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兼爱与仁爱,二本与一本的辨析

兼爱与仁爱,二本与一本的辨析

兼爱与仁爱,二本与一本的辨析
兼爱与仁爱,二本与一本的辨析

兼爱与仁爱,二本与一本的辨析

(2012-11-26 20:12:30)

答肖舜旦:看墨家学说必须换用墨家的思维方式(二)

--兼爱与仁爱,二本与一本的辨析

在中国的古代有一个四合院,里面住着一家人。这时候来了一个人,说自己是长门后代,要求也住到院子里。这个人有激情、善言谈,还带来了一份抄写的族谱。家人们虽然觉得这个人与家里人处处相反,但因为那部族谱,就都善良地以为他只是太执着了,以致有点虚伪。这个人后来生了两个儿子,一文一武很是了得。学武的儿子把家人有的赶出了家门,有的赶到偏房挤在一起做长工。学文的儿子则教化长工要他们相信自己是禽兽;污蔑被赶走的人,说他们变态活该被赶走。家人们也有后代,终于他们回来了。说“这不公平”“你不该污蔑我们是变态”“我们找到了真正的族谱”。但是霸占了四合院的文武两兄弟一个把住了家门,一个语重心长地对想回来的人说:本是同根生,你们太不宽容了……我一向主张仁者爱人,坏事不是我干的,我的父亲更是清白的……而你还真是变态……

这就是儒家对各家的历史。先秦到汉武的历史,请参考鄙文《秋风不可跪拜华夏传统的背叛者(下)》。后半段则是当前各家面临的困境:不争取吧,继续任由它害人;争取吧,显得自己不宽容。那么我们就先谈谈什么是宽容。宽容的概念并不来自儒家经典,儒家经典中的表述是“宽恕”。直到今天《汉语大词典》仍然用“宽恕”概念去解释宽容:「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不追究」。但是西方的《不列颠百科全书》却说:「宽容即允许别人自由行动或判断;耐心而毫无偏见地容忍与自己的观点或公认的观点不一致的意见」。两个定义有天壤之别。儒家没有宽容,只有宽恕。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它判断的标准是“已”。恕道并不是坏东西,他是私德、特别是“仁”的核心。然而推广到对其他人的态度,宽恕也就带有以自己为标准的先在判断。结合《现代汉语词典》的所谓“宽容”,很明显也是这个意思:自己正确,但不计较、不追究。儒家这种“亲亲”的仁爱体系,天然就与宽容的本质相悖。

本文现从儒墨“公”与“私”的错位开始谈起,然后进行了兼爱和仁爱的对比。并且阐述了墨家从兼爱、到爱利分析、到仁义二本、到贵义、到法治的理路。最后结合天人两分的传统,归纳了墨家对君王权力的制约措施。文中提到的天人两分和天人合一的观点,请参考《天人合一与天人两分的辨析》,本文不再赘述。在辨析兼爱和仁爱之前我们需要先辨析儒墨的“公”与“私”。

一、先辨析“公”与“私”

“公”这个字,在《墨子》中懒得提起。唯一提起的地方就讲被推举的贤者,要担负起「举公义,辟私怨」的责任(《尚同》)。其他提到“公”必定是“王公大人”连用,往往后面还跟着“士君子”。原因很简单,《帛书老子》「容乃公,公乃王」--能宽容、收纳,则能聚众,则能成为领头人。“公”字的本意就是“聚集成群”,所以《韩非》说“背私为公”。“公字”后来成为官府的专称,因为内容太多,笔者就不一一列举了,请自行在古今《尚书》、《国语》中搜索一下,并没有当今“公共”的含义在内。“公,平分也。(《说文》)”、“公之为言公正无私也。(《春秋·元命苞》)”。我们看儒家这些书籍里的公,特别是经孔子微言大义的《春秋》,已经给公字加上了褒义。(《论语》)子曰“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也将“公”字进行了道德化。到了班固《白虎通义》,进一步将官位都弄成了道德:“公、卿、大夫者,何谓也?内爵称也。曰公、卿、大夫何?爵者,尽也,各量其职尽其才也。公之为言公正无私也;卿之为言章,善明理也;大夫之为言大,扶进人者也。”。

笔者认为孔子的本意并不坏,他的本意不过是希望王公大人们对得起他所美化的“公”字。然而这种“政治上的幼稚”恰恰造成了官府的被美化,因为他们手里有权力,汉武之后“公”字被一步步美化就是必然的了。而且将“公”字道德化,又离开了法治道路。由于“公”字如此美好,“私”字自然变成了恶魔。儒家对“公”字的处理,正是儒家对“公”这个意识的缩影。不知道孔子是不是因为出身没落贵族,少年家贫丧父又无田产。如果没有“公”的供给和“公”学,他连生存都成问题,所以孔子对“公”有特别的好感。老子要保持“小国寡民”,墨子要保持“天下万国”。其中“国”的疆域并不大,有诸侯国,有诸侯国内部再分封的小国,贵族一般就有一块封地,这叫作封建制。墨子常见的鲁阳文君和孟子见的滕文公,都不过50里封地。但孔子偏偏要对这些贵族--封建主下手,“恚三都”首开集权之风,搞他的公天下。当然,孔孟是想用仁政去实现公天下。孟子说“王如施仁政于民……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只不过,孔孟两位“政治上的稚童”没能力实现他们的理想,真正实现他们理想的是儒家的法制派--魏秦法家。

“私”这个字就这样被儒家变成贬义了。“中国人的传统是集体主义”,诚如是。然而孔子之前的华夏并不是这样。也许儒生觉得冤枉,《尚书·周官》不是说「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吗?是的,尚书是这么说。但华夏的传统是天人两分,不是儒家的天人合一与天地参。人家是讲君王,不关儒生什么事,更是与老百姓无关。君王是“天下器”,是“器”,不能表现自己的人性。看古籍

有没有私,要看“利”,自利。翻遍《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哪里有讲什么“自利”呢。《论语》只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自利的境界很低。《孟子》更夸张:“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原来自利与仁义是对立关系,怀自利自心就会“去仁义”。

儒生说:“‘仁爱’的起点应该是先爱自己的人,讲究孝道,然后再把这种爱心推而广之,最后达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兼爱’境界。”。这段话多了最前面那句“‘仁爱’的起点应该是先爱自己的人”,也学儒家自由派口吻。其实儒家自以为无私中包藏极端主观,在儒家的性善论下,极端主观并不是自私而是至善。当然,我们现代人看到“本于自心”之类的话都知道那里面就饱含了自私,因为现代人已经接受了性恶论。但是古代的孔孟却不认为自己该自私,否则就不会有前面那些话。同样含义的内容还可以举出很多。而且儒生为了维护儒家却丢掉了人类其中一个最美好的情感:孝本是不求回报的。孝之中哪里有自利呢,请问谁是为了“爱自己的人”而去爱父母、尽孝道的呢?大概只有那些为了遗产的人吧。那么又怎么能从“爱自己的人”,修炼出无私的孝敬双亲呢?唉,我在第一篇里就说过:原本儒家是没有矛盾的。然而后儒或为了美化或为了把自己的观念掺和进去,反而使儒家学说出现了矛盾。孔孟的原始共产主义原本只是太幼稚,后儒曲解后就变得漏洞百出了。儒家之所以从孝开始修,正因为孝是无私的呀。否则孝不过是人类共有的而且必然是强烈的情感或者说人性而已,何须专门去修呢?墨子说:「(践行兼爱者)为人父必慈,为人子必孝,为人兄必友,为人弟必悌(《墨子·兼爱下》)」。道理很简单,越是践行越是相信,越是利人越希望获得感恩,也就越会感到自己和家人的可贵。西方人不单列出“孝”来修身,难道他们就不孝了?大概《论语》:“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才是儒家的大实话吧?大概孔孟的“父母官”主张,才是老百姓要孝的原因吧?无私的孝是仁义之本呀,儒家君子就是要以无私做为目标。类似“父母在不远游”的孝道,才是儒家独有的呀。《墨子·经上》「孝,利亲也。(说)以亲为芬,而能能利亲,不必得。」。注意“孝”字词条是所有道德词条中唯一的一个“不必得”,也就是无私。(《墨子·辞过》)「虽上世至圣,必蓄私不以伤行」。圣人蓄私没错,错的是伤民。在墨家看来,连圣人都有私,何况儒家君子呢?墨家直接就把“义”定义为“利”(《墨子·经上》)。而且认为人们“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但是为了争“义-利”则连身子都不要了,所以要贵义(《墨子·贵义》)!墨家不自利,如何能执行“交相利”的天志?墨家是工商层,不从别人那里获利,怎么活下去?如果“父母在不远游”,墨家怎么赚取更多的资金,帮助更多的人?“即必吾先从事乎爱利人之亲,

然后人报我以爱利吾亲也(《墨子·兼爱下》)”。交往和互利,总有一方需要先向对方伸出手。墨家认为应该由自己先伸出手。如果不这么做,出门盈利时父母托付给谁呢?沈善增先生在《还吾庄子》中则论证了先秦老庄也一样是“义,利也”。其实“義”字的字形本就是“我之利、我之吉”的意思。《说文》“义,吉、利也”。

二、现在可以辨析“兼爱”与“仁爱”了

必须明白所谓的“有公无私”是清儒将自己的理想套在了墨家身上,如此才好理解“兼爱”和“仁爱”的不同。兼爱与仁爱的差别并不是无私与有私,而是概念的不同和差等。仁爱内含的亲亲性质不需要笔者论证了。兼爱则认为爱不能有差等。其实双方“爱”的概念就不同,儒家的爱是亲爱,儒家为什么将爱视为亲爱呢?是因为他们将“爱”理解为“单方向的施予”,这是关键所在。他们修身的起点——孝就是单向施予的!正因为是单方向的施予,所以一个人是不可能向所有人施予的。而墨家认为人们总是互相影响的,爱别人,别人就会爱自己,是一种相互的感应。《墨子·兼爱下》「必吾先从事乎爱利人之亲,然后人报我以爱利吾亲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爱是会引起共鸣的,而且爱利是两个概念,爱不包含“利”。当然,爱人就要利人,但墨家将“爱利”拆分之后就可以将“利”与“义”相结合。也就是所谓:「义,利也」。也就可以将「义本于外」了。义本于外,就使得大利转向了对社会规则的完善和遵守,也就是互利合作的社会。所以墨子说:「为义孰为大务?子墨子曰:「譬若筑墙然,能筑者筑,能实壤者实壤,能欣者欣,然后墙成也。为义犹是也。(《墨子·耕柱》)」。互利合作就是大义、大利呀。墨家所说的“爱”就是“爱”,没有“亲”的属性,就是“希望对方好”是一种共鸣、通感。儒家的爱包含“单方向施予”,那当然是爱有差等的了,而且就只能“义本于内”,而且由近及远地去“爱”。修身修得越好,就越能及远。但是又有谁修成了圣人呢。更何况手握必然腐败的权力的君王和官员呢?所以不单“仁爱”扩展不成“泛爱”,仁政也必然是梦想。

