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采血小板采集操作规程

单采血小板采集操作规程

单采血小板采集操作规程
单采血小板采集操作规程

单采血小板采集操作规程

1、目的:

保证献血者的安全和单采血小板的采集质量。

2、范围:

适用于单采血小板的采集。

3、职责:

3.1由具有相应资质并经岗位培训合格的医护人员或经培训合格的卫生技

术人员承担。

3.2负责采集血小板,血小板质量符合《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

3.3负责对献血者的全程护理和献血反应的处理。

4、操作步骤:

4.1机采室工作人员接到献血办的机采血小板通知后,献血者的接待实行首

问负责制,欢迎献血者参加献血。

4.1.1请献血者出示有效身份证件,严格核对献血者身份证件,在计算机系

统献血管理界面查询既往献血记录及体检记录有无淘汰项目。

4.1.2严格遵照《献血者健康征询和体检操作规程》进行单采血小板者的健

康征询和体检。

4.1.3体检合格后留取献血者2ml、5ml血样交与检验人员,用于血常规和

输血传播性疾病检测。离心血样标本后观察血浆上清有无乳糜浑浊,如上清清亮透明,则符合采集要求。

4.1.4血常规检测:记录血常规检测的结果,针对血常规不合格的和初检合格的献血者进行反馈。初检结果不合格的,交专人进行统一反馈。对初检

程序合格的献血者,核对无偿机采献血登记表和血常规检测报告。血常规检测合格要求:红细胞压积0.36~0.45,PLT≥170×109/L,无其他异常情况。

4.2开始开集前给予献血者葡萄糖酸钙口服液20ml—30ml口服。

4.3管道安装见《MCS+血细胞分离机管道安装操作规程》。

4.4实施采集步骤:

4.4.1预冲耗材完成后操作人员再次核对献血者信息,根据该献血者献血参数

和采集要求设置献血参数和目标产量,需修改的献血者信息:性别、身高、体重、采前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压积、目标产量2.5ELL(单份)、采集血浆量10 ml、记录采后血小板的数值,献血参数和目标产量可在采集过程中进行适当的调整。

4.4.2扎袖带,之后按“CUFF”键,使袖带充气。

4.4.3静脉穿刺根据《血液采集操作规程》中的静脉穿刺部分执行,严格进行

穿刺消毒,消毒面积不小于6 cm×8 cm。作用1~3 min 。宜消毒2~3遍。对手臂卫生状况不佳者建议在消毒穿刺前进行手臂清洗。

4.4.4血液标本留取:穿刺见回血后打开穿刺针后部的止流夹和留样袋止流

夹,血液流至留样袋内10--15 ml后关闭留样袋止流夹。可用做血液检测标本。夹闭留样袋夹子,保持针头位置稳定,血流通畅,即可用胶布固定针头位置,用创可贴覆盖保护针眼,胶布固定,按开始键采集按Draw进行整个循环采集流程。

4.4.5献血码的粘贴:再次进行献血核对无误后将41号献血码粘贴与血小

板收集袋条形码的下方居中。43号献血码粘贴于绿色管线上,45号

献血码粘贴于黄色管线上,47号献血码粘贴于复式泵上方。46号献

血码粘贴于血小板留样交质管科用于产品抽检。44号献血码粘贴于

全血留样袋上。42号献血码粘贴于献血证。

4.4.6记录循环血量。整个循环采集流程完成后,结束蜂鸣声会响起。

4.5完成采集后步骤及产品处理:

4.5.1完成采集后,关闭采集针处止流夹,夹闭血小板、血浆袋管路的止流

夹贴上消毒棉球,拔出针头,用绷带压迫止血,嘱20分钟后不出血

取下绷带。为献血者解开袖带。

4.5.2关机,将耗材从机器上卸下。排出产品袋(血小板5天贮存袋)中的气

体,留样,用热合机在距离储存袋15-20厘米处热合产品袋、留样袋

管路密封。

4.5.3单采结束再次对血液标本和《地区中心血站无偿献血登记表》上的献

血条形码、血型进行核对无误后交血库,放置血小板震荡保存箱内,双方交接签字。

4.5.4单采不顺利时,应对不合格的血液制品进行报废处理并填写《不合格

品报告单》。耗材的报废写明报废原因,须经两人审核。

4.5.5发放献血证纪念品,向献血者讲解献血后注意事项及间隔时间等,向

献血者表示感谢。

4.5.6献血场所的废弃物应按《医疗废物管理程序》分类收集、包装、标识

交后勤人员,双方签字。

4.5.7按《机采信息管理标准操作规程》录入献血者信息。

4.5.8血小板贮存和交接根据《血液贮存、运输及交接操作规程》执行。4.5.9做好相关记录。

5、单采过程中意外情况的处理:

5.1献血者精神过度紧张,献血前缺乏休息,空腹献血小板,常引起面色苍

白,恶心、呕吐,首先应暂停运行,口服葡萄糖,并作适当精神疏导,待精神缓解,症状减轻后,征得献血员同意后方可继续采血。开始启动分离机时应降低全血流速,当无不良反应后再提高到正常速度。

5.2 枸橼酸盐中毒反应:一般不会出现此反应,但有的献血员对枸橼酸盐

过敏或是操作者失误使抗凝剂流速过快,会引起献血者出现轻度的枸

橼酸盐中毒反应,如:畏寒、口唇发麻、肢体麻木、烦躁不安等。应

给予口服葡萄糖或葡酸钙口服液,使上述症状减轻直至消失。

6注意事项

6.1机采开始前和机采过程中均应向献血者解释机采的原理、血小板的用途、

机采的间隔期及捐献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

6.2机采前先询问献血者是否空腹,有无过量饮酒及或进食过于油腻的食品,

睡眠是否充足。

6.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穿刺不顺利或血流不畅时,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

