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审计风险及其控制

论审计风险及其控制

论审计风险及其控制
论审计风险及其控制

论审计风险及其控制

湘潭大学学年论文题目:论审计风险及其控制

学院:商学院

专业:审计学

学号: 2008131518

姓名:白莎莎

指导教师:刘长青

完成日期: 2011年4月

论审计风险及其控制

摘要:随着人们对审计的理解和认识的深入,社会各界对审计质量的期望和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审计责任和审计风险也随之越来越大。近年来全球爆发的一系列财务丑闻事件,让审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直面如何加强审计风险管理提高审计质量的重大课题。本文主要从社会审计方面,分析了审计风险的涵义、要素及特征、形成审计风险的原因,并提出了控制审计风险的措施。

关键词:审计风险审计责任审计质量审计风险管理

Audit Risk and Its Control

Abstract: S ince the comprehension and realization of people on auditing is deeper and deeper, the expectation and dependence of the society on audit quality is higher and higher, and the audit respondance and the audit risk are higher and higher.

A series of financial scandals broken into the world in recent years, which made both the audit theory circle and practice circle thinking about how to manage audit risk and improve the audit quality. This text analyzes the concept , the factors ,the characters and the causes of formation of audit risk, and then proposes some measures to control audit risk.

Key Words: Audit risk Audit respondance Audit quality Audit risk management

一、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我国进一步加大了对外开放的力度,并着手进行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方面的两大根本性转变,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在这一重大的历史性变革中,审计作为整个经济大循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引起了世人的普遍关注。

(一)研究的意义

近几年来,世界经济急剧变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文化相互渗透,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人类已经迈入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与其所面临的多样的、急剧变化的内外部环境的联系日益增强,内外部经营风险很快就会转为财务报表错报的风险。随着财务舞弊案的层出不穷,受到损害的社会公众常常会对审计人员提出质问甚至诉讼,出现了“诉讼爆炸”。例如,1993年美国法院判普华会计事务所赔偿英国渣打银行3.38亿美元。1995年巴林银行倒闭案,德勤、普华永道受到牵连。安永会计事务所为CENDANT误导评级,判赔偿损失3.35亿美元。而2001年的安然事件则直接导致了安达信会计事务所的倒闭。美国《会计杂志》认为,美国在过去15年中控告审计人员的诉讼案,远远超过整个职业105年历史中所发生的总数。同样在中国,北京中城会计师事务所因“长城公司事件”倒闭;深圳中天勤事务所因银广夏事件而破产。注册会计师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一落千丈,审计行业的信誉度跌落到了历史的最低谷。

由此看来世界范围内的注册会计师正面临着前所前所未有的职业风险,每一次针对审计人员的诉讼已经演化成整个职业的危机。那么审计人员究竟面临着何等程度的审计风险,如何进行审计风险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成为审计人员面临的最大课题。

审计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审计理论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了审计模式和方法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截至目前,一般认为,审计模式和方法的演进经历了账项基础审计、内控导向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三个阶段,其中风险导向审计又分为传统的风险导向审计和风险导向战略系统审计。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中,对审计风险的评估和控制需要被更加重视,且被理解得更加全面和透彻。因此,进行审计风险的研究,对提高审计质量,加快风险导向审计的发展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国外对审计风险管理的研究主要是从不断改进和完善风险导向审计技术、方法的角度进行的。1957年《蒙哥马利审计学》第八版第一次将“风险”与审计程序的设计紧密联系起来,开始探索审计风险控制的措施和审计方法的改进。至20世纪70年代,审计风险控制模型开始在审计实务中陆续采用。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很快在1983年开发出传统

审计风险模型,把审计风险分为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三个风险要素。这一认识也被英国审计实务委员会(APC,Auditing Practices Committee)接受。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AFC,International Federationsof Accountants)下属的审计实务委员会也于1985年接受了这一观点。随后的几年里,许多审计学者也在各自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如库欣(B.E.Cushing)和洛贝克(J.K.Locbbecke)在他们共同发表的论文《审计风险分析法观察和分析》中将审计风险的要素分为: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实质性测试风险。其计量模式为: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实质性测试风险。1985年,罗茨(Robson Rhodes)在《审计手册》(Auditing Manual)一书中,把检查风险要素又进一步分解为分析性检查风险和实质性测试风险,将审计风险的计量模式扩展为: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分析性检查风险×实质性测试风险。1987年,英国审计委员会又推荐了一个新的模式: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抽样风险。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剧烈改变,这些风险模型日益表现出不适应性,主要是对企业面临的整体外部环境考虑不够。因此,2003年10月,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IAASB)发布了新的审计风险准则,修改了原有的审计风险模型,把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合并为重大错报风险,故审计风险由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两要素组成。

我国理论界对审计风险管理的研究主要是借鉴风险管理的一般知识来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如胡春元(1997)在《审计风险研究》一书中就根据奥特维(Ouwtya)和帕纳(Phaner)对管理和控制风险的研究,把审计风险管理分为审计风险识别、审计风险估测、审计风险评价和审计风险防护四个阶段。①王会金(2000)在《风险导向审计》一书中根据风险管理的数理技术方法(主要是概率统计方法)对上述四个过程做了初步的定量研究,但并未与实际审计工作相结合。其原因在于审计职业判断在实务中的大量运用,带有很大的主观估计成份,因此难以确定审计风险带来的损失大小,实证和定量研究也就止步不前。

(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本篇论文除引言和结束语之外分为三个部分来论述:第一部分是全文的理论基础。首先回顾风险及审计风险的概念、要素及特征,为探讨审计风险的成因和控制方法打下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主要论述审计风险的成因,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分析形成审计风险的原因。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审计风险管理的四个环节,针对审计风险的概念、特征、要素及成因,提出了控制审计风险的具体措施。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1、文献分析法。本篇论文在写作过程中,通过湘潭大学图书馆中文全文数据库CNKI 系列数据库湘潭大学镜像站、万方全文数据库等中文学术文献数据库、百度和Google 搜索引擎、百度文库,全面查阅国内外关于审计风险研究的学术文献,为理论分析和寻

求对策提供支撑。

2、定义的权威法。通过查阅近几年相关的国际及国内外权威的准则或规定,将理论界和实务界公认的的定义作为本文中的相关定义。例如,本文选取的审计的定义即取自美国会计学会(AAA)《基本审计概念报告》对审计的定义。

二、审计风险的涵义、要素及特征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指出:“被审计单位在实施战略以实现其目标的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经营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当重点关注可能影响财务报表的经营风险。合理保证意味着审计风险始终存在,注册会计师应当通过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一)风险的概念与特征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类创造了大大超过历史上任何时代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同时,它也带来了比以往任何时期更多、更大、更集中且破坏性更强的风险。正因为这样,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人们产生了对防灾防损和风险控制的强烈需求。

1、风险的概念

风险一词是一个普通的日常用语。在早期的运用中,风险被理解为客观的危险,体现为自然现象或者航海遇到礁石、风暴等事件。现代意义上的风险一词,已经大大超越了“遇到危险”的狭义含义,风险一词也越来越被概念化,并随着人类活动的复杂性和深刻性而逐步深化,并被赋予了从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统计学甚至文化艺术领域的更广泛更深层次的含义,且与人类的决策和行为后果联系越来越紧密,风险一词也成为人们生活中出现频率很高的词汇。但风险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含义,目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对风险尚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英语里的风险,意指“危险、意外事故或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在现代汉语里,“风”有“传说的、没有确实根据的”意思,“险”则指“遭到不幸或发生灾害的可能”。《现代汉语词典》对风险的定义为:可能发生的危险。《辞海》对风险的定义为:人们在生产建设和日常生活中遭遇能导致人身伤亡、财产受损及其他经济损失的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其他不测事件的可能性。

根据以上定义,结合本人的理解,本文将风险定义为人们因对未来行为的决策及客观条件的不确定性而遭受伤害、损失、不利或毁灭的可能性。

2、风险的特征

根据风险的定义,可以看出风险具有下列6个特征:

(1)客观性。风险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

移,

人们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问内改变风险存在和发生的条件,降低其发生的频率和减少损失程度,而不能也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

