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岛科技大学考研历年真题之考研历年真题之海洋化学2008--2012年考研真题

青岛科技大学考研历年真题之考研历年真题之海洋化学2008--2012年考研真题

青岛科技大学考研历年真题之考研历年真题之海洋化学2008--2012年考研真题

中国海洋大学大学物理试题及答案

中 国 海 洋 大 学 命 题 专 用 纸(首页) 学年第 2学期 试题名称 : 大学物理III2-B 共 2 页 第1页 专业年级: 学号 姓名 授课教师名 分数 题1:有三平行金属板A,B,C,面积均为200cm 2,A 和B 相距 4.0mm,A 和C 相距2.0mm 。B,C 都接地,如图所示。如果A 板带正电-7C ,略去边缘效应,问B 和C 板的感应电荷各是多 少?以地的电势为零,则A 板的电势是多少?(15分) 题2:简述平面电磁波的特性。(15分) 题3:用波长为590nm 的钠光垂直照射到每厘米刻透镜有5000条缝的光栅上,在光栅后面放置焦距为20cm 的会聚。试求(1)第一级与第三级明条纹的距离;(2)最多能看到第几级明条纹;(3)若光线以入射角30度斜入射,最多能看到几级明纹? (15分) 题4:在康普顿散射中,入射光子的波长是,反冲电子的速度为0.60c (c :光速),求散射光子的波长和散射角。(15分) 题5:如图所示一玻璃三棱镜,折射率为n=,设光在棱 镜中不被吸收。问(1)何种偏振光在何种条件下可以完 全入射棱镜?(2)若入射光束从棱镜右侧折射出来,其 强度保持不变,则棱镜的顶角是多少?(15分) 题6:已知粒子在一维矩形无限深势阱中运动,其波函 数为:(15分) ()a x a x 23cos 1πψ= (-a

中国海洋大学2017年《物理化学C》考试大纲

中国海洋大学2017年《物理化学C》考试大纲物理化学C 一、考试性质 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专业课考试科目。 二、考试目标 本课程考试的目的是考查学生对物理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以及应用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形式 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四、考试内容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热力学概论,热和功,热力学可逆过程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内能函数,焓,热容,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实际气体,热化学,赫斯定律及热效应的计算,反应热与温度的关系-基尔霍夫定律。 (二)热力学第二定律 卡诺循环,热力学第二定律,熵的概念,克劳修斯不等式与熵增加原理,熵变的计算,亥姆霍兹自由能和吉布斯自由能,变化方向和平衡条件,几个热力学函数间的关系,热力学第三定律和规定熵值。 (三)溶液-多组分体系热力学在溶液中的应用 溶液及其组成的表示法,多组分体系中物质的偏摩尔量和化学势,稀溶液中的两个经验定律,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化学势,理想溶液和稀溶液,稀溶液的依数性,吉布斯-杜亥姆公式和杜亥姆-马居耳公式,非理想溶液,分配定律。 (四)相平衡 相律,单组分体系的两相平衡-热力学对单组分体系的应用,单组分体系的相图,二组分体系的相图及其应用。 (五)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的条件和化学反应亲和势,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和等温方程式,平衡常数的表示式,复相化学平衡,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温度、压力及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近似计算。 (六)电化学 法拉第定律,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行为、离子迁移数、电导,德拜-休克尔极限公式,可逆电池电动势、

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分析化学期末试题

2006-2007学年第 1 学期 试题名称 : 分析化学 共 4 页第 1 页 专业年级: 学号 姓名 分数 请将所有题目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卷面上结果无效!! 一、 选择题(20分) 1.从精密度好就可断定分析结果可靠的前提是() A.随机误差小 B.系统误差小 C. 平均偏差小 D. 相对偏差小 2.下列结果中有效数字位数为四位的是() A. [H+]=0.0003 mol?L-1 B. pH=10.42 C. w(MgO)=19.96% D. 4000 3.H3PO4的pKa1~pKa3分别为2.12、7.20、12.36,pH=7.30的H3PO4溶液其主要形式为() A H2PO4-- HPO42- B HPO42- C H2PO4- D HPO42--PO43- 4.下列混合液能出现两个滴定突跃的是() A H2C2O4-HAc B HCl-HF (pKa=3.18) C HCl- H3PO4 (pKa1~pKa3见上题) D HCl-H2C2O4 (H2C2O4,pKa1=1.22,pKa2=4.19;HAc,pKa=4.74) 5.以下各类滴定,当滴定剂和被滴定物质浓度均增大10倍时,滴定突跃范围增大最多的是() A HCl滴定弱碱 B EDTA滴定Ca2+ C Ce4+滴定Fe2+ D AgNO3滴定NaCl 6.用氧化还原法测定钡的含量时,先将Ba2+沉淀为Ba(IO3)2,过滤,洗涤后溶解于酸,加入过量KI,析出I2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则BaCl2与Na2S2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2 B. 1:12 C. 1:3 D 1:6 授课教师 任景玲 命题教师或命题负责人 签 字 任景玲 院系负责人 签 字 年 月 日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化学考研真题剖析

