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辽东山地不同退耕还林模式的生态效益

辽东山地不同退耕还林模式的生态效益

辽东山地不同退耕还林模式的生态效益
辽东山地不同退耕还林模式的生态效益

第46卷第3期2010年3月

业科

SCIENTIA

SILVAE

SINICAE

Vol.46,No.3Mar.,2010

辽东山地不同退耕还林模式的生态效益

云杨会侠王卫张景根陶玉柱

姚荣升张玉鹏

(辽宁省森林经营研究所

丹东118002)

要:

采用典型区位固定样地方法,连续6年测定辽东山地实施不同退耕还林模式后初期阶段的生态效益变

动过程。结果表明:退耕后3年植被开始进入激烈竞争阶段,

多年生草本、半木质化植物、灌木等相对长寿植物开始占据主导。人工辅助(造林)可在6年后形成较稳定的森林植被群落,单位面积生物产量尤其是木质化根系以乔灌木混交模式为最高,虽其固土蓄水功能恢复的速度比自然恢复模式晚1 2年,但其综合效果明显高于其他模式;其次为乔木恢复模式。若依对照(持续农作物耕作)的地表径流量为100%,

则6年平均值乔木模式为11.9%,乔灌模式14.49%,自然模式10.65%。依相同方法计算,泥沙流失量在乔木模式下为1.95%,乔灌模式下为0.15%,自然恢复模式下为0.04%。在由农田演变为森林的同时,微小动物(尤其昆虫)系统也在发生相应变化,在几年生态恢复进程中,与对照比,3种恢复模式不但植物物种相对多样,且寄生或依附类微小动物种群亦相对繁杂并初步形成链状结构。关键词:

退耕还林模式;自然植被恢复;生态效益;辽东山地

中图分类号:S718.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488(2010)03-0044-08

收稿日期:2009-01-05。

Ecological Effects of Rehabilitation Models in Converting Farmland to Forests

in the Hilly Regions in Eastern Liaoning

Jia Yun

Yang Huixia

Wang Wei

Zhang Jinggen

Tao Yuzhu

Yao Rongsheng

Zhang Yupeng

(Liaoning Institute of Forest Management

Dandong 118002)

Abstract :The primary ecological effects of rehabilitation models in converting farmland to forests in eastern Liaoning

mountains were continuously investigated through 6years observation in the typical permanent plo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tense competitions occurred among vegetations and perennial herbs ,semi-lignified species and shrubs turned into domination after 3years rehabilitation.Stable forest community can be formed after 6years of artificial reforestation.Total biomass per unit area was highest in arbor-shrub model ,especially in lignified roots and its comprehensive effect ,better than any other models ,though its ability of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was one year later than natural rehabilitation.The arbor model took the second place.Taking that in control (continuous farming plot )as 100%,average runoff in 6years was 11.9%in arbor plot ,14.49%in arbor-shrub plot and 10.65%in natural restoring plot ,and the corresponding sediment discharge was 1.95%,0.15%,and 0.04%respectively.The microzoon system (especially insects )changed with the conversion.In comparison with the control ,three rehabilitation models had relative diversified species and a complex parasitical /clinging microzoon population which has formed the chain structure preliminarily.Key words :models of converting farmland to forest ;vegetation rehabilitation ;ecological effect ;hilly regions in eastern

Liaoning

辽宁东部山区是辽宁中部城市群的天然绿色屏障及主要水源地,森林生态功能的强与弱直接关系到辽宁中部城市群发展的现在和未来(张廷福等,1990;韩麟凤等,1982)。由于对森林的持续破坏及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谭学仁等,

2008),2002年辽宁东部山区亦被规划在重点退耕还林工程范围之内,截止2008年末已实现退耕还林面积8.4

万hm 2

退耕还林的生态功能恢复效益无庸置疑(侯扶江等,

2002;万雪琴等,2005;曾辉等,2007;王珠娜等,2007)。然而,退耕后采用怎样的恢复模式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生态效益?如何科学量化现有退耕还林成果?为配合工程需要,

从2003年春起,历时6年(2003—2008年)开展了辽东山地不同退耕还林(还草)模式植被恢复及生态效果的监测与研究工作。分析不同退耕还林(还草)模式下的功能

第3期贾云等:辽东山地不同退耕还林模式的生态效益

自然演替过程,探讨目前几种主要退耕还林模式的生态效益,为下一阶段有针对性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1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1.1监测场设置与概况

监测场设置于具有典型性的辽东山区腹地的本溪县草河口境内,监测区规划面积1.33hm2,曾历经20余年耕作,于2002年退耕还林,平均坡度35o,北偏东坡向,土层厚度40 80cm,A层土为黄色棕壤,B层为黄僵土。

2003年4月在监测区内,用铁刺线圈定2700m2封闭式观测试验区,试验区内设4组观测场,分别为:退耕还乔木模式区(下称乔木模式)、退耕还乔灌木混交模式区(下称乔灌模式)、退耕后不施加任何人为措施依靠天然恢复模式(下称自然模式)、不执行退耕仍采用传统方法继续耕作区(下称对照)。每小区内顺山坡方向分别设置径流观测场3个(3次重复)。径流观测场形状如倒塔型(横边长4m,竖边长5m,斜边长3m)。边框用厚1.5cm、宽40cm木板经油毡纸包裹后埋入土中,地上部分高于地面20cm,面积为22.231m2,下端设截流器。在观测场设置的同时,在规划的乔木模式内采用常规造林方法1.5m?1.5m密度栽植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在乔灌模式内依上述造林方法栽植日本落叶松,株距间又栽植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

1.2监测及调查方法

每年的7月下旬和10月中旬分别对监测场内的植被进行系统调查,测定方法及因子为:在不同退耕模式监测场内随机抽取3个1m?1m样方分别记录单位面积上的植物种类、株数、株高、盖度,并将样方内所有植株全部仔细挖出,测定各种类植物根冠、根长,分地上、地下称鲜质量后置80?烘箱内烘至恒质量,以求单位面积生物量。乔灌木生物量测定则采用求测出平均木后将整株挖出,分根、干、枝、叶称取鲜质量后分别烘干至恒质量。每次测定样木数不少于3株。

地表径流量测定:每年的4—10月末,凡有地表径流产生均随即测定。泥沙流失量测定则利用滤纸将泥沙滤出后烘干称量。

土壤物理变动过程测定:在监测场设置之初做首次测定后,每2年同一时期测定一次。测定内容为:枯落物层(A

层)厚、单位面积质量(g·m-2);A,B层土壤密度及相关物理指标;A,B层土10?水渗透系数等。其具体操作皆依照GB78357838-87进行(国家标准局,1998)。

微小动物种群变动过程测定:每年10月中旬分别在每监测小区内随机抽取1m?1m小样方3个,测定距地表以上植株上所存在的昆虫或其他微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结冻前的11月中旬,在相同位置从地表起仔细挖取地下0.5m深度土壤,检测每监测区土藏越冬的昆虫及其他微小动物种类、数量(林英华等,2006)。

所有涉及到的气象资料,皆来源于距观测场直线距离约500m的本溪县草河口气象观测站(国家气象观测二级站)。

1.3数据分析方法

重要值:P

i

=(D

i

+C

i

)/2,其中,相对密度D

i

=

100?N

i

/N,N

i

为物种i的个体数量,N为植物的总

种数;相对基盖度C

i

=100?A

i

/A,A

i

是物种i的根径面积,A是所有植物根径面积的和。

群落多样性指标选用物种丰富度、物种均匀度和物种多样性3类指标表示。

物种丰富度指数,指群落内物种数,用S表示。

α多样性,用Simpson指数D和Shannon-Wiener 指数H?表示,H?=1-ΣP i?ln P i,其中P i为重要值。

物种均匀度,用Pielou均匀度指数E表示,E=

H?/H

max

,其中H

max

=ln S。

2结果与分析

2.1植被恢复动态过程分析

在不同的退耕模式监测场内,除对照外,3种恢复模式均在退耕当年草本层完全覆盖地表。发生物种更替现象较为剧烈的时间从3年后开始出现,从表1中可见,多年生草本或半木质化蒿类植物逐渐占据重要值主导地位。

由于更换耕作种类(倒茬)的原因,对照内每年所产生的杂草种类亦各不尽相同,但在更替的杂草种类中又以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桃叶蓼(Polygonum persicaria)、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野稗(Echinochloa crusgalli)等1年生草本植物反复更替,总体上看,5年间无大变动。

乔木、乔灌混交模式下建群种的日本落叶松和紫穗槐均采用人工栽植,2005年前由于植株尚小,在几个指标中均未显示出重要性。乔木模式下2008年时开始形成落叶松幼林植被群落,平均地

54

林业科学46卷

表1不同退耕模式植被重要值变化

Tab.1Important value changes of different rehabilitation models

处理Treatment

2003200520072008

优势种

Dominant species

重要值

P

i

/%

优势种

Dominant species

重要值

P

i

/%

优势种

Dominant species

重要值

P

i

/%

优势种

Dominant species

重要值

P

i

/%

乔木模式Arbor model

乔灌模式Arbor-shrub

model

自然模式Natural model

对照

CK

莴苣草

Lactuca indica

26.3

马唐

D.sanguinalis

45.2

日本落叶松

L.kaempferi

67.8

日本落叶松

L.kaempferi

87.0

牡蒿

A.japonica

18.9

牡蒿

A.japonica

16.1

牡蒿

A.japonica

10.4

牡蒿

A.japonica

7.4

野青茅

C.

