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代汉语基本知识

古代汉语基本知识

古代汉语基本知识
古代汉语基本知识

古代汉语基本知识

什么是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它指的是“五四“以前历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语言有口头与书面之分。口语一闪即逝,古人的口语不可能保留至今,它只能从古人流传的典籍中反映出来。因此,我们所说的古代汉语,实际是指古代汉民族的书面语,是无声的古代诗文。

古代汉语书面语大致有两大系统:

一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历代作家仿古作品中的语言,这即通常所谓文言。

二是六朝开始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

我们通常学习和研究的古代汉语指的是文言文。

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汉语?

1.提高阅读文言的能力,便于批判继承古代文化遗产

2. 提高现代汉语的语言修养,增强现代汉语的表达能力

3.培养教中学语文特别是文言文的能力。

课程的性质与学习内容:

1、文字学常识

2、音韵学常识

3、词汇学常识

4、语法学常识 5.修辞学常识

6.训诂学常识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

什么是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表达习惯而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们的词性和基本功能,这种现象,就叫“词类活用。”

例,“春风又绿江南岸。”“绿”本是形容词,但是在这里充当谓语动词,意思是染绿了。这是诗人为了修辞表达的需要而采用的一种临时性的手法。从古代汉语的角度来说,形容词“绿”在此活用为动词。

词类活用和词兼类的辨别:

兼类,是指一个词兼有不同词类的语法功能,这些功能的表现,是经常性的而不是临时的,因而这个词同时兼属不同的词类。

活用,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表现出来的某种功能。

例:

“甘其食,美其服。”——“食”为名词,食物。《老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公赐之食,食舍肉。”——前“食”为名词,食物。后“食”为动词,吃。这句意思是,吃东西时把肉放在一边。此选自《郑伯》,公即郑伯郑庄公,之代指颍考叔。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食”为动词,使动用法,给……吃。现代表示这个意思的词已经写做“饲养”的“饲”了。

“食”兼有名词和动词两种词性,因此属于词兼类。现代汉语也具有这两种词类:“废寝

忘食”;“多食蔬菜少食肉”。

“从左右,皆肘之。”——“肘”本是名词,而在这个语言环境里活用作动词,表示“用手肘撞”的意思。但这只是一种临时性情况。动词的用法并没有成为“肘”的经常性的功能。所以这是活用。

又如上例的形容词“绿”在诗句中由于修辞的需要而活用为动词,也只是一种临时的用法,这种用法并没有成为“绿”的经常性的功能,所以也属于活用。

¤形容词、名词活用的一般用法

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形容词从原先的描写主语变成叙述主语,并往往带有宾语。

例,“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多”本为形容词,但在这里带上了宾语“金”,意思是拥有很多。已经活用为一般动词。

“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侯张良。”——“善”本为形容词,但在这里带上了宾语“张良”,意思是与……友善(友好)。也已经活用为一般动词。

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例,“范增数目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驴不胜怒,蹄之。”柳宗元《三戒》

“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注:古代汉语不仅普通名词可以用如动词,而且方位名词也常常用作动词。

例,“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史记·孙膑》

使动用法

一、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的活用只有一种,就是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例,“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前后的“来”都是谓语动词,而这个动作并不是主语(“有国有家者”)所发出的,而是主语使宾语(“远人”)施行“来”的行为。即“使……来”的意思,这就是使动用法。

注:使动用法的含义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因此,使动用法的句子从理论上说必须有宾语,有时宾语省略不出现,但是可以补出。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这句承接上文“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来”还是使动用法,只是省略了宾语而已。

1、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不及物动词经常可以活用作使动。

由于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而使动用法一般都应该有宾语(除非省略)。因此,可以根据不及物动词后面出现宾语这个现象判断其活用。

例,“止子路宿。”——“止”是留止的意思,本是不及物动词。在这句里带上了宾语“子路”,意思是使子路留止。

“项伯杀人,臣活之。”——“活”本是不及物动词,这里带上了宾语“之”(指代项伯),也是活用为使动用法,即“使之活”(救活他)的意思。

2、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及物动词本来就带有宾语,因此我们不能依据有没有宾语来判别其活用与否。但是,由于使动用法的特点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因此上下文文意经常可以提示我们有效地辨别其活用。

例,“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这是《汉书·苏武传》的一句。句子的主语是单于。从上下文来看,“降武”不可能是单于投降苏武,而是单于逼迫苏武投降,即“使……降”的意思,所以是使动用法。

“饮余马于咸池”——“饮”本是及物动词,可以带宾语。但是这里的“饮余马”不可能按照一般的动宾关系理解,只能是“使余马饮”,即“饮”为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注:由于古代汉语有句子成分经常省略的特点,因此使动用法的宾语也可以省略。这就需要阅读理解时加以辨认。

例,《荀子·天论》:“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在“天不能病”句中,“病”不可能是陈述主语“天”的,因为“天”(大自然)无所谓病不病。所以这里的“病”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后面省略了宾语,即“使……病困”的意思。这从下句“则天不能使之全”的对比可以看出来。

《赤壁之战》:“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烧而走”的“走”为使动用法,后面省略了宾语“操”,即可以用火攻的办法迫使曹操的军队退兵。

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主语使形容词所带的宾语具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例,“宣子说,乃轻币。”——“轻”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即“使币(礼品)轻”,意思是减轻礼品的进献。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远”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即“使庖厨远(离得远远的)”。——不及物动词

三、名词的使动用法

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或发生与该名词有关的动作行为。

例,“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腕、瘘、疬。”——“腊(xī,小动物的整体干肉)之”的“腊”,在这里活用为使动用法,即“使之成为腊”(把蛇制成肉干)。

意动用法

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在古代汉语中,这种意动用法仅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

一、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主语主观上认为形容词后面的宾语带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例,“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远”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远”的意思。“不远千里”,即“不以千里为远”。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甘”、“美”、“安”、“乐”都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即认为他们的食物香甜,认为他们的服饰漂亮,认为他们的住处安适,认为他们的习俗快乐。

二、名词的意动用法:主语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是充当谓语动词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即“认为宾语是……”。

例,“今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在这里都是名词活用做意动用法,即“以鱼虾为侣,以麋鹿为友”。

“孟尝君客我。”——“客”为名词用作意动,即把我当作贵客。

名词用作状语

现代汉语作状语的名词一般是时间名词,普通名词比较少见。古代汉语中不但时间名词,而且普通名词也都可以用作状语,这是古代汉语里一种常见的现象。它本不属于活用范畴,有的语法著作就把这种现象看作名词活用作副词。

1、表示方位或处所,相当于“在……”、“从……”、“向……”。

例,“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望,不见水端。”——“东行”和“东面”,“东”都是方位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向东”。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廷”为名词作状语表示处所,意思是“在朝廷上”。

2、表示行为的工具或依据,相当于“用……”、“根据……”。

例,“狼速去!不然,将杖杀汝!”——“杖”为名词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工具,意思是用杖打死你。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丹”为名词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工具,意思是用丹砂(在帛上写“陈胜王”三个字)。

“会天大雨,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法”为名词作状语表示行为的依据,意思是依照法令都要斩首。

3、表示对人的态度,“像对……一样”。

例,“君为我呼入,吾将兄事之。”——“兄”为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兄事之”意思是:像对待兄长那样对待他。

4、表示比喻,“像……一样”。

例,“嫂虵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

嫂在地上像蛇一样爬,匍匐前进,四次下跪谢罪。——“蛇行”的“蛇”为名词用作状语表示比喻,

“射之,豕shǐ人立而啼。”

射它(豕),豕像人一样站着大叫。——“人立”的“人”为名词用作状语表示比喻,意思是像人一样站立起来。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识别

一、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的识别

依据语法功能辨识词类活用,可以从句法功能和搭配功能两个方面考虑:

(1)句法功能:看该词在句子中充当什么句子成分。

如名词在叙述句中不能充当谓语,则叙述句中出现在谓语位置上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不能带宾语,凡是形容词或名词后面出现宾语的,则该形容词或名词已经活用为动词。

(2)搭配功能:根据语法功能,某些词类只能(或不能)与某些词类搭配使用。

如连词“而”只连接谓词性成分,因此名词用“而”连接,则往往活用为动词;代词“所”后面的实词必定是动词,因此形容词或名词如果出现在“所”后面,则活用为动词;代词不受任何词修饰,因此代词前面如果出现其他词,那么该词很可能已活用为动词。

1、两个名词连用,如果不是并列或修饰关系,那么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构成支配关系(动宾)、陈述关系(主谓)、或补充关系(动补)。

例,“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王”、“天下”为两个名词连用,不是“王和天下”,也不是“王的天下”,而是“王”活用为动词,“王天下”为动宾关系,意思是做天下的王(统治天下)。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陈胜”、“王”为两个名词连用,“王”活用为动词,构成主谓关系,意思是陈胜为王。

2、“者”字短语和“所”字短语中的名詞,也都活用为动词。这种结构中名詞活用的情況比较特殊,极易忽略,要特別加以注意。

例,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战国策·赵策四》——“赵王之子孙侯者”,等于说“赵王子孙中封了侯的”。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zēnɡ魚腹中。《史記·陳涉世家》——“人所罾魚”,等于说“渔人用网捕捉到的魚”。

“者”字或“所”字一般与动词或动词性结构組成名詞性短語。所以,“者”字短語和“所”字短語中的名詞,一般活用为动词。

3、名词、形容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愿动词后面,活用为动词。

例,“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本是名词,受助动词“能”的修饰,可知已活用为动词,意思是游水。

4、名词放在副词后面活用为动词。

例,“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农”本是名词,受副词“不”的修饰,可知已活用为动词,意思是从事农业生产。

5、名词、形容词放在代词“之”、“我”前面,一般活用为动词(因为古汉语中的代词不受名词或形容词修饰)。

例,“既来之,则安之。”

6、名词后面用介词结构作补语,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补语一般置于动词谓语之后)。例,《吕氏春秋·上农》:“后妃率九嫔蚕于郊,桑于公田。”——“蚕于郊”意为“在郊外这个地方养蚕”,“桑于公田”意为“在公田上种植桑树”。

7、我们还可以利用古人喜用对称句式、并列结构的特点,来判断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现象。例,秦有郑地,得垣雍,决荧泽而水大梁,大梁必亡矣。(《战国策·魏策三》)——“决荧泽而水大梁”中,“决荧泽”是动宾结构,“水大梁”也应该是动宾结构,“水”字活用为动词。

8、名词用连词“而”连接时活用为动词。

例,“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王”、“霸”本为名词,句中用连词“而”连接,说明已经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称王”、“称霸”(做盟主)。

9、形容词后面如果有名词或代词作宾语,那么,这个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例,《论语·尧曰》:“君子正其衣冠。”

《战国策·齐策》:“冯谖署曰:…能。?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

二、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识别

动词没有意动用法。名词、形容词的使动或意动用法,都是在名词或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的前提下进一步加以识别的。

从使动和意动的语法意义来看,使动是“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而意动则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多是主观的看法或意念。

对比例句:

“工师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斫zhuó而小之,则王怒。”——“小之”为使动用法,使……变小。这是客观的结果。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小鲁”,是认为鲁国小,“小天下”是认为天下小。并不是鲁国和天下真的变小了,这只是孔子登上泰山以后居高临下的观感而已。所以这是主观的看法。

连词与“而、则、且、虽”

第一、连词是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分句与分句、句子与句子、段落与段落的词,进而表示连接部分的某种关系。如果单从复句的角度看,古汉语多用“意合法”,秦礼君《古代关连词语手册》收集200多,何乐士《古代汉语虚词通释》85个。

