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工业生产力变动初探_1933_1946_ (1)

中国工业生产力变动初探_1933_1946_ (1)

中国工业生产力变动初探_1933_1946_ (1)
中国工业生产力变动初探_1933_1946_ (1)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1期中国工业生产力变动初探(1933—1946)

汪敬虞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100836)

内容提要:本文从人均生产量、值的角度,对抗战时期中国工业生产和生产力的

状况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初步探讨。全文共分五个小节:第一小节着重对抗日战争

爆发前四年和战争结束后一年的工业生产力进行全面的比较。以次三节分别对东北

(伪满)、华北华中(战时沦陷区)和西南(战时大后方)三个地区的工业生产力,进行初

步测算和估计。最后一小节附带叙述抗战结束后内战三年中工业生产力的普遍式

微。整个战争的影响,直到今日,仍构成沉重的历史负担。就作者所知,这方面的研

究,过去涉猎者不多。希望通过本文的发表,能够引起批评、讨论和学术界的关注。

同时,在文章的最后,作者对当前我国工业生产力的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一点看法。

统希方家指正。

关键词:工业生产 工业生产力 人均生产量、值

本文作者在60年前就开始搜集有关中国现代工业方面的资料。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对中国工业生产和生产力变动方面的问题,写过一些未最后定稿的阶段性小结。本文就是其中的一篇。初稿成于1948年。文章虽冠以《中国工业生产力变动》的标题,实际内容只限于工业生产与从事工业生产的工人两者的估计。试图以每工年生产量、值的变动,①作为工业生产力变动的一个反映。由于整个战争时期,中国分成了几大块,因此全文重点除了1933—1946年工业生产力在全国范围内变动的估计以外,还分别就抗战时期东北伪满、华北、华中沦陷区和大后方工业生产力的不同变动,作出初步的估计和分析。同时,由于资料的限制,本文内容,留下了很多空白。就已经涉及到的层面而言,有的也显得单薄和粗略。凡此均有待下大力气加以充实。然而50多年来,由于个人工作的转换,一直没有时间实现这一愿望。现在借退休之间暇,有了重新检阅旧稿的时间,而作者却已步入耄耋之年,全面补充修正,已力不从心。目前的整理只能就已察觉到的讹误,尽量加以修改订正;可弥补的缺陷,重新予以斟酌补充。并借本刊一角,公诸社会。倘能作引玉之抛砖,获同行先进之教正,不胜企望。

一、1933年和1946年中国工业生产力的估计

首先对抗日战争前和战后中国全国范围内的工业生产力,进行一个总体的估计。选择

①生产量以实物为单位,一般采用总产量计算方法;生产值以货币为单位,一般采用净产值计算方法。本文二者兼用。又,本文所指的“生产力”,严格地讲,应为“生产率”或“劳动生产率”。但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劳动生产率”和“劳动生产力”是作为实质上相同的范畴来使用,而“劳动生产力”也可以简称“生产力”,因此,本文亦不作区别。参阅《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卷,1988年版,第541页。

1933和1946两年分别作为战前和战后的代表,则是出于资料方面的考虑。因为只有这两年有

比较全面而详尽的资料,有容许进行统计操作的起码条件。1933年有已故著名经济学家巫宝三先生主持的中国国民所得的估计①;1946年则有当时的“经济部”下属的“全国经济调查委员会”主持的全国主要城市的工业调查②。这两项工作的成果,为作者的估计工作,提供了赖以进行的条件。现在把作者的估计方法和步骤,扼要地先分述于下:

关于中国工业的就业人数,1933年的数字,在巫宝三先生主持的《国民所得》中,有比较详

细的估计③。其后作者对外国在华工厂的工人人数,又作了一些增补。

④两者合计为784千人,已反映在巫先生的《所得修正》中。这里需要进一步补充的是钢、铁、水泥三项工业的工人数字。由于资料的限制,在巫先生主持的《国民所得》中,这三项工业都划归矿业中,工人人数也一并计入。现在本文把工业独立出来,显然需要把它们回归于工业。这样计算的结果,1933年全国工业中的工人人数应为816千人⑤。至于1946年的工业就业人数,刊载在“经调会”《调查报告》上面的工人数字,可供估计的依据。但与1933年的数字比较,需要作一点统一口径的工作。第一,1933年的数字,只包括直接生产的工人,而《调查报告》中的数字,则在工人之外,还包括“职员”在内。第二,1933年的统计,只包括合乎工厂法的工厂工人(即使用动力而工人在30人以上者)。而1946年的统计,则包括不合工厂法的小厂工人在内。第三,1933年的工人数字,是全国的,而1946年的统计,只包括上海、天津等19个城市和台湾1省的数字,不是全国的统计。这三项中,前两项的调整都比较好办。职员人数原统计是分开单列的,可以迳直除掉。至于小厂工人,以每厂平均雇工15人计,加以剔除。这样计算的结果,1946年19个城市工厂工人人数,约为526千人(参阅表1最后一栏)。比较困难的是如何从19个城市的工厂工人中估计1946年全国工厂工人人数,以求大体上能与1933年相比较。这里采用的步骤是,先找出1933年这19个城市的工厂工人人数,以求这19个城市工厂工人在全国工厂工人中所占的比例。然后再据此比例,反求1946年全国工厂工人的数目。1933年这19个城市的工厂工人约为459千人(参阅表1第3栏),占全国工厂工人总数的56%,以此反求1946年全国工厂工人人数,大约是904千人。当然,这里面存在着未能证实的假设条件,但是估计不会过分影响比较的准确程度。

至于中国的工业生产,1933年的总产值,在巫宝三先生主持的《国民所得》及其修正的工作中,作者曾经作过一个估计。按当年的价格计算,工业总产值为2247百万元⑥。而1946年的工业生产,在“经调会”的调查中,只有工业产品的产量统计,而且是月产量,不是年产量,无法与1933年比较。作者根据当时“经济部”没有公开发表的内部报告油印件和他们给作者的

①②③④⑤⑥原为218612百万元,加上钢、铁、水泥三项产值6014百万元,合计为224616百万元。参阅《所得修正》。

详细数字请参阅汪馥荪:《中国工业生产、工业结构及工业生产力之变动》,载《中央银行月报》新3卷第12期,1948年12月号。

参阅汪馥荪:《战前中国工业生产中外厂生产的比重问题》,载《中央银行月报》新2卷第3期,1947年3月号。参阅《国民所得》上册,第70—73页。

参阅谭熙鸿、吴宗汾主编:《全国主要都市工业调查初步报告提要》,中华书局1948年版(以下简称《调查报告》。又,

“全国经济调查委员会”以下简称“经调会”

)。参阅巫宝三主编:《中国国民所得1933》,第二部第三章,中华书局1947年版(以下简称《国民所得》)。本书出版后,又经过一次修订。参阅巫宝三:《中国国民所得1933修正》,载《社会科学杂志》9卷2期,1947年12月(以下简称《所得修正》

)。

回信解释。①并与“经调会”的报告相比较,可以确定是一个全国性的数字。作者据此估计1946年全国工业生产的总产值,按1933年的币值估计,应为2675百万元。②有了这两个数字和上面所估计的两个全国工厂工人的就业数字,1933—1946年中国工业生产力的变动,就多少有一个比较具体的概念(请参阅表2)。

表1主要城市工业工人就业人数 1933Π1946

1933

地名

1946

中厂外厂合计

上海218116100605318721280538

北平480913049394488

青岛7123289043602727443

广州13988— 1398822025

沈阳35004234773430199

南京1897— 18971080

天津2576040002976042718

重庆9747— 974725892

西安1333— 13335238

汉口1834928772122615453

兰州— — — 2307

汕头3171— 31713643

福州857— 857682

昆明400— 4006097

贵阳— — — 3890长沙衡阳4652— 46525733南昌九江4387— 43873878台湾— — — 44347

合计318089140750458839525651

资料来源:Ⅰ11933年华厂部分:(1)上海、北平、青岛、广州、南京五地系根据经济统计研究所之统计。参阅《中国工业调查报告》,第八表。(2)昆明、沈阳系根据作者之估计,参阅《国民所得》下册及《中国工厂检查年报》。(3)其他各地系根据经济统计研究所之统计,原统计包括不合工厂法之工厂工人,已设法估计删除;Ⅱ11933年外厂部分:根据作者估计。参阅汪馥荪:《战前中国工业生产中外厂生产的比重问题》。其中纱厂并请参阅《中国纱厂一览表》,卷烟业请参阅《统税物品销量统计》;Ⅲ11946年根据“经调会”之调查,参阅《调查报告》。

表2中国工业生产力 1946Π1933

产值(A)就业人数(B)生产力(AΠB)年别

实数(百万元)%实数(千人)%实数(千元)% 193322471008161002175100

194626751199041112196108①

参阅“经济部”:《重要工矿产品产量表》。

②参阅汪馥荪:《中国工业生产指数(1931—1946)试编》,载《中央银行月报》新3卷第4期,1948年4月。估计方法参阅该刊第27页。关于作者试编的1931—1946年中国工业生产指数,由于统计资料的缺乏,不具备编制生产指数的条件,加上《试编》中存在的缺点,这个指数本身,许多地方有待改进。因为本文不涉及这个指数,此处不宜充分展开讨论。

 

表3全国工业结构的变动 1933Π1946业别

本业工人占工人总数之比例(%)

19331946木材制造业017016机械制造业219417金属品制造业112615电气用具制造业110210交通工具制造业016115土石制造业314210化学品制造业916918纺织品制造业62144519服用品制造业216616饮食品制造业11101313制纸印刷业314415杂项物品制造业112216合计

10010

10010

资料来源:1933:据《所得修正》,第144—145页,第五表。

1946:据《调查报告》,第28页。第四表。

根据表2,可以看出:在1933—1946年的14年间,中国工业的生产力,提高了8%。可是这种比较方法,在工业结构发生

变动的时候,所得的结果,就不见得完全可

靠。因为表中的“产值”,是整个工业的总产值,而各个工业部门间每个工人的产值,彼此有很大的悬殊。这是因为有些部门生产所需的固定资本设备比较大,如水电、机械、金属品、电气用具等工业是。有些工业部门固定资本的需要虽然比较小,但是原料在产值中占很高的比例,如碾米、面粉等饮食品制造业是。在这两种情形之下,每个工人的产值就可能比较高。如金属品制造业每工年产值为714千元,饮食品制造业为712千元,水电业为610千元,而其它部门有低至1千元左右者,如土石制造业只为112千元,杂项物品制造业只有113千元①。如果前者的比重增加,整个工业的每工年产值自然也可因此而提高,但这

