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一代通信网论文

新一代通信网论文

新一代通信网论文
新一代通信网论文

浅谈新一代通信网

【摘要】基于我国具体国情的电力系统智能监控的标准方案的探讨与建议。提出基于我国国情的智能电网的新一代的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研究并设计网络拓扑结构,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区发展不平衡,智能电网必须要有一个健壮的,易恢复,具有一定智能型的网络结构,针对这一情况,将文中构思一个面向智能电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td-scdma 的混合型网络拓扑结构。

【关键词】智能电网;通信传输;通信网

1.建立面向智能电网的传感网体系结构研究

针对智能电网的输、配、变、用等环节,提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并提出我国的智能电网的方面的相关标准。该方案可以实时对电网设备,如:电力设备/线路/塔杆,进行智能监控防护、提高高压输电效率、保障电力线路/塔杆/设备安全、实时动态精确计量、电网与用户智能交互、信息获取、共享与安全等需求。综合智能监控、计量及电网与用户交互、可有能源接入、智能电表接入的综合系统,实现对输、配、变、用等环节的电网设备/线路/塔杆、用户用电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工作环境、安全等方面的实时监测以及相关数据的计量,在保障安全前提下降低输电余量,提高电网与用户智能交互程度,完善传感网智能电网应用子集设计、产品定义和系统解决方案,推动相关标准的制定。

短距离与传感器网络是新一代无线通信中的热点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潜力。智能电网的建设是我国电网建设的重要目

通信导论结课论文

通信导论论文 通过这几周的学习,我对通信专业也有了一定的了解。通信导论是一门很深奥的学科,下面我来简要的介绍下通信导论。通信导论的课程目的和任务即为建立通信的基本概念,了解通信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加深专业认识,为以后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基础,跟踪最新通信技术的发展。以下为我对通信的了解,作为大一新生,肯定存在好多不足,还望多多指教。 (一)通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一、通信的基本概念: 1通信的实质是实现信息的传输与交换。 2人们可以用语言、文字、数据或图像等不同的形式来表达信息。通信的根本目的在于传输含有信息的消息,否则,就失去了通信的意义。基于这种认识,“通信”也就是“信息传输”或“消息传输”。 3通信的范畴:语音、图像、数据、多媒体信息传输,更广泛来说,雷达、遥控、遥测等也属于通信。 4.包含信息的消息形式多种多样,这些不同的消息形式形成了不同的通信业务。 5传输一般是远距离的,可以是无线或有线传输。 二、通信系统的构成: 1通信系统:指传输信息所需的一切技术设备的总合。 2在大多数场通信系统需要进行多路复用、双向进行,信源兼为受信者,通信设备包括发信设备和收信设备。此外,通信系统除了完成信息传递外,还必须进行信息的交换,传输系统和交换系统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通信系统,乃至通信

网。通信网中还涉及信令、协议和标准。 3信息源与受信者:信源是消息的产生者,作用是把各种消息转换成原始电信号 4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发送设备基本功能是使信源和信道匹配,即将信源产生的消息信号变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信道:信是指传输信号的物理媒质。包括无线信道,有线信道。 5传输、复用、交换、网络为现代通信的四大技术。 三、通信系统的分类: 1按消息的物理特征分类:电报通信系统,电话通信系统,数据通信系统,图象通信系统,多媒体通信系统…… 2按调制方式分类:载波调制(连续波调制),脉冲调制 3按传输信号的特征分类:模拟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发展的主流) 4按传送信号的复用方式分类:频分复用(FDM)-无线广播,时分复用(TDM),码分复用(CDM),波分复用(WDM) 5按传输媒介分类:有线通信系统(载波、电缆、光纤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系统(调幅、调频广播、电视、移动通信、空间遥测、雷达导航、微波接力、卫星通信系统) 四、通信方式 1按消息传递的方向与时间关系。对于点与点之间的通信,按消息传递的方向与时间关系,通信方式可分为单工、半双工及全双工通信三种。 2按数字信号排列顺序分-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 五、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现代通信原理期末考试A卷

北京城市学院信息学部考试试卷A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 课程名称:现代通信原理 使用班级:无线网专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形式:闭卷 共3页,共五道大题 空白答题纸4页 请在答题纸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成绩无效(如果无答题纸,此内容可以删除。但不允许试卷、答题纸都有答题,不便存档。) 一、 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 1. 数字通信系统的有效性具体可用信道的信息传送速率来衡量,传输速率越高,系 统有效性就越好。一般数字通信系统传输速率有三种定义方法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消息传输速率。 2. 数字通信系统的可靠性指标可用差错率来衡量,常用码元差错率又称_________ 和信息差错率又称为_______________来表示。 3. 通信系统没有固定的分类方法,可从不同的角度对其分类,如按传输信号的性质 分为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按工作方式不同又可分为___________通 信、半双工通信和_________________通信。 4. 模拟调制是指用来自信源的模拟基带信号去控制高频载波的某个参数,使该基带 信号被“装载”到这个高频载波上。根据载波受控参数的不同,调制可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调相三种。 5. 角度调制是将调制信号附加到载波的相角上。角度调制已调信号的频谱不是调制 信号频谱在频率轴上的线性搬移,而是使调制信号的频谱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 化。因此,角度调制也称为非线性调制,主要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 两种。 6. 一个实际的数字基带传输系统,尽管进行了精心设计,要使其性能完全达到理想 要求也是十分困难的。为了克服码间串扰或减小其影响,可以对基带系统进行 实验测量和调整。用实验法测量基带传输系统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法,而对系统性能的调整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_器进行。 7. 数字调制是用载波信号的某些离散状态来表征所传送的数字信息,也称数字调制

