the income of Huawei increased its position in equipment companies .Once in 2011,the increase still was 20%,Huawei would become the largest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mpany because of the scale larger than Alinxin.

2011年上半年,华为实现销售收入983亿元,同比增长11%;实现营业利润124亿元。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表示,借助终端和企业业务的增长,预计华为在今年全年将完成1990 亿元的销售收入

In the first half of 2011, Huawei achieved the goal of profit reaching 98.3 billion yuan which had increased 11% compared with last year and the income had reached 12.4 billion yuan. Meng Wanzhou, the CEO of Huawei, showed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terminals and enterprise profession, Huawei would achieve the profit of 199 billion yuan.

华为市场的现状与格局

华为市场的现状与格局 一.手机市场的现状与格局 2014年,对中国手机厂商而言,是充满变革的一年。随着4G 商用和硬件成本降低,中国智能手机产业迎来发展的“黄金时代”,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以华为、小米为代表的国产手机企业强势崛起,出货量迅猛增长,品牌认知度显著提升。同时,由于运营商渠道调整,电商及公开渠道比重加大,产品“同质化”现象加剧,“价格战”日趋激烈。而且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用户需求的多样化,移动数据流量和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快速发展,必然将推动移动智能终端普及率越来越高。下图演示了自2007年以来全球手机销量的快速增长,其销量和增幅如下图所示: 2007-2014年全球手机销量和增速

以中国为例,2010年以来,中国移动智能终端出货量以年均150%的速度加速增长,并在2012年达到170%的最高值,2012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2.07亿部,中国智能出货量为5300万部,比上一年同期增长了62%;2012年全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75亿部,比2011年增长了96%,在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中占比26%,而在2011年,这一数值仅为19%。2013年前8月,我国移动智能终端出货量为2.9亿部,同比增长100%,移动智能终端占移动终端的比例为72.2%,与2012年底相比提高了16.9个百分点。2014年全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销量更是超过了 4.07亿部。据市场研究公司Flurry,Analytics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称,中国将有望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智能设备市场。 二.竞争态势分析 2014年全球手机终端销售量总计近19亿支,较2013年同期成长3.9%;所有区域在2014年均见成长,除了日本和西欧分别衰退了2.8%和9.1%。

华为行业趋势报告

华为行业趋势报告: 用数字赢未来,数字化重构新商业 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也是一部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半个多世纪以来,精彩纷呈的ICT技术,汇聚成了波澜壮阔的互联网,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带入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今天,人类社会已经步入网络时代和信息时代,但,这仅仅是一个起点,我们正在迎来信息社会的下一波浪潮。信息社会不可阻挡。 “Internet+”驱动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融合,引领下一波信息化浪潮 今天,我们已经处在无处不在的网络连接中,也处于各种各样信息的包围中,但,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基本上还是平行的,或者说耦合得还不够紧密。信息时代,对任何传统企业和传统产业,“Internet+”都会成为创新焦点,或者说传统企业和传统产业要借助Internet来实现重构,驱动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深度融合,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互联网不仅仅是基础设施,更是全新的思维模式。

互联网的核心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连接”,成为电力一样的基础设施,极大地提高了效率和降低了成本。但是,互联网的价值远不止于此,更大的变革和深远影响来自思维方式的改变和变革,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其核心是以“全连接和零距离”来重构我们的思维模式,人和人之间、企业和客户之间、商业伙伴之间,都是全连接和零距离的。 因此,企业的思维模式、商业模式、营销模式、研发模式、运营模式、服务模式等,都必须以互联网的时代特征为出发点进行重构,不是仅仅把互联网作为工具叠加在传统模式之上,其中,思维模式的重构是第一位的,因为思维模式是行动的指南。 从价值传递环节向价值创造环节渗透,互联网将深度改造传统产业。 商业过程纷繁复杂,概括起来包括价值创造和价值传递两大环节。在价值传递环节,主要是我们常说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而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则打通了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互联网已经全面渗透并改造了价值传递环节,实现了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融合,减少甚至消灭了中间环节,重构了商业链条。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发展现状及核心竞争力分析研究背景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发展现状及核心竞争力分析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我国的经济经历了持续且健康的增长,尤其是我国通信行业的迅速发展,使得通信行业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支柱性产业之一。通信行业的迅猛发展,通信产品和服务供给的各个环节日臻完善,各个通信企业的经营模式、发展战略、核心竞争力等等也已经成熟。其中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自1987年成立以来,迅速在国内成长,并且走出国门,开启了国际化历程。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国内外的通信行业知名度极大,主要营销领域为科技产品的生产,公司性质为民营,其创建时期为1987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华为公司不断地发展、进步、提高,逐渐在市场上站稳了脚步。现阶段,将中国各大知名企业进行综合实力排序后,发现华为公司稳居前五百强。在全球各大电信运营商中,华为产品的身影随处可见。全球排名前五十的电信运营商中百分之九十多家均可见到华为产品的身影。 对于华为公司现阶段的公司规模,员工数量高达十八万多,且在不断发展的历程中华为公司始终对人才方面给予了高度重视,华为公司因其性质为科技型所以始终极其注重研发人才培养,并且其用于科研的开销花费也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换句话说,这种注重研发的态度直接决定了华为公司发展速度的高快且在市场竞争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能在国内甚至国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一定有其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在支持其发展。 1.1.2 研究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也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在发展过程中,现阶段的资本、商品、服务、技术等越过国界的流量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全球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增强,经济贸易也越来越密切,所以说世界经济发展一定会趋向于经济全球化转化。为了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并跟上时代进步的脚步,企业一定要做出正确且可行性强的选择。 本文之所以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作为研究分析对象,是因为华为公司的案例具有典型性和参考性。华为公司由最开始的注册资金仅为两万元的小公司发展到现在年营业额为七千多亿元的通信产业巨头,它一路发展走过来的经验以及教训值得现在正在成长的国内外科技公司学习和借鉴。 本文的研究分析会从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出发,分析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发展现状以及核心竞争力,对于提升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及别的通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也对于促进中国通信产业的健康蓬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华为公司的市场定位及战略分析

