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华东师大中国哲学历年考博试题

华东师大中国哲学历年考博试题

华东师大中国哲学历年考博试题
华东师大中国哲学历年考博试题

2011年

一、名词解释(30 分):

道法自然

老子对道的性质的概括。《老子》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河上公注:“道性自然无所法也。”意谓道对外无所法,以自己自然而然的存在为法。王弼则注曰:“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所违也。”谓道以自然为法则。兼爱

墨子看来:“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兼爱上》)一旦做到了“兼爱”,就会出现一个“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谋愚”的合理的、公正的理想社会。(见《兼爱中》)墨子提倡的“兼相爱”是以“交相利”作为基础的,也是以“交相利”为具体内容的。因为“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兼爱中》),人人相爱相利,社会上相互残杀争夺的现象就自然消灭,也就达到了天下太平的大治局面。墨家兼爱无差等,儒家仁爱有差等。

一念三千

天台宗之佛学思想。一念即一念心,三千即三千世界,总括一切法之谓。三千世界即一切现象皆存在于一念心之中,皆为同一真如本心之显现,所以说“一念三千”。

天台宗之观法,观一念之心而具三千诸法也。一心三观,北齐慧文禅师于中论发之。一念三千,天台大师于法华经发之。三千者,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境界为界,据由圆融之妙理。此十界互具十界,则相乘而为百界,百界一一有性,相,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十如之义,则相乘而为千如,此千如各有众生,国土,五阴三世间之别,则相乘而为三千世间。于是一切之法尽矣。止观五上曰:“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种世间,百法界即具三千种世间,此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己,介尔有心,即具三千。”止观五曰:“问一念具十法界,为作念具?为任运具?答:诸性自尔,非作所成。如一微尘,具十方分。”

理一分殊

这个命题起源于对张载《西铭》篇的理解。

张载在《西铭》中根据人和万物都是气的聚合,从而认为,民众都是我的同胞,万物都是我的朋友。程颐的弟子杨时因此认为,这里有墨子“兼爱”思想的嫌疑。程颐回答说,张载和墨子不同,张并不主张兼爱,这里只是“理一分殊”。即理是一个,比如都是忠孝仁义,但由于各人的地位不同,所以他们只能执行各自的职能,如作为臣子应当尽忠,作为儿子应当尽孝等等。朱熹一方面继承了程氏的这个主张,另一方面又将这个命题发展为一般和个别的普遍关系。

依气的聚散学说,人和万物都是气的凝聚,气中的理也都是相同的,那么,人和万物的理应该都是一样的。气中之理,在聚合为人或事物时,气是被分割开了,理是否也有个分割的问题呢?朱熹认为,不是的,理没有分割的问题。每个具体物中的理和气中那个普遍的理,是完全一样的,就像江河湖海所有水中的月亮和天上的月亮没有差别一样。

朱熹融合了佛教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和月印万川的思想,把理一分殊作为其理一元论哲学的重要命题。

俱分进化

中国近代思想家章太炎提出的关于社会历史进化的理论。认为在社会的进化过程中,善和恶、苦和乐是"双方并进"的。1906年章太炎在《民报》第七号发表的《俱分进化论》一文,比较集中地阐述了这一理论。他说:社会的进化,"若以道德言,则善亦进化,恶亦进

化;若以生计言,则乐亦进化,苦亦进化。双方并进,如影之随形,如罔两之逐景"。对于这种"俱分进化"的原因,他企图用佛教唯识宗的理论去解释,认为由于"熏习",使得人所禀赋的阿赖耶识中的种子染上了善、恶的性质,因而人的行为便有善有恶。就人性来说,既好真、善、美,也有好胜心。这样,反映在社会历史的进化中,就出现了善和恶"双方并进"的情况。

新理学

《新理学》系冯友兰著,系其“贞元六书”之一,反映了作者新的理学思想体系。作者强调本书是“接着”宋明以后理学而不是“照着”宋明以后理学所讲的,故称之为“新理学”。《新理学》以程朱理学为依据,同时参以西方的哲学思想,特别是“新实在论”的主要理论,构筑了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程朱理学将宇宙分为形而上与形而下两部分,《新理学》也持如是观,并将前者称为“真际”、“理”,后者称为“实际”、“事”。作者认为,经验中的事物作为“实际”是存在的,但“实际”又是以“真际”为本体的。理是第一性的,事物是第二性的,“理世界在逻辑上先于实际底世界”。其理论与程朱理学的“理在事先”之说是一脉相承的。

三、论述题(40 分)

1.试分析庄子的“齐物”思想。

《齐物论》是《庄子》中的篇目之一。“齐物论”包含齐物与齐论两个意思。庄子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的品性和感情,看起来是千差万别,归根结底却又是齐一的,这就是“齐物”。庄子还认为人们的各种看法和观点,看起来也是千差万别的,但世间万物既是齐一的,言论归根结底也应是齐一的,没有所谓是非和不同,这就是“齐论”。

2.论王夫之的人性理论与人格学说。

言性必从气上说。王夫之认为“气”是万物的本源,“天地之产,皆精微茂美之气所成。”言性也必须从此着眼,他说:“盖言心、言性、言天,俱必在气上说。若无气处则俱无也。”气为万物之母,人性也是气化流行的产物,因此王夫之又说:“气之化而人生焉,人生而性成焉。由气化而后理之实著,则道之名亦因以立。是理惟可以言性,而不可加诸天也审矣。就气化之流行于天壤各有其当然者曰道,就气化之成于人身实有其当然者曰性。”这里就明确指出了“性”为“气化”所然。

性者生理。人性既为气化所致,那么人性到底是什么呢?王夫之以为“性”是一物之为一物而区别于他物的一种特质,如他说:“凡物皆太和絪蕴之气所成,有质则有性,有性则有德。草木鸟兽非无性无德,而质与人殊,则性亦殊,德亦殊尔。”所谓“质与人殊”,实即人性即人之为人的一种内在确定性。故王夫之又说:“人则有天道(命--自注),而抑有人道(性--自注);去天道远而人道始持权也。”王夫之以为,人因其有“人道”,故殊别于万物,也优越于万物,“若人之异于禽兽,则自性而形,自道而器,极乎精微,莫非异者。”

由此性一元论观点,王夫之不同意程、朱分性为气质、天命之性。他说:“离理于气而二之,则以生归气而性归理,因以谓初生有命,既生而命息;初生受性,既生则但受气而不复受性,其亦胶固而不达于天人之际矣。”又说:“志于仁而无恶,安有恶之所从生而别为一本哉。”夫之这里不仅揭露了人性二元说的“不达天人之际”,而且也坚决反对“别理为一本”的把“恶”全推给气质之性。

2009年

一、名词解释(30 分)

《天下》

《庄子·杂篇·天下》,庄子后学所做

https://www.doczj.com/doc/1112921676.html,/v5968734.htm?ch=ch.bk.innerlink

《中庸》

《中庸》是《礼记》的篇目之一,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相传为战国时孔子之孙子思所作。宋代朱熹将其与《大学》、《论语》、《孟子》并称“四书”。“中庸”主张处理事情不偏不倚,认为过犹不及,是儒家核心观念之一。全书集中讲述性情与封建道德修养,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至诚无息”,将“诚”看作是世界的本体,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知方法。

《中庸》通篇都在告诫我们要至诚至性,率性而为,行乎当行,止乎当止,并且不厌其烦地列举各种例子,感情充沛地赞美“圣人之道”。书中“上不怨天,下不尤人”,“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等成为习见的成语,足见本篇有丰富的思想内容。

《不真空论》

《不真空论》是僧肇的代表作之一。僧肇是中国东晋著名的佛教学者、僧人,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的得意门生,罗什门下“四圣”或“十哲”之一,被称为“法门龙象”、“解空第一”。《不真空论》阐述的对象是“有”、“无”即“色”、“空”问题。僧肇认为,一切存在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是无自性的虚妄假相,虚妄即不真,不真故空。空亦非无有一物,而是相有性空。谈有谈空都是各执一偏,实际上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非有非无,亦有亦无。

《不真空论》讨论世界的存在问题,其主要论点是说一切人和事物都生灭无常,缘会则生,缘了则灭,所以都是虚幻的不真实的,所谓“不真空”即是说世界不真实故空。但事物的现象还是存在的,不过是假有而已。《物不迁论》讨论世界的运动问题,它认为事物的流转变化是假象,其本质是不动的,过去的事物只存在于过去,现在的事物只存在于现在,“故曰静而非动”,“不迁”就是不动。它只肯定事物变化的间断性而否定其连续性。以上两篇是对当时佛学理论讨论的总结。

太虚即气

《正蒙·太和篇第一》:“气之聚散于太虚,犹冰凝释于水,知太虚即气,则无无。故圣人语性与天道之极,尽于参伍之神变易而已。诸子浅妄,有有无之分,非穷理之学也。”

