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口腔微生物知识点整理

口腔微生物知识点整理

口腔微生物知识点整理
口腔微生物知识点整理

牙菌斑生物膜

掌握:牙菌斑的定义、牙菌斑的基本结构、牙菌斑的形成和发育。

了解:牙菌斑的分类、牙菌斑的组成、牙菌斑的物质代谢、牙菌斑的致病性牙菌斑(dental plaque):存在于牙面或牙周袋内的一个细菌生态环境,细菌在其中生长、发育和衰亡,并进行着复杂的物质代谢活动,在一定条件下,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将会对牙齿和牙周组织产生破坏。

生物膜(biofilm):各种细菌嵌于来自其自身和/或外界环境的胞外基质内,而在固相界面上结成的有着三维立体结构的微生态环境,牙菌斑就是一种经典的生物膜。

牙菌斑生物膜:牙菌斑生物膜是牙面上或牙周袋内的多种菌丛构成的生态系。细菌在内生长、发育和衰亡。其复杂的结构使它能包涵对氧不同敏感性的细菌,这些细菌嵌入在由多糖、蛋白质和矿物质组成的基质中。细菌在其中的代谢活动,影响着细菌与宿主之间或细菌菌属之间的动态平衡

生物膜的作用

①节制细菌代谢活性和保护菌丛抵抗口腔苛刻环境,使细菌在不适合的条件中仍能存留。

②膜内的多聚物基质起约束网络作用,摄取和收藏食物,控制基质成分的移动速度。

③膜内高水平的巯基能中和氧基,保护菌细胞勉受氧化损伤。

④浓缩从环境中来的营养物质和其它元素,保留一些细胞内遗漏出来的溶解物质(如eDNA)。

⑤细菌耐药性

二、分类

(一)根据所在部位分类

龈缘为界: 龈上菌斑、龈下菌斑:附着菌斑,非附着菌斑。

1.龈上菌斑(supragingival plaque)

位于牙颈部龈缘以上牙面上的菌斑。包括窝沟菌斑、光滑面菌斑、邻面菌斑、颈缘菌斑。这种菌斑的结构比较完整,主要细菌是革兰阳性球菌、杆菌。随着菌斑成熟,革兰阴性球菌、杆菌和丝状菌的数量增多。

2.龈下菌斑(subgingival plaque)

位于龈缘以下,分布在龈沟或牙周袋内,分为附着龈下菌斑和非附着龈下菌斑。附着龈下菌斑

由龈上菌斑延伸到牙周袋内,附着于牙根面,其结构、成分与龈上菌斑相似,细菌种类增多,主要为格兰阳性球菌及杆菌、丝状菌,还可见少量格兰阴性短杆菌和螺旋体

非附着龈下菌斑

位于附着龈下菌斑的表面,为结构较松散的菌群,直接与龈沟上皮和袋内上皮接触,主要为格兰阴性厌氧菌,还包括许多能动菌和螺旋体。

龈上、龈下菌斑的主要特征:

生长环境:有氧、兼性厌氧;兼性、专性厌氧。

优势菌:G+需氧菌和兼性菌;G-厌氧菌和能动菌。

唾液清洁:+;-。

食物摩擦:+;-。

代谢底物:糖类;血清蛋白、氨基酸、糖。

宿主防御机制:唾液Ig;血清Ig。

(二)根据致病作用分类

1. 致龋菌斑

与龋病发生有关的牙菌斑,多位于牙齿的咬合面、光滑面、邻面和颈缘。主要的致病产物是各种有机酸,如乳酸。

致龋性菌斑的主要生物学特征:

①利用蔗糖的速度快,乳酸产生速度快;

②产生多糖的速度快,接触蔗糖15分钟内20%以上转化为细胞内多糖;

③变链球菌的数量多,而非致龋性菌斑中血链球菌的数量多;

