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标GB15322-2003 GB15322-2003 可燃气体探测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标GB15322-2003 GB15322-2003 可燃气体探测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标GB15322-2003 GB15322-2003 可燃气体探测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标GB15322-2003 GB15322-2003 可燃气体探测器

聚合氯化铝检测方法

聚合氯化铝检验指标 检测方法: 聚合氯化铝国标 4.2氧化铝(AI2O3)含量的测定 4.2.1 方法提要 在试样中加酸使试样解聚。加入过量的乙二胺四乙配二钠溶液,使其与铝及其他金属离络合。用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剩余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再用氟化钾溶液解析出络合铝离子,用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解析出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4.2.2 试剂和材料 4.2.2.1 硝酸(GB/T 626):1+12溶液; 4.2.2.2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GB/T 1401):c(EDTA)约0.05mol/L溶液。 4.2.2.3 乙酸钠缓冲溶液: 称取272g乙酸钠(GB/T 693)溶于水,稀释至1000mL,摇匀。 4.2.2.4 氟化钾(GB/T 1271):500g/L溶液,贮于塑料瓶中。 4.2.2.5 硝酸银(GB/T 670):1g/L溶液; 4.2.2.6 氯化锌:c(ZnCI2)=0.0200mol/L标准滴定溶液; 称取1.3080g高纯锌(纯度99.99%以上),精确至0.0002g,置于100mL烧杯中。加入6~7mL盐配(GB/T 622)及少量水,加热溶解。在水浴上蒸发到接近干涸。然后加水溶解,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4.2.2.7 二甲酚橙:5g/L溶液。 4.2.3 分析步骤 称取8.0~8.5g液体试样或2.8~3.0g固体试样,精确至0.0002g,加水溶解,全部移入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用移液管移取20mL,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2mL硝酸溶液(4.2.2.1),煮沸1min。冷却后加入20m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4.2.2.2),再用乙酸钠缓冲溶液(4.2.2.3)调节pH约为3(用精密pH试纸检验),煮沸2min。冷却后加入10mL乙酸钠缓冲溶液(4.2.2.3)和2~4滴二甲酚橙指示液(4.2.2.7),用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4.2.2.6)滴定至溶液由淡黄色变为微红色即为终点。 加入10mL氟化钾溶液(4.2.2.4),加热至微沸。冷却,此时溶液应呈黄色。若溶液呈红色,则滴加硝酸(4.2.2.1)至溶液呈黄色。再用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4.2.2.6)滴定,溶液颜色从淡黄色变为微红色即为终点。记录第二次滴定消耗的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V)。 4.2.4 分析结果的表述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氧化铝(AI2O3)含量(x1)按式(1)计算: x1=Vc×0.050 98/m×20/500 × 100=Vc×127.45/m(1) 式中:V——第二次滴定消耗的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C——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 m——试料的质量,g; 0.050 98——与1.00mL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c(ZnCI2)=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氧化铝的质量。 4.2.5 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液体产品不大于0.1%,固体样品不大于0.2%。

2007土地利用分类体系

附件: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表A1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一级类二级类 含义 编码名称编码名称 01 耕地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复垦、整理地,休 闲地(含轮歇地、轮作地);以种植农作物(含蔬菜)为主, 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平均每年能保证收 获一季的已垦滩地和海涂。耕地中包括南方宽度<1.0米、 北方宽度<2.0米固定的沟、渠、路和地坎(埂);临时种植 药材、草皮、花卉、苗木等的耕地,以及其他临时改变用途 的耕地。 指用于种植水稻、莲藕等水生农作物的耕地。包括实行水生、011 水田 旱生农作物轮种的耕地。 指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种植旱012 水浇地 生农作物的耕地。包括种植蔬菜等的非工厂化的大棚用地。 指无灌溉设施,主要靠天然降水种植旱生农作物的耕地,包括013 旱地 没有灌溉设施,仅靠引洪淤灌的耕地。 02 园地指种植以采集果、叶、根、茎、汁等为主的集约经营的多年 生木本和草本作物,覆盖度大于50%或每亩株数大于合理株 数70%的土地。包括用于育苗的土地。 021 果园指种植果树的园地。 022 茶园指种植茶树的园地。 指种植桑树、橡胶、可可、咖啡、油棕、胡椒、药材等其他023 其它园地 多年生作物的园地。 03 林地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的土地,及沿海生长红树林的土地。 包括迹地,不包括居民点内部的绿化林木用地,铁路、公路 征地范围内的林木,以及河流、沟渠的护堤林。 031 有林地指树木郁闭度≥0.2的乔木林地,包括红树林地和竹林地。 032 灌木林地指灌木覆盖度≥40%的林地。 包括疏林地(指树木郁闭度≥0.1、<0.2的林地)、未成林033 其它林地 地、迹地、苗圃等林地。 04 草地指生长草本植物为主的土地。 041 天然牧草地指以天然草本植物为主,用于放牧或割草的草地。 042 人工牧草地指人工种植牧草的草地。 指树木郁闭度<0.1,表层为土质,生长草本植物为主,不用043 其它草地 于畜牧业的草地。

土地利用分类系统标准

土地利用分类系统标准 土地分类是指在研究分析各类土地的特点及它们之间的相同性和差异性的基础上划分土地类型。 土地分类成果可直接用于生产和土地科学的研究。土地分类的目的是如实反映土地的利用现状,分析在土地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为科学管理土地提供依据。 一,我国主要采用三种土地分类系统 1.土地自然分类系统:主要依据土地自然特性的差异性分类,也可以依据土地的某一自然特性分类,还可以依据土地的自然综合特性分类; 2.土地评价分类系统:主要依据土地的经济特性分类; 3.土地利用分类系统:主要依据土地的综合特性分类。 我国城镇土地的分类是根据土地用途的差异、利用的方式、经营的特点和覆盖的特征等因素对土地进行的分类。 二,土地利用分类系统标准的发展过程 我国的土地分类体系有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1984 年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发布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规定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含义》。 1989 年9 月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发布的《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规定

