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言学概论选择

语言学概论选择

语言学概论选择
语言学概论选择

单选

1、关于语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A、语言不是一种物质实体B、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C、语言先有口头形式,后有书面形式

D、语言就是人和人之间交际时说出来的具体的话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C)A、语言是民族的最重要的标志B、区分语言和方言的标准是相互理解程度C语言和种族无必然联系D语言和言语都是均质的

3、索绪尔严格区分“语言”和“言语”的主要目的是(A)A、纯化语言学的研究对象B、更好地研究书面语C、强调在社会环境中研究语言D、强调研究语言的个人特色

4、20世纪语言学在索绪尔语言理论的影响下,集中精力研究的是(D)A、语言的历史演变B、语言和民族的关系C、语言和人类的关系D语言系统本身的内在规律

5、最小的交际单位是(C)A、短语B、词C、句子D语篇

6、具有均质性、抽象性的是(A)A、语言B、言语C、言语活动D、说话

7、索菲尔创立的语言学被称为(C)A、传统语言学B、历史比较语言学C、结构主义语言学D、普通语言学

8、普通语言学主要探讨(A)A、人类语言的一般理论B、某种具体语言的理论C、语言研究的操作方法D、语言学理论和成果的实际应用

9、汉语普通话中的四个声调不同,主要是(A)A、音高的不同B、音强的不同C、音长的不同D、音质的不同

10、发音的动力源是(A)A、肺B声带C喉头D口腔

11、语音的本质属性是它的(D)A生理属性B物理属性C心理属性D社会属性

12、对人类语言而言,语音四要素中最重要的是(C)A、音高B、音长C、音质D、音强

13、汉语普通话中的轻声,主要与(D)有关。A音高B音长C音质D音强

14、振动中频率最低的振动音叫(A)A基音B陪音C乐音D噪音

15、[i]是(前高不圆唇元音)

16、[y]是(前高圆唇元音)

17、音素是(D)A最小的语言单位B最小的语言类型单位C最小的音义结合体D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18、[a]是前低不圆唇元音

19、[ε]前半低不圆唇元音

20、[u]后高圆唇元音

21、[e]前半高元音

22、[o]后半高圆唇元音

23、后低不圆唇元音是(C)A、[a]B、[ε]C、[a]D、[e]

24、舌面前元音是(B)A、[u] B、[e]C、[?]D、[o]

25、舌面后元音是(B)A、[?] B、[?]C、[i]D、[a]

26、卷舌元音是(C)A、[o]B、[a]C[、?r]D、[u]

27、下列各组中,都是元音的是(D)A、[a i g]B、[o p u]C、[z ?s]D、[y ? e]

28、下列各组中,都是前元音的是(B)A、[u o r]B、[a i y]C、[A aε]D、[e ? ?]

29、汉语普通话通过音质的差别起区别意义作用的有(D)A、/p/与p‘/B、/i/与/i:/C、/a/与/a/

D、/k/与/k‘/

30、汉语普通话里,依靠音质的差别区别意义的是(A)A、笔和匹B、马和妈C、一和义D、zǐ和zi

31、现代英语音位系统中处于互补关系的音素是(A)A、[p]和[p‘]B、[t]和[f]C、[k]和[g]D、

[g]和[n]

32、利用发音的长短来区别意义的音位叫(B)A、调位B、时位C、重位D、势位

33、现代英语中,/t/与/d/的区别特征是(C)A、塞音/边音B、送气/不送气C、清/浊D、舌尖中/舌尖前

34、汉语普通话中,的主要变体有(C)A、[?]B、[e]C、[l]D、[?]

35、汉语普通话中“面貌”连读,由原来的[mian mau]变为[miam mau],这属于(逆同化)

36、英语中的dogs,实际读音为[d?gz],这属于(顺同化)

37、同化音在后,被同化音在前的叫(逆同化)

38、汉语中“棉袍”连读,由原来的[mian p‘au]变读为[niam p’au],属于(逆同化)

39、普通话中“粉笔”连读,由原来的[f?n214 pi214 ]变读为[f?n35pi214],属于(逆异化)

40、汉语中“脑袋”连读,读做[nau tε],这种现象属于(弱化)

41、汉语中“我的”连读,读做[uo d?],这种现象属于(弱化)

42、汉语中“豆腐”一词在语流中往往念做[t?u f],这种现象属于(脱落)

43、“含”按普通话读音,其国际音标为([xan])

44、“破”按普通话读音,其国际音标为([p‘o])

45、普通话里的“高”是(二合元音)

46、齐齿呼音节指的是(韵母以[i]为韵头或韵腹)

47、Shuāng这个音节包含(两个元音,两个辅音)

48、汉语普通话音节结构(最长由四个音素组成)

49、汉语的一个音节中不可缺少的是(韵腹)

50、凡没有韵头而韵腹又不是[i]、[u]、[y]的韵母叫(开口呼)

51、下列汉字韵母属于合口呼的是(B)A、烟B、我C、怨D、安

52、下列汉字韵母属于开口呼的是(A)A、儿B、弯C、几D、雨

53、“枪”的韵腹是(a)

54、不属于韵律特征的构成要素的有(D)A长短音B 声调C 语调D停顿

55、下列语言不属于非声调语言的有(D)A英语B 俄语C 德语D 藏语

56、出现在多音节单词中的重音叫(词重音)

57、汉语普通话中“不”的另一个去声音节前调值为(35)

58、下列词中全属于基本词汇的一组是(B)A手大陛下地壳B花草虫鱼C前后喜欢摩登D坦克咖啡大小

59、下列词中全属于一般词汇的一组是(C)A脾气追肥水火B浊音胜利牛羊C千古间苗雷达酷D农具犁铁买卖

60、下列各词属于汉语古语词的是(C)A不但B见面C尚且D多余

61、下列词中不属于汉语古语词的是(D)A会晤B拜会C聆听D目击

62、下列各词属于汉语方言词的是(B)A奢侈B瘪三C啤酒D调型

63、下列词中,属于外来词的是(B)A沙坑B沙丁C沙尘D纱巾

64、下列词中,不属于合成词的是(C)A香味B香气C香槟D香油

65、下列词中,属于科技术语的是(C)A跳槽B特快C函数D导演

66、下列词组属于谚语的是(B)A炒冷饭B瑞雪兆丰年C醉翁之意不在酒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67、下列词中,属于单纯词的是(B)A星星B猩猩C哥哥D妈妈

68、下列每组词全都属于基本词汇的是(C)A丈夫妻子兄弟令爱B干部成家父母文章make look do get D电视智商开发学府

69、下列语素中的自由语素是(C)A民B伟C人D复

70、下列语素中的不自由语素是(A)A呢B灯C天D玻璃

71、汉语的“黑板”是一个(复合词)

72、下列语言单位中属于固定词组的是(B)A单纯词B北京大学C联合起来D清扫干净

73、下列画线的部分属于语素的是(C)A沙发B沙皇C沙土D巧克力

74、下列语素中,定位语素是(A)A阿B山C水D好

75、下列语素中,不定位语素是(B)A第B光C初D阿

76、下列语素中属于实义语素的是(C)A子(桌子)B阿(阿姨)C天(天地)D儿(画儿)

77、下列语素中,不是成语语素的是(D)A谁B大C着D阿

78、下列画线的部分属于语素的是(B)A雨果B雨伞C法西斯D席梦思

79、下列词中属于单纯词的是(A)A犹豫B迟疑C怀疑D矛盾

80、下列画线的部分是前缀的有(A)A老师B老年C老伴儿D老头儿

81、下列属于复合词的是(B)A琵琶B芒果C雪茄D椰子

82、汉语普通话中的“卡通片”里的“卡”是一个(音节)

83、“我家果园今年葡萄、枇杷、桃子、杏儿都获得了丰收。”这句话中有(18)个语素(12)个词

84、下列语言单位不是词的有(C)A的B泡C者D箭

85、下列语言单位是词组的是(C)A前景B大衣C带走D香槟

86、实义语素和虚义语素是从下列哪个角度区分出来的(B)A在词中的位置是否固定B是否具有实在的词汇意义C是否有意义D能否单独成词

87、下列词中,不含词缀的是(B)A画家B大家C船家D小说家

88、下列单位,属于词组的是(C)A写字台B主席台C高台D讲台

89、根据研究材料的不同,语法研究可以分为(A)A历时语法和共时语法B历时语法与普遍语法C共时语法与普遍语法D教学语法与面向信息处理的语法

90、现代汉语语法属于(A共时语法)系统A共时语法B历时语法C教学语法D普遍语法

91、传统语法研究把语法分成(语法和句法)两个部分

92、教学语法的特点是(B)A科研性B规范性C精确性D详尽性

93、词和语素的区别在于(C)A是否最小B是否有意义C是否独立运用D是否直接用于交际

94、词和词组的相同之处是(D)A都是最小的语言单位B都可以直接用于交际C都不能用来造句D都能独立使用

95、异根是一种(词法手段)