既然仁爱和兼爱都有“利人”共同点,我们就先从“利人”的爱角度谈谈双方的区别。(《墨子·经上》)「利,所得而喜也。(说)得是而喜,则是利也。」。利人就要投其所好。墨家讲兼爱兼利,就是要为所有人好,投所有人所好。其实也不是所有人,(《墨子·经下》)「无穷不害兼,说在盈否……而必人之可尽爱也,誖。人若不盈先穷,则人有穷也。尽有穷无难。盈无穷,则无穷尽也。尽无穷无难。」。也就是说人们实践兼爱,不可能直接就加之所有人,而应该先自身周围真正把兼爱实践起来。注意,这与儒家从亲亲开始扩展的泛爱不同,也不能说成“由近及远”。在村子里大家都是亲戚,只有远近的区别,当

然是从亲人开始扩展。这种情况,墨家也说:「亲厚,厚;亲薄,薄。亲至,薄不至(《墨子·大取》)。」。但是因为人是会走动的,跑到公司、公家的单位去工作呢?兼爱意味着无论跑到哪里,都要对周围的人无差和爱。墨子是工商层,要到不同的地方去,要接触不同的人,想出来是兼爱可不是小农社会那种仁爱。墨家的兼爱,可以用电磁波来形容。每个人都是一个电磁波的发射中心,同时也是接收器。“利”是电磁波的强度,“爱”是电磁波里包含的信息。“仁(爱)本于内”,无差地向各个方向发射出去;“义本于外”,无差地接收各个方向的电磁波。虽然“利”的力度在递减,但是发向各个人的信号(爱)是相同的。(《墨子·大取》)「厚不外己,爱无厚薄」。儒家仁义皆本于自心,只有发射端没接收端。而且儒家的亲爱,是不能扩展的。孔孟想当然以为亲爱能扩展为泛爱。但是随着人群的扩大,孔孟还和人家有亲吗?没亲了还亲爱吗?基于亲爱的仁爱,推广成泛爱,就是儒家用来批墨家的那种与人性不合的爱。那是儒家自己的错误,不关墨家的事,墨家不是亲爱。【墨家侧重的是普遍的意志之爱,重社会伦理,但并不否定私情与情感之爱;儒家则侧重讨论私爱,但也不否定公爱】

儒家的仁爱,用于实践是非常幼稚的。①前面提到在满是远近亲戚的小村子里,儒墨的主张相同。但是在社会中实行仁爱,我们看看会有什么后果。②在单位里面,如果有人搞裙带关系的仁爱而不兼爱。这个人只可能被其他人视为混蛋。难道还会有人赞赏说:“不愧是“仁者爱人”呀!我相信“仁者无敌”,您是孔子说的‘天生木铎(榜样)’呀!”。当然,笔者很希望有人这样去讽刺那些官员。可是权势逼人,人们往往敢怒不敢言,所以人们也就离心离德了。③儒家的宗法社会就是这样,虽然有儒家学说的反复教导,人们还是不愿意接受这种荒谬的东西,社会当然离心离德了。只有那些当权者会喜欢这种为自己搞裙带论证的仁爱说。也许有的儒生抱屈,我们现在也反对裙带,不要再追究我们了。那么笔者先问一句:你们能烧光儒家书吗?也好,现在我们假设仁爱只适用人际关系,不适用权力组织了。④我们先看看一个人做生意,你能当着顾客的面给这些顾客多一点,给那些顾客少一点吗?此时儒生们会扔点儒家仁爱的幼稚,改而实行墨家的兼爱的成熟,给顾客们一样多的货物。⑤我们再看看大家吃酒席的情形。一人向隅,满座不乐。情绪会相互传染,而且人们都有自私妒忌之心。那么儒生在参加酒席的时候,能只与自己亲戚或者好友私语谈笑旁若无人吗?如果我们在集体活动中看到这种人,我们必然知道这个人是个很幼稚的人。对不对?其实儒生们在这种时候必然扔掉儒家仁爱的幼稚,改而实行墨家兼爱的成熟。平等地对身边的每个人,试图使大家都高兴和热烈。当然,如果酒席上有领导就不同了,一般人们会围绕领导,即使领导违法抱着个小姐不时亲个嘴儿。人们还是见怪不怪,这是奴性,不是人性。仁爱说无非就是要为仁政做论证嘛。领导亲亲他的亲亲,难道不是领导的仁爱吗?

不要随口就说笔者恶意攻击。儒家灌输2000千的社会就是这个样子,笔者只是在说大实话而已。总结前面所说,只有在满是远近亲戚的小村子里兼爱和仁爱是相同的。墨家本就将伦理称为“伦列”,是清儒硬是要将明明白白的“伦列”翻译为“无差的爱”,把《墨子·大取》篇五分之一的内容愣给毁掉了。因为他们一定要拿儒家的无私精神来美化墨家,“信念伦理”的儒家就是这么让人无奈。在有权势存在的情况下,儒生会坚持仁爱。当权势在自己之手,他们去裙带亲友。当权势在别人手里,他们希望自己被裙带关照。在没有权势存在的情况下,儒生会扔掉仁爱--因为会为其他人所忌,转而实行墨家的兼爱。否则就太幼稚了,得罪人。现代西方的理论认为人们只要爱自己周围的人,互相影响和传递,自然会形成一个博爱的社会。但是其中有一个关键:不能差别对待,对不同的人执行不同的规范。墨家的兼爱说正是如此,而儒家的仁爱说仅仅在亲戚关系的小村子里才勉强满足条件。否则其亲亲、差等直接就破坏了自己与周围的关系。影响和传递的就是错误的信息。

在国内,亲亲、差等是儒家自我实现的预言。他们已经给国人灌输了2000之久,国人对亲亲、差等的容忍度很高,国内基本是一个亲亲的社会。国人至今仍然以为仁爱是好东西,符合人性。可是人性真的像儒家所说的那样是善的吗?显然不是。中国人的仁爱习惯是让中国人得利还是吃亏?看看那些在国外的中国人,越是早期过去的过得越惨。与仁爱没有关系?跑到国外去,没有成为欧洲人、美国人,倒是成为了唐人街的人。欧美人见到中国人一般就形成了成见:他们不合群,只与中国人做朋友。是啊,人家歧视我们。但是你到人家那里去搞亲亲搞小团体,用差等的眼光看人家的社会,人家不歧视你才怪。你争着去给领导撑伞,人家不歧视你才怪。2000年前的墨子就说过,别人是自己的一面镜子,从里面看到的是自己。墨家整个理路目的就是“相连”“连属”“逆旅--迎向众人”“猎走--合作打猎”,也就是合群、互利合作,从而实现自生和生生,这是兼爱说的内在目的(参考《墨子解析·大取》)。在《墨子》中“兼相爱”总是和“交相利”并称,“交相利”本就是实现“兼相爱”的主要思路。随着国内儒学的回归,社会阶层越来越固化,恐怕也是事实吧?儒生肯定会叫屈,我们是要避免社会固化。但汉武以后,除了改朝换代之外,社会是不是越来越固化呢?为什么现在的儒学回归和社会固化又正好同步呢?

先秦的时候是小农社会,封建社会,仁爱的危害性可能不明显。老墨两家也只是批评儒家虚伪而已。《老子》楚简甲本和乙丙本最明显的差别,就是年代较早的甲本没有“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说明老子在著书的时候,还不知道有孔子这个“仁人”真的把“仁”字变成了亲亲之仁。

但是乙丙本出现的“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则说明老子的后学们已经认识到了儒家仁爱的虚伪(参考《黄老与老庄》)。认识到了儒家的“仁”已经背叛了华夏传统的“仁”。华夏传统的“仁”,各位可以自己搜索一下古今文《尚书》,总共只出现4次,只是个不起眼的概念。而且这些“仁”字恐怕都不含亲亲之意。(《尚书·泰誓》)「同心同德,虽有周亲,不如仁人」。大概用《墨子·经上》的解释更合理吧?「仁,体爱也。(说)爱己者非为用己也,不若爱马者,着若明」。仁者爱人利人,利人则要因对方之所好。所以华夏传统的仁,是能换位思考的仁,而不是单向推己及人的仁。至于爱己不是为了用己,爱人不是为了用人,请对比(《论语》)的子曰:“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墨家认为仁之表现是义,义的表现是利。要能换位思考就需要知道对方的义,要能执行双方同意的义--共义--共同的规则。由于人必然有的主观性,无论怎么强调“仁”的换位思考性质,都不如“贵义”更能顺应双方的意志。所以说「仁本于内,义本于外」。如此才能自利的同时互利,“爱人不外己,己在所爱之中”,这就是墨家爱、利、仁、义四者的关系。儒家那种本于自心的仁义礼,如何能实现共利呢?儒生引导国人做了一个概念的偷换,儒家的义实际不是社会的义,而是儒家君子自以为是然后强压给社会的义。类似当今的法律,我们谁参与过立法呢?儒家的“义”不想利人还好,还不会侵害别人的意志自由。可偏偏孔孟是要“直道而行”“利天下”的,如此就兑现了“信念伦理”必将引导社会“通往奴役之路”的西哲预言。