一提高,显然是来自工业结构的变动,而非

来自生产力的提高。因此上表所作的比

较,必须以工业结构没有大的变化为前提。实际的情况是不是这样,从表3中可以初步看出:机械、金属品、电气用具以及服用品、饮食品制造业的比重,1946年较1933年有明显增加,而这正是每工年产值比较大的工业部门。因此1946年在每工年产值较1933年提高8%的上升中,

有一部分应该是产业结构变动的结果。也就是说,如果1946年的工业结构和1933年完全一

样,生产力一定不会上升8%,这是可以肯定的第一点。其次,在抗日战争前的五、六年中,1933年是中国经济下滑比较严重的时期。这时整个中国经济,还没有能够摆脱世界经济大恐慌带来的消极影响。中国工业生产和生产力,在1934—1935年的过程中,才逐渐恢复。从1936年一直到抗日战争的爆发,国内出现了要求停止内战的局面,出现了和平的曙光。这是战前中国经济最繁荣的一段时期。工业生产力也随之大大增进。因此,1946年中国工业的生产力,即使超过1933年,也不一定能恢复到战前的最高水平。究竟中国生产力在战争时期的变动如何,各个地区的分别研究,也许可以给我们更多一点实际的了解。这就是以下三个部分所要讨论的主要内容。

二、伪满时期东北地区工业生产力的变动

在日本帝国主义扶植的傀儡“满洲国”时期,东北三省工业生产力的变动,出现了两种作用

相反的力量:一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劳动力资源掠夺的加强,二是日本统治者对东北工业资本

①参阅《国民所得》下册,附录三。

投放和运用的集中。

关于前者,日本侵略者在东北利用伪政权,采取暴力手段实行强迫的“义务劳动”制度,驱

使沦陷区人民无条件地为敌人服侍各种劳役,美其名曰“勤劳奉仕”。①曾经主持这项工作的伪满政务院总务厅长古海忠在他的亲手“笔供”中写道:所谓“勤劳奉公制”,实质上就是“强制

劳动”,它“使中国工人处于被完全束缚的状态。”“给中国劳工带来了严重的灾难。”

②在这样一个恶劣的劳动条件下,东北工业的劳动生产力,不可能得到一个较好的环境。将近60年前,本文作者曾经有机会接触到上世纪30年代的有关材料,做了一个初步统计,证明了这一点(参阅表4)。

表4

东北与内地每工年产值比较1933③

厂别总产值(百万元)

工人人数(千人)

每工年产值

(元)

内地Π东北

东北华厂74352114100内地华厂13415142609123东北外厂181563232100内地外厂

591

179

3302

102

资料来源:《所得修正》,第132—133页,第144—145页。

 

表5 东北与内地每工年产值比较1934厂别

每工年产值

(千元)内地Π东北东北全体工厂211100

内地全体工厂218133

东北日厂311100

内地外厂313106 资料来源:(1)东北工厂,据《满洲国产业

概观》

,第69页;(2)内地工厂,据《所得修正》

,第132—133页,第144—145页。从表4一眼可以看出: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东北的第3年,工厂工人的年产值,仍然低于内地的工厂。其中外厂的差距,虽然只有2%,但华厂的差距却高达23%。时隔一年,根据日本人自己的统计,这一差距,

仍然有扩大的趋势。这从表5的数字中,可以得到比

较具体的印像。

表5东北日厂和包括华厂在内的全体工厂的数

字,是根据日本人自己的统计,时间是1934年。由于

内地工厂缺乏1934年的统计,只好拿1933年的数字代替,这里就包含了一个假定:即内地工厂工人的生产力,在1933—1934年之间,没有什么大的变动。而实际的情况是:由于1934年中国经济的开始复苏,内地工厂工人的生产力,可能是有所上升的。这就意味着实际的差距比表中所反映的差距,还可能要更大一些。因此,表中的6%和33%两个差距,从逻辑上讲,应该是它的下限。

现在再来看一看上面所说的后一方面的情况,即日本统治者对东北工业资本投放和运用

的集中所起的作用。这方面的情况,主要出现在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之后。为了支持侵华战争,日本统治者在东北执行了一套“重点主义”原则的产业开发五年计划。这个“重点主义”的原则,反映了日本统治者之于伪满,一方面需要大量的投资,另一方面又受到本国投资能力的

①②③产值单位元,包括日、伪元在内。战前日元与法币比价为1∶1(参阅《国民所得》下册,第272页),战时伪币名义上与日元等价(参阅《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3卷,第432页)。

《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档案资料选编》(14),转见刘明逵、唐玉良,上引书,第12册,第43、46页。

刘明逵、唐玉良主编:《中国近代工人阶级和工人运动》,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第12册,第11页。

限制,因而不得不把投资的重点,集中在几个主要的重工业上面①。这对工业生产力的提高,起了一定的作用。因为提高生产力,一方面固然需要资本的扩充,另一方面更要加强原有资本设备的充分利用。尤其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为了减轻投资负担,日本统治者对工业方面的新设企业和效果较差的原有企业,都一律暂缓扩建。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力求既有设备的

充分利用”。

②1941年,日本在东北的工矿投资,虽达2154百万元之巨,③而投资的中心,仍然集中在钢、铁、电力、煤炭与非铁金属四个部门上面。在这四个部门之中,仍是采取重点主义的原则。凡是生产效率较高、工场设备比较完善的单位,在器材、原料、资金和劳动力的分配上,有优先的权利。这些措施,对提高工业生产力而言,起了一定的作用。在工业比较集中、器材、原料、资金和劳动力的分配占有优势地位的关东州日籍工厂生产力的提高,表现得最为突出。1933年,以日籍工厂为主体的外籍工厂工人平均年产值,还只是3232元,而1939年关东州一

地的工业生产,达到473百万元,就业工人不过77000人④,平均每工年产值达到6100元。6年之中,工人的生产效率几乎增加了1倍。日籍工厂生产力的优势,位的上升。1933年东三省日籍工厂雇工人数,估计不足全体工人的1Π3⑤,到了1939年,这个比例就上升到81%⑥。在1935至1940的6年中,东北工厂工人上升不到2倍,其中华籍工厂工人只增加1倍,而日籍工厂工人数,则上升了314倍(参阅表6)。总的趋势是上升的,但日厂的优势,突出地引人注目。

表6

东北工业就业指数1935—1940

厂别193519361937193819391940日厂100130180279329444华厂100116130175190204合计

100

127

170

258

301

396

资料来源:满洲矿工技术员协会编:《满洲工矿年鉴》,亚细亚书房昭和17年版。

总起来看,在日本实行“重点主义”的时期,工业生产力的上升,是比较明显的。在1940年

以前的5年中,生产力的上升幅度,超过了60%,体现了日帝对东北的全力以赴(参阅表7)。

表7

东北工业生产力指数1936Π1940年别

产值

就业人数

(百万元)

指数

(千人)指数

生产力指数

19368071002281001001940

2647

328

458

201

163

资料来源:前东北财经委员会调查统计处编:《伪满时期东北经济统计》第②—1页。转引自孔经纬:《新编中国东北地区经济史》,1994年版,第477页。

①②④⑤⑥《满洲工矿年鉴》,第61页。

1933年东北工厂工人数估计为91426人,其中外厂为56469人,占6118%,日厂工人数当低于这个数字。参阅《所得修正》,第144—145页。

《关东州工场统计》,昭和14年。

③参阅《重点主义下の产业开发五个年计划》,昭和16年版“满洲国现势”,第289、406页。据朱绍文先生的《日本帝国主义九?一八事变后对我国东北的经济掠夺》,这是一篇新近的研究,载《中国经济史研

究》1999年第3—4期,可参阅。

三、战时沦陷区工业生产力的变动

(一)华北 战时华北沦陷区的工业生产力,和战前比较,不但没有提高,而且还有停滞不

前的趋势。日本侵略者在华北占领区,虽然有许多“开发”计划,然而在战争开始的阶段,这些

计划还是停留在纸上。那时日本侵略者活动的重心,还是单纯地把华北当作日本本土乃至伪满洲国的资源供给区。华北沦陷区相对伪满洲国而言,可以说是附庸的附庸。它的任务是“扩

充日本军备”,“供给日本以军需品”和“人力资源”。

①还谈不上有什么工业建设。等到战争的后期,日本侵略者的计划,的确有了改变。他们的确有心在华北就地重建工业,然而力不从心,为时已晚。特别是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日本政府的军费支出,大大增加。华北工业建设所需的资金,成为日本政府一个沉重的负担。人们只看到许多工厂的纸上计划,却不见生产的实际活动。这正说明战争后期日本占领下华北工业的困境。因此在整个战争期间,华北工业数量上并没有产生多大的变化②,而工业生产力的停滞,也就成为这一段时期比较突出的现象。

关于这一点的分析,应该将战时华北工业生产力的变动分两段进行比较:一是拿战时和战前比较,二是拿战时各年互相比较。关于前一段的比较,就华北工业总体而言,根据作者所接触到的材料进行初步的估算,战前的1933年每工平均年产值为2127千元③,而战时的1939和1942年,则分别为3160和9104千元④。表面上看起来,战时工人的平均生产力,似乎较战前有所提高甚至有很大的提高。然而,这一变动,实际上是由工业产品价格变动所造成的。人所共知,在全部战争时期,华北物价都在上升的过程中,而且愈到后来,有愈趋激烈之势⑤(参阅表8)。因此,按照可比的价格计算,在1939—1942年这一段时间中,华北工厂工人的每工年产值,不是上升而是下降,更不用跟战前的1933年相比了。当然,由于资料根据的不足和计算方法的偏差,表中的数字可能不完全符合实际的情况,但趋势是下降而不是上升,大概是可以肯定的。这里还可以拿个别工矿业的情况加以印证。以华北工业的中坚纺纱和矿业中的采煤为例,根据日本人所作的调查计算,1942年天津纱厂工人平均每人每年纺纱量为3573磅⑥。天津是华北纺纱业的中心之一,生产效率应该领先,至少不至落后于其他各地。可是在战前,全国各地一般纱厂每工年均产纱量,华厂是4039磅,日厂高至4900磅⑦。拿这两个数字和战时天津纱厂的情形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出,天津纱厂工人的生产效率降低了12%乃至27%。这和上述全体工业平均生产力的分析,结论基本一致。