(2)普遍性。风险无处不有,风险无时不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也就是人类

与风

险抗争的历史。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风险已普遍渗透到社会以及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3)偶然性。风险虽然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具有普遍性,但就某一具体风险而言,它的发生是偶然的,是一种随机现象。因为风险的发生是多种风险因素及其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4)损失性。凡属风险的事件都会给人的利益带来威胁,伴随着风险的发生,损失、不利等随之产生。风险发生的结果一般会对行为人或决策人造成一定的损失。

(5)不确定性。这是风险的本质特征。首先,风险的发生与否具有不确定性。一定发生或一定不发生的确定性事件,都不能算是风险。其次,风险发生的时间具有不确定性。另外,风险带来的后果具有不确定性,即风险带来的损失程度是不可完全预测的。

(6)可变性。风险的存在与客观环境有关。当风险存在的环境或时空条件发生变化时,风险也可能发生变化,也就是说,风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这就是风险的可变性。风险的可变性不仅包含风险的性质或程度的变化,还包括了风险的消除,以及新风险的产生。

(二)审计风险的涵义及特征

1、审计的概念

审计,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种客观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密切。人们对它的认识,也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而不断深化。

目前,公认的审计的定义是美国会计学会(AAA)1973年在《基本审计概念报告》提出的“审计是一个客观地获取和评价与经济活动和经济事项的认定有关的证据,以确认这些认定与既定标准之间的符合程度,并把审计结果传达給厉害关系的用户的系统过程。”②

2、审计风险的概念

如大多数职业一样,审计是一项需要根据知识和经验进行判断的经济活动,当然就也存在着由于判断不准确或者决策不恰当并引起一定后果的风险。由于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审计人员只能努力去降低风险及其可能带来的损失,而不能不切实际地去试图消除风险。那么究竟审计风险的含义是什么,审计风险由哪些要素构成,审计风险由哪些原因造成,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必须首先明确的问题。

关于审计风险的定义,《国际审计准则第25号——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实质上误报的财务资料可能提供不适当意见的风险。”《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中指出:“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审计风险的概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反映企业及其经济业务的财务报表等会计资料或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着较为严重漏洞、缺陷或是重大的舞弊现象,但是审计人员通过审计后没有发现。另一方面,反映企业及其经济业务的财务报表等会计资料或企业内部控制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已经公允地进行了反映,但是审计人员却质疑其公允性而做出不恰当的审计报告。

3、审计风险的要素

目前审计职业界普遍使用的审计风险模型是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AP)下属的审计准则委员会在1983年通过的第47号审计准则提出的。③该模型认为审计风险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三要素组成,对审计风险的计量为:

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

其中,固有风险是指在假定被审计单位没有任何相关的内部控制的情况下,某一账户或交易类别单独或连同其他账户、交易类别产生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控制风险是指客户内部控制结构政策或程序未能及时防止或察觉重大错误的可能性。检查风险是指内部控制未能察觉并纠正财务报表中的重大错误,运用审计程序也未能发现这些错误的可能性。

随着审计实务的发展,上述审计风险的要素分类方法及计量模式逐渐表现出不足。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性的大会计师事务所联合学术界对审计基本方法进行了全面研究,国际会计师联合会(lAFC)下属的国际审计和鉴证准则委员会(IAAsB)于2003年10月发布了一系列审计风险准则。④新准则制定了新的审计风险模型,即: 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新模型将审计风险分为两个要素: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即将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合并为重大错报风险。新准则指出,重大错报风险包括两个层次:一是会计报表整体层次;二是交易类别、账户余额、披露和相关陈述层次。经过审计风险模型的重塑以及对相应业务流程做出的修改,能否合理评估客户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将成为评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考验审计质量及效果的关键性尺度与决定性因素。

4、审计风险的特征

审计风险是风险的一种,具有风险的一般特征,但同时审计的职业特征决定了审计风险具有自身的特点。具体来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审计风险的存在具有客观性。审计所面临的风险与分类在社会生活中面临的其

它风险一样,是客观存在的。它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类不能完全消除审计所带来的风险,只能通过一定的手段与方法来降低审计风险及其可能的损失。

(2)审计风险具有潜在性。审计风险的潜在性特征与风险的定义是一致的,即它只是一种可能性,潜在地存在于审计工作中。审计风险只有在错误形成并经过证实之后才会体现出来。也就是说,如果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判断失误没有被追究责任,那么即使审计人员的行为偏离了审计准则的规定,出现了判断错误,也仅仅是潜在的风险。只有在公众要求审计人员对其工作失误和判断错误负责任,对其所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时,潜在的审计风险才转化为现实的损失。

(3)审计风险形成的全过程、多因素性。审计风险普遍地存在于审计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审计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大意都可能导致或增加最终的审计风险。审计风险贯穿于审计活动的全过程。审计人员接受客户时存在接受委托风险;制定审计计划时有计划不充分的风险;搜集证据有证据不足或不足够有力的风险;进行审计抽样时有样本数量和抽样方法引起的抽样风险;编写审计报告有措词不当的风险等等。对于各环节的每一个具体风险来说又是由多因素构成的,其中既有客户本身方而的因素,例如,内部控制薄弱,所处行业正处夕阳产业,管理当局不诚实等,也有来自审计人员方面的因素,包括审计方法使用不当,确定证据数量不足,执行审计业务中缺乏应有的职业谨慎等。

(4)审计风险具有损失性。审计风险是客观地、潜在地贯穿于审计活动的全过程的,并且总是与损失相联系。损失是审计风险的具体体现,而且审计风险一旦转化为现实损失,其后果是相当严重的。

(5)审计风险具有可控性。审计风险虽然是客观存在的,并且是由于全过程的多因素所致,同时又是逐步显化和难以计量的,但审计风险仍是可以控制的,可以通过主观的努力将其控制在一个合理水平上,从而降低风险,减少损失。

三、审计风险的成因

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大体上可以分为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

(一)客观原因

1、政治、经济等社会环境的变化。

审计人员在目前的政治、经济形势下,根据现有的信息,为实现特定的审计目标而做出的审计决策,可能会由于政治、经济等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给审计工作带来风险。在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下,审计人员所处的审计环境相对良好、宽松,企业舞弊的概率也相对较小,则审计风险也相应降低;反之,则审计风险加大。

2、审计规章制度健全程度。

审计部门各项规章制度,如工作质量考核制度、审计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度等,有利于引导审计人员按照要求实施审计,做到审计工作规范化。审计部门对审计目标、审计质量考核的科学性、严密性与审计风险是紧密相连的。因此,审计规章制度越健全,审计风险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3、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和审计内容的广泛性。

现代企业的经营环境十分复杂,这使得多样化的经营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不确定性增加,加之现代社会的信息传递的高速发展,这些都使审计人员出现失误和差错的可能性增加。同时,由于现代审计的内容不断扩大和日趋复杂,审计判断也随之变得复杂,从而使审计人员获取必要信息的难度增加,其提出正确审计意见的难度也大大增加,因而审计风险也明显加大。

4、审计报告的影响越来越大。

审计是一种服务职业,随着审计地位不断提高以及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审计报告的依赖程度及其影响范围也不断加大。随着资本市场迅速发展,证券市场也空前活跃,政府、投资者、债权人以及潜在的投资人都对审计鉴证后财务信息给予了极大关注,依赖审计报告的人越来越多,审计的影响在不断扩大。人们为了提高投资的安全性,不惜支付高额费用聘请审计师对财务信息进行鉴证,审计人员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大,审计报告的敏感性和审计风险就越来越大。

5、审计责任的扩大和期望差距的存在。

所谓期望差距是指审计职业界对本身的认识与社会公众对审计职业界的认识上的差距。长期以来,审计职业界一直坚持认为,按照审计准则去执行审计业务就履行了其应尽的职责,并把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区分开来,认为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出具审计报告,保证审计报告的公允性、合法性是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是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责任。社会公众对审计的期望不仅仅是审计人员依据审计准则就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信息提出审计意见,而日还要求审计人员还要能够查出被审计单位的所有舞弊和错误。审计职业界和社会公众对于审计责任的理解不同产生了期望差距,这使得审计人员的必须进行正式的管理评估,审计人员的工作必须涉及许多非会计领域,关注会计记录背后的其他事项,如人力资源和非财务效益的衡量等。审计责任的加大,一方面适应了社会公众的需求,但在另一方面却加大了审计风险。

6、“深口袋”现象使审计人员更易被推上法庭,审计诉讼风险加大。

注册会计师职业是收人颇丰令人羡慕的自由职业之一。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财产富足,“钱袋较深”,有充分的赔偿能力,因此当执业者一旦在执行审计业务和提出审计报告时出现疏忽和过失,致使审计报告的使用者蒙受损失,审计人员就会遭受诉讼

