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城镇总体规划——文本

小城镇总体规划——文本

小城镇总体规划——文本
小城镇总体规划——文本

目录

.第一章总则 (2)

.第二章城镇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 (3)

.第三章镇域体系规划 (4)

.第四章城镇性质与规模 (7)

.第五章镇区总体规划布局 (7)

.第六章中心镇区综合交通规划 (9)

.第七章中心镇区绿地用地规划 (10)

.第八章公用设施规划 (10)

.第九章环境卫生工程规划 (12)

.第十章综合防灾规划 (12)

.第十一章近期建设规划 (14)

.第十二章远景发展构思 (15)

.第十三章实施规划的措施和建议 (15)

.第十四章附则 (18)

.附表1 现状用地指标一览表 (18)

.附表2 近期规划用地平衡表 (18)

.附表3 用地平衡表 (19)

.附表4 规划道路一览表 (19)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了更加有效地协调指导乌兰察布市化德县七号镇镇城镇发展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要求,特编制《乌兰察布市化德县七号镇城镇总体规划(2014-2030)》。

·第2条乌兰察布市化德县七号镇城镇总体规划是七号镇各项建设活动的指导性文件。在七号镇规划区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执行本规划。七号镇内,凡因城镇建设需要编制的各种专业规划,必须符合本规划。

·第3条七号镇城镇总体规划的调整、修改,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执行。

·第4条规划范围

(1)镇域:七号镇域,总面积423平方公里,辖1个镇区、13个中心村。

(2)镇区:此次规划七号镇区分为生活区与工业区两个片区。

七号镇规划生活区范围为:东至现状村庄东侧堤坝,南至35KV变电站南,西至现状村庄以西200米,北至现状恒温库北,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0.90平方公里。

七号镇规划工业区范围为:东至现状七号加油站,南至集通铁路以南570米,西至中国石油加油站以西340米,北至省际大通道以北280米,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0.59平方公里。

·第5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8)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

(4)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

(5)《乌兰察布市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2013.09)

(6)《城市绿化条例》(1992.6)

(7)《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1993.11)

(8)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04)

(9)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5.06)

(10)内蒙古自治区城乡规划条例(2009.07)

(11)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

(12)其他与七号镇社会、经济、文化及城镇发展有关的技术资料和发展计划

(13)七号镇各有关部门对于城市未来发展建设的文件、谈话和会议意见等

(14)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内蒙古自治区其它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

·第6条规划原则

(1)坚持发展优势与形成特色相结合,因地制宜,立足本地资源开发,建设支柱产业,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小城镇。

(2)坚持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结合,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合理利用土地,为居民的生产、生活创建优美舒适的环境。

(3)坚持重点突破和全面推进相结合,把小城镇建设作为百年大计,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正确处理好改造与新建的关系,使城镇的性质和建设的规模、速度和标准,同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相适应,构筑科学的指标体系,以“繁荣、健康、和谐”的宜居城市为本次规划的目标。

·第7条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14年—2030年,

其中:近期:2014年—2020年;

远期:2021年—2030年。

·第二章城镇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

·第8条总体发展目标

在对七号镇发展条件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区位、交通、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等优势条件,以我国新型城镇化时代开启为背景,紧紧抓住中央支持内蒙古转型发展、自治区“8337”重大战略部署的重大机遇,以内蒙古七十年大庆主会场建设为契机,加快全镇社会经济发展步伐,将全镇发展成为一个集商贸、旅游为一体、统筹城乡的经济重镇。

·第9条社会发展目标

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对民生事业的财政投入持续增长,教育、医疗、社保、社区服务、社会救助等公共服务体系继续完善,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

·第10条经济发展目标

经济总量平稳增长,经济结构更加优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力争规划期末经济总量翻一番,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第11条产业发展目标

(1)以产业升级和产业集聚为着力点,以招商引资和自主创业为新动力,完善产业发展环境,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2)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第12条城乡统筹发展

(1)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农牧民市民化、公共服务均衡化和要素流动自由化,实现城乡的统筹发展,形成城乡互补、分工协作、融合发展的城乡一体发展新格局。

(2)大力推进中心区建设。坚持提质与扩容并重,集聚高端要素,打造区域性中心城镇。

(3)加快镇政府所在地和工业强镇建设。增强综合承载能力、集聚吸纳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4)有序引导农牧区人口转移。确保禁止开发区域的农牧业人口实现全部转移,优化和限制开发区域只保留满足农牧业发展需要且不超过生态承载能力的人口。稳妥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为农牧民进城就业落户创造条件。

(5)加快建设新农村新牧区。坚持大集中小集聚,优化村庄布局,推进村中整合,改善农村牧区生产生活条件。统筹配置城乡教育、科技、医疗、文化、体育等社会资源,形成城乡一体化、均等化、普惠型的公共服务体系。

(6)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坚持投入集约化、耕作机械化、经营产业化、管理信息化。

