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铆工安全操作规程

铆工安全操作规程

铆工安全操作规程
铆工安全操作规程

铆工安全操作规程

1.铆工除遵守本规定外,应遵守《水利水电工程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安装安全技术规程》的相关规定。

2.作业前,应检查作业用的工具,大小锤,平锤,冲子及其它承受锤击的工具顶部应无毛刺及伤痕,锤把应无裂纹痕迹,安装应结实。凡承受锤击之工具的顶部严禁淬火。

3.使用大锤时,严禁戴手套操作,锤头甩落方向不准站人。

4.凿冲钢板时,不得用圆形物体(如铁管,铁球,铁棒等)作垫块。

5.进行铲,剁,铆等作业,严禁对着人操作,并应戴好防护眼镜。使用风铲,在工作间歇时,应将铲头取下。噪声超过规定时,应戴防护耳塞。

6.加热后的材料与工件应定点存放,待冷却后,方可用手搬动。

7.连接压缩空气管,应先打开气源侧阀门将管内的脏物(油水污物)冲净后再接,气管不准从轨道上方通过。

8.用行车翻转材料与工件时,作业人员应离开危险区域;所用吊具应事先检查,并应遵守行车起重安全操作规程。

9.工件吊装就位时,作业人员身体各部位不得探入其接触面,取放垫铁时,手指应放在垫铁的两侧。工件吊装就位,应支撑或固定牢靠后方准松钩。

10.拼装工件时,不得用手插试钉孔,应用尖头穿杆找正,然后穿钉。打冲子时,冲子穿出的方向不得站人。

11.高处作业时,应系安全带,并检查脚手架,跳板的搭设是否牢固。在圆形工件上作业,下面应垫牢。

12.划线工作应遵守如下规定:

12.1 在翻转大型工件时,人应离开翻转范围,不准向转动中的工件安放垫块,工件堆放应平稳;

12.2 重量不均衡的工件,应有配重,否则不可移动;

12.3 在工件上划线打样冲时,应将工件固定;

12.4 严禁在吊起的工件下面划线。

13.使用油压机,摩擦压力机,刨边机,剪板机等设备时,设备运转应正常,应遵守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14.剪床作业时,应遵守如下规定:

14.1 不得剪切淬过火的钢板和超过手剪床允许剪切厚度的材料;

14.2 剪切时,手指距离刀口不得小于50mm;

14.3 剪切较小的零件时,应用压板螺丝固定;

14.4 测量剪切长度,不得将手伸入刀片下;

15.卷板机开机前,应检查以下事项:

15.1 电动机地脚螺丝应紧固,升降丝杆应正常。安全防护装置应完好,各转动部位润滑油位正常;

15.2 传动三星齿轮无杂物,上下滚轴应平行;

16.卷板机起动运行应遵守如下规定:

16.1 运转的声音应正常,板料落位后及机床开动过程中,进出料方向严禁站人;

16.2 钢板进料,滚筒运转应停止;

16.3 应控制加工钢板厚度,严禁超负荷运行;

16.4 严禁压滚厚度不均匀的钢板;

16.5 严禁在辊筒上击敲钢板;

16.6 调整辊筒,板料,应停车;

16.7 作业完毕,应切断电源,清除辊筒上氧化铁皮。

17.操作刨边机应遵守如下规定:

17.1 开车前,机床各部位润滑油应充足,电源开关应灵活;工作台行程内无障碍物,多人操作时应有统一指挥;

17.2 调正工件时,应先用手动千斤顶将工件轻轻压紧,调好后再开启油泵,打开总开关阀和各液压千斤顶开关,使液压千斤顶压紧工件,然后将手动千斤顶一一压紧;

17.3 加工工件长度,不得超过机床规定范围;

17.4 作业完毕,应对机床,导轨进行清扫,加好润滑油,切断电源。

18.操作油压校正机应遵守如下规定:

18.1 起动前,应经回油口向泵体内灌满工作油,排出主缸及液压系统中的空气。同时检查各部位连接部分是否紧固,电动机旋转方向应符合要求。多人操作时应有统一指挥;

18.2 每班应检查一次所有管接头及密封件,如发现渗漏应及时修复;

18.3 设备运行中,不得进行修理及更换工具;

18.4 操作人员离开本设备时,应停机并切断电源。

19.操作砂轮机应遵守如下规定:

19.1砂轮机应装有防护罩和吸尘装置,托刀架与砂轮工作面的距离不得大于3mm;

19.2开机工作前应空转2min~3min,待运转正常后,方可作业;

19.3 禁止在砂轮侧面上磨削,禁止二人同时使用一片砂轮,操作者应站在砂轮的侧面;

19.4 使用手提砂轮机时,严禁将气管或电缆盘绕在身上;

19.5 作业人员应戴防护眼镜,严禁戴手套作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