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金融机构往来的核算

第六章金融机构往来的核算

第六章金融机构往来的核算
第六章金融机构往来的核算

第六章金融机构往来的核算

学习指导

我国的金融机构是以中央银行为核心,商业银行为主体,其它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机构体系。各金融机构之间在业务上、资金上必然存在一定的联系,发生资金、账务的往来关系。

一、广义的金融机构往来泛指银行与银行之间或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由于资金融通、调拨、汇划款项而引起的资金账务往来。包括,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的往来,商业银行系统内的往来、跨系统商业银行的往来,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往来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往来等等。狭义的金融机构往来仅指跨系统商业银行之间及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账务往来。一般,又将同一系统内各行处之间的资金账务往来为称为联行往来,将不同系统商业银行之间以及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之间的资金账务往来称为同业往来。所以就银行系统而言,有:

二、金融机构往来是伴随着银行其它业务的发生而产生并与其它业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银行的其它业务如银行为社会经济单位办理的结算业务,为财政、机关、团体等办理的资金划拨业务以及银行之间的资金调拨和相互存欠借贷。这些业务除极少部分能够在一个银行机构内部办理,绝大部分都需要同城或异地两个或两个以上银行协作,才能处理完成。这必然引起多家银行间的资金账务往来。

三、金融机构往来可以按照往来的范围、性质等标准进行分类,不同类形的往来其账务处理方法不一样,所用会计科目也不一样,要注意区别。在金融机构往来中还要注意分析往来的多家银行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这是正确选择会计科目进行核算的前提。

四、本章介绍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往来及跨系统商业银行之间往来的核算,系统内银行的往来已在第五章中介绍。

第一节金融机构往来概述

一、金融机构往来的意义

金融机构往来是指金融机构相互之间的资金账务往来。这是广义的金融机构往来的涵义。本章所述金融机构往来仅指金融企业与中央银行之间的资金账务往来以及金融企业跨系统之间的资金账务往来。

在我国多元化金融机构体制下,金融机构往来既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金融企业在处理资金收付业务时,若收、付款方在不同的金融机构开立账户,其资金收付会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金融机构,这就不可避免地要引起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账务往来。

我国中央银行作为“国家的银行”、“发行的银行”和“银行的银行”,要对金融企业的业务、经营风险等进行全面监管,并对金融企业进行宏观调控。由此制定了商业银行缴存存款、法定准备金缴存等规定。中央银行也为金融企业提供服务。如各金融企业营运资金不足时,可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贷款、再贴现或向同业办理拆借等。以上业务的处理过程就是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往来的过程。

可见,金融机构往来是现行金融机构体制和人民银行履行金融监管职能所必然产生的资金账务往来,它既是人民银行加强金融监管的重要手段,又是实现金融企业之间资金划拨和清算相互间资金存欠的工具。

金融机构往来,通过中央银行办理资金划拨并进行相应的核算和监督,既有利于中央银行对各金融企业的资金投向和信贷规模进行调节与控制,同时也有利于发挥各金融企业的职能作用,提高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益,调动各金融企业自主经营的积极性。这对于加强金融宏观控制,全面发挥金融企业的作用,搞活经济,促进商品生产的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

要意义。

二、金融机构往来的核算要求

(一)必须有利于加速各单位的资金周转

金融机构往来与金融机构的业务密切相关,金融机构往来必须有利于金融机构业务的处理,以加速社会各单位的资金周转。为此各金融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全国统一的基本制度和各系统内的会计制度,保证会计核算的统一性、衔接性。要树立全面观念、操作上密切配合,保证双方账务定时、定点按一定程序迅速传递,并及时予以转账。如有差错或不符,要及时查明情况,为对方提供便利。

(二)必须有利于中央银行对各金融企业的资金控制

为了加强信贷资金管理,中央银行对金融企业的存款账户,应严格控制。金融企业到中央银行取款不得透支,发放贷款必须符合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规定。金融企业之间的同业拆借,应恪守信用,通过双方在中央银行的账户办理转账,不得支取现金。中央银行与各金融企业之间的往来以及各金融企业之间的往来都是在及时划分各方资金的基础上进行的,相互往来的资金存欠必须及时清偿,要求各金融企业必须在中央银行保留足够的准备金存款,便于清算使用,如果在清算前资金不足,要采取措施及时调入资金,以防止相互拖欠。

(三)必须有利于金融企业资金的使用和账务处理

各金融企业在办理资金清算时,必须按规定处理,对各种凭证的填写做到字迹清楚,内容完整,印章齐全。对凭证的传递要及时、迅速,便于中央银行正确无误地进行清算及账务处理.保证各金融企业的资金正常使用及账务处理。

第二节与中央银行往来的核算

金融企业与人民银行往来业务主要包括:向中央银行缴存(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备付金存款、向中央银行借款、通过中央银行办理异地汇划款项、同城票据交换、同业拆借资金及代理财政性存款等。

一、缴存(调整)存款的处理

缴存存款是指金融企业将吸收的存款按规定的比例缴存中央银行,作为存款准备金。缴存存款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贷款进行宏观控制的手段,也是集中一部分信贷资金,增强中央银行实力的重要措施。

金融企业缴存的存款包括财政性存款和一般性存款(法定存款准备金)。财政性存款是指国家金库款、地方财政存款、中央经费限额支出、部队、机关团体存款、财政部发行的各项国库券款及各项债券款项等。一般性存款是指除财政性存款以外的各项存款,包括企业存款、储蓄存款、信托存款等。根据国务院规定,财政性存款应全额上缴当地人民银行;一般性存款则按一定的比例缴存。

(一)缴存(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处理

1.缴存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有关规定

法定存款准备金由各金融企业法人在法人所在地人民银行开立一个账户,统一缴存与考核。各金融企业在每日营业终了,自下而上逐级编制全行一般存款余额表,由法人统一汇总后报送法定存款准备金账户的开户人民银行,人民银行于每日营业终了按一般存款余额的6%考核法定存款准备金。

各金融企业按法人统一存入人民银行的准备金存款若低于一般存款余额6%,各金融企业的分支机构在人民银行的准备金存款账户发生透支,金融企业不按时报送一般存款余额表的,均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2.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核算

法定存款准备金的缴存采取至上而下的方法。可用以下简图表示:

(1)金融企业法人调增(调减)法定存款准备金

金融企业法人定期依据一般存款余额对法定存款准备金进行调整,本期余额大于上期余额的差额乘以规定比例为本期调增额;本期余额小于上期余额的差额乘以规定比例为本期调减额。