三、墨家的仁内义外二本

前面笔者说在亲戚关系的小村庄里,兼爱和仁爱差不多。但还是有所不同,因为墨家对于“伦列”还有一句话:「义可厚,厚之;义可薄,薄之」(《墨子·大取》)。也就是说,孝敬父母和自利也是受社会规则约束的!儒家要窜辍王公大人们侵夺民财搞厚葬表现自己的孝;要不顾百姓正在水深火热而自己去过奢靡的生活;要动用百人甚至数百人为自己演奏。那是不行的,因为圣人也有私,但圣人的私是建立在不亏夺老百姓的生活基础上的。儒生要守孝三年摧残自己,也不行。到了当今,我们看到西方国家男人打老婆,父母打孩子,同样要被共义干涉。而不能视为纲常了事。墨家的平等也止于执行相同的规则--贵义。上天是立法者,对人类只做赏善罚恶,那么遵守“皆天臣”天志的含义自然是执行共同的天志。请参考《墨家的理路·五大超法律原则》。

墨家整个理路目的就是“相连”“连属”“逆旅--迎向众人”“猎走--合作打猎”,也就是合群、互利合作,这是兼爱说的内在目的。那么为了形成这种兼爱社会,就必须有执法者去“补漏”,剔除“相害”者,从而实现自生和

生生,去“除害沮恶”。(《墨子·大取》)「一日而百万生--使某人成为君王,爱不加厚,其类在恶害。凡兴利除害也,其类在漏雍--补漏。」。这是墨家法治的目的。所以墨家将华夏传统的社会目标:自生和生生,定义为「生,刑与知处也(《墨子·经上》)」。要达到“生”的目的,必须是法治的、充分发挥人类智能的。

如此,墨家绝对不能像儒家那样“仁义皆本于自心”的极端主观,必须是“仁内义外”的二本。在墨家看来人性“无善无恶”,爱人利人之心也就是仁,连善都算不上。爱己利己也就是自私,也不能被说成恶。只有人们的行为形成了利人或者害人效果时--志功为辩,才出现善与恶(请参考《墨家的理路·人性论》)。(《墨子·经说上》)「利,得是而喜,则是利也。害。得是而恶,则是害也。」。既然利和害是接收者的感受,而不是施予者的感受--注意与儒家仁义皆本于自心的极端主观相区别。那么施利除害就需要知道接受者的意志--义。所以墨家的“义”必须本于外,而不能本于自心。

义本于外,那么是不是说人们合伙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了呢?不是!原因很简单,我们还要兼爱其他人,我们的合作也不能对其他人形成伤害,最好还能形成利人效果。人类相对于上天是渺小的、卑下的、无知的,只有上天「天为贵,天为知而已矣」。所以人类必须自觉接受上天的指引和规范。一个人自身的经验相对于数万年的人类经验也是微不足道的。所以必须以圣王--经验的集中体现为本。实际上天志也是人类总结出来的经验,但却是几乎牢不可破、可以起到提纲挚领指导作用的经验。当然,我们合伙是要谋利,只是我们需要关注每个合伙人的利益。所以必须“原群实,用中利”。这就是墨家三表法在“义本于外”原理中的运用。而这一套理路就是墨家所说的法的内涵:「法,所若而然也。」。至于天志、圣王、群实的“义”如何体现为法治之法,也就是如何“所若而然”内涵向外延为法呢?理论方面,《墨子·经上》做了解释。天志、圣王之法,则「法,意规圆三也,俱可以为法」。意--志,规--意和规合称义,圆--刑律。当然,上天只有“志”,人们不知道上天的规和圆。天志和圣王之外的法从哪里来呢?「佴(随后),然也者,民若法也」;「法同,则观其同。法异,则观其宜。」。也就是说在上天之外,老百姓的意志就是法!实践方面,则在《尚同》篇有描述,是在基层民众参与的法律实践中获取法律,层层向上取同到天子那里,各地未被取同的法律则成为当地自己的法律,而天子严格无偏地去执法。这几乎就是当今普通法国家的惯例法形成过程和执法观念(请参考《墨家的理路·尚同》)。反观儒家直到今天还是不停地“善”“善”“善”,有用吗?更何况儒家的善如果被实施只会得到恶的效果呢!

四、墨家送给王公大人士君子的枷锁

墨家通过“仁义二本说”理清了天、人、性(爱利)、君、德、法整套理路。最符合当今理念的是,墨家同时为君王和官员准备了一整套“枷锁”。墨家为什么“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呢?正因为这整套枷锁不符合王公大人士君子的“人性”,他们认为自己就是“天下”,所以反他们的人性就被称为“反天下之心”了。

墨家为王公大人士君子准备的反他们人性的枷锁有:①上天信仰,鬼神的威慑,建立有信仰的社会。注意与将上天送给皇帝的儒家天人合一说相区别。②皆天臣、兼相爱、交相利、不相攻、志功为辩的天志。③民立法。亲自立法,不需要依靠王公大人士君子的善意。④天子必须严格守法和执法,不得偏私,不得选择性执法。⑤禅让或者选立天子。可惜没有形成定期轮换主张。⑥认为天子只是“天下器”,限定他的职能为卫国、治安(通过监督执法者,和执法者独立执法达致,这是司法独立的雏形)、公共事业。也就是当今的小政府主张。类似主张在《老子》中也可以看到。⑦保持天下万国的封建制度,实行治权的制衡。这是最为关键的措施,墨家跑来跑去非攻无非两个目的:不搞兼并,不连累老百姓。注意对比孔子的恚三都和儒家的大一统。封建制可以形成天子、各级诸侯、家君的互相制约。“国”的规模小则能使基层诸侯不可能离开大众;而且行政、法律相对独立使得基层诸侯不容易获得上级诸侯的武力支持。那么统治者就必须和民众共和了。⑧实现由各种各样社会自治组织组成的大社会。墨家本身就是由一大堆各种组织组成的,核心组织的领导者是巨子。注意,能满嘴西方民主理论的儒生,居然仍然指责墨家是黑社会。可是没有所谓“黑社会”,被拆散成的独立个人如何对抗强权呢?当今的中国已经不可能回到封建制或者联邦制,那么老子的“无为之治”、墨家的“黑社会”和法治、法家的“治吏不治民”就是最佳组合。今儒一边骂墨家黑社会,一边自称为社会保存了“宗族”这个社会组织。真是笑话,更何况古代儒家禁止了所有的“黑社会”。孔子去打翻子路赈济灾民的锅子,理由居然是会和官府抢饭碗(《韩非子·外储说右上》)。⑨告诉老百姓不需要依靠王公大人们“养民”,而要依靠“自强”。⑩坚持尚武精神。这是个人、民众最后的自保手段。?诛暴王主张。此所谓“诛”,而不是“攻”。?要求王公大人士君子不得脱离民众,亏夺民财,必须节用。可笑今儒明明看到了西方有官员甚至上街擦皮鞋,但还是要依据《庄子·天下》篇说墨家“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真不知道儒家修身修得的“良知”到底在哪里。

从⑦⑧⑨⑩四点我们可以看到墨家的独立自主精神。其实当今的西方社会与其说是“民主”社会不如说是“自主”社会。整个制度目的无非是要保卫独

立自主和互利合作,与墨家的主张完全一致。只是墨家的制度架构主张只达到了西方16世纪水平,但是墨家可是存在于2000年前哦。墨家为王公大人士君子们准备了整套枷锁,但是这套枷锁又不会套在老百姓身上,因为墨家继承的是华夏传统的天人两分说,适用君王的并不能同时适用于老百姓。而儒家的天人合一与天地参体系就麻烦了,套君王的枷锁必然要套到自己和老百姓身上。锁儒家君子的“致命的自负”,笔者赞同;锁老百姓就糟透了。所以儒家只有前述枷锁的第11点,诛暴王;也发明了五行相胜说威胁君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魏秦法家,也就是儒家法制派则多一个:君王、官吏严格守法和执法。算是保有一点良知,但是没有相应的正确制度的配合,只能是道德幻想而已。儒家理想的圣王大一统,结果只能是将自己送入被奴役的境地,也就是宗法集权专制。历史的实践结果正是如此,儒家朱熹先生悲叹天下从来没有实现过儒家理想,可是如此幼稚和自残的儒家理想怎么可能实现得了呢?

综上所述:

笔者在《墨家的理路》阐述墨家时,为了避免过多攻击儒家束手束脚。使得好些墨家爱好者看了以后仍然不知墨家的主张到底是什么。原因很简单,当今的国人已经被儒家教化2000年了。所持的概念和是非观念往往都是儒家制造。用儒家的概念和观念看墨家的主张自然看不懂。如果不通过大量的儒墨对比,对儒家的批判和对墨家观念的树立,人们是不会明白墨家的思路和主张的。

墨家的理路是自生与生生的统一。生生是上天的意志,做为“皆天臣”的一分子,自生当然也是生生之一。而且生生才能更好地自生。正如《墨子·大取》篇所言“江上井”,本于大江,取其一井自用。江水清而满,井水自然也清而满。兼爱,则不斤斤计较而要环顾四周,依照共同社会规则的允许范围行事。以交相利,去“利之中取其大”;以不相攻--“除害沮恶”去“害之中取其小”。利之中取其大,不可强制(求)。害之中取其小之强制,只能以“存”人为目标。只能舍己不能舍人,舍人则需要人们的共同同意。人们只要不相害,重新恢复分工合作互利的社会,那么就实现了墨家的兼爱理想。人们从相害求存中抽身,从事生产、科学研究等等“知”,就能逐渐改善生活的质量。“兴天下之大利,除天下之大害”并不需要“养民”“制民之产”,更不需要教化和宗法集权专制。而是要君王节用不扰民,百姓自强自立则足以富裕(当时土地肥沃而且有余)。

同时官府应该是卫国和维护秩序的“天下器”,执民所立之法,去“补漏”、“除害沮恶”保证社会秩序。贤者必须不能离开社会大众,而且应该从社会大众中被选拔出来,如此才能不像儒家君子那样“本于自心”用自己的主观去强制、教化大众。而是依照人类的社会经验和民众之所愿“举公义,辟私怨”。“仁本于内,

义本于外”,个人与社会相结合自觉接受社会规则的约束,才能在不相害的社会中实现自主,发挥个人的才干。

为了防止统治者的变质,则必须禅让或者选立天子。天子必须处在“上下通察”,互相公开的环境之中,减少信息不对等所造成的罪恶。天下必须保持天下万国的状态,以形成天子、各级诸侯、家君的互相制约。“国”的规模小则能使基层诸侯不可能离开大众;而且行政、法律相对独立使得基层诸侯不容易获得上级诸侯的武力支持。贤者之独立精神,则能形成首脑和官员的互相制衡。民众的独立自主、尚武、黑社会(儒生言)则能对统治者形成有力的制约。这些都源自兼爱与仁爱的不同。没有兼爱的观念,就没有社会共和的观念和可能。没有兼爱的观念,就没有注重接受者感受的观念。没有注重接受者感受的观念,就不会强调“利”,包括自利和别人的自利。没有社会共和的观念,就没有利人。没有自利和利人相统一的观念。没有自利和利人相统一,就没有“仁本于内,义本于外”的道德观。没有仁内义外,就没有贵义--共义观念。没有贵义观念就没有,个人与共义相互作用产生善恶的观念。没有这种善恶观念,就意识不到需要进行约束型制度设计。当然,墨家为兼爱说找到了更可靠和强力的来源:上天!