96、语序是一种(句法手段)

97、用词形变化表示名词与其它词的语法结构关系的范畴是(格)

98、用词形变化表现出来的动作发生的时间与说话的时间的关系的范畴是(时)

99、用词形变化表现出来的动作行为进行的状况的范畴是(体)

100、由词形变化表现出来的动词与主语名词之间的施受关系的范畴是(态)

101、由词的语法形式所反映的事物在数量上的特征,用语法学术语来表示,叫(数)

102、英语的“tooth[tu:θ]”(牙齿,单数)→“teeth[ti:θ]”(牙齿,复数)运用的语法手段是(屈折)

103、英语的“book”(书,单数)→“books”(书,复数)运用的语法手段是(附加)

104、英语的“good”(好,原级)→“better”(好,比较级)运用的语法手段是(异根)105、通过句法结构中词语的位置顺序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手段是(语序)

106、词根语素保持不变,用增减替换词尾或词缀来造成词形变化的方法叫(附加)

107、辅助词属于(虚词)

108、下列英文名词中,表“复数”的是(A)A feet B sister C food D desk

109、汉语的词类划分比较适用于(分布标准)

110、下列句子中属于完全主谓句的是(C)A多聪明的孩子B给我一支钢笔C你看过吗D热得我满头大汗

111、“他喊得嗓子都哑了。”的第一层次的正确切分是([他] [ 喊的嗓子都疼了。])

112、下列这句话第一层的正确切分是(B)我/懂得应该怎样对付那一帮家伙。

113、“那几位学生他们的名字我一个也叫不出来。”的第一层应切分在(“学生”与“他们”之间)

114、“痛痛快快玩它一天。”的正确切分是(痛痛快快/玩它/一天。偏正述补)

115、主从关系复句指的是(转折复句)

116、下列句子中属于述宾词组的是(C)A参观过上海的同志B奶奶和弟弟的老师C接待过上海的同志D姐姐和姐夫的衣服

117、下列句子中属于联合词组的是(B)A小张和小李的房间B妈妈和妈妈的同事C我和小张都去D咱俩谁和谁呀

118、下列句子属于复杂结构单句的是(B)A今天的天儿不错B我认为他的观点不对C学生们纷纷表示赞同D热烈庆祝澳门回归

119、基本词组主要利用的语法手段是(语序)

120、“我的书”是一个(偏正)词组

121、“院里有棵树。”是一个(完全主谓句)

122、下列词组中属于离心词组的是(B)A石头桌子B她说C买车D走下去

123、“这孩子瘦瘦的个子,大大的嘴巴。”是一个(名词谓语句)

124、具有[+用于照明、—用电]义素的词是(D)A台灯B路灯C吊灯D蜡烛

125、具有[+同胞、+男性、+年幼]义素的词是(D)A叔父B哥哥C姐姐D弟弟

126、下列各组词中没有感情色彩的一组中性词是(A)A成立、结果、联合B武断、后果、蓝天C顽强、鼓励、制造D爱护、桌子、公物

127、下列词中其义项不包含非理性意义的是(A)A书包B堡垒C帽子D高峰

128、词义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理性意义)

129、词汇中最多的是(中性词)

130、下列单位不是音义结合的语言形式是(C)A语素B词C义素D词组

131、下列各词属于多义词的是(C)A坦克B后果C堡垒D火柴

132、下列词中加点的成分,属于多义关系的是(D)A李.白—桃李.B胡.马—胡.言C书僮.—僮.族D热气—热饭

133、下列词中加点的成分,属于同音关系的是(A)A杜.鲁门—杜.绝B负荆—负担C忽然—突然D花朵—浪花

134、汉语中“枯萎”和“干巴”这对同义词具有不同的(语体色彩)

135、“父亲”和“爹”二者的不同,主要在于(语体色彩)

136、“团结”和“勾结”二者的不同,主要在于(感情色彩)

137、“发扬”和“发挥”二者的不同,主要在于(搭配意义)

138、“天气凉了”和“这汤太凉了”中的“凉”是(多义关系)

139、属于“机器”这个词的上位词是(C)A缝纫机B拖拉机C物体D重量

140、语义场最重要的特点是(系统性)

141、下列等义词属于借用外语词而产生的是(C)A晓得—知道B番茄—西红柿C维他命—维生素D严谨—谨严

142、下列近义词的差别主要表现为形象色彩的不同的是(B)A刚强—坚强B金钱豹—豹子C 火柴—取灯儿D教师—教书匠

143、在“张明还没有还我借给他的钱”中,降级述谓结构是(我借给他)

144、下列结构属于复合述谓结构的是(B)A老师交给了我们许多知识B老师上课交了许多东西C老师没交给我们多少东西D老师让我不要再迟到了

145、“学校发给我们一人三个口罩”中的变元有(C)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

146、“他快快乐乐地买下了这幢房子”中的“快快乐乐”的语义指的是(他)

147、“自行车钥匙扔到了地上”中的“自行车钥匙的语义角色是(受事)

148、造成”小吃店关门了”产生歧义的原因是(D)A句法结构关系不同B层次构造不同C语义结构关系不同D一次多义

149、下列结构中包含降级述谓结构的是(B)A我们选他当代表B我说话的劲儿都没了C他一气跑了5里地D小王下课去接孩子

150、不能再分解为更小的字符的字符是(单纯字符)

151、全部或绝大多数字符都只跟语言中的词语相联系的文字是(词语文字)

152、已知的自源文字都是(意音文字)

153、根据字符跟语言中什么样的语言单位相联系的标准来看,汉字属于(词语文字)

154、创造辅音文字的是(腓尼基)人

155、已知的所有的表音文字都是(他源文字)

156、汉字文字学传统上把单纯字符称为(独体字)

157、汉字文字学把合体字中的独体字叫做(偏旁)

158、文字诞生前人类使用过的一种计数的工具,被我国一些学者误认为是文字起源的源头,它是(结绳)

159、汉字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这样的过程(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160、语言的分化相对社会的分化(要慢)

161、促使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社会的发展)

162、除了社会发展以外,促使语言发展的另一个原因是(语言内部的矛盾)

163、在一种语言内部划分方言时,最主要的依据是(语言)

164、地域方言是(社会不完全分化)的产物

165、普通话的语音标准是(北京语音)

166、语言之间存在着亲属关系的重要标志是(语音对应关系)

167、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是(北方方言)

168、划分地域方言的主要依据是(语音)

169、河南话是汉语的(土语)

170、“美国英语”是一种(英语的地域变体)

171、下列汉语中的词属于意译词的是(D)A盘尼西林B尼龙C香槟D电话

172、下列汉语中词属于仿译词的是(A)A马力B新西兰C哈达D卡车

173、下列汉语中的词属于音译词的是(A)A沙发B芭蕾舞C干部D足球

174、下列汉语中的词属于半音译半意译的是(B)A啤酒B剑桥C卡通D酒吧

175、下列汉语中的词属于音义全借的外来词是(B)A青霉素B盘尼西林C机关枪D演绎176、“沙皇”一词是个(音译加注的词)

177、下列现象不属于语言接触的结果的是(D)A借词B洋泾浜C克里奥尔语D方言

178、在语言转用过程中有一种重要的、富有特征的现象,这就是(双语阶段)

179、某一言语社团使用两种语言或分别使用共同语和方言,这种现象称之位(双语现象)180、语言和思维是(既相互交叉又有区别)

181、老马识途靠的是(感性思维)

182、文学、音乐、舞蹈等一般被视为(发散思维)

183、“遗传机制”论者认为非本能的知识主要指(词语)的获得

184、人类的身体器官中,与语言关系最紧密的是(大脑的左半球)

185、位于大脑下面,控制人体平衡的是(小脑)

186、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处于中间阶段的是(单词阶段)

187、能够说出一些词语,发音也很准确,但词语之间在意义上没有联系且听不懂别人说的话,这种症状被称做(维尔尼克失语症)

188、大脑语言功能的临界期最终在(还未确定)

189、儿童语言能力中发展最早的是(语音功能)

