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边坡监测

边坡监测

边坡监测
边坡监测

第六章边坡工程监测边坡工程包括:

●水库库区边坡;

●大坝的坝基边坡;

●公路、铁路边坡;

●隧道边仰坡;

●基坑边坡;

●河道护岸边坡;

●自然边坡。

上图为云南楚大高速公路高边坡处治工程

§ 6-1边坡监测的目的和特点

边坡监测的主要目的:

●实现老边坡整治或新边坡施工的信息化设计与施

工;

●判断边坡的滑动性、滑动范围及发展趋势;

●检验边坡整治的效果;

●为滑坡理论和边坡设计方法的研究结累数据。

边坡工程监测的特点:

●监测区域大,涉及的岩土性质复杂;

●边坡逐渐形成,部分监测点的位置要随之变动;

●监测的期限较长,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过程;

§ 6-2 边坡工程监测的内容和方法

表6-1 边坡监测方法一览表

一、简易观测法

人工观测:地表裂缝、地面鼓胀、沉降、坍塌;

建筑物变形特征;

地下水位变化、地温变化等现象。

简易测量:在边坡关键裂缝处埋设骑缝式简易观测桩;

在建(构)筑物裂缝上设简易裂缝测量标记;

用途:用于已有滑动迹象的病害边坡的监测;

从宏观上掌握崩塌、滑坡的变形动态及发展趋势;

初步判定崩滑体所处的变形阶段及中短期滑动趋势;

仪表观测的补充。

图6-1 简易观测装置

图6-2 水准站点布置图

二、设站观测法

要点:

●在边坡体上设立变形观测点(成线状、格网状等);

●在变形区影响范围之外稳定地点设置固定观测站;

●用测量仪器定期监测变形区内网点的三维位移变化。

1.大地测量法

测二维水平位移:前方交会法(两方向或三方向);

双边距离交会法。

测某个方向的水平位移:视准线法;

小角度法;

测距法。

测垂直位移:几何水准测量法;

精密三角高程测量法。

优点:监控面广,能确定边坡地表变形范围;

量程不受限制;

能观测到边坡体的绝对位移量。

缺点:受到地形通视条件限制和气象条件的影响;

工作量大,工作周期长十;

连续观测能力较差。

2.GPS(全球定位系统)测量法

GPS的特点:定位精度可达毫米级

优点:观测点之间无需通视,选点方便;

观测不受天气条件的限制,可全天候观测;

可同时测定观测点的三维坐标和速度;

在测程大于10km时,精密优于光电测距仪。

缺点:价格贵。

用途:地形条件复杂、起伏大或建筑物密集、

通视条件差的边坡监测。

3.近景摄影测量法

优点:摄影(周期性重复摄影)方便,外业省时省力;

能同时获得许多观测点的空间位置。

缺点:精度较低。

用途:崩滑体处于速变、剧变阶段的监测;

危岩临空陡壁裂缝变化;

滑坡地表位移量变化速率较大时的监测。

三、仪表观测法

特点:监测的内容丰富,精度高,测程可调,仪器便于携带;

可以避免恶劣环境对测试仪表的损害;

资料直观可靠,能连续观测。

用途:适用于中、长期监测

四、远程监测法

远程监测法特点:远距离无线传输。

优点:自动化程度高;

全天候观测;

省时、省力、安全。

缺点:传感器质量不过关;

仪器的组装工艺和长期稳定性较差;

运行中故障率高;

很难适应野外恶劣的监测环境;

数据传输有中断;

数据可靠度难以使人置信;

价格昂贵。

§ 6-3监测方案边坡工程监测方案设计的内容:

●监测内容--测什么;

●监测方法和仪器--怎么测;

●施测部位和测点布置--测哪里;

●监测期限和频度--何时测;

●预警值及报警制度等实施计划--怎么办。

一、监测设计的原则

监测项目选择的原则:

●一般以光学,机械和电子设备为先后顺序选用设备;

●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性;

●不影响正常施工及使用;

●能形成统一的结论和简捷的报表。

二、测点布点原则

监测点的布置一般有以下三个步骤:

1、测线布置(如图6-3 )

圈定主要的监测范围;

估计主要滑动方向,按滑动方向及范围确定测线;

选取典型断面,布置测线;

再按测线布置相应监测点。

说明:

●对主滑方向和范围明确的边坡,测线可采用十字型布置;

●测线十字型布置时,深部位移监测孔通常布设在主滑方向上;

●对主滑方向和范围不明确的边坡,放射型布置更适用。

●测线放射型布置时,在不同方向交叉布置深部位移监测孔。

2、监测网形成:

考虑平面及空间的展布,各个测线按一定规律形成监测网;

监测网的形成可能是一次也可能分阶段形成;

监测网的形成不但在平面,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空间上的展布。

3、局部加强,加深加密布点:

可能形成的滑动带;

重点监测部位和可疑点。

三、边坡工程监测周期与频率

爆破阶段:1次/1~2天,每次爆破后监测1次;

施工阶段:1~2次/周;

运营阶段:1次/2月,雨季:1次/2月。

变形量增大和变形速率加快时:加大监测频次。

§6-4监测实施和监测资料汇总及分析

三峡工程永久船闸边坡稳定分析、卸荷特性测试、位移监测与

智能反分析研究

一. 监测工作的实施

1.地面位移监测工作

●地面选点及布置

●监测点制作

●量测实施

●资料汇总及报表形成

2.地下位移监测和滑动面测量

●钻孔

●元件埋设及初始量测

●量测实施

●资料汇总及报表形成

3.环境因素监测

●地下水位长期观测

●降雨量统计

●其它,如地温及地下水浑浊程度和化学组份的变化及流量等●声波测试

●振动测试

●其它测试的实施

二. 监测资料汇总及分析

1.监测的报表

●监测日报表(如表6-2);

●阶段性报表(如表6-3);

●监测总表(如表6-4)

2.相关图件

●各监测项目时程曲线(如图6-4);

●各监测项目的速率时程曲线;

●地表位移变形矢量图(如图6-5)和等值线(如图6-6);

●各监测项目在各种不同工况和特殊日期变化发展的形象图(如图6-7,图6-8)

3.分析报告

一般分析报告中应含以下内容:

●工程地质背景

●施工及工程进展情况

●监测目的、监测项目设计和工作量分布

●监测周期和频率

●各项资料汇总

●曲线判断及结论

●数值计算及分析

●结论及建议

§6-5工程实例

沿着边坡建筑的公寓,随着地层断裂挤压而隆起,高度落差达

五、六公尺。

一、工程背景

1、地质情况:

东部山坡:坡角10-40度,倾向北东。

坡底北西向大冲沟,沟底标高170-230米。

在山坡岩体中有一顺坡倾斜的d3构造加泥带:

走向NW310--315度;

倾向NW40--65度;

倾角23--37度;

加泥带厚度0.20-0.50米,最大1.20米。

堆填约70万方弃土后,形成与原山坡倾向一致的人工边坡:

坡高50-80米,坡角27-40度。

2、问题由来:

1988年4月,山坡上多处发现裂缝及位移现象。

5月雨季到来后厂址东部已开始滑坡。

滑坡周界清晰:

滑坡后缘标高为280-300米,呈NW-SE向延伸,在选矿厂东侧公路附近;

滑坡前缘达大冲沟沟底;

前缘与后缘高差为50-150米,滑坡周界形状不规则;

北西-南东方向宽400米,西南-东北方向长260米;

滑坡面积约7.8万米2,厚30-40米,体积约90万方。

3、判定:

山坡岩土体可能沿d3构造加泥带滑动,形成较大滑坡。

主滑面埋藏较深,最深可达40余米;

主滑面上陡下缓,上段切穿人工填土;

中、下段追踪最深一层d3构造加泥带;

主滑面的延伸直至滑坡前缘。

4、治理方案:

主厂房在构造夹泥带d3上盘部分用大直径嵌岩灌柱桩加固;

1988年12月-1989年5月:

卸除山坡上部弃土50多万米3;

并将整个山坡削成6级台阶(北东向2级,正北向4级);

坡底大冲沟处设置一道栏砂坝,阻止砂石的流失; 90年4月-91年6月:

在东部平台下方用干砌片护坡;

并在东部边坡上设置了四条地表排水沟。

二、监测的目的与工作量

监测的目的:

1、判定西北部楔形地质结构体的长期稳定性;

2、判定场地东部滑坡(夹泥带d3上盘岩体)的长期稳定性问题

监测工作量:

监测点布置工作量见表6-5,表6-6

三、监测仪器元件

图6-9 倾斜计示意图

图6-10 位移计示意图

图6-11 固定型倾斜计示意图

图6-12 水压计量测示意图

图6-13 钻孔伸长计示意图

四、变形监测

地面变形监测

1、控制基准:

平面控制网线(四等导线)17km;

三等高程控制网线21.69km;

四等水准网线12.4km。

水平角用J3型经纬仪6测回测定;

正的垂直角用J2型经纬仪中丝法2测回测定;

高程控制网三等水准定测采用DS3型水准仪,

双面水准尺往返观测。

2、地面变形位移监测点的布设

西北部楔形体:7点(G22-G28);

东部构造夹泥带d3:21点G1一G21);

场地周围:5点(G29一G33)。

3、地面变形位移监测数据处理和成果分析

每次测量的水平位移矢量绘制在以该点为原点的平面图上;

将每个监测点25次的平均方向作为该点的水平位移总方向;

位移矢量在水平位移总方向上的投影为该点的总水平位移量。

发生水平位移的判定标准:

各次测得的值具有明显的方向上的倾向性,

最大偏移值超过2cm。

发生垂直位移的判定标准:

一个测点25次监测值中最大垂直住移量绝对值大于1cm;

位移的正或负具有系统性;

或经回归计算后首次和末次位移差较明显。

西北部楔形地质结构体地面上的7个点中:

有2个点发生了水平位移:

①22.7mm(SW8°49ˊ);

②22.5mm(SE43°21ˊ)。

有5个点发生了垂直位移:

①-15.3~-22.5mm(NE17°30ˊ~21°11ˊ);

②-31.4mm(向SE43°21ˊ);

③-13.4~-37.7mm(垂直下沉)。

东部构造夹泥带d3上盘的21个点中:

有7个点发生了水平位移:

①23.5~52.0mm(NE27°39ˊ~85°09ˊ);

②22.2~56.0mm(SE35°42ˊ~51°34ˊ)。

有8个点发生了垂直位移:

①-10.8~-76.2mm(NE18°46ˊ~85°09ˊ);

②-25.0~-51.0mm(垂直下沉)。

地下变形监测

1、地下变形监测孔的布设及监测:

夹泥带d3上盘岩体中布设了地下变形监测孔20个:

●钻孔倾斜仪采用SX一20型钻孔倾斜仪:

西北部楔形地质结构体上:DX-1~DX-3、DX-7、DX-8;

东部山坡原有滑坡体上:DX-6、DX-11~DX-14、

DX-20;

山坡顶部:DX-9、DX-10。

●滑动测微计监测使用瑞士产的滑动测微计:

东部坡顶平台:H4、H15、H16、H18

测定靠近主厂房部位构造夹泥带d3上盘岩体的微小变形。

●多点伸长计监测采用6点杆式伸长计:

东部坡顶坡眉部位:D5、D17、D19

2、地下变形监测成果及其分析

监测时间:2年,监测频率:平均1次/月。

●西北部楔形地质结构体部位:水平位移为4.50mm~24.84mm;

●东部坡顶靠近主厂房部位,在深度为2.5m~5.0m处,下沉很小;

●东部坡眉构造夹泥带d3附近,孔D5中28.0m深处,下沉

10.2mm;

●原有滑坡后缘以西,孔D17和D19中8~11.8m深处,下沉

0.8mm和2.2mm;

●在东部山坡原有的滑坡体上,相当于构造夹泥带d3附近:

▲水平位移:7.55mm~19.50mm(6个测孔中的5个);

▲方向指向坡下,发生最大位移处的深度为8.0mm~

25.0mm。

五、位移监测成果与稳定性评价

1.楔形地质结构体的稳定性评估:

大部分测点的位移随着时间延长而趋平缓;

高边坡监测方案

高切坡、深基坑监测实施方案 一、工程概况 ***工程工程位于***……本合同段的范围为……,主要施工内容为防护堤工程和涵洞工程。本标段防洪堤线长为……,涵洞**座。基坑深度在4.1m-10.27m 之间,高切坡高度在7.62~39.13m基坑深度和高切坡高度详见下表。 由上表可见,本合同标段的高切坡和深基坑较多,深挖基坑和高切边坡普遍存在。大部分开挖段坡度较陡,局部地段的覆盖层较厚,岩体破碎松软,节理裂隙发育,断裂构造对本标段的开挖边坡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 二、监测内容 本标段高切坡监测主要是指深基坑边坡和挡墙墙后开挖高边坡监测,监测内容为人工巡视、裂缝观测、坡面观测、马道沉降观测和水平位移观测,监测期间主要是土石方大开挖后到土石方回填完毕工期间,基坑施工和挡墙施工期间是观测的重点时间段。暴雨期间加强监测频率。

1、人工巡视和裂缝观测:人工巡视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我标将安排专人坚持每天进行巡视。当坡体表面发现裂缝时监测组及时在裂缝处埋设裂缝观测装置,通过观测裂缝的变化过程和变化规律来分析坡体的变形情况和破坏趋势。 2、坡面观测:高边坡坡面的变形观测是指在平台上设置坡面变形观测点,利用精度为2″的全站仪进行观测,采用直角坐标法量测。通过数据处理分析,分析坡面几何外观的变化情况,绘制坡面各点在施工过程中的水平位移变化情况,从而了解边坡滑动范围和滑动情况,提供预警信息,它是一种简单,直接的宏观监测方法。 3、高切坡沉降观测和水平位移观测:沉降观测主要通过埋设观测桩观测边坡的沉降情况,通过数据分析指导施工;水平位移观测主要为地面水平位移,采用位移边桩观测。 三、监测实施流程 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工需要反复交叉开展,为了使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工作业协调一致,特制定如下作业流程:

高边坡监测方(11标)

潮惠高速公路TJ11合同段高边坡监测方案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二O一四年三月

编制人:刘云龙复核人:米糠德审批人:孙学斌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深挖方和高路堤路基定义 (1) 三、高边坡监测的目的 (1) 四、监测实施流程 (1) 五、监测内容和方案实施 (1) 5.1监测项目 (1) 5.2测点布设及监测内容 (2) 5.2.1高填方路堤监测施工内容 (2) 5.2.2高边坡路基监测施工内容 (4) 六、监控量测数据的分析、预测 (6) 七、提交的监测成果资料 (7) 八、监测管理体系和保证措施 (9) 8.1监测管理体系 (9) 8.2监测管理体系保证措施 (10)

一、工程概况 潮惠高速TJ11标段位于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境内,起于陆河县溪东村,经樟河村、田心村,止于陆河县蛏湖,起讫里程K123+000~K133+500,全长10.500km。本合同段挖方高边坡共有27段,高填方路基共有23段,路堑高边坡监测内容及监测点设置位置见附表1,高填方路堤监测内容及监测点设置位置见附表2。 二、深挖方和高路堤路基定义 深挖方路基是指边坡高度H≥20m土质挖方路基及边坡高度H≥30.0m石质挖方路基。按照工点设计要求进行稳定性分析和验算,确定路基横断面型式、边坡防护、支挡加固措施等,边坡处治后的稳定系数Fs≥1.20。《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定义填方边坡高度大于20m时,称为高填方路基。但根据广东地区土石填料性质不良,降雨多,路基稳定性差的特点,定义填方边坡高度大于12m时,称为高填方路基。 三、高边坡监测的目的 公路高边坡是一种复杂的工程,不仅表现在边坡成因、岩性、原生构造与空间组合及其已有变形方面,而且在内外地质应力,特别是公路开挖、堆渣、排水等工程活动作用下,处在不断的风化、卸荷、构造解体与复杂的活动之中。所以在高边坡防护施工中对边坡变形、应力及防护措施进行监测,对高边坡完善防护设计、保证工程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高边坡的监测,能够及时了解边坡在施工期和运行期的工作性态、及时提出处理方案与措施。做到信息化施工,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保证施工期和运行期工程的安全。此外,可验证设计和边坡治理效果。 四、监测实施流程 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工需要反复交叉开展,为了使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工作业协调一致,特制定如下作业流程见图1。 五、监测内容和方案实施 5.1监测项目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确定本标段路堑高边坡监测项目见表3,高路堤监测项目见表4。

高边坡监测方案

高边坡监测实施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标段存在挖方边坡高度超过30m的土石二元及岩石深挖方边坡和挖方边坡高度超过20m的土质深挖方边坡6段。大部分路段坡度较陡,岩体破碎松软,节理裂隙发育,断裂构造对本标段路堑边坡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二:监测内容: 本标段高边坡监测主要是指路堑高边坡,监测内容为人工巡视、裂缝观测、坡面观测和水平位移观测。 1、人工巡视和裂缝观测:人工巡视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我标将安排专人坚持每天进行巡视。当坡体表面发现裂缝时监测组及时在裂缝处埋设裂缝观测装置,通过观测裂缝的变化过程和变化规律来分析坡体的变形情况和破坏趋势。 2、坡面观测:高边坡坡面的变形观测是指在平台上设置坡面变形观测点,利用精度为2″的全站仪进行观测,采用直角坐标法量测。通过数据处理分析,分析坡面几何外观的变化情况,绘制坡面各点在施工过程中的水平位移变化情况,从而了解边坡滑动范围和滑动情况,提供预警信息,它是一种简单,直接的宏观监测方法。 三、监测实施流程 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工需要反复交叉开展,为了使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工作业协调一致,特制定如下作业流程:

a、人工巡视记录表; b、坡面变形观测点埋设考证表; c、裂缝观测点埋设考证表; d、坡面观测点观测记录表; e、裂缝观测记录表; f、报警联系函 四:报警方法 1、稳定控制标准; 边坡稳定性评价主要根据以下几点进行综合判断: (1)、最大位移速率小于2mm/d; (2)、边坡开挖停止后位移速率呈收敛趋势; (3)、坡面、坡顶有无开裂,裂缝的变化趋势如何; 在实际监测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有上述一点或几点现象时,都应引起注意,及时对各项监测内容作综合分析,并通过其他项目的监测资料相互进行对照、比较,以进一步讨论边坡的稳定性,以便及早发现安全隐患情况,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2、报警流程 (1)、报警工作及稳定控制按照资料报送程序执行; (2)、普通监测的边坡稳定性由我标监测组作为主要控制方,第三方予以辅助并在必要时提供稳定性协助判别。重点监测断面由第三方监测单位与我标监测组共同完成。 (3)、普通边坡监测指标超过控制标准并经综合判定边坡具有失稳危险时,及

边坡监测方案

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空港综合配套区基础设施项目—东联络线及人行步道、纵 四线、横四线工程 边 坡 监 测 方 案 编制人: 编制单位:重庆建工住宅建设有限公司 时间:2015年11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本项目监测目的 (1) 三、监测项目 (2) 四、平面、高程基准点的布设和测量 (2) 五、监测点的布设和测量 (5) 六、裂缝观测 (11) 七、警戒值的确定及应急措施 (12) 八、监测周期及频率 (12) 九、人员及仪器设备 (13) 十、监测设施保护 (14) 十一、安全管理 (14) 十二、监测资料的信息反馈 (15) 十三、监测成果的提交方式 (16) 十四、导线平差报告 (16)

一、工程概况 本监测项目东联络线为城市次干路,道路全长888.349m,标准路幅宽19.5m,人行步道长368.808m,标准宽度8m,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 纵四线为主要交通集散道路,道路全长1447.614m,标准路幅宽度为26m,边坡安全等级为三级。 横四线为联系纵二线和纵四线的主要东西向干道,道路全长893.442m,标准路幅宽度为26m,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 二、本项目监测目的 (1)对高边坡进行稳定性监测,实施动态施工,确保安全、快速的施工。 (2)评价边坡施工及其使用过程中边坡的稳定性,并作出有关预测预报,为业主、施工单位提供预报数据,合理采用和调整有关施工工艺和步骤,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3)为防止滑坡及可能的滑动和蠕变提供及时技术数据支持,预测和预报滑坡的边界条件、规模滑动方向及危害程度等,并及时采取措施,以尽量避免和减轻灾害损失。 (4)为边坡支护工程的维护提供依据。 (5)根据监测的结果检验和评价边坡的稳定性。