“太虚即气”的宇宙本体论。张载认为世界统一于气,气聚则形成万物,气散则形成“太虚”,万物和“太虚”是气存在的不同形式。“太虚”和万物只是“气”这一物质实体的不同形态。万物的产生和消亡,只不过是气的聚散,即由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而已,这就有力地论证了世界上只有物质气的存在,根本不存在什么“虚无”的本体,从而明确肯定了世界的物质性及其统一性。然后又指出太虚、气和万物的关系。太虚是气散的状态,也是气的“本体”,即本来的、原始的状态;气聚而为万物,仍不改变气的本质;物散而为太虚,恢复了气的本来状态。所以,太虚、气、万物从本质上讲完全是一回事,它们之间只是聚散关系,可以说是本一而形殊。气凝聚为万物的时候,人可以观察得到,气散复归于太虚时,就不能为人所看到了。凝聚的气和分散的气,同是气的不同形态,所以,看得见的东西固然是有,看不见的东西也不能说它是无,它只是微而不显罢了。以这种“太虚即气”的基本观点为依据,张载还对“天”、“道”、“性”、“心”诸概念、范畴进行了解说。认为天是散而未聚的太虚之气,道是气的运动变化,性是太虚之气的本性与具体的物或人所禀之气的结合,心是人的本性与知觉作用的结合。

《訄书》

章炳麟(章太炎)著。学术论文集。本集取名《訄书》(訄音qiú,逼迫),意谓书中所论及的都是为匡时救国被迫非说不可的问题。

此书概括了章炳麟早年的政治社会思想,在当时影响颇大。在内容上涉及的学术领域很广泛,对中国古代各时期、各流派的学术思想、语言文学、历史、哲学、社会风俗、民族、政治、经济、法学等都有论述。其中《天论》、《公言》、《原学》、《原人》、《原变》、《订实知》、《通谶》等篇,依据近代自然科学一些新成果,较集中地阐述了他当时的哲学观点,包括唯物主义反映论、以进化论为依据的自然观,以及对有神论的揭露和批判等。重订本《訄书》在政治观点上批判了维新派,宣传民主革命,号召推翻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对当时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天地境界

冯友兰在《贞元六书》之《新原人》中提出的,人生方面表现为四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这四种境界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境界高低完全取决于觉解程度的深浅,标志着人格完善的程度。他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还不是一个理想的人,还有比道德境界更高的境界。这个境界冯友兰称之为天地境界。天地境界是冯友兰境界说的真正用意之所在,也是其哲学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哲学观的依据

三、论述题(40 分)

1.试析先秦儒家道论的异同

2.试论王夫之的历史观

理势相成的历史观。具体说来,他认为社会历史发展总是后代超越前代,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趋势。他依据“理依于气”、“气无非理”的自然观,把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客观存在称之为“势”,把历史发展中的规律性称之为“理”。理势辩证统一,天地之间没有固定不变的“理”,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势”。“理”有顺逆,势有可行不可行的问题。正因为“顺理”,即可行,能行而成“势”;反之,正因为“势”已形成,就应该遵循这个势而行,这是“合理”,所以是“理势相成”,也可统称“天”,是一种民之天,天律见于人事。理势相成则立足现实,经世致用。

2008年

一、简要解释如下概念或命题:(40 分)

1.转识成智;

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阿赖耶识共八识。破除“人我执”和“法我执”。

“有分别是识,无分别是智;识属染,智属净;染有生死,智无诸佛”,智即空慧,空慧境界如六祖云:“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转识成智:谓转八识成四智(三身四智)。众生的识以分别为主,分别即虚妄分别,去除虚妄分别,即是净智。

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别名“识”。第八识能够含藏种子和种子现行互熏,是心;第七识执我,是思量;前六识对境是了别,此中前五识缘境是粗了别,第六识缘境由外到内,为细了别,第六识分五俱意识,散位意识,独头意识。五俱意识与前五识同时俱起;散位意识未接触外境亦可随时生起;独头意识就是无中生有的幻想。末那识以思量为主;阿赖耶识以受熏和执持(种子、根身器界)为主。总的来说,识都是虚妄分别,具染污性。

2.解蔽;

蔽,蒙蔽;解蔽,即克服蒙蔽,全面认识事物。本篇是荀子阐述认识论思想的重要文章。作者指出,人认识问题的最大毛病是不全面,“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不能全面认识问题就会受殃,反之则有福。治国的关键在于了解和掌握真理(即“道”)。人必须靠心才能认识真理,因为心是人形神的主宰,它能做到空灵、专一、不乱、即“虚壹而静”。能做到虚壹而静,则能明察秋毫,万物无不毕现于目前,当然也就认识了“道”(知道)。文中提出“人生

而有知”的观点,即人生来就有认识问题的能力。”虚壹而静”的观点在哲学史上影响甚大。荀子认为,能够透彻了解一类事物的事理就很好了,所以智者专一从事一种工作,而君子则致力于道。了解事物要做到自信、静定、清晰,否则就无法判断事物的是非真伪。

3.齐物论;

《齐物论》是庄子的又一代表篇目。“齐物论”包含齐物与齐论两个意思。庄子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的品性和感情,看起来是千差万别,归根结底却又是齐一的,这就是“齐物”。庄子还认为人们的各种看法和观点,看起来也是千差万别的,但世间万物既是齐一的,言论归根结底也应是齐一的,没有所谓是非和不同,这就是“齐论”。“齐物”和“齐论”合在一起便是本篇的主旨。

4.一念三千;

天台宗之佛学思想。一念即一念心,三千即三千世界,总括一切法之谓。三千世界即一切现象皆存在于一念心之中,皆为同一真如本心之显现,所以说“一念三千”。

5.道统说

韩愈提出反对佛道两教的思想武器,实际上是建立儒家的传承系统。其内容就是孔孟的仁义道德,不同于佛、道,表达了积极的入世原则,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因而称韩愈称儒家道德是“天下之公言也”,对宋儒影响很大。

6.新唯识论;

熊十力既继承又改造了佛教中的唯识宗,在本体论方面,接受了唯识宗的“万法唯识”思想,认为“识”或“本心”乃宇宙之本体、万化之根源。同时,在对唯识宗的阿赖耶识和种子说的层层破斥基础上,熊十力建立了自己“体用不二”的本体论,并由此出发建构了独具创意的“翕辟成变”的宇宙论和“性量分殊”的认识论。三者合乎逻辑地构成了熊十力“新唯识论”哲学思想体系的理论框架。

7.论衡;

《论衡》一书为东汉王充(27-97年)所作,大约作成于汉章帝元和三年(86年),现存文章有85篇(其中的《招致》仅存篇目,实存84篇)。该书被称为“疾虚妄古之实论,讥世俗汉之异书。”

东汉时代,儒家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占支配地位,但与春秋战国时期所不同的是儒家学说打上了神秘主义的色彩,掺进了谶纬学说,使儒学变成了"儒术"。而其集大成者并作为“国宪”和经典的是皇帝钦定的《白虎通义》。王充写作《论衡》一书,就是针对这种儒术和神秘主义的谶纬说进行批判。《论衡》细说微论,解释世俗之疑,辨照是非之理,即以“实”为根据,疾虚妄之言。“衡”字本义是天平,《论衡》就是评定当时言论的价值的天平。它的目的是“冀悟迷惑之心,使知虚实之分”(《论衡·对作》篇)。

《论衡》书中所描述的宇宙观,是一种自然主义的宇宙观:“天地合气,物偶自生也”,“及其成与不熟,偶自然也”(《论衡·物势》篇)。所以,这种宇宙观只能是人能利用自然,辅助“自然之化”,但终究不得不听命于自然力的支配。

8.三表法

《墨子·非命上》:“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谓言有三表也。”墨子提出的检验言论与认识是非的标准。表,指法、仪;三表即三条标准。墨子认为,人们的言论与认识是非必须有一个客观的标准来衡量,以历史经验判断言论事非;以广大民众的直接感性经验为是非依据;以言论和认识的实际效果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是中国哲学史上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检验真理的标准,带有浓厚的

经验论色彩,并以之论证天志和鬼神的存在。

9.六经皆史;

谓《易》《书》《诗》《礼》《乐》《春秋》六经皆为中国古代史书的一种主张。

明王世贞对此有较详论述,他在《艺苑卮言》中提出:“天地间无非史而已。三皇之世,若泯若没;五帝之世,若存若亡。噫!史其可以已耶?六经,史之言理者也。”并具体区分六经各文体,有的是“史之正文”,有的是“史之变文”,有的是“史之用”,有的是“史之实”,有的是“史之华”。

“六经皆史”之说,大有人在。隋王通曾说:“昔圣人述史三焉。其述书也,帝王之制备矣,故索然而皆获,其述诗也,兴衰之由显,故究焉而皆得,其述春秋也,邪正之迹明,故考焉而皆当。此三者,同出于史,而不可杂也,故圣人分焉。”以后又有宋陈傅良、元郝经、明宋濂、王守仁诸家,王世贞以后,又有明李贽的《经史相为表里说》,清袁枚在《随园随笔》也提出“六经自有史耳”。

