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境在翻译中的应用

语境在翻译中的应用

语境在翻译中的应用
语境在翻译中的应用

语境在翻译中的应用

【摘要】:语境即言语环境。上下文、时间、空间、情景、对象等与语词使用有关的都是语境因素,语境对翻译有重要意义。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行为,必然要在一定的语境中发生。语境是语义的决定因素,是译者正确理解原意,获得功能对等翻译的关键。本文注重对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做了较深入的研究,而且对教学环境中的特殊语境——教学语境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情境语境,文化语境,教学语境,翻译[Abstract]: Context means the language environment. Context,time, space, situations, object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use of words are all contextual factors, context is important for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is a cross-languag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havior, and it is bound to take place in certain contexts. Context is the decisive factor in semanteme, it is also the key to understanding the original meaning correctly and obtaining the functional equivalence in translation. This paper mainly focuses on the study on cultural context and situational context. Besides, it includes certain study on the special context of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 teaching context.

【Key words】situational context, cultural context, educational context, translation

一.引言:

语境理论是近几年翻译研究的新视野,许多语言学家及翻译理论家都对该理论给予极大重视,并把它运用到诸多领域。然而,在中国,对语境在翻译及翻译过程中的研究并不很完善,对语境现象与翻译教学之间的研究也很少,但是随着翻译理论研究的深入,语境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翻译是源语言与译者语言之间的动态转换,译者的解释意图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换句话说,译者的认知思维是从源语文本到译语文本转换的关键。而语言、文化和社会相互交织在一起,只有在特定的社会和文化环境——语境中,语言才有真正的意义。因此,认知各类语境与翻译之间的关系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重要课题。

二.文化语境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政治、历史、生活习俗、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文化特征。翻译是语言的转换,也是文化的移植,译者与原文打交道,实际上是在间接地与原文作者进行跨文化交际。翻译的表达必须以对原作的文化理解为前提,从中外文化的差异角度看,作为民族文化载体的语言所包含的文化因素大致包括影视文化、心理文化、思维文化、习俗文化、历史文化、心态文化、地域文化、宗教文化、体态文化等。下文中着重介绍文化语境的影视文化和心理文化两个方面,即影视语境和心理语境。

1.影视语境

在经济与文化日益全球化的今天,电影作为文化的载体和媒介,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跨文化交流的使命。事实上,影视中文化背景非常广泛,涉及到社会文化形式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经济,历史,宗教等。影视作品的翻译和传播很大程度上为不同文化之间的了解和交流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电影背后文化的了解是翻译好影视作品的关键。为了更好看出文化背景在应是翻译中的重要性,我们先看一个例子:

American Beauty:电影名被译为《美国美人》或《美国丽人》。但是多数看过电影的人都会觉得一头雾水,为什么会起这样一个名字?实际上American Beauty是一种玫瑰花的名字,Beauty并不取其本意——“美人”。

可见,对电影所承载的本国文化内涵的了解与否直接决定了电影翻译的正确与否。由于东西方意识形态的差异,若是大量的直译原文很难让我国观众理解和接受,因此,成功的电影翻译既要将片中体现的外国文化转换为中国观众熟悉的文化。要将西方文化转化成我国观众接受认同的文化,实现东西方文化创造性的融合。

那在影视翻译中译者应当怎样处理好不同国家间文化差异问题,避免因文化内涵不同导致的信息流失与信息超出呢?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技巧就是实现文化意象的转换。文化意象是“一种文化符号,它具有相对固定的独特的文化含义,有的还带有丰富的意义,深远的联想”。文化意象的转换旨在将影片中的文化意象转换为自己文化中

的文化意象,使得其通俗易懂,更利于观众适应和接受。

例:Leonard: Y ou are crying up wine and selling vinegar!

译文:伦纳德:“你是在挂羊头卖狗肉!”

这样与中文俗语相对应的翻译,具有很强的描述功能和启迪解说功能!生动形象,使得影片中的寓意不言而喻了。但是,有些情况下,有些影片所对应的文化意象在汉文化中并不存在,这时,则根据影片的信息用通俗的方式直译过来。

影视作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工具,其重要性也日渐凸显。特别是在大量引进国外优秀电影的现在,影视翻译已经在文化交流上取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更多优秀翻译作品的存在为人们学习异国文化提供了一个更便捷的途径。做好影视翻译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只有在影视语境的基础上进行翻译,对影片中的文化与汉文化进行很好的转换,才能做到使译文语言浅显通俗,情节的顺畅性,同时保留源语言的审美享受。

2. 心理语境

心理语境也是属于文化语境的一部分。由于人的心理不同,所以对语言信息、内容的理解也会产生不同。因此正确理解作者和说话者的心理语境有助于更好地翻译及理解文章和对话的意思。不管是中文还是英文中都有很多带褒贬意义的词,而这些词正是作者和说话者心理语境的标示。如:

(1) He went through on that purely superficial “cram” and got com pliments too, while others, who knew a thousand times more than he got

plucked.(就凭这点儿纯粹是“填鸭式”的表面功夫,他过了关,而且还受到表扬;而别人呢,虽比他强一千倍,却被淘汰了。)句中的“compliment”是褒义词,而此时语境决定了它褒义贬用,突出作者对”he”的厌恶心理。

然而一些词却属于中性词。那就更要求译者理解作者和说话人的心理语境进行翻译。

(1) He has the reputation of being a great scholar man in the nation-wid e.(他以博学而闻名全国。)

(2) Wounded as he was, it was wonderfully fast he could move, he grizz led hair tumbling as a red ensign with haste and fury.(他虽然受了伤,动作却快得惊人,班白的头发披散在额前,脸也因他气急败坏而涨得通红。)这两个例句中的“haste and fury”和“reputation”都是中性词,然而因为语境的限制,它们被分别翻译成了贬义词和褒义词。也表明了作者写作时的心理。