一、华为公司的市场定位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基地。华为的产品主要涉及通信网络中的交换网络、传输网络、无线及有线固定接入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及无线终端产品,为世界各地通信运营商及专业网络拥有者提供硬件设备、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我们小组研究的是华为公司的手机市场,华为旗下包括荣耀系列的不同型号手机。 企业的营销定位策划可分为产品定位策划、品牌定位策划和企业定位策划。1、企业定位策划 华为手机是非常注重自主技术的,华为有着自己的集成芯片(A-SIC)。在1999年的时候,华为就意识到技术要自己有,身杆子才能硬。在当时及其困难的情况下,很多声音说不如直接购买西方的技术,但是华为依旧选择自主研发这条路,事实证明,华为是正确的,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目前华为在手机市场拥有华为、荣耀两大品牌。华为一直以旗舰机而出名,比如华为的MATE系列、P系列都是提到华为就能联想到的,华为一直在旗舰机上费尽心思,在高端手机市场已有了一席之地。荣耀系列就是华为在性价比市场上的一席之地了,自从小米带来性价比手机这个概念之后,各个手机厂家越来越注重这方面市场,纷纷降低自身的利润、降低成本,荣耀对于华为也是如此。 2、品牌定位策划 华为——华为的高端旗舰手机 荣耀——华为的性价比手机 3、产品定位策划 (p系列) p系列是华为的高端旗舰之一,华为的P20系列在当时最吸引让人的就是他的拍照功能,在当时的手机市场连三星、苹果比其他都是略逊一筹,它搭载的处理器是华为自主研发海思麒麟芯片,价格在3500-6000之间。 (荣耀) 荣耀是华为的性价比手机,荣耀20与当时旗舰P20用的是同样的处理器,价格却是在2000多元左右,整体来个在机身材料、音质等方面还有明显差距,但在同价位手机市场来看,确实是一颗闪闪发亮的新星。 二、4PS策略 1、产品 华为自主研发的优势,受到许多爱国人士的追捧,加上之前以5G为开端的中美贸易战,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华为,慢慢演变成一种独特的巨大优势。在这随着海思麒麟的不断成熟,比起高通骁龙也差不了多少,华为的高端旗舰市场前景广阔。在中国市场慢慢成为大人们的一号选择对象。 2、价格

华为公司的战略分析报告

华为公司战略分析 公司情况介绍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基于客户需求持续创新,在电信基础网络、业务与软件、专业服务和终端等四大领域都确立了端到端的领先地位。凭借在固定网络、移动网络和IP 数据通信领域的综合优势,华为已成为全IP 融合时代的领导者。目前,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 全球运营 华为实施全球化经营的战略,已成长为一个全球化公司。 华为在海外设立了22个地区部,100多个分支机构,可以更加贴近客户,倾听客户需求并快速响应。 华为在美国、德国、瑞典、俄罗斯、印度及中国等地设立了17个研究所,每个研发中心的研究侧重点及方向不同。采用国际化的全球同步研发体系,聚集全球的技术、经验和人才来进行产品研究开发,使华为的产品一上市,技术就与全球同步。 华为还在全球设立了36个培训中心,为当地培养技术人员,并大力推行员工的本地化。全球范围内的本地化经营,不仅加深了华为对当地市场的了解,也为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社会 Thailand Saudi Arabia India Nepal Pakistan Russia Kazakhstan Kyrgyzstan South Korea Malaysia Vietnam Philippines Ukraine Egypt Germany Singapore Indonesia Australia Kenya South Africa Zimbabwe Algeria Morocco UK Argentina Chile Peru Colombia Mexico USA Nigeria HUAWEI TECHNOLOGIES (Headquarters) Tunisia France Canada Bangladesh UAE Portugal Italy Brazil Netherlands Poland Sweden Shenzhen Spain Bulgaria Uzbekistan Ecuador Venezuela Turkey Turkmenistan Greece Romania Sri Lanka Cambodia Paraguay Japan Greenland Cuba