④与产碱代谢相关酶(尿素酶、精氨酸脱亚胺酶)的活性较非致龋菌斑低。

2. 致牙周病菌斑

指位于龈缘和牙周袋内,与牙周疾病发生有关的菌斑。此类菌斑因所处的生态环境不同,含更多的专性厌氧菌,如螺旋体。主要致病产物是破坏性酶和毒素三、基本结构

(一)基底层

牙菌斑紧靠牙面的获得性膜,无细菌的均质性结构,HE染色呈红色,厚度一般在1-10 μm。

(二)中间层

牙菌斑的主体部分,由粘附在获得性膜上的丝状菌彼此平行排列,且与牙面垂直构成,丝状菌之间有大量球菌、杆菌分布或互相粘附。有时平行排列的丝状菌迫使球菌排成链状,似栅栏,称为栅栏状结构(palisade structure)。栅栏状结构是牙菌斑的基本结构,也为牙菌斑深层的细菌获得营养和氧气提供通道。

(三)表层

菌斑的表层结构比较疏松,细菌组成复杂,变动较大,球菌和丝状菌互相交织,短杆菌穿插其间。“谷穗状”结构(corncob),以丝状菌为中心,周围有许多革兰氏阳性球菌粘附在其表面。以“谷穗”为中心,周围有长杆菌粘附的“瓶刷样”结构(bristle brush)。

四、组成

(一)微生物组成的特点

1. 细菌的种类繁多。

2. 不同年龄阶段微生物种类差异较大,组成呈动态变化。

3. 致病性菌斑与非致病性菌斑的细菌种类差异不大,功能差异较大。采集自正常人群相同部位的菌斑微生物组成种类差异较大,但代谢功能相似。(致牙周病菌斑中可动菌和螺旋体较多,球菌较少)

(二)化学组成

1. 水

占菌斑体积的30%-50%,重量的80%,其中50%在菌细胞内,30%在菌斑基质中。基质中的水大约25%呈游离状态,剩余部分与蛋白质结合呈结合态。

2. 蛋白质和氨基酸

蛋白质占牙菌斑干重40%-50%,主要来自宿主唾液和龈沟液,少量来自细菌。细菌蛋白包括细菌本身以及细菌产生的酶,以及免疫球蛋白和少量的氨基酸。

3. 糖

占牙菌斑千重的13%-18%,来源于食物和细菌,包括低分子可溶性糖,如单糖、双糖、低聚糖和多糖。

细胞内多糖(In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s, IPS):存在于细菌体内,作为一种储能形式,当外源性糖提供不足时,为菌斑细菌的新陈代谢提供能源。主要为糖原和支链淀粉。

细胞外多糖(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s, EPS):存在于细菌体外,主要有葡聚糖、果聚糖和少量的杂聚糖。细胞外多糖分为水溶性和水不容性两种。

4. 脂质

占菌斑干重10%-14%,多位于菌斑基质中,主要有磷脂、糖脂和中性脂。菌斑中的脂质对菌斑的矿化和细菌对牙面的粘附有一定影响。

5. 无机物

占菌斑干重的5%-10%,主要有钙、磷、镁、钠、钾及少量的铜、铁等。无机物一部分位于菌细胞内,另一部分分布于菌斑液中。菌斑具有集中钙、磷、氟的能力,菌斑中钙、磷、氟含量明显高于唾液

五、形成和发育

1、获得性膜的形成

2、细菌的黏附和集聚

3、生物膜的成熟

4、生物膜的分散

(一)获得性膜的形成

唾液糖蛋白选择性吸附在牙齿表面所形成。

组成:糖蛋白、酸性富脯蛋白、富酪蛋白、白蛋白、氨基酸、脂类物质、碳水化合物、一些酶和免疫球蛋白等。

生物学作用:1)确定首先定植在牙面的细菌种类;2)细菌代谢的营养来源;