arundinacea

63.1

野青茅

C.arundinacea

45.5

紫穗槐

A.fruticosa

51.3

日本落叶松

L.kaempferi

58.6

月见草

Oenothera biennis

14.5

马唐

D.sanguinalis

21.2

日本落叶松

L.kaempferi

32.9

紫穗槐

A.fruticosa

32.8

野青茅

C.arundinacea

39.7

野青茅

C.arundinacea

61.6

野青茅

C.arundinacea

59.6

野青茅

C.arundinacea

52.4

羊草

Leymus chinensis

19.7

华北剪股颖

A.clavata

36.0

华北剪股颖

A.clavata

30.7

华北剪股颖

A.clavata

28.1

桃叶蓼

P.persicaria

37.7

鸭跖草

https://www.doczj.com/doc/1b1121740.html,munis

34.7

马唐

D.sanguinalis

67.9

鸭跖草

https://www.doczj.com/doc/1b1121740.html,munis

38.7

鸭趾草

https://www.doczj.com/doc/1b1121740.html,munis

19.4

马唐

D.sanguinalis

45.2

桃叶蓼

P.persicaria

21.4

马唐

D.sanguinalis

36.2

径4.6cm,平均高2.92m,郁闭度0.8,草本植被群落由2003年的24种演变为以半木质化的蒿类[牡蒿(Artemisia japonic a)]和株体高大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菊科[兴安一枝黄花(Solidago viraaurea)]植物为主的7个种类。乔灌模式下由紫穗槐与落叶松同等占据上层空间,郁闭度达到了0.85,草本植被层物种量及盖度急骤下降,2008年秋已由2003年的20种减少为以耐荫的野青茅(Calamagrostis arundinacea)和蓬垒悬钩子(Rubus crataegifclius)等为主的4种。自然模式由于未施加任何人为干预,与其他模式相比植被群落处于相对平稳状态。2003年优势种为多年生植物野青茅和华北剪股颖(Agrostis clavata),2004年变化为1年生植物马唐和多年生植物野青茅共居的优势种群,2005年种类有所增加达到19种,至2008年秋,优势种已全部演变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或半木质化的蒿类,并伴有灌木和山杨(Populus davidiana)等物种定居。

依照Raunkiaer生活型分类系统(李景文,1994)将不同退耕模式下植物群落发育进行生活型排序,力图从另一侧面反映出在同一水平条件下由于植被恢复的路径不同所引起的种类更叠过程(表2),以及由1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半木质化→木质化植物的正向演替初始阶段“时刻表”。

表2不同退耕模式植被生活型谱

Tab.2Vegetation life forms of different rehabilitation models%

生活型谱Life form

2003200520072008

乔木

模式

Arbor

model

乔灌

模式

Arbor-

shrub

model

自然

模式

Natural

model

对照

CK

乔木

模式

Arbor

model

乔灌

模式

Arbor-

shrub

model

自然

模式

Natural

model

对照

CK

乔木

模式

Arbor

model

乔灌

模式

Arbor-

shrub

model

自然

模式

Natural

model

对照

CK

乔木

模式

Arbor

model

乔灌

模式

Arbor-

shrub

model

自然

模式

Natural

model

对照

CK

高位芽植物

Phanerophyte

0000244071111058110

低位芽植物

Hemicrypto-phyte

687013137116161101015160

地下芽植物

Geophyte

20223222116201730 1年生植物

Therophyte

33346768202110028

从表2可以看出,3种恢复模式均呈从1年生草本植物逐渐向多年生草本或半木质化的蒿类植物变动,并有一定的规律:一般4年后,1年生草本植物基本退出,高位、低位、地下芽植物几乎占据所有

64

第3期贾云等:辽东山地不同退耕还林模式的生态效益地上或地下空间,并呈暂时相对稳定时间;同时人工恢复的2种模式则由于落叶松等林木速生期的到来,草本和半木质的蒿类所占据的空间量又呈开始减少趋势;对照由于连年耕作,1年生草本植物(含农作物)仍100%占据地上所有空间。2.2

不同退耕模式植被群落多样性变动规律从群落多样性来看(图1),

丰富度指数在6年中历经了由低到高再趋向于低的过程;Shannon-Wiener 指数值各模式中均趋向于逐年减少;均匀度指数除对照外均趋向衡定。在Simpson 指数中尤其对照波动性较大,可以看出由于中耕等作业因素所导致的物种量相对单一

图1

不同退耕模式丰富度指数、Simpson 指数、Shannon-Wiener 指数和均匀度指数

Fig.1

Richness index ,Simpson index ,Shannon-Wiener index

and evenness index in different rehabilitation models

2.3不同退耕模式植被群落生物量构成的动态过程

单位面积生物量高低及构成是植被群落稳定与

生态环境要素优劣的标示性指标。历经6年的不间断测定,定量对不同退耕还林模式进行单位面积(m 2)上植被系统演变过程进行跟踪,结果见表3。

对植被个体生物量构成的分析,可得到如下信息:依靠自然恢复的力量,虽也可获得由1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灌木植物开始占据一定空间的过程(2008年达到17.6%),

但与其他2种方式相比,若木本植物生物产量达到50%以上,按现演替的进程推算至少还需3年以后。人工措施促进恢复的速度是十分显著的,

6年后基本完成地上地下立体空间的固定,森林生态环境的多项指标已基本形成。仅地上部分林木所占生物量比重而言,乔灌模式为96.4%,乔木模式为72.2%,与自然模式比,至少提前5年时间(表3)。

枯落物的有效积累以及植被地下部根系质量的高低,

直接关系到固土蓄水能力,从3种恢复模式看(图2),枯落物积累量在初5年内相差不大,但5年后尤其乔灌模式的量基本达到了另2种模式的2倍

图2

枯落物累积变动过程

Fig.2

Changes of litterfall accumulation

木本根系在林地中的分布状及演变过程,可以采用不同模式下木本植物不同年度的生物量来说明。采用人工方式栽植的起初几年,根系的生长量几乎呈倍量增加,当达到一定量后(约4年)增加速度变缓,8年后林地已完全被木本根系所覆盖,乔灌

模式根系占有量为2679.2g ·m -2

,乔木模式为

1401.2g ·m -2(表4)。就坡度很大的山地而言,由原草本根系为主渐进以木本根系为主的土壤固着系统,对土壤抗侵蚀能力应该认为是一质量上的进步(范昊明等,2006;焦菊英等,2008)。

7

4

林业科学46卷

表3不同退耕模式下优势植物相对生物量动态变化

Tab.3Biomass dynamic changes of dominant plants in different rehabilitation models

处理Treatment

2003200520072008

优势种

Dominant species

占总生

物量比

Proportion

优势种

Dominant species

占总生

物量比

Proportion

优势种

Dominant species

占总生

物量比

Proportion

优势种

Dominant species

占总生

物量比

Proportion

自然模式Natural model

乔灌模式Arbor-shrub

model

乔木模式Arbor model

早春薹草

Carex subpediformis

49.69

早春薹草

C.subpediformis

51.31

羊草

L.chinensis

40.1

月见草

O.biennis

42.30

羊草

L.chinensis

22.20

阴地薹草

C.planiculmis

46.02

早春薹草

C.subpediformis

40

羊草

L.chinensis

40.10

山蒿

Artemisia brachyloba

10.73

月见草

O.biennis

1.44

月见草

O.biennis

19.9

锦带

Weigela florida

17.60

早春薹草

C.subpediformis

67.07

紫穗槐

A.fruticosa

92.80

日本落叶松

L.kaempferi

47.6

日本落叶松

L.kaempferi

54.10

牡蒿

A.japonica

11.49

早春薹草

C.subpediformis

5.70

紫穗槐

A.fruticosa

50.1

紫穗槐

A.fruticosa

42.30

月见草

O.biennis

10.58

万年蒿

Artemisia gmelinii

1.00

万年蒿

A.gmelinii

3.0

万年蒿

A.gmelinii

2.80

牡蒿

A.japonica

50.05

日本落叶松

L.kaempferi

17.00

日本落叶松

L.kaempferi

56.0

日本落叶松

L.kaempferi

72.20

山蒿

A.brachyloba

12.33

莓叶委陵菜

Potentilla fragarioides

26.72

大籽蒿

Artemisia sieversiana

21.1

大籽蒿

A.sieversiana

10.80

早春薹草

C.subpediformis

10.04

月见草

O.biennis

23.90

月见草

O.biennis

2.9

早春薹草

C.subpediformis

6.20

表4木本植物根系量增加

Tab.4Roots increase of woody plants

年份Year

日本落叶松L.kaempferi

地径Root collar

diameter/cm

根质量Root mass/

(g·m-2)

紫穗槐根质量

Root mass of

A.fruticosa/

(g·m-2)

