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1章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1章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1章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1章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人教新课标版

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5 分钟训练 (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__,人是靠__________发声的。我们通常听到的声音是靠传播的。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

思路解析: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人靠声带的振动发声。我们生活在大气中,所以我们通常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是不能传播声音的。

答案:振动声带振动空气介质

2.(2010广东模拟) 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_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声音不仅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还可以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但传播速度不一样,当温度相同时,在__________中传播速度最大。

思路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即振动发声。声音传播的条件是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通常情况下,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

答案:振动介质固体

3.同学们已经知道,声音是由振动的物体发出的,但在敲击音叉时,我们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却看不见音叉的振动。请同学们想办法证明音叉发声时也在振动。

思路解析:振动有两类,一类是明显的振动,即肉眼能观察到的振动,如钢尺的振动,鼓面的振动等,说这些振动明显,是因为这些振动振幅大,易于观察;另一类是不明显的振动,即肉眼不易直接观察到的振动,如敲击桌面时的振动,音叉的振动,以及气球、火药爆炸时的振动等,对于这些振动,我们可以根据声音产生的原因来推断振动的存在。想要证明这些不明显振动的存在,可以借助明显的振动。

答案:可以在音叉上贴一张小纸片(末端剪成麦穗状),或用一根细线系一个乒乓球,手提细线,将球紧挨音叉的一个叉股,当用橡皮锤敲击音叉时,会发现纸片振动或乒乓球被弹起,这些现象可以说明音叉发声时在振动。

10 分钟训练 (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2010山东烟台模拟)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设计了图1-1-1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思路解析: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通常在固体中传播速度快,其次是液体,在空气中传播速度较慢,因此最先听到的是由钢铁传来的声音,其次是由水传来的,最后一次声音是由空气传来的。

答案:三钢管空气

2.下列属于气体振动而发出声音的是()

A.丁东的鼓声

B.哗哗的流水声

C.隆隆的炮声

D.悦耳的歌声

思路解析:鼓声是鼓面(固体)振动发声;流水声是水(液体)振动发声;歌声是声带或音响喇叭的振动膜(固体)振动发声;炮声是火药爆炸引起空气振动发声。

答案:C

3.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B .传播声音的介质有气体、液体、固体,真空不能传声

C .声音在固体和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

D .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

思路解析:声音由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这也是本节的重要知识点。关于声速,应掌握其一般规律:在固体和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声是一种波,以波的形式传递能量。

答案:ABD

4.在装满水的长铁管一端敲击一下,在铁管的另一端会听到__________次声音,其中第一次声音是从__________传过去的,最后一次声音是从__________传过去的。

思路解析:A 探究的是声音在真空中能否传播; B 探究的是声音音调的高低与什么有关;C 探究的是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 探究的是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答案:CD

5.某人站在山崖前大喊一声,2 s 后听到回声,此人距离山崖多远?(设当时气温为15 ℃) 思路解析:人距山崖的距离为声音传播路程的一半,这是“回声测距”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答案:15℃时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 m/s ,2 s 内声音传播的距离:340 m/s×2 s=680 m,即此人距离山崖

2

680m =340 m 。 快乐时光

声音和光谁快

教师:“声音和光,哪个速度快?”

学生:“声音。”

教师:“你根据什么说声音的速度比光快呢?”

学生:“这太简单了!每当我打开电视机,总是先听见声音,后看到画面。

30分钟训练 (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1.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 .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

C.真空也能传声

D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 /s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所以选项B 是正确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影响声速大小的因素有介质和温度,所以温度相同时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15 ℃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 。因此选项A 、C 、D 都是错误的。

答案:B

2.在房间里谈话比在旷野里谈话听起来响亮,这是因为( )

A .房间里的空气不流动,不利于声音的传播

B .旷野的空气比较稀薄

C .在房间里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思路解析:人在房间里谈话,声音会被墙壁反射回来形成回声,由于房间较小,回声与原声的时间间隔小于0.1 s ,所以人耳不能区分回声与原声,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更强。在空旷的田野中,声音被反射回来的极少,因此人感到声音响度较小。

答案:C

3.电影院放映厅的墙壁上都被装修成坑坑洼洼的,俗称“燕子泥”,其目的是为了()

A.防止声音发生振动

B.减弱回声

C.增强回声

D.为了装饰剧场

思路解析:发声体与声音是两个概念,我们只能想办法防止发声体振动,声音是不会振动的。因为A本身的说法就不科学,所以A是错误的。燕子泥是坑坑洼洼的,其作用是使射到墙上的声音不再反射到观众那里,避免产生声音的混响,所以C是错误的,B是正确的。

答案:B

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得很快

B.回声是声音的反射现象,人能听到回声需要一定的条件

C.只要有物体的振动,人总能听到振动发出的声音

D.声音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无关,与温度有关

思路解析:真空没有介质,不能传声,则A错。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 s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如果不到0.1 s,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人耳不能区别开,因此B 正确。C中物体振动时若没有传声介质,则听不到声音,因此C错。声速与介质、温度有关,则D错。

答案:B

5.一根长约10 m的铁管,管内装满了水,一个人在铁管的一端敲一下,另一个人在铁管的另一端贴近管口处可听到()