儒家原教旨的整套理论体系,即使完全正确也不过相当于墨家“仁本于内”和“贤者自律”而已,其在整个社会的构成的原理、机制和制度理论方面几无建树,反而要依靠统治者的善去达致理想社会。幼稚得可笑。大同理想则属于罪恶了。大同理想的实现反而葬送了他们自己的节操,而且拖累中国陷入宗法集权专制长达2000多年。可笑历代儒生尽心竭忠,仍然被皇上和后代儒生推出来做替罪羊。这还是在假设儒家原教旨理论完全正确的基础上,还没有提所谓“仁爱”“仁政”对统治者的专制起到的论证作用。

儒生们选择性地忽略了一个历史细节:鲁国自建国开始,也就是周公旦的长子伯禽时代,就已经“革其礼”“变其俗”长达500年(《史记·周鲁公世家》)。孔子还有什么理由复周礼去教化百姓?周公旦死后,鲁国就闹叛乱,伯禽只能依靠武力弹压去搞他的周礼。“革其礼”“变其俗”的实践结果是失败的,最终依靠的是武力征服。孔子在这种历史经验教训之下仍然保持了他的理想真是不可思议。孔子真的是在复周礼吗?显然不是,他只是在借用周礼之仪去搞他的理想国罢了。其实孔孟的做法就是“革其礼”“变其俗”,显然是失败了。而儒家法制派商鞅等人,扮演的角色就是武力征服者,最终获得了成功。孔孟和儒家法制派不过是重复了一遍鲁国建国时的做法罢了。后来的儒家看不懂这一点,仅凭对孔孟高尚言辞的迷信和统治者的诱惑,又将孔子的理想保持了2500年更是不可思议呀!

历史是最佳评判,数万儒生的精英围绕一个君王,甚至第一个独尊儒术的皇帝--汉武也是儒生从小打造。这种历史实事下,儒生能将责任推到皇帝身上吗?历史上所谓贤明的皇帝统统是打天下或者跟着父王打天下的皇帝,这些皇帝恰恰能实现法家理想:治吏不治民。他们有足够的威望和智慧压制儒家官僚层。所谓“盛世”也就这么简单。最为脆弱的朝廷--宋朝,特别是南宋,恰恰是儒家中国历史上经济最发达,战斗力最强的朝代。可惜就像人文最繁荣的先秦时代产生了孔孟一样,南宋又产生了朱熹。我们也不妨看看现在的国学类论坛,与七年前的盛况相比是绝对的萧条。原因很简单,当今又进入了独尊儒术的时代。各家都要按照儒家的需要修改自己的理论,或者放弃自己的典籍让儒家占有去美化儒家。各地、各大学要强行推广阅读儒家经典。可是当今的人们都知道一点:当只剩下一种声音的时候,他们必然是在说谎。

上天要磨炼华夏子孙的意志是如此无比之强,未来要华夏子孙担负的责任必然无比重大和光荣。一切从恢复华夏传统开始……

注:

关于“公”字的解读,笔者并不完全同意前文内容。只是笔者的推测还未能论证,先依照解老者的流行解读。

儒家与墨家相通关系

浅谈儒家与墨家相通关系 摘要:儒墨两家是春秋战国时期影响力最大的两大流派,学界对两家学术观点的相通相用之处已有很多的论证,本文在前辈的基础上,主要探讨儒家的“仁爱”与“礼”的关系,以及墨家的“义”与“兼爱”关系,分析儒墨的治国宗旨、人治主义思想、以及对群体利益的重视,再次验证儒墨的相近相用,就墨学对儒学的继承与发展来讲,这也是对学界的主流思想的一个汇总和补充。 关键词:仁爱;礼;兼爱;义;人治主义; 1、概述春秋战国两家崛起及两家的关系 春秋末年,列国混战,出现了著名的“百家争鸣”的局面。九流十家们分别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从各个方面提出了不同的建国方略和完成统一的办法。因而以老子、孔子、墨子为起端的诸子思潮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天下失官,学在四夷。《淮南子.要略》中记载:“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说,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丧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由此可以得知,儒学的分化正是墨学产生的起点,儒墨也就必有相通之处。墨家也承认孔子思想有“当而不可易”之处,所以孔墨思想关系十分的紧密。 2、论述儒家“礼”与“仁爱”之关系 孔子思想的核心部分是“仁”和“礼”。在《论语》中“礼”字出现74次,其中不见孔子对“礼”下任何概括性的定义。孔子之

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而孔子本人对礼也下过大功夫,他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可见孔子不但将礼授予弟子,而且身体力行,足见他对“礼”的重视程度。进一步的探究,孔子重视“礼”的原因。孔子曾经说过“礼者何也?即事之治也。君子有其事,必有其治。治国而无礼,譬有瞽之无相与,伥伥乎其何之?譬犹终夜以求于幽室之中,非烛何见?若无礼,则手足无所措,耳目无所加,进退揖让无所制。”这正如《论语.学而》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不知,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说明礼仪教化能使各种关系达到和谐。 孔子的“礼”实际上是以国家伦理为中心,以君臣关系为总纲,以等级区别为手段而开展的社会体系。而君子可以借助“礼”,通过不断学习与实践达到人格自我完善,进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周代等级制度是森严的,甚至对于君王、诸侯的妻子的称呼都要有地位区分的,孔子一直很向往周朝的礼仪制度,就是要求君安于君位,臣安于臣位,最终社会和谐,天下太平。 作为儒家的第二代集大成者的孟子,他仍然推崇孔子的“仁”“礼”思想,如《孟子.离娄上》记载:“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君之礼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同时孟子

墨家“兼爱”观与儒家“仁爱”观之比较

墨家“兼爱”观与儒家“仁爱”观之比较 内容摘要:先秦时代,思想极为活跃,各种学派著书立说,展开争鸣,较为著名的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而在众多学派中又以“儒家”“墨家”在当时并称为两大显学,时人有“非儒即墨”之说。然而有趣的是儒、墨两大思想流派思想核心都是关于爱护人,提倡人文关怀,但是却产生了尖锐的思想对立。本文着力探讨两种关于爱的观念的异同,并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兼爱仁爱墨子孔子 一、墨子“兼爱”观与儒家的“仁爱”观的时代背景 在春秋战国的历史舞台上,不管是出身尊贵还是落魄士者,不管是出身名门还是贩夫走卒,不管是白发苍苍还是稚龄童子,只要有才干,有想法,都能封候拜相得到重用一展才华。重士的风气,使得一时间风云人物层出不穷。受到赏识的如苏秦、张仪之辈,合纵连横,于乱世之中施展雄图大志,位极人臣,青史留名。也有的受主客观因素影响,转而著书立说,广招门徒,潜心研究,将想法转化为思想理论的高度深度。将思想传于后世,造福百世万世。培养门徒,携弟子周游列国,宣传思想主张,以图有朝一日施展自己的政治理想与抱负。 在思想的交流争锋中逐渐形成了众多思想流派,较为著名的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而在众多学派中又以“儒家”“墨家”在当时并称为两大显学,时人有“非儒即墨”之说。然而有趣的是儒、墨两大思想流派思想核心都是关于爱护人,提倡人文关怀,但是却产生了尖锐的思想对立。以至于儒家亚圣孟子在其《孟子·滕文公下》写到:“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这样的尖锐批评来痛骂讽刺墨家“兼爱”思想。为了弄清孰是孰非,我们必须先弄清儒、墨两家在思想上有何本质区别,导致它们核心虽同属关爱人,却产生了尖锐对立。然后再透过两家的争论交锋,看清它们思想上又有何殊途同归之处。

仁爱与兼爱

摘要: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社会过渡时期,战争不断、烽火连天是这个时代所具有的特征。在社会动荡的时代历史背景下,产生了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在当时涌现出的诸多学派中,影响最大的有两个:一为孔子开创的儒家,一为墨子开创的墨家。在怎样对待人的问题上,两家均以爱为出发点,形成了两种不同形态的人道思想。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提倡”仁爱”,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提倡”兼爱”,两种人道思想之间既有相通之处,又有各自独特之处。本文扼要阐述了仁爱与兼爱的内涵。二者在不同的方面体现了各自的差异和独特之处。然而,“仁爱”与“兼爱”在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仁爱”是“兼爱”的基础和来源,“兼爱”是对“仁爱”的延续、扩展和创新。因而,二者又有相通之处。 关键词:仁爱兼爱儒家墨家 一、墨子“兼爱”观与儒家的“仁爱”观的的主要内容 墨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墨子提出的“兼相爱、交相利、非攻、节用”等思想,构成了墨家学说的核心。其中,“兼爱”是其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如穿珠之线,贯穿“非攻”、“天志”、“明鬼”、“节用”等思想。亦如梁启超《墨子学案》所言:“墨学所标纲领,虽说十条,其实只从一个基本观念出来,就是‘兼爱’”。关于“兼爱”,甚至曾批评墨子“无父”、“禽兽”的孟子亦言:“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墨家思想的精义在于“兼爱”,“兼爱”是墨家的重要理论思想,而“兼爱”思想的核心内容则是“兼”。 墨子倡导“兼爱”不是停留在空泛的说教上,而是要解决实际问题,要着眼于实利。“兼爱”论的提出,其普遍性、彻底性、平等性的特性,迅速吸引世人的眼光,取得社会的广泛认同,一时蔚为风潮。 孔子的仁学观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价值。孔子关于“仁”的观念,发端于西周时期的人本思想。孔子吸收了西周时期“德”的观念发展形成的诸多成果,用“仁”概括了“德目”的众多内容,将“仁”的观念系统化,铸造起以“仁”为核心的哲学范畴——即“仁学观”,成为儒学和中华民族伦理道德的根本观念导向。“仁”,即“爱人”,这是一种博大的同情心和爱心,它既是一种生命的相互感通,是人、我、群、己之间的普通联系与相互关照,又是一种主体内在