和牵连。失意的投资者和债权人为了挽回损失,就千方百计地寻求有赔偿能力的连带者进行赔偿,因此注册会计师常常是诉讼的主要目标,法庭的判决也往往因同情受害者而判定连带者——注册会计师赔偿受害者。这种“深口袋”现象使得审计人员更容易被推上法庭,审计的诉讼风险因此加大。

(二)主观原因

1、审计人员的经验和专业能力的有限性。审计是一个需要运用知识和经验进行判断的职业。审计人员判断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审计人员从业质量,审计人员采用何种审计方法,搜集多少证据,提出怎样的意见都直接依赖审计人员的经验和能力。审计人员的经验和专业能力的与审计风险成负相关关系,即审计人员的经验越丰富,专业能力越强,则被审计单位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未被发现的可能性就越小,审计人员面临的审计风险也就越小。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审计人员的经验和专业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必将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

2、审计方法的固有缺陷。随着审计方法的发展,现代审计方法强调审计成本和审计风险的均衡,所采用的审计程序以允许存在一定审计风险为必要前提,审计抽样和分析性复核方法成为现代审计的一个重要特征。既然是抽样审计,那么审查的结果必然带有一定的误差。因而审计人员的主观结论与客观事实之间总是存在一定偏离的,审计结论就不可能绝对正确,审计风险的产生成为必然。审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和主观结论与客观事实越接近,审计风险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3、审计人员的法制观念、职业道德和风险意识也是影响审计风险形成的又一个主观因素。尽管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也会因为审计人员自身的法制观念、职业道德水平和风险意识不同而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越高,法制观念和风险意识越强烈,审计人员所需承受的审计风险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四、审计风险管理的意义

风险管理是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的一门新兴管理学科,各经济单位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和妥善处理风险所致损失的后果,期望达到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的目标。

(一)审计风险管理的含义

由于审计风险是普遍存在的,发生时具有偶然性和灾害性,因而必须对审计风险进行管理。而审计风险可控性的特点,说明审计风险可以通过管理过程而使其降低,这也是风险管理理论产生的基础。审计风险的可控性可以促使我们研究审计风险管理理论,

逐步提高审计质量。

在初步了解了风险管理的含义之后,类似地我们也可将审计风险管理定义为:审计风险管理是指审计主体通过对审计风险进行识类、估测评价、规避控制以及评估风险对策效果而旨在以最小的审计风险成本实现最大保障而采取的全面、系统、动态的管理方法。

(二)审计风险管理的目标

风险管理的最基本目标是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之保障。审计风险成本一般包括审计风险损失的实际成本、审计风险损失的无形成本以及管理与处置风险的有关成本。审计风险损失的实际成本主要指由于审计诉讼案例的发生,注册会计师及其事务所应承担的民事、行政和责任,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资源配置不当损失等各项直接和间接损失成本。审计风险损失的无形成本主要是指由于审计诉讼案例的发生,对注册会计师及其事务所造成的名誉上的损失;社会公众将会对注册会计师及其事务所产生不信赖。管理与处置审计风险成本主要是指由注册会计师及其事务所在进行审计风险管理和处置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支出。然而是否能达到这一目标,将取决于在实施风险管理过程中对有关管理方案的不断修改,使其更符合实际。

这表明风险管理是一动态的过程,管理者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随时修改管理方案,这样才能达到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目标。就注册会计师而言,也必须用一种动态的眼光来进行审计风险管理,不断修改审计方案,在可以接受的审计风险大小程度前提下,控制审计风险成本,力图达到审计风险管理的目标。然而,审计风险客观性的这一特点又反映出审计风险并不可能通过管理与控制而完全消失,而是将伴随着审计这一职业客观存在。

(三)审计风险管理的作用

首先,审计风险管理可以使经济实体对各种潜在的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和控制,从而以较低成本有效地避免和减少这些可能发生的损失。审计机构和审计组织面临着众多的风险,如果不能够妥善地处理,审计风险一旦转化为现实,轻则影响到正常经营和稳定,重则危及审计机构和审计组织的生存问题。有效的审计风险管理,可以使审计机构和审计组织了解和意识到自己面临的风险及其性质和严重程度,采取措施,避免和减少损失。

其次,审计风险管理有助于审计事业的健康发展。应该看到,这些年来我国的审计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且在市场经济建设中起到了巨大的应用。当然,我们也应看到,审计事业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众多的问题,审计风险便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审计机构组织和审计人员风险意识不强,出现了很多的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在某种

程度上阻碍了审计事业的发展。因此,加强审计风险管理,在审计过程中牢固树立审计风险观念,避免和减少审计风对审计事业的健康发展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最后,加强审计风险管理有助于树立审计机构、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的良好形象。审计机构和审计组织在与客户交往的过程中,对各种相关的不确定性因素及其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严格管理和合理回避,加强审计风险管理,促使审计业务正常进行,才能保持良好的形象和信誉,才能更好到吸引客户,增大业务量,以使自己不断发展壮大。

五、审计风险的控制

随着审计事业的发展,职业界对风险问题将日趋重视,努力从本单位实际情况出发,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和条件,在审计准备、实施和报告等各个阶段采取各种风险管理和控制对策,以减少审计风险,避免风险损失是当前事务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审计风险管理

注册会计师在进行每一个审计项目时,都要进行专业判断,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和风险。因此,整个审计活动都可以看作是一个审计风险管理的过程。接受客户、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制定审计的详细计划、收集和评价证据、进行质量控制、提出审计报告等都是审计风险管理的活动。

审计风险管理主要有四个环节,这四个环节分别是: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价和风险预防。这四个环节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只有在确认了存在哪些可能的风险因素,才能对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进而才能有针对地控制和降低风险。

1、审计风险识别

这一环节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风险的起因是什么,会带来什么样的审计风险。形成及影响审计风险的因素有很多,要识别审计风险,首先必须搞清其原因,进而搞清审计活动面临的全部的可能的风险。风险识别是风险控制的基础。

2、审计风险估计

风险估计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风险究竟有多大。风险估计必须建立在风险确认和分类的基础上。风险估计是风险控制的依据。只有确定了风险水平的高低,才能有针对地进行风险控制。审计风险估计就是审计人员通过收集审计证据,针对审计过程和审计对象的具体情况,对审计事项风险的大小进行合理的估计和测试。

3、审计风险评价

审计风险的各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得以估计之后,我们还必须判断这个审计风险水平是否可以接受。这就是审计风险评价所要解决的问题。审计风险评价就是对审计风险手否可以接受作出判断,即判断它大于还是小于某一可接受的标准或水平。

在审计风险评价中,首先必须得确定一个审计风险的的可接受标准或可接受水平,

将该标准作为最低风险界限。若估计的审计风险水平大于可接受水平,那么我们可以提高审计费用,或通过其他方式转嫁一些风险,或者干脆放弃这一客户。如果审计风险估计水平低于可接受水平,审计人员可以接受这个审计项目,但仍需采取控制措施,以使总审计风险保持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4、审计风险预防

风险预防是处理风险的一个重要方面。处理审计风险最好的办法就是避免和预防引发事件,为此,就要采取各种措施对审计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在审计业务的全过程中系统控制审计风险。

(二)审计风险控制的具体措施

审计风险的控制需要从多方面来进行考虑,既要考虑审计风险自身的特征,从本质上入手,又要考虑审计风险的成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控制。

1、加强审计活动的全过程中每一步骤的风险控制。

如前所述,审计风险具有全过程、多因素性,因此审计风险控制也应该是全过程多因素的系统控制。一项完整的审计活动包括:接受客户委托、选派审计人员、制定审计计划、实施审计程序、收集审计证据、编制审计报告以及检查审计质量等。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每一环节都存在着审计风险,审计人员必须每一步骤都严格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准则来执行审计。例如,在选择接受客户委托时,要充分考虑被审计单位的信誉,与前任注册会计师有效充分的沟通,了解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诚信度、前任注册会计师管理层在重大会计、审计等问题上存在的意见分歧、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是否存在舞弊、违反法律法规行为和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以及变更会计事务所的原因。在选派审计人员时,要充分考虑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的关系,保证审计人员的独立性、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制定审计计划时,要充分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实施审计程序时,要充分考虑各事项的重要性水平,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在获取审计证据时,根据重要性水平,保证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编制审计报告、检查