措施及时纠正。

6.4上机前要严格检查一次性耗材是否密闭,有无破损、漏液、过期、抗凝剂

是否澄清和足量,有无变色,如有问题不得使用。

6.5如出现献血反应,应针对情况进行处理,并登记《地区中心血站无偿献血

登记表》,于当天和次日对献血者进行随访。

6.6每天一次清洁外表面和献血者压力检测器、清洁气泡检测器、光学感知

器。每年由厂家工程师进行校验一次。

7.特殊故障处理见操作说明书。

8.附捐献血小板者健康要求:

8.1符合捐献全血的标准。

8.2男性大于55kg、体重女性大于50kg。

8.3捐献过200-400ml全血两次或两次以上。

8.4两手肘部血管要充盈、粗大,易于进针,肘部无抽血的新鲜针眼。

8.572小时内服用过阿斯匹林或含阿斯匹林药物者应暂缓单采,延期一周。

8.6两次捐献单采血小板间隔不少于一个月,距上次捐献全血间隔不少于3

个月。

8.7单采前两餐不能过多摄入油腻食物,应吃些馒头、面包、白粥、米饭、

素菜等。

8.8单采前一天应注意休息,不能熬夜、饮酒、高强度运动。

8.9血常规正常。红细胞压积0.36~0.45,PLT≥170×109/L,血小板直方

图示血小板大小一致,无其他异常情况。

9.支持性文件

《血站基本标准》《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

10.相关记录

《地区中心血站无偿献血登记表》《血细胞分离记录》

关于新设置单采血浆有限公司的请示

关于新设置单采血浆有限公司的请示 顶效开发区卫生局: 上海莱士血液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上海莱士血制品有限公司 依法整体变更设立的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同行业中血浆综合利用率高、产品种类齐全、结构合理的领导性血液制品生产企业之一,是上海市外商投资先进技术企业及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要产品包括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人凝血因子VIII、人凝血酶原复合物、人纤维蛋白原、冻干人凝血酶、外用冻干纤维蛋白粘合剂,共7个品种23个规格。 上海莱士公司具有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和品牌优势,产品长期占据着中国血液制品消费的高端市场;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类产品出口规模一直居全国之首,出口金额和比例均逐年上升。上海莱士是国内首批通过GMP认证和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的血液制品企业,也是国内唯一采用PCR 技术对原料血浆、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病毒检测的厂家。2008年6月,上海莱士公开发行4000万股并在深圳证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02252.SZ),资金实力雄厚。2009年上海莱士经营业绩稳步提升,每股收益0.84元,每股净资产4.74元,净资产收益率18.41%。 上海莱士血液制品工艺改进、生产线技术改进和cGMP建设项目,即奉贤新厂区所建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入选上海市2009年度第

一批生物医药产业转化项目,并获得上海市科委生物医药产业转化资金支持——无偿拨款2700万元。 据卫生部医政司统计估算,目前全国血液制品所需原料血浆缺口每年达4000多吨,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血液制品的需求量呈逐年增加之势,血液制品生产用原料血浆的缺口会越来越大。 上海莱士血液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年投浆能力为500吨,而2008年投浆量约180吨,远远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因此,迫切需要建设新的单采血浆站。国家对设置单采血浆站的政策非常明确,鼓励血浆综合利用率高的企业设置单采血浆站,为此,国家卫生部重新制定了《单采血浆站管理办法》,明确了单采血浆站的设置规划、设置条件、审批程序,上海莱士血液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符合以上要求。 为保证原料血浆的供应,满足公司生产、经营及临床治疗的需要,上海莱士血液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经多次考察后认为,顶效交通发达,周边人口众多,容易发展供血浆者,单采血浆容易形成规模;顶效流行病发病率低,在顶效设置单采血浆站符合设置规划要求。鉴于上述情况,公司根据《采供血机构设置指导原则》和《贵州省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并结合对顶效进行的考察情况,特向贵局申请设置单采血浆站(顶效单采血浆有限公司),公司成立后将严格按照企业制度运行。 如能得到批准,我们将切实加强新建单采血浆站的建设与管理,利用上海莱士血液制品股份有限公司雄厚的技术力量,先进的单采血浆站管理经验和强大的资金优势,按照国际一流水平进行设计、施工

采石场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59076 采石场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采石场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爆破作业 1.有专(兼)职安全员或指定专人负责安全; 2.由持有《爆破员作业证》的爆破员作业; 3.在危险区域边界设置岗哨和标志; 4.爆破前必须有信号,危险区内人员必须撤至安全地点; 5.必须在爆破后进行现场检查,确认安全后,才能发出解除警戒信号; 二、铲装作业 1、铲车进行铲装时,禁止铲斗从车辆或人员的上方通过。

2、作业时,应注意道路的边坡稳定性。 3、铲车司机在作业过程中,必须配戴劳动防护用品。精神要高度集中,密切注意场内行人和车辆。 三、破碎作业 1、在进行破碎作业时,要严格遵守各部分设备的安全技术规程,并随时注意各部分的运行情况,以避免人身设备事故的发生。 2、进行破碎作业时,必须均匀给料,根据加工料的硬度,每隔1 至2 小时要停车检查,检查内容主要有:电动机的工作温度,轴承座或轴承箱的外表温度是否正常,各部分吊挂是否可靠,连接部分是否松动,皮带是否跑偏,防护装置是否完整牢固。 3、设备运转时,严禁装卸传动皮带和靠近设备转动部分,严禁眼睛直视破碎机内,防止物料飞溅