2013年以来,815物理化学A(以下简称物化)成为了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考研所有专业的必考科目。因此不论报考海大化院的什么专业,815物理化学A是重中之重!下面结合相关考研政策和出题变化,以及个人以往的备考经验, 简单介绍下相关备考经验。 1 重要变化 主要有3点,在考试科目安排方面,化工方面专业的考查科目由原来的816物理化学B换成了815物理化学A,815物理化学A成为了海大化院考研必考科目之一;在指导方式方面,由原来的公布参考教材变成了考试大纲;而在具体的出题范围方面,则增加了实验部分20分,其中选择题和实验论述题各10分。 2 备考资料 真题考点分析和考纲、真题(包括答案)、教材及其课后习题、教材课件、其它教辅、习题等详细的专业课备考资料及其复习方法在博文《2014考研专业课5大备考资料及其使用方法—以中国海洋大学分析化学(海洋化学)考研为例》 里面已经详细说明了,就不赘述了。 真题、考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不必多说。在这儿就指定教材这一块儿做一个详细说明。最经典的教材教辅组合如下: 前两本书是学校原来在招生专业目录里的指定教材,是整个考研复习(特别是基础复习阶段)的核心,最后一本书中有许多考研原题,是物理化学复习的重要参考资料,我在很多文章里面都反复强调过,一定要重视!

3 考点分析 考纲里面的考点我就不赘述了,大家自己去研招网下载了看看就知道。考纲的缺点在于其中只有逐个罗列的知识点,往往覆盖面较宽泛,令考生难以把握主次,很难仅通过考纲来合理分配复习的时间、精力。所以,在此我简单介绍一下物化历年真题中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比重。下面的分数是通过将历年真题(2000-2012)中相应题目的对应分值进行统计分析之后得到的,大家也可以自 己试着统计看看。 其中A气体、热力学部分(教材第1、2、3章)考察40分左右;B溶液部分(教材第4章)考察20分左右;C平衡部分(教材5、6章,包括相平衡和化学平衡)考察23分左右;D电化学部分(教材第8、9、10章)考察32分左右;E动力学部分(教材11、12章)考察26分左右;F其他包括统计热力学(2-4分,第7章)、表面物理化学、胶体等部分(10-20分,第13、14章)。 在统计过程中,除了知道各部分的分数比重之外,每部分的重要知识点也会一目了然,因此,强烈推荐考生们能花个1-2天左右的时间好好分析统计一下真题(或者直接找份物化的真题考点分析看看),对于快速锁定考点、高效备考,有莫大 的好处! 4 复习策略 815物理化学A的复习可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具体方法如下: 4.1 基础阶段 一般考生在复习之前都有一定的物化基础,因此建议在复习之前就对真题进行统计分析。本阶段在初步分析了真题之后,进行教材的第一遍系统复习,以教材和《物理化学学习指导》为主,首先打开课本目录,明确重要章节之后,以章为单位,先看教材,边看边做笔记(最好用逻辑图的方式),如果有课件也可以结合相应章节的课件进一步梳理知识点,便于考生更好理解教材、把握复习要点;看完教材后做本章的习题巩固,做题过程中有生疏的知识点可返回看教材;小循环滚动复习,逐渐由点到面,在扫清考纲要求知识点的同时逐步形成知识框架。 4.2 强化阶段 第一遍以课本为主线,而第二遍则以习题为根本。强化阶段以习题为主,该阶段前期复习教材时,也可以以章为单位(或者以知识模块为单位,如物化中分热力学、溶液、平衡、动力学等模块,每个模块又包括相应章节),迅速看完课本后重点重复做课后习题,多做几遍,在做题过程中要善于总结每道题目考查的知识 点和解题步骤,最好能说出个123来。 该阶段后期,教材已经复习完了(2-3遍),对整体知识较为熟悉,且形成整体知识框架,可以开始做真题(按照2013-2000年的顺序来做,真题年份越近越具有参考价值),多做几遍,越多越好,熟悉真题的知识点和考查方式。做真题的时候同样需要善于总结,熟悉每道真题考查的知识点和解题步骤,揣摩出题意图。 4.3 完善阶段

中国海洋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中国海洋大学2007-2008学年第2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授课教师命题教师或命题负责人签字 王燕华、侯进 2008 年6 月3 日 院系负责人签 字年月日 共 6 页第 2 页