采煤的情况,也非常显著。根据矿业专家佟哲晖的调查研究,在1934—1942八年间,包括开滦、阳泉、焦作、井陉、大同、中兴在内的华北13家大矿中,工人平均年产量下降者10家,上升者3家。全体矿场平均下降8%⑧(参阅表9)。而根据该文作者的分析,“工人素质的降低”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佟哲晖:《战时华北矿业》,载《社会科学杂志》10卷1期,1948年,第10页。表中平均数,系加权平均数,所用权数为各矿之工人数。

方显廷:《中国之棉纺织业》,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107页。原统计单位为包,由作者换算为磅,以便比较。根据昭和18年《北交工场名簿》的调查统计数字计算。估计根据:《天津物价年报》第1期,民国二年至三十一年。参阅《社会科学杂志》9卷2期,第46页。根据《国民所得》第二部第三章的原始材料计算而得,只包括华北五省。详细说明,请参阅作者下列二文,一、《战时华北工业资本、就业与生产》,载《社会科学杂志》9卷2期,1947年12月;二、《战时华北工业生产指数》,载《经济评论》2卷14期,1948年1月。

刘明逵、唐玉良主编:《中国近代工人阶级和工人运动》第12册,第5、7页。

与“战争破坏的影响”,这两种因素,居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①表8

华北工厂工人生产力比较

年别

工业制品物价指数

1939=100

每工年产值(千元)

当年价格

1939年价格

193340212751681939100316031601942

259

9104

3149

表9

华北十三大矿每工平均年产量表1934—1943

单位:吨

矿别193419421942Π1934大同煤矿3721062101280157磁县煤矿225183871930139六河沟煤矿1821861101160160井陉煤矿1791391321070174柳泉煤矿171167961490156寿阳煤矿1651592411271146中兴煤矿1631191371750184开滦煤矿1531061361500189阳泉煤矿1521341361530190正丰煤矿126188961750176华丰煤矿118161841280171焦作煤矿881471841802109华宝煤矿841721131141134平均

151140

138187

0192

当然,个别工业生产力的提高,也不是完全没有,钢铁的生产,就是一个例子。日本人在华

北钢铁生产的经营,曾经作过很大的努力。北京石景山铁厂,就是经营比较有成效的一个。而它的生产力,也确实较战前有所提高。根据日本人所作的调查计算,1939年石景山铁厂工人每年平均可产生铁72吨②,而战前的水平,一般新式冶炼厂每工年产量不过67吨,③低的只

有20吨,最低的乃至5吨。

④不过这种情形,究竟只限于个例。它不能改变整个华北工业的面貌。战时华北工业生产力,就其整体而言,依旧处在停滞和萎缩的状态中。

现在再拿战时各年的生产情况加以比较,以观其本身的进展情况。关于战时华北工业生产与就业的材料,就作者所接触到的而言,只有1939—1942年这一段比较完整。这4年的工业生产与就业,作者曾经编了一个指数。其中生产指数,是根据主要产品的生产数量编制

①②③④

⑤汪馥荪:《战时华北工业生产指数》,载《经济评论》卷2第14期,1948年1月。那里基期为1942年。

据B.P.T orgasheff :M ining Labors in China ,载Chinese Econmic Journal ,1930。转见《国民所得》下册,1933,第21页。这可

能是停工前汉冶萍公司铁厂的情况,不足为据。

据第五次《矿业纪要》,转见《国民所得》下册,1933,第21页。

据昭和14年《华北工场名簿》。佟哲晖,上引文。

的⑤;就业指数是根据主要工厂的雇工人数编制的①。统计涉及的时间,虽嫌过短,但根据这两个指数编制出来的生产力指数(见表10),却可以获得一个大致可以肯定的讯号,那就是:战时华北工业生产力,在1941年以前,呈现一个下降的趋势。1942年以后,可能开始有所扭转,而出现上升。上升的原因,看来很可能就是上面所说的,战争后期日本在华北的开发计划重心有所转变之故。

然而即便如此,上升的幅度也是微末的。而且如上所述,这一“转变”,只是停留于字面上,并未付诸实际行动中。因此1942年的上升,究竟能否维持下去,还是要打上一个问号。

表10战时华北工业生产力指数1939—1942

年别生产指数就业指数生产力指数

1939100100100

194010712188

194110213873

194211415375

(二)华中 9?18以迄整个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军国主义者对中国东北、华北、华中以至华南、西南的军事占领,也呈现由面到线、由线到点以至连点都不能固定的局面。华中地区的占领,就处在由线到点的过程中。因此所谓华中沦陷区的工业,实际上就是上海、武汉等少数几个大城市的工业。由于资料的欠缺,这里仅以上海为代表,集中加以研究。而且即使上海一地,也受到资料的限制,未能充分展开。

上海战时的工业生产,可以用“两头小、中间大”六字加以概括。也就是1937年8月上海战争爆发以后的一段时期和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整个战争时期,生产呈下降的局面,而中间一段时期,则呈上升的局面。这里有伪中央储备银行编制的上海八项主要工业的生产指数,可以用来加以说明(参阅表11)。

表11上海八项主要工业生产指数1936—1941

业别193619371938193919401941棉纺织业100811769181041599106313

丝织业1007216951511618104129713

面粉业100771572151121149102213毛纺织业10089115915164181731114915

橡胶业10065192513421145195019

染织业10081197310213192321919610

机器业10099165610112111531912510

纸业1001151614714242153801539610各业平均10085157419138161541813715

资料来源:《中央经济月刊》第2卷第6号,1942年6月。转见《中央银行月报》第3卷第4期,1948年4月号;第3卷第12期,1948年12月号。

从表11中可以看出:在抗日战争之初,也就是1937至1938这两年,上海工业遭到战争的

①汪馥荪:《战时华北工业资本就业与生产》,载《社会科学杂志》卷9第2期,1947年12月,第45页。

巨大破坏,八项主要工业的平均生产指数,都低于战前的1936年(只有造纸业是一个例外)。而且这两年的环比,也呈下降的趋势。然而从1939年起,连续3年,总的平均生产指数,都超过战前的1936年。在日本势力未能侵入的英法等国租界,大批工厂和银行,争相进入,一时成为繁荣的“孤岛”。然而随着日本统制的加强,特别是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日本对上海实行了全面的占领,一度繁荣的“孤岛”,景况已非畴昔。在上表1941年的指数中,衰象已经开始露头。因为上海工业生产的销场,有一大部分是在内地,原料则有一大部分来自国外。在1941年以前,这一部分销场和原料供应,大体上还没有问题。然而此后不久,日本开始封锁上海工业在内地的市场,继之以太平洋战争,外来的工业原料断绝。加以战争后期资金的困难,日本统制的严格,以及电力的缺乏,足以加重工业生产的负担。到了1942年以后,生产更形萎缩。这年年底,很多行业已不能十足开工。一般工厂的开工率都只在五成至六成之间,最低的只有三成(如染织和机械工业)。生产已经十分萎缩的棉纺织工业,在1942年棉纱和棉布的生产,又分

别下降了40%和21%。

① 

表12华中蚕丝公司生丝产量1938—1943年别生丝产量(关担)产量指数(1938=100)19384951100193917276349194026448534194115298309194269531401943

3222

65

资料来源:渡边辖二:《中华蚕丝股份有限公司沿革史》,转引自徐新吾主编:《中国近代缫丝工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74页。

这种两头小、中间大的局面,并不限于上海,至少在华中地区带有很大的普通性。在日本丝业资本控

制下,由上海、无锡、苏州、杭州等地原有的缫丝工厂组成的华中蚕丝公司,它所面临的,也是这样一种局面(见表12)。其他个例,不必尽举。

以上所述,都是工业生产本身变动的情况。由于缺乏相应的工人就业变动的统计,除了个别的如华中蚕丝公司以外,无法计算各业工人每工的平均年产量。但是,有关工业生产力的若干旁证,仍然有助于对战时工业生产力变动的估计和认识,这里可以举两个例证:

一是工业生产和生产设备的比较。以纱厂为例,战前的1936年,上海中外纱厂共有纱锭2667156枚②,而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1940年,这个数字下降到2226700枚③,下降率为16%。而在同一时期中,上海中外纱厂的棉纱年产量,却由910415件上升为1066000件,上升率为17%④。在工厂生产上升的同时,生产设备却出现同步的下降。这表明在生产过程中资本使用效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这应该是生产力提高的一个反映。

缫丝工业提供了同样的旁证。统制这一产业的华中蚕丝公司,不但提供了生产设备的旁证,而且还提供了人均生产量的直接证明。这是目前分析战时华中沦陷区工业生产力变动惟一的一份最直接的材料(参阅表13)。

①②③④1936年据《战时上海经济》第1辑;1940年据《中外经济统计汇报》3卷1期。均转引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上引书,第437页。

据《申报年鉴》,1944年版,转引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上引书,第437页。据朱斯煌:《国民经济史》。转引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37页。

王逸宗:《八年来上海工业的总清算》,载《经济周报》卷1第6期。

表13华中蚕丝公司生产、生产设备、生产力指数1938—1943

年别

生丝产量丝车数每车平均产量职工人数每工平均产量

实数

(关担)

指数

(1938=100)

实数

(部)

指数

(1938=100)

实数

(关担)

指数

(1939=100)

实数

(人)

指数

(1939=100)

实数

(关担)

指数

(1939=100)

193849511004436100111100???? 193917276349597213521926413320100113100 194026448534697415731834516391123116123 1941152983093328754164181114084114108 19426953140209247313300457434115115 194332226520924711513647783601754

资料来源:表中生丝产量、丝车数、职工人数均据渡边辖二:《华中蚕丝股份有限公司沿革史》,转引自徐新吾主编:《中国近代缫丝工业史》,第374页。

从表13中也可以看出:无论是每车平均产量或每工平均产量,高峰值都集中在中期的1940—1941两年之间。这和上面所说的生产本身“两头小中间大”的趋势,基本上也是一致的。