清代章学诚在《文史通义·内篇·易教上》也提出:“六经皆史也。”他认为六经乃夏﹑商﹑周典章政教的历史记录﹐并非圣人为垂教立言而作。他提出“六经皆史”﹑“六经皆器”等命题,反对“离器言道”。

近人龚自珍﹑章炳麟等亦倡此说,参见龚自珍《古史钩沉论二》、章炳麟《国故论衡·原经》。

10.所与是客观的呈现

所与是其呈现的主观性和客观实在的外物或外物的一部分的统一。金岳霖认为, 所与是知识对象的基本材料。所谓所与就是正觉的呈现, 所与中有内容, 所与的内容是呈现, 所与既然是呈现, 就有主观与客观的分别。

金岳霖认为, 所与是客观的呈现, 客观的呈现不是个体观, 而是类观。官觉者类型同正常的官能者是同一的。因此所与是客观的呈现,也就是正常官能者所得到的呈现,当然也就是正觉的呈现。个体官能者的呈现是主观的私的呈现, 因而不是所与。无论主观也好, 客观也好, 呈现总是有观的。而有观的呈现就有自己认为如何如何。因此, 所与作为客观的呈现( 即内容) 就有与客观实在相对的主观成分, 其主观成分主要是指官觉经验或意像图案。

所与的内容是主观的, 那么它有无客观实在性呢? 金岳霖强调指出, 所与是具有客观实在

性的, 这是因为所与就是外物或外物的一部分。不仅如此, 他还以外在关系说作为所与中有外物的坚实可靠的理论前提。外在关系说是西方现代哲学家罗素和摩尔针对新黑格尔主义者布拉德雷的内在关系说提出来的。根据内在关系说, 处在内在关系的任何关系者由于受到其它关系者的影响, 便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人们要认识一个事物, 必须认识与之相关的一切事物, 因而认识具体的、部分的真理就根本达不到。由此可见, 如果坚持内在关系说, 人的知识根本不可能, 即使可能, 知识的对象在知识中和不在知识中就完全不一样, 从而人的知识就不是外在客观对象的知识。

金岳霖说: 如果我们坚持内在关系论, 我们所知道的决不是事物底本来面目。因此, 他运用西方哲学史上的外在关系论作为捍卫他的实在主义知识论中有外物的思想武器。他认为, 在关系集合中, 各个关系者与以前所处的关系虽不一样, 但各个关系者的性质并未发生变化, 只是关系上的影响。在金岳霖看来, 官觉者与外物的关系也可以是这样的外在关系, 因为一官觉者对一外物的呈现, 虽然要受到官觉者特殊的影响, 但这特殊的影响可是官觉者代表的官觉类( 正常的官能者) 的影响, 这样的影响不改变外物的性质, 即官觉对外物的呈现中可以有客观的呈现, 这就是所与; 所与又是外物或外物的一部分, 因而所与中有

客观实在的外物。既然所与是客观的呈现, 呈现具有主观内容, 而所与又是外物或外物的

一部分, 因此所与就是主观内容和客观实在的外物的统一

二、回答下列问题:(60 分)

1.先秦时代儒法之间关于“王霸之争”和“力命之辩”的述评。

2.你如何看待与西方哲学相比中国古代哲学认识论所具有的特点?

3.中国近代哲学革命中的“群己之辨”述评。

2007年

一、解释题:(40 分)

1.理有固然,势无必至

金岳霖哲学中富有特色的一个命题。

在讨论因果联系是否靠得住时, 金岳霖主张把这一问题分成两个部分: 一是A——B (表示因果联系的命题) 本身的问题, 这里他区分了“必然”与“固然”阐述了“理有固然”这一命,题;二是A——B的现实化问题,这里他论证了“势无必至”这一命题。因此,“理有固然,势无必至”经典性地表述了金岳霖对因果关系的可靠性以及现实化的看法。

2.心斋

心斋,谓摒除杂念,使心境虚静纯一。中国战国时期庄子的哲学用语。《庄子·人间世》有寓言说:颜回向孔子请教游说专横独断的卫国国君的方法,孔子叫他先做到“心斋”,并指出这不是祭祀之斋,而是精神上的斋戒。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3.不真空论(略)

4.天地境界(略)

5.解蔽(略)

6.大乘起信论

全书分因缘分、立义分、解释分、修行信心分和劝修利益分五部分,把大乘如来藏思想和唯识说结合为一;阐明“一心”、“二门”、“三大”的佛教理论和“四信”、“五行”的修持方法。一心,即如来藏心。万法源出于此,包摄一切世间法和出世间法。二门,指心真如门(清净)和心生灭门(污染)。心真如门有离言、依言两种;心生灭门分流转、还灭二门。三大,谓体大、相大、用大。“体”即本体,又名真如,于中一切法平等,不增不减;“相”即形相,又名如来藏,具有无量善性功德;“用”即功用,谓由此产生一切善因善果,为修证菩提妙觉之所由。四信,指相信根本真如和佛、法、僧三宝。五行,即修持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止观五种德行。

中心思想为论证“如来藏”(真如)与世界万物的关系和劝人信奉大乘佛教。认为如来藏由生灭心转,实则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世界万有都是“如来藏”的显现,因而提出“真如缘起”说。劝导人们深信真如佛性和佛、法、僧三宝,修持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止观等,以获解脱。

7.天与地卑,山与泽平

《庄子?天下篇》所载惠施“历物十事”中关于事物相对性的命题。“卑”,比。《荀子?不苟篇》有“山渊平,天地比。”王先谦《荀子集解》言:“比,谓齐等也。”意即天与地的高低一样,山与水泽一样平。惠施以此说明高低之别,只具相对意义。惠施有“至大无外,谓之

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的命题,认为宇宙在宏观方面是至大无外的无限。从无穷的宇宙空间来看,常识所以为天地山泽的高低之分,都没有意义了。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中引李颐的话说“以地比天,则地卑于天,若宇宙之高,则天地皆卑,山与泽平矣。”或以为,天无实形,地之上空虚者都是天,所以天与地长亲比相随,没有天高地下的区别。在高山则天也高,在深渊则天也下,所以说天地等齐,无论是山还是泽,去天远近皆相似。所以说山与泽平。总之,惠施是要通过说明天地山泽高低的相对性来体理其“合同异”的思想主张的。

8.复性书

中国唐代哲学家李翱关于人性学说的论文。是他的哲学思想的主要代表作。收入《李文公集》中。全文分上、中、下 3篇。上篇论证“性”和“情”的关系,以及性和情在“圣人”和“百姓”间的区别,并自谓得儒家性命之道的真传。中篇用问答的形式,提出怎样成为圣人的修养方法。下篇强调道德修养的必要性。

《复性书》认为“人之性皆善”,“百姓之性与圣人之性弗差”。同时又认为“人之所以惑其性者,情也。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皆情之所为也。情既昏,性欺匿矣”。他主张性善情恶,认为人们由于受到七情的蒙蔽,故本性藏而不露。唯有除去情欲,善性才能恢复,并可超凡入圣。这是取名《复性书》的主要含义。李翱认为,去情复性的方法,是教人“忘嗜欲”,排除物欲的干扰,加强内心修养,以达到所谓空寂安静的”至诚“境界。《复性书》虽意在发扬《中庸》思想,反对佛教,但实际上却吸取了佛教禅宗“见性成佛”的观点,因而是融合儒佛两家思想的产物。

二、论述题:(60 分)

1.孔子开启的儒家“仁智统一”传统及其得失述评。

2.魏晋时期“言意之辨”概况。

魏晋时期,对于言意关系的问题主要有三种不同的意见:一是以荀粲为代表的言不尽意说,二是以欧阳建为代表的言尽意说,三是以王弼为代表的得意忘象(或得意忘言)说。下面具体地介绍一下这几种观点。

苟粲的言不尽意说

荀粲(209—238)是三国时期魏国人,是曹操的高参荀彧家族的成员。他崇尚道家学说,主张“言不尽意”,认为语言不能完全表达意义和思想。《论语》里曾经记载子贡的话说:“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这可以理解为他不曾听到过孔子关于人性和天道问题的议论。荀粲根据这句话得出结论:“然则六籍虽存,固圣人之糠秕”(《荀彧传》注引何劭《荀粲传》,《魏志》卷十)。“六籍”即六经,“糠秕”即糟糠,比喻粗糙的废物。他的意思是说,既然圣人没有谈论过关于人性与天道的深奥道理,那么圣人思想的精华就没有包含在儒家经典所记录的圣人言论之中,而是在经典的文字之外,所以那些保存下来的儒家经典只不过是圣人丢弃的糟粕而已。