2003 1.1060.7082.30 2004 1.70200.00156.90 2005 2.10362.40479.00 2006 3.92407.30846.10 2007 5.00734.50964.50 2008 5.781401.201278.00

乔灌模式庞大而稳定的土壤固着系统,加之枯

落物对径流速度的减缓,构成了地表径流总量及土壤侵蚀量降低(与对照比)的重要因素。

2.4不同退耕模式对地表径流及土壤物理作用分析

2.4.1不同退耕模式对地表径流调控演变过程将每年各模式下每次产生径流的降雨量及对应的地表径流量和泥沙量数据统计后,径流系数依A=X

i

/Y式

求得,其中A为径流系数,Y为降雨量,X

i

为径流量。

表5不同退耕模式产生土壤侵蚀的有效降雨量与地表径流

Tab.5Rainfall causing soil loss and runoff in different rehabilitation models

处理Treatment

2003200520072008

有效降

雨总量

Total

rainfall/

mm

地表径

流系数

Runoff

coefficient/

mm

泥沙量

Volume of

sediment/

(g·m-2)

有效降

雨总量

Total

rainfall/

mm

地表径

流系数

Runoff

coefficient/

mm

泥沙量

Volume of

sediment/

(g·m-2)

有效降

雨总量

Total

rainfall/

mm

地表径

流系数

Runoff

coefficient/

mm

泥沙量

Volume of

sediment/

(g·m-2)

有效降

雨总量

Total

rainfall/

mm

地表径

流系数

Runoff

coefficient/

mm

泥沙量

Volume of

sediment/

(g·m-2)

对照CK209.40.1916.30190.30.4932.5111.70.0622.3175.40.38132.7

乔木模式

Arbor model

12.30.020.5631.20.270.8538.60.910.4526.10.620.03

乔灌模式

Arbor-shrub model

75.70.090.2357.00.40 2.1338.60.720.112.10.020.00

自然模式

Natural model

75.70.030.1643.20.31037.90.63036.80.630.00

6年间,对照泥沙流失量总和411.5g·m-2;乔木模式8.0g·m-2;乔灌模式0.65g·m-2;自然模式为0.16g·m-2;差别可谓巨大。在表5的数据中,自然恢复区固土的能力最高,从封后第2年土壤

84

第3期贾云等:辽东山地不同退耕还林模式的生态效益

流失量为0,且径流系数值亦最早进入最佳状态。在观测数据中明显地表现出:退耕还林后由于植被系统的逐渐完善,对地表径流量的调节能力也是一个渐进过程(表6)。

表6不同退耕模式地表径流的年际间比较

Tab.6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rehabilitation models on surface runoff%处理Treatment2003200520072008平均Mean

乔木模式Arbor model54.96 3.15 1.69 1.4114.59

乔灌模式Arbor-shrub model39.137.32 3.12 1.7217.04

自然模式Natural model25.59 5.84 4.56 5.3111.72

对照CK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

仅从蓄水能力的角度看,乔木模式与乔灌模式均高于自然模式并呈逐渐增强的趋势。

6年来,每次能产生径流的有效降雨(Y)与所测得地表径流量(X)的呈以下关系:

乔木模式:Y=13.841X-127.86,r=0.5551,

n=171;

乔灌模式:Y=9.019X-22.219,r=0.6619,

n=127;

自然模式:Y=7.5979X-29.145,r=0.6477,

n=131;

对照:Y=48.074X-132.13,r=0.7161,n=217。

2.4.2不同退耕模式对主要土壤物理指标的影响随着退耕还林后年度的增加,林地(耕地)土壤物理指标是一不间断的变化值。土壤物种多样性、土壤肥力以及通透性等质量指标的变动,更是人们对实施退耕还林后的林地土壤所应当关注的。

从观测场设置以来,每间隔2年进行1次土壤密度和土壤渗透性指标观测。其中土壤密度采用环刀法分别测定A,B2层土样,渗透系数则将各小区A,B2层土样带回室内10?水条件测试,均设3次重复。结果经统计平均后列于表7。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大致反应出了如下几个方面的信息:土壤密度值包括对照,尤其A层土都有逐年减少趋势,将A,B2层土样所获数据综合与对照比,3种模式的减少数值明显高于对照,尤其乔灌模式比对照减少0.225,自然模式减少0.315,而乔木模式的值与对照持平。这种量值的变化实质上是退耕还林后土壤物理性状逐年趋向良性化,由于蓄水和抗侵蚀能力的增强,从另一侧面解释了不同恢复模式地表径流量上的不同(表6)。

表7土壤密度与土壤渗透系数变化

Tab.7Changes of soil density and soil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处理Treatment

土壤密度Soil density/(g·cm-2)渗透系数Permeability coefficient/(mm·min-1)200320052007

差值

Difference

200320052007

差值

Difference

乔木模式

Arbor model

乔灌模式Arbor-shrub model

自然模式Natural model

对照CK A 1.07 1.080.998-0.07 1.58 1.47 1.580

B 1.04 1.000.92-0.12 5.04 5.08 5.110.07

A 1.080.940.94-0.1414.0115.9016.24 2.23

B 1.130.950.95-0.1815.2020.7021.08 5.88

A 1.09 1.070.91-0.1815.1020.5020.90 5.80

B 1.18 1.030.95-0.23 4.06 4.46 5.030.97 A0.830.780.708-0.12 6.40 6.47 6.780.38 B 1.07 1.080.999-0.07 6.58 6.35 6.580

渗透系数标定其对土壤改良的进程更为显著,综合3种退耕模式A,B2层土样的变动值,6年间,其渗透系数值平均增加2.49mm·min-1,与对照比提高2.3mm·min-1;土壤密度相对值的渐小与土壤渗透系数相对值的渐大,也从一个侧面有力地解释地表径流量与泥沙流失量消减的原因。

2.5不同退耕模式微小动物种群变动

由农田生态系统转变为森林生态系统决非仅是一项植被种类与地表径流强度的数量转变,换言之,森林生态系统的内涵和所涉及的范围与农田生态比不但相对复杂且学科多样。了解不同退耕还林(草)模式条件下微小动物(尤其昆虫)种群的消涨动态,也可以作为诠释不同模式条件下物种多样性及生态环境优劣的一项重要指标。各年度持续调查数据整理后列表8。

虽历经了3次检测,仍可看出数据的变动幅度

94

林业科学46卷

表8地上土壤动物的数量变动

Tab.8Number changes of ground soil animals number·m-3

处理Treatment

200320052007

类别Category数量Amount类别Category数量Amount类别Category数量Amount

乔木模式Arbor model

合计Total

乔灌模式Arbor-shrub model

合计Total

自然模式Natural model

合计Total

对照CK

合计Total 叶甲虫类Coleoptera2蜘蛛类Arachnids9蝽象类Stinkbug1蜘蛛类Arachnid2蚁类Ants3蝇类Flies6蜂类Wasp1蚜虫类Aphids1蝉类Cicada11

蝇类Flies3蝗虫类Grasshopper9

蝽象类Stinkbug3

蝉类Cicada1

蝗虫类Grasshopper1

52127蜘蛛类Arachnid5蜘蛛类Arachnid4蝽象类Stinkbug2叶甲虫类Coleoptera1蛾类Moths3蝇类Flies8

蚁类Ants1蝗虫类Grasshopper7

蜂类Wasp1

蝗虫类Grasshopper1

蜘蛛类Arachnid1

61117蝗虫类Grasshopper2蜘蛛类Arachnid2蝗虫类Grasshopper12

蝗虫类Grasshopper2蜘蛛类Arachnid4

2416叶甲虫类Coleoptera1蚜虫类Aphids321蝗虫类Grasshopper1

蚁类Ants59蚜虫类Aphids295

蜘蛛类Arachnid18蚁类Ants60

蝽象类Stinkbug2

蛾类Moths1

1401356

是比较大的。从物种多样性角度看,乔木模式和乔灌模式的种类呈简单到复杂再到相对简单的过程,但从食性方面看,食肉类昆虫猎蝽(Reduviidae)数在增加,这从一个侧面表现幼林抗逆性的自我调节能力在逐渐增强。自然恢复模式则表现出持续平稳状态,也由于植被多样性和生物产量的逐渐增多,随之食草类昆虫如蝗虫(Acrididae)等的物种及数量亦呈增加趋势。最值得一提的是对照,从总体数量上看,它不但受农作物种类的改变而改变,而且受农作物生长势的强弱而左右,如3年的寄主分别为玉米(Zea mays)、大豆(Glycine max)、玉米,大豆年的寄生物总量为401头·m-3,其中蚜虫(Aphididae)占总量的80%;2个玉米年的合计总量为297头·m-3,而蚜虫则占总量的71%左右。这种单一物种的绝对优势,不同程度地表明了寄主与寄生物之间非生态平衡的一种状态。与还林模式相比,无论从物种多样性角度还是从食物链构成上分析,均形成了较大反差。

在地表封冻前的11月初,分别于2003,2005,2007年3年再次在每小区进行地下微小动物种类及数量调查,结果列表9。

经过对表9所获数据的分析可得出:地下越冬微小动物(尤其昆虫)的年度消涨变化规律基本与地上部调查的结果相类似,均呈2003和2007年高而2005年低的“马鞍形”波动;从物种多样性角度看,虽不及地上部表现的那么明显,其趋势与地上部秋季的调查结果基本相同。

