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求函数值域的7类题型和16种方法

求函数值域的7类题型和16种方法

求函数值域的7类题型和16种方法

一、函数值域基本知识

1.定义:在函数()y f x =中,与自变量x 的值对应的因变量y 的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叫做函数的值域(或函数值的集合)。

2.确定函数的值域的原则

①当函数()y f x =用表格给出时,函数的值域是指表格中实数y 的集合;

②当函数()y f x =用图象给出时,函数的值域是指图象在y 轴上的投影所覆盖的实数y 的集合;

③当函数()y f x =用解析式给出时,函数的值域由函数的定义域及其对应法则唯一确定;

④当函数()y f x =由实际问题给出时,函数的值域由问题的实际意义确定。 二、常见函数的值域,这是求其他复杂函数值域的基础。

函数的值域取决于定义域和对应法则,不论采用什么方法球函数的值域均应考虑其定义域。

一般地,常见函数的值域:

1.一次函数()0y kx b k =+≠的值域为R.

2.二次函数()2

0y ax bx c a =++≠,当0a >时的值域为24,4ac b a ??

-+∞??

??

,当0a <时的值域为24,4ac b a ??

--∞ ??

?., 3.反比例函数()0k

y k x

=≠的值域为{}0y R y ∈≠. 4.指数函数()01x

y a

a a =>≠且的值域为{}0y y >.

5.对数函数()log 01a y x a a =>≠且的值域为R.

6.正,余弦函数的值域为[]1,1-,正,余切函数的值域为R. 三、求解函数值域的7种题型

题型一:一次函数()0y ax b a =+≠的值域(最值)

1、一次函数:()0y ax b a =+≠ 当其定义域为R ,其值域为R ;

2、一次函数()0y ax b a =+≠在区间[],m n 上的最值,只需分别求出()(),f m f n ,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即可。若区间的形式为(],n -∞或[),m +∞等时,需结合函数图像来确定函数的值域。

题型二:二次函数)0()(2≠++=a c bx ax x f 的值域(最值)

1、二次函数)0()(2≠++=a c bx ax x f , 当其 定义域为R 时,其值域为

()()22

4 044 04ac b y a a

ac b y a a ?-≥>???-?≤

2、二次函数)0()(2≠++=a c bx ax x f 在区间[],m n 上的值域(最值) 首先判定其对称轴2b

x a

=-与区间[],m n 的位置关系 (1)若[],2b m n a -

∈,则当0a >时,()2b

f a

-是函数的最小值,最大值为(),()f m f n 中较大者;当0a <时,()2b

f a

-是函数的最大值,最大值为(),()f m f n 中较小者。

(2)若[],2b

m n a

-

?,只需比较(),()f m f n 的大小即可决定函数的最大(小)值。 特别提醒:

①若给定区间不是闭区间,则可能得不到最大(小)值;

②若给定的区间形式是[)(]()(),,,,,,,a b a b +∞-∞+∞-∞等时,要结合图像来确函数的值域;

③当顶点横坐标是字母时,则应根据其对应区间特别是区间两端点的位置关系进行讨论。

例1:已知 ()

2

2f x x --的定义域为[)3,-+∞,则()f x 的定义域为 (],1-∞ 。

例2:已知()2

11f x x -=+,且()3,4x ∈-,则()f x 的值域为 ()1,17 。

题型三:一次分式函数的值域 1、反比例函数)0(≠=k x

k

y 的定义域为{}0x x ≠,值域为{}0y y ≠ 2、形如:cx d

y ax b

+=

+的值域:

(1)若定义域为b x R x a ??∈≠-????

时,其值域为c y R y a ??∈≠

????

(2)若[],x m n ∈时,我们把原函数变形为d by

x ay c

-=-,然后利用[],x m n ∈(即x 的

有界性),便可求出函数的值域。

例3:函数23

321

x x

y -=- 的值域为 [)1,3,3??-∞+∞ ??

? ;若[]1,2x ∈时,其值域为 11,511??

-????

。 例4:当(]3,1x ∈--时,函数1321

x

y x -=

+的值域 34,2??--????

。 (2)已知()3

12x f x x

-+=

-,且[)3,2x ∈-,则()f x 的值域为 6,5?