反映工业生产力变动的另一指标,是生产与电力消耗的比较。根据1944年《申报年鉴》的记载,在1936—1941年间上海工业用电的走向,呈下滑的趋势。这6年当中,除了1939—1940两年与战前的1936年比较略有增加(增幅为3%和6%)外,其余3年,均为20%—27%的大幅度下降。工厂用电之所以降低,是当局因燃料不足,进行限电的结果,但工厂之能以接受并且能以提高生产,则无疑应归功于生产效率的提高。上面表8证实了这一点,那里八项主要工业的平均生产指数(同样以1936年为基期),在用电大幅度下降的1941年,生产指数却上升了3715%,而在用电小有增加的1939—1940两年,生产指数分别猛增了3816%和5418%!如果不是生产力的提高,是不会出现这种局面的。当然,在8年抗战期间,这种局面,并不能长久维持。

四、战时后方工业生产力的变动

战时后方工业生产,有不利的因素,也有有利的因素。这两种因素,又互相错综交织。战争对工业的破坏、后方经济政治条件的局促,这带来了生产的困难,但战争又带来了机遇,使许多新的工业生长起来,新的产品,从无到有,呈现一时的逢勃发展景象。电铜、汽油、蒸汽机、烧碱、漂白粉,对西南大后方而言,都是从无到有。有些产品,出现大幅度的上升。钢在1938—1944七年间,生产增加将近70倍,灰口铁在1938—1943六年间,增加了42倍。电动机在1938—1941四年间,增长了210倍,发电机在1939—1944六年间增长了50倍,汽油在1940—1944五年间增长了54倍,酒精在1938—1942五年间增长了24倍。其他如电力、蒸汽机、内燃机、硫酸、烧碱等等,也都成倍增长①。反映了需求的旺盛。可是,另一方面,市场的缩小,又是战时后方工业的苦闷。所谓市场的缩小,不单是战场的变化对销场的侵夺,最重要的还是长期战争中购买力的减缩,使市场需求不能配合工业生产力的增加。减产并不是由于生产能力已

①以上俱见《经济建设季刊》1卷4期,2卷4期及3卷2期。

经走到了尽头。恰恰相反,有许多重要工业,政府及民间都曾致力于生产和运输的改善与扩充,可是随后又不得不停工减产,这正表示需求的缺乏①。由于因素的错综复杂,战时后方工业生产力的分析,就是一件困难的工作。一般说来,后方工业的生产环境是极端艰苦的。在这种艰难的条件下,心理、意志方面的因素,可以部分地克服物质上的困难,艰苦创业。一切可以因陋就简,只要能达到增产的目的,生产效率可以放在第二位。在这种情况下,生产是可以增加,乃至迅速、大幅度地增加。可是要在生产增加以外,再要求生产力的提高,那就近乎一种奢望。

表14

后方工业生产指数与资委会工业生产指数比较

年别

后方生产(Ⅰ

)后方生产(Ⅱ

)资委会生产指数

环比指数

指数

环比指数

指数

环比指数

193910010010010010010019401421421441441661661941186131186129221133194223112423312532714819432881252911263931201944

269

93

272

94

405

103

资料来源:(1)后方生产(Ⅰ):《中国经济史研究》1986年第3期,第128页。根据吴太昌之计算;3(2)后方

生产(Ⅱ):《经济评论》2卷14期,1948年,第10页,第3表。总指数Ⅱ原基期为1942,现改为1939年。根据本文作者之计算;(3)资委会生产 同后方生产(Ⅰ

)。3

后方生产(Ⅰ

)中,1943和1944两年的环比指数,由于原表中,小数点后的数字一律四舍五入,因此与原表数字略有出入。

关于战时大后方整个工业生产力的变动,同样由于资料的不完备,目前还难以作出合乎实际的估计,不过当时公营的资委会下属的厂矿统计,可以部分地弥补这一缺陷。资委会系统下

的工业生产,在很多部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例如钢与铁的生产中,资委会各厂所占的比重,在抗战结束的1945年,分别达到47%和57%;机械和电器,则分别达到41%和90%;石油生产则全部为资委会所垄断②。在资委会遗留的资料中,既有比较准确的生产统计,又有可供分析的职工统计,因之对此进行生产力计算的试探,既可判明资委会本身的实际情况,又可以多多少少视为后方整个工业的代表。这个代表的可靠程度,可于表14中作出应有的分析。

表14列出了两个统计:统计Ⅰ在工业之外,还包括了煤焦、铁矿砂、天然气等矿产,样本共14个;统计Ⅱ不包括矿产,样本共29个。两者内容不同,但变动的趋势,基本上一致。与资委会的生产指数比较,后方整个工业的生产显然落后。正如统计Ⅰ的作者所说:“资委会生产指

数的增长较整个后方工业生产指数的变化要高得多。”③但从环比指数看,则又互相接近。这说明:它们各自的发展,有各自本身的特点,但也存在彼此互相一致的因素。

现在再来对资委会系统的工业生产力作进一步的观察。

①②③见《中国经济史研究》1卷3期,第128页。

参阅吴太昌:前引文。见《中国经济史研究》1卷3期,第123页、第126页、第128页。例如“资委会钢铁产量的增加很迅速”,但1943年后,“对钢铁的需求大减,年产区几万吨铁、数千吨钢,竟然找不到销路。”(见吴太昌:《国民党政府资源委员会垄断活动述评》,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86年9月,1卷3期,第123页。)

上面已经讲过:由于缺乏后方全体工业的历年就业人数统计,无法进行全体工业生产力变动的估量。但又幸好有资委会遗留的统计,弥补了这一缺陷。因此,在对资委会下属工厂生产的发展与后方工业总体的生产发展二者的异同心中有数以后,就可以对资委会下属企业的生产力,作出应有的考量。在分析这一统计之时,既不能与整个后方工业总体的生产力混为一谈,也不能完全忽视二者之间应有的内部联系。

表15资源委员会下属工业生产力指数1939—1944

就业指数生产力指数年别生产指数

(Ⅰ)(Ⅱ)(Ⅰ)(Ⅱ) 1939100100100100100

19401662632136378

19412215004064454

19423276116255452

19433936496386162

19444055405757570

资料来源:生产指数:同第11表,资委会生产指数;就业指数(Ⅰ):据《中国经济史研究》1886年第3期第123页表2计算;(Ⅱ):据资委会附属事业历年员工人数表计算。

表15的就业指数,也并列了两项数字:(Ⅰ)项仅指工人,不包括职员;(Ⅱ)项是职工合并在一起。可以清楚看出:无论哪一项指数,都大大高出生产指数。这是造成生产力指数落后于生产指数的主要原因。然而人们常说的官营企业的人员臃肿,主要表现在非生产工人的职员上面。从表15看来,却并非如此。因为从表15(Ⅰ)、(Ⅱ)两项就业指数看,二者的升降是互见的。其中(Ⅰ)>(Ⅱ)的有三年,(Ⅱ)>(Ⅰ)的,反而只有两年。可见人员的臃肿,并不限于非生产人员,生产线上的工人,也可能有臃肿之处(当然这是指在发生人员臃肿的条件之下)。即使在承认职员臃肿的著作中,也承认资委会“确实集中了大批工程技术人才”,中国当时的著名工程人员,有“1Π4左右曾在该会服务。”玉门油矿的“广大员工本着爱国抗战精神艰苦创业”,度过“生活、生产条件极为艰难”的时期。①可见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但是生产上去了,生产力却走向反面,这也是事实。这也许是战时后方工业,生产力变动的一个特点。

五、中国工业生产力的衰退

从以上的陈述和分析中,可以初步认定:在战争的8年间,中国的工业生产力,除了东三省以外,几乎是普遍的衰退。当然,在战争刚刚结束的时候,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还是一个富有期望值的局面。这时中国几个重要的工业区中,上海原来就有它的工业规模,现在仍然是崭露头角;华北规模不大,但有相当的基础;后方在基础和规模两方面,虽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但是很有希望。东北和台湾这两个已经有了相当基础同时也有了一定规模的工业区,在战争刚结束的时候,大体上是原样地交还给中国。如果没有内战,或者内战不继续延长,中国工业生产力的提高,并不是没有希望。然而当政的国民党政府带来的现实却是在8年抗战之后,继之

①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3卷,第498页,第500页。

以3年内战。抗战时期通货膨胀给予后方工业的困境,现在普及于全国。而抗战时期支持工业生产的心理因素,却荡然无存。处在这样一种局面之下,原有工业生产水平的维持,已属不易,更不必侈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虽然计算这一段时期中国工业生产生产力的变动,现在还缺乏完备的统计材料,但是当时各地工业生产的零星报导,已经足以给予充分的证明。把这些零星的材料综合起来看,1946—1948这3年中,工业生产的情形,真是每况愈下。在本文开头的一小节中,曾将1946年的工业生产力和战前的1933年加以比较,得出初步的结论是:1946年工业的工业生产力,提高了8%。尽管这一数据并不一定可信,但距离实际,也许不会太远。就几个主要工业部门的实际生产而言,有的固然下降,有的却不尽然。拿1946年和10年前的1936年,亦即战前生产最为景气的一年比较,棉纱、面粉的生产固然降低了,但烟草、火柴等部

门的生产却有所增加①。可是到了1947年,充斥在人们眼前的,却是一片生产萎缩的报导。现在且拣几个主要的工业部门看一看:(一)、棉纱和棉布:1937年全国产量为879百万磅,1946

年下降为528百万磅②,1947年上半年为323百万磅。③1948年纱业衰落的现象更加显著,“一

般纱厂平均每周只开四天,实际仅合六成左右。中纺公司上海各厂平均开工率只有58%,织

机开工率63%。上海以外,苏、浙、皖区以内的纱厂,实际开工率亦在80%以下。”④棉布生产,1937年为1219百万磅,1947年上半年仅及251百万磅。

⑤如果下半年的产量和上半年一样,那么1947年的棉布生产仅及战前的41%,连一半都不到。(二)、生丝:1931年全国产量为158600担,1947年估计只有7万担⑥,生产下降也在50%以上。(三)、卷烟:上海为卷烟生产中

心,全市共有烟厂109家,1948年除颐中、南洋、中华等四、五家外,其余几乎全部停工。

⑦(四)、水泥:1947年生产仅及正常生产能力的30%。⑧(五)、纸张:1947年生产仅及正常能力六分之一。⑨(六)、油漆生产仅及生产能力5% λυ。其他印染、搪瓷、玻璃、橡胶及机器等工业,大都减产停工。

λ?就其他几个大工业区而言,东北和华北在战争的直接蹂躏下,工厂不但没有生产,而

且资本设备也多趋于毁坏。至于中部各省,生产情形也非常黯淡。华中的工业中心武汉三镇,1948年底全体4677家工厂中,停工的有1520家,近三分之一。未停工的也多不能全年开

工。

λω在这种生产普遍萎缩的状态下,生产力的式微是人们不难想像的。它构成了近百年来中国人民要求国家工业化、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沉重历史负担。一直到上世纪的30年代,中国产业工人的生产力仍然严重地落后于当时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30年代中期,中国工厂工人的人均净产值只相当于一个德国工人或英国工人的1Π9左右;对美国工人而言,则更下降为1Π19。也就是说,一个德国或英国工人一天完成的工作量,中国工人需时9天左右。而相对美

国工人而言,一个中国工人需要用19天才能生产出一个美国工人1天所生产的产值(参阅表16)!