下一代无线通信网络与技术

《下一代无线通信网络与技术》课程报告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 姓名:田雷 学号:2009302911 学院:理学院 日期:2010.6.15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 随着网络及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无线通信的需求越来越大,也出现了许多的无线通信协议。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从WAN到MAN,再到LAN,PAN,这些技术已逐渐成熟。目前,各类网络中最具增长潜力的是无线网络,许多机构会选择采用无线局域网(WLAN)来拓展他们的现有网络,获得在机构区域内部移动接入网络的能力。 怎样不通过电缆,摆脱物理连接上的限制,使设备互联起来呢?为了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十多年来,人们不断探索,形成了当今令人眼花缭乱的无线通信协议和产品。其中,最流行的关于短距离无线数据通信的3个标准是蓝牙(Bluetooth),802.11(Wi-Fi)和IrDA。另外,还有UWB,NFC和ZigBee等技术。1蓝牙 1.1 蓝牙简介 爱立信在1994年开始研究一种能使手机与其附件(如耳机)之间互相通信的无线模块,4年后,爱立信、诺基亚、IBM等公司共同推出了蓝牙技术,主要用于通信和信息设备的无线连接。 蓝牙工作频率为2.4 GHz,有效范围大约在10 m 半径内。在此范围内,采用蓝牙技术的多台设备,如手机、微机、激光打印机等能够无线互联,以约1 Mb/s 的速率相互传递数据,并能方便地接入互联网。随着蓝牙芯片价格和耗电量的不断降低,蓝牙已成为许多高端PDA和手机的必备功能。 1.2 蓝牙技术的应用 作为一种电缆替代技术,蓝牙具有低成本高速率的特点,他可把内嵌有蓝牙芯片的计算机、手机和多种便携通信终端互联起来,为其提供语音和数字接入服务,实现信息的自动交换和处理,并且蓝牙的使用和维护成本据称要低于其他任何一种无线技术。目前蓝牙技术开发重点是多点连接,即一台设备同时与多台(最多7台)其他设备互联。今后,市场上不同厂商的蓝牙产品将能够相互联通。蓝牙技术的应用主要有以下3类: (1)语音/数据接入是指将一台计算机通过安全的无线链路连接到通信设备上,完成与广域网的联接。 (2)外围设备互连是指将各种设备通过蓝牙链路连接到主机上。 (3)个人局域网(PAN)如图1所示,主要用于个人网络与信息的共享与交换。蓝牙产品涉及PC、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等信息设备和A/V设备、汽车电子、家用电器和工业设备领域。蓝牙的支持者们预言说,一旦支持蓝牙的芯片变得非常便宜,蓝牙将置身于几乎所有产品之中,从微波炉一直到衣服上的纽扣。 蓝牙在个人局域网中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应用包括无绳电话,PDA与计算机的互联,笔记本电脑与手机的互联,以及无线RS232,RS485接口等。 采用蓝牙技术的设备使用方便,可自由移动。与无线局域网相比,蓝牙无线系统更小、更轻薄,成本及功耗更低,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强。

《通信网》作业答案

思考题一 1(ok)构成现代通信网的结构和要素有哪些?它们各自完成的功能有哪些? 它们之间的相互协调通信通过什么机制来实现? 现代通信网络的三大组成部分:传输、交换和终端设备,其发展是和这些通信设备、电子器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的。 通信网构成要素 实际的通信网是由软件和硬件按特定的方式构成的通信系统,从硬件构成来看:通信网由终端节点、交换节点、业务节点和传输系统构成,完成接入、交换和传输;软件设施包括了信令、协议、控制、管理、计费等,完成网络的控制、管理、运营和维护、实现通信网的智能化。 上述的网络在传输信息的类型、方式、所提供的服务的种类等方面各不相同,但它们在网络结构、基本功能、实现原理上都是相似的,它们都实现了以下四种功能: (1)信息传送 它是通信网的基本任务,传送的信息有三大类:用户信息、信令信息、管理信息,信息传输主要由交换节点、传输系统来完成。 (2)信息处理 网络对信息的处理方式对最终用户是不可见的,主要目的是增强通信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3)信令机制 它是通信网上任意两个通信实体间为实现某一通信任务,进行控制信息交换的机制,如NO.7信令、TCP/IP协议等。 (4)网络管理 它负责网络的运营管理、维护管理、资源管理,以保证网络在正常和故障情况下的服务质量。是整个网络中最具有智能的部分,已形成的网络管理标准有:电信管理网标准TMN系列,计算机网络管理标准SNMP等。