3结论

1)植被恢复的速度与质量是决定退耕还林工程质量的重要标准,对几种恢复模式的生态效果等多因素分析认为推广的顺序应为乔灌混交模式、乔木纯林模式、自然恢复模式。

2)辽东山区退耕还林(草)后,自然恢复3年后即可获得固土蓄水的效果,进入最佳期为第4 5年,并在6年后至少有30%以上地表可以达到被木质化的灌木和乔木幼树所覆盖。其余2种恢复模式虽初始阶段的生态防控能力较低,但5 6年后,综合能力明显增强且成立体,郁闭度可达到0.6 0.8,地下木质化根系可占据植被根系总量的95%以上。

3)在同一立地条件下,6年来若以对照径流量和泥沙流失量为100%,则乔木模式分别为11.9%,1.95%;乔灌模式为14.49%,0.15%;自然模式为10.65%,0.04%。

4)在对各模式内微小动物种群(尤其昆虫类)

05

第3期贾云等:辽东山地不同退耕还林模式的生态效益

表9地下土壤动物的数量变化

Tab.9Number changes of under-ground soil animals number·m-3

处理Treatment

200320052007

类别

Category

数量

Amount

类别

Category

数量

Amount

类别

Category

数量

Amount

乔木模式

Arbor model

合计Total

乔灌模式

Arbor-shrub model 合计Total

自然模式Natural model

合计Total

对照CK

合计Total 线虫类Nematodes 2.6蜂类成虫Wasps’imago 3.0蛹Pupa0.7蚁类Ants 5.0甲虫类幼虫Coleoptera’larva 3.3蜂类成虫Wasps’imago 1.3甲虫类幼虫Coleoptera’larva 1.3蚁类Ants0.6蚁类Ants15.6甲虫类成虫Coleoptera’imago 1.8甲虫类成虫Coleoptera’imago0.3蜘蛛类Arachnid 2.0甲虫类幼虫Coleoptera’larva0.3

12.7 6.918.2蚁类Ants10.6甲虫类幼虫Coleoptera’larva 1.0蚁类Ants15.6线虫类Nematodes 1.6甲虫类成虫Coleoptera’imago 1.3甲虫类成虫Coleoptera’imago0.3甲虫类成虫Coleoptera’imago 1.6线虫类Nematodes0.3蜘蛛类Arachnid 4.1甲虫类幼虫Coleoptera’larva0.6蚁类Ants 3.0线虫类Nematodes0.7蜘蛛类Arachnid 1.3甲虫类幼虫Coleoptera’larva 1.4

多足纲类Myriapoda0.7

15.7 5.322.2蚁类Ants10.0线虫类Nematodes 3.3蚁类Ants15.0蛹Pupa0.3甲虫类幼虫Coleoptera’larva 1.0蜘蛛类Arachnid 3.0甲虫类成虫Coleoptera’imago 1.6甲虫类成虫Coleoptera’imago0.3甲虫类幼虫Coleoptera’larva 3.3

甲虫类成虫Coleoptera’imago0.3

线虫类Nematodes0.3

2.9 4.621.9甲虫类幼虫Coleoptera’larva 1.0甲虫类幼虫Coleoptera’larva0.6蚁类Ants 2.3甲虫类成虫Coleoptera’imago 2.1线虫类Nematodes 2.7甲虫类成虫Coleoptera’imago 1.8多足纲类Myriapoda 2.1蜂类成虫Wasps’imago0.6甲虫类幼虫Coleoptera’larva 1.2蛹Pupa0.3线虫类Nematodes0.3

多足纲类Myriapoda 1.2

5.5 3.9

6.8

的长期观测过程中发现,乔灌模式和乔木模式变化巨大,无论从物种多样性还是长寿性的多个角度分析,均具备森林生态系统的广义特征,食物链基本形成,明显优于对照和自然模式。

参考文献

范昊明,蔡强国,郭成久,等.2006.东北黑土区土壤容许流失量与水土保持治理指标探讨.水土保持学报,20(2):31-34,81.

国家标准局.1998.森林土壤分析方法:第二分册(森林土壤物理分析).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韩麟凤,王长富,邢劭朋.1982.东北的林业.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20-221.

侯扶江,肖金玉,南志标.2002.黄土高原退耕地的生态恢复.应用生态学报,13(8):923-929.

焦菊英,贾燕锋,景可,等.2008.自然侵蚀量和容许土壤流失量与水土流失治理标准.中国水土保持科学,6(4):77-84.李景文.1994.森林生态学.2版.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50-378.

林英华,孙家宝,刘海良,等.2006.黑龙江帽儿山土壤动物群落组成与多样性分析.林业科学,42(4):71-77.

谭学仁,张放,贾云,等.2008.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恢复技术.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万雪琴,胡庭兴,张健.2005.坡耕地退耕还林后的植被恢复.林业科学,41(2):191-194.

王珠娜,潘磊,余雪标,等.2007.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价研究进展.西南林学院学报,27(1):22-25.

曾辉,胡振全,袁春良.2007.辽宁风沙区退耕还林生态效应初步研究.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9(2):73-75.

张廷福,王建民,李延生,等.1990.辽宁森林.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责任编辑郭广荣)

15

新一轮退耕还林情况汇报

根据省发改委、财政厅、林业厅、农业厅、国土资源厅联合发文:《关于下达2014年新一轮退耕还林任务的通知》和州改局、州林业局、州农业局《关于转下达退耕还林还草工程201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县2014年新一轮退耕还林调查统计基础数据,为保证2014年我县退耕还林建设任务,现将我县2014年新一轮退耕还林规划设计相关情况通汇报如下: 一、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总体政策 2014年12月10日,省政府召开全省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副省长曲木史哈出席并作重要讲话,厅长作相关工作安排,市朝天区人民政府作交流发言。会议肯定了前一轮退耕还林取得的成绩,安排部署了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作。 原则:坚持农民自愿、政府引导,坚持尊重规律、因地制宜,紧持统筹规划、稳步推进,坚持突出重点、规模实施,坚持落实责任、依法管理的原则。 退耕对象:一是25度以上非基本农田坡耕地,二是三峡库区上游县15-25度非基本农田坡耕地,三是非库区上游县重要水源地迎水面15-25度非基本农田坡耕地。 补助标准:与前一轮退耕还林比较,新一轮补助政策有较大改变,不再限定退耕生态林和经济林的比例。退耕还林中央每亩补助5年共计1500元。,第一年800元、第三年300元、第五年400元,退耕还草中央每亩补助3年共计800元;分2次下达,第一年500元、第三年300元。 二、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检查验收标准 县级人民政县级人民政府组织林业、农业、国土资源等部门,分别在工程实施后第一、第三、第五年开展县级全面验收,验收结果作为政策兑现依据。省林业厅、农业厅、国土资源厅,分别在第二、第四年开展省级监测验收,其结果作为调控建设任务、兑现补助资金、考核耕地保护责任目标的重要依据。新一轮退耕还林设计后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确权登记,将退耕还林还草统一纳入林地、草原资源管理。 三、新一轮退耕还林资金管理和政策兑现 工程建设资金实行专项管理、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截留、挪用和克扣,严禁弄虚作假、虚报冒领补助资金。政策兑现要严格遵循“先验收、再公示、后兑现”的程序。工程种苗费兑现方式由县级人民政府确定。直补资金通过“一折通”方式兑现给土地承包经营权人。 四、工作安排 根据省、州要求,在2015年3月底之前完成2014年度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规划设计任务并上报州主管部门,我局建议在2015年3月开展我县2014年度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7000亩的规划设计。建设面积安排在呷尔镇、三岩龙乡、上团乡、八窝龙乡、子耳乡、三垭乡、俄尔乡、小金乡、朵洛等9个因地质灾害严重和生态移民乡镇。 由县政府召集各乡镇和退耕还林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召开新一轮退耕还林工作会议,并协调相关单位人员进行新一轮退耕还林工作的规划设计。 我县退耕对象:根据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的政策结合我县实际,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安排在符合以下条件地区。1、地质灾害较严重地区。2、生态移民搬迁地区。3、集中成片种植经济林地区。4、在前一轮退耕还林中的林间不能耕作的耕地。 工作时间安排 1、2015年3月4日向县委县人民政府汇报新一轮退耕还林设计工作。 2、2015年3月5日组织相关规划设计人员对新一轮退耕还林工作的业务、政策学习。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准备外业设计所需器具及材料。 3、2015年3月6日至3月16日分组入乡,对核定规划的乡、村、组进行新一轮退耕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 福建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暂行办法最新版 第—条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以下统称为补偿基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财农[20xx]381号)、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持续深化林改建设海西现代林业的意见》(闽委[20xx]44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改革的意见》(闽政文[20xx]359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江河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通知》(闽政文[20xx]417号)等规定,并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是指各级政府依法设立用于公益林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的资金。中央财政补偿基金、省级财政补偿基金和省政府实施的江河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是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用于省级以上公益林的保护和管理。各市、县(区)政府应按照政府投入为主、受益者合理承担的原则,相应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重点公益林是指经省林业主管部门会同省财政部门按照国家林业局、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林策[20xx]214号)和《福建省公益林区划界定实施细则》认定的、生态区位极为重要或生态状况极其脆弱的国家级和省级公益林林地。 第四条省级公益林和国家级公益林实行相同的补偿标准。 省级公益林平均补偿标准(含省政府实施的江河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下同)为每年每亩12元。 国家级公益林平均补偿标准为每年每亩12元。其中:中央财政每年每亩补助10元和省级财政每年每亩补助2元。 第五条中央财政、省级财政、省政府实施的江河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支出分为两部分,其中:11.75元用于国有林业单位、集体和个人的补偿性支出(包含每亩0.3元用于重点公益林所有者森林综合保险保费支出,0.25元用于公共管护支出。 (一)补偿性支出使用范围包括:重点公益林所有者的补偿费、直接管护费、村级组织监管费。对重点公益林无林地的补偿性支出应全部用于造林、抚育支出。根据重点公益林不同权属,补偿性支出执行以下标准: 1.国有单位管理的重点公益林 ⑴山权、林权同属于国有的,补偿性支出全部用于国有单位重点公益林的管护支出; (2)山权属村集体、林权属国有的,国有单位应将不低于30%的补偿性支出支付给山权