应该引起注意的是,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以后的今天,我们仍然没有完全卸下这一沉重的历史包袱。当前中国的工业生产力,仍然程度不同地落后于资本主义乃至第三世界中的某些

①③④⑥⑨ λυ λωChina Econom ist ,4卷7期。

China Econom ist ,3卷10期。China Econom ist ,1卷13期。⑧China Econom ist ,1卷7期。⑦ λ?朱鹤龄:《1948年之产业形势》,载《经济评论》4卷13—14期。⑤Far Eastern Econom ic Review ,4卷6期。②方显廷:《胜利后的中国经济》,载《经济评论》2卷14期。

国家。根据国内媒体公开的数字:“1998年我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美国(1995年)的317%、日本(1994年)的315%、德国(1994年)的412%;韩国(1994年)的612%,乃至马

来西亚(1995年)的2110%,印尼(1996年)的3816%。”①2002年11月21日的《今日美国报》也出现了一个令人难以相信的对比。报导说:中国工人一直“沿习贫乏的教育、落后的机器和国

营企业中缺乏效率的繁重劳动。因此,他们的生产效率,也极为低下。中国人的生产力只相当

美国水平的3%和日本的4%。”②而“中国人的工资水平,只相当美国的2%和日本的3%”。

③这样廉价的劳动力市场,正是他们投资的理想场所。2003年3月2日,英国《泰晤士报》则以另一种心态说道:“中国的制造业的工资水平每小时平均60美分,远远不到40便士,还不及英国最低工资水平的1Π10,不到英国一般性工业部门工资的1Π20。即便扣除生产率的差别因素,中

国的竞争优势也是非常巨大的。”

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怀着一种十分复杂的心情:一方面庆幸中国劳动力价格的低廉,有利于他们的资本对中国的投放;另一方面,他们又畏惧中国低廉的劳动力价格,夸大它对本国出口在国际市场上的威协。英国《泰晤士报》就直言不讳:对于“英格兰中部地区一般的中小制造商”来说,“来自中国的竞争会导致它们的最终倒闭。”他们慨叹:“哪个零件制造商能跟那种低得荒唐的劳动力成本进行竞争?”⑤而美国《纽约时报》则径直污蔑这是“奴隶般廉价劳动。”

⑥表16

中、德、英、美四国工人人均年净产值

中国(1936)

德国(1936)

英国(1935)

美国(1935)

英镑31294264595指数

100

948

852

1929

资料来源:(1)L.R ostas ,Industrial Production ,Productivity ,and Distrition in Britain ,G ermany and U.S.,1935—

1937,Economic Journal ,1943.4;(2)P.S.Ou &.F.S.Wang ,Industrial Production and Enployment in Pre War China ,Economic Journal ,1946.9。

当然,我国的工业生产力,现在较以前已有极大的提高。但我们也不能就此心安理得。我进人亦进,对当前的中国说来,迅速提高工人的生产效率,仍是头等重要的大事。与此同时,迅速提高中国工人的工资水平,也同等重要。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开发也好,对外国资本的积极引进也好,出路在于中国劳动生产力的大大提高,而不能单纯从廉价的劳动力中,寻找出路。

中国工业生产力的新起跑线,就从这里开始。

①②④⑥转见《参考消息》2004年2月8日。

⑤T imes ,2003年3月2日,《参考消息》,2003年3月9日译载。③U.S.A.T oday ,2002年11月21日,9A 版。《经济参考报》,2001年9月5日。

新中国工业化的巨大成就及其基本经验

新中国工业化的巨大成就及其基本经验(中国改革报 11月23日)新中国对于工业化发展道路的探索,是人类历史上的全新探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全面、科学地看待新中国60年经济发展的伟大成就,需要用历史的眼光看待新中国的工业化发展,从工业化的积累、形成阶段与发展阶段的结合来看待发展路径,将新中国发展过程中的两个“三十年”结合起来,全面地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创新与发展。新中国工业化道路取得的划时代成就工业化是中华民族摆脱贫穷落后面貌的必经之路。从历史上看,现代化一般都是发端于工业化,以工业化作为其主要的推动力。早在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毛泽东就深刻指出:“中国民族和人民要彻底解放,必须实现国家工业化。”工业化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前提。立足于中国广大的自有资源与市场基础,迅速地发展工业化,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才能保证国家发展战略的实现,巩固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新中国60年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取得了划时代的巨大成就。工业化使我国经济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经济规模空前增长。从历史的视角看,新中国60年的经济增长,超过了中国以往的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有学者根据国家统计局、世界银行和安格斯·麦迪森提供的数据及历史资料进行推算后指出,新中国建国以前的500年间(公元1500年至194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增长不到1%,甚至是负增长,大大低于世界平均增长速度,更低于世界发达国家的增长速度,导致在世界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下降到4.4%。而建国后的60年,我国国

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1.5%,远远高于世界平均3%的水平,使我国经济总量重新跃居世界第3位。这一成绩的取得,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加快工业化进程是分不开的。据统计,建国初期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工业仅占12.6%,农业手工业占80%多,而经过60年的发展,我国2007年工业占GDP比重已达到43%。工业的迅速发展,对我国改变生产力落后面貌起到了重要作用。工业化使我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新中国成立之始,我国工业基础薄弱,原材料工业和能源工业、交通设备制造业、机械制造业、电子工业、石油化学工业等技术密集型行业,在当时的中国几乎都是空白。经过60年的发展,我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目前我国工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已有210种(如粗钢、煤、水泥等),主要产品产量位次不断前移,仅机电产品出口居世界第一位的就有近40种,出口值中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上升到2014年度细分行业报告汇集制造行业报告互联网行业报告农林牧渔行业报告95%。我国还自主开发了大型船用曲轴、大型钢铁企业成套设备、高性能数控机床、程控交换机、大型计算机、载人航天、J10飞机等高新技术产品,提升了我国工业产品的竞争力。工业化进程使我国实现了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工业国的转变。建国60年的历史,是我国从主要的农业国向工业农业国转变的历史。我国的农村人口从建国初期占有人口的90%以上,下降到现在的55%。从劳动力就业情况看,建国初期,工业劳动力仅占6.7%,农业劳动力占93.7%,而目前7.6亿劳动力人口中则有4亿多在城镇,包括乡村的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

近五年中国房地产发展变化

近五年中国房地产发展变化 2016年 巴曙松:中国房地产行业还在收缩的大趋势 目前一线城市的房地产价格上涨和绝大部分三、四线城市的高库存是并存的,所以没有改变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目前库存量过大,以消化库存为主,整个行业还在收缩的大趋势。 观点地产网讯:4月12日消息,著名经济学家巴曙松在深圳出席活动时表示,目前一线城市的房地产价格上涨和绝大部分三、四线城市的高库存是并存的,所以没有改变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目前库存量过大,以消化库存为主,整个行业还在收缩的大趋势。 巴曙松指出,即使是一线城市,房地产的新屋销售和新开工面积之间的传导周期越来越长,这是典型的行业在逐步收缩的趋势。 关于近期部分一线城市房价快速上涨,巴曙松认为,跟这些一线城市长期供应不足有关,如,与一线城市长期土地供应不足,容积率定得偏低,对于人员流动趋势判断没有充足的预见性等,都有直接的关系,但这个改变不了整个房地产行业逐步在往下回落的趋势。 对此,他提出建议要化弊为利,2013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新型城镇化规划》,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划,其中强调城市土地建设。 他表示,房价上涨的城市基本上是老百姓用自己的货币选票选出的中心城市。下一步配套的改革要变成城市群发展的动力,比如深圳,如果地价上涨让很多制造环节在深圳有压力,就应该主动迁到东莞、惠州。相应的,深圳和东莞、惠州的地铁、城际的交通、生活的便利就要打破原来的土地制度、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制度,要有城市群的布局规划大格局。 巴曙松总结称,要把一线城市房价上涨的压力顺势引导成建设未来城市群的正面发展动力。 2015年 2015年中国房地产现状分析:走上转型之路 目前,房地产依然是中国经济的核心问题。从2015年中国房地产现状分析情况

新中国的工业成就

新中国的工业成就 1. 较高的增长速度 2. 独立的工业体系:我国已经建成了独立的、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不仅能生产满足国内需要的各种产品,并有大量工业制成品出口 3. 日趋合理的工业布局:(1). 旧中国工业分布不平衡, 大部分集中在沿海地区 (2).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工业分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1) 加强了沿海地区原有工业基地的作用 2) 在广大内地大力建设了新的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 中国工业的前景 1、我国工业产品的人均量与世界人均量存在较大的差距 2、我们应做的主要工作: (1)加强能源、原材料等基础工业的建设 (2)正确引导和扶植乡镇企业的发展 (3)用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 工业的类型 1、重工业:以生产生产资料为主的工业,如钢铁、机械、化工、煤炭、化肥等。 2、轻工业:以生产生活资料为主的工业,如纺织、食品、家电、医药等。 中国工业的分布 辽中南工业基地 一. 有利条件: 1. 丰富的资源 2. 便利的交通 二. 主要城市:鞍山、本溪——钢铁工业沈阳——机械工业 大连——造船和石油加工工业辽宁——化纤 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京津唐工业基地 一、有利条件: 1. 丰富的铁、石油、海盐资源2、有统一的电网 3. 有便利的铁路、公路和近海运输 4. 紧靠山西能源基地 5. 有石油管道联结华北和东北的油田 二. 主要城市:北京——机械冶金化工天津——纺织食品 唐山——采煤冶金陶瓷 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沪宁杭工业基地 一、有利条件: 1. 有丰富的资源 2. 雄厚的技术力量 3. 统一的电网 4. 发达的水陆空交通 二. 主要城市:上海——钢铁化工纺织机械造船食品 南京、无锡、苏州、杭州——家用电器丝绸服装 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珠江三角洲 一、有利条件:靠近港台和东南亚便于利用外资 二. 主要城市:广州、深圳、珠海——家用电器食品服装玩具制造 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三大工业地带 东部沿海工业地带长江沿岸工业地带陇海—兰新沿线工业地