190、儿童真正的语言阶段开始于(单词阶段)

191、大脑中存在语言遗传机制的最早倡导者是(乔姆斯基)

192、现代汉语属于(共时语言学)

193、[i]是一个(舌面元音)

194、[p]是一个(音素)

195、[b]是一个(双唇浊音)

196、[t t ’d n]在现代汉语里属于(三个音位)

197、下列词中属于复合词的是(天子)

198、以声音的高低来区别意义的语言单位叫(调位)

199、下列词语中属于音译词的是(C)A电话B马力C葡萄D面包

200、下列单位属于成词语素的是(C)A菠B猩C的D槟

201、下列文字属于表音文字的是(C)A纳西族东巴文B汉字C日文D古埃及圣书字

202、“布落卡失语症”的特征是(基本不能说话了)

203、在儿童语言获得过程中出现的简单句阶段又叫(“电报句语言阶段”)

204、关于掌握第一语言和掌握第二语言的途径,正确的表达是(第一语言主要靠“获得”,第二语言主要靠“学习”)

205、语言谱系分类的层级体系从下到上依次是(语群语支语族语系)

206、20世纪以前的语言学被称为(传统语言学)

207、不能再分解为更小的字符的字符是(单纯字符)

208、老马识途靠的是(感性思维)

209、下列词典属于百科知识词典的是(B)A北京地名词典B北京词典C旅游交通词典D北京语词典

210、下列词组属于基本词组的是(B)A数量词组B偏正词组C“的”字词组D介词词组211、下列句式(B)是多义句式。A接近故事的尾声B一辆老吉普车C休息一下再走D不知道他

212、下列语言中,(C)属于印欧语系。A维吾尔语B苗语C法语D越南语

213、“老师交给我们许多做人的学问”中谓词的变元有(三个)。

214、下列汉字属于独体字的是(A)A羊B花C本D刃

215、世界上的语言具有(多样性)

216、下列单位被称为语义角色的是(施事)

217、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动作振动空气而形成语音,说明语音具有(自然属性)。

218、语言混合的形式有(洋泾浜语)

219、开口度越大,元音的舌位就越(低)。

220、“他读书”中的“书”和“我看报”中的“报”之间的关系为(线性关系)

221、下列划线部分作为词根的是(C)A阿姨B儿子C作者D老三

222、用义素分析法分析多义词,是以什么为单位的(这个词的某些义项)

223、汉语“卡宾枪”中的“卡”是一个(词)

224、根据语言的谱系分类,与汉语属于同一语系的是(日语)

225、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叫(结构主义语言学)

226、语音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

227、音高取决于(发音体震动的频率)

228、根据发音部位,[m]、[b]、[p]都是(双唇音)

229、汉语中的声调属于(调位)

230、现代汉语表达句法结构的语法意义一般不用(词形变化)

231、下列词中具有[+物品、+有筒、+接触地面]义素的是(C)A袜子B裤子C靴子D车子232、下列句子属于完全主谓句的是(C)A下雨了!B递我一杯水C他来得及吗?D真不错!233、下列句子属于复杂结构单句的是(A)A他希望我们振作起来B大家快回去吧。C碧绿的江水拍打着堤岸。D火车风驰电掣般地驶来

23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C)A语言和言语都是均质的B语言是民族的最重要的标志C语言和种族无必然联系D区分语言和方言的标准是相互理解程度

235、振动中,频率最低的声音叫(基音)

236、现代汉语普通话中,[p]与[t]的区别特征是(双唇/舌尖前)

237、下列汉字,属于象形字的是(B)A上B井C末D旦

238、位于大脑下面,控制人体平衡的是(小脑)

239、下列词典属于语言或语文词典的是(D)A北京地名词典B永乐大典C家庭生活词典D 北京话土语词典

240、下列关于“语言”和“言语”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D)A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个人的B语言是主要的,言语是从属的C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具体的D语言是书面语,言语是口头的

241、最小的言语交际单位是(句子)

242、下列各组元音中,都是前元音的一组是(C)A[i,u]B[a ,?]C[e ,?]D[ε?‘,o] 243、下列各组辅音中,发音方法相同的一组是(A)A[f ,s]B[p,m]C[n,l]D[t,]

244、些列关于语调和声调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A有些语言只有语调而没有声调B有些语言只有声调而没有语调C有些语言既没有语调也没有声调D有些语言既有语调也有声调245、下列关于“语汇”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C)A语汇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B语汇是一种语言中词的总汇C语汇是一种语言中词和语的总汇D语汇是一种语言中固定词组和熟语的总汇

246、下列关于一般词汇总体特点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B)A构词能力强B使用范围窄C 产生历史长D大多很稳定

247、区分“单纯词”和“合成词”所依据的是(词的语素数量)

248、下列各组复合词中,构词方式相同的一组是(C)A热情热烈B证明光明C口吃胆怯D悦耳柔和

249、语法规则的“系统性”是指(语法规则之间可以相互推导和解释)

25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印欧语冠词可能的语法作用的是(D)A区别名词的有定形式和无定形式B区别词语的名词形式和动词形式C区别名词的性的形式和数的形式D区别动词的限定形式和非限定形式

251、英语“Mike take a taxi”这句话是病句,其错误在于(数)

252、下列词组不属于“向心词组”的是(D)A参加比赛B田径比赛C认真比赛D比赛结束253、下列关于语义民族性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D)A词义上的民族特点并不明显B词的多义化不受民族特点的制约C不同的民族语言在词的理性意义上并无差异D不同的民族语言在词的非理性意义上会有所不同

254、下列各组词中,不属于同义词的一组是(B)A土豆马铃薯B衣服衬衣C情感感情D 结果成果

255、“这家商店关门了”有歧义的原因是(一词多义)

256、下列各组句子中,具有蕴含关系的一组是(B)A(甲)今天中秋节——(乙)今天吃月饼B(甲)他买了一本小说——(乙)他买了一本书C(甲)他打破了花瓶——(乙)花瓶被他打破了D(甲)他们家的电视机坏了——(乙)他们家有电视机

257、文字发展三阶段论认为,文字的发展从低级到高级经历的阶段分别为(象形文字、音节文字、音位文字)

258、下列关于语言起源的学说中注意到语言符号任意性的是(社会契约说)

259、关于语言发展演变的原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A社会的分化和统一推动语言发展演变B社会之间的接触会引起语言的变化发展C社会交际的需要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D 语言中的具体演变都有直接的社会根源

260、语言谱系分类的层级体系从上到下是(语系语族语支语群)

261、认为“思维和语言同时发生,或者先有语言“的学者不包括”(A)A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B法国哲学家迪卡尔C德国语言学家洪宝特D法国哲学家赫德尔

262、下列关于“维尔尼克失语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B)A发音仍然比较准确B人能听懂别人说话C构不成完整的句子D词语之间没有联系

263、在语言获得的过程中,儿童产生最早语法能力的阶段是(双词阶段)

264、结构主义语言学说产生以前,最有影响力的外语教学法是(翻译法)

265、从外语教学角度看,不同的人中介语的发展规律大致相同,这一学习发展过程被称为(内在大纲)

266、下列关于“语言”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A语言就是人们说出来的话B语言是一种有声符号系统C语言系统由多个子系统组成D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67、下列属性中,风声、雨声、喷嚏声、咳嗽声均不具有的一项是(C)A生理属性B自然属性C社会属性D物理属性

268、下列各组元音中,都属于圆唇元音的一组是(D)A[i ,u]B[?,a]C[l ,?]D[o,y]

269、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派生构词的一项是(B)A rewrite B cats C teacher D unafraid

270、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偏义复合词的一项是(C)A妻子B动静C开关D忘记

271、下列各项不属于“语”的是(D)A惯用语B歇后语C成语D术语

272、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创立的语法理论是(生成与法理论)

273、在“这道题我们做过”这个语言片段中,“这道题”和“我们做过”的性质是(既是成分,又是组合)

274、英语“John loves she ”这句话是病句,其错误在于(格)

275、下列关于义项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C)A义项只包括词的理性意义B义项包括词的临时意义C义项是词典释义的最小单位D词的多个义项并非总有关联

276、下列关于语义场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A语义场是词义系统性的重要表现B语义场与上下位词关系密切C语义场是一个层级体系D不同语义场的系统性是均衡的

277、“行为”和“行径”在词义上最主要的差别在于(感情色彩不同)

278、下列文字系统中,属于自源文字的是(A)A苏美尔文字B阿拉伯文字C腓尼基文字D 拉丁文字

279、由意音文字换用表音文字,属于(文字类型改革)

