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1 导论:经济学、城市与城市经济学

01 导论:经济学、城市与城市经济学

01 导论:经济学、城市与城市经济学
01 导论:经济学、城市与城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导论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导论 二、单选题: 1.经济物品是指( ) A.有用的物品B.稀缺的物品C.要用钱购买的物品D.有用且稀缺的物品 2.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一点表示( ) A.通货膨胀B.失业或者说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 C.该国可能利用的资源减少以及技术水平降低D.一种生产品最适度产出水平 3.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的基本原理是( ) A.一国资源总能被充分利用; B.假定所有经济资源能得到充分利用,则只有减少Y物品生产才能增加X物品的生产C.改进技术引起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内移动 D.经济能力增长唯一决定于劳动力数量 4.下列命题中哪一个不是实证分析命题?( ) A.1982年8月联储把贴现率降到10%B.1981年失业率超过9% C.联邦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 D.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现在已超过30000美元 5.以下问题中哪一个不属微观经济学所考察的问题?( ) A.一个厂商的产出水平B.失业率的上升或下降 C.联邦货物税的高税率对货物销售的影响D.某一行业中雇佣工人的数量 6. 经济学家提出模型的主要理由是( ) A.一个模型为验证一种假设所必需 B一个模型可帮助弄清和组织对一个论点的思考过程 C.一个模型为决定一个指数所必需D.只有模型中才可使用实际变量 7.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 )。 A.市场经济 B.个体行为 C.总体经济活动 D.失业和通货膨胀等 8.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 )。 A.计划经济 B.经济总体状况,如失业与通货膨胀 C.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 D.计算机产业的价格决定问题 9.实证经济学( )。 A.关注应该是什么 B.主要研究是什么,为什么,将来如何 C. 不能提供价值判断的依据 D.对事物进行价值判断 10.下列哪一项会导致生产可能线向外移动( )。 A.失业 B.通货膨胀 C.有用性资源增加或技术进步 D.消费品生产增加,资本品生产下降11.人们在经济资源的配置和利用中要进行选择的根本原因在于()。 A.产品效用的不同 B.人们的主观偏好不同 C.经济资源的稀缺性 D.经济资源用途的不同 一、简释下列基本概念: 1.稀缺:指经济资源的稀缺性,是经济学研究的前提。相对于人类无穷无尽的欲望而言,资源总是稀缺的,这就产生了研究如何合理地配置和利用稀缺资源用于诸多用途以满足人类需要的经济学。 2.自由物品:指人类无需通过努力就能自由取用的物品,如阳光、空气等,其数量是无限的。 3.经济物品:指人类必须付出代价方可得到的物品,即必须借助生产资源通过人类加工出来的物品,其数量是有限的。

A第一章_微观经济学 导论

第一章导论 一、选择题 1. 经济学可定义为() A. 政府对市场的调节 B. 企业获取报酬的活动 C. 研究如何最合理地分配稀缺资源及不同的用途 D. 人们靠工资生活 2. 经济学主要是研究() A. 与稀缺性和选择有关的问题 B. 如何在证券市场上盈利 C. 何时无法作出选择 D. 用数学建立模型 3. “资源是稀缺性的”是指() A. 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 B. 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 资源必须留给下一代 D. 世界上的资源最终是要被消耗光的 4. 当资源不足以满足所有人需要时() A. 政府必须决定不满足谁的需要 B. 必须由市场体系起作用 C. 必须作出选择 D. 价格上升 5. 经济物品是指() A. 有用物品 B. 稀缺物品 C. 市场上贩卖的物品 D. 有用且稀缺的物品 6. 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一点表示()

A. 供给大于需求 B. 失业或者资源未被充分利用 C. 该国可利用的资源减少及技术水平降低 D. 资源得到最合适的分配使用 7. 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的基本原理是() A. 一国资源总能被充分利用 B. 假定所有经济资源能得到充分有效利用,则只有减少一种物品的生产才能导致另一物品生产的增加 C. 改进技术会引起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内移动 D. 经济能力增长惟一取决于劳动力的数量 8. 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 A. 失业 B. 通货紧缩 C. 资源增加或者技术进步 D. 消费品生产减少,资本品下降 9. 生产可能性曲线凹向原点(即向外凸出)反映了() A. 在所有生产活动中都同样有效率 B. 成本递增规律 C. 存在政府决策 D. 失业率高 10. 社会在其生产可能性曲线上选择一点所回答的问题在下列几点中只有哪一点才不是() A. 如何生产 B. 生产什么 C. 为谁生产 D. 在哪里可以有效率地生产 11. 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 A. 怎样生产 B.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C. 为谁生产 D. 以上都包括 12. 主要依靠个人决策是下列哪种经济形态的决策方式() A. 计划经济 B. 市场经济

