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园林植物(水生植物)

园林植物(水生植物)

园林植物(水生植物)
园林植物(水生植物)

水生植物

1.芦苇

形态特征:植株高大,地下有发达的匍匐根状茎。茎秆直立,秆高1~3米,叶鞘圆筒形,叶片长线形或长披针形,排列成两行。

生态习性:多生于低湿地或浅水中。芦苇生长在灌溉沟渠旁、河堤沼泽地、河溪边等多水地区,常形成苇塘。深水耐寒、抗旱、抗高温、抗倒伏、笔直、株高、梗粗、叶壮,成活率高。能达到短期成型、快速成景等优点。生命力强、易管理、适应坏境广。生长速度快。是景点旅游、水面绿化、河道管理、净化水质、沼泽湿地、置景工程、护土固堤、改良土壤之首选。

2.芦竹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具根茎,须根粗壮。秆直立,高2-6米,径1-1.5厘米,常具分枝。叶鞘较节间为长,叶片扁平,圆锥花序,小穗含2-4花。

生态习性:芦竹抗旱、耐涝、耐盐碱,抗逆性强,耐寒性不强,适应性较大,适合我区旱薄地低洼地种植。

3.水葱

形态特征:莎草科多年生宿根挺水草本植物。株高1~2米,茎杆高大通直。杆呈圆柱状,平滑,中空,基部具3-4个叶鞘。叶片线形,根状茎粗状而匍匐,须根很多。花果期6-9月。

生态习性:能耐低温,北方大部分地区可露地越冬。耐水湿,生长在湖边、水边、浅水塘、沼泽地或湿地草丛中。

园林用途:水葱株形奇趣,株丛挺立,富有特别的韵味,可于水边池旁布置,甚为美观。

人工湿地用途:对污水中有机物、氨氮、磷酸盐及重金属有较高的除去率。

4.香蒲

形态特征:香蒲为为多年生落叶、宿根性挺水型的单子叶植物。又名蒲草、蒲菜。因其穗状花序呈蜡烛状,故又称水烛。根状茎乳白色。地上茎粗壮,向上渐细,高1.3-2米。叶片条形,上部扁平,下部腹面微凹,背面逐渐隆起呈凸形,横切面呈半圆形,叶鞘抱茎。花果期5-8月。

生态习性:喜温暖、光照充足的环境,生于沟塘浅水处、河边、湖边、湖边浅水中、湖中、静水中、水边、溪边、沼泽地、沼

泽浅水中。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安徽、江苏、浙江、湖南、湖北、江西、广东、云南、台湾等省区。菲律宾、日本、原苏联及大洋洲等地均有分布。

5.莎草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15-95cm。茎直立,三棱形;根状茎匍匐延长,部分膨大呈纹外向型形,有时数个相连。叶丛生于茎基部,叶鞘闭合包于茎上,叶片线形,花序复穗状,花期5-8月,果期7-11月。

生态习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和潮湿环境,耐寒。宜选疏松的砂培土栽培为宜。

6.芒

形态特征:禾本科芒属,又名芭茅。一种多年生牧草,植株较高大,根系发达,茎高1~2米。

叶片长而扁平或内卷,边缘有细齿。顶生圆锥花序,分枝每节各具披针形小穗芒短,稍扭曲。

生态习性:耐践踏,适应性强,喜酸性土壤。在多雨地区,芒有良好的水土保持作用。

7.泽泻

形态特征:多年生沼生植物,高50-100cm。地下有块茎,外皮褐色,密生多数须根。叶根生,叶片宽椭圆形至卵形,先端急尖或短尖,基部广楔形、圆形或稍心形,全缘,两面光滑;花茎由叶丛中抽出,花瓣倒卵形,白色;花期6-8月,果期7-9月。生态习性:生于沼泽边缘。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幼苗喜荫蔽,成株喜阳光,怕寒冷,在海拔800m以下地区,一般都可栽培。宜选阳光充足,腐殖质丰富,而稍带粘性的土壤,同时有可靠水源的水田栽培。