280、下列关于“语言转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A语言转用是语言统一的重要形式B双语现象并非一定导致语言转用C语言转用以名族融合为必要条件D语言间的密切接触是语言转用的重要条件

281、语汇系统中最为稳固而不易变化的是(基础语汇)

282、感性思维(前思维)活动不包括(D)A视觉和听觉B触觉和知觉C记忆和想象D情感和意志

283、一般儿童能跟成人差不多一样地说话的年龄是(5岁左右)

284、下列关于母语教学的标书中,不正确的一项是(B)A母语教学主要指中小学阶段的语言教学B母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学会使用一种语言C母语教学的任务包括提高逻辑思维能力D母语教学也注重提高文化素质

285、对于中介语的错误类型,目前较多采用的分类是(A)A系统前错误、系统错误、系统后错误B语法错误、语汇错误、语音错误C可容忍的错误、部分容忍的错误、不能容忍的错误D 目标与判断性错误、来源语干扰性错误

00541语言学概论必过资料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 第一节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 一、语言: 1.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不是一种物质实体。 2.言语交际是一个编码(说话)和解码(听话)的过程。 (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口头交际行为,有声的口头语言,即口语) 3.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跟语言学家研究的语言是不完全一模一样的。 二、口语和书面语的主要差别: 1.口语:是有声的口头语言。 2.书面语: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书面形式。 3.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4.书面语比口语更精练、更精确。 5.书面语比口语省略成份少一些。(多了一些成份) 三、口语与书面语的关系: 1.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2.书面语反过来影响和促进口语的发展。 3.口语、书面语基本是一致的。(一般情况下) 四、书面语产生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书面语的产生克服了口语的时间、空间的限制,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 五、语言和民族: 1.语言是民族的重要标志,但不是最可靠的标志。 (1)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民族使用一种语言。 (2)也有一个民族使用多种语言。(犹太民族) (3)不同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满族、汉族) (4)尽管语言是最直观的,最容易识别民族的标志,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由此产生的民族认同感”,也许是维系一个“民族”的最根本的因素。 因而也是确定一个民族的最根本的标准。不能单凭“互相理解程度”来区分语言和方言。() 六、语言与种族的关系: 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的联系,但不是完全没有联系。特别就“语系”而言,两者之间的联系还是比较明显的。(汉语、汉藏语系都有声调) 七、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的根本原因是:语言能力和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有关,但是语言不是一种生理现象,也不是一种心理现象,不是先天遗传的,它是一种社会现象,完全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后天获得的,所以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 八、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口语、书面语。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表现为有声的口头语言即口语, 而当出现了文字以后,又表现为有形的书面语言即书面语。 口语和书面语都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表示一定意义的声音或图形,这是一种物理现象;另一方面则是由声音或图形(字)表示的意义,那是一种心理现象,或者说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和感情流露。 第二节语言的性质 一、语言和言语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是杰出的代表和集其大成的学者。 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1916)开创了20世纪现代语言学的新局面。 1.什么是语言、言语? (1)言语:指说话这种行为和说出来的具体的话。 特色:a.具有个人因素(嗓音、用词等)。

语言学概论题目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试题(一) 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语言中最单纯、最常用、最原始和最能产的词是根词。 2.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是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 ?3.我国古代学者为读懂古书而建立的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组成了我国的语文学,通称为“小学”。 4.英语属于印欧语系的日耳曼语族的西部语支。 ?5.语音可以从生理角度分析它的产生方式,从物理角度分析它的表现形式传递过程,从社会功能角度分析它的功能作用。 6.是否能够独立运用,是区分词和语素的根本特点。 ?7.现代大多数国家的拼音文字的字母,大多直接来源于拉丁字母。 ?8.具有不同功能的三种最基本的语法单位是语素、词、句子。 ?9.语言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渐变性和不平衡性。 ?10.我国宪法 1982年第19条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 中国的传统语文学研究的薄弱环节是( D ) ??A.文字学B.语音学? ?C.词汇学D.语法学 ?2. 汉语属于( B ) ?A.屈折语B.孤立语 ?C.多式综合语D.粘着语 ?3. 一种语言中数量最少的是( B ) ??A.音素B.音位 ??C.语素D.音节 ?4. 文字的前身是( C ) ??A.结绳记事B.手势 ??C.图画记事D.实物记事 ?5. 派生词中包含( B ) ??A.词尾B.词根 ??C.虚词D.根词 ?6. 语音和语义结合的最小的语言单位是( C ) ??A.音素B.义素 ??C.语素D.音位 7. 汉语单词“忽然”出现的位置是( C ) ??A.主语位置B.谓语位置 ??C.状语位置D.定语位置 8. 以下各种语言变体中,属于社会方言的是( D ) ???A.土话B.客家话 ???C.客套话D.黑话 9. 下列语素中属于自由语素的是( C ) ???A.初B.视 ???C.人D.民 10. 在语言结构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各个单位之间所形成的关系叫( D ) ??A.转换关系B.组合关系 ??C.层级关系D.聚合关系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专语语言学以具体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 2.组合关系指两个以上相连续的语言符号组合而成的线性关系。 3.语流音变语流中的某些音由于相互影响而发生临时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就叫语流音变。 4.语义场由具有某些共同义素的一群词类聚而成的场。 5.语法范畴把同一性质的语法意义综合和概括所形成的语法意义的类别。 四、试以国际音标标出下列各词的读音(每题2分,共10分) 1.优秀 2.维持 3.宏观 4.精神 5.离开 五、用义素分析法分析下列各组词(每题3分,共9分) ?1.瞻仰 [+用眼 +往一定方向 +崇敬地]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 分,本大题共10 分) 1. ()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它是语言学 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2. 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 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3. 进入20世纪以后,语言研究的主流由历史比较语言学转为 ()。 4. 俄语属于印欧语系的( 5. 一个音位包含的不同音素或者具体表现出来的音素叫做 ()。 6. 语言中最单纯、最常用、最原始和最能产的词是( 7. 现代大多数国家的拼音文字的字母,大多直接来源于()字 母。 8. 言外之意之所以能够被理解是因为()起了补充说明的 作用。 9. 方言在社会完全分化的情况下,有可能发展成(? )?; 在社会高度统一的情况下,会逐渐被共同语消磨直到同化。 10. 南京方言的“兰”、“南”不分,从音位变体的角度来说,[n ]和[l]是 属于()变体。 二、单项选择题: 码填在题干上的括号内。(每小题1 分,本大题共15 分)

1. 在二十世纪,对哲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产生重大影响 的语言学流派是() A.历史比较语言学 B.心理语言学 C.结构主义语言学 D.社会语言学 2. “人有人言,兽有兽语”中的“言”属于() A.语言 B.言语 C.言语行为 D.言语作品 3. “我爱家乡”中“爱”和“家乡”() A.是聚合关系。 B.是组合关系。 C.既是聚合关系又是组合关系。 D. 4. 一种语言中数量最少的是 A.音素 B.音位 C.语素 D.音节 5. 英语的man—→men采用的语法手段是 A. 屈折变化 B.变换重音的位置 C. 变化中缀 D.异根 6. 在汉语普通话中没有意义区别功能的声学特征是() A.音高 B.音强 C.音长 D.音质 7. [ε]的发音特征是 A.舌面前高不圆唇 B.舌面后高不圆唇 C.舌面前半高不圆唇 D.舌面前半低不圆唇 8. 构成“语言、身体”这两个词的语素的类型() A.都是成词语素 B.都是不成词语素 C.“语”和“言”是成词语素,“身”和“体”是不成词语素 D.“语”和“言”是不成词语素,“身”和“体” 9. 广义地说,汉语动词词尾“着”、“了”、“过”属于语法范畴中的 ()