第二、掌握古汉语连词:一是分析所连接的前后成分,二是分析所连接的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三是如何用现代汉语翻译。

我本是你脸上的一部分——而

一、“而”的名词用法

“而”字产生较晚,在甲骨文、金文中都还没有发现,它最早出现在《尚书》等古籍中。《说文解字》:“而,颊毛也。”其本义当是表示人的胡须。

二、“而”的代词用法

“而”的实词用法,最为常见的是作代词。只用来表示第二人称,在句中一般作定语,可以译为“你的”、“你”。

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项羽本纪》)

三、“而”的连词用法

“而”作为虚词,最主要的用法是作连词。“而”作为连词,几乎可以连接各种语言单位,表示多种语法关系,是古代汉语中运用最广泛、最灵活的连词,现代汉语中没有跟“而”完全相当的连词。

例,①性贪而狠,党豺为虐。(马中锡《中山狼传》)

②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送东阳马生序》)

③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1、“而”字在单句中的连接作用

(1)表示并列、顺承联系

“而”字连接的前后两部分,分别描写两种性质、两种情况,叙述两个动作、两种行为,这两部分之间地位平等,不分主次。有的位置可以互换,而不影响意义上的表达;有的位置不能互换,而是有先有后,表示连续发生的动作、行为。

例,①蟹六跪而二螯。(《荀子·劝学》)

②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史记·陈涉世家》)

注:“而”字连接的具有并列、顺承关系的两部分,在句中多作谓语,如上述两例。

例,①劳苦而功高如此。(《史记·项羽本纪》)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示修饰关系

“而”字连接的前项是修饰语,后项是中心语。这种修饰关系,一般是状中关系。“而”字的这种用法,现代汉语中没有跟它对应的连词。

例,①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荀子·劝学》)

②子路率尔而对。(《论语·先进》)

(3)表示主谓关系

“而”字前面是被陈述部分,后面是陈述部分。前后两部分之间是主谓关系,它们可

以是主谓短语,也可以是小句。

例,①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阿房宫赋》)

②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史记·管晏列传》)

③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注:“而”字的此种用法,作用同“之”。祥见《词诠》。

2、“而”字在复句中的连接作用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的可译为“又”、“并且”、“而且”等。

例,①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韩非子·五蠹》)

②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2)表示目的关系,一般可译为“来”,或不译。

例,①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②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战国策·楚策一》)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例,①树成荫而众鸟息焉。(《荀子·劝学》)

②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yǐng 。(《墨子·公输》)

(4)表示转折关系,一般译为“但是”、“却”等。

例,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②舟已行矣,而剑不行。(《吕氏春秋·察今》)

(5)表示假设关系,一般可译为“如果”、“假如”。

例,①子产而死,谁其嗣之?(《左传·襄公三十年》)

②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驰然而卧。(《柳宗元·捕蛇者说》)

④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论语·述而》)

四、“而”的语气词用法

“而”作为虚词,除连词用法外,还可用作语气词。“而”字的这种用法,多见于先秦,一般放在句末,表示一种感叹语气,大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或“吧”。

例,①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微子》)

五、复音虚词“而已”

“而”和“已”连用,本是“而止”的意思,连用久了,成了一个词,表示一种限止的语气,一般可译为“罢了”。

例,①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②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我本刻划——则

一、则的实词用法

《说文解字》:“则,等画物也。”作为实词,它有名词、动词两种用法。

名词,是“法则”、“准则”的意思

动词,是“效法”的意思。

例,①愿依彭咸之遗则。(屈原《离骚》)

②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史记·周本纪》)

二、“则”字的连词用法。

“则”字用作连词,其连接作用比“而”显得更为有力而紧迫。它连接的前后两部分,不论在时间上还是逻辑上,往往紧紧相连。因此,清代学者刘淇说它是“承上趋下,辞之急者

也”。吕叔湘先生说:“和…而?字比较起来,…而?字是圆的、软的,…则?字是方的、硬的。”

“则”字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1、表示承接关系

“则”字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

(1)事理上的承接:可译为“就”、“便”、“那么”、“那么就”等

例,①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隐公元年》

②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天论》)

(2)时间上的承接

第一,发生一件事后,紧接着产生了与这件事相关的第二件事,两件事之间用“则”字相连,“则”字一般可译为“就”、“便”等。

例,①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史记·秦始皇本纪》)

②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沈括《活板》)

第二,实现一件事后,却发现另一件事(或另一种情况)已经出乎意料地产生了,两件事之间用“则”字相连,“则”字一般可译为“原来已经”、“却已经”等。

例,①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左僖公三十三年》)

②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论语·微子》)

(3)对举性的承接

把两种以上的情况都列举出来,前后对照着说,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每个分句都用“则”字表示对举关系。这种“则”字可译为“就”、“便”等。

例,①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

②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韩愈《师说》)

2、表示假设关系

“则”字表示假设关系,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条件,可译为“如果”、“假使”等。

例,谨守成皋,则汉欲挑战,慎勿与战,毋令得东而已。(《史记·项羽本纪》)

3、表示转折关系

“则”字表示转折关系,只表轻转,不表重转。一般用在后一分句,连接的前后项内容不一致或相反,一般译为“却”。

例,①欲速则不达。(《论语·子路》)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韩愈《师说》)

4、表示让步关系

“则”字表示让步关系,往往是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情,预备下句转入正意。“则”字用在前一分句,一般译为“虽然”、“倒是”。

例,①治则治矣,非书意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②善则善矣,未可以战也。(《国语·吴语》)

5、表示选择关系

“则”字表示选择关系,常与“非”配合使用,构成“非……则……”的格式,表示所连接的两部分二者必居其一。一般可译为“不是……就是……”。

例,①然且语而不舍,非愚则诬也。(《庄子·秋水》)

②齐国之诸公子,其可辅者,非公子纠,则小白也。(《韩非子·说林下》)

三、“则”字的副词用法

“则”字作为副词,主要用在判断、解释说明的句子里面,其强调和确认的作用。《经传释词》“…则?犹…乃?”也。一般可译为“就”、“就是”、“倒是”等。

例,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②此则寡人之罪也。(《孟子·公孙丑》)

“且”字古为“俎”字(清·阮元《揅经室集·释且》)。《说文》“薦也。从几,足有二橫,一其下地也。”作为实词,最主要的用法是作副词;作为虚词,最主要的用法是作连词。

一、“且”的副词用法

“且”作副词,有“将要”、“将近”、“暂且”、“姑且”等意思,用在动词或数词之前作状语,起修饰作用。

1、表示动作、行为将要进行或情况将要出现

例,①我且南游吴越之土,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庄外物》)

②不出,火且尽。(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短暂

例,①县官(指皇帝)且顺群臣言。《汉书·陈汤传》

②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杜甫《石壕吏》)

3、用在数词之前,表约数

例,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列子·汤问》)

②匈奴颇杀人民、妇女弱小且千人去。(《汉书·匈奴传》)

二、“且”的连词用法

1、表示并列关系

“且”字表示并列关系,既可以用来连接动词与动词,也可以用来连接形容词与形容词。连接两个动词,表示两个动作同时进行,可译为“一边……一边……”;连接两个形容词,表示同时具有两种属性或存在两种状态,可译为“又……又……”。

例,①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孟子·滕文公上》)

②河水清且直猗。(《诗经·魏风·伐檀》)

注:“且”字表示并列关系,通常用两个“且”字连接两个动词,形成“且……且……”的格式,意思仍然是“一边……一边……”。

例,①(李陵军)且引且战,连斗八日。(《李将军列传》)

②且驰且射。(晁错《言兵事疏》)

2、表示递进关系

“且”字表示递进关系,用来连接分句与分句或段落与段落,表示意思更进一步,可译为“并且”、“而且”、“况且”等。

例,①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左传·隐公元年》)

②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是谁之过与?

3、表示选择关系

“且”字表示选择关系,一般用于后一分句的开头,表示在两项或多项之间作一选择,一般用疑问句提出选项。“且”可译作“还是”、“或者”等。

例,①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邪?《李将军列传》

②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且欲率诸侯破秦也?

4、表示让步关系

“且”字表示让步关系,一般用在偏句主语之后,表示先让步,后推进一层,这种推论又多用反问来表达。“且”字可译作“尚且”。

例,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史记·项羽本纪》)

②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形似蜥蜴的——虽(雖)

“虽”本是名词,本义:虫,后被借作连词使用。“虽”作连词,主要表示假设、转折两种关系。

一、表示假设关系

“虽”用在假设关系的句子中,表示假设性的让步,作用是先承认一种假设,然后转入正意。“虽”可译为“即使”、“纵然”等。

例,①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二、表示转折关系

“虽”用在转折关系的句子中,其作用是先承认一种事实,然后再转入正意。“虽”可译为“虽然”。

例,①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②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赤壁之战》)

三、虽然

古代汉语的“虽然”和现代汉语的“虽然”不同。现代汉语用“虽然”的地方,古代汉语只用一个“虽”字。古代汉语的“虽然”是两个词,是转折连词“虽”和指示代词“然”的连用,意思是“虽然如此”或“即使这样”等,有承上转下的作用。

例,①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孟子·滕文公上》

②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公输》)

副词

副词是一种半实半虚的词。

在古代汉语中,副词应用广泛,数量很多。按照副词的意义和用法,可以归纳为程度、范围、时间、情态、否定、敬谦和称代七类。

一、程度副词

程度副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和性质状态的程度的。

按照副词所表示的程度的轻重、深浅,约可分为三种:程度最高、程度加深、程度较低。

1、表示最高程度,相当于现代的“最”、“很”、“非常”、“特别”、“极其”、“十分”等。

常用的副词有:最、太、至、尤、甚、绝、殊、极、良、雅、颇、孔、尽。

值得注意的副词是:殊、良、雅、颇、孔。

①殊。“殊”的本义是“死也”。虚化为副词,表示程度之高、之深,相当于“极”、“甚”、“非常”,“殊”后常有“不”,表示否定之深。

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战国策·赵策》:“老臣今者殊不欲食。”

②良。“良”的本义是“善也”。虚化为副词,表示两种含义:

1)表程度,相当于“甚”。

例,《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默然良久。”

2)表情态,意为“的确”、“确实”、“实在”。

例,《史记·赵世家》:“诸将以为赵氏孤儿良已死,皆喜。”

③雅。“雅”是“鸦”的古字,本义是一种“小而腹下白,不返哺”的乌鸦。借作副词,相当于“很”、“极”。

例,杨恽《报孙会宗书》:“家本秦也,能为秦声;妇赵女也,雅善鼓瑟。”

《文心雕龙·时序》:“观其时文,雅好慷慨。”

④颇。“颇”的本义是“头偏也”。虚化为副词,表示两种含义:

1) 表示程度大、深,相当于“很”、“甚”。

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书。”

2)表示程度小、浅,相当于“略微”、“稍微”。这个含义在古代用得较多。

例,司马迁《报任安书》:“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

⑤孔。“孔”的本义是“通也”,即通达。虚化为副词,相当于“很”、“甚”。

例,《诗经·豳风·七月》:“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诗经·小雅·鹿鸣》:“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2、表示程度加深,相当于现代的“更加”、“愈加”、“越发”、“越来越”等。

常用的副词有:愈,益,弥,滋,尤,加,倍。

值得注意的副词是:益、加。

①益。“益”是“溢”的古字,本义是水漫出器皿。虚化为副词,表示两种含义:

1) 表示程度的进一步加深,可译为“更加”。

例,《孟子·梁惠王下》:“如水益深,如火益热。”

2)表时间。表示情况的逐渐变化、缓慢发展,译作“渐渐”。

例,《汉书·苏武传》:“(苏)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

②加。“加”的本义是“语相增加也”,即讲话夸大其辞。虚化为副词,义为“更加”、“愈加”。例,《礼纪·儒行》:“孔子至舍,哀公馆之,闻此言也,言加信,行加义。”

《孟子·梁惠王上》:“然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3、表示程度较浅、较低,相当于现代的“稍微”、“略微”等。

常用的副词有:略,少,稍,微,颇。

值得注意的副词是:略,少,稍。

①略。“略”的本义是“经略(经营)土地也”。假借作副词,有两种含义:

1) 表示程度浅,相当于“略微”、“稍微”。

例,《史记·项羽本纪》:“于是项梁乃教(项)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2) 表示范围全,相当于“全”、“都”,常同否定词连用,组成“略不”、“略无”的格式(可译作“全不”、“全无”、“一点也不”、“一点都没有”)。

例,《水经注·江水》:“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②少。“少”的本义是“不多也”。虚化为副词,表示程度很小,相当于“稍”、“稍微”、“略微”。

例,《战国策·秦策一》:“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奏其效”指秦统一天下的功效。) 《战国策·赵策四》:“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嗜食,和于身也。”

③稍。“稍”的本义是禾末。虚化为副词,表示两种含义:

1) 表程度浅,相当于“稍微”、“略微”。

例,《虞初新记·核舟记》:“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

2) 表时间。表示逐渐变化,这是古汉语中“稍”的主要用法,译作“渐渐”、“逐渐”。例,《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

二、范围副词

范围副词表示行为动作所涉及的相关事物的范围。按照所涉范围大小,范围副词可

分为三种:总括范围、限定范围、共涉范围。

1、表示总括范围,相当于现代的“全”、“都”。

常用的副词有:悉,尽,咸,举,毕,胜,皆,具,俱,偕。这些副词都值得注意。

①悉。“悉”的本义是“详尽也”。虚化为副词,表范围之全。其词义特点是强调一个一个单数加在一起而形成的“全数”,可译作“全”、“都”、“一个一个全都”。

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悉召群臣议。”

陶渊明《桃花源记》:“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②尽。“尽”的本义是“器中空也”。虚化为副词,有两种含义:

一种表示范围之全,其词义特点是强调没有一点剩余或例外,可译作“全”、“都”、“一个不剩地全都”。

例,《左传·襄公十年》:“盗众尽死。”

另一种含义,是表程度之高,指达到了最高限度。

例,《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③咸。“咸”的本义是“皆也,悉也”。虚化为副词,表示某范围之内的每一个都具有某动作或特征,没有例外,可译作“全”、“都”、“每一个都”。

例,陶渊明《桃花源记》:“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孙讨虏(孙权)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④举。“举”的本义是“共举”,即共同举起来。虚化为副词,表示总体概括,强调许多的独体合为一个整体的意思,可译作“全”、“都”、“统统”、“统统都”。

例,《孟子·公孙丑下》:“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

《孟子·公孙丑下》:“僖子不对而泣曰:…君举不信群臣乎??”

⑤毕。“毕”的本义是“田网也”,即打猎捕鸟兽的网。假借为副词,表示范围之全,译作“全”、“都”、“全都”、“完全”。

例,王羲之《兰亭集序》:“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林嗣环《口技》:“忽然抚尺一下,众响毕绝。”

⑥胜。“胜”的本义是“任也”,即担当得起。虚化为副词,表示“全部”、“穷尽”之意,可译为“完”、“尽”。“胜”的用法很固定,它的前面是“不可”,后面是及物动词V,构成“不可胜V”的形式。

例,《史记·大宛列传》:“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

《孟子·梁惠王上》:“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⑦皆。“皆”的本义是“俱”。“皆”只作副词,它概括表示主语或宾语所涉及的人、物、事的全部,译作“全”、“都”。

例,《孟子·尽心上》:“万物皆备于我矣。”

《左传·隐公元年》:“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

⑧具。“具”的本义是“共(供)置也”,即准备、备办。虚化为副词,表示某范围内的全部,强调“一个不缺”、“详尽无遗”,译作“全”、“都”、“一样一样全都”。

例,《史记·项羽本纪》:“良乃入,具告沛公。”

范仲淹《岳阳楼记》:“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⑨俱。“俱”的本义是“共同”、“一起”。虚化为副词,表示总括,可以译成“全”、“都”、“一起”、“一同”。

例,《孟子·尽心上》:“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齐军万弩俱发。”

⑩偕。“偕”的本义是“俱也”。虚化为副词,表示范围之全,译作“一起”、“一同”、“全”、“都”。

例,《诗经·郑风·女曰鸡鸣》:“宜言饮酒,与子偕老。”

《墨子·明鬼》:“今若使天下之人,偕若信鬼神之能赏贤而罚暴也。”

2、表示限定范围,相当于“仅仅”、“只”。

常用的副词有:独,专,特,直,但,徒,第,仅,止,适。

值得注意的副词是:独,特,但,徒,仅。

①独。“独”的本义是孤单、孤独。虚化为副词,表示三种含义:

1) 表范围,译作“独自”、“单独”。

例如:《左传·昭公三年》:“寡君不能独任其社稷之事,未有伉俪,在缞绖之中,是以未敢请。”

2)表范围,译作“唯独”、“只有”、“仅仅”。

例如:《礼记·礼运》:“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3)表情态,用于反问句,译作“难道”、“竟然”。

例如:《孟子·滕文公上》:“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

②特。“特”的本义是公牛。虚化为副词,表四种含义:

1) 表范围,译作“只”、“仅仅”、“只不过”。例如: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

2) 表情态,译作“白白地”、“徒然”。例如:

《汉书·高帝纪》:“会羽季父左尹项伯素善张良,夜驰见张良,具告其实,欲与俱去,毋特俱死。”

3) 表情态,译作“特地”、“特意”。例如: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河东,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

4) 表程度,译作“非常”、“异常”、“特别”。例如:

《水经注·汝水》:“汝南西平县有龙渊水,可用淬刀剑,特坚利。”

③但。“但”的本义是“袒露”。虚化为副词,表示仅独之意,把范围往小处说,译作“只”、“只是”。例如: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但见老弱及羸(léi,瘦弱,疲病)畜。”

李白《蜀道难》:“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注:现代汉语中的“不但”,义为“不只”,正保留了古义。

④徒。“徒”的本义是“步行也”。虚化为副词,有两种含义:

1) 表范围,译作“只”、“仅仅”。例如:

《史记·魏公子列传》:“诸侯徒闻魏公子,不闻魏王。”

2) 表情态,译作“空”、“白白地”、“徒然”。例如:

《古诗源·长歌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⑤仅。“仅”的本义是“才能够”、“勉强”。虚化为副词,表示两种含义:

1) 表示范围之小,往少里说,译作“只”、“仅仅”。例如:

《史记·乐毅列传》:“齐王遁而走莒,仅以身免。”

2) 表示范围之大,往多里说,这在中古诗文中可以见到,“仅”后多用数词,译作“近”、“将近”、“几乎”。例如:

韩愈《张中丞传后叙》:“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

3、表示共同涉及的范围,相当于“一起”、“总共”。

常用的副词有:共、俱、凡、同、并。

值得注意的副词是:凡、并。

①凡。“凡”的本义是“聚括”,即概括之辞。虚化为副词,表“总共”、“共计”之意。例如:

《史记·陈涉世家》:“陈胜王,凡六月。”

②并。“并”的本义是“并排”、“挨着”。虚化为副词,表示“一起”、“一同”。例如:

《史记·陈涉世家》:“尉剑挺(脱鞘),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三、时间副词

时间副词是表示动作行为所发生的时间的,古汉语中的时间副词极多。按照副词所表时态及时间,可以分为七种:过去、现在、将来、短暂、缓急、终结、频仍。

1、过去:表示动作行为曾经发生、已成过去,相当于“曾经”、“已经”、“以前”、“刚才”。

常用的副词有:向,曩,适,尝,曾,业,既,已,既已。

值得注意的副词是:适,尝,曾。

①适。“适”的本义是“到”、“往”。虚化为副词,表示四种含义:

1) 表时间,指动作行为发生不久,译作“刚才”、“刚刚”。例如:

《汉书·贾谊传》:“适启其口,匕首已陷其胸矣。”

2) 表时间,指正巧碰上同时发生的事情,译作“正巧”、“正好”、“恰好”。例如: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时已过午,奴辈适至。”

3) 表情态,译作“恰好”、“恰巧”、“正好”。例如:

《吕氏春秋·本生篇》:“贵富而不知道,适足以为患。”

4) 表范围,言其小,译作“只”、“仅仅”。例如:

《庄子·人间世》:“其智适足以知人过,而不知其所以过。”

②尝。“尝”的本义是“口味之也”,即辨别食物的滋味。虚化为副词,表示行为已经发生,相当于现代的“曾”、“曾经”。例如:

《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尝”常与“未”连用,段玉裁说:“凡经过者为尝,未经过曰未尝。”例如:

《史记·李将军列传》:“自汉击匈奴,而(李)广未尝不在其中。”

③曾。在古汉语中它作副词用,主要表示两种含义:

1)表时间,读céng,义为“曾经”,这种用法较少(古汉语中通常用“尝”表“曾经”)。例如:

《史记·孟尝君列传》:“孟尝君曾待客夜饭。”

2) 表情态,读zēng,表示出乎意料或夸张、加强的语气,可译作“居然”、“竟”、“简直”、“实在”、“还”等。这是“曾”的主要用法。“曾”常同“无”、“不”连用,加强否定语气。例如:

《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 曾不容刀。谁谓宋远? 曾不崇朝。”

《战国策·赵策》:“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2、现在: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正巧发生等,相当于“正逢”、“正好”、“刚刚”。

常用的副词有:方,会,适,质,正。

值得注意的副词是“会”。

“会”

本义是“合也”。虚化为副词,表示在时间上正好碰到某种情况或事件,可译作“正逢”、“正好赶上”、“正巧碰到”。

例如:

《史记·陈涉世家》:“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3、将来:表示动作行为将要发生,相当于“将”、“将要”、“即将”。

常用的副词有:行,行将,将,方,且,垂,殆。

值得注意的副词是:行,方。

①行(xíng)。“行”原是“行走”之意。虚化为副词,表示某行为将要发生,可译作“将”、“将要”、“即将”。例如:

《韩非子·有度》:“法不信,则君行危矣。”

②方。“方”的本义是相并的两条船。借作副词,主要有两种含义:

1) 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可译作“正”、“正在”、“正当”。例如:

《左传·定公四年》:“国家方危。”

2) 表示动作行为将要发生,译作“将”、“将要”。例如: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4、短暂:表示时间很短,相当于“不久”、“一会儿”、“不一会”。

常用的副词有:俄,俄而,俄顷,顷,顷之,顷刻,少顷,旋,寻,斯须,少间,无何,未几,既而,已而。

值得注意的副词是:旋,寻。

①旋。“旋”的本义是“转动”。虚化为副词,表示前后两种行为间隔的时间很短,可译作“随即”、“马上”、“跟着就”等。例如: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刺足阳明脉,左右各三所,病旋已。”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

②寻。“寻”的本义是长度单位,八尺。借为副词,表示后一件事紧接前一件事发生,时间短暂,可译作“不久”、“随即”、“接着就”。例如:

陶渊明《桃花源记》:“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李密《陈情表》:“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5、缓急:表示动作时间的缓慢或急促。

表缓慢的副词,主要有:徐,渐,稍。可译作“慢慢地”、“渐渐”、“逐渐”。

表急促的副词,主要有:暴,猝(卒),亟,遽,忽,骤。这几个副词都值得注意。

①暴。“暴”的本义是晒太阳。虚化为副词,表示动作时间极其短促,可译为“一下子”、“突然”。 例如:

《晏子春秋·内篇》:“景公使圉人养所爱马,暴死。”

《聊斋志异·狼三则》:“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②猝(cù)。“猝”的本义是“犬从草中暴出逐人也”。虚化为时间副词,书写上经常借用“卒”字,表示两种含义:

1)表示动作行为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而且出乎人们意料,可译作“突然”、“一下子”。例如:《荀子·天霸》:“卒有寇难之事,又望百姓之为己死,不可得也。”

2) 表示动作行为急促匆忙,可译成“匆忙”、“匆匆忙忙地”、“仓促”。例如: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五万兵难卒合,已选三万人,船粮战具俱办。”

③亟。“亟”的本义是“敏捷也”。虚化为副词,表示两种含义:

1) 表示动作急促、时间迅速,读jí,可译为“赶紧”、“迅速”。例如:

《汉书·贾谊传》:“秦世之所以亟绝者,其辙迹可见也。”

2) 表示动作行为多次发生,是频仍副词,读qì,可译为“屡次”、“接连”。例如:

《左传·隐公元年》:“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④遽。“遽”的本义是驿车驿马。虚化为时间副词,主要表示两种含义:

1) 表示动作的急促匆忙、时间短暂,可译为“匆忙”、“匆匆忙忙”、“飞快地”、“连忙”、“赶紧”等。例如: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仆人以告,公遽见之。”

2) 表示前后两件事之间的紧接相承,可译为“马上就”。

例如:

《吕氏春秋·察今》:“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

⑤忽。“忽”的本义是“忘也”。借作时间副词,表示动作行为急速变化、出乎意料,可译作“忽然”。例如:

《楚辞·离骚》:“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列子·汤问》:“凉风忽至。”

⑥骤。“骤”的本义是“马疾步也”。虚化为副词,表示两种含义:

1) 作时间副词,表示行动来得急速突然,可译作“突然”、“赶紧”。例如:

《左传·成公十八年》:“杞伯于是骤朝于晋而请为昏。”

2) 作频仍副词,表示动作行为多次发生,可译作“屡次”、“一次接一次”。例如:

《左传·哀公十四年》:“齐简公之在鲁也,阚止有宠焉。及即位,使为政。陈成子惮之,骤顾诸朝。”

6、终结:表示事情的终结或动作行为终究发生,相当于“终于”、“最终”、“最后”。

常用的副词有:卒、终、竟、遂。

值得注意的副词是:卒、竟。

①卒。“卒”的本义是古代供隶役穿的有标记的服装。借作时间副词,表示经过相当的过程,最后出现某种结果,可译作“最后”、“最终”、“终于”。例如: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②竟。“竟”的本义是“乐曲尽”。虚化为副词,表示两种含义:

1) 作时间副词,表示事情的终结,可译作“终于”、“到底”、“终究”。例如:

《史记·屈原列传》:“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2) 作情态副词,表示动作行为出人意料,可译作“居然”、“竟然”。例如:

《史记·项羽本纪》:“白起为秦将,南征鄢郢,北坑马服,攻城略地,不可胜计,而竟赐死。”

7、频仍:表示动作行为重复出现或多次发生,相当于“多次”、“屡次”、“又”、“常常”等。

常用的副词:数,亟,骤,素,累,屡,每,复,恒,辄,仍。

值得注意的副词是:复,辄,仍。

①复。“复”的本义是“往来也”。虚化为副词,表示动作的重复或继续,与现代汉语中的“再”相当(“再”在古汉语中是“第二”或“二”的意思,是数词),译作“再”、“又”等。例如:《论语·述而》:“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战国策·赵策》:“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②辄。“辄”(zhé)的本义是“车厢左右可以倚人的两块板”。虚化为副词,表示行为的经常发生,可译作“每每”、“常常”、“经常”、“总是”。例如:

《后汉书·张衡传》:“(张)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史记·游侠列传》:“少年慕其行,亦辄为报仇,不使知也。”

③仍。“仍”的本义是“因也”,即沿袭。虚化为副词,表示动作行为频繁进行、重复多次。可译为“多次”、“接连不断”(注意:不是“仍然”)。例如:

《史记·平准书》:“大将军将六将军仍再出击胡。”

《后汉书·盖勋传》:“吾仍见上,上甚聪明。”(聪明,耳聪目明)

四、情态副词

古汉语中的情态副词比较丰富,按其所表语气和情态,约可分为六种,

即:肯定确认语气、估量测度语气、反问诘难语气、转折语气、暂时让步情态、故意特指情态。

(1) 表示肯定确认的语气,相当于“确实”、“的确”、“必定”、“本来”、“就是”等。

常用的副词有:信,诚,实,果,必,良,即,固,乃。

值得注意的副词是:固,乃。

①固。“固”的本义是“四塞也”,即“国所依阻者也”。虚化为情态副词,表示两种含义:

1) 表示对进行某种活动态度坚决,可译为“坚决”、“坚定地”。例如:

《史记·齐太公世家》:“管仲固谏,不听。”

2) 表示对所述状况的肯定,译作“本来”、“当然”(与现代“固然”之义不同)。例如:

司马迁《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注:此外,“固”和“也”结合成凝固结构“固也”,作应答之辞,意为“本来么”、“本来如此”、“当然如此”。例如: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晁)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别疏人骨肉,人口议多怨公者,何也??晁错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

②乃。“乃”的本义是“曳词之难也”。“乃”作情态副词,主要有两种含义:

1) 用在判断句的名词谓语前面,具有加强肯定和申明辩白的意味,译作“就是”、“是”。例如:

《史记·高祖本纪》:“吕公女乃吕后也。”

2) 表示事情出乎意料,译作“竟然”、“居然”。例如:

陶渊明《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 表示估量测度的语气,相当于“大概”、“大约”、“恐怕”、“或许”等。

常用的副词有:殆,盖,得无。

①殆。“殆”的本义是“危”也。虚化为副词,主要有两种含义:

1) 作情态副词,表示不肯定和推测的语气,译作“大概”、“或许”、“恐怕”。例如:

《史记·秦始皇本纪》:“愿上所居宫毋令人知,然后不死之药殆可得也。”

2) 作时间副词,表示将要发生的事情,译作“将”、“将要”。例如:

苏洵《六国论》:“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

②盖。“盖”的本义是屋顶上的茅苫。假借为情态副词,有三种用法:

1) 用于句首,表示提示和推测性论断的语气,起引出下文的作用,不必翻译。例如:

曹丕《典论·论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2) 用于句首或句中,表示对情况的推测或对数量、时间的估计,可译成“大概”、“恐怕”、“或许”。例如:

柳宗元《捕蛇者说》:“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3) 在复句中起连接作用,通常是以推测性的语气申明前面分句的原因或理由,可译作“大概由于”、“也许因为”。例如:

《史记·外戚世家》:“孔子罕称命,盖难言之也。”

③得无。“得”是个能愿动词,它同否定副词“无”(或“非”)组成凝固结构,表示怀疑或揣测的语气,其用法相当于一个情态副词。“得无”常与“乎”搭配呼应,可译成“该不会”、“能没有”、“是不是”。例如:

《战国策·赵策》:“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鬻(粥)耳。?”

(3) 表示反问诘难语气,相当于“难道”。

常用的副词是:岂,宁,庸,讵,独,顾。

值得注意的副词是:宁,讵。

①宁。“宁”的本义是“愿词也”,后来借为“安宁”字。“宁”作副词,念nìng,主要有两种含义:

1) 表示反问,意在否定,相当于“岂”,译作“难道”。例如:

《史记·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2) 表示主观上情愿,在两种可能中选择一种,译作“宁愿”、“宁肯”。例如:

《史记·项羽本纪》:“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不能斗力。?”

②讵。“讵”的本义即是表反问,是情态副词。有时写成“巨”、“渠”,译成“难道”、“怎么”。例如:

《汉书·高帝纪》:“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巨能入?”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使我居中国,何渠不若汉?”

(4) 表示转折语气,相当于“反而”、“却”、“可是”。

常用的副词是:顾。

“顾”的本义是“回头看”。虚化为情态副词,主要表示两种含义:

①表转折,表示行为、状态出人意料、正好相反,译作“反而”、“却”。例如:

《战国策·秦策》:“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

②表反问,译作“难道”。例如:

《汉书·季布传》:“且仆与足下俱楚人,使仆游扬足下名于天下,顾不美乎?”

(5) 表示暂时让步的语气和情态,相当于“姑且”、“暂且”。常用的副词有:姑,且,聊。

①姑。“姑”的本义是“夫母也”,即丈夫的母亲。借作情态副词,表示只好如此、暂时让步,可译作“姑且”、“暂且”。例如:

《左传·成公二年》:“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

②且。“且”是“俎”(案板)的古本字。借作副词,读qiě,主要表示两种含义:

1) 作情态副词,表示暂时不得已而为之,译作“姑且”、“暂且”。例如:

杜甫《石壕吏》:“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2) 作时间副词,表示将要发生某种情况,译作“将”、“将要”、“快要”。例如:

《列子·汤问》:“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③聊。“聊”的本义是“耳鸣也”。借作副词,表示两种含义:

1) 作情态副词,表示动作行为是暂时的、权宜性的,译作“姑且”、“暂且”。例如:

《诗经·桧风·素冠》:“我心伤悲兮,聊与子同归兮。”

2) 作程度副词,表示程度轻微,译作“略”、“略微”。例如:

陶渊明《饮酒》:“虽无挥金事,浊酒聊可恃。”

(6) 表示故意特指的语气情态,相当于“故意”、“特意”、“特地”。

常用的副词有:特、故。

“故”的本义是“原故”、“缘由”。借为情态副词,表示有意识地做本不该做或不必做的事情,译作“故意”、“存心”、“特意”。例如:

《韩非子·喻老》:“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

五、否定副词

否定副词是古汉语中用在动词、形容词及名词前面,表示否定的副词。

常用的否定副词有:不,弗,毋,勿,未,非,否,微,莫,靡。

1、不、弗

“不”和“弗”都表示一般性的否定。

“不”的古今用法基本相同。

“不”还可以用在数量词前,表示否定。例如:

《聊斋志异·促织》:“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

“不”用在句末,与“否”相同。例如,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弗”的使用范围较窄,它通常用在不带宾语的及物动词前(“弗”后动词带宾语的少见)。例如:

《左传·隐公元年》:“爱公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2、毋、勿

“毋”(有时借用“无”字)和“勿”主要用于祈使句中,表示禁止、劝阻性的否定,义为“不要”、“别”。“毋(无)”的语法作用和“不”相当,“勿”的语法作用和“弗”相当(“勿”后动词一般不带宾语,但隐含了宾语)。例如:

《左传·襄公十九年》:“大毋侵小。”

《史记·陈涉世家》:“苟富贵,无相忘。”

“毋(无)”和“勿”也可用于一般性的否定,不表示禁止,其含义相当于“不”。例如:

《史记·张耳陈余列传》:“燕赵城可毋战而降也。”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欲勿予,即患秦兵来。”

3、未

“未”有两种用法:

①表示事情尚未实现,对事实和过程加以否定,不同于对动作加以否定的“不”。“未”可译作“没有”、“还没有”。例如:

杜甫《石壕吏》:“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未去”不同于“不去”)

“未”和时间副词“尝”组成凝固结构“未尝”,意即“不曾”、“从来没有”。“未”和“未尝”的区别是:“未”只指现在尚未实现,但并不否定将来实现的可能性;“未尝”只是简单地否定过去。例如:

《论语·述而》:“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②表示一种委婉的否定,与“不”用法相近。例如:

《战国策·齐策》:“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未得”即“不得”)

4、非(匪)

“非”(有时写成“匪”)有两种用法:

①用于判断句的名词谓语前,否定整个谓语,可译成“不是”。例如:

《战国策·魏策》:“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②用于叙述句、描写句的动词、形容词谓语前,否定整个谓语,可译成“不”、“不是”。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隐含“排除”、“撇开”的意思。例如:

《论语·先进》:“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

有时隐含假设之意。这时,“非”的意思是“若非”、“若无”、“如果不是”、“如果没有”。“非”既可用在动词前,也可用在名词前。

例如:

《庄子·秋水》:“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5、否

“否”是特殊的否定副词,有两种用法:

①用于单词句,作应答之词,与“然”对立,译作“不”、“不是的”。例如:

《孟子·滕文公上》:“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曰:…否。许子衣褐。?”