(形势与政策论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及其影响学习版.doc

2008-2009年第一学期《形势与政策》科目考查卷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其最伟大的历史性影响在于,他的改革开放思想深刻改变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使中国社会发生了三大历史性转折,从而奠定了中国在21世纪的基本走向,也在一定意义上促成了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及其影响 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 结构分化作为社会变迁的主要形式之一,其对现代化的影响主要通过两个机制,即由异质性所体现的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组织对生产效率的促进作用,以及角色多元化和职业等级差异对阶层多元化、社会流动和教育普及的引发及促进作用,这两者都有助于消除封建的“先赋”特权,增加个人“自致”地位的比重。因此,许多社会学家将社会结构的分化程度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将结构分化的形态作为观察和描述现代化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 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最根本的变化是由总体性社会向分化性社会的转变,这I 一变化的根本动因是体制改革。改革对我国社会分化的影响大致是这样一个过程: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国营企业的“分权让利”使社会产生了自由流动资源,即不受国家统一控制和分配的劳动力、资金、产品、原材料、技术等等。这些资源随改革的深入而不断增加。2.自由流动资源的出现与增加导致整个社会资源的组织与分配方式的变革,即由单纯地依靠计划体制和行政手段转变为计划与市场、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相结合。3.多种利益主体和权力主体的发育,如各种地方和社区政府、政府各部门。民间组织、农村各类企业、城乡个体工商户等等。4.功能专一的组织和角色群体的出现与增加逐渐导致了国家

与社会、政治与经济、经济与行政、行政与法律及意识形态之间的初步分离。改革以来,这一由总体性社会向分化性社会转变的结构变迁过程作为一种历史的必然,表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现阶段中国社会结构的分化过程中最值得关注之处是: 一、体制改革始于农村,其对农村社会结构变迁的最大贡献是推动了农村工业化的迅速兴起和蓬勃发展,这一农村工业化进程导致农村原同质均等的社会结构发生剧烈的分化,新的角色群体和组织大量涌现,如乡镇企业家、近 1亿的乡镇企业工人和新的合作企业、私营企业等等。 城乡原社会结构的二元特征决定了城市社会结构的分化过程不同于农村,城市社会分化主要是体制内外的分化。改革后城市社会分化首先发生在原体制的最边缘部分,其结果之一是一部分处干体制边缘的社会力量率先从体制内分化出来,如个体工商业者、民营企业、三资企业等。随着分化从体制边缘向体制中心部分的不断推进,体制外力量亦不断增强,他们以不同于体制内的规则和方式组织与运行,这一过程一方面不断地受到体制内社会分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不断地受到农村社会分化的影响。一些横跨两个体制和城乡两大社会系统的交叉性群体和边缘性群体开始出现,如个体户、进城作工的农民工等等。上述各种新的结构要素的出现和增加,有力地推动了民间社会的发育。 二、改革后随着各类社会主体(个人、组织、政府)自主权的扩大和利益的明确化,原由行政级别和身份等级决定的等级式社会分化逐渐转变成一种由类属和单位边界决定的四块式分化,决定社会成员地位与利益差异的原等级要素,如所有制类型、家庭阶级出身、政治身份、行政级别等的作用大大削弱,而个人所在单位和社区的发展状况,个人所属职业类别和部门(如汽车司机、税务部门)等集团性要素的作用增加。社会结构从等级性分化到团块式分化的转变意味着中国社会的阶层化过

中国台湾文化创意产业数字创新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汇报.doc

中国台湾文化创意产业数字创新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 汇报 XXXX年前引入、孵化家以上入园企业;引入经销户超家,年交易额超亿元;全部就业人员超万人,坚持以低碳、有机、环保、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为重要着力点,争力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国际闻名大型区域综合性文化产业基地和上市公司,与中岳齐名与日月同辉,提升郑州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尽绵薄之力!第二章项目背景年月国务院发布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国家将重点推进文化产业包括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年月日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 XXXX年前引入、孵化家以上入园企业;引入经销户超家,年交易额超亿元;全部就业人员超万人,坚持以低碳、有机、环保、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为重要着力点,争力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国际闻名大型区域综合性文化产业基地和上市公司,与中岳齐名与日月同辉,提升郑州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尽绵薄之力!第二章项目背景年月国务院发布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国家将重点推进文化产业包括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年月日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目标,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

发展纲领性文件。国家对文化产业发展支持力度前。文化创意产业市场化,把文化创意产业成果变成经营资源,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创意研发创业孵化平台中国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基地将为入驻企业提供国际化、人性化管理,实施政府扶持发展优惠政策。通过全过程、全方位、专业化服务,为入住企业成长营造最优良环境空间。基地提供人力资源、公关策划、财务体系、法律事务、战略发展、信息技术、办公后勤保障、融资模型设计、市场营销拓展等方面专业服务,完善从政策支持、创业基金、基地配套、产业配套到生活服务一站式服务体系。基中国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基地发展定位是通过运用知识产权、信息技术和高科技成果,创造财富和就业,以核准通过,归档资料。未经允许,请勿外传!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信息化、科技化为基本运作思路,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以创新创造为动力,建立起以市场为龙头,依托广告、高新技术研发设计、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艺术和古董市场、手工艺品、电影与录像、数码娱乐、动画制作、书画制作、时尚生活产品设计、软件及计算机服务、音乐、表演艺术、新闻出版业、电视和广播及旅游、博物馆、美术馆、历史文化遗产、文化休闲旅游、健康养生、经贸文化交流活动、教育培训、体育以及文化创意研发设计、生产制作、创业孵化、金融保险、贸易物流、信息交流、展览展示、影视艺术、模特艺术、网络技术、动漫游戏、有机生态农业、媒体媒介传播技术等多功能于一体综合性文化科技创意产业数字创新基地,打造完整文化创意产业链,成为衡阳经济发展支柱产业。力争经过年努力,将。

专题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巨大变化

专题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巨大变化(32页) 考点29. 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 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1978年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 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是历史的伟大转折?) ①会议恢复了马克思主义路线 ②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③邓小平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3.十一届三中全会意义是什么?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中国从此进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4.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①工作重心:经济建设 ②进入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③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改革开放。 5.改革首先从农村展开,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被称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全面展开,有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6.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什么?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7.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何作用? 它极大地激发起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使中国很快解决了12亿人口的温饱问题。 8.开放首先从沿海地区推行。后来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9.对外开放目的作用是什么? 目的:以多种形式吸收外国资本,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扩大对外贸易。(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发展经济) 作用:①加快了我国发展步伐②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③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④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10.改革开放始于何时何事件?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1.改革开放的作用(意义)何在?(为什么说是成功的?) 正是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得到了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也使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综合国力也显著增强。 12.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它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新阶段。 13.对我国对外开放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有哪些? ①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开始对外开放; ②2001年加入WTO,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考点30.了解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奠定新中国外交事业基础的时间和事件分别是什么? 1953年,周恩来总理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意义:奠定了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基础。 4.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5.什么时候开始中国外交活动进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主动、最有利、最活跃的时期? 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6.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政策又有了重大发展,提出了不与任何大国结盟的新战略,赋予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以新的内容。 7. 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新的内容是:不与任何大国结盟的新战略 8.新战略提出的意义:赋予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以新的内容。中国外交进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主动、最有利、最活跃的时期。

初中历史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练习题(含答案)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检测 【基础不倒翁】 1.下图漫画题为《敬祝进步》,骑自行车身着“1953”工作服的劳动者,将写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接力棒,交给骑摩托车身着“1954”工作服的劳动者。该漫画反映了() A.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B.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已基本确立 C.国有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 D.人民对“一五”计划的建设热情高涨 1.D 【解析】第一个五年计划在1957年完成,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确立,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故B 项错误;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故C项错误;1953年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漫画反映了人民对“一五”计划的建设热情高涨,故D项正确。 2.下表是1950年中国与美国、印度在钢、发电人均产量方面的比较表为改变这一局面,我国在“一五”计划期间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是() A.鼓励私人企业投入再生产 B.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C.对国民经济方针进行调整 D.开展“三反““五反”运动 2.B 【解析】根据表格,可知中国的重工业很落后,“一五”计划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故B项正确。故选B项。 3.1953年~195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8%,农业和副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 4.5%;1957年工业总产值超过计划1 5.3%,农业和副业总产值也超过计划1.2%。五年内,全国职工平均工资增长42.8%,全国农民收入增加近30%。上述数字说明了( ) A.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B.第一个五年计划实现了工业化 C.我国改变了贫穷落后的局面 D.东北工业基地形成 3.A 【解析】1953年~1957年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把握题干关键信息“超过计划”“增长”“增加”,不难判断题干中数字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故选A项。