当金融企业法人本期为调增时,应增加法定存款准备金缴存额,会计分录为:

借:法定存款准备金

贷:存放中央银行准备金

调减时会计分录相反。

(2)金融企业法人(总行)向分行收取(退回)法定存款准备金。

当某分行为调增时,总行收取的会计分录为:

借:系统内款项存放——××分行户

贷:法定存款准备金——××分行户

调减时会计分录相反。

分行收到总行清算报文后进行账务处理,会计分录为:

借:法定存款准备金

贷:系统内上存款项

调减时会计分录相反。

(3)分行向各辖属市地行收取(退回)法定存款准备金的会计分录与上相同。

每日营业终了,若金融企业法人的法定存款准备金账户余额低于一般存款余额6%,人民银行对不足部分按每日6‰处以罚款。

(二)缴存财政性存款的核算

金融企业的各分支机构吸收的中央预算收入、地方金库款和代理发行国债等存款都属于财政性存款,它是人民银行的资金来源,应全部划缴人民银行。财政性存款一般按旬调整,旬后 5日内办理。

金融企业在初次缴存财政性存款后,即应按规定时间,根据财政性存款的增减变化,定期办理调整手续。存款增加即调增补缴,存款减少则调减退回。

1.调整缴存财政性存款的核算

调整缴存财政性存款时,金融企业应填制财政性存款科目余额表,然后填制调整财政性存款划拨凭证一式四联,据以计算调整数额,办理调整手续。

金融企业以划拨凭证第一、二联分别代转账贷方传票和转账借方传票,办理转账。如为调增补缴,会计分录为:

借:缴存中央银行财政性存款

贷:存放中央银行准备金

如为调减退回,会计分录相反。

转账后,将各科目余额表一份留存,另一份随第三、四联划拨凭证送交人民银行审核转账。

2.欠缴财政性存款的核算

如金融企业经计算为调增补缴,但准备金存款账户余额不足支付,其不足部分即为欠缴。以后调入资金,由人民银行一次性扣收。

发生欠缴时,亦应填制各科目余额表,对欠缴部分填制欠缴凭证一式四联,第一、二联留存,第三、四联送交人民银行。另填制表外科目收入传票,会计分录为:

收入:待清算凭证

人民银行待金融企业准备金存款账户有足够资金时,应立即将欠缴存款收回。

金融企业收到人民银行扣收欠缴存款的特种转账传票后,应以原来保存的欠缴凭证第一、二联作转账贷、借方传票办理转账。其会计分录为:

借:缴存中央银行财政性存款

贷:存放中央银行准备金

填制表外科目付出传票,会计分录为:

付出:待清算凭证

同时,根据人民银行送来的两联罚款的特种转账传票,办理转账。其会计分录为:

惜:利润分配--罚款净收入户

贷:存放中央银行准备金

二、向中央银行缴存(支取)现金的处理

金融企业向人民银行支取和缴存现金必然会引起人民银行的货币发行或货币回笼。

(一)金融企业向人民银行支取现金的核算

金融企业向当地人民银行发行库提取现金时,应签发人民银行“现金支票”,经出纳负责人、主管领导审批签字以及会计主管审核后,加盖预留印鉴,交提款人到人民银行发行库提取现金。

取回现金后,应立即交管库员办理现金入库手续。管库员点清总数,与凭证核对无误后,填“现金入库票”一式两联,一联留存凭以登记“库存现金登记簿”,一联交出纳人员。出纳人员根据“现金支票”存根联和入库票,登记“现金收入日记簿”。“现金支票”存根联交会计部门作贷方记账凭证,“现金收入日记簿”和一联“现金入库票”作借方凭证的附件。其会计分录为:

借:现金——业务库现金

贷:存放中央银行准备金

(二)金融企业向人民银行缴存现金的核算

金融企业向人民银行缴存现金时,由管库员填制人民银行“现金缴款单”一式三联和“现金出库票”一式两联,经出纳负责人和主管领导审查签字后,据以办理出库手续。管库员将现金和两联“现金缴款单”一并点交缴款人。缴款人持单押款到人民银行发行库,办理现金缴存手续。

现金缴存后,缴款员将人民银行签章退回的"现金缴款单"回单联交管库员。管库员审查无误后,一联出库票凭以登记“库存现金登记簿”,另一联连同“现金缴款单”回单联交出纳员。出纳员凭以登记“现金付出日记簿”后,“现金缴款单”回单联交会计部门作借方凭证,“现金付出日记簿”和一联出库票作贷方记账凭证的附件。其会计分录为:借:存放中央银行准备金

贷:现金

三、向中央银行借款的核算

金融企业资金不足时,可以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借款。金融企业向人民银行借款对人民银行来说是对金融企业的贷款(亦称再贷款)。再贷款按贷款期限分为年度性贷款、季节性贷款、日拆性贷款和再贴现。

在这一业务中,金融企业所用会计科目有:

1、“向中央银行借款”。负债类科目。下设四个明细科目:年度性贷款户、季节性贷款户、日拆性贷款户、再贴现户。

2、“金融机构往来支出”。损溢类科目。核算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借款的利息。

金融企业向中央银行借款,一般是由金融企业总行集中向人民银行总行借款,分支机构不得向中央银行借款。

(一)借款账户的开立

为反映向人民银行取得和归还贷款情况,各金融企业在“向中央银行借款”科目下设立以下几个再贷款账户。

1.年度性贷款户,是金融企业因经济合理增长而引起的年度信贷资金不足向人民银行的借款。期限一般为一年,最长不超过两年。

2.季节性贷款户,是金融企业因信贷资金先支后收或存款季节性下降,贷款季节性上升等原因引起的资金暂时不足而向人民银行的借款。贷款期限一般为两个月,最长不超过四个月。

3.日拆性贷款户,是金融企业由于汇划款项未达等原因发生临时性资金短缺而向人民银行的借款。期限一般为10天,最长不超过20天。

4.再贴现户,是金融企业以已贴现而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人民银行办理转让,由此融通资金。

(二)向中央银行借款的核算

1.向中央银行借款

金融企业向人民银行申请借款时,首先要提交借款申请书,经人民银行计划部门审核批准后办理借款手续。借款时,填写一式五联借款凭证,加盖印鉴后,提交人民银行。

金融企业取得贷款后,以人民银行退回的第三联借款凭证代转账借方传票,并另编制转账贷方传票进行转账。其会计分录为:

借:存放中央银行准备金

贷:向中央银行借款

2.归还中央银行借款

金融企业在贷款到期时,应主动填制一式四联还款凭证,加盖预留印鉴后提交人民银行办理贷款归还手续。当收到人民银行退回的还款凭证第四联,代转账贷方传票,另编转账借方传票办理转账。其会计分录为:

借:向中央银行借款

金融企业往来支出

贷:存放中央银行准备金

(三)再贴现业务的核算

再贴现是金融企业将已贴现尚未到期的商业汇票转让给人民银行,人民银行从汇票面额中扣除从再贴现之日起到票据到期日止的利息后,以其差额向金融企业融通资金的业务。

再贴现业务是人民银行为了支持金融企业发展贴现业务而对金融企业开办的融资业务。从对再贴现是人民银行为了支持商业银行发展贴现业务而对商业银行开办的融资业务。人民银行办理再贴现的对象是在人民银行开立账户的商业银行。再贴现的金额为再贴现票据面额扣除再贴现利息后的差额。再贴现的期限从再贴现之日起至汇票到期之日止,按实际天数计算。

1.办理再贴现的核算

金融企业持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应填制再贴现凭证一式五联,连同汇票一并交中央银行。经中央银行审核无误后,退回第四联再贴现凭证,商业银行据此办理转账,会计分录是:

借:存中央银行准备金

金融机构往来支出

贷:贴现——××汇票贴现户

2.再贴现到期收回的核算

再贴现汇票到期,再贴现人民银行作为持票人直接向付款人收取票款。

如果再贴现人民银行收到付款人开户银行或承兑银行退回的委托收款凭证、汇票和拒付理由书或付款人未付款项通知书后,应追索票款,从申请再贴现的金融企业账户收取,并将汇票和拒付理由书或付款人未付款项通知书交给申请再贴现的金融企业。金融企业收到有关单证后办理转账,会计分录为:

借:贴现——××汇票贴现户

贷:存中央银行准备金

金融企业再向贴现申请人追索票款。

四、同城票据交换与清算

同城票据交换,是指同城或同一个票据交换中心的各商业银行定时、定点集中交换相互代收、代付的票据,及时处理账务并清算存欠的方式。同城票据交换一般由当地人民银行主持实施和管理。

同城票据交换,有利于简化核算手续,缩短资金清算时间,加速资金周转。

参加票据交换的行处按规定的交换场次和时间参加票据交换时,应将提出的代收、代付票据,按提入行分别填制“票据交换借方汇总表”和“票据交换贷方汇总表”一式两联,一联与所提出的票据一并提出交换,另一联留存作传票或传票附件。

1.交换提出

(1)对提出的代收票据,提出行的会计分录为:

借:××存款

贷:待清算票据款项(或有关科目)

(2)对提出的代付票据,会计分录为:

借:待清算票据款项(或有关科目)

贷:其他应付款--提出交换专户

退票时间过后,对他行未退回的代付票据为收款人进账,会计分录为:

借:其他应付款——提出交换专户

贷:××存款——收款人户

对他行退回的代付票据,应将已退回的票据及其他有关凭证等退收款人。其会计分录为:

借:其他应付款--提出交换专户

贷:待清算票据款项(或有关科目)

2.交换票据

票据交换员将提出票据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给中央银行票据交换所,并对他行提交的票据清单的笔数、金额与所属票据进行核对。然后将本场本行提入借方票据和贷方票据的笔数、金额合计,反方向填写“提入借(贷)票据汇总计数单”,并计算本行应收金额和应付金额。

各行提出交换的票据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本行开户的收款单位提交的应由他行开户单位付款的票据,称为借方票据或代付票据;另一类是在本行开户的付款单位委托本行向他行开户单位付款的票据,称为贷方票据或代收票据。在票据交换中,借方票据对提出行来说应该收款,对提入行则应该付款;贷方票据对提出行来说应该付款,对提入行则应该收款。对每一个参加票据交换的行处,有:

应收金额=提出借方票据金额+提入贷方票据金额

应付金额=提出贷方票据金额+提入借方票据金额

如果应收金额大于应付金额,即为应收差额,反之为应付差额。

各行交换员将已汇总的应收金额、应付金额及应收或应付差额与交换所打印的相应数据核对一致后,填写“同城票据清算划收(划付)专用转账凭证”一式四联。其中两联交票据交换所,另两联带回本行进行账务处理。

3.交换提入

提入行根据提回的借、贷方票据以及“提入借(贷)票据汇总计数单”办理转账。

(1)对提回的贷方票据,可以直接办理转账,会计分录为:

借:待清算票据款项(或有关科目)

贷:××存款——收款人户

如果因其他原因不能进账,应办理退票,会计分录为:

借:待清算票据款项(或有关科目)

贷:其他应付款——退票专户

(2)对提回的借方票据,若付款单位有足够的资金支付,则会计分录为:

借:××存款——付款人户

贷:待清算票据款项(或有关科目)

若付款单位账户资金不足支付或因票据要素错误无法办理支付,则应办理退票,会计分录为:

借:其他应收款——退票专户

贷:待清算票据款项(或有关科目)

并将待退的票据专夹保管,以便下场交换时,退交原提出行。

4.清算差额

各行将提出、提入票据全部记入“待清算票据款项(或有关科目)”科目后,其余额应与本次通过人民银行划转存款的金额一致,应收、应付的方向也一致。然后根据带回“同城票据清算划收(划付)专用转账凭证”办理转账,结清“待清算票据款项”科目余额。

(1)若本次交换为应付差额,会计分录为:

借:待清算票据款项(或有关科目)

贷:存放中央银行准备金

(2)若本次交换为应收差额,会计分录方向相反。

(三)同城票据交换退票的处理

办理退票时,退票行应填制“退票理由书”一式三联,一联留存本行作应收或应付科目的转账传票,另两联附退票票据于下次票据交换时退回原提出行。

1.退票行的处理

(1)退回借方票据时,会计分录为:

借:待清算票据款项(或有关科目)

贷:其他应收款——退票专户

(2)退回贷方票据的会计分录为:

借:其他应付款——退票专户

贷:待清算票据款项(或有关科目)

2.原提出行的处理

原提出行收到退票行“退票理由书”时,填制特种转账传票办理账务。

(1)对退回的借方票据,会计分录为:

借:其他应付款——退票专户

贷:待清算票据款项(或有关科目)

(2)对退回的贷方票据,会计分录为:

借:待清算票据款项(或有关科目)