2、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准则及政策,创造良好的审计环境。

良好的环境是审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只有有了良好的审计环境,审计人员才能在执业时坚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从而降低审计风险,使审计质量得到保证。

(1)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准则及政策,加大遏制舞弊的力度,从而为审计人员创造良好、宽松的社会环境提供条件。

(2)建立健全审计准则与各项法规。健全有效的审计准则和法规,有利于合理地界定审计人员的责任,并为审计业务操作提供规范和指南。越是健全完善的审计准则和法规,

对审计人员及其业务操作要求越高,审计人员面临的约束越多,则审计风险意识就越强。(3)真正确立审计组织“独立法人、公平竞争”的生存环境,有利于促使各审计组织真正走入市场,实现真正的企业化管理和经营。

3、搞好审计风险预测,加强审计质量控制。审计人员应充分认识审计风险产生的可能性,科学地判断形成审计风险的各种因素,准确地了解风险程度,并对可能产生的损失作出充分的估计和分析,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审计对策,力求降低和避免审计风险。审计质量的好坏与审计风险的大小密切相关。加强审计质量控制,认真实行审计质量的检查和考核,对降低和避免审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4、提高审计人员的自身素质,强化风险意识。

(1)转变审计人员的思想观念。强化风险意识,要求审计人员必须转变思想观念,要充分认识到审计风险、审计风险损失及其管理与控制不仅是理论研究的对象,也是关系到审计自身生存发展的大问题。这种思想观念的转变,既是审计人员自身的任务,同时,也有赖于社会审计工作外部环境的影响与督促。

(2)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审计人员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审计风险及风险损失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同时也反映着审计人员风险意识的强弱。因此,强化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降低审计)从险,必须从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入手,提高审计人员业务水平的途径除了需要市计人员加强自我学习与磨炼外,重要的一点就是强化格个社会的审计人员的职业培训教育。审计人员的职业培训应能够使审计人员的知识不断更新,在执行业务时能够关注新问题,实现业务的规范化操作。

(3)规范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薄弱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低造成的。审计职业为社会提供服务,必须担当起服务社会的职责,凭借其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业务技能,以独立客观的身份发表公正的意见,维护职业和行业的良好形象。如果审计人员不忠诚自己的事业,审计责任心不强,职业道德水平低,就必然不关注审计工作质量,这无疑会增大审计风险。所以强化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必须规范其职业道德。

六、结束语

本文从多方面论述了审计风险及其控制。形成审计风险的原因有很多种,在具体审计工作中,应该针对各方面的原因,抓住审计风险的特征,从根本上采取相应的方法控制审计风险。对于我国的现状,我们应该在审计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加强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的建设与完善,规范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执业行为,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能力,从多方面控制审计风险,从而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

注释:

①胡春元.审计风险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

②AAA:美国会计学会(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是美国最大的会计学术组织,其前身是1916年成立的美国大学会计教师联合会(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Instructors in Accounting,简称AAUIA)。1936年,美国大学会计教师联合会改为美国会计学会。

③AICPA: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merican 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是由执业人员(即注册会计师)和非执业人员组成。

④IAFC: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Accountants),成立于1977年10月14日的德国慕尼黑,其前身是国际会计职业协调委员会,成立于1972年的澳大利亚悉尼第10届国际会计师大会上。其最高领导是代表大会及理事会。其代表大会的成员非个人,而是世界各国的会计师职业团体。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的总部设于美国的纽约,它在瑞士日内瓦注册,宗旨是统一会计及审计标准,提升世界的会计专业,协调及促进国际的发展和信息交流。

参考文献:

[1]汪寿成.现代风险导向审计[M].大连出版社,2009.

[2]胡春元.审计风险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53-55,61-67.

[3]朱延桂,张友涛.从审计风险的内涵及成因探索现

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内涵及运用[J].楚荆理工学院报,2010(8):63-66.

[4]施浩忠.企业审计风险规避方式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19):226.

[5]韩悦.浅谈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J].中国商界,2010(9):141,143.

[6]胡钊涵.浅谈内部审计风险与控制[J].科技创新导报,2010(30).

[7]刘美君.浅析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商场现代化,2010(623):161.

[8]程琨.审计风险之我见[J].中国校外教育,2010(10):36.

[9]刘彩霞,别必爱,高志明.当前审计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及防范措施[J].审计月刊,2009(11):11-12.

[10]吴爽.论新审计准则的特点及对年审计实务的影响[J].国管理信息化,2010(14):48.

[11]李德居,徐贵民,陈顺朋,李维胜.浅谈税务审计风险管理[J].中国税务,2009(5):56.

[12]覃克良,刘学华.审计风险刍议[J].农业审计,1992(2):45-46.

[13]崔彤.审计风险与其控制[J].南开经济研究,1992(1):33.

[14]A. A. Arens;J. K. Locbbecke: Auditing-An Integrated Approach[J]. New York: Prentice-Hall, 1992.

[15]Ramgopal Venkataraman; Joseph P. Weber; Michael Willenborg: Litigation Risk, Audit Quality, and Audit Fees: Evidence from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J]. Accounting Review, 2008.

[16] Kin-Yew Low: The Effects of Industry Specialization on Audit Risk Assessments and Audit-Planning Decisions [J]. Accounting Review, 2004.

开题报告论审计风险的避免与控制

一、选题的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 (一)理论意义 通过对于本文的研究,从而成功完成审计的过程,丰富了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企业时,通过识别、评估审计风险,有针对性的设计、实施控制测试或实质性程序进行风险点防范的实务指导方面的研究。 (二)实际意义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企业时,可供参考的权威资料并不多,财政部2007年颁布的1633号审计准则的修订版是其中之一。这一审计准则主要论述了电子商务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但其仅提示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面对被审计单位时候,应考虑该业务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产生的影响。而对于具体的审计细则和审计体系并没有做出说明。因此,财政部颁布的1633号审计准则仅能为注册会计师提供方向性的指导,但具体到实务工作中的应用指导,该准则的作用就极其有限了。通过对于本文的研究能够有效的降低会计风险发生的概率,具有一旦的现实意义。 二、论文综述 国内外有关的学者对于审计风险的避免与控制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的结果,具体的研究的结果如下所示: (一)国内研究现状 韩玲玉(2018)研究了B2B模式的电子商务企业发现,注册会计师在对B2B模式的电子商务企业审计过程中,其审计环境、范围及内容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必须不断更新审计方法与审计程序以应对审计风险。针对电子商务企业的特点,发掘新而有效的审计技术,如使用数据处理技术等,能有效降低审计风险 冷晓(2018)对网络信息技术与电子商务企业审计职业判断的关系进行研究,建立两者之间的模型,并选取中间变量展开调查,研究注册会计师信息技术及系统管理的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其审计电子商务企业时的职业判断产生的影响程度。研究认为,注册会计师应全面掌握审计会计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方面的相关知识。 陈婧(2018)在审计风险模型里,重大错报风险与被审计单位有关,审计人员只能对其水平进行评估。而审计风险又存在客观性,这时审计机构和被审计单位就应该约定双方都可以接受的程度。并不是每一位委托人都知道,仅仅通过一场审计,是不可能发现企业的所有问题之所在的。而预先设定可接受的审计风险,就是审计业务中的三方关系人就理解和诉求的差异达成共识。 薛松(2018)认为:审计作为一种检查监督的机制,对国家企事业单位以及各类企业的经济管理活动、财务收支等各方面的财务活动进行审核与监督,以提高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效益。

试论审计风险管理(doc 5页)

试论审计风险管理(doc 5页)

试论审计风险的管理 关键词:审计风险;审计风险识别;审计风险评价 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大量公司倒闭或陷入财务困难,针对注册会计师职业的诉讼呈“爆炸”式地增长,注册会计师职业已成为具有高度风险的专门职业了。特别是,我国正在进行会计师事务所的体制改革,目标在于建立起注册会计师作为投资主体的体制,使审计责任真正落实到注册会计师身上。这样,审计风险的管理就成为我国审计职业界必须严密关注的问题。 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它存在于审计工作全过程,从审计项目的洽谈、承接、风险评估、制定计划、审计程序的具体实施、三级复核到出具审计报告等方面都需要有严格的控制程序和防范风险的措施。 1 审计风险的识别 审计风险识别是审计风险管理的基础,只有全面、正确地识别审计职业所面临的风险,对风险的估测和控制技术的选择才有实际意义。 事实上,在提供鉴证服务的同时,审计人员就已经承担了法律责任。这些责任在某些情况下会转换为负债或损失。因此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就是要识别审计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审计风险识别的途径概括起来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借助外部力量,利用外界的风险信息、资料识别风险;二是依靠会计师事务所的力量,根据客户的特性识别风险。由于审计资源是有限的,审计人员应把精力和资源集中于最容易引起风险的领域