?-∞- ???

。 例5:函数2sin 1

3sin 2

x y x -=

+的值域为

[)1,3,5??-∞?+∞ ??? ;若3,22x ππ

??

∈???

?

,其值域为 12,23??

-????

。 题型四:二次分式函数22dx ex c y ax bx c

++=++的值域

一般情况下,都可以用判别式法求其值域。但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①检验二次项系数为零时,方程是否有解,若无解或是函数无意义,都应从值域中去掉该值;②闭区间的边界值也要考查达到该值时的x 是否存在;③分子、分母必须是既约分式。

例6:2216x x y x x +-=+-; ()21,,7?

?+∞?-∞ ??

?

例7:22

2

1x x y x +-=-; {}1y R y ∈≠ 例8:432+=x x y ; 33,44??

-????

例9:求函数()2

1

1,21

x y x x x -=∈-+∞++的值域 解:由原函数变形、整理可得:()2

2110yx y x y +-++=

求原函数在区间()1,-+∞上的值域,即求使上述方程在()1,-+∞有实数解时系数y 的取值范围

当0y =时,解得:()11,x =∈-+∞ 也就是说,0y =是原函数值域中的一个值 …① 当0y ≠时,上述方程要在区间()1,-+∞上有解,

即要满足()10f -<或0

211

2y y ≥??

-?->-??

解得:108y <≤ ……②

综合①②得:原函数的值域为:10,8??

????

题型五:形如y ax b =+ 这类题型都可以通过换元转化成二次函数在某

区间上求值域问题,然后求其值域。

例10: 求函数x x y -+=142在[]8,1x ∈-时的值域 []4,4- 题型六:分段函数的值域:

一般分别求出每一分段上函数的值域,然后将各个分段上的值域进行合并即可。如果各个分段上的函数图像都可以在同一坐标系上画出,从图像上便可很容易地得到函数的值域。 例11: 21++-=x x y [)3,+∞ 例12: 241y x x =-++ (],5-∞ 题型七:复合函数的值域

对于求复合函数的值域的方法是:首先求出该函数的定义域,然后在定义域的范围内由内层函数的值域逐层向外递推。

例13: )11y x =-≤≤ []0,2

例14:y =

50,2??

????

四、函数值域求解的十六种求法 (1)直接法(俗名分析观察法):

有的函数结构并不复杂,可以通过基本函数的值域及不等式的性质观察出函数的值域。即从自变量x 的范围出发,推出()y f x =的取值范围。或由函数的定义域结合图象,或直观观察,准确判断函数值域的方法。注意此法关键是定义域。

例1:已知函数()112

--=x y ,{}2,1,0,1-∈x ,求函数的值域。 {}1,0,3-

例2:求函数1y =的值域。 [1,)+∞

例3:求函数()1y x =≥的值域。

)

+∞

例4:求函数y =

[)1,+∞

(2)配方法:

二次函数或可转化为二次函数的函数常用此方法来还求解,但在转化的过程中要注意等价性,特别是不能改变定义域。对于形如()2

0y ax bx c a =++≠或

()()()()2

0F x a f x bf x c a =++≠????类的函数的值域问题,均可使用配方法。

例1.求函数322+--=

x x y 的值域。

分析与解答:因为0322

≥+--x x ,即13≤≤-x ,4)1(2++-=

x y ,于是:

44)1(02≤++-≤x ,20≤≤y 。

例2.求函数x

x x y 422++=在区间]4,41

[∈x 的值域。

分析与解答:由x x x y 4

22++=配方得:62242

+???? ?

?-=++=x x x x y ,

241≤≤x 时,函数24++=x x y 是单调减函数,所以4

1186≤≤y ; 当42≤≤x 时,函数24

++=x

x y 是单调增函数,所以76≤≤y 。

所以函数在区间]4,41[∈x 的值域是4

1

186≤≤y 。

(3)最值法:

对于闭区间上的连续函数,利用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求函数的值域的方法。 例1 求函数y =3-2x -x 2 的值域。

解:由3-2x -x 2≥0,解出定义域为[-3,1]。 函数y 在[-3,1]内是连续的,在定义域内由3-2x -x 2 的最大值为4,最小值为0。 ∴函数的值域是[0,2]

例2:求函数2x

y =,[]2,2x ∈-的值域。 1,44??