8.蒲苇

形态特征

茎丛生,雌雄异株,叶多聚生于基部,极狭,长约1m,宽约2cm,下垂,呈灰绿色;

圆锥花序大,雌花穗银白色,具光泽;雄穗为宽塔形,疏弱;花期9-10月。

生态习性

矮蒲苇性强健,耐寒,喜温暖、阳光充

足及湿润气候。

景观用途

矮蒲苇花穗长而美丽,庭院栽培壮观而

雅致,或植于岸边入秋赏其银白色羽状穗的

圆锥花序。也可用作干花,或花境观赏草专类园内使用,具有优良的生态适应性和

观赏价值。

9.花菖蒲

形态特征

地下部分具球茎,扁球形,株高60-150厘米,茎粗壮直立,无分枝或少有分枝,

叶硬质剑形,7~8片叶嵌叠状排列。花茎高出叶上,蝎

尾状聚伞花序顶生,着花12~24朵排成二列;花冠筒

呈膨大的漏斗形,稍向上弯,花色有红、黄、白、紫、

蓝等深浅不同的单色或具复色品种,或具斑点、条纹或

呈波状、褶皱状;花期夏秋。

生态习性

花菖蒲为喜光性长日照植物,忌寒冻,夏季喜凉爽

气候,不耐过度炎热。性喜肥沃深厚的砂质土壤,要求

排水良好,不宜在黏重土壤易有水涝处栽种。

10.石菖蒲

形态特征

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株高30~40厘米,全株具香气。硬质的根状茎横走,

多分枝。叶剑状条形,先端惭尖,

有光泽,中脉不明显。4~5月

开花,花茎叶状,扁三棱形,肉

穗花序,花小而密生,花绿色。

生长习性

喜阴湿环境,在郁密度较大

的树下也能生长,但不耐阳光暴

晒,否则叶片会变黄。不耐干旱。

稍耐寒,在长江流域可露地生

长。

11.菖蒲

形态特征

多年水生草本植物。有香气,根状茎横走,粗状,稍扁,有多数不定根(须根)。叶基生,叶片剑状线形,长50-120cm,或更长,中部宽1-3cm,叶基部成鞘状;花茎基生出,扁三棱形,长20-50cm,肉穗花序直立或斜向上生长,圆柱形,黄绿色,