中国城市品牌发展模式比较

中国城市品牌发展模式比较 关于《中国城市品牌发展模式比较》,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内容摘要:按照品牌形态的演变规律,目前我国的城市品牌发展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即青岛模式、大连模式和东南沿海模式。这三种模式本身并无优劣之分,它们各自发展的初始驱动力、条件、结果等都不相同,因此,不同的城市应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关键词:城市品牌产业品牌城市竞争力 从城市竞争的角度看,品牌形态的演变是一个从产品品牌到产业品牌、再到城市品牌的发展过程。其中,产品品牌始终是一个城市竞争力的根基和最终落脚点。如果没有产品品牌,再好的

城市品牌也不可能维持长久。产业品牌是城市竞争力的支柱。事实表明,仅仅拥有一两个产品品牌对城市竞争力作用不大,城市竞争力的提升需要以优秀品牌为龙头的产业品牌的支撑。除非采取特定的宣传措施或者品牌的知名度高、竞争力强,否则不会因为单个品牌记住某座城市,一般只有当一批品牌产生,并形成产业品牌时,才会引起人们对该城市的注意。 城市品牌则是品牌发展的最高形态,随着一批品牌产品上升为产业品牌,人们会形成对该城市的品牌认知,这种品牌认知来源于产品品牌和产业品牌所传递的信息,包括产品和产业本身的信息。城市品牌一旦形成,就会加剧城市的集聚功能和扩散功能,并反作用于产品品牌和产业品牌,因此,城市品牌的终极目的是为产品品牌和产业品牌服务。 我国城市品牌的发展模式 现实中,品牌形态的演变过程不一定完全按照上述路线发展,经济萌芽的种子有可能从产品开始、也可能从产业集群开始、或者发韧于政府的推动。按照品牌形态的演变,目前我国的城市品牌发展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即青岛模式、大连模式和东南沿海模式。 青岛模式的发展道路是从产品品牌入手,通过品牌产品的示范效应带动其他产品品牌的发展,或者吸引外来投资,逐渐形成

最新整理退耕还林造林问题的整改报告

退耕还林造林问题的整改报告 农业委员会退耕还林造林问题的整改报告 省林业局退耕办: 根据《海南省林业局退耕办关于切实做好有关退耕还林存在问题整改的通知》要求,我委对2005年和2008年退耕还林造林存在的问题做了整改,现在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一、任务完成情况 1、2005年度退耕还林荒山造林 2005年度退耕还林工程荒山造林封山育林计划面积61000亩,其中:退耕还林计划55000亩;封山育林计划面积6000亩。完成造林面积61000亩,其中退耕还林工程荒山造林58670亩;封山育林面积2330亩,完成造成计划任务100%。 2、2008年度退耕还林荒山造林 2008年度退耕还林工程荒山造林计划面积25000亩,完成造面积25000亩,完成造成计划任务100%。 二、省级复查情况 1、2005年度退耕还林工程荒山造林复查结果 **市2005年度退耕还林工程荒山造林封山育林计划面积61000亩,上报面积61000亩。复查共抽查2个乡(镇),12个林班,抽查上报面积3161亩。其中排浦镇6个小班,1821亩。东成镇6个小班,1340亩。复查比例5.1%。复查合格面积3139亩,植被类型为乔木。核实率为99.3%,合格率为100%,生态林

占100%,保存率为100%,覆盖率为0.6,保存面积61000亩。 2、2008年度退耕还林工程荒山造林复查结果 **市2008年度退耕还林工程荒山造林计划面积25000亩,上报面积25000亩。复查共抽查2个乡(镇),13个林班,抽查上报面积1738亩。其中和庆镇3个小班,抽查上报面积649.4亩。雅星镇10个小班,抽查上报面积1088.8亩。复查比例6.8%。复查合格面积1720亩,植被类型为乔木。核实率为99%,合格率为100%,生态林占100%,成活率95%,合格总面积24982亩,计划完成率99.9%。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方案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以保护森林资源为重点,以改革森林保护投入机制和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为出发点,以森林分类经营为基础,以创建生态、美丽为目标,遵循自然规律,依靠科技进步,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有计划地对重点公益林实施补偿,促进重点公益林的建设、保护和管理,构建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 二、补偿原则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必须坚持以下五条原则: (一)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集中连片的原则。对纳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公益林,应坚持相对集中连片且具有一定规模的标准,由县政府统一规划实施。 (二)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纳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公益林,要确保林权所有者的知情权、参与权,做到补偿范围、补偿对象、补偿标准和补偿金额“四公开”。 (三)坚持产权明晰、林主自愿的原则。补偿对象必须是产权明晰、林权所有者及相关利益者自愿纳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公益林。 (四)坚持责任明确、依法补偿、规范管理的原则。生态公益林补偿以各方职责明确,管护、监督权责界定清晰,程序规范、手续齐全为基础,规范管理、依法补偿。 (五)坚持保护与受益关联的原则。生态公益林补偿必须以林权所有者

及相关利益者充分履行管护义务为前提,确保管护质量和效果。三、补偿范围 根据我镇生态公益林区划成果和国家核定下达的生态公益林地面积,全镇应落实生态公益林,其中:国家级生态公益林(含纳入天保工程森林管护的国有林),省级生态公益林。本方案所指生态效益补偿的公益林是经林权所有者同意纳入公益林范围并落实了公益林管护的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国家和省级生态公益林。 四、管护形式 现阶段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主要用于公益林管护补助,公益林的管护由林权所有者负责,按照其与镇人民政府签订的管护合同,经林业主管部门考核验收合格后,采取“一卡通”的形式直接将生态效益补偿金和管护费兑现给林权所有者。各地可以结合实际组建专业管护队,通过群众“一事一议”将公益林交由专业管护队管护,统一签订管护合同,统一筹集管护费。 五、实施步骤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共分以下五个阶段进行: (一)前期准备(2013年2月1日至2月28日)。成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全镇公益林管护模式、工作经费筹措办法,制定工作方案,制作公益林界定协议书、公益林管护合同和兑现花名册、面积确认表等文本资料,完成前期批准的公益林区划图、补偿政策文件和必要的工作用具的准备,落实林业站联系联村干部和10个生态效益补偿工作技术服务小组人员,做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动

中国城市发展典型问题探究

中国城市发展问题探究 学院: 专业: 2011年6月15日

目录 摘要 (1) 文章背景 (1) 城市化进程与土地和户籍制度的关系 (2) 直辖市之争:口水战背后的发展模式之辩 (4) 交通治堵:城市发展进程中的伤与痛 (6) 结语 (9) 参考文献 (9)

中国城市发展典型问题探究 摘要:中国的城市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伴随着诸如交通拥堵、发展不均衡、农村萎缩、社会矛盾激化等问题。这些问题与西方工业文明的城市化有相通之处,同时也具有中国自身特色。本文通过对城市发展中的几个突出问题进行简单分析,尝试着提出一些解决办法,旨在对中国的城市发展进程进行探究。 关键词:城市化土地制度直辖市之争发展模式交通治堵 2010年的中国上海世博会提出了一个响亮的标语: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届世博会,以城市发展为主题,通过190个国家和56个国际组织的先进城市发展案例,探讨了与城市相关的多元文化融合、经济与科技发展以及城市与农村的关系。本届世博会的目标即提高公众对“城市时代”各种忧患意识的理解,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并提供解决方案。“城市时代”概念的提出,更加明晰了城市发展对于一个社会乃至国家的重要性。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放大器”和“加速器”,城市文明的发展“聚焦”和“折射”着人类文明演进的轨迹。古代中国无论是在城镇规模还是数量上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自战国时代始,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以及政治和军事中心的建立都促进了城市的快速增长。而西方的城镇化同样初始于古希腊的文化以及手工业商业的繁荣,而由资本的萌芽和工业化的到来崛起,进入蓬勃繁盛的时代。然而,对于古代中国的城市文明来说,由于历朝代重农抑商的传统作用,始终未能出现工业城市,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1] 放眼现在的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只用30年便赶上了西方200年的城市化历程。2010年12月19日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发布的《2008年中国城市化率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的城市化率已达到33.28%(按城市非农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计算),不得不可谓一个奇迹。然而,在高城市化率的背后,是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与问题。诸如西方城市化进程中的污染、贫困、犯罪、拥挤等问题普遍存在,同时由于中国独特的户籍制度与土地制度,催生了新的更为棘手的问题,亟待解决。