语言学概论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表现为口语。语言学是指研究语言的科学。 2.在个别情况下,当口语已经发生巨大变化而书面语长期保持古代语言的面貌不变 时,就可能产生言文脱节的现象。 3.在我国,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时间是五四运动以后。 4.世界各国都把书面语的产生作为文明史的开端。 5.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认同感是确定一个“民族”的最根本的标准。 6.语言是最直观最容易识别的民族标志。 7.口语是语言的有声客观存在形式。 8.书面语虽然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但也影响口语的发展。 9.口语和书面语都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表示一定意义的声音或图形,这是一种物 理现象;另一方面则是由声音或图形表示的意义,那是一种心理现象。 10.人与人的口头交际过程是非常复杂的,从通信理论的角度可以将之理解为编码和 解码的过程。 11.主张把语言和言语分开的代表人和集大成的学者是现代语言之父索绪尔,他的代 表作是《普通语言学教程》。 12.语言符号的特点有:任意性、强制性、可变性、离散性、线性。 13.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使语言学成为现代意义的科学。 14.言语活动可以分为语言和言语两个分支,即索绪尔提出人类言语活动可分为语言 和言语两个部分。 15.语言和言语:“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 为系统的那一部分。言语是个人“说话”的具体行为和结果,在每个人的发音、用词和使用的句子结构等方面体现出个人特色。 16.书面语和口语的关系是:前者是第二性的,后者是第-性的。 17.口语和书面语的所谓一致,是指基本的语言成分。 18.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语音)和所表示的意义(语义)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 这说明,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 19.语言符号是离散的,在时间这根轴上成线性排列。语言符号的线性特征使离散的 语言符号有可能组合成大小不等的语言单位,组合成连续的语流。 20.在语言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中,语音系统的系统性最强。 21.语言系统中最小的语言单位是语素;最小的交际单位是句子;最大的交际单位语 篇。 22.在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处在互相可以联想起采的关 系中,这种关系称为聚合关系。 23.最早广泛应用语言学的理论和成果的社会领域是语言教学领域。 24.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名”是由“实”决定的。 25.我国哲学家荀子认为“名”和“实”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26.中国古代传统语言学被称之为“小学”。 27.历史比较语言学建立的时间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 28.“普通语言学”中的“普通”是“一般的”意思,指研究人类的社会的语言这种 社会现象的一般理论。 29.传统语言学一般泛指20世纪以前的语言学。 二、多项选择题 1.关于“语言”,说法正确的是:语言只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语言是一种非常复 杂的社会现象、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表现为口头语和书面语。 2.“说话”的过程涉及到的相关问题有:社会问题、哲学问题、心理问题、生理问 题、物理问题等。 3.口语和书面语在多数情况下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指的是基本语汇和基本语法结 构。 4.索绪尔给语言符号的两方面创制的专门术语是能指和所指。 5.下列各组语言单位之间存在聚合关系的有:很,非常;辆,部。 6.存在语言符号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有;词、语法、语音、词组。 7.语言系统内部包含的语言单位有:语素、词和词组、句子和语篇。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分享 首次分享者:◇﹎ゞ丫丫℡已被分享11次评论(0)复制链接分享转载举报语言学概论形成性考核作业及参考答案 语言学概论作业1 导言、第一章、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历时语言学——就各种语言的历史事实用比较的方法去研究它的“亲属”关系和历史发展的,叫历时语言学。 2、语言——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进行思维的工具。就语言本身的结构来说,语言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 3、符号——符号是用来代表事物的一种形式,词这样的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统一体。任何符号都是由声音和意义两方面构成的。 4、语言的二层性——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其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一层又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由语素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 5、社会现象——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所谓“社会”,就是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语言对于社会全体成员来说是统一的、共同的;另一方面,语言在人们的使用中可以有不同的变异、不同的风格。 二、填空 1、结构主义语言学包括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三个学派。 2、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它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3、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4、一个符号,如果没有意义,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如果没有声音,我们就无法感知,符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 5、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俗成。 6、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特点。 7、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符号和符号的序列,可以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句子。 8、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两种关系是组合和聚合。 9、组合是指符号与符号相互之间在功能上的联系,聚合是指符号在性质上的归类。 三、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 1、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没有共同语言,这说明语言是有阶级性的。(×) 3、在现代社会,文字比语言更加重要。(×)

语言学概论单项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人有人言,兽有兽语”中的“言”属于:(A) A. 语言。 B. 言语。 C. 言语行为。 D. 言语作品。 2. 人运用语言可以说出无限多的句子,这反映了语言的:(C) A. 民族性。 B. 符号性。 C. 生成性。 D. 系统性。 3. 被社团作为母语使用和学习的语言是:(B) A. 人工语言。 B. 自然语言。 C. 共同语。 D. 世界语。 4. 从语言学分科来看,《语言学概论》课属于:(A) A. 一般语言学。 B. 具体语言学。 C. 共时语言学。 D. 历时语言学。 5. “我爱家乡”中“爱”和“家乡”:(B) A. 是聚合关系。 B. 是组合关系。 C. 既是聚合关系又是组合关系。 D. 既非聚合关系又非组合关系。 6. 汉语南方方言比北方方言更接近于古汉语,这反映了语言发展的:(D) A. 渐变性。 B. 相关性。 C. 规律性。 D. 不平衡性。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义项是最小的语义单位。 B.义素是最小的语义单位。 C.词义的主要内容是语法意义。 D.词义不包括语法意义。 8. 有人说语言是古代文化的“活化石”,这说明语言具有:(C) A. 交际功能。 B. 思维功能。 C. 文化录传功能。 D. 认知功能。 9.“衣领”是“衣服”的:(D) A. 上义词。 B. 下义词。 C. 总义词。 D. 分义词。 10.转换生成语言学的代表人物是:(A) A. 乔姆斯基。 B. 菲尔默。 C. 皮亚杰。 D. 韩礼德。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语言是无限的,言语是有限的。 B.语言是个人的,言语是社会的。 C.语言是一般的,言语是个别的。 D.语言是具体的,言语是抽象的。 12.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B) A.文字。 B.语言。 C.书面语。 D.手势语。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所有的符号都有任意性。 B.有些符号有任意性。 C.只有语言符号有任意性。 D.语言符号没有任意性。 14.词汇变化比语音语法快,这体现了语言发展的(D) A.渐变性。 B.稳固性。 C.相关性。 D.不平衡性。 15.“小王喜欢小李”中“喜欢”和“小李”(B) A.是组合关系。 B.是聚合关系。 C.既是聚合关系又是组合关系。 D.既非聚合关系又非组合关系。 16.语言最重要的功能是(C) A.思维功能。 B.标志功能。 C.交际功能。 D.认知功能。 17.日语属于(B) A.屈折语。 B.粘着语。 C.词根语。 D.编插语。 18.汉语有“姐姐、妹妹”两个词,英语只有“sister”一个词,这反映了语言的(D)

全国自考2016年10月00541《语言学概论》历年真题及答案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语言学概论试卷(课程代码 00541)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下面各项中,属于汉语北方方言的是 A.广州话 B.福州话 C.重庆话 D.上海话 2.汉语拼音字母b、p、m都是 A.舌尖音 B.唇齿音 C.正齿音 D.双唇音 3.下面各项属于自源文字的是 A.英文字母 B.甲骨文 C.腓尼基字母 D.希腊字母 4.儿童“以词代句语言”出现在 A.单词句阶段 B.语法句阶段 C.简单句阶段 D.复杂句阶段 5.“叶子岀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一句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拟 B.仿写 C.夸张 D.比喻 6.下面各项中含有轻声音节的是 A.渐渐 B.妈妈 C.声声 D.人人 7.“在家休息”是一个 A.动宾词组 B.主谓词组 C.偏正词组 D.兼语词组 8.不同行业有自己的“行话“行话”属于 A.地域方言 B.社会方言 C.亲属语言 D.混合语言 9.“半两棉花——免弹(谈)”采用的方法是 A.转移欢关 B.语义汉关 C.语音双关 D.替代双关 10.下面各项属于语言符号特点的是 A.约定性 B.自然性 C.固定性 D.想象性 11.一种语言的共同语是在某一个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方言叫 A.母方言 B.底层方言 C.基础方言 D.原始方言

12.谈话体属于 A.书面语体 B.宣传语体 C.文学语体 D.口语语体 13.唐太宗名李世民,唐代人便把“世”改为“代'把“民”改成“人”,这是为了 A.避讳 B.图吉利 C.讨口彩 D.自谦 14.中国历史上推行“书同文”措施的是 A.齐桓公 B.秦始皇 C.汉武帝 D.唐玄宗 15.汉语中“罗汉、菩萨、塔、阎罗”等词的出现,是因为 A.儒家学说的兴盛 B.道教的兴起 C.名教的影响 D.佛教的传入 16.“弟弟吃苹果”不能说成“苹果弟弟吃'这是受制于语言符号的 A.组合关系 B.聚合关系C联想关系 D.分类关系 17.音高取决于声波的 A.振幅 B.数量 C.长短 D.频率 18.“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这个句子是 A.反复句 B.顶真句 C.对偶句 D.回环句 19.中国叫“绥远、定远”之类名字的地方,往往当年 A.水草丰美 B.山川秀丽 C.曾发生战乱后被抚平 D.人口特别多 20.—个民族的全体或部分成员放弃使用本民族语言转而使用另一民族语言的现象叫 A.语言混合 B.语言转用 C.克里奥尔 D.双语现象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多涂或少涂均无分。 21.下面关于语言和民族、国家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个民族只能说一种语言 B.—个民族可以说多种语言 C.一个国家只有一种语言 D.—个国家可以有多种语言 E.不同民族可以说同一种语言 22.下面各项中,属于元音的有 A.[a] B.[f] C. [l] D.[o] E.[p] 23.下面各项中属于发散思维的表现形式的有 A.音乐 B.舞蹈 C.绘画 D.推理 E.文学 24.下面各项中彼此有亲属关系的语言有 A.日语 B.葡萄牙语 C.老挝语 D.朝鲜语 E.英语 25.下面各项中,属于借词的有