华为公司背景和现状

华为公司概况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围绕客户的需求持续创新,与合作伙伴开放合作,在电信网络、企业网络、消费者和云计算等领域构筑了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优势。华为致力于为电信运营商、企业和消费者等提供有竞争力的 ICT 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提升客户体验,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目前,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170 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1/3的人口。 华为公司以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为愿景,运用信息与通信领域专业经验,消除数字鸿沟,让人人享有宽带。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华为通过领先的绿色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及其他行业降低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创造最佳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回顾华为创立之初,没有可以依赖的技术、人才、资源,全体华为人始终以客户第一、积极进取、创新求实的信念,依靠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度过了发展中所面临的超乎想象的困难和挑战,赢得了全球越来越多客户和合作伙伴的信赖。 1996年以来,华为公司坚持国际化战略不动摇,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经过十年艰苦的拓展,终于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较大的成绩,2005年国际市场销售占总销售额的58%。与世界一流的管理咨询公司合作,持续地进行管理变革,引入业界最佳实践,建立了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流程化运作管理体系。以开放的心态,积极向西方学习,构筑和谐整体,实现“和而不同” 的东方智慧,共同构建面向未来多赢的、共同生存的发展模式,共同创造客户价值。

今天,华为公司的GSM/WCDMA/CDMA产品服务全球超过1.4亿用户,基站部署超过20万个;2.3亿多线交换接入网在世界各地运行;智能网用户超过5亿……,总计服务全球超过10亿用户。同时,华为公司全面通过了英国电信(BT)、沃达丰(Vodafone)、法国电信(FT)等运营商的严格认证,并进入28个全球前50强的运营商,这表明华为公司的管理已和国际接轨,日趋成熟。 华为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是成就顾客、艰苦奋斗、自我批判、开放进取、至诚守信、团队合作。华为坚信有了这些才能使自己更加聚焦、创新、稳健、和谐的发展,继续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通过持续的创新,支持客户实现网络转型并不断推出有竞争力的业务,更加国际化、职业化,更加聚焦客户,与客户及合作伙伴一道,构建和谐商业环境、实现自身健康成长。 在研究开发这方面,华为在德国、瑞典、美国、印度、俄罗斯、日本、加拿大、土耳其、中国等地设立了16个研究所,进行产品与解决方案的研究开发人员约70,000名(占公司总人数45%)。聚焦在ICT领域的关键技术、架构、标准等方向持续投入,致力于提供更宽、更智能、更高能效的零等待管道,为用户创造更好的体验。截至2013年12月31日,华为累计申请中国专利44,168件,外国专利申请累计18,791件,国际PCT专利申请累计14,555件。累计共获得专利授权36,511件。2013年,华为的研发费用支出为人民币30,672百万元,占收入的12.8%。近十年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人民币151,000百万元。

报告称华为、阿里、腾讯、联想等十家新基建代表企业构成“China Built”

报告称华为、阿里、腾讯、联想等十家新基建代表企业构成 “China Built” 摘要: 8月26日,经济学家管清友及其创办的如是金融研究院,发布了《新基建,新动能,新征程》报告。报告梳理了新基建七大产业链中约500家企业的参与情况,并重点分析了其中10家核心代表企业,包括华为、阿里、腾讯、联想集团、宁德时代、京东方等,10家企业共同构成“China Built”,代表推动新基建落地的企业力量。 8月26日,经济学家管清友及其创办的如是金融研究院,发布了《新基建,新动能,新征程》报告。报告梳理了新基建七大产业链中约500家企业的参与情况,并重点分析了其中10家核心代表企业,包括华为、阿里、腾讯、联想集团、宁德时代、京东方等,10家企业共同构成“China Built”,代表推动新基建落地的企业力量。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 报告指出,新基建包含5G基站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特高压、城际高铁以及轨道交通七大产业链。分布在产业链中的各个企业,是新基建技术创新、产业创新的主体。为此,报告梳理了各大

产业链的细分领域和对应的约500家公司的参与情况。

约500家企业当中,上市企业占78%,总市值约26万亿元,2019年总营收约12万亿元,占到2019年中国GDP的13%。 七大领域当中,企业总市值最高的是工业互联网,其次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但在营收方面,城际高铁与轨道交通领域的企业创造了更高的营收;净利润方面,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的企业有更好的表现。 报告同时提出,5G、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工业互联网,属于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更强调企业在数字化方向上进行技术创新及产业融合。对应的四大产业都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程度较高,更新换代迅速,企业研发和应用先进技术成果的能力决定了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在这四大领域,社会资本明显更为活跃,民营企业参与得也比较深。 5G领域,53家上市企业中,非国有企业有41家,占比达到77%;人工智能领域,29家上市企业中,非国有企业占据24席,占比达83%;大数据和工业互联网两个产业,非国有企业占比分别达到79%和68%。