????

例3:求函数2

256y x x =-++的值域。 73,

8??

-∞ ???

(4)反函数法(逆求或反求法):

利用函数和它的反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的互逆关系,通过求反函数的定义域,得到原函数的值域。即通过反解,用y 来表示x ,再由x 的取值范围,通过解不等式,得出y 的取值范围。对于形如)0(≠++=

a b

ax d

cx y 的值域,用函数和它的反函数定义域和值域关系,通过求反函数的定义域从而得到原函数的值域。

例1:求函数1212

x

x

y -=+的值域。 解:由1212x x

y -=+解得121x

y y -=+,

∵20x

>,∴

101y

y

->+,∴11y -<< ∴函数1212

x

x

y -=+的值域为(1,1)y ∈-。 (5)分离常数法:

分子、分母是一次函数得有理函数,可用分离常数法,此类问题一般也可以利用反函数法。小结:已知分式函数)0(≠++=c d

cx b

ax y ,如果在其自然定义域(代数式自身对变量的

要求)内,值域为?

??

???≠

c a y y ;如果是条件定义域(对自变量有附加条件)

,采用部分分式

法将原函数化为)(bc ad d cx c ad

b c a y ≠+-

+

=,用复合函数法来求值域。 例1:求函数125

x

y x -=+的值域。

解:∵177(25)112222525225x x y x x x -++

-===-++++, ∵7

2025

x ≠+,∴1

2y ≠-,

∴函数125x y x -=+的值域为1

{|}2

y y ≠-。

(6)换元法(代数/三角):

对于解析式中含有根式或者函数解析式较复杂的这类函数,可以考虑运用代数或三角代换,将所给函数化成值域简单的熟悉的容易确定的基本函数,从而求得原函数的值域。当根式里是一次式时,用代数换元;当根式里是二次式时,用三角换元。

对形如()

1

y f x =

的函数,令()f x t =

;形如,,,,0)y ax b a b c d ac =+≠均为常数的函数,

t =;

的结构的函数,可利用三角代换,令[]cos ,0,x a θθπ=∈,或令sin ,,22x a ππθθ??

=∈-

????

. 例1

:求函数2y x =

解:令t =0t ≥),则2

12

t x -=,

∴22

151()24

y t t t =-++=--+

∵当12t =

,即38x =时,max 5

4

y =,无最小值。

∴函数2y x =5

(,]4

-∞。

例2.求函数21)45)(125(2

2

++-+-=x x x x y 的值域。

分析与解答:令4925452

2

-??? ?

?

-=+-=x x x t ,则49-≥t 。

()()542182182

2++=++=++=t t t t t y ,

当49-≥t 时,161854492

min =+??

?

??+-=y ,值域为??????≥1618|y y

例3.求函数23102--+=x x x y 的值域。 分析与解答:由23102--+=x x x y =()2

52--+

x x ,令θcos 25=-x ,

因为()1cos 10cos 2205222

≤≤-?≥-?≥--θθx ,],0[πθ∈,则

()2

52--x =θsin 2,

于是54sin 25cos 2sin 2+??? ?

?

+=++=

πθθθy ,]45,4[4πππθ∈+,

14sin 22≤??? ?

?

+≤-

πθ,所以725≤≤-y 。 (7)判别式法:

把函数转化成关于x 的二次方程(,)0F x y =;通过方程有实数根,判别式0?≥,从

而求得原函数的值域。对形如21112

222

a x

b x

c y a x b x c ++=++(1a 、2a 不同时为零)的函数的值域,通常转化成关于x 的二次方程,由于方程有实根,即0≥?从而求得y 的范围,即值域。值得注意的是,要对方程的二次项系数进行讨论。

注意:主要适用于定义在R 上的分式函数,但定义在某区间上时,则需要另行讨论。

例1:求函数223

1

x x y x x -+=-+的值域。

解:由223

1

x x y x x -+=-+变形得2(1)(1)30y x y x y ---+-=,

当1y =时,此方程无解;