01宏观经济学导论

01宏观经济学导论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导论 重点提示: 本章需要重点把握宏观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主要研究内容,了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掌握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主要内容 经济学是研究如何有效配置和利用稀缺资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社会需要的一门学问。中国是一个转轨中的发展中大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政府的重要任务。在发展的过程中,失业率、通货膨胀、国民收入增长水平、人民币汇率变动等经济问题成为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如何认识并解决这些问题?这需要我们深入学习经济学,特别是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宏观经济学因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的不同从经济学中分离出来,成为经济学两大分支之一。经济学的另外一大分支是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 宏观经济学着重考察和说明国民收入、就业水平、价格水平等经济总量的决定和波动。它因以国民经济总体过程活动为研究对象,所以又被称为总量分析或总量经济学。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在1933年最先提出“宏观经济学”一词。而在这之前,古典学派就早已对宏观经济现象进行过研究与考察。法国重农学派创始人魁奈的《经济表》被认为是最早对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进行分析的经济学文献。此后,宏观经济现象和微观经济现象很少被分割开来进行考察。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出版。它的出现标志着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以收入和就业理论为基础的宏观经济分析此时才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分支学科。 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宏观的英文是“macro”,原意是“大”。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社会

A第一章-微观经济学-导论

第一章导论、选择题 1. 经济学可定义为() A. 政府对市场的调节 B. 企业获取报酬的活动 C. 研究如何最合理地分配稀缺资源及不同的用途 D. 人们靠工资生活 2. 经济学主要是研究() A. 与稀缺性和选择有关的问题 B. 如何在证券市场上盈利 C. 何时无法作出选择 D. 用数学建立模型 3. “资源是稀缺性的”是指() A. 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 B. 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 资源必须留给下一代 D. 世界上的资源最终是要被消耗光的 4. 当资源不足以满足所有人需要时() A. 政府必须决定不满足谁的需要 B. 必须由市场体系起作用 C. 必须作出选择 D. 价格上升 5. 经济物品是指() A. 有用物品 B. 稀缺物品 C. 市场上贩卖的物品 D. 有用且稀缺的物品 6. 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一点表示(

A. 供给大于需求 B. 失业或者资源未被充分利用 C. 该国可利用的资源减少及技术水平降低 D. 资源得到最合适的分配使用 7. 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的基本原理是() A. 一国资源总能被充分利用 B. 假定所有经济资源能得到充分有效利用,则只有减少一种物品的生产才能导致另一物品生产的增加 C. 改进技术会引起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内移动 D. 经济能力增长惟一取决于劳动力的数量 8. 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 A. 失业 B. 通货紧缩 C. 资源增加或者技术进步 D. 消费品生产减少,资本品下降 9. 生产可能性曲线凹向原点(即向外凸出)反映了() A. 在所有生产活动中都同样有效率 B. 成本递增规律 C. 存在政府决策 D. 失业率高 10. 社会在其生产可能性曲线上选择一点所回答的问题在下列几点中只有哪一点才不是() A. 如何生产 B. 生产什么 C. 为谁生产 D. 在哪里可以有效率地生产 11. 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 A. 怎样生产 B.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C. 为谁生产 D. 以上都包括 12. 主要依靠个人决策是下列哪种经济形态的决策方式() A. 计划经济 B. 市场经济 C. 混合经济 D. 政府决策不重要的经济

微观经济学 导论习题

1.经济学主要研究: A 如何在股票市场上赚钱 B 自由市场上的价格 C 政府对私人部门的影响 D 把收入分配给个人 E面对稀缺性而做出的资源分配 2.下面哪一项是实证经济学的陈述? A 失业保险太低 B 降低失业比抑制通货膨胀更重要C医生挣到钱比蓝领工人多 D 失业保险太高 E 妇女应当与男子同工同酬 3.规范经济学 A 描述经济如何运行 B 从属于实证经济学 C包括做出评价 D 预测行动结果 4、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 A 通货膨胀和失业 B 高度集中的市场上的行为 C 欠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D企业、家庭和个人的行为 5、研究微观经济学的视角: A 包括对总体经济行为的分析 B 研究总体经济增长率 C 从是自上而下的角度分析经济 D 是从自下而上的角度分析经济