了《城镇土地分类及含义》。 在研究、分析两个现行土地分类基础上,国土资源部于2001年8月21日下发了“关于印发试行《土地分类》的通知”,制定了城乡统一的全国土地分类体系,并于2002 年 1 月 1 日起在全国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7年8月10日联合发布《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1.老八类 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1984 年9 月颁布发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制定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含义》,规定全国土地利用现状采用两级分类,统一编码排列。其中一级分8 类,二级分46 类。具体分类的名称及含义见表1。 表1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含义(1984年标准) 一级分类二级分类含义 代码名称代 码 名称 1耕地 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荒地、休闲地、 轮歇地、草田轮作地;以种植农作物为主间有零星果树、 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耕种三年以上的滩地和海涂。 耕地中包括南方宽小于1.0m,北方宽小于2.0m的沟、 渠、路和田埂。 11灌溉水田 指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用 于种植水稻、莲藕、席地等水生作物的耕地,包括灌溉 的水旱轮作地。 12望天田 指无浇灌工程设施,主要依靠天然降雨,用以种植水稻、 莲藕、席草等水生作物的耕地,包括灌溉的水旱轮作地。13水浇地指水田、菜地以外,有水源保证和固定灌溉设施,在一

2018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18代替GBT21010-2007)

精彩文档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GB/T21010-2017 代替GB/T21010-2007 2017年11月1日发布、实施 一级类 二级类 含 义 类别编码 类别名称 类别编码 类别 名称 01 耕地 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复垦、整理地,休闲地(含轮歇地、休耕地);以种植农作物(含蔬菜)为主,间有零星果 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平均每年能保证收获一季的已垦滩地和海涂。耕地中包括南方宽度〈1.0米,北方宽度〈2.0米固定的沟、渠、路和地坎(埂);临时种植药材、草皮、花卉、苗木等的耕地,临时种植果树、茶树和林木且耕作层未破坏的耕地,以及其他临时改变用途的耕地 0101 水田* 指用于种植水稻、莲藕等水生农作物的耕地。包括实行水生、旱生农作物轮种的耕地 0102 水浇地* 指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种植旱生农作物(含蔬菜)的耕地。包括种植蔬菜的非工厂化的大棚用地 0103 旱地* 指无灌溉设施,主要靠天然降水种植旱生家作物的耕地,包括没有灌溉设施,仅靠引洪淤灌的耕地 02 园地 指种植以采集果、叶、根、茎、枝、汁等为主的集约经营的多年生木本和草本作物,覆盖度大于50%或每亩株数大于合理株数70%的土地。包括用于育苗的土地 0201 果园* 指种植果树的园地 0202 茶园* 指种植茶树的园地 0203 橡胶园* 指种植橡胶树的园地 0204 其他园地* 指种植桑树、可可、咖啡、油棕、胡椒、药材等其他多年生作物的园地 03 林地 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的土地,及沿海生长红树林的土地。包括迹地,不包括城镇、村庄范围内的绿化林木用地,铁路、公路、征地范围内的林木,以及河流、沟渠的护堤林 0301 乔木林地* 指乔木郁闭度≥0.2的林地,不包括森林沼泽 0302 竹林地* 指生长竹类植物,郁闭度≥0.2的林地 0303 红树林地* 指沿海生长红树植物的林地 0304 森林沼泽* 以乔木森林植物为优势群落的淡水沼泽 0305 灌木林地* 指灌木覆盖度≥40%的林地,不包括灌丛沼泽 0306 灌丛沼泽* 以灌丛植物为优势群落的淡水沼泽 0307 其他林地* 包括疏林地(指树木郁闭度≥0.1、<0.2的林地)、未成林地、迹地、苗圊等林地 04 草地 指生长草本植物为主的土地 041 天然牧草地* 指以天然草本植物为主,用于放牧或割草的草地,包括实施禁牧措施的草地,不包括沼泽草地 042 人工牧草地* 指人工种牧草的草地 043 其他草地** 指树林郁闭度<0.1,表层为土质,生长草本植物为主,不用于放牧的草地

土地利用分类系统实用标准84、89、02、07各版(全)

《土地利用分类系统标准》 土地分类是指在研究分析各类土地的特点及它们之间的相同性和差异性的基础上划分土地类型。 土地分类成果可直接用于生产和土地科学的研究。土地分类的目的是如实反映土地的利用现状,分析在土地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为科学管理土地提供依据。 一,我国主要采用三种土地分类系统 1.土地自然分类系统:主要依据土地自然特性的差异性分类,也可以依据土地的某一自然特性分类,还可以依据土地的自然综合特性分类; 2.土地评价分类系统:主要依据土地的经济特性分类; 3.土地利用分类系统:主要依据土地的综合特性分类。 我国城镇土地的分类是根据土地用途的差异、利用的方式、经营的特点和覆盖的特征等因素对土地进行的分类。 二,土地利用分类系统标准的发展过程 我国的土地分类体系有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1984 年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发布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规定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含义》。 1989 年9 月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发布的《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规定了《城镇土地分类及含义》。 在研究、分析两个现行土地分类基础上,国土资源部于2001年8月21日下发了“关于印发试行《土地分类》的通知”,制定了城乡统一的全国土地分类体系,并于2002 年1

月1 日起在全国试行。 中华人民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7年8月10日联合发布《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1.老八类 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1984 年9 月颁布发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制定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含义》,规定全国土地利用现状采用两级分类,统一编码排列。其中一级分8 类,二级分46 类。具体分类的名称及含义见表1。 表1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含义(1984年标准)

