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

1

老玩具我知道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过去玩具与现在玩具的不同,感受现在玩具的丰富。

2.学习、掌握一些过去玩具的玩法。

3.理解玩具的来之不易,懂得珍惜、爱护它们。

活动准备:

1.几种玩具:滚铁环、陀螺、弹子、纸飞机、沙包、绷绷绳。

2.每个幼儿带一种自己喜欢的玩具。

活动过程:

1.出示一个陀螺,引出“玩具”的话题。

教师(出示陀螺):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每个小朋友都回去询问过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小时玩过的玩具,现在可以介绍给大家听一听。

同伴间相互交流。

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记录。

老师介绍自己小时候的玩具。

教师和幼儿的利用幼儿用书进行小结。

2.教师分别出示一些简单的玩具,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比较。

教师:你们仔细看一看这些爸爸妈妈小时的玩具,哪些

你们也玩过?与现在的玩具相比,它们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幼儿自由进行观察、比较。

幼儿相互讨论:爸爸妈妈小时候的玩具和我们现在的玩具有什么不同?

教师:现在玩具的种类很多,而且每个小朋友都有很多的玩具,你们都很幸福。

教师:你们知道玩具是哪来的?你们应该怎样来玩?玩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幼儿相互讨论交流。

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我们应该爱护每一样玩具,不能随便向家人要求买新玩具。

3.幼儿尝试玩一些简单的玩具。

教师:你们也可以试着玩爸爸妈妈小时候玩过的玩具。

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尝试玩玩具。

教师:以后我们比一比,看谁爱护玩具,看谁会玩的游戏多。

生活中常用的工具

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生活常见的小工具,了解它们不同的用处。并体会它们给人们带来的方便和快乐。

2.会尝试使用一些简单的小工具,体验工具给自己带来的方便。活动准备:

1.打气筒,起子、卷笔器。

2.幼儿人手一份,刨子,蔬菜(黄瓜、藕、土豆)。

3.气球,饮料瓶,铅笔。

活动过程:

一、介绍几种小工具:

1.(出示小工具)你们认识这些小工具吗?它们叫什么名字?

2.逐一介绍,三种小工具:

(1)起子:

①说说它的名字叫什么?

②起子有什么用?

③如何使用起子?

④比一比,用手和起子开瓶盖,哪个好?好在什么地方?

⑤小结:用途,好处。

(2)卷笔器:

①说说它叫什么名字?

②有什么用?

③如何使用?

④与小刀相比,卷笔刀,有什么好处?

⑤小结:用途,好处。

(3)打气筒:

①说说它的名字叫什么?

②打气筒有什么用?(可以给气球、皮球打气)

③探索:如何才能让气球很快鼓起来,不漏气?

④比赛:用嘴吹,用打气筒打,哪个好?

二、尝试使用刨子:

1.介绍名称:说说刨子有什么用?

2.交代使用规则:

(1)今天我们来参加劳动,用刨子刨蔬菜皮。

(2)介绍工具和用品。

(3)进行安全教育。

3.幼儿使用刨子。

生活小帮手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通过自己观察和操作小工具,知道小工具的名称及用途。

2. 激发幼儿的兴趣,能大胆尝试,培养他们的操作能力。

3. 使幼儿知道人的本领大,能制造出各种小工具,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活动重点:认识各种不同的工具,知道他们各自的功能。活动难点:能大胆地、正确地操作各种工具,知道它们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活动准备:板手、卷笔刀、钉书机、剪刀、锤子等。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师模仿补鞋匠背着工具箱走进教室,跟着音乐补鞋。幼儿跟着音乐伴奏。

2.逐一出示工具箱中的物品让幼儿认识并提出问题请幼儿思考解决的方法。

(1)这是一只新的彩色铅笔,想一个什么办法才能让它画出画来呢?

(2)这张小床是娃娃家中小娃娃睡的,这上面还有几颗钉子没有钉下去,我们怎么办呢?

(3)这几张小画片纸要是能成为一本小画书,大家都可以翻着看该有多好呀,怎么做呢?

二、操作、讨论:

1.幼儿分组进行操作,由徒手引发寻找工具帮忙。

2.幼儿讨论,知道小工具名称与用途,老师操作示范。

(1)哟,这张纸变成了美丽的窗花,是谁想的好办法?用什么帮忙的?这叫什么?剪刀还有什么用?

(2)这张小床钉好了,小娃娃又可以睡觉了,是谁钉的?

(3)这本小画书用什么方法钉成了?钉书机还有什么用?

(4)谁把汽水瓶盖子打开了,用了什么?板子还可以做些什么?