单采血小板采集操作规程

单采血小板采集操作规程 1、目的: 保证献血者的安全和单采血小板的采集质量。 2、范围: 适用于单采血小板的采集。 3、职责: 3.1由具有相应资质并经岗位培训合格的医护人员或经培训合格的卫生技 术人员承担。 3.2负责采集血小板,血小板质量符合《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 3.3负责对献血者的全程护理和献血反应的处理。 4、操作步骤: 4.1机采室工作人员接到献血办的机采血小板通知后,献血者的接待实行首 问负责制,欢迎献血者参加献血。 4.1.1请献血者出示有效身份证件,严格核对献血者身份证件,在计算机系 统献血管理界面查询既往献血记录及体检记录有无淘汰项目。 4.1.2严格遵照《献血者健康征询和体检操作规程》进行单采血小板者的健 康征询和体检。 4.1.3体检合格后留取献血者2ml、5ml血样交与检验人员,用于血常规和 输血传播性疾病检测。离心血样标本后观察血浆上清有无乳糜浑浊,如上清清亮透明,则符合采集要求。 4.1.4血常规检测:记录血常规检测的结果,针对血常规不合格的和初检合格的献血者进行反馈。初检结果不合格的,交专人进行统一反馈。对初检

程序合格的献血者,核对无偿机采献血登记表和血常规检测报告。血常规检测合格要求:红细胞压积0.36~0.45,PLT≥170×109/L,无其他异常情况。 4.2开始开集前给予献血者葡萄糖酸钙口服液20ml—30ml口服。 4.3管道安装见《MCS+血细胞分离机管道安装操作规程》。 4.4实施采集步骤: 4.4.1预冲耗材完成后操作人员再次核对献血者信息,根据该献血者献血参数 和采集要求设置献血参数和目标产量,需修改的献血者信息:性别、身高、体重、采前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压积、目标产量2.5ELL(单份)、采集血浆量10 ml、记录采后血小板的数值,献血参数和目标产量可在采集过程中进行适当的调整。 4.4.2扎袖带,之后按“CUFF”键,使袖带充气。 4.4.3静脉穿刺根据《血液采集操作规程》中的静脉穿刺部分执行,严格进行 穿刺消毒,消毒面积不小于6 cm×8 cm。作用1~3 min 。宜消毒2~3遍。对手臂卫生状况不佳者建议在消毒穿刺前进行手臂清洗。 4.4.4血液标本留取:穿刺见回血后打开穿刺针后部的止流夹和留样袋止流 夹,血液流至留样袋内10--15 ml后关闭留样袋止流夹。可用做血液检测标本。夹闭留样袋夹子,保持针头位置稳定,血流通畅,即可用胶布固定针头位置,用创可贴覆盖保护针眼,胶布固定,按开始键采集按Draw进行整个循环采集流程。 4.4.5献血码的粘贴:再次进行献血核对无误后将41号献血码粘贴与血小 板收集袋条形码的下方居中。43号献血码粘贴于绿色管线上,45号