贷:××存款——原付款人户

五、通过人民银行办理汇划业务的核算

按照人民银行规定,各商业银行跨系统大额汇划款项(跨系统10万元以上,系统内50万元以上)要通过人民银行转汇并清算资金。转汇有三种方法,根据人民银行机构设置的情况选择使用。这三种方法是:“先横后直”、“先直后横”及“先直后横再直”。一般称同城两个银行的往来为横向往来,即为“横”;异地两个银行的往来为纵向往来,即为“直”。存在这三种转汇方式的原因主要是:第一,大额汇划款项必须通过中央银行转汇;第二,异地跨系统商业银行不能直接进行款项的划拨。

(一)“先横后直”转汇方法

这种方式适合于汇出行和汇入行所在地均为双设机构地区(在同一地区既有商业银行机构又有中央银行机构)的情况。其汇款程序是:先由汇出行将款项划给同城开户的人民银行,由其通过人民银行的联行系统汇划给汇入行开户的人民银行,再转划给汇入行。可用以下简图表示:

1、汇出行的处理。汇出行根据结算凭证逐笔填制转汇清单并汇总填制划款凭证,将有关凭证交开户的人民银行。汇出行的会计分录为:

借:××存款——汇款人户

贷:存放中央银行准备金

2、汇入行根据人民银行交来汇款到账的有关凭证办理转账。其会计分录为:

借:存放中央银行准备金

贷:××存款——收款人户

(二)“先直后横”转汇方法

这种方式适用于汇出行所在地为单设机构地区(即汇出行所在地没有中央银行机构),汇入行所在地为双设机构地区的情况。

在“先直后横”转汇方法中,汇出行将大额汇款先通过系统内联行划往汇入行所在地的联行转汇行,由其通过同城票据交换将款项划往汇入行给收款人入账。可用下图表示:

1、汇出行通过系统内联行将款项汇到汇入行所在地的联行转汇行时,会计分录为:

借:××存款——汇款人户

贷:联行往账(或有关科目)

2、转汇行收到系统内联行转来的款项后,通过票据交换提交给人民银行。其会计分录为:

借:联行来账(或有关科目)

贷:存放中央银行准备金

3、汇入行接到人民银行的收账通知,经审核无误后为收款人入账。其会计分录为:

借:存放中央银行准备金

贷:××存款——收款人户

(三)“先直后横再直”的转汇方法

这种转汇方式适用于汇出行和汇入行所在地均为单设机构地区的情况。此时需用通过第三地区进行转汇。其划款程序为:先由汇出行通过本系统联行将款项划至就近的、双设机构地区的本系统转汇行,再由其通过同城开户的央行转划给当地汇入行的联行转汇入行,最后由汇入行的转汇行通过本系统联行划给汇入行。可用下图表述:

汇出行的会计分录是:

借:××存款——汇款人户

贷:联行往账

第三地区转汇行A的会计分录是:

借:联行来账

贷:存中央银行准备金

转汇行B的会计分录是:

借:存中央银行准备金

贷:联行往账

乙地汇入行的会计分录是:

借:联行来账

贷:××存款——收款人户

第三节同业往来的核算

同业往来是指金融企业之间由于办理跨系统结算、相互拆借等业务所引起的资金账务往来。

一、异地跨系统转汇的处理

跨系统转汇是指由于客户办理异地结算业务而引起的跨系统商业银行之间相互汇划款项的业务。

目前在我国,异地跨系统银行之间还未建立直接的往来关系,在异地结算业务中,如果收付款双方不在同一系统的商业银行开户,其资金划转只能通过异地跨系统银行转汇。转汇的目的是把异地跨系统银行间的往来转化为同城跨系统银行的往来及异地同系统银行的往来(联行往来)。转化后,对同城跨系统银行的往来通过同城票据交换或直接处理;对异地同系统银行的往来则按联行往来处理。

异地跨系统转汇,根据各地商业银行机构的设置情况可以有以下几种处理方法:

(一)汇出行所在地为双设机构地区

采取“先横后直”的转汇方法。当跨系统汇划款项业务发生时,汇出行将汇划款项凭证提交跨系统转汇行办理转汇,由转汇行通过本系统联行将款项划往汇入行。

1、汇出行将客户提交的汇款凭证,通过同城票据交换提交同城跨系统转汇行办理转汇。其会计分录为:

借:××存款——汇款人户

贷:存放中央银行准备金

2、转汇行通过本系统联行将款项划往异地汇入行。其会计分录为:

借:存放中央银行准备金

贷:联行往账(或有关科目)

3、汇入行收到本系统划来的联行报单及有关结算凭证,为收款人进账。其会计分录为:

借。联行来账(或有关科目)

贷:××存款——收款人户

(二)汇出行所在地为单设机构地区,汇入行所在地为双设机构地区

采取“先直后横”的转汇方法。即汇出行先将汇划款项通过本系统联行划转汇入行所在地的系统内转汇行,由转汇行转划给汇入行。

1、汇出行根据各户提交的汇款凭证填制联行报单,将款项划转异地本系统的转汇行,其会计分录为:

借:××存款——汇款人户

贷:联行往账(或有关科目)

2、转汇行收到本系统汇出行划来的联行报单及结算凭证,经审核无误后,通过同城票据交换转跨系统汇入。其会计分录为:

借:联行来账(或有关科目)

贷:存放中央银行准备金

汇入地人民银行将款项从转汇行准备金账户转入汇入行准备金账户。

3、汇入行收到转汇行划转的款项,为收款人进账。其会计分录为:

借:存放中央银行准备金(或存放同业款项)

贷:××存款——收款人户

(三)汇出行、汇入行所在地均为单设机构地区

采取“先直后横再直”的办法。即汇出行先通过本系统联行将款项划转双设机构地区的系统内银行(代转汇行),由其通过同城票据交换转跨系统银行(转汇行),再由跨系统银行通过本系统联行划转汇入行。可用下图表示:

1、汇出行的会计分录为:

借:××存款——汇款人户

贷:联行往账

2、乙地转汇行A的会计分录为:

借:联行来账

贷:存中央银行准备金

3、乙地转汇行B的会计分录为:

借:存中央银行准备金

贷:联行往来

4、丙地汇入行的会计分录为:

借:联行来账

贷:××存款——收款人户

二、同业拆借的处理

同业拆借是商业银行解决临时性资金不足的一种融资方式,是指在同一城市或异地的商业银行,因跨系统汇划款项导致存放中央银行款项账户资金余额不足所引起的相互资金融通。同业拆借只能是一种短期资金融通行为,不得将拆借资金用于弥补信贷资金缺口、扩大贷款规模和直接投资。