3)保护釉质表面;4)牙面上的离子保护库。

(二)细菌的黏附和集聚

1. 细菌的黏附:细菌在牙面上的附着。1)钙桥作用;2)氢键作用;3)疏水作用;4)受体粘结素作用:黏附素与受体。黏附素(Adhesin):细菌表面的蛋白样成分,以立体化学的特异方式结合到组织表面的受体上。受体(Receptor):组织表面与黏附素结合的物质。

2. 集聚(aggregation):一种细菌黏附于另一种细菌的表面称之为集聚。

1)细菌间通过自身合成的细胞外聚合物而相互粘附;2)不同种细菌直接粘附在一起;3)细菌与宿主的聚合物相互作用,使细菌容易聚集在菌斑中。(三)牙菌斑生物膜的成熟

1)牙菌斑的生长周期2)成熟牙菌斑的形态结构特征

(四)生物膜的分散

分散形式:

1)主动分散(active dispersal):在外来刺激下,如营养变化、代谢产物堆积、温度变化、噬菌体攻击、酰基高丝氨酸内酯(AHL)、右旋氨基酸等作用下进行;主动分散的细菌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如鞭毛相关编码基因被激活,细菌运动能力显著增强;

2)被动分散(passive dispersal):如唾液冲刷、食物咀嚼等,菌细胞无生物学特性改变

环二鸟苷酸(c-di-GMP)是生物膜分散的核心分子

六、物质代谢

(一)糖代谢

1. 分解代谢:产生多种有机酸,如乳酸、甲酸、乙酸、丙酸、丁酸和戊酸。

2. 合成代谢:1)细胞内多糖:糖原、支链淀粉;2)细胞外多糖:

(二)碱性物质代谢

当牙菌斑处于饥饿状态时,菌斑内尿素酶能够将唾液中尿素分解为氨,二氧化碳,使牙菌斑pH上升。同时,菌斑中细菌可以利用氨基酸,使菌斑pH下降/上升。

目前认为,细菌的产碱代谢是龋病发生的保护因素,口腔主要的产碱细菌包括格式链球菌、唾液链球菌、血链球菌、内氏放线菌等。

尿素酶(urease)及精氨酸脱亚胺酶(arginine deiminase)是口腔细菌最主要的两条

产碱代谢通路,对维持口腔微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三)无机物代谢

在酸性环境中,磷酸盐会变为易溶解的相,钙释放到基质中。当菌斑pH下降到临界时(低于pH5.5),羟磷灰石就会转化为钙/磷比值低的盐;当牙菌斑pH 上升,这时牙菌斑的钙/磷比值又将增高。

七、致病性

牙菌斑是造成人类两大口腔疾病------龋病、牙周病的始动因子。

(一)牙菌斑与龋病

1. 龋病是发生于牙齿硬组织的慢性细菌性疾病,表现为牙体硬组织色、形、

质的改变。

2. 致病性

(1)产酸性

(2)合成细胞外多糖对牙面的粘附能力

(3)耐酸性

(二)牙菌斑与牙周病

牙周病是发生在牙的支持组织的疾病,主要临床症状是牙龈出血、溢脓、牙齿松动、牙槽骨吸收以及牙周袋形成,该病是造成成年人失牙的主要原因之一。

1. 牙菌斑代谢产物的直接破坏作用

(1)酶

(2)毒素

(3)其他产物

2. 牙菌斑引起的免疫病理损害

免疫反应的类型是以细胞免疫为主,体液免疫参与,补体系统加入反应两个方面,在牙周炎症的不同阶段,各有特点。

龋病微生物学

主要内容

1.细菌与龋病发生的关系。

2.致龋菌的生物学特性。

3.为什么说变异链球菌是主要致龋菌?