当1y ≠时,∵x R ∈,∴,2

(1)4(1)(3)0y y y ?=----≥ 解得1113y ≤≤

,又1y ≠,∴1113

y <≤ ∴函数2231

x x y x x -+=-+的值域为11

{|1}3y y <≤

(8)函数单调性法:

确定函数在定义域(或某个定义域的子集)上的单调性,求出函数的值域。例如,

()()0,0b

f x ax a b x

=+

>>.当利用不等式法等号不能成立时,

可考虑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解题。

例1:求函数y x =

解:∵当x 增大时,12x -随x 的增大而减少,x 的增大而增大,

∴函数y x =1(,]2

-∞上是增函数。

∴1122

y ≤

=,

∴函数y x =1

(,]2

-∞。 例2.求函数x

x y 1

+

=在区间()+∞∈,0x 上的值域。 分析与解答:任取()+∞∈,0,21x x ,且21x x <,则

()()()()2

12121211x x x x x x x f x f --=

-,因为21

0x x

<<,所以:0,02121><-x x x x ,

当211x x <≤时,0121>-x x ,则()()21x f x f >;

当1021<<

x y 1

+

=在区间()+∞∈,0x 上的值域为),2[+∞。 构造相关函数,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值域。 例3:求函数()x x x f -++=11的值域。

分析与解答:因为11010

1≤≤-??

??≥-≥+x x x ,而x +1与x -1在定义域内的单调性

不一致。现构造相关函数()x x x g --+=11,易知)(x g 在定义域内单调增。

()21m a x ==g g ,()21min -=-=g g ,()2≤?x g ,()202≤≤x g ,

又()()422

=+x g x f

,所以:()422≤≤x f ,()22≤≤x f 。

(9)基本不等式法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函数值域, 其题型特征解析式是和式时要求积为定值,解析式是积时

要求和为定值。

利用基本不等式a b +≥“一正,二定,三相等”.

如利用a b +≥求某些函数值域(或最值)时应满足三个条件①0,0a b >>;②

()a b ab +或为定值;③取等号成立的条件a b =.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此外,有时需要合理

地添项和拆项和两边平方等技巧, 添项和拆项的原则是要使最终的乘积结果中不含自变量,比如求函数(0,)n k

y x k n N x

=+

>∈的值域。 例1 求函数12

++=

x x y 的值域.

解:

211

11

2≥+

+=

=

+++x x x x y , 当且仅当1=x 时""=成立. 故函数的值域为

),2[+∞∈y .

此法可以灵活运用, 对于分母为一次多项式的二次分式, 当然可以运用判别式法求得其值域, 但是若能变通地运用此法, 可以省去判别式法中介二次不等式的过程.

例2:求函数的值域:2211212x x y x x -+??

=> ?-??

.

解:()2

1

21121111

2121212122

2

x x x x y x x x x x x -+-+===+=-++----

11

,022

x x >∴->

112122x x ∴-

+≥-当且仅当11

2

122

x x -

=

-

时,即12x +=

12y ∴≥

,所以元函数的值域为12??+∞????

. 例3. 求函数的值域。

解:原函数变形为:

当且仅当

即当

,等号成立 故原函数的值域为:

例4. 求函数的值域。

解:

当且仅当,即当

时,等号成立。

可得:

故原函数的值域为:

(10)函数有界性法:

利用某些函数有界性求得原函数的值域。对于对形如d

x b c

x a y ++=

cos sin ,由于正余弦函数

都是有界函数,值域为[-1,1],利用这个性质可求得其值域。

例1:求函数221

1

x y x -=+的值域。

解:由函数的解析式可以知道,函数的定义域为R ,对函数进行变形可得

2(1)(1)y x y -=-+,

∵1y ≠,∴2

1

1

y x y +=-

-(x R ∈,1y ≠), ∴1

01

y y +-

≥-,∴11y -≤<,s

∴函数221

1

x y x -=+的值域为{|11}y y -≤<

形如2),(sin x y f =α0,1sin ),(2≥≤=x y g α因为可解出Yr 范围,从而求出其值域或最值。

例2.求函数121

2--=x x y 的值域

解: 由1212--=x x y 得112--=y y x

1101

1

,022-<>?>--∴

>y y y y 或 例3:求函数2cos 1

3cos 2

x y x +=

-的值域。

[)1,3,5??-∞?+∞ ??