又比如在《Jane Eyre》中有小简爱同她表哥吵架的一段话:“Wicked man and cruel boy!”I said. “Y ou are like a murder---you are like a slave-driver---you are like the Roman emperors”如果译为“残酷的孩子!”我说“你像个杀人凶手---你像一个监管奴隶的人---你像一个罗马的皇帝。”这显然不太符合原语的语境含义,没有能够很好地表达言者当时的心理语境。仔细品味原文,我们会感受到简爱当时非常愤怒,因此言语不可能心平气和。如果翻译成“你这个凶残的坏家伙!”我说:“你简直像个杀人犯---你像个监工头---你就像那罗马暴君”,这样则充

分再现了原语的语境意义,因此只有好好把握作者或言者的心境才能更好地译出精彩的译文,也使读者增加了阅读的兴趣。

在文化的背景下通过译者的翻译来沟通译入语和原语言中的文化语境,使译文读来自然贴切,而不破坏其文化内涵。不同民族有不同的价值,取向、文化观念、评判标准等,不同民族总喜欢从自己的文化出发去理解和衡量其他民族的文化现象,翻译作为文化沟通的桥梁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翻译中理解词语的文化的内涵与外延,考察同一个词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不同解释是十分必要的。任何一种语言都有一定的文化意义,即使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也不同,在翻译中要文化内涵忠实原文。

二.情景语境

认清情景语境在翻译中的重要意义,在我们现在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经常会犯由于忽视了情景语境而导致翻译不符合作者本身的意图的错误,从而使翻译出现偏差。因此,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应该给予情景语境充分的注意,强调情景语境对语篇的暗示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分析非语言语境之一的情境语境,是达到理想译文的蹊径,因此,一方面,我们应当注重研究适用于翻译理论并在翻译实践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语境理论;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建立语境意识,提高语境分析能力,有效地把语境理论应用于翻译实践,最终译出理想的译文。

1. 情景语境的含义及其构成

情景语境是指语篇产生的环境。著名语言学家韩礼德(M.A.K. Halliday)认为,情景语境有语场(field of discourse)、语式(mode of discourse)和语旨(tenor of discourse)这三个主要变项。

1.1 语场(field of discourse)

话场指言语交际过程涉及的范围,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科学、宗教等。在英语中,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学科或不同的专业中往往具有不同的词义。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首先辨清话场,才能对原文作者欲意传达的意义进行分析。

1.2 语旨(tenor of discourse)

语旨指语言交际中的说者或作者,它与语言交际者的家庭、社会关系、社会地位、年龄、受教育程度等诸多因素紧密相关。

1.3 语式(mode of discourse)

话式指言语交际的渠道或媒介,即“讲话”和“写作”两种方式。因此话式有口语体和书面体两种。口语和书面语有着明显的区别,因此,当译者把原文译成目的语时,应充分的意识到这种差别。

语场、语旨和语式和语言的功能相互联系:语场体现了语言的概念功能,语旨体现了语言的人际功能,语式体现了语言的语篇功能。

2.情景语境与翻译

同一个人,表达相同的意思,可能因情景语境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语言形式。

例如:一个人觉得房间空气不好,想请求他人打开窗户时,他可以说:

"Open the window , please!"

而在另外一种场合,他的话语有可能变为:

"Would you mind opening the window?"

在这里,它们的情景语境是不同的,第一句话言者与听者的关系比较近亲,而第二句话言者与听者的关系比较陌生。

下面再举一例:

美国前总统里根(Ronald Reagan)获悉撒切尔夫人下野后, 回忆两人间融洽关系时说了一句话:“It was clear to me that we were soulmates when it came to reducing government and expanding economic opportunity ”. 此句中, soulmates 有“性情相投的人”、“挚友”和“情人”,“情侣”两个含义。里根在此表示对老朋友下野的慰藉, 结合当时情景, 毫无疑问, 前者为本句意义, 全句可译为:“显而易见, 涉及到减少政府干预和扩大经济机会这一问题上, 我俩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的”。

三.教学语境

教学语境是教学环境中的特殊语境。可以说,教学语境是普通语境的一种变异形式,但是它又具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教学语境一般发生在校园内,它包括在课堂教学环境下教师与学生和互动的教学语言环境,以及课堂教学以外的教学语言环境,课外辅导、与学生个别交谈都属于后者。

而翻译教学语境是包含于教学语境中,在整个进行翻译教学的过程中,老师既要考虑教学目的,又要考虑学生知识结构的现状。教师最好能做到巧妙地介绍背景知识,营造出与原文相似的语言环境,因为这对于学生理解原文,恰如其分地重现原文的思想和内涵,让译文不失原文的韵味,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而在翻译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考虑语境的作用,同时教会学生考虑背景、上下文、时间、地点、源出者、接受者等语境因素,力求让翻译达到信、达、雅的标准。

下面举几个具体的例子:

1. Y ou can not make a Mercury of every log.

这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和数学家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的一句名言。译出来是“你不能把任何木材都雕成风神像(非其材不能成器)。” 原来在希腊神话中, Mercury是风神, 相传他的神像,必须用黄杨木才能雕成,其它木料是不能成功地把风神雕出来的.龙在中西方文化中有

着不同的含义, 因此“亚洲四小龙” 在英文的报纸上始终以“four tigers” 出现。而“Chris is leading a dog’s life” 译成中文也成为“Chris 过着牛马一般的生活”.

2. The Flower Girl: Will you pay me for them?

The Daughter: Do nothing of the sort,mother. The idea!