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及其可取之处

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 儒家的“仁爱”与墨家的“兼爱”从实质上讲,他们所爱的对 象及最终的理想境界,是没有分别的,他们都把道德作了无限的夸大,从这点上他们都属于道德理想主义者。 “仁”的人生哲学思想是孔子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仁”作 为孔子哲学的核心范畴,最基本的涵义是爱人。墨子的“兼爱”与 孔子的“仁爱”的合理价值内核并无根本分歧。 墨子将天下祸乱的根本原因归于因人我之别而产生“交相恶”,为此墨子主张“兼以异别”,“使天下兼相爱……则天下治”,“兼爱”即对天下之人不分远近亲疏兼而爱之,“为彼犹为己也”,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如“兼爱”学说真正实施,则“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 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最终达到君惠臣忠、 父慈子孝、兄友弟悌的理想境界,而这也恰恰正是以孔子为代表的 儒家所孜孜以求的理想之治,孔墨对理想社会的设计这一点上是不 谋而合的。但是二者出身代表不同阶层的人民本质区别是代表的利 益即社会基础的不同。墨家代表的是城市小手工业者,小商人自耕 农以及下层官吏的利益。儒家代表的是传统贵族,高级官僚以及文 人的利益。因为这些本质上的区别,使得两者对礼教,道德和如何 治理国家有截然相反的主张。墨家代表平民阶级,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在地主阶级统治情况下,不可能成为正统思想。儒家 主张“仁政”宣扬”入世”是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儒家的“仁爱”与墨家的“兼爱”又有很多方面是不同的。 爱有无差等。儒家的行仁与墨家之兼爱,固然都是施由亲始, 可是两者实施的程度与所标示的德目却大不相同。以程度来讲,墨 家主张爱无差等,儒家主张爱有差等。 爱的根源不同。这就是,儒家认为仁是从人性内部自然地发展 出来的;而墨家认为,兼爱是从外部人为地附加于人的。也可以说,墨子也回答了孔子没有想到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人应当行仁义?不过他的回答是根据功利主义。他强调超自然的和政治的制裁以强 迫和诱导人们实行兼爱,也与儒家为仁义而仁义的原则不合。 爱的顺序不同。墨子主张先从爱他人做起,然后他人也回报自 己以爱。他说:“必吾先从事于爱利人之亲,然后人报我以爱利吾 亲也。”孔子主张先从爱自己的亲人做起,然后推己及人。他说:

儒家仁爱思想与墨家兼爱思想的异同

儒家仁爱思想与墨家兼 爱思想的异同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儒家仁爱思想与墨家兼爱思想的异同 先秦诸子时代,是我国历史上文人人格相对独立,思想最为活跃的时代,也是一个异彩纷呈、硕果累累、学术上最为辉煌灿烂的时代,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在当时涌现出的许多思想主张互不相同的学派中影响最大的两个,一个为孔子开创的儒家、一个为墨子开创的墨家。《韩非子·显学》记载:“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从孔子和墨子的思想内容上来看,二者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爱”,墨子的核心思想是“兼爱”,虽然两者都强调“爱”,但这个爱却也有着许多不同之处。要分析这两个爱的异同,我们就先来看看仁爱和兼爱的具体内容。 孔子关于仁的论述很多,其中比较全面的论述是与颜渊的一段对话,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人由己,而由仁呼哉?”颜渊进一步追问具体条目,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在这里首先说明仁的基本性质和内容,这就是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礼的规范,一旦能做到这点,天下的人都会认为他做到仁了。 孔子所说的仁的基本性质是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礼的规范,其特点是突出强调了从政治的角度理解仁,即只有恢复礼制、巩固礼所制定的政治秩序的行为才能做到仁。对于统治者,孔子鼓吹所谓的“使民”、“利民”、“安民”、“教民”等等,其实质是强调统治者只有这样全面驾驭人民,才可以稳定地长期地巩固贵族的统治秩序,也只有这样,才算是达到了仁的标准。孔子也正是从这个角度来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这就是说贵族才有仁这个品德,而被统治的奴隶和其他劳动人民根本谈不上这个品德。 孔子将恢复和巩固礼的统治秩序叫做仁。周礼是建立在宗法制度“亲亲”的基础上的,所以他非常注重孝悌,强调培养人们具有孝悌的品德是最基本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 孔子推崇仁爱的首要心理动因是“报恩心”和“同情心”,报恩心主要是指孝道,孝就是爱父母,这是人最真实、最基本的情感,也是其他一切感情的基础。因为人一出

“仁爱”与“兼爱”之比较

“仁爱”与“兼爱”之比较 周理平 (吉首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南吉首 416000) 摘要:“仁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核心点,“兼爱”是墨家学派思想的要旨所在。“仁爱”思想与“兼爱”思想的提出和形成,标志着儒墨两家的分野与对立。二者在不同的方面体现了各自的差异和独特之处。然而,“仁爱”与“兼爱”在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仁爱”是“兼爱”的基础和来源,“兼爱”是对“仁爱”的延续、扩展和创新。因而,二者又有相通之处。 关键词:仁爱;兼爱;儒家;墨家 中图分类号:B222;B224文献标识码:A 任何思想和理论的产生和提出,都离不开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和生存条件的制约。一种思想和理论的形成,如同黑格尔所说的那样,是对时代精神的把握,是“思想中所把握到的时代”的反映和体现。“仁爱”和“兼爱”学说便是儒墨两家各自对其所处时代所进行的精神把握。春秋战国时代,即儒墨两家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社会过渡时期,战争不断、烽火连天是这个时代所特有的特征。与这种社会动荡相对应的是,思想界同样是不安静的,史称“百家争鸣”。正是在此种环境背景和历史条件下,“仁爱”和“兼爱”的思想诞生了,两者应社会问题而生,都蕴含着民本主义的济世思想。以“爱”作为彼此共同的出发点,同时又存在着各自立场和各自所处的环境条件的不同,这就注定了此二者之间既有相通性的一面,又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差异和对立之处。 一、“仁爱”与“兼爱”的同一性 (一)基本内涵一致 “仁爱”与“兼爱”,和西方的基督教的博爱具有某种相似性,因而,二者皆显出了爱的普遍性,体现了“仁者爱人”的伦理品格。虽然说“仁爱”是建立在宗法等级制度、血缘关系基础上的有差别的爱,但是其最终指向,却是面对全社会的,是一种针对所有社会成员的,不分贫富、贵贱、愚智的普世的爱。无论是孔子的“泛爱众”,还是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无不体现了爱的普遍性、广泛性。同样地,墨子的“兼爱”在这一点上与“仁爱”是殊途同归、一脉相承的。墨子的“兼爱”思想是对孔子泛爱一切人的思想的进一步发挥。所谓兼就是圆满周遍之爱,兼爱即尽爱,“尽,莫不然也。”(《墨子·经上》)因此,兼爱是以泛爱天下之人为目的,而不是只爱其亲人、爱其家人、爱其国人,不是局限于部分的人,而是泛爱天下之人。“爱人必待周爱人而后为爱人。不爱人,不待周不爱人,不周爱,因为不爱人矣。”(《墨子·小取》)这就说明爱人必须普遍圆满才是“兼爱”。但不爱人则不是所有的人都不爱才是不爱人,只要不是普遍圆满的爱,甚至对极少数的人不爱,也就是不爱人。墨子倡导的是“天下之人皆相爱”,“爱人者此为博焉”。兼爱主张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平等、普遍地爱,主张“兼而爱之,从而利之”。 《淮南子·要略》说墨子曾受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后不苟儒家礼仪形式烦琐,自创学派。这种渊源关系,使得其二者在尚仁这一点上相通相融,都遵循“仁”的要求,秉承“仁”的

儒家法家道家墨家治国区别

儒家法家道家治国思想比较 (2010-04-27 17:03:06) 转载▼ 标签: 一、对人性的基本看法导致的治国理念上的异同 (一)儒家孔子认为人民是可以教化的,“信”“仁”“礼”都是统治者教化的结果,而且人性相近,人性是教化的结果。至于教化的手段则是以身作则和以道诲人。 孟子坚持性善论。人的善性指的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社会本性;人性善是指人与生俱来的具有一种原始的善良之心;人性善是指人可以从善心培养出善性。 因此儒家在治国思想上坚持的观点是,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推恩之术,实行仁政。与霸道相比,行王道才能平治天下。服力不能使人心服,以德服人可以使人民心悦诚服,以力对待他人,得不到他人的拥护。行“仁政”者,则可以得到大多数人的拥护帮助。 (二)法家韩非子认为,人的本性是“自为”“好利”,人的“欲利”本性是不能改造的。因此法家认为统治者就应该用利这个杠杆去控制民众。“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善也,而用其不得而非也”。古代社会的仁爱礼让是由当时的自然经济状况决定的。现代社会经济状况造成社会“争于气力”,要治理现代社会,就不能取法古代,而只能以法治国。基于人们“好利”的本性,君臣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买卖关系。因此韩非主张采用监督考察和阴谋诡计来驾驭臣属。这样法术势相结合控制社会的手段。 (三)道家道家既不以仁义礼智,也不以欲利来判断人性,它认为这些都是有伤人性的。道家认为人类本性之真乃是自然淳朴的,人应当顺其本来圆满的性命之情而生存,反对在此之上附加各种人为的因素。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就是一种治理社会过程中的不干涉与不扰民。老子从“道德自然”出发,主张柔弱、无为、无争,批判违背自然的“有为”。批判统治者的强行妄为;批判道德法律;批判文明与知识。因而,他反对一切人为“行为、制度、文明、认为”,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庄子从人性自然出发,对社会文明都要毁掉,包括生产工具,政治制度,道德规范,文化艺术,政治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恢复人的本性。“大巧若拙”。 二、对公私的看法引起的治国理念上的异同 (一)儒家在对待别人即处理人际关系的态度上,孔子主张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因而在管理社会时就将仁爱之心推之于天下人民。私义行则乱,公义行则治。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待公私的问题上,孔子和孟子都主张先让利于民,而后为公。 孔子认为德政的首要任务是在于养民,慎用民力,取民有度。 孟子认为实行仁政的目的在于保民。包括顺民、安民、养民、教民。孟子更从经济领域提出了“制民之产”的养民思想,实际上是要使农民有基本生活保障。 (二)法家商鞅说,“权者,君之所独制也”。慎到则称“法立则私义不行,君立则贤者不尊,民一于君,事断于法。”韩非还把君主等同与公,把尊君论推向极端。在法家看来,公义不能由社会成员实现,只能有君主来实现,任何一个社会群体,一个国家,要正常有序的运行,必须是公共利益得到实现,它的本质就是公,所以法被称为“公法”,这样法的实施就是立公废私,这样只能以法治国。法家主张的实行重耕战的社会经济政策和限制儒商的政治方针都是为了体现和维护君主的利益和权威。