基坑及边坡监测方案

基坑及边坡监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地下车库为地下一层,结构层高,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形式平板式筏形基础基础。正负零相对高程为,坑底高程为m~,基坑顶部高程约为,坑深~,放坡系数1:~1:,西区已做护坡基坑长约为,面积约为m2,边坡支护位于西区北南侧、西侧及北侧,采用支护结构为临时支护,设计使用年限为1年。 二、监测目的 . 通过临测各种变形数据(基坑坡顶水平位移,基坑坡顶竖向位移,深层水平位移《测斜》、邻近建筑的位移等)及时反映工程的各种施工影响,并做出相应的措施,保证工程的安全和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过大影响,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可达到以下三个目的: 1、确保基坑护坡和相邻建筑物的安全; 2、积累工程经验,提高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3、边坡支护无坍塌安全事故发生,并做到文明施工。 三、监测方案编制依据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J50202-2002)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

基坑边坡监测方案说明

环球中心一期工程绿色施工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制: 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016年10月

目录 第一章监测依据 (3) 第二章工程概况 (3) 第三章监测目的及技术要求 (3) 第一节监测要求 (3) 第二节监测目的 (4) 第四章监测项目容 (5) 第一节方案编制原则 (5) 第二节方案编制技术要求 (6) 第三节监测及巡视对象 (7) 第四节监测周期及频率 (8) 第五章监测方法 (9) 第二节监测精度及报警值 (10) 第六章监测仪器设备 (11) 第七章监测质量保证措施 (12) 第一节质量保证体系 (12) 第二节质量目标 (13) 第三节监测工作的管理 (13) 第四节保证监测质量的措施 (13) 第八章监测进度保证措施 (14) 第一节施工进度目标 (14) 第二节监测程序 (14) 第九章附图及记录表格 (14) 第十章安全保护措施 (19)

第一章监测依据 (1)《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程》(GB50497-2009) (2)《建筑变形测量规》(JGJ8-2007) (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GB12897-2006) (4)《工程测量规》(国家标准)(GB50026-2007) (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50010-2002) (7)《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GB50330-2013 (8)业主提供相关图纸及资料 (9)《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DBJ61-98-2015 (10)其他相关的国家、地方法律法规及建设方、设计方要求。 第二章工程概况 拟建的环球中心项目一期场地位于市科技路以北,光德路以南,高新二路以西,高新三路以东。总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地下室四层,单层平面面积约 2.6万平方米,基坑周长约730m,基坑绝对开挖深度约为19.75~23.65m。 拟建场地原来较为平坦,地面原有厂房及高层建筑,现建筑已经拆除。场地东南角是高度21层E阳国际综合办公楼及地上3层力邦艺术港,场地南侧临近地铁3号线,场地西侧是方舟国际,场地北侧是回天血液制品厂。现场场地十分狭窄。 本工程基坑支护工程选用桩锚支护体系及双排桩支护形式,为避开四周市政道路管线,±0.00以下6.5m~7m围采用坡度1:0.2土钉墙支护。原有基坑设计图纸分别在基坑东侧、西侧设计两个出土坡道,其中东侧出土坡道坡比1:6为基坑坡道,西侧出土坡道采用支护桩设计,在地下室结构以外。按照降水设计图纸,基坑工程降水选用直径800大口径降水井降水,共布设32口降水井,井深40m,平均间距23m。 本工程±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406.5。 第三章监测目的及技术要求 第一节监测要求

边坡稳定性监测方案

隧道工程 边坡施工安全监测设置及实施方案 (现场监测) *******有限责任公司 二O一一年三月

目录 一设计目标及要求 (3) 1.1 监测的内因 (3) 1.2 监测的外因 (3) 二设计原则 (3) 三主要监测项目说明 (3) 3.1 变形监测 (3) 3.2 土体松动监测 (4) 3.3 对加固用的材料进行监测 (4) 3.4 对土体压力进行监测 (4) 3.5 外部条件监测 (4) 四边坡安全管理监测设置及实施方案(现场监测) (4) 4.1 工程概况 (4) 4.2 监测方案 (4) 4.2.1 测点布置 (5) 4.2.2 远程监控系统及监控方案 (5) 4.3 其他可补充监测技术 (6) 4.3.1 测斜监测 (6) 4.3.2以“面”为监测对象的表面变形 (6) 4.3.3 钢筋等的辅助测量 (6)

滑坡体监测初设概要及具体项目实施方案 一设计目标及要求 监测的主要目的在于确保工程的安全。边坡的安全监测以边坡岩体整体稳定性监测为主,兼顾局部滑动砌体稳定性监测。由于过大变形是岩体破坏的主要形式,因此(地表和深部)变形监测是安全监测的重点。 1.1 监测的内因 边(滑)坡中存在的不利结构面常常是引起边(滑)破破坏的主要内在因素,故监测的重点对象是岩体中的这些结构面,监测测点应放在这些对象上或测孔应穿过这些对象等。 1.2 监测的外因 开挖爆破和水的作用是影响边(滑)坡稳定的主要外因,施工期的质点振动速度、加速度的监测,运行期的渗流、渗压监测也是必要的。 二设计原则 (一)及时埋设、及时观测、及时整理分析监测资料和及时反馈监测信息。 (二)布置仪器力求少而精。 (三)监测仪器力求满足精度和稳定性,同时考虑经济性和社会影响性。 (四)尽可能利用已有的设施和条件进行监测设备的选型、施工。 三主要监测项目说明 3.1 变形监测 变形监测按表面和深层分为内部变形监测和外部变形监测,按方向划分为纵向、横向和轴向三个方向。滑坡体在三个方向上均应考虑,这里主要进行内部变形监测和外部变形监测的简要说明。 (一)内部监测 由于滑坡体已经采用衬砌加固,故属于施工后期的监测,应采用钻孔深部位移监测,包括水平位移的钻孔测斜仪法和测钻孔轴向位移的多点位移计法。随时发现滑动面的出现,确定其位置和其变化、发展。 水平位移监测采用钻孔测斜仪,一般先采用活动倾斜仪,待发现滑动面后改用固定

高边坡监测方案

梅州市梅江区客天下旅游产业园一期Ⅰ区客天下边坡监测施测方案 广东省梅州市粤东测绘公司 2011年8月4日

1、工程概况 本监测项目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三角镇东山村圣人寨的“中国梅州客天下旅游产业园”内一期Ⅰ区工程,地理坐标为:东经116°08′47.8″~116°09′04.6″,北纬24°15′39.1″~24°15′54.5″,地貌类型主要为丘陵地貌。监测区连接省道S333线,附近有G205及G206国道,西南面约9km为梅河高速、梅汕高速、梅龙高速公路的交汇处,水路可通过梅江、韩江直达汕头等地,交通十分便利。根据广东省地质物探工程勘察院编制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结合场地边坡开挖裸露的岩土工程特征,边坡的岩土体主要有震旦系黄连组(Z2h1)、侏罗系(J)、第四系(Q)。监测区内地层分布较多,地层倾角稍陡,岩石节理裂隙发育,地层岩性条件复杂程度中等,地层岩性条件对工程建设影响中等。监测区地下水类型主要有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层状基岩裂隙水二大类。 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按永久性边坡进行支护设计。 2、本技术设计的编制依据 (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广东省地质物探工程勘察院)(2)《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理规范》(DZT0222-2006); (3)《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4)《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 (5)《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 8-2007); (6)《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5、平面基准点的布设和测量 (1)平面基准点的布设 为确保观测成果的可靠性及准确性,拟在监测区域外围、位置稳定、便于长期保存的地方布设编号为基1、基2、基3的深埋式混凝土基准点3个,具体图形见图2所示,待基准点的标石、标志达到稳定后开始观测(稳定期根据观测要求和地质条件确定,一般不少于15天)。 图2 基准网示意图 (2)平面基准点的埋设 为了提高基准点对中、整平的精度,基准点的埋设规格采用强制对中基座。且采用强制对中基座(由专业测绘设备有限公司生产,荣获过国家专利产品称号)。具体的基准点标志埋石样式见图1所示。