单采血小板捐献者保留措施

- 155 -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Vol.9, No.35 Dec,2012 《中国医学创新》第9卷 第35期(总第245期)2012年12月 综合医学 Zongheyixue ①山东省青岛市中心血站 山东 青岛 266071通讯作者:丁喜成 单采血小板捐献者保留措施探讨 丁喜成① 王美秋① 张永征① 【摘要】 目的:保留住更多的血小板捐献者,以满足临床需求。方法: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血小板捐献者保留的效果。结果:2007-2011年2次及以上血小板捐献者人数逐年增加。结论:所采取的这些措施是有效的,是血站为临床提供充足、安全用血小板的保障。 【关键词】 血小板; 捐献者; 保留措施 doi :10.3969/j.issn.1674-4985.2012.35.101 随着医学水平的进步,临床上血小板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这给采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才能满足日益渐增的需求量,除了加大招募力度外,血小板捐献者的保留工作尤为重要。捐献者保留指将血小板捐献者保留住,使之愿意再次捐献,最终成为固定的血小板捐献者,以保证捐献队伍的稳定,这也符合从低位献血者中选择献血者的要求,也是临床安全用血的需要。现将笔者们近年来的做法报道如下。1 方法和措施 1.1 加强血站文化建设,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要想保留更多的血小板捐献者,首先从提高员工的自身素质入手,为此笔者创建了富有文化内容的服务品牌“热血真情”。使全体员工紧紧围绕服务品牌而展开工作。为了提高服务意识,还聘请有关专家进行多次企业文化讲座、礼仪培训、服务用语培训等,使整体素质、服务意识、服务水平、服务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1.2 转变观念,勇于创新 献血小板与献全血不同,血小板采集时间长,要想让捐献者愿意再次捐献,并成为固定的捐献者,服务水平要求更高,要求始终“以献血者为中心”,树立“献血者惟一”的观念,一切工作紧紧围绕献血者展开,无论是仪表、语言、行动,使捐献者有一种亲切感,使他们感受到他们得到的是尊重、微笑和赞誉,是一流的服务,只有捐献者想不到的,没有工作人员做不到的服务。倡导微笑服务,使捐献者在捐献过程中,感觉到每张微笑的笑脸在欢迎他们、在肯定他们、在赞誉他们的善举。并定期进行笑脸的评比,以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服务于献血者。 1.3 提高技术水平,用技术赢得捐献者的信赖 技术水平的高低,也是服务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为了提高技术,除了正常的业务学习和讲座外,还组织具有针对性的技能训练和比武,如单采血小板的静脉穿刺、单采血小板的管道装卸、单采血小板献血反应的处理、心肺复苏等比武,通过训练和比武,使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使献血者感受到了工作人员技术的娴熟,并且是一流的技术,赢得了捐献者的信赖。 1.4 通过沟通,拉近同捐献者的距离 在采集血小板过程中不断加强巡视,观察采集过程中的细微变化,通过简练通俗易懂而又专业的语言,耐心解答捐献者的疑问,解除捐献者的顾虑,提供一个安全、卫生、舒适的采血环境,使捐献 者感受到对他们的关怀,并使捐献者相信捐献血小板是安全的,在与工作人员的不断交流和细心关怀下完成采集,并表示愿意继续捐献。 每年举办一次血小板捐献者联谊会,通过举办这样的活动,使捐献者之间有个交流的机会,谈谈自己的感受,也拉进了工作人员同捐献者的距离,使工作人员同捐献者的交流更容易,关系更融洽,为下一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1.5 做好延伸服务,是血小板捐献者保留的重要措施 延伸服务即对捐献者进行回访,采用电话和走访的方式,对每位捐献者必须进行回访,并纳入考核。回访的内容主要包括:捐献者的感觉,捐献后的注意事项,血小板的生理恢复,对技术和服务的评价,告知下次捐献的时间,让其感受到血站对他们的关怀。对其进行适时回访,肯定他们的行为,向他们表达感谢,可以增加捐献者的自豪感,为他们再次捐献血小板注入动力。对于首次捐献者,由于对捐献环境、流程和要求不熟悉,捐献过程可能与其想象的存在差距,通过捐献后的适时回访,了解捐献者的感受、体会、意见、建议,给予恰当的解释和承诺,可增加相互间的了解[1],为再次捐献扫清障碍。适时回访,还可对捐献者捐献后的心理和行为给予指导,有利于捐献后的心理和身体的恢复,同时传达血站的关心,让每一位捐献者体会到血站服务的细致、周到,提高对血站的信任度,使他们愿意再次捐献。 1.6 定期对服务进行评估考核 对于服务血站制定了严格的三级考核制度,即班组考核、科室考核、站级考核。同时为反映考核的真实性和公正性,特聘请了第三方对服务进行测评,测评内容包括:暗访、问卷调查、电话抽查、社会监督员和献血者座谈会的形式,将测评结果综合评估后纳入考核,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献血者满意度逐年提高,捐献血小板的积极性也在不断提高。2 结果 2007-2011年捐献血小板人数统计见表1。 表1 2007-2011年捐献血小板人数统计 人2007年 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总人数20832260240227793356≥2次81691299111241397≥3次 404 489 526 596 778 3 讨论 血小板在止血和凝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主要功能

单采血浆站管理办法培训测试

单采血浆站管理办法培训测试 姓名:分数: 1、《单采血浆站管理办法》是根据()制定的。 A《献血法》 B《传染病防治法》 C《血液制品管理条例》 D《单采血浆站基本标准》 2、()可以申请登记为供血浆者。 A划定采浆区域内公民 B健康公民 C18岁到55岁健康公民 D划定采浆区域内具有当地户籍的18岁到55岁健康公民 3、()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单采血浆站的监督管理工作。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B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C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D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监督部门 4、新建单采血浆站在3年内应达到年采集量不少于() A10吨 B30吨 C50吨 D80吨 5、《单采血浆许可证》有效期为()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6、《单采血浆许可证》有效期满前(),单采血浆站应当向原发证部门申请延续。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半年 7、单采血浆站的工作人员必须每年进行一次体格检查,建立职工健康档案。()者,不得从事采集血浆、检验、消毒、供应等岗位工作。 A患有传染病 B严重皮肤感染 C体表伤口未愈 D患有传染病、严重皮肤感染和体表伤口未愈 8、下列行为,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警告,并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的是() A工作人员未取得相关岗位执业资格或者未经执业注册从事采供血浆工作的 B未使用单采血浆机械进行血浆采集的 C向与其签订质量责任书的血液制品生产单位以外的其他单位供应原料血浆的

D向医疗机构直接供应原料血浆或者擅自采集血液的 9、单采血浆站已知其采集的血浆检测结果呈阳性,仍向血液制品生产单位供应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吊销《单采血浆许可证》,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的罚款。 A1万元以下 B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 C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D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 10、《单采血浆站管理办法》自()起实行。 A2007年10月31日 B2008年1月4日 C2008年3月1日 D2009年3月1日