浆果红色,长圆形。花期6-9月,果期8-10月。

生态习性

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

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全株有毒,根茎毒性较

大。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广布世界温带、

亚热带。生于池塘、湖泊岸边浅水区,沼泽

地或泡子中。最适宜生长的温度20~25℃,

10℃以下停止生长。冬季以地下茎潜入泥中

越冬。

12.水生美人蕉

形态特征

多年生大型草本植物,株高1~2 m;叶片长披

针形,蓝绿色;总状花序顶生,多花,花呈黄色、

红色或粉红色;温带地区花期4~ 10月份,热带

和亚热带地区全年开花;地上部分在温带地区的冬

季枯死,根状茎进入休眠期,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终

年常绿。

生态习性

生性强健,

适应性强,喜

光,怕强风,适

宜于潮湿及浅

水处生长耐水

淹,在20 cm深

的水中能正常

生长。肥沃的土

壤或沙质土壤都可生长良好。生长适宜温度为15-28℃,低于10℃不利于生长。在原产地无

休眠期,周年生长开花,在北方寒冷地区冬季休眠。根茎需温室保护越冬。对硫、氯、氟、

汞等有害气体有一定的抗性和吸收能力,是净化空气的良好材料。

13.德国鸢尾

形态特征

多年生宿根草本。根状茎肥厚,略成扁圆形,有横纹,黄褐色,生多数肉质须根。

基生叶剑形,长20-50厘米,宽2-4厘米,直立或稍弯曲,淡绿色或灰绿色,常具白粉,

基部鞘状,常带红褐色,先端渐尖。花茎高60-100厘米,中下部有1-3枚茎生叶;花下

具3枚苞片,卵圆形或宽卵形,有1-2朵花,花大,鲜艳,直径可达12厘米,淡紫色、

蓝紫色、深紫色或白色,有香味,花被管成喇叭形,长约2厘米,花柱分枝扁平,花瓣

状,淡蓝色、蓝紫色或白色。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长习性

德国鸢尾耐寒性强,长江中下游地区露地

栽培过冬时,地上茎叶不完全枯萎、耐干燥,宜

在排水良好,阳光充足处生长。喜粘性石灰质土

壤,花朵硕大,色彩幽雅。

14.黄花鸢尾

形态特征

黄色鸢尾为多年生挺水型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大,有肥粗根状茎。叶基生,剑形,长60-120厘米,中脉明显,并具横向网状脉。花茎高于叶,花黄色,直径6-7cm,花茎8-12厘米,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长习性

适应性强,在15-35℃温度下均能生长,10℃以下时植株停止生长。耐寒。喜水湿,能

在水畔和浅水中正常生长,也耐干燥。喜含石灰质弱碱性土壤。

15.千屈菜

形态特征

千屈菜又称水枝柳、水柳、对叶莲。千屈菜科

千屈菜属。多年生挺水草本植物。株高30~100厘

米,茎四棱形,直立

多分枝,叶对生或轮

生,披针形。长穗状

花序顶生,小花多而

密,紫红色,花期7~

8月。

生长习性

千屈菜原产欧洲和亚洲暖温带,喜水湿,生长于沼泽地、沟渠边或滩涂上。喜温暖及光照充足、湿润、通风良好的环境,耐盐碱,比较耐寒,在我国南北各地均可露地越冬。在浅水中栽培长势最好,也可旱地栽培。

16.水芹

形态特征

水生宿根植物。株高70~80 cm;二回羽状复叶,叶细长,互生,茎具棱,上部白绿色,下部白色;伞形花序,花小,白色;不结实或种子空瘪。

生态习性

性喜凉爽,忌炎热干旱,25℃以下,母茎开始萌芽生长,15~20℃生长最快,5℃以下停止生长,能耐-10℃低温;以生活在河沟、水田旁,以土质松软、土层深厚肥沃、富含有机质保肥保水力强的粘质土壤为宜。

17.再力花

形态特征

多年生挺水草本。叶卵状披针形,浅灰蓝色,边缘紫色,

长50cm,宽25cm。复总状花序,花小,紫堇色。全株附有白粉。温带地区是一种优秀的温室花卉,花柄可高达2米以上。包括12个生于沼泽地的种。

生长习性

喜温暖水湿、阳光充足的气候环境,不耐寒,入冬后地上部分逐渐枯死。以根茎在泥中越冬。在微碱性的土壤中生长良好。

18.灯心草

形态特征

灯心草,多年生草本,

高40-100cm。根茎横走,

密生须根。茎簇生,直立,

细柱形。叶鞘红褐色或淡

黄色,长者达15cm;叶片

退化呈刺芒状。花序假侧

生,聚伞状,多花,密集或疏散;花淡绿色,花期6-7月,果期7-10月。

生态习性

喜阴凉湿润气候,较耐寒。适宜生长在河

边,池旁,水沟边,稻田旁,草地上,沼泽湿

处。

19.席草

形态特征

灯心草科灯心草属多年生沼泽草本。以茎作编席原料的草本植物的总称。俗称灯草,

古称蔺。中国常用的席草有灯心草、蒲草等10多种。茎直立,单生细柱形,无节、叶

片退化,茎内充满白色髓心,坚韧而有弹性,适于编席。

生态习性

喜阴凉湿润气候,较耐寒。适宜生长在河边,

池旁,水沟边,稻田旁,草地上,沼泽湿处。

20.水蜡烛(又称水烛、香蒲)