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现状及思考

2010年 6月大众商务N o. 6, 2010 (总第 114期 ) P opu la r Bus iness ( Cum ulative ly, NO. 114) 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现状及思考 韦丽霞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1) 摘要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短短的二十余年间由一家民营公司成长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企业之一。本文分析了这家成功企业的人力资源情况,先介绍其招聘历程,反映华为的人力资源积累过程,再指出人力资源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就其问题提出两点建议。 关键词华为;人力资源;问题 中图分类号:C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 09- 8283 ( 2010 ) 06 - 0188- 01 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创立于1987年,现在已经成为中国最成功的民营企业之一。去年,美国!商业周刊?把它列入全球最有影响力的10 个企业的名单, 与苹果、谷歌等齐名。从最初的20000 元到今天的超过180亿,发生巨变的不仅仅是华为的年收入,还包括在背后支撑起华为高速发展的集团人力资源。 首先来看看华为的战略性招聘历程: ( 1 ) 1988 ~ 1996。作为一个初涉通信领域的民营企业, 华为主要通过人才市场以及去几个诸如华南理工之类的学校进行招聘,对象也主要是工科出身的技术人员。 ( 2 ) 11500 0人, 其中 85% 具有本科以上学历。 2005 年后, 华为在海外业务急速攀升,其公司员工规模也随之再次膨胀。 ( 3 ) 2005 年底至今。华为调整了招聘战略, 对财经、管理、外语等文科专业人才及母语为一些小语种的外籍人才显示出了浓厚的兴趣。这些人才在经过华为的统一培训后大部分都被派往世界各地的办事处,显示出华为国际化经营的决心。 华为招聘模式的变化,反映出华为在自身实力不断增强以及公司战略目标的改变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着企业的人力资源体系。在经过二十三年的扩张后,华为的问题不再是如何招揽足够的人才,而是如何管理使用手中大量的人力资源。目前,华为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存在着几个问题,正是这些问题制约了它的进一步发展。2 人治和规范管理的矛盾 华为公司从创立至今在管理方面一直致力于规范化,但是由于在快速发展中成长起来的干部基本都是技术出身,而技术出身的管理者往往会对管理的规范流程不适应;同时干部的素质参差不齐,造成目前华为公司的管理工作人治色彩仍然较浓的状况。华为曾有一句引以为豪的话:#华为的干部都是跑步上岗的。?这里面实际上隐藏着一个问题%% % 管理者的素质问题。大多数技术出身的中基层管理者缺乏专业管理知识,很多的时候只是凭着自己的热情、对管理工作的一些个人的理解在工作。结果一方面造成工作时缺乏思路和计划性% % %华为有名的加班也有这层原因% % %造成了重复劳动;另一方面,中基层管理者缺乏宽容性,工作中容不下不同意见,片面追求表面的形式。19 97年华为就开始与H ay G rou ph 合作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变革,但十多年过去了,华为的 # 国际化管理精英团队?依然不见踪影,企业家个人在公司的管理方面仍有巨大作用。外界#没有任正非就没有华为?的议论,凸显的并不仅仅是华为没有合适接班人的尴尬。 3 人力资源成本过高和人才浪费 华为的人力资源策略有一个特点,即其人力资源的规划并非依据企业对供给和需求的预测来制定,而是更多地从切断竞争对手人才补给线的战略高度出发。这一举措,既给华为带来高速发展,也对其他竞争对手产生了巨大的压力。但是,这种#掠夺性?的人才招揽的必然后果是 1 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与企业文化的矛盾大量高学历的员工入职后,公司无法全部为他们提供发挥专长的机会。 说到华为,很容易联想到任正非及他所代表的#狼性文化?% % %敏锐这不仅是一种人才浪费,而且容易使员工因为缺乏个人的成就感而离的嗅觉,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和群体奋斗。这种独裁、封闭、职,客观上造成了公司的高流动率,使企业遭受损失。以华为公司技术 强制统一的管理风格在创业初期为华为赢得了辉煌的胜利,而且在企业打进国际市场的过程中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德国电信运营商QSC选择华为作为战略合作伙伴的理由之一,就是华为能够快速地响应需求和进行技术创新。而这项优势,来源于华为人加班加点,有任务立刻顶上去的#拼搏精神?。但随着企业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这一略带血腥的管理文化在华为与国际市场伙伴合作的过程中凸显出许多问题,譬如华为与3COM公司合资后, 3COM独立自由的IT人文精神与华为的狼性精神形成巨大的反差;华为在美的全资子公司Fu tu reW ei也因企业文化问题而无力留住美国本地雇员。 其实,随着环境的变化,不仅是在国外,华为的企业文化也为它在国内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许多问题。华为视人才储备优于公司财务支援部的技术服务工程师为例,一名刚毕业本科生的培训期大约为6~ 8个月, 这期间公司的投入 ( 包括工资、福利补贴、培训人员的工资等费用)大约在20万元人民币左右。而华为公司的辞职人员中很大一部分是进公司1 ~ 2年的员工,即这些员工在还未或者刚开始为公司创造利润的时候就走了。对公司而言,这些损失最后都将被计入经营成本。 面对这种种问题,华为一方面应强化科学管理,提高管理者的素质和规范管理的能力,使之可合理制定工作计划,在保持快速反应能力的同时减轻员工的工作压力;更重要的是要软化内部文化,强调人性管理,尊重员工的诉求,不必#进了华为就是进了坟墓?。狼性固有可取之处,但散漫自由的谷歌和微软也取得了比华为更为出色的成就。虽然各个企业的文化不可简单移植,但华为在向#羊性文化?的演变上,或许可更 增长,花巨资从H ay引进全套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这也使得#狼性?公司快一点。 文化的传承得到制度的支撑。但是近年来华为的高自杀率已经成为除 了高增长率之外公众最主要的关注点,#地铺文化?更是为人们熟知。参考文献: 诸多人事管理问题暴露出华为的困惑% % %内部文化过于强硬、人性化不[ 1 ] 刘华. 广东省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思考及对足、家长余风严重等已经给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带来越来越多的障碍。策.特区经济2006. 8. # 狼性文化?成就了任正非、成就了华为,但狼性固有本质 % % % 残酷无[ 2 ] 房振宇. 华为战略性人力资源招聘带来的启示北方经贸. 情,无视人性等% % %易造成企业及员工在文化上的迷失,只为肉与利拼20 08. 9. 杀。显然,对企业的长期发展而言,#狼性文化?并非一条康庄大道。尤[ 3 ] 马述忠国际企业管理案例浙江大学出版社. 其2005年以后,大学毕业生已经全部都是80后,对于这一个特殊的群[ 4 ] 程序董事会 20 07. 9. 体(自杀的也全是这个群体里的人),过分强调#狼性?无疑是容易出问[ 5 ] 郄永忠商学院 2007. 3. 题的。