(因一般审计实务书籍中都有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避开详细的程序式的检查,而把审计判断集中于披露问题和会计政策选择的连续性;2使用破产或兼并预测模型来预测高风险的业务;3避开高风险的行业,或对高风险行业提高审计费用;4坚持稳健主义。 2 审计风险的估测 审计风险识别回答了审计活动面临何种风险和存在哪些风险因素的问题。接下来是,决定审计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审计风险损失是多大?审计风险在不同的具体环境和条件下是有大小之分的,审计人员可针对审计过程中的诸多主客观情况,对某些审计事项的审计风险大小及其可能导致的危害进行分析、估计和测试,以确定合理水平的审计风险,尽量避免和控制审计损失的发生。 具体项目审计风险的估测,包括收集信息、收集证据和实证观察三个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是主观的,也可以是客观的。客观的估计是根据足够的历史资料,利用统计的方法或分析的方法进行计算,从而得出未来审计风险发生的概率。这种估计的依据是客观存在的,不以审计人员的意志为转移。主观的估计也是审计风险估计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手段,它利用有限的信息,由审计人员根据个人的判断进行估计。这种估计建立在目前的信息和个人长期积累的经验基础之上,这种方法只要应用得当,同样能有合理的结论,使之接近客观估计。 3 审计风险的评价

浅析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与控制

浅析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与控制 发表时间:2018-09-27T18:40:20.033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9月下作者:李娟 [导读]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在市场上林立,而内部审计作为企业运营过程中的自我约束机制也逐渐成为现代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制度组成,为企业在运行过程中的内部控制工作、规范财政行为、改善经营管理以及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提供了巨大的保障。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市 100872)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在市场上林立,而内部审计作为企业运营过程中的自我约束机制也逐渐成为现代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制度组成,为企业在运行过程中的内部控制工作、规范财政行为、改善经营管理以及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提供了巨大的保障。目前,随着企业发展的进一步规模化、复杂化以及企业信息使用者的多元化使得企业的内部审计风险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而逐渐增多,制约着企业经营活动的进一步发展。现如今,面对现代内部审计中出现的规制不健全、机构不合理、程序不规范等等弊端需要企业加强控制,做好预防工作,确保企业的平稳运行。本文就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于控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控制 引言 目前,企业的内部审计在发展中需要组织和个人承担的政治、经济以及财务风险逐渐增加,其作为监督机构在企业的运用过程中也面临着更多的考验,面临的外部因素以及内部因素的影响而也逐渐增大,企业需要不断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的防范控制。 一、内部审计风险的涵义 国际审计准则第25号《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将审计风险定义为:“ 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实质上误报的财务资料可能提供不适当意见的风险”。在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中指出:“ 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 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在企业内部的实际审计工作中需要面临的是不同企业环境下的不同内容、不同目标等等,因此对于内部审计风险的认识也会有较大的差别。一般情况下,企业内部审计的风险多由审计师承担。 二、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 (一)影响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外部因素 1、企业内审机构具有相对独立性。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作为一个监督机构在形式上不仅要受国家或上级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以实现对企业的监督,还要受到企业管理人员的限制。这种情况导致部分企业在进行内审机构的设置时并没有重视机构的独立性设置,从而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也无法真正的具有权威性,在实际的工作中会面对较大的风险,也不能确保审计质量。 2、企业领导对内审工作重视程度不足。部分企业在进行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立时并没有过多的重视甚至在设置过程中将其与企业的纪委、监察进行了合并,对于审计岗位上人员也配备不足,审计工作无法开展的同时也出现了无法规避的风险,影响企业管理体系的建设以及审计职能的充分发挥,是不利于企业实际的运营发展的。 3、审计对象的复杂化和审计业务范围的扩展加大了防范审计风险的难度。现代企业的经营发展过程中也不断扩大规模,业务的经营范围也逐渐向外拓展,同时,内审对象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内部审计的对象也由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向管理领域渗透,而且业务范围的逐渐扩大使得审计人员的工作量也逐渐增大,加大了防范审计风险的难度。 4、内部审计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增加了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内部审计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使得审计人员在进行工作时无法借助内部审计法律依据来进行,只能在审计过程中对大量的职业判断去认定某一审计事项,这种情况的出现对审计结论的权威性和正确性有较大的影响,也不利于服众,审计风险逐渐增大。 (二)引起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内在因素 1、部分企业内审人员观念陈旧,服务意识淡薄。目前,由于企业领导的不重视导致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也没有较大进步,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对于审计工作的实行也只是以监督为主,进行查错防弊。这种方式随着企业的发展,财务人员素质的提升以及财务管理水平的逐渐提高已经难以发挥作用,尤其是在面对企业经营管理、内部控制方面更是缺乏行之有效的审计,导致企业的内部审计风险越来越大,严重威胁到企业自身的经营发展。 2、企业内审人员业务知识及专业水平不高。一般企业在聘请审计人员时出于观念上的误差,导致大多数审计人员出身会计或者工程专业,其掌握的知识大多比较单一,难以形成系统有效的理论体系,入职后,企业领导又不重视对审计人员的培训锻炼,导致这部分审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业务知识掌握不足,其能力水平也达不到实际工作的要求,不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指导。 3、企业内部审计技术和方法本身隐含着较大的审计风险 (1)部分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还采用的是手工审计,并没有借助现阶段先进信息技术来进行有效的信息化管理,工作效率也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2)抽样审计方式使其与实际情况之间存在较大的误差。(3)审计方法仍停留在账项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阶段,片面依赖企业内部的控制制度。(4)鲜少关注欺诈风险、财务危机或经营失败风险。 4、审计质量控制机制不健全 (1)审计操作出现过分简化的审计程序、审计报告的编写不规范等行为。(2)企业对审计人员没有健全的考核机制。 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控制对策 (一)完善内部审计控制制度 1、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普法规划,对国家审计规范》、《审计法》等审计法律法规进行普及,提高审计人员法制意识和法律素质,保审计人员能够熟悉掌握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审计工作,保证依法审计,提高审计质量的同时规避风险。 2、健全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规章和制度,以其约束审计人员的工作行为并将其作为工作考核的内容,确保审计人员能够有序展开审计工作并保障审计工作的高质量进行,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 3、制定相关的内部牵制制度、质量考察制度、轮岗制度等,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提高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控制研究 (论文提纲)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控制研究 1 审计风险的涵义探究 1.1 各国审计风险定义比较 1.2 审计风险实质的理解 审计风险是伴随着审计而一直存在着的,如果只是发表了不恰当的审计意见而没有造成什么实质性的不利影响,也不会形成审计风险。 1.3 我对审计风险定义的理解 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对存在重大错报的财务报表未能适当地发表意见,并可能给审计人员造成损失的风险。 2 审计风险的特征 2.1 审计风险的客观性 采用抽样审计方法不可能保证审计结论绝对正确,必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审计风险。即使审计人员采用详细审计,也会由于各种原因,使审计意见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 2.2 审计风险的隐蔽性 审计责任的存在是形成审计风险的一个基本因素,这就决定了审计风险在一定时期具有潜在性。 2.3 审计风险的可控性 审计风险虽是不可消除的,但其水平高低是可控制的。审计人员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降低这种潜在损失发生的可能和数额。 2.4 审计风险的利害双重性 在现代社会中,允许存在一定的审计风险是审计职业存在的前提条件,审计人员可以利用审计风险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减少损失。同时,当审计人员所冒的审计风险超过其控制能力,或当审计人员不注意控制审计风险时,它就可能显化为现实的审计损失,形成审计失败。 2.5 审计风险的普遍性 审计风险具有普遍性,它存在于审计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的审计失误,都会增加最终的审计风险。 3 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 3.1 审计风险形成的客观原因 3.1.1 社会公众与审计职业界之间的审计期望差对审计风险的影响 社会公众对审计人员要求过高,公众认为审计人员应揭示所有问题;而审计人员则认为他们无法保证能够觉察任何舞弊行为。社会公众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于是诉讼案件越来越多,从而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 3.1.2 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和审计内容的广泛性对审计风险的影响 企业规模越大,越复杂,审计的范围越宽越广,也就越来越借助于审计抽样等非全面检查技术的帮助。然而,这使得审计结论的正确性越来越难以保证,因而使审计的风险加大。 3.1.3 经济环境和法律环境对审计风险的影响 经济环境和法律环境的不断变化使审计人员对企业的情况难以全面地反映和评价,获得正确结论的难度加大,从而增加了审计风险。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现状及其控制(一)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现状及其控制(一) 一、审计风险的现状l.部分注册会计师缺乏强烈的风险意识与高度的责任感。有的注册会计师在实际审计过程中掉以轻心,态度不严谨慎重,存在着一种风险不会降临到自己头上的侥幸心理,认识不到在实际工作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风险的产生,给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从而使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事务所被告上法庭,最终承担相应的经济法律责任。2.事各所之间的不正当竞争导致审计风险缺乏可控性。有的事务所为了争取落户,采取降低收费的手法以吸引客户,导致事务所为了减少成本而任编审计时间,简化审计手续,从而加大了审计的风险。3.在审计过程中采用的审计程序和方法不合规范。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注册会计师未了解客户的基本情况就匆忙进行审计,不按规定的程序办事,使用不恰当的审计方法,以至于糊里糊涂被推上法庭。如某事务所在对某企业的股东现金投资情况进行审验时,以股东的私人存单、活期存折等复印件作为投资到位证明,而未按规定对股东资金是否如数如期进入被审单位的银行账户予以审查就签发了验资报告。4.被审计单位舞弊手段的变换及有意识的舞弊增加了审计风险。有的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在实际工作中千方百计采取各种舞弊手段,这给审计人员的工作带来了难度,审计风险也随之加大。5.被审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有的企业没有内部控制制度或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使虚假的会计账户在企业内部得不到发现或虽已发现却得不到有效控制,从而产生审计的控制风险。6.有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不健全,以及执法力度不严,使得很多作假行为没有得到有力的打击,从而使审计风险难以避免。7.会计职业界宏观管理不力,对会计人员的行为缺乏约束性,也造成了很多本可避免却未能避免的风险。二、审计风险的控制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可根据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和特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将其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1.建立风险责任制度其基本内容包括:明确审计组织内部各个层次、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做到事事有人审核批准,有人实际操作,有人负责指导监督,有人负责考核,出了问题能够及时反映出来,并能分清责任。2.保证审计的独立性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应从两个方面去解决。一是从宏观上,必须解决审计组织地位的独立性,社会审计组织要脱钩改制,脱离挂靠主管部门的影响。二是在各个审计组织内部,也要采取措施确保上岗审计人员的独立性,主要是要保证被指定人员与被审计单位之间不存在可能影响审计人员的公正立场的特殊关系和其他能够削弱审计人独立性的各种因素。3.强化审计人员的法制意识目前我国关于审计工作已有了一些成文的法律法规,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要遵守法定的工作程序,依法审计。从审计立项开始,就应该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所规定的范围进行,项目确定后,要按规定的手续下达书面的审计通知书;审计报告定稿前必须征求被审计单位的意见,对于被审计单位提出的异议,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认真核查,不当之处,及时纠正;审计结论要有法律依据,所引用的法律规定要适用、有效、准确和完整。