A.一次敲击声

B.两次敲击声

C.三次敲击声

D.四次敲击声

思路解析:敲击铁管产生的声音分别经空气、铁和水传播到另一端,传播的距离是相等的,都是10 m。查出声音在空气、水和铁中的传播速度分别是340 m/s,1 497 m/s,5 200 m /s,那么声音在这三种介质中传播10 m所需的时间分别是0.029 s,0.006 7 s,0.001 9 s,相邻两次的时间差不到0.1 s,因此,虽然三个声音传到另一端有先有后,但人耳无法把它们区分开。

答案:A

6.天坛公园里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有()

①声音的反射②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③声音在墙壁内的传播④利用回声增强原声的现象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

思路解析:站在回音壁前能听到回声,是因为回音壁的墙壁非常光滑,有利于声音的反射而形成回声,并且回声与原声的时间差大于0.1 s。不管回声还是原声,都是依靠空气这种介质向前传播的。综上可知,选项A正确。

答案:A

7.《梦溪笔谈》中有这样的叙述:行军夜宿,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固体(大地、箭筒)传声速度比空气传声速度快

8.如图1-1-2,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挂在线上的小球,会发现小球被_________,这个现象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在月球表面做这个实验,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1-2

思路解析:由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正在发声的音叉肯定在振动,当它靠近小球时,振动的音叉会将小球弹开。小球被弹开这个事实也充分说明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月球上空无大气层,是真空,而声音在真空中无法传播,所以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时,只能看见小球被弹开,但听不到声音。

答案:弹开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小球被弹开但听不到声音

9.(2010黑龙江哈尔滨模拟)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句中体现出的物理知识有_________。(写出两点)

思路解析:能体现物理知识的主要是后半句“夜半钟声到客船”,“钟声”体现了大钟在振动从而产生声音,人耳听到了钟声,又说明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答案:物体振动发声,空气可以传声

10.利用下面的数据画一张图,以便探究声音通过空气的速度是如何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水平轴表示空气温度,垂直轴表示声音的速度)

答案:由题意和表中数据作图,如图所示,从图可直观看出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11.(2010浙江杭州模拟)某测量员是这样利用回声测距离的:他站在两平行峭壁间某一位置鸣枪,经过1.00 s第一次听到回声,又经过0.50 s再次听到回声。回声测距是利用了声波的_________,已知声速为340m/s,则两峭壁垒森严间的距离为_________m。

思路解析:根据题意画出题设情景图。当人鸣枪时,声音会向四面八方传播,其中遇到障碍物的声音会形成回声,回声的传播情况如图所示。

已知:t1=1.00 s,t2=1.00 s+0.50 s=1.50 s,v=340 m/s。

求:s=?

解:s1=vt1=340 m/s×1.00 s=340 m

s2=vt2=340 m/s×1.50 s=510 m

s=

22

1s

s+

=

2510

340m

m+

=425 m。

答案:反射 425

12.为了探究声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

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铃声明显减小。

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丁:在吊起的大钟上固定一枝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你认为,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哪一个或哪几个?其他虽然不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但是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思路解析:发声体的振动是声音产生的必要条件,在上述各种现象中,能说明发声体在发声时其本身正在振动的现象才是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

答案: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乙和丁;实验现象甲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实验现象丙说明不同长度的空气柱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频率不同。

13.电影《泰坦尼克号》描述的是1912年一艘名叫“泰坦尼克号”的大海轮因为与冰山相撞而沉没的悲剧。为了避免悲剧重演,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利用声音的传播规律制成的探测装置,将这种装置安在船上,能及时发现冰山或暗礁的存在。请简要说明这种装置的工作原理。思路解析:这种装置叫回声探测器(又称声呐),它是利用回声原理工作的,即利用声呐向外发射声波,准确记录声波往返所用的时间,根据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可测出海的深度,最后判断冰山或暗礁的是否存在。

答案:把回声探测器装在海轮货舱的底部,由舱底向海底发出声音,声音由海水传至海底,由海底再返回,当回声探测器接收到反射回来的声波后,就会记录下声音在海水中往返所用的时间,根据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结合s=vt,就能计算出海的深度,根据探测器记录时间的情况可判断有无冰山或暗礁。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知识点总复习

名师总结优秀知识点 八年级上物理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机械运动 常考点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位置改变(关键抓住五个字“位置的变化”) 2.运动的描述 参照物:描述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选定的标准物体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选不同的参照物,对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 3.运动的分类 匀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保持不变;变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改变。 4.比较快慢方法:时间相同看路程,路程长的快;路程相同看时间,时间短的快 5.速度(常考点)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v=s/t 单位:m/s、 km/h;关系:1 m/s=3.6 km/h; 1 km/h=1/3.6m/s 6.匀速直线运动 特点:任意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公式:v=s/t 速度与时间路程变化无关 7.描述运动的快慢 平均速度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快慢公式: v=s/t 8平均速度的测量 原理: v=s/t 工具:刻度尺、秒表需测物理量:路程s;时间t 注意:一定说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 9.路程时间图像速度时间图象 第二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常考点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 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4、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 播速度是340m/s。 5、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 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 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常考点 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 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 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3、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 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三、声音的三个特性