聚合氯化铝国家标准

聚合氯化铝国家标准 助剂的PAM -PAM 胺分类聚丙烯酰胺产品简介:聚丙烯酰胺(PAM)为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不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具有良好的絮凝性,可以降低液体之间的磨擦阻力,按非离子、阴离子、阳离子和两性型四种类型。

:PAM能使悬浮物质通过电中和,架桥吸附作用,起絮凝作用。 :能通过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作用,起粘合作用。 :PAM能有效地降低流体的摩擦阻力,水中加入微量PAM就能降阻50—80%。 :PAM在中性和酸条件下均有增稠作用,当PH值在10以上PAM易水解。呈半网状结构时,增稠将更明显。 用原理:PAM用于絮凝时,与被絮凝物种类表面性质,特别是动电位,粘度、浊度及悬浮液的PH值有关,颗粒表面的动电位,是颗粒阻聚的原因加入表,能使动电位降低而凝聚。 桥:PAM分子链固定在不同的颗粒表面上,各颗粒之间形成聚合物的桥,使颗粒形成聚集体而沉降。 附:PAM分子上的极性基团颗粒的各种吸附。 用:PAM分子链与分散相通过种种机械、物理、化学等作用,将分散相牵连在一起,形成网状。 聚丙烯酰胺 酰胺(PAM)为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不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具有良好的絮凝性,可以降低液体之间的磨擦阻力分可分为非离子、阴离子、阳离子和两性型四种类型。 称:聚丙烯酰胺中文发音:jù bǐng xī xīan ān英文名称:Polyacrylamide 简称:PAM聚丙烯酰胺为水溶性高分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具有良好的絮凝性,可以降低液体之间的磨擦阻力,按离子特性分可分为非离子、阴离子、阳型四种类型。 法及注意事项 聚丙烯酰胺使用注意事项:

、絮团的大小:絮团太小会影响排水的速度,絮团太大会使絮团约束较多水而降低泥饼干度。经过选择聚丙烯酰胺的整絮团的大小。 、污泥特性。第一点理解污泥的来源,特性以及成分,所占比重。依据性质的不同,污泥可分为有机和无机污泥两种离子聚丙烯酰胺用于处置有机污泥,相对的阴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用于无机污泥,碱性很强时用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强时不宜用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固含量高时污泥通常聚丙烯酰胺的用量也大。 、絮团强度:絮团在剪切作用下应坚持稳定而不破碎。进步聚丙烯酰胺分子量或者选择适宜的分子构造有助于进步絮 、聚丙烯酰胺的离子度:针对脱水的污泥,可用不同离子度的絮凝剂经过先做小试停止挑选,选出最佳适宜的聚丙烯能够获得最佳絮凝剂效果,又可使加药量最少,节约本钱。 、聚丙烯酰胺的溶解:溶解良好才干发充沛发挥絮凝作用。有时需求加快溶解速度,这时可思索进步聚丙烯酰胺溶液的标 外观分子量(万)固含量% 离子度或水解度% 残余单体% 使用范围 型白色颗粒或粉末 300—2200 ≥88 水解度

中国涂装作业安全相关国家标准一览.docx

中国涂装作业安全相关国家标准一览 1、前言 涂装是产品表面保护和装饰所采用的最基本的技术手段,涂装作业遍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当前我国涂装危害恶性发展趋势有所遏制,但职业危害依然严峻,火灾事故十分严重,环境污染严重。涂装技术有了长足进步,但落后工艺还有相当比例;防护工程技术有了较大进步,但整体安全水平急待提高。涂装职业危害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关注。 80年代以来,我国启动了涂装安全标准化工作。现已颁布的标准有:GB/T14441《术语》、GB7691《劳动安全和劳动卫生管理》(已修订,正在报批中),GB7692《涂漆前处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己修订,将GB7692、7693合并),GB6514《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已修订,将GB6514、6515合并),GB12367《静电喷漆工艺安全》,GB15607《粉末静电喷涂工艺安全》,GB17750《浸漆工艺安全》,GB14444《喷漆室安全技术规定》,GB14443《涂层烘干室安全技术规定》,GB14773《静电喷枪及其辅助装置安全技术条件》,GB12942《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等11项国家标准。现将标准体系的基本要点作如下概述。 2、限制、淘汰严重危害人民安全健康的涂料产品和涂装工艺

--积极推广有利于人类安全健康的涂料和涂装工艺; --禁止使用含苯的涂料、稀释剂和溶剂;禁止使用含铅白的涂料;限制使用含红丹的涂料;禁止使用含苯、汞、砷、铅、镉、锑和铬酸盐的车间底漆; --严禁在前处理工艺中使用苯;禁止使用火焰法除旧漆;禁止在大面积除油和除旧漆中使用甲苯、二甲苯和汽油;严格限制使用干喷砂除锈。 修订GB7691时,将进一步提高和扩大限制、淘汰的范围: --将含铅白的涂料由禁止提高到严禁使用;将干喷砂除锈由限制提高到禁止使用;新增限制使用含二氯乙烷的清洗液;限制使用含铬酸盐的清洗液; 3、对涂料、金属清洗液、化学处理淮实施化学品管理 --对涂装作业使用的化学品,实施国际劳工组织《1990年化学品公约》管理。 --涂料及有关化学品生产单位应注册登记,评价确定化学品危害性。--涂料及有关化学品,必须提供符合规定的标签、包装和安全技术说明书。 --所有的(生产、经营、运输、贮存、使用)的经济部门都要遵守有关规定。 --进口的涂料及有关化学品必须提供中文安全技术说明书,加贴中文