同业拆借的主管机关是中央银行。拆借的资金都要通过各自在中央银行开立的存款账户进行核算,按照中央银行的有关规定办理,不能互相直接拆借。

同业拆借分同业头寸拆借和同业短期拆借。参加同城票据交换的金融机构可通过同业头寸拆借调剂头寸余缺,拆借期限不得超过7天。同业短期拆借期限为7天以上4个月以内。同时,各金融机构资金拆借以日拆为主,最长期限不得超过1个月。

(一)同城拆借的核算

(1)拆放行的核算。拆放行以拆入行借据为依据,向人民银行填交进账单及转账支票,并编制特种转账借贷传票予以转账。其会计分录为:

借:拆放同业(对拆入行的债权增)

贷:存放中央银行准备金

人民银行分行收到进账单及转账支票后,将款项从拆放行准备金账户转人拆入行准备金账户,转账后将进账单回单联转交拆入行。

(2)拆入行的核算。拆入行根据进账单回单联,编制特种转账借贷传票各一联,进行账务处理。其会计分录为:

借:存放中央银行准备金

贷:同业拆入

三、到期归还借款的处理

拆入行归还借款时,应按事先规定的利率,计算应付利息,将本息一并通过人民银行划转拆放行。

(1)拆入行的处理。拆入行应根据借款本息填制进账单和转账支票送往人民银行,并办理转账。其会计分录为:

借:同业拆入

金融机构往来支出——同业拆借利息支出

贷:存放中央银行准备金

人民银行收到借款行归还借款的进账单和转账支票,将款项从拆入行准备金账户转入拆放行准备金账户,转账后将进账单收账通知转交拆放行。

(2)拆放行的处理。拆放行根据进账单回单联,办理转账。其会计分录为:

借:存放中央银行准备金

贷:拆放同业

金融机构往来收入——同业拆借利息收入

(二)异地拆借的核算

商业银行异地间拆借资金,由拆放行通过开户的人民银行将款项汇往拆入行的开户人民银行,转入拆入行账户。可用下图表示:

归还借款时,反向。

商业银行的会计分录与(一)相同。

四、同业往来票据交换与清算

同业往来票据交换与清算是指没有建立票据交换中心的县或县以下的城镇,各行相互代办业务后,直接交换票据并通过同业往来有关科目核算,相互约定清算时间、办法和金额起点,互相清算存欠差额。

有关科目:

1、“同业存放款项”,负债类科目。核算在同业往来票据交换中确认的债务;

2、“存放同业款项”,资产类科目。核算在同业往来票据交换中确认的债权。

(一)提出行的处理

提出行收到付款人在本行开户的支款凭证,经审查无误后,记入付款人账户,并填制划收凭证连同结算凭证交对方行。其会计分录为:

借:××存款——付款人户

贷:同业存放款项——××银行户(对提入行的负债)

提出行收到收款人在本行开户的收款凭证,则根据支款凭证,填制划付凭证连同支款凭证提交对方行。在退票时间过后,未接到退票通知,方可记入收款人账户。其会计分录为:

借:存放同业款项——××银行户(对提入行的债权)

贷:××存款——收款人户

(二)提入行的处理

提入行收到提出行的划收凭证及结算凭证,审查无误后为收款人进账。会计分录为:

借:存放同业款项——××银行户(对提出行的债权)

贷:××存款——收款人户

提入行收到提出行的划付凭证及付款凭证,审查无误后,记入付款人账户。其会计分录为:

借:××存款——付款人户

贷:同业存放款项——××银行户(对提出行的债务)

通过以上核算,参加票据交换的各行其应收金额反映在“存放同业款项”的借方;应付金额反映在“同业存放款项”的贷方。二者轧差后的余额为应收差额或应付差额。

(三)清算差额

商业银行间直接交换票据而引起的存欠差额,应通过人民银行进行清算。若当地没有人民银行机构,应先将存欠差额上划管辖支行,再由管辖支行通过人民银行办理资金清算。

1.当地设有人民银行机构的

当票据交换为应收差额时,会计分录为:

借:存放中央银行准备金M-N(应收差额收到)

同业存放款项 N

贷:存放同业款项 M

当票据交换为应付差额时,会计分录为:

借:同业存放款项N

贷:存放同业款项M

存中央银行准备金N-M(应付差额付出)

通过以上核算,各行“存放同业款项”和“同业存放款项”的余额为零。 2.当地未设人民银行机构的,将存欠差额划管辖行。

当票据交换为应收差额时,会计分录为:

借:支行辖内往来(将应收差额转化为对管辖行的债权)

同业存放款项

贷:存放同业款项

管辖支行收到所辖行处上划的应收差额时,会计分录为:

借:存放中央银行准备金

贷:支行辖内往来(对下级经办行的债务)

当票据交换为应付差额时,会计分录相反。

第9章金融机构往来业务

第9章金融机构往来业务 >本章提要 金融机构往来体现了各金融机构之间在资金运作方面的关系。本章主要介绍了银行与中央银行、银行之间、同城票据交换的基本流程和账务处理。通过本章的学习,加深对再贷款和再贴现工具的理解,熟悉同业拆借的基本要求和同城票据交换、支票影像系统的基本原理,关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货币市场的运作,掌握各金融机构往来中的银行业务核‘算手续。 誓皇:!全壁垫塑堡查垫鲨 9.1.1金融机构往来的内容 金融机构往来是指银行与银行之间、银行与中央银行之间、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由于办理资金的调拨与缴存、款项的汇划与结算、资金的融通与拆借等原因而引起的资金账务往来。金融机构往来涉及的主体主要是三个,即中央银行、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往来内容包括:各银行与中央银行之间的往来、各银行之间的往来、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往来、中央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往来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往来等等。本章主要阐述银行为核心的金融机构之间的往来。 1.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往来 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往来,是指中央银行与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地方性商业银行之间由于资金融通、调拨、汇划款项等引起的资金账务往来。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往来的内容主要包括:各商业银行经收的国家金库款以及其他财政性存款按规定全部缴存中央银行;各商业银行吸收的一般性存款按规定比例缴存中央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以及超额准备金存款;商业银行营运资金不足时可向中央银行申请借款,包括再贷款、再贴现;各商业银行通过中央银行办理异地及跨系统资金汇划、同业间资金拆借、同城票据清算以及转贴现等业务。 2.商业银行之间往来 商业银行之间往来也叫同业往来,是指商业银行之间由于办理跨系统结算、相互拆借等业务所引起的资金账务往来。由于各单位在不同的商业银行开户,相互之间的货币结算构成商业银行往来的主要内容。同时,各商业银行之间的同业拆借、同业存款、跨系统汇划款项等也构成商业银行往来的重要内容。 3.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往来 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往来是指商业银行与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财务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由于资金划转、票据交换等业务所引起的资金账务往来。虽然保险公司、财务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按规定不能从事吸收储蓄存款等商业银行业务,但它们可以将资金存入银行,必要时也可向银行借款,还会发生相互之间的资金清算,从而形成与商业银行的往来关系。 此外,从广义上讲,金融机构往来还包括非银行金融机构与中央银行往来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往来,这里不再赘述。 9.1.2 金融机构往来的核算要求 金融机构往来是各银行之间的资金账务往来,体现了银行之间的债权和债务关系,所以金融机构往来的管理是银行会计工作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具体有以下四点要求: l (1)要坚持“资金分开、独立核算”的原则,严格划分各商业银行和中央银 l 行、各商业银行之间的资金界限。 I (2)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账户不得透支;计划内借 1