初二物理上学期总复习教案DOC

初二物理上学期复习教案 第一章 运动的世界 1、运动的相对性 一个物体对参照物的位置如果发生改变则称该物体运动,若对参照物的位置没有改变,则称该物体静止。 例:教室相对于行走的人是运动的。 龙舟相对于河岸是运动的。 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龙舟相对于舟上的人是静止的。 2、长度的测量 选:选择一个清晰的刻度开始测量 放:放正刻度尺、紧靠被测物 看:测量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读: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分度值:刻度尺里面最小的刻度值) 记:记下数值和单位 例:图中测出的该物长度是 1.00 cm. 3、长度单位换算 1Km=103m 1m=10dm=100cm=103mm=106μm=109nm 例:45μm=4.5?10-5m 0.23dm=2.3?107nm 4、速度的计算 公式:v=s/t 其中:(1)计算时将s 和t 的单位化成m/s 或者km/h (2)式中三个物理量应对应于同一个物体 (3)懂得将题中的物理情景画成简图,找出相应的方程 例:某同学乘坐的汽艇遥对一座高崖,他向高崖大喊一声,历时5秒他听到了回声。若 汽艇以100m/s 的速度正对高崖驶去,他喊时离高崖是多远? 解:5秒内人走的路程为: S 船=V 船t=100m/s ?5s=500m 5秒内声音走的路程为:S 声=V 声t=340m/s ?5s=1700m 如右图可知:他喊时离高崖的距离为:S= (S 船+ S 声)/2=1100m 5、平均速度 严格按公式v=t s 来计算,切勿利用V=221V V +来计算。 例:汽车在长100m 的公路上行驶,前50m 的速度为20m/s,后50m 的速度为10m/s,汽车在 这100m 公路上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 。 解:前半段时间为:t= v s =s m m /2050=2.5s 后半段时间为:t=v s =s m m /1050=5s 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t s =s m 5.7100=13.3m/s

八年级上物理期末测试试卷

八年级上期末测试试卷1 一、选择题 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有5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30颗非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组成.2011年7月27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组成北斗导航系统的第四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送入轨道.该卫星在轨运行时,可以认为它静止不动的参照物A.月球 B.地球 C.太阳 D.绕地运行的“天宫一号” 2.下列对常见物体质量的估计中正确的是( ). A. 一角硬币的直径大约是2 .5mm B. 一支水笔的质量约为500g C. 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0.26m D.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0.5kg 3.利用平面镜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00°,则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应该是() A.100° B.80° C.40° D.50° 4.某天晚上,小金在天空中看见一轮满月。此时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图正确的是 5.如图(5)所示的观察装置类似于光学中学过的(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潜望镜 D.放大镜 6.夏天来了,小梅喜欢自制冰棒,她将一杯100 g的水放入冰箱,水完全结冰后,其质量 A.仍是100g B.大于100 g C.小于100 g D.不能确定 7.如图所示,小聪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 B. 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须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C. 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 D. 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 8.刚好能装1kg水的瓶子,下列不能装1kg的是(ρ酒精<ρ水<ρ盐水<ρ硫酸<ρ水银)()A. 酒精 B. 硫酸 C. 水银 D. 盐水 9.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采取下面哪些方法是有效、合理的() A.老师讲话时声音要小一些 B.每位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 C.在教室周围植树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机械运动 基础知识梳理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 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尺面,④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录数据时不但要记录数据,还要注明测量单位。 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小时(h)、分(min)。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 小误差。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 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同一个物体是运动 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 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 间比较路程”或“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法比较。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计算公式:v=S/t 其中:s——路程——米(m);t——时间——秒(s);v——速度——米/秒(m/s)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或km·h-1,1m/s=3.6km/h。v=S/t,变形可得:s=vt,t=S/v。 四、测量平均速度 1、测量平均速度的测量工具为:刻度尺、秒表 2、停表的使用:读数:表中小圆圈的数字单位为min,大圆圈的数字单位 为s。 3、测量原理:平均速度计算公式v=S/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我会填空(每空1分,共26分) 1.在下列数据后面填上合适的单位:(1)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5 ______; (2)一辆满载货物的卡车匀速行驶的速度约为38 _______。 2. 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长钢管的另一端敲击一下,甲同学听到了两次响声,这两次呼响声是声音分别通过_______、_______传入甲同学 这个物体后2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4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___。 8. 一块金属的体积是2.5m3,质量是6750kg,则它的密度是,这种金属可能是;若将金属块截去2/3,剩余部分的密度是。 9.空瓶质量为5kg,瓶内装满水后为17kg,若换上酒精,整个瓶子可装的酒精比装水少kg。 10. 一束光线与界面成 30角从A物质射到B物质,反射光线恰好与折射光线垂直,则入射角为_______,折射角为_______。 11.在烧瓶里放少量的碘,并用酒精灯对烧杯微微加热,过一会儿停止加热。在此实验中可以看到,固态的碘没有熔化,而直接变成紫色的碘蒸气,这种现象叫。 14. 用图3所示的刻度尺来测金属块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C.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 用s t /也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且s t /越小,表示运动越快。 16. 某同学在上学去的路上,用s m /8.0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又用s m /2.1的速度走完后一半路程,则他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 s m /8.0 B. s m /0.1 C. s m /96.0 D. s m /2.1 17、“镜中花,水中月”的现象说明了( ) 21.(多选)铝的密度是3 2.710?kg /m 3,它的物理意义是( ) A .每立方米的铝的密度是3 2.710?kg /m 3; B .每立方米的铝的质量是32.710?kg /m 3;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知识点大全