6、经济学所建立的理论 A是从一系列假设中推导出来的结论 B 是基于一些不现实的假设,因此对解释真实世界的行为意义不大。 C 对个体有效而对群体无效 D 在应用之前,人们必须知道和理解它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个? A、经济学家们有时对经济的适当模型意见不一 B 经济学家们有时对公平和效率的相对重要性意见不一 C经济学家有时对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的区别意见不一 D 经济学家们有不同的价值观 8、经济学的理性选择假设是基于预期人们: A使用经济学模型作出选择 B 为追求私利而作出选择和决定C 作出选择前会尽可能地收集信息 D 都有相同的偏好 9、对于企业而言,理性意味着追求: A利润最大化 B 收取最高价格 C 税收最大化 D 最大销售量 E 成本最小化

10、一个国家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向下倾斜是因为: A 资源被平均分配以生产不同的商品 B 一国居民拥有的某种东西越多,他们获得更多这种东西的愿望就越低 C如果要多生产某种东西,就必须减少另外商品的生产 D 不同的商品需要不同的劳动和资本的组合 11、大炮和黄油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显示 A在生产一定量的黄油的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大炮的最大产量 B在生产一定量的黄油的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大炮的最小产量 C 该国需要多少资源来生产大炮和黄油 D 人口既定时,该国所需要的大炮和黄油的最小产量 12、个人购买最大量商品的机会集是一条直线的主要原因在于: A 个人愿意对所买的不同商品支付同样的货币价格 B 个人同样重视他所购买的不同商品 C 个人在他所购买的商品中平均分配资源 D个人所购买的不同商品有固定的比价 E 个人所购买的不同商品的市场价格相同

区域经济学第一章导论

第一章导论 教学目的:本章是全课程的总纲,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区域、区域经济、经济区域的基本概念,熟悉区域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掌握经济区域构成要素与发展要素。 教学重点:重点是掌握区域的概念、区域分异基础和研究对象容。 教学难点:区分区域、区域经济与经济区域几个概念。 课、学时:3课时 教学容: 第一节区域及区域分异的客观基础 一、区域概念的界定 (一)概念界定 区域,是一个客观上存在的,又是抽象的人们观念上的空间概念,它往往没有严格的畴和边界以及确切的方位,地球表面上的任何一部分,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几个国家均可称为一个区域。 地理学定义区域为地球表面的地域单元,这种地域单元一般按其自然地理特征,即部组成物质的连续性特征与均质性特征来划分。 政治学把区域看成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这种地域单元主要是按行政权力覆盖面而划分。 社会学把区域看做为相同语言、相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区域可以超过国界和行政边界,也包括不同的自然地理单元。 目前,在经济学中关于区域的概念迄今尚未明确定义。 1922年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直属经济区划问题委员会定义:所谓区域应该是国家的一个特殊的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这种地区由于自然特点、以往的文化积累和居民及其生产活动能力的结合而成为国民经济总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美国区域经济学家胡佛认为:区域是基于描述、分析、管理、计划或制定政策等目的而作为一个应用性整体加以考虑的一片地区。它可以按照部的同质性或功能一体化原则划分。 我国学者认为:所谓区域,乃为有聚力的地区。它是通过选择与特定问题相关的特征并排除不相关的特征而制定的。也就是说,区域包含的地区具有同质性。 区域乃为有聚力的地区。区域所包含的地区具有同质性,经济上有密切的相关性、协调运转的整体性、相互交叉的渗透性。 区域概念所包含的基本涵: 首先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同时也是有限的空间围。 第二,区域一般来说包括于某一主权国家的疆域(有时可能相等),中央政府对它拥有政治、经济方面的控制权,或中央政府的代表代理中央政府行驶控制权。