·第13条文化旅游策略

(1)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立足文化旅游资源特色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落实重点旅游景区旅游及保护规划工作。

(2)保护原有山水格局,延续自然文化:强调遗址、城市与自然山水的相互依托关系,从更广阔和更宏观的层面上保护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相互交融的的城市景观特色。

(3)整合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与旅游业、会展业等紧密结合,扩大现有民俗

手工艺品生产规模,培育文化创意产业。

(4)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和人才强县战略,建立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体系,培养创新人才、提高人口素质,创建学习型社会。

·第14条生态环境策略

(1)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城乡生态保护统筹发展机制。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继续推行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政策;加大沙地沙漠和水土流失治理力度,推广实用技术和模式,加大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规划实施力度;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加大水、大气等污染防治工程建设,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完善管理体系;抓好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促进生态自然修复,推进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构建良性循环的城乡生态安全体系。

(2)积极转变城乡空间资源利用方式,实现资源的高效、集约、综合利用;科学划定分区,明确需要严格保护的地区,严格控制该地区内的城乡建设行为;明确空间管制的具体手段,实施严格的空间管制措施。通过优化城乡空间组织,提高空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三章镇域体系规划

·第15条镇域功能定位

依据七号镇现有产业资源,将全镇产业发展定位为:“以农业、养殖业为主导,兼顾发展商贸产业,形成农业、养殖、集贸为一体的商贸型城镇”。

·第16条镇域发展总目标

近几年,全镇依托在农业资源方面的优势,在规模化种植、良种推广、设施农业、测土配方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形成了以订单农业和特色种植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链,推广至今,已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认可;另外,镇区依托农业资源为基点,发展多种产业并存,已初步形成了优势养殖业、旅游业为特色的多元化经济。

全镇坚持“为养而种,为牧而农”的方针,大力发展优势养殖业,全镇培育肥牛、奶牛、肉牛等养殖项目,且规模逐渐扩大,效益越来越明显;本次规划建议加强农业现代化、规模化、机械化,加强畜牧业现代化养殖,并结合现代化加工企业形成集种、养、加于一体的产业链。

·第17条镇域人口及城镇化水平预测

近期:2014年—2020年,预测2015年镇域人口为2.1万人,其中镇区人口0.5万人,城镇化水平为24%。

远期:2021年—2030年,预测2030年镇域人口为2.6万人,其中镇区人口1.0万人,城镇化水平为38%。

·第18条村镇体系空间结构规划

七号镇村镇空间结构为“一心、一带、多区”式结构。

一心:七号镇区——以七号镇区为中心的城镇综合发展中心;

一带:沿省道105和省道304形成城镇东西方向发展带。

多区:团结风电经济区,农业经济区,矿产资源经济区等。

·第19条村镇规模等级结构规划

对镇域内的集镇、村庄按其地位职能和常住人口数量划分为镇区(1个)、中心村(12个)、基层村(49个)三个层次。

七号镇镇村体系等级规模结构规划

等级数量镇村名称

现状人口规模

(人)规划人口规模

(人)

备注

中心镇区 1 七号镇区(七号)2181 10000

中心村12

德胜1615 1650 安业930 950 达拉盖1480 1530 林场843 850 白音不拉1760 1790 小公勿素724 750 九号1697 1750 团结430 460 苏计930 940 崩红1745 1780 达盖滩1447 1470 毕力克2048 2080

基层村49 略200—500

·第20条镇域经济区划

根据地理位置、资源特征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等,将七号镇域划分为四个经济发展区。

(1)团结风电经济区

(2)特色农业经济区

(3)种养殖农业经济区

(4)矿产资源经济区·第21条镇域资源结构规划

(1)交通资源:集通铁路、105省道、304省、联系各个行政村乡道。

(2)风电资源:镇域内的团结风电场。

(3)农业资源:镇域内大面积的农业区。

(4)矿产资源:磁褐铁矿、铜铅锌矿点、钨矿点、水晶矿点、萤石矿点、煤矿点、多种金属共生矿点。

·第22条镇域空间管制

根据用地自然条件、资源条件、工程地质条件、现状用地特点等进行综合分析,将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用地分为已经建设区、适宜建设区、限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

·第23条镇域交通规划

(1)依据上版化德县域总体规划,规划高速公路形成东西向道路横跨整个化德县,也是镇域周边的重要交通通道。

(2)按照自治区交通厅公路交通建设计划,保持不变。

(3)在现状通村道路的基础上,通过提升道路等级和完善道路系统,形成省道道路交通的有机补充。主要增设规划二级道路,规划三级道路。

(4)农村公路网建设,继续推进农村公路网建设,规划期内实现全部行政村基本通柏油路,所有自然村基本通公路。

·第24条镇域基础设施规划

(1)镇域给水工程规划

目前七号镇域内村民均采用自打井供水,规划远期都实现90%自来水供水。

(2)镇域排水工程规划

七号镇镇域内均无污水排放系统,规划远期建设必要排水设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