第一章机械运动 一、参照物 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典型例题: 1.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船和山。 2.坐在向东行使的甲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看到乙汽车也从甲汽车旁向后退去,试说明乙汽车的运动情况。 分三种情况:①乙汽车没动;②乙汽车向东运动,但速度没甲快; ③乙汽车向西运动。 3.解释毛泽东《送瘟神》中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第一句:以地心为参照物,地面绕地心转八万里。第二句:以月亮或其他天体为参照物,在那里可看到地球上许多河流。

二、机械运动 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⑴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 ⑵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 ⑶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 4.分类:(根据运动路线)⑴曲线运动;⑵直线运动。 Ⅰ匀速直线运动: A.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B.速度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m/s ;运输中单位km/h;两单位中m/s单位大。 换算:1m/s=3.6km/h 人步行速度约 1.1m/s,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人匀速步行时1秒中运动1.1m。 Ⅱ变速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2019新)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用如图所示的刻度尽测金属块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A.6.80cm B.1.80cm C.7.80cm D.1.8cm 2.下列属于噪声的是() A.上课时,老师的讲课声 B.上课时,学校大喇叭里传出的优美的歌声 C.音乐厅里众多乐器演奏的交响乐 D.舞台上口技演员模仿的风雨声 3.国庆60周年阅兵时,一架加油机和两架受油机组成的编队通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模拟空中加油.我们说加油机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A.广场上的受检官兵 B.天安门城楼 C.受油机D.蓝天上的白云 4.“镜中花,水中月”的现象说明了() A.光的传播速度太快 B.光发生了反射现象 C.光发生了折射现象 D.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5.关于物质的熔化,正确的是() A.晶体在熔点熔化时需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下降 B.晶体在熔点熔化时需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 C.晶体在熔点熔化时需不断吸热,温度却不再升高 D.晶体在熔点熔化时不需再吸热,温度也不再升高 6.冬天结了冰的衣服,即使在0℃以下的室外也会直接变干,俗称“冻干”,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 B.升华 C.液化 D.汽化 7.对密度定义式ρ=的下列几种理解中,正确的是()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C.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正比 D.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8.“地面的水____后,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会____成小水滴或____为小冰晶.大量的小水滴或小冰晶集中悬浮在高层空气中,这就形成了____.”对于引号中这段文字空缺的内容,下列填充正确的是() A.汽化液化凝固云B.蒸发液化凝华雨 C.蒸发液化凝华云D.蒸发凝华液化雨 9.某同学从远处走向一面穿衣镜,他在镜中像的大小及像和人之间的距离正确的是()A.像大小不变,像和人之间的距离变小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完全归纳

什么是物理? 物理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怎么学? 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物体振动 传播:介词 例子:月球 概念: 声波:声以波的形式传播 声速:15°空气340米/m 测量声速? 固体,液体,气体?看表 声源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的 人耳朵,振动——听小骨——听觉神经,前额、耳后的骨头,牙齿,头骨,颌骨 双耳效应 (正是通过对这种声像定位原理的逆向运用,人们发明了最早的也是最简单的双声道立体声系统,即在录制声音时,在不同的位置用两只话筒进行录音,而在重放时则使用两路独立的放大器和两个扬声器,从而使听者可以较准确地判断出录音中不同音源的准确位置。) (立体声具有强烈的空间感(方位感和深度感),用一套高水准的双声道音响系统播放音乐节目时,听众几乎感觉不到音箱的存在,整个乐队就像活生生地坐在你面前演奏一样。) 三、声音的特性 音调 钢尺(振幅、音调):振动、频率和音调,乐器 频率,赫兹Hz(一秒振动一次),人20-----20,000Hz 次声波,超声波 猫:60-65,00Hz 火山、地震、蚊子 响度与振幅(鼓,力量大,幅度大,绷紧) 音色(颜色、脸色) 瓶子做的乐器 题:2s做700次振动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五、声的利用 生活中的例子:

唱片(发音盒), 问题: 一切发声物体都在_____,声音能靠一切物质传播,真空_____传声 ?声音要靠____________传播。若声音在15℃空气中传播,其传播速度是________米/秒 动画片《星球大战》中,神鹰号太空船将来犯的天狼号击中,听到天狼号“轰”地一声被炸毁,神鹰号宇航员得意地笑了,你觉得这段描述符合科学道理吗?解释一下你的看法。 我国考古队员利用超声波探测沉船,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米每秒,如果探测声呐从海面发出信号,信号从发出到遇到沉船,再到被声呐接受所花时间为0.024秒,求沉船在海面下多深处 1.光的传播自然光源: 1.1.光源:自身正在发光,且能持续发光的物体叫作光源 1.1.1.自然光源:如水母、太阳、萤火虫、星星等。 1.1. 2.人造光源:如电灯、手电筒、蜡烛等。(注意:不月亮是光源) 1.1.3.光的传播: 1.1.4.可以看见是因为光从光源到了眼睛。 1.1.5.光线: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条直线叫光线。(在同一 种介词中) 1.1.6. e.g, 隧道挖着 1.1.7. e.g.小孔成像实验,画光的径迹图。 1.1.8.光的传播速度: 1.1.8.1.比声音快(先看闪电后听打雷) 1.1.8. 2.光在真空中的速度:c=2.99792*1000000000m/s, 计算时取c=3*100000000m/s (宇宙间最快的速度) 1.1.8.3.光在水中的速度为真空的3/4, 在玻璃中的为真空中的2/3. 1.1.8.4.光速绕地球(7.5圈/1s),光速到太阳(1000km/h, 17年;光8min) 1.1.8.5.光年: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牛郎、织女,16光年) 1.1.8.6.最近的恒星,半人马座比邻星4.3光年 1.1.8.7.最近的星系,小麦哲伦云(16万-19万光年);仙女座大星云(225万光年); 测到最远140亿光年。 1.1.9.可以看见的 2.光的反射 a)反射:遇到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发射(水面,玻璃) b)实验:反射光的射出方向。 c)求反射角。 d)反射光线所在平面。 e)法线,入射角=反射角(i=r) f)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发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 入射光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g)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h)漫反射:凹凸不平的表面会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 八年级物理试题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 大河东流 B. 泊船靠岸 C. 火箭升空 D. 花香四溢 2.下列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A. 冰箱冷藏室的温度约为18℃ B. 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C. 一支2B铅笔的质量约为500g D. 中学生在测试800m时的速度约为10m/s 3.学生使用的橡皮,用过一段时间后,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 形状 B. 质量 C. 密度 D. 体积 4.我国“神舟十一号”飞船入轨后,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自动对接形成的合体,若认为“神舟十一号”飞船处于静止状态.则选取的参照物是 A. 地球 B. 月球 C. 太阳 D. "天宫二号” 5.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人吹口哨是声带振动发声的 B. 我们可能听不到正在振动的物体发出的声音 C. 声音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 D. 高架桥两侧有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6.下列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A. 西瓜是否成熟可以用手轻敲 B. 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C. 用超声波加湿器湿润空气 D. 用超声波来清洁牙齿 7.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声现象,如:①掩耳盗铃、②低声细语、③隔墙有耳、④悦耳动听、⑤震耳欲聋;这些成语中描述同一声音特征的是() A. ①② B. ②⑤ C. ③④ D. ③⑤

8.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运动时间越短的物体,其速度就越大 B. 通过路程越长的物体,其速度就越大 C. 运动越快的物体,其速度就越大 D. 通过路程越短的物体,其速度就越大 9.“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节选自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请你指出包含了凝华这种物态变化的一项是( ) A. 风雨送春归 B. 飞雪迎春到 C. 已是悬崖百丈冰 D. 犹有花枝俏 10.下列自然现象中,吸收热量的是() A. 春天,冰雪消融 B. 夏天,露珠晶莹 C. 秋天,薄雾缥缈 D. 冬天,瑞雪纷飞 11.以下研究方法与研究通过乒乓球跳动的高度反映出振幅的大小的方法相同的是() A. 研究影响声音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时采用控制钢尺长度不变来控制音调 B. 通过蜡烛火焰的情况来判断声音是否可以传递能量 C. 研究光源时将它分成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D. 研究光的直线传播时引入光线 12.光从空气进入圆球状小水滴,再从水滴射入空气.如图,其可能的光路是() A. ACDE B. ACDF C. BCDE D. BCDF 13.在要光屏上得到与物体大小相等的像,应当使用() A.凹透镜 B. 平面镜 C. 凸透镜 D. 三种都可以 14.如图所示的现象或应用中,不能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解释的是() A. 小孔成像 B. 激光准直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2-201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检测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姓名 评价 一.我会填空(每空1分,共26分) 1.在下列数据后面填上合适的单位:(1)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5 ______; (2)一辆满载货物的卡车匀速行驶的速度约为38 _______。 2. 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长钢管的另一端敲击一下,甲同学听到了两次响声,这两次呼响声是声音分别通过_______、_______传入甲同学耳朵的。 3. 站在行驶的火车上的乘客看到树木向东运动,他是以______为参照物的;若以地面为参照物,火车正在向_______运动。 4. 日食现象是由于光的_______形成的;站在平静的池塘旁,可看到岸边大树的倒影和水中游的鱼,前者是光的_______现象,后者是光的_______现象,所看到的都是_______(填“实像”或“虚像”) 5. 如图1所示,“40”表示________,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看到这两个标志牌的地方到达“西大桥”,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需_______min 。 40 西大桥 8km 图1 6. 一个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4m 处,则像距离人_______m 远;如果此人以1m/s 的速度靠近镜面,则1.5s 后,人和像的距离为_______m 。 7、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前2s 内通过的路程是40m ,后2s 内的通过路程是20m ,这个物体后2s 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 4s 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___。 8. 一块金属的体积是2.5m 3,质量是6750kg ,则它的密度是 ,这种金属可能是 ;若将金属块截去2/3,剩余部分的密度是 。 9.空瓶质量为5kg ,瓶内装满水后为17kg ,若换上酒精,整个瓶子可装的酒精比装水少 kg 。 10. 一束光线与界面成 30角从A 物质射到B 物质,反射光线恰好与折射光线垂直,则入射角 为_______,折射角为_______。 11.在烧瓶里放少量的碘,并用酒精灯对烧杯微微加热,过一会儿停止加热。在此实验中可以看到,固态的碘没有熔化,而直接变成紫色的碘蒸气,这种现象叫 。停止加热后,碘的蒸气没有液化,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碘,这种现象叫 。 12. 用质量相等的O ℃的水和O ℃的冰来冷却物体, 的冷却效果较好。因为它在 过程中要 热量。 二. 选择题(每题2分,共32分) 14. 用图3所示的刻度尺来测金属块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知识点大全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机械运动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单位:(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 (2)其它常见的长度单位及符号: 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2、换算关系:1km=1000m=103m 1dm=0.1m=10-1m 1cm=10-2m 1mm=10-3m 1μm=10-6m 1nm=10-9m 3、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1)会放:左边刻度线与物体边缘对齐, 刻度平行并紧贴被测物体,不能歪斜。 (2)会读: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测量值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3)会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字和单位。没有单位的记录是毫无意义的。 注意:使用前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观察量程和分度值的大小 4、时间单位:国际单位:秒S其他单位:分min 小时 h 5、换算关系:1min=60s 1h=60min=3600s 6、测量工具:秒表。停表 7、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就叫误差。我们不能消除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误差不是错误。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 8、误差的来源:(1)估读值跟真实值之间有一定的差异 (2)仪器本身不准确(3)环境温度、湿度变化 9、减小误差的办法:(1)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2)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3)改进测量方法 10、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1)累积法:某些测量值太小,不便于用工具直接测量,从而采取把若干个小量累计在一起,使它们成为一个较大的量,再进行测量,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的值。用这种方法能够测出细铁丝的直径或一张纸的厚度。 (2)平移法:当物体的长度不能直接测量时,就要想办法把它等值平移到物体的外部,再用刻度尺测量。 (3)化曲为直法:将弯曲的轨迹变成直线来测量。如测量地图上的铁路线长度,可用棉线与它重合,再拉直测量。用这种方法,可以测量圆的周长等。