单用的“否”,有时表假设否定,可译作“不然的话”、“如果不这样”。例如:

《史记·淮阴侯列传》:“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曰:………愿君留意臣之计。否,必为二子所禽矣。?”

②用于肯定否定迭用的句子,表示否定的一面。例如:

《左传·宣公二年》:“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

6、微

“微”用两种用法:

①用于对动作行为或情况的否定,相当于“非”,常与“独”组成凝固结构“微独”。“微”可译作“不”或“不是”。例如:

《战国策·赵策》:“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

②表示假设,常用在名词前,相当于“非”,译作“如果不是”、“要是没有”。例如:

《左传·僖公三十年》:“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7、莫

“莫”有两种用法:

①一般性否定,译作“不”。例如:

晁错《论贵粟疏》:“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

②禁止性否定,译作“不要”。例如:

《庄子·则阳》:“莫为盗,莫为杀人!”

8、靡

“靡”表示一般性的否定,译作“没”、“不”。例如:

《史记·孝文本纪》:“方内安宁,靡有兵革。”

《史记·游侠列传》:“古布衣之侠,靡得而闻已。”

六、敬谦副词

敬谦副词是古汉语中用得十分广泛而现代汉语中比较少见的一类副词,它包含尊人和自谦两个方面。敬谦副词的含义一般比较空泛。

常用的副词有:请,敬,谨;幸,惠,辱,蒙;敢,窃,伏,伏惟;忝,猥。

下面分四组加以讨论:

1、请、敬、谨

都表示对对方的恭敬,它们所修饰的动词都表示说话人自己发出的动作行为。“请”可以译成“请允许我”,“敬”、“谨”则没有相当的现代语词翻译,可以不译。例如:《左传·庄公十年》:“(曹刿)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战国策·赵策》:“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楚王曰:…唯唯,诚若先生之言,谨奉社稷而以从。?”

“请”作表敬副词,主要是强调对对方的恭敬,含义较虚,与“请”作动词用时所表示的含义(对对方或他人有所请求)不同,应注意两者的区别。

例如:

《左传·隐公元年》:“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2、幸、惠、辱、蒙

都表示对对方的尊重与恭敬,它们所修饰的动词都表示听话人(对方)发出的动作行为。“幸”表示对方这样做使自己感到幸运,“惠”表示对方这样做是对自己的照顾,“辱”表示对方这样做是使对方受到了屈辱,“蒙”表示对方这样做给说话人带来好处。例如:《史记·滑稽列传》:“西门豹曰:…至为河伯娶妇时,愿三老、巫祝、父老送女河上,幸来告语之,吾亦往送女。?”

《左传·僖公四年》:“(屈完)对曰:…君惠徼(jiāo,求)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

宋·曾巩《寄欧阳舍人书》:“去秋人还,蒙赐书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铭。”

古汉语基础知识

古汉语基础知识 一、文言字形 (一)古今字 上古时代,汉字的数量比后代要少得多,一字往往兼有几个义项,等到后来又造出了新字,原字的意义就有所改变。这样,我们把较早的字叫做“古字”,把较后的字叫做“今字”。 常见的古今字列举:①女—汝②反—返③孰—熟④奉—捧⑤见—现⑥受—授⑦暴—曝⑧知—智⑨内—纳⑩直—值。 (二)异体字 异体字是音同义通而写法不同的字。列举:①泪—涙②崖—崕 (三)通假字 古人使用文字,有时不用原来该用的那个字,而用另一个字替代。这种文字使用的替代现象叫“通假”,其中被代替的那个字叫本字,用来代替的字叫借字,也就是通假字。 (1)双声通假 借字和本字声母相同的通假字。列举:①“亡”通“无”②“谬”通“穆”③“责”通“债”。 (2)叠韵通假 借字和本字韵母相同的通假字。列举:①“不”通“否”②“干”通“岸”③“还”通“旋”④“景”通“影”。 (3)同音通假 借字和本字的声母、韵母完全相同的通假字。列举:①“案”通“按”②“有”通“又” ③“蚤”通“早”④“得”通“德”。 (4)形近通假 借字和本字由于形近而通假。列举:①“堕”通“隳”②“被”通“披”③“盖”通“盍”。 二、文言词语 (一)实词 1.单音词和复音词 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复音词为主(主要是双音词),所以不要把文言实词中两个单音词误认为现代汉语的双音词。 另外,还要注意古汉语中同义词(近义词)连用和偏义复词现象。 2.古今异义 ①词义扩大:原有意义狭小,现在使用范围扩大,即今义大于古义。如古代“江”专指“长江”,“河”专指“黄河”;现为江流通用词。 ②词义缩小:原有意义范围较大,现在使用范围缩小,即今义小于古义。如“丈夫”,古义是男子的通称,现代汉语中“丈夫”专指“妻”的配偶。 ③词义转移:由原有表示的对象,转为另一对象。如“币”古义指“礼物”,今义已转移为“钱”的意思。“走”古义为“跑”,今义是“步行”的意思。 ④词义感情色彩变化。如“爪牙”,古义指“勇士、武将”,现指“帮凶”一类的人。又如,

古代汉语知识点整理资料

名词解释、简答 1、字母 字母就是表示古代声母的代表字。 2、五音 早期音韵学著作中分析声纽的术语。所谓五音,是指声母按发音部位分成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喉音五类。五音中,唇音又分为重、轻唇音,舌音分为舌头音、舌上音,齿音又分为齿头音和正齿音。 3、清浊 从发音方法来分,清音是不带音声母,发音时声带不振动;浊音是带音声母,发音时声带振动。 4、阴声韵 阴声韵,简称阴声,指无韵尾或以元音 [-u][-i]收尾的韵,如表中的戈果过韵和脂旨至韵。 5、阳声韵 阳声韵,简称阳声,指以鼻音[-m][-n][-?]收尾的韵,如表中的侵寝沁韵、真轸震韵和东董送韵。 6、白话 古白话指自唐宋以来逐渐形成的口语实录,以北方口语为基础。古白话的真正兴起是在唐宋,如唐代的变文、禅宗语录。宋代话本的出现标志着古白话的正式形成。古白话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7、文言 文言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如《诗》、《书》、《礼》、《春秋》、《老子》、《论语》、《荀子》等所使用的;以及后来历代作者仿古作品中所使用的语言,如两汉诗文歌赋、唐宋散文等。文言有两大特点:第一,它是脱离口语的,因此带有超方言性;第二,它带有人为的仿古性,因此是超越时代的。 8、六书 六书是战国以后的人根据汉字形体结构和使用情况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9、许慎对六书的定义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10、四体二用 清代学者戴震提出,是对六书的分类情况。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为造字法,转注、假借两种为用字法。 11、古无轻唇 清代钱大昕首先提出,上古音中没有轻唇音非、敷、奉、微,只有重唇音帮、旁、並、明。后来的轻唇音都是由重唇音分化来的。 12、古无舌上 清代钱大昕首先提出,上古音中没有知、彻、澄等舌上音,这类音中古时期才从端、透、定等舌头音中分化出来。

[VIP专享]古代汉语知识点

古代漢語 文字(上): 5.为什么说结绳、契刻、八卦等不是文字?文字与图画有什么本质区别? 结绳、契刻、八卦等都是帮助和提示人们记忆的工具,而文字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因此都不是文字,和文字的产生也没有直接的关系。图画虽然可以有表意的作用,可是往往意思含糊不清,应该怎么理解取决于具体环境。只有具备下列条件时,才可以成为文字:(1)把整幅的画拆散成个别的图形,一个图形跟语言里的一个词相当。(2)这些图形必得作线性排列,按照语言里的词序。(3)有些抽象的意思,语言里有字眼,不能直接画出来,得用转弯抹角的办法来表示。 6.汉字与汉语是什么关系? 汉字是辅助交际工具,它使汉语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7.什么是字体?它与字的结构方式是同一概念吗? 字体是指整个文字系统的书写样式。它与字的结构方式不是同一个概念,文字的结构方式是比较稳固的,但字体却可以变化。 8.汉字字体演变总的趋势如何? 字体要求便于书写和识别,所以汉字字体发展的总趋势是由繁复到简洁的。演变是缓慢的、渐进的,新字体出现,旧字体被淘汰,中间有一个交替的过程。 9.举例说明汉字发展过程中的几种主要字体的特点: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 (一)甲骨文 甲骨文又称卜辞、殷虚文字等,主要是指商代契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是目 发现的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 甲骨文的特点: 1.象形、会意字为主,也有形声和假借。所代表的词汇较多,词类也较齐全。 2.笔画纤细,曲线较少。 3.许多字还没有统一的形体。 (二)金文 金文又称钟鼎文、铜器铭文等,是古代铸(少数是刻)在青铜器物上的文字。 金文的特点: 1.笔画粗肥圆浑,形体比较匀称。 2.与甲骨文非常相似,有的字笔画上有所改变。 3.内容丰富。 (三)篆文 篆文分为大篆和小篆。西周晚期到秦统一之前通行的文字属大篆。大篆的特点: 1.形体与金文接近,但笔画整齐。 2.列国字型各有特色。 小篆是汉字历史上第一次规范化的字体。是秦统一中国之后颁行的标准字体;是根据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稍作整改而来。小篆的特点: 1.形体比大篆简单,结构比金文整齐,写法有一定的规矩。 2.是一套完整而稳定的汉字系统。 (四)隶书 隶书历史上也称佐书、史书、八分,是以点、横、掠、波磔等点画结构取代篆书 线条结构而使之便于书写的一种字体。 隶书相对于篆书的特点:

古代汉语常识部分

第一章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工具书:把所选定的领域里的知识或资料,按一定的编排方法汇集在一起,供人们查检使用。工具书能够解答疑难问题,指引治学门径,能够告诉我们研究一个问题需要看那些书,并给我们提供一些研究线索。提供研究资料。但工具书中存在错误和时代局限性。 一、字典辞书的编排、注音与释义 (一)编排方式: 1.部首法: 按部首进行编排,部首以笔画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在同一部首中,字的先后以笔画的多少而确定,笔画少的排在前面,笔画多的排在后面。这种检字法的优点是容易掌握,但是部首不容易确定,而且查检的速度比较慢。另外,要注意两点: (1)部首与汉字的偏旁不能相混:部首是统率汉字的一部之首,而偏旁是汉字结构中的一部分,在古代汉语中,左为偏,右为旁,上下左右合称为偏旁。所以,部首和偏旁是有区别的两个概念。 (2)各个字典的部首并不一样。《说文解字》的部首有540个,而《汉语大字典》的部首是200个,《康熙字典》的部首是214个。 2.笔画法: 按照汉字的笔画的多少进行编排。汉字笔画相同的,又根据横、竖、撇、折、点的顺序进行排列。这种检字法的优点是容易掌握,但是,不熟悉汉字笔画、笔顺规则的容易出错,另外,查检的速度也不快。 3.音序法: 按照汉字的汉语拼音使用的26个字母(或者是注音符号、平水韵等)的顺序进行编排。这

种检字法是目前最为流行的一种检字法。只要您懂得汉语拼音,掌握起来是非常容易的,查检速度也比较快。在古代汉语的工具书中,也有使用平水韵排列汉字的先后顺序的,也有按照平、上、去、入古代的四声进行编排的。这种检字法的缺点是如果不知道汉字的拼音,就会无法查检,而且,汉语同音字太多,一个字往往有几十个同音字,给查检也带来一定的麻烦,另外,方言区的人在查检汉字时,往往会遇到平舌音与翘舌音、前鼻韵母与后鼻韵母、鼻音与边音等容易混淆的字音的困扰,直接影响了查检的速度。 4.法: 按照四角(或者三角等其他)的顺序进行编排。角的形式分为十种,分别用0到9来表示,每个汉字按照左上、右上、左下、右下的顺序取四个角的代表,组成这个汉字的总的,例如端字是0212,小是9000等,然后从字典上找到对应的,就可以查检到要查检的汉字,这种检字法的优点是速度比较快,缺点是不容易确定汉字的,而且,还要受到汉字是繁体字还是简化字的影响。 该检字法将汉字的笔划分成十种类型,每种类型取一个数字作代号。 0 1 2 3 4 5 6 7 8 9 名称头横垂点叉串方角八小 笔形广一丨丿丶十扌囗八小 例字言天山之草打国见分尖 上述笔形与的对应关系可以用口诀表示:“横1垂23点捺,叉4串5方框6,7角8八9是小,点下有横变零头。”依照这个口诀,取汉字四角的笔形,按左上、右上、左下、右下的顺序构成一个字的代表,再以代表数字的多少排列先后。 取角的规则:〈1〉能取复笔时尽量取复笔。如“言”左上角取“亠”,不取“丶”。〈2〉一笔取过一次,第二次作“0”,如“十”作4000。〈3〉平行之笔取左右不取上下。如“非”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背诵

第一部分古代汉语基础知识 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1字典辞书的编排: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2)按音序排列。3)按号码排列。 2注音方式: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3释义方式:1)直训:也叫语词式。它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如:元,始也。2)描写:对被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给予解释。如: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3)义界:也称为定义式。如:斗,十升也。4)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如:黑,火所熏之色也。 4常用工具书: 1)《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2)《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49看开始编写的,参加编写的有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于康熙55看编成。这部字典按部首笔画的多少,把214个部首分别归入十二集中。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3)《汉语大字典》:是一部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 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等单位联合编写,1979年出版。收古汉语常用字三千七百多个。修订版于1993年问世。 5)《辞源》: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 6)《辞海》: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所收对象除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名词术语等。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并收。 7)《汉语大辞典》:由《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辞典》编纂处编纂。1986年第一卷出版,1994年出版最后一卷。全书十二卷,共收单字二1万二千个左右,词目约三十七万条,五千余万字。是一部大型的历时性的详解语文词典,它试图从语词的历史演变过程加以阐述,古今兼收,源流并重。首先,这部词典是迄今汉语语文辞书中搜罗最为宏富的一部大型语挥文词典。其次,这部词典引例丰富,是在收集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编写成的,保证了收词立目、释义探源方面能超逸前人。

古代汉语常考知识点

古代汉语常考知识及名词解释汇总 一、填空: 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 A、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笔划相同时,在按起笔的笔形排列。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 C、按编码排列。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代表。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每字得四码。 2、《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基础上编成。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在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释字体例先音后义。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 3、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进行纠正。 4、《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局。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 5、《辞源》1915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部首。注音反切,全部采用清代李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反切。基本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1958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辅”的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刘叶秋负责。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音,采用《广韵》的反切。 6、《辞海》1936中华书局编印,舒新城、沈颐,张相主编。1958年修订为综合性辞书。舒新城、陈望道主持。 7、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国文字学奠基之作,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分析小篆字形。宋代徐铉采用孙愐《唐韵》校订过。清代黎永春的《说文通检》。徐灏《说文解字注笺》 8、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疏》、王筠《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9、清代阮元《经籍籑诂》,一部专门收集唐前各种古书注解的字典。韵母排列法,以平水韵一韵一卷。还有清代刘淇《助字辨略》,何乐士《古代汉语虚词通释》。 10、清代王引之《经传释词》(古声母排列)和近人杨树达《词诠》(注音字母),解释虚词。 11、近人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1953中华书局,研究诗词曲中特殊词语的一部专著。 12、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以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为主。单变复主要有三种情况: A、换成完全不同的词。 B、加上词头词尾。 C、用两个同义词作为词素合成。 13、单纯的复音词,绝大部分是联绵字。文字学主要凭字形辨别本义。 14、文字的创造时期,象形是最基本的原则。 15、隶书是汉字演变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 16、押韵分为三种: A、句句押韵。 B、隔句押韵。一般是奇句不押韵,偶句押韵。如《诗经》 C、交韵。奇句与奇句押韵,偶句与偶句押韵 17、《诗经》押韵主要格式:隔句押韵的句尾韵;首句入韵而后隔句押韵的句尾韵。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汉语知识点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汉语知识点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汉语知识点总结 人的称谓 【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代天祥自序其诗”。(2)用 于介绍或作传。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 庆献谄于后”。 【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 礼貌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欧阳修为欧阳永叔,司马光为司马君实,苏轼为苏子瞻,苏辙 为苏子由等。 【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 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陶潜号五柳 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 商隐号玉溪生,贺知章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 号六一居士,王安石晚年号半山,苏轼号东坡居士,陆游号放翁, 代天祥号代山,辛弃疾号稼轩,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杨万里号诚斋,罗贯中号湖海散人,关汉卿号已斋叟,吴承恩号射阳山人,方苞号 望溪,吴趼人号我佛山人,袁枚号随园老人,刘鹗号洪都百炼生。 【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代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代忠公,王安 石为王代公,范仲淹为范代正公,王翱为王忠肃公,左光斗为左忠 毅公,史可法为史忠烈公,林则徐为林代忠公。而称奸臣秦桧为缪 丑则是一种“恶谥”。

我国古代汉语专题基础汉字学教程试题解答举例与考核知识点汇总

古代汉语专题《基础汉字学教程》试题解答举例及考核知识点说明 一、终结性考试试题类型及规范解答举例 试题题型包括填空题、简答题、字形分析题等。以下各小题是示例性的,因此小题总分与该大题的分数不合。 一、填空(每空1分,回答不完整的不给分,共10分): 1.汉字学萌芽于()时期,创立于()时期。 2.“小学”本来是对从事初级教育的学校的称呼,因为文字是小学所学的 主要内容,所以汉代用“小学”一词指称()。 ……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谁创造了“部首”,“部首”的含义、“部首”的作用是什么,对后世有什 么影响? …… 三、分析下列汉字的构造类型(分析到小类,每字1分,共10分) 朱,伐,睹…… 四、写出下列黑体字的读音(每字1分,共10分) 阿房宫,天姥山,阳夏 …… 五、按照要求说明句中的异体字、繁简字(30分) (一)找出句中的异体字并与规范字一并说明造字结构特点:(每小题3分,

共15分) 1.都广之国,番禺之埜。(梁江淹《空青赋》) 2.脣如激丹,齿如齐贝。(《庄子·盗跖》) …… (二)写出句中加黑字形所对应的繁体字或简体字,并说明在句中的字义。(每字3分,共15分): 1.既张我弓,既挟我矢。发彼小豝,殪此大兕。(《诗·小雅·吉日》) …… 《古代汉语专题〈基础汉字学教程〉》期末考试评分标准 一、每空1分,回答不完整的不给分,共10分。 1.先秦;东汉。 2.文字学。 二、每题10分,共40分。 1、谁创造了“部首”,“部首”的含义、“部首”的作用是什么,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部首是许慎创造的。《说文解字》按照具有相同偏旁的原则对所收字进行了归类,把具有相同偏旁的字归为一类,这样的类,许慎叫它作“部”,每部字取它们所共有的偏旁作为该部字的部目,同时又是该部字的首字,故名之曰部首。许慎用汉字部首系统建立了整个汉字形意系统,解释部首之间、部首与汉字之

古代汉语 第二册 期末复习知识点

名词解释 1、近体诗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汉族诗歌体裁。为有别于古体诗而有近体之名。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在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最本质的特点是讲究平仄。 2、注疏:注:东汉以后对经典的注解。《文选注》→狭义;各种类型注解→广义。疏:在注的基础上进一步作注,既解释正义也解释前人注解。 3、传:解说经文字词、阐明其大义的注解。 4、笺:对传文进行补充订正的一种注释。笺的本义是小竹片,古人用笺随时记下心得体会,以备参考。 5、正义:解释经传而得其正义。 6、章句:章句就是“离章辨句”的意思。其特点是,除了对古书作逐词解释外,还要说明句意和全章大意,分析句法,辨明篇章结构等。 7、集解:①选取各家注解中可取的地方,有时也会把自己的解释加进去;②为原书补充材料,或阐发原书思想。 8、《论语》:《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语录体散文集。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9、《广韵》:全称《大宋重修广韵》,是北宋时代官修的一部韵书,由陈彭年、丘雍编修。《广韵》是中国现存的一部重要韵书。

9、《尔雅》: 《尔雅》是辞书之祖。收集了比较丰富的古代汉语词汇。 《尔雅》是第一部词典,指“雅言”,即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合乎规范的标准语。《尔雅》的意思是接近、符合雅言,即以雅正之言解释古语词、方言词,使之近于规范。 10、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春秋时称诗或诗三百,到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才有了诗经之称。《诗经》按音乐的不同,分编为“风”“雅”“颂”三类。“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也称“国风”,是诗经的精华。“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的音乐,即王畿之乐。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的艺术特点:1.反映现实生活,干预现实政治的创作倾向。2.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赋直接描绘抒情和铺叙。比比方比喻,使形象更鲜明。兴借助其它的事物作为诗歌的发端。3.借景言情的抒情方式。 《诗经》的影响:1.开创了中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历代民歌体现了关心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2.赋比兴成为后世诗文最基本的表现手法,赋的铺排,直叙和白描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3.推动了后代诗人向民歌学习,从民间汲取营养 11、互文: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由上下文意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 12、并提:并提是为了使句子紧凑,文辞简练,古人又常用并提法以行文。所谓“并提”一般是把两件相关的事并列在一个句子中来表达。 13、双声叠韵:指两个字的韵相同,现代的韵母包括韵头、韵腹、韵尾、声调,而这里的“韵”与之有别:韵中要求韵腹、韵尾相同,而不区别韵头。双声叠韵词大都用未描绘声色形状,古书注解常常用貌字来解释。 14、班固的《咏史》诗是中国五言诗的最早作品。 15、曹丕的《燕歌行》是第一首七言诗。