此处The idea应该怎么翻译呢?原文中的女儿,母亲都衣着华丽,身份高贵,相比之下,卖花女则弱小卑微了。从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女儿的愤怒、无礼以及对卖花女的轻蔑,如此表达如此多的暗示呢?看一下译文:

卖花女:你肯给钱吗?

女儿:妈,一个子儿也别给。她想得倒美!

“她想的倒美”看起来是一个很简单的句子。仔细想想会发现它传达了原文的所有信息。那位女儿的感情,说话方式,眼神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好像能听到她的声音,看到她撅起的嘴。

3. 以下面几个例子可以证明,具体语境的缺乏是比造成歧义的产生:1)Tom beat that boy with a stick 是Tom用棍子大了那个男孩,还是

Tom打了那个拿着棍子的男孩?

2)New clothes and shoes 是新衣服和新鞋子,还是新的衣服和鞋

子?

从上述语境因素和因缺失语境而出现歧义的例子可以看出语境对翻译的影响很大。营造更好更真实的语境氛围,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出原作者的思想和内涵,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

下面介绍几种如何进行翻译教学的方法:

选一两篇课外文章或资料让学生课前阅读,或者翻译前老师做简要的讲述都是很好的翻译教学方法,但是这些比较传统的方法。我们认为,现在大学的教室里都配备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因此可以用节选电影片段的方法再现当时的时代背景效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尤其是在翻译某些著名的文学作品时。

总之,将语境理论引入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分析语篇中所蕴含的文化语境、情景语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实用文格式和行文风格所具有的共同特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翻译是一种将一种语言转码为另一种语言,将信息由一种语言形式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形式的语言交际行为,它所涉及的是从形式到内容、从语音到语义、从达意到传情、从语言到文化的多层次、多方位语际转换,其中的理解和表达都是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的。因此语境在翻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译者必须紧扣语境,正确理解源语意图,从而采取切实可行的翻译策略,让这一语言交际行为得以顺利完成。

附:

丁树德:翻译技法详论,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一版李运兴:翻译语境描写论纲,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第一版朱永生:语言·与语篇·语境,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3月第一版,1997年1月第二版

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

史秀菊:语境与语言得体性,语文出版社,2004年8月第一版龚光明:翻译思维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

郭建忠:科普与科幻翻译(理论·技巧与实践),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4年10月第一版

顺应论与翻译研究_贺华丽

摘 要:本文从Verschueren的语用顺应理论出发重新审视翻译过程,认为只有从语境关系、结构客体等诸方面 对源语和目标语做出动态顺应才能达到语用等值的翻译目标。语言顺应论作为Verschueren语用综观说的核心内容,将对翻译学的理论革新产生巨大的影响。关键词:顺应论;语用翻译;语言选择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558(2006)03-0105-04 收稿日期:2006-04-28 作者简介:贺华丽(1980—),女,汉族,湖北当阳人,中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 1引言 翻译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语际活动。翻译离不开 语言的转换,但远比单纯的语言转换要复杂。综观译界对翻译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翻译理论的建立和发展都以其他学科的理论为指导,从其他学科中汲取养分。但由于翻译这一现象本身的复杂性?翻译研究对象的多样性以及现有翻译理论来源的差异性,翻译研究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学科。这种现象说明人们对翻译现象的认识还不够全面,还有待深化,需要继续从其他学科中汲取养分。就现有译论而言,Nida(1993:157)比较系统地区分了三类为翻译提供理论养分的学科,但他忽略了语用学理论对翻译研究的启示。事实上,语用学的很多研究领域,如预设、会话含义、关联理论、语篇结构、言语行为理论等都可为翻译研究提供科学的微观的语用分析方法。(张新红,何自然,2001)翻译创作中,译者和翻译的实际运作均不同程度地受到诸多语用因素的影响。然而传统的语用学研究多从不同的侧面研究言语的运用,其分析单元间缺乏有机联系,不能充分有效地解释语用学的全貌,而只能或多或少地解释翻译的某一个侧面,难以为翻译研究提供一个统一连贯的理论框架。(宋志平,2004:19-20)Jef Verschueren在其新著UnderstandingPragmatics一 书中全面阐述了顺应性理论(theoryofadaptation), 提出了使用语言就是进行语言选择的观点,为翻译 学的理论来源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拟就其对翻译研究的理论解释作一探讨。 2顺应理论概述 1987年,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JefVerschueren 对语用学构建的整体理论提出了新的思路,否定了长期以来语用学被认为是和语言学、形态学、句法学和语义学相并行的学科的观点,提出了语用综观论,声称:迄今为止,一切可以贴上语用学标签的东西和按宽泛定义衡量适合于这一标签的东西都能在这个新建的框架内得到描写(转引自钱冠连,1991)。Jef Verschueren在他的PragmaticsAsaTheoryof LinguisticAdaptation一书中指出,语言适应即指语 言适应环境,或者环境适应语言,或者两者同时相互适应。恰当的、成功的交流既是适应的过程,又是适应的结果。言语交流实际上就是在不断地适应(Jef Verschueren,1987)。语言顺应理论是语用综观说的 核心内容。顺应论从认知、社会和文化的综合功能视角对综观语用现象及其运用的行为方式进行描述和阐释,认为使用语言的过程就是在不同意识程度下为适应交际需要而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而语言的使用,说到底就是“一个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不管这种选择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也不管它是出于语言内部还是语言外部的原因”(JefVerschueren, 1999:55-56)。语言的使用者之所以能够在语言的 使用过程中做出种种恰当的选择,是因为人类语言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ofJiangxiScience&TechnologyNormalUniversity 2006年6月第3期 Jun.,2006No.3 顺应论与翻译研究 贺华丽 (中南民族大学,湖北 武汉430074)