? 例4:求函数2sin 2sin x

y x

-=+的值域。

1,33??

????

(11)数型结合法:

如果所给函数有较明显的几何意义(如两点间距离,直线的斜率、截距等)或当一个函数的图象易于作出时,可借助几何图形的直观性来求函数的值域,如由12

21

y y x x --可联想到

两点()11,x y 与()22,x y 连线的斜率或距离。

例1:求函数y =|x +1|+|x -2|的值域。

解法1:将函数化为分段函数形式:??

?

??≥-<≤--<+-=)2(12)21(3)1(12x x x x x y ,

画出它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函数的值域是{y |y ≥3}。

解法2(几何法或图象法):∵函数y =|x +1|+|x -2|表示数轴上的动点x 到两定点-1,2的距离之和,∴易见y 的最小值是3,∴函数的值域是[3,+∞]。如图

例2

.求函数y =

点拨:将原函数变形,构造平面图形,由几何知识,确定出函数的值域。

解:原函数变形为()f x =

作一个长为4、宽为3的矩形ABCD ,再切割成12个单位正方形。设HK =x

,则

EK =2x -,KF =2x +,AK

KC

由三角形三边关系知,AK +KC ≥AC =5。当A 、K 、C 三点共线时取等号。

∴原函数的知域为{y |y ≥5}。 例3.求函数x x y -++=11的值域。

解析:令x u +=1,x v -=1,则0,0≥≥v u ,22

2=+v u ,y v u =+,原问题转化为:当直线y v u =+与圆22

2=+v u 在直角坐标系uov 的第一象限有公共点时,求

直线的截距的取值范围。

由图1知:当y v u =+经过点)2,0(时,2min =y ;

当直线与圆相切时,()

2222

max ==

==OC OD y 。

所以,值域为2

2≤≤y

例4. 求函数

y

=

解:将函数变形为y =

上式可看成定点A (3,2)到点P (x ,0)的距离与定点(2,1)B -到点(,0)P x 的距离之差。即y AP BP =-

由图可知:(1)当点P 在x 轴上且不是直线AB 与x 轴的交点时,如点P '

,则构成ABP '?

,根据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有

AP BP AB

-<=

=即y <<(2)当点P 恰好为直线AB 与x

轴的交点时,

AP BP AB -==综上所述,可知函数的值域为(

注:求两距离之和时,通常需要将函数式变形,使A 、B 两点在x 轴的两侧,而求两距离之差时,则要使A ,B 两点在x 轴的同侧。

(12)复合函数法:

对函数(),()y f u u g x ==,先求()u g x =的值域充当()y f u =的定义域,从而求出

()y f u =的值域的方法。

例1、求函数1

33+=x x

y 的值域

(复合函数法)设t x

=+13 ,

则()11

1131113113>-=+-=+-+=t t y x

x x 101

1

01<<∴<<∴>y t

t

()01原函数的值域为∴

例2:求函数212log (253)y x x =-++的值域。 49,8??

+∞????

(13)非负数法

根据函数解析式的结构特征,结合非负数的性质,可求出相关函数的值域。

例1、(1)求函数2

16x y -=的值域。 (2)求函数1

3

22+-=x x y 的值域。

解析:(1)161602

≤-≤x , 41602≤-≤∴x 故 所求函数的值域为 []40,∈y 。

(2)012

>+x ,∴原函数可化为 3)1(22-=+x x y ,即 3)1(2

+=-y y x , 当

1≠y 时,y y x -+=

132, 02

≥x ,013≥-+∴

y

y ,解得13≤≤-y 又 1≠y , 所以 13<≤-y ,

故 所求函数的值域为 ),13[-∈y 。

(不等式性质法)

例2:求下列函数的值域:

(1)y =262x +; (2)y =222410

22

x x x x ++++; (3)y =62sin 1x -

(4)y (2)y =13()4(1)2

x x -+≤-; (3)y =2

211log ()()42

x x +> (14)导数法

若函数f 在),(b a 内可导, 可以利用导数求得f 在),(b a 内的极值, 然后再计算f 在

a ,

b 点的极限值. 从而求得f 的值域.