单采血浆站管理办法

单采血浆站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单采血浆站的监督管理,预防和控制经血液途径传播的疾病,保障供血浆者健康,保证原料血浆质量,根据《血液制品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单采血浆站是指根据地区血源资源,按照有关标准和要求并经严格审批设立,采集供应血液制品生产用原料血浆的单位。单采血浆站由血液制品生产单位设置,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单采血浆活动。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供血浆者是指提供血液制品生产 用原料血浆的人员。划定采浆区域内具有当地户籍的18岁到55岁健康公民可以申请登记为供血浆者。 第四条卫生部根据全国生产用原料血浆的需求、经济发展状况、疾病流行情况等,制定全国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卫生部《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结合本行政区域疾病流行、供血浆能力等实际情况和当地区域卫生发展规划,制定本地区的单采血浆站设置规划,并组织实施。单采血浆站设置规划应当报卫生部备案。 第五条卫生部负责全国单采血浆站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 内单采血浆站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设置审批 第六条血液制品生产单位设置单采血浆站应当符合 当地单采血浆站设置规划,并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第七条单采血浆站应当设置在县(旗)及县级市,不得与一般血站设置在同一县级行政区域内。 有地方病或者经血传播的传染病流行、高发的地区不得规划设置单采血浆站。 上一年度和本年度自愿无偿献血未能满足临床用血的 市级行政区域内不得新建单采血浆站。 第八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划定单采血浆站的采浆区域。采浆区域的选择应当保证供血浆者的数量,能满足原料血浆年采集量不少于30吨。新建单采血浆站在3年内达到年采集量不少于30吨。 第九条设置单采血浆站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符合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单采血浆站设置规划以及《单采血浆站基本标准》要求的条件; (二)具有与所采集原料血浆相适应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三)具有与所采集原料血浆相适应的场所及卫生环境;

露天采石场作业规程完整

各工种作业规程 一、爆破作业安全规程 1、实行专职爆破员制度。从事爆破工作的人员,都必须经县公安局组织的爆破安全技术知识培训,考试合格,并持有爆破员作业证。 2、执行定时爆破制度。每天进行爆破作业的时间,由采石场安全员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并报请采石场长批准。 3、爆破技术员职责:①负责爆破工程的设计、指导施工、检查质量;②负责制定爆破安全技术措施,检查实施情况;③负责制定盲炮处理的技术措施,进行技术指导;④参加爆破器材的销毁工作;⑤参加爆破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4、爆破器材管理人员职责:①负责检验、保管、发放和统计爆破器材;②对无爆破员证的人,有权拒绝发放爆破器材;③ 负责检查库区的安全情况、消防设施和防雷装置,发现不安全隐患及时处理,无力处理的要及时报告采石场长;④及时统计、报告质量有问题及过期变质失效的爆破器材;⑤参加爆破器材的销毁工作;⑥对超计划和规定量领取爆破器材的,有权拒绝发放。 5、爆破员的职责:①按爆破设计规定进行爆破作业;②安全使用爆破器材,不得乱放、遗失或转交他人,不准擅自销毁或挪作它用;③爆破后认真检查现场,发现盲炮和其它不安全情况, 及时处理或上报;④爆破结束后,剩余的爆破器材,及时交回爆破器材库,不准私自保存,不得转让他人或买卖。

6、爆破作业地点有下列情形之一时,禁止进行爆破作业:①有冒顶或边坡滑落危险;②爆破参数或施工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 ③工作面有涌水危险或炮孔、恫室温度异常;④危及设备或建筑物安全,无有效防护措施;⑤危险区边界上未设警戒;⑥通道不安全或通道阻塞,支护规格与支护说明书的规定有较大出入或工作面支护损坏;⑦山同室光线不足或无照明;⑧未严格按本规程要求做好准备工作。 7、在雷雨天、大雾天、七级以上风天、黄昏和夜晚,禁止进行爆破。在进行爆破作业过程中遇雷雨时,应立即停止爆破作业,并迅速撤离危险区。 8、装药工作必须遵守下列规定:①装药前应对炮孔、药壶进行检查、清理和验收;②爆破装药量应根据实测资料数据校核修正原设计药量,并经爆破工作领导人或爆破工程技术人员批准;③必须按计算药量装药,深孔及浅眼爆破时禁止超过规定的装药髙度;④装起爆药包、起爆药柱时,严禁投掷或冲击;⑤浅眼、深孔装药出现堵塞时,在装入雷管、起爆药柱等敏感爆破器材前,可采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处理;⑥若发现起爆药包(含雷管)没装到位被药柱埋没而不能轻微提起时,禁止拔出,应按处理盲炮的有关规定处理;⑦装药工作必须使用木制炮棍;⑧禁止烟火,禁止用明火照明;⑨遇有硝铁炸药结块时,纸装管药用手轻揉,袋装的散药应用木制锤、棒轻轻打碎后方准使用。 9、爆破警戒与信号:①在装药地点周围10米以外插上红旗, 以标志爆破危险区,并禁止无关人员进入;②现场加工导爆索,加工药包时,应在中深孔爆破区域20米以外,碉室爆破区域50 米以外的安