龋病:是发生于牙硬组织的慢性细菌感染性疾病,造成牙硬组织的颜色、形态、质地的改变。

病因:

1.化学细菌学说chemico-parasitic theory

1)Miller人工龋实验

牙齿+面包(糖)+唾液——龋

牙齿+面包(糖)+煮沸唾液——无龋

牙齿+脂肪(肉)+唾液——无龋

细菌酵解碳水化合物产酸是龋病的病因

2)Keyes龋病传播动物实验

无龋仓鼠与患龋鼠混合喂养,或感染患龋鼠的排泄物,会发生龋齿

给妊娠期或哺乳期的患龋鼠使用青霉素,可减少子代患龋率。

微生物是龋病发生发展中的关键因素,没有微生物的参与就不会有龋病的发生3)化学细菌学说的评价

总结了龋病发生中的主要因素:

口腔微生物在产生酸方面的作用;

微生物发酵碳水化合物底物;

产生的酸导致牙矿物质溶解;

第一次阐明了口腔微生物、食物、酸与龋病发生的关系,抓住了龋病发生的本质

局限性:

未阐明牙面微生物的存在形式

不能解释龋发生的特异性部位

不能解释龋发生的个体差异

未确定致龋的病原菌

2.龋病的四联因素

1)细菌致龋的必要条件:

牙面附着:GTF,FTF,GBP等

产酸:LDH,Enolase等

耐酸:F-ATPase,AgDS等

毒力调控相关因子:QS,TCSs

2)食物

碳水化合物(致龋):能量;胞外多糖(EPS)和胞内多糖(IPS);选择。

含氮化合物(抗龋):尿素酶(Urease)、精胺酸脱亚胺酶(ADS)、精氨酸脱羧酶(ADC)

3)宿主

牙齿:矿化程度,窝沟深浅,牙齿位置

唾液:缓冲能力,唾液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过氧化氢酶,唾液溶菌酶等全身因素:血糖浓度与牙本质小管液流动方向

遗传因素:单基因遗传关联(唾液分泌及免疫球蛋白合成),全基因组关联(GWAS)

4)时间

Stephan 曲线:进食后菌斑原位pH的变化过程;甜食频率vs 甜食的量;再矿化vs 龋病形成所需时间

龋病生态病因学

口腔中没有特异性的致龋菌,引起龋病发生的细菌属于口腔的正常菌群,正常情况下口腔细菌与人体之间处于动态的生态平衡。各种因素造成平衡的破坏,正常细菌成为条件致病菌,引发龋病。龋病实质上是牙齿局部生态环境平衡失调的表现。

龋病是发生在牙体硬组织的(宿主),由微生物(细菌)代谢产酸(食物)所导致的慢性(时间)感染性疾病。

1)不同细菌具有不同的致龋力;2)引起不同部位龋的细菌种类不同3)所有能致龋的细菌均能产酸, 但并非所有产酸菌都能致龋。

人类致龋细菌的特异性

1)人龋的发生与变异链球菌族密切相关,变形链球菌是人类主要致龋菌

2)致龋菌不是单一的一种细菌,而是多种产酸和耐酸细菌

从龋损中分离:变异链球菌;放线菌;乳酸杆菌等

致龋微生物的判断标准

1.符合致龋菌应具备的生物学特性(必要条件)

2.在龋损的各个时期都可分离到并可得到纯培养

3.细菌量与龋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4.能引起实验动物的传染性龋损

5.选择性限制该菌可以减少龋病的发生

口腔链球菌与龋病

(一)口腔链球菌(属)的一般特性

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口腔常驻菌,在口腔天然菌群中比例最大。

根据细菌的菌落形态、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特性,可将口腔链球菌分为不同的种。包括:血链球菌(S.sanguinins)、轻链球菌(S. mitis)、米勒链球菌(S. milleri)、唾液链球菌(S. salivarius)和变异链球菌(S. mutans)。