5. (0681) 欲制备pH = 9.95的缓冲溶液,其中NaHCO 3和Na 2CO 3的物质的量比应为:…(C ) (K a (H 2CO 3) = 4.4 10-7,K a (HCO 3-) = 5.61 10-11) (A) 2 : 1 (B) 1 : 1 (C) 1 : 2 (D) 1 : 3.9 103 6. (3660) 在Mg(OH)2饱和溶液中加MgCl 2,使Mg 2+ 浓度为0.010 mol ·dm -3 ,则该溶液的pH 为 (K sp (Mg(OH)2) = 1.8 10-11 )……………………………………( C ) (A) 5.26 (B) 8.75 (C) 9.63 (D) 4.37 7. (3798) 有一原电池: Pt │Fe 3+(1mol ·dm -3),Fe 2+(1mol ·dm -3)‖Ce 4+(1mol ·dm -3),Ce 3+(1mol ·dm -3 )│Pt 则该电池的电池反应是………………………………………………… (B ) (A) Ce 3+ + Fe 3+ = Ce 4+ + Fe 2+ (B) Ce 4+ + Fe 2+ = Ce 3+ + Fe 3+ (C) Ce 3+ + Fe 2+ = Ce 4+ + Fe (D) Ce 4+ + Fe 3+ = Ce 3+ + Fe 2+ 8. (6746) 电极反应ClO 3- + 6H + +6e = Cl + 3H 2O 的 m r G ?= -839.6 kJ ·mol -1, 则 ?(ClO 3-/Cl )= …………………………………………………( A ) (法拉第常数F=96500C/mol ) (A) 1.45 V (B) 0.026 V (C) 0.052 V (D) -0.05 V 9. (3717) 根据铬在酸性溶液中的元素电势图可知, ?(Cr 2+/Cr)为………………………… ( B ) Cr 3+ ───── Cr 2+ ───── Cr (A) -0.58 V (B) -0.91 V (C) -1.32 V (D) -1.81 V 10. (3971) 下列量子数组合,不能作为薛定谔方程合理解的一组是……………( C ) n l m (A) 5 3 -3 (B) 3 2 0 (C) 4 4 2 (D) 2 1 -1 11. 以莫尔法滴定Cl -时,指示剂为………………(A ) (A)K 2CrO 4 (B )铁铵矾 (C )荧光黄 (D)二苯胺 12. (4251) 下面四种表述中正确的是------------------------------------------------( C ) (1) 分析结果与真实值之间差别越小,准确度越高 (2) 分析结果与平均值差别越小,准确度越高 (3) 精密度是分析结果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 (4) 精密度是几次平行测定结果相互接近的程度 (A )1,2 (B)3,4 (C)1,4 (D)2,3 13. (2756) 在一定酸度下, 用EDTA 滴定金属离子M 。当溶液中存在干扰离子N 时, 影响滴定剂总副反应系数大小的因素是 -----------------------------------------------------( ) (A) 酸效应系数Y(H) (B) 共存离子副反应系数Y(N) (C) 酸效应系数Y(H)和共存离子副反应系数Y(N) (D) 配合物稳定常数K (MY)和K (NY)之比值 14. (2112) 为标定HCl 溶液可以选择的基准物是 ---------------------------------------( B ) (A) NaOH (B) Na 2CO 3 (C) Na 2SO 3 (D) Na 2S 2O 3 15. (1106) 摩尔吸光系数()的单位为--------------------------------------------------( B ) (A) mol/(L ·cm) (B) L/(mol ·cm) (C) mol/(g ·cm) (D) g/(mol ·cm) -0.41 V -0.74 V

青岛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试题

一. 判断题(10分,每题1分): 1. 反应进度与选用何种物质计算有关,和反应方程式的写法无关。 ( ) 2. 热力学第二定律规定,在绝对零度时,任何理想晶体的熵值为零。 ( ) 3. 在等温、等压的封闭体系内,不做非体积功的前提下,任何趋向于能量降低、混 乱度增大的反应都能够自发进行。 ( ) 4.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体积的容器中放入一定量的NH 4Cl 发生分解反应: NH 4 Cl (s) NH 3 (g) + HCl (g),加入惰性气体会增大总压,因此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体系中各气体的分压也将增大。 ( ) 5. 反应速率常数不只受反应温度的影响,也受催化剂的影响,但和反应物的浓度无 关。 ( ) 6. 在酸碱滴定中使用的双指示剂法就是将两种指示剂配制成一份使用,利用指示剂 颜色之间的互补作用,使滴定终点时的颜色变化更加敏锐。 ( ) 7. 因为BaSO 4的sp θK 比BaCO 4的sp θ K 小,所以不能通过与NaCO 3溶液作用将BaSO 4 转化为BaCO 4。 ( ) 8. 测定2θ Zn /Zn ?+ 的原电池符号可以写成: (-)Zn│Zn 2+ (0.1 mol·L -1)‖H + (0.1 mol·L -1)│H 2(101.325 kPa ),Pt (+) ( ) 9. 因为2θCl /Cl 1.36V -=?,22θ MnO /Mn 1.23V +=?,由此说明MnO 2不能氧化HCl 而生成Cl 2。 ( ) 10. 氧化还原指示剂本身也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其氧化型和还原型的颜色明显 不同。例如,在间接碘法中使用的可溶性淀粉就是这种类型。 ( ) 二. 填空题(30分,每空1分): 1. 已知AgBr 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100.4 kJ·mol -1,请用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298.15 K ,标准状态下AgBr (s )的生成反应 。 2. 已知反应1. C (石墨,s) + O 2 (g) = CO 2 (g) θ r m ΔH (2) =–393.5 kJ·mol -1 2. CO (g) + 1/2 O 2 (g) = CO 2 (g) θ r m ΔH (3) =–283.0 kJ·mol -1 求反应C (石墨,s) + 1/2 O 2 (g) = CO (g)的θ r m ΔH = 3. 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首先取决于反应物的本性,除此之外,反应速率还与反应物的 , 与 等因素有关。 4. 化学平衡具有的两个特点一是 ,二是 。 5. 已知H 2S 的两级离解常数分别是a1a2 θθ K , K NiS 的溶度积常数为sp,NiS θK ,反应Ni 2+ + H 2S = NiS↓+ 2 H + 的平衡常数θ=K 。 6. 测定SiO 2 的质量分数,得到下列数据:28.62%,28.59%,28.51%,求平均值 = ,相对平均偏差= 。 7. 衡量弱酸酸性强弱的指标是 ,当该指标的数值越大,说明该酸的酸性越 (强或弱)。 8. 写出NH 4HCO 3水溶液的质子条件式: 。 9. 已知H 3PO 4的a1p K θ= 2.16 , a 2p K θ= 7.21,a3p K θ= 12.32。 则24H PO -的 b p K θ = 。用0.1000 mol · L -1 NaOH 滴定等浓度的H 3PO 4有 个滴定突跃,第一化学计量点的pH= 。 10. 取一定量的混合碱试样(NaOH 、NaHCO 3和Na 2CO 3),用HCl 标准溶液滴定, 用酚酞作指示剂,终点时消耗 HCl 溶液24.32 mL ;另取一份等量试样用甲基橙作指示剂,终点时消耗 HCl 溶液48.64 mL 。混合碱的组成为 。 11. 用 作指示剂的银量法称为莫尔法。 (工科超纲) 12. 重量法测Al 的含量,已知M Al =26.98,2 3 Al O 101.96=M ,则铝的换算因数F = 。(工科超纲) 13. NH 4NO 3中N 的氧化数分别是: 和 。 14. 一般情况下,MnO 4- 氧化Cl -的速度会很慢,但在溶液中存在Fe 2+,MnO 4-氧化 Cl -的速率会 (加快或减慢)。 15. 在0.5 mol·L -1 H 2SO 4 介质中,用0.1000 mol·L -1 Ce(SO 4)2溶液滴定20.00 mL 0.05000 mol·L -1 FeSO 4溶液,化学计量点时体系的平衡电势= ? 已 知:32Fe /Fe 0.679V ++'?=,43Ce /Ce 1.4587V ++ '?=