《语言学概论》模拟试题含答案

试卷代号:1093 语言学概论(本) 模拟试题 一、举例解释下列名词(每词5分,共10分) 1. 音位变体 2.借词 二、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 3.下列说法只有( )是正确的。 A.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B.不同的阶级使用语言具有不同的特点,说明语言具有阶级性 C.人类多种多样的语言说明语言具有任意性特点 D.语言是一种纯自然的现象 4. 下列说法只有( )是正确的。 A.语法的组合规则是潜在的 B.语法的聚合规则是潜在的 C.语法的组合规则存在于书面语言中 D.语法的聚合规则存在于口头语言中 5.单纯词就是由一个( )构成的词。 A.词根 B.词干 C.词缀 D.词尾6.下列各种说法只有( )是正确的。 A.词义的模糊性说明词义是不可捉摸的 B.多义词使用不当会产生歧义,如“门没有锁” C.“glass”的本义是玻璃,派生义指玻璃杯,这是隐喻 D.同义词在修辞上具有对比作用,可以利用来突出对立面 7.下列说法只有( )是错误的。 A.语法的规则可以类推,但也有例外,如“wife”的复数不是“wifes” B.}昆合语又叫克里奥尔语,它可以被孩子们作为母语来学习 C.混合语只限于某社会集团使用,缺乏广泛性 D.“墨水”原指黑墨水,现指各种颜色的墨水,这种变化是词义的扩大

三、综合分析题(共40分) 8.描写下列音素的发音特点。(8分) ① [u]: ② Ea]: ③ [m]: ④ [x]: 9.分析下面词语中各个构词语素的类别,是词根、词缀还是词尾。(12分) ① going ②老乡 ⑧绿化 10.指出下列词组的结构类型。(10分) ①学生和老师 ②空气新鲜 ③热烈欢呼 ④摆放整齐 ⑤阅读报纸 11.指出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词尾所表示的语法意义和语法范畴。(10分) He buys many books. 四、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2.为什么说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13.语言符号是一种分层装置,这种分层的核。g,是ffA?其上层由哪些要素构成? 各要素在数量上有何特点? 14.举例说明基本词汇的特点,并简要说明这些特点之间的相互影响。 15.什么是双语现象?双语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会出现怎样的结果?

《语言学概论》作业参考答案

《语言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 1.音位:最小的可以区别意义的语音单位,通常由一簇互相不区别意义的音素构成。如|A|音位里就有前A、后A、央A等几个音素。 2.塞擦音:辅音的发音方式之一。其特点是发音时,两个发音部位紧靠在一起形成阻碍,在保持这个阻碍的同时,留出一个窄缝,让气流从窄缝中磨擦成声,最后除去这个阻碍。如:b‘p‘k‘就是。 3.递归性:语言的递归性是指,组合结构中的某个单位,可以不断地被一个同功能的 短语替换,从而使基本结构里的某个扩展为非常复杂的结构,但其作用仍然等于原始项。也即语言的整体结构与基本框架不变。语法结构的这种性质,我们称之为语言结构的递归性。语言的递归性是语言结构一种非常重要的特性。如:人打倒了|敌人/凶恶的敌人/盘踞在中国大陆的敌人/ 曾经盘踞在中国大陆的不可 以一世的敌人/曾经盘踞在中国大陆不可一世但最终被人 民打倒的敌人 4.复综语:语言类型之一。这种语言的动词内有用不同 的形态表示各种复杂的语法 成分。多见于美洲印第安人的语言。举例。 5.自由变体:音位变体的一种类型。通常指对出现的组合条件没有硬性要求的音位变体。举例。 6.元音:音素的类型之一。即发音时气流在口腔中不受 阻碍而形成的音。举例。 7.语法形式:表示语法意义方式与材料。举例。 8.词干:一个词的主要部分,词汇意义的承担者。举例。 9.音色:语音四要素之一,又叫音质,指声音的特色。由物体振动的不同形式所决定。举例。 10.塞音:辅音的发音方式之一。其特征发音时两个发音部位紧靠在一起,保持一段时间,然后突然除阻,爆破成声。也叫爆破音。举例。 11.共同语:随着社会政治经济集中,会以一种方言为基础形成共同语,以满足整个社会交际往来。共同语又叫天下通语、雅言。举例。 12.数:语法范畴之一。指是用一个词的不同形态表示 出来的词语数的语法意义。在单数、复数、双数等。举例。 二、谈谈语言符号的特点 答:(1).语言是一种工具, 即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而思 维是一种能力和过程,即人脑 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能力 和过程。 (2).概念用词语表达,判断 用句子表达,但概念按照逻辑 规律构成的种种判断和词语 按语法规则构成的啊、种种句 子是有区别的。如:语言中的 每个词不一定都表示一个概 念,每个句子不一定都表示判 断。 (3).思维过程是运用概念 按照逻辑规律构成种种判断, 语言运用过程则是运用词语, 按照句法构成各种句子。 (4).语言是具有民族特点 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特 点,世界上有许多种语言。但 思维是各民族共同的,全人类 具有共同的思维形式和思维 规律。 三、试分析汉字跨越方言交 际的特点与原因 答:汉字的特点:汉字本身 与汉语的语音不发生直接联 系,所以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 字。 汉字有许多形声字,形声字 有表音的声旁,但这种声旁并 不是某种固定的表音的符号, 也不是直接标音的符号,所以 汉字虽有声旁,仍然是表意体 系的文字。 汉字跨方言交际的原因 汉语的居住地区幅员辽阔, 方言分歧有的不能通话,汉族 有悠久的文化传统,有大量用 汉字记载的文献典籍。超地 域、超时代的汉字既可以贯通 古今,也可以联系各地区的人 们的思想交流对于维护国家 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便利各 地区人民的往来起着重要的 作用。 四、谈谈语言分化的原因与 结果 答:语言的分化有两大方 面:一方面是分化出地方变 体,即方言。方言的产生是与 社会的半分化状态相适应的。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分化,方言 进一步发展,就可能形成独立 的语言,即产生具有同源关系 的亲属语言。另一方面是分化 出社会变化。社会变化即社会 方言,如行业语,阶级或阶层 习惯语,隐语等。地域方言之 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语音方 面,同时也表现在词汇和语法 方面。而社会方言的区别主要 表现在词汇方面。 五、谈语言成分的借用与吸 收 答:要点:借用与吸收的条 件。民族之间的贸易往来,文 化交流,移民杂居,战争征服 等各种形态的接触,都会引起 语言的接触。语言的接触,也 会产生“洋泾浜”“混合 语”等特殊的语言现象。 主要形式有借词。借词也叫 外来词,它指的是音与义都借 自外语的词。 意译词是用本族语言的构 词材料和规则构成新词,把外 语里某个词的意义移植进来。 汉语在吸收外来成分的时 候,不喜欢借音,喜欢有自己 的语素来构词。在这一点上, 汉语和英语、日语等有很大不 同,而接近于德语。 意译词里面还有一种仿译 词。它的特点是,用本族语言 的材料逐一翻译原词的语素, 不但把它的意义,而且把神经 质内部构成形式,也转植过来 如“黑板blackboard,"球 "footba1l等。 有时候,在吸收外来外来成 分的时候,为了便于理解采用 音译加意译的方法。 如汉语中啤酒beer,卡车car 等等。 在词的借用过程中,还可能 有借出去的词再借回来的现 象。一出一进之间,音义等方 面都会有一些变化。汉语的 “百姓”借入蒙古语后成为 [paicing]意思是土房子后来 变成店铺的意思汉语后来又 把这个词从蒙古语中借回来 叫做板生简称板。 七、谈谈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和思 维是两种独立的现象,但形影 相随,不可分离,思维必须在 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语言 是思维的工具,也是认识成果 的储存。 学习语言的过程也就是认 识世界的过程,思维发展的过 程。 思维必能推语言,还有神经 生物学的根据。 抽象的思维总得以某种物 质的形式作为依托,最方便、 最灵活的依托是声音,也就是 有声语言。 八、试分析词义的派生及其 派生意义的相互关系 答:1.词义派生的条件2.词 义派生的类型3.派生义之间 的关系 词义的派生有现实的基础, 这就是派生义和派生它的那 个意义所指的事物的某一方 面特征有联系。这种联系怎么 被利用来作为派生新义的线 索,那与语言社会的生活环 境、劳动条件、风俗习惯以及 人的思维活动、语言成分之间 的相互作用等等有关。因而表 达同一类现实现象的词义在 不同的语言中各有自己的派 生历程。多义词的派生意义和 它所从出的意义之间存在着 内存的联系。而两者所表示的 事情之间的共同特征,则建立 这种联系的桥梁派生意义就 是顺着这样的桥梁从本义一 步一步扩散开去的。 派生意义产生的途径,就是 引申。引申大体上可分为隐喻 和换喻两种方式。隐喻建立在 两个意义所反映的现实现象 的某种相似的基础上。换喻的 基础是两类现实现象之间存 在着某种联系。这种联系在人 们的心中经常出现而固定化, 因而可以用指称甲类现象的 词去指称乙类现象。一个词的 意义通过隐喻和换喻这些引 申途径可以啬很多新的意义, 使语言能够用较少的词的形 式表达较多的意义。 九、试论图画文字与文字画 答:如果把图形简化,一个 图形记录语言中的一个语素 或词,那就产生了真正的文 字。文字起源于图画,所以有 人把记事的图画叫做“图画文 字”。这种用于交际的图画, 正是原始文字符号的前身,图 形象征化的最初的、最原始的 阶段是图画文字。当图形符号 不是用来代表概念而是用来 代表相应的词的声音时,文字 史上最有意义的一步就迈出 去了。用于交际的图画演变为 文字符号的标志在于它与语 言中的词或语素建立起固定 的关系,也就是说,它在图形 上比较确定,并且有了公认的 音和意。 文字画是用整幅画与语言结 合,成了能说的图画,在一定 程度上具备了文字的性质,但 是它只能图解主要的事物形 象和它们的关系,而不能象真 正的文字那样,作为一种符号 体系来记录语言,就是说它不 能把文字记录的语法关系排 列出来,它只能在比较狭小的 范围内发挥实际作用,离开了 当时的环境。别人无法理解他 的意义,因而文字画还不是真 正的文字,只能说明文字是起 源于文字画,是文字的前身。 十一、试谈洋泾浜的发展趋 势 答:“洋泾浜”这种语言现 象的产生与十七世纪以后帝 国主义的殖民扩张有联系,是 语言接触中的一种畸形的语 言现象。它的使用范围比较狭 窄,发展的前途不外两个:一 是随着社会制度的改变而消 亡,像我国的洋泾浜语在解放 后便停止通行;一个是发展为 混合语,成为某一地区人们通 用的交际工具。 十二、语言的符号特点与作 用 答:语言的符号的最大特点 是它的音和意的结合是任意 的,由社会约定俗成。语言符 号中的形式和意义的结合完 全由社会“约定俗成”,而不 是他们之间有什么必然的、本 质的联系。 语言符号的另一重要特点 是它的线条性。语言符号只能 一个跟着一个一次出现,在实 践的线条上延绵,不能在空间 的面上铺开。 这种由社会“约定俗成”的 符号在使用中还有一个重要 的特点,就是它要象机器的零 件那样能够拼装拆卸,重复使 用。 语言符号不是互不相干的 一盘散沙,而是有组织、有条 理的系统。 十三、谈谈词的形态与形态 变化 答:形态即词形变化,是指 词与词组合时,由于表示语法 意义的需要而发生的词形上 的变化。例如英语的代词有主 格和宾格的区别,第一人称单 数作主语时用I,作宾格时用 me,词形发生了变化,就是形 态变化。 汉语属于孤立语,词很少有 形态变化,少部分形容词可以 重叠表示程度加强的意义,例 如“高高兴兴、快快乐乐、结 结巴巴”等。 例如:英语动词be的八种 形态写八个句子,说明其语法 意义。 a.Hewillbeateacher:表示 将要发生的动作行为,动词用 原形。 b.Iamateacher:现在时,单 数第一人称。 c.Sheisapainter:现在时, 单数第三人称。 d.Theyareworker:现在时, 主语是复数。 e.Hewasateacher:过去时, 主语是单数。 f.wewereworker:过去时, 主语是复数。 g.Ihavebeenateacher:现 在完成时,表示从过去延续到 现在的行为状态。 h.Thenewspaperisbeingre ad:被动语态,进行时。