中国社会结构及发展分析

中国社会结构及发展分析 杨志罡10243022 信管1001 社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占有一定资源、机会的社会成员的组成方式与关系格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人口结构、家庭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和社会阶层结构等诸多方面。 从社会结构的变迁来看,新中国前30年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消灭了地主阶级,在农村进行土改,从而奠定了农村社会结构调整的基础;经过社会主义改造,个体劳动者的数量大大下降,民族资本家不复存在,个体劳动者由解放时的900万下降到1978年15万;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工人阶级扩充进程的序幕拉开。 当前中国的总体形势,可以概括为:经济高速发展,政治基本稳定,社会矛盾突显,文化繁而未荣。而在纷繁复杂的矛盾中,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应当是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方面,中华民族在不同支流的交流融合过程中通过创造性的活动开创了文明古国而较早进入文明时代,并开拓创造出了一个疆域辽阔的大一统的多民族的东方大国和对世界产生了极其深远影响的光辉灿烂的中华古代文明。在长达两千年左右的历史长河里,中国一直是世界文明的极其重要的重心和中心。但是由于社会制度的天然缺憾,中国社会又较早地长期地陷入了以历史循环为特征的发展的沼泽地,因而从总体上来说发展非常缓慢。在西方国家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与巩固而加快发展之际,中国落后了,中华民族落伍了。 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用炮舰政策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腐败无能的清政府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束手无策,只能割地赔款以图苟延残喘。西方列强不断加强对中国的侵略与掠夺,逐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攫取了筑路、开矿、海关等等中国主权,操纵了中国外交,从而把中国社会一步步推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灾难深渊。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斗争,最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组成了以社会主义为奋斗目标,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原则的革命力量,其在斗争中由于受到全体中国人民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支持和拥护而不断发展壮大,因而,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 这就是说,历史已经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社会主义是中国实现顺利发展的必然选择。社会主义是中国近现代社会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实现中华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从而改变中国贫困落后面貌,实现中国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现代中国的必然的历史选择。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康乐的根本保证,社会主义制度体现和反映着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在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方面,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发展趋势及其特征体现于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新旧结构的更替呈现多层面的交错运动态势,表现为五种发展趋势:中央政府权威削弱及其衰败化;在西方列强侵略下国家地位的边缘化;传统政治体系向近代政治体系演化的民主化;社会经济演变的市场化;国家与社会结构的二元化。五种趋势构成中国近代化的阻力与推力,使近代中国既表现为从传统农业国向近代工业国的转型,但又无法完成这一转型。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中国社会内部,在于制度变革的滞后。从总体上看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变,伴随着这一转变的,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新旧结构的更替过程。但是,我们不能仅从西方现代化模式来解释和理解中国近代社会转型,因为近代中国的这一转型并非社会内

工人阶级是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代表

工人阶级是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代表 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就业方式日趋多样化。在这种新的情况下,工人阶级还是不是当代中国最先进的阶级?还是不是先进 社会生产力的代表?还是不是我们党的阶级基础?这是关 系到我们党的根本性质的重大理论问题。回答好这个问题,对于深刻理解和身体力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工人阶级是先进社会生产力的代表,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坚持的重要观点 工人阶级作为先进社会生产力的代表,是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所决定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150多年前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中就指出,“在当前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其余的阶级都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日趋没落和灭亡,无产阶级却是大工业本身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282页)毛泽东同志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指出,“工业无产阶级人数虽不多,却是中国新的生产力的代表者,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做了革命运动的领导力量”。(《毛泽东

选集》,第1卷,8页)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工人阶级最 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同社会化的大生产相联系,因此它的觉悟最高,纪律性最强,能在现时代的经济进步和社会政治进步中起领导作用”。(《邓小平文选》,第2卷,136页)近年来,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这一观点。1990年1月25日,他在给石家庄第二印染厂全体职工的信中指出,“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所在。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1995年5、6月间,他在上海、长春等地视察时又说:“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是建设和改革以及维护社会稳定的最基本的力量。” 工人阶级是先进社会生产力的代表,已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所证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第一次伟 大历史变革中,工人阶级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统治,为建设社会主义,作出了极大的牺牲和努力,表现出“特别能战斗”的革命精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二次伟大历 史变革中,我国工人阶级在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以改革为己任,以发展为主题,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生产管理知识)往届中国软件生产力风云榜行业评选回顾

往届“中国软件生产力风云榜行业评选”回顾2007年“中国软件生产力年度风云榜”行业评选” 软件生产力20强企业(按姓氏首字母拼音排序) 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沈阳东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惠普全球软件服务(中国)中心 南京联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大连华信计算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日电卓越软件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北京软通动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和利时公司 同方鼎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启明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软件生产力推进风云人物(按姓氏首字母拼音排序) 程春平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黄锡伟南京联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黎德光惠普全球软件服务(中国)中心总裁 刘政赛仕软件研究开发(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 邵柏庆和利时公司副总裁 万举勇广州赛宝认证中心总经理 王青中科院软件所副总工程师 解明明北京斯福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殷步九华罗庚软件基地有限公司总裁 岩冈泰夫日电卓越软件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裁 杨祉雄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周伯生北京赛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裁 成长型软件生产力20强企业(按姓氏首字母拼音排序)赛仕软件研究开发(北京)有限公司 华罗庚软件基地有限公司 西门子软件与系统工程(南京)有限公司 天心耀华软件科技(珠海)有限公司 兰州飞天网景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横河电机(中国)商贸有限公司北京研究开发中心 广州华微明天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希姆通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广州华南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纬创软件(北京)有限公司 广州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超图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软件过程改进卓越贡献人物(按姓氏首字母拼音排序) 申剑飞日电卓越软件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事业部总经理 陈勇 DNV ITGS挪威船级社高级咨询师

台湾服务产业发展现状

台湾服务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前景探析林建宁 (漳州开发区统计局,福建漳州 363000)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服务业得到较快发展,甚至超过工业,成为拉动岛内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近年来服务业成长速度减缓,对台湾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创造的贡献度开始减弱。本文认为要保持台湾服务业健康持续发展,必须加快服务业产业升级,加强海峡两岸合作,拓展海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关键词:台湾;服务业;知识服务产业一、台湾服务产业发展概述服务业也称为第三产业。前者相对于农业和工业而言,后者则是相对于第一、第二产业。“由于它由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的行业构成,第三产业在开始分类之初也叫混合产业、复合产业或异种混成产业。”[ 1 ]近十几年来,由于在世界范围内不断衍生出许多新兴服务业,服务业的范围界定也时有调整更新。根据台湾“行政院主计处”1996年12月第6次修订的行业标准分类,台湾服务业可概分为批发零售及餐饮业、运输仓储及通讯业、金融保险及不动产业、工商服务业、社 2 会服务及个人服务业、公共行政业、其他不能归类的行业等7大类。2001年1月第7次修订的“中华民国行业标准分类”,又将服务业进一步细分为11大类,包括批发及零售业、住宿及餐饮业、运输仓储及通信业、金融及保险业、不动产业及租赁业、专业科学及技术服务业、教育服务业、医疗保健及社会福利服务业、文化运动及休闲服务业、其他服务业、公共行政业等[ 2 ]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台湾经济的转型,台湾岛内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革,服务业占GDP比重持续增加,而农业及工业比重逐步减少。具体变动见表1。从表1可看出, 1980年代末至今,随着台湾传统产业(包括农业和传统工业)及电子信息产业的相继外移,台湾第一、二产业呈逐步萎缩之势,而现代服务业则迅速崛起,并成为推动台湾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1988年服务业产值比重超过50%后, 1995年又突破60%,而据台湾“主计处”统计资料显示,至2005年底台湾服务业产值占岛内GDP的比重甚至已高达73. 6%,表现出强劲的增长性。表1 台湾三次产业产值构成变化表单位: % 产值构成年份农业工业服务业 1981 8. 7 45. 5 44. 0 1986 6. 6 47. 1 44. 8 3

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一样,是一个国家、地区最重要最基本的结构,也是国内外社会学研究的核心课题。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动。第一,人口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13亿人口,30年来最重要的变化是,从一个“三高”——高生育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转变为“三低”——低生育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国家。不仅于此,我国人口的文化素质有了很大提高,1990年人口普查的时候,全国总人口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为1.4%,2007年这个指标已经达到6.2%。在北京城市中,100人里就有30多人是大专以上学历的。所以说,人口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第二,就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1978年,我国二三产业的GDP超过70%,但在总就业劳动力中,二三产业的就业还没有30%,农村劳动力占70.5%。2007年,我国就业的劳动力总数是76990万,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下降到40.8%,从事第二产业的劳动力上升到26.8%,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动力上升到32.4%。二三产业的劳动力达到59.2%,超过了50%的水平。我们原来是个主要生产农产品的农业国家,现在,我们的多数劳力已经从经济效益比较低的农业部门转到经济效益比较高的二三产业。 第三,城乡结构发生了变化。1978年我们的城镇化率只17.9%。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世纪之交后,城镇化发展很快,2007年的城镇化率是44.94%,但还没有达到现代化社会应该有的50%指标。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我国的城镇1978年是17245万人,2007年为59379万人,29年增加了42134万人,平均每年增加城市人口1453万,其中大多数是农村转出来的。这是一项大的历史工程,是巨大的社会变迁,也是一项大的成就。第四,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变化。1978年以前,我们是“两个阶级、一个阶层”,也就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的结构。改革开放后,随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变化,显然不能再用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结构来概括了,更不能据此来制定政策。目前,我国的经济结构已经达到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而社会结构还属于社会工业化的初级阶段。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不适应、不协调,滞后了,这是产生诸多经济社会矛盾的结构性原因。如“三农”问题,本质是结构问题。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专门讲了城乡二元结构是农村产生一些问题的原因,要推进城乡一体化,用改革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讲到点子上了。

小度写范文中国奴隶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中国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是模板

中国奴隶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中国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的代表是 青铜器时代在一八九八年,河南省的洹水发了大水,淹了安阳县西北小屯村。那村很深的土都被水括走,等到水平了以后,小屯村的农民耕地时,掘出了许多乌龟壳和骨片,后来陆续发掘,除掘到很多乌龟壳和骨片以外,特别值得提出的,发现了比较精制的青铜器。后来在河南睿县,在山东济南附近,也掘出了商代的遗物。原来商代的都城,虽然经常迁移,但总在河南、山东一带,大致在河南省。盘庚迁都到殷,殷就分殷虚,就是安阳西的小屯。从殷虚的出土物研究,可以看出商代是发展到高度水平的青铜器时代。商代的炼铜,是大规模的。商代的兵器、日用的器具、祭器,大都用青铜造的。已经掘出的商代青铜器,不但种类很多,而且制作精巧。殷虚青铜器中,以箭镞为最多,根据考古学家的意见,只有在青铜器时代末期,青铜器到了最便宜的时候,才舍得用它来造成箭镞。所以虽然在殷虚还未发现青铜制农耕工具,但是,可以断定,当时的农耕工具是青铜造的。当时在生产领域上一般地青铜器已经代替了石器,但是石刀、石斧等还是以残余形态当作辅助的生产工具用的。而另一类石器,作为建筑用或宗教用的艺术品。因为殷虚发掘的范围还不大,所以还没有发现铁器,对于商代人民会不会使用铁器,现在还不能断定。但是,不管当时使用不使用铁器,也不会影响到商代的奴隶社会的性质的。因为青铜器能创造出剩余劳动。而这个事实,在殷虚的乌龟壳、骨片上所刻的文字(就是甲骨文)里面,已经有了记载。奴隶阶级与奴主阶级青铜器能创造出剩余劳动,就出现了一小部份依赖剩余劳动的一群人,就是奴主阶级,另一大部份人是供给剩余劳动的一群,就是奴隶阶级。中国社会发生了最初的大分裂,最初出现了阶级。商代的奴隶,从甲骨文的记