海洋物理化学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海洋物理化学”是海洋化学专业的必修课程,是海洋化学学科的理论体系,并可指导海洋化学的应用与实践,对海洋化学专业本科生的知识框架搭建具有重要的作用。该课程内容包括液态水的结构、海水状态方程式、海水热力学基础、离子水化作用、离子-离子相互作、海水中的离子平衡、海水的物理化学性质、Pitzer理论在海水物理化学中的应用和海洋中的界面化学作用等,这些内容对于理解海洋化学过程的本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该课程理论性强,属于海洋化学学科的理论核心,需要在海洋化学其他课程已经开设的基础上设立。对学生基本知识的要求较高,要求学生在掌握了相关前期课程,并已经对海洋化学学科有了基本知识积累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学习该课程。 2.设计思路: 海洋化学是海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内容非常广泛,例如:海水的组成、海水中物质的分布,存在形式和迁移变化规律,水体和大气的作用,海洋沉积物和间隙水的化学,河口化学,海洋中各种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环境保护以及物理海洋,海洋生物和海洋地质等环境因子与海洋化学的关系等。这些内容对于海洋经济的 - 1 -

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与海洋科学相关领域的关系也极为密切。 海洋化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必须有自己的理论体系。海洋物理化学就是海洋 化学的理论核心,它应用物理化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研究海洋中的化学问题和生 物地球化学过程。物理化学的研究范畴很广泛,但其在海洋体系中的应用,目前还受 到研究方法、研究条件等多方面的限制。该课程鉴于目前海洋物理化学的研究深度, 重点讨论海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海水体系的物理化学问题,即海水的物理化学, 对于涉及到海洋体系的其它一些重要的界面,如海洋——陆地界面,海洋——大气界 面,海洋——悬浮颗粒物界面,海洋——生物界面等,在本书中只做简单介绍。借助 于基本理论的讲解,激发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探索,培养学生对基础理论研究的兴趣。 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I、分析化学I、海洋学、海水分析化学、物理化学I、化学 海洋学等。本课程是以上课程在海洋化学中的理论综合,也是以上基础课程的理论提升,内容和要求各有侧重、联系密切。海洋物理化学跟以上所有课程一起,组成了海 洋化学本科生完整的知识构架。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一些海洋物理化学的基本理论,对一些复杂的理论有初步的认识,并要求学生能够将学到的这些基本理论应用到海洋化学的研究中去,能够解释一些海洋化学现象;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充分利用已有文献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善于总结并敢于课堂展示。到课程结束时,学生应能: (1)对海洋化学理论体系有清晰的认识,掌握基本的海洋物理化学课程内容; (2)提高海洋化学理论化水平,将课堂内容与文献资料相结合,充分利用课堂讨论,激发学生思考能力,发现并总结海洋化学理论体系最新的进展,并可以用理论解 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3)针对实际问题开展小组研究(包括问题提出、查阅资料、解决问题、归纳总 - 1 -