2(ok)在通信网中,交换节点主要完成哪些功能?分组交换与电路交换的各自方式和特点? (1)电路交换(Circuit Switching) ITU定义为:“根据请求,从一套入口和出口中,建立起一条为传输信息而从指定入口到指定出口的连接”。电路交换是一种电路间的实时交换,所谓实时,是指任意用户呼叫另一用户时,应立即在两用户之间建立通信电路的连接,这时通信网内的相关设备和线路都被这一对用户占用着,不能再为其他用户服务,这种在一次呼叫中由通信网根据用户要求在指定的呼叫路由上固定分配设备的交换方式,称之为电路交换方式。 电路交换的主要特点:话音或数据的传输时延小且无抖动,“透明”传输。无需存储、分析和处理、传输效率比较高;但是,电路的接续时间较长,电路资源被通信双方独占,电路利用率低。 (2)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 分组交换也称包交换,它将用户的一整份报文分割成若干数据块,即分组。 分组交换是一种综合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而又尽量避免两者的缺点的第三种交换方式。它的基本原理是“存储——转发”,是以更短的、被规格化了的“分组”为单位进行交换、传输。 分组交换相对于电路交换的方式来说,具有高效、灵活、迅速、可靠等特点。

现代通信新技术小论文

学号《现代通信新技术》课程论文题目: 下一代网络技术(NGN) 作者班级 院别专业 完成时间

随着电信技术的发展,电信管制的开放,IP网络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新业务的需求的增加,都给电信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从下一代网络的基本概念,构建以及发展现状及趋势做出了研究,同时对下一代网络中所用技术一一做出解释,并由此得出下一代网络实现所需技术。 关键词:NGN概况;NGN构件;支撑技术;发展趋势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opening of the controlled telecommunication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P network and people’s increasing demand for new business , new challenges are supposed to be put forwar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elecommunication industry.This paper does a research based on the basic concept, the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rends of the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 and makes explanationins for all the technologies involed in the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in detail ,which concludes the technologies needed for the realization of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Keywords:NGN profile NGN components support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rent

计算机通信网论文

计算机通信网论文 班级:11018P 姓名:李赟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人们对信息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为了更有效、更可靠地传递、处理信息,计算机通信网应运而生。因此我们也有必要理解计算机通信网的概念及发展过程,计算机通信网的组成、主要任务,计算机通信网的分类和计算机通信网的主形成发展要涉及问题. 关键字:计算机通信网发展分类组成 1.概述 计算机通信网设计通信与计算机两个领域,计算机与通信的结合是计算机通信网产生的主要条件一方面,通信网络为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送和交换提供了必要手段;另一方面,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渗透到通信技术中,又提高了通信网的各种功能。以下说明了计算机通信网的发展、分类及应用。 2.计算机通信网的发展 计算机通信网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2.1第一代 第一代计算机通信网是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人们将远程终端通过电话线路与计算机相连,以实现相互传递数据信息。线路控制器的主要功能是串、并变换以及简单的差错控制。早期的线路控制器只能和一条通信线路相连,随着远程终端数量的增多,为了避免一台计算机使用多个线路控制器,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出现了多重线路控制器,它可以和许多个远程终端相连接。 姓名:李赟班级:11018P 学号:11018P05 兴趣爱好:在空闲时,喜欢随便写写东西,喜欢幻想。

2.2第二代 第二代计算机通信网是以通信子网为中心的计算机通信网。传统的电路交换技术不适合计算机数据的传输,计算机通信网采用的交换方式大都是分组交换。分组交换:是为了适应计算机通信网的要求而发展起来的。 分组交换是一种存储-转发交换方式,即将到达交换机的数据先送到存储器暂时存储和处理,等到相应的输出电路有空闲时再送出。 2.3第三代 第三代计算机通信网是体系结构标准化的计算机通信网。计算机通信网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计算机之间互相通信涉及许多复杂的技术问题,为了设计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早在最初ARPANET的设计时就提出了分层的方法。所谓分层就是将完成计算机通信全过程的所有功能划分成若干个层,每一层对应一些独立的功能。这样,就可以将庞大的复杂的问题转化为若干个较小的局部问题,而这些较小的局部问题就比较容易研究和处理。 3.计算机通信网的分类 按照网络覆盖范围分类,可以分为: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 广域网( wide area network)在一个广泛范围内建立的计算机通信网。特点:传输速度通常低于局域网,连接以非永久性布线居多。覆盖范围:几十千米~几千千米。

现代通信网试题及答案..

西安邮电学院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专业姓名学号 《现代通信网》期末考试试题B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5 分) 1.电信网是为公众提供电信服务的一类网络,具有不同的类型,可以分为,和。 2.七号信令网的TUP消息的路由标记由,,和 三部分组成。 3.数字通信网中,要实现,和三 种同步。 4.等级制结构的电话网中,根据路由选择原则以及链路上所设计的阻塞 概率,可以将路由分为,和三种。5.ATM网络中,VBR的中文含义是,传统电话业务在ATM 网络中规类为业务。 6.IP地址中,全1代表地址,全0代表地址。主 机部分全0代表,主机部分全1代表。 7.在Internet上,将服务器域名转化成IP地址使用协议,将IP地址转化为MAC层地址使用协议。 8.Internet体系结构的传输层包含和两个协议。9.Internet的路由协议按使用的区域分类为和两类;其中OSPF属于,BGPv4属于。 10.在Internet上发送一封邮件时,自应用层到网络层使用到的协议依次是,,和。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画出七号信令消息信令单元的格式,并说明TUP中如何标识一条MSU 属于哪一条电路。