荀粲的兄长们都是儒家学说的拥护者,因此他的观点遭到一位兄长荀俣(yǔ)的反对。荀俣认为,既然《易传》里说圣人用卦象表达自己的意思、用卦辞表达自己的话语,那么圣人的微言大义怎么不能了解呢?在他看来,经典文字体现了圣人之意,因此可以通过经典文字把握圣人之意。荀粲回答说:“盖理之微者,非物象之所举也。今称立象以尽意,此非通于意外者也;系辞焉以尽言,此非言乎系表者也。斯则象外之意,系表之言,固蕴而不出矣”(同上)。就是说,微妙的道理并不是卦象所能表达的;《易传》里说“圣人立象以尽意,系辞焉以尽言”,可是卦象所表达的并不包括它已经表达的意思之外的意思,卦辞所传达的也不包括它已经传达的语言(圣人之言)之外的语言;这样说来,卦象所表达的意思之外的意思,

以及卦辞所传达的语言之外的语言,实际上都蕴藏在圣人的心里而没有表现出来。在他看来,卦象所表达的意义并非圣人之意的全部,而只是圣人之意的一部分,经典文字所传达的言论也非圣人之言的全部,而只是圣人之言的一部分;而且圣人的精微之意和深奥之言根本就不是卦象符号和经典文字所能表达的,因此说“言不尽意”。这种言不尽意说就是他把儒家经典视为糠秕的理论根据。

荀粲的言不尽意说所强调的,是卦象符号表达意义的功能和经典文字传达语言的功能都是非常有限的,他根据这个观点把儒家经典说成是圣人遗留的糟粕,明显地表现了对儒家经典的蔑视态度。

欧阳建的言尽意说

欧阳建(267—300)是西晋时期以奢侈著称的大官僚石崇的外甥。他著有《言尽意论》一文,反对当时流行的言不尽意说,把主张言不尽意的人称为“雷同君子”,把自己称为“违众先生”,认为语言完全可以表达思想。他的言尽意论的具体观点如下:

第一,客观事物不依赖于名言,名言不能改变客观事物。他说:“形不待名而方圆已著,色不俟称而黑白已彰。然则名之于物,无施者也;言之于理,无为者电。”(《言尽意论》)就是说,形形色色的事物并不等待人们给它们冠以一定的名称就已经是那个样子,所以名称、语言对于事物及其法则(理)并不能有所改变。这里,他指出了作为认识对象的事物和作为认识手段的名言是有所不同的。

第二,名言具有表达思想、实现认识的功能。他说:“理得于心,非言不畅;物定于彼,非名不辩。言不畅志,则无以相接;名不辩物,则鉴识不显”(同上)。就是说,对事物规律的了解,只有靠语言才能表达;对客观事物的辨认,只有靠名称才能识别。语言如果不能表达思想,人和人就无法交流;名称如果不能辨别事物,人就无法获得认识。这里,他指出名言是传达思想和实现认识的工具。

第三,名言虽然是主观的,但它是根据客观事物确立的,因此名言与客观事物是一致的。他说:“非物有自然之名,理有必定之称也。欲辩其实,则殊其名;欲宣其志,则立其称。名逐物而迁,言因理而变。此犹声发响应,形存影附,不得相与为二矣。”(同上)就是说,事物及其规律本身并没有什么固定的名称,只是因为人们认识事物和表达思想的需要,于是才给各种事物冠以不同的名称;名称和语言是随着事物及其规律的变化而改变的,就如同回响总是伴随声音、影子总是依附形体一样,所以名言和事物是完全一致的。

最后,因为名言与事物完全一致,所以名言完全可以表达事物。所谓“苟其不二,则言无不尽矣。”(同上)名言完全可以充分地表达人的思想意义。

欧阳建把名称、语言看做是与事物及其规律完全一致的副本,实际上也就是肯定了作为认识形式的名言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所以说他从反映论的立场肯定了名言的认识功能。但是他根据名言与事物的一致关系而断定名言可以完全表达意义(言尽意),在这个前提与结论之间却缺乏必要的过渡环节。实际上,名言与事物的关系和名言与意义的关系是两个不同的问题,根据名言与事物一致的关系,只能说名言可以如实地反映事物,而如实地反映事物的名言是否能够完全、充分地表达意义,还需要进一步的论证。

王弼的得意忘象说

上述荀粲的言不尽意说和欧阳建的言尽意说,分别代表了言意关系问题上两种极端的看法。王弼的观点与这两种看法都有不同,他一方面肯定言、象具有表达意义的功能,一方面又强调言、象只是表达意义的手段,为了不使手段妨碍目的(得意),可以把手段忘记,这就叫做“得意忘象”(得意忘言)。他说:卦象是表达意义的,语言(卦辞)是说明卦象的;能够充分表达意义的只有卦象,可以完全说明卦象的只有语言;语言是从卦象而来,因而可以

根据语言观察卦象,卦象是从意义产生,因而可以按照卦象理解意义;意义就是靠着卦象而表现,卦象就是靠着语言而显露;所以语言是用以说明卦象的手段,把握了卦象就可以忘掉语言,卦象是用以寄托意义的工具,理解了意义就可以忽略卦象;这就好比蹄是用来捉兔的,捉到了兔子就可以忘掉蹄,筌是用来捕鱼的,捕到了鱼儿就可以抛开筌;这样说来,语言就是用以把握卦象的蹄,卦象就是用以理解意义的筌;因此,如果停留在语言上面,那就没有把握卦象,固执于卦象上面,那就没有理解意义;卦象是从意义产生的,可是却固执于卦象,那么所固执的就不是从属于意义的卦象了;语言是由卦象而来的,可是却固执于语言,那么所固执的也不是从属于卦象的语言了;这样说来,忘掉了卦象才是把握了意义,抛开了语言才是理解了卦象;把握意义就在于忘记卦象,理解卦象就在于忘记语言;因此,确立卦象以便表达意义,而卦象是可以忘却的,重叠各爻以便表达思想,而各爻也是可以忘却的(参见《周易略例·明象》)。

概要地说,他的说法包括以下几层含义:(1)卦象可以表达意义,语言可以说明卦象,也就是说言、象、意之间具有一致的关系;(2)言是明象的手段,象是尽意的工具,也就是说言、象、意虽有一致的关系,但是还有不同的一面,即一个是手段,一个是目的;(3)固执于言、象,就会妨碍达到目的,也就是说目的高于手段,把握目的比把握手段更为重要;(4)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也就是说目的真正实现乃在于抛开手段、不受手段的束缚。

3.宋明理学家“道问学”与“尊德性”的争论述评。

华东师范大学2004数学分析试题

华东师范大学2004数学分析试题

华东师范大学2004数学分析 一、(30分)计算题。 1、求 2 1 20)2 (cos lim x x x x -→ 2、若)), sin(arctan 2ln x x e y x +=-求' y . 3、求 ?--dx x xe x 2)1(. 4、求幂级数∑∞ =1 n n nx 的和函数)(x f . 5、 L 为过 ) 0,0(O 和 )0,2 (π A 的曲线 ) 0(sin >=a x a y ,求 ?+++L dy y dx y x . )2()(3 xdx a x da dy x a y cos sin ,sin === 6、求曲面积分??++S zdxdy dydz z x )2(,其中) 10(,22 ≤≤+=z y x z , 取上侧. . 二、(30分)判断题(正确的证明,错误的举出反例) 1、若},,2,1,{ =n x n 是互不相等的非无穷大数列,则} {n x 至少存在一个聚点). ,(0 +∞-∞∈x 2、若)(x f 在),(b a 上连续有界,则)(x f 在),(b a 上一致连 续. 3、若 ) (x f , ) (x g 在] 1,0[上可积,则 ∑?=∞→=-n i n dx x g x f n i g n i f n 1 10)()()1()(1lim .

4、若∑∞=1n n a 收敛,则∑∞ =1 2n n a 收敛. 5、若在 2 R 上定义的函数 ) ,(y x f 存在偏导数 ),(y x f x ,) ,(y x f y 且),(y x f x , ) ,(y x f y 在(0,0)上连续,则),(y x f 在 (0,0)上可微. 6、),(y x f 在2 R 上连续,} ) ()(|),{(),(22 2 r y y x x y x y x D r ≤-+-= 若??=>??r D dxdy y x f r y x ,0),(,0),,(0 0 则.),(,0),(2 R y x y x f ∈= 三、(15分)函数)(x f 在).,(+∞-∞上连续,且,)(lim A x f x =∞ → 求证:)(x f 在).,(+∞-∞上有最大值或最小值。 四、(15分)求证不等式:]. 1,0[,122∈+≥x x x 五、设) (x f n , ,2,1=n 在],[b a 上连续,且) (x f n 在],[b a 上一致 收敛于 ) (x f .若 ] ,[b a x ∈?, )(>x f .求证: , 0,>?δN 使 ],[b a x ∈?, N n >,. )(δ>x f n 六、(15分)设}{n a 满足(1); ,2,1,1000 ++=≤≤k k n a a n k (2)级数∑∞ =1 n n a 收敛. 求证:0 lim =∞ →n n na . 七、(15分)若函数)(x f 在),1[+∞上一致连续,求证: x x f )(在),1[+∞上有界. 八、(15分)设),,(),,,(),,,(z y x R z y x Q z y x P 在3 R 有连续偏导数,而且对以任意点) ,(00, 0z y x 为中心,以任意正数r 为半径的上半球面, ,)()()(:02202020z z r z z y y x x S r ≥=-+-+-