生态公益林补偿

生态公益林的补偿要素 (1) 林地使用费(地租):由于经营生态公益林,其用地不能经营商品林或其他商业产品,按我国土地管理法第二条规定,我国实行土地的有偿使用制度,而且第四十七条已有征收费用的原则规定。因此林地使用费应包括补偿费的内容。 (2) (2)基础建设投资:包括营造生态公益林和道路、通讯、防火、场舍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3) (3)经营管理投资:包括调查规划设计、造林、补植、病防、管护、促进更新、抚育、护林防火、林政资源管理、科研技术服务等投人。 (4) (4)灾害损失:包括森林火害、病虫害、风害、泥石流、滑坡、兽害、雪害、冻害等的损失。 (5) (5)非商业性经营获益损失:指出于限制商业行为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这种损失也应得到补偿,使经营生态公益林者享受与不限制商业行为同等的盈利。 (6) 鉴于上述要素,生态公益林单位面积补偿标准计算公式为式中,G为某类型生态公益林单位面积平均每年的补偿标准;zBf为林地费用价;zF:为单位面积生态公益林从造林到计算年度的基础性建设和经营管理的各项费用;D为林地利润率,大体为各项费用的25%;A为盈利率,即非商业性经营获益损失率,采用费用利润率,大体为15%;5为灾害损失率,大体为20%;N为经营年数,林分平均年龄。国内生态公益林补偿动态 (1)国家财政部、林业部于1996年12月共同行文上报国务院《森林生态补偿基金征收暂行办法有关协调情况的报告》,请示国务院尽快颁布。 (2)1998年国家新颁森林法第八条以法律形式把"建立林业基金制度"、"国家设立森林生态补偿基金"予以明确。 (3)新疆、内蒙古、云南省思茅地区、广东省、湖南省、四川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北京市、湖北省等省、市、自治区及县、地区都以各自政府的名义颁发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文件,基本上都是按照谁受益向谁征收的原则,征收生态效益补偿费。 国外对经营生态公益林的扶持 日本森林,国有林只占1/3,其生态公益林国有与民有几乎各占1/2。日本林业之所以发达,尤其是生态公益林经营成功的关键是在于其完整而优厚的林业经济扶持政策。日本对其国内生态公益林的经营费用,无论是国有私有,全部由国家和地方政府承担,免收一切税费,并对私营生态公益林经营予以适当补贴。奥地利的森林法第十章明文规定,对公益林的经营和保护,政府给予资金上的扶持,对经营防护林的林主,根据实际情况其全部经营费用60%一95%由政府对受益者收取后返还林主。美国、瑞典、荷兰、挪威、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国在经营生态公益林上,也都采取经济上全面扶持政策,并免收一切税费,由政府向森林生态受益者征收生态效益补偿费,补偿森林经营者。 黑龙江省为例 生态公益林经营投资 经规划测算,商品经济林与生态公益林平均每公顷经营投入基本相近。这是为了尽快提高各生态公益林种的生态功能,应从积极调整各生态公益林种的每一具体林分(小班)的森林结构人手,按林种经营目标,通过集约经营手段,逐年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林分结构、发挥最佳的生态功能,并非消极的封山育林,任其自然更替,一封了之。为此,按两类林的面积权重,年资金投入量如下: 商品经济林=52.69亿元×36.8%=19.39亿元 生态公益林=52.69亿元×63.2%=33.30亿元 关于为生态公益林征收育林费和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依据与标准的建议

退耕还林专项检查情况报告-情况报告

退耕还林专项检查情况报告/情况报告 一、县上整改的情况 4月29日,市政府办《关于认真开展退耕还林回头看活动加强整改工作的紧急通知》下发后,各县都比较重视,制定了整改的措施,加大了整改力度,整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整改工作力度比较大。省林业厅《关于年全省退耕还林工程核查验收的通报》和李市长、邓市长在《通报》上的重要批示,对市林业局和各县的震动比较大,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的主要领导高度重视退耕还林整改工作,亲自安排过问,向分管领导和林业主管单位靠实了责任。分管领导深入乡镇进行检查,蹲在现场抓整改。县上多次发文,明确各乡镇一把手是整改的第一责任人。由于领导重视,安排比较具体,整改工作已引起了主管部门和各乡镇的普遍重视。针对省上通报中“四低一多”的问题,及时召开了退耕还林专题会议,认真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制定了整改措施,组织开展了以补植补造、执法检查、自查验收和兑现补助为主要内容的“回头看”活动。也及时作了安排,对重点乡镇开展了督查工作。 二是整改的重点比较突出,效果比较明显。今年以来,各县抓了补植补造、执法检查、普查摸底、补助发放、抚育管护和案件查处等整改的重点。根据统计,已完成补植补造面积 19.2万亩,占应补植面积27.3万亩的70%;已完成补植补造面积 9.5万亩,占应补植面积18万亩的78%;已完成补植补造面积

10.4万亩,占应补植面积14万亩的83%。、的退耕地的补植工作,结合兑现前的验收,发动农户进行了自栽自补,补植完成的比较好。由县委办、政府办牵头,抽调纪委、监察、林业、财政、农办等单位的业务骨干30多人,分赴各乡镇开展了退耕还林执法检查工作,有力地促进了乡、村两级整改措施的落实。县上制定了《关于退耕还林粮食补助改补现金的实施方案》,对乡镇领导、财政所长、林业站长进行了集中培训,将补助资金以存单的形式直接发放到户,确保了兑现的顺利进行。林业部门结合实际,确定了自查自检、档案管理、林地管护、确权颁证和封山禁牧等五个整改的重点,通过检查,给有关乡镇签发了50多份造林整改指令,给退耕农户发放了3万余份的退耕还林政策宣传单。 三是“回头看”活动比较扎实,底子摸的比较清。自市政府办的《整改通知》下发和全市林业局长紧急会议后,县上及时进行了“回头看”活动。县委、政府成立了由主管林业的县委副书记李永宏任组长,政府副县长王俊强任副组长,县监察局、林业局、财政局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退耕还林工程检查验收领导小组,从林业系统抽调60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8个核查工作组,从5月8日开始,采取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块的办法,对历年实施的工程进行了详细的检查验收,全县共查出需补植面积27.2万亩,查出套种面积994亩。共查出需补植面积18万多亩,复耕面积567.2亩。从监察、林业、财政、粮食等部门抽调了120名技术骨干,共查出需补植面积14万亩。目前,三县的复耕套种问题已经全部得到整改。 二、检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关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分析

关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分析 摘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重点讨论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 基金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保障措施。 关键词: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必要性;可行性;保障措施 中图分类号:S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3- 0107-01 建立生态公益林体系,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是当今社会 和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国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主要体现为:水土流失严重、草原退化、土地沙化、水资源短缺、水旱灾害严重。所以,森林生态效益补 偿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建立,是与我国的可持 续发展方针相适应,有利于中国未来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健康发展,在森林生态效 益环境状况逐渐恶化的今天,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成为当务 之急。更是我国现代化发展战略上的一个重大调整,也是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一 个重要里程碑,它阐明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建设生态环境就是发展 生产力。 1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意义 所谓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是指国家为保护森林,充分发挥森林在环境保护中 的生态效益而建立的,通过国家投资、向森林生态效益受益人收取生态效益补偿 费用等途径设立的森林生态效益保持基金,它是用于提供生态效益的森林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的一种法律制度。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 议修改制定了《森林法》,首次提出了构建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管理体制 的初步设想。认为目前应由国家担任资金拨付主体,凭借细化的林业部门预算这 一载体,引入民营机制。该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 资金制度。2001年,国家林业局会同中央财政选择了11个省区的685个县和24 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森林生态效益保持资金的试点单位。这是我国探索建立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良好开端。 2 建立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必要性 2.1 建立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可持续发展,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开垦了许多荒地,加上森林分布不均,结构不合理, 致使野生动物资源锐减,生存环境严重恶化,水土流失严重。 2.2 生态公益林它不是以生产木材和林副产品为主要目的,而是以空气净化、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农田牧场保护、护岸固堤、护路、护渠、美化 环境,以及以国防、科研服务为主要目的。其本身的价值很难直接用经济效益指 标来衡量。生态公益林的生态效益是以活立木群落的整体形式发挥作用的,活立 木本身是其生态效益的载体。 2.3 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盈。我国广大的生态公益林区大多是贫困地区,贫穷依然是一个严峻的问题,生态公益林区居民中的相当一部分人面临着生 存危机。通过国家运用财政补偿的手段扶持为贫困地区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也 标志着我国长期无偿使用森林资源生态价值的历史已经结束,开始进入一个有偿 使用森林资源生态价值的新阶段。 2.4 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是弥补我国生态公益林资金投入不足的重要途径。我国生态公益林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已严重制约了森林生态建设的发展。主要体现在:首先,造林初期投入受到限制。其次,是森林管护费用投入错