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12月份) 一、填空题(每空1分,满分16分) 1.苹果的密度为0.9g/cm3,合kg/c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2.将下列光学现象按形成的原因归类(填序号) ①一叶障目,不见泰山②海市蜃楼③猴子捞月④厚玻璃后的铅笔看上去好像断成了三截⑤在路灯下看到了自己的影子⑥上课时,教室里的学生都能看到老师 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属于光的反射的是;属于光的折射的是.3.如图所示是一次性打火机,如果不小心将其摔坏,待里面的液体刚消失时,立刻捡起残骸,会感觉残骸较(填“冷”或“热”),这是因为里面的液体迅速(填物态变化名称)时要(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 4.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来判断的;戴着耳机在嘈杂的公共场所听音乐时,往往需要增大音量,这是增大了声音的,若长此以往会导致听力下降.(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我们讲话时,对方听到的声音是由传播的. 5.图是某人看近处物体时的光路图,由图可知他是眼(选填“近视”或“远视”).若他配戴的眼镜镜片中心的厚度为 1.7mm,则该镜片边缘的厚度应1.7mm(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6.(1)甲、乙均为实心铁球,若甲、乙的体积之比为3:2,则甲、乙两球质量比为; (2)体积相同的甲、乙实心球,若密度之比为2:3,则甲、乙两球质量比为;(3)甲、乙两实心球,若质量比为2:3,密度比为1:3,则甲、乙两物体的体

积比是.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 7.关于平面镜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大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B.物体与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大小一定相等 C.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小 D.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 8.下表是一些物质在标准大气压的熔点和沸点,那么,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 A.水温度计B.酒精温度计C.水银温度计D.乙醚温度计 9.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1kg铜比1kg棉花的质量大 B.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大,质量也增大 C.将铁块从20℃加热到90℃后,铁的质量不变 D.将一个铜块放在空气中和水中,质量是不同的 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医学上用超声波粉碎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 B.“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这是要求人们说话时声音的响度要低一些 C.超声波和次声波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高架桥两侧建有隔音墙,这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11.下列测量正确的是() A. 测量木块的长度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测试(一)问卷和答案