华为

企业形象识别与设计 题目:华为的CIS分析 组员:朱家乐 20121333009 顾望程 20121333022 顾雅文 20121333023 何正清 20121333027日期:2015年5月12日

华为的CIS分析 一、华为公司的企业背景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基地,于1987年由任正非创建。它是全球最大的电信网络解决方案提供商,全球第二大电信基站设备供应商。华为的主要营业范围是交换,传输,无线和数据通信类电信产品,在电信领域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网络设备、服务和解决方案。在2011年11月8日公布的2011年中国民营500强企业榜单中,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名列第一。同时华为也是世界500强中唯一一家没有上市的公司,也是全球第六大手机厂商。 二、华为的CIS分析 CIS简称CI,全称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译称企业识别系统,意译为“企业形象统一战略”。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美国IBM公司首开先河,采用这一差异化战略取胜市场开始,半个世纪以来CIS风靡世界,被欧美、日韩等国际企业所普遍采用,成为创立国际名牌的现代经营策略,国际行家们称为“赢的策略”,“长期开拓市场的利器”。 CIS自八十年代传入我国,由广东太阳神集团有限公司率先导入CIS为起点,十几年来,已在国内为广大企业所接受并成为发展潮流,涌现出海尔、长虹、康佳、格力、科龙、健力宝等众多国内著名品牌,成为振兴民族经济的杰出代表。 关于华为公司的CIS分析及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分析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具体分析,即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视觉识别系统分析,简称MIS、BIS、VIS分析。 (一)理念识别系统MIS分析 首先,我们针对华为公司的理念识别系统即MIS进行分析。在本文开头,已经较为详细、全面的介绍了华为公司的企业概况,需要补充的是截至2008年3月华为公司的员工总数为309名,其中43% 为研发人员。公司全球机构包括20 个地区部、12 个研发中心、31 个培训中心;分支机构遍及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华为坚持以不少于销售收入10% 的费用投入研究开发,并将研发投入的10% 用于前沿技术、核心技术及基础技术的研究。华为建立了全球研发体系,在瑞典、德国波恩、美国达拉斯及硅谷、俄罗斯、印度以及中国的深圳、上海、北京、南京和成都等地设立了研发机构。截至2007 年12 月,华为累计申请专利26,880 件。在WCDMA 基础专利方面,华为跻身全球前五。华为积极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工作,已加入ITU 、3GPP 、3GPP2和IETF 等国际标准组织。 此外,从1997年起,华为开始系统地引入世界级管理咨询公司,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基于IT的管理体系。在集成产品开发(IPD)、集成供应链(ISC)、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IFS)、质量控制等诸多方面,华为与IBM、Hay Group、PWC等公司展开了深入合作。经过多年的管理改进与变革,以及以客户需求驱动的开发流程和供应链流程的实施,华为具备了符合客户利益的差异化竞争优势,进一步巩固了在业界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华为在国际化运作、管理、产品与解决方案、服务、质量及社会责任等方面均取得长足进步,达到了欧洲

女生一页简历768个字 华为腾讯三星都被打动

女生一页简历768个字华为腾讯三星都被打动 2012年11月21日15:13 来源:重庆晨报参与互动(2) 22 吴芳芳就是用这份简单的个人简历通过了包括腾讯在内的20多家企业的简历关。重庆晨报见习记者苑铁力摄 一份只有一页的简历,如何通过华为、腾讯等知名公司的简历关?重庆大学大四学生吴芳芳就做到了,她投出去的20多份简历全部都有回应。还在找工作的大学生们,来看一看她的简历,或许能得到启发。 没有塑料封皮包装,也没有精美花哨的设计,重庆大学自动化专业大四学生吴芳芳的简历显得很单薄,只有一页,总共768个字。吴芳芳不喜欢条条框框,更不喜欢啰啰唆唆,所以坚持只用一页。“简历不用篇幅太长,语言逻辑不能有问题,条理清晰即可。” 内容很全面 七大板块,描述言简意赅 这份简历共分七块:个人概况、教育背景、个人技能、所获证书、在校工作经历、社会工作经历和自我评价。每块之间,都有红色直线作为分割线。除了个人概况和教育背景,每一部分的说明都只有3-4条。