2.现代通信网为什么要采用分层结构?第N层协议实体包含几部分内容?画出对等层之间通信的过程。 3.简要说明网同步的主要方法,并比较各自的优缺点。我国采用哪种方式?4.ATM网络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有什么不同?流量控制的方法有哪些? 5.简要说明Internet路由器收到一个IP分组后,转发处理过程。 三.请画图描述TCP的连接建立与释放过程。参数如下: 连接建立:A到B的ISN=X;B到A的ISN=Y 连接释放:A到B的SN=Z;B到A的SN=V(10分) 四.描述电话网中固定等级制选路规则。并在图示网络中,给出A局到D局所有可能的路由选择顺序。(10分) B局C局 D局A局DC1 DC2 基干路由 高效直达路由 五.某单位网络结构如图,该单位只有一个C类地址222.118.128.0,预计每个子网主机数不超过30台,请用该地址进行子网划分并给出每个子网的网络号和 子网掩码。(10分) Internet 子网1子网2子网3 路由器 六.在互联网的某个自治域内,采用OSPF协议,假设网络拓扑结构如图。请用Dijkstra算法计算节点2的路由表,要求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10分)

电信网组成

电信网由核心网、接入网(AN)和用户驻地网(CPN)三大部分组成。核心网和接入网属于公共电信网,CPN为用户自有通信网,传统CPN是单用户。接入网的一侧是核心网,核心网主要由各类业务网构成,另一侧是用户。接入网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接入网将核心网的业务提供给用户。接入网是一种透明传输体系,本身不提供业务,由用户终端与核心网配合提供各类业务。 核心网的技术发展走势和用户分布特点及用户对业务需求的特点决定了接入网技术的选择。为了进一步认识接入网,下面首先对接入网的两端,即核心网和用户进行分析: 核心网的业务接口特点 核心业务网目前主要分语音网和数据网两大类。语音网通常指公共电话网(PSTN),是一种典型的电路型网络。接入网接入PSTN时多数采用V5.2接口,也有部分采用V5.1、Z、U等接口。 传统的数据通信网主要包括公用分组交换网(PSPDN)、数字数据网(DDN)、帧中继网(FR)三种,可以看到这三种数据网是通信网发展过中的过渡性网络。DDN是电路型网络,而PSPDN和FR是分组型网络。接入网在接入这些网络时,一般采用E1、V.24、V.35、2B1Q“U”接口,其余类型的接口使用较少。现有的综合类的接入网大多都有上述接口,运营企业在选择接口时应主要考虑各业务网接口的资源利用率和业务的灵活接入。 IP网是一种典型的计算机通信网,因其具有IP over everthing和开放网络特点,并与中国电信对通信网的垄断形成鲜明的对比,所以许多生产厂家和其它运营公司都看好IP市场的前景,目前已有运营公司在构筑自己的纯IP骨干网。 接入网在接入INTERNE/IP网时,当前还以拨号上网方式接入为主。INTERNET/IP在综合接入网侧的业务分流,许多生产厂商的接入网设备提供了不同的解决方案,但其思路和方法各不相同。目前有关机构正在提出V5.2接口技术规范的扩展功能附件,该附件允许Internet业务在LE控制下,直接从接入网处选路至网络接入服务器或IP电话网关,从而支持IP业务的分流。应注意到这种IP业务分流可能对一些接入网局端设备的业务交叉能力提出考验。 综上所述,目前核心网中仍以电话业务和PSTN上的增值业务为主,传统的数据网在ATM与IP技术尚不成熟的今天,仍将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应认识到传统的数据网是电信网发展过程中的过渡性网络。新兴的INTERNET业务将对传统的通信网格局发起冲击,ATM和IP形势还不明朗,因此运营企业应密切关注这方面的技术发展走势和相关技术标准的出台。 用户的特点 显著的特点即:随机性。这种随机性包含两方面的含义,第一,用户的空间位置是随机的,也就是用户接入是随机的。第二,用户对业务需求的类型是随机的,也就是业务接入是随机的。核心网是提供业务的网络,用户是业务的使用者,接入网所起的作用是将核心网各类业务接口适配和综合,然后OVER在不同的物理介质上传送分配给用户。 接入网的结构分层