2006年中国海洋大学分析化学考研真题

2006年中国海洋大学分析化学考研真题一、填空题

7在分光光度法中,吸光体系有时会偏离朗比定律,以下因素中与偏离朗比定律无关的是∶A.谱带较宽B.分析体系颜色较 C.有色物质具有互变异构体 D.光路系统有散射光 8、在重量分析中,洗涤无定形沉淀的洗涤液应该是∶ A.冷水 B.含沉淀剂的稀溶液 C.热的电解质溶液 D.热水 9、滴定分析中,滴定管读至毫升小数点后第二位值的误差属于∶ A.过失误差 B.操作误差 C.系统误差 D.随机误差 10、使用气相色谱仪时,有下列几个步骤∶1.打开桥电流开关∶2.打开记录仪开关;3. 通载气∶4.升柱温及检测器温度;5.启动色.仪开关。则下列哪个次序是正确的? 1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光谱法都属原子光谱,其仪器结构相似,即光源、原子化器和检测器都置于主光路上 B.对可逆过程,氧化态物质的阴极波和还原态物质的阳极波将显示相同的半波电位 C.气相色谱法可用于具有生物活性物质的分析和纯化 D.利用原子发射光谱法进行矿石的定性和半定量分析宜选用交流电弧光源 三、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驰豫 (2)共振线 (3)还原波 (4)气-液包 (5)分子荧光 四、简答(共30分,每题10分) 1、有一硅酸盐试样,经分离Si、Ca、Mg 后,得一只含FelⅢD)、T(IV)、AII)的HCI 溶液,试设计测定Fe、T、AI含量的分析方案(要求∶写明主要步骤和重要条件,如酸度、指示剂和掩蔽剂等。) 2、请比较电位分析法、极谱分析法和库仑滴定法中电流的相对大小,并指出每种方法中决定大小的因素和该方法是否需要搅拌, 3、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后,产生的苯胺、硝基苯等爆炸污染物流入松花江中,环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考试试卷

2011年度《大学物理I2》(《热学》)期中考试试卷 1.一热平衡系统的华氏温度值与它的绝对温度值相同,问该系统的温度是多少摄氏度?2.用一活塞式抽气机将体积为V0的钟罩中的空气从压强p0抽至p1需要T分钟,已知抽气过程中温度不变,电机的转速为R转/分钟,求出抽气机的抽气速率(即每分钟抽出空气的体积)。 3.将1mol范德瓦耳斯气体中的(a)体膨胀系数α,(b)压强系数β,(c)等温压缩系数κ用方程中的参数a、b表示出来。 4.单位时间穿过单位核反应堆面积的中子个数为J=4x1016/(m2s), 该中子系统的温度为300K,并服从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求出中子的数密度n及压强P。 5. 体积为V的容器储有气体,气体从器壁上面积为A的小孔逸出。设气体逸出后即被抽走 而无法返回并设温度不变,求出容器内气体的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6. N个假想气体分子其速率分布如图所示,f(v)为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函数,f(v)在v>5v0 时为0。(a)根据N和v0求出a;(b)速率在2v0和3v0间隔内的分子数为多少?(c)速率在2v0和3v0间隔内的分子的平均速率是多少? 7.证明由N个粒子组成的气体系统,不管其速率分布函数f(v)的具体形式如何,其平均速率不会大于访均根速率。 8.气体分子为刚性4原子分子,处于四面体的四个顶点,(a)求出这种分子的平动、转动和振动自由度分别是多少?(b)温度为T时,该种分子的平均能量是多少? 9.证明压强与黏度系数之比近似地等于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的碰撞次数。 10. 已知空气的导热系数κ0=5.6x10-3/(m s K),玻璃的导热系数κ1=0.016/(m s K)。(a)当室内温 度为20o C,室外温度为-20o C,窗玻璃厚度3.0mm,这时外流热流J=?(b)保持上面的有关参数,但现在用所给的玻璃作了双层玻璃窗,两层玻璃之间有7.5cm厚的空气层,求出这时从房间内传出的热流J’。 第6题图

青岛科技大学化工专业实验题目及答案

一、填料塔轴向混合特性的测定 1. 用当量直径表示的彼克列数:P ed=P e d H 2. 什么是Marangoni效应?什么是Taylar不稳定? ①Marangoni效应:在相界面上由于浓度的不完全均匀,因此界面张力也有差异。这样,界面附近的流体就开始从张力低的区域向张力高的区域运动,正是界面附近界面张力的随机变化导致相界面上发生强烈的漩涡现象。这种现象称作Marangoni效应。 ②Taylar不稳定:除了相界面张力会导致流体的不稳定以外,一定条件下密度梯度的存在,界面处的流体在中立场的作用下也会产生不稳定,即所谓的Taylar不稳定。这种现象对界面张力导致的界面对流有很大的影响。 2. 微机采集数据应注意什么? 每改变一次水流量,稳定10min后才能采集数据,微机采集数据个数控制在160~200个之间,并在整个实验中保持不变。 3. 加入示踪剂原则: 示踪剂除了不与主流体发生反应外遵循以下原则:①示踪剂应与主流体溶为一体,两者应具有尽可能相同的物理性质②示踪剂浓度低时也能检测③不能发生一相转移到另一相中④示踪剂本身应具有或易于转变为电信号光信号的特点,从而能够在实验中直接使用现在仪器或计算机采集数据,以提高实验的速度与精度。 流体流量对Pe的影响:流量增大时Pe随之减小,成反比关系。 4. 填料塔顶部的电磁阀的作用是什么? 注入示踪剂、引入自来水冲洗示踪剂管路。