第六章金融机构往来的核算

第六章金融机构往来的核算 学习指导 我国的金融机构是以中央银行为核心,商业银行为主体,其它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机构体系。各金融机构之间在业务上、资金上必然存在一定的联系,发生资金、账务的往来关系。 一、广义的金融机构往来泛指银行与银行之间或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由于资金融通、调拨、汇划款项而引起的资金账务往来。包括,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的往来,商业银行系统内的往来、跨系统商业银行的往来,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往来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往来等等。狭义的金融机构往来仅指跨系统商业银行之间及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账务往来。一般,又将同一系统内各行处之间的资金账务往来为称为联行往来,将不同系统商业银行之间以及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之间的资金账务往来称为同业往来。所以就银行系统而言,有: 二、金融机构往来是伴随着银行其它业务的发生而产生并与其它业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银行的其它业务如银行为社会经济单位办理的结算业务,为财政、机关、团体等办理的资金划拨业务以及银行之间的资金调拨和相互存欠借贷。这些业务除极少部分能够在一个银行机构内部办理,绝大部分都需要同城或异地两个或两个以上银行协作,才能处理完成。这必然引起多家银行间的资金账务往来。 三、金融机构往来可以按照往来的范围、性质等标准进行分类,不同类形的往来其账务处理方法不一样,所用会计科目也不一样,要注意区别。在金融机构往来中还要注意分析往来的多家银行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这是正确选择会计科目进行核算的前提。 四、本章介绍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往来及跨系统商业银行之间往来的核算,系统内银行的往来已在第五章中介绍。 第一节金融机构往来概述 一、金融机构往来的意义 金融机构往来是指金融机构相互之间的资金账务往来。这是广义的金融机构往来的涵义。本章所述金融机构往来仅指金融企业与中央银行之间的资金账务往来以及金融企业跨系统之间的资金账务往来。 在我国多元化金融机构体制下,金融机构往来既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金融企业在处理资金收付业务时,若收、付款方在不同的金融机构开立账户,其资金收付会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金融机构,这就不可避免地要引起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账务往来。 我国中央银行作为“国家的银行”、“发行的银行”和“银行的银行”,要对金融企业的业务、经营风险等进行全面监管,并对金融企业进行宏观调控。由此制定了商业银行缴存存款、法定准备金缴存等规定。中央银行也为金融企业提供服务。如各金融企业营运资金不足时,可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贷款、再贴现或向同业办理拆借等。以上业务的处理过程就是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往来的过程。 可见,金融机构往来是现行金融机构体制和人民银行履行金融监管职能所必然产生的资金账务往来,它既是人民银行加强金融监管的重要手段,又是实现金融企业之间资金划拨和清算相互间资金存欠的工具。 金融机构往来,通过中央银行办理资金划拨并进行相应的核算和监督,既有利于中央银行对各金融企业的资金投向和信贷规模进行调节与控制,同时也有利于发挥各金融企业的职能作用,提高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益,调动各金融企业自主经营的积极性。这对于加强金融宏观控制,全面发挥金融企业的作用,搞活经济,促进商品生产的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

银行会计第六章金融机构往来与清算业务的核算

第六章金融机构往来与清算业务的核算 一、教学内容 本章涉及到金融企业与人民银行之间的往来、金融企业相互之间的往来。有的往来业务是人民银行加强信贷资金管理与进行金融监管所要求的,有的往来业务是由机构设置所决定的。 1、商业银行跨系统往来的核算。 2、商业银行与人民银行往来的核算。 3、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 二、教学要求 1、通过本章教学,要理解金融机构往来的意义及各项业务的往来关系。 2、掌握各项往来业务的核算手续。 第一节商业银行往来的核算 金融机构往来是指金融机构相互之间的资金账务往来。广义的金融机构往来包括同一金融企业内部各机构间的资金账务往来,不同金融企业跨系统机构间的资金账务往来以及金融企业与中央银行之间的资金账务往来。狭义的金融机构往来仅指金融企业跨系统机构间的资金账务往来和金融企业与中央银行之间的资金账务往来。本章所指为狭义金融机构往来。 在多元化金融机构体制下,金融机构往来既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首先,商业银行办理的结算业务,除一部分能在同一银行系统内实现资金划拨外,还有的要涉及不同的商业银行系统之间的资金划拨;其次,商业银行需相互融通资金,以调剂资金余缺;再次,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并实行信贷资金管理而引起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往来。可见,金融机构往来是商业银行由于执行货币政策、接受中央银行管理以及办理业务与经营的需要而产生的商业银行相互之间的往来以及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之间的资金账务往来。 一、商业银行跨系统汇划款项的核算 由于异地结算业务的收、付款单位不在同一地区,资金的划拨要通过两地的银行办理。有的业务发生在同一商业银行系统内,可通过本系统的联行往来处理。但也有大量的业务发生在不同的商业银行之间,属于跨系统结算,对于这种商业银行之间跨系统的汇划款项,一般做法是,规定一个限额(目前是50万元),汇划款项在此限额以上的,应通过中国人民银行清算资金和转汇(如通过电子联行往来处理),在此限额以下的,采取相互转汇的办法。在这里,主要介绍一下相互转汇的核算,它主要有三种情况: 1.汇出地为双设机构地区的处理 汇出地为双设机构地区是指在同一地区设有汇入行系统的银行机构。在这种情况下,应采取“先横后直”的方式办理转汇。即由汇出行根据客户提交的汇款凭证,按照不同系统逐笔填制转汇清单,并根据转汇清单汇总编制划款凭证,通过同城票据交换划转汇入行在当地的联行机构(即转汇行),转汇行收到汇出行转来的有关凭证,审核无误后编制联行报单,通过本系统的联行往来将款项划往异地汇入行,由汇入行为收款(或付款)单位入账。