献血者多次单采血小板后凝血功能变化的研究

献血者多次单采血小板后凝血功能变化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3-01-18T09:19:36.217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8期供稿作者:陈玉中1 赵宏祥2 胥琳琳3 汪玲4 任素玲2 黄红亮2 [导读] D-二聚体(D-D)是交联纤维蛋白经纤溶酶作用后的终末产物,可反映体内病理性凝血与纤溶的变化 陈玉中1 赵宏祥2 胥琳琳3 汪玲4 任素玲2 黄红亮2 (1盐城市亭湖区伍佑中心卫生院江苏盐城 224041;2盐城市中心血站江苏盐城 224005) (3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盐城 224005;4连云港市中心血站江苏连云港 222005 ) 【摘要】目的探讨献血者多次单采血小板后凝血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60名自愿捐献单采血小板≧10次的献血者(每次捐献间隔期≥1个月),在末次单采血小板前抽取献血者空腹全血2ml枸橼酸钠抗凝,离心并吸取血浆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抗凝酶Ⅲ(ATⅢ)、D-二聚体的检测,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献血者多次单采血小板后,其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抗凝酶Ⅲ、D-二聚体均在正常参考范围以内。结论适量多次捐献血小板(每次捐献间隔期≥1个月),献血者凝血功能的各项指标参数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以内,无明显变化,不会引起献血者的身体伤害。 【关键词】多次单采血小板凝血功能的变化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8-0098-02 1 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09年1月~2012年2月中捐献≧10次的无偿献血者60名,年龄18-55周岁。献血者外周Plt均≧150×109/L,每次捐献间隔期≥1个月,体检合格。在末次单采血小板前抽取献血者空腹全血2ml枸橼酸钠抗凝,离心并吸取血浆,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抗凝酶Ⅲ(ATⅢ)、D-二聚体的检测,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2仪器与试剂日本Sysmex CA-7000全自动血液凝固分析仪及配套的检测试剂盒。血小板采集用美国MCS+ED血细胞分离机、Amicus血细胞分离机、Trima血细胞分离机及其配套的一次性封闭式耗材,每次采集1~2 U的机采血小板。 1.3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t检验。 2 结果(表1) 表1 60名献血者多次单采血小板后凝血功能指标检测情况 (x±s) (n=60) 统计结果表明,60名献血者多次单采血小板后凝血功能各项指标检测结果均在正常参考范围以内。凝血酶时间(TT)为 20.15±1.72,接近正常参考范围(14-21)的上限。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抗凝酶Ⅲ(ATⅢ)、D-二聚体的检测结果与正常参考均值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血液成分、血流和血管壁的改变是凝血机制紊乱的主要原因[1],单采血小板采集过程中,献血者全身血液在分离机管道中运行,采集时间长,血细胞经过离心分离,采集过程中使用ACD-A抗凝剂,多次单采血小板后献血者凝血因子也会经常丢失,这些因素是否会引起献血者凝血功能的变化,目前对此问题的研究报道较少。 本课题研究表明,多次单采血小板后献血者凝血功能各项指标(PT、INR、APTT、TT、FIB、ATⅢ、D-二聚体)检测结果均在正常参考范围以内,说明适量多次捐献血小板(每次捐献间隔期≥1个月),不会引起献血者凝血功能的明显变化,不会引起对献血者身体伤害。本课题研究发现,凝血酶时间(TT)为 20.15±1.72,接近正常参考范围(14-21)上限,笔者认为这可能是因献血者长期多次捐献血小板时,每次均要用ACD-A作为抗凝剂对全血进行抗凝,以便于血小板的分离与采集,长期的捐献可能会导致献血者体内抗凝物质增多,从而导致了TT的相对延长,但具体原因还有待进一步探讨。本研究中虽PT、INR、APTT、TT、FIB、ATⅢ、D-二聚体的检测结果与正常参考均值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从这些项目检测特点分析,并无生物学意义。 张根仓等[2]报道,对39名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者进行研究,分别测量其采集2个治疗量机采血小板前后PT、APTT、Fb、FⅤ、FⅧ、FⅨ等6个凝血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采集后Fb、FⅤ、FⅧ、FⅨ的含量较采集前降低(P<0.01),但仍在正常生理范围内;采集前后PT、APTT 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从凝血功能方面来说,捐献2个治疗量机采血小板对于献血者是安全可行的。郭兆富等[3]报道,对55例机采血小板前后4项凝血参数(PT、PTINR、APTT、TT)进行检测与比较,结果变化无显著性,认为体检符合要求的献血者,献血小板后对其凝血功能无影响。李大鹏[4]等报道,选择符合标准的献血者,以科学方法采集单个供者血小板2个治疗量,其采集前后凝血机制检测指标无显著性变化,安全系数高。本课题中研究的对象是捐献血小板达10次以上的献血者,是随机空腹取样检测,研究结论与报道一致,即捐献血小板1~2 U后并不会引起献血者凝血功能的变化。 D-二聚体(D-D)是交联纤维蛋白经纤溶酶作用后的终末产物,可反映体内病理性凝血与纤溶的变化,其血浓度升高反映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激活,是反映血栓前状态和血栓形成的分子标志物之一[5]。D-二聚体增高或阳性见于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如高凝状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肾脏疾病等,只要机体血管内有活化的血栓形成及纤维溶解活动,D-二聚体就会升高。王雅宁、崔立业[6]报道,通过成分献血(机采血小板)者与全血献血者体内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比对观察,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透视光免疫浊度法对不同年龄段的360名健康献血者进行体内血浆D-二聚体的含量测定观察,结果180名成分献血者体内D-二聚体的含量显著低于180名全血献血