— 1 — 八年级 物理科期末测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 在寒冷的冬天,可以看到户外的人不断地呼出“白气”,这种现象属于( ) A.汽化 B.液化 C.升华 D.凝华 2. 有一种用“光敏”和“声敏”装置控制的楼道灯开关,晚上有人走动发出声音,电路接通,灯亮;一分钟后内部的延时装置能自动断开电路,灯灭. 不过,只有在晚上天黑后灯才亮;白天无论声音多大,灯都不亮. 表示. 图1中哪个图能实现以上功能( ) 3. 下列几种现象中,哪一个是光的反射现象( ) A.日食现象 B.小孔成像 C.人在湖边看见水底的物体 D.人在湖边看见树木的倒影 4. 几位同学在室外聊天,室内同学听声音可以分辨出每句话是谁说的,这主要是因为各人 的 ( ) A.音调不同 B.频率不同 C.音色不同 D.响度不同 5.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和人能发出的声音频率范围是一样的 B. 用超声波能清洗精密仪器,说明声波可以在固体介质中传播 C. 次声波能对人体的生命造成危害 D.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6. 用镜头焦距为10cm 的照相机拍摄人像时,人与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应该( ) A.正好10cm B.在10cm 到20cm 之间 C.正好20cm D.超过20cm 7. 如图2所示的四幅图中,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 A .②① B .③① C .②④ D .③④ 图2 图1

— 2 — 8. 如图3所示电路中,分别在两个金属夹之间接入铅笔芯、塑料尺、橡皮或硬币,闭合开关后观察小泡是否发光.在观察到小灯泡发光时,两金属夹间接入的可能是( ) A .塑料尺或铅笔芯 B .橡皮或塑料尺 C .铅笔芯或硬币 D .橡皮或硬币 9. 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电,在日常生活中树立安全用电意识十分重要,图4中的各 种做法中,符合安全原则的是( ) 10. 下列连线正确的是( ) A. 光的反射 针孔成像 B. 凸透镜 汽车观后镜 光的折射 水中看鱼 凹透镜 照相机镜头 C. 色光的三原色 红、黄、青 D. 土电话 固体传声 颜料的三原色 红、绿、蓝 听讲课 气体传声 11. 在城市道路上常见右图5所示的标志牌,他表示的意思是( ) A. 禁止鸣笛,保持安静 B. 鼓号乐队不能进入 C. 道路弯曲,行车注意安全 D. 乐器商店的标志 12. 温度计的示数为“-8℃”,下面读法正确的是( ) A .摄氏零下8度 B .零下摄氏8度 C .零下8摄氏度 D .零下8度 13. 在没有任何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色光照在穿白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 A. 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 B. 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红色 C. 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白色 D. 全身呈绿色 图3 图4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初二上册物理期末测试卷,八年级上册 物理期末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32分,1—12为单选题,每小题2分;13、14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3分,全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不选或错选的不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用托盘天平称1粒米的质量,较好的办法是 A.认真仔细地直接多次测量,然后求均值 B.先称一粒米与一块铁块的总质量,再测铁块质量,最后用总质量减去铁块质量计算求得 C.先称100g质量的米.然后再数粒数,计算求得 D.先称100粒米的质量,然后计算求得2、.比较下列三个密度的大小: 1.5t/m3、 1.5kg/dm3、 1.5g/cm3 A.1.5t/m3最大 B.1.5kg/dm3最大 C.1.5g/cm3最大 D.一样大3、一物体沿着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当物体离凸透镜10㎝时,能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当物体离凸透镜5㎝时,它的像一定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4、用能装满500克水的瓶子去装500克洒精,则A.装不满 B.装不下 C.恰好装满 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5、在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发现指针略向左偏,以下做法可行的是A.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右移 B.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左移C.将天平的游码向右移 D.将天平的游码向左移6、、甲、乙两个实心金属球,其密度之比ρ甲∶ρ乙=2∶5,质量之比m甲∶m乙=1∶2,那么甲乙两球的体积之比V甲∶V乙为:() A、1∶ 5 B、5∶ 1 C、4∶ 5 D、5∶ 4 7、冰的密度为0﹒9×103㎏/m3,它表示A.冰块的质量是0﹒9×103㎏/m3 B.冰块的体积是1m3 C.体积为1m3的冰,其质量为0﹒9×103㎏/m3 D.体积为1m3的冰,其质量为0﹒9t 8、隐形材料是指 A.看不见的材料 B.听不见的材料 C.感觉不到的材料 D.雷达发现不了的材料9、小李同学用一副老花镜,通过调节镜片与白纸板之间的距离,终于看到了窗外景物成在纸上的清晰的像,他所看到的像是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实像 10、如图10—1所示是某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 由图可知,这种物质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的关系为A.>ρ水 B.<ρ水 C.=ρ水 D.无法确定11、以下各组材料中都是导体的一组是A.食醋、酱油、铁勺 B.酒精、啤酒、搪瓷碗C.自来水、蒸馏水、矿泉水 D.人体、空气、竹筷 12某同学在学习“眼球折光系统”一节时,制作了一个 眼球模型,如图10—2,模型中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烧瓶的 后壁相当于视网膜,烧瓶里放有一种透明液体表示玻璃体, 则图示表示的眼球模型和应采取的矫正措施分别是()。A.远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