00541语言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 复习题 (课程代码 00541) 、单项选择题 1.主张把语言和言语分开的代表学者是 【 】 A . 乔姆斯基 B . 索绪尔 C . 布隆菲尔德 D . 洪堡特 2. 中国将传统的音韵、文字、 训诂、虚词等研究统称为 【 】 A .小学 B .经学 C .语言学 D . 文字学 3. 音高主要决定于 【 】 A .发音体振动的振幅 B ?发音体振动的频率 C ?发音体振动的时间 D .发音体振动的声波形式 4. 汉语普通话的j 1 su cn j 1(计算机)可以切分岀的音素数量为 【 】 A ? 3 个 B ? 6个 C .7 个 D . 8个 5. 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中,可以将拼音 b 和p 区分开来的区别特征是 [ 】 A .送气与不送气 B . 清音与浊音 C .双唇音与舌面音 D . 塞音与塞擦音 6. 北京话中将“慢” [man]+ “慢儿” [mar] 读作“慢慢儿” [mai mar] 属于语流音变中的【 】 A .同化 B 异化 C .弱化 D .脱落 7. 下列不是成语的是 【 】 A .过河拆桥 B .风风火火 C .醉翁之意不在酒 D . 爱屋及乌 8. 在汉语中管某种东西叫“书 sh u” 英语中叫“ book ”, 这反应了语汇在产生时的【 】 A .理据性 B 普遍性 C .任意性 D . 民族性 9. 下列属于借词的是 【 】 A .尴尬 B 看好 C .拜会 D .袈裟 10 .下列属于体词属性范畴的是 【 】 A .体 B .态 C ?数 D ?时 11 .“三人行必有我师”是《论语》中的名句,它至今仍被人广泛引用,且理解起来不大费 力, 这是由于语言的 【 】 A .抽象性 B .递归 性 C .系统性 D .稳定性 12 .词义最基本和最核心的部分是 【 】 A .通俗意义 B 非通俗意义 C .理性意义 D 非理性意义 13. 把句子分成“单句”和“复句” , 这种分类是 【 】 A .句子的句型类 B .句子的句式类 C .句子的功能类 D ?句子的繁简类 14. “天气凉了”和“这汤太热,把它凉一凉”中的“凉”是 【 】 A ?冋音关系 B .多义关系 C .同形关系 D ?同义关系 15. 文字起源于 【 】

语言学概论课堂试题答案整理

绪论及语言本质 1.我国古代学者为读懂古书而建立的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组成了我国的语文学,通称为“小学”。 2.“语言学概论”课程容在语言学学科分类中,属于理论语言学。 3.狭义的应用语言学一般是指语言教学。 4.17世纪,法国波瓦雅的修道院里有两位学者阿尔诺.兰斯洛合编了一本普遍唯理语法。 5.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出现,标志着语言学走出传统语文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6.传统语文学一般主要指古代印度、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三个地方的语文学。中国传统的语文学通常叫小学。 7.语言系统的两种基本关系是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它们是打开语言的两把钥匙。 8.1786年,英国的威廉琼斯在皇家亚洲学会宣读的论文《三周年演说》中指出有共同的结构特点。为了纪念这一新发现,这一年被认为是历史比较语言学诞生的一年。 9.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人是丹麦的拉斯克、德国的葆朴和格里木。 10.语言的分类一般从两个方面进行:第一,按照语言的(结构/形态)特点分类;第二,按照语言的(亲属/来源)关系分类。 11.著名语言学家瑞士的索绪尔的著作《普通语言学教程》标志着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诞生。 12.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代表人物是布龙菲尔德,他的代表著作是《语言论》。 13.转换生成语言学的代表人物是乔姆斯基,他被称为“标准理论”的著作是《句法理论问题》。 14.根据语言的结构或者形态特点,一般把语言分为孤立语(词根语)、粘着语、屈折语和多式综合语(编插语)四种。 1.人类语言和动物的交际方式有着根本区别。 2.什么样的声音与什么样的意义相结合,取决于约定俗成的社会习惯。这里的“约定俗成”的容既有任意性,也有强制性。