路基高边坡监控措施

高边坡施工监控措施 一、施工技术方案 (一)深挖路堑施工方案 1、在施工前详细复查深挖路堑地段的工程地质资料,包括土石界限、岩层风化厚度及破碎程度,岩层的构造特征等。根据现场考察及设计要求,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实施。 2、根据设计横断面的边坡坡率、台阶宽度,精确计算路堑堑顶的开挖线。采用全站仪放样,根据现场坡口标高放出路堑坡口桩。 3、根据坡口桩放出路堑开挖线,进行清表、清杂等。 4、开挖中如发现有较大地质变化时,停止施工,重新进行工程地质补充勘探工作,并根据新的地质资料修正施工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实施。因深挖路堑工程量大、施工环境复杂,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是控制工程进度的关键工程,必须精心组织,科学施工。 5、边坡控制方案 为确保边坡的稳定,不产生超挖和欠挖,边坡采用光面爆破,节理裂隙较发育地段及某些特殊地段采用预裂爆破。深挖路堑的施工遵守分级开挖、分级防护、及时防护的原则,开挖一级防护一级,在下一级开挖时,上一级已做好保护措施。砌筑边坡防护应注意:(1)、砂浆采用重量法控制计量,并采用机械拌和,砌筑采用坐浆法分层按规范砌筑。 (2)、将大块较平整的片石人工加工凿平,用来砌筑护面墙的外露面,并加工好砌筑沉降缝的角石,角石加工整齐,要有两个面相互

垂直。 (3)、护坡的沉降缝按设计图纸要求设置,砌筑沉降缝采用角石加工整齐,以保证沉降缝砌筑后垂直于水平面并且宽度上下一致。(4)、砌筑过程中和砌筑完工后7 ~ 14天内,随时对已砌筑砌体养生,保持其表面湿润。 (二)一般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施工机械作业时,除按规范操作外并应按事先设计的行走路线进行,其工作位置应平坦稳固,并应有专人指挥,指挥人员不得进入机械作业范围内。 挖方高边坡实行“随开挖、随加固、随防护”,施工时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 高边坡施工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绑挂安全带的绳索应牢固地拴在可靠的安全桩上,绳索应垂直,不得在同一个安全桩上拴2 根及以上安全绳或在一根安全绳上拴2 人以上。 高边破施工应设置安全通道;开挖工作面应与装运作业面相互错开,严禁上、下交叉作业。边坡上方有人工作时,边坡下方不准有人停留或通行。 清理边坡上突出的块石和整修边坡时,应从上而下顺序进行,坡面上的松动土、石块必须及时清除。严禁在危石下方作业、休息和存放机具。 施工中如发现山体有滑动、崩坍迹象危及施工安全时,应立即停止施工,撤出人员和机具,并报告监理办和指挥部处理。

边坡监测方案

兰花·滨河家园A区二期 4#楼边坡应急救援预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太原市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2013年5月1号 兰花?滨河家园A区二期4#楼边坡应急救援预案一、工程概况 编制依据 ①兰花?滨河家园A区二期4#楼及地下车库施工图纸 ②兰花?滨河家园A区二期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③建筑工程施工合同、中标通知书 ④兰花?滨河家园A区二期4#楼及地下车库建设工程招标文件、答疑文件工程简介 工程建设概况一览表

二、施工交通条件 兰花?滨河家园A区二期4#楼及地下车库工程位于阳城县滨河东路以南,中央大道以东区域,交通条件较为便利。 三.地形地貌 阳城县地处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气温的特点是冬寒夏热。阳城县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冬季寒冷干燥,降雪稀少;春季干旱多风,秋季阴雨连绵;夏季酷热多暴雨,伏天旱雨交错。场地土冻结深度600mm,地下水埋深5~7m。每年雨季为6-8月份,冬期施工一般为11月底至来年3月中旬。 依据山西省地质工程勘察院≤兰花·滨河家园住宅小区A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场地位于阳城县东南濩泽河的岸边。紧邻滨河东路,据钻探揭露,场区上覆土层主要四系冲洪积形成的松散堆积物、卵砾石,下伏基岩主要为中风化、微风化灰岩,地面形态经人工改造。地层为第四系冲洪积形成的松散堆积物,岩性以中粗砂、卵砾石为主。工程场地地貌单元属濩泽河的河漫滩,地面高程在~之间变化,最大高差左右。 四、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应急救援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原则,做好应对发生坍塌事故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物资准备等各项准

高边坡监控方案

高边坡监测实施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 二、监测内容: 本隧道高边坡监测主要是路堑高边坡监测,监测内容为人为巡视、裂缝观测、坡面观测和水平位移观测。 1、人工巡视和裂缝观测:人工巡视是一项经常性工作,我标将安排专人坚持每天进行巡视。当坡体表面发现裂缝时监测组及时在裂缝处埋设裂缝观测装置,通过观测裂缝的变化过程和变化规律来分析坡体的破坏趋势。 2、坡面观测:高边坡坡面的变化观测是指在平台上设置坡面观测点,利用精度为2”的全站仪进行观测,采用直角坐标法量测。通过数据处理分析,分析坡面几何外观的变化情况,绘制坡面各点在施工过程中的水平位移变化情况,从而了解边坡滑动范围和滑动情况,提供预警信息,它是一种简单,直接的宏观监测方法。 3、水平位移观测:水平位移观测主要为地面水平位移,采用位移边桩观测。 三、监控实施流程 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工需要反复交叉开展,为了使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工作业协调一致,特制定如下作业流程: 图表 a、人工巡视记录表; b、边坡变形观测点埋设考证表; c、裂缝观测点埋设考证表; d、边坡观测点观测记录表; e、裂缝观测记录表; 图表 f、报警联系函 四、报警方法 1、稳定控制标准; 边坡稳定性评价主要根据一下几点进行综合判断: (1)、最大位移速率小于2mm/d; (2)、边坡开挖停止后位移速率呈收敛趋势; (3)、坡面、坡顶有无开裂,裂缝的变化趋势如何; 在实际监测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有上述一点或几点现象时,都应引起注意,及时对各项监测内容作综合分析,并通过其他项目的监测资料相互进行对照、比较,以进一步讨论边坡的稳定性,以便及早发现安全隐患情况,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2、报警流程 (1)、报警工作及稳定控制按照资料报送程序执行; (2)、普通监测的边坡稳定性由我标监测组作为主要控制方,第三方予以辅助并在必要时提供稳定性协助判别。重点监测断面由第三方监测单位与我标监测组共同完成。 (3)普通边坡监测指标控制标准并经综合判定边坡具有失稳危险时,及时填写报警联系函并立刻提交驻地监理。 六、监测技术要求 1、人工巡视 巡视检查是边坡监测工作的主要内容,它不仅可以及时发现险情,而且能系统地记录、描述边坡施工和周边环境变化过程,及时发现被揭露的不利地质情况。项目部将坚持每天安