微观经济学习题答案1-3章

第一章经济学导论 一、名词解释 1.欲望: 欲望是一种心理现象,是一种缺乏与不满足的感觉以及求得满足的愿望。 2.稀缺性: 指经济资源的稀缺性,是经济学研究的前提。相对于人类无穷无尽的欲望而言,资源总是稀缺的,这就产生了研究如何合理地配置和利用稀缺资源用于诸多用途以满足人类需要的经济学。 3.机会成本: 当把一定经济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一种产品上最大的收益就是这种产品市场上的机会成本。 4. 生产可能性曲线: 表明在既定的经济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各种产品最大产量组合的轨迹,又称为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社会生产在现有条件下的最佳状态。 5.微观经济学: 以单个经济单位(居民户、厂商以及单个产品市场)为考察对象,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主要内容包括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场上均衡理论、收入分配理论、福利经济学和一般均衡理论等。 5.宏观经济学: 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总量是如何决定的以及相互关系。总体经济问题包括经济波动、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国家财政、进出口贸易和国际收支等。 6.实证分析: 实证经济学是描述经济中的事实、情况和关系,指在进行经济活动分析时,只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对社会经济活动的成因、效果及其发展趋势进行解释、分析、证实或预测,用以回答现实的经济现象“是什么”,或社会面临的经济问题“是如何解决的”,为何会如此,其发展趋势如何,而基本不涉及价值判断问题,即对某种经济现象好不好,该不该如此,不作评价。 7规范分析:规范分析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标准,作为决策的前提和制定政策的依据。规范分析有三个特点:它回答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而不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它分析问题只是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进行判断;它得出的结论无法依据经验事实进行检验。 8.均衡分析: 所谓均衡,指的是经济体系中各种相互对立或相互关联的力量在变动中处于相对平衡稳定的状态。对经济均衡的形成与变动条件的分析方法叫做均衡分析法。 9.静态分析: 静态分析就是完全抽象掉时间的因素和经济变动的过程,是一种静止地、孤立

区域经济学教材

区域经济学 Seminar in Regional Economics 32学时2学分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理论经济学科,作为专题课程,它以区域经济为对象,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变化一般规律。主要任务是探讨经济区位决策与产业结构理论;区域内部经济结构与变动规律和区际分工协作理论与应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基本框架和政策体系;运用区域经济有关理论方法分析我国国情和区情,为研究生从事区域经济问题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 本课程先修课程主要有:经济学、农村经济学、城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本课程面向我校经济和管理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开课,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之一。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应着重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变化规律。了解经济区位决策与产业结构理论;掌握区域内部经济结构与变动规律和区际分工协作理论与应用;了解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基本框架和政策体系;学会运用区域经济有关理论方法分析我国国情和区情。 三、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第一讲导论 教学目与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及其内容;本章难点是经济区域概念。 教学时数:2 教学参考书: 1.艾德加.M.胡佛、弗兰克.杰莱塔尼:《区域经济学导论》(中译本),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年版。 2.方伦:《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载《区域经济研究》1988年第1期。 3.林德全:《区域经济规划理论与实用方法》,载《数量经济、技术经济资料》1986年专辑。 4.周起业等:《区域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5.陈栋生主编:《区域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6.刘再兴等编:《生产布局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第一节区域及区域分异客观基础 一、区域概念界定 二、区域分异客观基础 第二节区域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学形成与发展 一、西方国家区域经济学形成与发展 二、中国区域经济学形成与发展 三、改革开放深入与中国区域经济所面临主要问题 第三节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及其内容 一、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及其含义 二、区域经济学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讲经济活动区位 教学目与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经济区位含义;本章难点是区位决策。 教学时数:3 教学参考书: 1.艾德加.M.胡佛、弗兰克.杰莱塔尼:《区域经济学导论》(中译本),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年版。 2.陆大道:《区位论及区域研究方法》,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第一节基本概念 一、经济区位 二、区位单位 三、区位因素 四、区位决策

01宏观经济学导论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导论 重点提示: 本章需要重点把握宏观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主要研究内容,了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掌握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主要内容 经济学是研究如何有效配置和利用稀缺资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社会需要的一门学问。中国是一个转轨中的发展中大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政府的重要任务。在发展的过程中,失业率、通货膨胀、国民收入增长水平、人民币汇率变动等经济问题成为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如何认识并解决这些问题?这需要我们深入学习经济学,特别是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宏观经济学因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的不同从经济学中分离出来,成为经济学两大分支之一。经济学的另外一大分支是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 宏观经济学着重考察和说明国民收入、就业水平、价格水平等经济总量的决定和波动。它因以国民经济总体过程活动为研究对象,所以又被称为总量分析或总量经济学。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在1933 年最先提出“宏观经济学”一词。而在这之前,古典学派就早已对宏观经济现象进行过研究与考察。法国重农学派创始人魁奈的《经济表》被认为是最早对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进行分析的经济学文献。此后,宏观经济现象和微观经济现象很少被分割开来进行考察。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出版。它的出现标志着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以收入和就业理论为基础的宏观经济分析此时才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分支学科。 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宏观的英文是“ macro”,原意是“大”。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 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因此,宏观经济学所研究的是整体的经济行为,它关注国民经济的繁荣与衰退,经济中商品和劳务的总产出水平及其增长,通货膨胀与失业,国际收支和汇率变动。宏观经济学在考察长期的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考察构成经济周期的短期波动。