中国城市发展现状及展望

中国城市发展现状及展望 打开中国的政区地图,全国现有设市城市655个。按照行政区划,其中地级及以上城市287个(包括4个直辖市和15个副省级城市),县级城市368个(包括63个省辖的县级市)。此外,有建制镇19 234个。以不重复计算为原则,这655个城市的行政区域土地面积为521.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54.3%。《2008年国土资源公报》指出,全国的城乡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为26.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8%。《2007年城市、县城和村镇建设统计公报》显示,全国655个城市的城区建成区面积为3.5万平方公里,全国的县城镇和同类居民点建成区面积为1.4万平方公里,其余建制镇建成区面积为2.84万平方公里;城区、县城镇和其余建制镇合计,共有建成区面积7.74万平方公里。由此可知,中国的城镇建成区占国土总面积的0.8%,中国的乡村和独立工矿用地占国土面积的2.0%。 从现实的国情出发,按照行政许可,这655个城市市长的服务和管理,应能统筹城乡。为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由地方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城乡规划,应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以往那种就城市论城市、就乡村论乡村的规划管理制度和建设实施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30年来,我国城市数量的发展变化可分为3个阶段:一是较快发展阶段,城市数量由1978年的193个上升到1982年的245个,平均每年增加13个;二是快速增长阶段,1996年城市总数达到666个,平均每年增加30个;三是平稳调整阶段,1997年的城市总数为668个,之后至2008年末,全国共有城市655个。近年来城市数量逐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地级及以上城市进行了“撤(县级)市设(市辖)区”的行政区划调整。 未来的发展趋势是,由于量大面广,我国广大中小城市和建制镇的人口总量仍将继续高于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同时,地处经济发达地区的各大城市也将继续成为乡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主要接纳地。城市作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发展单元,其“撤县设区”、“撤乡设镇”和“乡镇合并”等行政区划调整仍将继续,县级市的数量还会减少,部分县级市将有可能“升格”为省辖市。在某种程度上,这一调整反映出地方中心城市“做大做强”的强烈意愿,以及由上一级行政单位统一协调区域城乡发展、争取优质资源的态势。 2 中国的城镇化 中国的城镇化(又称城市化),是指在工业化推动下,通过城镇数量增加和城镇规模扩大,所导致的乡村人口向城镇集聚的过程.中国的城镇化长期滞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但可以预计,在2020—2030年期间,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将会跟上世界的步伐。与此同时,中国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和大量、广泛的人口流动,正在模糊经典的西方城市化概念,重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报告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报告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报告 的社会资金投入公益林建设,推进林业分类经营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从根本上解决林业发展的动力和机制问题,促进林业的健康发展和林业建设的良性循环。 二、正确评价我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情况去年7月,我省按照《国家林业局财政部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的要求,组织完成了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全省区划界定公益林面积4783.3万亩,向国家申报重点公益林面积1969.74万亩。经国家林业局审核,沙河、汝河因不属于淮河一级支流,蟒河因长度不足150公里,小秦岭自然保护区因尚处在待批阶段,合计面积135.56万亩,均未列入国家重点公益林范围。在国家认定的1834.18万亩重点公益林中,天保工程区757.22万亩,非天保工程区1076.96万亩。去年11月,国家安排我省第一批重点公益林补偿面积550万亩。我省各级林业部门为扎实管好重点公益林,充分发挥补偿基金的使用效益,在分配和落实补偿面积的过程中,按照国家下达的不同生态区域类型控制面积及有关要求,一手抓补偿面积的落实、将分配的补偿面积落实到山头地块,一手抓管护责任制的落实、签订护林合同、制定管理办法,为开展重点公益林管护和补偿奠定了基础。重点抓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合理布局,认真落实补偿面积为了扎实做好这一补偿制度实施的基础工作,我们依据各地区划界定的重点公益林资源情况,首先制定了我省落实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补偿面积原则。

一是坚持生态优先、突出重点的基本要求,确保补偿面积落实到生态地位重要的地区; 二是优先满足国有林地中有林地管护的需要,较好地解决山区国有林场的贫困问题; 三是集体林和其他所有制的林地纳入补偿范围时,必须坚持林权者自愿的原则; 四是不论何种权属,纳入补偿范围的林地要优先安排有林地,其次是疏林地和灌木林;五是以县为单位,当分配面积不能满足区划界定的面积时,应适当集中安排,但不准超越区划界定的重点公益林范围。经过全省林业系统自上而下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补偿面积落实任务。据统计,全省各类生态区域第一批重点公益林的补偿面积是: 江河源头77.5万亩、江河两岸197.2万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25.3万亩、大型水库周围140.4万亩、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9.6万亩。共涉及10个省辖市、30个县(市、区)、13个自然保护区实施单位、22个国有林场、27个集体林场,共计1608个林班、18379个小班,涉及乡(镇)170个、村1286个、林农61936户,初定护林员3350名。 (二)建立机构,明确专人负责公益林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必须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人员。根据工作需要,省林业厅成立了公益林管理办公室。全省第一批重点公益林补偿范围所涉及的10个省辖市、30个县(市、区)的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及有关管护单位都确定了管理机构和工作人员。部分重点县在林业局内设了公益林管理办公室,选调技术人员,专门负责重点公益林的管理工作。

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总结

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总结 我乡公益林补偿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县林业局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严格按照《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云南省地方公益林管理办法》、《云南省实施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细则》,认真贯彻“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工作方针,加强组织领导、夯实目标责任、强化管护措施、狠抓落实,全面完成了公益林补偿工作的各项任务。现将我乡公益林补偿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乡公益林18.9884万亩,其中国家公益林8.7111万亩,省级公益林10.2773万亩。全乡划分落实管护责任区55个,落实管护人员55人,主管单位与管护单位签定管护合同10份,与护林员签定合同55份,落实管护面积18.9884万亩。 二、主要做法 1、加强领导,组建机构。我乡把公益林补偿工作纳入到林业建设目标责任制进行考核。一是加强领导,成立机构、确定专人,全面负责公益林建设的项目实施、组织管理和协调指导工作,乡政府成立了由乡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乡财政所、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副主任、各村委会主任等为成员的**乡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领导小组,

林业站设立了办公室,有专人抓好此项工作。二是加强监督检查,对公益林管护责任制是否落实、补偿资金是否落实到位等情况开展定期不定期的检查,对管护措施不落实造成森林资源破坏,资金使用不合理违返财经纪律的严肃进行处理。为全乡公益林管护和生态效益补偿工作全面落实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强化宣传,提高认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的确立与全面实施,不仅为加快我乡林业生态建设、巩固生态建设成果、保障林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而且是林业利益机制的探索和重大创新,使公益林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得到应有的利益,进一步调动了保护和建设公益林的积极性。我乡充分利用广播、标语、报刊等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同时,动员护林员对辖区农户进行入户签订《森林防火户主责任书》等办法,做好对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的宣传,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的有关政策家喻户晓,为加强公益林的保护和管理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3、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管护质量。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的实施,全乡聘用护林员55人。为了加强管理,林业站每个季度定期对护林员的责任片区进行检查,平时也会不定期的对护林员工作进行抽查,林管员每个月必须组织护林员对每个人的责任片区进行检查一次、在重点路口或重要地段

退耕还林汇报材料

云田镇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汇报材料 退耕还林是生态建设的重点工程,是改善生态环境的关键措施,也是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举措。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云田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的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高度重视退耕还林工作,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狠抓落实,顺利完成了退耕还林任务,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具体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云田镇辖区流域面积162平方公里,全镇共有13个行政村,52个社,5110户,23620人,耕地面积85993亩,(川台地14546亩,占17%,山地71447亩,占83%),户均16.8亩,人均3.7亩。2010年种植全膜玉米2.8万亩,占总耕地面积32%,其中沿川6个村共2823户、1.32万人,耕地面积4万亩,人均种植1.4亩,共计1.85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46%;浅山区7个村共计2270户、1万人,耕地面积4.6万亩,人均种植1亩,共计1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1%。种植洋芋2.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0%,种植中药材1.3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5%。2010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410元。 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亩,其中经济林亩,占 %;生态林亩,占 %。 2003年,退耕还林亩,退耕还林涉及个村民小组户农户,其中、

亩;、、亩。全镇退耕还林及荒山造林中经济林占 %,生态林占 %。 二、主要做法及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退耕还林工作的政策性、技术性很强,涉及到广大农户的切身利益,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从讲政治的高度,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重大意义及严肃性、艰巨性,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职责,成立由镇长,分管副镇长为副组长的退耕还林领导小组,组织镇机关站所全体干部职工,村委会及村组干部反复、认真学习退耕还林条例、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方法等法规、文件。 2、强化宣传力度。 抽调精干人员组成林业工作组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政策宣传和科技培训,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对退耕还林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增强群众科技意识和水平,调动广大农户的自觉性和积极性。镇工作队深入每块退耕地,检查成活情况,同时,镇退耕还林领导小组广泛听取群众对退耕还林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分析造成目前种植成活率低,难以见到效益的原因,总结经验,找准问题根源所在,切实加以解决,确保退耕还林稳步实施。同时,将林地管护纳入村规民约,入村到户广泛宣传退耕还林政策,把政策宣传到位,让政策深入人心,做到家喻