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标准

ICS 03.080 A 01 SZ 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标准 SZ/T 1.5—XXXX 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业务规范 第5部分:工业分包 (草稿) 201X-XX-XX 发布 201X-XX-XX 实施 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发布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服务内容 5基本要求 6工作程序

前言 生产力促进中心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科技界与企业界的桥梁,是政府推动企业科技进步的重要助手,是培育企业创新和创业人才的摇篮,是企业健康发展的智囊团和技术后盾;其基本功能是:集成社会资源,为企业提供全程、综合服务。 发挥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体系的资源优势,帮助中国企业学习、借鉴全球工业分包及供应链网络的管理经验和技术,进一步提升中国中小企业在全球供应链中的整体地位,使中国企业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获得更多的赢利机会。同时,随着工业分包与合作交流这种新的合作模式的建立,形成新的服务理念与业务模式,提升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服务能力。 SZ/T 1 《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业务规范》分为五个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信息与信息化 ——第3部分:咨询 ——第4部分:培训 ——第5部分:工业分包 本部分为第5部分。 本部分由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雪李勤潘凤湖李晶莹 本部分为首次发布。

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业务规范 第5部分:工业分包 1 范围 SZ/T 1的本部分规定了生产力促进中心工业分包服务的内容、基本要求和工作程序。 SZ/T 1的本部分适用于各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工业分包服务。其他机构开展类似服务时也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SZ/T 1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SZ/T 1.1 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业务规范第1部分:总则 SZ/T 1.2 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业务规范第2部分:信息与信息化 SZ/T 1.3 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业务规范第3部分:咨询 SZ/T 1.4 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业务规范第4部分:培训 3 术语和定义 SZ/T 1.1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 工业分包 Industrial Subcontracting 采购商(发包商)将部分产品、零部件乃至原材料等的生产或采购任务交由供应商(分包商)完成,并在供应商所完成的任务基础上形成最终产品的过程。 3.2 产量导向型分包 capacity subcontracting

建国以来中国的变化

建国以来中国的变化 学院:信息班级:电科0801 姓名:*** 学号:建国以来,中国一直在曲折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不断发展。虽然不免遇到挫折,但60年的发展,以及现在取得的巨大成就告诉我们中国强大了起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飞速发展令世人瞩目。 纵观60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取得的成就历历在目。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了,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之后,在军事战争上:1951年西藏获得了和平解放,1952年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等;在军事科技上:1964年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并顺利返回地面,尤其是神五、神六等载人航天飞船的发射成功及航天飞行获得的圆满成功更象征着我国军事力量的强大;在政治地位上:中国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高,在国际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经济上: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快速发展,全国人民渐渐的富裕起来;在体育上:中国运动健儿屡次在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中国成功申办了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在疆土方面:1982年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使中国于1997年和1999年先后顺利收复香港和澳门。中过的确强大了起来,这种强大展现在发展的各方面,中国人民值得为自己的祖国感到骄傲。 看中国的发展,与人们生活相关的各方面的提高更是巨大的表现。 在服饰上,建国时期,人们的服装上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样式。城市市民一般穿侧面开襟扣扣的长袍,妇女穿旗袍。农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对襟短衣、长裤,妇女穿左边开襟的短衫、长裤,有的还穿一条长裙。当时人们做衣的面料多是机织的“洋布”、粗棉布、麻布。此外还时行西装和中山装。50年代的人们崇尚劳动最光荣,朴素是时尚,因此服装上朴素单调。1956年,三大改造开始轰轰烈烈的进行,人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的时候,流行的色彩也从蓝色、灰色变得丰富多彩了。改革开放之后,服装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样化,面料、质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的穿着越来越丰富。90年代,人们的生活向小康过度,思想观念更为开放,人们的服饰在急剧变化,强调个性,不追逐流行成为一种时尚。 在饮食上,建国时期,人们生活贫困,食不果腹或粗茶淡饭。改革开放前,有所改善,但食物匮乏单调,票证盛行,人们营养不足。有些农村没有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不但吃饱,还可以吃好,营养均衡,粗细搭配。20世纪90年代以来,粮食供求走向了市场。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极大地丰富了,菜场、超市、大卖场,琳琅满目的食品应有尽有。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人们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口味清淡,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如今却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 在居住条件上,建国时期,人们居住条件极差,城市居民住宅面积小,设施简陋,人畜有时混居一室,卫生条件差。改革开放前,虽不断改善,但居住条件仍较差,样式统一单调的平板房取代了建国初期的破旧民居。一片片鱼鳞状的瓦片取代了破旧的屋顶,墙也不再是石砖砌成的,而是用石灰砌成的平坦而洁白的墙面。但房屋内部很少有装修,只有床、桌子、椅子等基本家具,看上去简朴整洁,洋溢着和谐宁静。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居住面积扩大,居住条件有了明显改善。新型的住宅小区拔地而起,楼房鳞次栉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装修也成为热点,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体现了人们生活品位的提高。 在交通方面,建国时期,交通不便,大城市,电车,汽车比较多见,而小城市,农村等,只有少量的自行车和人力车,步行是最普遍的出行方式,改革开放以前,交通有所改善,但以自行车为主。“一五”计划期间兴建宝成铁路、鹰厦铁路;新藏、青藏、川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密切了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1957年,武汉长江大

当前中国社会结构变化的新趋势

从1979年开始的经济与社会改革,是150年来中华民族朝向现代化社会努力成绩斐然的一段时间,迄今已经有26年历史了。在这26年里,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以平均超过8%的速度持续增长,可以不夸张地说,中华民族在这一段时间里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几乎超过了过去一百年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这一段时间也是中国社会结构转变最为迅速的时期,社会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均发生巨大变化,其变化速度之快,令人难以置信。然而,改革也引发了众多的社会问题,比较突出的是社会分化问题。社会分化会导致阶层之间的冲突和对立,会威胁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 □李 强 摘要:本文分析了与社会和谐密切相关的中国社会结构的新近变化。认为,中国当前贫富分化比较明显,财富的集中化程度较高,分化的形势是比较严峻的。而贫富差距引发社会问题是通过两个环节实现的,即“社会结构紧张”和社会公众主观上产生了“公正失衡”的意识。作者提出阶层结构出现了定型化的倾向,阶层之间的界限逐渐形成,社会下层群体向上流动的比率下降,具有阶层特征的生活方式、文化模式也逐渐形成,阶层内部的认同得到强化。中产阶层有所发展,但总体上仍然比例较小。社会阶层、社会群体利益分化和多元化更为明显了,其基本的趋势是从过去的巨型、整体群体,分化为多元利益群体。并认为,社会利益的碎片化有助于减小社会震动、实现社会稳定。 关键词:社会结构 社会和谐 新趋势 当前中国社会结构变化的 新趋势 此,要想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推进小康社会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剖析社会分化、社会结构的现状,以及提出对策。本文就是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分析中国社会结构变化的新趋势。从最近几年的情况看,笔者认为,社会结构之变迁有如下几方面新的趋势。 一、贫富分化更为明显,财富的集中化程度更高,分化的形势是比较严峻的 前一阶段的不少研究都已经证明,改革以来的贫富财产和收入的分化是十分迅速的。为说明近几年的变化,还是有必要简单回顾一下变迁的历史。我们所采用的测量方法仍然是基尼系数的方法,即基尼系数是一个0到1之间的数值,基尼系数是1的时候,表示最大的贫富差距,相当于全国财富均为一人所有,其他所国民均没有任何财富;而基尼系数是0的时候,表示,全体国民每一个人的财富都是均等的。而这两种极端都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所以,反映贫富差距的是一个大于0而小于1的数值,该数值越接近于0则表示越均等,越接近于1则贫富差距越大。我们还知道,用基尼系数测量贫富差距,测量的对象可以是财产,也可以是收入,测量财产比较复杂,测量收入简单一些,所以,我们就用测量家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 一、中国进入社会建设为重点的新阶段 (一)掌握 突出的经济发展成就与尖锐的社会矛盾问题、中国进入社会建设为重点的新阶段。 社会建设为重点是相对于经济建设为重点而言的。 目前,中国经济结构已经达到工业化中期阶段,而社会结构还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这是引发诸多社会问题与矛盾的重要根源。 “党和政府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日益强调要将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标志着中国正在经历第二次转型,迈入了社会建设为重点的新阶段。” 二、社会建设的核心任务:调整社会结构 (一)掌握 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两个最基本的结构。 “社会结构是社会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研究社会变迁和社会转型的重要理论工具。” (二)理解 1.什么是社会结构? “所谓社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占有一定资源、机会的社会成员的组成方式与关系格局,其实质是资源与机会在社会成员中的配置。” 三、当代中国社会结构深刻变化 (一)掌握 社会结构的基础结构、、社会整合结构、空间分布结构、生存活动结构以及社会地位结构等五个方面。 四、社会结构变动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一)掌握 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 经济结构的变化必然引起社会结构的变动。互为因果关系 社会结构变动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1、家庭经济功能的强化推动着经济发展 2、就业结构调整,使劳动力配置合理化 3、社会组织功能的自主性回归,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 4、城乡结构调整,资源与机会空间配置的聚集效应得到发挥 5、新社会阶层的兴起与发展,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充分显现 五、社会结构变动滞后:当前诸多社会矛盾问题的重要原因 (一)掌握 社会结构变动滞后的表现及后果。 标题“社会机构变动滞后于经济结构变化” 现代社会结构的形成经历的三个转换点 “首先是产值结构的转换点,即非农业产值占国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到85%以上; 其次是城乡结构的转换点,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到50%以上; 第三是就业结构的转换点,即非农业从业人员上升到全部从业人口的70%以上。” “现代化的发展历程表明,一个现代化国家或地区不仅要有现代化的经济结构,还要有现代化的社会结构,同时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要协调发展,这样才能带来社会各个群体阶层利益关系的协调,才能带来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理解 1.社会结构滞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对社会发展的“阶段性”认识不足 2、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3、经济体制改革了,社会体制还没有相应进行必要的改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