例1: 求函数x x x f 3)(3-=在)1,5(-内的值域.

分析:显然f 在)3,5(-可导,且33)(2-='x x f . 由0)(='x f 得f 的极值点为

1,1-==x x .

,

2)1(=-f 2)01(-=-f . 140)05(=+-f .

所以, 函数f 的值域为)140,2(-.

(15)“平方开方法”

求函数值域的方法有很多种,如:“配方法”、“单调性法”、“换元法”、“判别式法”以及“平方开方法”等等.每一种方法都适用于求某一类具有共同特征的函数的值域.本文将指出适合采用“平方开方法”的函数有哪些共同的特征以及“平方开方法”的运算步骤,并给出四道典型的例题.

1.适合函数特征

设()f x (x D ∈)是待求值域的函数,若它能采用“平方开方法”,则它通常具有如下三个特征:

(1)()f x 的值总是非负,即对于任意的x D ∈,()0f x ≥恒成立;

(2)()f x 具有两个函数加和的形式,即12()()()f x f x f x =+(x D ∈); (3)()f x 的平方可以写成一个常数与一个新函数加和的形式,即

2212()[()()]()f x f x f x c g x =+=+(x D ∈,c 为常数)

, 其中,新函数()g x (x D ∈)的值域比较容易求得.

2.运算步骤

若函数()f x (x D ∈)具备了上述的三个特征,则可以将()f x 先平方、再开方,从而

得到()f x x D ∈,c 为常数).然后,利用()g x 的值域便可轻易地求出()f x 的

值域.例如()[,]g x u v ∈,则显然()f x ∈.

3.应用四例

能够应用“平方开方法”求值域的函数不胜枚举,这里仅以其中四道典型的例题来演示此法在解决具体问题时的技巧.

例1 求函数()f x =[,]x a b ∈,a b <)的值域.

解:首先,当[,]

x a b

∈时,()0

f x≥;

其次,()

f x

是函数

1

()

f x

2

()

f x=的和;

最后,2()

f x b a b a

=-+=-+

可见,函数()

f x满足了采用“平方开方法”的三个特征.于是,对()

f x

平方、开方得

()

f x([,]

x a b

∈).这里

,()

g x a b

=

([,]

x a b

∈).对()

g x根号下面的二次函数采用“配方法”,即可求得()

g x的值域为[0,]

b a

-.

于是,()

f x

的值域为.

例2

求函数()

f x=([,]

a b

x

k k

∈,a b

<,0

k>)的值域.

解:显然,该题就是例1的推广,且此题的()

f x也满足了采用“平方开方法”的三个特

征.于是,对()

f x

平方、开方得()

f x=[,]

a b

x

k k

∈).

这里,()

g x=[,]

a b

x

k k

∈).对()

g x根号下面的二次函数采用“配方法”,即可求得()

g x的值域仍为[0,]

b a

-.于是,()

f x

的值域也仍为.

例3求函数()|sin||cos|

f x x x

=+(x R

∈)的值域.

解:参照例1的验证步骤,显然,此题的()

f x也满足了采用“平方开方法”的三个特征.于是,对()

f x

平方、开方得()

f x=x R

∈).这里,()|sin2|

g x x

=(x R

∈).易知,()

g x的值域为[0,1].于是,()

f x

的值域为[1.

例4求函数()sin cos sin cos

f x x x x x

=++-(x R

∈)的值域.

解:参照例1的验证步骤,显然,此题的()

f x也满足了采用“平方开方法”的三个特征.于是,对()

f x平方、

开方得()

f x x R

∈).这里,()2|cos2|

g x x

=(x R

∈).易知,()

g x的值域为[0,2].于是,()

f x

的值域为.