(二)变链球菌与龋病

1.基本表型特征

G+染色,菌体呈球形,直径0.5-0.75um。

肉汤培养基:菌细胞呈短杆状或球状,成队或链状排列,链长中等,或短,不活动。

轻唾琼脂平板(MS):菌落形态高凸,粗糙,不透明,毛玻璃状,嵌于琼脂内。血琼脂平板:菌落呈圆形,表面光滑,直径0.5-1 mm,周围有α(绿色) 溶血环。

2. 生长条件

兼性厌氧菌(5%CO2,95%N2 )

pH7,最低pH4.3,4.5%NaCl,不被杆菌肽抑制

选择性培养基:MSB(MS+杆菌肽)或MSSB(MS+杆菌肽+20%蔗糖)

3.细胞壁组成

(1)多糖菌株抗原性血清型

(2)肽聚糖:N-乙酰葡萄糖胺、N-乙酰胞壁酸、短肽

(3)甘油磷壁酸:壁磷壁酸、膜磷壁酸

(4)表面蛋白:GTF、FTF,决定变链菌的抗原性和在牙面的粘附

4.变链球菌族Streptococcus mutans group,Mutants Streptococci

变链球菌是一族(组)异源性细菌,其表型特征相同,但遗传型和血清型不同。血清型:八种(a-h)

遗传性:七种

5. 变链球菌的致龋性

产酸性和耐酸性

合成细胞内外多糖

对牙面的粘附作用

环境刺激应答

6. 变链球菌与龋病的关系

(1)横向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变链球菌的检出率同龋病的发生呈正相关。(2)纵向的追踪调查表明:唾液或菌斑中变链球菌的检出率与随后龋病的发生呈正相关。

结论:变链是主要的致龋菌,但不是唯一的致龋菌。

问题:其他细菌仍可诱发动物龋,变链和龋活跃性的关系不是恒定的。

牙髓和根尖周病的微生物学

本章要点

牙髓和根尖周细菌感染的主要途径

牙髓及根尖周感染的细菌学特点

牙髓及根尖周感染的常见病原菌

牙髓及根尖周感染的病因机制:毒性因子、细菌的协同作用、宿主免疫反应牙髓及根尖周感染病原菌种类与临床症状的关系

一.牙髓和根尖周病的基本概念

牙髓和根尖周病是发生在牙髓组织和根尖周膜及牙槽骨的疾病的总称,牙髓和根尖周病与龋病一道被称为牙体牙髓病。

牙髓是牙组织唯一的软组织,由牙髓细胞、细胞间质和细胞间液组成,位于由牙本质围成的牙髓腔内,借狭窄的根尖孔与根尖周组织相连。

根尖周组织指根尖部的牙周组织,包括牙骨质、牙周膜和牙槽骨

二.牙髓根尖周病的细菌病因学证据

?1890年Milier等首次在人的坏死牙髓组织中发现细菌

?1965年Kakehashi等经典的无菌鼠动物实验

在无菌条件下,钻开实验鼠牙髓腔暴露于口腔中,普通鼠实验牙在8天内可见发生严重的牙髓炎、牙髓坏死、根尖周炎;无菌鼠实验牙在42天内未见,牙髓有进行性炎症反应,手术伤口很快愈合。

结论:细菌是牙髓根尖周组织感染的启动因子

三.牙髓根尖周病细菌感染的途径

主要途径为:牙体感染、牙周感染、血源感染。

1.经牙体感染

途径:龋病、外伤性牙折、牙隐裂、楔状缺损、磨损及发育畸形等,导致牙本质小管暴露或直接导致牙髓暴露

致病机制:细菌或毒性产物打破宿主防御与细菌致病的平衡

-引起牙髓的损伤、炎症反应和坏死;

-通过根尖孔或侧支根管侵入根尖周组织,导致根尖周炎或根尖周脓肿。2.经牙周感染(逆行性感染)

途径:深牙周袋的细菌经根尖孔或根尖区侧支根管进入牙髓,引发牙髓感染由牙周途径导致的牙髓感染称为逆行性感染,所引起的牙髓炎称为逆行性牙髓炎(retrograde pulpitis)