古代汉语基本知识

古代汉语基本知识 什么是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它指的是“五四“以前历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语言有口头与书面之分。口语一闪即逝,古人的口语不可能保留至今,它只能从古人流传的典籍中反映出来。因此,我们所说的古代汉语,实际是指古代汉民族的书面语,是无声的古代诗文。 古代汉语书面语大致有两大系统: 一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历代作家仿古作品中的语言,这即通常所谓文言。 二是六朝开始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 我们通常学习和研究的古代汉语指的是文言文。 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汉语? 1.提高阅读文言的能力,便于批判继承古代文化遗产 2. 提高现代汉语的语言修养,增强现代汉语的表达能力 3.培养教中学语文特别是文言文的能力。 课程的性质与学习内容: 1、文字学常识 2、音韵学常识 3、词汇学常识 4、语法学常识 5.修辞学常识 6.训诂学常识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 什么是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表达习惯而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们的词性和基本功能,这种现象,就叫“词类活用。” 例,“春风又绿江南岸。”“绿”本是形容词,但是在这里充当谓语动词,意思是染绿了。这是诗人为了修辞表达的需要而采用的一种临时性的手法。从古代汉语的角度来说,形容词“绿”在此活用为动词。 词类活用和词兼类的辨别: 兼类,是指一个词兼有不同词类的语法功能,这些功能的表现,是经常性的而不是临时的,因而这个词同时兼属不同的词类。 活用,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表现出来的某种功能。 例: “甘其食,美其服。”——“食”为名词,食物。《老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公赐之食,食舍肉。”——前“食”为名词,食物。后“食”为动词,吃。这句意思是,吃东西时把肉放在一边。此选自《郑伯》,公即郑伯郑庄公,之代指颍考叔。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食”为动词,使动用法,给……吃。现代表示这个意思的词已经写做“饲养”的“饲”了。 “食”兼有名词和动词两种词性,因此属于词兼类。现代汉语也具有这两种词类:“废寝

古代汉语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1、注音材料:包括古代文献中的直音、读若、反切等注音材料。 (1)直音:用同音字注音。 (2)读若:通过比况的方法用读音相近或相同的字注音。 (3)反切:用两个汉字来给一个汉字注音,其基本原理是: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切下字与被切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 2、声训材料: 声训是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词去解释词语的一种训诂方法。声训材料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当时的语音情况,可以作为我们研究古音的参考材料。 3、五音: 最早见于《玉篇。五音声论》。是按发音部位的不同把声母分为五类,即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喉音。 4、七音: 是由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最早提出的。在五音的基础上再分出半舌音、半齿音两类,就成了“七音”。 5、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 音韵学上依照韵尾的不同,将古韵分为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三类。 (1)阴声韵指无韵尾或以元音作韵尾的韵。 (2)阳声韵指以鼻辅音n/m/g收尾的韵。 (3)入声韵指以塞因p/t/k收尾的韵。 6、叶韵: 把古诗中不和谐的地方改成他们认为和谐的读音,这就是“叶韵”,也称“协韵”。 7、读破: 也叫“破读”,是古代一种改变字或词的读音以区别不同意义或词性的方法,主要是改变声调,且多数是把原来的非去声字变读为去声字。 8、三平调(下三连): 属于平平脚句型——五言的句式为()仄仄仄平平,七言的句式为()平平仄仄仄平平,即诗句的最后三个字都是平声字。是写格律诗的大忌。是决不允许出现的。但在写古体诗时,却有意多出现,以示与格律诗相区别。 9、犯孤平: 属于仄平脚句型——五言句式为()平平仄仄平,七言句式为()仄仄平平仄仄平。孤平指以上两个句式的诗句中除韵脚之外只有一个平声字的声病。由于“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变通原则,前面的两种格式容易犯孤平。 10、流水对: 同一联中的两句话,从形式看是两句话,但意思并不互相对立,实际上是一整句话分开成两句来说。也就是这两句话在理解时应该是如同流水般一气贯穿下来。所以叫做流水对。它的前后两个句子在意义上有连贯、因果、条件、转折等关系。 11、扇面对:(隔句对) 即第一句与第三句对偶,第二句与第四句对偶。这种对偶格式在骈文体中很常见,受骈文体这种格式的影响,近体诗中有时也可见到。 12、对偶: 就是两个平行的句子,它们的句法结构是相同的,两句中相应的位置上的词的性质也是相同或相近的。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 第一课汉字的结构与演变 一、汉字的性质 根据记录语言的主要角度或主要方式、手段的不同,可以将世界上的文字分为两大类:拼音文字和构意文字,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 汉字属于构意文字,一般也称为表意文字。 表意文字发展的初期,通过描摹事物形体的外部特点或轮廓来构形的字为数很多。例如“門”,就是早期的象形字。 在发展过程中,由主要描摹事物的外形轮廓来反映词义,发展为用图形或符号的组合来反映词义。这就是汉字中的指事字、会意字。例甲骨文: 指事字:上下刃亦朱 会意字:莫吹啓祝折 构意手段的最高阶段是用义符和声符拼合的方式构造字形。这就是汉字中的形声字。 例:皇煌簧惶蝗江河湖 汉语中的词绝大多数都是多义的,其中有一个义项与记录这个词的字形最为贴切,可以直接解释字形构造的理念,我们这把个义项称为本义。是现有的书面语言材料中可以追溯的最早词义。 二、汉字的结构 需要掌握传统文字学的“六书”,要先掌握一个概念“造意”(见书P9) (一)象形 象形是一种通过勾勒事物的轮廓来构拟字型的造字方法 例: 人大女又目耳口齒 日月草木水戈户門 牛羊犬豕馬鹿弓矢 大凡用象形字记录的词,多是表示具体实物的名词,但有少数例外,它所表示的是这种实物所具有某种性质或状态。还有一种称为“合体象形”(P10) (二)指事 指事是用形体简单的符号记录词义,或是在象形的基础上加抽象指事符或区别符号以构成新字。所谓指事,含有表明事物、指明事物的意思。许慎说:“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从结构上看,大多数指事字都是在一个象形字上增加指事性或区别性的笔画构成的,早汉字结构中,指事字是为数最少的。 (三)会意 会意是根据事物间的某种关系而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来构成新字的造字方法。许慎说:“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两种类型: 1、形合会意字:通过部件的象物性的组合来表示新意构成新字。字中构件摆放的位置往往也成为区别构意的手段,不能随意摆放。例:从,牧,莫,舂

古代汉语知识点总结模板良心出品必属

古代汉语知识点总结 、什么是古代汉语:1古代汉语:古代汉民族的语言。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古代汉语泛指“五四”以前的汉民族语言,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狭义的古代汉语特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的上古汉语书面语,即文言(或文言文、古文)。 2汉语发展的历史分期: ①上古汉语:先秦两汉到魏晋时期。其书面语是在先秦口语基础上形成的文言。 ②中古汉语:南北朝到唐宋时期。其书面语是在六朝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 ③近代汉语:元明清时期。其书面语是以近代北方话为基础的近代白话。 ④现代汉语:“五四”以后。其书面语是在现代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普通话。 2学习古汉语的基本方法: ①把握知识体系,突出重点难点;②文选与通论有机结合; ③充分利用工具书和现代学习工具;④博学好问、勤于积累、善于总结。 二、古汉语研究的三个重要阶段 1汉初到东晋末:偏重于文字、训诂研究,是古代汉语语义研究的重要阶段。著作有毛亨《诗诂训传》、扬雄《方言》、许慎《说文解字》、郑玄《毛诗笺》等。 2南北朝到明末:偏重于韵律及音系研究,是古代汉语语音研究的重要阶段。著作有沈约《四声谱》、陆法言《切韵》、陈彭年《广韵》、周德清《中原音韵》等。 3 清代:古汉语研究全面发展并成就辉煌的阶段。出现了一大批古文字、音韵、训诂等国学大师及语言学名著。如: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王筠《说文句读》、桂馥《说文解字义证》(以上说文四大家)、王念孙《广雅疏证》、王引之《经义述闻》、刘淇《助字辨略》、陈澧《切韵考》、戴震《声韵考》、阮元《经籍纂诂》、章炳麟《国故论衡》、孙怡让《契文举例》、罗振玉《殷文存》等。

三、什么是文字: 1 定义: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2 起源:文字起源于记事图画。两万多年前的山洞壁画,多具记事性质。我国云南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是当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被誉称为“人类古文化的活化石”。 3三大古老文字:古美索不达尼亚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圣书文字(钉头文字)、甲骨文体系的古汉字。(周有光认为发源于中美洲古土著族的玛雅文字是笫四大古文字)四、汉字的发展(形体演变):分古文字、今文字两个阶段。 1 秦以前的古文字: ①甲骨文:殷商时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古文字,主用于占卜。又叫甲骨卜辞、殷墟文字等。 ②金文:周代铸在青铜器上的古文字,多为铭记之辞。又叫钟鼎文、铜器铭文。 ③战国古文字:分秦大篆和六国古文字。秦大篆:战国时秦国古文字,保存于籀文、石鼓文、诅楚文等里面。六国古文字:指与秦大篆同时代的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的古文字。 ④小篆:又叫秦篆,省改大篆而形成的秦代通行的标准文字。《说文?叙》:“皆取《史籀》大籀,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 2 秦以后的今文字: ①隶书:有秦隶、汉隶之分。秦隶:又叫古隶,相传为秦时徒隶创制,是对小篆的一种简化写法。秦隶承上启下,处于由小篆到汉隶的过渡阶段。汉隶:又叫今隶,汉代通行的标准文字。汉隶承秦隶而来,如果说秦隶是古文字的结尾,那么汉隶就是今文字的开端。 ②楷书:又叫真书或正书,是魏晋以来的通行的汉字字体。“楷” 有“楷模”、“法式”之义。楷书直接从“八分”汉隶演变来,是综隶、草之长而产生的新字体。 ③草书:是某种正规书体的草率写法。又分章草、今草和狂草三种。章草由隶书草化而来,又叫隶草,东汉章帝时命名;今草由章草演变而来,去掉隶草的波折挑法而趋楷化;狂草由今草演变而来,书写快速诡奇,笔画顺势勾连,泼洒随意恣肆。 ④行书:行书是一种介于楷书和今草之间的字体,产生于东汉末年,盛行于晋代。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行书书法代表人物。行书又有行楷和行草之

知识点汇总情况_古代汉语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古代汉语》(上册)通论知识要点 ■绪论 一什么是古代汉语: 1古代汉语:古代汉民族的语言。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古代汉语泛指“五四”以前的汉民族语言,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狭义的古代汉语特指以先口语为基础的上古汉语书面语,即文言﹙或文言文、古文﹚。 2汉语发展的历史分期: ①上古汉语:先两汉到晋时期。其书面语是在先口语基础上形成的文言。 ②中古汉语:南北朝到唐宋时期。其书面语是在六朝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 ③近代汉语:元明清时期。其书面语是以近代北方话为基础的近代白话。 ④现代汉语:“五四”以后。其书面语是在现代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普通话。 3古汉语书面语的两大分支: ①文言系统:文言是以先口语为基础的上古汉语的书面语系统。 ②白话系统:白话是六朝以来在北方口语基础上形成的中古和近代汉语的书面语系统,含古白话﹙中古汉语﹚和近代白话﹙近代汉语﹚。二怎样学好古代汉语: 1古汉语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文言。因为: ①文言是汉语书面语的源头,全面认识汉语书面语必从文言开始。 ②我国古代文献、典籍浩如烟海,多用文言写成的,传承古代文化,必须从掌握文言入手。 2学习古汉语的基本方法: ①把握知识体系,突出重点难点;②文选与通论有机结合; ③充分利用工具书和现代学习工具;④博学好问、勤于积累、善于总结。 附:古汉语研究的三个重要阶段 1汉初到东晋末: 偏重于文字、训诂研究,是古代汉语语义研究的重要阶段。著作