5. 塔底部的电导电极的作用? 将不同时刻通过电极的NaCl溶液的c(t)转换为毫伏级直流电压信号。 6. 本实验采用什么法加入示踪剂?在流体的什么地方测定示踪剂的浓度? 脉冲示踪法,在系统的出口处。 二、液液传质系数的测定 1. 自行设计液液传质系数测定实验的实验步骤,并注明注意事项。 ①清洗仪器②配料。注意先加入较重的一相,调节界面环中心线的位置与页面重合,再加入第二相③启动搅拌。调节转速到预定值,保证整个过程中处于同一流动条件下,搅拌约30min,使两相饱和④加入一定量醋酸⑤各相浓度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同时取样⑥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各相的浓度。【+2. 注意事项】 2. 简述液液传质系数测定的实验注意事项。 ①丙酮清洗仪器②加料时不要将两相位置颠倒③启动搅拌应持续一段时间,使两相相互饱和④实验过程应保证转速一致,以保证在整个过程处于统一流动条件下。 3. 在液液传质系数实验测定中,产生界面现象和界面不稳定的原因有: ①界面张力梯度导致的不稳定性②密度梯度引起的不稳定性③表面活性剂的作用 4. 液液传质系数测定实验中,“相内全混,界面无返混”的意思是? 相内全混,界面无返混”是一种理想流动状况,明显改善了设备内流体力学条件及相际接触面积对测定传质系数的影响因素,不存在单液滴技术中因液滴的形成与凝聚而造成端效应的麻烦。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化学2005—2006年期末考试试题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化学2005—2006年期末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共20分) 1、当接触角时θ_________90O,固体不为液体所润湿。(填>,< 或=) 2、?P1和?P2分别代表平面液体和凹面液体下的附加压力,则?P1______?P2。(填>,< 或=) 3、在AgNO3溶液中加入稍过量KI溶液,得到溶胶的胶团结构可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gI)m·n I-·(n-x) ·K+]x-·x K+ 4、雾属于分散体系,其分散介质是:_______气体______。 5、质量摩尔浓度为m的H3PO4溶液,离子平均活度系数为γ±,则溶液中H3PO4的活度a B为:_____ 27m4γ±4 _______。 6、已知298K时,(NH4)2SO4、NaOH、Na2SO4的Λ∝分别为3.064 ×10-2、 2.451 ×10-2、2.598 ×10-2 S·m2·mol-1,则NH4OH的Λ∝为:________2.684 ×10-2________。 7、25℃时,反应2H2S + SO2 = 3S↓+ 2H2O达到平衡时,其平衡常数为 _______3.25 ×101-11_________。(已知25℃时,E (S/H2S) = 0.14 V, E (SO2/S) = 0.45V) 8、可逆电池必须同时满足的2个条件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列两图的四条极化曲线中分别代表原电池的阴极极化曲线和电解池的阳极极化曲线的是:_____1、3________。 4、等量的0.05 mol·kg-1的LaCl3水溶液及0.05 mol·kg-1的NaCl水溶液混合后,溶液的离子强度I = _________ 0.175 mol·kg-1________。 二、选择题(共20分) 1、已知反应H2 ( g ) + ?O2 ( g ) =H2O ( l ) 的Δr G m = -237.19 kJ·mol-1,则在25℃时极稀硫酸的分解电

2021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分享一下我的一些复习经验: 英语 英语的话,当你看到这个帖子的时候,你就该准备了。 ⑴单词 英语的单词基础一定要打好,如果单词过不了关,那你其他可以看懂吗?单词参考书可以用《一本单词》,到考前也不能停止的。我的单词并没有背好,导致英语后来只有60+,很难过… ⑵阅读 阅读分数很高,所以一定要注重,可以听蛋核英语公众号的名师讲解。阅读最重要的是自己有了自己的方法,考研英语很bt,和四六级是完全不同的!大家肯定都听说过,所以你要做bt里的超级战斗机,请大家加油↖(^ω^)↗阅读暑假就可以开始做了,真题可以用《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版》,要反复摸索,自己安排好时间。 ⑶作文 作文我是跟着木糖英语公众号走的,觉得用处很大,谨记踏踏实实写作文,不要到头来依靠模板,模板自己可以整理出来,但也请高大上一点,语法什么不要错误。字体也要写的好看一点,一定有帮助的。 ⑷完型 分值小,做题时放在最后做,实在没时间做,全选A也会有分数。当然平时可以多练习,不至于到时候慌乱。 ⑸新题型 新题型今年超级简单,但是有时候会难,大家平时也要多加练习。 ⑹翻译 翻译一般得分都很低,尽力去练习,遵循“信达雅”原则。 政治 我用的复习资料是李凡《政治新时器》系列。政治学习可以不用太早,因为容易忘,一般是大纲出来以后开始复习,在暑假如果学英语学累了,也可以选择听一些老师讲的政治网课,有的老师讲的很有意思,完全不会觉得而在背东西,就是在讲故事一样的。到了大纲出来以后,你就要开始了解知识体系了。政治不