大坝在线监测解决方案纸质板

大坝在线监测 解决方案 北京中科精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1系统概述 大坝作为特殊的建筑,其安全性质与房屋等建筑物完全不同,大坝安全出现问题,将会引发大坝下游一定范围的人员和财产、环境损失。在加强水利建设的大环境下,提高水工建筑物的安全,特别是提高大坝安全监测水平,保证水库大坝的安全,是关系到国家利益和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 本系统是一种综合性自动化远程监测系统,可对大坝内部变形、渗流压力、渗流量、土体压力、混凝土应力以及水位等进行连续监测,及时捕捉大坝性状变化的特征信息,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将采集数据及时发送到监控中心。结合地表监测的雨量、位移等信息,由专用的计算机数据分析软件处理,对大坝的整体稳定性做出判断,快速做出预警预报,更加准确、有效地监测灾情发生,为大坝安全和工程设计提供信息参考。 2系统功能 2.1 实时监测 使用传感器全天候不间断的对大坝、周边环境等进行自动监测,可实时的掌握大坝的安全状态。 2.2 报表推送 监测结果实时显示发布,按照设定的时间定期将监测报表推送给用户。

2.3 多重分级预警 当大坝监测数据异常时,系统核实后触发相应报警机制,第一时间以短信等形式通知用户,实现预警功能。 2.4 应急预案处理 系统中存有预设的应急处理方案,当出现紧急情况时可从专家系统中直接提取相应处理方法,及时采取人员介入,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或减少损失。 2.5 结构趋势分析 结合监测数据,通过对大坝结构和周边环境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安全评价,实现结构稳定性趋势分析。 2.6 提供参考依据 监测数据的存储,为今后数据查询和3D建模提供数据依据。 3监测内容

高边坡监测方案[1]

附件:高边坡监测实施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穿行于重丘地区的群山峻岭之中,高填深挖较多,深挖路堑和高填路堤边坡普遍存在,深挖高路堑边坡共29处(大于30米),高填路堤边坡6处。大部分路段坡度较陡,岩体破碎松软,节理裂隙发育,断裂构造对本标段路堑边坡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地下水较发育,对边坡的整体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 二、监测内容: 本标段高边坡监测主要是指路堑高边坡和路堤高边坡监测,监测内容为人工巡视、裂缝观测、坡面观测、高路堤沉降观测和水平位移观测。 1、人工巡视和裂缝观测:人工巡视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我标将安排专人坚持每天进行巡视。当坡体表面发现裂缝时监测组及时在裂缝处埋设裂缝观测装置,通过观测裂缝的变化过程和变化规律来分析坡体的变形情况和破坏趋势。 2、坡面观测:高边坡坡面的变形观测是指在平台上设置坡面变形观测点,利用精度为2″的全站仪进行观测,采用直角坐标法量测。通过数据处理分析,分析坡面几何外观的变化情况,绘制坡面各点在施工过程中的水平位移变化情况,从而了解边坡滑动范围和滑动情况,提供预警信息,它是一种简单,直接的宏观监测方法。 3、高路堤沉降观测和水平位移观测:沉降观测主要通过埋设沉降板观测路基的沉降情况,通过数据分析指导施工;水平位移观测主要为地面水平位移,采用位移边桩观测。 三、监测实施流程 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工需要反复交叉开展,为了使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

工作业协调一致,特制定如下作业流程:

a、人工巡视记录表; b、坡面变形观测点埋设考证表; c、裂缝观测点埋设考证表; d、坡面观测点观测记录表; e、裂缝观测记录表;

路堑高边坡监测方案精编WORD版

路堑高边坡监测方案精 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路堑高边坡监控量测技术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昆磨高速小勐养至磨憨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第一册第二分册)。 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 F90-2015)。 二、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起点桩号为K4+620,终点桩号K12+070,路线长6.64km,位于景洪市勐养镇东侧。本标段内,深路堑边坡共计8处,最大边坡高度为46m。具体段落见下表: 深路堑段落一览表

项目测区地形以起伏的中低山地形为主,局部零星分布盆地和长条形的宽缓河谷。地形相对高差200~600m,全线海拔500~1600m,根据地貌特征分类,将测区划分为侵蚀堆积、构造侵蚀、构造溶蚀三大地貌类型。路线北侧山丘为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区,高程1000m以下,主要以粉质粘土、卵石、泥石为主,该路段地表水体较丰富。 本合同段由于拟建路线较长、地形起伏较大,且跨越不同的微地貌单元,加之地质条件较为复杂,为便于设计使用,现将路线按里程评述: 1、K4+620~K7+100段位于浅割低山丘陵地貌区,微地貌属山间河谷、缓坡及部分陡坡地貌,为新建双幅路线,沿线以粉质粘土、卵石,泥岩为主。该路段地表水体较丰富,沿线山间沟谷均有地表水分布,向西侧排泄至南养河。

沟谷地段地下水位埋深浅,坡面一般埋深较深,主要不良地质作用为K6+200~ K6+620段分布的滑塌体,对线路影响不大。 K6+815~K6+990段潜在不稳定土质边坡,岩石以卵石粉质粘土含大量卵石、漂石组成,均匀性、分选性极差。 2、边坡选取控制性K6+100断面进行检算,力学参数取值参考有关试验值,并结合工程经验确定,下表为设计指标采用值: 岩土层的设计力学参数建议值表 一级进行锚杆框格梁加固、二级、三级、四级边坡进行锚索框格梁加固、五级进行现浇拱

上海司南GNSS自动化边坡在线监测方案

上海司南G N S S自动化边坡在线监测方案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某滑坡GNSS自动化监测 技 术 方 案 上海司南卫星导航技术有限公司 2013年3月