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

第一章绪论 ●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区域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节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的新兴应用经济学科。 经济学、应用性、综合性与边缘性。 一、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渊源 区位理论就是确定经济活动的最佳区位和最佳空间结构的理论。 区位理论的研究始于19世纪初的德国,发展到20世纪40年代,先后形成了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城市区位论以及市场区位论。 古典区位理论的发展并没有导致区域经济学这门学科的产生。 二、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1.酝酿阶段:20世纪20至50年代初 2.兴起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 缪尔达尔的“累积因果论”。

艾尔伯特.赫什曼的“核心与边缘区理论”。 埃德加.胡佛的《区域经济学导论》(1970年)和理查森的《区域经济学概论》(1969年)。 3.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 三、中国区域经济学的发展 ●传统计划经济时期 ●改革开放时期 ●上世纪90年代后 ●“十一五”规划时期 第二节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一、区域与区域分异的基础 1.区域与经济区域 (1)经济区域首先是一个地理空间概念,即它总是表现为一定的地理单元,是地球表面的一个地域,且在空间上具有连续性; (2)区域内部具有经济活动的一致性(相似性)或关联性。 同质区 区域内部经济条件一致或相似的区域。 功能区 由于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而形成的区域。

区域是指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经济联系紧密、体系较为完整、具有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2.区域分异的基础 (1)自然禀赋的差异性 (2)经济活动的极化性 (3)空间距离 二、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研究对象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与空间运行规律的应用经济学。 2.研究内容 一、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运行 1.经济活动的空间运行与空间组织。 2.经济区划理论。 3.城市与区域经济 二、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 1.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一般理论 2.影响区域发展的诸因素 3.区域产业结构与产业的空间布局

微观经济学01引论例题

张元鹏《微观经济学》第一篇微观经济学导论 1.判断题 (1)任何不对其索取价格的物品都是自由取用物品。()【答案】× 【解析】自由取用物品是指相对于人类的欲望来说,其数量是无限的,取用时不需要花费任何代价,其价格为零,如自然界中的空气、水等。但是不对其索取价格并不代表都是自由取用物品,如得到免费馈赠的物品,对于被赠与人来说未被索取任何价格,但该物品仍是经济物品。 (2)稀缺物品一定有一个直接以货币支付的价格。()【答案】× 【解析】稀缺物品是指相对于人类无限多样性的需要或欲望而言,其数量是有限的,取用时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其机会成本大于零。但不是所有的稀缺性都可以用货币来表示。例如,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环境污染,清洁的水和新鲜的空气逐渐变得稀缺,但难以用货币来衡量。 (3)如果你得到两张免费的奥运会参观券,它们可以看作是自由取用物。()【答案】×【解析】自由物品的免费取用是对于所有社会成员而言的,奥运会参观券对于其他人来说,仍需支付一定的价格,所以是稀缺物品。 (4)如果某种资源免费供应时社会成员所需要的多于现有的,那么,这种资源就是稀缺的。() 【答案】√【解析】当某种资源免费供应社会成员所需要的多于现有的,便出现了资源的有限性与欲望的无限性的矛盾,从而这种资源是稀缺的。 (5)说一种理论是实证的,并不意味着它必然是正确的。()【答案】√【解析】实证分析是描述经济现象“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实际上是如何解决的,是在一定的假定及考虑有关经济变量间因果关系的前提下,描述、解释或说明已观察到的事实,对有关现象将会出现的情况做出预测。(不讲价值判断)但经济学家在分析、寻求经济活动的客观规律时,不可避免地受到其个人的经济地位、价值观念等的影响,个人的价值判断会不自觉地对实证分析产生影响。实证分析中关于人的行为的社会认识是其分析的基础,完全的客观主义是不存在的,因而实证分析得出的理论也就不必然是正确的。 (6)经济学家既采用理论分析,又采用实证分析。()【答案】× 【解析】实证分析就是通过事例和经验等从理论上推理说明,是一种理论分析。经济学家在经济学研究中,既采用实证分析,也采用规范分析。 (7)中国的劳动力是充足的,而资源是稀缺的。()【答案】× 【解析】中国劳动力并不能笼统地说是充足的,体力型的劳动力是过剩了,但是智力和技术型的劳动力稀缺;资源也不能笼统地说是稀缺的。生产要素的充足与稀缺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 2.经济学中的稀缺与我们平时所说的短缺有何区别?在一个不受管制的市场经济中,稀缺是否存在?短缺是否存在?