语言学概论习题

导言 一、单项选择题 1. 普通语言学从理论上研究() A 个别民族语言的特殊规律 B 人类各种语言一般的共同规律 C 几种民族语言的一般与个别的规律 D 汉语普通话的发展规律 2. 语言学可以分为两大类别,即() A 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 B 汉语语言学、英语语言学 C 英语语言学、俄语语言学 D 个别语言学、一般语言学 3. 语言学概论属于() A 个别语言学的范围 B 一般语言学的范围 C 应用语言学的范围 D 汉语言学的范围 4. 结构主义语言学独特的研究方法是() A 历史比较法 B 归纳法 C 分布分析法和直接成分分析法 D 句子成分分析法 二、填空题 1. 古中国、古印度、古希腊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2. 文字、训诂、音韵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 3. 研究语言的结构,主要是研究语音、语法、语汇三个部分。 4.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建立,标志着语言学开始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5. 布龙菲尔德的代表著作《语言论》,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性著作,对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形成、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6. 索绪尔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其代表作《普通语言学教程》在语言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7. 结构主义语言学派可以分为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结构语言学派三派。 三、判断题 1. 历史比较语言学不仅标志着语言学科的独立而且为普通语言学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我国的语文学通称“小学”。() 3. 普通语言学是以汉语普通话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分支学科。()

4. 每个人至少掌握一种语言,所以都能准确地回答“什么是语言”这个问题。() 四、名词解释 1. 语言学 2. 语文学 3. 理论语言学 4. 应用语言学 5. 普通语言学 6. 个别语言学 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 一、单项选择题 1. 语言是() A 说话 B 个人说的行为和结果 C 写成的作品或发表的言论 D 从言语中概括出来的为社会所公认的词语和规则的总和 2. 言语是() A 言论和语言 B 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C 个人说的行为和结果 D写成的作品或发表的言论 3. 语言是() A 特殊的社会现象 B 一般的社会现象 C 上层建筑 D 经济基础 二、填空题 1. 言语是个人说的行为和结果。它有两种形式,即和。 2. “我们俩没有共同语言。”这句话的“语言”指的是,是一种用法。 3. 一种语言中的句子数量是无限的,人类之所以能掌握语言,是因为构成句子的语言材料 和是十分有限的。 4. 语言是特殊的社会现象的含义是语言具有,没有。 5. 语言和说话的关系可以这样理解:语言是,说话时个人的;语言是抽象的,说话 是。 三、判断题 1.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

语言学概论00541史上最全(吐血整理) 汇总 简单题+名词解释 小抄笔记

27.书面语:书面语是用文字记录的语言形式,它是文字产生或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书面语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 26.口语:就是有声的口头语言,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口头存在形式。它是书面产生的基础。 28.语言相关论:语言相关论是萨丕尔和沃尔夫提出的关于语言与思维关系的观点,主张语言决定思维,不同的语言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 29.大脑语言功能临界期:大脑语言功能临界期是指大脑的单侧化,大脑左半球的分区以及语言的遗传机制,都只提供人具有语言能力的潜在可能性,这些潜能必须在一定期限内被一定的语言环境激活才可能起作用。26.语言符号的所指 :语言符号的所指是符号的形式所指的意义内容。 29.机器翻译:通过计算机把一种语言自动翻译成另一种或多种自然语言的信息处理技术。 26.语音:语音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用于人与人之间交际并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 27.词:词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28.语用:语用指语言运用,即人们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对语言的实际运用。 29.文字: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27.单纯词:单纯词是由一个构词语素构成的词。 29.屈折:屈折是通过词的内部发生语音的交替变换来改变词的语法意义的手段。 28.意译词:是用本族语言的构词材料和规则构成新词,把外语中某个词的意义翻译过来。 27.仿译词:是用本族语言的语素逐个对译外语原词的语素造成的词,它不仅把原词的词义翻译过来,而且保持了原词的内部构成方式。 29.主谓词组:两个成分之间具有被说明和说明关系的词组是主谓词组。 27.复辅音:一个音节内处于同一个肌肉紧张的渐强阶段或渐弱阶段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辅音的组合。 27.双语现象:某一言语社团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的社会现象,具体而言是社团内的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双语并用的现象。 28.亲属语言:从同一种语言中分化出来的各个语言叫亲属语言,亲属语言之间具有历史同源关系。 26.调位:利用音节内的音高差别来起辩义作用的语音单位叫做调位,调位是一种非音质音位,依附在音位的组合序列上。 29.词组:实词与实词之间具有直接联系的相对独立的词群。 28.语素:语素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 28.词尾:附着在词干后的,能改变词的语法形式,但不能构成新词的语素。 29.语素:音义结合的最小语言单位。 26.词类:词类是词在语法上的分类。它指可以替换出现在语法结构某些共同组合位置上的词的类,即具有聚合关系的词的类。 27.词法:(1)词法主要描写词的形态特征和词形变化规则。例如,俄语的名词在形式上有单数和复数的区别,有阳性、阴性、中性等性的区别,有主格、宾格、属格等格的区别,这些都是典型的词法现象。(2)由于印欧语言中构词单位、构词方式和词类都与词的形态变化相关,因此构词和词类问题也成为词法的一部分。27.语法意义:语法意义是语法形式所体现的意义,是语言中通过一类形式或功能所获得的意义。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离。如“动词+名词”有动宾关系的意义,汉语所有的同类组合都是如此,这种意义就是一种语法意义。 27.语法形式:语法形式就是能体现表达某种语法意义的形式。表示某一类语法意义或者有共同作用的形式,如词类形式、组合形式、虚词形式,就是语法形式。语法形式不是个别的语音形式和词语形式,但能产生某一类意义或者有共同作用的语音表现形式或者词形变化形式也是语法形式。 27.语法手段:根据语法形式的共同特点所归并的语法形式的基本类别叫做语法手段。语法手段可分为词法手段和句法手段两大类。通过词形的变化来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是词法手段;通过结构的变化来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是句法手段;例如英语名词后加s表示复数,英语动词后面加ed表示过去时,就是词法手段中的词形变化。 28.自源文字:自源文字指独立发展起来的文字。如古埃及文字、苏美尔文字、汉字,这些文字的形体、体系都是由最早使用该文字的人们独创的。 29.语音合成(1)语音合成是语音信息处理研究中的主要工作。 (2)语音合成就是让计算机模拟人的发音器官的动作并发生类似的声音。如汉语的语音合成目前已初步实现自动生成声韵调结合的音节。 26.句子:句子是词或词组按一定规则组合成的、能表达相对完整的意义、前后有较大停顿并带有一定的语气和句调的语言单位。 27.异化:语流中两个相同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影响而变得不相同或不相近。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作业1 导言、第一章、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历时语言学——就各种语言的历史事实用比较的方法去研究它的“亲属”关系和历史发展的,叫历时语言学。 2、语言——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进行思维的工具。就语言本身的结构来说,语言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 3、符号——符号是用来代表事物的一种形式,词这样的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统一体。任何符号都是由声音和意义两方面构成的。 4、语言的二层性——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其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一层又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由语素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 5、社会现象——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所谓“社会”,就是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语言对于社会全体成员来说是统一的、共同的;另一方面,语言在人们的使用中可以有不同的变异、不同的风格。 二、填空 1、结构主义语言学包括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三个学派。 2、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它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3、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4、一个符号,如果没有意义,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如果没有声音,我们就无法感知,符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 5、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俗成。 6、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特点。 7、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符号和符号的序列,可以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句子。 8、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两种关系是组合和聚合。 9、组合是指符号与符号相互之间在功能上的联系,聚合是指符号在性质上的归类。 三、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 1、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没有共同语言,这说明语言是有阶级性的。(×) 3、在现代社会,文字比语言更加重要。(×) 4、现代社会,沟通的方式很多,语言的重要性日渐削弱。(×) 5、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人类就无法思维。(√) 6、语言和思维互相依存,共同发展。(√) 7、任何一种符号,都是由内容和意义两个方面构成的。(×) 8、从本质上看,语言其实是一种符号系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