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系各研究所导师招生意向表

2012年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系各研究所导师招生意向表

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系教授研究方向 姓名职 称 研究领域 办公 室 电话E-mail 王能终 身 教 授 计算机网络协议、计算机网络安全、数字 移动通信系统的用户设备测试技术 信息 楼601 室 54345146 顾君忠终 身 教 授 多媒体技术,远程教育技术,CSCW及其应 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分布计算环境;计 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SCW):高级系 统设计与综合,分布计算与普及计算 信息 楼603 室 54345147 吕岳教 授 模式识别,图像处理,人工智能,信息检 索,数据挖掘,人工神经网络,计算机视 觉,数据压缩,生物信息学 信息 楼621 室 54345115 张卫教 授 计算机网络组播协议和技术、计算机网络 管理、网络协议的一致性测试、网络教育 技术 信息 楼615 室 54345165 李志斌教 授 符号计算软件及其应用、非线性数学物理 信息 楼611 室 54345145 杨宗源教 授 软件工程、工具及环境:形式化、面向对 象、组件、中间件、分布计算、过程管理、 测试与度量、语言处理 信息 楼613 室 54345109 顾国庆教 授 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图像处理,模式识 别和人工智能;复杂系统的计算机模拟研 究:原胞自动机和交通流模型的研究,复 杂流体的理论 信息 楼603 室 54535183 张桂戌教 授 软件设计方法与技术、图像处理理论与方 法 信息 楼330 室 54345108 gxzhang@https://www.doczj.com/doc/1112921676.html, 王紫模式识别、人工智能、生物特征识别信息(617)

华东师大GIS历年真题(无答案整理版)

华东师范大学1999年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拓扑结构 2.游程长度编码 3.TIN 4.缓冲区分析 5.专家系统 二问答题 1.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GIS)与MIS、CAD的区别与联系。 2.空间数据的输入法。(此题可能有问题,一直找不到答案,不过2000年后没考过,请见谅) 3. DEM的应用。 4.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GIS)与RS、GPS结合的方法与意义。 5.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发展趋势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试题 出售答案QQ1029455741 ,全网第一份独家资料 验证信息: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手扶跟踪数字化 2.坐标转换

3.Arc/node Arc(弧段) 4.DTM/DEM 5.虚拟现实 二问答题 1.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精度与误差来源。 2. 四叉树编码方法。 2.空间数据内插方法。 4.现要建一个工厂去也管理地理信息系统,要求系统具有如下功能: 1) 根据工厂企业属性数据库中的地址在电子地图上进行空间定位。 2) 可以选定道路或河流,对道路或河流两侧某一范围内的工厂企业进行统计分析。问如何建立系统并实现上述功能,可以设计哪些查询方法? 5.数字地球的概念及其潜在的应用。

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数据采集 2.空间数据结构 3.ARC/INFO 4.栅格数据压缩编码 5.屏幕跟踪矢量化 二问答题 1.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精度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并解释。 2.叙述产生数字高程模型(DEM)的方法。 3.叙述栅格数据取值方法。 4.一个伐木公司获准在某一个区域砍伐树木,为防止水土流失,许可证规定不得在河流沿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哲学历年真题

华东师大1998年中国哲学硕士试题 一、 名词解释(30分) 1、忠恕 2、兼爱 3、坐忘 4、万法唯识 5、德性之知 6、俱分进化 二、标点、今译并分析下列短文(20分) 物之所在道则在焉物有止道无止也非知道者不能该物非知物者不能至道道虽广大理备事足而终归之于物不使散流 三、论述题(任选两题,50分) 1、简析《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 2、试论朱熹的格物致知说; 3、略论严复的天演哲学。 华东师大1999年中国哲学硕士试题 一、简释以下概念(30分) 1、复性说 2、化性起伪 3、俱分进化论 4、四分说 5、白马非马 6、坐忘 二、 标点、今译并简要评点(30分) 1、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2、 人之道天之道也天之道人不可以之为道者也语相天人之大业则必举而归之于圣人乃其弗能相天与则任天而已矣鱼之游泳禽之翔集皆其任天者也人弗敢以圣人自尸抑岂曰同禽鱼之化哉?……夫天与之目力必竭而后明焉天与之耳力必竭而后聪焉天与之心思必竭而后睿焉天与之正气必竭而后强以贞焉可竭者天也竭之者人也

三、 回答下列问题 1、 孔子贵“仁”,墨子贵“兼”,请对这两种学说加以比较。(10分)2、 试评析胡适“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方法论。(15分) 3、 、中国古代哲学“力命之争”的大致线索是怎样的?(15分) 华东师大2000年中国哲学硕士试题 一、解释下列名词术语(30分) 1、忠恕 2、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3、得意忘象 4、变化气质 5、能必副其所 二、简答(40分) 1、简论王充“疾虚妄”的批判精神及其哲学意义。 2、述范缜对形神关系的基本论述并作简要评论。 3、析朱熹“理一分殊”说的内容及其思维特征。 4、析章太炎“竞争出智慧”的认识论意义。 三、论析题(30分) 论析康有为“公羊三世说”进化论的内容、特征及其意义。 华东师大2001年中国哲学硕士试题 一、名词解释 1、三表 2、离坚白 3、形质神用 4、顿悟 5、理一分殊 6、实测内籀 二、简析题(30分) 1、简析孟子的性善说。 2、简析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说。 四、 论述题(40分) 1、 试论《老子》哲学中的道。 2、

诠释学的经典与经典诠释学_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潘德荣先生访谈_潘德荣

诠释学的经典与经典诠释学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潘德荣先生访谈 潘德荣孙义文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上海200241) 中图分类号:B08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637(2012)02-0037-05 潘德荣(1951—),德国鲁尔大学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二级教授,瑞士Lu-zern大学客座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系主任、博士后流动站负责人,华东师范大学诠释学研究所所长。长期以来从事西方哲学与诠释学的教学与研究,对诠释学的方法论原则及其本体论基础有深入的探讨,近年来开始关注中国诠释传统的构建问题。 孙义文(1981—),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中西哲学比较。 一、诠释学在中国 孙义文:潘老师,您好!我粗略地统计了一下,从2008年到2010年,明确以“诠释”、“解释”、“释义”作为文章标题的期刊论文每年都超过3000篇,每年又有30多位不同专业的博士所写的毕业论文标题中用这些词语,其中竟然还有很多是自然科学的。甚至,我们去搜索引擎上搜索词语“诠释”,可以得到超过一亿的相关结果;在日常生活中,“诠释”已经成为一个日常用语,有关诠释的学问成为一门显学。但我们也看到很多人以不同的方式甚至是任意、荒诞地解说文本,特别是一些经典著作,并用“从诠释学的角度来看,我们总是以不同的方式理解”这样的话语作为自己回应批评的武器。这种随意性解说不免最终走向相对主义,您认为诠释学是否应该为此负责? 潘德荣:我认为造成如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人们片面地以为“诠释学”只有海德格尔、伽达默尔这一条进路,而没有认识西方诠释学的整体。这个局面在一定程度上要由我们这些诠释学理论的翻译者和研究者负责。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大陆学者开始引介西方诠释学,当时没有引起国人注意。直到1983年李幼蒸先生在《现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述》(续集)上发表介绍伽达默尔、利科尔的文章,同年又在《哲学译丛》发表了美国诠释学家帕尔默《诠释学》的部分译文,学界才开始关注诠释学。之后的30年间,诠释学研究逐渐升温:诠释学领域内的帕尔默、施莱特尔、海德格尔、奎因、伽达默尔、利科尔、哈贝马斯等人的相关论文和部分著作被相继翻译。在90年代,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阿佩尔的《哲学的转变》、哈贝马斯的《认识与兴趣》等等译著相继问世。这些译著有助于学界更好地把握西方诠释学本身的内涵。 按照帕尔默的说法,诠释学领域有三部经典:Joachim Wach 的《理解》(Das Verstehen,1926)、贝蒂的《作为精神科学方法论的普遍解释理论》(Allgemeine Auslegungslehre als Methodik der Geisteswissenschaften,原文为意大利文,发表于1955年,德译本发表于1967年)和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1960)。其中只有《真理与方法》出版了中译本。我们知道,《真理与方法》是本体论向度的诠释学,而其他两部则是方法论向度的诠释学,这两部著作,在国内学界少有人问津。其实,在西方、特别是在德国理论界,本体论的诠释学并非是诠释学研究的主流,相反地,方法论传统的诠释学倒是受到了更为广泛的重视。至于我们忽略诠释学方法论的原因何在?这倒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反思的问题。 综观诠释学史,我们特别偏爱的是诠释学的本体论转向。伽达默尔的诠释理念对我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强调的是理解的意义之生成性、主体性,以为不同的理解之间无对、错之分,而只是理解方式上的差异。这种观念确实是诠释学的,但并不是诠释学的全部。 事实上,我们已经“误解”了作为整体的现代西方诠释学,以为当代诠释学就是海德格尔、伽达默尔一脉的本体论诠释学,而方法论诠释学是被本体论诠释学所超越的、扬弃了的、没有生命力的旧有传统,因而只具有思想史的价值。 形成这种误解的原因,是本体论诠释学以其新颖的诠释观念强烈地冲击了人文科学各学科的传统观念,推动了一元理性向多元理性、从传统的本体论向生存论的本体论、从现代性向后现代性的转化,而淹没了诠释学的方法论诉求。 孙义文:由此可见,外来思想资源的引入,最初与翻译家们的工作密不可分,从某种意义上说,翻译者们主导了我们对外来思想资源的利用。对于许多只能或较多依赖译本的研究者以及我们这些正在努力学习哲学的学生们来说,后续的研究工作就会受制于译者们的工作兴趣。这30多年中国的西方诠释学研究也一定受到这期间翻译作品的影响吧? 潘德荣:是的。迄今30年的西方诠释学在中国的研究首先是从对于西方诠释学著作的译介开始的,可以按十年一段分为三个时期,在时间上体现了对于诠释学引入进程中首先浅层次关注面,然后深层次关注点,最后深层次关注面,特别是在近几年国内诠释学界加深了对诠释学内各学派的理解与认识,更多地从各学派的论著原文出发,更加注重对西方诠释学本身的