符号学翻译

1.3汉译英的方法---符号学翻译法 翻译是一门复杂的科学和艺术,需要灵活得体的技巧。对翻译学习的目的和重点不同,采取的方法也不会雷同。而且,由于翻译是门博大精深的学问,虽然经过国内外学者的悉心研究,至今还没有制定出一套人人都接受的翻译原则和一种人人都满意的方法。正是由于翻译的这一与众不同的特征,这门学科才如此有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致力于跨文化、跨语言交际研究的人们立足于不同学科、从不同角度对它进行研究。虽然翻译涉及众多学科理论,至今没有哪一种理论能被翻译家一致确认为翻译研究的支柱理论。但无论如何,研究学习翻译总该有一个切入口。本书将以尤金·奈达提出的社会符号学翻译法(sociosemiotic approach)为切入口,以符号学(semiotics)的意义观为核心,以韩礼德(Halliday)所述的语言的社会符号性为根据,结合对比语言学、语用学、篇章分析学、文体学、交际学、文化学和其它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讲述汉译英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1.3.1.符号世界与符号学 世界是由符号组成的。万事万物都可以看作是各类符号系统中的一个符号。花、草、树、桌、椅、气味、颜色、机器、飞机,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符号或是符号的集合。如小汽车可以看作是一个符号。它是先进的交通工具,方便、快捷,它由许多零部件构成,这些零部件又是一个一个的符号,所以小汽车也是多种符号的集合。小汽车在社会中存在,在社会这个由复杂的符号系统交织的网络中,小汽车这一符号具备社会意义。私人小汽车在西方发达国家很普遍,在西方国家小汽车的车主不一定是富人;而在90年代中期的中国,谁拥有小汽车,谁就一定富有。因此,小汽车在中国便与“富有”联系在一起。小汽车可漆成各种不同的颜色。但在汽车颜色符号系统中,黑色是最高贵的颜色,象征着财富和权力,黑色汽车因此受到买主的青睐,当然它也最容易成为盗贼匪徒袭击的目标。 身势语(body language)也是一种符号系统。不同的身势表达不同的意义。如点头表示赞同,摇头表示不同意,低头表示羞愧、不好意思或在具体语境中因具体人的习惯含有其它意义。握手是人类生活中一种极其普通的行为,也是一种符号,这种符号在不同的交际环境中有不同的意义。它可以表示重逢的喜悦(老朋友相见时)、友情的建立(陌生人经人介绍初次相识时)、协议合同签订的结束,还可以表示谢意和告别,甚至表示与握手这一表示友谊的形式相反的意图,如主人与客人交谈后不久便与客人握手便可能是催客人早点离开,公务人员为了摆脱纠缠不清的商人或找他麻烦的业务员时特别爱用这一符号。 人类对符号的研究有悠久的历史。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公元前427一前347)和亚里土多德(公元前384前322)都写过有关符号学的论文。到了20世纪,人们对符号的研究更深入。瑞土的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在《普通语言学教程》(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一书中指出:“语言是表达思想的符号系统,因此,它可比作文字系统,……还可比作聋哑人的字母、象征性的礼仪、礼貌惯用语、军事符号等等。但它是最重要的符号系统。”“我们可以设想有一门研究社会中符号生命的科学,……它将是社会心理学的一部分,因而也是普通心理学的一部分,我将称之为符号学(Semiology)。符号学将表明符号由什么构成,符号受什么规律支配。因为这门科学还不存在,谁也说不出它将是什么样子,但是它有存在的权利,它的地位已经预先确定了。语言学只不过是符号学这门总科学的一部分、;……” 索绪尔提出语言是一种“表达概念的符号系统”,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对象正是“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这是他对语言研究的重大贡献之一。但索绪尔此后并未对符号学作进一步的研究,即使在他的这本影响深远的著作中,关于“符号学”的论述也只有三页左右。 美国哲学家查尔斯·皮尔土(Charles Peirce,1839-l914)对符号科学作了较全面的阐述。他认为:“符号或表现体是某种对某人来说在某一方面或以某种能力代表某一事物的东西。”因此,每一个符号化过程都体现了符号本身、符号代表的客体和解释者之间的相互关

四六级翻译30个常用句型

1)It is+形容词+that It is conceivable that knowledg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our life. 可想而知,知识在我们的一生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 2)It is+形容词+to do/ doing She had said what it was necessary to say. 她已经说了一切有必要说的话。 3)祈使句/名词+and/ or Work hard, and you will finally be able to reach your destination. 努力工作,你就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4)as+many/ much+名词+as It is said that visitors spend only half as much money in a day in Leeds as in Lon-don. 据说,游客每天在利兹的花销仅为在伦敦的一半。 5)倍数词+as+形容词+as The reservoir is three times as big as it was ten years ago. 这个水库的面积是十年前三倍。 6) 倍数词+ more +名词/形容词十than Smoking is so harmful to personal health that it kills seven times more people each year than automobile accidents. 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每年死于吸烟的人比死于车祸的人多七倍。 7)(not)as/ so...as(和……(不)一样)

