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dpsk调制解调原理框图

2dpsk调制解调原理框图

2dpsk调制解调原理框图
2dpsk调制解调原理框图

2dpsk调制解调原理框图

2DPSK方式即是利用前后相邻码元的相对相位值去表示数字信息的一种方式。现假设用Φ表示本码元初相与前一码元初相之差,并规定:Φ,0表示0码,Φ,π表示1码。则数字信息序列与2DPSK信号的码元相位关系可举例表示如2PSK信号是用载波的不同相位直接去表示相应的数字信号而得出的,在接收端只能采用相干解调,当

可见,在接收端采用相干解调时,即使本地载波的相位与发送端的载波相位反相,只要前后码元的相对相位关系不破坏,仍然可以正确恢复数字信息,这就避免了2PSK方式中的“倒π”现象发生。

2DPSK的调制与解调原理框图如图3-1 所示:

载波信号从“DPSK载波输入”端输入,一路直接送入选相器,另一路经反相器反相后送入选相开关;调制的基带信号经差分变换后,作为模拟选相开关的控制信

号轮流选通不同相位的载波,完成2DPSK调制,并从“DPSK调制信号”端点输出。 DPSK调制信号经过无限带宽的信道后(信道含可调功率的加性噪声),送入DPSK解调器的输入端,对DPSK信号进行相干解调,原理图见图3-1的解调部分。DPSK调制信号经过乘法器U09相干载波信号相乘后,去掉了调制信号中的载波成分,得到OUT4信号,再经过低通滤波器去除高频成分,得到包含基带信号的OUT 信号,然后对此信号进行抽样判决(抽样判决器的判决电平可调节,其时钟为基带信号的位同步信号)后,

得到OUT5信号,最后经过逆差分变换电路,就可以恢复基带信号,并从“解调信号”端点输出。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l 必做内容:仔细观察分析2DPSK的调制与解调过程中的相关波形,并成对记录每个模块的输入与输出波形。

实验步骤如下:

1、检查并确保实验仪器项目中所列各实验模块齐全、完好。

2、调节信号源模块中64KHZ单频正弦信号的幅值大小,使其峰-峰值为3V 。

3、设置信号源模块的拨码开关SW0

4、SW05为128分频(具体设置方法详见信号源模块使用说明中数字信号源部分),使位同步信号频率为16KHz(实际频率为

15.625KHZ)。 4、设置信号源模块的拨码开关SW01、SW02、SW03值为10000000、11000000、11100000(分析这样的设置有什么意义,),观察NRZ输出波形。 5、将数字调制模块中的拔码开关S01拔到“1”的位置,即设定为DPSK调制方式,然后按下表将信号源模块和数字调制模块中对应点连线:

6、观察并记录2DPSK调制过程中各端点:“DPSK基带输入”、“DPSK载波输入” 、“差分编码输出”和“DPSK调制输出”的波形。

7、保持步骤5.连线不变,并继续按以下三个表将各模块中对应点连线:

8、将模拟信道模块中的噪声调为最小(顺时针转到底),观察并记录2DPSK调制过程中各端点:“(D)PSK-IN”、“OUT4”、“(D)PSK-OUT”、“OUT5”、“(D)PSK解调输出”的波形,

并将(D)PSK解调输出波形与信号源产生的NRZ码进行比较和分析。(当

“OUT5”端输出波形不正确时,可调节标号为“PSK判决电压调节”的电位器,直到在该点观察到稳定的波形)

9、将模拟信道模块中的噪声逐步最大(逆时针转),重新观察步骤8.中各点波形,分析噪声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10、设置信号源模块中NRZ码分别为全…1?以及全…0?码,重复以上实验内容。 l 选做内容:信道中存在不同大小的噪声时,使用误码仪测试系统的误码率实验步骤如下:

11、用误码仪面板中的十字形箭头图标对误码仪设置如下:

? 码元速率档选择外时钟;

? 图案档选择为 (周期);

? 码型档选择NRZ码型;

? 显示状态选择误码计数(或误码率);

? 时间单位选择秒;

? 用设置键(灯亮)将计数时间设定为10~20秒;

? 当面板上的置数灯为熄灭状态时,误码仪开始计数;

? 当计时读数为1时,按保持键(灯亮),记录误码读数;

? 将保持键灯熄灭,重新读数。

12、将步骤5.中DPSK基带输入信号改为从误码仪输入,其它连线不变,同时保持步骤7.中连线不变,然后按下表将各对应点

连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