(5)这两只笔可以画画了,是谁做的?用了什么?(卷笔刀)平时老师用什么来削铅笔?(刀子)小朋友用刀子容易划着手,卷笔刀的刀片藏在盒子里,所以它很安全。

3. 小结:刚才我们用来帮忙的这些板子、锤子、剪刀、钉书机、卷笔刀,用起来省时间、省力气、又方便又安全,它们都有一个名字,叫小工具。

4.幼儿再一次操作,尝试刚才没有用过的小工具。

5.启发幼儿想一想平时还见过哪些小工具?它们都是谁制造的?

遇到问题怎么办

活动目标:

1.探索解决矛盾冲突的方法。

2.在与同伴协商、合作中,形成初步的规则意识。

活动准备:图书、玩具等。

活动过程:

一、创设环境。

1.介绍活动内容。

2.交流活动中的感受。

二、探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1.幼儿讨论,集体交流。

2.幼儿自主协商规则,运用规则分组活动。

三、探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平时遇到过什么问题?你会用什么方法解决?幼儿讨论。

四、教师小结

我知道的运动会

活动目标:

1.知道奥运会是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参加的体育运动会。

2.初步了解北京奥运会的标志和运动项目。

3.有初步的竞争意识。

活动准备:

1.关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2年奥运会的相关知识。

2.事先请家长协助,让幼儿了解一些奥运知识。

3.奥运会比赛项目的PPT。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说一说,对奥运会知识的初步了解。

1.教师:小朋友,你听说过奥运会吗?那奥运会是什么样的运动会呢?奥运会几年召开一次呢?

2.幼儿先相互交流,再在集体面前讲述。

3.师幼共同小结:奥运会是全世界各个国家的人们参加的运动会,每四年召开一次,而且有各种比赛项目。

二、初步了解奥运会的各种标志。

1.奥运会上有各种标志,你知道有哪些标志吗?他们表示什么含义?

2.出示PPT:五环图。“这是什么?”--奥运会的标志。

3.说说五环有几个圈?它们是什么颜色的?五个环扣

在一起代表着什么意思呢?

4.教师小结:这是奥运会的标志,它由5个圆环套成的,颜色依次是蓝、黑、红、黄、绿。它代表了地球上有五大洲,五大洲的人民团结在一起,来参加奥运会。

三、了解奥运会的比赛项目和过程。

1.奥运会进行各种运动项目。你知道有哪些比赛吗?

2.幼儿自由讨论:“请你和旁边的好朋友说一说。”

3.请个别幼儿说说有哪些比赛项目。

4.出示PPT,各种比赛项目。模仿比赛项目。

各种职业的人

活动目的

1.了解生活中的劳动者,感知它们的劳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培养尊敬劳动者,爱惜劳动成果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要求幼儿访问父母,了解父母的工作情况。

2.知道“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由来。

活动过程:

一、出示父母的照片,介绍父母及父母的工作情况,启发幼儿关注父母的工作。

1.教师简要介绍自己父母或家人的工作情况。

2.启发幼儿说说自己父母是怎样工作的。

二、结合课本第17页,指导幼儿阅读并思考:

1.画面上有许多叔叔、阿姨、它们是干什么工作的?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

2.叔叔、阿姨的工作,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方便?

3.你还知道哪些劳动者?

三、组织幼儿讨论:如果没有叔叔、阿姨们的劳动,我们的生活将是怎样的?

四、介绍“五一”国际劳动节。

节日棋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

2.能积极用语言描述过节时的特点。

活动准备:PPT。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

很久以前,我们的爷爷的爷爷,他们小时候不能和我们现在一样过儿童节、圣诞节,不过他们也会过节,那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

二、出示PPT,展示传统节日画面。

1.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

2.师:春节我们会做些什么事情?

幼:贴春联、挂灯笼、拜年、逛庙会……

出示PPT,帮助幼儿更直观地感受节日的氛围。

三、玩节日棋

1.五月一日是什么节?(答错退三步)

2.教师节是几月几号?(答错退六步)

3.重阳节是谁的节日?(答错退三步)

4.你知道正月十五是什么节?(答错退六步)

5.每年的第一天,一月一日是什么节?(答错退回起点)

会说话的符号

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生活中常见的标志。

2.知道要遵守公共秩序和规则,萌发自觉维护公共秩序的情感。活动准备:

1.在活动室场地上设置一个迷宫(迷宫内贴有不同的标志)

2.各种常见的生活标志卡片

3.一个孩子在游乐场表现的录像

4.四张需要设立标志的城市建设图

5.小红花。

6.PPT(各种标志)

活动过程:

1.走迷宫。

幼儿分成两组从迷宫的左右两个入口分别进入,依次从左右两个出口走出。

幼儿交流:你是怎么走出来的?你在迷宫中看到什么?这些贴片有什么不同?