社会符号学

浅谈英译汉过程中的“意义再现” 翻译的标准之一是“意义相符,功能相似”,其中功能反映的是文本的整体效果,该效果又必须通过意义的表达来实现。因此有人说,翻译即翻译意义,这句话虽欠全面,却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意义再现”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下面我将结合所学知识,来谈谈这一点。 所谓意义相符,指的是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相符。 对指称意义的翻译 指称意义是词语、句子和篇章反映的客观世界。 人类各民族对自然环境和社会活动有着某些共同的体验,但有时不同文化环境的人对自然和社会认识深浅程度不一,角度也不相同。因此对指称意义的翻译根据情况可以概括为三种: (一)汉语和英语的完全对应。 例如:月亮——moon,我唱了一首流行歌曲——I sang a popular song,这一种对应相对直观,所指明确,翻译的时候比较容易处理。 (二)汉语和英语的不完全对应。 如“浓咖啡”译成“black coffee”而不是“thick/powerful coffee”,“新闻照片”是“press photo”而不是“news photo”,这些词语往往是一些专有名词或专门术语,翻译的时候要谨防找到“假朋友”。还有一些在汉语中概念笼统的词语,如“干部”、“税”等,在英语中则根据具体情况有不同的说法。 这类短语的翻译要依靠平时学习和实践积累,才不至于“出洋相”。 (三)部分汉语词语在英语中形成“意义空缺”。这种情况下,翻译又可以细分为四种“直译法,意译法,音译法,和音译意译结合法。翻译时视情况而定,比如地方文化色彩浓郁的词语宜用音译(秧歌——yangko),因文化差异的局限而采用意义功能相符的意译,等等。 举个例子,“远处有悲壮的笳声”(茅盾“黄昏”),译文为“F rom near,then far,comes the solemn,tragic sound of a flute。”原文中,“笳”即“胡笳”,是我国北方民族的一种乐器,类似笛子。为明了起见,没有音译成“Jia”或“Hu Jia”,不然的话,还得加注解说明,造成没有必要的累赘,译成“flute”不失愿意,一看即明。 对言内意义的翻译 言内意义是词语成分之间、句子成分之间和篇章成分之间的关系所反映的意义,表现在叠词、重复、双关、一语双叙、音韵等修辞上。言内意义形象生动,是原文语言的精髓,翻译的时候必须仔细推敲,尽量译出原文的妙处,给译文读者带来美的感受。 下面结合朱自清“匆匆”一文中的一段话进行简单阐述。 原文: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译文:Those that have gone have gone for good, those to come keep coming; yet in between, how swift the shift, in such a rush? ...Thus--the day flows away through the sink when I wash my hands, wears off in the bowl when I eat my meal, and passes away before my day-dreaming gaze as I reflect in silence. (朱纯深译) 析:这段译文中,我最喜欢的是对“又是怎样地匆匆呢?”的翻译。该句以排比加设问来带出对时光匆匆流逝的具体描绘,译文选用swift,shift,such,rush这些词,通过短元音和摩擦音的集中重复,影射了“匆匆”之中的纷扰,可谓天衣无缝。如果用一般的“How time flies”则根本体现不了这一效果。另外,原文第二句重复三次“日子从……过去”,增强了叙述的力度,但在翻译成英语时如果都运用“pass away”则显得单调。选用同义词组flow away, wears off和pass away,从美感功能和信息功能而言,译文与原文之间取得了相似的效果。 我觉得各类修辞中最难译的是双关,就像英语中“Two ghosts walked into a bar and asked the bar

关于对比语言学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的论文

关于对比语言学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的论文摘要: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逐渐提升,英语也成为我们日常交际中的主要语言之一。但是在交际过程中,由于语言不通阻碍交流,因此翻译的作用逐渐凸显出来。但是翻译作为一种交流的环节,由于它是一门跨语言的艺术,所以需要涉及到汉语和英语这两种语言的重组。同时翻译过程作为一种语言传播的过程,需要对源语言和目的语言各自的语言学要素进行深刻的认识与了解,这样才能够在沟通的过程中实现信息的交流。在实际的硬汉翻译过程中,语言学知识贯穿着翻译过程的各个部分。因此接下来本文将对语言学在英汉翻译中运用展开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语言学;英汉翻译;运用分析;探讨研究 中英翻译作为一种语言、一种文化之间的转换,包含着众多的语言学知识。在翻译的过程中,讲求信、达、雅,不仅仅要将源语言转换成目的语言,同时翻译过来的语言要能够和目的语言表达方式相一致。我们可以将翻译的过程看成是编码解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翻译人员担任着中介者的作用,翻译信息的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着交流的整个工程。因此在翻译中需要对源语言和目的语言的语言学要能够精通了解。 一、外延意义与内涵意义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分析 (1)外延意义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语言的外延意义就是指语言的概念知识,是一个词语最为基本的含义,也是语言交际过程中的核心概念。我们在平时的语言学习过程中对于一个词语最先掌握的就是其外延意义,也是其最为基本的含义。我们在平时学习英语查字典的过程中,相对应的英语词汇的相关汉语解释就是其

外延意义。外延意义通常来讲具有稳定性,只和这个词语有关。外延意义并不会因为说话者本身所处的国家、说话者身份或者是所处的环境而有所改变。例如,翻译人员在对dragon、dog、book这些词语进行翻译的过程中,他们的基本含义就是龙、狗以及书本,不会出现在澳大利亚是这个意思,而在中国就变成了另外一种概念。外延意义具有明确性,不会随着国家、地域的不同就变成意外一种含义。 (2)内涵意义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语言的内涵意义就是指语言深层次的含义,是在一定的国家,一定的文化背景的覆盖下,给予词语的外延意义以一定的感情色彩。也就是说一个词语的外延意义只是一种表面化的意义,需要根据不同的文化环境赋予其社交色彩。用一种更加简单的方式来理解就是说外延意义是一个词语基本的、表面的含义,而内涵意义就是指一个词语的深刻的、潜藏的意义。前文讲过,外延意义具有稳定性以及明确的指向性,而内涵意义则具有不稳定性。一个词语的内涵意义需要读者自己根据其对于不同文化的理解加以体会。一个词语的内涵意义会因为不同的人、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而有所不同。它也会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一个词语的内涵意义也会有所变革,同时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语的内涵意义也不一样。同样,我们可以举例进行说明:Youarealuckydog.在这句话中,dog的外延含义是不会改变的,也就是狗的意思,无论是在英语语境或者是在汉语语境中。但是由于所处的社会背景不一致,其内涵意义呈现出差别,在英语中,dog通常代表着忠诚,具有褒义,而在中国,dog则代表着不好的东西,例如狗仗人势。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从源语言的内涵意义出发,将其翻译为“你真是个幸运儿”,而不是“你真是条幸运的狗”。