“别尽想着忽悠面试官,有什么写什么,我的在校工作经历和社会工作经历,每一点都是一句话概括,写我的职位是什么,锻炼了什么,一目了然。”“一些公司的HR,特别是知名公司的,每天要浏览那么多份简历,怎么可能有时间把每份简历都仔细看完,如果你写得太多,反而会使你的亮点被忽视。”吴芳芳说。 一投一个准 12天10场笔试10多场面试 就是这样一份只有一页的简历,让她通过了华为、腾讯、联想、中国移动、三星、TCL等全国著名公司的简历关。 吴芳芳从9月就开始制作简历,“等到10月、11月招聘会高峰期到来时才去制作简历,这样你就比别人晚了一步。提前做好就有充足的时间修改完善。”吴芳芳的第一份简历是一张表格,她感觉一些多余的线条会让简历显得不够简洁,于是就调整为使用红色的分割线。 每投出一份简历之前,吴芳芳都要仔细对照所投公司和岗位的要求,对小部分内容做出修改。“要突出自己的能力,有侧重点。如果你投的是技术岗,肯定专业课成绩和软件操作更重要一些;如果是管理岗,你要突出相关的实习经历。千篇一律肯定不行,最好对症下药。” “我一共投了20多份简历出去,全部都有回应。”上个月,吴芳芳在12天的时间里参加了近10场笔试和10多场面试,共收到了3个offer。最后,她选择了个人发展前景好、离家近的广西柳州五菱汽车。 “简历只是最终的一个呈现形式,关键还在于你的大学是怎么过的。”吴芳芳说,无论简历形式怎么变,都离不开大学经历这个“本”。

华为公司的商业模式分析

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姓名:李书生 学号:Z 专业:自动化 华为公司的商业模式分析 一、公司简介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于1987年在中国深圳正式注册成立,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基地。华为的产品主要涉及通信网络中的交换网络、传输网络、无线及有线固定接入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及无线终端产品,为世界各地通信运营商及专业网络拥有者提供硬件设备、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目前,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

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1)核心价值观 华为公司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主要围绕客户的需求持续创新,与合作伙伴开放合作,在电信网络、企业网络、消费者和云计算等领域构筑了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优势。致力于为电信运营商、企业和消费者等提供有竞争力的 ICT 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提升客户体验,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以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为愿景,运用信息与通信领域专业经验,消除数字鸿沟,让人人享有宽带。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华为通过领先的绿色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及其他行业降低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创造最佳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2)核心资源 一是企业文化:华为公司以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客户需求是华为发展的原动力。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持续为客户创造长期价值进而成就客户。 二是技术创新:华为公司视产品质量为企业生命,每年保证销售额的10%作为研究经费,华为网站提供的数据显示,华为持之以恒的对标准和专利进行投入。2009年,华为新申请专利6,770件,累计申请专利达到42,543件,其中包括中国专利申请29,011件、国际专利申请7,144件、国外专利申请6,388件。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报道,2009年PCT的国际专利申请数华为位居全球第二。在LTE/EPC 领域,华为基本(核心)专利数全球领先

华为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基地。华为的产品主要涉及通信网络中的交换网络、传输网络、无线及有线固定接入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及无线终端产品,为世界各地通信运营商及专业网络拥有者提供硬件设备、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华为于1987年在中国深圳正式注册成立。 2007年合同销售额160亿美元,其中海外销售额115亿美元,并且是当年中国国内电子行业营利和纳税第一。截至到2008年底,华为在国际市场上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排名前50名的电信运营商中,已有45家使用华为的产品和服务。 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7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 CFO 孟晚舟——总裁任正非之女,掌管起这家公司的财政大权。 1)核心理念: 一、聚焦:新标识更加聚焦底部的核心,体现出华为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持续为客户创造长期价值的核心理念; 二、创新:新标识灵动活泼,更加具有时代感,表明华为将继续以积极进取的心态,持续围绕客户需求进行创新,为客户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共同面对未来的机遇与挑战; 三、稳健:新标识饱满大方,表达了华为将更稳健地发展,更加国际化、职业化; 四、和谐:新标识在保持整体对称的同时,加入了光影元素,显得更为和谐,表明华为将坚持开放合作,构建和谐商业环境,实现自身的健康成长。 2)主营业务: 华为聚焦ICT基础设施领域,围绕政府及公共事业、金融、能源、电力和交通等客户需求持续创新,提供可被合作伙伴集成的ICT产品和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提升通信、办公和生产系统的效率,降低经营成本。 华为将继续以消费者为中心,通过运营商、分销和电子商务等多种渠道,致力打造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终端品牌,为消费者带来简单愉悦的移动互联应用体验。同时,华为根据电信运营商的特定需求定制、生产终端,帮助电信运营商发展业务并获得成功。