小结:有的小朋友是用自己独特的方法走出来的,还有部分小朋友是靠着迷宫中贴片的提示走出来的。你们在迷宫中看到的这些不同形状、不同颜色、和不同图案的贴片,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标志。不同的标志有不同的意义和作

用。

2.认识标志。

(1)认识一些以物象和图形构成的标志。(一一出示图形标志卡)

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它的意义作用是什么?你在哪里见过它?比如:禁止烟火、人行横道等标志。

小结:我们通过认真的观察、仔细分析,一下就猜出了这些标志的名称。这说明标志的特征非常明显,一眼就能让人们认出。

提问:这些标志是怎么构成的?

小结:这些标志都是由物体的图像和图形构成的。

(2)认识一些以文字符号构成的标志。(一个个出示)比如:厕所、停车场等

(3)欣赏一些标志。(播放PPT)

3.看录像。

幼儿交流这个小朋友哪些方面做的好?哪些方面做的不对?我们应该怎么办?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家庭及来园的一日生活培养幼儿对水的观察和探究兴趣。

2.帮助幼儿理解水与人类劳动、生活的关系,知道生活离不开水。

3.懂得珍惜、节约生活中的每一滴水。

活动重点:通过幼儿家庭及来园的一日生活培养幼儿对水的观察和探究兴趣。

活动难点:帮助幼儿理解水与人类劳动、生活的关系,知道生活离不开水。

活动准备:事先拍摄好幼儿家庭一日生活的录像片及小猴、小兔、小猪分别在洗手、洗脸的图片。

活动过程:

1.放录像。(幼儿家庭中的一日生活)早上起床宝宝用水刷牙、洗脸—中午妈妈用水洗菜、淘米、晚上宝宝用水洗澡、妈妈用洗衣机洗衣服、爸爸用水拖地。

2.谈一谈。

(1)我们早上需要用水干什么?启发幼儿说出早上在家需要用水的地方。

(2)我们中午需要用水干什么?启发幼儿说出中午在家需要用水的地方。

(3)我们晚上需要用水干什么?启发幼儿说出晚上在家需要用水的地方。

3.问一问。我们在幼儿园一天哪些时候需要用到水? (幼儿自由发言)小结:我们的生活无时无刻都需要水,都离不开水,幼儿入园拍球—用水洗手—上厕所后冲厕所—洗手—口渴后喝水等。

4.想一想。今天停水我们会怎么样?(幼儿自由发言)

5.幼儿讨论:怎样才能做到不浪费水呢?

师小结:洗手时水不要开的太大,用完后及时关水龙头。淘米水可以浸泡蔬菜,洗脸水可以冲厕所等。

6.看图选择:小猴、小兔、小猪分别在洗手、洗脸,请你们说说它们谁洗的最好?请给节约水的小动物贴上笑脸。(分辨哪些行为是节约用水的行为,哪些是浪费水的行为?)

7欣赏儿歌: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洗脸、刷牙、要用水;淘米、洗菜、要用水;洗衣、洗被、要用水;大家天天要喝水。人人都要爱惜水。

难忘的幼儿园

活动目的:

1.体验毕业离园时的惜别之情,记住这一美好而难忘的时刻。

2.萌生对小学生活的向往之情。

活动过程:

一、我们的故事

1.观看大班全体成员的照片。

2.回忆在一起的往事。

A、谈谈开心、有趣的事。

我们大班的小朋友已经在一起生活三年了,还有的小朋友已经四年了呢,在这段日子里哪件事让你觉得很有趣,很快乐的?(幼儿自由讨论,个别介绍)

B、谈谈有意义、感动的事(幼儿介绍)

3.小结:

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我们发生了许多事,有快乐的,有有意义的,还有很感人的,我们就像一个大家庭。让我们在家庭里健康成长。

二、我们的朋友

1. 幼儿园里还有很多朋友在关心着我们的大家庭,让我们觉得更加温暖,你们知道吗?

2.和幼儿园一些朋友互动。

1)老师对我们提希望。

2)我们对弟弟妹妹提希望。

3.小结:

在我们幼儿园的生活里,还有许多许多大班以外的朋友在关心着我们,帮助着我们,和我们在一起。我们在一起的日子真温暖啊!

三、我们不久你们就要毕业,离开我们的幼儿园了,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啊?你们要记得回来看看我们,我们幼儿园也欢迎你们回来看看。

四、我们最想做的事情

1.说说在幼儿园里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2.看实情满足孩子愿望。

3.帮助孩子留住这美好的瞬间,交换联系号码。

祝愿孩子们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上,健健康康,快快乐乐!有空常回家看看!老师们永远在心底里爱着你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