现代通信新技术论文

现代通信新技术 报告 班级:电子(2)班 姓名:陈波 学号: 1005074026 指导教师:张倩 成绩: 合肥学院 信息与通信工程系

下一代网络技术 摘要:随着电信技术的发展,电信管制的开放,IP网络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新业务的需求的增加,都给电信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从下一代网络的基本概念,构建以及发展现状及趋势做出了研究,同时对下一代网络中所用技术一一做出解释,并由此得出下一代网络实现所需技术。 关键词: NGN概况 NGN构件支撑技术发展趋势 1引言 NGN(下一代网络)是目前通信业界关注和探讨的一个热点话题,人们希望通过NGN来解决目前各类网络中的许多问题,如网络安全问题、QoS问题、网络融合等。研究组对此进行了不少标准化工作推进,明确了一些问题,取得不少进展,因特网与电话网相比,简单性与安全性是一个弱点。于是,集合了ip网络的长处的下一代网络NGN出现了。它提供包括电信业务在内的多种业务,能够利用多种带宽和具有QoS能力的传送技术,实现业务功能与底层传送技术的分离;它允许用户对不同业务提供商网络的自由接入,并支持通用移动性,实现用户对业务使用的一致性和统一性。它是以软交换为核心的,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视频的基于分组技术的综合开放的网络架构,代表了通信网络发展的方向。NGN是基于PSTN语音网络和基于IP/ATM的分组网络融合的产物,它使得在新一代网络上语音、视频、数据等综合业务成为了可能。是可以同时提供话音、数据、多媒体等多种业务的综合性的、全开放的宽频网络平台体系,至少可实现千兆光纤到户。NGN能在目前的网络基础上提供包括话音、数据、多媒体等多种服务,还能把现在用于长途电话的低资费IP 电话引入本地市话,有望大大降低本地通话费的成本和价格。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2 NGN概况 2.1 NGN的基本概念 下一代网络(Next Generation Network),又称为次世代网络。一般认为下一代网络基于IP,支持多种业务,能够实现业务与传送分离,控制功能独立,接口开放,具有服务质量保证和支持通用移动性的分组网。NGN的主要思想是在一个统一的网络平台上以统一管理的方式提供多媒体业务,整合现有的市内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的基础上(统称FMC),增加多媒体数据服务及其他增值型服务。其中话音的交换将采用软交换技术,而平台的主要实现方式为IP技术,逐步实现统一通信其中voip将是下一代网络中的一个重点。 NGN是一个分组网络,它提供包括电信业务在内的多种业务,能够利用多种带宽和具有QoS 能力的传送技术,实现业务功能与底层传送技术的分离;它允许用户对不同业务提供商网络的自由接入,并支持通用移动性,实现用户对业务使用的一致性和统一性。它是以软交换为核心的,

电子通信网络论文通信学论文

电子通信网络论文通信学论文 基于Simulink的本原多项式验证模型 摘要:伪随机码是扩频通信的关键,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m序列。构成m序列发生器需要判断本原多项式,文章提出了一种本原多项式验证模型,较传统方法更具有可操作性。 关键词:Simulink;m序列;本原多项式 扩频通信由于其抗干扰、抗噪音、具有保密性、隐蔽性等一系列优点被广泛的运用于移动电话、微波通信、遥测、监控等系统中。而这种通信方式的本质是利用伪随机编码对将要传送的信息数据进行调制,以实现频谱的扩展;在接收端再采用相同的伪随机码进行相关解调。所以伪随机码可以说是一个扩频通信系统的核心。常见的伪随机序列有m序列、GOLD序列、M序列、Walsh序列等。m序列由于容易产生,以及优良的自相关和互相关特性被广泛的运用于扩频领域。 1m序列 m序列是最长线性移位寄存器序列的简称。图1是一个三级移位寄存器。 设它的起始状态为全“1”,那么输出端输出一个周期的序列为1 110 010。而三级移位寄存器能产生的最长周期为23-1=7,即这个移位寄存器是一个m序列发生器。并不是所有移位寄存器都可以产生m 序列,这跟线性反馈逻辑是直接相关的,找出能产生m序列的移位寄存器,对通信系统有重大意义。这项工作我们一般通过特征多项式

来完成。 2本原多项式 一般形式的n级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如图2所示。 图2中Ci表示反馈线的连接状态,“1”表示接通,“0”表示断开。由此,可得表达式: Dn=C1Dn-1C2Dn-2…CnD0=CiDn-i 由此可定义一个与上式相对应的多项式:F(x)=Cixi,称之为特征多项式。而当此多项式满足下列条件时,称为本原多项式:F(x)是既约的;F(x)可整除xm+1,m=2n-1;F(x)不能整除xq+1,q <m。 只要找到本原多项式,就可以由它得到m序列发生器。所以求得一个本原多项式,或者判断一个特征多项式是否为本原多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但当移位寄存器的级数变得较高时,这样判断工作的计算量会变得非常大。由此,我们提出一种通过Simulink仿真的形式,来判断本原多项式的方法,来简化这一过程。 3Simulink仿真模型建立 设计一个根据特征多项式构建的移位寄存器,通过监测它的输出序列周期是否为最大周期,来判断是否为本原多项式。所以整个模型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移位寄存器,周期判断部分和波形显示部分。 下面以一个实例来说明具体的仿真过程。设有一个特征多项式为x9+x4+1,判断它是否为本原多项式。