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论 著·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蔡 澍,罗 均,陈彩云(广东省湛江市中心血站 524002) 【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保 证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安全与健康。方法 统计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本站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总人数和 各型献血反应人次,并就出现献血反应的诱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 206例单采血小板献血者中,发生献血反应 133例,总反应率2.14%,其中轻度献血反应108例(1.74%)、中度献血反应19例(0.31%)、重度献血反应6例 (0.10%),各类比率均逐年下降,但仍以轻度献血反应为主,枸橼酸盐中毒、心理、精神因素为献血反应的最主要诱 因。结论 献血反应与枸橼酸盐中毒、心理、精神因素密切相关。因为献血反应的产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医务人员 应具备识别特征表现应对处理的能力,同时血站应该加强献血知识宣教,从而避免献血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 血小板; 献血反应; 处理措施 DOI:10.3969/j.issn.1672-9455.2013.04.00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9455(2013)04-0396-02 Analysis on causes and processing measure for blood donation reaction of platelet donors CAI Shu,LUO Jun,CHEN Cai-yun(Blood Center of Zhanjiang City,Guangdong52400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ause for blood donation reaction on platelet donors,in order to take cor- responding measures to reduce blood donation reaction,and to insure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the platelet donors. Methods From January 2009to December 2011,the total number of platelet donors and the type of blood donation reaction were recorded,and the causes for blood donation response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Results Within the 6 206cases of platelet donors,blood donation reaction occurred in 133cases.The total response rate was 2.14%,in which there were 108cases of mild adverse reaction(1.74%),19cases of moderate blood donation reaction(0.31%), 6cases of severe blood-donation-induced reactions(0.10%).All these ratios decreased year by year,but mild blood donation reaction was still the main type of reaction.Citrate toxicity,psychological reason and spiritual reason were the major incentives to blood donation reaction.Conclusion Blood donation reac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itrate toxicity,psychological reason and spiritual reason.Since the occurrence of blood donation reaction generated is related to many factors,medical personnel should be able to recognize features of the reactions.Meanwhile blood donation knowledge propaganda should be strengthened,so as to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blood donation reaction.【Key words】 platelet; blood donation reaction; treatment measures 随着无偿献血知识的普及和成分献血的积极动员,越来越多的公众捐献成分血。单采血小板是目前成分献血主要形式之一,由于纯度高、治疗效果好、输血不良反应少等优点越来越被临床所接受[1],且临床需求量逐年增加。但采集血小板所需时间较全血采集时间长,所以献血反应容易发生。为更好开展此项工作,减少机采血小板献血反应的发生,笔者统计了本站近3年发生献血反应情况,并针对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必要的预防和处理措施,保证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身体健康,指导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科学合理献血,最大限度满足临床单采血小板的需求。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采集机采血小板献血者6 206例。健康检查皆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01机采血小板献血标准:年龄18~55岁,体质量女性大于或等于45kg、男性大于或等于50kg,献血间隔期大于4周。机采前对献血者进行外周血小板计数大于或等于150×109/L,红细胞压积(HCT)≥0.36,初筛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阴性,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40U,1周内未服用抑制血小板功能的药物。 1.2 仪器和试剂 美国血液技术公司生产的MCS+多功能血细胞采集仪(美国Haemontics公司)及专用一次性密闭耗材(REF995型),血液保存液Ⅰ抗凝剂450mL/袋(配方:枸橼酸钠22.0g/L、枸橼酸8.0g/L、葡萄糖24.5g/L)按照1∶10进行单采血小板血液循环抗凝(北京博桑特输采血器材科技开发中心生产),葡萄糖酸钙(含钙1.0g)10mL/支(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1.3 方法 1.3.1 采集方法 采集前将供血者血小板计数、性别、身高、体质量等数据输入血细胞分离机并设定程序,设置全血∶血液保存液Ⅰ的比例为10∶1。预采血小板产品:单治疗量血小板剂量为2.5×1011/L,容量为250mL左右。严格执行单采血小板操作规程,采集过程常规装机、初始化。 1.3.2 采集速度 男100~120mL/min,女80~100mL/min运行。 1.3.3 采集原理 先将抗凝血抽入一次性采集离心杯,分离成不同的成分,离心杯达到其采集容量后,血细胞采集仪自动识别所需成分,将其从离心杯排出,流入采集袋保存,其他成分回输给献血者。再抽血、分离、回输,如此循环反复进行,直至采集到所需剂量。 1.4 判定标准 轻度献血反应:主要症状为紧张焦虑呼吸心跳加快、面色苍白伴有轻度出汗、眩晕或连续呵欠及恶心呕吐,此时献血者仍有知觉。中度献血反应:渐进的轻度献血反应导 · 6 9 3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年2月第10卷第4期 Lab Med Clin,February 2013,Vol.10,No.4

最新-单采血浆站质量管理诠释 精品

单采血浆站质量管理诠释 输注血液和血液制品是现代临床医学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新的学科—输血医学。 随着对输血医学的深入研究和输血医学的快速进展,血液制品被广泛的运用到临床中。 但随着血液制品被广泛运用的同时,也可能带来诸如艾滋病、各型肝炎等通过血液传播疾病的潜在风险。 血液制品的原材料来源于单采血浆站采集的健康人血浆,所以单采血浆站在采集血浆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就直接影响着血液制品的安全。 因此国家对单采血浆站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规范单采血浆站的质量管理工作。 而且笔者认为只有对单采血浆站采用规范化的全质量管理,才能有效地保证生产用原料血浆的质量,从而确保血液制品的安全。 通过提高人的素质,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完整的全员参与的质量保证体系,对产品的全部广义质量进行管理。 1提高员工素质是质量管理工作的前提在管理工作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人,因此,只有不断提升单采血浆站员工的素质,规范化的才有可靠的前提和保障。 针对员工素质质量的提高提出了一下措施。 11要保证单采血浆站卫生技术人员资格的占职工总人数的70以上,其中中级以上卫生技术人员应占卫生技术人员人数的30以上。 对关键岗位上的的员工资质更要提出特别的要求,让单采血浆站在技术水平上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 12加强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的培训,不断地提高员工的法制意识、质量意识和业务技能,血浆站聘请专家到站培训指导或组织员工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主要培训《单采血浆站质量管理规范》、《单采血浆站基本标准》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单采血浆基本知识和单采血浆全质量管理有关知识。 通过教育和培训,有效地强化了员工的法制意识和质量意识,提高了员工的业务技能,增强了员工依法执业的自觉性,为保证血浆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13加强员工思想教育,强化质量观念树立起质量问题无小事的观念,从而