英语翻译常用句型

翻译中常见的句型 1.否定句型 1)部分否定。其否定意义只局限于整体中的一部分。其形式:“概括词all, every等+not+谓语动词”。常用于该句型词:all, both, everybody, everywhere, always, altogether, entirely, wholly等。 All is not gold that glitters. I do not wholly agree. 2) 完全否定。其形式:no, none 等否定词+肯定式谓语。常用于该句型词:no, none, nobody, nothing, nowhere, never, neither, nowhere, nowise, 等。还有一种句型:all等概括词+肯定式谓语+否定意义的词。 No words can describe the scene. 任何言词均不能描绘那景色。 All his plan came to nothing. 3)双重否定 a.主语+cannot+ help/refrain/keep + from + v-ing He could not help showing his pleasure.他不由得喜形于色。 b.主语+cannot+ but/choose but/ help but +do They can not choose but admit that they are wrong. c.(there be) not +主语+but+谓语 (There is )Nobody but has his faults. 人人都有缺点。 2.判断句型 1)强调判断句 a.主语+be+ no/none +other than/but +表语(强调内容) The tall figure that I saw was none other than our commander. b.主语+be+ nothing+(else)but/ else than/ less than+ 表语 Genius is nothing but labor and diligence.天才只不过是劳动加勤奋而已。 c.it is/was +强调部分+that/ who +从句 It is I who am to blame. 2) 正反判断句 a.主语+be +not+表语a, but +表语b What I admire in Columbus is not his discovered a world, but his having gone to search for it on the faith of an opinion. b.(it is) not… that(who) …, but…that (who) Not that we are afraid of them, but that they are afraid of us. 3)比较判断句: a.主语+be less+表语a +than表语b / more+表语b+表语a Experience shows that success is due less to abilities than to zeal. b.主语+be+表语b+ rather than+表语a He is an artist rather than a philosopher. c.主语+be+ not so much +表语a+ as+表语b It is so much advice as approval that he seeks. 他寻求的与其说是忠告,不如说是忠告。3.倍数表示句型: a.主语+be+倍数+that of 被比较对象/ as +形容词+as+被比较对象

社会符号学与翻译

社会符号学与翻译 一、引言 将符号学理论引入翻译研究的代表人物是巴尔胡达罗夫( 1985) 。他在《语言与翻译》一书中明确指出,语言单位同任何其他符号一样,由表达形式和意义内容组成, 意义仅是一种符号关系。巴赫金( 胡壮麟, 2001) 认为, “世界是文本、符号学或符号系统。”符号具有物质性、历史性、社会性、意识形态性、交际性和对话性。巴赫金的符号学观点进一步证实了符号学是一门具有开放性的元科学, 它与众多子符号系统均有纵聚合或横组合的联系, 如符号学与文学、心理学、社会学、语言学、文化学、传播学等。符号学作为社会这一符号网络中的子符号系统, 是适用于翻译研究的( 陈宏薇, 2003) 。Nida believes," The great advantages of semiotics over other approaches to interlingual communication is that it deals with all types of signs and codes, and especially with language as the most comprehensive and complex of all the systems of signs which human employ."(Nida,2001:376)“社会符号学要求对所指意义和联想意义给予同样的重视,因为无论何种性质的符号,都必须根据整体交流语境并联系所有其他与语言符号结合的符号来加以理解。”(Nida,2001:155) 符号学理论认为, 任何符号, 不管是语言符号( 如语言本身) 还是非语言符号( 如体态语、超语言符号或者副语言符号等)均具有意义。意义即关系。不同的语言标示着不同的符号系统; 翻译即是翻译意义; 意义和功能是一篇译作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方面。(唐美华,

语言学 术语翻译及术语解释讲解学习

语言学术语翻译及术 语解释

术语翻译及术语解释汇总 术语翻译 1.Design features of language(语言的甄别特征) Arbitrariness(任意性),Duality(二层性/二重性), Creativity(创造性/原创性),Displacement(移位性),Cultural transmission(文化传播),Interchangeability(可互换性) 2. Functions of language referential 指称功能 poetic 诗学功能 emotive情感功能 conative 劝慰功能 phatic寒暄功能 metalingual function 元语言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概念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人际功能textual function语篇/文本功能 Informative(信息/告知功能),Performative Function(施为功能), Emotive Function(情感功能),Phatic communion(寒暄交谈), Recreational Function(娱乐功能),3. Phonetics(语音学), Phonology(音系/音位学); Morphology(形态学), Syntax(句法学); Semantics(语义学), Pragmatics(语用学) Articulatory phonetics发音语音学Acoustic phonetics声学语音学Auditory phonetics听觉语音学 Psycholinguistics心理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社会语言学 Anthropological linguistics人类语言学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计算语言学 Applied linguistics应用语言学Neurolinguistics神经语言学 4. Descriptive vs. prescriptive描写式和规定式 Synchronic vs. diachronic共时和历时 Langue vs. parole语言和言语Competence vs. performance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 5. Vocal tract 声道(resonating cavities共鸣腔), pharynx咽腔, oral cavity口腔 and nasal cavity鼻腔. 其它的一些发音器官:lungs肺, windpipe(trachea)气管, vocal folds声带, larynx喉, epiglottis会厌,次声门, pharynx咽, uvula小舌, hard palate硬腭, soft palate软腭, alveolar ridge齿龈 6.Consonants and vowels(辅音和元音) A. Manners of articulation发音方式 B. Places of articulation发音位置 7. Stop (or plosive)爆破音 Fricative摩擦音 Approximant近似音 Lateral (approximant)边音 Affricates塞擦音, trill颤音 and tap 闪音 Bilabial双唇音 Labiodental唇齿音 Dental齿音 Alveolar齿龈音 Postal veolar后齿龈音 Retroflex卷舌音 Palatal硬腭音 Velar软腭音 Uvular小舌音, pharyngeal咽音 glottal声门音monophthong vowel: 单元音 diphthongs双元音 triphthongs三元音 Lax vowels短元音 Tensed vowels长元音 8.Coarticulation and phonetic transcription协同发音和标音 anticipatory coarticulation先期协同发音 perseverative coarticulation后滞协同发音. broad transcription宽式标音 narrow transcription严式标音 9. minimal pairs最小对立体 Phoneme音位 phonemic transcriptions音位转写 phonetic transcriptions语音转写 phones音子 allophones音位变体 complementary distribution互补分布

