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一轮复习 必修1 2.3 常见天气系统
- 格式:ppt
- 大小:1.10 MB
- 文档页数:58
第4讲常见的天气系统【考情解读】1.理解冷、暖气团和冷、暖锋的概念,掌握其成因、分布、运动变化规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2.理解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的气压分布和气流运动特征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3.应用锋面、高低气压系统与天气的关系,分析一些简单的天气实例。
【重点知识梳理】一、锋面与天气1.锋面的基本特征(1)气团:图中①为暖气团,②为冷气团。
(2)锋面附近的天气状况:常伴有一系列的大风雨雪等天气。
2.锋面与天气(1)冷锋(2)暖锋(3)准静止锋3.锋面活动对我国天气的影响(1)冷锋: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的寒潮天气。
(2)暖锋:在东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活动较为频繁。
(3)准静止锋: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4.锋面种类的比较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1.基本气压场(1)高气压: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
从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为B脊线。
(2)低气压: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
从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为A槽线。
2.气旋和反气旋1.概念:近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
锋面气旋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系统。
它主要活动于温带地区,也称为温带气旋。
2.位置:锋面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低压槽线重合。
3.结构:北半球锋面气旋是一个逆时针(南半球为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涡旋,中心气压最低,在低压中心东侧形成暖锋,在低压中心西侧形成冷锋,冷暖锋以南是暖空气,冷暖锋以北是冷空气。
从垂直方向看,气旋高层是气流辐散区,气旋低层有气流辐合,气旋中心有气流上升。
【高频考点突破】考点一锋与天气例1、读我国某地某时段气温变化示意图,回答1~2题。
1.经过该地该时段的天气系统可能是()A.冷锋 B.暖锋C.台风D.寒潮2.该地太阳能热水器使用效果最差的日期是()A.1~4日B.5~6日C.6~7日D.7~8日【变式探究】读我国北方某城市天气情况表,回答3~4题。
3.A.1月B.4月C.7月D.10月4.这三天中,从该城市过境的天气系统是()A.台风B.副高C.冷锋D.暖锋考点二气旋、反气旋例2、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3 000米高空水平气压分布示意图,R处有一个相对于地面静止的探空气球。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常见的天气系统】考点一锋面与天气1. 气团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的空气。
根据气团的性质可分为气团和气团。
2. 锋面特征(1) 锋面是一个狭窄倾斜的过渡地带,锋面上侧一定是团,下侧为团。
(2) 锋面两侧温度、湿度、气压差异很大。
(3) 锋面附近天气变化剧烈。
3. 锋面与天气(1) 冷锋与天气过境后气压,气温降低,天气过境时常出现天气,雨区:为主过境前单一气团控制,温暖(2) 暖锋与天气过境后气温,气压,天气过境时可能形成降水或天气,雨区:主要在锋前过境前单一气团控制,低温(3) 准静止锋与天气①特点: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锋面移动幅度。
②天气:降水强度小,多形成降水。
1. 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的对比冷锋暖锋准静止锋主气冷气团强,暖气暖气团强,冷气势均力敌要区别团势力团弱团弱移动方向冷气团的移动方向暖气团的移动方向来回摆动雨区位置大部分在锋后锋前延伸到锋后很大范围雨区范围小中大图示锋图简图雨区天气特征过境前单一暖气团控制,晴朗、温暖、气压低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气压高暖气团平衡抬升或爬升,形成持续性降水过境时常出现大风、雨雪、降温等天气现象连续性降水和雾过境后天气转晴、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冷气团控制)天气转晴、气温上升、气压下降(暖气团控制)天气实例我国大多数降水天气,北方夏在我国出现得较少,大多伴随江淮地区的梅雨季节;贵阳冬半年“天无三日晴”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大风、沙暴、寒潮着气旋出现。
春秋季一般出现在江淮流域和东北地区,夏季多出现在黄河流域(1) 冷气团和暖气团都是一个相对概念,是和该气团到达地区的温度相比而言的,所以不要认为冷气团温度一定低,而暖气团温度一定高。
(2) 锋面处冷暖气团交会,暖气团上升而容易产生降水,但不一定所有的锋面处都产生降水。
当锋面上的暖气团比较干燥时,就不能形成降水。
如我国北方春季的沙尘暴天气。
2. 我国东部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1) 锋面类型①北进过程主要是暖锋,②南退过程主要是冷锋,③6月江淮流域主要是准静止锋。
《常见的天气系统》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教学设计【考纲】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课前知识梳理理解锋面、气压系统的成因、分布运动变化规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锋面系统及其天气变化”和“气旋、反气旋系统及其天气变化”典型例题的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知识整合的能力。
2.通过设置“能力提升—锋面气旋”,引导学生理解该天气系统的判读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近地面天气形势图和青岛市的天气现象理解常见天气系统静态和动态特点,逐步培养学生生活即地理的理念。
师生活动常见天气系统的识别和判读教师:这是近期某一天的天气形势图,具体哪一天先卖个关子,稍后揭晓答案。
请同学们观察该天气形势图,结合课前预习讨论图中常见的天气系统有哪些?学生:学生讨论后回答,点出台风这一特殊的气旋系统。
学生讲解绘制的锋面示意图,其他小组总结锋面的判断方法:合作探究一:【小结】锋面的判断方法·符号及锋面坡度(冷锋坡陡、暖锋坡缓)·看降水区的位置(均在冷气团一侧,锋后冷锋锋前暖锋)·冷气团运动方向(与暖气团同向冷锋,冷气团回转暖锋)教师:在图中标注出青岛的位置,请同学们讨论以下两个问题:1.此时青岛的天气特点及原因?2.几天之前青岛的天气特点及原因?学生:此时青岛受单一暖气团控制,低温晴朗,几天前青岛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青岛经历了一场冷锋过境。
教师:现在揭晓答案,这幅图是10月8日的天气形势图,下面大家快速把镜头切换到假期结束后的第一天,回想一下,天气如何?假期7天的天气又有着怎样的变化?学生:降温。
假期出现阴雨、降温天气。
教师:国庆假期恰好经历了冷锋过境,这就是俗话说的“一场秋雨一场寒”。
这也是锋面判读的另一方法。
【小结】·天气变化(根据气温、气压的变化特点)。
教师:冷锋的形成是冷气团势力较强,冷气团推着暖气团走;而暖锋的形成则恰好相反,如果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会出现什么结果呢?学生:准静止锋教师:请同学们以昆明准静止锋为例讨论中国四大准静止锋的成因是否相同?解释为什么贵阳“冬无三日晴”?学生:准静止锋的成因:冷暖气团势力相当(江淮准静止锋)、冷气团受地形的阻挡(昆明、天山、华南准静止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