形态特征

水烛属于多年生沼生草本,匍匐根状茎粗壮。茎直立,高0.5-3米。叶片狭条形,宽4-10毫米,叶鞘圆筒状,具膜质边缘。穗状花序圆柱状。

生态习性

喜温暖、光照充足的环境,生于沟塘浅水处、河边、湖边、湖边浅水中、湖中、静水中、水边、溪边、沼泽地、沼泽浅水中。

21.海寿花

形态特征

多年生挺水草本植物。根状茎粗壮。茎直立,高20-80cm,基部呈现红色,全株光滑

无毛。基生叶广卵圆状心形,长顶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心形,全圆。花直径约2cm,花被

裂片6枚,蓝色,椭圆形,顶端圆钝;花药长圆形,其中一个较大,浅蓝色,其余的均为

黄色。全年绿色期在200天左右,其中花期约90天,花果期7-10月。

生态习性

生于池塘、湖边及沼泽地等环境条件中。

适宜生长温度范围18-35℃, 5℃以下地上

部分枯萎,以地下根茎和冬天芽越冬。5~9

月为生长旺盛期,入水深可至30厘米。生长

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

22.玉蝉花(又名花菖蒲)

23.芦荻(又名芦竹)

24.斑茅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2~4米或更高。根茎粗壮,被鳞片。秆直立,无毛,

具多节,节具长须毛。叶互生,线状披针形,长60~150厘米,宽2~2.5

厘米。圆锥花序顶生,大型,长30~60厘米,花、果期5~10月。

生态习性

生于山坡和河岸草地及村落附近。分布江苏、浙江、安徽、河南、湖

南、湖北、四川、江西、广东、云南等地。

25.梭鱼草

形态特征

多年生挺水或湿生草本植物,叶柄绿色,圆筒形,叶片较大,长可达25厘米,宽可达15厘米,深绿色,叶形多变。大部分为倒卵状披针形,长约10-20厘米。上方两花瓣各有两个黄绿色斑点,花葶直立,通常高出叶面。穗状花序顶生,长5~20厘米,小花密集在200朵以上,蓝紫色带黄斑点,花被裂片6枚,近圆形,裂片基部连接为筒状。花果期5~10月。

生态习性

喜温、喜阳、喜肥、喜湿、怕风不耐寒,静水及水流缓慢的水域中均可生长,适宜

在20 厘米以下的浅水中生长,适温15℃至30℃,越冬温度不宜低于5℃,梭鱼草生长

迅速,繁殖能力强,条件适宜的前提下,可在短时间内覆盖大片水域。

26.黄花水龙

形态特征

黄花水龙是多年生挺水型草本植物,具匍匐茎或浮生茎,整株蔓生或挺立生长,整株无毛,茎中空,节间簇生白色气囊(气生根)。叶互生,长椭圆形,叶托大。花开于枝顶,腋生,萼片5枚,呈三角形,花瓣5枚,金黄色。不结实。开花时间为每年5-6月。

生态习性

分布于亚洲和美洲、台湾及内陆河川水域边或低洼湿地。生长快速,可作为水池绿美化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去除效果显著。生长快速,可作为水池绿美化植物。

27.金鱼藻

形态特征

金鱼藻是悬浮于水中的多年水生草本植物,植物

体从种子发芽到成熟均没有根。叶轮生,边缘有散生

的刺状细齿;苞片9-12,条形,浅绿色,透明;茎平

滑而细长,可达60厘米左右。花期6-7月,果期8-10

月。金鱼藻多年生长于小湖泊静水处,曾经于池塘、

水沟等处常见。

生态习性

群生于淡水池塘、水沟、稳水小河、温泉流水及水库中。金鱼藻在pH

值7.1~9.2的水中均可正常生长,但以pH值7.6~8.8最为适。金鱼藻对

水温要求较宽,但对结冰较为敏感,在冰中几天内冻死。金鱼藻是喜氮植物,

水中无机氮含量高生长较好。

28.苦草

形态特征

多年生无茎沉水草本,有匍匐茎白色,光滑,先端芽浅黄色。叶基生,线形或带形,长30-40(50)厘米,宽5-10毫米,绿色或略带紫红色。萼片3片,大小不等,成舟形浮于水上,中间一片较小,中肋部龙骨状,向上伸似帆。果圆柱形,成熟时长约14-17厘米。花期8月,果期9月。