审计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摘要 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审计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随着市场经营风险的加剧,审计风险日益突出。因此,注册会计师应正确认识审计风险,增加审计风险意识,积极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审计风险,使审计在经济发展中起到相应的作用。 本文详细介绍了审计风险的三种类型: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并针对这三种风险分别提出了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一改大部分论文针对审计风险的原因提出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的套路,为本文的一大创新点。 关键词:审计风险;注册会计师;防范 ABSTRACT Audit risk is the accounting statements free of material misstatement or omission, inappropriate audit opinion on the possibility of the CPA Audit. In recent years, with China'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audit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 economic life. However, with the market, the intensification of the business risk, audit risk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erefore, the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 should be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audit risk, to increase awareness of audit risk, positive and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audit risk, audit to play a corresponding role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three types of audit risk: inherent risk, control risk, detection risk. For these three risk audit risk prevention measures, a change most of the papers for the reason of the audit risk, audit risk prevention measures routine for a major innovation in this article. Key words:Audit risk;CPA;Prevention;To prevent 导论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2007年最新公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第十七条中对“审计风险”的定

最新收集审计论文题目

最新收集审计论文题目_审计学论文题目124个 审计是由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以下是学术堂收集整理的124个审计论文题目,供大家选题使用。 1、关于经济责任审计若干问题的探讨 2、关于企业集团内部审计若干问题的探讨 3、会计报表审计风险分析及防范研究 4、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现状与审计对策浅析 5、论电子商务时代的网络审计 6、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7、民间审计法律责任问题研究 8、内部审计在企业的作用 9、企业费用成本审计 10、浅淡经济责任审计 11、浅谈经济责任审计 12、浅谈审计风险的综合控制 13、浅谈审计判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 14、如何提高审计效率 15、审计风险的研究 16、审计风险及其控制研究 17、审计职业判断业绩评价 18、审计专业判断研究 19、我国民间审计的现状与对策的分析 20、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低透明度的独立审计研究 21、舞弊性财务报告及其审计研究 22、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及独立审计研究 23、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问题研究 24、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控制系统研究 25、企业会计电算化审计中的问题及对策 26、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管理体系研究 27、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控制研究 28、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发展趋势研究 29、审计质量控制 30、论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审计 31、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2、论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33、论审计风险防范 34、论我国的绩效审计 35、萨宾纳斯――奥克斯莱法案对中国审计的影响 36、审计质量与审计责任之间的关系 37、经济效益审计问题

关联方交易审计风险控制对策研究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 2015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者 学院、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职称) 论文字数 论文完成时间 大学教务处制

会计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200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会计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文3000起,具体可以联系qq 805990749。下列所写题目均可写作。 二、原创论文参考题目 1 某汽配商行的存货管理问题研究 2 贵州茅台公司综合竞争力分析 3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制造业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4 某餐饮公司期间费用管理问题研究 5 浅析企业家与企业文化变革---以联想集团为例 6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动机研究 7 外贸企业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设计——以xx进出口有限公司为例 8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及其防范 9 资产减值会计的应用研究 10 某纺织公司股权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1 我国注册会计行业的诚信现状和对策分析 12 某旅游公司绩效评价方法设计 13 某公司筹资活动中的税务筹划方案设计 14 论作业成本法在中小企业的应用——以xx电器有限公司为例 15 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的成因及其控制 16 出口外贸型中小企业的风险分析与管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研究 17 山东铝业公司税务筹划研究 18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探究 19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有关问题的探讨 20 债务重组准则若干问题的思考 21 我国软件行业的纳税筹划研究 22 农业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研究 23 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研究 24 德力西集团无形资产的探讨分析 25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6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27 企业横向并购的绩效分析--以燕京啤酒收购月山啤酒为例 28 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机制探讨 29 某水泥公司筹资风险分析及对策 30 新公共管理模式下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研究 31 上市公司利用会计处理操纵利润的手段及其防范 32 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探讨 33 某纸业公司产品成本控制研究 34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35 企业并购协同效应的财务分析