土地分类国家标准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1.1.概述 土地利用是人类根据自身需要和土地的特性,对土地资源进行的多种形式的利用。土 地利用现状是土地资源的自然属性和经济特性的深刻反映。土地利用划分具有如下特点: b5E2RGbCAP 是在自然、经济和技术条件的综合影响下,经过人类的劳动所形成的产物。 在一定的空间分布上服从社会经济条件,因此,它们在地域分布上不一定连成片。 种类、数量、分布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进步而变化的。 1.1.1.土地分类方法 土地分类是国家为掌握土地资源现状、制定土地政策、合理利用土地的重要基础工作 之一。土地分类由于目的不同,有着显著的差别,形成不同的土地分类系统。p1EanqFDPw 1.土地自然分类系统: 指主要依据土地的自然属性的相同性和差异性对土地进行分类。一般按地貌、土壤、 植被为具体标志进行分类。其目的是揭示土地类型的分异和演替规律,遵循土地构成要素 的自然规律,最佳、最有效地挖掘土地生产力。DXDiTa9E3d 2.土地评价分类系统: 指主要依据一些评价指标的相同性和差异性对土地进行分类。一般按土地生产力水 平、土地质量、土地生产潜力、土地适宜性等为具体标志进行分类。也称为土地的经济特 性分类。其分类的主要依据是土地的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其目的是为开展土地条件 调查和适宜性调查服务,为实现土地资源最佳配置服务。RTCrpUDGiT 3.土地综合分类系统: 指主要依据土地的自然特性和社会经济特性、管理特性及其他因素对土地进行综合分 类。土地利用分类是土地综合分类主要形式。土地利用分类一般按土地利用现状的土地覆 盖特征、土地利用方式、土地用途、土地经营特点、土地利用效果等为具体标志进行分 类。其目的是了解土地利用现状,反映国家各项管理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效果,为国家和地 区宏观管理和调控服务。5PCzVD7HxA 在这三种分类中,土地利用分类即土地综合分类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应用最广、全覆 盖的基础分类。掌握土地利用现状是国家制定国民经济计划和有关政策,发挥土地资源在 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宏观调控作用,加强土地管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切实保护耕地的重 要基础。jLBHrnAILg 1.1. 2.国内外土地利用分类 国外土地分类工作至今约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就出 现了各种土地分类系统。国外土地利用分类多数以土地利用现状作为分类依据,具体到各 国又有差异,如美国主要以土地功能作为分类的主要依据,英国和德国以土地覆盖(是否开发用于建设用地>作为分类依据,俄罗斯、乌克兰和日本以土地用途作为分类的主要依 据,印度则以土地覆盖情况(自然属性>作为划分利用分类的依据。xHAQX74J0X 国内土地分类研究起步较迟,而且主要工作是在解放以后。国内土地利用分类依据与 国外基本相同,也是以土地利用现状作为分类依据,如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详查>采用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以土地用途、经营特点、利用方式和覆盖特征为分类依据,城镇地籍调查 采用的城镇土地分类以土地用途为分类依据,中科院中国土地利用分类以利用方式和土地 覆盖为分类依据。LDAYtRyKfE 虽然国内外土地利用分类依据基本相同,但由于国情差异,在具体划分的类型上却不 尽相同,如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多地少,因此对农用地的分类较细,而国外则相对较粗。 1 / 29

生活饮用水用聚氯化铝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生活饮用水用聚氯化铝标准编制说明 1 任务来源 根据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标委综合[]号文《关于下达年第一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的要求,修订《生活饮用水用聚氯化铝》,其计划编号为。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水处理剂分会()归口。 2 产品概况 2.1 产品工艺流程图见图1。 图1 产品工艺流程图 2.2 干燥方式可采用喷雾和滚筒干燥。 2.3 生产过程中三废处理:生产中产生的气、水循环使用;废渣经水洗压滤后同专业公司统一回收或作水泥原料使用。 2.4 主要研发及生产企业:同济大学、市中润水工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太仓市新星轻工助剂厂、市建衡实业有限公司、科泰净水材料有限公司、市爱尔福克化工有限公司、嘉善绿野环保材料厂、中科天泽净水材料有限公司、慧信环保有限公司、市清流水处理剂有限公司、嘉善海峡净水灵化工有限公司、水业集团工贸有限公司、巩义市永兴生化材料有限公司、上海高桥净水材料有限公司、宜净环保有限公司、华清净水技术有限公司、巩义市富源净水材料有限公司、省华泉自来水材料总厂、瑞达净化材料有限公司等近百家。 2.5 出口情况:目前我国聚氯化铝产品主要出口如东南亚、爱尔兰、毛里求斯、非洲、白俄罗斯、西亚等地区,~年出口量约多万吨。 3 修订意义 在饮用水的收集、处理、贮存和配送过程中会采用诸如混凝、沉淀、过滤、活性炭、氯化等处理单元来改善用于消费者的最终饮用水的安全性和质量,因此会涉及加入生活饮用水化学处理剂。 化学絮凝反应是处理地表水源的最常用方法,并常常由下列各个处理工艺组成。常用的化学絮凝剂是铝盐或铁盐,如聚氯化铝、聚合硫酸铁、氯化铁、硫酸铝等。将其按剂量加入原水,在监控条件下形成絮凝状固态金属氢氧化物。絮凝剂的常用量为(铝)或(铁)。借助于电子中和、吸附和捕集等过程,沉淀的絮凝物可除去悬浮和溶解的污染物。凝聚过程的效率取决于原水质量、所用的凝聚剂和凝聚剂辅料、以及操作要素,其中包括搅拌条件、凝聚剂剂量和值。随后用固相液相分离程序除去已处理水中的絮凝物,如沉淀法或浮选法,和或快速或加压式重力过滤法。经处理过的水进入快速重力滤器以除去剩余的固态物。滤过水可进入下一处理阶段,如补加氧化和过滤(为除去锰),臭氧化和或吸附,然