生态习性

苦草喜温暖,耐荫蔽,对土壤要求不严,野生植株多生长在林下山坡、溪旁和沟边。

29.睡莲

形态特征

多年生水生花卉,根状茎,粗短。叶丛生,具细长叶柄,浮

于水面,近圆形或卵状椭圆形,全缘,无毛,上面浓绿,幼叶有

褐色斑纹,下面暗紫色。花单生于细长的花柄顶端,多白色,漂

浮于水,直径3~6厘米。长江流域花期为5月中旬至9月,果

期7~10月。相关品种有黄睡莲、白睡莲、红睡莲、香睡莲、白

仙子、柔毛齿叶睡莲、延药睡莲、宽瓣白等。

生态习性

睡莲喜强光,通风良好。在岸边有树荫的池塘,虽能开花,但生长较弱。对土质要求不严,pH值6~8,均生长正常,但喜富含有机质的壤土。生长季节池水深度以不超过80厘米为宜。在长江流域3月下旬至4月上旬萌发,4月下旬或5月上旬孕蕾,6~8月为盛花期,10~11月为黄叶期,11月后进入休眠期。生于池沼、湖泊中,一些公园的水池中常有栽培。

30.荷花

形态特征

荷花,又名莲花、水芙蓉等,属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根茎肥大多节,横生于水底泥中。叶盾状圆形,表面深绿色,背面灰绿色,全缘并呈波状。叶柄圆柱形,密生倒刺。花单生于花梗顶端、高托水面之上,有单瓣、复瓣、重瓣及重台等花型;花色有白、粉、深红、淡紫色、黄色或间色等变化。花期6至9月,每日晨开暮闭。果熟期9至10月。

生态习性

荷花是水生植物,性喜相对稳定的平静浅水,湖沼、泽地、池塘是其适生地。荷花的需水量由其品种而定,大株形相对水位深一些,但不能超过1.7米。中小株形只适于20~60厘米的水深。

荷花还非常喜光,极不耐荫,在半荫处

生长就会表现出强烈的趋光性。

31.芡实

形态特征

根须壮,白色。根壮茎短缩,叶从短缩茎上抽出,初生叶箭形,过渡叶盾状,定形叶圆形,叶面绿色,邹缩,光亮,背面紫红色,网状叶脉隆起,形似蜂巢。花单生,蓝紫色。当气温升至15度以上,种子在浅水中萌发,约经20-30天,即可长出定型圆叶。

生态习性

喜温暖水湿,不耐霜寒。多生于池沼湖塘浅水中,中国中部、

南部各省均有产。生长期间需要全光照。水深以80-120厘米为宜,

最深不可超过2米。最宜富含有机质的轻粘壤土。

32.棕红苔草

形态特征

多年生,常绿;叶片棕色,丛生。植株高30-50厘米。

生长习性

喜光,耐半荫,性强健。对土壤要求不高,耐盐碱,耐寒至-15℃。分布在华北、华中、

华南、华东及东北地区。

33.青绿苔草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秆直立,三棱柱形,高约40厘米,基部具淡褐色

叶鞘。叶短于秆,宽2~3毫米,质稍硬。小穗2~4,雄穗顶生,雌

穗侧生;矩圆形或矩圆状卵形,长6~15厘米。

生态习性

具有四季长青,耐修剪、耐践踏,耐荫蔽、耐水渍,耐高温、耐严

寒,种源丰富,栽种简便的特点。喜生于山坡草地,灌丛林下和路边杂

草丛中。适应的生态幅度比较宽,广泛分布于暖温带北界以南,黄土高

原和青藏高原东界以东的湿润、半湿润地区,既可在沙壤土上定居,也

可在强酸性黏土上生长,适应的土壤pH4.5~8。适应的降水范围是400~

1300毫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