能掉以轻心,我听很多人说他们裸考都能考五十多,我觉得如果完全什么都没学的话是不可能取得较为满意的分数的,特别是你的报考院校是较好的大学的时候,你不能有任何一门课拖后腿,政治过线很简单,可是要让它拉分就有难度了。政治最为重要的是选择题,大题分数都拉不太开,因为大家都背了,但是选择题,尤其是多选题,特别拉分。你一道大题十分,一个大题最少两个小题,一小题五分,你还不可能拿满分,而一个多选就两分,你最对了,别人做错了,你们一个多选的分差就是四分,所以选择题一定好好好重视,不要只背大题,不顾选择题。 关于专业课我下面给出一份粗略的复习时间表。 6月初 过第一遍专业课,自己做笔记。按照我的经验,第一遍看书基本上是抓瞎,毕竟本科四年完全没接触过这类专业书籍,可能接触过,不过完全没印象。那么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首先深呼吸放松,安慰自己反正不是我一个人,毕竟跨考的不少,然后采取正确的合适的读书方法:首先看大纲,这几年大纲都没有变化,大家买一本上一年的大纲就可以,看大纲对应的科目的大标题,根据大标题揣摩每一具体科目究竟围绕哪些内容展开的,接下来看对应的书目,看书的目录和前言,大家不要不拿豆包不当干粮,目录和前言会清楚明白地告诉你这本书的主题、指导思想、框架和大体的内容,想一想这些内容为什么会出现在这本书里,这些目录之间有什么关联,这些内容有什么异同点,弄清楚这些,一本书的精髓就领略到了,现在应该不至于抓瞎了。 然后,一个章节一个章节仔细地看,先看大的标题,接着看二级标题,接着看三级标题,然后看具体内容,遇到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就动手画一画写一写记一记,btw,这里帮助大家预习一下新知识,这几种方法分别对应着复述策略和精细加工策略,是超级棒的阅读技巧,大家再以后的学习中要学以致用。大家看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理解,现在这个时间不理解,以后就没有机会了,做真题的大题时尤其需要理解加上自己的阐述。这样差不多三个月的时间,要争取看完第一遍书,过程简直。这里就不吓唬大家了。 6月初-8月初 缩短一个月的时间,按照第一遍看书的方式过完第二遍书。大家千万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往后做真题时会发现,选择题里会有一道两道三道题目考察的就是

青岛科技大学基础化学B

. 选择题(单选, 共27分每空1.5分)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系的焓等于恒压反应热。 B. 体系的焓等于体系的热量 C. 体系的焓变等于恒压反应热。 D. 最稳定单质的焓值等于零. 2. 在标准状态下热力学数据不为零的是( ) A. (Al(s)) B. ( Al(s)) C. (Br2 (l)) D. (Br2 (l)) 3. 一个能在低温下自发,而在高温下非自发的反应,则△H , △S的值应是() A. △H <0, △S<0 B. △H >0, △S>0 C. △H< 0, △S>0 D. △H >0, △S<0 4. 反应A(g)+2B(g) →2C(g), △H<0,若想提高A(g)的转化率采用的方法有() A. 高温高压 B. 低温低压 C. 低温高压 D. 高温低压 5. 判断下列各过程中,哪种情况的△U最大( ) A. 体系放出60 kJ的热,并对环境做了40 kJ的功 B. 体系吸收60 kJ的热,环境对体系做了40 kJ的功 C. 体系吸收60 kJ的热,并对环境做了40 kJ的功 D. 体系放出60 kJ的热,环境对体系做了40 kJ的功 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催化剂可提高化学反应的转化率。 B. 反应的活化能越大,在一定温度下反应速率越大 C. 反应速率常数只取决于温度,与反应物,生成物浓度无关。 D. 在任何情况下,反应速率在数值上等于反应速率常数 7. 下列物质中能用酸碱滴定法直接准确滴定的是( ) A. NaF(HF的=6.31×10-4 ) B. H3BO3 ( = 5.7×10-10) C. 苯酚钠(苯酚的=1.1×10-10) D. NH4Cl ( NH3水的=1.8×10-5) 8. 已知在1mol/l的H2SO4溶液中,= 1.45v, = 0.68v,在此条件下,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Fe2+,其化学计量点的电位值是( ) A. 0.38 V B. 0.73 V C. 0.89 V D. 1.32 V 10. 在下述情况下计算溶液pH值时应采用的最简式是: 1)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HAc至终点时( ) 2)用HCl 标准溶液滴定Na2CO3至甲基橙变色时( ) 3)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H3PO4至甲基橙变色时( ) 4)10.0ml 0.1mol/ L HAc与15.0 ml 0.1 mol/ L NaAc混合时() A. [H+] = B. [H+] = C. [H+] = D. [H+]=Ka?C酸/C碱 E. [H+] = F. [H+] = 11. 下列电对中,标准电极电势(??)最大的是( ) A. Ag+/Ag B. [Ag(NH3)2]+/Ag C. AgI/Ag D. AgBr/Ag二填空题(共33分每空1分) 1. 化学反应等温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 当__________时反应正向进行。 2. 已知反应N2 (g) +2O2 (g) = 2NO2 (g) , = 66.36 kJ/mol , 则NO2 (g)的= ______。 3. 所谓基元反应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若aA + bB →xX + yY是基元反应, 则动力学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加入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4. 在298K 标准状态下,氢气和碘蒸汽反应生成1mol 碘化氢气体吸收26.5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已知= 0.54v , = 1.36v , = 1.07v ,其中最强的氧化剂是____最强的还原剂是_______,将氯水慢慢加入含Br-, I-溶液中,首先析出的是_________。 6. 反应+5Fe2+ + 8H+ ? Mn2+ + 5Fe3+ + 4H2O(已知=1.51v, = 0.771v), 反应方向是________进行,将上述反应设计成原电池,电池符号是____________,在298K, [H+] = 10.0mol/ L,其他离子浓度都为1.0 mol/ L时,该电池的电动势是__________。 7. H2C2O4( = 10-2, = 10-5)不能分步滴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可用标准溶液直接滴定到第二化学计量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可选__?________做指示剂。 8. 在氧化还原滴定中,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常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间接碘法可测定具有_____性的一类物质,以K2Cr2O7为基准物标定Na2S2O3标准溶液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酸碱指示剂的理论变色点为pH = ________,变色范围为pH = _________,指示剂的选择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青岛科技大学 有机化学 2007 期末考试