国内外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模式与管理体制概况

1国内外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模式概况 交通模式理论及最新进展反映了交通要素、交通结构及交通效率的主要特征。发达国家自20世纪40年代开始,相继制定出台了有关政策来引导城市交通规划和建设这些不同的交通发展政策形成了不同的交通模式,概括起来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依赖小汽车发展的城市,发达国家如美国,小汽车拥有率和使用率都很高,但是已经越来越受到能源短缺的影响;发展中国家如泰国,虽然人均小汽车拥有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差不少,但对小汽车的拥有和使用却不加任何限制,已大大超出路网及环境的承受能力。 第二类是小汽车与发达的轨道交通同步协调发展的城市,如英国伦敦、法国巴黎、日本东京和大阪等,小汽车拥有率不低于北美城市,但是使用率很低,主要靠地铁来通勤。 第三类城市主要依赖公共交通,抑制小汽车增长和使用,以此来支持城市高密度发展,如新加坡、香港。 面对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有效的交通模式。美国采取TOD模式和新都市主义,发挥交通先导的作用,协调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关系,促进了城市发展与城市交通的协调。英国伦敦采取设置公交车道、创造优先区域、鼓励停车换乘和中心区拥挤收费等措施,形成了一套发展公共交通的有效模式。 日本东京大力实施以轨道交通为中心的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轨道交通成为绝大多数东京市民的首选,有效地缓解了交通拥挤现象。 中国的一些大城市,通过吸收和借鉴国际经验,积极倡导建设轨道交通、公交专用道等,通过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来缓解日益严峻的城市交通问题,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成为中国城市交通发展的方向。 2 国内城市公共交通管理体制发展概况 目前,我国城市交通管理体制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一是由交通、城建、市政、公安等部门对城市交通实施交叉管理的传统管理模式;二是由交通部门对城乡道路运输实施一体化管理的模式;三是“一城一交”综合交通管理模式。

退耕还林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1b1121740.html, 退耕还林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作者:加青杜基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7年第21期 摘要本文分析了退耕还林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高未退耕地生产力、促进 农民非农就业、加强合理实施生态补偿、落实政府后期服务意识等建议,以期为同行提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退耕还林;政策;实施;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1-0156-01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我国已经从传统的农业生产大国转为现代化工业生产大国。从我国产业结构历史发展情况来看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因为农业生产而大面积毁坏林木的事件,间接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因此,退耕还林工作刻不容缓。当前我国在退耕还林工作方面制定了强制性法律依据和地方性政策,强化落实各级职能部门的行政监管职责。但是由于经济利益的趋势和地域发展的不平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落实不到位、执行力低下等不足,针对当前情况,笔者对工作管辖范围内木里县水洛乡退耕还林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总结可行性意见,以期为同行提供帮助。 1 当前退耕还林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1 部分农户退耕还林之后缺乏经济来源 由于我国地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地形地貌与土壤程度也不尽相同,所以在退耕还林政策实施上存在差异化执行困难。以农户切身利益的经济性收入为例,受传统农耕思维的影响,广大农户本质上是不愿意失去土地的,而在一些山地、丘陵或者土地贫瘠的地区,退耕还林对于农民经济收入的影响更大。虽然国家有相关补助性政策,但是各地政府执行力度不统一,宣讲解释不足,没有形成良性开导和协调,在就业方面对农户产业转型工作开展不利,导致农户经济补助不足或者失去土地后无相关产业进行接替,最终变相失业产生区域性社会问题,诱发退耕还林工作的恶性循环。 1.2 退耕还林工作普遍存在重造轻管问题 退耕还林工作为政策性号召,是在传统体制下公有制政府集权下产生的。本身就具有粗放性与片面性。退耕还林适应于哪些地区?什么环境造什么林木?谁养护?谁监管?后续维护资金预算应该为多少?太多细节问题在政策制订时没有去深入调查和研究,最终导致了退耕还林工作的重造轻管问题。举例来说,东北具有先天性林业资源,自然林由于生物错落性与各种树种交叉繁殖具备一定的抗病虫害优势,可以基于此先天资源进行人工林的大规模种植,短时间内完成退耕还林任务,后期维护也较方便。只需增强生物多样性,靠自然生态圈进行平衡性管

集体及个人公益林补偿资金实施方案

集体及个人公益林补偿资金实施方案 篇一:董地乡生态公益林补偿工作实施方案 董府发2013号 董地乡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兑现、管理和使用实施方案为确保我乡生态公益林补偿工作顺利进行,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关于下达2011年中央财政森林生态补偿资金的通知》的文件精神、贵州省财政厅、贵州省林业厅转发的《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的通知》、《黔财农〔2012〕85号》文件精神为指导,以县委县政府的总体安排部署为总体原则,以最大限度保障农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在稳定、团结、和谐的前提下推进此项工作。 二、目标任务 2011年度安排补偿村17个,面积共计62218万亩,分别为:

1、街上村亩, 2、青文村, 3、罗嘎村亩, 4、蒲达村亩, 5、黎明村亩, 6、以撒落村亩, 7、石关村亩,8、三家寨村亩,9、小田坝村亩,10、乃扒村2074亩,11、联乡村亩,12、联益村亩,13、冷冲村亩,14、沙落村亩,15、尖山村亩,16、青龙村亩,17、青山村亩。 三、工作步骤及时间 1、成立村生态补偿组织机构。村成立以驻村班干部为组长,村主职干部为副组长,村小组长或村民代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具体开展工作。(4月28——29日) 2、根据国家划定的区域,结合村实际制定生态公益林补偿实施方案,方案要做到详细,具有操作性,要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责任,并经村相关三分之二以上村民或农户讨论并经本人签字通过后,报乡审核后实施。(4月30——5月5日) 3、宣传培训。通过村、组代表或全体农户会议,发动广大农户积极参与,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讲清生态补偿的目的、意义及步骤程序,做到人人明白、人人知晓,深入人心。同时开展技术培训,有关国家政策及技术规定,相关表格的填写,公示及资金兑现等内容。(5月6日——5

退耕还林及公益森汇报-最新范文

退耕还林及公益森汇报 近年来,随着全社会对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林业生态建设突显出来,国家投入巨资,先后启动实施了一批林业重点工程项目。自2002年以来,我县抓住历史机遇,先后申请启动并实施了退耕还林与林业血防工程工项,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有关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退耕还林工程 该工程自2002年起实施,至2005年底结束。省市下达计划任务分别为2002年退耕还林1.5万亩,宜林荒山荒地1.5万亩,2003年计划任务与2002相同,2005年退耕还林0.3万亩,宜林荒山荒地1万亩。至2005年底,我县按照上级要求按质按量完成各项造林任务。据统计整个工程区域涉及全县十个乡(镇、场),70多个行政村,涉及退耕还农户10475户,涉及农户人数5万余人。共计营造小班1200多个,退耕地还林共3.3万亩,荒山荒地造林4万亩,营造生态林6.7万亩,经济林0.6万亩。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我县严格按照《退耕还林条例》及国家有关政策办事,及时兑现拨付退耕还林各项补助资金。自2007年以来,我县财政共收到上级拨入补助资金1381万元,(每年按每亩退耕地230元标准下拨,生态林按8年补,经济林按5年补)。近二年来,全县共兑现发放各项补助资金1247万元。(每年拨付资金均按当年验收合格面积兑付,尚有部分不合格的暂缓发放)。 二、林业血防工程 我县属鄱阳湖血吸虫病重要区域,为综合治理血吸虫病疫,2006年起,

我县申请启动了林业血防工程项目,该工程上级下达计划任务情况为:006年0.6万亩;2007年1万亩;2008年0.6万亩。至去年底,我县各年度工程任务均按时完成,在全县沿湖乡镇共栽种抑螺防病林2.2万亩。 按中央补助标准,每亩林业血防工程补助150元,我县三年共计收到补助资金330万元,这部分资金我县已全部用于种苗采购及造林补助开支,不足部分由地方政府及群众摊贩工投劳支出(每亩造林实际费用在500元左右)。 三、生态公益林建设 我县国家级生态公益林建设项目自2001年计划实施,2007年-2008年实施公益林面积18.72万亩,实到中央和省级补偿资金397.4677万元,以上资金已全部发放下去。 四、存在的问题 以上项目都是国家专项资金,属于专项专用,但是,我们在实施过程中,各项工作经费难以得到保障,地方也没有配套资金,我局在实施以上惠农项目中经费压力比较大。 通过以上三个重点工程项目实施,我县退耕区域水土流失逐步减少,血防区域钉螺繁衍也得到有效控制,全县生态环境不断好转,同时在创建绿色银行的过程中工程项目区群众不断享受国家政策补助,农业增产、经济增收,并逐步走上生产发展、生态文明,生态和谐之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