_仁爱_与_兼爱_的异同及其现实意义

“仁爱”与“兼爱”的异同及其现实意义 杨丽娟 (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宁夏银川750021) 摘要:“仁爱”与“兼爱”在先秦诸子百家中都是独树一帜的学说,各自表达了不同的见解。“仁爱”与“兼爱”的真正分歧在于两者的出发点、依据、侧重点、“爱”的性质、爱与利的关系以及体现的主体性的不一致。但是同为爱人之道,它们还是有相通之处,对它们两者的理解,对现当今的社会是有现实意义的。 关键词:仁爱;兼爱;区别;现实意义 先秦诸子百家当中,儒家与墨家的爱人之道是值得称赞的。儒家的仁爱以“亲亲”为本,讲“爱有差等”。而就其所及的范围而言,最高境界的仁爱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墨子主张“兼以易别”,但是墨子批评孔子的仁爱是“亲亲有术、爱有差等”,而孔子反过来攻击墨子是“无父也”、“是禽兽也”,实质上他们所爱的对象以及最终理想境界是没有分别的,他们都把道德提升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孔墨的真正分歧在于他们学说的依据、出发点、侧重点等呈现出不同的局面,因此,对它们异同点的分析,有助于人们更进一步的了解“仁爱”、“兼爱”学说。在分析“仁爱”、“兼爱”的异同点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仁爱”与“兼爱”的涵义。 一、“仁爱”与“兼爱”的涵义 孔子的“仁爱”学说,根据对象的先后次序不同,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是“爱亲”,孔子把“爱亲”规定为“仁”的本始。“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亲亲,仁也”6对它的最好的诠释。“爱亲”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指属于一定血缘关系范围内人的相亲相爱。第二层是“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7里的“人”泛指相对于己而言的他者。从而在进一步扩大了的社会关系交往中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最终达到“泛爱众”的最高境界,这就是“仁爱”的第三个层次,“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3 墨子主张“兼以易别”,“使天下兼相爱……则天下治”4,“兼爱”即对天下之人不分远近亲疏,兼而爱之,“为彼犹为己也”,“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5如“兼爱”学说真正实施,则“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6最终达到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悌的理想境界。 二、“仁爱”与“兼爱”的区别 (1)两者的起点不一样。“仁爱”重私德,而“兼爱”重公德。孟子说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可见,儒家认为,只有先“修身”,也即“修己”,才能“齐家”,而后齐家才可以治国,治国才可以平天下。儒家是先将个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个人的利益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兼爱”是与“独善其身”相对立的,它主张“兼善天下”,即“吾先从事乎爱利人之亲,然后人报我以爱利吾亲也。”7由此可见,儒家的“仁爱”重视个人的“独善其身”的私德。而墨家“兼爱”重视的“兼善天下”的社会公德。 (2)侧重点不一样。“仁爱”学说对仁的推行侧重于己,行仁先从己开始,然后再推己及人。由根基于血缘关系的亲子之爱而推至“爱人”,最后达到“泛爱众”的最高境界,体现了“爱”由远而近、由亲而疏的量的变化,这种推己及人贯彻的原则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兼爱”学说侧重于视人若己,“为彼犹为己也”,也就是彼此利益不别,达到浑然一体的境界。要像爱自己的国家一样去爱别人的国家;要像爱自 831 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NO.11.2009

儒家“仁爱”和墨家“兼爱”比较

儒家“仁爱”和墨家“兼爱”比较 摘要:孔子、墨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两位颇具盛名的学者,墨子主张“兼爱”,孔子主张“仁爱”,两位圣贤的这两种思想有许多相通之处,同时,也有自己的独特观点。本文将对孔子“仁爱”以及墨子的“兼爱”进行分析比较,分析出孔子“仁爱”和墨子“兼爱”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并分析出两种思想对新时代大学生的行为规范的启示。 关键词:孔子仁爱墨子兼爱

目录 1“仁爱”和“兼爱”不同之处 (2) 1.1阶级基础 (2) 1.2内容不同 (2) 1.3具体要求不同 (2) 2“仁爱”和“兼爱”的相同之处 (4) 2..1 两种思想都主张“仁” (4) 2..2 倡导公利,反对私利 (4) 2..3注重实践 (4) 3启示 (6) 参考文献 (7)

儒家“仁爱”和墨家“兼爱”比较 1“仁爱”和“兼爱”不同之处 孔子倡导的“仁爱”以及墨子倡导的“兼爱”。这两种思想都注重对他人的关心,但两位圣贤的思想却有许多不同之处。在阶级基础,具体内容及两者实施要求有许多不同之处。 1.1阶级基础 春秋末年,中国社会发生了大变动,社会的生产力快速发展,科学技术带来了生产工具的发展,生产关系内大幅度的调整。奴隶的斗争使一些奴隶主失去了原来的地位,甚至无力维持生活。孔子就是出生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家庭背景决定了孔子强调等级差别,宗法制度和封建礼仪的思想主张,这就决定了孔子“仁爱”的思想是建立在亲人这个基础之上的,“仁爱”是推己及人的一种爱,首先是爱自己的亲人,然后再爱他人,“仁爱”是一种有差等的爱。墨子与孔子不同出自侠士,和很多农工失业流民以及刑徒苦役有很多的接触,墨子是这些贫苦百姓的代表人物。因此,更能体会老百姓的艰辛和疾苦,墨子的背景决定了其思想更多的反应社会底层的诉求,即博爱。 1.2内容不同 由于孔子所倡导的“仁爱”建立在亲人这个基础之上,所以他的思想强调亲疏贵贱,血缘尊卑,宗教程度,是一种由近及远的爱。孔子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出自《中庸》)。从孔子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孔子“仁爱”的思想的出发点是爱亲人,爱亲人为其思想最重要之事 ,是“爱有差等”。墨子的“兼爱”却不分轻重薄厚,亲疏贵贱,血缘尊卑,是爱无差等,是博爱。是普天所有人同等享受的爱。墨子云:“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可见墨子的“兼爱”要求人人平等享有爱,人人无私奉献,爱无差等。是一种远、近,无亲、疏,无高、低,贵、贱的爱。同时,墨子的“兼爱”不是单向的施舍,是一种“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互动的、双向的爱。墨子有云:“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可以看出,墨子提倡如果想要得到别人的爱,必须要付出自己的爱。 1.3具体要求不同 孔子有云:“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出自《论语.雍也》)。白话文就是:要从自身的角度去考虑他人,如果自己有什么要求,就应该想到别人也会这样的要求,在想法设法满足自己要求的时候,也要想办法满足他人的要求。孔子有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出自《论语.卫灵公》)。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不想接受的事情,不能强加在别人的身上。孔子的“仁爱”倡导达人先达己,欲人先欲己, 爱人先爱亲,由近及远,最终达到“仁者爱人”这个高

兼爱与仁爱,二本与一本的辨析

兼爱与仁爱,二本与一本的辨析 (2012-11-26 20:12:30) 答肖舜旦:看墨家学说必须换用墨家的思维方式(二) --兼爱与仁爱,二本与一本的辨析 在中国的古代有一个四合院,里面住着一家人。这时候来了一个人,说自己是长门后代,要求也住到院子里。这个人有激情、善言谈,还带来了一份抄写的族谱。家人们虽然觉得这个人与家里人处处相反,但因为那部族谱,就都善良地以为他只是太执着了,以致有点虚伪。这个人后来生了两个儿子,一文一武很是了得。学武的儿子把家人有的赶出了家门,有的赶到偏房挤在一起做长工。学文的儿子则教化长工要他们相信自己是禽兽;污蔑被赶走的人,说他们变态活该被赶走。家人们也有后代,终于他们回来了。说“这不公平”“你不该污蔑我们是变态”“我们找到了真正的族谱”。但是霸占了四合院的文武两兄弟一个把住了家门,一个语重心长地对想回来的人说:本是同根生,你们太不宽容了……我一向主张仁者爱人,坏事不是我干的,我的父亲更是清白的……而你还真是变态…… 这就是儒家对各家的历史。先秦到汉武的历史,请参考鄙文《秋风不可跪拜华夏传统的背叛者(下)》。后半段则是当前各家面临的困境:不争取吧,继续任由它害人;争取吧,显得自己不宽容。那么我们就先谈谈什么是宽容。宽容的概念并不来自儒家经典,儒家经典中的表述是“宽恕”。直到今天《汉语大词典》仍然用“宽恕”概念去解释宽容:「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不追究」。但是西方的《不列颠百科全书》却说:「宽容即允许别人自由行动或判断;耐心而毫无偏见地容忍与自己的观点或公认的观点不一致的意见」。两个定义有天壤之别。儒家没有宽容,只有宽恕。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它判断的标准是“已”。恕道并不是坏东西,他是私德、特别是“仁”的核心。然而推广到对其他人的态度,宽恕也就带有以自己为标准的先在判断。结合《现代汉语词典》的所谓“宽容”,很明显也是这个意思:自己正确,但不计较、不追究。儒家这种“亲亲”的仁爱体系,天然就与宽容的本质相悖。 本文现从儒墨“公”与“私”的错位开始谈起,然后进行了兼爱和仁爱的对比。并且阐述了墨家从兼爱、到爱利分析、到仁义二本、到贵义、到法治的理路。最后结合天人两分的传统,归纳了墨家对君王权力的制约措施。文中提到的天人两分和天人合一的观点,请参考《天人合一与天人两分的辨析》,本文不再赘述。在辨析兼爱和仁爱之前我们需要先辨析儒墨的“公”与“私”。