2017年国家标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2017年国家标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出台共分为12个一级类、57个二级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8月10日联合发布《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志着我国土地资源分类第一次拥有了全国统一的国家标准。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采用一级、二级两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分12个一级类、57个二级类。其中一级类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他土地。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确定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严格按照管理需要和分类学的要求,对土地利用现状类型进行归纳和划分。一是区分“类型”和“区域”,按照类型的唯一性进行划分,不依“区域”确定“类型”;二是按照土地用途、经营特点、利用方式和覆盖特征四个主要指标进行分类,一级类主要按土地用途,二级类按经营特点、利用方式和覆盖特征进行续分,所采用的指标具有唯一性;三是体现城乡一体化原则,按照统一的指标,城乡土地同时划分,实现了土地分类的“全覆盖”。这个分类系统既能与各部门使用的分类相衔接,又与时俱进,满足当前和今后的需要,为土地管理和调控提供基本信息,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同时,还可根据管理和应用需要进行续分,开放性强。本分类系统能够与以往的土地分类进行有效衔接,不至于由于新分类造成土地基本信息的“断档”。 据国土资源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由于客观历史原因,多年来,我国土地资源分类标准不统一,土地资源基础数据数出多门、口径不一、数据矛盾,对国土资源规范化管理和国家宏观管理科学决策带来了不利影响。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的统一,将避免各部门因土地利用分类不一致引起的统计重复、数据矛盾、难以分析应

聚合氯化铝检测方法

聚合氯化铝检验指标 检测方法: 聚合氯化铝国标 4.2 氧化铝(AI 2O 3)含量的测定 4.2.1 方法提要 在试样中加酸使试样解聚。加入过量的乙二胺四乙配二钠溶液,使其与铝及其他金属离络合。用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剩余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再用氟化钾溶液解析出络合铝离子,用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解析出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4.2.2 试剂和材料 4.2.2.1 硝酸(GB/T 626):1+12溶液; 4.2.2.2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GB/T 1401):c(EDTA)约0.05mol/L 溶液。 4.2.2.3 乙酸钠缓冲溶液: 称取272g 乙酸钠(GB/T 693)溶于水,稀释至1000mL ,摇匀。 4.2.2.4 氟化钾(GB/T 1271):500g/L 溶液,贮于塑料瓶中。 4.2.2.5 硝酸银(GB/T 670):1g/L 溶液; 4.2.2.6 氯化锌:c(ZnCI 2)=0.0200mol/L 标准滴定溶液; 称取1.3080g 高纯锌(纯度99.99%以上),精确至0.0002g ,置于100mL 烧杯中。加入6~7mL 盐配(GB/T 622)及少量水,加热溶解。在水浴上蒸发到接近干涸。然后加水溶解,移入10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4.2.2.7 二甲酚橙:5g/L 溶液。 4.2.3 分析步骤 称取8.0~8.5g 液体试样或2.8~3.0g 固体试样,精确至0.0002g ,加水溶解,全部移入5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用移液管移取20mL ,置于250mL 锥形瓶中,加2mL 硝酸溶液(4.2.2.1),煮沸1min 。冷却后加入20mL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4.2.2.2),再用乙酸钠缓冲溶液(4.2.2.3)调节pH 约为3(用精密pH 试纸检验),煮沸2min 。冷却后加入10mL 乙酸钠缓冲溶液(4.2.2.3)和2~4滴二甲酚橙指示液(4.2.2.7),用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4.2.2.6)滴定至溶液由淡黄色变为微红色即为终点。 项目名称 液体 固体 备注 优等品 一等品 氧化铝(Al 2O 3),% ≥10 ≥30 ≥28 液体 固体 盐基度B ≥50 40-90 40-90 外观 外观 PH 值 3.5-5.0 1%液≥5 1%液≥5 黄色乳状 黄色粉末 铅(Pb) PPM ≤2 ≤5 ≤12 铬(Cr+6) ≤2 ≤4 ≤4 砷(As) 0 0 0 镉(Cd) 0 0 0 汞(Hg) 0 0 0 水不溶物, % ≤0.2-0.5 ≤0.5 ≤1.0

食品包装相关国家标准综述

食品包装相关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号名称 1 GB/T 330 2 - 2009 日用陶瓷器包装、标志、运输、贮存规则 2 GB/T 3532 - 2009 日用瓷器 3 GB/T 4456 - 2008 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 4 GB 4544 - 1996 啤酒瓶 5 GB/T 4768 - 2008 防霉包装 6 GB 4803-94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聚氯乙烯树脂卫生标准 7 GB 4804-84 搪瓷食具容器卫生标准 8 GB 4805-84 食品罐头内壁环氧酚醛涂料卫生标准 9 GB 4806.1-94 食品用橡胶制品卫生标准 10 GB 4806.2-94 橡胶奶嘴卫生标准 11 GB 4808 食品用高压锅密封圈卫生标准 12 GB/T 4879 - 1999 防锈包装 13 GB 5369 - 2008 船用饮水舱涂料通用技术条件 14 GB/T 5737-1995 食品塑料周转箱 15 GB/T 5738-1995 瓶装酒、饮料塑料周转箱 16 GB 7105-86 食品容器过氯乙烯内壁涂料卫生标准 17 GB 7189-1994 食品用石蜡 18 GB 8058-2008 陶瓷烹调器铅镉溶出量允许极限和检测方法 19 GB/T 8946-1998 塑料编织袋 20 GB/T 8947-1998 复合塑料编织袋