论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审计的范围逐渐拓宽,人们对审计的期望越来越高,审计职业的责任也越来越大。社会经济生活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增加了审计的难度,相应产生了一定的审计风险。为此,人们应正确认识审计风险,增强审计风险意识,积极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审计风险,使审计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下面笔者就从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及风险的控制与防范等方面作一浅析。 一、审计风险的成因及存在的主要环节 (一)审计风险的主要成因 1.审计机构自身不当形成的。如审计人员素质、能力的差别造成同类审计业务结论不同;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品质的高低决定审计行为的偏差,导致审计结论的偏差;审计人员在取证和选用证据上,都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如果取证不充分,其结论也就不一定合理;审计操作不规范、审计程序脱节、主观臆断、凭经验办事,就增加了审计的失误率;审计方法选择不当,也将影响审计结论的是否正确等。 2.社会环境对审计风险的影响。这主要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或执行不力,而审计人员又不能觉察所造成的风险。即使审计人员确认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合理或在关键环节上失控,其提出的修正建议是否能够真正适合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活动,也会形成一种修正风险。如果社会及公众审计意识增强,企业便会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严格会计核算,其审计风险就会降低。反之则升高。 3.经济环境对审计风险的影响。市场经济成份的多元化,被审计单位行为的不稳定性,如企业改组、兼并、重组等,使审计人员对企业的情况难以全面地反映和评价,获得正确结论的难度加大,从而增加了审计风险。 4.法律环境对审计风险形成的影响。法律是审计工作的依据,如果法律体系不完备或不衔接,审计人员就失去统一的判断标准,增加风险机会。我国先后颁布的《审计法》、《注册会计师法》等明确规定,对审计人员的失职行为和违章行为分别追究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 5.审计方法对审计风险形成的影响。一是审计方法模式滞后,仍停留在账项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阶段,而国外已发展到风险导向审计阶段;二是无论采用判断抽样还是统计抽样,它都是根据审计人员的经验主观判断,极易遗漏重要的项目;三是审计操作不规范,如审计人员为了降低审计成本随意放弃一些自认为不必要的审计程序,审计方法的选用不科学,审计报告的编写不明确、不公允等。 (二)审计风险存在的主要环节 1.签订审计约定书环节的风险。签订审计约定书,是委托人与被委托机构之间明确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过程,约定书一旦确定,就对双方均具有约束力。作为审计方,必须按约定的内容、要求按时出具审计报告,否则就构成违约。一般情况下,除老客户外,会计师事务所对被审计单位内部财务制度和内控系统是否健全和有效并不了解,而这些方面的状况又恰恰是审计机构和注册会计师能否得出客观、真实审计结论,发表客观、真实审计意见的基础。

审计风险的成因分析及控制论文

审计风险的成因分析及控制 【摘要】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审计风险的承受对象,属于一个高风险、高社会责任的行业。审计风险的控制是任何一家会计师事务所管理的核心问题,也是审计理论界研究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审计风险的发生,在误导使用者投资导向的同时,也在总体上制约市场运行效率和社会资源的配置效果,更会殃及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本人,影响会计行业的生存和健康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在于认为被审计单位舞弊、管理结构不完善,注册会计师未能正确执行审计程序,审计环境存在不良影响等。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以减少企业舞弊发生、加强注册会计师的风险防意识、完善相关法规制度以及其他方面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以保障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注册会计师审计具有独立、客观、公正的特征。这种特征,一方面保证了注册会计师审计具有鉴证职能。另一方面也使其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权威性。目前,注册会计师职业在经济发达国家备受重视,注册会计师审计已成为经济发达国家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手段。这是经济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所形成的必然趋势。有审计就有审计风险。但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活动越拉越多,审计所承担的责任也就越大,审计难度就越高,审计风险也就随之增大。那么,如何规避审计风险也就成为一直以来人们不断探讨的问题。 一、审计风险的含义 所谓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误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这里对审计风险的阐述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注册会计师认为公允的会计报表,但实际上却是错误的,即已经证实的会计报表实际上并未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

论审计风险及其控制

论审计风险及其控制

湘潭大学学年论文题目:论审计风险及其控制 学院:商学院 专业:审计学 学号: 2008131518 姓名:白莎莎 指导教师:刘长青 完成日期: 2011年4月

论审计风险及其控制 摘要:随着人们对审计的理解和认识的深入,社会各界对审计质量的期望和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审计责任和审计风险也随之越来越大。近年来全球爆发的一系列财务丑闻事件,让审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直面如何加强审计风险管理提高审计质量的重大课题。本文主要从社会审计方面,分析了审计风险的涵义、要素及特征、形成审计风险的原因,并提出了控制审计风险的措施。 关键词:审计风险审计责任审计质量审计风险管理 Audit Risk and Its Control Abstract: S ince the comprehension and realization of people on auditing is deeper and deeper, the expectation and dependence of the society on audit quality is higher and higher, and the audit respondance and the audit risk are higher and higher. A series of financial scandals broken into the world in recent years, which made both the audit theory circle and practice circle thinking about how to manage audit risk and improve the audit quality. This text analyzes the concept , the factors ,the characters and the causes of formation of audit risk, and then proposes some measures to control audit risk. Key Words: Audit risk Audit respondance Audit quality Audit risk management

审计风险的规避与控制

审计风险的规避与控制 一、审计风险的涵义对审计风险的涵义,国内外有许多学者作了积极探索,最终使审计风险模型被会计师职业界认可,并成为审计过程的核心内容。尽管审计风险模型已达成共识,不同的人由于所站的角度不一样,结论也并非完全一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CICA)、国际审计实务委员会(IAFC)以及著名审计学家阿伦斯等都对审计风险的涵义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这些有关审计风险的概念,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认为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没有公允地揭示而审计人员认为已公允地揭示的风险。 1.狭义的审计风险。审计风险,从狭义上理解,应当包括财务报表没有公允揭示而审计人员却认为已公允揭示的风险,和财务报表总体上已公允揭示而审计人员却认为未公允揭示的风险。由于审计人员的意见或结论是建立在一种职业审查和专业判断上,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因而总存在着偏离客观事实,甚至与客观事实完全相反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审计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有时给利用审计服务的各方带来损失,导致审计人员需要对后果承担责任,这种可能性就构成了审计风险。审计风险既然是“主观”与“客观”的一种偏离,那么就有可能从两个方向发生偏离:一是把客观上是正确的东西判断为错误的,给予否定,也就是误拒风险;二是把客观上是错误的东西判断为正确的,加以肯定,也就是误受风险。 2.广义的审计风险。美国学者海泥斯在论述风险时,认为风险是损失的可能性,这是从最广泛的意义理解风险。推而广之,审计风险也可以理解为审