儒家和墨家

儒家和墨家思想之异同 先秦时期,中国思想界学说蜂起、异彩纷呈,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在各学派中儒墨两家卓然超群、号称“显学”。在后来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成为中国传统哲学之主流,一度被“独尊”、二次被奉为官方哲学;墨学在秦汉之后走向衰微,乃至成为绝学。不管地位如何,二者都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瑰宝。 儒家是以“兴经”为理论经,以“仁义”作为理论核心,以尧舜作为祖先,以周文王周武王作为圣君,以孔子作为创始人,最注重道德的学派。其政治思想是“仁政”、“王道”以及“礼制”,其理想是“大同”、“大一统”,其政治学主要阐述君臣关系、官民关系。孔子“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孟子“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是儒家政治学的代表性主张。在现实政治的问题上,儒家要求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双方都要承担义务,并且被统治者有权利反抗不正常承担义务的统治者。“仁政易行”则提倡分清“不能”与“不为”之间的区别,即“不去做”与“做不到”之间的差异。而其“无恒产,因无恒心”也体现了民本思想。儒家的基本范畴是礼与仁。孔子对礼与仁作了系统的阐述:并构成了孔学的理论基石。后学孟子系统发挥了其仁说,荀子则全面展开了其礼论。孟子和荀子各自对仁与礼的学说作了阶段性的发展、以后的儒家门徒都继续在这两个范畴上大作文章,在形式上随时代的变异可能有所不同,宋儒就把礼发展成为“理”。 墨家主张“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尊天事鬼、兼爱非攻”,是小生产者劳动阶级的思想特征的反映。作为墨家主要代表人物的墨子,其全部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兼爱,以兼爱为出发点,又提出了非攻、尚贤等主张,在国家的经济政策上,从实用出发,提出了节葬、节用等主张。梁启超说:“墨学所标的纲领,虽有十条,其实只从一个根本观念出来,就是兼爱。”墨家认为只有天下的人都兼爱,才能使国家安定;只有以“兼爱非攻”治政,才能使社会安定。墨家兼爱非攻的主张揭露、抨击了贵族统治者的各种骄奢生活,具有一定的进步

论墨子的“兼爱”与孔子的“仁爱”的不同之处

论墨子的“兼爱”与孔子“仁爱”思想的不同之处 在中国伦理史上,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和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都主张爱人”,但儒家的爱人是“仁爱”,墨家家的爱人是”兼爱”。虽然在“爱人”这一点儒墨两家有着共同之处,但儒家的仁爱和墨家的兼爱,毕竟还是有着一些区别的。 第一、“兼爱”和“仁爱”的核心不一样 儒家的仁爱精神是建立在亲亲基础上的,并且亲亲的核心是孝悌。儒家道德以孝悌说仁爱,又把孝悌建立在返本的自然情感上,而把仁从外部的规范变为人性的本能。在亲亲基础之上,孝梯通过纵横两个方面把血缘关系和等级关系两方面构造起来。孝移于君,便有了“忠”,悌移于尊,便有了“义”。然而,墨家兼爱的核心却是爱无差等,是一种没有等级观念的爱, 要求人们抛弃儒家所说的血缘等级等因素, 做到爱人如己。就是墨子所说的“视人之国若视其国, 视人之家若视其家, 视人之身若视其身。”由此达到“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 盗贼无有, 君臣父子皆能孝慈”的和谐安定的社会局面。而在墨子看来,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观点在现实生活中是难以行得通的。 第二,“兼爱”与“仁爱”的本质不一样 儒家道德讲“爱人”,归根结底是爱己、为己。儒家道德的修己安人之道在现实生活中实现个人利己这一目的的方法。这种行为在本体上表现为“不忍人之心”,在行为上表现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瞻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以力假人者霸,以德行人者王。”由此可见,儒家之仁爱是在“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的推的人情法则作用下,达到利己、为己的目的.然而,墨家兼爱却是一种利人、为人之爱。墨子把是否‘中万民之利”作为评价人的行为善恶的准则。墨子认为,讲兼爱必须给人以实际的利益。关于爱人和爱己的关系,墨子认为两者并不矛盾。他说:“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 第三,“兼爱”和“仁爱”的产生起点不一样 儒家的的“爱”不是由外向内强加于人的, 而是自发的。它以人性向善作为其哲学起点, 孔子“爱人”的观念是对人性的信赖和人格的尊重。儒家注重伦理,认为首先要作为一个尽“孝”道的人, 才有可能去爱其它的人, 这是行仁之道的基本条件。提倡“亲亲”之爱, 乃是发之于人的本性, “父子”血缘关系是人与人关系的基础和起点。因此,儒家的爱是由特殊性到普适性的, 由“爱亲”产生而推至“爱众”、“爱民”。墨子则认为“爱”是自外向内的, 由于现实的需要而存在。他的政治思想以“天志”为本。面对战国时期频繁的兼并战争、崩坏了的道德规范,墨子从“天志”出发推出“兼爱”, 让“爱”成为天下太平的工具。在墨子的学说中, “爱”是外在产生的, 作为人们生存必需拥有的一项品质而强加。 第四,“兼爱”与“仁爱”实现的方式不一样 孔子把春秋时代看作“礼坏乐崩”的时代, 因此, 他提出了以“仁爱”为基础内容的“礼乐”思想。反过来“,礼乐”成为其“仁爱”的实现方式, 即内乐而外礼的人的标本。对于违背礼法原则的行为, 他总是给予严厉的批评和抵制。孔子认为, 实现了忠恕之道, 也就实现了对他人的泛爱。与孔子相比, 建立在功利基础上的墨子之“兼爱”思想的实现, 就体现在他的“尚贤”、“交相利”、“非攻”、“非乐”、“节用”、“节葬”等。“兼爱”则以“交相利”为准则, 带有功利主义色彩,并且将“兼爱”的实现寄希望于王侯将相,不易为人所实施, 就难免流于空想。

孔子“仁爱”与墨子“兼爱”之异同分析

孔子“仁爱”与墨子“兼爱”之异同分析 [摘要]孔子和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大显学家,孔子提倡“仁爱”,墨子提倡“兼爱”,两种爱人的思想既具有相别的地方,也有许多相通之处。两者产生的阶级基础不同,具体内容不同,实施要求不同。但是两者都主张“仁”,都提倡公利,反对私利,都注重践行。对孔墨的“仁爱”和“兼爱”思想进行比较分析对于如何做到真正爱人,如何修身具有重要妁参考作用,甚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孔子;仁爱;墨子;兼爱 一、“仁爱”与“兼爱”的相异之处 孔子和墨于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大显学家,孔子提倡“仁爱”,而墨子提倡“兼爱”。虽说这两种思想都是一种爱人的思想,都注重“仁”,但是这两种思想有许多相异的地方。比如,两者产生的阶级基础不同,两者的具体内容不同及两者实施的要求不同。 1产生的阶级基础不同。春秋末年为社会大变动时期,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工具的革新,促使了生产关系内部的大幅度调整。奴隶的反抗斗争和大规模的流亡,使部分奴隶主贵族失去了往昔的天堂,他们无力维持原有的生活,内部也发生了重大的分化。有的贵族失去了世袭祖业,形成流民。当时流民大约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昔日做官,如祝、宗、乐、士,而后失业者,或者是失势的贵族,这些上等的流民多成为儒士;一种是农工下层失业者,或刑徒苦役,这些流民多成为侠士。儒家出自儒士,孔子自己就是一个大儒士。孔子出生于没落的贵族家庭,这就注定其思想主张必然强调封建礼仪、宗法制度和等级差别,这就决定了其仁爱思想是建立在亲亲基础之上的,这种仁爱是推己及人的爱,先爱自己的亲人,再爱别人,是一种爱有差等的仁爱。而墨家出自侠士,来自于农工失业流民和刑徒苦役,墨子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他们来自社会的最底层,他们更能体会到老百姓的疾苦与艰辛,这就决定了墨子的思想主张更多反应劳苦大众的要求,要求博爱,爱无差等。 2具体的内容不同。孔子提倡“仁者爱人”。墨子所提倡的“兼爱”也称之为“仁”,从表面上来看,孔墨都注重“仁”,但是孔子的“仁爱”与墨子的“兼爱”在具体内容上却有很大的差别。孔子提倡的“仁爱”是建立在“亲亲”的基础之上的,孔子的“仁爱”强调宗教程度、血缘尊卑、亲疏贵贱,是一种由亲而疏,由近及远的爱,是“爱有差等”。孔子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中庸》);“仁人之事亲也,如事天”(《衰公问》)。由此可见,孔子的爱人思想是从爱亲人开始的,以爱自己的亲人为最重要之事,是建立在“亲亲”的基础之上的,是“爱有差等”。而

比较儒家的“仁爱”与墨家的“兼爱”论文1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课程论文(设计) 课程名称:26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论文题目:比较儒家的“仁爱”与墨家的“兼 爱” 学生姓名 XXXXXX 专 业 XXXXXXXX 层 次 XXXXXX 批 次 XXX 学 号 XXXXXXXXXXXXX 学习中心 XXXXXXXXXXXXXXXX XXXX 年XX 月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 论文编号:

摘要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百家争鸣。而儒家和墨家却能一跃而起,成为百家中的两大显学,其成功的原因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儒家的仁爱思想是一种自然思维,强调以血缘为纽带,具有现实性;墨家的兼爱思想则是彻底地社会化的,要求人与人之间不分亲疏地彼此相爱相利,具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不过,儒家的仁爱思想和墨家的兼爱思想并非决然对立,而是互相通达的。儒家的仁爱和墨家的兼爱都肯定人与人之间应当相爱,但儒墨两家学说也有区别。孔子的仁爱是推己及人,由亲及疏,由近及远的有等差的爱。墨子则反对儒家的”爱有差等”说,强调爱无差别等级,主张不分远近亲疏厚薄的平等的爱。二者的爱的来源、其顺序都是有区别的。本文旨对儒墨两家的思想的核心即儒家的“仁爱”与墨家的“兼爱思想,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其区别,分析其成因。希望能够吸取其精髓,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关键字:儒家仁爱墨家兼爱