21 GB 9106-2001 包装容器铝易开盖两片罐 22 GB 9680-1988 食品容器漆酚涂料卫生标准 23 GB 9681-1988 食品包装用聚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24 GB 9682-1988 食品罐头内壁脱膜涂料卫生标准 25 GB 9683-1988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 26 GB 9684-1988 不锈钢食具容器卫生标准 27 GB 9685-2008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28 GB 9686-1988 食品容器内壁聚酰胺环氧树脂涂料卫生标准 29 GB 9687-1988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30 GB 9688-1988 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31 GB 9689-1988 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32 GB 9690-2009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三聚氰胺-甲醛成型品卫生标准 33 GB 9691-1988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树脂卫生标准 34 GB 9692-1988 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树脂卫生标准 35 GB 9693-1988 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树脂卫生标准 36 GB/T 10002.1-2006 给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 37 GB/T 10002.2-2006 给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件 38 GB/T10003-2008 普通用途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 39 GB/T10004-2008 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干法复合、挤出复合 40 GB/T 10440-2008 圆柱形复合罐

聚合氯化铝在污水处理中如何确定聚合氯化铝的浓度与用量

嵩峰净水建议污水处理中如何确定聚合氯化铝的浓度与用量? 在污水处理中如何确定聚合氯化铝的浓度与用量? 聚合氯化铝是一种净水材料,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又被简称为聚铝,英文缩写为PAC,由于氢氧根离子的架桥作用和多价阴离子的聚合作用而生产的分子量较大、电荷较高的无机高分子水处理药剂。在形态上又可以分为固体和液体两种。固体按颜色不同又分为棕褐色、米黄色、金黄色和白色,液体可以呈现为无色透明、微黄色、浅黄色至黄褐色。不同颜色的聚合氯化铝在应用及生产技术上也有较大的区别。 嵩峰水处理材料,在污水处理中使用聚合氯化铝,它主要是为黄色或黄褐色粉末的固体物,水处理具有絮凝的作用,适用于印染厂、造纸厂、皮革厂剂食品厂等行业水处理,还具有除磷作用,能与废水中磷酸根生成沉淀,适用于生活污水厂除磷。 污水处理使用聚合氯化铝一般都是作为絮凝剂,个别用于除磷剂使用。因为作用不同,产品的浓度调配及投加量都很大的区别的,一般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确定聚合氯化铝浓度与用量?搅拌应该采用什么方式? 固体聚合氯化铝国标含量为28%,液体含量为10%。使用固体前应将固体溶解成10%的浓度(溶解可采用气体搅拌或机械搅拌),投加用量可根据原水的不用浊度,测定最佳的投加量,一般原水浊度在100-500mg/l时,每千吨水量投加10-20kg,具体可根据小试确定。 使用聚合氯化铝用于市政污水或工业污水,其相应的投加浓度与用量都是有所不同的,为了准确无误及提高处理效率,最好是通过小试到现场试药来确保用量及效果。 聚丙烯酰胺与传统絮凝剂相比的优势所在 絮凝剂有很多种,聚丙烯酰胺是目前使用量最大用途最为广泛的一种,那么聚丙烯酰胺和那些传统絮凝剂相比的优势在哪里呢?本篇文章嵩峰净水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聚丙烯酰胺与传统的絮凝剂相比的优势: 一、聚丙烯酰胺和传统的絮凝剂相比种类完全,规格多,可以知足各类分歧前提; 二、聚丙烯酰胺和传统的絮凝剂相比用量少,效率高,处置力强,生成的泥渣少,便于后处置,PAM有时与无机混凝剂运用会获得更好的结果。 三、聚丙烯酰胺在水处置工业中的使用首要包括原水处置、污水处置和工业水处置三个方面。在原水处置中,聚丙烯酰胺与活性炭等共同运用,可用于生物水中悬浮颗粒的凝集和清亮;在污水处置中,聚丙烯酰胺可用于污泥脱水;在工业水处置中,聚丙烯酰胺首要用作配方药剂。在原水处置中,用有机絮凝剂聚丙烯酰胺替代无机絮凝剂,即便不是新沉降池,清水才能也可进步20%以上。所以当前很多大中城市在供水严重或水质较差时,都采用聚丙烯酰胺作为增补。在污水处置中,采用聚丙烯酰胺可以添加水回用轮回的运用率。 新型絮凝剂、聚合氯化铝(PAC)嵩峰水处理厂家 登封市嵩峰聚合氯化铝在洗煤厂的应用当中目前已经非常广泛了,主要集中的特点是,其处理水的能力强,速率快,出水水质可达到排放标准,同时由于其低廉的价格(相较于大型水处理设备而言)逐渐的普及到了许多的洗煤厂中,从与我们合作的客户来看,多数的洗煤水中的煤灰物质经过沉淀可回收,同时在有些轻度污染的水当中,聚合氯化铝可以实现水的循环再使用。洗煤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悬浮物、煤泥和泥砂,故又称煤泥水,未经处理的煤泥水其悬浮物浓度可以达到5000mg/L以上。由于煤炭本身具有疏水性,洗煤废水中的一些微小煤粉在水中特别稳定,一些超细煤粉悬浮于水中,静置几个月也不会自然沉降。洗煤废水是呈弱碱性的胶体体系,主要特点是颗粒表面带有较强的负电荷,浓度和CODcr浓度都很高;细小颗粒含量高;粘度大;污泥比阻大,过滤性能差。科威聚合氯化铝在洗煤厂的应用当中目前已经非常广泛了,主要集中的特点是,其处理水的能力强,速率快,出水水质可达到排放标准,同时由于其低廉的价格(相较于大型水处理设备而言)逐渐的普及到了许多的洗煤厂中,从与我们合作的客户来看,多数的洗煤水中的煤灰物质经过沉淀可回收,