华东师大中国哲学历年考博试题

2011年 一、名词解释(30 分): 道法自然 老子对道的性质的概括。《老子》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河上公注:“道性自然无所法也。”意谓道对外无所法,以自己自然而然的存在为法。王弼则注曰:“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所违也。”谓道以自然为法则。 兼爱 墨子看来:“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兼爱上》)一旦做到了“兼爱”,就会出现一个“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谋愚”的合理的、公正的理想社会。(见《兼爱中》)墨子提倡的“兼相爱”是以“交相利”作为基础的,也是以“交相利”为具体内容的。因为“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兼爱中》),人人相爱相利,社会上相互残杀争夺的现象就自然消灭,也就达到了天下太平的大治局面。 墨家兼爱无差等,儒家仁爱有差等。 一念三千 天台宗之佛学思想。一念即一念心,三千即三千世界,总括一切法之谓。三千世界即一切现象皆存在于一念心之中,皆为同一真如本心之显现,所以说“一念三千”。 天台宗之观法,观一念之心而具三千诸法也。一心三观,北齐慧文禅师于中论发之。一念三千,天台大师于法华经发之。三千者,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境界为界,据由圆融之妙理。此十界互具十界,则相乘而为百界,百界一一有性,相,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十如之义,则相乘而为千如,此千如各有众生,国土,五阴三世间之别,则相乘而为三千世间。于是一切之法尽矣。止观五上曰:“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种世间,百法界即具三千种世间,此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己,介尔有心,即具三千。”止观五曰:“问一念具十法界,为作念具?为任运具?答:诸性自尔,非作所成。如一微尘,具十方分。” 理一分殊 这个命题起源于对张载《西铭》篇的理解。 张载在《西铭》中根据人和万物都是气的聚合,从而认为,民众都是我的同胞,万物都是我的朋友。程颐的弟子杨时因此认为,这里有墨子“兼爱”思想的嫌疑。程颐回

华东师大数学分析答案

第四章 函数的连续性 第一 连续性概念 1.按定义证明下列函数在其定义域内连续: (1) x x f 1 )(= ; (2)x x f =)(。 证:(1)x x f 1 )(=的定义域为 ),0()0,(+∞-∞=D ,当D x x ∈0,时,有 001 1x x x x x x -=- 由三角不等式可得:00x x x x --≥ , 故当00x x x <-时,有 02 01 1x x x x x x x x ---≤- 对任意给的正数ε,取,010 2 0>+= x x εεδ则0x <δ,当 D x ∈ 且δ<-0x x 时, 有 ε<-= -0 011)()(x x x f x f 可见 )(x f 在0x 连续,由0x 的任意性知:)(x f 在其定义域内连续。 (2) x x f =)(的定义域为),,(+∞-∞对任何的),(0+∞-∞∈x ,由于 00x x x x -≤-,从而对任给正数ε,取εδ=,当δ<-0x x 时, 有 =-)()(0x f x f 00x x x x -≤-ε< 故 )(x f 在0x 连续,由0x 的任意性知,)(x f 在),(+∞-∞连续。 2.指出函数的间断点及类型: (1)=)(x f x x 1 + ; (2)=)(x f x x sin ; (3)=)(x f ]cos [x ; (4)=)(x f x sgn ; (5)=)(x f )sgn(cos x ; (6)=)(x f ???-为无理数为有理数x x x x ,,;(7)=)(x f ??? ? ???+∞ <<--≤≤--<<∞-+x x x x x x x 1,11 sin )1(17,7 ,71

计算机入门模拟卷A-华东师范大学

计算机入门模拟卷A-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网络教育) 《计算机入门》模拟卷(A卷)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注:答案统一做在答题纸上。 一、单选题(40分) 1..当前的计算机一般被认为是第四代计算机,它所采用的逻辑元件是__D____。 A.晶体管 B.集成电路 C.电子管 D. 大规模集成电路 2.时至今日,计算机仍采用“存储程序”原理,原理的提出者是____C___。 A.莫尔 B.比尔?盖茨 C.冯?诺依曼 D.科得( E. F.Codd) 3.衡量计算机存储能力的指标是___D___。A.字节 B.字长 C.处理速度 D.存储容量 4.在Windows 7操作系统中,将打开窗口拖动

到屏幕顶端,窗口会__C_____。 A.关闭 B.消失 C.最大化 D.最小化 5.在Windows 7操作系统中,显示3D桌面效果的快捷键是____C___。 A.“Win”+“D” B.“Win”+“P” C.“Win”+“Tab” D.“Alt”+“Tab” 6.文件的类型可以根据____C___来识别。A.文件的大小B.文件的用途 C.文件的扩展名D.文件的存放位置 7.中央处理器(CPU)可直接读写的计算机存储部件是_____A___。 A.内存 B.硬盘 C.软盘 D.外存

8. 磁盘和磁盘驱动器是微型计算机的外存储设备,可实现对信息的_____C__。 A.输入 B.输出 C.输入和输出 D.记录和过滤 9. 在Windows中,想同时改变窗口的髙度和宽度的操作是拖放____A____。 A.窗口角 B.窗口边框 C.滚动条 D.菜单栏 10. 安装程序时通常默认安装在____A______中的“Program Files”文件夹中。 A.C盘 B.D盘 C. E盘 D.F盘 11.任务栏中的“应用程序按钮”是用来___B_____。 A.打开应用程序的B.切换应用程序的 C.复制应用程序的D.删除应用程序的

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概论专业课历年试题

环境科学2000年 一、填空题(30分) 1、酸雨是指,我国酸雨组成以为主。 2、微波对生物体造成的伤害和生理影响,主要是所谓的作用的结果。 3、生物多样性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4、《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理公约》又叫公约。 5、用铬法和锰法测定的化学需氧量之间的关系为CODCr CODMn。 6、八大公害事件中,水俣病是由于引起的,骨痛病是由于引起的。 7、生态金字塔主要有、、三种类型。 8、按照处置对象及技术要求上的差异,土地填埋主要分为和两类。 二、名词解释(20分) 海岸逆温可持续发展演替环境本底值生物质能 三、问答题(50分) 1、污染物质进入海洋有哪些主要途径?试举例说明。 2、伦敦型烟雾与洛杉矶型烟雾的区别。 3、海洋污染的特点有哪些? 4、简述固体废弃物管理的"三化"。 5、计算相应于强度为120分贝的噪声的声压。 环境科学2001年 一、名词解释(15分) 温室效应富营养化酸雨噪光光化学烟雾 二、简答题(40分) 1、简述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原则。 2、简述大气污染预报的依据。 3、什么是食物链?它在难(不)降解污染物迁移中的作用如何? 4、试述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环境问题的主要特征与动力的关系? 三、论述题(45分) 1、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的"零点行动"未达到预期效果,你认为主要原因可能有哪些?(25分)

2、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0分) 环境科学2002年 一、填空题(10分) 1、《人类环境宣言》于年在市制订。 2、污水综合牌坊标准中第一类污染物包括:、、、、和。 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有六类,它们分别是:、、、、和。 4、影响空气污染的气象因素有:、、和。 5、生物多样性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二、名词解释(10分) 环境要素最小限值律环境本底值空气二次污染物"三同时" 巴塞尔公约 三、简答题(30分) 1、二次能源及其举例 2、水体的氧垂曲线和DO的变化过程 3、水体重金属的污染特点及其主要污染事件 4、从四种划分类型简介大气污染源 5、降温率与排烟类型的关系 6、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的一般方法 四、叙述题(50分) 1、叙述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主要作用 2、叙述能源利用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情况 3、叙述废水有机污染指标中BOD、COD和TOC的内涵及其应用特点 4、叙述全球变暖的原因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5、叙述臭氧层平衡被破坏的原因及其危害。 环境科学2003年 一、名词解释(30分) 环境容量生物多样性噪声级温室效应赤潮清洁生产 二、简述题(50分) 1、简述伦敦烟雾事件和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的异同点