目录 1爱上有差距的 (1) 2 爱的根源不同 (3) 3爱的顺序不同 (4) 4爱的对象不同 (4) 5儒家“仁爱”是“尚礼”和谐,墨家“兼爱”是“尚义”和谐 (5) 6爱的范围不同 (6) 7二者的缺陷不同 (7) 参考文献 (9)

比较儒家的“仁爱”与墨家的“兼爱”

摘要 先秦时代,思想极为活跃,各种学派著书立说,展开争鸣,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家与墨家。墨家“兼爱”观与儒家的“仁爱”观影响深远。本文着力探讨两种关于爱的观念的异同。 关键词:兼爱仁爱墨子孔子

目录 1墨子“兼爱”观与儒家的“仁爱”观的的主要内容 (3) 2墨家“兼爱”观与儒家“仁爱”观的共性 (3) 3墨子“兼爱”观与儒家的“仁爱”观的区别 (5) 参考文献 (8)

1墨子“兼爱”观与儒家的“仁爱”观的的主要内容 墨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墨子提出的“兼相爱、交相利、非攻、节用”等思想,构成了墨家学说的核心。其中,“兼爱”是其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如穿珠之线,贯穿“非攻”、“天志”、“明鬼”、“节用”等思想。亦如梁启超《墨子学案》所言:“墨学所标纲领,虽说十条,其实只从一个基本观念出来,就是‘兼爱’”。关于“兼爱”,甚至曾批评墨子“无父”、“禽兽”的孟子亦言:“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墨家思想的精义在于“兼爱”,“兼爱”是墨家的重要理论思想,而“兼爱”思想的核心内容则是“兼”。 墨子倡导“兼爱”不是停留在空泛的说教上,而是要解决实际问题,要着眼于实利。“兼爱”论的提出,其普遍性、彻底性、平等性的特性,迅速吸引世人的眼光,取得社会的广泛认同,一时蔚为风潮。 孔子的仁学观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价值。孔子关于“仁”的观念,发端于西周时期的人本思想。孔子吸收了西周时期“德”的观念发展形成的诸多成果,用“仁”概括了“德目”的众多内容,将“仁”的观念系统化,铸造起以“仁”为核心的哲学范畴——即“仁学观”,成为儒学和中华民族伦理道德的根本观念导向。“仁”,即“爱人”,这是一种博大的同情心和爱心,它既是一种生命的相互感通,是人、我、群、己之间的普通联系与相互关照,又是一种主体内在的意识自觉,是可以自己决定的道德自律和价值追求。 2墨家“兼爱”观与儒家“仁爱”观的共性 首先,墨子“兼爱”观与儒家“仁爱”观的本质都是“爱人”。“兼爱”指人类整体之爱。从时间、空间而言,爱是没有时空限制,无论是对大区域、小区域的人,或是此方、他方之人,亦或是过去、现在、未来世的人,皆应平等的对待,爱他人如爱自己,彼此相爱,不分彼此。由此可知,墨家的兼爱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无有过去、现在、未来之分,无有此方、他方之别,为对全人类的普遍之爱。儒家之“仁爱”以“仁”为先,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彼此相爱的伦理关系。“仁爱”建立在“亲亲”血缘关系基础之上,认为只有在爱有差等的前提下,才谈得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其次,墨子“兼爱”观与儒家“仁爱”观的基础都是“平等”。墨子的“兼爱”观在层次上有无差别之意。墨子批评儒家“亲亲有术、尊贵有等”的差等之爱,主张

墨家尚同思想和儒家大同思想的比较

墨家尚同思想和儒家大同思想的比较姓名:何标班级:机械二班学号:120108448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墨家和儒家这两家到底是干什么的,然后我们才能对他们的思想进行比较。 墨家是代表平民阶层的,他们的主张是兼爱,尚贤,非攻。他们尚同,是指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稳定和谐。体现了平民阶层渴望和平的愿望,比较务实。墨家的主导思想是:兼爱和非攻。兼爱就是海纳百川,各种行为,各个阶层的人都吸收接纳,其成员的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的特点。 儒家是代表奴隶主阶级的,他们主张恢复周朝礼制,并向往远古的尧舜禹时代的社会秩序,他们的大同思想是尧舜禹时代的社会秩序的再现,是一种理想,其本质是敬天、守礼、核心思想是“仁”。要老百姓遵守礼法,属于精英治国,符合统治者的要求这种统一单纯的思想更好控制。 墨家的尚同思想是什么呢? 墨家的尚同思想就是要统一人民思想的精神压迫。与儒家和而不同的思想可谓相差十万八千里。并且,墨家也不主张平等,墨家认为手足之亲应该比妻儿之亲地位更高。墨家认为通过选贤来分配政治上的不平等,可是墨家从来没说过这个贤是由人民来选的,选天下之贤者以为天子。可是由谁来选?没有主语。因此不能说墨家有民主思想。相反,孟子思想中的民主因素反而要比墨家多的多。孟子认为天子的合法性要经过民意的检验,并且天子不能将天下予人,而是天与之,民与之。 此外,墨家政治思想最大的弱点,在于没有规定对于那些不合格天子有什么措施,墨家天真的认为,只要通过举贤,就能选择出贤能的君主,这种选出来的君主不会犯错,不会行不义之道,在权力集中之后,天子也不会受到腐化。因此,全天下人民只要效法天子就够了。墨家的天子就是一个红太阳,是绝对正确,永远不会犯错的。 另外,墨家的思想根基是一种功利主义,兼爱的伦理原则也是建立在功利主义基础之上的,因此,认为为了长远的利益牺牲眼前的利益,为了社会的利益牺牲个人的利益,对于墨家来说,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墨家的伦理思想是一种极端的目的主义伦理学,认为为了正当的目的可以不用考虑手段。 儒家的大同思想是什么呢?

儒家仁爱思想与墨家兼爱思想的异同

儒家xx思想与墨家兼爱思想的异同 先秦诸子时代,是我国历史上文人人格相对独立,思想最为活跃的时代,也是一个异彩纷呈、硕果累累、学术上最为辉煌灿烂的时代,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在当时涌现出的许多思想主张互不相同的学派中影响最大的两个,一个为孔子开创的儒家、一个为墨子开创的墨家。《韩非子·显学》记载: “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从孔子和墨子的思想内容上来看,二者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爱”,墨子的核心思想是“兼爱”,虽然两者都强调“爱”,但这个爱却也有着许多不同之处。要分析这两个爱的异同,我们就先来看看仁爱和兼爱的具体内容。 孔子关于仁的论述很多,其中比较全面的论述是与颜渊的一段对话,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人由己,而由仁呼哉?”颜渊进一步追问具体条目,孔子说: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在这里首先说明仁的基本性质和内容,这就是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礼的规范,一旦能做到这点,天下的人都会认为他做到仁了。 孔子所说的仁的基本性质是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礼的规范,其特点是突出强调了从政治的角度理解仁,即只有恢复礼制、巩固礼所制定的政治秩序的行为才能做到仁。对于统治者,孔子鼓吹所谓的“使民”、“利民”、“安民”、“教民”等等,其实质是强调统治者只有这样全面驾驭人民,才可以稳定地长期地巩固贵族的统治秩序,也只有这样,才算是达到了仁的标准。孔子也正是从这个角度来说: “君子而不仁者有矣?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这就是说贵族才有仁这个品德,而被统治的奴隶和其他劳动人民根本谈不上这个品德。

从“兼”“别”之分论墨家与儒家思想之差异

从“兼”“别”之分论墨家与儒家思想之差异 摘要本文将通过对墨家主要思想内核的“兼相爱”、“尚同”、“尚贤”论述以及与儒家思想核心的“仁爱”观的比较,探索墨家学说的思想内涵及当代意义。墨家学说作为先秦显学之一,其提出的很多政治和伦理道德学说在当时及现今社会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兼相爱仁爱尚贤尚同儒墨之辨 墨学作为与儒学并立的先秦两大显学,与儒学有着一样深刻的思想内涵,以及具有难能可贵的现实意义。 “墨家者流,盖出清庙之守。”由此可见,墨家一派的起源和儒家一样与礼仪有一定的关系。还有在《汉书?艺文志》)记载“墨子之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淮南子?要略》)。因此我们儒墨可以说是同源异流的。下面主要从墨家的“尚同”“尚贤”“兼爱”核心内容来简单阐述墨家的思想概况、儒墨之分、及墨家学说的当代意义。 一、以“尚同”“尚贤”“兼爱”为核心的公共功利主义思想 我在论述墨家思想之时之所以要在定义功利主义之时 前面加一个“公共”限定,其实是为了我们把墨家的功利主义思想与我们一般意义上所谓的功利主义混淆起来。墨家功利主义不是西方所谓那种以个人的最大幸福为出发点的功

利主义而是一种始终把集体公共利益最为最高出发点的功利主义。它实现利益的道路与西方所说的功利主义是完全相反的两条道路,前者实现利益是有个人到集体而墨家是由集体到个人。它的提出完全是由于墨家所处的时代环境:社会动荡民众疾苦。墨子认为出现这些状况的原因是社会成员之间“不相爱”,人人自私自利,损人利己。因此,只要人们“兼相爱”,天下就会得到治理,而达到人人“交相利”的社会。 墨家的最终理想是要达到“君臣父子皆能慈孝”的“天下之至道”,现实操作层面有两条路可以走,就是“尚贤”和“尚同”之路。墨子认为“尚贤”是为政之本,要使国家富足安定就要使国之贤良之士富足、显贵,尊重他们,这样国家贤良之士就会多起来。而“尚同”更多地是在国家意识形态和教化方面来说,《尚同》三篇的核心就是国家要有一个统一的道德十分评判标准,这样人民思想才能统一,天下得到治理。这里墨家的“尚贤”虽然讲的人才选拔,选用贤能之士,但其侧重和思想内涵是跟儒家不同的。“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墨子?尚贤上》)“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墨子?尚贤上》)及“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墨子?尚贤上》)这里体现了墨子选择贤士跟儒家不同侧重于个人品德和个人出身,墨家在乎的是“能”,即“事能”,墨家更看重贤能之士的才能而非品德,当然墨家也重视品德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