区域经济学重点笔记

第一章导论 1 区分经济区域和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学初步形成的标志:1956年胡弗《区域经济学导论》 (1)区域经济学所研究的空间:经济区域。(强调空间) ①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域,多为具有相对完善的点、线、面结构的功能区。如:地域生产综合体、行政—经济区、 核心—边缘区,通常为异质区。 ②人们出于研究的目的划分的经济区域,通常属于同质区。 (2)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区域经济。(强调经济活动) ①区域经济指的是特定的经济区域及其相互之间经济活动。 ②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或国际经济的组成部分。 ¥ ③在通常情况下,区域经济并不具有宏观经济的基本属性。 ④国家尺度以下的地方经济,以及城市经济都可以被看作是区域经济。 ⑤在中国,区域经济往往还特指行政区经济。 2 经济区域的特点。 (1)、有限的空间。(2)、往往包括在一个国家的疆域内。(3)、经济上完整。(4)、在经济系统中具备专业化分工的职能。 3 古典区位论的缺陷。 (1)假设前提是完全竞争 (2)部门最优与整体最优往往不一致 ¥ (3)自由竞争下的自由放任往往导致区际间不平衡 (4)研究方法局部均衡,静态 (5)单纯考虑纯粹的经济因素,忽略了创新环境、制度变迁、不确定的政治因素、社会文化背景等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区域早期区位论:重商主义贸易观 古典贸易与分工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斯密) 比较优势理论(李嘉图) 古典的区域经济学时期——古典的区位论: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 市场区位论中心地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区位论的发展:1)从单个厂商的区位决策发展到地区总体经济结构及其模型 的研究 … 2)从抽象的纯理论模型的推导,变为力求作出接近区域实际的、可具有 应用型的区域模型 第二章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1 区位与区位决策的含义。 (1)区位:指可以供(经济)活动选择的位置或者是(经济)活动位置的确定过程。 区位通常指经济活动出现的最有利的有限空间范围。(特定空间,寻找最优空间过程) (2)区位决策:人类在自己的社会生活中,不得不为自身或所代表的机构(企业、社团、政府等)做出各种各样的选择。在这些选择之中,凡是要涉及到地点、距离、范围等区位因素的,我们都可以把它们称作为区位决策。 2 区位决策的主体和区位决策主体的决策范围。 (1)厂商——在其市场区域范围内。(2) 居民——在有关法律允许的范围内。(3) 政府——在其行政管辖界限内。 ; 3 厂商的区位决策(厂商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区位决策) (1)草根企业(Grass-roots Enterprises):是指那些经营活动集中在它们的起源地、主要面向本地市场的小型厂商。 草根企业建立的最直接基础,是它们在自己的诞生地能够支配一定数量的经济要素、特别是包括自然资源和土地等不动产在内的不可移动的经济要素,并且在它们可以达到的市场范围内存在着对其拟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A第一章-微观经济学-导论

A. 有用物品 C. 市场上贩卖的物品 D. 有用且稀缺的物品第一章导论 、选择题 1.经济学可定义为( A.政府对市场的调节 B.企业获取报酬的活动 C.研究如何最合理地分配稀缺资源及不同的用途 D.人们靠工资生活 2.经济学主要是研究( A.与稀缺性和选择有关的问题 B.如何在证券市场上盈利 C.何时无法作出选择 D.用数学建立模型 3.“资源是稀缺性的”是指( 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 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资源必须留给下一代 D.世界上的资源最终是要被消耗光的 4.当资源不足以满足所有人需要时( A.政府必须决定不满足谁的需要 B.必须由市场体系起作用 C.必须作出选择 D.价格上升 5.经济物品是指(

B.稀缺物品 6.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一点表示( A. 有用物品 C. 市场上贩卖的物品 D. 有用且稀缺的物品

C. 为谁生产 D. 以上都包括 A. 供给大于需求 B. 失业或者资源未被充分利用 C. 该国可利用的资源减少及技术水平降低 D. 资源得到最合适的分配使用 7. 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的基本原理是( A. 一国资源总能被充分利用 B. 假定所有经济资源能得到充分有效利用,则 只有减少一种物品的生产才能导致另一物品 生 产的增加 C. 改进技术会引起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内移动 D. 经济能力增长惟一取决于劳动力的数量 8. 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 线向外移动( A. 失业 B. 通货紧缩 C. 资源增加或者技术进步 D. 消费品生产减少,资本品下降 9. 生产可能性曲线凹向原点(即向外凸出)反 映了( A. 在所有生产活动中都同样有效率 B. 成本递增规律 C. 存在政府决策 D. 失业率高 10. 社会在其生产可能性曲线上选择一点所回答 的问题在下列几点中只有哪一点才不是 A. 如何生产 B. 生产什么 C. 为谁生产 D. 在哪里可以有效率地生产 11. 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 A. 怎样生产 B.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区域经济学教案新