目录

1 前言 2 某滑坡概况 3 某滑坡GNSS监测的总体设计 系统设计依据 司南GNSS变形监测系统是一个集结构分析计算、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传感器技术等高新技术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工程。本监测系统的作用是成为一个功能强大并能真正长期用于结构损伤和状态评估,满足固体建筑物管理和运营的需要,同时又具经济效益的结构健康安全监控系统,遵循如下设计原则: 1)遵循简洁、实用、性能可靠、经济合理的指导思想; 2)系统设置立足实用性原则第一,兼顾考虑科学试验和设计验证等方面因 素; 3)各传感器的布置、安装要合理,力求用最少的传感器和最小的数据量完 成工作; 4)系统应具有可扩展性。 GNSS 监测系统的技术设计及工程建造依据相关的国家标准和相关行业标准进行,本设计书中所引用的部分技术规范参见表1。 表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 10—89 建设部 系统硬件总体设计 系统硬件由四大部分组成: 1)传感器子系统:由布置监测点上的各类GNSS组成,主要传感器采用后 安装方式; 2)数据传输子系统:GNSS天线到GNSS主机由同轴电缆通讯;GNSS主机及 其它传感器与控制中心通讯采用有线或无线的通讯方式; 3)数据处理与控制子系统:由布置在监控中心的小型机系统、服务器系 统、数据实时自动处理与Web发布; 4)辅助支持系统:包括外场机柜、外场机箱、配电及UPS、防雷和远程电 源监控等。 4 某滑坡GNSS自动化监测预警系统概况 GNSS自动化监测形变监测中的应用 GNSS用于边坡监测时,往往是对一定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建立变形观测点,在远方距离监测点合适的位置(如稳固的基岩上)建立基准点。在基准点架设GNSS接收机,根据其高精度的已知的三维坐标,经过定期连续观测从而得到变形点坐标(或者基线)的变化量。根据观测点的形变量,建立安全监测模型,从而分析边坡的变形规律并实现及时的反馈。事实上,为了建立一个更接近实际情况的安全监测模型,合理的密集分布监测点是需要的。 通过观测整体的微小变形量,构造统计分析模型,预测变形体长期的变化趋势,为以后的分析决策提供依据。为了进行形变分析,需要获得监测点高精度位置坐标数据,通常要求监测点的观测数据达到毫米级的精度,这也是GNSS 定位技术能否应用于变形观测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路堑高边坡监测方案

路堑高边坡监测方 案 1

路堑高边坡监控量测技术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昆磨高速小勐养至磨憨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第一册第二分册)。 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 )。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 )。 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 F90- )。 二、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起点桩号为K4+620,终点桩号K12+070,路线长6.64km,位于景洪市勐养镇东侧。本标段内,深路堑边坡共计8处,最大边坡高度为46m。具体段落见下表: 深路堑段落一览表

项目测区地形以起伏的中低山地形为主,局部零星分布盆地和长条形的宽缓河谷。地形相对高差200~600m,全线海拔500~1600m,根据地貌特征分类,将测区划分为侵蚀堆积、构造侵蚀、构造溶蚀三大地貌类型。路线北侧山丘为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区,高程1000m以下,主要以粉质粘土、卵石、泥石为主,该路段地表水体较丰富。 本合同段由于拟建路线较长、地形起伏较大,且跨越不同的微地貌单元,加之地质条件较为复杂,为便于设计使用,现将路线按里程评述: 1、K4+620~K7+100段位于浅割低山丘陵地貌区,微地貌属山间河谷、缓坡及部分陡坡地貌,为新建双幅路线,沿线以粉质粘土、卵石,泥岩为主。该路段地表水体较丰富,沿线山间沟谷均有地表水分布,向西侧排泄至南养河。 沟谷地段地下水位埋深浅,坡面一般埋深较深,主要不良地质作用为K6+200~K6+620段分布的滑塌体,对线路影响不大。 K6+815~K6+990段潜在不稳定土质边坡,岩石以卵石粉质粘土含大量卵石、漂石组成,均匀性、分选性极差。

边坡变形监测方案

边坡变形监测方案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XXXX标 边坡变形监测专项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XXXXX公司 2016年12月01日 XXX标 边坡变形监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 我公司承建的XXX标段,桩号范围3+400~6+950。主要建设内容包括:XXXXX.。本工程等级为II等;河道堤防级别为3级,施工临时工程为5级。防洪标准: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供水标准:农业灌溉供水设计保证率为95%。 二、监测内容: 本标段边坡监测主要是指路堤边坡监测,监测内容为人工巡视、裂缝观测、坡面观测观测。 1、人工巡视和裂缝观测:人工巡视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我标将安排专职安全员坚持每天进行巡视,对图纸较差处、渗水严重处、边坡较陡处进行重点巡视、检查。当坡体表面发现裂缝时安全员立即采取措施和报告监测组。

2、坡面观测:边坡坡面的变形观测是指在平台上设置坡面变形观测点,利用GPS进行测量。通过数据处理分析,分析坡面几何外观的变化情况,绘制坡面各点在施工过程中的水平位移变化情况,从而了解边坡滑动范围和滑动情况,提供预警信息,它是一种简单,直接的宏观监测方法。 二、监测方案的实施 1、基准控制点和监测点的布设 基准网的建立 选择通视良好、无扰动、稳固可靠、远离形变护坡高度3倍比较稳定的地方埋设工作基点,其中工作基点采用有强制归心装置的观测墩,照准标志采用强制对中装置的觇牌,埋设在加固坎上,地质较为稳定,本标段工作基点选择桩号点。 变形点布置在边坡变形较大并能严格控制变形的边坡边沿位置。在边坡顶上每100m布置变形监测点,编号分别为左1-32,右1-32。以及对南岸6+581,南岸4+390、北岸5+160、4+000-4+100段附件的建筑物等进行加密监测。 1、顶部用沉降钉垂直植入混凝土中,孔深不小于50mm,基准点与各点位埋设完毕等候5天后,水泥凝固稳定后方可开始进行观测。 2、监测精度及频率要求

路堑高边坡监测方法

路堑高边坡监控量测技术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昆磨高速小勐养至磨憨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第一册第二分册)。 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F90-2015)。 二、工程概况 项目测区地形以起伏的中低山地形为主,局部零星分布盆地和长条形的宽缓河谷。地形相对高差200~600m,全线海拔500~1600m,根据地貌特征分类,将测区划分为侵蚀堆积、构造侵蚀、构造溶蚀三大地貌类型。路线北侧山丘为构造剥蚀低

山丘陵区,高程1000m以下,主要以粉质粘土、卵石、泥石为主,该路段地表水体较丰富。 本合同段由于拟建路线较长、地形起伏较大,且跨越不同的微地貌单元,加之地质条件较为复杂,为便于设计使用,现将路线按里程评述: 1、K4+620~K7+100段位于浅割低山丘陵地貌区,微地貌属山间河谷、缓坡及部分陡坡地貌,为新建双幅路线,沿线以粉质粘土、卵石,泥岩为主。该路段地表水体较丰富,沿线山间沟谷均有地表水分布,向西侧排泄至南养河。 ~2 边坡坡率按1:1;11;1:1; 1:1; 1:1.25进行稳定验算,安全系数为1.13;拟对一级进行锚杆框格梁加固、二级、三级、四级边坡进行锚索框格梁加固、五级进行现浇拱形护坡,经验算加固后边坡安全系数为1.28,满足规范要求,并以此控制断面类比其余边坡断面进行工程加固处治设计。 3、边坡坡形、坡率与防护加固形式: (1)、边坡坡形、坡率

边坡采用台阶式边坡:第一级边坡坡率均为1:1,第二级边坡坡率均为1:1,第三级边坡坡率均为1:1,第四级边坡坡率均为1:1,第五级边坡坡率均为1:1.25。边坡平台设置宽度均为2.0m。 (2)、边坡防护工程设计 边坡防护设置一览表 ①、每级平台均设置截水沟; ②、边坡坡脚设置边沟; ③、堑顶外设置山坡截水沟。 三、监控量测组织机构与管理