英语翻译常用句型(加精)

英语翻译常考句型详解 1.It is not that…but that… 这不是说…,而是说… 「例文」It is not that the scales in the one case, and the balance in the other, differ in the principles of their construction or manner of working; but that the latter is much finer apparatus and of couse much more accurate in its measurement than the former. 「译文」这并不是说在一种情况下所使用的磅秤和在另一种情况下所使用的天平在构造原理上或工作方式上存在差别,而是说与前者相比,后者是一种更精密得多的装置,因而在计量上必然更加准确。 2.nothing else than 完全是,实在是 「例文」What the man said was nothing else than nonsense. 「译文」那个人讲的话完全是一派胡言。 3.as引导的特殊状语从句,翻译时做定语从句处理。 「例文」We hope the measures to control prices, as they have been taken by the government, will succeed. 「译文」我们希望,政府已经采取的控制物价的措施将取得成功。 4.名词+or+名词结构中,or后的名词是同位语,应译为即…;或者称…. 「例文」Moreover, technology includes techniques , or ways to do things , as well as the manchines that may or may not be necessary to apply them. 「译文」再者,除机器外技术还包括技艺,即制作方法,而运用这些记忆并不一定都需要机器。 5.more…than…结构有三种译法:than连接肯定形式的从句时,该从句译为否定句;在比较的基础上表示选择关系时,可译为与其说…不如说;进行同类比较时,译成比…更. 「例文」The complexity of the human situation and injustice of the social order demand far more fundamental changes in the basic structure of society itself than some politicians are willing to admit in their speeches. 「译文」人类社会形势的复杂性和社会制度的不公正性要求对社会基本结构进行彻底变革,而一些政客口头上是很不愿意承认这一点的。 「分析」这是一个主从复合句,连词than前为主句,than后为从句。虽然本句是进行程度上的比较,但从句意义是否定的, 故译成否定句。 6.no more …than 与not… any more than no more …than 与not… any more than同义,不可简单地看成是more …than的否定形式。具体地说,这一结构可能是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的否定形式,也可能是一种较特殊的类比形式。其翻译方法有二;表示同类否定比较时,可译为不比…更或都…同样不;表示比喻关系时,可译为正如…不,…也不. 「例文」The food on the ship was no better than on any other ship on which Billy had sailed. 「译文」这条船上(供应的)食品并不如比利工作过的其他船上的(食品)好。(括号里的词是可以省略的。) 「分析」这是一个主从复合句、主句是The food …no better , than on any other ship 是省略了比较对象的比较状语从句,从句on 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修饰先行词ship.本句中no more… than用于同类否定的比较,可译为不如…. 7.not so much as与其说…不如说… 「例文」Science moves forward, they say, not so much through the insights of great men of genius as because of more ordinary things like improved techniques and tools. 「译文」新学派科学家说,科学的发展与其说源于天才伟人的真知灼见,不如说源于改进了的技术和工具等等更为普遍的东西。 「分析」这是一个主从复合句。插入语they say是主句,Science moves forward,……and tools是宾语从句。not so much……as 连接的是状语,as引导的状语从句中,由于上下文清楚,主谓语都省略了,即as(sciencemoves forward.)because of……not so much……as也可译为与其说……不如说……,它所表达的逻辑关系和more than有相似之处,也是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判断和选择,被比较的事物也同属一个范畴。所不同的是,more……than表示前重后轻的逻辑关系,而not so much… as和less than表示前轻后重的逻辑关系,这两个结构中信息重心落在句尾,因此不必倒过来译,只须按原文的词序顺译即可。

顺应论视角下学术论文翻译(英文版)