区域经济学教案新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吉林工商学院教案 区域经济学 主讲教师:韩淑梅 吉林工商学院教案(首页)

导论

教学具体内容: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一、传统意义上的区域 区域: 不同学科的不同理解

自然地理学:自然区域 政治学:行政区域 社会学:具有相同语言、相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 经济学:经济学将区域视为由人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的、具有特定地域特征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不同学科理解的共同点: 区域是一个空间的概念,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某种活动空间分异规律的一种认识。 二、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区域 经济区域:经济区域是人的经济活动所造就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经济区域特点: 1、经济区域首先是一定范围的地域空间。 2、经济区域能够独立地存在和发展 3、任一经济区域都要在更大范围的区域系统中担当某种专业化分工的职能。 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区域: 经济区域一般说来可从两个层面来理解:国内与国际。一国范围内由不同经济区域构成;世界经济由不同经济区域构成。 划分经济区域的方法: 1.按照同一性或均质性的原则进行的划分 2.按照功能划分 3.按管理职能的划分 十大经济区域 东北区(辽、吉、黑)、华北区(京、津、冀、晋、鲁)、华东区(沪、苏、浙、皖、赣、闽、台)、华中区(豫、鄂、湘)、华南区(粤、桂、琼、港、澳)、西南区(川、滇、黔)、西北区(陕、甘、青、宁)、内蒙古区、新疆区、西藏区。三大经济区域东部地区(12省市区辽、冀、京、津、鲁、苏、浙、沪、闽、粤、桂、琼)中部地区(9省吉、黑、蒙、豫、晋、鄂、皖、赣、湘)西部地区(10省市区渝、川、黔、滇、藏、陕、甘、青、宁、新) 三、区域经济学 狭义的区域经济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广义的区域经济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四、区域开发 ?定义:是人类开发利用各种资源、谋求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 ?影响:该主观行为如果是科学合理的,就会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如果是伪科学的、不合理的,就会限制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二节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城市与区域经济学复习要点

中国城市发展区域层面的问题 中国的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差距问题已经引起了各界的高度关注。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重构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沿海的经济高速和超高速增长,人口密集,大中城市迅速膨胀,引起突出的环境问题。 经济高速增长主要依靠大规模地开发资源和对资源进行大规模加工的地区的污染加剧。 在生态基础本来就很脆弱的地区,产业结构正在作适应性的调整。 城市层面 ●城市病的出现并迅速蔓延 交通拥堵 住房困难 环境恶化 公共服务差 ●城市功能定位不合理 ●城市竞争力不高 ●城市内部结构有待优化-就业与居住问题 ●…… 中国区域与经济发展格局 为什么要关注城市与区域问题? 全球化的加速,区域(都市区)成为了国家间竞争的焦点。如,长三角城市群,认为是世界第六大城市群。 区域一体化、城市区域化:城市间联系的不断加强,城市问题的区域化 城市经济对于国家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 城市与区域经济的日益重要 城市与区域经济作为分析工具与手段 经济是城市与区域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解决城市与区域发展中产生问题的重要工具与实现手段。 城市与区域经济作为城市发展的过程和目标 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明确提高了城市与区域经济的地位与作用 国家战略的要求 区域概念的基本内涵 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联系紧密而较为完整,具备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1) 地域性或空间性 (2)区域存在于主权国家疆域内(或等同),中央政府对它拥有政治、经济方面的控制权,或者中央政府的代表代理中央政府行使控制权(如次一级行政区或特殊地区)。 (3)区域的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 (4)区域的专业化分工