现代通信网络论文

现代通信网络论文名称:FTTH在中国最新进展与趋势

摘要: 光纤到家庭(FTTH)一直是光纤接入不断追求和探索的技术方向,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运营商竞争的需要、对收入的追求,以及设备本身价格的下降,FTTH 出现可迅速发展的势头。文章综述了FTTH所走过的历程和最新进展,分析了FTTH 发展的主要解决方案,并对FTTH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从FTTH 技术及最新研究进展出发,分析了国际上FTTH 的应用发展,阐述了我国发展需考虑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光纤通信;光纤到家庭;宽带接入;光接入网 前言: 光纤到家庭(FTTH)是20年来人们不断追求的梦想和探索的技术方向,但由于成本、技术、需求等方面的障碍,至今还没有得到大规模推广与发展。然而,这种局面最近有了很大的改观,由于政策上的扶持和技术本身的发展,在沉寂多年后,FTTH网再次成为热点,步入快速发展期。新技术、新设备、新的网络建设计划不断推出,引起了业界的关注。很多有识之士把FTTH网(特别是光纤到家、光纤到驻地)视为光通信市场复苏的重要转折点。预计今后几年,FTTH网还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1 、FTTH的发展历程与最新进展 FTTH是光纤接入网发展的一种最终形式,光纤接入网(统称FTTx)以光网络单元(ONU) 的位置所在,分为FTTH、光纤到大楼(FTTB)、光纤到驻地(FTTP)和光纤到路边(FTTC)等几种情况。光纤接入网的正式名称是光纤用户环路(FITL,Fiber in the loop),对于住宅或者建筑物来讲,用光纤连接用户,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光纤直接连接每个家庭或大楼;另一种是采用无源光网络PON)技术,用分光器把光信号进行分支,一根光纤为多个用户提供服务。 日本是世界上对FTTH最热衷的国家,在FTTH上一直非常领先,他们于20世纪90年代初曾经发布过覆盖全国的宏伟的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计划,其中接入网主要采用FTTH.NTT曾经设想通过著名的π系统将广大用户接入,并期望在2000年实现光纤到家。但是,由于技术与经济的原因,日本的B-ISDN 计划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推迟并被随后的E-Japan等计划所代替。尽管如此,日本在光接入网上的领先程度一直没有变化。

(完整版)下一代通信网络技术

下一代通信网络技术 1、世界范围内电信业的发展期待振兴 目前,全世界电话用户大约22亿多,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各占一半,移动电话略多;因特网用户数(包括无线互联网用户数)5亿;预计,电话用户数发展速度:移动通信用户即将超过固定电话用户;预计互联网用户数在4-5年时间后,将超过固定电话用户数;历来,网络的发展对于运营商影响极大,因为运营商几乎所有的业务都是依靠网络进行的。这些影响是:原有网络能否满足用户的需要,是运营商能否取得稳定收入的决定性因素;新的网络的诞生,将从老的网络中抢走大量用户,使得运营商的利润大量转移。例如移动网络的诞生和发展,使得固话用户流失,收入下降。小灵通对于移动通信也有极大的影响,在老的网络上开展新的业务或者增值业务,将使得运营商增加大量的业务和利润。网络业务发展停滞,运营商就将“下课”。 2、最近的两个动向: (1)美国宽带发展提速: 2002年,美国宽带用户增加了640万户,达到1740万户.其中仅Comcast 公司cable modem 用户就增加了120万户;预测至2005年,宽带用户将超过窄带用户,至2007年,宽带用户将达到4900万户。图1 : 图1 美国宽带发展提速 (2)光纤到户(FTTH )启动,美、日走向实用 目前的最新进展,表明,网络的干线在向全光网络发展,接入网则向光纤到家庭(FTTH )发展。图2 : 美国宽带用户增长率预测 2002年新增电缆用户数

图2 FTTH-EPON实验网 光器件价格不断下降,使FTTH如约到来: 据介绍,今年以来,FTTH用的激光器和收发器价格, VCSEL(850nm) 3-5US$/只, 收发器(850nm)40US$/只, 用户对于FTTH的承受能力:估记在300US$,(据了解,目前中国电信ADSL的建设费用约180US$。) 根据资料介绍,美国和日本的FTTH最近有较大的发展: *美国加快光纤到户的部署 据FTTH协会估计,美国已经有20个州的70个社区,72000个用户铺设了光纤到户的网络,可以为用户提供话音、视频和互联网服务;预计到2004年传统运营商将开始全面铺设和提供FTTH服务。据分析和预测,至今年年底,美国的FTTH用户可达31.5万户,2004年底可达80万户;图3 :

通信网的组成

通信网的组成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通信网的组成 一、通信网的概念 通信网是在分处异地的用户之间传递信息的系统。属于电磁系统的也称电信网。它是由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许多要素所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以完成规定的功能。通信网的功能就是要适应用户呼叫的需要,以用户满意的程度沟通网中任意两个或多个用户之间的信息。 通信网是一种使用交换设备,传输设备,将地理上分散用户终端设备互连起来实现通信和信息交换的系统。通信最基本的形式是在点与点之间建立通信系统,但这不能称为通信网,只有将许多的通信系统(传输系统)通过交换系统按一定拓扑结构组合在一起才能称之为通信。也就是说,有了交换系统才能使某一地区内任意两个终端用户相互接续,才能组成通信网。通信网由用户终端设备,交换设备和传输设备组成。交换设备间的传输设备称为中继线路(简称中继线),用户终端设备至交换设备的传输设备称为用户路线(简称用户线)。 二、通信网的分类 按照信源的内容可以分为:电话网、数据网、电视节目网和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等。其中,数据网又包括电报网、电传网、计算机网等; 按通信网络所覆盖的地域范围可以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等;