新人教版初二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全部完整版

马店小学霸教育培训学校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备课2017人教版

科学之旅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学生认识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对物理研究及 物理应用有初步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 2.步了解学好物理应注意的事情。 二、能力目标:1.过观察和实验,学习初步的探究问题的方法。 2.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三、德育目标:1.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 神,发现科学实验带来的乐趣。 2.共同完成的观察及实验中,学会和同伴的协作和配合。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讨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难点:能从看到的现象中提出问题。 ●教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师自我介绍 二、引入 [师] 从这个学期开始我们学习一门新课——物理。请同学们观看漂亮的章首图,然后听一位同学带感情地朗读配文。 三、进行新课 [师] 科学之旅的第一站,先请同学们观看几个有趣的实验。 [演示] 课本图0.1-1实验[演示] 课本图0.1-2实验。 教师边演示,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教师再演示书本的几个[想想做做] 1.放大镜看自己的手指纹:是放大的;再用放大镜看窗外的物体:是缩小的。 2.乓球会落下吗? [师] 以上的这些实验有趣吗? [板书] 物理是有趣的 [板书] 物理学的研究范围:声、光、热、电、力等现象[师] 这些现象不仅有趣且都包含一定的科学道理,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逐渐弄清楚其中的奥秘。 物理学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 [板书] 怎样学习物理。

[板书] (1)勤于观察、勤于动手 [板书] (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板书] (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四、小结 物理学是有趣的,有用的。学习物理要用自己的眼睛仔细观察周围的生活,从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大胆猜想、善于动手、勇于实践,才能最终发现事物的发展规律,才能在“真理的大海”中勇往直前。 五、布置作业(略) 六、板书设计 §1—1长度和 时间的测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2.过程与方法 ●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使用适当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2.难点:误差的产生。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复习:速度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要计算速度必须知道什么量?怎样利用公路上的里程碑大致测出汽车的速度? 通过学生的讨论得出要测出相应的时间。 (二)讲授新课 1.时间的测量 让学生讨论各种测量时间的工具和方法。学生说出多种方法和用具。鼓励学生用科学的眼光认识周围的事物。 ①时间的单位:秒(s)、分(min)、时(h) ②学生活动:练习使用停表的方法;利用停表测量自己一分钟内脉搏跳动的次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道路旁植树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的传播 C.正常的人耳只能听到20Hz~2000Hz之间的声音 D.声源的振幅相同,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响度也相同 2.下列叙述中的“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立竿见“影” B.毕业合“影” C.形“影”不离 D.湖光倒“影”3.下列哪个光学仪器可以在光屏上形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A.照相机 B.放大镜 C.幻灯机 D.汽车后视镜 4.如图1所示的“眼睛”及矫正的示意图中,与矫正远视眼相符的是【】 图1 5.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A.将衣服晾在向阳、通风处 B.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C.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 D.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 6. 2008年春节前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遇了低温雨雪天气,某些地区的树枝上甚至出现了“雾凇”。“雾凇”和霜的形成过程很相似,都是【】 A.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C.小水珠凝固形成的 D.小冰晶升华形成的 7.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以下哪个是产生误差原因【】 A. 观察刻度尺时,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 B. 刻度尺没有跟课本的长边平行; C. 读数时,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 D. 刻度尺的刻度线没有紧贴课本;8.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一江春水向东流 B.星光闪闪 C.海水奔腾 D.春风拂面9.以下是小洋学习了关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的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错误的是【】 A.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 B.虚像可以是正立的,也可以是倒立的C.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 D.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 10.11月9日,我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与俄罗斯“火卫一”探测器捆绑发射。 在捆绑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萤火一号”是静止的【】A.地球 B.“火卫一”探测器C.太阳D.火星 11.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 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汽”,这是凝华现象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12.某同学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他将物体放入天平,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 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B .夏天, 雨笼山峦 A .春天,雾绕群峰 C .秋天,霜打枝头 D .冬天,檐上冰凌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新人教版) 第I 卷 选择题 (共24分) 第I 卷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请将正确的答案请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 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 A .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厚度约为5cm B .人步行速度约4km/h C .洗澡水的温度是100℃ D .正常人心脏跳动1次时间约0.2s 2.祖国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图中关于山河美景的描述,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3.将电铃扣在抽气盘上的玻璃钟罩内,如图所示.通电后可以看到电铃在振动,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仍可清晰地看到电铃在振动,但铃声越来越 小.对以上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 .听到铃声又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 B .听到铃声越来越小,说明声音要借助介质才能传播 C .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能穿透玻璃等透明物质 D .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的传播一定要借助于介质 4.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 .在马路边设置自动噪声监测仪来阻断噪声的传播 C .“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调来判断说话者 D .工厂用的防声耳罩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 5 .在研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小明让一束激光沿白纸板照射,把手指头放于S 点时刚好接收到红色的亮点. 然后将玻璃砖放于白纸板上,激光经玻璃砖 (第5题)

向右侧照射,如图所示.他将手指头放于哪一点才可能接受到红色的亮点 A.放于S点 B.放于A点 C.放于B点 D.无论哪一点都可以 6.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歌辞赋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音调” B.“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 C.“人画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 D.“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的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 7.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图乙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8.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镜面反射与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光线垂直照射在平面镜上,入射角是90°C.太阳光中的红外线有很好的杀菌作用 D.光在同一种介质中一定沿直线传播 9.我国古代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现象的精彩诗句,如辛弃疾的“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其中“天在清溪底”的现象与图中现象相似的是 10.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一物体的质量,测量完毕后才发现错误地将物体放在了右盘,而将砝码放 在了左盘.因无法重测,只能根据测量数据来定值.他记 得当时用了50g、20g和10g三个砝码,游码位置如图所示, (第10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