3.经血源感染(引菌作用)

引菌作用:暂时性的菌血症引起的细菌在代谢障碍或创伤的牙髓组织的定植、增植。

诱因:因拔牙、洁治、根管治疗等可引起暂时性菌血症,细菌通过血流进入创伤的牙髓或根尖周周围组织,继而引发牙髓感染。

四. 牙髓及根尖周感染的病原菌

特点:

①内源性感染为主,正常菌群的易位是重要启动因子

②厌氧菌为优势病原菌,G-专性厌氧菌占90%

③混合菌感染

④细菌类型与感染途径和病灶位有关

⑤临床症状与细菌种类有密切相关。

五、常见的感染菌

6-1卟啉单胞菌属(Porphyromonas)

牙龈卟啉单胞菌(P. gingivalis,Pg)

牙髓卟啉单胞菌(P. endodontalis,Pe)

革兰阴性杆菌、专性厌氧,产生黑色素和臭味,诱导化脓性感染

不酵解碳水化合物,可产生吲哚和硫化氢.

主要终末酸产物是正丁酸和乙酸。

P.e 无菌毛不能粘附在口腔组织,口腔中难以检测到

可诱导牙髓细胞和根尖周组织产生细胞因子或免疫反应,LPS 可诱导IL-8的高表达。可激活细胞的纤溶酶原激活系统

P.g 有菌毛,可以牢固粘附于口腔组织和牙菌斑G+菌上,正常定植于龈沟,严格厌氧和氯化血红素等特殊生长因子,是感染根管和牙周炎的优势致病菌。6-2普雷沃菌属(Prevotella)

中间普雷沃菌(P.intermedius)是晚期牙髓炎和尖周炎的常见病原菌革兰阴性厌氧杆菌。

在血琼脂表面形成黑色菌落。

6-3梭杆菌属(Fusobacterium)

具核梭杆菌(F.nucleatum)是感染根管、慢性根尖周炎的优势菌群

革兰阴性杆菌。专性厌氧菌。培养物带有恶臭味

末端呈梭形或尖状. 常常在菌细胞中见到中央肿胀和革兰阳性的胞内颗粒。无菌毛和鞭毛。细胞壁肽聚糖的主要成份是羊毛硫氨酸。毒力强,诱导IL-1和炎症反应重。

牙菌斑和龈沟是主要定植部位。具核梭杆菌与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斯坦纳菌有密切的共生关系。

6-4 拟杆菌属

以福赛斯坦纳菌(Tannerella forsythus)为代表

革兰阴性梭状杆菌,专性厌氧培养困难.与具核梭杆菌的混合培养可产生“卫星现象” , 具核梭杆菌提供福赛斯坦纳菌生长要求的N-乙酰胞壁酸

与P.gingivalis全菌蛋白和菌毛蛋白fimA之间存在多个相互结合的蛋白分子

感染根管检出率25%-39.3%,慢性根尖周炎根管26%-60%

6-5 消化链球菌属

革兰阳性专性厌氧球菌、排列成对、短链或团块

代谢酸产物:乙酸、异丁酸、异戊酸和异已酸。产生大量硫化氢,与根管恶臭有关。

厌氧消化链球菌(P.anaerobius)和微小消化链球菌(P.micros)是感染根管和根尖周感染的常见病原菌

七、牙髓根管生态系

1. 健康牙髓的防御作用健康牙髓可通过固有和适应性免疫防御微生物入侵

2.牙髓坏死根管内细菌库的形成和平衡的建立

牙髓炎症是不可逆性损伤,防御机制受到严重破坏,细菌通过牙本质小管侵入根管系统定植、增殖形成整个根管系统的微生物库,根据细菌的粘附能力、共聚能力、氧浓度、营养成分以及微生物之间、微生物和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逐渐建立细菌与局部环境之间的微生太平衡

3.细菌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宿主根尖组织局部的防御力量选择根管内定植

细菌)