华为公司的国际化战略分析汇总

华为公司的国际化战略分析院系:管理学院专业:加弧姓名:陈峥指导教师:薛求知教授完成日期:2 005年4月30日米激意032025411陈峥华为公司的国际化战略分析中文摘要目前,随着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崛起,越来越多的我国通信设备制造厂商在满足国内通信市场需求的同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以取得成功。在这种状况下研究国内通信制造商进军国际市场的国际化 战略势在必行,而华为公司则扮演了中国移动通信制造商进军国际市场的领军角色。研究华为公司的国际化战略,一方面可以帮助国内的企业确定自己现在所处的阶段和国内外 市场的现状,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企业明确应采用何种战略才雏成功地实施国际化。以及在国际化进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这些问题的出现。在本文中,首先介绍了通信设备制造业的行业及产业链状况,进而分析了国内外通信设备制造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接下来本文研究了华为的国际化战略,首先介绍了华为的国际化现状和国际化的背景,明确了华为国际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国际上所有的跨国通信制造业巨头都已进入中国,国内市场竞争空前激烈,而市场增长速度却逐渐放慢的情况下,华为顽强的经受住考验,首先在国内竞争中站稳了脚跟,进而将视野转向了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开始走出国门与跨国通信巨头们争夺国际市场份额,维持了企业的高速增长速度。接 下来,本文通过研究华为的组织结构来分析华为如何实现对众多海外分公司的协调与控制,并分析了华为国际化的成功因素,以及华为在向全球市场发展过程中的遇到的一系列问题,然后针对华为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华为国际化下一步发展的策略和建议。在本文的晟后,基于以上对华为国际化战略的分析,对中国高科技企业全球化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对越来越多的走向全球化进程的中国高科技企业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关键词:国际化通信设备制造企业成功因素中图分类 号:C93032025411陈峥华为公训的国际化战略分析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teleco mmunication manufacturing industry,moreand more China telecommunication manufact urers are actively explorin g the overseasmarket.Under this circumstance,it is imp erative to research the

华为企业分析

华为企业背景与经营模式 一、公司简介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基地。华为的产品主要涉及通信网络中的交换网络、传输网络、无线及有线固定接入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及无线终端产品,为世界各地通信运营商及专业网络拥有者提供硬件设备、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华为于1987年在中国深圳正式注册成立。 二、经营模式 在经营模式方面,华为的宏观商业模式是客户化导向,产品的发展路标是客户需求导向,把为客户提供完善和及时的服务作为公司存在的唯一价值和理由; 在管理模式方面,华为的微观商业模式就是流程化的组织建设,完成企业诸元素从端到端、高质、快捷、有效的管理;在内部核心价值观方面,相应地构建以高绩效为特征的企业文化。 多元化的经营模式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围绕客户的需求持续创新,与合作伙伴开放合作,在电信网络、企业网络、消费者和云计算等领域构筑了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优势。 华为致力于为电信运营商、企业和消费者等提供有竞争力的ICT 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提升客户体验,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目前,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170 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1/3的人口。 销售渠道 华为渠道理念:合作共赢,耕耘收获。合作共赢,通过渠道体系的建立,对渠道的支持与管理,建立和谐的渠道环境,确保客户、华为、渠道的共同长期利益。耕耘收获,鼓励渠道对市场的长期耕耘、华为品牌在行业市场的长期树立,持续为渠道、客户创造最大价值。 海外战略 今天来看,华为的海外战略是成功的。这不仅仅是因为华为海外市场的销售收入已经突破20亿美元,占了总销售收入的四成,而更值得欣慰的是,华为的所有出口产品均为高科技产品,均为华为的自主品牌。也就是说,华为的海外战略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一条最艰难的道路——自主品牌出口。 关键技术是企业的核心 品牌出口的重要基础之一是技术,特别是高科技行业,没有核心技术,品牌会空壳化,没有生命力。所以,华为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自主的技术路线。 华为持续提升围绕客户需求进行创新的能力,长期坚持不少于销售收入

中国黑科技最多的神秘基地华为2012实验室

中国黑科技最多的神秘基地——华为2012实验室 华为的“2012实验室”是华为的总研究组织,据称,该实验室的名字来自于任正非在观看《2012》电影后的畅想,他认为未来信息爆炸会像数字洪水一样,华为要想在未来生存发展就得构造自己的“诺亚方舟”。2012实验室的主要研究的方向有新一代通信、云计算、音频视频分析、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主要面向的是未来5-10年的发展方向。华为官方数据显示,2015年,华为研发投入为596亿元人民币,占2015年销售收入的15.1%,近十年来,华为已经在研发方面投入了超过2400亿元人民币。2012实验室的二级部门包括:中央硬件工程学院、海思、研发能力中心、中央软件院。今天着重讲述华为很少对外公开,但在2012实验室里有着极高战略地位的研究部门。诺亚方舟实验室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主要围绕人工智能展开研究,设立于香港科学园,实验室主任由香港当地大学教授出任,并聘用了全球各地区科研人员从事基础研究工作。它由以下五大部门组成:自然语言处理和信息检索部门专注于如何以无缝的方式和自然 语言让机器与人沟通,并从文本和社交数据中挖掘有价值信息。大规模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部门该部门主要专注于开发高扩展性和有效性的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算法,也包括对大数据挖掘系统的开发。社交媒体和移动智能部门该部门重点