聚合氯化铝污水投放比例

在许多的污水处理过程中都会用到各种各样的药剂,其中聚合氯化铝的应用十分广泛,适合多种不同水质的污水处理,但是很多人对于具体的用量多少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只有按照科学的比例来投放才能受到比较好的效果。 我们依据相关的行业经验给您分享一下聚合氯化铝在不同水质中的投加比例参考数值: 一、在低浊度水中,将固体的聚合氯化铝产品按照1:3比例(重量比)加自来水稀释,并且搅拌至完全溶解; 二、在生活、生产用污水中,参照每吨污水先投加30g左右的聚合氯化铝产品。然后投加稀释之后的聚丙烯酰胺产品,如果效果不明显,请酌情减少或增加产品投加量。 三、在造纸厂污水处理中,采用低浊度水的投放比例配置,如效果不明显可在酌量添加。 四、原水浊度在100-500mg/L时,投加量为5-10mg即每千吨水投量为

5-10kg,用前最好根据水质特性进行小试,选出一个合适的数值,然后投用。 处理使用聚合氯化铝一般都是作为絮凝剂,个别用于除磷剂使用。因为作用不同,产品的浓度调配及投加量都很大的区别的,一般情况下可以依据如下步骤确定聚合氯化铝的投放比例和用量: 一、依据原水状况,运用前先做小试求得合适的药量。小试溶液装备按分量比(W/W),一般以2~5%配为好。如配3%溶液:称聚合氯化铝PAC固体3g,盛入的200ml量筒中,加清水约50ml,待溶解后再加水稀释至100ml刻度,摇匀即可。 二、生产用聚合氯化铝PAC时,按聚合氯化铝PAC固体:清水=1:9到1:15分量比混合溶解即可。氧化铝含量低于1%的溶液易水解,会下降运用效果,浓度太高不易投加均匀。 三、加药按小试求得的佳投加量投加。如见沉淀池矾花少,余浊大,则投加量过少;如见沉淀池矾大且上翻,余浊高,则加药量过大,应适当调整。 固体聚合氯化铝国标含量为28%,液体含量为10%。使用固体前应将固体

2007年国家标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出台共分为12个一级类、57个二级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8月10日联合发布《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志着我国土地资源分类第一次拥有了全国统一的国家标准。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采用一级、二级两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分12个一级类、57个二级类。其中一级类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他土地。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确定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严格按照管理需要和分类学的要求,对土地利用现状类型进行归纳和划分。一是区分“类型”和“区域”,按照类型的唯一性进行划分,不依“区域”确定“类型”;二是按照土地用途、经营特点、利用方式和覆盖特征四个主要指标进行分类,一级类主要按土地用途,二级类按经营特点、利用方式和覆盖特征进行续分,所采用的指标具有唯一性;三是体现城乡一体化原则,按照统一的指标,城乡土地同时划分,实现了土地分类的“全覆盖”。这个分类系统既能与各部门使用的分类相衔接,又与时俱进,满足当前和今后的需要,为土地管理和调控提供基本信息,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同时,还可根据管理和应用需要进行续分,开放性强。本分类系统能够与以往的土地分类进行有效衔接,不至于由于新分类造成土地基本信息的“断档”。 据国土资源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由于客观历史原因,多年来,我国土地资源分类标准不统一,土地资源基础数据数出多门、口径不一、数据矛盾,对国土资源规范化管理和国家宏观管理科学决策带来了不利影响。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的统一,将避免各部门因土地利用分类不一致引起的统计重复、数据矛盾、难以分析应用等问题,对科学划分土地利用类型、掌握真实可靠的土地基础数据、实施全国土地和城乡地政统一管理乃至国家宏观管理和决策具有重大意义。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编制工作从2000年开始筹备,于2002年列入国家标准计划正式启动。2005年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审查。后经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召开土地分类协调会议,最终形成《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

防静电相关国家标准及其它标准

防静电相关国家标准及其它标准 GB1410-89《固体电工绝缘材料绝缘电阻、体积电阻系数和表面电阻试验方法》GB1692-81《硫化橡胶绝缘电阻率的测定方法》西北橡胶工业制品研究所 GB2439-81《导电和抗静电橡胶电阻率(系数)的测定方法》沈阳第四橡胶厂GB3684-83《运输带导电性规范和试验方法》青岛橡胶工业研究所 GB4386-84《防静电胶底鞋、导电胶底鞋电阻值测量方法》 GB4385-84《防静电胶底鞋、导电胶底鞋安全技术条件》北京市劳保所 GB4655-84《橡胶工业静电安全规程》GB6950-86《轻质油品安全静止电导率》GB6539-86《轻质石油产品电导率测定法》石化研究院, GB6951-86《轻质油品装油安全油面电位值》 GB6650-86《计算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 GB6833.3-87《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静电放电敏感度试验》GB9572-88《橡胶、塑料软管和软管组合件电阻的测定》沈阳橡胶所 GB10715-89《抗静电环形V带导性规定值和试验方法》 GB12014-89《防静电工作服》 GB11210-89《硫化橡胶抗静电和导电制品电阻的测定》 GB12158-90《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 GB/T 12582-90 《液态烃类电导率测定方法》石化研究院

GB 12367-90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静电喷漆工艺安全 GB/T12582-90 《液态烃类电导率测定方法(精密静电计法)》 GB/T12703-91《纺织品静电性能测试方法》北京理工大学 GB 13348-92 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程江苏省劳动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GB/T14288-93《可燃气体与易燃液体蒸汽最小静电点火能测定方法》 GB 14773-93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静电喷枪及其辅助装置安全技术条件 GB/T 1447-93《塑料薄膜静电性能测试方法半衰期法》 GB/T 50174-93《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 GB/T14342-93《合成短纤维试验方法比电阻》 GB/T 15463-1995 《静电安全术语》劳动部劳保所 GB 15607-1995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粉末静电喷涂工艺安全》 GB 15599-1995 《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 GB/T15662-1995 《导电、防静电塑料体积电阻率测试方法》 GB/T 15738-1995 《导电和抗静电纤维增强塑料电阻率试验方法》 GB/T 16801-1997 《织物调理剂抗静电性能的测定》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所