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

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 一.指导思想 1、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城乡与区域规划和管理方面的专门人才。城乡与区域规划管理人才适应了中国推进新型城市化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需要,是继企业管理人才需求高潮之后我国出现的新的人才需求领域。根据这一人才需求趋势,基于华东师大人文地理学科的优势特点,本专业本阶段明确以城乡与区域规划管理为方向,并构建相关的专业课程体系。 2、本专业培养方案的设计紧跟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新潮流,充分体现学科前沿。为培养学生优秀的专业素质和出色的实践能力,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学习借鉴了国外著名大学相关学科的课程体系,并结合中国现阶段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理论知识的培养以自然和人文地理学、城市与区域经济学为核心,实践能力的训练以城乡和区域规划管理、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为重点。 3、本专业课程设置遵循拓展课对专业课时不足的补充作用,扩大选修领域。围绕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地理技术和城乡规划管理五个主题组建专业课程群,课程之间关系清晰,衔接有序,尽量减少重复和过度交叉。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育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地理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管理和科研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适合到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城市与地方发展和规划的管理工作,或到科研部门、高等和中等学校从事人文地理及城乡规划相关领域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人文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和城市规划等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经过进一步学习成为城市与区域科学的科研和教学机构的高级专门人才。为达此目标,学生须达到如下要求: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2、有高尚的情操、文明的行为举止、良好的职业道德,热心为社会服务。 3、熟练掌握人文地理学和城乡规划的相关理论、方法,并能结合国家与区域发展的生动实践,开展城市与区域的相关战略研究。 4、具有健全的心理和生理素质,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保持身心健康。 5、掌握一门或一门以上外语,能较熟练阅读专业外文资料,具有较好的计算机操作及应用技能。 三.毕业要求 (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素质要求、学分课程要求等) 1、学生在选课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选择自己的学习进程,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150学分,并通过《形势与政策》考核要求,方能毕业。 2、建议学生在一、二年级选课最多不超过27学分,最低不低于20学分。三、四年级最高不超过24学分,最低不低于14学分。 3、通识教育课程必修模块要求学生在文化传承类四门课程中任选一门2学分,在通识教育精品课程中修读2学分。 4、专业选修课中,至少修读一门双语课程、2门人文地理类课程、2门城乡规划类课程以及一门学科前沿类课程。 5、允许学生修满学分提前毕业或延长学习年限,但学习年限最长不得超过6年(含休学)。 6、学制:四年。达到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可以获得理学学士学位。 四.课程结构比例 1、 总学分: 152学分 2、 通识教育课程49学分, 占32.2% 3、 学科基础课程22学分, 占 14.4% 4、 专业教育课程81学分, 占53.4% 五.专业核心课程

胡佛《区域经济学导论》英文版(doc 328)

胡佛《区域经济学导论》英文版 (doc 328) 部门: xxx 时间: 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

An Introduction to Regional Economics Edgar M. Hoover and Frank Giarratani 1 Introduction 1.1 WHAT IS REGIONAL ECONOMICS? Economic systems are dynamic entities, and the nature and consequences of changes that take place in these systems are of considerable importance. Such change affects the well-being of individuals and ultimately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fabric of community and nation. As social beings, we cannot help but react to the changes we observe. For some people that reaction is quite passive; the economy changes, and they find that their immediate environment is somehow different, forcing adjustment to the new reality. For others, changes in the economic system represent a challenge; they seek to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factors that have led to change and may, in light of that knowledge, adjust their own patterns of behavior or attempt to bring about change in the economic, political, and social systems in which they live and work. In this context, regional economics represents a framework within which the spatial character of economic systems may be understood. We seek to identify the factors govern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 over space and to recognize that as this distribution changes, there will be important consequences for individuals and for communities. Thus, regional or "spatial" economics might be summed up in the question "What is where, and why—and so what?" The first what refers to every type of economic activity: not only production establishments in the narrow sense of factories, farms, and mines, but also other kinds of businesses, households, and private and public institutions. Where refers to location in relation to other economic activity; it involves questions of proximity, concentration, dispersion, and similarity or disparity of spatial patterns, and it can be discussed either in broad terms, such as among regions, or microgeographically, in terms of zones, neighborhoods, and sites. The why and the so what refer to interpretations within the somewhat elastic limits of the economist's competence and daring. Regional economics is a relatively young branch of economics. Its late start exemplifies the regrettable tendency of formal professional disciplines to lose contact with one another and to neglect some important problem areas that require a mixture of approaches. Until fairly recently, traditional economists ignored the where question altogether, finding plenty of problems to occupy them without giving any spatial dimension to their analysis. Traditional geographers, though directly concerned with what is where, lacked any real technique of explanation in terms of human behavior and institutions to supply the why, and resorted to mere description and mapping. Traditional city planners, similarly limited, remained preoccupied with the physical and aesthetic aspects of idealized urban layouts. This unfortunate situation has been corrected to a remarkable extent within the last few decades. Individuals who call themselves by various professional labels—economists, geographers, ecologists, city and regional planners, regional scientists, and urbanists—have joine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