例5 求函数x

x

y-

+

-

=5

3的值域

解:(平方法)函数定义域为:[]5,3

x

[][]

[]

[]2,2

4,2

1,0

15

8

,

5,3

15

8

2

)

5(

)3

(

2

2

2

2

原函数值域为

-

+

-

-

+

-

+

-

+

-

=

y

x

x

x

x

x

x

x

y

平方法)函数定义域为:[]5,3

x

[][][]

[]

2

,24,21,0158,5,315

82)5()3(2

222原函数值域为得由∴∈∴∈-+-∈-+-+-+-=y x x x x x x x y

(16)一一映射法

原理:因为)0c (d

cx b ax y ≠++=在定义域上x 与y 是一一对应的。故两个变量中,若知道

一个变量范围,就可以求另一个变量范围。

例1. 求函数1

x 2x 31y +-=的值域。

解:∵定义域为????

??->-<21x 21x |x 或 由1

x 2x 31y +-=得3

y 2y 1x +-=

故213y 2y 1x ->+-=

或2

1

3y 2y 1x -<+-= 解得2

3y 23y ->-<或

故函数的值域为??

? ??+∞-??? ??-∞-,2323,

(17)其他方法

其实,求解函数值域的方法,只不过是从解题过程中,对关键环节或典型步骤的一种称呼。实际上,其解法也远非上面总结的16种方法,还有倒数法等。此外我们还要明白:多种方法的配合使用,以及一题采用多种方法,在不断积累过程中,体会不同方法的长短,和练就根据实际问题选择较为简捷方法的能力。

例1. 求函数3

x 2x y ++=

的值域。 解:令)0t (2x t ≥+=,则1t 3x 2+=+ (1)当0

t >时,

21

t

1t 11t t y 2≤+=+=,

当且仅当t =1,即1x -=时取等号,所以2

1y 0≤< (2)当t =0时,y =0。

综上所述,函数的值域为:??

????21,0 注:先换元,后用不等式法

例2. 求函数4

24

32x

x 21x x x 2x 1y ++++-+=的值域。

解:423

4242x x 21x x x x 21x x 21y +++++++-=22

22x 1x x 1x 1++???

? ??+-= 令2tan x β=,则β=???

? ??+-22

22

cos x 1x 1 β=+sin 21

x

1x 2

1sin 21sin sin 21cos y 22

+β+β-=β+β=∴161741sin 2

+??? ?

?

-β-=

∴当4

1sin =β时,16

17y

max =

当1sin -=β时,2y min -=

此时2tan β都存在,故函数的值域为??

????-1617,2 注:此题先用换元法,后用配方法,然后再运用βsin 的有界性。 例3.求函数 )0(2≤=x y x 的值域 解:(图象法)如图,值域为(]1,0

例4.求函数x

x y 2231+-?

?

?

??= 的值域

解(复合函数法):令1)1(222+--=+-=x x x t ,则)1(31≤??

?

??=t y t

由指数函数的单调性知,原函数的值域为??

????+∞,31

例5.求函数21x x y -+=的值域 解(三角代换法): 11≤≤-x

∴设[]πθθ,0cos ∈=x

[]

[]

2

,12

,1)4sin(2sin cos sin cos -∴-∈+=+=+=原函数的值域为π

θθθθθy

小结:

(1)若题目中含有1≤a ,则可设

)0,cos (2

2

,sin πθθπ

θπ

θ≤≤=≤

≤-

=a a 或设

(2)若题目中含有12

2

=+b a 则可设θ

θsin ,cos ==b a ,其中πθ20<≤

(3)若题目中含有21x -,则可设θcos =x ,其中πθ≤≤0 (4)若题目中含有21x +,则可设θtan =x ,其中2

2

π

θπ

<

<-

(5)若题目中含有

)0,0,0(>>>=+r y x r y x ,则可设

θθ22

s i n ,c o s r y r x ==。其中??

? ??∈2,0πθ

例6、求函数1

1

22+-=x x y 的值域

解法一:(逆求法)110112

<≤-∴≥-+=

y y

y

x

[)11-∴原函数的值域为 解法二:(复合函数法)设t x =+12

, 则 )1(2

11

212≥-=+-

=t t x y

(]1,11

12201-∴<≤-∴≤<

∴≥原函数值域为y t

t 解法三:(判别式法)原函数可化为 010)1(2

=++?+-y x x y 1) 1=y 时 不成立

2) 1≠y 时,110)1)(1(400≤≤-?≥+--?≥?y y y

11<≤-∴y

综合1)、2)值域}11|{<≤-y y

5cm

5cm

8cm

8cm

解法四:(三角代换法)∴∈R

x 设??