按通信网络所使用的传输信道可以分为:有线(包括光纤)网、短波网、微波网、卫星网等。 三、电信网的组成 电信网由核心网、接入网(AN)和用户驻地网(CPN)三大部分组成。核心网和接入网属于公共电信网,CPN为用户自有通信网,传统CPN是单用户。接入网的一侧是核心网,核心网主要由各类业务网构成,另一侧是用户。接入网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接入网将核心网的业务提供给用户。接入网是一种透明传输体系,本身不提供业务,由用户终端与核心网配合提供各类业务。 核心网的技术发展走势和用户分布特点及用户对业务需求的特点决定了接入网技术的选择。为了进一步认识接入网,下面首先对接入网的两端,即核心网和用户进行分析: 核心网的业务接口特点: ①核心业务网目前主要分语音网和数据网两大类。语音网通常指公共电话网(PSTN),是一种典型的电路型网络。接入网接入PSTN时多数采用V5.2接口,也有部分采用V5.1、Z、U等接口。 ②传统的数据通信网主要包括公用分组交换网(PSPDN)、数字数据网(DDN)、帧中继网(FR)三种,可以看到这三种数据网是通信网发展过中的过渡性网络。DDN是电路型网络,而PSPDN和FR是分组型网络。接入网在接入这些网络时,一般采用E1、V.24、V.35、2B1Q“U”接口,其余类型的接口使用较少。现有的综合类的接入网大多都有上述接口,运营

现代通信网络

论文题目:现代通信网络 教学部:信息工程系_ 专业:_通信工程 年级:_2009级 班级:通信一班 学号:_00909004 姓名:_李乐梅

现代通信网络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现代通信网络中的综合数字业务网和华为公司的 CC&08交换机,。其中在综合数字业务网中介绍了它的优势、ISDN用户-网络接口的几个特性、ISDN交换机的功能、ISDN交换机的结构及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在CC&08交换机中介绍了它的控制模块和软件系统。 关键词综合数字业务网ISDN交换机CC&08交换机 引言 在现代信息社会,作为信息产业核心技术的现代通信技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纵观它的发展现状以及市场对之提出的要求,通信技术的美好发展前景已日渐明晰地呈现在世人眼前。目前现代通信已由原先信息传递功能逐步深入到对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如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等各项领域。特别是随着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如卫星通信、光纤通信、数字程控交换技术等不断进步,以及卫星电视广播、分组交换网、用户电话网、国际互联网络等通信网的建设,通信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发展经济的基本要素,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和大力发展。现代通信不限于两个用户之间的点对点通信,还要进行多用户之间的点对点、一点对多点和多点对多点的多址通信。在通信点很多的场合,由于通信对象是不固定的,需要将众多的用户组成一个通信网,在这个通信网中实现用户与网中任何其它用户的点对点、一点对多点、或多点对多点的选址通信。 1 章 1.1 综合数字业务网 综合数字业务网ISDN(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成为通信网发展的热点,是因为ISDN在通信业务、通信质量、通信功能及使用等各方面有独到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第一,通信业务的综合化。通过一条用户线就可以提供电话、传真、可视图文及数据通信等多种业务,是ISDN的特性。第二,通信质量和可靠性高。在ISDN中,由于终端到终端已完全数字化,噪声、串音、信号衰落等受距离和链路数增加的影响非常小,信道容量大,误码率极低,使通信质量大为提高。第三,用户使用方便。在ISDN中,信息信道和控制信道分离,信号能在终端与网或终端与终端间自由传输,为提供各种新的业务创造了条件。第四,通信网中的功能分散。在ISDN中,为了确保网的运行可靠及未来扩充方便,将整个通信网划分为数字信息传输网、通信处理中心和信息处理中心几个部分,使网络功能分散。第五,用费低廉。ISDN从总体上入手,使通信网数字化,把各种不同的通信业务纳入到一个统一的数字网中,从而达到网络的最优化,提高了网上设备的利用率,发挥了网络的最大效益。ISDN是科技发展的产物,其先进性

现代通信技术期末试卷

北京邮电大学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现代通信技术》期末考试试题(A) 试题一:(共35分) 1.(6分,每题1.5分)选择题:请在括号内填入你的选择。 (1)无论怎么设置子网掩码,IP地址为()的两台主机肯定不在同一个子网内。 a)46.15.6.1和46.100.6.150 b)128.255.150.1和128.255.5.253 c)129.46.200.5和129.46.200.95 (2)在Internet中,由主机名字到物理地址的转换过程不涉及()。 a)ARP b)DNS c)RARP (3)如图所示,已知交换网络A由B、C两级交换网络构成,B交换网络的出线等于C 交换网络的入线。如果A的连接函数为δ(x2 x1 x0)= x0 x1 x2,C的连接函数为δ(x2 x1 x0)= x1 x0 x2,那么B的连接函数应当是()。 a)δ(x2 x1 x0)= x0 x1 x2 b)δ(x2 x1 x0)= x1 x2 x0 c)δ(x2 x1 x0)= x2 x0 x1 (4)已知A和B是两个TST型电话交换网络。A方案满足T接线器的容量为1024,S 接线器为16?16矩阵;B方案满足T接线器的容量为512,S接线器为32?32矩阵。在上述两种情况下,S接线器电子交叉矩阵的所有控制存储器需要的存储单元总数和每个存储单元至少需要的比特数的乘积M符合()。 a)M A>M B b)M A=M B