Structural Objects of Adaptability in E-C Translation of Academic Thesis Adaptation Theory thinks that “... using language must consist of the continuous making of linguistic choices, consciously or unconsciously...” (Versehueren, 2000: 55-56) Versehueren points out that the process of making-choice can be comprehended on three linguistic properties -- variability, negotiability and adaptability. Adaptability can be viewed from four perspectives, namely contextual correlates of adaptability, structural objects of adaptability, dynamic adaptability and salience of adaptability process. (Versehueren, 1999: 65-66) This passage will analyze the translation of academic thesis main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ructural objects of adaptability. Structural objects of adaptability means making choices at various layers of linguistic structure including sound, word, syntax, cold, style and chapter. In this thesis, the author will mainly analyze E-C translation of academic the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ructural objects of adaptability. 1 Adaptation at the Lexical Level In order to achieve better the informative and communicative function of the text, we need to make adaptability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At lexical level, the translator needs to understand correctly the meaning of words combining specific contexts and also convey the meaning in appropriate way of expression. 1.1 Transformation of Lexical Meaning Transformation of lexical meaning means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can be transformed into another one, with one as literal meaning in the dictionary and the other one as specific meaning considering specific context. (Yang Man, 2015)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the translator should comprehend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combining the context and choose the most suitable expression to convey the meaning. Adaptation at lexical level conforms to the reading habit of target reader so as to improve reading experience. ST1 Hume interprets our tendency to assign identity through time as a "natural propension," TT1休谟把我们确定长期身份的倾向解释为一种“自然天性” ST2 pension" to ascribe identity where evidence shows diversity "is so great," TT2 迹象呈现多样性时,确定身份的“倾向”“极大” Analysis: Common meaning of “assign” in the dictionary is “distribute, attribute”. In the text, we can see a paragraph explaining that people start to investigate question of identity “what makes an individual the same through time despite partial changes” and we “constructs experience to conform to our modes of cognition”. Here we know the “assign identity” means we “determine identity”. For example, we may assign identity to a “dog” saying “this is a dog”, which means we are also determining identity for it. Therefore, the word “assign”is translated as “确定”. So it is the same as the translation of the word “ascribe”. In the dictionary it means “be caused by”or “make sb possess”. In the context, “ascribe” has the same meaning as “assign” so it is translated as “确定” as well. By choosing the best expression of a word, we convey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correctly and improve the reader’s understanding.

符号学理论中的“符号”

一、什么是符号 “符号”(sign)一词渊源已久,然而它的含义却一直含混不清,甚至在经典着作家那里也往往有不同的理解。 古代希腊,符号就是征兆。公元前5-4世纪,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把病人的“症候”看作符号,世称“符号学之父”。公元2世纪,古罗马医生、哲学家盖伦(Galen,C.)写了一本症候学的书,名为“Semiotics”,即今天人们所说的“符号学”。此后,基督教思想家奥古斯丁(Augustine,A.)给了符号一个一般性的解释:“符号是这样一种东西,它使我们想到在这个东西加诸感觉印象之外的某种东西。”意思是说,符号是代表某一事物的另一事物,它既是物质对象,也是心理效果。奥古斯丁的符号观,直接影响了现代符号学的两位奠基人——索绪尔和皮尔斯的符号学思想。17世纪,英国哲学家洛克(Locke,J.)把科学分为三种,第一二两种为物理学和伦理学,而第三种,他说“可以叫做Semiotic,就是所谓符号之学。各种符号因为大部分是文字,所以这种学问,也叫做逻辑学。”洛克的符号学说,更是皮尔斯符号学思想的泉源。 古代中国虽然没有关于“符号”的明确界说,但是古代汉字“符”确实含有“符号”的意思。所谓“符瑞”,就是指吉祥的征兆;“符节”和“符契”都是作为信物的符号;“符箓”为道教的神秘符号。先秦时期公孙龙《指物论》,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符号学专论。在古籍《尚书》中,注释者说:“言者意之声;书者言之记。”不仅说明了语言是一种符号,而且指出文字是记录语言符号的书写符号。 “符号”作为符号学的基本概念可以不加定义,但必须予以诠释。直到20世纪初年,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把语言符号解释为能指和所指的结合体时,“符号”一词才算有了比较确定的含义,人们对于“符号”的理解逐渐趋于一致。 在索绪尔看来,符号不是别的,而是能指和所指的二元关系。在《普通语言学教程》

功能语言学与翻译

功能语言学与翻译 一般说来,语言是一种有规则的系统结构,是一种代码。它由不同的成分组合而成,可用来表达语义。同时,语言又是一个用于交际的系统,可以运用不同的代码形式来指称具体的和抽象的东西,并可创造具有交际价值的信号。在翻译的过程中,有时译者不得不做出选择:一是放弃与语境息息相关的交际价值而保持形式上的等值;一是放弃与语境无关的纯语义等值而保持交际功能等值。这种选择事实上是在“逐词译”与“意译”之间做出的选择。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看,选择就是意义。对于译者来说,在做出选择之前,必须弄清楚翻译的目的,同时要明白哪些语言形式可以使预期的目的得以实现。在这一点上,Halliday 提出的功能语言学给我们提出了思考的切入点。 Halliday认为,从语言的使用角度看,情景语境中有三个因素最为重要,它们影响着我们的语言使用。这三个因素是:语场、语旨、语式。这三个因素是情景语境的组成部分,称为语域变体。语场指的是正在发生什么事,所进行的社会活动的性质、特点、语言所谈及或描述的是什么,透过动词类型、主动被动结构、过程参与者等得以体现。语旨指的是谁是交际者,他们的基本情况、特点、地位、角色、关系等,透过语气动词和副词,譬如“但愿”、“应该”、“可能”和评价词汇,譬如“可爱”、“恐怖”等予以体现。语式指的是语言在交际中所起的作用,包括交际渠道和修饰方式,透过语句结构和词汇的连贯方式予以体现。语场、语旨和语式跟语言三个纯理功能相互联系:语场体现了语言的概念功能,语旨体现了语言的人际功能,而语式则是语篇功能的具体体现。语篇功能是三大功能中的核心,它使语言与语境发生联系,使说话人只能生成与情景一致和相称的语篇。研究语篇必须联系其语境,因为在实际生活中,通常都是先有语境,才会有语篇。语境与语篇是互相依存的;特定的语境要求特定的语篇,特定的语篇创造了特定的语境。在交际过程中,语言的意义通常是根据语境来确定的。同一个语言单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义。 例如,要表示“要求某人关门”这一意义,在英语中可以说" Close the door." "Close the door, please.""Please close the door." "Can you close the door?" "Will you close the door?" "Would you please close the door?"等等。这些可能被选择的形式除了表示“要求某人关门”这一基本的概念意义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