华东师大数学分析试题

华东师大2019年数学分析试题 一、(24分)计算题: (1) 求011lim()ln(1)x x x →-+; (2) 求32cos sin 1cos x x dx x +?g (3) 设(,)z z x y =是由方程222(,)0F xyz x y z ++=所确定的可微隐函数, 试求grad z 。 二、(14分)证明: (1)11(1)n n +??+???? 为递减数列: (2) 111ln(1),1,21n n n n <+<=+????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 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三、(12分)设f(x)在[],a b 中任意两点之间都具有介质性,而且f 在(a ,b )内可导, '()f x K ≤ (K 为正常数) ,(,)x a b ∈ 证明:f 在点a 右连续,在点b 左连续。 四、(14分)设1 20(1)n n I x dx =-?,证明: 五、(12分)设S 为一旋转曲面,它由光滑曲线段

绕x 轴曲线旋转而成,试用二重积分计算曲面面积的方法,导出S 的面积公式为: 2(b a A f x π=? 六、(24分)级数问题: (1)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 “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设 sin ,01,0()x x x x f x ≠=?=??{}[]() x a,b ()()11()()n n n f x f x f x f x f x ∈? ?,求 ()(0),1,2,k f k =L (2)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 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

华东师范大学_计算机应用基础

以下不属于计算机外部设备的是_______。 A.输入设备 B.中央处理器和主存储 器 C.输出设备 D.外存储器 答案关键: B 题目 2 of 100 1.0 得分 计算机系统中运行的程序、数据及相应的文档的集合称为 ________。 A.主机 B.软件系 统 C.系统软 件 D.应用软 件 答案关键: B 题目 3 of 100 1.0 得分 以下不属于计算机软件系统的是_______。 A.程序 B.程序使用的数据 C.外存储器 D.与程序相关的文 档 答案关键: C

下面各组设备中,同时包括了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的是_____。 A.CRT, CPU、ROM B.绘图仪、鼠标器、键盘 C.鼠标器、绘图仪、光盘 D.磁带、打印机、激光印字机 答案关键: C 题目 5 of 100 1.0 得分 在微型计算机的各种设备中,既用于输入又可用于输出的设备是_____。 A.磁盘驱动 器 B.键盘 C.鼠标 D.绘图仪 答案关键: A 题目 6 of 100 1.0 得分 用语言、文字、符号、场景、图像、声音等方式表达的内容统称为______。 A.信息技 术 B.信息社 会 C.信息 D.信息处 理 答案关键: C

在下面的描述中,正确的是_____。 A.外存中的信息可直接被CPU处理 B.键盘是输入设备,显示器是输出设备 C.操作系统是一种很重要的应用软件 D.计算机中使用的汉字编码和ASCII码是相同的 答案关键: B 题目 8 of 100 1.0 得分 不可能在任务栏上的内容为________。 A.对话框窗口的图标 B.正在执行的应用程序窗口图 标 C.已打开文档窗口的图标 D.语言栏对应图标 答案关键: A 题目 9 of 100 1.0 得分 在Windows中,关于文件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文件夹是用来组织和管理文件的 B.“计算机”是一个系统文件夹 C.文件夹中可以存放驱动程序文件 D.同一文件夹中可以存放两个同名文 件 答案关键: D 题目 10 of 100 1.0 得分 Windows中可以设置、控制计算机硬件配置和修改显示属性的应用程序是________。

数学分析教案(华东师大版)上册全集1-10章

第一章实数集与函数 导言数学分析课程简介( 2 学时 ) 一、数学分析(mathematical analysis)简介: 1.背景: 从切线、面积、计算 sin、实数定义等问题引入. 32 2.极限 ( limit ) ——变量数学的基本运算: 3.数学分析的基本内容:数学分析以极限为基本思想和基本运算研究变实值函数.主要研究微分(differential)和积分(integration)两种特殊的极限运算,利用这两种运算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研究函数, 并依据这些运算引进并研究一些非初等函数. 数学分析基本上是连续函数的微积分理论. 微积运算是高等数学的基本运算. 数学分析与微积分(calculus)的区别. 二、数学分析的形成过程: 1.孕育于古希腊时期:在我国,很早就有极限思想. 纪元前三世纪, Archimedes就有了积分思想. 2.十七世纪以前是一个漫长的酝酿时期,是微积分思想的发展、成果的积累时期. 3.十七世纪下半叶到十九世纪上半叶——微积分的创建时期. 4.十九世纪上半叶到二十世纪上半叶——分析学理论的完善和重建时期: 三、数学分析课的特点: 逻辑性很强, 很细致, 很深刻; 先难后易, 是说开头四章有一定的难度, 倘能努力学懂前四章(或前四章的), 后面的学习就会容易一些; 只要在课堂上专心听讲, 一般是

可以听得懂的, 但即便能听懂, 习题还是难以顺利完成. 这是因为数学分析技巧性很强, 只了解基本的理论和方法, 不辅以相应的技巧, 是很难顺利应用理论和方法的. 论证训练是数学分析课基本的,也是重要的内容之一, 也是最难的内容之一. 一般懂得了证明后, 能把证明准确、严密、简练地用数学的语言和符号书写出来,似乎是更难的一件事. 因此, 理解证明的思维方式, 学习基本的证明方法, 掌握叙述和书写证明的一般语言和格式, 是数学分析教学贯穿始终的一项任务. 有鉴于此, 建议的学习方法是: 预习, 课堂上认真听讲, 必须记笔记, 但要注意以听 为主, 力争在课堂上能听懂七、八成. 课后不要急于完成作业, 先认真整理笔记, 补充课堂讲授中太简或跳过的推导, 阅读教科书, 学习证明或推导的叙述和书写. 基本掌握了课堂教学内容后, 再去做作业. 在学习中, 要养成多想问题的习惯. 四、课堂讲授方法: 1.关于教材及参考书:这是大学与中学教学不同的地方, 本课程主要从以下教科书中取材: [1]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编,数学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刘玉琏傅沛仁编,数学分析讲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3]谢惠民,恽自求等数学分析习题课讲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马振民,数学分析的方法与技巧选讲,兰州大学出版社,1999; [5]林源渠,方企勤数学分析解题指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本课程按[1]的逻辑顺序并在其中取材.本课程为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只介绍数学分析最基本的内容,并加强实践环节,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带星号的内容略讲或删去,相应的内容作为选修课将在数学分析选讲课开设. 3.内容多,课时紧: 大学课堂教学与中学不同的是, 这里每次课介绍的内容很多, 因此, 内容重复的次数少, 讲课只注重思想性与基本思路, 具体内容或推导, 特别是同类型或较简的推理论证及推导计算, 可能讲得很简, 留给课后的学习任务一般很重.

2000-2007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考研试题

2000-2007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考研试题 时间: 2006-03-01 23:52:30 | [<<][>>] 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教育管理学考研试题 -------------------------------------------------------------------------------- 一.概念题(每题5分,共20分) 教师合格证制度古典管理理论教育管理体制教育投资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简要分析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2、试分析科层制组织理论。 3、请列举教育管理的方法。 4、简要分析教育行政地方分权制的特点及其局限性。 5、简述巴纳德关于组织要素的理论。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评述我国教育经费的来源渠道及有效利用。 2、评述行为科学在教育管理研究中的价值。 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教育管理学考研试题 -------------------------------------------------------------------------------- 一、解释名词(每题5分,共30分) 非正式组织校本教师培训行为科学教育行政地方分权制双因素理论法约尔 二、简答题 1.简述依法治教的种种表现。(10分) 2.试论教育管理学的研究方法。(10分) 三、论述题 1.试分析教师管理的基本法律制度。(20分) 2.评述巴纳德组织沟通理论及其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30分

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教育管理学考研试题 --------------------------------------------------------------------------------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教育人事管理非程序化决策义务教育松散结合理论校本管理教育行政中央集权制西蒙组织文化 二、论述题 1.评述激励理论及其在教育管理实践中的运用(15分) 2.结合《教育法》中有关规定,论证举办学校的必要条件。(15分) 3.你认为学校组织中人际沟通行为主要有哪些障碍?如何才能在学校管理中达到有效的沟通?(30分) 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教育管理学考研试题 -------------------------------------------------------------------------------- 考试科目:教育管理学 招生专业:教育经济与管理 一、名词解释: 行政管理教育规划组织发展跳板原则松散结合理论 二、简述题: 1、法约尔管理思想之主要内容? 2、教育政策的意义何在? 3、教学管理的内容? 4、教育科研管理的主要程序? 三、综述题:

华东师范大学招生计划录取人数及招生专业目录(文科理科).doc

2019年华东师范大学招生计划录取人数及招生专业目录(文科理科) 华东师范大学招生计划录取人数及招生专业目录(文科理科) 2019年华东师范大学招生计划录取人数及招生专业目录(文科理科) 选择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考生后半生的生活方向和轨迹,很多考生因为高考填志愿时没有足够重视,要么浪费了不少分数;要么学了不喜欢的专业,在大学里感觉“痛不欲生”。 俗话说“七分考,三分报”,正是说明志愿填报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填报志愿,填报志愿时选大学应主要考虑哪些指标?其中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大学招生计划人数和招生专业。今日将带你一起了解关于华东师范大学招生计划和招生人数、华东师范大学招生专业目录等相关知识。 注:2019年华东师范大学招生专业和招生计划人数截至发稿前官方暂未公布,所以小编先整理了2018年华东师范大学的招生计划专业的信息。考生务必以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本文只作参考! 2018年华东师范大学招生计划人数和招生专业 批次招生专业招生人数本科普通批德语3本科普通批地理科学

3本科普通批地理信息科学6本科普通批电子信息类19本科普通批法学8本科普通批法语3本科普通批翻译3本科普通批工商管理(中法创新实验班)6本科普通批工商管理类18本科普通批公共管理类4本科普通批汉语国际教育6本科普通批汉语言文学6本科普通批化学9本科普通批环境科学与工程类4本科普通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2本科普通批金融学类10本科普通批历史学3本科普通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4本科普通批软件工程15本科普通批社会学类6本科普通批生态学类2本科普通批生物科学类7本科普通批数学类11本科普通批统计学类18本科普通批物理学类15本科普通批西班牙语3本科普通批新闻传播学类12本科普通批心理学类11本科普通批英语6本科普通批哲学4本科普通批政治学类8本科提前批地理科学3本科提前批俄语3本科提前批汉语言文学5本科提前批化学4本科提前批教育学类35本科提前批历史学3本科提前批日语6本科提前批生物科学2本科提前批数学与应用数学5本科提前批思想政治教育6本科提前批物理学4本科提前批学前教育7本科提前批英语5本科体育甲批体育教育10本科体育甲批体育学类15本科艺术甲批播音与主持艺术2本科艺术甲批广播电视编导3本科艺术甲批美术学类18本科艺术甲批设计学类40本科艺术甲批音乐学(音乐教育)2艺术类(校考)音乐表演(管弦乐)-艺术类(校考)音乐表演(声乐)-综合评价批德语2综合评价批地理科学2综合评价批地理信息科学5综合评价批电子信息类8综合评价批俄语2综合评价批法学5综合评价批法语3综合评价批翻译3综合评价批工商管理(中法创新实验班)4综合评价批工商管理类4华东师范大学简介华东师范大学,简称“华东师大”,位于中国上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985工程”、“211工程”,

数学分析-上册--第三版-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编

数学分析-上册--第三版-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编

数学分析 上册 第三版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 编 部分习题参考解答 P.4 习题 1.设a 为有理数,x 为无理数,证明: (1)a + x 是无理数; (2)当0≠a 时,ax 是无理数。 证明 (1)(反证)假设a + x 是有理数,则由有理数对减法的封闭性,知 x = a +x – a 是有理数。这与题设“x 为无理数”矛盾,故a + x 是无理数。 (2)假设ax 是有理数,于是a ax x =是有理数,这与题设“x 为无理数”矛盾,故ax 是无理数。 3.设R b a ∈,,证明:若对任何正数ε有ε<-||b a ,则 a = b 。 证明 由题设,对任何正数ε有0||+<-εb a ,

1 再由教材P.3 例2,可得0||≤-b a ,于是0||=-b a ,从而 a = b 。 另证 (反证)假设0||>-b a ,由实数的稠密性,存在 r 使得0||>>-r b a 。这与题设“对任何正数ε有ε<-||b a ”矛盾,于是0||=-b a ,从而 a = b 。 5.证明:对任何R x ∈有 (1)1|2||1|≥-+-x x ; (2)2|3||2||1|≥-+-+-x x x 证明 (1)|2||1||)2()1(|1-+-≤-+-=x x x x (2)因为|2||1||1||)3(2||3|2-+-≤-=--≤--x x x x x , 所以2|3||2||1|≥-+-+-x x x 6.设+ ∈R c b a ,,证明| ||| 2222c b c a b a -≤+-+ 证明 建立坐标系如图,在三角形OAC 中,OA 的长度是 2 2b a +,OC 的长度是2 2c a +, a c b ) ,(b a A ) ,(c a C x y O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2011)习题答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2011版)》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单选题:1C 2C 3B 4C 5B 6C 7C 8D 9B 10D 11A 12B 13B 14D 15A 16D 17C 18B 19D 20C 21A 22A 23C 24A 25D 多选题:1ABC 2ABCD 3ABC 4AC 5ABCD 6ABC 7BC 8ABD 9AC 10ABD 填充题:1信息 2转换为 3转换 48 5主存辅存 6层次结构高速缓存外存 772 8系统软件应用软件 9通信技术 10信道 第二章 单选题:1C 2D 3B 4A 5A 6C 7D 8C 9B 10C 11D 12D 13C 14C 15A 16B 17B 18B 19D 20C 21D 22D 23C 24C 25C 多选题:1AB 2ABC 3AC 4ABCD 5ABCD 填充题:1Peek(桌面透视) 2Snap(窗口吸附) 3家庭组 4跳转列表(Jump List) 5 + 6P 7桌面 8任务按钮(程序按钮) 9滚动鼠标滚轮 10剪贴 板 第三章 单选题:1C 2B 3D 4A 5B 6D 7B 8B 9B 10C 11C 12D 13D 14A 15D 16A 17C 18B 19D 20B 21C 22D 23D 24A 25B 多选题:1ACD 2ABC 3ABCD 4BCD 5ABC 填充题:1缩进 2 3 4文件/选项 5fx 6xlsx 7节 8日期和时间 9幻灯片母板 10隐藏幻灯片 第四章 单选题:1B 2C 3A 4A 5B 6C 7A 8B 9B 10C 11C 12A 13B 14C 15D 16C 17C 18D 19A 20C 21A 22B 23C 24D 25B 多选题:1ABD 2ACD 3ABC 4BC 5AD 填充题:1矢量法 2GIF 3有损 4声卡(音频卡) 5视频卡 6WAV 7量化 8采样频率 9大 10时间 第五章 单选题:1A 2B 3D 4C 5A 6D 7A 8A 9D 10A 11D 12B 13B 14D 15D 16A 17C 18A 19B 20D 21C 22D 23B 24C 25D 多选题:1ABCD 2BC 3AB 4ABCD 5AB 填充题:1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2网络拓扑结构传输介质介质访问控制方式3CSMA/CD(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 4用户名@主机名 5无线技术 6资 源位置 7万维网 8计算机网络 9总线型 10资源子网 第六章 单选题:1B 2D 3B 4D 5B 6A 7D 8C 9A 10C 11C 12C 13B 14D 15D 16A 17C 18D 19D 20A 21D 22D 23C 24A 25B 多选题:1ACD 2ACD 3ABC 4ABD 5ABCD 填充题:1HTML 2文本图像 3远程 4像素 5mailto: 6“文件” 7链接颜色变换图像颜色已访问链接活动链接 8行列单元格 9文件 10类 ID 标签复合 1 / 1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数学历年试题 (9)

1.Why did you choose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你为什么选择报考华东师范大学?) 2.Why did you choose XXX?(你为什么选择报考MBA专业?) 3.What would you like to be doing 3 years after graduation?(what’s your plan if you are admitted to our school? (毕业5年后,你希望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4.What has been your greatest accomplishment?(你曾取得的最大成就是什么?) 5.Describe your greatest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请描述一下你最大的优点和缺点?) 6.What have you learned from the jobs you have held?(你从以往所从事的工作中学到了哪些东西?) 7.谈谈你在学期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8.“我们的问题都问完了,请问你对我们有没有什么问题要问 准备英语面试最好先写一个自我陈述,就像中文的自我介绍一样,尽量写得详细些,包括自己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然后把它翻译成英文,流利地背下来,老师的很多提问都可以用其中的句子来回答。 一、面试程序 不同的单位对面试过程的设计会有所不同,有的单位会非常正式,有的单位则相对比较随意,但一般来说,面试可以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准备阶段主要是以一般性的社交话题进行交谈,例如主考会问类似“从宿舍到这里远不远”、“今天天气很好,是吗?”这样的问题,目的是使应聘人员能比较自然地进入面试情景之中,以便消除毕业生紧张的心情,建立一种和谐、友善的面试气氛。毕业生这时就不需要详细地对所问问题进行一一解答,可利用这个机会熟悉面试环境和考官。 第二阶段:引入阶段。社交性的话题结束后,毕业生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开始进入第二阶段,这阶段主要围绕其履历情况提出问题,给应聘者一次真正发言的机会。例如主考会问类似“请用简短的语言介绍一下你自己”、“在大学期间所学的主要课程有哪些”、“谈谈你在学期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等问题。毕业生在面试前就应对类似的问题进行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