有毛亨《诗诂训传》、扬雄《方言》、许慎《说文解字》、玄《毛诗笺》等。 2南北朝到明末: 偏重于韵律及音系研究,是古代汉语语音研究的重要阶段。著作有约《四声谱》、陆法言《切韵》、年《广韵》、周德清《中原音韵》等。 3清代: 古汉语研究全面发展并成就辉煌的阶段。出现了一大批古文字、音韵、训诂等国学大师及语言学名著。如: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王筠《说文句读》、桂馥《说文解字义证》(以上说文四大家)、王念《广雅疏证》、王引之《经义述闻》、淇《助字辨略》、澧《切韵考》、戴震《声韵考》、阮元《经籍纂诂》、章炳麟《国故论衡》、怡让《契文举例》、罗振玉《殷文存》等。 ■第一单元:文字、词汇、工具书 ●笫一节文字 一什么是文字: 1定义: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2起源: 文字起源于记事图画。两万多年前的山洞壁画,多具记事性质。我国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是当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被誉称为“人类古文化的活化石”。 3三大古老文字: 古美索不达尼亚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圣书文字(钉头文字)、甲骨文体系的古汉字。﹙周有光认为发源于中美洲古土著族的玛雅文字是笫四大古文字﹚ 二汉字的性质: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汇总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 一、常用工具书 1字典辞书的编排: 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2)按音序排列。3)按号码排列。 2注音方式: 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 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 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3释义方式: 1)直训:也叫语词式。它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如:元,始也。 2)描写:对被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给予解释。如: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 3)义界:也称为定义式。如:斗,十升也。 4)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如:黑,火所熏之色也。 4常用工具书: 1)《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2)《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49看开始编写的,参加编写的有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于康熙55看编成。这部字典按部首笔画的多少,把214个部首分别归入十二集中。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3)《汉语大字典》:是一部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 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等单位联合编写,1979年出版。收古汉语常用字三千七百多个。修订版于1993年问世。 5)《辞源》: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 6)《辞海》: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所收对象除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名词术语等。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并收。 7)《汉语大辞典》:由《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辞典》编纂处编纂。1986年第一卷出版,1994年出版最后一卷。全书十二卷,共收单字二1万二千个左右,词目约三十七万条,五千余万字。是一部大型的历时性的详解语文词典,它试图从语词的历史演变过程加以阐述,古今兼收,源流并重。首先,这部词典是迄今汉语语文辞书中搜罗最为宏富的一部大型语挥文词典。其次,这部词典引例丰富,是在收集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编写成的,保证了收词立目、释义探源方面能超逸前人。 8)《经传释词》:清王引之著,是一本着重研究先秦和汉代经传中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 9)《词诠》:近人杨树达著。这部书收集了古书中常用的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及一部分代词、动词、副词,说明它们的用法、意义并引书证。 (10)《诗词曲语辞汇释》:近人张相著。这部书汇集了唐宋金元明以来流行于诗词剧曲中的特殊鱼词537个,作者从大量的材料中加以比较推敲,考释语辞的含义和作用。这部著作是我们阅读和研究古典诗词曲的重要参考书和工具书。 二、汉字的结构 1、汉字的结构与“六书” 1)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2)象形:象形字的结构特点是依样画葫芦,即许慎所谓“画成其物,随体诘诎”。如日、月、止、目、人、车、行、牛、瓜、眉、虎、高、夕、犬、女等。

古代汉语知识点总结期末必考

古代汉语知识点总结期末必考

————————————————————————————————作者: ————————————————————————————————日期: ?

第一节古书的注解 从时代看: 汉代:毛传;孔安国注《尚书》;高诱注《战国策》《吕氏春秋》《淮南子》。王逸《楚辞注》魏晋南北朝:魏王弼《老子注》、晋郭象《庄子注》;三国时韦昭《国语》;刘宋裴駰《史记集解》;郭璞《尔雅注》。 唐代:孔颖达注五经包括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左氏传;李善注《文选注》,颜师古注《汉书集注》。陆德明《经典释文》注音张守节《史记正义》 宋代:朱熹《周易本义》《诗集传》《论语集注》《孟子集注》《楚辞集注》。 清代:乾嘉学派:《说文》四大家;高邮王氏父子;注释广,质量高。 从作品看: 诗经:毛诗郑笺孔疏诗集传 (今)程俊英《诗经注析》 论语:何晏集解皇侃义疏刘宝楠正义(今)论语集释论语译注 左传:杜预注孔颖达正义(今)左传译注 世说新语: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 史记:三家注(裴骃集解司马贞索隐张守节正义) 汉书:颜师古注 李白:王琦注 杜甫:仇兆鳌《杜少陵集详注》 十三经注疏后人把这些注和疏加上唐陆德明《经典释文》的注音合刊成一部书,通行的《十三经注疏》 1周易正义:十卷,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孔颖达等正义 2尚书正义:二十卷,汉·孔安国传,孔颖达正义 3毛诗正义:七十卷,汉·毛公传、汉·郑玄笺、孔颖达等正义 4周礼注疏:四十二卷,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仪礼 5仪礼注疏:五十卷,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6礼记正义:六十三卷,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7春秋左传正义:六十卷,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8春秋公羊传注疏:二十八卷,汉·何休注,唐徐彦疏 9春秋榖梁传注疏:二十卷,晋·范宁注,唐·杨士勋注 10论语注疏:二十卷,魏·何晏等注,宋·邢昺疏论语孝经尔雅 11孝经注疏:九卷,唐玄宗注,宋·邢昺疏 12尔雅注疏:十卷,晋郭璞注,宋·邢昺疏 13孟子注疏:十四卷,汉·赵歧注,宋·孙奭疏 二、古注的类型 诂、训:解释字词。古人对训、诂往往不作严格区分,还常连作书名,如汉张衡有《周官训诂》(已佚),南宋钱文子有《诗训诂》等等。 传:传述的意思。秦汉之际,把儒家的“六经”(易、书、诗、礼、乐、春秋)称为经,把解释经的叫传。例如毛传;孔传。“春秋三传”与一般的注释有所不同。 笺: 意为“笺识”,补充、订正。东汉时郑玄在《毛传》的基础上,又作了进一步的阐发和补充。后来所谓“笺注”“笺证”只是注解的意思。 注:大约从东汉开始,对古书的注解不称“传”而称注。还可以是对古书注解的通称,如《十三经注疏》就包括毛传、郑笺。 疏:是相对于“注”而言。它既解释古书的正文,也解释古书的注。如《诗经》郑玄注,孔颖达疏;《庄子》郭象注,成玄英疏。

古代汉语知识

一、课程简介: 古代汉语是同“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是古代汉民族的共同语。一般来说,20世纪初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前的汉语,都可以称为古代汉语,它包括两个系统,即“文言文”和“古白话”。文言文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仿古作品的语言。古白话指的是唐宋以后以北方话为基础而形成的通俗文学作品所使用的语言,如唐代变文,宋代语录话本,明清白话小说等,其中包括著名的《水浒传》、《红楼梦》等作品所使用的语言。古白话虽然很重要,但从古代汉语的教学传统来看,古白话不作为教学重点,因此一般所说的古代汉语专指文言文系统。本课程的“古代汉语知识”,介绍的就是文言文部分,而不包括古白话部分的知识。古代汉语方面的知识大致可分为两方面:一是关于语言结构本身,即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知识;二是学习古汉语时涉及到的文化史知识。典章制度、礼仪习俗,日常的饮食起居,甚至是天文地理,都是学习时要涉及的。这门课程要解决的问题仅限于前一部分,后一部分要交给古代文化史常识一类的课去处理。我国传统的语言文字学包括文字、音韵和训诂三部分,被现代学者称作“语文学”(和现代意义上的“语言学”相对)。文字学、音韵学以分析文字字形和语音结构为主。训诂主要讲词语和句子的训释及部分语法现象,实际上大致包括现代语言学中的词汇学和语法学。从古至今,我国的学者一直很重视语言文字方面基本功的训练。古代汉语的学习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阅读用古代汉语写的各种题材、体裁的作品(看文学作品,或者看与阅读者所学专业相关的作品,可能效果会更好)。二是学习古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知识,对语言规律有所了解,把阅读作品时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作品读得越多,对古代语言越熟悉,学习本课程的效果就越好。比如简单的一句话:“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句中的“不己知”(不了解自己)和“不知人”(不了解别人)意思很容易懂,但从语法的角度看,两个结构的宾语“已”和“人”的位置不同。“不己知”的“己”出现在动词前面,“不知人”的“人”出现在动词后面。这里涉及一条语法规则。古汉语里(尤其是先秦汉语),当否定句中的宾语为代词时,这个代词通常要放到动词前边。如果不是否定句,宾语放在动词后边就可以了。对作品读得多的人来说,稍加点拨他们就能记住这条规则并把它用于语言学习。类似的规则很多,这门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习者掌握古代汉语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加深对古代汉语的理解,并且学以致用,把对语言的理性认识运用于阅读实践,提高阅读古代典籍的能力,从而批判地继承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古汉语知识,也有助于加深对现代汉语的理解,提高分析掌握现代汉语言的能力。另外,还可以学习、借鉴古代作家的语言表达艺术,提高写作水平。二、学习方法古代汉语的学习既要有明确的目的,也要有科学的方法。学习方法往往因人而异,但下面谈到的两点是每个人都不能忽略的。首先,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具有历史观点,要注意观察古今语言的差异。现代汉语源于古代汉语,古今相同的地方自然不少;但不同的地方更多,尤其是词汇方面。如果不留意古今差异,学习中就会以今律古,张冠李戴。如“恨”在古代汉语中是个使用频度很高的词,做名词、动词一般都是“憾事”、“遗憾”,而非“仇视”的意思。《长恨歌》的“恨”就是“遗憾”,但很多教材和唐诗选本对此都不加注,让人误以为同于现代汉语的“恨”。现代汉语中还有很多词语保留了这个意思。“悔恨”“抱恨终生”“恨铁不成钢”“恨不抗日死”中的“恨”都是“遗憾”的意思。“恨”的误读不仅影响到对句子的理解,甚至会牵涉到对文章思想内容的把握。如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臣)未尝不痛恨于桓灵也。”“桓灵”指汉桓帝、汉灵帝。诸葛亮自称汉臣,怎么能痛恨汉朝皇帝呢!这句话实际是说,谈到桓灵二帝时宦官受宠的事,常常感到悲痛和遗憾。如果把“痛恨”解释为“深切地憎恨”(《现代汉语词典》),那么,诸葛亮的“忠”就无所附丽,就不能称为“忠臣”了。也许有人会说,痛恨皇帝并不意味着不忠于汉王朝。但这是今人的观念,不能绳之古人。因为皇帝即是国家的象征,而非仅仅一个体。这点我们看看屈原、岳飞的例子就不难理解了。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到,树立历史观点是非常重要的,也可以说是第一位的。第二,在学习过程中,要坚持感性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