GB15892-2009国际聚合氯化铝参数

GB15892-2009国际聚合氯化铝参数 聚合氯化铝主要作为生活饮用水,生活用水和工业污水(如含油污水,印染,造纸污水,钢厂污水等)处理的絮凝剂,以及高毒性重金属和含氟污水的处理等;此外,在精密铸造,制革等方面亦有广泛用途。固体产品外观为淡黄色。国标聚合氯化铝的显著特点是净水效果明显,絮凝沉淀速度快,沉降快、活性好、不需加碱性助剂。适应PH范围宽;对管道设备腐蚀性低:能有效去除水中色质SS、COD、BOD及砷、汞等重金属离子;国标聚合氯化广泛用于饮用水、工业用水和污水处理领域。 聚合氯化铝流程工艺图: 聚合氯化铝各项指标的检测:生活饮用水用聚氯化铝GB15892-2009。 聚合氯化铝检验规则:

GB15892-2009本标准适用于生活饮用水用聚合氯化铝。该产品主要用于生活饮用水用的净化。生产聚氯化铝的原料盐酸,应采用工业合成盐酸;含铝原料,应采用工业氢氧化铝、高岭土、一水软铝石、三水铝石和水处理剂用铝酸钙。分子式: ALn(OH)mCL(3n-m) 0 < m <3n。GB15892-2009规定的全部指标项目为型式检验项目,在正常生产情况下,每3个月至少进行一次型式检验。其中密度、氧化铝、盐基度、不容物、PH值等指标项目应逐批检验。若需判定每批聚氯化铝的混凝性能, 国标聚合氯化铝标准、包装、运输和贮存 1 生活饮用水用聚氯化铝(固体)的外包装上应由涂刷牢固清晰地标志,内容包括:生产厂名、产品名称、商标、净质量、批号和生产日期、标准编号。 2 生活饮用水用聚合氯化铝固体)采用双层包装,内包装采用聚乙烯薄膜袋,厚度不小于0.05mm,包装容积应大于外包装,每袋净重质量25kg、50kg。 3 生活饮用水用聚氯化铝(液体)采用聚乙烯塑料桶包装。用户需要时,生活饮用水用聚氯化铝(液体)也可用贮罐装运。 4 生活饮用水用聚氯化铝在运输途中应有遮盖物,避免雨淋、受潮:并保持包装完整标识清晰。 5 生活饮用水用聚氯化铝应贮存在通风干燥的库房内。液体产品保质期个月,固体产品保质期12个月 产品分类 聚合氯化铝按型态分为液体和固体两类。 外观要求 液体:无色至黄褐色液体 固体:白色至黄褐色颗粒或粉末 生活用水用聚合氯化铝指标应符合下表要求。

聚合氯化铝国标

聚合氯化铝国标 4.2氧化铝(AI2O3)含量的测定 4.2.1方法提要 在试样中加酸使试样解聚。加入过量的乙二胺四乙配二钠溶液,使其与铝及其他金属离络合。用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剩余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再用氟化钾溶液解析出络合铝离子,用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解析出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4.2.2试剂和材料 硝酸(GB/T 626):1+12溶液;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GB/T 1401):c(EDTA)约0.05mol/L溶液。 乙酸钠缓冲溶液: 称取272g乙酸钠(GB/T 693)溶于水,稀释至1000mL,摇匀。 氟化钾(GB/T 1271):500g/L溶液,贮于塑料瓶中。 硝酸银(GB/T 670):1g/L溶液; 氯化锌:c(ZnCI2)=0.0200mol/L标准滴定溶液; 称取1.3080g高纯锌(纯度99.99%以上),精确至0.0002g,置于100mL烧杯中。加入6~7mL盐配(GB/T 622)及少量水,加热溶解。在水浴上蒸发到接近干涸。然后加水溶解,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二甲酚橙:5g/L溶液。 4.2.3分析步骤 称取8.0~8.5g液体试样或2.8~3.0g固体试样,精确至0.0002g,加水溶解,全部移入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用移液管移取20mL,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2mL硝酸溶液(,煮沸1min。冷却后加入20m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再用乙酸钠缓冲溶液(,煮沸2min。冷却后加入10mL乙酸钠缓冲溶液(,用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 加入10mL氟化钾溶液(,加热至微沸。冷却,此时溶液应呈黄色。若溶液呈红色,则滴加硝酸(,溶液颜色从淡黄色变为微红色即为终点。记录第二次滴定消耗的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V)。 4.2.4分析结果的表述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氧化铝(AI2O3)含量(x1)按式(1)计算: x1=Vc×0.050 98/m×20/500 × 100=Vc×127.45/m(1) 式中:V——第二次滴定消耗的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C——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 m——试料的质量,g; 0.050 98——与1.00mL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c(ZnCI2)=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氧化铝的质量。 4.2.5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液体产品不大于0.1%,固体样品不大于0.2%。 4.3盐基度的测定 4.3.1方法提要 在试样中加入定量盐酸溶液,以氟化钾掩蔽铝离子,以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 4.3.2试剂和材料 盐酸(GB/T 622):c(HCI)约0.5mol/L溶液; 氢氧化钠(GB/T 629):c(NaOH)约0.5mol/L标准滴定溶液; 酚酞(GB/T 10729):10g/L乙醇溶液; 氟化钾(GB/T 1271):500g/L溶液。 称取500g氟化钾,以200mL不含二氧化碳的蒸馏水溶解后,稀释至1000mL 。加入2mL酚酞指示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