2006-2007 一 青岛科技大学 有机化学 化 学 院 张晓茹 应化05 化学05 海洋05 于跃芹 (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无效) 一、命名或写出结构式:(每小题2分,共10分) 1 2 CH 3CH 2CHCH 2CHCH 2CH 2CH 2CH 3 CH 2CH 3 CH 2CH 3 C C CH 3CH 2 Cl C H 3CH 2CH 2CH 3 3、双环[3.2.1]辛烷 4、糠醛 5、а-D-(+)葡萄糖的构象式结构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化合物沸点最高的是( ),最低的是( ) A. 正丙醇 B. 丙酮 C. 丙酸 D. 正丁烷 2、下列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反应速率递减的顺序是:( ) CH 3COOCH 3 CH 3COOC 2H 5 CH 3COOCH(CH 3)2 HCOOCH 3 a. b. c. d. A. d >a >b >c B. a >d >c >b C. c >b >a >d D. d >a >c >b 3、下列化合物酸性最强的是( ),最弱的是( ) OH OH COOH A. C . . B D OH COOH 4、 下列化合物进行S N 1反应速度最快的是( ),最慢的是( ) A 、CH 3CH 2CH 2CH 2Cl B 、CH 3CH 2CH(CH 3)Cl C 、(CH 3)3CCl D 、CH 3CH=CHCH 2Cl 5、下列化合物进行亲电取代反应活性最强的是( ),最弱的是( ) NH 2NHCOCH 3NO 2 A. B C D . . . 6、下列化合物脱HBr 活性最强的是( ),最弱的是( ) 课程考试试题A 卷 学期 学年 拟题人: 校对人: 拟题学院(系): 适 用 专 业:

分析化学-中国海洋大学

003 化学化工学院 初试考试大纲: 619分析化学 一、考试性质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为高等学校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其中,分析化学是化学专业、分析专业与海洋化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属我校命题的考试。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能达到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录取者具有较扎实的分析化学的基础知识。 考试对象为报考中国海洋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准考考生。 二、考试的基本要求 分析化学可分为定量分析化学和仪器分析两部分。要求考生了解分析化学在科研及生产实际中的重要意义;能系统理解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提高定量处理水溶液中离子平衡关系的能力,准确树立“量”的概念;掌握常用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仪器构造和分析应用;能够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仪器分析方法。正确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操作,并初步具有解决某些实际分析化学问题的能力。 三、适用专业 分析化学、海洋化学、海洋化学工程与技术 四、考试内容 《分析化学》部分:(50%) 第一章概论 1.分析化学的任务、作用和分析方法的分类;分析化学发展简史和现代分析化学学科发展趋势及特点; 2.定量分析的基本概念、定量分析过程,分析化学中的误差概念; 3.有效数字的概念及运算规则,滴定分析常用的几种滴定方式; 4.掌握滴定分析的基本计算,浓度换算。

第二章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 1.定量分析的基本过程及各步操作的主要目标; 2.试样采集、制备、分解及预处理的基本操作。 第三章分析化学中的数据处理 1.总体和样本的统计学计算; 2.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的特点及区间概率的概念; 3.t分布曲线,平均值的置信区间;显著性检验:t检验和F检验;异常值的取舍方法; 4.系统误差的传递计算和随机误差的传递计算; 5.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及线性相关性的评价; 6.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第五章酸碱平衡及酸碱滴定法 1.活度的概念及计算,酸碱质子理论; 2.酸碱的离解平衡,酸碱水溶液酸度、质子平衡方程; 3.酸碱平衡体系中各型体的分布分数的计算和用质子理论即PBE方程式处理酸碱平衡的基本方法; 4.酸碱平衡中溶液酸碱度的计算方法,包括强酸(碱)溶液、一元和多元弱酸(碱);酸混合溶液;两性物质溶液;酸碱缓冲溶液的pH计算; 5.缓冲溶液的作用原理,缓冲容量的计算;几种常用的缓冲溶液的配制和应用; 6.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及选择原则;常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及终点变化情况; 7.酸碱滴定过程中氢离子浓度的变化规律,化学计量点、滴定突跃、滴定终点的含义、指示剂的选择。酸碱直接准确滴定、多元酸分步滴定的判别式。酸碱滴定的终点误差; 8.酸碱滴定分析结果的计算及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第六章络合滴定法 1.分析化学中的络合物:简单络合物与螯合物;EDTA及其络合物;络合物溶液中的离解平衡。络合物的稳定常数:络合物的逐级平衡常数和积累稳定常数;溶液中各级络合物的分布;平均配位数; 2.络合平衡中的副反应系数和条件稳定常数的计算; 3.络合滴定基本原理:滴定曲线讨论;化学计量点pM计算;影响滴定突跃大小的因素;终点误差;准确滴定与分步滴定判别式;金属离子指示剂的作用原理及选择原则;常用的指示剂;指示剂的封闭与僵化; 4.络合滴定中的酸度控制:单一离子滴定的适宜酸度范围;分别滴定的酸度控制; 5.提高络合滴定的选择性的方法;选择滴定的可能性;酸度控制;掩蔽与解蔽;络合滴定终点误差的计算; 6.掌握络合滴定的方式及其应用和结果的计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