是发展最先进的算法和利用社交媒体、社交网络和移动数据进行自我学习的系统的研发,并从社交网络数据中获得深刻洞察。人机交互系统部门该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如何开发顺畅的人机交互系统,从而使得人机沟通变得更为自然和轻松。同时,该部门也负责开发大规模智能系统。机器学习理论部门通过建模和数学理论来研究人机学习和自适应能力。科学家人名实验室目前“2012实验室”旗下有很多以世界知名科学家或数学家命名的神秘实验室,包括香农实验室,高斯实验室、谢尔德实验室、高斯实验室、欧拉实验室、图灵实验室等。香农实验室:该实验室在基于大数据的高通量计算HTC(High Throughput Computing)的研究投入交早,已在大数据处理硬件和软件系统架构、操作系统、新型编程方式和商务应用基准程序等方面都形成了深厚的技术积累。为公司ICT产业智能化发展趋势储备认知相关关键技术、算法,并为相关产品提供智能服务和智能特性,在信息存储、分布式计算、软件定义等方向紧跟业界前沿研究。高斯实验室:打造业界领先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谢尔德实验室:以网络安全、终端安全、云虚拟化安全、密码算法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实验室。欧拉实验室:自有操作系统研发中心。图灵实验室:嵌入式处理器内核架构研究部门。海外研究所此外,“2012实验室”在欧洲、印度、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设立8个重要的海外研究所,今年华为还将斥

华为行业趋势

华为行业趋势 超越信息和通讯,迎接新一轮数字化变革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也是一部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科学技术发展的根本在于突破人类自身“体力和脑力”的极限,在于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论是古代的车轮和烽火台,还是今天无处不在的互联网和外太空探索,概莫能外。在科技发展的过程中,有两个划时代的发明,一是蒸汽机的发明,超越了人类和牲畜的体力极限,把人类社会带入工业时代;一是计算机的发明,突破了人类脑力的限制,把人类社会带入信息时代。 过去几十年,从通讯(如电报、电话、广播等)、家庭娱乐(如电视等),再到计算机和互联网,信息技术掀起了一波又一波数字化的浪潮,成为驱动全球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也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今天,我们的社会已经从“车轮上社会”扩展到“网络上社会”,但信息化仍然处于“辅助工具和支撑系统”的阶段,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基本上还处于一个平行的状态。现在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开始融合,物联网的发展是一个很好的开端,这必将把信息化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必将给人类社会带来深刻的变革。 超越信息和通讯,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深度融合引领新一轮数字化革命 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尔(Karl R. Popper)把人类社会分成物理世界(physical world)、精神或心理世界(mental or psychology world)和思想内容的世界、客观知识的世界(the world of the products of human mind, objective knowledge world)三个部分。面对未来,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之间的嫁接和融合,将形成一个新的世界,无论是社会的运作、人类的生活与工作方式还是企业的生产方式,都将产生巨大的变化,我们需要面对数字公民、数字企业和数字社会的新时代。 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数字公民的时代正在来临。 回想一下20年前,人们的沟通交流、获取信息、学习教育、娱乐、购物、甚至交友恋爱,和今天是多么的不同。从写信到电邮、即时消息、社区网络,从新闻和广播到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网络新闻,从大英百科全书到随时获得维基百科和互动问答,等等,不但有了更多的手段,而且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截至2012年,网民的数量已经超过24亿,占人口总数34%还要多,每年仍然以8%速度增长,而智能手机用户达到11亿,相比2011年,增长42%。然而,这一切都还处于初级阶段,以数字生活为核心的数字公民将引领下一代消费者的行为,改变人们生活与工作方式的同时,也改变了各个行业,从音像店的慢慢消失到244年的《大英百科全书》的停止出版纸质版,也许再过几十年,孩子们也许会问“什么是报纸”?“新闻newspaper中为什么会有paper”?就像今天的孩子们会问“什么是书简”。 企业的生产和运营更是离不开网络,数字企业的时代正在来临。 设想一下,如果企业网络出现故障,企业还怎么运作?网络发展也深刻地影响着商业活动,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已经从最初的数字媒体(如电子书、数字音乐等)扩展到到方方面面,大到汽车、家电,小到一包零食和一双拖鞋,2012年仅仅全球电子零售就达到1.1万亿美元的规模。信息技术将更加深入地融入到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企业ICT系统超越工具和支撑系统,成为生产系统的一部分、成为决策系统的一部分、成为客户关系和服务的一部分,成为营销和物流的一部分等等,从新思想的来源、新产品的构思到精准销售和卓越运营,ICT融入到企业的每一个环节,构建企业端到端的实时系统,数字企业成为未来企业的组织形态。 全球无边界的互联网的发展,数字社会正在形成。 无边界的互联网,催生了无边界的虚拟社区和社会的形成,各种各样的社区形成了一个跨越国界、跨越文化、跨越种族的数字社会。facebook的用户(或者称之为网络居民)已经超过10亿用户,是仅次于中国和印度的第三大“国家”,而这种反映现实社会又超越现实社会的数字社会,必将深刻影响着社会的管理和变革,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新闻媒体、安全、道德等各个领域。 过去几十年,信息技术作为一种通讯工具和支撑系统,已经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催生了新经济和新行业,也同时颠覆着传统的经济和行业。面向未来,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深度嫁接和融合,这必将更加深刻的影响和改变人类社会,同时也牵引着ICT发展的方向,使得ICT技术更好服务于社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