第六章 金融机构往来的核算

第六章金融机构往来的核算 第一节概述 一、概念和内容 金融机构往来是指商业银行和商业银行之间、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之间,由于业务往来、资金划拨和结算等而引起的资金帐务往来。 包括与中央银行往来、同城票据交换和清算、同业往来三种。 二、核算要求和规定 1. 及时办理,加速资金周转。 2. 必须有利于中央银行对金融企业的资金控制。 单位委托的跨商业银行系统汇划款项和除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信实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招商银行、广东发展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8家银行以外的商业银行系统内50万元(含)以上的汇划款项,一律通过人民银行转汇并清算资金(见第二节问题六),为保证取消工行等大额转汇后中国人民银行及时掌握上述有关商业银行的大额支付信息情况,商业银行的行内部电子汇兑系统要和人民银行的大额支付统计分析系统实施连接,报送有关信息; 3. 商业银行到人民银行取款不得透支;同业拆借通过双方在人民银行的存款户办理转帐。 第二节与中央银行往来的核算 商业银行在日常经营中与开户中央银行主要有如下往来关系: (1)在当地中央银行开立存款户,将业务资金存入中央银行并与中央银行建立收支往来关系; (2) 商业银行要按规定的比率向中央银行缴存法定的存款准备金; (3) 商业银行上下级行处之间的业务资金调拨,可以通过开户中央银行汇拨; (4) 商业银行与其他商业银行的资金清算和系统内大额汇划款项要通过中央银行办理; (5) 商业银行的业务现金,要向中央银行发行库或发行保管库办理存取; (6)商业银行可以在核定的额度内向中央银行借入资金,商业银行按规定可通过中央银行办理资金拆入、拆出和再贴现; (7)商业银行可以接受中央银行的委托,办理中央银行的委托贷款业务; (8)商业银行经收的国家金库款必须缴存中央银行等。 一、会计科目 商业银行会计设置了 1.存放中央银行存款。性质为资产类,下设三个帐户:法定准备金户、财政性存款户(缴存中央银行财政性存款)、备付金户,后者经常用。借方记存款增加及收入的利息;贷方记存款减少及支付的利息,期末余额在借方,属于金融企业的现金资产。 2. 向中央银行借款。科目性质为负债类,取得借款记入贷方、到期归还记入借方,期末余额在贷方。 3.金融企业往来收入。损益类。贷方登记和中央银行往来、和同业往来的利息支出。冲减收入和期末结转本年利润时借方。 4.金融企业往来支出。性质为损益类,借方登记和中央银行往来、和同业往来的利息支出。冲减支出和期末结转本年利润时记贷方。

习题(第六章)

第六章银行机构往来的核算 一、填空题 1.商业银行为核算存入开户人民银行的业务资金收支及结存情况,需设置科目核算,该科目属于类科目。 2.商业银行向人民银行缴存的准备金分为和。 3. 商业银行于人民银行开设存款账户,应按照原则进行管理。 4. 不同商业银行之间相互交叉开户,须设置和科目。 5. 同城票据交换提出票据,可帮助客户完成主动付款业务。 6.同城票据交换,是同城有关行处之间,将的凭证票据,按规定的 集中在某一场所进行交换。 7. 中国现代支付系统包括和两个子系统。 8. 大额实时支付系统实行处理支付指令,清算资金。 9. 小额批量支付系统实行支付指令,清算资金。 10. 异地跨系统转划款包括、、等三种具体方式。 二、单选题 1.目前大型商业银行向人民银行缴存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比例为();缴存财政性存款准备金的比例为()。 A.16% B.15% C.14% D.100% 2.目前商业银行应由()向人民银行缴存法定存款准备金,由()向人民银行缴存财政性存款准备金。 A.二级分行 B.总行 C.各级经办行 D.一级分行以上机构 3. 商业银行总行向人民银行总行缴存存款准备金,人民银行总行按()进行考核。 A.年 B.月 C.旬 D.日 4.“存放同业”的科目性质属于()。

A.资产类 B.负债类 C.资产负债共同类 D.所有者权益类 5. 在票据交换中,发生超过当日最后一场交换提出时间受理的他行票据, 应使用()科目挂账。 A.××科目 B.待处理结算款项 C.其他应收款 D.其他应付 款 6.日终,某商业银行“同城票据清算”的余额结计在借方,本行直接清算 当日交换资金差额的分录为:()。 A.借:同城面票据清算贷:存中央银行存款 B.借:存中央银行存 款贷:同城票据清算 C.借:同城票据清算贷:存放系统内存款 D.借:存款系统内存 款贷:同城票据清算 7. 人民银行小额支付系统运行的工作时间为()。 A.周一到周五早9晚5 B.周一到周五24小时 C.全周早9晚5 D.7天×24小时 8. 人民银行大额支付系统运行的工作时间为()。 A.全年24小时 B.周一到周五 C.法定工作日 D.不确定 9. “先直后横再直”异地转划款业务方式,会进行()次同城票据 交换业务。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10. 在物理结构上,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的信息通讯以()为主,()备份。 A.邮政 B.地面通讯 C.卫星通讯 D.集中交换 三、多选题 1.下述业务中,属于商业银行与人民银行往来的业务有()。 A.与其他商业银行资金清算 B.商业银行业务现金的收支 C.拆 借资金 D.缴存存款准备金 E.转贴现 F.再贴现 2.下述业务中,属于同业往来的业务有()。 A.结算资金往来 B.资金拆借 C.转贴现 D.委托代理 3.下列会计科目中,属于资产类的有()。