c)M A

南邮通信网复习提纲及答案

第1章 1、传输系统的硬件包括哪些? 线路接口设备、传输媒介、交叉连接设备等。 2、在垂直结构上,可以将通信网分为哪三层? 应用层、业务网和传送网。 3、从水平分层观点来看,网络结构是基于用户接入网络实际的物理连接来划分的,如何划分?可以分为用户驻地网、接入网和核心网,或者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等。 4、利用网络的基本结构形式可以构成任意类型的非基本拓扑结构。实际常用的非基本结构形式有哪些?(1)复合网;(2)格形网;(3)树形网; 1、简述现代通信网的定义、构成要素和每一要素的基本功能。 (1)通信网是由一定数量的节点(包括终端节点、交换节点)和连接这些节点的传输系统有 机地组织在一起的,按约定的信令或协议完成任意用户间信息交换的通信体系。 (2)实际的通信网是由软件和硬件按特定方式构成的一个通信系统,每一次通信都需要软 硬件设施的协调配合来完成。从硬件构成来看:通信网由终端设备、交换设备和传输 系统构成,它们完成通信网的基本功能:接入、交换和传输。软件设施则包括信令、 协议、控制、管理、计费等,它们主要完成通信网的控制、管理、运营和维护,实现 通信网的智能化。 2、为什么要在通信网中引入分层结构? (1)可以更清晰地描述现代通信的网络结构; (2)使网络规范与具体实施方法无关,从而简化了网络的规划和设计; (3)使各层的功能相对独立。 3、分别按以下标准对通信网进行分类:(1)通信服务的范围;(2)通信的活动方式。 (1)按通信服务的范围进行分类:本地通信网、长途通信网和国际通信网或局域网(LAN)、 城域网(MAN)和广域网(WAN)等。 (2)按通信的活动方式进行分类:固定通信网和移动通信网等。 4、通信网组网的基本结构形式有哪四种?假如网络节点数为N ,请写出每种结构的链路数。 (1)全连通网;)(1-2 1N N H = (2)星形网;1-N H = (3)环形网;N H = 5、一般通信网的质量要求可以通过哪几个方面进行衡量?影响接通的任意性和快速性的因素有哪些? (1)对于一般通信网的质量要求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接通的任意性与快速性;信息传输的透明性与传输质量的一致性;网络的可靠性与经济合理性. (2)影响接通的任意性和快速性的因素有:通信网的拓扑结构;通信网的网络资源;通信网的可靠性.

通信网论文

排队论在ATM通信网中的应用 研电1307 高波1132201231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北京 102206)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ATM通信网络的发展史并分析排队论在ATM虚通道连接中原理、 ATM交换机中的缓冲排队论以及ATM 通信网中的排队分析的应用,最后对排队理论在通信网中的应用做未来的展望。 关键词:排队论;ATM;通信网 The Application Of Queuing Theory In The ATM Communication Network Class7 GaoBo 1132201231 (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College, Beijing 102206 ) Abstract:This article briefly describes the history of the ATM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of queuing theory in principle ATM virtual channel connections, ATM switch buffer queuing theory and queuing ATM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alysis, the last of queuing theory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 do future prospects. Key words: Queuing theory;A TM ;Communication Network 引言 在通信网的发展过程中,除了利用先进的工业制造技术外,利用排队论的结果对通信网的性能进行分析评价,进而加以改进,是通信网自身发展并提高利用效率和满足用户需要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本篇论文研究排队论在ATM通信网中的应用。 1 ATM 通信网络的发展历史 随着现代网络的发展,现有的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在实现宽带高速的交换任务时,都表现有一些缺点。对于电路交换,当数据的传输速率及其突发性变化非常之大时,交换的控制就变得十分复杂。对于分组交换,当数据传输速率很高时,协议数据单元在各层的处理成为很大的开销,无法满足事实性很强的业务的时延要求。特别是,基于IP的分组交换网不能保证服务质量。但电路交换的实时性和服务质量都很好而分组交换的灵活性很好。 异步传递方式(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ATM就是建立在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基础上的一种面向连接的快速分组交换技术。它采用定长分组作为传输和交换的单位,在ATM中这种定长分组叫做信元。ATM与以往技术相比较,它具有以下优点:选择固定长度的短信元作为信息传送的单位,有利于宽带高速交换;能支持不同速率的各种业务,它允许终端有足够多比特时就去利用信道,从而取得灵活的带宽共享,来自各终端的数字流在链路控制器中形成完整的信元后,即按先到先服务规则,经统计复用器,以统一的传输速率将信元插入一个空闲时隙内,链路控制器调节信息源进网的速率,不同类型的服务都可复用在一起,高速率信元就占有较多的时隙;所有信息在最底层是以面向连接的方式传送,保持了电路交换在保证实时性和服务质量方面的优点;ATM使用光纤信道传输,由于光纤信道的无码率较低,其容量很大,因此在ATM网内不必在数据链路层进行差错控制和流量空载(放在高层处理),因而明显提高了信元在网络中的传送速率。虽然在今天看来B-ISDN并没有成功,但是ATM 技术还是获得了相当广泛的应用,并在因特网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 2 ATM虚通道连接中的排队分析 2.1 ATM基本概念 ATM的协议数据单元采用53字节固定长的报文分组,称为信元(cell)。其中5个字节用作信元头,48字节用作负载信息,如图2.1。ATM层有两种信元头格式:B-ISDN的用户与网络接口信元头格式和网络与网络接口信元头格式。这两种信元头包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