边坡变形监测方案实施及数据处理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114469777.html, 边坡变形监测方案实施及数据处理分析 作者:黄启程 来源:《山东工业技术》2013年第08期 【摘要】边坡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填挖面大,引起周边环境变形的可能性就高,需要 对边坡进行有效的变形监测,针对变化及时采取一些方法处理,以保证设施的安全。这种项目就需要正确地采用一个合理的监测方案,对数据处理、分析。本文结合已完成项目的实例,对边坡进行水平位移和沉降监测,采用监测方法为精密二等水准、极坐标法,并对其进行分析。 【关键词】变形监测;基准网;变形点;边角网;极坐标法;闭合水准路线 1 工程概况 某变电站东南侧边坡于2011年发生滑坡,后采用42根抗滑桩进行加固处理。根据施工单位的反映,抗滑桩施工2012年3月施工完毕后至2012年5月初,抗滑桩发生位移,附近水泥地面发现裂缝,呈放大趋势。为了准确了解抗滑桩变形情况,要求对桩顶水平及垂直位移进行变形监测。 2 监测方案的实施 2.1 基准控制点和监测点的布设 2.1.1 基准网的建立 选择通视良好、无扰动、稳固可靠、远离形变护坡高度3倍即45m外比较稳定的地方埋 设四个工作基点,其中三个工作基点A1、A2、A3采用有强制归心装置的观测墩,照准标志采用强制对中装置的觇牌。A2、A3为观测墩,地面高度约1.2m,埋深至基岩位置,A4为主要检核点,埋设在加固坎上,地质较为稳定。 A3、D12、SZ1为沉降基准点,D12在是4×4m的高压电塔加固水泥墩上,建成已超过一年,SZ1在另一电塔水泥墩上,墩台3.5×3.5m,建成时间超过三年,非常稳固。 2.1.2 变形点的建立 变形点应布置在边坡变形较大并能严格控制变形的边坡边沿位置。在边坡顶上布置27个变形监测点,编号分别为东侧为1-27。用膨胀螺栓垂直植入护坡混凝土中,螺栓孔深不小于100mm,露出地面30-80mm,用红色油漆在螺栓上做标记,并将螺栓顶部磨半圆。 基准点与各点位埋设完毕等候5天后,水泥凝固稳定后方可开始进行观测。

论述边坡稳定性的监测技术

论述边坡稳定性的监测技术 摘要:在岩土程中,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很多, 对其进行数值分析可以做出初步判断, 但尚不能明确判断是否会出现失稳。然而对边坡进行现场监测可以为灾害前征兆的识别提供宏观观察结果。文中作者根据工作实际情况,对边坡稳定性监测技术进行论述。 关键词:边坡;稳定性;监测方法;物探;反射系统 前言:我国地理情况复杂,滑坡等边坡失稳灾害发生频次高,受灾面广,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此,边坡稳定监测与防治工作非常重要。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 由于岩土体特性的不均匀性、地质条件和力学作用机理的复杂性, 以及这些影响因素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 使得边坡的变形失稳机理非常复杂。长期以来,工程地质界和岩土力学界对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但至今仍难找到一种理论对其做出准确的评价. 边坡稳定监测主要是采集边坡的变形和位移信息,通过采集得到的边坡岩土体变形速度、位移大小及位移方向等直观资料,深入认识边坡变形机制、变形破坏特征,寻找防治措施的依据。从20 世纪40 年代开始,边坡稳定监测技术逐渐发展。在此对几种监测方法进行综述分析。 一、边坡稳定性监测技术研究 1、边坡监测目的 边坡稳定性监测主要是采集边坡的位移和变形信息, 通过观测得到的岩土体滑动位移大小、位移方向及变形速度等直观资料, 深入认识边坡变形机制和破坏特征, 寻找防治措施的依据。因此边坡工程监测有如下主要目的:a.保证工程施工和运行的安全; b.评价边坡理论分析结果和经验判断成果的依据, 是修改设计和指导施工的客观标准;c. 为掌握边坡变形特征和规律提供资料, 以便指导在边坡发生严重变形时进行应急处理; d.分析岩土体结构与边坡变形破坏的关系, 预测边坡变形破坏趋势, 为评价边坡的长期稳定性提供条件; e.提供工程岩土体力学参数的反演分析数据。 2、边坡监测原则 尽管边坡的类型和工况不同, 但其稳定性监测需要应用到多种学科, 并由各方面的人员参与协助。同时, 监测数据始终需要结合地质条件、环境因素和工况情况等进行分析, 这样才能够正确地提供现场资料并做出判断。因此监测项目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a. 可靠性原则, 包括监测方法的可靠性和监测仪器的可

边坡在线监测方案

边坡在线监测方案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边坡在线健康监测解决方案监测背景: 长期以来,我国路基边坡的安全监测技术一直是公路修筑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进由于缺乏对安全监测技术的系统研究,没有成熟的经验供设计部门应用,因此只能用低等级公路的防护技术或借鉴其他部门的经验来实施局部防护,缺乏综合考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有的甚至中断交通。国家及地方对边坡的健康监测做了具体的规范,如《露天煤矿边坡管理暂行规定》第三条第一、二款规定:边坡管理工作纳入安全监察的议事工程,并负有业务保安责任。根据年度计划与设计以及边坡稳定的决定与措施,在安全检查工作中,做出安排,进行监督检查。 系统概述: 飞尚科技作为中国结构安全监测领导者,率先将结构健康监测与物联网结构体系、云计算、局域网/通讯网等多网无缝连接等技术结合,建立一套智能边坡健康监测系统,为边坡日常养护、管理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发挥重大作用。基于云计算服务中心的监测系统可容纳上万个桥梁、隧道、边坡等结构物的监测数据,形成区域性结构健康监测平台,实现区域内的所有结构统一监控管理。 主要监测内容: (1)环境监测,主要为温湿度和雨量的监测; (2)边坡的变形观测,包括边坡关键点的沉降、不均匀沉降,土体深部变形等;(3)挡土墙受力监测,包括挡土墙的应变、挡土墙锚杆的受力等; (4)挡土墙的变形,主要为挡土墙的倾斜监测; (5)土压力和孔隙水压力监测; (6)水位监测。

监测示意图: 监测项目一览表: (施工期监测) (运营期监测) 实现功能: (1)24小时实时监测:对边坡变形受力、坡体倾斜下滑、环境等全自动化在线监测,实时掌握边坡整体施工/运行的安全状态。 (2)多重分级预警:数据异常时,系统会触发相应三级报警机制,第一时间以短信、传真、广播等形式通知用户。 (3)应急预案处理:从专家库直接提取相应处理办法,及时采取人员介入、封锁道路等办法,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4)结构损伤机理研究:对结构损伤机理的宏观分析、结构变形及破坏趋势研究、归纳演绎。 (5)提供参考依据:监测数据的存储,为今后同类工程设计、施工提供类比依据。 (6)行业规范标准形成:制定出适合结构健康监测的安全评价标准体系,形成 行业标准规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