根管系统细菌库把坏死牙髓组织分解利用后,由于局部氧压的变化,细菌分布随之发生改变,根尖区成为厌氧菌的主要分布区。根尖孔外组织液成为细菌主要营养来源,但宿主的防御因子却不能有效到达和发挥作用。随着时间推移,根管细菌逐渐以能抵抗宿主防御和具有蛋白水解酶活性的厌氧菌为主。4.根管定植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定植根管细菌通过对根管系统呼吸(氧)和营养的影响,呈现共生和结抗效应。

七.病原菌的致病机制

1.毒性因子的作用

感染细菌本身、细菌内毒素、细菌产生的蛋白水解酶、细菌结构成分:菌毛、荚膜等作为毒力因子直接刺激牙髓和根尖周组织导致组织损伤

1)侵袭性酶

种类:胶原酶、透明质酸酶、半胱氨酸酶、IgA蛋白酶、凝固酶、溶纤维蛋白酶等。

作用:导致细胞坏死和组织崩解;协助病原菌的抗呑噬作用和扩散;破坏免疫球蛋白、C3;削弱宿主的抵抗力。

结果:组织破坏和感染细菌扩散

2)毒素(toxin)

外毒素(exotoxin)

为蛋白质、多为酶类;毒性作用强。如细胞毒素、神经毒素

内毒素(endotoxin)

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壁外膜的脂多糖(LPS),由核心多糖、O-特异多糖(O-抗原)

和类脂A(主要生物活性部分)组成。抗原性和毒性作用较弱

内毒素的致病机制

存在复杂的宿主细胞和分子机制,不直接引起病理损伤

1. 作用单核呑噬细胞分泌IL-1、TNF等多种细胞因子:

IL-1和IL-6对炎症细胞的趋化作用;IL-1可剌激破骨细胞的形成

TNF-α是LPS 引起感染性休克的关键细胞因子

TNF和IL-1协同作用引起血管扩张和白细胞介导的组织坏死

2. 激活B淋巴细胞,介导根尖的免疫损伤;激活补体系统,加重疼痛和炎症反应;激活肥大细胞脱颗粒炎症介质,增加血管通透性

3. 介导和加速骨质吸收

4. 刺激巨噬细胞释放胶原酶

3)代谢产物

种类:氨、H2S、吲哚、有机酸等

作用:直接毒害细胞致组织损伤、诱发机体免疫反应间接损伤组织

2.细菌致病的协同作用

1).干扰宿主的防御能力

部分细菌分泌蛋白水解酶破坏组织结构有利于其他致病菌的入侵和致病2). 相互提供必要的生长物资

P.e降蛋白为其他细菌提供氨基酸等

3).改善局部环境

En 和Ph

4).相互增强毒力

3.诱发宿主的免疫炎性反应

1)细菌的免疫活性:

①作为抗原诱导机体固有和适应性免疫应答反应

②细菌结构成分作为丝裂原诱导T/B淋巴细胞非特异性活化、增殖、分化和发挥效应

③激活巨噬细胞

④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刺激淋巴细胞、内皮细胞分泌IL-1\TNF\IL-6等炎症介质促进炎症反应。分泌IL-8等趋化性细胞因子和黏附分子,促进炎症细胞向细菌入侵部位的移动和活化

2)牙髓、根尖周炎症反应免疫细胞

T 细胞、B细胞、单核细胞、肥大细胞

口腔粘膜病的微生物学

感染性口炎

1.原发性感染性口炎:致病微生物直接侵袭口腔黏膜组织而发生的炎性疾病,如球菌性口炎、疱疹性龈口炎等。

2.继发性感染性口炎:致病微生物引发的全身性病理反应在口腔黏膜上的表现,如白喉、艾滋病等。

引起感染的微生物包括:

1.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菌、螺旋体、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

2.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

3.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菌

与口腔黏膜疾病相关的病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