(金融保险)第章金融机构往来业务

(金融保险)第章金融机构往来业务

第9章金融机构往来业务 >本章提要 金融机构往来体现了各金融机构之间在资金运作方面的关系。本章主要介绍了银行与中央银行、银行之间、同城票据交换的基本流程和账务处理。通过本章的学习,加深对再贷款和再贴现工具的理解,熟悉同业拆借的基本要求和同城票据交换、支票影像系统的基本原理,关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货币市场的运作,掌握各金融机构往来中的银行业务核‘算手续。 誓皇:!全壁垫塑堡查垫鲨 9.1.1金融机构往来的内容 金融机构往来是指银行与银行之间、银行与中央银行之间、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由于办理资金的调拨与缴存、款项的汇划与结算、资金的融通与拆借等原因而引起的资金账务往来。金融机构往来涉及的主体主要是三个,即中央银行、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往来内容包括:各银行与中央银行之间的往来、各银行之间的往来、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往来、中央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往来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往来等等。本章主要阐述银行为核心的金融机构之间的往来。 1.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往来 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往来,是指中央银行与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地方性商业银行之间由于资金融通、调拨、汇划款项等引起的资金账务往来。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往来的内容主要包括:各商业银行经收的国家金库款以及其他财政性存款按规定全部缴存中央银行;各商业银行吸收的一般性存款按规定比例缴存中央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以及超额准备金存款;商业银行营运资金不足时可向中央银行申请借款,包括再贷款、再贴现;各商业银行通过中央银行办理异地及跨系统资金汇划、同业间资金拆借、同城票据清算以及转贴现等业务。

第六章 金融机构往来的核算

第六章金融机构往来的核算 题1 ?某商业银行5月4日财政性存款各账户余额合计本期期末为750000元,上期期末为 835000元;一般性存款各账户余额合计本期期末为8761400元,上期期末为7476000 元,假设缴存比例7%,做该支行5月4日办理缴存存款准备金调整的会计分录。 应调整 财政性存款缴存额= 750000- 835000=-85000 一般性存款缴存额= ( 8761400- 7476000) *7%=89978 ?调整分录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备付金存款户85000 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财政性存款户85000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法定存款准备金户 90000 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备付金存款户90000 ?例题2 ?2006年3月5日,某行向中央银行申请100万元再贷款,期限3个月,于2006年6月5日到期, 利率为6.6?,试做出该行获得贷款时、归还时的会计分录。 ?答案 ?3月5日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1000000 贷:向中央银行借款—借款户 1000000 ?6月5日 借:向中央银行借款 1000000 借:利息支出-中央银行往来支出户 19800 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1019800 ?甲地农业银行需向同城工行拆借资金10万元,经人民银行批准,同意办理拆借手续,利率 为3%,期限为15天。 ?要求分别作市农行、市工商行的会计分录。 ?答案 ?工行-拆出行拆出资金时: 借:拆出资金——农行户 100000 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备付金存款100000 ?农业银行-拆入行拆入资金时: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备付金存款100000

金融机构往来

金融机构往来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金融企业吸收存款的增减变化,按照法定比例计算保留在人民银行的准备金是( C )。 A、备付金 B、支付准备金 C、法定准备金 D、风险准备金 2、金融企业总行或总部开立的准备金存款账户属于( D )。 A、备付金存款账户 B、法定准备金存款账户 C、支付准备金存款账户 D、备付金和法定存款准备金合一账户 3、为使人民银行对法定存款准备金进行考核,金融企业在( D)自上而下编制并由法人统一汇总一般存款余额表,报送法定存款准备金开户的人民银行。 A、每旬末日营业终了 B、每5日末营业终了 C、每月末日营业终了 D、每日营业终了 4、金融企业吸收的财政存款,应(A )缴存人民银行。 A、全额就地 B、按10%由分行汇总 C、按10%集中总行 D、由总行全额 5、参加票据交换的行处轧算的票据交换应收差额是( A )。 A、提出提入的应收款票据大于提出提入应付款票据 B、提出应收款票据大于提出应付款票据 C、提出应付款票据大于提出应收款票据

D、提入应收款票据大于提入应付款票据 6、金融企业同业拆入的资金可以用于( C )。 A、发放贷款 B、购买固定资产 C、清算票据交换差额 D、归还中央银行贷款 7、下列引起金融企业在人民银行的准备金存款账户余额减少的业务有( A )。 A、归还再贷款 B、货币回笼 C、调减财政存款 D、取得再贴现 8、金融企业法人机构的准备金存款要求( C )。 A、日间允许透支 B、月末不得低于法定准备率 C、日终不得低于法定准备率 D、日终不得透支 二、多项选择题 1.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的种类包括(ABDE )。 A.年度性贷款 B.季节性贷款 C.同业拆借 D.贴现 E.日拆性贷款 2.下列属于金融企业以票据为基础进行的融资业务是(CD )。 A.向客户办理抵押贷款 B.向客户办理质押贷款 C.将客户贴现的未到期商业汇票向中央银行办理再贴现

(整理)八金融机构往来业务处理.

项目八金融机构往来业务处理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金融企业活期存款的增减变化,按照法定比例计算保留在人民银行的准备金是()。 A.备付金 B.支付准备金 C.法定准备金 D.风险准备金 2.为使人民银行对法定存款准备金进行考核,金融企业在()自上而下编制并由法人统一汇总一般存款余额表,报送法定存款准备金开户的人民银行。 A.每旬末日营业终了 B.每5日末营业终了 C.每月末日营业终了 D.每日营业终了 3.金融企业吸收的财政存款,应()缴存人民银行。 A.全额就地 B.按10%由分行汇总 C.按10%集中总行 D.由总行全额 4.参加票据交换的行处轧算的票据交换应收差额是()。 A.提出提入的应收款票据大于提出提入应付款票据 B.提出应收款票据大于提出应付款票据 C.提出应付款票据大于提出应收款票据 D.提入应收款票据大于提入应付款票据 5.金融企业法人机构的准备金存款要求()。 A.日间允许透支 B.月末不得低于法定准备率 C.日终不得低于法定准备率 D.日终不得透支 6.某商业银行本次缴存存款时,财政性存款余额为1 360万元,上次财政性存款余额为1 352万元,则本次应( )。 A.调增8万元 B.调增1万元 C.不足10万元,不予调整 D.调减8万元 7.某商业银行本次应调增财政性存款45万元,调增一般性存款15万元,该行备付金存款账户余额为15万元,则该行应( )。 A.缴存财政性存款15万元,欠缴财政性存款30万元,欠缴一般性存款15万元 B.缴存一般性存款15万元,欠缴财政性存款45万元 C.待调入资金后,一次补缴 D.缴存一般性存款8万元, 缴存财政性存款7万元 8.对欠缴存款的罚款,商业银行应使用( )科目核算。 A.营业外支出 B.利息支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