计主体损失的可能性。风险的几个方面都与审计对象财务报表编制与披露有关。主要指狭义的审计内容风险和营业风险。营业风险是指虽然为某一客户提供的审计报告正确无误,但审计人员(或会计师事务所)却由于一种客户关系而受到伤害的风险。由于审计只限于抽样,审计并不能发现财务报表中全部错误项目,某种隐蔽较好的欺诈极难判断,所以,存在一定的审计不能发现的重大错报项目的风险。有时即便不是审计过程中发生的失误行为,亦对审计构成了风险,因而必须把营业风险列入审计风险的范畴,并扩大审计人员的审计范围。这也是审计风险模型要加入固有风险要素的主要理由之一。综上所述,审计风险是审计与风险两个概念的组合。审计风险概念是风险的属概念,具有风险的基本特征。对审计风险的解释有三个层次,不同的层次适用条件不一样。完整的审计风险概念,应从广义上解释,即不仅包括审计过程的缺隙导致审计结果与实际不相符而产生损失或责任的风险,而且包括营业失败可能导致公司无力偿债,或倒闭所可能对审计人员或审计组织产生伤害的营业风险。二、审计风险的成因分析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位审计人员往往按上级的意图行事,对审计人员构成责任或损失的事件几乎不可能发生,也就谈不上有什么审计风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经济生活的日益规范化,被审计对象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尤其是事务所脱钩改制之后,审计风险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明确地摆到了事务所和审计人员的面前。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一)审计风险形成的客观原因 1.审计活动受不断变化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防范与控制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防范与控制 发表时间:2019-07-02T10:31:39.157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第7期作者:孔冉[导读] 随着近几年经济体制的不断变化,审计作为一项巨大且复杂的工作业务,其中要面临的风险问题也随之增加。湘潭大学商学院2016级审计学专业一班湖南湘潭 411100 摘要:会计师事务所在正式运行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内外因素的干扰影响,而出现不同程度的隐患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来看,以审计风险为主的隐患问题逐渐成为影响会计师事务所运行质量的关键因素。倘若不加以及时解决,就很容易造成法律诉讼案件的发生。针对于此,文章主要根据当前会计师事务所的运行情况,指出会计师事务所存在的风险问题。并从审计主体、审计客体以及会计师事务所自身等 方面入手,提出合理的优化措施,以期可以有效防范审计风险问题。关键词: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风险防范;控制问题 引言 随着近几年经济体制的不断变化,审计作为一项巨大且复杂的工作业务,其中要面临的风险问题也随之增加。而对于风险需要自己承担的会计师事务所来说,一旦审计活动出现问题就会给事务所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会计师事务所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就需要从根源上找出哪些业务存在较大的审计风险,构建完善的风险管控制度,提高自身的审计质量。1关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问题的特征分析所谓的审计风险主要是指会计报表存在明显的错报以及错报、漏报以及舞弊等问题,且注册会计师针对系列风险问题提出了关于错误风险的审计意见。一般来说,固有风险、检查风险以及控制风险基本上可以视为审计风险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其中,造成固有风险问题出现的原因多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存在密切联系,而审计人员往往无法借助以往的审计方法进行有效规避,很容易造成审计风险问题的进一步扩大。而检查风险主要是结合注册会计师设定的审计程序,并未有效发现内在存在的隐患问题。以下是本人结合相关经验,阐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问题的相关特征,仅供参考。 1.1客观性 结合以往的经验来看,审计风险是审计工作无法规避的隐患问题,可以说,是客观存在的一种表现,难以得到完全消除。针对于此,审计工作人员最好采取科学、合理的审计方式,确立完善的审计体系,尽可能地规避审计风险问题的出现。 1.2可控性 注册会计师行业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面对审计风险问题,往往会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有效规避,目的在于防止风险问题的进一步蔓延。即便是审计风险问题难以得到完全消除,至少可以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且可以防止隐患程度的进一步扩大。 1.3不可量性 审计风险问题无法按照定量化测量标准进行合理规避,往往是不可避免、客观存在的一种方式。结合以往的情况来看,审计风险多易出现在分析审计内容当中。针对于此,建议审计工作人员应该借助以往的工作经验,深入分析不同审计风险类型之间存在的区别及联系,并利用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防范。2审计风险防范与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1组织机构不完善我国的审计工作发展很晚,国内很多会计事务所和国际上声誉良好的事务所相比还存在着一定差距,且这种差距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解决的。从当前的现状来看,我国的审计行业还比较混乱,各事务所的组织结构都存在各种问题,这些都是审计风险产生的潜在因素。从目前有关会计事务所的法律法规来看,我国在这些方面都还不完善,很多事务所都会选择用全部资产承担债务,这是一种减少违规成本的登记方式。这就是我国法律不完善引起的问题,它在减少违规成本的同时,也减少了事务所的管理与约束,在无形中使审计工作的风险增加。我国事务所的机构设置主要以扩展与合并两种方式存在。合并就会使不同的机构合并在一起,不同机构的冲突、审计形式等都会增加审计风险。如果不同事务所以分支机构的形式存在,事务所的内部控制将无法有效加强,审计程序也会出现问题,审计风险也会随之增加。 2.2会计师事务所独立性较差,容易被审计单位控制在会计师事务所的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一般采取向审计单位收取费用的形式完成业务。因此,审计单位与事务所之间便存在微妙的经济纠葛,这样就导致了事务所的独立性较差。若事务所不能靠自己的实力开展单独的审计业务,公众势必会对报告的真实性及公平性有所质疑。由于审计业务市场的不断发展,少部分事务所会提出不规范的审计报告或降低费用的办法,不但会使审计业务发生风险,还破坏了审计行业的秩序。2.3审计人员专业素质较低,缺乏职业操守审计业务的开展对于事务所的工作人员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保证审计工作的公平性及准确性。对于审计这样技术要求较高,流程较为复杂的工作来说,一旦在工作过程的任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势必会对后续的业务造成严重的影响。另外,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的人越来越多,但考试门槛却越来越低,大部分的持证人员所进行的工作与考证的内容不符合。这就导致了事务所的工作人员普遍存在专业素养较差,经常忽略审计中的问题,无法在审计风险来临时及时想出解决对策,加剧了审计风险的扩散。3关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问题的防范措施及控制建议 3.1确立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位置,加强审计质量独立性作为审计工作的重要特征,在正式开展审计活动之前,工作人员往往需要针对审计活动及相关内容进行独立性评价。并根据独立性评价标准,适当改变事务所承接的业务类型。与此同时,审计客户需要根据自身实际需求,及时向审计委员会提出合理申请。并且以公开招标的方式对会计师事务所承接的审计业务进行合理分析,确认无误后,再加以合理确定。需要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会计师事务所必须体现出独立性特征,消除以往审计客户带来的弊端影响,以期可以降低审计风险出现的频率。 3.2提升自身独立性

企业风险管理审计

企业风险管理审计 「摘要」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倍受关注的焦点问题,企业能否在存有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影响的环境中有序、有效地运转,在很大水准上取决于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对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性进行审查和评价是现代内部审计的一个崭新领域,本文在分析了企业风险和风险管理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风险管理审计的目标及主要内容。 「关键词」企业风险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审计因为各种不确定性因素,企业面临着各种风险,能否对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是企业能否生存发展、实现企业预期目标的关键。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在一定水准上取决于企业对风险管理工作的监督和评价。因此,无论是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对内部审计的定义,还是我国的内部审计准则都强调了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重要性。我国从2005年5月1日起施行的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6号———《风险管理审计》中更是强调了内部审计人员对风险管理进行审查和评价的职责。 一、企业风险及风险管理的内涵进行企业风险管理审计,必须明确企业风险及风险管理的内涵。否则,企业风险管理审计便无从谈起。1企业风险的实质首先,风险产生于不确定性因素的存有,如果企业运行的内外环境是确定的,则不存有企业风险。其次,企业运行环境的不确定性带来了企业运行结果的不确定性。一般来说,我们更注重企业的运行结果,对预期结果的实现与否及可实现水准的大小成为了衡量企业风险大小的现实标准。因此,可以认为,企业风险则是企业运行结果偏离期望结果的可能性。作者认为,企业目标是企业期望达到的一种结果状态,但因为相关因素的持续持续的变化,企业目标的实现存有不确定性。因此,企业风险可以描述为企业目标不能得以实现的可能性。2企业风险的划分企业风险可以按多种标准进行分类。作者认为,既然将风险定义为企业目标不能得以实现的可能性,那么,企业风险可以按照企业目标的不同层次来理解和划分,并可将其相对应划分为:(1)企业的战略风险是指企业战略目标不能实现的可能性,主要包括:因为对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不够充分或对未来的变化没能合

浅谈审计风险成因及其控制

浅谈审计风险成因及其控制 论文关键词:风险;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审计 论文提要:审计风险理论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审计研究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它制约着,影响审计实务的发展。近年来,国内外一系列的造假丑闻和审计失败的案例接连发生,更加紧了对此问题研究的迫切性。如何降低审计风险,怎样防范审计风险,正在成为审计理论和审计实践面临的主要课题。本文从审计风险的概念出发,系统分析审计风险的特征、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以改进对审计风险的控制,以便提高审计信息质量。 一、审计风险概述 “风险”一词,英文拼写是“risk”,表示“遭遇危难、受损失或伤害等等的可能和机会”。现代词典的解析:“风险”的一般意思是“可能发生的危险”。显然,风险可以归于上的可能性或偶然性的范畴。将风险引入审计这一研究领域,便被赋予了一种全新的涵义。但到目前为止,对审计风险的涵义国内外审计职业界还存在不同的看法。国际审计准则第6号《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指出,审计风险是指审计师对含有重要错报的报表表示不恰当的审计意见的风险。比如,审计人员在那些他们所不知道的情况下,可能对实质上错误的财务报表提供无

保留审计意见的风险。《美国审计准则说明》第47号指出:审计风险是审计师无意地对含有重要错报的财务报表没有恰当修正审计意见的风险。中国师协会《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和审计风险》指出: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综观国内外审计职业界对审计风险下的定义,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将审计看作是财务报表没有公允地揭示而审计人员人为已经公允揭示的风险。这样的定义只是为了给审计实务操作中的具体操作提供规范,而对于审计理论研究来说,这只能说明审计风险的表面现象,而未触及审计风险的本质。 具体来看,审计风险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组成,它包括误拒风险和误受风险两种。因此,一个完整的审计风险定义应该包括以下三个层次:审计人员未能觉察出重大错误的风险、审计人员发表了一个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审计职业风险。 二、审计风险成因及其表现 审计风险与审计活动相伴而生。哪里有审计活动,哪里就有审计风险。审计活动在形式上表现为审计主体搜集审计证据、评价审计证据的一系列活动;在本质上体现为审计主体对审计客体的主观活动的反映活动,审计信息则是这种反映的结果。由此看来,审计风险取决于审计信息的准确程度,而审计信息的准确性则取决于审计活动的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