?

??-∈=2,2tan ππθθx ,则

()(]1,12cos ,22cos tan 1tan 12

2-∈∴-∈-=+--=θππθθθ

θ y ∴原函数的值域为}11|{<≤-y y

小结:

已知分式函数)0(2

22

2≠+++++=d a f

ex dx c bx ax y ,如果在其自然定义域内可采用判别式法求值域;如果是条件定义域,用判别式法求出的值域要注意取舍,或者可以化为

)(二次式

一次式

或一次式二次式==

y y 的形式,采用部分分式法,进而用基本不等式法求出函数

的最大最小值;如果不满足用基本不等式的条件,转化为利用函数)0(≠+=x x

a

x y 的单调性去解。

注:此题先用换元法,后用配方法,然后再运用sin β的有界性。

总之,在具体求某个函数的值域时,首先要仔细、认真观察其题型特征,然后再选择恰当的方法,一般优先考虑直接法,函数单调性法和基本不等式法,然后才考虑用其他各种特殊方法。

五、与函数值域有关的综合题

例1设计一幅宣传画,要求画面面积为4840 cm 2,画面的宽与高的比为λ(λ<1),画面的上、下各留8 cm 的空白,左右各留5 cm 空白,怎样确定画面的高与宽尺寸,才能使宣传画所用纸张面积最小?

如果要求λ∈[4

3

,

32],那么λ为何值时,能使宣传画所用纸张面积最小? 解 设画面高为x cm,宽为λx cm,则λx 2=4840,设纸张面积为S cm 2, 则S =(x +16)(λx +10)=λx 2+(16λ+10)x +160, 将x =

λ

10

22代入上式得 S =5000+4410 (8λ+

λ

5

),

当8λ=

λ

5

,即λ=8

5(85<1)时S 取得最小值

此时高 x =

λ

4840

=88 cm, 宽 λx =8

5

×88=55 cm

如果λ∈[4

3,32],可设32≤λ1<λ2≤43

,

则由S 的表达式得

)

5

8)((1044)

5

85

8(1044)()(2

1212

21

121λλλλλλλλλλ-

-=-

-+=-S S

又21λλ≥

85

32>,故8-

2

15λλ>0, ∴S (λ1)-S (λ2)<0,∴S (λ)在区间[4

3

,32]内单调递增 从而对于λ∈[4

3,

32],当λ=32

时,S (λ)取得最小值

答 画面高为88 cm,宽为55 cm 时,所用纸张面积最小 如果要求λ∈[4

3,32],当λ=

32

时,所用纸张面积最小

例2已知函数f (x )=x

a

x x ++22,x ∈[1,+∞)

(1)当a =2

1

时,求函数f (x )的最小值

(2)若对任意x ∈[1,+∞),f (x )>0恒成立,试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解 (1) 当a =

21时,f (x )=x +x

21+2 ∵f (x )在区间[1,+∞)上为增函数,

∴f (x )在区间[1,+∞)上的最小值为f (1)=2

7 (2)解法一 在区间[1,+∞)上,

f (x )=x

a x x ++22 >0恒成立?x 2+2x +a >0恒成立

设y =x 2+2x +a ,x ∈[1,+∞)

∵y =x 2+2x +a =(x +1)2+a -1递增,

∴当x =1时,y min =3+a ,当且仅当y min =3+a >0时,函数f (x )>0恒成立, 故a >-3 解法二 f (x )=x +

x

a

+2,x ∈[1,+∞) 当a ≥0时,函数f (x )的值恒为正;

当a <0时,函数f (x )递增,故当x =1时,f (x )min =3+a ,

当且仅当f (x )min =3+a >0时,函数f (x )>0恒成立,故a >-3

例3设m 是实数,记M ={m |m >1},f (x )=log 3(x 2-4mx +4m 2+m +

1

1

-m ) (1)证明 当m ∈M 时,f (x )对所有实数都有意义;反之,若f (x )对所有实数x 都有意义,则m ∈M

(2)当m ∈M 时,求函数f (x )的最小值

(3)求证 对每个m ∈M ,函数f (x )的最小值都不小于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