采场平撬工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35777 采场平撬工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采场平撬工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进入现场前先进行通风,进入现场后进行洒水降尘,并检查撬棍长短是否合适,有无质量问题。 2、撬浮石前,先由安全人道口由外向里从上向下详细检查,逐步处理,决不可直入深处撬毛。 3、检查和处理浮石时,必须两人处理,一人撬毛,一人照亮。在处理前应小心地观察并敲帮问顶,判断浮石大小和形状,确定站立位置和处理方法。在敲帮问顶时,人员不得站在浮石的下面。 4、撬浮石前先检查矿堆和炮孔是否有残药和盲炮,如发现残药和盲炮,在确认顶板不能掉毛,可拣出交给爆破工处理。

输注单采血小板对血液病患者提高血小板数量的作用

第21卷第1期 2013年1月 Vol.21 No.1 Jan,2013中国医学工程 China Medical Engineering 输注单采血小板对血液病患者提高血小板数量的作用 吕致斌 (永州市中心医院 南院,湖南 永州 425006) 摘要:目的 临床探讨输注单采血小板对血液病患者提高血小板数量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05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血液病患者70例,记录单采血小板输注的血小板计数与输注效果,并进行对比,判断输注的作用。结果 单采血小板输注1d后,血液病患者额定血小板数量、血小板计算均有显著提高;不同血液病患者,采用单采血小板输注的效率有所不同,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占61.3%,其他不同种白血病的输注效率存在差异。结论 单采血小板输注,在各种血液病的治疗中,可有效预防与减少出血,具有显著的作用。输注血小板,因个体情况存在差异,降低输注的重负,可提高血小板的输注效率。 关键词:血液病;输注;单采血小板;血小板数量;作用 中图分类号:R714.254 文献标识码:B 输注血小板,主要是由于血小板减少,而导致出血与预防出血。决定是否进行血小板输注时,除要计数血小板外,还应考虑患者出血情况。随着输血制品在不断完善,在治疗血液病过程中,输注单采血小板的作用日益明显[1]。笔者选取我院2005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血液病患者70例,记录单采血小板输注的血小板计数与输注效果,并进行对比,判断输注的作用,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5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血液病患者70例,经过实验室、临床检查,确诊为血液病,所有病例均有过输血史。其中男性37例,女性33例,年龄7-85岁,其中25例急性白血病,9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5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7例再生障碍性贫血,4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1.2输注指征 由本市中心血站提供血小板,一个10U治疗量,一个治疗量是每袋血悬液,月为150mL左右。输注血小板的指征:不伴有血小板的数量减少、伴有血小板数量减少、出现症状、静脉血小板小于20×109/L。在输注之前,复查患者的Rh血型、ABO血型,根据同种类的ABO血型预备好单采血小板,做主次测交,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控制好治疗量,成人每治疗量是10个单位,儿童血小板采用手工制作,大约为2u/10kg[2]。 2 结果 输注单采血小板的前后疗效比较,70例血液病换则会中,一共107次的输注次数,63次的有效输注。输注后,血小板计数与输注前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如表1所示: 表1 血小板输注前后的疗效对比 样本数 输注次数 血小板计数(×10 9 /L) Z P 输注前 70 106 11.5±8.4 -6.33 0.000输注后 70 106 37.3±26.3 不同类型的血液病患者输注单采血小板的效果,在106次输注中,有效输注次数为63次,患者明显好转或者停止出血,血小板数量同输注之前对比,具有显著性的上升,并可保持一定时间。单采血小板输注1d后,血液病患者额定血小板数量、血小板计算均有显著提高;不同血液病患者,采用单采血小板输注的效率有所不同,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占61.3%,其他不同种白血病的输注效率存在差异。如表2、3所示: 表2 不同类型血液病患者输注血小板的效果对比 疾病名称 n 输注次数 有效输注 有效率%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15 27 16 57.68%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10 29 18 60.6%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5 26 13 49.8%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9 8 7 87.5%再生障碍性贫血 7 10 7 69.7%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4 6 2 33.67%合计 70 106 63 61.3% 疾病名称 n 输前血小板数 输后血小板数 回升率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15 17.4±11.4 45±15 37.3±17.1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10 16.4±8.4 58±13 41.1±16.0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5 19.8±12.7 52±19 50.4±18.7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9 17.3±11.3 62±18 61.6±20.0再生障碍性贫血 7 18.7±11.2 64±20 63.2±19.6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4 18.3±10.5 59±15 54.3±17.4合计 70 17.4±11.1 54±14 48.8±13.7 3 讨论 单采血小板是用血液成分单采机采集来自一个献血者的血小板,含有的血小板数量至少在2.5×1011以上。每份单采血小板约相当于8-10袋常规浓缩血小板的总量。单采血小板储存在一个专门的保存袋中,以便增加血小板储存时与气体交换的表面积。储存温度20-24℃,振荡保存24h-5d(根据所用保存液的不同)。与浓缩血小板比较,单采血小板最大的优点是相对安全,受血者只需要接受一个献血者的血小板即可达到治疗量,可以降低发生HLA同种免疫反应和输血传染病的风险几率[3]。 临床出血程度、血小板数直接决定是否进行血小板输注的重要参考依据,而对血小板疗效的判断,主要依靠经过输注后,血小板的计数提高幅度与血小板的回收率。本文只对血小板数量进行研究。在本组实验中,70例患者给予单采 收稿日期:2012-11-14 临床研究 ? ?表3 输注血小板前后的血小板计算对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